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2024-08-06

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开展情况报告(通用9篇)

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篇1

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的通知》和省、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会议精神,为切实做好我县粮食库存检查工作,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抽调相关部门人员组成清查小组于3月26日至4月3日督导县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粮食库存清查,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和转化用粮企业的统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现将清查工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此次纳入清仓查库范围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有1户,名称为县粮食收

储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三个分公司,即:城关粮食收储分公司,盘溪粮食收储分公司,青龙粮食收储分公司;辖四点一库。

县粮食清仓查库以3月25日粮食企业库存统计结报日为检查时点。截止3月25日止,县粮食收储公司统计帐面数:商品周转库存吨吨);县级储备粮吨,其中:小麦吨,粳稻吨,籼稻吨)。

纳入我县粮食流通统计范围的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和转化用粮企业17户。

二、清查情况

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此次粮食清仓查库工作,抽调相关单位业务骨干15人,组成督导、检查组于3月26日至4月3日,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的原则对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粮点的粮食库存实物数量、品种、粮权归属情况,粮食库存账务、粮食库贷挂钩、粮食库存质量、县级储备粮轮换管理情况,政策性粮食财政补贴资金拨补情况,非国有粮食经营

企业和转化用粮企业执行统计制度情况进行了检查和调查。做到组织有力,清查有序,科学分工,严格操作,确保清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粮食库存实物情况。检查组首先对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统计账、会计账、保管账进行核对,检查结果为账账相符。粮食库存实物检查采取现场检查方式,从核实后的账面数入手,对收储有限责任公司四点一库的全部粮食货位进行逐一清点检查,通过清查,货位分布图中标注的货位数量、货位编号与分仓保管账一致,通过认定每个货位中粮食实物的数量、品种和性质,并与粮食库存分仓保管账、保管总账相互印证,最后根据粮食堆放形式采取测量计算法和秤重法实地检查验证,分仓粮食实物与分仓保管帐帐实相符。

粮食库存账务情况。粮食库存账务检查包括统计账检查和会计账检查。根据统计报表报送的渠道和环节,由基层单位开始,自上而下逐级核对各级统计

报表中的库存数据,核实当期期初库存数据与上期期末库存数据的衔接情况;检查人员对被查企业粮食库存有关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等资料进行检查,各级统计报表数据与企业上报统计数据一致,未存在错报、漏报、虚报、重复统计和数据修改等问题;前后期统计报表的库存数据衔接,表内平衡关系和表间勾稽关系正确;检查时点“合并统计账面数”和“保管账面数”相符,统计报表库存账面数和会计商品账中“商品粮油”、“储备粮油”等账户反映的粮食库存数据相符。

以企业粮食库存实物数量为依据,核查了粮食库存统计账、保管账、会计账;审阅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主营业务收入、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等明细账,查看了资金流向与业务发生情况,通过验证,粮食购销业务真实、账务处理准确规范。

库存粮食库贷挂钩情况。根据农发行粮食贷款余额、企业粮食库存成本账

和银行台账情况,检查了库存粮食的数量和成本,通过检查核实,国有粮食企业实际库存粮食占用资金与农发行粮食收购货款余额相符。

截止3月25日,县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银行贷款余额万元,粮食库存金额万元,企业实际库存金额与农发行粮食收购贷款余额差异万元,差异原因为:企业自有资金万元,货币资金占用万元,结算资金占用万元。未发现挤占、挪用收购贷款资金的情况,粮食库存与贷款相符,符合“钱随粮走、库贷挂钩、封闭运行”的原则。

县级储备粮轮换管理情况。县县级储备粮原规模为吨,管理模式为静态管理,三年一次性轮换。7月,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将原储备粮吨全部作轮换处理。7月,经县人民政府研究,我县增加储备粮吨,品种为小麦。目前,县级储备规模吨,轮换时间为。截止清查时点,县人民政府还未下达新的轮换计划。

本次清仓查库重点检查了县级储

备粮的轮换计划。结果表明,原县级储备粮的轮换严格按照储备粮管理相关规定执行,品种、数量、质量均按轮换计划执行,未出现品种串换、转圈轮换等问题。

政策性粮食财政补贴资金拨补情况。通过检查核实企业承储县级储备粮规模、补贴标准以及企业财政补贴收支等情况,财政部门能严格按相关规定足额拨付补贴资金至承储企业,未发生挤占、截留、挪用等问题,承储企业已按规定如实申领补贴,未发现套取补贴的问题。

1月至3月,财政应拨县级储备粮保管费用及利息万元,实际下拨万元,差万元。其原因是我县县级储备粮费用及利息补贴实行每半年拨补一次,1-3月应拨未拨县级储备粮费用及利息万元。

库存粮食质量情况。根据实物数量检查企业储粮管理的相关工作,对货位中粮食质量情况进行了感官检验。经检验,所有库存粮食色泽气味正常,无发

热、结露、结块、严重虫粮等情况,企业储粮安全,保粮设施落实到位,仓储作业、储粮药剂管理、安全防护设施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储备粮“一符、三专、四落实”的管理规定落实到位,没有发现混装粮食的情况。

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及转化用粮企业统计制度执行情况。根据统计报表,县辖区内纳入粮食流通统计范围的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及转化用粮企业为17户。调查内容主要是:企业基本情况,建立统计经营台账情况,报送报表情况,统计人员基本情况等。通过调查,均建立了统计台账并上报,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三、检查评定

此次粮食清仓查库历时9天,参加人数25人,检查粮仓18个,粮食吨,其中:县级储备粮吨,商品周转粮 吨。通过对账、实地丈量、测算、综合检查、填写检查工作底稿、汇总上报数据等方式,对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所有仓库 的粮食库存货位明细表、粮食相关账务资料、会计账、保管账和统计账及相关辅助账进行核实,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统计账、会计账、保管账“三账”粮食库存数吨,实际库存检查计算数与保管账数比较,差率在规定的±3%以内,粮食保管账数量即为检查粮食的实际数量吨,认定为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库存粮食的数量、品种、性质相符,粮食库存管理达到了“真实、严格、清楚、有序”,没有短少、架空及不安全现象,储粮的安全状况及基础业务工作管理严格,储粮的性质、品种、质量清楚,各管理环节运转有序。调查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和转化用粮企业17户,基本按规定建立统计台账并上报,符合相关规定。

四、主要做法

我县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做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的重要意义,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精心组织,稳妥实施,确保粮食清仓查

库工作不走过场,清查结果真实可靠。我县的主要做法是:

健全机构,加强领导。为加强对全县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督查室主任和粮食局长为副组长,县发改委、监察局、财政局、农业局、审计局、质监局、统计局、农发行相关领导为成员的县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县粮食局设立办公室,负责组织落实清仓查库的各项具体工作。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实物清查组、财务统计资料组、非国有企业调查组等专项工作组。通过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明确责任,确保了清仓查库工作的顺利进行。

准备充分,自查有力。企业自查是整个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的基础环节,对提高清仓查库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县粮食清仓查库领导小组组织和督导县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提前准备,周密安排,按照全国清仓查库的统一要

求,认真开展自查工作,确保清查结果的真实准确,为县级督查、市级普查、省级复查和国家抽查做好了充分准备。

制定方案,抓好培训。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印发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省、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县结合实际,制定了《县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省培训会之后,县人民政府领导安排县粮食局督促被查企业层层开展好培训工作,共培训仓管员、业务员等公司员工20人次。3月中旬,县人民政府召开了全县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动员会,县人民政府李副县长亲临会议作动员讲话,使参会领导和被抽调的工作人员思想统一,充分认识到清仓查库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把握了政策原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通力合作,加强督导。此次专项检

查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清查结果真实有效,各成员单位在县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县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落实职责分工,细化工作要求,明确工作时限,严格执行检查方法,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了清仓查库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篇2

一、苏北五市金融机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现状

截止2011年底, 苏北五市金融机构总数332家, 其中, 银行业118家, 证券期货业45家, 保险业165家, 非金融支付机构4家。在重点可疑交易报告上呈现以下特征:

(一) 重点可疑交易报告数量偏少

经统计, 苏北五市金融机构在2010年、2011年上报反洗钱监测中心的可疑交易报告分别是413410份、914570份, 涉及金额分别19803亿元、121785亿元, 上报的笔数和涉及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同期向当地人民银行报送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仅分别为8份, 16份。而同期, 苏南地区 (本文中指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 金融机构分别上报反洗钱监测中心的可疑交易报告2114701份、4488623份, 涉及金额分别为198774亿元、498177亿元, 报送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分别为42份、81份。与苏南地区相比, 苏北地区可疑交易报告数量, 尤其是重点可疑交易报告数量明显偏少。

截至目前, 苏北五市金融机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全部集中在银行业, 证券业、保险业目前还是零报告。这与一般可疑交易报告多数集中在银行业是相关联的。五市中, 重点可疑交易报告较多的徐州和盐城, 2010年和2011年两年分别共有8份和7份重点可疑交易报告, 而淮安、宿迁则相对较少, 都仅有2份, 其中分别有一年完全是零报告。另外, 苏北五市重点可疑交易报告目前全部集中在本币上, 外币重点可疑交易尚未发现。考虑到区位因素, 苏北各市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在数量、地域、币种上分布不均与各市经济金融活跃程度不同有一定的关联, 但也并不存在完全的因果关系。

(三) 重点可疑交易报告质量不高

苏北五市金融机构报送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 普遍质量不高, 多数存在客户尽职调查不充分, 交易对手及交易背景了解不透, 以及缺乏必要的类型及性质分析等问题, 有的仅从交易金额和交易笔数、频次来判断是否为重点可疑。由于上报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价值较低, 导致最后向侦查部门移送的可疑线索数量较少。也是因为向公安部门移交可疑交易的线索少头绪乱, 情报价值低,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难度大, 成案率较低。近2年来苏北地区人民银行共向公安机关移交线索10起 (其中, 淮安截至目前还没有公安机关移送过可疑线索) , 最后立案及最终破获案件仅1起。

二、苏北五市金融机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工作存在问题

(一) 对反洗钱工作的认识有待提高

从调查情况来看, 苏北五市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反洗钱意识不强的问题。由于反洗钱工作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多数金融机构认为反洗钱工作不仅不能够促进业务的拓展,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运营成本, 甚至担心因为严格执法丧失潜在客户, 在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 很难把反洗钱工作提到应有的高度。多数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还停留在合规层面, 认为只要合规即可免责, 仍处于被动的机械式应付, 没有从风险控制的角度主动去开展工作。特别是在可疑交易报送上, 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防御性报送问题。而对于涉嫌犯罪的重点可疑交易, 普遍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相应的制度及人员安排, 有的金融机构甚至还抱有地处苏北, 不会有洗钱案件发生的侥幸心理, 更有个别金融机构则对重点可疑交易怀有一定程度的排斥心理, 从而导致反洗钱工作, 尤其是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浮于表面。

(二) 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机制欠缺

一是部门有效履职难。苏北五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多数指定由合规管理或风险控制部门牵头负责。但反洗钱具体职责履行牵涉到会计、零售、公司、国际、信用卡等多个部门, 虽然设立了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的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 但主要工作要由合规部门去协调组织, 作为普通的内设部门, 其协调难度比较大。特别是涉及到重点可疑交易, 需要回溯调查, 工作力度往往不够。二是工作流程不完善, 可疑交易报告职责履行难到位。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一般由营业网点柜员利用反洗钱系统分析形成, 交由业务主管复核后再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并上报。其中, 网点临柜人员由于日常柜面本职业务工作量大, 一般要利用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时间兼职完成反洗钱工作, 加之反洗钱监测系统根据“客观标准”自动识别和筛选的可疑交易数量较多, 临柜人员基本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很难把职责履行到位[1]。

(三) 人工甄别分析不足且识别能力欠强

对可疑交易开展人工甄别, 是履行可疑交易报送义务的基本要求, 也是确定某项可疑交易是否涉嫌洗钱犯罪的关键环节。但从调查来看, 苏北各市多数金融机构限于人员编制和成本, 没有设立专职的反洗钱可疑交易分析人员, 对一线网点依靠反洗钱监测系统自动抓取的可疑交易, 普遍存在着人工甄别分析不足的问题, 容易遗漏一些有价值的重点可疑交易。另外, 随着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的创新, 洗钱领域的不断扩大, 现有反洗钱工作人员对可疑交易识别能力欠强。在调查中, 多家金融机构反映现有人员业务知识跟不上反洗钱工作的实际需要, 在平时工作中发现一些似乎存在疑点的, 或似乎有必要进一步分析确认的可疑交易, 不敢轻易做出判断, 也不知如何进一步追踪。而对于网上银行、POS机等近年来发展较快的非面对面业务, 更加缺乏识别风险的能力, 无法形成有效的防范机制, 从而影响了反洗钱情报的获取和工作成效。

(四) 反洗钱系统不完善对重点可疑交易的提炼形成制约

为履行反洗钱义务, 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金融机构基本都开发了反洗钱监测系统。但从调查来看, 多数金融机构存在着反洗钱监测系统与核心业务系统不能完全对接的问题。如客户风险等级划分, 不少金融机构未将等级划分结果嵌入反洗钱监测系统。而像网上银行等非面对面交易, 交易对手信息一般都集中在金融机构的省级分行, 地市级分支机构无法查询。对可疑交易实行的有效的监测, 需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了解和支付交易的完全掌握。由于系统不衔接, 导致客户信息和交易信息采集不全, 金融机构难以按客户为单位对交易情况进行全面监测, 从而制约了对可疑交易及时分析和准确判断。

三、加强苏北地区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一) 进一步强化金融机构反洗钱意识

首先是要强化各级金融机构负责人的反洗钱意识, 要充分认识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切实把反洗钱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其次是要强化金融机构员工的反洗钱意识, 积极履行法律规定的反洗钱义务, 增强工作责任感。同时将反洗钱工作纳入到业务合规工作考核体系中, 加大对相关人员的考核力度。随着金融业务的转型和工作理念的转变, 要提示金融机构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 认真考虑并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及对公众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二) 加快培养反洗钱专业人才

反洗钱工作是专业性、技术性强的专项工作, 要督促金融机构要针对自身的业务现状和特点, 下大力气解决反洗钱岗位人员流动性高、反洗钱人员兼职且业务技能和水平低不适应等问题, 培养专家型反洗钱队伍, 保证反洗钱相关人员的专业性和延续性。同时, 加大对员工进行新产品新业务洗钱风险, 特别是可疑交易识别的培训力度, 提高员工对可疑交易的甄别、分析, 尤其是从可疑交易中提炼情报的能力, 确保对反洗钱监测系统抓取可疑交易数据处理的及时、完整和准确。

(三) 推进反洗钱工作从前台分散处理向后台集中处理的转变

鼓励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查找分析自身工作模式和流程中的不足, 学习工商银行反洗钱业务“系统做, 集中做、专家做”的集中处理模式, 创造条件逐步推进反洗钱工作从前台分散处理向后台集中处理的转变。要指导金融机构完善反洗钱工作流程, 加强人员配备, 特别是人工分析甄别人员的配备, 在反洗钱系统自动筛选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并进一步强化人工分析甄别机制, 加强对重点可疑交易监测与排查力度, 提升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 切实做好反洗钱系统与核心业务系统的对接和整合

指导金融机构完善反洗钱内控制度并做好与新业务特性的衔接, 在此基础上, 优化反洗钱监测系统与核心业务系统有效整合。一方面完善核心业务系统与客户基础数据仓库等系统的接口, 提高交易数据和客户信息的提取率, 实现数据报送的全过程管理。另一方面将核心业务系统与信用卡、票据等业务的链接, 将网银交易、ATM存取款、POS机刷卡以及汇票、本票、支票等业务信息直接接入核心业务系统, 尽可能扩展同一交易客户可疑交易数据识别来源, 为可疑交易的识别和排查创造条件。

(五) 督请省级金融机构加强对其分支机构的管理和支持

加强与省级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协调, 督请各省级金融机构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其分支机构反洗钱工作, 特别是在履行可疑交易报告等反洗钱核心义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省级层面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 整合系统资源的基础上, 着重要抓好反洗钱工作在分支机构的落实。一方面要抓好薄弱地区, 加大对反洗钱工作薄弱的分支机构管理和指导力度, 另一方面要抓好薄弱环节, 指导分支机构加大可疑交易分析排查力度, 加强反洗钱系统数据的监测分析, 不断优化参数设置, 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挖掘有价值的洗钱线索上来。另外, 还要督请省级金融机构在人员编制和经费上给予其分支机构反洗钱工作必要的支持。

(六) 人民银行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指导

人民银行分支行要高度重视金融机构重点可疑交易报送工作, 在法人机构监管框架下指导辖区金融机构采取措施, 切实解决当前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有效拓宽涉嫌洗钱犯罪及相关犯罪的情报来源。对含涉嫌洗钱犯罪线索的重点可疑交易, 鼓励金融机构直接向侦查机关报案。要在反洗钱案例和风险控制方面加强宣传与培训, 指导金融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资金监测, 密切关注和经济犯罪高危地区的资金往来, 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资金监测分析水平。另外, 还要研究建立反洗钱激励机制。对于及时报告重点可疑交易、协助破获案件、成效突出的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调动金融机构参与反洗钱的积极性, 进一步提升反洗钱工作质量和水平, 共同防御洗钱犯罪。

摘要:可疑交易报告是人民银行反洗钱工作情报来源的基础。目前, 金融机构在执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现实困难及挑战, 存在可疑交易报告质量不高、可疑交易分析有效性低等客观问题。本文拟通过分析江苏苏北地区金融机构报送重点可疑交易报告的现状, 探讨建立有效的可疑交易报告机制措施。

关键词: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金融机构

参考文献

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篇3

按照省委贯彻中央“两会”精神的要求和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最近省人大就业工作视察组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骆德春等陪同下,在长春、吉林等地进行视察和调研。总的看,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我省就业形势还比较好。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办法,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其中,舒兰市作为经济后发展地区把促就业与抓发展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劳务输出和鼓励部分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创业,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

舒兰市城市属于资源(煤炭)枯竭型城市,农村地处半山区,人均耕地少,土地条件和经济基础都不是很好,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比较多。舒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做好就业工作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意义,真正把做好就业工作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目标的重要工作来抓。2008年,全年共开发就业岗位13530个,城镇新增就业10048人。劳务输出15534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3.6%,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47%;实现劳务输出总收入12.89亿元,全市人均增收1961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大大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舒兰市在促进劳动力就业方面有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除了和全省各地一样大张旗鼓上项目安排就业和再就业外,我觉得最突出的是在继续搞好传统的“送出去”(劳务输出)的同时,大力开展“请回来”返乡创业活动,推动了项目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和农民增收。

在“请回来”方面,舒兰市针对一部分输出人员在务工致富后有强烈的返乡创业愿望的实际,因势利导,大力开展返乡创业活动,变返乡潮为返乡创业潮。2008年共动员379名返乡创业人员采取独资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的方式创办了317家企业,项目总投资额达到2.74亿元,带动3177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

舒兰市组织开展劳务输出人员返乡创业的主要做法: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全市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办事机构,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将返乡创业指标细化分解,责任落实到各乡镇和部门。二是政策扶持。制定了包括土地政策、税收政策、收费政策、金融等服务政策5个方面16条的《舒兰市关于推进返乡创业的若干规定》,另外还制定了返乡创业的项目支持制度、培训制度和用工制度。共计为112户返乡创业企业减免税费28.3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36万元,培训有关人员586人次。三是宣传发动。编写了《创业成功项目汇编》,召开了全市返乡创业现场交流会,对10户返乡创业明星企业和30名返乡创业带头人进行了表彰奖励。邀请80余位域外创业成功人士代表返回家乡,组织召开乡情恳谈会,当场有12人签订投资协议。四是把惠普援助项目培训与返乡创业相结合,积极为创业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

舒兰市采取“请回来”的办法,鼓励本市外出人员返乡创业,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一是招商引资成本低。近年来,各地为了引进域外资金、项目和人才,采取各种办法招商引资,想尽千方百计,出动千军万马,跑遍千山万水,费尽千言万语。舒兰市鼓励外出务工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的做法是有的放矢招商,减少了盲目性和随意性,解决了后发展地区资金不足和项目难找等问题。二是投资创业成功率高。这些返乡创业人士,对外了解市场,掌握技术;对内熟悉家乡,热爱家乡,既不会脱离市场上项目,也不会“水土不服”。三是示范带动效果好。返乡创业者大多是劳务输出的农民,他们返乡投资创业不但可以把更多的农民吸引到非农产业就业,也能够激发更多的农村富余人员外出打工。四是促进中小城镇的发展。返乡创业者在城镇兴办各类企业和项目,就地就近把部分农民吸纳进城,有利于小城镇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增加城镇税收,提高县域经济实力。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方向性措施,是解决竞相发展时期资金不足、项目匮乏、人才少、市场信息不灵的有效办法。舒兰市是全省中等县份,如果全省都能达到舒兰市的返乡创业水平,就可以新兴办1.9万个企业或项目,增加项目投资164.4亿元,安置19万人就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建议:一是各地要把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抓发展、上项目放到同等重要位置,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强化措施,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做好引导,鼓励农民工返乡发展二三产业。二是加大对返乡创业人员的政策扶持力度。对于返乡创业人员,不仅可以享受各级政府出台的就业政策,也要享受各地有关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一些暂时不能给国内外企业的政策给返乡创业者。三是设立返乡创业扶持基金,加大对返乡创业者的融资担保和资金上的扶持力度。四是各地要进一步挖掘和树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典型,给予表彰奖励,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良好氛围。

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 篇4

为了全面查清市内库存粮食的数量和质量,准确掌握粮食库存的真实情况,确保粮食安全,根据国务院、省、市的统一部署,现就我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清仓查库的范围和内容本次清仓查库的范围包括市内的所有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含最低收购价粮、临时储存进口粮以及国家临时储存粮,下同)、地方储备粮、国有及国有控股(以下简称“国有”)粮食企业储存的商品粮。以上所称粮食包括大豆,不含食用植物油。

(一)库存粮食数量检查重点查清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地方储备粮和国有粮食企业(包括中储粮总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等在昆山境内的中央直属企业)储存商品粮的数量、品种情况。对国有粮食企业代收、代储的商品粮,查清粮权归属情况。

(二)库存粮食账务检查重点检查粮食库存实物与保管账、统计账、会计账、银行资金账的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情况,账务处理的合规情况,以及不同性质和品种的粮食按规定进行分账管理、分仓储存情况。对利用农发行粮食收购资金贷款收购的粮食,要重点检查粮食库存与贷款是否对应,资金占用是否合理。

(三)库存粮食质量检查重点检查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和地方储备粮的质量合格率和品质宜存率。其中,地方储备成品粮只检查质量合格率。

(四)中央和地方储备粮轮换管理情况检查重点检查2008中央储备粮轮换计划和地方储备粮轮换政策执行情况,包括轮换计划下达(请示和批复)是否规范,轮换的品种、数量、时间与计划(批复)是否一致,轮入粮食的生产年限和质量是否符合政策规定,是否存在擅自串换品种、变更轮换库点和数量以及未轮报轮、转圈轮换、超轮空期轮换等问题。

(五)成品粮库存情况检查重点检查地方储备成品粮的数量和质量情况。

(六)政策性粮食财政补贴资金拨补情况检查重点检查2007年和2008年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保管费和轮换费是否及时足额拨补到代、承储企业,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和保管费用是否及时足额拨补到委托收购库点。

(七)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及转化用粮企业执行统计制度情况检查重点检查纳入粮食流通统计范围的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和转化用粮企业执行统计制度情况。选择1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进行粮食库存情况的典型调查。

二、清仓查库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成立市清仓查库领导小组市政府成立全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清仓查库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督促核查,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市级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粮食局局长为副组长,成员包括市发改委、粮食局、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统计局、农林局、质监局、农发行昆山支行、江苏昆山国家粮食储备库等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市领导小组在市粮食局设办公室,为日常办事机构,由市粮食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市粮食局、农发行昆山支行、江苏昆山国家粮食储备库负责人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数据资料组、工作保障组、案件核查组等专项工作组。分 组组长单位副组长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单位综合协调组发改委农林局粮食局数据资料组统计局财政局农发行粮食局工作保障组农发行昆山支行质监局粮食局、江苏昆山国家粮食储备库案件核查组监察局审计局粮食局

(二)直属企业清仓查库的组织安排按照属地原则,由市清仓查库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对辖区内中央和地方直属企业不同性质粮食库存进行检查。从直属库抽调的人员,不得参与对本库及其所监管粮食的检查;从省直和市直企业抽调的人员,不得参与对本企业及其所监管粮食的检查。

(三)市级自查的组织安排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组成3个市联合检查组。每组5人左右,组织和督促全市纳入清仓查库范围的企业开展粮食库存自查。

三、检查时点以2009年3月末粮食库存统计结报日为检查时点。

四、清仓查库进度安排

(一)动员准备阶段1.成立机构。市人民政府成立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机构设置和人员名单等情况报苏州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2.制定和下发清仓查库实施方案。根据国办发〔2008〕118号和苏政办发〔2009〕10号精神,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制定和下发本辖区内清仓查库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报苏州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3.动员和培训。2009年3月中旬前完成辖区内参加企业自查人员的培训任务。培训内容以全国、全省和全市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检查方法》为主。4.相关准备。被查企业应按照本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备齐相关文件、账务和报表资料,提前准备工作底稿,对不规则货位进行形态整理,备齐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严格校正的称重、计量和质量扦样等检查工具。

(二)自查自纠阶段1.企业自查。时间2月中旬。各有关企业按照本次清仓查库要求,对本企业的所有粮食进行自查自纠。2.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自查。时间2月底前,以2月末粮食库存统计报表为检查时点,市粮食局对本级储备粮承储企业和纳入统计范围内的统计对象进行普查;对纳入检查范围的粮食进行质量抽样检查,并根据检验结果建立分单位、分性质、分品种、分仓间的粮食质量档案。3.粮食系统交叉检查。时间3月6日至3月15日。4.自我整改。时间3月31日前,市粮食局根据粮食系统交叉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各有关企业认真进行整改。

(三)清查实施阶段1.市级自查。时间4月1日至4月5日。4月5日前,市政府督促和指导对本地纳入检查范围的所有企业进行自查,完成情况汇总,并上报苏州市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被查企业要根据自查情况认真填写各类工作底稿和汇总表格,准备与检查当日粮食库存实际情况一致的货位平面图、货位明细表,以及分仓保管账、保管总账、统计报表、会计报表、辅助账表、原始凭证等账务资料,合同、运单、发票等反映粮食出入库业务的凭证,粮食测温、测湿、熏蒸等作业记录,为后续普查、复查、抽查做好准备。2.迎接市级普查、省级复查和国家抽查。时间4月6日~5月20日。

(四)总结整改阶段各单位要在全面检查粮食库存的基础上,对清仓查库工作进行认真总结,认真汇总检查结果,编制相关报表和检查工作报告。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在认真核实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措施,由市粮食局下发整改通知书,并督促企业限时报送整改结果,有关资料存档备案,并在检查报告中如实反映,视问题成因和严重程度进行问责。

五、清仓查库工作要求

(一)逐级落实责任市领导小组对全市清仓查库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负全责。企业法人代表对本单位粮食库存和清查工作负责,参加检查人员对清查结果负责,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清查工作负责。企业法人代表、检查人员、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都要逐级在清仓查库工作报告及相关报表上签字。要严格工作底稿制度,各环节检查的原始记录必须保证完整、准确、真实,并妥善保存、留底备查,不得擅自篡改、损毁。发现有工作走过场,弄虚作假,妨碍清仓查库工作,造成检查结果失实的,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保证质量和进度市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依据全国、全省和全市实施方案和《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检查方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周密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工作内容和步骤,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检查方法,明确时限要求,确保所有检查工作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

(三)真实反映粮食库存状况各类企业要积极配合清仓查库工作,实事求是地反映粮食库存的真实情况。对已销售出库的粮食要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核减当月统计账,未回笼的销售货款计入相应结算账户,不得以任何理由虚增库存。严禁以虚购虚销方式掩盖亏库。

(四)增强清仓查库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市领导小组要强化对清仓查库过程的监督,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清仓查库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监察、审计部门要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严肃查处违规违法案件并选择典型案件公开曝光。

(五)严明纪律清正廉洁市各有关部门要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参加清仓查库工作。要对检查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和廉政教育,严明工作纪律。检查人员要坚持原则,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不准参加可能影响清仓查库工作的活动,不得吃请、受礼,对违反纪律的要严肃查处。

(六)加强保密工作国家粮食库存的数量和布局属于国家秘密事项,对检查过程中涉及的中央政策性粮食库存及省、市级粮食库存的数量、布局要严格保密。要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制定清仓查库保密措施,配备必要硬件设施,明确保密责任,特别是在数据传输、新闻宣传等环节要严格执行保密纪律,防止发生泄密事件。

六、清仓查库的经费保障本着勤俭节约、提高效率的原则,安排落实本次清仓查库工作经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控制经费开支,对清仓查库工作所发生的必要开支进行严格审核,并向市财政如实申报。

七、清仓查库文件资料的保存粮食清仓查库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文件资料,是清仓查库工作的真实记录,对于今后工作查考、经验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指定专人负责,做好每个阶段清仓查库相关文件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保证文件材料齐全完整。

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篇5

一、先进组织名单(6个)广州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 佛山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 河源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 惠州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 潮州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 云浮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

二、先进单位名单(88个)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粮食局)广州市粮食集团公司 增城市粮食局

广州市番禺粮食储备有限公司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深圳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宝安粮食有限公司 深圳市龙岗区粮食有限公司

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粮食局)粮食管理科 珠海市储备粮管理中心 珠海市香洲区储备粮管理中心 珠海市海洋和农渔局种植业科 汕头市储备粮有限公司 汕头市潮阳区粮食局 汕头市潮南区粮食局 汕头市澄海区粮食局 佛山市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佛山市顺德区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佛山市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 佛山市三水区粮食管理储备中心 韶关市直属粮食储备库

乳源瑶族自治县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 乐昌市粮食局

仁化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 河源市粮食储备有限责任公司 河源市源城区粮食储备有限责任公司 河源市龙川县粮食储备有限责任公司 河源市连平县粮食储备有限责任公司 梅州市嘉泰粮食收储公司 大埔县粮食收储公司 蕉岭县粮食储备局 兴宁市粮食局 惠州市惠城区粮食局 惠州市惠阳区粮食储备公司 惠东县储备军粮供应公司 博罗县粮食储备库 汕尾市粮食局科技储运科 汕尾市财政局企业科 陆丰市粮食局

汕尾市粮食企业集团公司仓储部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粮食调控科 东莞市粮食局莞城粮食管理所 东莞市粮食局虎门粮食管理所 东莞市东站粮食储备库 中山市粮食局 中山市财政局 中山市统计局

中山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 江门市粮食局 台山市粮食局

江门市新会区粮食局粮食储备管理公司 开平市粮食局直属库 阳江市江城区粮食局 阳江市粮油储备公司 阳春市粮食局 阳江市财政局 廉江市粮食局

广东湛江金海粮油有限公司 湛江市粮食局麻章分局

广东省湛江北站国家粮食储备中转库 茂名市粮食储备公司 信宜市粮食局 化州市粮食局 高州市粮食局 肇庆市财政局

肇庆市粮食管理储备中心 肇庆市鼎湖区储备粮管理中心 德庆县粮食管理储备中心 清远市粮食局 清远市粮食储备库 清远市清城区粮食局 英德市储备粮管理公司 潮州市发展和改革局 潮州市储备粮管理中心 饶平县发展和改革局 潮州市湘桥区发展和改革局 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粮食局 揭东县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云浮市粮食局 云浮市财政局

罗定市粮食储备管理中心 新兴县粮食储备管理中心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清远市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台山市支行 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韶关直属库 广东省粮食科学研究所 中央储备粮惠州直属库 中央储备粮佛山直属库

三、先进个人名单(113个)

朱文健

广州市储备粮管理中心主任

周远君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粮食调控处处长 梁榕森

伍国崇

杨奇峰

周锡球

陈远来

徐张煜

刘志浓(女)梁

陈武杰

翁武霖

陈悦娜(女)陈树钰

杨永顺

郭莉茜(女)叶培东

郭允贤

粱永贤

黄永文

广州市粮食集团公司总经理 白云区粮食管理中心主任

番禺区发展和改革局粮食调控科科长 珠海市斗门区粮食储备管理中心副主任 珠海市金湾区储备粮管理中心副主任 珠海市粮食储备库副经理 珠海市军粮储备库副主任 珠海市财政局主任科员 汕头市粮食局副调研员、副局长 汕头市粮食局储备粮管理科副科长 汕头市财政局外经金融工贸科科员 汕头市储备粮有限公司仓储部统计员 南澳县储备粮专储公司经理 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粮食管理科科长 佛山市禅城区粮食局粮食计划科副科长 佛山市南海区发展和改革局粮食调控管理股股长 佛山市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科长 佛山市高明区粮食管理储备中心副主任

李德军

韶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何贤友

韶关市粮食局储备管理科长 张新增

韶关市翁源县粮食局局长 刘永强

韶关市始兴县粮食局局长 饶盛优

南雄市粮食管理储备局储运股股长 陈小红(女)河源市粮食局科技储运科科长

李赞荣

陈焕荣(女)刘立新

潘建雄

李桂清

谢远麟

莉(女)钟建国

曾钦权

邹东胜

张秋明

邓务慧

李修波

朱锡裕

刘友甘

卢承恒

河源市东源县粮食储备有限责任公司综合部主任 河源市和平县粮食局局长 河源市龙川县粮食局副局长 河源市紫金县粮食局副局长 梅县粮食局局长平远县粮食局局长 丰顺县粮食局副局长

梅州市粮食局直属分局粮食管理股负责人 惠州市粮食局副局长 惠州市粮食局粮食管理科科长 惠州市财政局工贸外经发展科副科长 惠州市储备军粮供应公司仓储部经理 惠东县粮食局局长 汕尾市城区粮食局局长 汕尾市海丰县粮食局局长 汕尾市陆河县粮食局局长 汕尾市粮食局购销科科长 汕尾市发展改革局经贸外资科科长

梁应科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 梁照钦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副调研员 吴小良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粮食调控科科长 吴达深

东莞市审计局经贸审计科副科长 陈小青(女)东莞市财政局工贸科主任科员 蔡岳兴

中山市粮食局粮食调控科科长 陈志航

周笑天

邝国柱

区练大(女)廖汝泰

彭建明

郑月湛

李柏荣

胡志兴

张辉雄

雷法多

黄学胜

梁守强

陈祖活

邱汉武

罗小明

李日华

卢一乔

中山市粮食局粮食管理科科长 中山市粮食局粮食调控科科员 中山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中山市审计局政策法规科副科长 江门市农业局种植业管理科副主任科员台山市粮食局局长 恩平市粮食局副局长

江门市新会区粮食局计划购销股股长 鹤山市粮食局仓储股股长 阳江市粮食局副局长 阳西县粮食局局长 阳春市粮食局副局长 阳江市江城区粮食局局长 阳江市粮油储备公司经理 湛江市粮食局副局长

湛江市粮食局监督检查科副科长 廉江市粮食局局长

广东省湛江北站国家粮食储备中转库库主任

湛江市粮食局坡头分局副局长 吴康保

茂名市粮食局副局长

何光辉

茂名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公司经理

谢志友

电白县粮食局局长

茂名市茂南区粮食局局长

崔伟兴

茂名市茂港区粮食收储公司副经理

刘向明

叶深会

林应基

冰(女)成拥党

唐广生

吴记良

何少强

何桂贤

林帼珍(女)廖伟潮

程云东

曾瑞花(女)张礼声

魏建伟

吴松杰

张超彬

陈林波

高要市粮食局局长

四会市贺岗国家粮食储备中转库副主任 广东肇庆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 肇庆市粮油购销公司财务总监

清远市发展和改革局(粮食局)粮食管理科科长 连山县发展和改革局(粮食局)副主任科员连州市粮食储备库储备部部长 清远市财政局企业科副科长 佛冈县粮食储备公司办公室主任 潮州市发展和改革局粮食科科长 潮州市财政局工贸外经科科员

潮州市纪委、监察局第一纪检监察室科员 潮州市农业局种植业管理科科员 潮州市储备粮管理中心业务股股长 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粮食局副局长 揭东县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经理 揭阳市榕城区粮食局粮食股 揭阳市储备粮总公司副总经理

龙东方

云浮市粮食局副局长 廖西林

云浮市粮食局仓储科科长 王昌海

云安县粮食储备管理中心中心主任 罗国荣

郁南县粮食储备管理中心购销储备股股长 申海田

云浮市云城区云城粮油管理所所长 戴建岚

省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处副处长 刘炽杭

刘雄威

李自模

刘泉珍(女)张

晖(女)潘水斌

陈浦龙

刘春华

廖江明(女)郑永谦(女)省监察厅监察综合室正处级纪检监察员 省财政厅工贸发展处副处长 省财政厅工贸发展处副主任科员 省农业厅种植业处主任科员 省审计厅经贸审计处主任科员 省统计局农村处副主任科员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监管处副处长 省粮食局监督检查处副调研员 省粮食局监督检查处主任科员

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篇6

1、粮食经营台账建立情况:严格按照上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建立了粮食经营台账,台账记录及时、准确、真实、完整。严格按照时间保留。

2、企业负责人和统计人员及时参加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举办的统计业务培训。

3、统计报表网络直报按时向上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送。

4、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报表数据与粮食经营台账数据一致,粮食库存帐实相符、帐帐相符,保管和会、统三方按时对帐,帐务处理准确及时,不同性质和不同品种的粮食采取了分帐记载、分帐管理、分仓储存。《合并登统表》统计库存与库点保管总帐库存比对一致,统计报表库存和会计商品帐库存比对一致,统计帐务处理及时准确,企业粮食库存实物真实、准确。

浅析我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情况 篇7

1 我院临床药学开展内容

1.1 开展用药咨询服务

很多患者在医院经过系统的治疗, 其病情得到了较好的治愈, 但是很多患者出院后仍需要继续接受药物治疗, 其用药指导也十分重要。我院在门诊处专门设立了用药咨询服务窗口, 由专人负责指导患者的合理用药, 并能解决患者提出的关于用药的问题, 消除患者用药中存在的顾虑。另外, 我们的药师也会定期到临床开展药物咨询工作, 为临床医师、护士、患者及其家属等宣传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辅导解决临床中出现的各种不合理用药现象, 提供出最新有关药物的配伍禁忌、用法用量、适应证和不良反应信息等基本情况。

1.2 处方点评

我院临床药学开展处方点评已有多年, 主要是每个月由临床药师随机在门诊药房抽取一定的处方, 结合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规定对其点评。对点评处方中出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 我们及时通知医师和相关工作人员, 并会在院内公示栏上进行公示批评, 同时也会对相关医师进行一定的经济处罚以示警告。结果显示, 经过这一系列的行动, 我院的处方合格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很好地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1.3 开展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工作

抗生素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 也是目前不合理用药的集中点, 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性等发生的关键[3]。因此, 我院临床药师会每月随机抽查至少100份出院病历并对其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监测, 主要是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抗生素使用进行评价分析, 分析结果及时告之相关医师及其科室, 以促进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 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

1.4 开展药物不良反应和血药浓度检测

随着目前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 临床应用药品的品种及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增加, 这就给临床合理用药制造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使临床药源性疾病愈加严重[4]。药学查房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类似问题的出现, 减少住院患者的药源性损害。对于某些治疗指数低、个体差异大的药物, 如洋地黄毒甙、苯妥英钠、氨茶碱等特殊药物, 若是按照常用给药方案一般不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甚至出现副作用。因此, 应对这些药物的使用进行监测, 可以检测患者的血药浓度, 根据患者个体或群体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体内血药浓度来设计或调整符合患者本身的给药方案, 这样就可以保证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另外, 在查房过程中若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并认真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 以督促临床医师、护士培养主动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习惯, 不断健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机制, 避免更多类似的情况发生。

2 工作体会

2.1 我国开展临床药学存在的主要困难

①国家政策、法规支持不够。我国到现在仍未对临床药师的工作责任、权利、义务等基本情况提出明确规定, 这就使得临床药师的临床地位不明确、使他们在临床科室中无法进行角色定位, 难以获得临床医师和患者的认可, 因此难以顺利开展工作[5]。 (2) 临床药师整体水平不高。临床药学需要的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而目前临床药师多数是仅仅掌握了一般的药学知识的普通人才, 他们缺乏相关医学常识, 而难以对患者病情的发展及其他检查结果提出专业的认识和判断, 因此难以开展更多的药学工作。 (3) 旧观念、旧模式限制临床药学的发展。按照目前临床医师的工作模式, 往往会出现医师对临床药师开展的工作认识模糊, 对临床药师的服务能力有一定的怀疑和担心, 而患者只相信医师的诊断和用药, 对药师抱有怀疑、不信任态度, 因此临床药学的顺利开展也受到了一定制约。

2.2对策与建议

(1) 继续努力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临床第一线, 指导医师合理用药, 特别是抗生素的使用;二是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不良反应报告机制;三是积极创造条件, 开展血药浓度监测, 对危重患者或某些特殊药物实行给药个体化服务。 (2) 加强政策扶持和医院运行机制的改革。临床药师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低产出的工作岗位, 国家应尽快出台《药师法》, 以明确其法律地位, 保障其合法权益, 使其在药物控制方面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医院本身也应该结合实际条件, 尽量为临床医师创造发展条件, 促进其工作热情, 保证医院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3) 培养专业化的临床药师。医院应注重临床药师的培养、培训, 制定出完善的临床药师培训计划。定期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大力支持临床药师参加各种临床专题讲座或者直接派送临床药师去高一级机构进修、学习, 成功后直接回院从事专职临床药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安琳, 高玉金, 葛丹亘, 等.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现状探讨[J].中国药事, 2009, 23 (12) :1234-1235.

[2]赵成.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方法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2 (13) :86.

[3]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

[4]孟现奇.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体会[J].淮海医药, 2010, 28 (3) :269-270.

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篇8

关键词中小学校校本教研抽样调查

一、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和统计分析,了解当前中小学校开展日常校本教研工作情况,以此为基础,总结分析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教研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为有关部门提供校本教研工作方面的反馈意见。

二、制作调查工具

校本教研是指以中小学为基地,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课题为研究对象,以基层学校领导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应用性实践研究,以促成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为终极目的的教学研究[1]。据此概念,我们从校本教研活动结构及常见实施过程中,提炼出八个相关问题设计在对应问卷试题中。这八个问卷试题是:校本教研的意义、构成校本教研概念的基本要素、校本教研活动效果、校本教研的活动形式及内容、校本教研活动制度、教研工作面临的困难、影响校本教研工作的主要因素、校本教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每个标题的内容,分别设计了2~10个供选问题。

三、调查对象的选择及统计方法

调查对象选择了中小学一线教师和进修学校中小学部学科教研员两个群体。调查中我们随机抽查了4所城区中小学,8所农村中小学。抽样调查样本人数设计为120人(发放问卷120份,实际回收问卷119份。其中,中小学一线教师107人,实际收回问卷106人;进修学校教研员13人)。被调查的学校及教师,在各群体内全部采取到校后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中,严格要求回答者独立完成问卷,在单独回收各个群体问卷后进行分类统计工作。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1.对校本教研概念及其工作意义的基本认识,不同群体差距明显

从问卷统计数据看,一线教师中有62.26%的人认同校本教研“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8.68%的人认同校本教研工作是“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措施”。但是,仍有17.92%的人认为校本教研“增加了全体师生的负担,没有多大益处”。在教研员群体中,所有人都认同校本教研工作“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84.62%的人认同“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措施”。所有教研员完全认同校本教研概念的基本要素(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实践探索、自我反思),而一线教师认同率仅为88.68%。这些情况表明,两个群体对校本教研工作的基本理论学习,以及对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意义的理解还存在差异。由于工作性质原因,教研员对于基础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明显好于教师群体。

2.对校本教研活动终极目的的理解,不同群体态度不同

对校本教研活动的终极目的的不同理解,反映出不同群体对待日常校本教研活动的实际感受和对待校本教研工作的价值取向。问卷中只有53.77%的一线教师选择校本教研“活动终级目标指向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有40.57%的一线教师和53.85%的教研员认为“活动终级目标指向形成教师个人教学特色”,有27.36%的教师和61.54%教研员认为校本教研“活动终级目标指向全面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成绩”。有9.43%的教师和15.38%的教研员认为“教研活动终级目标指向教师每人都要有教研专题”。这些现象说明,以往的校本理论培训工作还存在不够系统科学的情况。

3.在教研活动形式和内容的选择上,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从对本题下设的10项选择统计结果看,教师们最喜欢的教研形式和内容,最多的是“参加教师教研成果展示活动”(43.40%),其次是“与教学风格突出的教师深度对话交流”(33.96%),喜欢“集体备、上、说、评课活动”的教师只有32.08%,喜欢“与有关专家一起探讨自己教学问题”的也很少(27.36%)。其余各项(基础理论学习、课题研究、听学术专题讲座、与业务领导单独进行课例讨论、参与校内校外有奖赛课活动、参与外地的教学研讨活动)选择率大多在20%左右。喜欢“参与校内校外有奖赛课活动”的只有极少数教师(5.66%)。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主管业务领导应该是校本教研工作的“校内专家”,但是问卷中“喜欢与业务领导单独进行课例讨论”的教师非常少,只有9.43%。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某些业务领导在指导校本教研工作中的职业魅力不够,故而群众威信普遍不高。

教研员群体在“集体备、上、说、评课活动”、“参与外地的教学研讨活动”、“与教学风格突出的教师深度对话交流”三项选择比例最高,分别是76.92%、69.23%、84.62%。选择“参与校内校外有奖赛课活动”的最少(15.38%)。其余选项比例大都在30%~40%左右。

此项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教师(包括教研员)在参与教研活动中的个性化需求不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来被教研员普遍认同和操作的“集体备、上、说、评课活动”、“参与外地的教学研讨活动”、“与教学风格突出的教师深度对话交流”三项主流的教研活动形式,对大多数一线教师来说却并不喜欢。

4.在校本教研制度中,最关注教研质量相关要求

建立与新课程适切的教研管理制度,是使校本教研工作科学有序进行的重要条件[2]。两个群体对“完成教学研究任务的质量要求”选择比率都比较高,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的选择比例分别为75.53%、92.31%。这一统计结果同时也表明,在教研活动制度中,详细界定校本教研活动的具体内容及其教师完成教研任务的质量标准,是引导教师认真参加每次教研活动的非常重要的驱动力。在两个群体中,关心理论学习制度的教师却仅为25.47%,教研员也只有23.08%,显现出两个群体对理论学习过程普遍具有的漠视态度,这与课改专家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中最重视理论学习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严重相悖[3]。问卷中只有1.89%的教师关心“惩罚性工作评价的内容及强度”和“奖励活动的形式及内容”,而教研员群体对这两项都没有选择。说明多数学校的校本教研制度中,关于惩罚和奖励的内容还没有设定到让教师们普遍重视的程度。

5.在校本教研的困难中,主要是缺少相关专家指导

回答在校本教研中面临的主要困难问卷时,教研员群体没有人选择关于时间的问题,76.92%的人选择了“缺少相关专家指导”,61.54%的人选择了“专业资料稀少”,并有30.77%的教研员认为一线教师“缺少外派学习机会”。在对一线教师群体问卷统计中,有50.94%的人认为主要困难是“缺少相关专家指导”,44.34%的人认为“缺少外派学习机会”,只有38.68%的人认为“用于校本教研的时间不够”,30.19%的人认为“专业资料稀少”。可见,认为当前教师们从事校本研究的时间不足、专业资料过少等观点是缺乏客观依据的。

6.影响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积极性的要素中,主动研究意识最重要

“人的意识能够调节、控制人的行动,从而使人的活动带有目的性”[4]。在回答“影响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积极性的要素”中,84.62%的教研员和54.72%的一线教师选择了“教师自身是否具有主动的常态化的研究意识”。只有53.85%的教研员和12.26%的一线教师选择了“学校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仅有3.77%的一线教师和15.38%的教研员选择“校本教研制度中的奖惩规定内容”,这在所有的八个选项中比例最低。其他几项相关影响要素(学校提供的相关研究条件、学校领导的引领水平、学校方面是否按照教师的综合素质差异进行差别化要求、聘请专业人士的指导质量与频率、学校内部是否形成了和谐向上的干群关系)中,两个群体的选择比例大都在15%~30%之间。

此项调查说明,教师具有主动的常态化研究意识是影响校本教研工作最重要的内在因素。其他七项影响因素之所以不被广大教师所重视,或者是因为学校没有开展与之相关的具体工作,或者即使开展了相关工作但是由于工作不力而对广大教师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7.当前校本教研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应试”和“应检”问题严重

自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有关部门都在加强对校本教研工作的重视和领导,以往各自为战、活动水平不一的校本教研工作有了规范统一的过程指导与管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伴随全县性的统一监测评价、每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检查、省市县三级督导评估检查等项工作的交叉强化进行,致使基层学校常态化和个性化的校本教研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各群体内在对“普遍的应付工作任务的心理,整个教研工作围绕考试和检查为中心”的选择比率都比较高(教研员84.62%、一线教师67.92%)。教研员在“同事之间平时很少相互深入探讨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参加的教研活动的计划性和针对性较差”、“学校领导对校本教研工作抓得不实(如教研目标、制度、方法、评价等)”三个选项选择比例,分别为46.15%、38.46%、53.85%,而一线教师对这三项的选择,分别为34.91%、10.38%、29.25%。这些数据说明,当前校本教研工作的现状还不容乐观。

五、结论与建议

校本教研工作的本质是对当下教学工作能够进行批判性的辩证思考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有关部门需要认真地对现行教研活动组织形式、内容选择、参与对象、教研方法、教研活动制度及评价过程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反思省察,发扬成绩,不断改正缺点与不足。要在尊重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勇于探索;在体现公平的基础上,关照教师工作个性差异;在追求学校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注意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体教师以积极饱满的态度,主动参与到常态化的日常教研活动之中去,而不致于使校本教研工作成为教师有苦难言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李建平.教研: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北京:中国教育报,2003-05-25(4).

[2]郑立平等.推进教研:制度建设亟需解决.北京:中国教育报,2004-07-27-(7).

[3] 李建平等.新课改推动教师走校本教研之路.北京:中国教育报,2003-03-01(3).

[4] 张德主编.心理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篇9

【发布日期】2007-08-03 【生效日期】2007-08-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粮食局办公室关于开展粮食收购资格核查工作情况的函

国家粮食局政策法规司:

根据《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建立粮食收购资格核查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的通知》(国粮办政〔2007〕79号)要求,我局于今年5月14日下发了《关于建立粮食收购资格核查制度和报送有关信息工作的通知》(闽粮办法〔2007〕53号),要求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近几年开展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工作情况进行自查。在各地自查基础上,我局抽调有关人员组成两个检查组,于6月25―27日对南平、泉州两市及其有关县、市(区)粮食局开展粮食收购资格核查情况进行抽查。现将核查工作情况函告如下:

一、核查工作开展情况

2004年以来,我省多数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行政许可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国粮政〔2004〕121号)以及我局与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经省政府同意联合印发的《福建省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实施细则(暂行)》(闽粮法〔2004〕253号)规定,认真开展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工作。截止2006年底,全省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共受理了1272个粮食经营者粮食收购资格的申请,批准了919个粮食经营者的粮食收购资格,并实行了年检制度。

从本次抽查情况看,南平、泉州两市大多数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均能按照《行政许可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和《福建省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规定,认真做好《粮食收购许可证》的受理、审核、发证和年检工作,并定期将审核、年检结果在指定的媒体或场合公示。从总体上看,各地实施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工作的制度较健全,程序较规范、行为合法。一是设立了粮食收购许可证办理窗口。南平市粮食局及其所属的建阳市粮食局均按要求设立了对外服务窗口,张贴粮食收购资格审核流程图,做到“三公开、一上墙”,即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办结时限,制度上墙。泉州市粮食局从2006年8月1日起,将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工作统一移至市行政服务中心综合窗口,2007年起对市级粮食收购许可证的年检工作也集中在综合窗口办理。泉州市及其所属的南安市、丰泽区粮食局也均在办公地张贴办理流程、公示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的事项、依据、条件、程序等。二是公示审核结果。泉州市粮食局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将申办粮食收购许可证的企业在《泉州粮网》上进行公示,同时,每办结一批也即在《泉州粮网》上公示,增加了办证的透明度。三是按照条件、程序、时限依法办理。南平市粮食局及所属的建阳市粮食局依法共办理了43家企业的粮食收购资格,在2005年、2006年、2007年对这些企业都进行了年审,档案材料齐全。泉州市丰泽区粮食局受理审核5家企业申报的材料,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做到手续完整,程序合法。四是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经营者大多做到依法收购。本次抽查中,抽查了已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泉州市的晋江市青阳粮站、泉州金穗米业有限公司、南平市的建阳市富民米业公司等三家企业,这三家企业的《粮食收购许可证》登记的内容无重大变化,未发现涂改、倒卖、出租、出借《粮食收购许可证》的行为。

二、存在的问题

在本次抽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1)个别地方未能依法开展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工作。有的未在办公场所公开办理流程,公示有关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的事项,存在超时限办理审核;对粮食收购企业的申请材料未能认真审核,存在材料不全、照样发证的现象等。(2)上一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下一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与监督检查不够,未能及时纠正个别地方在开展粮食收购资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监督检查工作缺少人员编制,影响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大多数地方监督检查人员编制仅2名,有的地方还没有编制,面对量大面广的粮食收购市场显得势单力薄,加上监督检查工作经费不足,都直接影响粮食收购资格核查工作。(4)少部分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未履行应尽的义务,如有的未按规定设立统计台帐,履行上报统计数据的义务。

为此,我局要求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提高法治意识,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依法管粮的能力。要求各地切实加强粮食收购资格核查工作,完善制度,规范办理审核程序,公开办理流程,严格办理时限,不断提高办证的效率和透明度。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经常性开展粮食收购在内的监督检查工作,特别要积极配合工商部门,每年组织开展1―2次粮食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无证无照经营,规范粮食收购市场秩序。

三、几点建议

(一)规范粮食收购许可证年检办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规定,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国家要求对粮食收购资格进行核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也指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要进行定期审核。据此,福建省人民政府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闽政〔2004〕26号)规定,对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经营户实行审核制度。但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没有制定具体的年检制度,在粮食收购许可证中也未设立年检记录栏目和年检标志,给粮食收购许可证的核查工作带来不便。建议参照工商部门发放营业执照的格式,设立年检登记栏,通过年检的,加盖年检合格章并加贴年检合格签码,既方便又规范。同时,制定粮食收购资格许可证年检工作制度。

(二)国务院国发〔2006〕16号文件再次明确,“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开展粮食行政执法和粮食流通统计工作的需要,核定并落实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或主管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统计调查的职责、机构和人员”,并要求,“从2006年起将其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但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县一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中落实得并不太好,主要是涉及到机构、人员编制问题。为此,建议国家粮食局与编办、财政部等部门能否制定落实国发〔2006〕16号有关精神的具体实施意见,促使县一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工作能落到实处。

(三)建议修订完善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粮食局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制定的《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年收购量低于50吨的个体工商户从事粮食收购活动,无须申请粮食收购资格”,经近几年实践以及基层的反映,我们建议该规定须加以修订完善。一是该规定提出的“年收购量低于50吨”,在实际中难以界定、难以操作,二是由此带来的是一部分个体工商户由于无须取得收购资格,在农村违法从事粮食收购的行为未能受到依法处理,从而对规范农村粮食收购市场带来负面影响。对此,建议按照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九条“取得粮食收购资格,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规定办理登记的经营者,方可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精神加以修订。

二○○七年八月三日

上一篇: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总结下一篇:生活中不能忽视的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