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城管总结会上发言(精选8篇)
全市城管总结会上发言 篇1
坚持一流标准,强化精细管理 全面打造靓丽宜居“苏北最美县城”
(2017年1月22日)
尊敬的江市长及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发言的题目是--坚持一流标准,强化精细管理,全面打造靓丽宜居“苏北最美县城”。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市城管局关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强化落实,高标准完成了省市县下达的目标任务,城市管理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保障城管工作大发展。2016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管工作,多次召开全县动员会、推进会和交办会,书记县长亲自部署和检查交办,县委县政府9名领导、其中4名常委实行街区挂钩责任制,城管委高位指挥,定期组织市民广场“大家评,月月考”等5项活动,为城管工作上台阶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是坚持目标定位高起点,努力奋发勇夺新头筹。泗阳县始终把打造“苏北最美县城”作为城管工作总目标,城管局始终把争当省市先进作为目标定位,并以一流标准,奋勇争先,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果,有些工作走在了省市前列。
三是坚持创新创业求发展,实现亮点集聚新腾飞。我们根据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要求,创新实施了“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管理方法,新建了运河印象等多个疏导区,实施了洗车集中与分类管理,实行了停车场管理市场化,投入3亿元的垃圾焚烧项目已进行开工准备,公共自行车达2100辆,新建第三代公厕3座,创新洗车集中与分类管理经验得到省市充分肯定,践行“服务、管理、执法”的721模式取得显著效果。
四是严格制度认真抓管理,上下一心形成一盘棋。没有科学完善的制度,工作难以高标准落实到位。一是健全领导班子管控制度。重点健全领导班子与城区市容环卫管理和重点工作(工程)实行挂钩责任制;二是健全晾晒成绩公示机制。实行全系统中层以上骨干周成绩公示制度,每个人工作 如何一目了然;三是健全人员管控制度。在教育基础上,严格制度管理,强化了上下一心创事业的良好氛围。县环卫所副所长陈金梅分别当选省市县党代表和市县人大代表,并光荣出席省党代会,近日被县推荐为19大代表候选人。
成绩属于过去,新年必须奋发。2017年是全国城管执法改革攻坚之年,更是泗阳城市管理工作上台阶的重要之年。
特别是市县领导高度城管工作,是我们压力和动力的源泉。我们深知泗阳城管工作在规范化、精细化和长效化方面与兄弟县区、特别是与市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此,我们要严格落实王市长关于泗阳打造“苏北最美县城”要求,认真贯彻全市 “363”要求,全力开展泗阳城市管理10项提升行动,全面实现泗阳城管工作质的飞跃。重点抓好七项工作。
一是功能配套提升。加快“两场一厕”建设,年内建成停车场7个、三代公厕2座,全面完成二类以下公厕改造;改造农贸市场8个,两年内完成所有城区菜市场提升改造任务。
二是环卫水平提升。加快推进垃圾焚烧项目,计划2018年底建成,2019年上半年投入运行;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提高处置水平;全力推进环卫保洁市场化,深化与北环合作,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确保机扫率达85%以上。
三是背街小巷提升。按照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 “五化”要求,对城区72条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整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推行“巷长制”试点,重点解决道路破损、墙面破旧、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涂乱画等困扰群众“家门口”问题,年内打造示范街巷12条。
四是街景整治提升。借鉴市区8条精品道路“一街一景、一路一特色”做法,一条路一条路地改造提升,重点对门头牌匾、建筑立面、户外广告、市政公用设施、街景亮化进行升级,年内完成城区路灯LED节能改造和北京路、市民广场景观亮化及5条城市街景提升改造。
五是特色街区提升。围绕“青春时尚、动感活力”定位,综合空间拓展、建筑包装、景观提升和业态升级,启动骡马古街、泗水风情美食街等特色街区提档升级,打造桃源中路、瑞禾阳光城南门步行街等具有泗阳特色的活力街区5条。
六是城市秩序提升。重点整治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乱停乱放,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走反道,三轮车违法载客等交通违法行为,探索建立信用公示和黑名单曝光等机制,增强市民自觉行为。
七是执法水平提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规范城管执法要求,严格文明执法,深化“721”模式,强化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不断提升城管执法水平。
为实现全新目标,我们将在市局不断关心指导下,以今天会议精神为指导,充分利用3月份全市城管工作会议在泗阳召开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组织领导,以更加昂扬的精神,打造一流环境,为把泗阳城市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高度而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全市城管总结会上发言 篇2
一、2007年全市教育工作的简要回顾
2007年,全市教育工作以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西部地区的教育高地和长江上游地区的教育中心的奋斗目标,按照“坚持一个统领、围绕两条主线、把握三个维度”的基本思路,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度教育工作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07年全市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事业加快发展
一是“两基”工作实现历史性跨越。全市40个区县实现了“两基”目标,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顺利通过国家“两基”工作督导检查。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总结表彰会上,我市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并受到表彰奖励。陈至立国务委员对我市“两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重庆的做法很好,主要是领导重视,措施到位,成效显著”。二是普通高中教育稳步发展。全市普通高中招生18.63万人,在校生达51.77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84.5%。三是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全市中职招生20.2万人,在校生达到50万人,校均规模达到1400人左右。全面完成中澳职教项目。四是高等教育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在渝高校共招生约19.03万人,在校生规模超过6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新增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8个。目前,全市共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3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8个。大学城新增入驻高校2所,累计达到7所,新入住师生3万人,累计达到8万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9.5%。
(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一是积极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初步形成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二是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市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14.15亿元。三是深入推进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启动了高校学分制试点工作。开展了中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办学模式试点。在4所高完中开展普职融通改革试点工作。四是深入推进课程及教学改革。全市中小学生使用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扎实推进中职课程教学改革,积极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五是稳步推进招生考试改革。加大中招考试内容改革,继续降低考试难度、缩小考试范围、调整学科分值,首次实行政治、历史学科合堂、开卷考试。体育考试以30分计入总分。扩大了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首次将市级重点中学统招计划按不低于10%的比例均衡分配到学校所在区县的初中学校。完成4所高职学院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实施高考信息属地化管理改革。
(三)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一是以增强实效性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课程德育为基础、队伍建设为抓手、德育活动为载体、德育网络建设为保障的“和谐育德”工程全面启动。二是以创新工作方式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实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深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三是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学生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规定。主办了19项全市大中小学生体育比赛等多项活动,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一等奖25个。
(四)队伍建设扎实有效
一是以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充实和优化教师队伍。特设岗位教师计划实施区县扩大到10个,招聘人数1153人。在1万多名农村代课教师中招聘公办教师7593名。开展了定向招聘农村边远地区公办小学教师工作,拟招聘教师1596名。二是以实施人才工程为载体,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三大人才工程”。全市教育系统共有22人获市级首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7人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新增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三是以规范行为和表彰先进为抓手,深入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制发了《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标准》。在第23个教师节期间,表彰了一批全国、市级优秀教师和先进集体。退休教师李明素获得全国“助人为乐模范”称号,小学教师石元英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四是以项目实施为着力点,大力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广泛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和高校新师资培训。首次举办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基本功大赛。在全国率先制定并试点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能力标准》。
(五)教育管理规范有序
一是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中小学违规补课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学生到校、离校时间逐步规范。规范了中职招生秩序。规范了民办学校设置。开展了改制学校整顿清理工作。二是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继续开展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县”活动。认真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共查处乱收费案件221件,清退违规收费166.51万元,处理责任人80人。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成效显著,对教育收费的举报投诉较2006年下降了20.72%。据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调查,老百姓教育费用支出下降了11个百分点。三是安全稳定工作切实加强。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启动事故责任追究和行政问责制。开展了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等专项整治活动。妥善处理群体性集访事件400多起,有力地维护了教育系统的稳定。
(六)教育公平有力推进
一是健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共补助资金9700万元,惠及学生21万人,对43.3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女童实行“零学费”入学。市财政安排专项经费800万元,资助5133名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中生。率先在全国实现中职学生资助“全覆盖”,重庆籍所有中职学生均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惠及中职学生33万人,资助“五类学生”11万人。通过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方式,资助大学生10万人,资助金额达1.1亿元;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贷款5669万元;对22.4万名大中专学生实施物价上涨临时生活补助,金额达1344万元。二是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召开了全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会。加快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校黑板改造、农村中小学饮水、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等6大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现全覆盖,受益师生达350万人。三是确保进城务工农民子女顺利入学。扩大接受农民工子女学校数量,妥善安排农民工子女入学。全市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扩大到332所,接收农民工子女达22.5万人。
(七)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科技氛围进一步浓厚。成功承办了2007年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和第一届全国高校科技创新论坛,扩大了我市高校科技工作的影响。二是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夯实。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新增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三是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市高校共有28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被批准立项。在渝高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重庆市科技奖76项;申请专利840件,发明专利占全市的30.7%。四是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市教委与西永微电子园区签订了产学研互动合作框架协议。在渝高校与全市90%以上的重点工业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校企联合承担了48.9%的市级科技攻关项目,合作组建了一批很有实力的研发和生产实体。共建了重庆市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完成分析测试样品近30万件,服务新产品开发、科研项目1800余项。五是职业培训进一步加强。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6万人次、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00万人次、再就业人员培训8万人次、移民培训15万人次。
(八)自身建设逐步加强
一是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加强教育系统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协助市委组织部充实或组建了有关高校领导班子,对直属单位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加强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二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分工包项责任制,强化了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全年,市教育纪工委和各高校纪委共受理群众举报347件,查处违纪违法案件22件,给予24人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党员21人,县处级干部10人,涉案金额482万元。三是“作风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通过“作风建设年”活动,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率明显提高。四是教育法制建设得到加强。《重庆市国家教育考试条例》、《重庆市职业教育条例》已于2007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
过去的一年,从党中央、国务院到教育部等国家部委,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到市级各部门,从一线教育工作者到社会各界,都给予教育极大的重视、关心、支持和帮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市委汪洋书记、王鸿举市长、黄奇帆常务副市长等领导心系教育,不仅在全国“两会”期间专题汇报教育工作,还经常深入教育工作第一线视察,多次对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薄熙来同志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非常关心。在去年12月21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薄书记特别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要求,倡导认真读书,倡导调查研究,倡导深入思考,强调抓好学生军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今年1月上旬,薄书记在库区调研时专门谈到教育工作:“职业技能培训是一条好路子,有没有技能,就业状况大不一样。中职和高职学校可以作为组织就业的平台、基地”。1月15日上午,薄熙来书记又前往重庆大学城视察了重庆大学和四川美术学院。在视察时,薄书记对重庆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重庆教育是过去五年重庆的一大亮点。薄书记肯定了大学城建设取得的成绩,认为校区规划合理、设计科学、环境好、布局好。薄书记说,重庆市的工作重点就是落实胡总书记的“314”讲话要求,归根结底是人才问题,希望高校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要在人才培养上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市委、市政府也会加大力度支持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更快地赶超一流大学。
领导的关心、关怀,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教育工作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和舆论氛围。据不完全统计,全年中央及重庆50多家新闻媒体共刊播重庆教育新闻报道4328篇(次)。2007年11月教育部新闻办组织中央10多家主流媒体教育采访团到重庆采访教育工作,对重庆教育给予高度评价。新华每日电讯称:“这是中国教育的‘重庆现象’”。
二、2008年我市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和要求
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教育高地、长江上游地区的教育中心,是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为之努力奋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314”总体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紧紧围绕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大力提升教育的发展水平,努力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教育高地、长江上游地区的教育中心,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在推进素质教育、和谐教育、满意教育上取得新突破,成为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与服务的重要支撑,发挥重庆教育在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的带动作用、辐射作用、示范作用。
2008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全市教育工作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继续按照“坚持一个统领、围绕两条主线、把握三个维度”的基本工作思路,处理好继承借鉴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处理好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的关系,处理好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处理好眼睛向下与境界向上的关系,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在开拓开放上下功夫,在谋求突破上下功夫,以开放的精神、开阔的思维、改革的勇气来推进全市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的,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
一是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组织实施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农村学校校舍维修补助标准。2008年秋季实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工作。二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为龙头,从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手,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实现基本均衡。三是着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鼓励和引导普通高中注重质量,办出特色,形成风格。新增市级重点中学8-10所。四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交互式的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做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指导和支持服务工作,努力推进“班班通”。
(二)以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动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一是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整合职教资源,扩大单校规模办学效益。建立中职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评估机制,对评估不合格的实行红黄牌预警和退出制度。到2008年底,全市中职学校保持在310所左右,在校生规模达到50万人左右,校均规模达到1700人左右。二是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新路子。组建汽车、农业、卫生等3个行业引领型职教集团。以万州、永川、江津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重点,组建以地方产业为支撑的3个区域网络型职教集团。三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弹性学习制度,推进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建立技能人才需求监测系统,科学调控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推动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的开发与改革。四是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建设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3所、市级重点中职学校3所,建设县级职教中心1个。建立一批适应工学结合、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较高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资源共享的产教实体。五是强化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开展国家级和市级社区教育试验区(县)创建工作。开展对各类学习型组织评估工作。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深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六是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建立企业“订单”、学校“接单”、政府“买单”的“三单式”农民工培训机制。围绕我市劳动密集型的建筑、环卫等产业,新建2个农民工培训集团、4个农民工培训基地。
(三)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一是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召开首届重庆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一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文件和政策,建立重庆高等教育季度会议制度,研究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二是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质量工程”和“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为抓手,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三是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市属高校计划招生15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63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4%。大学城入住学生总数达到10万人。四是不断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加强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学科点建设,加大博士授权点建设力度。五是深入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支持重庆大学“985工程”、“211工程”和西南大学“211工程”建设,争取更多有条件的大学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加强多科性和单科性高水平大学建设。六是进一步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大学城与西永微电子园区的互动发展,探索高校与工业园区、科技园区、软件园及服务外包基地合作的有效模式。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七是大力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举办“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论坛”,加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
(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制定《重庆市中小学学科课程德育指导纲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重庆人文精神教育,实施“和谐育德计划”。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骨干研修和全员培训,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三是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健全教材审定机制,形成我市主流教材,规范教辅管理。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进一步调整中小学生上课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四是深入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制度,开展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加分和综合素质评价加特长进行录取的试点。把市级重点中学不少于30%的统招计划指标均衡分配到辖区内的初级中学,逐步建立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招生制度。深入推进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继续开展高等职业学院单独招生改革试点。五是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美育工作。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贯彻落实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规定。启动学校体育、艺术、科技“2+2”项目试点。
(五)以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为重点,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把师德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二是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重点做好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落实工作。推进学校岗位设置改革工作,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三是加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的师资培训。启动新一轮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对农村新转、新聘教师开展上岗和新课程通识培训工作。启动中职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四是积极探索教师补充新机制。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认真开展区域内城乡教师任职交流工作。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实施职业学校紧缺专业特聘兼职教师资助计划和农村职业学校紧缺专业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五是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继续实施“三大人才工程”,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六)以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一是大力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制定《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的意见》,深入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二是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和规范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高校科学定位、形成特色。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积极推进依法办学、民主治校和科学决策。大力推行校务公开,完善学校自律和监督机制。三是进一步加强教育行政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转变机关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能。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四是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依法落实国家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加强规范化管理。要按照黄奇帆常务副市长在民办教育座谈会上提出的10条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措施和要求,抓紧推进,争取有所突破。五是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加强港澳台地区教育交流工作。六是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活动。要按照薄书记在全市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抓好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继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认真排查并及时整改薄弱环节,切实维护教育系统持续稳定。
(七)以认真解决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一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资助工作。健全义务教育就学保障机制,加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认真落实中职学生“普惠制”和“五类学生”资助政策,落实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部属院校师范生免费教育以及入学绿色通道等资助制度,继续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全面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二是保障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全市新增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50所。三是巩固招生“阳光工程”成果。坚持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制度。加大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的统筹管理,完善公开透明的高校招生工作体系。四是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重点学校或重点班的规定,认真研究解决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
(八)以实施“固本强基”战略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一是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在全市教育系统不断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二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巩固和发展“作风建设年”成果,加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三是加强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全市城管总结会上发言 篇3
各位领导:
县(区)党委换届工作启动以来,××市纪委监委坚持把严肃换届纪律、加强换届风气监督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聚焦换届全过程,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先、警示在先,强化运用“四种方式”开展换届纪律监督,坚决维护换届纪律权威。截至8月15日,全市××个县(区)党代表大会先后胜利闭幕,选出了好干部、配出了好班子、提出了好愿景、换出了好风气,特别是选举产生的新一届党委、纪委领导班子和出席××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全部实现组织意图百分百当选,换届全程风清气正、井然有序。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强化“联动式”督导,压实“属地责任”。××市委、市纪委监委高度重视,将换届纪律监督摆在全市整体工作的重中之重,倾注全力压实责任。一是市委书记亲自带领市纪委书记、市委组织部部长及相关人员,深入各县(区)就做好换届工作、严肃换届纪律开展调研督导、集体谈话,进一步传导压力,压实主体责任。二是市委成立××个换届包保组,由市委常委协同市纪委监委和市委组织部班子成员,按照××条换届监督清单,开展现场检查指导、研究排查风险隐患,确保县(区)换届工作不出纰漏,党代会顺利召开。三是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亲自督促推动。主要领导到任后,第一时间专题听取了全市县(区)换届风气监督情况汇报,并提出明确要求,市纪委监委实行常委(委员)包县(区),协同联系室、县(区)纪委监委力量全天候开展监督,形成换届监督合力,确保换届监督不留死角。
二是强化“提耳式”警示,加强“纪律约束”。一是坚持广泛宣传严明纪律。利用LED屏幕、广播电视等媒体循环播放换届政策法规和纪律规定,通过发放换届纪律提醒卡、发送严明纪律短信、张贴“十个严禁”海报、抽查学习掌握情况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知晓率。二是坚持谈心谈话化解风险。聚焦进退留转的县级领导干部、新任职领导、差额考察人选、党代表等重点人员,按照“六必谈”要求,全覆盖开展谈心谈话,讲清换届政策和纪律要求,引导正确认识进退留转,提醒以身作则、严守纪律。三是坚持警示震慑树立防线。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吸取乡镇换届教训,开展集中性警示教育,在全市通报××起村(社区)“两委”换届违纪典型案例,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以案为鉴、举一反三,时刻绷紧换届纪律之“弦”,严防类似问题在县(区)换届中再次发生。按照“三必看”要求,组织观看《警钟长鸣》警示教育片××人次,组织签订《严守换届“十个严禁”纪律要求承诺书》 ××份,筑牢了思想防线。
三是强化“地毯式”排查,防范“风险隐患”。一是开展信访问题排查。结合“开门接访”活动,在党代会现场设置“专用信箱”,对外公布举报电话,指定专人负责,实时监测和了解换届风气状况,24小时受理举报,对涉及换届风气的问题线索,优先研判处置,全面落实直查直办、督查督办和协查协办机制。二是开展换届风险排查。紧盯提名、推荐、考察、公示、投票、选举等关键环节,梳理薄弱环节,查找风险隐患,及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严防换届纪律问题发生。把问题解决在未发之时,换届以来,共排查并解决××个方面风险隐患问题。三是开展廉政审核排查。对组织部门提请的廉政审查对象,逐一对照信访件、在查件、处分件情况,精准政治画像,把好政治关、作风关、廉洁关,及时、准确、规范进行廉政回复,防止干部“带病提名” “带病提拔”,确保选好人、选准人。市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廉政审核回复××批次××人次,签订廉政审核保密承诺书××份,从源头上严把换届质量关。
四是强化“跟进式”监督,拧紧“监督链条”。一是提前进驻,跟进监督。××个换届风气监督组与各地区换届办同吃同住同封闭,全过程靠前监督,全力压缩监督空白区。××个换届风气督查组,7月中旬开始统一进驻县(区),同步跟进换届进程,实时开展督导督查,紧盯换届政策、制度、规定执行情况,开展实地督查××批次。二是随团跟进,过程监督。××个驻团监督组,提前进入代表驻地,全程列席各代表团会议,跟团跟组开展排查,对选举过程进行监督,确保选举事项民主合法、真实有效。三是明察暗访,杜绝隐患。全市共成立了××个暗访组,对党代表驻地封闭、住寝就餐、会议出席等情况及周边餐饮娱乐场所进行明察暗访和监督检查,严防“串门商议”、搞非组织活动等问题发生,严防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发生。截止目前,各暗访组已开展监督检查和明察暗访××余次,充分保障了县(区)党委换届工作风清气正。四是协同联动,形成合力。与市换届办以及组织、宣传、政法等部门加强互联互通,建立协作监督、线索移送机制。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制定《关于对违反换届纪律问题进行联查联办和快查快结工作方案》,推动“三查三办”要求落到实处。
全市城管总结会上发言 篇4
(12)
2009年3月3日 中共合肥市委办公厅
孙金龙同志在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
城管执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2月26日,根据录音整理)
这次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工作会议是在我们承办第四届中博会进入倒计时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主要目的是以“迎中博”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水平,更好地向外界展示合肥奋力崛起的崭新形象,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更加文明、宜居的环境。刚才,生动实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合肥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协调性在增强,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在深化,结合合肥实际创造性工作的经验在丰富,驾驭复杂局面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在提高。这些都为我们实现今后更长时期、更高水平的发展,坚定了必胜的信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不断迈出新的步伐。我们确立了“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按照“新区开发、老城提升、组团展开、整体推进”的思路,致力于把合肥建设成为一个适宜产业发展、适宜生活居住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进一步明晰了城市长远的发展方向。我们强力推进“大建设”,在短短三年多时间内,累计完成投资321.87亿元,目前已建成道路总长587.97公里、桥梁68座,一举奠定了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基本框架。我们着力打造生态园林城市,精心做好“水文章”和“绿文章”,将集中投入60亿元,力争到2010年底基本不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努力让合肥成为一个“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同时,我们积极创新城管体制,由过去分散的、多头的、交叉的执法改为委托综合执法,“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日趋完善,有力促进了各
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城市管理要跟上城市建设的发展变化,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城市管理,诸如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环境保护、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社会治安、市民素质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要辩证地看,要看到这是前进中的问题,是合肥在发展、在提高,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过程中的问题,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是完全可以解决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从深层次看,这些问题的成因,仍然是认识上有偏差、理念上有误区。有的同志思想上存在“重经济发展、轻城市管理”,“抓经济可以出效益、抓城市管理出不了效益”的误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关系上,则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认为“城市管理是市容城管部门的事”。同时,也与我们体制机制上不够顺畅有关,现在的合肥,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大,我们现行的一些管理体制机制越来越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当然,也必须指出的是,这些问题的存在,还与部门利益作怪、干部作风不够扎实、城市文明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有关。因此,在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与时俱
月的时间,中博会就要开幕了。作为承办城市,合肥代表的是安徽的形象,我们以什么样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工作责任重大。所有这些都决定着,我们必须继续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全面提升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工作水平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工作,既要靠扎扎实实的工作,更要靠改革创新,在体制机制、手段、模式和方法上实现新的再造。在这方面,以下几点亟待破题:
一是进一步推进重心下移,落实属地管理,不断理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体制。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工作具有广泛性、长期性、动态性的特点,不是一级政府、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联动和共同参与。提高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工作水平,必须进一步推进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着力构建条块结合、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强化以块为主、以区为主的作用。各区对辖区内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工作要负总责,切实把城管工作作为最近一个时期的突出任务,加强定期不定期的督查、巡查,引导街道、居委会真
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任务的义务。各级机关和群团组织、志愿者组织都要发挥好表率作用,带头参与、支持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工作,引领社会风尚,积极营造爱我家乡、建设合肥的浓厚氛围。
二是进一步完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工作网格化责任制,不断推进精细化管理。实施网格化管理责任制是推动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工作由被动应付、突击整治向源头发现、长效管理的有效举措。每个网格就是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的细胞,就是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向社区、向群众身边延伸的触角。这项基础工作做好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前一阶段的努力,我市的网格化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发挥了初步的良好效应。下一步,要继续认真落实好《合肥市城市管理网格化责任制实施办法(试行)》,在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责任制上下功夫。重点是要进一步细化社居委、街道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队、具体执法队员的网格化责任区,严格落实管理职责,不仅要人员到位、责任到位,还要制度到位、奖惩到位。网格化之后责任就是要到人,就要严格执行问责制。要加强网格化管理责任制的考评和责任追
查处情况,要及时公开曝光,起到警示作用。同时,相关部门对曝光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问题,要正确对待,快速整改,并且尽快落实长效措施,防止反复。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活动,让广大市民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参与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要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提高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工作的亲和力和公信力,吸引群众自觉参与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中来。
四是进一步创新管理手段和方式,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突出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在市容环卫作业、道路清扫保洁、绿化管养等领域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灵活选择多种投资方式,充分吸纳民间资本,加快建设一批环卫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逐步实现道路清扫、洒水作业机械化、垃圾运输的密闭化、垃圾处理无害化。二是推进户外广告管理的规范化和市场化,尽快编制出台户外广告设置专项规划,促进户外广告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积极开展户外广告位公开招标拍卖,盘活城市空间资源。加强常态管理,及时发现、解决好户外广告品位不高、设置
1如能否将整治网吧与城管结合起来,以一个部门管理为主;等等。
二要严格考核,严格问责。从长远来看,有关部门要进行研究,是否可以把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管理范围,把各项任务分解到各区及市有关部门。各级各部门对所承担的任务要层层分解细化,切实做到工作有方案、布置有目标、实施有进度、整治有效果。市容局要定期和不定期加强督查考评,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严格督办,限期整改。特别是,对市里就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方面定下来的事情,要追踪问效,一抓到底。对行动迅速、任务落实好的单位要予以奖励;对行动迟缓、应付了事的单位和个人,该通报的通报,该曝光的曝光,该问责的问责。城市管理工作就是要敢于较真,不怕得罪人,没有一点动真碰硬精神,城市环境就管不好。我们不得罪少数人,就会得罪广大的人民群众。
三要建好队伍,锤炼作风。过硬的队伍是做好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的重要基础。要结合即将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对市容(城管)队伍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的思想素质、法律素养和业务水
3时上报,真正把工作做扎实。
全市城管总结会上发言 篇5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区城管局就X年主要工作和X年重点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2020年在法治信访稳定工作方面,围绕“工作推进有力,规范平稳有序”目标,综合治理、依法行政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有效提升。一是多措并举,行政处罚案件办理量质双升。利用科技手段和岗位练兵评比增加执法办案能力,研发现场处罚“城管通”,启用航拍、三维模型等违建比对科技手段,局领导带头,全局人员强化办案能力。年初以来,共实施各类行政处罚X起,一般程序处罚从X年的X件,提高到X年的X件。坚持每月召开案件评查会议,通过基层互查、经验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执法办案质量和水平。二是双效平衡,努力做到“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强化依法行政,注重前期工作的规范和细致,既推进工作,也要钝化矛盾,既要执法的刚性,也有信访矛盾化解的柔性。在区委政法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的有力支持下,与乡镇、街道、园区密切配合,拆违X平方米,行政处罚X件,大型集中整治行动X次,行政诉讼案件X起,零败诉,行政复议X期,X起维持,X起整改,快速协调未形成诉讼。三是严格管理,切实强化队伍的作风纪律建设。强化推行X城管队伍“勤于问事、规范做事、依法办事、廉洁干事、高效成事”的五事工作法,成立专门督查工作组,强化督查考核、交流轮岗、星级管理、异地执法等措施,通过严格奖惩,强化作风纪律感,激发职业荣誉感,大大提升的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也提升了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程度。
面对政法信访工作新的任务和要求,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今天大会精神,继续做好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平衡推进,坚决保证疫情防控和管理工作的两不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城管环卫工作与群众密切接触,信访举报多,极易引发信访矛盾。疫情防控期间的城管工作,情况更加复杂,不能简单一刀切,更不能简单粗暴,必须在法治前提下,在疫情防控中的变化中及时进行调整,充分发挥经验优势,对执法管理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在全局层面进行引导和规范,疫情防控和工作推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二是坚持攻坚克难,强势推进拆违和环境提升工作破题开局。近期“双十”项目、乡村振兴全面启动,污染防治全面展开,与之相关的拆违拆破拆烂、环境整治、建筑垃圾、扬尘管控等各项任务,我局将继续积极行动,不等不望,坚决执行、迎难而上、善作善成,甘当“排头兵”,遇到“钉子”强势推进,在拔除钉子的同时,注意不留后续信访稳定矛盾,如有问题,及时化解,全力疏导,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既解决问题,又不添矛盾,为全区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基础。
三是坚持科技引领,努力建设智慧城管和现代化队管理模式。积极参与区乡两级社会治理联动指挥信息平台建设,将现代化的智能手段引入城市管理,完善数字化城管体系,充分利用无人机航拍、摄像头监控、大数据分析、地理信息定位等目前已经成熟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参与管理和监控。推广实施OA办公和执法管理系统,强化队伍管理和业务工作的信息化、制度化、流程化,营造公平公正、勤奋实干的工作状态和良好氛围。
全市城管总结会上发言 篇6
今年以来,城管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城同创”的目标,坚持更高标准,争创一流形象,着力抓好城市园林绿化、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夯实城市管理软硬件基础,不断提升泗城整体“净化、亮化、绿化、硬化、美化”水平。
(一)大力开展园林绿化特色化建设,积极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那一世小说网 http://人为本、全面协调、统筹兼顾,按照省级园林县城标准,大力开展城市绿化工作。今年新增绿化面积40万平方米,绿地率21%,绿化覆盖率26%,人均占有绿地面积达到6平方米。同时,结合创园工作,上报泗州广场综合工程为安徽人居环境范例奖及上报检察院、气象局、一中、二中、地税局等单位争创省级园林式单位,并严格按照泗政办[2009 ]2号文件精神对城区的各绿化单位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已通过专家组验收。
(二)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进展较快。到目前为止,我局完成的重点工程主要有:104国道北二环至四里桥人行道铺设;开发区道路绿化,开发区道路路沿石铺设16500米;汴河路、泗州路、铁市街、人民路、道院街、学士路行道树补植及北二环至四里桥两侧行道树栽植;菜市场地下管网改造;阀北路地下管网改造;顺利搬迁苏果超市门前市场。
(三)环境卫生工作整体稳步提升。今年以来,我局进一步加大对环卫设施的投入力度和机械化作业力度,提高机械化率。购置压缩式垃圾清运车1部,建设4座地埋式垃圾箱、更换及新添12座地上垃圾箱以及果皮箱和公厕等环卫设施,在一些特殊地段和单位内部增设垃圾桶。加大清扫保洁力度,实行全天候保洁,实现无裸露垃圾。做到无缝对接,网络化,不留死角。
(四)市容环境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我局通过整治城区秩序,规范门头招标牌,提档升级城市亮化工作,紧紧围绕“三城同创”的奋斗目标,提升市容环境总体水平。一是坚持“刚性管理,柔性执法”,全面覆盖管理范围。二是打造城区精品路段,加强城区道路占道经营、摆摊设点的管理。三是加强对城区户外广告、门头招标牌的提档升级,达到“平面整洁、立面靓丽、空间美观”。四是加强城区亮化工作。以实施重点道路、重点地段夜景亮化建设规划为手段,建成一批技术含量高、设计水平高、整体效果好的亮化精品,把泗城打造成为皖北一颗靓丽的明星。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重点工程进度。目前,南、北关出口改造规划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力争尽快施工建设。我局将继续加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工程建设,实施104国道四里桥至八里桥和幸福闸至泗五大桥人行道改造;进行铁市街、人民路、道院街、镇前街人行道改造及地下管网建设;实施二中西门(104国道两侧)、北门地下管网改造;加强城区水域治理,规划设计小汴河、石梁河、环城河两侧景观改造工程。
二、突出工作重点。
1、把环境建设放在城市管理首位,重点突出园林绿化优美、街景风格各异、市容市貌良好、城市卫生清洁,努力构建市民热爱的美丽泗城。围绕城市管理和环境建设,我局将着重实施好“四化”工程。
绿化工程。加大公园广场、街头绿地、机关单位和小区的绿化建设力度,尽力做好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的基础性工作,争取在2009年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
洁化工程。把整洁卫生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清理整顿户外广告牌匾,规范广告设置,加大对乱张贴、乱书写广告的整治力度,打造整洁、卫生的人居环境。
亮化工程。以路灯、沿街建筑及店面亮化为主体,以户外广告亮化为衬托,以广场、桥梁亮化为点缀,提升亮化品位,努力打造风格各异、交相辉映的亮化格局。
序化工程。清理占道经营,取缔马路市场,还路于民、还路于车。
2、把人性化理念贯穿于城市管理始终,努力构建市民满意的和谐县城。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尽力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加快改造城区道路,包括城区下水道改造建设。不断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和建设垃圾中转站和公共厕所。
3、把“规范化”作为城市管理方向,努力构建秩序井然的文明县城。进一步巩固“三城同创”成果,探索完善长效管理、常态管理工作机制,为企业投资、市民创业、群众生活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完善考核督查机制,进一步加强内部督查,奖优罚劣。并通过各种形式,接受干部、群众、媒体对城管工作的外部监督,促进城管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在全市财税调度会议上的发言 篇7
岚 山 办 事 处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以发展促增收、以征管促均衡、以收入定支出,切实加强领导,天天抓税收,时刻不松懈,精心组织财税工作运行,在今年财税工作面临严峻形势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了财税工作的较快增长。1-8月份,全处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540万元,占预算的60.07%,按新口径计算同比增长34.24%,按去年同期实际入库数计算同比增长20.65%;完成财政支出3701万元,占预算的50.77%,同比增长35.07%。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统一思想,切实加强对财税工作的领导。在年初全处三级干部大会上,我们明确提出看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快慢,就要看财政增长速度;看企业贡献大小,就要看纳税多少。各级各征管部门都把财税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办事处在合理确定三家征管部门和各乡镇街道任务的同时,分别签订了责任状,定死了任务;各乡镇街道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抽调精干力量全年靠上抓;三家征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对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都进行了分解落实,明确了责任。
二、强化税收征管,努力促进均衡入库。今年以来,特别是市委、市政府两次召开财税工作调度会议之后,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按照会议要求,及时组织对全处的财政形势进行了 —1—
全面的分析,进一步研究措施,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精心组织税收入库。一是在认真排查税源的基础上,各征管部门把收入任务层层分解到基层、到岗位、到个人,并将工资、奖金和收入任务挂钩,落实了“一级保一级”的硬措施。二是在全处开展了税收集中征管活动,坚持每天一调度、每周一通报,切实整顿税收秩序,对个体私营经济税收、车船税等重点税种、重点行业进行集中清缴,促进均衡入库。三是在全处大力推行阳光办税工程,加大税源排查力度,完善征管手段,坚持大税、小税一起抓;同时,加强税收稽查,严厉打击偷、逃、骗税行为,大力清缴企业欠税,控制新欠,减少税收流失。四是认真落实中央“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强化非税收入征管,确保应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1-8月份全处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计算,超过时间进度0.40个百分点,分别比前两年同期快10.1和13.14个百分点。
三、加快支出结构调整,保证了重点支出。我们严格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财政支出原则,从严从紧控制费用开支,杜绝铺张浪费,把钱花在刀刃上。首先,加大了支出结构调整力度,统筹安排了各项支出,保证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按时发放。其次,在预算的制定和执行中,牢固树立勤俭节约过紧日子的思想,突出重点,合理安排资金使用计划,严格按进度调度资金。第三,严格控制和大力压缩一般性开支,提倡少花钱多办事。第四,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总的看,今年以来,由于全处经济形势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2—
展势头,运行质量有了新的提高,财政收入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从全年财政预算情况看,我处财政形势仍很严峻,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今年“两税”共享改革,预计影响我处财力520万元;二是农村税费改革后预计增加财政支出41万元;三是今年刚性增支因素预计增加财政支出990万元,其中增资487万元、粮食补贴增支193万元、罚没收入上解增加支出136万元、医疗保险140万元。
当前,已进入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冲刺阶段、攻坚时期。下步,我们将按照这次全市财税调度会议要求,进一步分析当前的经济和财政形势,强化各项增收节支措施,力争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一、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努力向管理要增收。一是增强均衡入库的意识,开展好税收集中征管活动,加强调度督促,促进税收及时入库。二是继续开展好“阳光税收”工程,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在抓好主体税种和骨干税源征管的同时,集中力量加强对小税种和零星税源的征管。三是在加强税收宣传,增强全民纳税意识的同时,进一步规范税收秩序,搞好税源排查,重点开展个体税收专项检查,加大稽查力度,查漏补收,清缴欠税,确保应收尽收、按时入库。
二、进一步加快财源型经济发展,努力向发展要增收。狠抓税源培植,是我们在财税工作中长期坚持的一条主线,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处“吃饭财政”的关键。我们将继续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开放兴岚”战略,全力抓好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城市建 —3—
设、农产业化和软环境建设等五项重点工作,特别是集中力量抓好新上工业项目建设,力争早日投产见效,以全处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巩固基础财源、壮大支柱财源、培植新生财源,为实现全处地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打牢基础。
三、进一步加快财政制度改革,努力向改革要增收。一是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完善采购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调整完善处乡财政体制,科学划分事权、财权,增强乡镇街道的财政收入能力;并合理界定乡镇街道支出范围,重新确定乡镇街道支出基数。三是扎实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做好秋季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的征收工作。四是积极探索部门预算编制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搞好建立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筹备工作,规范预算管理,最大限度地压减财政资金支出。五是严格执行政策,积极稳妥地做好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上划管理工作。
四、进一步提高理财水平,努力向节支要“增收”。按照“保工资、保重点、保稳定”的原则,严格支出顺序,继续完善工资专户和财政统一发放工资制度,坚持把发放工资作为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加强财政监督,坚持“量入为出、量财办事”,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重点支出和应急支出。
全市统计工作会上的发言材料 篇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X县贯彻落实X文件情况以及加强基层基础能力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机构。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统计和调查工作,形成了政府支持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利环境。下发了《中共X县委关于成立X的通知》(X文〔X〕X号),组建了由X任第一主任、X任主任的工作小组。局属X个业务股室,分别负责X调查、X调查与XX调查等工作,明确了县、乡基层机构配置,各乡镇、X均设立统计工作办公室,统计工作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办公条件。二是深化改革,充实基层队伍。
下发《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实施意见》(X办〔X〕X号),明确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各乡镇统计办公室配备统计人员X名以上,涉及X镇、X镇等任务重的乡镇统计人员X名以上,乡镇统计人员的配备、调整必须征得县统计局的同意,有效提升基层队伍稳定性;建立X制度,设立X服务中心,公开招聘本科以上工作人员X名(含X名研究生学历)作为XX员,派驻到各乡镇、园区监督、指导、协助做好基层统计调查等工作;X等调查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调查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统筹谋划,强力推进规范化。
实施“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常态化开展规范化建设,连续三年举行规范化建设评比;下发《XX县创建全省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示范县实施方案》(X明电〔X〕XX号),选树先进典型,实行正向激励,X等X个乡镇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示范标准。对照《XX省一套表联网直报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检查考核标准》,研究制定各专业一套表企业规范化标准清单和统计电子台账,目前,农业规范化建设已完成,全县X个行政村电子台账基本覆盖。四是系统培训,全面提升业务能力。
建立统计大讲堂,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统计新知识、新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今年已培训XXX期,开阔基层统计人员视野,提升培训效果;建立岗前培训制度,新上岗统计人员必须事先参加培训;注重实用与操作,重点加强对乡镇基层及企业统计人员业务技能、法律法规、平台实操等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综合能力。选聘的XXX位人员已完成XX天的专业理论学习,正在进行为期XXX周的专业轮岗实习中。五是主动学习,认真贯彻落实XXX文件精神。
相继召开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全体会,认真传达和学习贯彻文件精神,迅速将精神传达到全县统计系统内。专题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和分工方案,并要求将贯彻落实XXX文件精神作为全局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主动与XXXXXX等部门沟通对接,共同推进。及时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请示批示,调查所需的购置的XXX等设备购置费和XXXX等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市城管总结会上发言】推荐阅读:
全市城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要点11-30
在全市各界代表中秋酒会上的发言08-25
区在全市林业生态建设会上发言材料07-19
在全市平安医院创建大会上发言稿07-20
局长同志在全市医改工作会议上的发言08-22
在全市屋顶山塘整治会议上的表态发言10-26
国税局长在全市财税工作会议上的表态发言11-25
在全市目标工作会议上的表态发言稿11-27
×法院在XX全市信访工作会议上的发言05-14
在全市党建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