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经验交流

2024-08-02

六年级经验交流(共8篇)

六年级经验交流 篇1

各位老师,你们好!

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和各同仁们一起交流和学习,这次活动对于我以后的工作是一次鞭策和鼓励。下面我就简单的谈几点:

一、关于课堂中教与学的贯彻实施:

1、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

(1)课前要预习。在每节新课之前,要做到先预习,对本节学习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每节内容后面的练习自己可以先做一做,做到看懂百分之六十的新内容,会做百分之六十的练习题。每章节新内容学完后,我们要按照课本内容,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一步一步地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复习,对概念、定理、公式做出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2)上课要听记练三者相结合。上课要认真听讲,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课堂上做重听,必要时还需要做好笔记,并通过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单把概念、定理、公式背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通过练来减少运算中出现的错误。

(3)作业要认真完成。学生作业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坚决反对盲目抄作业的行为。对于一些思考面和问题切入点比较宽的题目,强调小组合作,从不同的方法、角度入手,多从典型题目中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得到联想和启发。同时,还应多树立数学解题思想:如,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整体的思想、分类的思想等常用方法。

2、课堂教学中对老师的要求:

(1)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的知识,这是基本要求。

(2)在课堂中讲清重点,并针对每节课学生注意力在后来会分散的现象,经常拿一些题目让他们思考和研究,并让学生间进行适当讨论,强化了课堂效果,并通过探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3)找些适当的练习题。我每教一个学期,都会准备几本参考书用来自己教学上的借鉴和参与,在这些书中找出一些适当的练习题,让学生完成,通过多练一些基础性的题目,积累下了较为扎实的双基。在这我也不是强调什么“题海战术”,但“熟能生巧”对于数学来讲也算是一个真理了。例如我们在教学中常碰到这样的现象,就是考试60分的学生在那边常常抱怨说自己要是再细心点,还有很多的题目都会做,不然就会考到90分。这种现象就是通常所说的眼高手低。其实在毕业考试中,是有一定的计算的,有的还不少,所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在提高解题准确率的同时,又能为解好后面的大题多留些时间,以便能提高成绩。

(4)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后时间,找些数学相关材料让学生看,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并通过现实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数学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必要性。另外常找些开放性,新颖的题目给学生探索。绝大多数学生在完成这些题目的时候肯定会感到相当困难,就多鼓励他们思考和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索研究来完成所布置的题目,及时表扬能完成问题的学生。这样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推理,培养了他们合作探索的自主学习意识,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一点,这些题目不是一下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好的,应以多鼓励为主,做得好就表扬,做得不好的人也没有关系,慢慢来,培养兴趣为主。实践证明了这点对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二、关于准备毕业考试的一些要求:

关于准备应对毕业考试我觉得我们要:(1)注重考法研究,把握考试的动向。(2)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3)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于常年处于一线的教师来讲,虽然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都会具有自己丰富的经验,我不多讲了。我想再提三点:(1)复习不要陷入只做提高题的误区,双基训练同样重要,没有扎实的双基,盲目提高,只能成为一句口号。

(2)我们在复习中,特别是对于一些大题的复习,都会重点突出,这点没错,我认为一些看似不太重要的知识点也要注意掌握,这些毕竟也是考点。再说不管有没有考,全面的掌握对于学生全面的掌握科学知识,以及今后可持续性的学习中都会有帮助性的作用。对于考试中的大题,我们也经常会想今年考试会考什么样的题目,然后重点训练,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围题”。我觉得单完成这些还不够,这样做投机性和风险性太大,毕竟我们所想的重点不一定就是考试时的题目。还应实时让学生训练些其它的类型,这样让知识更全面,当考试出现一些新的题型时学生也不会那么手无足措。题做多了,评讲来不及的话,就把答案张贴出让学生自己去校对答案,虽然效果不是那么好,但总比没做好很多了。(3)把一些新的好的题型进行归类,拿出来给学生探索和研究,这对增加知识面和提高学生成绩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再说这些好的题也部分代表了数学开放性题型的发展方向。说实话我们教师很辛苦,我们常把毕业考试比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学生竞争激烈,老师同样有较大压力,做大量的工作。

三、关于学生管理对教学的影响:

关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得不提到一点,就是学生管理。我始终觉得单纯的教学艺术最高超的老师不一定能教出最出色的学生,再高超的技术学生不理你的话,你也是白忙乎。我觉得要深入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和感动学生,让他们尊师重道,从而重视学习,这是提高学习成绩甚至整体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从教至今,虽说没有当过几年班主任,但我一样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我会经常和学生交流谈心,取得他们尊重和信任,提高了当老师的威信,这样也对他们重视学习和提高成绩起

六年级经验交流 篇2

一、广开路径, 丰富言说素材

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指出, 习作教学应从“前作文”开始, 要教会学生“摄取生活素材”的本领。这一条, 对于本组“口语交际”的教学来说同样适用。我们知道, 世界上的动物有100多万种。它们生活的环境差别很大, 它们的外形、生活习性也迥然不同, 关于动物题材的故事更是不胜枚举。因此, 在课前, 教师应该广开路径, 引领学生丰富言说素材。

1.观察。提前布置学生观察身边的小动物, 去发现它们有趣的故事, 做好观察记录。

2.阅读。通过查阅图书或上网搜索, 走进神奇的动物世界, 体会动物迷人的情感, 做到在言说时言之有物, 言之有情。

3.评价。教师随时检查并评价学生对言说素材的占有情况, 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并作个别指导。

二、交流互动, 提升交际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从而“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本组口语交际的教学中, 可以引领学生任选两个话题中的一个来与同学互动交流有关动物的故事, 来劝阻伤害动物的行为。

1.回顾导入。回顾本组所学的课文《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 唤起学生对动物的美好记忆, 使他们带着感动走进课堂。 (1) 对于“话题一”的教学, 可以这样导入:“重情义的海鸥、忠诚的嘎羧、可爱的松鼠、聪明的狐狸, 无不和人类相互信赖, 和谐相处。是啊, 动物和人一样, 也有喜怒哀乐, 也有思维、智慧, 也有自己的情怀。同学们一定也知道许多关于动物的故事吧, 就让我们来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动物的故事, 让同学从你富有感染力的描述中来再次体会动物的情感, 加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 (2) 对于“话题二”的教学, 可以如此引导:“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然而令我们触目惊心的是, 猎枪在瞄准它们, 捕捉网在撒向它们, 太多的魔爪在伸向它们。你看, 小明的爸爸就经常背着猎枪去打鸟。更有甚者, 火烧棕熊、取熊胆、砍鱼翅……相信我们都是有良知的人, 那就让我们站出来, 阻止伤害动物的行为吧!”

2.讲述故事。在“话题一”的教学中, 要让学生明白:“表达”时做到“讲清楚故事内容”, “表达出动物情感”;“倾听”时做到“认真、耐心、会评价”。可以通过平淡讲述和富有感染力的描述相对比, 使学生懂得讲述故事时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带着感情描述才能打动听众。要在课堂上给足学生演练的时间和空间, 适时地鼓励, 让他们充满自信地讲述, 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表达能力。

3.创设情境。“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 情境是学生加深体验、乐于思维、善于表达的动力源。在“话题二”的教学中, 要巧设情境, 让学生转换成“小明”的角色, 来劝阻爸爸打鸟;通过所搜集的伤害动物的图片, 营造“语场”, 让学生来阻止伤害动物的行为。

4.实践演练。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在语言实践中历练, 口语交际的素养才能得以“生长”。在“话题二”的教学中, 不妨这样来“示例演练”, 拨响“互动”的弦儿。

师:现在, 我就是爸爸。 (扛着猎枪) 我这个人呢, 没别的爱好, 就爱打鸟。“砰”的一声枪响, 小鸟应声掉下。打个十来只宰宰杀杀, 加油爆炒, 那味道可真是鲜美呀!

师:你小孩子懂什么?去去去, 认真读书才是你的正事儿!

师:还有这样的事?看来动物也是重情重义的呀。儿子, 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以后, 爸爸再也不打鸟啦!

学生从“示例演练”中习得方法后, 可因势利导出示伤害动物的图片, 根据图片内容组织“生生演练”, 这样, 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互动, 让他们的角色在听者和说者之间不断转换, 从而提升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

三、读懂图片, 想象故事情节

本组习作, 要求根据图片报道, 进行合理想象, 然后写一个故事。教师要在“新闻图片”的真实性和瞬间定格的“有限”之内, 开辟广阔的思维空间, 写出一个“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的故事, 可以这样指导学生:

1.读图。粗略地看, 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鸭妈妈和小鸭们, 你又看到了什么?往后看, 你看到了怎样的背景?想说点儿什么? (如此读图, 巧妙地将“读图方法”:“粗略浏览—仔细观察—关注背景—融入感受”渗透其中, 点拨无痕, 对接新知。)

2.在读图的基础上, 让学生默读文字说明, 圈画出贯穿情节的重点词语 (漫步跌入求助捞出上路) , 从而为想象故事情节奠定基础。

3.想象。要写出“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的故事, 自然少不了“想象”。想象, 是丰富语言视像, 拓展故事情节的“绿色通道”, 能让静止的新闻报道连缀成一组活的画面。

漫步:一群憨态可掬的小鸭子正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的街头。小鸭子们怎么做?鸭妈妈会说什么?

跌入:突然, 几只小鸭跌入了路旁的下水道。下水道的环境怎样?小鸭子们怎样挣扎?他们的心情如何?会怎么呼喊?

求助:危急时刻, 鸭妈妈沉着冷静, 向巡警求助。鸭妈妈会怎么做?巡警的语言、动作、神态如何?

捞出:巡警是怎么捞出小鸭的?在捞小鸭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巡警是怎么克服困难的?他们的神态、语言、动作又怎样?

上路:看着获救的孩子, 鸭妈妈的心情如何?巡警目送他们摇摇摆摆地上路, 会怎样想呢?

如此引导, 让学生通过想象, 把一个个画面丰富起来, 组成了一个个意味无穷的情节;把一个个情节串联起来, 便成了一个内容具体的故事。如果学生不想根据图片报道写故事, 也可以写口语交际课上跟同学交流的内容。

四、评改分享, 激发习作动力

潘新和先生说:“教学中要养成这样的观念, 写作包含修改, 修改是无止境的, 经过修改的文章, 才是完整的文章。未经修改的文章, 是‘半成品’, 是不应该面世的。”学生由于笔触稚气、语言单薄, 写出的初稿肯定会有不足之处。教师要强调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并教给修改的方法, 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给语言增添亮色。

1.自改。让学生认真阅读自己的习作, 反复问自己: (1) 有错别字吗?词语用得恰当吗? (2) 有病句吗?哪里还可以写得具体些? (3) 标点符号用对了吗?

2.互评。针对本次习作要求梳理出主要的评价标准: (1) 根据图片报道写故事的同学, 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了吗?故事有细节描写吗? (2) 不想写故事的同学, 口语交际课上跟同学交流的内容写具体了吗?写出真情实感了没有?⑶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四人小组, 小组中选一名组长, 组织好本组的互评活动。小组成员围成一圈, 逐一朗读自己的习作, 其他同学安静倾听并思考, 听后对同学习作进行评议, 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3.共议。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好中差各一篇习作, 引导学生共同评议, 或欣赏, 或建议, 让每位学生既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又看清二度修改的方向。同时对习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订正。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经验简谈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意教学法;探究

G623.5

创意教学法就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新的课堂规划,其实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新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其本质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明确目标 夯实基础

创意教学法的目标是让学生有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是针对教师的教学目标,它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统一。六年级数学教学,一方面要完成本年级新知识传授,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学生对小学阶段的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查漏补缺,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我们常常听到老师发出这样的感叹:学生太粗心了!许多最基本的题目,在练习考试的时候学生错误的情况很多,即出现所谓的“过失”失分现象。学生产生“过失”失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智力方面的因素,也有非智力方面的因素,但不能原因简单地归究为“学生粗心”。就教师本身而言,教学中,在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時,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比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课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讲解,我们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只有帮助学生夯实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落到实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才不至于是一句空话。

二、用好教材,提高效率

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想要充分发挥现行六年级数学现有教材的作用,体现创意法教育的理念,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我个人的实践证明,通过改编例题、习题,引导学生思考、辨析,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改编例题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学生掌握新知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分数乘整数这一部分,教材在讲解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以后,补充了一例,说明“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比较方便”。比如在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一定练习以后,出示了下面一道题:2/3333×4444,激发学生兴趣说:看哪位同学计算得又对又快。当学生觉得2与3333相乘比较麻烦时,这位老师点拨到:看题中的数字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呢?许多学生通过思考,恍然大悟,自觉地运用了先将3333与4444约分,然后,再把4和2相乘除以3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了分数和整数相乘,先约分再乘比较简便这样一个结论,这比告诉学生一个简单的方法让他们单纯地做计算效果好得多。

2.改编例题 培养学生发散思考能力

要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如果能真正把“用教材教”落实到实处,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在教学“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8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2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这一工程问题时,在学生掌握了此道题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将“乙队单独修12天完成”改成: 1.乙队单独修比甲队多用4天。2.乙队单独修的时间是甲队的1.5倍。3.乙队的工作效率是甲队的2/3。 还可将问题改为:1.两队合修几天完成这段公路的? 2.两队合修几天后还剩这段路的? 3.甲独修2天后,剩下的乙独修还需几天? 这样围绕例题这一中心发散,例题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教学机制,在本堂课得到充分体现。

三、抓住典型 培养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发展学生的思维,要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六年级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教学中,教师如能抓住一些典型题型,分层递进,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感将是十分有益的。

如有位老师在讲解型如:“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5:4:3,按角分这个三角形是( )角的三角形。”这一类题时,通过分层递进,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了问题,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耐人寻味。

第一层次:求出三个内角判断法。这是学生开始时常用的方法。第二层次:求一个角判断法。“我们能不能只求出一个角就能判断出这个三角形是什么角的三角形呢?”学生通过思考懂得:只要求出最大的角,因为最大的角是75°,所以这个三角是锐角三角形。这一层次比第一层次学生思维上进了一层。

第三层次:直接判断法。“我们能不能不求出任何一个角,直接从三个角的比份上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角的三角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通过讨论,学生懂得:因为5<4+3,最大的角的度数小于其他两个锐角的和,所以可以判断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总结出:

1.如果最大角等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2.如果最大角大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

3.如果最大角小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

学生的思维,在本堂课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学生的数感得到落实,课堂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随机复习,完善结构

六年级教学的难点之一,在于最后复习阶段,学生知识遗忘、缺陷较多,知识的综合更成问题。如何来解决这一难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是许多老师的经验之谈,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妙药。只有这样,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才不至于是一句空话。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经验交流 篇4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之我见 建湖县庆丰镇马庄小学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数学能力。所以,我们马小就数学总复习谈谈积累的一些经验。

一、强化教育管理 1.强化学生思想教育

六年级学生即将毕业,因此,我们注重了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和一日常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成才观,使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树立信心,鼓足勇气。2.强化学习方法指导

我们在复习中以“两个有效”为准绳,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向科学训练要质量。要求每个学生建立错题集和精题库,将每次考试或训练中的错题进行整改,找出做错的原因,总结解题技巧,避免重复性错误;将平时学习和每次考试或训练中的典型题目分类收集起来,这样便于学生积累知识和提高知识质量。3.强化待进生转化工作

制定待进生的帮扶办法,征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班上组织一帮一活动,教育学生合作学习的意义,使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二、具体复习措施

1.学校在四月就召开六年级毕业班教师会,全体教师统一认识,树立正确的大局观、教育观、质量观,增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2.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强化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搞好家访工作,协助家庭做好辅导训练,建立待进生档案,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一片红”活动,抓两头,促中间。

3.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排体系及意图,把握重难点,抓解题思路,举一反三,提高学生解题准确性和灵活性。4.复习中做好“四要四不要”:一要重基础,精心设计教案,不要偏题、难题、怪题;二要重视知练习层次性,不要浮于表面;三要突出训练有效性,精选练习题,不要题海战术;四要面向全体,狠抓待进生,不要“一头热”。

5.精心设计好复习教案,上好每一节复习课,确保课堂生动活泼,杜绝枯燥无味,使训练扎实高效。

6.做好复习巩固工作,上好复习课,教师及时批改学生作业掌握情况,跟踪反馈信息,查漏补缺到位,使复习工作顺利进行。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总之,我们毕业班的数学老师决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踏实工作,积极进取,最后争取在小学毕业考试中数学成绩更上一层楼!

建湖县马庄小学

六年级数学教学经验交流 篇5

新生小学六年级备课组

今天,能有幸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心得,我要非常感谢学校的领导和六年级的全体老师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正是因为在全体备课组老师的努力进取、团结协作下,我校六年级的数学期末水平测试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回想起上学期的工作,我感受颇多。当然经验谈不上,因为我们龙岗街道工作出色的老师实在是太多了,我只想和大家一起交流我校六年级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如有不妥之处,望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我们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1、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新学期的第一次备课组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所以要加以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每周备课组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等。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每节课后,老师们会自觉地进行教学反思,在随意的交谈中进行自我反思,随时调整教学。

2、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我校使用校园网已有三、四年了,每节课都有现成的课件,这些课件虽然比较简单,但很实用,除了课本上的例题外,还增加了相应的综合性练习,每节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好;每次使用时,根据本班的实际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就可以了,这样老师在备课、做课件等方面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又能达到资源共享。

“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这是老师们共同的心声。我组教师曾坦然地说:欢迎学校领导和老师随时到班上听课。这是老师自信的表现,同时不断地督促自己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用好每一节课。

学生的作业,我们也有统一的安排,每天的作业,老师之间互相沟通,作业尽量做到同步进行,避免做机械、重复的作业,使学生喜欢做数学作业。每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辅导。对后进生的辅导,我们的工作做得非常细,老师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辅导,帮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找原因,给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每单元的测验题,由专人负责出题,统一时间测评,重点做好试卷分析,并对本班不及格的学生或退步较大的进行跟踪调研,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学习情况,找准今后教学的切入点,查漏补缺,培优辅差,针对本班的存在问题调整下一步的教学。

3、学习新课标,贯彻新课标精神

虽然我们使用的是旧教材,但如何活用“旧教材”?在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标精神?教材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但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与时俱进,我备课组经常组织老师学习相关的理论,挖掘教材的最大潜能,经常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如课例,一旦发现好的课例,我们就大胆地尝试,将课例中好的做法、先进的理念用于我们的教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提倡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与人分享。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虽然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在大班的教学中比较难操作,难控制,但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如本学期初,在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一课中,我出了一道这样的练习:写出两个比值是5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学生完成后,如何评讲?这是开放性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我就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互相交流,利用刚才学的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来检查,这样在检查同伴的过程中,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教师责任心强,合作意识强。

我们备课组的四位老师,有着多年的毕业班教学经验,他们工作认真,责任心强,合作意识强。如:上学期,我到上海学习两个月,我班的课安排给董利莉老师,她毫无怨言,爽快地接受了。我学习回来后,同事告诉我说:董老师上我班的课比自己班的还认真。确实如此,我班的成绩并没有因为换了老师而落下来,学生的学习情绪并没有因为换了老师而有所波动。我们四位老师团结合作、教学愉快,从备课、做课件、上课教具的准备、练习题等方面都有分工与合作的明确规定,每位老师都能积极完成各自的任务。教师之间经常互相听课,取长补短。正因为有了这么好的老师的通力合作,我校的教学成绩才能稳步提高。

六年级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篇6

千方百计提高教学成绩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今天有幸与大家在一起共同探讨六年级复课教学工作,我很高兴。今年教办提出了六年级升学考试要进入全市前三名的奋斗目标,我作为一名毕业班教师,感受到了巨大的的压力,但我会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竭尽全力把六年级复课工作做好,千方百计提高教学成绩,争取在升学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现在我把六年级复课教学工作的一些做法、感受,以及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注重课外与学生的交流。

我觉得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以及学习困惑,从而拉近师生距离。例如,我经常询问学生课堂上哪些问题没听懂,哪类题不会做等等,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学生也愿意与老师交流,对老师也就特别关注。下课后学生玩跳皮筋,他们经常会说:“老师,跟我们一起跳吧”。我说:“行,看咱们谁跳的好。”有一次上课,我感觉身体很不舒服,学生看出我难受的表情,连平时上课不认真爱走神的学生也都变得很专心,眼神中流露出关切的神情。这使我意识到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能使学生从亲近老师开始,从而亲近我所教的学科,这样更有利于教学。

其次,课堂上要求学生做课堂笔记。

课堂上我让学生记一些比如公式、概念、典型练习,老师归纳的解题模式以及一些特殊数等等。例如,像1/4,3/4,4/5,1/8,3/8……,这些常见的分数与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还有像2π,3π,4π,……这些数的值,要求学生熟记。这样为今后提高学生计算速度以及准确性打下良好基础。我在讲解新知识例题时尽量不按书本进行,而是让学生合着书本专注老师的讲解。老师讲解完了,再请学生看书上的例题分析。现在的例题和练习题有时跨度大,我在学生看完书本的讲解时,适当的把书本知识进行扩展,出一些与所学内容有关的典型题供学生练习。课堂作业时,重点关照学困生,学生练习时,尽量把基础差的学生请到黑板上演练。

三、布置作业时,分层次要求。

布置作业不仅要适量,还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区别要求。比如,练习册上的计算,简单点的应用题要求学困生做,其余的作业可不做。其他学生必须全部完成,至于难一点的拓展练习鼓励优等生做。我还发现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计算准确性差,计算速度慢,针对这一现象,我利用每天饭后练时间出五六道计算题(解方程,分数混合运算,简便运算的题型等)供学生练习。评讲作业时,有些典型题多角度讲,比如把条件和问题调换,又如何思考解答。写作业时提醒学

生书写工整,决不纵容抄作业的现象。

四、单元总结及复习方面

每个单元讲解结束后,我会引领学生捋顺知识脉络,归纳总结。针对某一知识点,分析可以如何出题。例如:学生知道圆的面积如何求,那半圆的面积呢?四分之一圆的面积呢?环形面积呢?如果没有直接告诉半径,而是告诉周长,如何算面积。算圆的面积是否必须知道半径,直径,周长,还有一类题型知道半径的平方就可以算面积。百分数应用题的归纳,比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者少百分之几,已知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数。可演变成先算(1+几%)或(1-几%),再看标准量是否已知,已知了就用乘法计算,标准量未知,就用除法或方程计算。最后针对知识点,出一套涵盖单元知识的练习题供学生练习掌握。

五、辅导学困生方面,制定好辅导计划。

针对学困生理解分析能力较差的情况,我认为应从计算能力入手,提高学困生的成绩。要求学困生必须掌握基础的计算方法和解题方法,考试中计算尽可能的全对。平时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单独辅导。除此之外,还请班上的优等生,一个负责一个,每天给他出三四道练习题,从最基础的计算题,简单应用题做起,鼓励学困生不断进步。

六、注重错题的收集。

我平时很注意收集学生的错题及普遍性问题,这样有利

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巩固练习。同时也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纠错本,将平时作业、考试中的错题收集起来,便于以后复习。

以上就是我平时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竭尽全力做好复课工作 千方百计提高教学成绩

南寨学校:杨静

六年级经验交流 篇7

建国60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艰难的奠基期、坎坷的挫折期后, 迎来了振奋的恢复期, 并以惊人的速度迈入大发展时期。

(一) 奠定基础期 (1949-1965年)

1949年12月全国首次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950年6月又首次召开了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其后, 国务院、教育部先后颁布或印发一系列规程、条例, 发布教育工作指示, 对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宗旨、任务、教学组织、课程、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等做出规定, 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针、管理体制进行积极探索, 取得了奠基性成就。

第一, 接收改造旧高校。建国之初, 我国政府逐步对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一百余所旧高校进行初步改造, 废除国民党党义与训导制;接收由国外教会资助的辅仁大学、燕京大学、金沽大学、协和医学院、金陵大学、华中大学、东吴大学、震旦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 收回教育主权;分期分批接办中法大学、广州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等50余所私立高等学校;在接收改造旧高校的同时, 创办了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新型高等教育机构。

第二, 进行初次院系调整。为推进新中国社会经济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952年, 教育部根据中央精神与百废待兴的社会需求, 通过借鉴前苏联的办学经验, 对全国高校院系、学科进行调整。调整的核心是突出理工学科、强化应用学科, 如新增设钢铁、地质、矿业、航空、水利等专业或专门学院。虽然50年代的院系调整拆解了一些具有很好发展基础、发展前景的综合性大学,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但此次院系调整, 适应了建国初期紧迫的社会需求, 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

第三, 探索宏观管理模式。1953年10月, 政务院公布《关于修改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 提出要“有步骤地对全国高等学校实现统一与集中管理”。高等教育部统一颁发全国高等学校的建设计划、财务计划、财务制度、人事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生产实习规程以及其他重要法规、指示或命令。1958年4月, 中央发出《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下放问题的意见》, 其中规定:除少数综合大学、某些专业学院和某些中等技术学校外, 其他高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可以下放。在高等学校的教学中, 不再执行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高校教师亦由地方管理[1]234。此后, 根据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状况,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数次的收放调整。可以说, 大部分调整是可行的, 对稳定发展高等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四, 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在改造旧大学、完成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基础上, 1958年9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其中指出:“争取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 基本上做到使全国青年和成年, 凡是有条件和自愿的, 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由于这一跃进目标的提出, 是年, 全国高等学校由1957年的229所猛增至791所;在校生由1957年的441181人, 增至659627人[1]786。此期, 高等教育发展虽带有跃进倾向, 并且在1961年前后退回到1957年水平, 但仍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挫折困顿期 (1966-1976年)

“十年”动乱期间, 我国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一度停滞不前。1971年, 国务院决定对全国高等学校进行合并调整, 一批院校或被停办或被合并, 高等教育规模急速减缩, 全国高等学校由1965年的434所, 减至1971年的328所。从1966年起, 全国高校停止按计划招生达6年之久, 停止招收研究生达12年之久。1970年, 高校虽然恢复招生, 但“群众推荐”的选材方式严重影响了生源质量。有研究认为:这十年中我国至少少培养了100万大学生、200万中专生和10万研究生, 与世界先进国家拉大了差距[2]。

单位:所/名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教育年鉴 (1949-1981) 的部分数据整理。

在规模、速度受挫的同时, 高等教育系统、高等学校管理基本陷于无政府状态。领导机构受到冲击, 高等教育管理规章被逐一废除, 高校“学术权威”被打倒, 优秀师资被强行下放, 教育质量无从谈起, 教育教学秩序极其混乱, 高等教育事业遭受重创。

(三) 恢复振兴期 (1978-1998年)

改革开放后,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 我国高等教育秩序得到迅速恢复, 并获得快速发展。1978年上半年, 中央在京分别召开全国科技大会与教育工作会议, 邓小平提出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数次强调要尊重教师劳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978年8月, 教育部在河北涿县召开部属高校座谈会, 广泛讨论如何加速高等教育发展、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以促进社会经济建设等问题。是年底, 国务院批准恢复建设169所普通高等学校[3], 中国高等教育振兴的大幕徐徐拉开。此间, 国家召开3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 反复强调深化改革、加速发展、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等问题。

第一, 加强研究生教育。1983年后, 研究生教育有了很大发展, 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人才。1984年7月至12月,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等部门连续发出关于研究生培养与学位授予问题的一系列《通知》, 对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类型、学习年限等方面做出规定。与此同时, 国内著名大学先后成立研究生院, 加强研究生培养[4]。

第二, 重视高等教育质量。国家一方面通过挖掘高校内部潜力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为社会发展提供丰厚的人力资本;另一方面, 特别重视高等教育质量, 加强一流大学建设。早在1990年6月, 国家教委在讨论、制定教育事业“八五”规划时, 即提出在未来10至15年内, 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投资建设若干所重点大学, 即后来的“211工程”。1993年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 指出: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要集中中央、地方以及其他各方力量, 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 在部分高校选择一些将会对国家经济、科技、国防、社会发展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领域作为重点研究基地, 以提高我国高校的学术影响力, 进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第三,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不仅提出要重视高等教育质量, 而且针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面临的形势、任务等, 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和具体改革思路, 强调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背景下, 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5]。在此期间, 逐渐理顺了宏观管理中的“条块分割”, 完成了高等教育招生收费双轨与并轨工作, 这在一定程度缓解了国家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第四, 推行新一轮次的院校调整合并。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政府的直接组织与促动下, 我国通过强强或强弱等不同的合并方式, 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了一批新的较大规模的“综合性大学”,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合并重组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 进而向世界一流大学发起冲击。当然, 无论是强强合并抑或强弱合并, 其在合并之初, 均产生了较大的震动, 大学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亦为此付出了极大的磨合代价。

(四) 快速发展期 (1999年至今)

1999年1月,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该计划一方面提出“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 在提高规模效益的同时,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 要全面振兴教育事业, 使高等教育规模实现较快增长, 提出至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l5%的发展目标。1999年6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指出:要“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 扩大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规模, 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 减缓升学压力。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到2010年, 我国同龄人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1]。同年, 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155万人, 比上年的108万人增加47万人, 较上年增长43%, 成为建国以来高校招生数量最多、增幅最大、发展最快的一年。1999年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学生达409万人, 增68万人, 增幅为20%。此后, 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以年均20.8%的增率增长, 至2007年, 我国普通高校招生561万人, 在校生规模达1885万人, 成为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大国。

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1998-2006年) , 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部分数据整理。

大发展时期, 我国在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同时, 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重大调整, 一手促规模, 一手抓质量。早在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典礼上, 中央即提出“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主张。1999年, 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所大学为“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此后,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等30余所大学相继成为“985工程”大学。目前, 上述大学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 通过积极开展学科建设、汇聚培养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强科学研究、扩大对外学术交流、探索新型管理模式等途径, 已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发展特点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高等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特点与扩张路径。具体表现为:后发追赶的跨越态势、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内外并举的发展道路、严进宽出的培养方式等。

(一) 后发追赶式发展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尤其是现代大学主要生成于19世纪末以及20世纪初期, 与欧洲中世纪大学及欧美现代高等教育机构相比, 具有明显的后发性。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 高等教育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地。1952年, 我国GDP仅679亿元 (人民币, 以下同) , 人均GDP119元;1949-1955年, 我国GDP未超1000亿元;1949-1986年, 我国人均GDP未过千元。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得到很大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大幅提升, 但从世界各国发展的总体情况看,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及在GDP中所占之比重远不及发达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1999年, 高等教育大众化启动后至2007年, 我国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徘徊于2.79%-3.32%之间, 与同期世界其他国家4.4%的总平均水平相比, 有较大差距, 不及东亚、太平洋地区的4.7%, 明显低于大部分发达国家的5%, 远落后于26个发达国家的6%[6]。后发国家高等教育的落后地位与薄弱的社会经济基础遂激发国人追赶跃进的急切心理, 于是, 高等教育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两次较大规模的扩张。

1958年, 伴随中国工农业的跃进热潮, 高等教育亦出现跃进态势, 在校生由1957年的44万增至66万;1960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96万, 成为建国后的最高年份, 表现出明显的追赶、跃进势头。

单位:所/人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教育年鉴 (1949-1981年) 的部分数据整理。

1999年, 中国政府鉴于欧美发达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态势, 颁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目标。自1999-2002年, 我国仅用4年时间即将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9.8%升至15%, 4年时间毛入学率共提高近5.2个百分点, 平均年增1.3个百分点。2003-2005年,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增长, 分别达到17%、19%、21%, 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 出现第二次大的追赶热潮, 成为21世纪初期高等教育增长最多、速度最快的国家。

(二) 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

就管理模式而言, 建国以来, 我国政府通过法律政策、人事组织、评估拨款等途径, 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区域布局、办学方式、学科设置等实施全面统筹, 形成了政府主导下的行政管理模式。我国政府主导下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政府主导下的集中管理, 如1953年政务院公布《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后, 开始提出“有步骤地对全国高等学校实现统一与集中管理”[1]781。二是政府主导下的分权管理, 如1958年中央提出除少数综合大学、某些专业学院和某些中等技术学校外, 其他高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可以下放, 不再执行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等。政府主导下的分权管理复有三种形式, 即:纵向分权、横向分权、纵横结合分权。

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展的总体脉络看, 无论是集中管理还是分权管理, 无论是“块”的分割还是的“条”的分立, 均无法摆脱行政主导的管理属性, 其问题弊病是忽视市场, 缺少中介, 远离社会。首先, 缺少市场调节的政府主导模式, 极易形成行政管理遮蔽市场调节、主观决策遮蔽客观发展的现象;其次, 缺少中介参与的政府主导模式, 可能出现专家与社会监督缺位, 易滋生更多官僚特权, 亦形成紧张的官民关系;第三, 忽视社会力量的政府主导模式, 可造成社会公众冷观高等教育, 高校失去丰富的社会资源。此种种问题, 势必影响高等教育发展。当然, 运用行政手段, 通过政府集中管理, 将有利于高等教育的迅速恢复与快速发展, 可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发展效率, 大众化即为典型案例。

(三) “内外轮值”的扩张路径

这里所说的“内”、“外”是指高等教育扩张所选择的道路或途径———“内涵道路”、“外延道路”。“内涵道路”系指通过挖掘高等教育机构 (主要指高校) 内部潜力从而实现高等教育扩张的方式。“外延道路”则是指在原有高等教育机构外建立新的或新模式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方式。我们可通过1949-2007年部分年份普通高校数量、普通高校数量增长及增率, 普通高校在校生数量, 普通高校平均规模、增长及增率的变化情况, 来审视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选择与走势。具体数据见表4。

就1949-2007年的总体情况看, 内涵、外延道路呈交替轮换之势, 1965、1985、2004三个年段普通高校数量尤其是普通高校数量增率较高, 分别为124%、70%、66%, 此期为外延道路发展时期。1955、1995、2000三个年段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增率分别为96%、65%、92%, 此期应为内涵发展时期。但从增率的累计情况看, 普通高校校均规模总增率达341%, 略大于普通高校311%的总增率, 略呈内涵主导态势。具体看:

1949-1955年, 高校数量增率出现5%的负增长, 而高校校均规模实现96%的高增长, 这说明, 1949至1955年高等教育主要以内涵发展道路为主, 即通过高校挖潜、扩张, 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1956-1965年, 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出现5%的增长, 但高校增率达到124%;1966-1978年, 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出现8%的负增长, 高校增率仍能达到38%的增长幅度;1979—1985年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增长17%、高校增率达到70%, 所以1965至1985年段属于外延发展时期, 主要通过设置一系列高校, 发展高等教育。

1995年后, 高等学校数量虽持续增长, 但只有2004年增长较快, 其余均在10%以内的增率进行徘徊;而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增率则大幅挺进, 连续多年走高, 2000年达到最高峰。这说明90年代后,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以学生扩张为主, 走内涵发展道路, 2000年的高峰恰逢1999年大众化起步以及新一轮的院校合并。

“内外轮值”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径与“单一”路径及“内外并举”路径有别。“单一”的扩张路径一般指在较短时间内或一味扩大高等学校规模, 或一味扩大高等学校数量。“单一”路径的优长是目标单一, 容易执行;其劣势为或高校压力过大, 或一定时期后造成高校的闲置与浪费。“内外并举”路径则指在扩大高等学校规模的同时, 扩大高等学校数量。“内外并举”路径可以形成比较均衡的发展态势, 但要同时兼顾两个扩大问题, 则任务十分艰巨。我国高等教育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与大众需求, 选择了“内外轮值”的中庸之路, 在一定历史时期, 既抓住了主要矛盾、化解了主要问题, 又降低了解决问题的难度, 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四) 严进宽出的培养方式

严进宽出的核心内容是控制入口、开放出口, 即通过考试等选才途径, 严格控制生源质量, 但对最终结果则不过多干预的培养方式。我国严进宽出培养方式的实行主要基于国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国家急需人才的社会背景所做出的判断与选择。该培养方式比较适合精英教育, 即通过先行选材、集中资源的方式, 进而提高办学效率与社会效益。宽出的核心问题是缺少竞争淘汰机制, 学生缺少学习与成才压力, 影响高校教育质量与学习风气;尤其是大众化时期, 由于生源质量有所下降, 无原则、无条件地“宽出”, 势必影响高校的声誉与秩序。

我国高等教育严进宽出与国外的宽进严出、严进严出有很大差异。法国、意大利的综合性大学, 往往采取“宽进严出”的培养方式, 即举凡获得高中会考文凭者, 皆可通过注册进入综合性大学, 给大众以同等的、充分的受教育机会。例如:法国的综合性大学自1958年始, 即实行开放式入学, 但在大学内部建立严格的淘汰机制, 逐年淘汰;而在另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则采取“严进严出”的培养方式, 如法国的大学校、美国的4年制以上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 这些机构往往采用综合的、十分严格的入学考试以选优才。我们认为, 可以针对不同层次, 提出不同要求, 选择不同方式, 层次越低, 入口越松;层次越高, 出口越严。

三、成就与经验

建国60年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其在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高等教育需求得到满足。

1949年, 我国仅有普通高校205所, 在校生11万余;1978年普通高校发展至598所, 在校生接近86万;至2007年, 我国共有高校1908所, 在校生1885万。可谓30年一小步, 60年一大步。我国高等教育通过规模的不断扩张, 为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和阶层的适龄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目前, 我国已将高等教育入学门槛大大降低, 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广泛需求, 使得社会公共资源惠及普通人群。自1949年始至2007年, 我国普通高校共为社会输送了各种专业人才1913.66万人, 这些毕业生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优长与智慧, 为社会创造财富并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 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直接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促进了社会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2.高等教育布局有所改善。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逐渐得到改善, 偏远地区逐渐设置了高等教育机构。解放前, 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主要分布于东南、中部地区, 最高年份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7所, 其中, 上海36所、四川25所、江苏22所、广东15所、北京13所、河北12所, 内蒙古、西藏、黑龙江、宁夏、青海等省份无一所高校;新中国成立当年, 黑龙江省即克服地域劣势, 创建6所高等学校, 摘去无高校帽子;1952年, 内蒙古创建3所高等学校;1958年宁夏创建3所高等学校;至1971年, 全国所有行政自治区全部设置了高等学校。

3.高等教育结构得到调整。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在经历巨大起伏动荡后, 逐渐趋于稳定合理。1949年我国共有普通高校205所, 其中, 综合性大学49所, 占普通高校总量的24%, 约1/4。此期虽总量较少, 但普通本专科生比例比较合理。1978年我国共有普通高校598所, 其中, 综合性大学32所, 占5%, 因综合性大学比例过小, 影响了高端人才的发现与培养。1998年, 我国共有普通高校1022所, 其中, 本科高校600所, 占59%, 比例过大;普通专科高校422所, 占普通高校总数的41% (见表5) 。1999、2000年普通高校本科院校数量与普通高校总数所占的比例保持在56%以上。普通高校本科生比例过高, 一方面造成高端人才的浪费;另一方面, 也影响了高端人才的培养质量。2001年后, 我国高等教育在保持一定增长幅度的同时, 开始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进行实质性调整, 虽然本科院校的总量基本稳定, 但在普通高校中所占的比例则大幅减少, 降至49%, 比上一年降低9个百分点;同时, 普通专科高校快速增加, 提高到628所, 占总量比例突破50%大关, 达到51%。此后, 普通本科高校数量虽仍逐年增加, 但所占比例却逐年减少, 2005、2006、2007连续3年普通本科高校占普通高校的比例不足40%。可见, 高校已经形成了相对合理的梯次结构[1965,7,8]。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教育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1998—2006年) 以及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公布数据整理。

4.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实现转轨。

如前所述, 建国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根据社会发展的具体格局, 经历了数次的“收”“放”调整。1993年, 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纲要》指出:“要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 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新的教育体制。”[9]通过高教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解决了部门办学、“条块分割”、“学科壁垒”、“专业过窄”等问题, 逐步扩大了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权以及高校的自主权。

5.民办高等教育获得发展。

改革开放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发生悄然革命。早在1982年, 国家《宪法》即开始鼓励社会力量承办各种教育事业, 1982年3月, 中华社会大学在京成立, 开新中国民办高校之先河。1987年教育部颁布《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其后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高等教育法》、《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法律法规以及发展战略, 均积极倡导鼓励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尤其是200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鼓励社会积极创办教育事业, 允许投资者合理取酬。为此, 民办高校在国内各省纷纷创建, 至2007年, 我国普通高校1908所, 在校生1885万, 民办普通高校 (含独立学院) 占普通高校的32%, 民办高校 (含独立学院) 在校生占普通高校在校生的19%。形成了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初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6.高等教育大国战略初步实现。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积极推进中, 我国高等教育得到迅猛发展, 由高等教育小国发展为高等教育大国, 并为未来的高等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普通高校招生320.50万人, 在校生903.36万人;2007年, 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达565.92万人, 在校生总规模达1884.90万人。通过高等教育扩张, 高等学校的学科分化不断加速, 专业设置不断调整, 社会需求的覆盖面不断加大, 教育质量不断得到加强, 为社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合格人才。

四、未来发展

建国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得到迅猛发展。面向新世纪, 在系统梳理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全面总结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探索未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之路,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1.关注公平、促进效率。

公平原属于经济学概念, 既指具有客观性的付出与收入的比例系数, 亦指一种相比较而存在的主观体验;而效率主要指有限资源通过合理配置实现最优化的利用。公平与效率是社会生活中既相互依存又彼此矛盾的客观存在, 没有公平的效率影响稳定, 离开效率的公平缺少支持。近30年来, 中国社会经济得以迅猛发展, 高等教育从社会中获得的资源总量亦愈来愈丰;同时, 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失衡的问题亦愈发凸显。为此, 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公平理念应努力实现以下几方面转换:

其一, 从“兼顾公平”到“重视公平”。在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 尤其是社会资源比较稀缺的情况下, 为保证社会的正常发展, 国家往往确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而当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分配严重失衡、社会矛盾比较复杂的情况下, 社会公平即成为社会发展的首选目标。所以, 各级管理者在制定高等教育政策、实施高等教育发展方略时, 要特别重视公平对效率所形成的潜在的、持久性的影响, 做出正确判断与选择, 从而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其二, 从“形式公平”到“实质公平”。从以往的管理实践看, 我们往往关注形式公平, 重视程序合法, 忽视结果公平、实质合法, 这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了公平的效度和信度。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例, 其原初动机之一是为每一个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相同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但高昂的教育收费使原本可以进入高校学习的优秀青年被拒之门外, 使看似公平的事物, 却蕴涵着实质上的不公平。所以, 不仅要起点公平、过程公平, 而且要结果公平, 实质公平。

其三, 从“单一公平”到“多元公平”。高等教育公平不仅仅是为每个学生提供上大学的机会, 或者社会为每个学生提供工作岗位。高等教育公平涵盖方方面面, 包括不同地域、不同高校、不同专业, 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信仰个体等均具有同等的获得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高等教育通过输出思想、传递知识等方式, 为社会每一组织、个体提供公共性服务。

2.稳定规模、质量并行。

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不懈追求的两大目标。在未来一段时间里, 我国高等教育一方面要通过数量上的有序扩张, 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 满足社会与大众需求;另一方面, 通过校内资源共享、高校与社会互动、校与校联手以及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等途径, 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首先, 借助国内外优秀学术资源, 通过各种交流平台, 实现资源互补, 提高高校教学科研的学术水平与理论创新能力。其次, 积极借鉴国外经验, 严把培养出口, 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中贯彻“严进严出”、“宽进严出”和“宽进宽出”的发展战略, 较低层次高校可以适当放宽标准甚至尝试开放入学;而对于本科高校, 尤其是“211工程”与“985工程”高校则严控质量关, 加强出口的跟踪评估。把开放入学与限制入学结合起来, 把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结合起来, 创新选才与培养机制。第三,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通过实施“高校引智计划”, 引进国外一流科技领军人才, 加强本部门的师资培养, 打造更多优秀创新团队。总之, 依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 实现高等教育的持续、稳步增长。

3.突出特色、以特促优。

高校办学特色是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特点或属性。办学特色主要体现为高校办学的层次特色、类型特色、学科特色与方向特色等。层次特色主要依据高校学术活动方式及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几种办学类型, 如研究型、教学型、职业技术型等;类型特色一般依据高校学科设置数量、学科覆盖程度以及高校培养目标等而确定的办学类型, 如综合类高校 (覆盖或部分覆盖文史哲政经法理工农医教等) 、理工类高校、师范类高校、艺术类高校等。一般情况下, 诸种办学特色可同时并存。当然, 高校越多, 越依赖于学科特色与方向特色, 进而形成高校办学特色。正如伦敦大学副校长斯图尔特·薛瑟兰所说:全世界的大学, 分守着他们各自对真理、学术和科研所做出的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 高校在确立自身发展战略时, 既要客观评价高校自身特点与优势进而提出战略目标;同时, 又要密切关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布局与结构, 要结合本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 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 突出特色意识, 以特色求生存、以强势促发展, 将高等教育大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4.加强职教、注重实践。

目前, 我国已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为“基”大于“顶”的梯形或塔型格局。在未来, 应继续调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在梯形顶层, 坚持发展精英教育;在梯形底层, 做大做强高等职业教育。为此, 首先要提高认识、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应从中央到地方, 从社会至个体均应积极关注高职教育, 尤其是农村高职教育, 修正认识中的偏差。其次, 要明确定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应在客观分析内、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的基础上, 根据学科优势、地域特点、培养目标、社会威望、综合形象等若干项指标, 合理地确定学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角色与位置。第三, 要突出实践、强化高等职业教育。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以实践教学为主要途径。目前,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社会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 高职院校应明确自身的培养目标, 加强高校与企业及社会各部门的合作, 建立高校与企业、部门互惠共赢的实践、实训基地,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研究问题、亲身实践的能力, 实现课堂传授与实践指导、学习经验与实际体验、学习知识与提高能力、间接接受与直接获取的有机结合与灵活转换。

5.积极开放、采借多元。

今天, 各国家、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 相互影响日益加深,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间的互动和交流亦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当然,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持高等教育的“自性”亦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 既要顺应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 融入世界文化, 通过实施国际交流合作计划, 切实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 也要注意保持、创新“自性”, 以“自性”融入世界。

6.承担责任、加强资助。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重要的公益性事业, 政府财政是高等教育经费的主来源, 是高校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所以, 国家首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将高等教育列入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 从经济上给予足够的支持, 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 切实做到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其次, 改革高等教育拨款方式, 尽快解决高校因扩招、院校合并等增加运行成本所形成的债务危机。第三, 积极支持高校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 按照政府公共财政制度要求, 建立财政激励机制与董事会管理制度, 合理分配、使用教育经费。此外, 国家应及时出台相应法律政策, 鼓励、引进社会力量支持高等教育事业, 形成国家预算、社会投资捐赠、学生缴费等多元筹资格局, 积极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 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逐步完成了对旧高等教育机构的收编与改造, 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 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得到恢复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使我国在经历了高等教育弱国、高等教育小国后, 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并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借助数据与资料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60年来的发展特点、成就和经验, 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60年,发展历程,经验与成就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年鉴 (1949-1981) [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

[2]郭峰.新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五十年[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1999 (05) .

[3]刘光.新中国高等教育大事记[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333.

[4]王胜今, 等.中国高等教育60年历程[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02) .

[5]中国教育年鉴 (1994) [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1995:4.

[6]王胜今, 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十年盘点与省思[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04) .

[7]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2006) [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9.

[8]教育部2006-2007年全国教育统计公告[Z].

六年级经验交流 篇8

关键词: 建国六十年;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044—03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始终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也有过深刻的教训。认真总结建国六十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于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全党高度重视,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全党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对腐败现象将会给执政党带来的危害性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继而对清除腐败有高度的自觉性,这是建国以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经验之一。

早在建国前,毛泽东就对党在全国胜利后将面临的腐败的严峻考验有着科学的预见与警惕。建国后,毛泽东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兴衰成败联系在一起,多次重申要警惕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他指出,如果搞官僚主义,脱离群众,腐败现象大量滋生,党和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就有可能被推翻。

面对改革开放后腐败易发多发的严峻形势,邓小平指出,我们党能不能把党风搞好,能不能克服腐败现象,关系到党和国家会不会改变“性质”、改变“面貌”,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得失成败。“要整好我们的党,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1] 江泽民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2]。“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3] 强调要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要坚持把反对腐败,端正党风和加强廉政建设作为大事来抓。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4]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如果不能坚持不懈地做好反腐倡廉、拒腐防变工作,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正是由于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腐败现象的滋生漫涎的危害性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对清除党的肌体上发生的腐败现象表现了高度的自觉性和巨大的决心与魄力,我们党才始终保持了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性。

二、密切联系政治路线,服务党的中心工作

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服务服从于党的中心工作,这是建国以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经验之二。

党的政治路线是党的纲领的具体体现,它规定着党在一定历史时期行动的方向和目标。党的中心工作则是党在一定时期压倒一切的总任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决不能离开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工作而孤立地进行,必须紧密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工作来开展。离开了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就会偏离正确方向,就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这方面,我们党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过失败的教训。

建国之初,围绕着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围绕着完成三大改造任务,我们党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开展“三反”、“五反”运动,严厉查处和惩治各种腐败现象,有效地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遏制了腐败问题,为迅速完成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以及三大改造的任务起到了重要作用。1957年以后,我们党犯了长达二十余年的“左”倾错误,搞以阶级斗争为纲。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来指导,误以为党内的不廉洁现象都是阶级斗争的反映,打击面过大,伤害了同志,冤枉了好人,因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乃至其他各方面的工作都未能取得应有的成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紧紧围绕这一基本路线,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仅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注重思想教育,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堤坝

思想教育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础环节。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廉政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其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侵蚀的能力,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是我们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贯传统,也是基本经验之三。

建国后,我们党继承了民主革命时期的传统,十分重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毛泽认为,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是产生各种腐败现象的内因。要消除腐败现象,关键是加强对党员和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党员和干部的自觉性和自律能力。为此,毛泽东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廉政建设目标,要求党员、干部不仅要做到不贪污受贿,不以权谋私,而且要做到勤政爱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在建国初期,我们党通过不断整风整党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党的重大会议对党员干部进行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教育,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树立廉政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多次强调,“克服特权现象,要解决思想问题。”[5] “改善社会风气要从教育入手”[6]。要“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7] 江泽民指出,惩治腐败,最基本的要靠教育。对领导干部提出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有针对性地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艰苦奋斗的教育、廉洁从政教育、法制教育、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教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等教育活动。正是通过这样经常性的教育,提高了广大干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党员干部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侵蚀的能力,对防腐反腐起到了重大作用。

四、重视制度建设,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加强制度建设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途径。把制度建设放到突出位置,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制度化、法制化,是建国以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经验之四。

建国初期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虽颁布了一些法规、政策和文件,用来指导当时的反腐败斗争,但主要是依靠发动政治运动、群众运动来反腐,特别是十年文革期间,反腐败斗争完全脱离了法制轨道,教训十分深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从制度层面解决和防止特权现象的论断。他认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8]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他主张通过改革体制和加强法治来克服特权现象,推进廉政建设。江泽民多次强调要从制度上落实从严治党任务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得力是腐败得以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因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突出了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民主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从制度上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社会土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一系列法律,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一系列关于廉政的法规、制度和措施,初步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这对于保持党和国家机关的廉洁,堵塞滋生腐败的漏洞发挥了重要作用。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强化对权力运用的监督和制约极为重要。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制度建设中,我们党十分重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廉政监督。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就作出了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1955年高饶事件后,全党进一步认识到加强专门监督机构的重要性,决定成立党的监察委员会,以利于更好地发挥监督机构的职能。但由于多种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党和国家的监督机构无从发挥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恢复和健全了党和国家的专门监督机制,使其地位不断得到提高,职权逐步扩大。与此同时,重视发扬人民群众以及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的党外监督作用以及舆论监督,逐步形成了有党内监督、人大权力机关监督、国家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政协和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包括新闻舆论监督在内的社会监督的监督体系,对预防和消除腐败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坚持党的领导,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是建国以来我们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经验之五。

中国是一个国情十分复杂的大国,只有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才能够确立正确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领导体制,作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反腐倡廉的决策布署;才能够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反对腐败,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地向前发展。建国以来,我们党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取得的每一项成果,都是党正确领导的结果。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人民群众是腐败的最大的受害者,也是反腐败的基本力量。我们党必须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根本工作路线。建国以来,我们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历来都注意动员群众参加,接受群众监督。如建国初期,“三反”运动中就强调充分发动群众,鼓励以各种方式大胆揭发检举一切贪污、腐化、铺张浪费和官僚主义行为,并规定不允许任何人对检举者打击报复,从而推动了“三反”斗争的深入开展。但是,依靠群众反腐并不是毫无章法,大搞群众运动,而是必须在法制轨道上有领导、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

总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依靠人民群众,否则不但达不到密切党群关系、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反腐目的,甚至可能走向反面。这方面我们党有过深刻的教训。“文革”时期不要党委领导的“大民主”式的群众运动方式就助长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造成了严重的混乱,与反腐败初衷南辕北辙。

六、坚决惩治腐败 严厉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坚决惩治腐败,严厉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建国以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经验之六。

只有始终保持对腐败的高压态势,严厉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才能使教育更有说服力、制度更有约束力、监督更有制衡力,达到惩前毖后、以儆效尤的目的。只有坚决惩治腐败,严厉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才能向人民表明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坚定决心,才能遏制住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也才能教育警醒广大党员干部。因此,建国以来,我们党一向重视惩治腐败,尤其重视对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一些大案要案的处理,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开展具有很大推动作用。如建国初期开展的“三反“运动,清除了一批腐化分子,尤其是查处了刘青山、张子善案,教育了广大干部,有力地推动了建国初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据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中央纪委向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统计数据表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纪律检查机关共立案400多万件,处分违纪党员370多万人,仅2002年12月至2007年6月,就立案677 924件,结案679 846件(包括十六大前未办结案件),给予党纪处分518 484人。特别是查处了陈希同、胡长清、成克杰、陈良宇、郑筱萸、邱晓华、刘志华、杜世成、李宝金、韩桂芝、王怀忠、高严、刘方仁等大案要案,为党风廉政建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6][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4-380.

[2]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5.

[3]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97.

[4]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82.

上一篇:关于劳动最光荣的小学作文下一篇:高中生毕业鉴定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