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2024-06-23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精选11篇)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1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设计

设计理念】

书是人类的朋友。读书明理,读书启智。中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真是数不胜数。本文作者采用层层深入的表达方法、新颖别致的比喻、强烈的反问等方法引导学生用真心去阅读,用热情去拥抱书籍,用科学的方法去反复品读,不断思考,几番欣赏,寻找新知,总结收获,与书共鸣,读出自我……用名人读书名言激励自己,联系自己读书实践体验,感受读书带来的无穷乐趣,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并在多样的语言实践中陶冶性情,习得方法,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并受到启示;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侣”的阅读习惯。

3、通过多种形式地读,领悟作者的观点,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学习用比喻的表达方式写出“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也是____”。4、阅读《神奇的书》,感悟比喻、拟人表达方式的妙处。交流名人读书名言,增加语言积累。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教学难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课时安排】 2课时。【课前准备】

1、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2、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漫谈引入,激趣导入

1、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

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然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刚才大家谈了很多,我们似乎很难作出选择到底带什么东西好。可有这样一个人,她说(课件出示):如果你问到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请大家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味儿?相机理解“毫不犹豫”的意思,朗读体会。(“毫不犹豫”的意思是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文中指在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上,自己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朗读体会“我”对书的痴爱。)

3、这个“我”是谁?(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这是她在1974年为国际儿童图书节所写的献辞里讲到这话,让我们再次感受那份感人至深的献辞吧!出示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

从漫谈引入,任思想游疆,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畅谈自己的选择,有助于拓展思维。这为下面的“走遍天下书侣”作了对比映衬作用。4、朗读课题,解读课题:

⑴谁愿意来读课题?指名读,齐读:(学生自由读课题,教师随机点评:“你的声音真好听!╱你的声音里透出了疑问。╱你用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设计

饱满的声音读出了欣赏!╱你念得真准。“侣”是生字,知道它的意思吗?(伴侣、同伴)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⑵读了这个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你猜猜作者会在文中告诉我们什么? 预测:

作者为什么要走遍天下书为侣? 怎样与书作伴侣? 与书为侣有什么感受?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读课文前,先琢磨琢磨题目的意思,猜一猜,想一想,是一种很好的读书习惯。带着问题走进课文,更是一种会学习的表现。现在,我们就去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老师巡视、倾听、随机点评。)2、反复朗读难读的段落:(教师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老师指导全班同学反复读。在语境中检查字音,纠正字音,识记生字。)

3、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读,扫除阅读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通过概括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读书交流,探究体验 1、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毫不犹豫地选择一本书作为环游世界的伴侣?现在,让我们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来细细地体会其中的道理。请大家默读课文,用心思考。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学生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2、全班交流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书作为自己的伴侣的原因。(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机点评。)

3、书像她的一个朋友,像一个家,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 ⑴自由练习读。

⑵找出对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反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⑶全班交流:

你可以抓住一个词、一个句子、一处标点、一段话来谈你的体会和发现。

你不会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意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②对比阅读,抓住“?”读出反问的语气感受反问的语气,以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一个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①理解比喻写法的好处:作者把书当作什么?(一个朋友和一个家)②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联系生活畅谈书与“家”、“朋友”的相似之处: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设计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家总让人感到温馨和留恋,而且家每天都回,谁也离不开,作者把书和家相比,表示对书的喜爱犹如爱家一样。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自己温暖的家。另外,作者将书比喻为家,不仅表达了喜爱之情,还说了家从不同角度去看,会发现不同的美,来说明一本书值得反复去读。)

(朋友,是你孤单寂寞时的陪伴,是你伤心难过时的安慰。朋友能给你快乐,给你许多新鲜的东西。谁不愿意与朋友在一起呢。把书当作自己亲密的朋友,足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珍爱。)③作者还把书当作什么?(一个与我同船的人,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又有什么感受?(“故地”,老地方,这里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随时想去就去,也就是打开自己喜爱的书就开始阅读,那么简单地就开始了故地重游。这个比喻真形象。)⑷朗读体会: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一个家。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也是_____。

①反复读: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爱书情怀: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②仿写:书像一个朋友,像一个家;书就是一位朋友,就是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正是这些贴切的比喻,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爱书之情,读书之法。其实关于书的比喻有很多,高尔基也曾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你读过这样的句子吗?或者结合你自己的课外收集到的名人名言,也试着用“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也是_____。”来说一说。

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体验情怀,悟出写法。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或名人名言,仿写中进一步感受爱书之情,明白读书的意义,增强读书的兴趣。4、创设对话情境,师生合作朗读体会作者对书的无限喜爱之情。

采用合作朗读的形式,引导学生读中领悟设问和层层深入的写作方法,深华情感。

四、复习生字,活用新词

1、出示生字“侣、娱、趟、诵、盒、豫、趟、零、编、某”,引导学生识记,交流一些易混易错字的笔画。如“豫”的左边的是“予”不是“矛”,“零”的下边是“令”不是“今”,“某”的上边是“甘”不是“廿”。

2、挑选自己喜欢的字组词后再编个故事或片段、诗歌等。

五、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1、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又是怎样去对待这个书本朋友呢?怎样去阅读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整理自己的读书方法,收集名人读书小故事。另外在书库中选择你曾经很喜欢的一本书,再读一读,看看有没有见到朋友般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刚学过的课文中你自己喜欢的段落。【板书设计】

3、走遍天下书为侣

朋友

伴侣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2

编者意图可以从课文后的习题中得到暗示, 也可以接受教学参考书的提示, 不过后者面面俱到的解读往往让教师无所适从。我国现有的小学语文教材都属“文选型”, 王荣生教授通过对中外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 将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鉴别出四种类型, 即“定篇”“例文”“样本”“用件”。不同类型的文本体现着编者的不同意图, 即使是同一文本, 在不同的教材中, 也起着不同的作用。

一、四类文本的价值追寻

1. 定篇:传承文化

何谓“定篇”?施蛰存先生曾指出:“语文课程要有一个基本教材, 由教育部组织全国最有权威的学者来编, 选的篇目必须是适宜学生读的、众所公认的名篇, 然后固定下来, 十年八年不变, 这样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念书, 一提起那些文章, 大家都读过, 使全国的青少年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语文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 “定篇”即固定之篇目, 具体即指一国乃至人类文学的经典。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国的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课标附录中推荐的135篇古诗文, 即是将它们作为定篇推荐给学生也推荐给教科书编者的。编者将定篇类文本选入教材, 是基于传承人类文化, 特别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考虑的。文字层面、文学层面的考虑倒是其次。

关于定篇的教学, 布鲁纳曾经举过一个经典的例子:黑板上只有两行字“理论是灰色的, 生命之树常青”, 理查德老师却用了整整三个星期, 让我们学这两行诗, 用古典的和浪漫的观点去想象, 和探索过这两种生活方式的评论家一起探究, 学习的收获是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了这十多个字。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短文长教”即是针对这种类型的文本。

2. 例文:得言忘意

何谓“例文”?在夏丏尊先生看来, 语文教学应该探讨文章中所体现的词法、句法、章法等“共同的法则”和“共同的样式”。从这个意义上说, “文章无非是个例子”, 通过它我们学会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这里的语文知识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借助例文我们学习的更多的是文字层面和文学层面而非文化层面的内容。从“得意得言”角度考察, 这类文本往往要“得言忘意” (学习文本的表达形式, 而不是文本的表达内容) 。“例文”有点像数学中的例题, 学习例题是为了举一反三, 掌握了方法, 例题就可以丢弃不管了, 所以对文本具体内容的感知是不以为意的。

对于这一类文本的教学与“定篇”不同, 我们不一定要着眼全篇, 有时三言两语的片段即可。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长文短教”即是针对这种类型的文本。

3. 样本:言意兼得

何谓“样本”?样本一说是由叶圣陶先生提出的, 通过样本旨在教会学生怎样读、怎样写的方法。叶老的名言“教是为了不教”即是要求教师教样本, 从而让学生学会阅读写作同类文本的方法, 即学会迁移。样本类选文的标准不仅要关注是否“文质兼美”, 还要关注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叶老特别青睐下水文就是这个原因。

阅读教学时, 要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全面预设, 动态生成, 预设服务于生成。如果说“定篇”是基于社会本位考虑, “例文”是采取知识本位的视角, 那么“样本”则是坚守学生立场。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在文本中“出生入死”, 让他们“言意兼得”——读要读得透彻, 写要写得明白。

4. 用件:得意忘言

何谓“用件”?用件更多地关注文本的内容, 也即文本“说了什么”。与“定篇”“例文”“样本”不同, 它是不关注“怎么说”的。

从“得意得言”这个角度考察, 这类文本往往要“得意忘言”。小语界“非语文”“泛语文”的产生, 即是将某些“定篇”“例文”“样本”处理成了“用件”, 正所谓“种了别人的田, 荒了自己的地”。

二、同文异构的实践思考

“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类文本的划分是基于课程视角对课文编撰的理性分析, 实际上教师对某一文本的解读既可从“定篇”“例文”“样本”“用件”不同角度分别进行, 也可以同时进行, 但后者往往贪多失大。下面笔者以《走遍天下书为侣》 (人教版第九册第3课) 为例, 从不同视角进行探寻, 发掘文本中的有效密码。

将《走遍天下书为侣》作为“定篇”来处理, 也就意味着该单元所有的内容都要围绕着这一文本, 旨在让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 毫无疑问这是不合时宜的。

将《走遍天下书为侣》作为“样品”来处理也是可以的。与“例文”不同, 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设问”“反问”“比喻”“假设”“推理”等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读得懂, 用得上。在教学时还要关注学情, 学生已经掌握的不讲, 这依赖于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本文课后小练笔——假如你独自旅行, 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仿照课文, 写一写你自己的想法——就暗合“样本”类文本设计意图。

将《走遍天下书为侣》作为“用件”来处理, 不仅可以, 而且也是编者的意图。比较本单元里其他课文, 有《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我的“长生果”》。本单元的主题是“读书”, 旨在激发读书兴趣, 介绍读书故事, 传授读书方法等。本文其实是在传授学生精读的方法。用件类文本旨在得意, 至于是否得言是毫不在意的。只要学生掌握了文本中所介绍的精读方法, 也就是第七自然段介绍的内容即可。编者通过文后第二题 (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她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以及第四题 (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来体现。有点遗憾的是, 第四题训练意图指向“积累”, 如果设计成运用文中方法精读自己爱读的书或文章的语文实践活动可能更好一些。苏教版教材中的《莫泊桑拜师》与本文类似, 都可以处理成用件, 让学生领会并运用福楼拜指出的观察与写作的方法。

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3

-------吴店中心小学 陈芳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学习准备 课时安排 学习过程

收集读书的名言,整理自己读书的方法。

2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

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然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板书课题)

二、释题明意

齐读课题,“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课题是什么意思?质疑课题。(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

三、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3.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

4.接读课文,纠正字音。

5.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解决作者选择以书为侣的原因,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讨论自己疑惑的问题,再不懂的全班交流。

四、读文交流,体会作者情感

1.书到底有怎样的魅力,使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作为自己唯一的伙伴呢?

作者把书当作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不论朋友见了多少面,家回了多少次,我们还是会发现新的东西。说明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读课文,注意评价的多样性。)

此外,你觉得作者选书作为自己的伙伴还有什么原因吗?(尊重学生的独特解读)

2.作者认为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不管读多少遍,她也在这样的读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方法。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她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内容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总结收获──产生共鸣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每读一遍书,我们都会收获与上一次不同的体验,寻找到新的发现。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同学们,我们平时也读了很多的书,你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或者听了作者的读书体会,你有什么启发?和大家谈一谈。

学生总结自己的读书心得和经验,或从作者的介绍中总结收获。

我们平时总是更在意读书的数量,大部分书都只是读过一遍而已,泛泛地涉猎,大都不求甚解。现在我们再把以前读过的书拿出来读一读,按照作者的读书方法,看看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及时做好记录,到本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时我们一起来交流。

五、课堂总结接读全文,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六、神奇岛

今天,你独自驾舟来到一个神奇的小岛,想领略岛上奇特的风景,必须先要通过岛上居民建造的智慧宫殿,你准备好了吗?

1.书法阁:请正确、漂亮地书写“侣、豫、盒、娱、趟、诵、零、编、某”等字。(温馨提示:想要写好写对每个字,一定要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字形,还要特别留意一些易混易错字的笔画。如“豫”的左边的是“予”不是“矛”,“零”的下边是“令”不是“今”,“某”的上边是“甘”不是“廿”。一些笔划较多的字,可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

2.留音库:请有感情地朗读刚学过的课文中你自己喜欢的段落。

3.藏书殿:收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另外在书库中选择你曾经很喜欢的一本书,再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新的收获。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4

3.《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毫不犹豫、一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以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书的热爱。教学难点: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准备:1)、学生收集读书名言、名人读书故事。

2)、准备一张小卡片,制作书签。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如果你外出旅游,只能带上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

那你猜猜英国作家尤安.艾肯会带上什么作为伴侣?(板:侣)引导学生注意“侣”的写法,读音,你知道什么是“侣”?(伴侣,同伴)

二、初读课文,粗知文意

1、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独自驾舟环游世界会带上什么?(书)

2、作者是:走遍天下书为侣!(顺势完成板书)

3、齐读课题。

4、书有如此的魅力,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心灵,去了解作者的心声吧。

5、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出示要求: 1)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生字新词。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汇报反馈,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字词:伴侣 娱乐 盒子 一趟 背诵 编写 某种 零食 毫不犹豫 重点字音:侣 编 零 重点字形:豫 趟 零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师生相机正音。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件出示](作者走遍天下与书为侣的理由和方法。)

四、重点研读,体味情感

1、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5自然段,想想作者如何说明自己只带上一本书上路的原因?你有什么感受?

2、学生汇报。(重点研读以下句子)[课件出示] 1)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2)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3)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畅所欲言,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

过渡:是呀,作者把家看成朋友、家,朋友、家,人人都有,而且感情真挚,可见作者对书的感情多深,多真切啊!

4)指导朗读。[课件出示(师生读的文字颜色不同)]

引读:正因为书像朋友、书像家,所以在旅行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生读)我会选择一本书。(读出坚定的语气)

当听到有人感叹时,我的回答仍旧是——(生读)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读出肯定的语气)那是因为——你喜欢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光线怎么那么美!(读出赞叹与惊喜)

5)作者把书比喻成朋友,家,不仅表达了喜爱之情,还说明了一本书值得反复去体味,正是“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课文还有哪些比喻让你印象深刻?

6)研读句子 [课件出示] “一本你喜欢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让学生谈谈感受。

7)过渡:的确,好书是智者,是良师,是益友,正是这些贴切的比喻,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书之情。你能说说这样的比喻句吗? [课件出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预设:一杯清茶,一杯浓浓的咖啡,生活的营养品,一条宽阔的知识大道,一个知识王国等)

3、小结:一本书,就像我们的朋友和家人,与书为侣,其乐无穷。古今中外,多少伟人都曾与书为侣,并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名言,你知道有哪些? 师生交流爱书名言。

走遍天下书为侣 篇5

【教学目标】 

1、认识4个生字,会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并受到启示;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侣”的阅读习惯。

3、通过多种形式地读,领悟作者的观点,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学习用比喻的表达方式写出“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 ”。、4、阅读《神奇的书》,感悟比喻、拟人表达方式的妙处。交流名人读书名言,增加语言积累。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难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漫谈引入,激趣导入 

1、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

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然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刚才大家谈了很多,我们似乎很难作出选择到底带什么东西好。可有这样一个人,她说(课件出示):如果你问到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请大家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味儿?相机理解“毫不犹豫”的意思,朗读体会。(“毫不犹豫”的意思是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文中指在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上,自己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朗读体会“我”对书的痴爱。) 

3、这个“我”是谁?(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这是她在1974年为国际儿童图书节所写的献辞里讲到这话,让我们再次感受那份感人至深的献辞吧!出示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

4、朗读课题,解读课题

⑴谁愿意来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学生自由读课题,教师随机点评:“你的声音真好听!╱你的声音里透出了疑问。╱你用饱满的声音读出了欣赏!╱你念得真准。“侣”是生字《知道它的意思吗?(伴侣、同伴)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⑵读了这个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你猜猜作者会在文中告诉我们什么?

预测:

作者为什么要走遍天下书为侣?

怎样与书作伴侣?

与书为侣有什么感受?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读课文前,先琢磨琢磨题目的意思,猜一猜,想一想,是一种很好的读书习惯。带着问题走进课文,更是一种会学习的表现。现在,我们就去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老师巡视、倾听、随机点评)。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3、反复朗读难读的段落 

(教师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老师指导全班同学反复读。在语境中检查字音,纠正字音,识记生字)。

4、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5、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读,扫除阅读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通过概括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读书交流,探究体验 

1、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毫不犹豫地选择一本书作为环游世界的伴侣?现在,让我们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来细细地体会其中的道理。请大家默读课文,用心思考。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学生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

2、全班交流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书作为自己的伴侣的原因。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机点评。) 

3、书像她的一个朋友,像一个家。这是为什么呢?

课件出示: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意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②对比阅读,抓住“?”读出反问的语气感受反问的语气,以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课件出示: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一个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①理解比喻写法的好处:作者把书当作什么?(一个朋友和一个家)

②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联系生活畅谈书与“家”、“朋友”的相似之处: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

(家总让人感到温馨和留恋,而且家每天都回,谁也离不开,作者把书和家相比,表示对书的喜爱犹如爱家一样。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自己温暖的家。另外,作者将书比喻为家,不仅表达了喜爱之情,还说了家从不同角度去看,会发现不同的美,来说明一本书值得反复去读。)

(朋友,是你孤单寂寞时的陪伴,是你伤心难过时的安慰。朋友能给你快乐,给你许多新鲜的东西。谁不愿意与朋友在一起呢。把书当作自己亲密的朋友,足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珍爱。)

③作者还把书当作什么?(一个与我同船的人,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课件出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又有什么感受?

(“故地”,老地方,这里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随时想去就去,也就是打开自己喜爱的书就开始阅读,那么简单地就开始了故地重游。这个比喻真形象。)

⑷朗读体会: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一个家。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

①反复读::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爱书情怀: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②仿写:书像一个朋友,像一个家:书就是一位朋友,就是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正是这些贴切的比喻,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爱书之情,读书之法。其实关于书的比喻有很多,高尔基也曾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你读过这样的句子吗?或者结合你自己的课外收集到的名人名言,也试着用“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_,也是_______。”来说一说。

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体验情怀,悟出写法。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或名人名言,仿写中进一步感受爱书之情,明白读书的意义,增强读书的兴趣。

4、创设对话情境,师生合作朗读体会作者对书的无限喜爱之情。

采用合作朗读的形式,引导学生读中领悟设问和层层深入的写作方法,深华情感。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

1、出示生字“侣、娱、趟、诵、盒、豫、趟、零、编、某”引导学生识记,交流一些易混易错字的笔画。如“豫”的左边的是“予”不是“矛”,“零”的下边是“令”不是“今”,“某”的上边是“甘”不是“廿”。

五、布置作业

整理自己读书的方法,收集名人读书小故事。

【板书设计】 

走遍天下书为侣

伴侣

朋友

故地

……

赵丁庄小学

赵亚永

五年级上册语文

<< 走遍天下书为侣 >>优质课教案

赵丁庄小学

3走遍天下书为侣 篇6

课前预习:

1、理解词语

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坚决果断。文中指在常人难以做出选择的问题上,自己坚决选择一本书。

2、把课文分三段,写出段意。

3、搜集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谚语。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12个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梗概。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

1、解决多音字、易错音。

供(ɡōnɡ)自己娱乐(lè)旅行xínɡ也是一处(chù)你随时想去的故地

这一趟下来 tànɡtānɡ

2、易错音

娱乐yú扑克牌pū kè旅(lǔlǚ)行一幅美丽的画(fú)副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第一段:1—3自然段,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独自旅行,以书为伴。

第二段:4-7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第三段:8总结全文——书是属于自己的伴侣

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写了作者独自旅行,选择以书为伴,并阐述了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三.学习字词

出示词语:朗读

指导易错字:毫不犹豫(同时理解词语意思)零某(谋媒)

听写词语

四、基本字词练习(小状元前五题、5分钟的(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文中的一句话,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2、知道作者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3、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激发对书的美好情感,培养阅读的习惯。

4、体会作者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理解作者选择书作为伴侣的理由

1、浏览课文,思考:用文中的一句话,说出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从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作者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对书地喜爱、愿意阅读的感情。在作者的眼里,书是有生命的有情有义有温度的。

2、作者为什么读一本书时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呢?找出这样的句子来,并写出你的体会。句一: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抓句式:比喻句把书比喻成朋友和家

 先了解喻体的特点:为什么把书比喻朋友、家,来说明百读不厌呢?

家日日回,朋友天天见,却不会生厌,反而会有新的感受,新的收获。(或者联系文中句子说) 体会表达效果:形象生动表达出对书的喜爱和常读常新原因。

三、体会作者的读书方法

1、默读第7自然段,画出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

2、集体交流

首先是了解主要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然后,品读精彩段落,感受文章写法之妙,并试编故事;最后,再研读细节,寻找自己忽略的地方,写体会做积累。

作者由初步感知到深入研读,再到总结积累,反复精读一本书。

3、作者这样读书对你有什么启示?

四、总结全文:

最后作者说

句三: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位朋友,就像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1、比较句子的不同,为什么这样写?

“就是”“也是”,表达出了对书的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2、练习说话,表达你对书的喜爱之情: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3、拓展名人名言

好多名人,对读书的理解

4、总结文章的结构

本文,作者先假设开篇,再具体说明,运用了假设、设问、反问、灵动鲜活的比喻,以推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作者总结全文:书是属于自己的伴侣。

板书设计:

(1——3)假设开篇——独自旅行 以书为伴

(4——7)具体说明——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百读不厌 常读常新

(8)总结全文——书是属于自己的伴侣

五、检测 六题和培优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进行小练笔。

达标教学:

一、课后小诗,体会写法:对比、夸张、想象写出书的神奇。

二、假如你独自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仿课文,小练笔。

文章结构提纲:

第一段:假设开篇——独自旅行 以书为伴假设列举设问

第二段:具体说明——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反问比喻

第三段:总结全文——书是属于自己的伴侣

3走遍天下书为侣 篇7

教材分析

本课篇幅短小精致,语言浅显易懂,角度新颖,表达独特。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和设问、反问,灵动鲜活的比喻,以推理的方式层层剥笋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原因和方法,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并受到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3.把握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

1.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走遍天下以书为侣的理由和方法。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对阅读的热爱。4.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

学情分析:本文的体裁是说理散文,形散而神聚。学生初读会茫然不知所措,这样的文章怎样概括课文内容?因此,帮学生理清思路至关重要。另外,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很多特点,要让学生在品读感悟中慢慢体会。

教法与学法

教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实际来理解课文内容,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通过自学解决,不懂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学法:初读课文,知课文大意,再细读、有感情朗读,小组合作交流,抓重点句子谈感受。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回顾自己曾经读过的一本书,想想自己阅读经历与方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质疑导入。

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然后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课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入阅读的情景,产生阅读的期待。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接读课文,纠正字音。把课文读熟练。3.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说理散文)

(2)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原因是什么?(不管读多少遍,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

(3)作者还讲了哪些内容?(读书的方法)

学生概括主要内容:观点、原因、读书方法合在一起,便是主要内容。(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原因及方法,告诉我们,只要从不同角度反复读书,就一定会常读常新。)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自由读正音,接读读通句子,再读了解内容三次不同目的的阅读,便会对课文产生熟悉感,再有问题引领,就会自然的理清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而达到本文的训练目标。

三、认读、识记本课生字 1.认读我的词语库:(因为本课四个认读的生字也在书写之列,因此,二者合二为一。)

2.指导识记重点生字。豫

从结构、书写规则等方面指导。

五、课堂检测:

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看拼音,写词语。

bàn lǚ

sonɡ dú

yóu yǜ

biān xiě

()()()

()

()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2.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读文交流,体会带一本书旅游的原因及反复读书的方法 1.书到底有怎样的魅力,使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作为自己唯一的伙伴呢?(作者把书当作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不论朋友见了多少面,家回了多少次,我们还是会发现新的东西。说明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2.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她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内容理解──品味欣赏──寻找新知──积累所得──产生共鸣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的重点重点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明确“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道理。并从中学会反复读一本书的方法,指导自己的阅读行为,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1.了解了作者的选择,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2.作者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的根据,然后反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句子,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1)假设

这篇文章通篇都用了假设来贯穿全文,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一步步表明观点说明方法。(2)设问

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毫不犹豫地回答直接显示了自己对书的情有独钟。(3)反问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4)比喻

作者还运用了许多生动贴切的比喻,把自己爱书的情感表达得更形象。①作者把书比喻为家。②作者将书比喻为朋友。

③作者还将书比喻为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拓展练习: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④作者将书比作人。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有情。作者读书,就如与人在交谈一样。

⑤作者将书比作伴侣。这正是与题目相呼应,《走遍天下书为侣》。补充积累:

正是这些贴切的比喻,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爱书之情,读书之法。其实关于书的比喻有很多,高尔基也曾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你读过这样的句子吗?或者结合你自己的体验,也试着来说一说这样的句子。学生展示自己的积累和收集的资料。(5)列举

作者将自己读书的方式方法详尽地叙述下来,给我们以启发指导,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反复读一本书,不断体会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要想生动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就要采取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说理才会清楚,方法才会具体,才会让人心服口服,让人有所收获。读写结合的有效设计突出了课题的研究,促进了学生认识,为学生自己的读书与习作提供了方法借鉴。

四、感情诵读,体味情感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五:课堂检测: 1:仿写句子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2.本课的读书方法给自己的启示是什么? 板书设计

走遍天下书为侣

提出观点

带一本书旅游

原因:

朋友

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方法

走遍天下书为侣A 篇8

实验小学林秀华2012、9

一、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文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和方法。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激发对书的美好情感;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

侣”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

【设计意图】(交流讨论,让学生尽情说出自己的选择与理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为下面的“走遍天下书侣”作了对比映衬作用。)

2、刚才大家谈了很多,我们似乎很难作出选择到底带什么东西。可有这样一个人,她说(课件出示):如果你问到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请大家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味儿?

3、什么是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

4、这句话中的“我”是谁?

(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这是她在1974年为国际儿童图书节所写的献辞里讲到这话,让我们再次感受那份感人至深的献辞吧!出示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

5、朗读课题,解读课题:

(1)谁愿意来读课题?指名读:

(2)你的声音里透出了疑问,“侣”是生字,由侣字你想到了什么词?(伴侣、情侣。)四个词呢?如影相随,亲密无间,形影不离等。

(3)那题目是什么意思呢?今生今世,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波折、考验,书都是最好的伴侣。

(4)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学习课文前,老师要检查大家对拼音的预习情况。

2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的概括全文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

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二、读书交流,深入感悟

1、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毫不犹豫地选择一本书作为环游世界的伴侣?现在,让我们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来细细体会其中的道理。

2、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画出有关句子。

①你喜欢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②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③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3、交流找到的句子。

4、谈一谈你对上述几句话的体会。

第一句: “你喜欢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1)这句话作者把书比作什么?(板书:朋友、家)你认为朋友是什么,家是又是什么?我想问大家,你们会因为天天见到好朋友而不愿再见

到他们吗?你们会因为对家太熟悉就弃家而去吗?(不会)

(3)是啊!因为朋友代表着友谊,家代表着温馨。朋友在我们孤单寂寞时

给以陪伴,安慰;家是爱的港湾,还会给我们带来新发现和惊喜。朋

友如此,家如此,书也如此,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书无比的喜爱。所以

作者说“你喜欢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第二句: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什么?(作者非常喜欢读书,百读不厌;读同一本书每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正如苏轼说的:“旧书不愿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告诉我们平时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板书:常读常新)

第三句: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1)什么是故地?“随时想去就去”说明什么?(师:体会得不错。

希望大家别冷落了自己喜爱的书,经常故地重游。)

小结:作者不仅把书当做朋友、家、故地,还将书看作伴侣。也就是生命中能够共担风雨,分享喜怒哀乐,让我们跟随作者的心情,一起来品读这三句话。(引读:提示上面三句话,强调作者走遍天下书为侣)

5、交流名言,仿写练笔。

(1)书像一个朋友,像一个家;书就是一位朋友,就是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正是这些贴切的比喻,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爱书之情,读书之法。其实关于书的比喻有很多,高尔基也曾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你读过这样的句子吗?交流交流你积累的名人名言,(2)学生交流名人关于书的名言。

(3)结合自己积累的读书名言,试着写一写“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也是_____。”。(写在书本上)

【设计意图】(通过作者将书比喻成朋友、家、故地,并且运用了反问,比喻,假设等修辞手法,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体验情怀,悟出写法。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或名人名言,仿写中进一步感受爱书之情,明白读书的意义,增强读书的兴趣。)

三、了解阅读方法。

1、我们知道了作者选择书作为旅游伴侣的原因,感受到作者爱书的情怀,作者认为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不管读多少遍,她是怎样去阅读的呢?她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课件出示):回答两个问题:

(1)你认为作者读书有一定顺序吗?

(2)你认为作者读书有方法吗?(理解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欣赏──寻找新知──想像)

(3)读了文中作者的读书方法,一定对我们有所启发,我们平时也读了许多书,你是怎样读书的呢?谁愿意说一说?注意用上“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

(4)挑战读。这么好的读书书方法,想不想把他们记下来,让我们一起比

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

(5)出示填空,挑战背诵。

【设计意图】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来介绍读书的方法。引导学生梳理、概括,这既是理解内容的过程,更是锤炼思维的过

程。通过赛读,抓住关键词指导学生背诵,学以致用,让学生把从文中的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学生日常的读书中,起到指导作用。

师:是啊!不同的人,读同样的文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怪不得作者说,读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6)理解这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指读者因阅历、体验不同而感受不同。作者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读书方式、方法,收获也是独特的。以自己的方式阅读,对书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使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7)读读这句话。

四、阅读链接,升华情感。的确,一本好书是朋友、是家、是故地、是伴侣,不仅能给人带来快乐,还有慰藉;不仅能让你深思,还能给你启示。好书,是智者,是良师,是诤友,也是伴侣。师:老师也送大家一句,“爱书吧,它是你飞翔的翅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带着爱书的情怀来欣赏美国作家艾米莉的《神奇的书》(出示课件)

五、回顾总结。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同学们,我们未必能走遍天下,但我们可以以书为友,以书为侣、热爱读书、常读常新,让书香伴我们成长。

四、板书设计:

走遍天下书为侣

(以书为侣,其乐无穷)

常读常新

书————————>侣

走遍天下书为侣作文 篇9

走遍天下书为侣

每当我沉浸在书的海洋中,便不能自拔。那一本本散发着油墨香气的书是多么诱人!

书是一个大花园。无数奇花异卉,流连戏蝶,鸟语虫鸣……无不引人入胜。走进它,眼前尽是锦簇的花园,烦恼尽皆代为乌有,轻松自在,与世无争。书亦如此,走进它,便如身处世外桃源,无论忧愁、恼怒、伤心、委屈……全忘得一干二净。脑中闪现的,只有书中的人物,书中的悲欢离合:一个封存了十年的花园,留着她最后痕迹,充满着那些回忆,是那么安静,那么熟悉,这是一座《秘密花园》。

书是一台时空穿梭机。它带我去领略了古代战场上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引领我享受了那僧敲月下门的幽静,那去深不知处的神秘,那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恬美;也让我认识了多愁善感的黛玉,千里寻夫的孟姜女……

书是一片自由的`天空。孙猴子、唐圣僧漫漫西天之旅的见闻,何不引起我们许多幻想?妖怪们长得什么样?如来佛何许人也……看着,看着,思想便被拓了一片广阔的天空。无论何时,书中的世界总是无比宽阔,没有世间许多无谓的烦恼与争执,只需静下心,如品茶,虽淡然,却唇齿留香。那是一个极引人的世界,无论你上谁,无论你在哪里,书总会敞开大门迎接你,任你在书中去翱翔、去冲浪。

书是一块吸铁石。只要是爱看书的人,都是一块铁,被它吸引,为它折服。我也不例外,看书时只有手中的书被抽去时才如梦初醒,回到现实。自我识字时,就被它吸住,一直到现在仍未解放。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它都是我孤独时的伴侣,烦恼时的知音。

读《走遍天下书为侣》心得 篇10

家是多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会爱自己的家。‘一本书,就好似自己的朋友,朋友是你一生当中最好的助手,你总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他们了吧?’的确,我们每次与朋友们相见时,总是那么开心,那么激动。读书也是一样,一本好书,无论你读多少遍,每一遍你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新的收获。我也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女孩,我在生活中就像“小书虫”一样经常“咬文嚼字”,我的生活有书伴着,才会有情趣,才会有快乐!当然,“咬文嚼字”也要有方法,这样才能有更深的体会,更多的收获。我觉得读完一篇文章,首先要会思考:故事中的主人翁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然后再在脑子里把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接着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和词句摘录下来,再回过头来品味,并问问自己为什么会喜欢它们……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书的喜爱、对书的深情。从中,我懂得了读书要讲究方法,也明白了读书原来这么有趣,这么快乐!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11

《走遍天下书为侣》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阅读链条:

一、神奇的书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没有一匹神奇的骏马/能像一首诗/带领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可是它装载了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

二、读书名言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刘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于谦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苏轼说:“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三、读书笔记的几种写法

1、摘录式。读书时,把书报上精彩的、有意义的、富有哲理的语句、重要的片断摘抄下来。摘录时要注意,不能全抄,而要把书中的优美词语按人物类、景物类、状物类、警句类等摘抄下来。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写作文需要时,就可以从“词语仓库”里搬出来,参考使用

2、体会式。读书之后,有自己的收获、心得、体会或认识、感想等,再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下来,这叫读书体会或读后感。这种体会式的笔记,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适当地引用原文作例证,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写出真情实感来。

3、提纲式。读一篇文章,要逐段地把作者隐含的提纲找出来,记下来,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编提纲可以采用文中语句和自己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写,提纲的语言要简明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纲式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中心,记住要点,理清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批注式。在阅读时,为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边读边写写画画,把书中的重点词句和重要内容用圈、点、画等标记勾划出来,或在空白处写上批语、心得体会、意见。如毛泽东读书就经常采用批注法,有时整篇文章画满了符号,空白处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和意见。有的文章内容写得有出入,不符合实际,他就写上批语,提出修改意见。

五、书签式。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以记在书签上。把书签夹在课本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房间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念一念、背一背。这种书签式的

博达助教通

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达标过程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一)达标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3.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为什么选择以书为侣呢?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二}达标测试

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读音,用“√”表示

伴侣(lǔ lǚ)娱(yú wú)乐 某(mǒu mǔ)种 编(biān biǎn)故事

2、比一比组成词

趟()豫()盒()诵()尚()像()盆()涌()

3、作者走遍天下以书为侣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一)达标提示

1、书到底有怎样的魅力,使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作为自己唯一的伙伴呢?自由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2、她是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呢?细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注意画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读书方法是什么?她的读书方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你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3、仿照课文的开头三段写一写自己的想法。

(二)达标测试

1、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以下几个句子:

(1)“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从“总能”和“不管”你体会到。

(2)“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从“一遍又一遍”又体会到作者。

(3)“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这句话中作者把 比作了 作者这样比说明了。

(4)作者把书当作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不论朋友见了多少面,家回了多少次,我们还是会发现新的东西。这说明了。

2、学习第七、八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作家为什么()。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回过头来品味(),并问问自己()。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最后,我会想象作者(),他会有()„„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1)按课文原文填空。

(2)、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的读那本书?把这些词语圈出来。

博达助教通

(3)、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请试着归纳出来。

(4)作者的读书方法给了你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课文的开头三段写一写自己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总结全文 拓展延伸(一)达标提示

1、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书作为自己唯一的伙伴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2、作者特别喜爱书,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作者很会阅读。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3、背诵第七自然段。

(二)达标测试

1、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书作为自己唯一的伙伴,我从中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欢的书就是,也是。

3、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呢? 文章先通过()来展开文章,通过层层深入的(),一步步表明自己的观点。开始 自己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然后又进一步()别人感叹,自己的回答是愿意读上一百遍,表明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最后()自己坐在自己的船里,如何反复地读书。

作者还采用了()、()和()的手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4、精彩阅读

中今古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因为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一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读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读,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总”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逐字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最后是总,就是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死读书,读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既能钻出去,又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不如无书。”

博达助教通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联系上文,“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意思是什么?

(3)这篇短文讲了两个要点,请简要的写出来。

(4)你喜欢哪种读书法?为什么?

上一篇:江苏高二期末数学试题下一篇:巧思巧法助你夺得考研数学高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