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部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职责(精选16篇)
技术部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职责 篇1
1 传统软件与现代应用软件
1.1 传统软件
构成软件开发流程的主体为开发周期模型,其中生存期模型为软件工程的具化思想,能够涵盖软件系统开发、运行、维护、企业实施相关活动及任务的所有内容。传统软件开发中包括集中典型的生命周期模型,包括增量模型、演化模型、瀑布模型以及螺旋模型等,在实际软件应用的开发过程当中,每个模型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但相应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如果在一个软件开发的过程当中,模型与软件本身所具有的特质不相符,或软件本身及模型的特性在不断发生变化,将很容易导致软件的开发失败,这种情况在以往的软件开发当中极为常见。
例如瀑布模型所具备的优点为能够对软件开发的现阶段进行准确标示,其中采用了自上而下的方式将整个开发过程分为不同的开发阶段,每一个阶段当中均包含着明确的工作内容,便于对整个开发过程进行调控。当各个阶段的工作结束之后,也就标志着整个开发过程也随之结束。然而,瀑布模型的缺陷却恰恰存在于其自身的顺序特性,因为在实际的软件应用开发过程当中,很难一次性将所有的需求全部确定完毕,因此在部分阶段当中很有可能进行反复的调整,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设计的理念、编码以及测试等方面的调整。
1.2 模式更新后的现代应用软件
由于现代绝大多数的应用系统均已www作为基础,然而随着人们对于应用软件的需求不断更新,因此也需要更为相近的开发、维护以及管理方法与之对应。与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不同,现代的软件开发工程当中已经无法融入传统软件的工程与技术。当软件开发企业将软件开发技术予以转型时,所有对软件开发予以支持的工作与环节也要进行相应的转变,也就是说要做到软件应用、开发过程、资源配置以及组织结构的同步化。因此,面对目标群体的软件应用开发需要结合相应的软件工程予以实现。
1.3 两者之间的差异
软件应用系统的开发时间更短、初始需求较为模糊,这也成为了其独有的特点,在与传统软件的比较当中,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部分以软件为基础的系统更为强调信息量,主要面向文档的开发,其中包含静态或动态的网页;以软件为基础的系统更加关注感觉与视觉的感受,开发的宗旨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用户形式与类型更为多样化;绝大多数以软件为基础的系统需要满足拥有不同能力与技术的客户需求,其中必须具备更为复杂的信息递交、人机接口以及用户界面;绝大多数以软件为基础的系统通常是以内容作为驱动方式,在系统开发的内容当中包括提交模式的开发,而传统软件开发当中主要是以功能作为驱动方式,或者是以过程驱动为主要方式;与传统软件开发相比,软件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够将科学、技术以及艺术进行完美结合,进而滋生更多的艺术气息与技术应用概念;以软件为基础的系统开发人员在知识含量、技能掌握方面要比传统软件开发人员更为广泛,所需开发人员种类更多。
虽然以软件为基础理念的系统开发当中也包含软件开发与程序设计,其中也采用了一部分软件工程的原理,但是与传统的软件开发有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与软件工程也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两者在开发软件应用方面差异性更为显著。
2 软件开发工程流程
2.1 软件工程模型组成
有鉴于软件开发工程的特性,以及软件应用系统开发与传统软件开发之间的差异性,本次研究针对软件工程的流程模型作为软件应用的开发总框,包括开发流程模型、项目管理模型以及组织公共模型为主体的三部分。开发流程模型将开发的生命周期予以说明;项目管理模型对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流程、管理方法的建立等方面予以说明,能够有效提高项目当中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效率;两者产生交叉的流程即为组织公共模型。其中,项目管理工作将会参与整个软件系统的开发工作。
2.2 软件开发流程
软件开发流程是在迭代思想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一种模型,一次迭代代表着生成可执行版本的开发活动以及所需的辅助工作,例如版本描述、用户说明等。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开发迭代也代表着所有工作流程的经过描述,其中包括客户需求、软件分析、系统开发、设计实现、性能测试以及软件发布等工作,这种流程模型的本身就类似于前文介绍的瀑布项目模型。在软件的整个开发流程当中,包含软件工程人员、客户需求、软件系统设计、应用实现以及测试几个部分,而软件工程人员又包括开发人员、质检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素材收集人员以及客户等几个方面。在上述类型当中,以软件工程人员作为基础,软件是客户需求的市场动力,软件的设计以及测试为开发手段,软件实现则是开发的目的,几个流程结合才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软件开发流程。
3 软件工程项目管理
对软件工程项目实施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得软件项目能够在预定的成本、流程进度、质量标准之上顺利完工,从而在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对项目成本、参与人员、项目进度、工程质量、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合理化科学化的分析及管理活动。对软件工程进行项目管理能够将单一的开发人员能力转变为整个软件开发企业的能力,进而提高软件开发水平,使得整个企业的软件生产理念及能力逐渐成熟化,从此走上稳定的发展道路。
3.1 项目管理概念
软件项目管理指的是以软件应用程序对项目整体设计与管理的一种结构,在这种结构当中包括浏览器、网络以及软件服务器等主体,在以浏览器为客户端的软件应用程序开发以及网站设计等项目的管理当中有所体现[3]。而随着流程的不断推移,软件项目本身的规模也会随之不断扩大,参与人员的数量开始增加,因此就会出现很多硬性的规范与要求,可以说现代软件开发工程已经不存在英雄主义的个人模式,而是向着项目化、集团化以及工程化的发展方向前进。因此,项目管理概念也逐渐在软件开发工程当中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中可以包括项目准备、策划、计划、启动、跟踪管理以及关闭。
3.2 项目管理过程
在项目管理的流程当中,准备工作包括外部准备与内部准备两部分,主要是针对项目招标的方案进行可行性的分析;随后是项目的启动工作,在这一阶段当中主要根据招标的内容进行软件工程的方案策划;接下来是项目计划,对本开发项目当中所需的人才与技术进行规划;在项目跟踪当中,要对整个软件工程的设计过程进行评估;在项目结束后,通过各项检测合格后验收。整个软件工程的流程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会进行不断的优化与改革。如果软件开发企业在项目管理当中能够更加成熟,并且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水平,那么就能够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竞争优势。同理,其他的软件开发企业也不会闭门造车,同样也会寻找各种优化与发展的方式与契机。
4 系统软件开发中的软件研制技术管理
系统软件所涉及到的层级较多,其中包括深层次理论问题、系统实现方面的问题等,因此系统当中的复杂程度较高。对如此复杂的系统结构进行分析后能够发现,模块之间存在极强的互相依赖性,对单个模块进行修改时将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在软件的封装、程序的实现上进行模块化的操作,能够使得整个软件工程标准期望值更高,但是这种系统的开发将达到很难实现的程度,即使能够实现也要经过一个较为漫长的操作进程。例如UNIX操作系统,在最初的设计当中,各个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及其复杂,针对其依赖性极强的特点想要予以改进,但是却因为系统的复杂性与特殊性难以实现。一直到Mach操作系统问世才解决了这一难题,但是已经花费了近20年的时间。
正是因为系统软件具有更为复杂的问题域,因此整个开发进程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开发的过程当中对于开发人员的管理、相关档案材料的管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需求。
所谓软件工程指的是采用规范的工程化方法对软件进行控制与管理,其中包含了与软件相关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有专家认为“工程”一词还很难对系统软件的全部内容予以概括,尤其是与理论产生关联性的工作,因此对于系统软件的开发与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及优化,目前所掌握的技术与管理模式还谈不上成熟运用“工程的方法、原则以及标准规范”对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指导。从这一方面来看,目前的软件工程方法还无法解决系统软件开发与研究当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比如说系统软件的相关理论研究就很难采用软件工程技术的规范化工具予以表达,这是由于软件工程技术工具的描述表达能力较差,由此可见软件工程技术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
5 结语
软件技术尚处于发展中阶段,但是软件的应用复杂性也越来越高,软件开发的理论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现象,应该随着客户以及市场的需求不断发生着变化。本次研究当中针对软件应用开发的特点进行流程模型的设计,其中包括软件应用开发的整个流程,能够为软件开发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超.关于“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及课程系列设置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21):104-105.
[2]韩承双.论软件工程课程实践教学方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3):73-74.
技术部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职责 篇2
摘 要: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自身硬件组成与软件设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计算机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重视自身硬件性能的提升之外,逐渐将系统软件的开发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以此从系统软件构成方面来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软件的科学开发,该文旨在从软件工程技术的角度出发,在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其在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科学高效运用进行全面探索,以期提升系统软件开发的质量与水平,促进计算机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系统软件开发 软件工程技术 原则 运用方式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c)-0083-02
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应用的范围日益广泛,逐渐成为现阶段社会生产与生活中重要的工具。系统软件作为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核心构成,通过自身的逻辑语言与数学算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计算机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实现了经济生产与社会生活的智能化[1]。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软件开发的质量与水平,使得系统软件能够满足越来越多样化与专业化的使用需求,我们将软件工程技术引入到系统软件的开发过程中,通过这种方式促进系统软件开发的效率,实现系统软件开发的人性化与信息化。因此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探究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中的科学高效应用就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 传统软件应用程序与软件开发分析
对传统软件应用程序与软件开发的客观分析,能够帮助参与系统软件设计的相关工作人员进一步厘清传统软件应用程序中存在的不足,并以此为基础为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中的运用准备条件。
1.1 传统软件应用程序开发工程分析
在传统软件应用程序开发工程中,为了保证程序开发有序进展,在软件应用程序开发之前需要进行模型的构建,并根据软件应用程序的设计需求与使用环境,在相关软件开发理论的指导下,对软件开发模型进行多次计算与修改,形成生存期模型,而生存期模型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又产生了诸如演化型、螺旋型以及增量型等多种形式[2]。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何种形式,这些模型在软件应用程序开发的实际操作中,都表现出一定的不足,存在缺陷。例如演化型模型能够对软件开发流程进行科学的优化与调整,从而便于软件应用程序的有效管理,大大降低了软件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几率,但是如果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了差错,将会造成整个软件开发流程的紊乱,对软件应用程序开发的稳定性带来极为消极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虽然现阶段大多数的软件程序仍是以WWW为构建进行设计与开发,但是为了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相关企业不断进行软件开发与管理流程的优化,以期使得软件开发工作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传统软件应用程序的开发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要求,这就要求相关企业要立足于软件应用程序设计开发的实际,进行全新模式的科学探索。
1.2 软件应用系统分析
传统软件的开发周期较长,应用程序日益复杂,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软件应用程序更新换代速度的客观要求。系统软件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模式,以软件作为构建的基础,对于数据信息有着较强的处理能力,并且以页面作为主要的展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软件应用程序使用者的不同使用需求,并且凭借着自身对各类技术与软件功能的科学整合,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软件应用程序开发周期,提升应用程序的简洁性与使用性[3]。
2 系统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运用中应遵循的原则
(1)系统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中的运用必须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系统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中应用目标的实现,要充分体现科学性的原则,只有从科学的角度进行系统软件工程技术重要性、系统软件开发流程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与技能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考量,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满足实际的系统设计需求与企业应用的要求,只有在科学精神、科学手段、科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够以现有的技术条件为基础,进行系统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科学高效运用。
(2)系统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中的运用必须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系统软件开发相关工作的科学高效运行,需要雄厚资金的支持,从实际来看,资金的稳定供应与否直接影响到系统软件开发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因此系统软件开发在进行系统软件工程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最大限度降低系统开发企业在设计与构建过程中系统软件的开发建设与应用成本,降低系统软件开发企业在软件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从而能够将更多的资金利用于其他方面,促进系统软件开发企业自身的健康快速发展,提升其经济收益。
3 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运用的途径与方法
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运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相关软件设计人员充分认识到传统软件应用程序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并在相关原则的指导下,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方式,实现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科学高效运用。
3.1 软件开发模型的科学构建
软件工程的特殊性使得软件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与传统的软件开发工作有着极为明显的区别。而为了保证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中的科学高效运用,就需要进行软件开发模型的科学构建,通过对整个系统软件应用程序的科学解读,对开发周期、基本流程以及软件开发管理工作的重点进行梳理,以此为基础进行软件开发模型的构建,同时为了保证模型构建的质量与效果,还需要进行项目管理模型以及组织公共模型的建立,通过这种方式及时发现软件开发模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原因进行考察,找出应对差错的方式,从而保证开发流程的有序进行[4]。
3.2 软件应用程序的开发
通常情况下,软件应用程序的开发会以系统软件的迭代升级作为自身的组织框架,在软件一次次地更新中,对软件的性能以及潜在的发展方向进行准确判断,也就是说软件应用程序涵盖了软件开发的各个方面。所以为了充分发挥软件应用程序开发的作用,就需要对软件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进行客观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下一阶段的软件应用程序的使用需求、设计重点以及性能测试提供有效参考[5]。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软件应用程序开发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因此在进行软件的开发设计中,要对软件应用界面进行科学的优化,并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对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全面了解,对于用户感兴趣的内容、重要资讯以及核心内容安排应用界面的合理位置,通过这种优化能够让用户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充分满足自身的审美体验,从而大大提升用户使用软件的频率,实现高效开发与合理利用。
3.3 软件工程管理的有效运用
立足于计算机硬件加速升级的趋势,以硬件为支撑,不断提升软件工程管理的效率。软件工程管理与软件开发技术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软件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就需要不断进行软件开发技术的完善与调整,使其能够满足实际的管理需求。
参考文献
[1]邱恩海.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过程的应用[J].信息化建设,2016(4):129-130.
[2]王楠.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软件工程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5(45):90.
[3]周敏.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软件工程技术[J].电子制作,2015(8):85-86.
[4]郑彦平.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软件工程技术[J].电子测试,2014(24):122-123.
技术部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职责 篇3
1公司软件系统导入规划及投资预算编制审批后执行;
2.公司信息系统的总体构架、设计及需求的调研工作;
3.公司对信息化规划及展开业务分析,并就需求满足水平与相应的投入、优先性进行平衡;
4.公司软件系统各项目接口对接协调工作。公司软件系统项目导入、统筹管理;
5.公司现有软件的日常运营维护、升级跟踪;
6.负责控制信息化项目预算,及方案审批工作。负责公司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监督、成本控制及风险评估工作;
7.负责公司信息系统的选型及实施工作,负责公司信息系统试运行验收、推广和生命周期管理;
___组织信息化项目的开发和实施并确保项目成功,提供技术支持,保障已运行项目正常平稳;
9.负责建立和完善本部门、专业管理职能的工作制度,并监督实施;
10.负责部门人才梯队及团队建设,员工选拔、调配、培养、绩效等管理;
___本部门与上级、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工作。
软件技术支持工程师岗位的基本职责2
职责:
1.负责公司产品的售前售后技术支持
2.负责安装部署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Linux),3.配置java/
.net软件运行环境,4.安装数据库(SQL
Server、MySql)以及数据库文件的各操作(导入、分离、附加、还原、备份等),5.搭建IIS
Web和Tomcat服务器环境并部署其站点,部署软件系统,并进行配置以及测试;
6.调查项目需求,编写需求文档,并编写改进文档,编写产品使用说明书和功能介绍书,测试软件;
7.客户讲解和培训,处理运行中的问题;
任职资格:
1.大专以上学历,能力较好者可放宽此条件
2.掌握一定的Java/.net技术语言
3.熟练掌握网络层面的技能、程序服务等
3.具备多种系统安装部署能力;
4.具有数据库安装、备份、维护的实操经验
5.具备搭建部署服务器环境及配置的能力
软件技术支持工程师岗位的基本职责3
职责:
1、负责软件产品的环境配置,部署调试工作;
2、负责软件产品的运行相关问题进行排查和解决;
3、负责记录系统问题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作;
4、负责技术支持的其它相关工作。
任职要求:
1、计算机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2、具有Windows服务器基础、数据库基础和网络基础;
3、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学习总结,具备团队精神和认真负责态度;
4、接收优秀应届毕业生。
软件技术支持工程师岗位的基本职责4
职责:
1、提供公司软件应用系统的售前技术服务、独立实施和售后维护;
2、负责软件的演示和培训。
3、收集理解客户需求并及时反馈;
4、解决客户软件/硬件的技术问题;
5、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对客户进行技术培训和疑难解答;
6、编写相关产品问题和技术问题的报告;
7、负责技术方案、技术类文档的编写工作;
岗位要求:
1、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大专以上学历;
2、熟练操作SQLserver、Oracle数据库
3、熟悉网络维护调试和服务器的安装调试;
4、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责任心强;
5、熟悉java程序发布流程,熟练各个操作系统环境的部署;
6、学习能力强,能熟练掌握公司各个项目的业务知识;
7、数据敏感,熟练数据的各项操作,并能做数据备份和任务计划。
软件技术支持工程师岗位的基本职责5
职责:
1.按要求接收指派的客户请求,处理,跟进直到关闭case;
2.在上级指导下操作;
3.严格遵循case的操作指导等管理流程工作,确保case能够及时有效的得到对应和更新,并且每一步操作都能达到服务标准;
4.每一个case都要存档记录,包括所有的解决步骤;
5.能够积极的,有效的,灵活的完成团队目标和要求;
6.服从/完成具体的或者临时特别的工作;
7.与其他团队成员合作,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8.参与部门会议,定期配合部门经理进行___对1工作回顾;
9.工程师监控自己所在的组里的所有case工作状况;
10.通过每天的工作,网络培训和其他工具,不断坚持自我发展。
技术和能力:
1.以客户为导向,积极解决客户问题,满足客户要求;
2.较高的客户服务技能,电话沟通技巧,口语和书写能力;
3,英语熟练,会日语是加分项;
4.丰富的各种软/硬件知识,熟悉Linux,Windows
操作系统
;
5.熟练掌握Databases,Operating
Systems,Programming,Networking等;
6.解决问题的技能;
7.自我管理能力;
技术部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职责 篇4
1.负责客户技术支持及销售人员的的技术辅助;
2.负责客户软件安装与调试;
3.负责客户的现场培训及现场答疑;
4.负责客户售前售后的技术问题答疑、处理及维护;
5.参与项目招投标相关技术内容的筹备,负责标书技术部分的编写及答疑、应标等;
6.协助公司各部门工作,排除相关技术障碍;
任职资格
1.计算机专业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2.至少一年以上软件技术支持工作经验;
3.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挖掘用户需求,提出解决方案;
4.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准确地阐述解决方案;
5.善于调动培训中的气氛,能够激发客户的学习热情;
6.有责任心,对人热情;工作积极主动,执行力强;
软件技术支持工程师工作的职责 篇5
1、负责电信网络支撑管理软件产品的工程实施、技术支持;
2、负责电信网络支撑管理软件产品的测试、客户培训、工程安装、售后维护等工作;
3、负责本地化需求的收集及软件开发。
任职资格
1、计算机、通讯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三年以上计算机行业工作经验,两年以上软件项目实施和运维工作经验;
3、熟悉UNIX/Linux操作系统操作软件安装和日常维护,了解Hadoop存储相关知识;
4、熟悉Oracle、GrennPlum数据库使用和日常维护;
5、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有较强的责任心;
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思索 篇6
软件工程的从概念的提出到取得长足的进步一共经历了30多年, 其中较为重要的进步主要是建立于高级语言基础上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以及相关的开发工具、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CASE) 成为研究热点, 并开发了一些对软件技术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软件工程环境以及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的编程思路以及编程方法的诞生。从本质上而言, 软件属于客观事物的范畴, 也是对其他实际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断改进, 因此客观世界的不断变化以及快速发展决定了软件工程的诞生以及进一步发展。软件的发展中重要的贡献就是解决了硬件的异构特性, 比如可以采用操作系统从客户的角度屏蔽了计算机硬件之间的差异, 目前屏蔽中间件的异构性的网络服务技术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更为复杂的异构问题都会促使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 应用软件工程的理念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主要需要建立合理的模型并采用正确的处理方式, 剞劂概念模型以及现实问题之间的映射关系。
2 软件以及软件的基本特征
软件是对于客观事物工作规律以及内在机制的一种具体描述, 是客观事物在计算机技术层面的直接反映。其基本的特性是能够反应客观世界不断变化的需要。软件的本质特征是软件的演化性以及软件的构造性。应用软件模型实现更为直接的表达, 更符合用户的思维习惯, 正是对于软件本质属性的阐述。在高级语言出现之前的汇编指令主要表达的就是实现语言构造到概念的转移, 在抽象层次中属于较低的水平, 而后随即出现的高级程序, 尤其是面向对象的开发软件则在抽象层次上具有较大的提升。
3 软件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软件开发实际上在本质意义上来说就是完成了高层概念到底层概念之间的映射, 实现不同层次的逻辑之间的转换。对于大型应用软件, 其映射的结构以及映射关系较为复杂。按照目前的基本要求以及规范, 软件工程 (software engineering) 是以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相关技术为基础, 采用工程管理的模式以及方案, 对软件产品进行定义、开发、维护以及后期的管理。
软件工程中最为基本的目标是实现产品的正确性、可靠性以及合算性。所谓正确性也就是说所设计的软件要能够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 完成相应的设计功能;可用性指的是软件的基本结构以及相关支撑资料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合算性则指的是软件的成本与性能之间的平衡。因此软件工程的开发过程就是一个生产一个最终满足用户需求且达到工程目标的软件产品所需要的步骤。一般而言主要包含了需求设计分析、功能实现、客户确认以及支持等一系列的过程。在软件工程的开发设计中必须遵循以下的四个原则, 首先是要能够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 设计要体现模块化的思维, 要能够考虑到软件的一致性以及集成组装性等方面的问题;此次要采用合理的开发风格, 以此保证软件开发的可持续性, 不断满足用户提出的新要求;同时要能够为软件开发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支持, 保证按期对客户提交符合要求的软件产品;最后就是要能够保证对于软件工程的有效管理。
4 软件工程的发展趋势
传统意义上的软件开发是一个静态的封闭的平台, 一般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案, 在这样的模式一般都是首先确定系统的范围, 然后进行项目分解, 逐步实现的方案。在未来的软件开发中需要的就是采用一个具有丰富的基础软件作为开发必须的平台, 同时要求开发平台具有动态的开放特性以及灵活的设计框架。开发活动要能够不断实现“无序”到“有序”之间的不断循环, 由不断变化的动态特性逐步实现稳定;程序的合理性以及正确性表现形式逐步多样化, 软件体系结构中侧重点从软件实际结构的分解转换为对于不同协同尸体的聚合。未来软件开发将是软件实体进一步开发, 在Internet的不同节点上任何一个软件的实体都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中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发布, 从而实现其他软件实体进行跨网络的互连互通协作和联盟, 从而形成一种与当前的信息Web类似的Software Web.Software Web。
5 结论
目前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要能实现软件与硬件的结合, 所谓软件就是能够与系统结合符合工程开发规律的程序, 硬件也就是指微电子技术。要能够实现面向应用, 实现软件以及硬件一体化的系统以及成熟产品, 在工程理念的背景下可以将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总体趋势归纳为软件开发平台的虚拟化以及网络化、编程设计方法的对象化以及系统的构件化。同时产品家族化、开发工程化、过程规范化、竞争国际化、生产规模化等也是目前软件工程技术发展的最新特点。网络构建的软件理论以及方法实现等主要的工作侧重点在于实现以下的转变, 首先是传统软件结构到网构软件结构的转变;其次是从实体单元的被动性到其主动性的转变;同时能从系统的静态性演化到系统的动态性、协同方式从单一性到灵活性的转变也显得尤其重要;最后从经验驱动的软件手工开发模式到知识驱动的软件自动生成模式的转变.建立这样一种新型的理论、方法以及实现都是软件工程技术中重要的技术特征。
参考文献
[1]印桂生, 王莹洁.董宇网构软件的Wright-Fisher多策略信任演化模型[J].软件学报, 2012 (8) .[1]印桂生, 王莹洁.董宇网构软件的Wright-Fisher多策略信任演化模型[J].软件学报, 2012 (8) .
[2]付德平, 李海峰, 韦延民.UI元模型建模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11 (7) .[2]付德平, 李海峰, 韦延民.UI元模型建模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11 (7) .
软件工程领域应用复用技术的分析 篇7
关键词:软件工程 复用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a)-0098-02
软件系统在快速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相当多的重复开发现象,浪费了大量的开发资金和技术。为了减少或避免这种重复开发,提高软件系统的开发质量,推动软件工程的发展,可以在软件工程领域中应用复用技术。
1 软件工程领域应用复用技术的意义
1.1 软件工程领域应用复用技术的含义
通常情况下,软件系统的开发和投入应用都要经历“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编码—系统测试—系统维护”等过程,而这些过程中有很多重复的工作内容。为了减少重复工作造成的时间和资金的消耗,软件工程领域的工作人员通过使用复用技术以及可复用的构件组建新软件系统,取代传统的“一切从头开始进行”的软件开发方式,达到实现软件复用的目的,就是复用技术在软件工程领域应用的含义。
1.2 软件工程领域应用复用技术的意义
1.2.1 提高软件系统质量
(1)可复用构件在组建系统时,需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试验,因此组建出的系统具有更强大的性能和更高的稳定性。
(2)在软件工程领域应用复用技术,能够提高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互操作性,提高了软件系统工作效率。
(3)利用可复用构件和框架,能够进行快速的原型设计和构建,从而能够得到用户的使用情况以及对软件系统功能的反馈。
1.2.2 降低软件开发成本
(1)软件工程领域应用复用技术能够提高软件系统的生产率,缩短组建一个新系统需要花费的时间,降低软件系统的生产成本。
(2)可复用构件在组建过程中经过科学严格的设计与检验,具有更高的性能和可靠性,能够有效减少软件系统维护的可能性,降低软件系统维护的代价,能够节省一大笔软件系统的维护费用。
1.2.3 推动实现软件工程
在软件工程领域应用復用技术,可以提高原型设计的效率、避免重复工作、降低系统被维护的可能性、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对于解决软件发展面临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而这又刚好符合软件工程提出和发展的目的,能够推动软件工程的实现和发展。
2 将复用技术应用到软件工程领域时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1 软件构件技术
主要使用的构件为代码级构件,直接由工具支持,分为二进制代码和源代码两种,前者的复用方式为黑盒复用,主要用于了解构件的接口和属性等信息;后者的复用方式为黑盒复用和白盒复用。
将复用技术应用到软件工程领域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应用软件构件技术:
(1)获取构件:通常从已经存在的软件系统中挖掘获取,找到可复用构件;(2)构件模型:通过设计和组建模型,了解不同构件之间的关系,便于可复用构件的进一步利用;(3)构件描述:对不同类型的构件的性能和属性等进行清晰准确的描述,着重于构件的组建和使用问题;(4)储存构件:根据对获取的构件的描述,将构建分类,并存入构件库,便于之后对构件的查询和检索;(5)构建的组装:了解不同构件的属性和组装机之后,在构件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构件组装,并对其进行标准化的处理。
2.2 CASE技术和软件复用库
2.2.1 CASE技术和工具
软件工程的实现和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这之中要需要涉及大量的软件开发,而CASE(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技术的使用能够降低软件开发和管理的难度,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促进软件工程的实现和发展。在复用技术应用于软件工程领域的过程中,CASE技术可以配合具体的开发方法,实现对可复用构件的选择、分类、储存、检索、组装、度量等一系列管理。
2.2.2 软件复用库
在过去积累的软件设计的算法和实现技术的基础上,对代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升,并将其保存和编辑,形成可以直接用于检索、查询和引用的软件复用库。在复用技术应用于软件工程领域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于软件复用库对可复用构件、构件组建方式、软件设计算法等进行管理,降低软件开发的难度,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能力。
2.3 开放系统技术
使用开放系统技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子系统,以及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保证系统演化和运行的稳定;还能够为软件系统开发的设计过程提供参考依据,缩短软件系统开发的周期,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同时,稳定的接口标准使得软件系统能够更容易适应复用技术,促进了复用技术在软件工程领域的应用[1]。
3 复用技术在软件工程领域的主要应用方面
3.1 复用软件的分析和测试信息
软件系统从开发到投入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大量的信息,其中就包括软件的分析和测试信息,为了避免对这些信息的重复测量和分析,就可以对部分信息内容进行复用。
(1)复用软件的分析:将重复的软件分析内容和方法抽取出来后,可以将软件分析的内容应用在其他软件系统的分析上;也可以将软件分析的方法应用在其他不同的软件平台上;还可以对软件系统中的部分构件进行分析。
(2)复用软件的测试信息:将重复的测试过程信息和通用的测试用例提出后,前者可用于为其他软件系统的部分测试提供参考信息;后者可以直接用于其他软件系统的测试中。
3.2 复用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的复用,能够使复用技术在软件工程领域的应用上升到软件系统的模块级别,而且可以复用的范围也更广泛。
3.3 复用代码
代码的复用主要体现在面向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中。在前者中使用复用技术指的是:将可以复用的部分抽象为函数,以向函数传递不同参数的方式,实现软件系统不同模块对函数的复用;在后者中使用复用技术指的是:将重复使用基类的代码或者成员变量等,在子类继承过程中进行重复使用[2]。
4 复用技术在软件工程领域的具体应用过程
4.1 指导复用驱动软件开发过程
指导复用驱动软件开发过程,主要是为了实现更高的共享率和复用率。一般从两个角度看待复用技术的应用:(1)应用者角度:利用可复用构件组建出新的软件系统;(2)生产者角度:重新设计、建立和获得可复用构件[3]。
4.2 评估软件复用能力
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软件复用能力评估的干扰,首先,要尽可能地挖掘软件中能够被复用的部分,提高软件的复用能力:对软件系统的功能、属性以及开发需求进行充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将适合复用的部分提取出来,并通过提高对这些可复用部分的使用效率,来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
4.3 选择可复用构件
(1)根据实际软件系统开发的需要,从供应商那里,网络上,或者其他并行项目中选择可复用构件,但一定要做好对这些构件的质量检测工作,确保选择的构件能够满足软件系统开发的需求;
(2)利用公用的或者个人的软件复用库,结合所开发的软件系统的特点和实际开发需求,从软件复用库中检索选择合适的可复用构件。
5 结语
将复用技术应用于软件工程领域中,解决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高软件系统开发的效率,推动软件工程的实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海.软件复用技术[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2):118-120.
[2]毛海骏.软件复用在软件工程开展中的应用探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3):54-55.
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职责 篇8
1.负责开发项目的系统分析、研发与组织实施
2.负责开发符合系统要求的软件内容
3.修改以有的系统方案,以维持优良的操作性能及正常的信息沟通
4.MES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5.提高生产的效率,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6.适应性维护工作
7.掌握生产流程,优化生产控制
8.提供技术指导,促进系统操作技术和译码编程的有效使用
9.跟踪IT技术进展,做好技术储备
10.推广完善公司系统,完成项目接口、开发工作
11.协助相关应用软件的安装调试工作
篇2: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职责
1、MES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2、适应性维护工作;
3、提高生产的效率,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4、掌握生产流程,优化生产控制;
5、跟踪IT技术进展,做好技术储备。
篇3: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职责
1、软件的程序设计与代码编写。
2、有关技术方案、文档的编写,软件单元的测试。
3、根据项目具体要求,承担开发任务,按计划完成任务目标。
4、配合系统分析人员完成软件系统以及模块的需求调研、需求分析。
5、独立完成软件系统及模块的编码。
6、协助测试人员完成软件系统及模块的测试。
7、负责编制与项目相关的技术文档。
8、根据项目具体要求,承担大型网站设计与开发。
9、部分软件功能模块设计和软件界面美化。
技术部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职责 篇9
关键词 软件工程 现状 挑战 展望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软件工程技术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其实质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平台,以程序编写为手段,将一些思维概念进行高科技逻辑处理,从而构造了理论概念与实践应用之间的完美映射。一般来说,计算机软件工程的设计开发是比较复杂繁琐的,往往涉及到各个层面,例如数理逻辑层面、计算机层面以及工程技术层面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软件工程开发的进度。目前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主要集中于软件构件技术、信息自动化以及安全稳定性技术等方面,然而软件系统的实用性和复杂性特征对已有的软件工程技术提出了挑战,促使其向着模块化、开放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上发展。
1软件工程技术的现状与挑战
当前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于软件构件技术、信息自动化以及安全稳定技术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随着人们对软件质量以及实用性能的提高,当前软件工程技术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1.1软件工程技术的现状
软件工程技术是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而形成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该学科起步于20世纪六十年代,渡过了萌芽阶段、成长阶段和技术应用研究阶段,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变迁,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其研究重点主要囊括软件构件技术、信息自动化技术和安全稳定技术。首先、软件构件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搭设构件,通过对问题的定义,促使问题空间同求解空间尽可能地保持一致,从而摆脱了开发人员一味写程序代码的时代;其次、信息自动化技术将人工智能和软件开发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将智能化模块组装至软件之中,通过特定编码来实现自动化的操作与命令,这对推进工业自动化进程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最后、软件的安全稳定性能是软件质量的重要性能之一,纯粹运用数理计算是难以保障精确度,因此软件工程要对软件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预测管理,从而确保软件性能稳定可靠。
1.2当前软件工程面临的挑战
随着软件技术大规模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人们对软件质量和实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再加上软件工程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沿用了一些国外的经验技术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仍然还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挑战。第一、缺乏完善的软件工程管理体系,各个研发团队之间仅仅着手于自身内部功能的设计开发,忽视了整体软件之间的兼容协调性,导致开发效率大打折扣;第二、未对软件开发人员进行严格地时间节点控制,软件研发人员常常按照自身的感觉状态来进行软件产品的设计研发,而不是按照既定的研发节点来执行贯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软件开发的时间,最终导致项目延期,软件产品不能按时完成等现象的发生。第三、软件的测试、完善以及维护工作还需完善,软件产品开发完成之后,大部分研发人员便开始参与到下一个项目的建设之中,这往往造成软件的升级维护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软件的使用感觉和实用性能降低,最终不得不被用户所遗弃。
2当前软件工程技术的前景展望
当前软件工程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存在有一些问题和挑战,但 是对于整个软件工程的前景展望来说仍然可以秉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其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模块化方向
当前软件工程技术五花八门,涵括了各种各样的模块技术,很多研发团队之间往往都将精力放在技术的重复研究上面,因此,今后的软件工程技术更多地要朝着模块化方面发展。软件工程技术模块化是利用抽象、层次化等科学方法对软件进行重组整合,将软件拆分成为许多不同的模塊,每个模块安排特定的团队进行研究开发,从而提高软件的重构水平,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应付种类繁多且灵活性高的业务。
(2)开放化方向
由于当前软件开发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制度,各个开发团队之间的软件产品大多数不能够互联使用,缺乏兼容性,因此,以后软件工程技术需要朝着开放化方向发展,实现技术经验的融合交流,从而推动软件工程技术迈向新的台阶。软件工程技术的开发性主要是建立统一的标准化平台,使得不同软件之间能够相互兼容,不同的软件开发工具之间能够集成使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一步完善软件工程技术。
(3)全球化方向
互联网技术原本是无国界的,然而由于一些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各国对软件的开发都还处于独立状态之中,这就使得研发人员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已有的技术开发之中,并且单纯依靠某一个国家的研究是难以推动软件工程技术整体进步,因此,软件工程技术必将朝着全球化交互协助的方向发展。某一个软件的开发可能在美国设计概念,在英国设计开发,在中国进行模块组装,在印度进行测试维护,这样就实现了软件技术全球化理念的实现。
总而言之,软件工程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服务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下和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软件工程技术都将会直接影响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虽然软件工程技术在开发、应用和维护上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是其发展趋势仍将朝着模块化、开放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尹锋.软件工程的若干热点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长沙大学学报,2006(09).
[2] 王章宁.浅析软件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软件,2013(10).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篇10
ELECTRONIC TECHNOLOGY&SOFTWARE ENGINEERING《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杂志, 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国家级综合性的权威科技类半月刊.国内刊号:CN10—1108/TP;国际刊号:ISSN2095-5650, 旨在全方位推广电子各专业技术以及软件工程新技术.新成果。本刊创刊伊始, 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中国电子学会领导的高度重视, 要求杂志社要倾力打造一本服务于电子技术及软件工程领域的企事业单位。本刊已被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龙源国际期刊网全文收录。本刊设行业动态、院校巡礼、电子技术、电子商务.嵌入式技术、软件工程、电力电子、信息技术与教学等栏目.旨在打造一个本领域内的核心杂志及高端学术平台, 共同推进中国电子技术与软件信息事业的发展。本刊还将聘请全国各地高校电子系、软件系、计算机应用系以及相关学院的系主任、院长, 各级相关研究院 (所) 领导、资深研究员、教授担任编委, 阵容庞大的编委班子, 为期刊审稿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囊团的作用。n聽“十一五·’阒東重大网珞出权工《子项I条获首為中出板政旖典网珞出板姝中国学木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全文收录证书拎«'I'IS|油11丨资曲总庳编树公61;?>| (恤III]念4'I!·!轶釣L R»W“孕术MI HJ网伤TIL I»~令it收饿.符K此lif.2012¥03电话:010-8858 4136传真:010-6846 2122投稿邮箱:dzyxrjtg@126.com网址:www.eg-soft.com i.!·!Ill-·|;i rl k™_I.l i Ii l a n BL^r/IT.-Jii i一n
软件工程师岗位职责 篇11
2.负责培训及培养软件开发团队的人员,提升开发技术水平;
3.负责制定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制度;
4.根据需要不断修改完善软件;完成程序测试;负责公司各下属单位软件开发的指导、技术支持。负责建立健全软件开发、应用、管理的制度;
5.跟踪落实各项目公司信息化系统应用情况,定期梳理;制定系统运行考核指标;针对系统应用情况提出改进完善方案;定期向业务部门了解需求变更情况和新增信息化需求;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篇12
本刊创刊伊始, 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中国电子学会领导的高度重视, 要求杂志社要倾力打造一本服务于电子技术及软件工程领域的企事业单位。本刊已被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龙源国际期刊网全文收录。
本刊设行业动态、院校巡礼、电子技术、电子商务、嵌入式技术.软件工程、电力电子、信息技术与教学等栏目, 旨在打造一个本领域内的核心杂志及高端学术平台, 共同推进中国电子技术与软件信息事业的发展。
技术部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职责 篇13
关键词:AutoCAD软件;工程测量;应用
前言:AutoCAD是一款绘图软件,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十分重要。CAD界面能够精确的输入点、线以及圆弧等,同时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完成点坐标的设定和计算。利用AutoCAD软件的坐标功能及其计算功能能够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有效降低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工作效率。基于以上,本文简要分析了AutoCAD软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技术。
1AutoCAD软件概述
对于工程测量来说,常规的测量方法主要是利用全站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进行测量,这种测量方法对一些简单的、规则的测量比较适用,但对于复杂的工程测量工作来说,则难以满足测量要求[1]。
AutoCAD软件中的CAD能够对所需控制点坐标进行自动捕捉,并实现坐标点和线条面积的测量。在工程放样的过程中,AutoCAD能够建立控制点数据库,能够对控制点坐标及名称等信息进行调用,同时能够调出已经被程序计算出的放样点坐标和观测结果,信息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则代表完成了放样测量工作,有效降低了计算量。
2AutoCAD软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技术
2.1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技术
在设计院提供的图纸中,反应的坐标为控制点坐标,且控制点坐标的数量较少,全站仪采用的是大地坐标系统,这就需要对平面点进行测量,这就需要利用AutoCAD软件绘图技术来建立一个坐标系统图供全站仪使用,将电子版施工图纸转化为工程规划坐标对应的坐标系统图,将原正交电子版图纸进行转换,得到大地坐标系统对应的坐标系统图,同时得到设计院提供以建筑物纵横轴为XY轴的坐标系统图,两个坐标系统图是对称关系的,以一条斜线为对称轴,因此设计的关键在于找出这条斜线。一般来说,转化的办法主要有三步:①将已知两个大地坐标形成的直线输入到设计院提供的蓝图中;②在设计院提供的电子版图纸中找出相应两点形成的直线;③利用AutoCAD软件对称绘图功能找出两个坐标系统图的对称轴,以此为基础形成对称图形,从而完成大地坐标系平面图的绘制,绘制出的大地坐标系平面图能够被全站仪所使用。
经过上述转换之后,以施工现场需求为基础,将便于操作的平面控制点设置在电子图上,此时利用AutoCAD软件的坐标查询功能和捕捉功能即可以对任一点坐标值进行查询,将查询到的测量任意点数据输入到全站仪中,就可以利用全站仪在现场任意点进行测量放样工作。AutoCAD软件中的绘图技术能够对平面上任意点的二维坐标值确定,而全站仪在测量的过程中则可以对三维定位点进行精确地测量,一般来说,只需要对平面二维坐标进行利用,因此在测量的过程中就会降低空间影响因素的数量[2]。此外,AutoCAD软件有着线段距离查询功能,这就可以对平面中任意线段两点距离进行确定,不仅方便了现场的测量工作,同时能够实现对测量结果的复核,保证了测量的精确性。
2.2在水平位移监测中的应用技术
以国家现行测量规范为基础,可以对水平位移监测方法进行总结,主要有三种方法,分别是测量前交会监测方法、边角交会监测方法和导线测量监测方法。在采用以上三种方法进行水平位移监测的时候,如果工程相對复杂,工程建筑外周长较长,则水平位移监测的围护桩数量较大,且如果工程附近有重要的公共建筑,则需要加强监测的力度,这就给水平位移监测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量,且内业资料整理的工作量也会较大,这就降低了监测效率和监测的有效性,为了避免以上三种方法监测出现的问题,在保证监测符合规范精度要求的基础上,可以通过AutoCAD软件来采用全站仪进行监测,其具体的应用方法如下:按照要求设置变形观测点,将每一个观测点的坐标值用全站仪测出来,在电子版平面图中,将全站仪测得的第一次观测点坐标值输入进去,这就形成了围护桩原始的观测几点。在监测的过程中,应当将数据点在AutoCAD软件电子图中设置为单独的绘图层,同时要对此绘图层进行锁定和保护,避免误操作导致数据丢失。在第二次及之后的观测中,将全站仪测得的每一个观测点的坐标值输入到电子版平面图中,这就能够将相邻监控点的平面位移情况直观的显示出来,采用AutoCAD软件进行水平位移监测比常规监测方法更加直观。当对全部监测点完成测量之后,在AutoCAD软件电子图中会形成每一个监测点,从而直观的展示出围护桩工程的平面变形情况。
3实例分析
某工程1-1轴与1-P轴相交坐标为X=18173.869,Y=22372.382,1-24与1-P轴相交坐标为X=18170.401,Y=22402.181,1-L轴与1-21轴相交坐标为X=18154.409,Y=22400.320,由此可知,该工程朝向不是南北朝向,采用常规计算十分繁琐,此时可以利用AutoCAD软件测算坐标。利用AutoCAD软件将图形以1-1和1-P相交点为轴点进行顺时针旋转,旋转角度为计算出的纵向轴线与已知坐标系Y轴的夹角,即6.63820582度,之后以1-1轴和1-P轴的交点为移动点将其移动到CAD图形中的实际位置,通过AutoCAD软件的捕捉功能和坐标查询功能来测算工程中桩的坐标,并利用坐标标注功能将坐标标注出来,这就大大简化了计算流程。
结论:综上所述,AutoCAD软件是一款先进的绘图软件,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且应用优势明显。本文从平面控制测量和水平位移监测两个方面探讨了AutoCAD软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技术,旨在为AutoCAD软件的工程测量应用实践提供参考,为推进AutoCAD软件的推广和应用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波,郭海燕,常新文,李鹏. 全站仪与AutoCAD软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 建筑施工,2012,v.34;No.25509:917+932.
软件工程师岗位职责模板 篇14
1.负责LIS开发和新HIS产品研发工作
2.按公司要求完成需求分析,设计及编程工作;
3.编制项目的需求和设计文档;
4.参与对程序代码的review;
5.控制开发项目进程。
软件工程师岗位职责(二)
1.参与本部门业务系统的需求分析、产品开发;
2.根据需求文档进行相关产品的开发及开发系列文档的撰写;
3.参与系统技术框架设计、重构、优化;
4.参与数据库架构设计;
5.参与航空电子信息化系统软件研发;
6.已有业务系统软件维护。
软件工程师岗位职责(三)
1)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在项目/产品经理带领下完成相应任务;
2)参与产品的需求调研(分析)和设计工作,具备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3)根据设计文档,按质、按量、按时的完成代码开发任务;
4)根据项目需要,撰写及修改相应的文档;
5)完成在各个测试阶段BUG的修改;
6)对团队成员进行指导,协助分析并解决问题;
7)按照编码规范编程,并编制贯穿整个软件开发周期的文档资料;
8)部署和维护新建或已建设的产品。
软件工程师岗位职责(四)
1、负责完成工程项目上位软件设计任务,包括软件编制、流程梳理、与PLC交互、与其他第三方设备交互、与客户已有系统进行交互等工作;
2、担任相关工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对项目运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统筹协调管理;
3、根据安排,完成部门内其他软件工程师软件设计的评审、公司内部软件准化等工作;
4、做好与项目组内电气工程师的设计协调沟通工作;
5、负责现场设备软件调试,分析处理所遇到的问题,需要承担一定的出差调试任务;
6、负责工程项目输出资料的编制、更改、整理更新、归档;
7、负责相关设备的售后服务工作;
8、负责与公司内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协调;
9、高质高效完成公司交办的其它任务。
软件工程师岗位职责(五)
1.负责图形生成系统的设计和软件开发;
2.负责投影显示系统的设计和软件开发;
软件工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篇15
软件重用和软件构件技术是软件工程领域长期研究的一个主要热点问题。其中, 构件是核心和基础, 重用是方法和手段。构件的重用, 能使软件开发人员减少甚至摆脱写代码的低效工作, 致力于更高层次的搭构件, 把更多精力放在问题定义过程, 促使问题空间与求解空间尽可能一致。早在1968年, 软件构件与软件组装生产线的思想就在国际NATO软件工程会议上被提出来。从那以后, 采用构件技术实现软件重用, 采用搭积木的方式生产软件, 成为软件业长期的梦想。构件化应用开发必须要有开发工具的支撑, 包括集成开发环境、应用运行环境、应用管理及构件库管理等。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造构件模型和确立软件体系结构即构架。构件模型决定了软件系统构架的思维逻辑。在构件和构架模型中, 有必要把构件与构件间的交互作用相分离, 以提高构件的独立性和可重用性。业界目前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构件和构架的清晰准确地描述、构件库的管理、可重用构件和构架的获取等方面。目前流行的NET和J2EE采用两种不同的构件模型和技术, NET采用COM/COM+模型, J2EE采用EJB模型。
据美国专家研究预测, 2005年以后至少70%的新应用将主要建立在软件构件和应用框架的基础上。也有专家进一步指出, 软件重用与净室模型、自动开发技术一起被认为是今后高效开发高质量软件产品过程的发展方向, 而基础是重用技术。无论怎么说, 以软件重用为代表, 基于构件的技术将使软件工程及其软件开发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
2. 中间件技术
软件重用及构件化应用开发和运行需要有不同层次的中间件平台的支撑。中间件兴起以后, 构件技术才逐渐走向现实。构件必须在中间件平台上才能发挥作用, 只有在适当的中间件平台上, 软件才有可能被抽象和隔离, 最终成为构件。因此中间件技术近年来成为软件工程关注的焦点和软件业发展的关键。中间件按功能大致可分为5类:数据库访问、远程过程调用、通信、事务处理和分布对象中间件。中间件技术将对软件重用和软件构件技术的发展
带来深刻的影响。
首先, 中间件本质上是对分布式应用的抽象, 它抛开了与应用相关的业务逻辑的细节, 保留了典型的分布交互模式的关键特征。应用在中间件提供的环境中可以更好地集中于业务逻辑上, 并以构件化的形式存在, 最终自然而然地在异构环境中实现良好的协同工作。第二, 基于构架的构件化软件开发应当是面向需求的, 即设计者集中精力于业务逻辑本身, 而不必为分布式应用中的通信、效率、互操作、可靠性、容错性、完整性等大量与业务无直接关系但又非常重要的问题去耗费大量的精力, 理想的构架在这些方面应当为构件软件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事实上, 这些正是中间件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大型软件工程系统中有70%的错误来自于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 中间件的发展为人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第三, 中间件最大的特点就是屏蔽多样的系统资源。它是位于底层基础平台 (硬件和操作系统) 和高层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这些服务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 它们可以有符合接口和协议规范的多种实现, 以提供开发和实现分布式系统及与环境隔离的构件开发模式。应用构件开发者只需要按照中间件规定的模式进行设计开发, 不必考虑下层的系统平台, 这就为构件可重用甚至即插即用提供了保障。
总之, 中间件作为应用软件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 保证了构件化思想实施, 并为构件提供了真正的运行空间。中间件领域工业化标准的制定、统一及实现, 使基于构件的应用开发成为可能。反过来, 构件对新一代中间件产品也起到促进作用。中间件平台化和应用构件化的结果将导致软件工程方法的继续演变, 也将导致软件产业链的组成发生变革。中间件的研究开发需要引入现代软件工程方法, 而软件工程的发展又需要借助中间件等一类新兴软件技术的牵引和推动。
3.标准化技术
标准化既是软件重用和软件构件技术发展的需要, 也是其必然结果, 同时还是软件产业健康发展的强力支撑。软件工程标准包括软件标准和软件过程标准。而软件过程标准的建立是软件工程成熟的重要标志。
最近几年, 国际软件工程标准化活动异常活跃, 产生了从企业到国际一级的各种各样的标准, 对世界软件产业产生了巨大的规范化引导作用。目前, 国际流行两大软件工程标准框架。一个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IEC) 的软件工程和系统工程标准分技术委员会提出的软件工程标准框架。这个框架从支持软件工程各个基本要素的角度出发, 表述了软件工程对标准的需求。另一个是美国国防部提出的软件工程标准指南。这个框架性指南围绕软件工程环境、软件生存周期过程、软件工程安全性、程序设计语言和语言联编等提出了强制要求和建议采用的支持软件系统工程化的标准。虽然这两个框架在覆盖范围和详细程度上有所不同, 但其共同之处都是以ISO/IEC12207为主线标准, 并且针对支持软件工程中的离散活动和连续活动, 考虑了其他一些必要的标准。国际标准ISO/IEC12207软件生存周期过程归纳了整个软件生存周期中的普遍被认为行之有效的各个过程 (即关于活动的描述) , 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供、需方之间的关系。围绕这个标准的是一批支持各个过程实施的过程规范标准。在现行的50多个ISO/IEC有关软件工程的标准中, 与上述离散活动对应的标准约占1/3, 与连续活动对应的标准约占2/3。
我国软件工程标准制定工作相对于软件产业而言, 起步较早。上个世纪80年代初, 我国就开始了软件工程标准的制定工作。在软件质量标准方面, 首先是针对中文信息处理产品制定了大量标准, 其次, 密切跟踪国外软件质量标准化的进程, 着手分析研究工作。就专业领域而言, 我国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基本上覆盖软件工程的过程一类, 在其他类别上覆盖率还比较低。下一阶段, 软件工程标准化工作的重点仍然是软件过程的标准化, 其发展方向主要是基于软件生存周期的整个软件开发流程的标准化和具体系统的标准化, 包括针对各种用途的软件开发流程标准和开发环境及专用工具系统标准。而且, 软件过程标准化和软件标准化将进一步紧密结合并协调发展, 在此基础上逐步产生软构件标准、中间件标准和自动化生产标准。
参考文献
[1]仲萃豪.软件开发的三大突破性成果[J].中国信息导报, 2005, (1) :60-61.
技术部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职责 篇16
摘 要: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结合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现状,以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目的,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教学效果表明,人才培养改革后培养出的学生最受企业欢迎,学生在学校就对岗位认识深刻,到岗后就知道干什么,怎么干。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职业岗位能力;教学基本要求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建筑市场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从业人员中绝大部分未经过严格的技术和职业培训,在建筑行业从业人员中,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所占的比例还比较低。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开设土建类专业,据统计我国开设的土建大类的专业数是3001个,每年的招生人数为398400人,在校生人数1138612人[1]。然而开设这些专业的院校办学条件却相差甚远。从业人员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无法满足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了使高等院校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建施工类专业分指导委员会于2014年编制了《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2],评价和考核学校的教学条件要求是实训条件是否满足最小教学班的要求。
1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目前我国建筑类专业的培养特点主要有:①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专业建设没有特色;②实训条件不够完善,“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③培养出来的学生胜任不了企业的工作;④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没有建立,大部分是学校一头热。
我国目前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有: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②“2+1”人才培养模式;③“双证书”模式;④项目中心人才培养模式[3]。
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到学生对现有的课程学习兴趣不高,不知道毕业后会做些什么,缺乏上岗后胜任工作的信心。同时发现目前建筑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方面。通过对高职建筑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剖析以及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得出结论:首先必须充分调研、了解建筑企业对高职人才岗位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继而制定课程体系。这就要求课程的设置要围绕岗位技能,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即具有较高的技术能力,又学到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就是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传统培养模式中忽略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改革后的培养模式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依据,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学生在校期间将受到知识能力培养和岗位能力培养,并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强化训练岗位技能和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到岗就知道干什么、怎么干,缩短学习与就业的距离。
2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实施
结合安阳職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筑工程岗位的特点以及土建类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在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导的项目化课程教学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基于典型、完整的土建施工员实际工作过程,毕业能达到“双证书”就业。注重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将主要工作过程移入实训车间,实现教学环境就是生产环境,教学活动就是真实的生产过程。以施工过程为主线,融入岗位职业资格(二级建造师)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将“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1年顶岗实习)优化为“2.5+0.5”的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2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半年岗前综合实训,半年顶岗实习),前四学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第五学期主要进行以施工图讲解为主线的岗前综合实训,进行了工程测量实训、建筑材料检测实训、建筑施工图会审与绘制实训、建筑预算及招投标实训、建筑施工方案实训、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与安全管理等专项练习,第六学期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来检验学习的状况,并弥补知识体系的不足。
这种培养模式优化了课程设置,重点突出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方面的技能,加强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周期比较长,在工程上实习的时间非常有限,不能对在学校学习的岗位知识全面应用。对此,我们建设了满足最小教学班的实训场地,主要包括施工实体仿真实训室,钢筋加工实训室,工程测量实训室,建筑材料检测实训室,招投标模拟实训室,施工仿真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室等,通过在实训室里演练操作,使学生能够对所有的岗位都能了解并应用,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同时解决了工地上危险的状况。通过岗前综合实训,学生掌握了从测量放线到竣工验收一系列的工序,并能够制定简单的施工方案,做出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大大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后,2012级学生受到了岗前综合实训,通过2012级建筑系学生顶岗实习反映出,这届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学生在学校就对岗位认识深刻,到岗后就知道干什么,怎么干。
4 结论
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就在于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根据学生的反映情况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我们将“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为“2.5+0.5”的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人才培养改革后培养出的学生最受企业欢迎,学生在学校就对岗位认识深刻,到岗后就知道干什么,怎么干。
参考文献:
[1]胡兴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导则》解析[J].职教论坛,2012.01.
[2]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9.
[3]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5.
基金项目:安阳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特色校建设研究项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子项目《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AZTSX1401002)。
【技术部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职责】推荐阅读:
软件工程技术05-13
软件工程管理技术11-16
工程技术部维修主管岗位职责08-22
工程技术部安全职责08-23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07-14
互联网技术软件工程05-16
武广项目工程技术部职责09-08
软件工程技术对系统软件开发的性论文05-19
工程技术员的岗位职责07-03
工程技术主管职责精编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