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软件工程(精选12篇)
互联网技术软件工程 篇1
移动互联网是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产物, 它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技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一种更方便、更快捷的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经过3G时代, 现在已经过渡到了比较成熟的4G时代。4G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极为惊人, 截至2015 年8 月, 中国移动4G用户累计达2.3 亿。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给教育、电子商务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为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很多商家都在努力开发移动访问或消费客户端, 这无疑需要一大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由此, 我国的软件技术专业如何适应移动网络快速发展的形势, 努力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就成了软件技术教育者和相关院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形势下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
(一) 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形势下人才需求现状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 移动互联网专业技术的缺口越来越大, 大多企业比如网上购物商城即所谓的电商等都需要引进大量的移动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很多企业都有进军移动互联网行业打算, 但苦于没有专门的人才储备, 致使企业要么在移动互联网的边缘打转, 要么出现严重的运转困难。笔者简单统计了一下大约有这样一些企业或行业急需补充移动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从事移动互联网开发的软件企业、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内容提供商、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等相关行业, 特别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外围企业, 都对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较大。4G移动互联网技术逐步普及以来, 对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更大, 每年都至少可以提供数百万个就业岗位。
(二) 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形势下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 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我国一些院校也及时开设软件技术等计算机课程, 并为我国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受传统观念保守、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育严重滞后。很多院校开设的软件技术课程都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 没有或很少与互联网技术相衔接, 甚至移动互联网都没有被设定为专门的研究方向。较早涉足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开发的反倒是一些民间的互联网软件开发机构, 他们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在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上, 为尽可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一些拥有软件技术开发专业或方向的院校, 应紧贴时代发展和时代需要, 积极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加大对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持力度。
二、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形势下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举措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给软件技术人才培养带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 当然也吹响了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号角。面对社会对移动互联网人才的巨大需求, 学校和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怎样改革和完善软件技术课程体系, 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人才。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 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 学校应加大对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支持力度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软件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完善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加强软件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不仅有利于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 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1.学校应在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给予大力支持, 拨付专款用于仪器设备的采购, 积极建设和软件技术专业相关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
2.积极引进专业优秀人才, 坚持优秀人才“引进来”的思想, 着力聘请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专家或学者指导专业建设。
3.坚持“走出去”的人才培育理念, 加大对本校教师培训和深造的支持力度, 为学校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尽可能提供便利。
(二) 完善专业设置方向, 紧密联系实际需要
为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现实, 软件技术专业设置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 要尽力摒弃传统的、不和现实对接的教学思想, 努力根据现实需要创新专业和课程设置, 以使自己培养的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专业设置方向要明确。学校在对软件技术专业进行设置的时候, 一定要以培养应用型移动互联网技术人才为导向, 不仅要学生懂理论, 更要让学生懂实践, 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由此在专业的具体设计上, 培养目标务必明确, 每门课程的设计都力求以掌握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中心, 每个实习项目都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为出发点,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学生实际需要。
2.专业和课程设置体系要完善, 重点要突出。在完善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基础上, 要增加专业核心课的分量和地位, 同时适当增加专业选修课, 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专业选修课进一步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为培养优秀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人才, 在进行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时候, 可重点建设移动网站开发和建设、移动应用或客户端开发、移动游戏开发等几个专业或方向, 集中优秀师资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
(三) 完善专业和课程评价体系, 增加学生实践能力考核的比重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对人才需求的要求, 软件技术专业应以培养特色化、应用型、实践性的人才为主要目标。在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考核的基础上, 更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因此完善软件技术专业和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推动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
1.增加学生实践课时的比重。学校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学习机会, 可通过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和企业联合等方式进行,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上岗操作机会、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完成一个项目等。
2.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努力构建过程评价、综合评价、相对评价相结合和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立体化评价方法体系。理论考试只记为学生成绩的一部分, 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即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强化实践考核有利于与企业的用人标准相结合, 更能推动人才的培养和输出。
总之,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软件技术专业一定会成为众多专业中的翘楚。但如果该专业故步自封、不紧密联系实际的话, 也只能被市场抛弃。所以为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劲头, 软件技术专业必须努力做出改变, 尽力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 努力培养优秀的人才。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社会对软件技术人才需求急剧增加。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软件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对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努力培养适应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优秀人才就成了相关院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解读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 并由此阐释了改革和完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技术,软件技术,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晓刚.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35) .
[2]李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4) :219-220.
互联网技术软件工程 篇2
招生专业:
物联网工程
专业剖析
物联网工程以信号与系统、物联网工程原理、数字信息处理等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种网络信息处理技术,例如信息感知、网络传输、信息安全、云计算和标签技术等,在此基础上研究和设计各种物联网应用网络系统和感知服务系统。物联网工程专业是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急需的指定大力发展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将虚拟网络空间和实际物理世界相结合研究的一门交叉学科,未来有着很大的人才需求。
比较优势
物联网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我校是教育部第一批批准建设物联网新兴工程专业的28所高校之一。物联网工程专业自创办以来,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形成了一支层次结构合理、富于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学术队伍。本专业教师12人,90%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包括:国家物联网工程领域专家1人,教授副教授7人。物联网与电子信息工程系设有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点、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点和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
科学研究方面,物联网工程专业承担了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在“物联网技术”、“机器人”、“情感计算与人工心理”、“嵌入式系统”,“机器学习”、等方向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在智能机器人方面开展了多年的.研究,完成了2项国家973子课题、2项863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省部级项目及20余项厂协项目等,在科研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发展趋势。
主要课程
物联网工程导论、嵌入式系统与单片机、无线传感器网络与RFID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云计算与物联网、物联网安全、物联网体系结构及综合实训、信号与系统概论、现代传感器技术、数据结构、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技术、操作系统等课程,学生还可选修本学院其它专业的相关课程。
人才培养
学院不仅重视对学生专业领域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还特别注重锻炼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多媒体及信息处理技术的设计、开发和实际应用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研发能力。通过本科创新项目申报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其科研动手能力,以加强和巩固所学到的专业知识。
科研实践
在学期间,学生参加实践有:电子技术实习、认识实习、物联网综合应用与实践、生产实习、计算机应用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同时学生可以自组团队,成立科技创新项目小组,聘请指导教师,开展科研实践。本专业学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由我专业教师参与指导、我专业本科生参与组队的北京科技大学机器人队、智能车队、电脑鼠队在全国竞赛中屡获殊荣。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我专业学生团队荣获全国特等奖,将代表中国参加在日本仙台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微纳米应用技术大赛全球总决赛。
国际交流
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申请到国内外著名大学进行交流学习,每年有 10% 的本科生出国深造,本专业与国外大学和研究院所有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包括美国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CBerkeley、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ornell University,加拿大 University of Toronto 以及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Sydney 等知名大学,也有不少学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
未来发展
互联网技术软件工程 篇3
关键词: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建设
一、前言
(一)研究的背景
如今的社会里,高新产业链使得人们使用的技术在不断的升级,最鲜为人知的就是物联网技术。二十一世纪里,没有个一项过人的技术和本领,是无法在世界上立足于,无法成为世界强国的。若想成为一个世界强国,那么就必须要让自己国家的技术得到先进的发展与提高,所以在你争我赶的情况下,各个国家开始了对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下的物联网方向专业创新建设的研究,想在世界上首先树立物联网强国的地位,一个以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为主体的网络技术霸主国。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适应这一变化,应该在各大高校中建立此网络工程专业的物联网方向,来专用型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培养专业人才,把人才往物联网方向发展,少年强才国强,所以从少年抓起,从小培养高新技术产业链——物联网方向。与此同时,要积极地配合社会需求的转变,为学生未来能在工作岗位上立足打下坚实的基础,就更加能针对性的培养出一批专用型物联网人才,更好的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我国今后的强大打下更加夯实的基础。
二、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下的物联网的现状
物联网最早出现于美国,为了用于在工业交流上以数据物联网的方式展开研究,便开启了物联网时代潮流。在美国的产业里,物联网管理系统占据了主导地位,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于是,在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第一个网络工程管理专业在大学中诞生,之后,陆陆续续的物联网管理、科学物联网管理系统等等的专业如雨后春笋般一个个的出现。就此,中国从此也走上了物联网时代。说到这里,这一切都是为了顺应现在高新技术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界潮流,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如今的物联网管理这一系统在中国只是表面上达到了适应潮流的表现,实质上,中国的物联网技术产业管理还没有在本质上达到物联网技术企强国的行列。就像在外面披上了一层狼皮的羊,实质上只是一头绵羊,根本达不到成为狼的能力。也正是在这种滥竽充数的情况下,我国的物联网技术一直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与上升,只是在原地停留了许久的时间。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是时候采取创新行动了。
三、我国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下的物联网方向创新建设处于落后的原因
(一)急于求成的开发物联网系统产业链
我国之所以久久不能达到世界上物联网产业强国的一大因素就是我们的心态,我国在这一方面太过于急于求成,却往往忽视了什么叫过犹不及。我们总是想着赶紧紧跟步伐甚至是超越,我们总是幻想着能用二十年的时间来达到欧美资本主义强国花费了五十年时间才达到的高度。我希望能够以史为鉴,以文化大革命为借鉴,当初人民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不就是太急于求成,忘掉了自我,迷失了方向误入了左倾教条导致了最后国家革命的失败。我们要以史为鉴以明得失。
(二)“浮夸风”的作祟
我国在追求物联网时太过于浮夸,想做大做好做更强,却忽视掉了基础性的东西。网络工程专业下的物联网方向的创新建设需要一步一步的来,脚踏实地的做好一切基础性工作。基础好了,夯实牢固了,未来的发展前景自然不会差。不要对自己的发展太过于自信,一切都有失败的时候,要做好两手准备,浮夸风是急于求成的另一种表现,不可能在浮夸的背景下将物联网管理产业链发展好的,最后只能才重蹈覆辙,以失败告终。浮夸风不可取,若想在世界上继续发展壮大,想要提高物联网产业技术是很合适的,但是要注意方法,切记“浮夸风”作祟。
(三)各高校开设的专业课只是徒有虚名
在如今的高校里,各种关于物联网方向的网络工程专业,但只是表面功夫下得好,实质上配备的师资力量及课程要求无法达到培养专业型人才的效果。各大高校只是为了符合各地教育局的要求,做足了表面工夫。倘若深入的去聆听一节课,则会发现开设的网络工程专业下的物联网方向建设的科目根本就没有实用价值,而老师则是更加可笑的用着既不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上的东西,不进行实质的理解与应用,所以在高校里的物联网专业科目只是徒有虚名,根本达不到培养人才,更不要说以后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能量能源。若是这样,中国想步入物联网工业强国的步伐将又要暂时缓缓,步入物联网强国的时间将会越来越遥远了。
四、对于创新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下的物联网方向的解决措施
(一)培养专业型人才
人才强则国强,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美国之所以成为物联网时代的大哥大,是因为美国这个国家对待专用性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视。他们不注重于学生的成绩,专注于丢失学生们在这一方面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网络工程专业下的物联网方向需要人才的集思广益,才能将这条溪流源远流长。如果只是一味地开设专业课程,一味地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不是实践能力,则永远也得不到这方面的实用性人才,因为他们更擅长的是死记硬背书上的知识而提高成绩。
(二)创新尤为重要
创新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必要性元素。物联网管理与创新理念不可相违背也不可相互分离,物联网即是创新。我国应该多多创新技术,来优化物联网管理产业链,不要一味的盲目跟风,美国怎么做中国就怎么做,这样永远只能当小弟而不是大哥。创新一定要被重视,创新从哪里来,即使从国家的教育系统,培养人们的创新能力,开创人们的思维能力,在需要的时候,吸取任何有创新意见的方法,来实现创新带动物联网发展。
(三)构建多科学交融培养理论体系
一个团队需要两样东西,一是团结,而是体系。有体系的团队才叫团队,无体系的团队那叫团伙。在这个时代频繁改变的情况之下,科学的交融体系尤为重要。理论体系在这一方面上是一个主导地位,必不可少的东西,有了理论体系才有理论方向去开展物联网管理的研究,才能更好的去发展高新技术,才能成为世界强国。
五、总结
专业建设是就如红军过草地一般艰辛,学科在向前发展,对于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下的物联网方向的创新建设要求也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提高。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明确专业知识结构,在有限的时间内,让专业性人才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是高校的责任。各大高校应该以创新物联网技术为办学理念,适应国家的理论体系,使国家物联网产业链走向巅峰。
参考文献:
[1]邱志宏;谢翠兰;黄力;高职院校开设物联网专业设置的思路[J];大众科技;2011年06期
[2]叶苗;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设置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8期
[3]冯高峰;魏楠;原佩剑;高职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05期
[4]林莉;陈丽丽;高校物联网实验室建设规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互联网技术软件工程 篇4
1 移动互联网办公软件的发展现状
1.1 移动办公发展现状
我国互联网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发展以来, 真正与手机结合形成移动互联网开始发展。2009年, 随着3G的启动和电信运营商格局的变化, 无线互联网领域投资再度升温, 移动互联网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互联网和无线网络设备应用的普及, 在不同通信环境下相互通信的需求日益强烈。GSM、GPRS、CDMA、3G等多种通信方式以无线通信作为传输手段, 它们的核心网络是互联网, 是伴随用户机的无线移动互联系统以个人终端的形式出现, 它运用当前移动数据通信领域中的最新技术, 使得用户不仅可以在移动中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和操作方式, 同时为用户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和消息管理服务。如今, 移动电话广泛的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拥有并使用个人数字助理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 现又称Pocket PC、Handed PC) 、Tablet PC等移动设备。这些终端设备的特点主要有具备了PC机的大部分的功能, 具有通信功能、方便携带、移动性好和操作简单等。为实现移动办公, 它所需要的至关的重要前提条件是移动中断设备的快速发展。
移动办公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所实施的交换式网络应用, 使信息的传递更加方便快捷, 从而实现了办公的高效率。办公自动化系统作为办公承载体, 运行着很多公文, 而有些公文要求办理的效率性较高。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公文办理的效率, 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进行办公的需求越来越多。移动办公系统将成为提高企业、公司等机构办公效率的首选工具之一。
1.2 几种基于手机客户端办公软件的介绍
办公软件是日常办公常用的软件工具集合, 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 手机客户端办公软件的研发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各种不同的办公软件被研发出来, 一下介绍的几种办公软件, 主要是针对企业、公司等机构进行研发的手机端的办公软件。
(1) 日程安排:显示当前日历和日程列表, 可在相关日期查询到定制好的日程安排, 并及时提醒您。主要的功能是通过点击进入日程安排, 以日历和列表形式展现工作日程安排 (包含重要节假日提醒) 。重要日程安排有醒目标记。还可通过日历界面查看每天日程安排列表, 以及每条日程的详细内容 (通过点击日程列表项) 。可在相关日期查询到定制好的日程安排, 并及时提醒您。日程列表可以逐条展示所有日程信息, 每条日程可以展开查看详细内容 (支持下拉刷新) 。
(2) 会议通知:其主要的功能是通过点击会议通知, 进入界面以后点击右上角的添加, 出现添加界面, 然后添加会议主题、时间、大概内容, 然后按照提示从公司相关部门添加, 勾选上与会人员, 点击下一步添加人员成功, 然后点击右上角的加号, 会议发送成功, 相关人员会收到软件发布的会议通知和手机推送信息, 双重通知, 确保可以准时参加会议。
(3) 公告:企业内部的公告信息, 诸如通知等群体信息需要推送的时候, 可以通过“公告”功能推送, 每位登录软件的员工可以直接看到当日公告。
(4) 电话会议:他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实时沟通的电话会议。通过点击电话会议, 进入发起设置界面, 点击右上角的添加参与人员名单, 添加成功, 然后设置开始日期和开始时间, 设置好以后点击拨出, 即可开始实时沟通的电话会议。
2 强化技术创新, 完善移动互联网办公软件功能
2.1 加强办公软件高级功能的研发和应用
网络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在全世界得到了不断的推广, 因此, 信息科技得以不断的高速发展, 人们在获取信息的手段及形式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移动计算和无线数据技术为那些对实现信息要求强烈、移动性强的单位和个人带来了崭新的变化。
目前, 随着互联网和无线网络设备应用的普及, 以及针对企业对办公软件不同的需求, 各种移动互联网办公软件也不断的被研发出来。但是, 由于众多的办公软件的出现, 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使得办公软件的应用得到了一定的限制。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不改变已有的PC应用系统的情况下, 把一些已经成熟的PC应用系统扩展到手机的使用上来。道一公司是移动信息化领域信息技术的领军企业, 具有着很多丰富的移动信息化产品的研发经验。最近推出的MOBO (Mobile Office is Big Office) 手机移动办公无线中间件产品, 完美的实现了各类PC应用系统延伸到手机上使用的需求。因此, 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加强办公软件高级功能的研发, 扩大办公软件的应用, 以期待完善移动互联网办公软件的各种功能。
2.2 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不断创新, 向信息化办公的深层次突破
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一种, 手机移动办公正也就被提上议事日程。手机客户端软件对于用户而言, 用户可以在手机上安装客户端办公软件, 在手机上实现一切传统PC上的互联网功能。客户端软件与手机自带浏览器相比具有更强大, 切身体验效果更好, 速度更快等优势。随着不断发展的通讯网络, 不断成熟的手机硬件的发展, 为人们的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随着移动网络的不断发展, 过去必须在定心的办公场所才能处理的工作任务的形式被打破, 人们可以通过移动网络, 随时随地的处理各种工作任务, 从而加快了工作的效率, 增大了工作地点的弹性, 使得企业的管理成本不断降低, 缩短了各级单位的沟通时间。从而增强企业发展的速度与竞争力。
目前, 手机移动办公软件平台的使用只停留在初级阶段, 最初以短彩信方式为主。手机端办公软件的开发, 使得各种的需求得到了不断的应用, 提高了企业、公司等机构的管理效率和员工们的工作效率。
3 结语
移动互联网办公软件功能的强化, 使得公司、企业等机构的管理效率得到提高, 员工们的工作效率也得到很大的改善。通过技术创新, 完善移动互联网办公软件的功能。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终端设备之一, 手机办公软件的研发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得到更大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吴华.合强肃贪:“软件业要创新也要管理”[J].信息与电脑, 2012, (2) :83-86.
互联网技术软件工程 篇5
主持人:感谢黄主任。我们的几个报告都是和百姓有密切关系的。一氧化碳、爆竹,还有各个跟市民有关的报告。下面这个就更重要了,讲的是农业物联网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现在吃饭都有点儿害怕了,不知道吃什么好了。现在听听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陈主任讲一下。
陈立平:各位专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北京市农业科学院。我今天想跟大家汇报交流的是农业物联网到底在农业当中有什么作用,另外现在咱们关心的食品安全方面,可以做到什么样的应用。我们这个单位主要是做农业信息化和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我们面对的应用是农业领域,不单包括咱们北京市的农业,还包括全国农业,在信息化方面的一些工作。我们知道,咱们智慧城市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希望咱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在这里面吃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怎么能吃的够,吃的好,而且吃的安全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我这个里面,想说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怎么保证数量安全,还有怎么保证质量安全。
物联网体系架构大家都知道的很清楚,它通过布设一些感知设备,能够使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信息交换,信息的沟通更加的通畅,在农业领域,这是我们在物联网这个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结果,那么在这个结果里,大家可以看到,其实我们把应用层放的非常大,那么应用层的话,因为我们觉得物联网的应用首先是面向需求的应用,那么它在真正的行业里面,应该关注感知层和应用层这两个方面,在感知层,因为我们作物有种在土里的,还有长在水里的,还有露天大田的,还有设施环境里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多种多样,所以它对传感器需求也有一些需求,还真不是工业传感器拿过来就能测的,很多传感器普通的传感器进去以后,往往工作不了。另外有一些特殊的应用系统,也是行业里面应该关注的一个完成。另外就是农业物联网和其他物联网交互信息流通的问题,现在咱们很多的应用还局限在一个行业里面,甚至在一个基地里面,像我们农业来讲,有一些基地的应用,但是还谈不上和其他物联网真正的更通畅的全面的物联这样一个概念。从咱们整个数量安全角度来看,咱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咱们通过农药化肥,能够促进农业增长的余地应该说越来越小了。所以这就要求咱们在农业方面,确实需要用一些更现代的农业科学技术来提升咱们整个农业的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比如从土地来讲,现在一方面,咱们土地出让少,另外质量差,中低的占65%以上,物联网做什么呢?物联网首先对耕地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现在很多地方,我们复垦,但实际上年年都在复垦这一块地,就是因为在终端没有跟上,另一方面,在耕地的保护和监控方面,比如水的问题,咱们全国水资源人均在2000m3,为全球平均水平1/4,咱们北京市这个问题尤其严峻,咱们是300立方米,远远低于缺水警戒线,而在这个里面农业用水它的利用率比较低的,发达国家每立方米的粮食能到2.0公斤,咱们国家不到一半,水的资源利用率有提升的余地,在这里面,物联网可以用墒情的监测,水资源监测和预警,区域水资源调控这方面可以发挥作用。这个是西班牙的例子,他们在1500公顷灌溉农田里头,这个是分区这个是采集土壤和气象的数据,进行水资源的调度,这个节水效果达到40%。
比如说化肥,化肥当季利用率,化肥吃进去以后,有多少被当季利用的,咱们说的氮肥,氮肥就是尿素,就属于氮肥,是30%到35%,这个低于发达国家15到20个百分点,所以在物联网这一块,咱们可以进行环境质量监测还有突然本底调查和信息管理,还有精准管理提高肥水的利用率。农药也是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从90年到05年这15年间,农药用量翻了一倍。在这里面种植环境的监测和调控,在温室里面,我们监测以后,能够让它生长最适合的环境下,它发生病虫害的就降低,还有联防联控,这个是物联网能给我们农业做的事情。比如在农产品全程的安全溯源方面,生产从种子开始,就加工、供应,还有最后消费者,在这个里面环节很多,怎么能够进行全程的溯源,这也是咱们在物联网应该说能给我们做到的东西。下面我会详细的介绍。
那么农业物联网,包括咱们国家层面,国家发改委和工程院都在启动,物联网的发展规划研究,在这里面,农业始终作为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作为重要的专题来进行研究。咱们北京市也把物联网作为新的产业增长点,也启动了很多的包括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路线图等等这方面的研究。这个是欧洲的物联网研究发展报告,也把农业和养殖业物联网作为研究的重要方向。
那么在想说一个可行性,农业的话,一个是咱们整体上咱们信息化,咱们国家信息化的水平,应该说信息化发展指数排名,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另外就是物联网接入,农村的网民已经占到全体网民的27.8%,这样一个水平,所以为农业应用信息技术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条件。另外还包括一些通讯方式,为什么专门说通讯方式呢?咱们知道农村接入物联网的条件相对来是比较弱的,所以在农业物联网应用过程当中,更强调多种通讯方式的融合和应用。另外就是咱们的成本的降低,农业应用的话,受到成本限制还是比较严重的这样一个问题,所以在成本方面,包括无线传感器的产品价格,大概每18个月降低50%,这些都为农业物联网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那么物联网在咱们农业里面,到底早期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呢?你看这个是一些感知设备的研发,现在传感器的研发,不单局限于环境里头空气的温湿度,以前咱们通过环境来判断,我现在是不是该浇水了,或者是施肥,现在通过生物传感器的研发,我们可以知道,直接问作物,你需要不需要水,这样把我们生产管理更精细化。比如在新疆兵团,大面积的应用,通过传感器采集土壤的水分温度,电导。包括还有一些监测,比如说作物的茎流、果实增长,还有灌溉决策。这个就是在设施环境,设施环境就是咱们的温室大棚,在这个环境是可控的,可以使咱们的生产效率提高的效果更明显,这个是养殖的,这个是栽培的,这个连营养液,基子咱们都可以调控的。
这个是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得信息以后,结合咱们农业生产这种模型,或者咱们的一些专家系统等等,可以作出相应的控制咱们的设备,在农业应用过程当中,有的时候生产条件生产水平限制,现在往往很多应用,在前面的感知,而后面的调控因为条件限制做不到,现在温室大棚的话,是可以做到的,尤其在北京大力发展社区农业的条件下,咱们可以实现从感、传、知、用这样一个过程。
这个是在重庆忠县柑桔生产过程当中的应用。这个是一方面进行的旱情预警。这个是在物流车上的应用,但是现在物流车的应用,现在还没有特别好的应用对象,我们也跟一些企业在谈这方面的工作。
这个我想说,就是因为咱们经信委支持的,上午我们就有这个内容,就是农业用水管理物联网应用,咱们知道农村用水,很多都找管水员,到农时的时候大家谁都想浇水,这个就会引起纠纷,一方面大家都要用水的话,供水压力不足。另外是人工抄表,可能会造成不和谐的事件。咱们通过项目支持下,在咱们京郊建设的用水管理基地,检测有土壤水分监测、气象监测、环境信息的实施检测,在灌溉供水监控方面,有灌溉首部压力、流量、用水量等信息,另外我们可以进行自动控制、定时控制和手动控制,还有一个可以进行远程控制,这是咱们开发的一个表,这是预付的购水卡,这个是关于环境信息的,这个是控制气体,通过关键的设备,包括咱们软件,就可以丝线,至少在这个村子里面,在这个镇里面可以进行用水的实验,从时间上分区的来调控,大大缓解用水的矛盾。这个是应用的过程。
我刚才介绍的一些实例,还是我刚才说的,大家都是还是在建自己行业的应用,还没有大的物联的应用,我觉得进一步应该和各个,包括咱们刚才主任介绍到的整个智慧城市大平台的连接,我们也希望农业在智慧城市建设里,能成为一个重要的方面。
国外在这方面简单说一下,它们也用在灌溉控制和资源监测,它们倒不是很强调物联网这个词,他们就是用传感器监测然后去控制,这个是丹麦跟踪鲜花的盆栽和鲜花运输的进度。这个是在法国的,这是牛全程的,从它生长过程到它被屠宰,它的个体标识的监控。这是详细的一些信息,这是精细养殖,控制安全,通过标签识读以后,可以知道该不该给它料,该不该给它水,还有自动挤奶设备,它还有品质的传感器,这个奶被挤出来,马上可以打上标签,进行标识。这是屠宰过程的进行跟踪,它可以实现到各个批次和每一份,就是分装完以后,每一份的跟踪。整个欧盟在销售的时候,要标明原产地,法国的话,也要标原产地,在整个过程当中,从加工流一直到运输,这是一个追踪的过程,实际上咱们反过来,就是一个追溯的过程。另外有多种的田间信息采集的无线传感器。还有可以打印的传感器。这上面集成了一个集成电路以后,就是把标识和传感器结合在一起,它可以用在鲜奶的包装上,大家可以看到传感器它可以显示出二氧化碳、湿度等等。
那么第五个方面,想说一下质量安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应该说现在质量安全状况,确实比较严峻,那么在这个里面,可能有生产过程,有储运的问题,另外还有政府监管等等方面环节的问题,确实不是某一个环节单独能做到的。由于咱们跨度很大,从种植到消费,那么采集环节和接入手段都非常多,所以很容易发生脱节。我们一些考虑,从安全生产、储运到阳光交易到消费溯源,这里面开展的研究,从信息感知方面的,咱们传输方面,企业管理,另外是政府监管,监管处置这些方面。
移动互联网的软件时代 篇6
在Facebook的一场面向媒体的会议上,开发人员说:“HTML5以及基于HTML5的Web版Facebook不会就此消失——事实上,为了给用户带去更棒的体验,HTML5在未来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似乎是一个矛盾。但在我看来,这代表着战术和战略两种选择。战术上(或者说短期内),native app被Facebook当成重点,扎克伯格列举的数字都是短期数据。而在战略上(或者说长期而言),Facebook并没有放弃web app。
一直以来,在native app和web app的选择上都有着争论。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商业文明,其实是供给方推动的。没有人在iPhone诞生之前就会冒出这样的想法:我需要这样的手机。一个有趣的关于调研的笑话是说,在汽车没被人发明之前,所有的用户调研都是:要更快的马车。从大的意义上讲,供给方愿意选择什么,这个市场就会向那个地方所倾斜。就app而言,无论是开发成本,还是未来对用户的控制(比如说web app几乎就是供方升级就完成升级的),web app都具有更大的优势。
不过,需求者的具体需求也必须考虑到。Native app的优势在于它能让用户体验更好,也能让设备更好地发挥硬件功能,最重要的是:在当今的网络状态下,native app显然比web app更让用户青睐。
这不得不让我想起早期的桌面互联网时代。当年的网速比起今天来说,可以用“极慢”来形容,于是在很多具体功能上,人们都倾向于用“客户端”(其实就是native app)。最好的例子莫过于邮件。国产的Foxmail成为早期最出色的工具软件之一,它就是一个用于邮件收发的客户端。一个不支持POP3协议的邮件服务商是很难得到用户青睐的,因为它迫使用户必须用浏览器来收发邮件。在慢速网络下,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体验。在中国,hotmail邮箱更多的只是用来登录MSN而不是用来收发邮件就是明证,因为它不支持POP3协议。
但web端的邮件具备了这样的好处:你可以用不同的机器登录上去看邮件,这一点随着人们的手持设备越来越多样变的越来越重要。如果转发一份带有大附件的邮件,速度会很快,因为那个附件本来就在服务器上。两个前提条件的改进促使了越来越多的人使用web端的邮件:硬盘的廉价导致的邮箱空间变大,以及网速的大幅提高。
随着桌面互联网的网速提高,越来越多的软件倾向于web化,比如有web QQ之类的基于网络的聊天工具。有些软件的安装包都web化:用户下载的其实是一个很小的软件安装启动程序,真正意义上的软件需要机器在安装时处于联网状态获取。这样的好处是:用户下载到的永远是最新版本的软件。
开发成本的降低是很明显的事,web app基本上可以通行于各种设备上,native app则要建立不同的团队去做不同的开发,还有大量的适配工作。但更重要的是,开发者对这款应用的控制力增强了。Native app只要用户不选择更新,开发者除了让这款应用停止它可以运作之外别无它法。QQ就是这么干的,不更新版本就无法聊天。但QQ这么干也有两个重要的前提:其一是在QQ已经覆盖量很大的情况下,它对用户的逃离并不担心;其二这款软件的使用需要在线。一些单机版软件(比如游戏)根本控制不了用户更新还是不更新。
Web app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处是可以绕过应用商店,这点在iOS系统上特别抢眼。比如FT英文版就是一个web app,它向用户收费无需给iOS抽成,也不存在审核不审核。当然,这是一把双刃剑,离开了app store,也就是FT这么大名鼎鼎的品牌才能得到用户的注意,一般的初创应用,都不晓得去哪里做推广。
移动端的浏览器兴起,可能为这些web app提供了推广的渠道。浏览器特别喜欢web app,因为两者的对接几乎是无缝的。而在这两年,移动端的浏览器的确开始发力,巨头都开始涉足这个领域。
当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如早期的桌面互联网,网速很慢费用很高,native app的优势可以在这个背景下被完全发挥出来。但随着情况的改变,web app将慢慢取代大量的native app(并非全部,特别是游戏,正如桌面互联网中端游还是很大一块市场,移动网络中亦然),这是桌面互联网的规律,同样也是移动互联网的规律。
软件时代,终将过去。而从这个意义上讲,应用商店的最大竞争者,其实是浏览器。
互联网技术软件工程 篇7
近年来, 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迅速, 网络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同时, 移动智能终端市场也迅速增长,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报告显示,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智能终端市场,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 (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IDC) 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13亿台, 其中安卓 (Android) 系统占有率达81.2%。另外,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报告, 截至2015年6月, 中国的手机用户已达5.94亿。考虑到安卓系统所占的市场比例, 本文移动终端应用开发课程的设置主要以安卓平台为基础。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根据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应用技能的教育思想, 面向企事业单位信息部门、网站、软件公司等, 使学生熟练掌握移动开发环境下的安卓开发技术和互联软件开发技术, 具备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软件开发与测试、Web应用、 游戏设计的专业技能, 培养能胜任移动互联软件售前/ 售后支持、安卓软件开发程序员、安卓软件测试员、软件开发工程师、手机游戏设计工程师等岗位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2专业人才培养理论课程研究
为了更好适应移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现状, 必须明确专业设置方向, 力求每一门课程的设计都要以掌握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应用开发技术为中心, 增加核心课程的分量。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型本科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应从以下三个方向进行设置。
2.1移动终端应用开发
安卓是谷歌 (Google) 公司在2007年发布的一款基于Linux系统内核的开源智能手机终端操作系统和移动应用开发平台, 主要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 经过近八年的发展, 安卓系统已从最初的智能手机领域进入了汽车、教育、电视、平板电脑等行业。
安卓平台主要由关键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框架和组件、 C/C++ 函数库、Java程序运行环境和优化了的Linux内核五部分组成。
安卓平台的开发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知识: (1) 安卓中的事件处理、网络请求; (2) Widget常用组件的介绍; (3) 安卓平台运行环境的搭建, 四大组建五大布局; (4) UI框架中Fragment、Viewpager、Action Bar等; (5) 上下文菜单和系统菜单的使用; (6) 数据库编程; (7) XML和JSON的Android网络编程; (8) DDMS的使用和Handler异步消息的处理; (9) 自定义Provider、Binder的使用等。
由于安卓系统是基于Java语言的, 因此, 掌握安卓系统开发技术不仅要熟悉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 (重用、继承、分布式、多态、可移植性等) , 还要掌握Java基础中的正则表达式、IO编程、MVC模式、多线程、集合框架等, 并且在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中还需要掌握Java语言的编码规范、注释规范和Eclipse插件代码检查工具Check-Style、内存泄漏检测工具Memleak、内存分析工具MAT以及代码审查工具Find Bug的使用等。尤其要重点掌握Java编程的23种设计模式, 因为在安卓系统的框架层当中使用了大量设计模式。
另外, 由于安卓系统是一种基于Linux的开放源码操作系统。因此, 还需要掌握Linux系统命令初步、Linux shell编程、 Makefile规则、svn和git工具的使用、Linux开源工程以及相关Linux的基础命令等内容。
综上所述, 理论核心课程有:Java语言程序设计、安卓基础、Java EE程序设计、Java ME程序设计、Linux操作系统和安卓平台APP开发技术。
2.2服务端应用开发
目前, 大多数移动终端软件都需要后台数据的支持进行数据更新和存储, 因此, 服务端的应用开发和移动终端是密不可分的。
服务端应用开发需要用到的知识有如下几个方面: (1) 网络的相关基础知识、HTTP协议、TCP/IP协议和Socket协议; (2) 应用框架; (3) Web页面开发技术; (4) 网络操作系统Linux的知识; (5) 服务器数据后台搭建My SQL及Oracle; (6) 支持服务器端开发的Java EE知识, 即JSP、Struts、JD-BC、Web工程结构、Servlet、Hibernate和Spring; (7) 数据库对编程语言接口API的相关知识。
综上所述, 理论核心课程有:SHH框架技术、数据库管理及应用、网络协议编程、Java EE程序设计、Linux操作系统。
2.3移动互联网软件/ 游戏开发
在目前的移动互联网软件应用中, 游戏软件应用依然是其他应用软件如社交软件、系统工具、影音图形图像应用软件中最热门的下载类型。
移动互联网软件/ 游戏开发需要的知识有:1网络的相关基础知识;2 Java语言知识;3数据库知识;4网络操作系统Linux的知识;5 HTML、CSS、Java Script;6常用开发框架SSH;7 Tomcat的配置和使用;8 My SQL数据库的操作和优化;9 Java ME程序设计。
综上所述, 理论核心课程有:Java语言、网络协议编程、Java EE程序设计、Java ME程序设计、SHH框架技术、 Linux操作系统和Android平台APP应用设计。
3专业人才培养实验实训课程设置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软件技术专业应以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考核的基础上, 更应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因此, 实验实训课程的设置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心, 实践教学环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为了突显实践教学环节的地位, 除了增加实践课时的比重外, 还应采用“案例驱动式”教学模式, 即由原来的教师主讲转变为以项目为导向, 采用校企合作提供真实项目的开发, 模拟软件真实的开发流程, 担当项目经理角色, 给学生布置任务或设定技术障碍, 让学生查资料, 提出解决方案, 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在实验实训室进行项目实训, 使学生在每个学期都不断进行项目实训, 从而在毕业时就已熟悉软件开发流程, 缩短工作的适应期, 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实验实训课程的具体安排如表1所示:
4结语
为了最终实现培养符合应用型本科教育基本要求的应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采取了“3+1” 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前3年的时间学完基本理论和实验实训知识, 最后1学年的时间全部在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进行综合案例 (或项目) 的实习实训及毕业设计。运用合作企业 (或公司) 提供的成熟案例, 使学生真正能掌握软件开发流程, 具备企业级软件开发能力。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4G时代的到来, 社会对软件技术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 尤其是对移动互联网技术人才需求。笔者通过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特点的分析, 探索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型本科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研究与设置。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陈向东.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3 (5) .
[2]白凤娥.计算机类本科专业综合实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3 (6) .
互联网技术软件工程 篇8
目前, 国内从事通信项目管理的企业众多, 其中大多企业以紧抓现场工程质量著称, 而忽略了档案资料的系统性管理, 导致普片存在档案资料多、乱、散, 统筹管理困难, 甚至存在档案资料做假等现象, 给项目综合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以及中国通信市场的开放, 越来越多的国际项目管理公司将进入中国市场, 国内项目管理公司必须努力提高自身项目管理技术;同时, 必须加大投入研发适合国内项目管理要求的项目管理系统。
2 资料管理的效益
(1) 本文主要是针对现有传统的通信项目档案管理资料繁多和散乱, 收集不及时, 查找困难等缺点, 而开发的一种使用性较强, 操作维护方便的项目档案管理系统。本系统主要特点为:成本低、稳定性好、资源共享性强及操作维护简单。
(2) 本项目档案管理系统, 一方面可以集中存放公司各类型、各专业的项目档案, 确保永不丢失, 通过安全权限的设置, 可实现各事业部之间档案资料的共享;另一方面, 通过提供丰富的检索方式和档案试视图, 方便用户快速有效地查找档案文件。
(3) 本文所谈的档案管理系统安装和部署简单, 基于B/S架构, 操作简单、易用。通过档案存储数码化, 档案资料收集及出版及时化, 减少纸版档案出版及维护, 给公司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3 资料管理系统设计
本系统采用B/S (浏览器/ 服务器) 的方式及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 Microsoft.NET Framework 3.5 为框架开发, 通过海量存储的应用, 实现全公司项目档案资料的集中管理存放, 确保资料的可延续性及共享性。本系统支持管理员定义档案原始模板, 同时支持用户根据各地市建设单位文档管理要求修改原始模板, 作为新档案资料收集模板。良好的用户界面, 能让用户快速掌握项目档案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
项目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 实现了档案数码化, 减少纸张的使用数量, 符合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项目管理公司众多, 但档案资料的管理仍然以纸板文档为主的国内市场上, 项目档案管理系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3.1 资料管理流程
根据通信工程建设的阶段划分, 分为项目立项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验收及收尾阶段。每个阶段均输出不同的管理文档, 立项阶段一般输出项目可研报告、招投标及合同等相关文件, 设计阶段一般输出设计文件及相关设计交底资料, 实施阶段一般输出施工组织方案及开工报审及监理过程等文档, 验收及收尾阶段一般输出验收报告及相关合同结算文档。现根据输出的文档类型划分为综合资料及现场资料2 部分, 资料管理流程如表1。
3.2 开发内容和目标
3.2.1 项目主要内容及关键技术
项目档案管理系统达到国内一流技术水平, 并形成为一个以档案系统为核心的档案、文件中心。可扩展的网络应用系统。其功能涵盖对项目档案的数字化加工、数字档案信息的采集、处理、海量存储、归档、组织、发布、利用和管理全过程。系统支持总公司、分公司的两层行政业务划分方式, 下一级的数据和图像可通过远程通信服务向上一级归档, 实现数据的集中。其中索引数据服务器、文档服务器根据需要合并为一台服务器。影像及索引数据由信息中心进行统一保管, 通过大容量磁盘柜进行数据备份。总体系统结构参考图1。
档案管理系统采用了具有开放的、自由的、大型的、具有B/S (浏览器/ 服务器) 的方式及Microsoft Visuall Studio 2005+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3.5。
3.2.2技术创新点
3.2.2.1技术创新
1通过采用海量存储, 使得公司的项目档案资料能有效地集中存放, 减少档案丢失情况的发生。
2计算机数码技术的应用, 使得档案资料不再局限于纸质文件, 扫描文件、视频文件和音频文件的使用, 将完善项目档案资料, 增加档案资料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
3通过网络化的应用, 以及资料集中管理, 使各部门能共享全部项目档案资料, 有利于各部门招投标工作的开展以及人员的培训、工作经验的分享等。
4采用B/S (浏览器/ 服务器) 的方式, 提供丰富的检索方式和档案视图, 方便用户快速的查找文件档案。
3.2.2.2 应用创新
1本系统能提供主要的建设单位档案资料模板, 各事业部可根据各地市的建设单位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及要求编制修改本地的档案资料模板。
2管理员可针对人员岗位职责的不同, 设定相应的权限, 确保资料的安全性。
3本系统安装和部署简单, 操作简便易用。
3.2.3 主要技术指标
1本项目采用海量存储, 需要大容量的磁盘整列或磁带库作为系统存储工具, 一阶段设计存储容量为100T。
2本项目采用视频、图片等数码化技术, 需要专门的编辑软件及相应的后台维护人员, 同时为节省存储空间, 需要采用专门的视频压缩软件。
3由于本项目的实施, 使得全公司的档案资料集中存放, 需要做好资料的安全备份工作, 同时需要加强对所存放资料的安全保障工作。
4由于我司项目部众多, 各部门对资料服务器的使用频率加大, 服务器的运行压力加大, 需要采用性能良好, 并发处理能力强的硬件, 可采用IBM X系列服务器。
5为做好后台管理, 需要强大的数据库软件作为支撑, 可采用Oracle 9i数据库或微软的SQL数据库。
6支持全文检索, 可直接从Word、Excel、PPT、PDF、TXT、HMTL等文本类文件中进行搜索。
7在用户无权访问文档时, 支持授权申请, 用户可以方便发送自动申请给文档的所有人;所有人在收到申请后进行访问授权。
8支持在线Office文档编辑 (Word, Excel文档) ;无需繁琐的下载、上载操作, 在网页中快速进行文档编辑、更新。
3.3 开发方法与实现
通过技术调研, 针对不用建设单位工程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分析, 编制不同模板。通过对服务器等硬件进行压力测试, 确定硬件要求。通过各部件协调性测试, 明确项目档案管理系统研发的可行性及研发方法, 最后进入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管制流程。
摘要:通过对目前通信工程资料管理的分析, 提出有效及可行的方法, 构建资料管理的思路及方案, 为企业的资料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效益,现场资料,综合资料,实现方法
参考文献
[1]余斌.基于Web Services的企业订单管理系统研究[J].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互联网技术软件工程 篇9
20年前,人们希望可以从文件堆积成山的办公环境中摆脱,所以出现了办公自动化。随后人们希望能在不同的部门和分支机构之间互通有无,打破信息孤岛、应用孤岛、 数据孤岛等困境,所以出现了协同办公。现在,人们希望可以随时随地去办公,不再局限于办公桌,因此,移动协同办公软件也就应运而生了。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仅仅实现协同办公,已经不能迎合和满足企业效能管理的需求。因此,通过分析当前协同管理软件的现状,结合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背景,对基于移动互联技术支持的协同管理软件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意义体现如下:
1、理论意义
基于移动互联技术支持的协同管理软件,是站在整个企业的层面上。在深入研究了移动互联技术、协同管理理论、协同管理软件及其联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移动互联技术支持的协同管理模型,可以丰富和完善协同管理理论和技术,更新当前移动互联新趋势下对移动协同软件的认识。
2、实践意义
针对协同管理软件行业和软件产品,结合移动互联技术迅猛发展的特点,以企业组织协同管理为研究对象,在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从软件供应商和企业用户不同视角,提出关于发展和应用移动互联下的协同管理软件建议,希望能对它们的经营发展和管理模式转型提供帮助。
二、移动互联技术与协同管理软件简介
1、移动互联技术
移动互联技术是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既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新的产业模式。与固定的有线网络相比,移动互联网的特点主要是体现在接入网络和终端设备上,以及由于终端和移动通信网络的特有功能所带来的应用。大多数专家和学者认为移动互联网是未来最具有创新活力和超大市场规模的一个新领域。
据统计,中国的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1.5亿,这个数字排在世界第一位。更惊人的是中国手机上网用户超过了六个亿,和这个数字相比较,1.5亿还不到三分之一[1]。这表明手机已经积攒了大量的用户。随着移动通信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应用服务的市场,这是毋庸置疑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移动信息的需求发生了急剧上升。因此,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相结合是大势所趋,这所有的一切都说明了属于移动互联技术的时代即将到来。
2、协同管理软件
协同管理软件,是指那些以协同的理念为基础、以团队协作为目标的管理软件。我们关注的是专门的协同管理软件,而不是那种泛化的协同软件。
协同管理软件是协同办公软件的深化。它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应用价值:
(1)信息迅速传达到所有的目标人员:通过在协同管理平台发布通知、制度和办事流程等并且设立查看权限,使所要传达的信息能迅速传达到全球各地的移动办公的人员;
(2)规范流程、减少人为失误:使用协同管理软件可以梳理企业组织的流程,把流程的各种规则固化,让大家去按系统流程工作,每个参与流转的人不需要去记忆这些复杂的流转规则,减少用人脑去判断流程的方向,从而在复杂的流程中减少失误;
(3)实现全方位的IT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效率:有CRM软件可以进行客户管理,有财务软件可以进行财务管理,有ERP软件可以进行生产、物流和供应链管理, 有人力资源软件可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协同管理软件可以建立客户管理、资产管理和接待管理等任何需要的管理系统,并且可以随时对这些应用进行调整;
(4)沟通成本低、方式更丰富,效率更高:通协同管理软件可以打破组织与地理位置边界,员工可以通过邮件、 平台、短信等多种方式进行沟通,并且把信息推送给用户, 丰富了沟通形式,效率大大提高。
从以上4点可以看出,我们应该深化和拓展协同管理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同时需要将移动的理念和技术应用到协同管理软件中,于是便催生了新一代的协同管理软件 ――移动协同(管理)软件。
三、移动协同(管理)软件
1、移动协同(管理)软件的产生
互联网经济的崛起催生了协同时代的来临,以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和社交网络等技术与应用为代表的IT发展趋势,对企业管理软件在新领域上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软件也面临互联网大协同时代创新突破的挑战[3]。
企业的协同管理软件,即采用Inter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企业内部人员能够更加便捷地共享和交流信息,高效协同地工作;协同管理软件抛弃过去复杂和低效的手工方式,实现全方位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工作,提升企业管理效能[2]。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是即时协同办公系统的核心节点,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把移动互联技术与协同管理软件相结合,就自然孕育出移动协同管理软件。鉴于业界习惯简称其为移动协同软件,而实际上指的是移动协同管理软件。为了区别于前面提到的移动协同办公软件,又与业界的习惯基本符合,本文使用移动协同(管理)软件的叫法。
比较一下:长期以来,协同办公系统主要依靠连接互联网的PC终端来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然而,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3G网络的全覆盖,无线带宽的增加再加上网速的提高,使得企业的协同办公能够顺利通过PC延伸到手机终端载体上,实现更快速和高效地沟通交流,提升企业办公效率。移动协同办公软件就是在OA系统中把即时通知及提醒功能完整地融合进来,当有新的邮件或者公文到达、会议临近、或是有其它紧急的待办事项时, 系统就会按照设定,及时并准确地以发送短消息或其他便捷的方式提示企业用户[4]。而移动协同(管理)软件是针对企业的日常办公、各部门之间协同、公文流转,基于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来实现的应用系统。基于移动互联技术支持的协同管理软件可以为企业中的手机用户提供一个即时、 便捷、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管理平台,降低了沟通成本,缩短了企业内部工作流程时间,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管理效能。协同管理软件具有泛社会化、移动化、平台化和服务化等特点,并能够对各个细分单元进行良好地整合,加速组织上高效运作的运营模式的转变。
2、移动协同(管理)软件的概念模型
移动协同 (管理) 软件的目的就是在人机交互的环境下,实现对群体协同工作的友好支持,所以系统的要点集中在通信、合作和协调工作上。通信是指分布在各地、不同时间点的用户之间进行的网络通讯和连接的过程;协调和合作就是我们所说的协同,是指群体成员在信息共享的环境下为完成某一项共同任务而通力合作、互通信息,简化流程,得以提高工作效率,使工作任务得到更好更快地完成。
结合近几年移动互联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发现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设备、移动网络、移动应用、信息数据四大核心技术作为支撑,打造移动协同(管理)软件,拓展与提升协同管理软件的性能,加速企业管理工作模式的转变。我们认为,移动互联技术对企业协同管理工作的支撑主要体现在如下4点:
(1)移动终端设备
包括移动手机终端和Pad,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公文的流转、制定计划和流程、发布公告、以及实现对会议和邮件的管理。
(2)3G网络
广阔的覆盖面,能够有效地覆盖到全国各地,确保企业用户不管在何处都能利用移动终端来处理事务。
(3)移动应用
借助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的特点,进行现场的任务管理、 信息交流、信息沟通、实时监管、系统管理。用户在路上、在家里、甚至在出差的过程中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处理相关业务。
(4)信息数据
协同管理系统(注:协同管理软件的学名)作为强大的后台数据分析中心,有效地支撑了移动互联系统的单点登录、业务融合、综合分析、统一管理,促进各功能模块间的有机衔接,支撑企业管理工作的整体提升。
综合以上,本文认为,移动协同(管理)软件是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协同管理系统的移动应用软件,能有效地实现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从而有效提升企业协作效率、降低沟通成本,实现移动管理。
3、移动协同(管理)软件的物理模型
参照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User-Centered Design,简称UCD)理念,移动协同(管理)软件要时时刻刻把用户放在首要位置,围绕适应用户的使用习惯来优化交互界面,而不是让用户改变他们的使用习惯去适应软件开发者的想法。下面我们给出移动协同(管理)软件的物理模型设计。如图1所示。
作为一个实现移动协同管理的软件系统,在移动终端上应以协同任务的管理和跟踪为核心展开(如图2所示):
四、关于发展和应用移动(协同)管理软件的建议
1、针对软件供应商
管理软件的设计要结合企业的运营本质出发,通过研究企业组织的行为管理模式,展开功能设计与管理理念创新。
(1)从企业目标的角度为企业量身打造
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谋取利润,创造商业价值,并担负适当的社会责任。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肯定会根据自身设定不同的经营目标。确立企业当前的经营目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由此切入可以展开经营管理行为。而协同软件公司顺理成章地也要以企业的目标为第一要义去为企业设计相应的协同软件。
企业的有些业务流程是固定不变的,但有些业务流程会随着市场的变化发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要及时地对自身策略进行调整, 在优化自身策略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市场的变化。在遵守法律规章的前提下,及时调整各部门和各种岗位,以达成以协同目标为中心,实现企业与供应商、用户的有效沟通。协同软件公司应该抓住企业这个脉搏。
(2)企业管理软件设计要以“人”为本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企业任务最终也需要人来完成。通过组织机构设置岗位,分配权限,业务工作自动推送给相关的组织和人员。不管是目标还是执行,都要依赖于组织和人员之间的沟通,这是企业工作和管理的基础。团队的构建可以根据企业的策略进行灵活调整,并实现跨部门、跨企业甚至是产业链调整的联动合作。
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企业会积累很多的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培训资料等。让员工从这些企业知识受到鼓励是需要重点考虑的。企业不仅需要知识,还要具备自身的文化特质,建立属于自己所独有的企业文化。通过一系列的方式让文化显性化,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所有业务工作都应纳入评价考核体系,为企业的绩效管理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3)管理软件设计善于抓住用户心理
用户心理是动态变化和发展的,对应着用户心理的顺应和吸收的特点。当用户在使用新的产品的同时,即用户被来自外界的新事物所刺激,这时用户的心理将会发生顺应或吸收新知识的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软件供应商应当改进系统的设计去适应用户的心理,这样就能更好地去适应用户,满足他们的需求。
2、针对企业用户
协同管理软件是指在部门和组织之间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及时、高效、有序、可控、全程共享的沟通和处理的过程,增强了企业内部员工协同工作的能力,强化了领导的监控管理功能,实现公文迅速流转、审核签批等工作流的高效处理,加速了管理电子化和规范化的转变,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而移动协同(管理)软件是对协同办公的服务方式进行拓展,它大大地减少了沟通的成本,不但增强了企业用户随时随地协同办公的能力,还提高了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进行交流合作的及时便捷,使过去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 所以,建议企业用户应该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1)成立以知识管理为中心的学习型组织
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许多作业性的工作逐渐机械化后,人担任的工作主要是去发现机会和寻找问题,然后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知识和技术越来越成为企业生产的关键要素。所以,企业必须注重员工素质和知识方面的引导和培训,这就对员工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要求在企业中逐步形成重视系统思考和推进知识整合的企业文化,并使企业最终成为以知识管理为中心的学习型组织。
(2)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和打造适应性团队
移动协同管理使得企业的主管能够通过系统直接与子任务群进行充分的沟通,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使中间管理层开始退化,组织进一步变得扁平化。组织的构成单位从专业化的职能部门向以任务为导向转变,向能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和多方面才能的过程小组或小团队转变。所以,要在组织要素与环境要素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以向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为宗旨的团队。
(3)业务流程重组与管理体制创新同步进行
移动协同管理要求业务流程从根本上加以重新设计并发生改变,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等方面得到根本改善。同时,随着移动信息流动方式,进而对管理体制需要进行调整。换句话说,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与管理体制的创新需要同步进行。这也是移动协同管理软件给企业带来的本质性改变。
(4)竞争模式由输赢到共赢转变
移动协同管理时代以知识为核心资源。知识的无限性、共享性和可重复使用性,使得企业间的竞争从过去的非要拼个你死我活不可,逐步向能够通过相互学习与交流。因此,系统效能的高低取决于协同运作的能力,不但要解决生产管理过程中物流和信息流的协同问题,还要处理与其关系密切的资金管理问题,而无缝隙、无间隔的移动协同管理软件则良好地化解了这些问题。
五、结语
基于移动互联技术支持下的协同管理软件研究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的课题,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革新,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移动互联技术在管理中应用会逐渐深入。在我国,企业移动化的大趋势下顺势而为,移动应用成为企业管理软件建设的一大热门话题。
对移动协同(管理)软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迄今为止虽然移动协同办公系统实现了常规办公等部分功能,但是对于企业机构来说还远远不够,因为移动管理思想还未被充分实现,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机构的实际管理需求,所以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的协同办公软件逐渐通过互联网PC延伸到了手机和Pad等智能终端上,为实现企业移动协同办公提供了可能。但现阶段针对企业级的移动应用还较少,特别是对管理层面使用的移动软件产品关注和研究不够。提出移动互联技术支持下的协同管理软件——移动协同(管理)软件的理论模型和物理模型,同时从供应商和企业视角提出发展和应用移动协同(管理)软件的建议。
互联网技术软件工程 篇10
2.物联网网络融合与自治机理理论与技术:面向IP体系演进的网络融合及命名与寻址架构、面向Post-IP的融合网络体系架构、物联网自治域内数据汇聚与交换技术、物联网自治区域动态管理;
3.物联网信息整合与交互的理论和方法:不确定信息整理与融合理论、网元之间信息交互模型和方法;
4.物联网软件建模理论与设计方法:面向物联网典型应用的软件建模和分析技术、面向物联网的软件编程模型及其支撑平台技术、支持物联网信息编程模型的中间件平台技术;
5.物联网服务提供机理和方法:物联网的服务模型、物联网服务需求的多维获取、形式规约与动态演化、物联网服务动态构建及适配机理技术、服务质量的动态保障方法;
6.物联网的安全与隐私技术:物联网信息交互的隐私保护方法、基于安全多方计算的物联网隐私保护技术、物联网安全体系架构、物联网信息的完整性、机密性技术、物联网元的容侵容错协议;
7.物联网应用系统技术:基于物联网的相关“感知”技术, 如智能电网技术、智能交通技术、智能建筑技术等。
8.RFID自动识别技术:包括安全测评指标体系、基准测试床、符合性测试方法、攻击性测试方法、安全绩效评估方法等。
互联网软件自律公约保用户权益 篇11
本报综合讯 8月1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国内首份 《互联网终端软件服务行业自律公约》,该公约着力强调对用户合法权益的保护,明确提出反对不正当竞争,并分设专章注明“三禁止”:禁止强制捆绑、禁止软件排斥、禁止恶意拦截。目前,包括新浪、腾讯、百度、搜狗、360等企业在内的38家企业单位已签署公约。
保护用户权益是根本
该公约以一整章的内容详述了保护用户合法权益的具体内容。
公约指出,要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用户个人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个人网上通信内容、个人上网行为日志、个人在终端上创建或者保存的文件和数据,以及其他能够据此直接或者间接识别出用户个人身份或者其它与用户个人利益相关的信息。
公约规定,不得对用户合理使用其个人信息设置障碍,禁止欺骗、诱导用户转移个人信息。此外,公约还表示将建立健全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防止用户个人信息丢失、泄露,禁止未经授权使用用户个人信息。
除了个人信息安全,尊重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也在公约中有所体现。具体内容包括:终端软件安装、运行、升级、修改默认设置等,应当明确提示用户,不得违背用户意愿修改用户已确认的选择或者设置;终端软件在运行过程中,如执行系统修改、扫描、信息收集和数据回传等操作,应事先提示用户,由用户选择继续或者停止相关操作;终端软件运行中发现异常情况可以提示用户,但不得替用户做出操作选择;用户忽略提示而选择进一步操作的,应当尊重用户的选择;不得以输入验证码或者多次确认等方式故意加大终端软件卸载难度等。
另外,公约要求,企业必须提供完备的终端软件服务企业端系统日志供第三方审计,相关系统日志应当保存半年。
“三禁止”是保护手段
为了更好的保护用户权益、抵制不正当竞争,公约还具体规定了企业的三大类禁止行为。具体包括:
禁止强制捆绑。未明确提示用户并经用户同意,不得在用户的计算机或者其他终端上强制安装终端软件,且禁止中断软件强制捆绑;终端软件下载或者安装时,如要附带其他非直接相关功能,应明确提示用户,并提供明显的使用或者关闭该功能的方式,未经用户同意不得自动运行;终端软件安装提示信息清晰完整,不得安装本终端软件功能说明文档中未加说明的额外功能;允许用户自主选择是否卸载终端软件,并提供通用的卸载方式,未经用户同意卸载后不得残留程序文件。
禁止软件排斥。恶意排斥是指某款终端软件在设计、安装、运行过程中,无正当理由,故意给其他合法终端软件设置障碍,妨碍用户安装或者使用其他合法终端软件;同类终端软件拥有平等的被选择权和市场推广权;终端软件在运行中由于技术原因可能产生冲突的,应当尊重用户的自主选择权。
禁止恶意拦截。不得以任何形式欺骗或者误导用户使用或者不使用其他合法终端软件;终端软件在安装、运行、升级、卸载等过程中,不应恶意干扰或者破坏其他合法终端软件的正常使用;除恶意广告外,不得针对特定信息服务提供商拦截、屏蔽其合法信息内容及页面等;恶意广告包括频繁弹出的对用户造成干扰的广告类信息,以及不提供关闭方式的漂浮广告、弹窗广告、视窗广告等。
公约还称,若违反行业自律并造成不良影响,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公约执行机构——中国互联网协会行业自律工作委员会举报。执行机构在查证核实或组织测评后,视情况给予内部警告、公开谴责等各项处罚。
互联网技术软件工程 篇12
1 实验教学已有基础和存在问题
实践教学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1]。我院一直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的建设, 于2007年建立了网络互联实验室。实验室以小组为基本单位, 建设了6组实验平台, 每组平台的实验设备包含:2台路由器 (1台H3CMSR 30-20, 1台Quidway R3680E) ;4台交换机 (2台H3C S3610, 2台Quidway S3900) ;3台计算机。实验室建成以来, 一直作为网络互联课程实验实训的专门场所, 提供真实的网络环境, 让学生实际动手搭建网络, 调试、配置网络设备, 学习交换机与路由器的使用方法。
但随着学生规模扩大, 专业实验室建设跟不上教学要求等原因, 现有条件下的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教学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 实验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造成一部分学生在指定的教学时间内不能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另有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也可能需要更多的实验设备和时间来完成更多、更复杂的实验[2]。而从教学实际考虑, 学生使用实验室的时间都是以班为单位进行安排;而且网络互联实验室由于设备多、价格高没有对学生自由开放, 学生不能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 设备种类单一, 实验内容不够全面。我院的网络互联设备以华为产品为主, 然而,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网络设备生产商有思科、华为、锐捷等。这些厂商的设备安装的是自主研发的网络操作系统, 在操作命令和管理方法上区别明显, 导致我校学生在完成实验实训后, 却不能马上把技能投入到现实的应用中。
2 仿真软件简介
实际上, 许多院校在计算机专业的网络实训中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一些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模拟软件进行辅助教学, 用模拟软件模仿真实的网络设备进行网络实训。模拟软件能够模拟多种网络设备和实验环境[3], 如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 而且模拟设备不存在损耗问题, 能反复操作, 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自己的PC机上安装相关软件, 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实验, 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网络设备的仿真模拟软件也有很多类型, 常见模拟器有Boson NetSim, Dynamips, 思科的Packet Tracer和华为的HW_RouteSim等。在此, 笔者简单介绍一下这些仿真软件的特点。
(1) Boson NetSim是Boson公司开发的一款模拟Cisco路由器、交换机组建虚拟网络的商业软件, 由网络拓扑图设计软件Boson Network Designer和网络设备模拟器Boson NetSim组成[4]。该软件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自定义网络拓扑结构及连接, 在启动NetSim时可以选择自定义的拓扑结构, 对拓扑图里的各种网络设备进行配置管理, 缺点是虚拟实验设备种类较少, 且对某些命令的支持也不太好。
(2) Dynamips是一款主要模拟Cisco路由器的仿真软件。Boson NetSim是对IOS命令行的模拟, 而Dynamips是通过在计算机中构建运行IOS的虚拟机真正运行IOS, 实现对Cisco路由器的模拟[5]。GNS3是Dynamips的一个图形前端, 是一种可以仿真复杂网络的图形化模拟器,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 Packet Tracer是由Cisco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模拟软件, 专门用于思科的CCNA认证培训, 是目前操作最接近真实环境的模拟工具。该软件提供了2种数据传输测试模式:Realtime模式和Simulation模式[6]。在Realtime的图形用户模式上可以直接使用拖拽方法建立网络拓扑;在Simulation的界面中以Flash动画的形式模拟数据包在网络中进行详细传输过程,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网络设备的运行原理。
(4) HW_RouteSim是华为系列设备的模拟器。但是软件的版本较低, 能够仿真的设备和支持的命令较少, 仿真功能不尽如人意。
通过对以上仿真软件的比较, 我们选择了PacketTracer作为辅助教学软件。在现有的网络互联实验室里, 使用真实设备完成华为交换机、路由器的网络实验, 引入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 在仿真环境下完成Cisco设备的配置实验。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以虚、实2种方式完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兼顾了学生知识的多样性, 保证了校内实践锻炼与实际工作需求的一致性。
3 基于Packet Tracer的网络仿真实验
笔者通过一个配置实例演示仿真软件在网络互联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验名称是利用Packet Tracer5.3实现跨交换机VLAN的配置。交换机上VLAN的作用是将物理上互联的网络在逻辑上划分为多个互不相干的网络, 这些网络之间是无法通信的, 因此广播也就隔离开了。它不仅解决了网络中广播的问题, 也很好地解决了网络内的安全问题。借助VLAN技术不仅能增加网络连接的灵活性, 控制网络上的广播, 而且能增加网络的安全性[7]。因此在交换机配置教学中, VLAN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3.1 实验目的
(1) 学习Cisco交换机Trunk和VTP的配置方法。
(2) 理解VTP的含义及管理交换机组VLAN的用法。
3.2 实验规划
选用1台Cisco 3560交换机, 2台Cisco2950交换机, 4台PC机以及若干网线, 组建实验网络。其中, 3560的Fa0/24端口连接2950A (switch0) 交换机的Fa0/24端口, 3560的Fa0/23端口连接2950B (switch1) 交换机的Fa0/24端口;2950A交换机Fa0/1端口连接PC0的以太网口, Fa0/2端口连接PC1的以太网口;2950B交换机Fa0/1端口连接PC2的以太网口, Fa0/2端口连接PC3的以太网口。PC0和PC2属于同一子网 (VLAN2) , 它们的IP地址在C类网络192.168.1.0/24内;PC1和PC3属于另一子网 (VLAN3) , 它们的IP地址在C类网络192.168.2.0/24内。如图1所示。
3.3 配置过程
实验网络搭建完成后, 按要求设置4台PC机的IP地址, 此时整个局域网中未设置其他VLAN (只有默认VLAN1) , 这4台PC机互Ping, 应都能连通。接下来, 开始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 1 ) 选择2 9 5 0 A交换机, 把端口划分到相应的VlAN。相关命令如下:
2950A (confi g) #interface fa0/1
2950A (confi g-if) #switchport mode access
2950A (confi g-if)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2950A (confi g-if) #interface fa0/2
2950A (confi g-if) #switchport mode access
2950A (confi g-if) #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2950A (confi g-if) #quit
同理, 选择2950B交换机并划分VLAN, 过程与2950A相似。
(2) 配置trunk链路。2个Cisco 2950交换机使用fastthernet0/24端口分别与核心交换机 (3560) 的24和23端口相连, 这两条链路应为trunk, 相连的每个端口为trunk类型, 配置命令相同。交换机2095A相关命令如下:
2950A (confi g) #interface fa0/24
2950A (confi 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
2950A (confi g-if) #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
(3) 配置VTP协议。
Cisco 3560交换机作为VTP Server, 是局域网中的核心交换机。3560交换机相关配置命令如下:
3560 (confi g) #vtp domain senya
3560 (confi g) #vtp mode server
3560#sh vtp st
图2为3560交换机的VTP状态信息。其中, VTPOperating Mode值为Server, VTP Domain Name值为senya。
2个作为接入层的交换机的配置VTP的命令类似, 2950A的配置命令如下:
2950A (confi g) #vtp domain senya
2950A (confi g) #vtp mode client
2950A (confi g) #exit
2950A#sh vtp st
图3为2950A交换机的VTP状态信息。其中, VTPOperating Mode值为Client, VTP Domain Name值为senya。管理域内的每台交换机都必须使用相同的域名。
(4) 在核心交换机Cisco 3560上创建两个VLAN:VLAN2名称为technology;VLAN 3名称为sales。
(5) 连通性测试。分别在2950和3560上使用showvlan命令查看配置情况, 再用Ping命令检查各PC机之间的通信情况。
此时, 4台PC机被分割在2个不同的VLAN中 (VLAN1:technology, VLAN2 sales) , PC0与PC2划入了同一VLAN (technology) 而能Ping通, PC1与PC3划入了同一VLAN (sales) 而能Ping通, 而PC0与PC1虽然连接在同一个2950A交换机上, 但不能Ping通, 从而验证了跨交换机之间相同VLAN可以相互通信, 不同VLAN之间相互隔离。达到了任务的要求。
4 结束语
通过使用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进行跨交换机VLAN配置的教学, 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己动手实践,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保证了教学质量。基于模拟软件的实验, 丰富了网络互联课程实验实训内容, 但并不能完全替代真实实验, 它只能是传统实验的一种辅助和扩展。结合学院已有条件, 根据虚实交替, 优化互补的原则, 把仿真软件技术与传统实验手段有机结合起来,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 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这才是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佳, 江涛.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仿真软件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 (9) :59-62.
[2]宋白玉, 赵桂云.浅谈用Packet Tracer进行高职《网络互联技术》教学[J].科技信息, 2011 (33) :108-109.
[3]谭方勇, 张燕, 李金祥.基于虚拟仿真软件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J].计算机时代, 2011 (11) :51-53.
[4]董思妤, 陈立云, 曹智一.Boson NetSim在计算机网络工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 (5) :3606-3607.
[5]甘敬周.虚拟技术和模拟器在网络实验室的应用[J].贺州学院学报, 2012, 28 (2) :136-139.
[6]赵思佳, 尹婷.基于Packet Tracer模拟器构建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平台[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 (16) :15-18.
[7]陈建锐.软件仿真下的VLAN配置实验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2 (30) :78-81.
【互联网技术软件工程】推荐阅读:
互联网软件工程论文06-19
互联网技术09-23
互联网传播技术11-06
WiFi技术互联网管理05-25
网络数据之互联网技术06-10
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09-14
移动互联网新技术11-09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05-16
互联网技术复习资料08-01
通信工程师互联网真题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