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传播技术

2024-11-06

互联网传播技术(通用10篇)

互联网传播技术 篇1

1 引言

大型门户网站和专业视频网站通过购买影视剧版权并将相关节目视频发布到互联网上, 通过广告或收费实现收益。而网民通过互联网观看影视剧内容, 已经成为互联网视频行业发展的自然选择。目前大部分公开发行的电影、电视剧、动漫、纪录片等影视节目以及电视台制作的综艺类视频节目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观看。互联网上除了影视剧的正片以外, 还存在大量关于影视剧的宣传片、预告片、花絮、评论等视频与文字报道;同时豆瓣、时光网等专业影视信息网站也不断发展, 这类网站收集整理并发布影视节目基本信息和用户评论。

互联网已经成为影视剧内容的主要传播渠道之一。分析和跟踪影视剧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报道和评论情况, 对于了解影视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动态, 以及对相关部门的决策参考都具有重要作用。

2 对互联网影视传播趋势分析的技术路线

互联网影视节目的传播趋势分析需要通过构建互联网上影视节目资源库, 先从微观角度跟踪每部特定影视节目在制作与发行周期中, 互联网上关于该节目的传播和评价情况, 再从宏观角度统计和分析关于整个影视剧行业在互联网上的报道和评论。

在影视库的构建过程中, 为了减少人工工作, 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可以采用搜索引擎技术对互联网上发布的影视信息资源进行主动抓取;然后结合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抽取等技术分析方法, 获取影视节目的标题、导演、演员、上映时间等相关属性信息;最后对多个信息来源的数据自动进行归并和整合, 形成完整的影视节目资源库。

影视节目资源库构建完成后, 需要对互联网上发布的视频节目进行识别, 判断其是否属于某部影视剧。对视频节目进行影视节目识别的参考依据包括该视频的标题、描述等文本信息以及视频内容本身。其中基于视频内容的影视节目识别相对复杂, 本文主要针对文本内容进行影视节目的识别。而由于互联网的视频节目数量非常多, 来源也非常广泛, 标注文本信息的风格和质量差别较大, 这给影视节目的自动识别造成了较大难度。在影视节目识别的过程中, 还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节目识别其属性, 如电视剧和动漫视频节目是属于第几集、综艺节目属于哪一期、是否是电影的宣传片和预告片等。

在影视节目识别的基础上, 可以统计每部影视作品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情况, 包括每日每部影视剧的传播节目数量、点播次数等, 进而可以从整体上了解近期互联网上的热点影视剧的传播情况, 还可以在一段时间范围内跟踪某部影视剧在制作、宣传和发行过程的相关报道。

3 互联网影视节目传播分析技术

3.1 影视节目库自动构建技术

影视节目信息库的采集利用互联网视频网站采集系统。与视频网站采集系统抓取视频节目数据对象不同, 影视节目采集系统需要采集的数据对象为影视节目信息, 包括影视节目的名称、导演、演员、上映时间、集数等各种信息。信息采集过程包括网页抓取和信息抽取两个步骤。其中网页采集从给定的种子页面出发, 通过网页分析和链接提取, 自动发现和扩展新的网页链接;信息抽取针对影视节目网页, 根据手工设定或机器学习生成的信息抽取模板分析影视节目的各个属性信息。

通过采集获得来源于不同网站的影视节目信息以后, 可以发现从不同网站上抓取的影视信息存在大量的重复情况, 需要对自动抓取获得的影片信息进行整合处理。整合过程的目标是对不同的影视节目信息之间的关联情况进行识别和分析, 去除重复的影视节目信息。影视节目关联识别主要针对两类问题:首先是来自不同网站的相同影视节目的识别及其数据之间的去重问题, 其次是不同影视节目之间的关联性识别问题。关联性识别主要针对影视节目的同名问题, 存在以下几种关联情况:

(1) 电影和电视剧的多部情况, 如非诚勿扰1-2、加勒比海盗1-4。

(2) 不同年代的同名电影和电视剧, 如“水浒”的多部电视剧、“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2011年的印度连续剧和1997年的国产连续剧等多个版本。

(3) 不同类型的影视节目之间的关联和区别, 如同名的电影“非诚勿扰”与综艺节目“非诚勿扰”等, 在同名情况下, 影视库中缺少其中的某部影视节目基础信息时可能会导致问题, 如库中只有电影信息则可能将同名的电视剧或者综艺节目误认为是电影。

判断两部影片是否重复, 单从影片的标题往往不太准确, 需要综合考虑影片的上映时间、标题、导演、演员、产地等信息。在计算影片是否重复时, 首先考虑时间因素, 计算某部影片的相同影片时只对一段时间范围内的影片进行计算;然后对影片名字、导演、演员等进行判断, 并考虑到各网站影片名字命名等的差异以及有些影片名字带有具体的电影系列号等因素, 采取计算字符串之间相似度的方法;计算相似度的方法可以采用计算最大公共子串、编辑距离等方法进行计算, 基于最大公共子串的相似度计算公式如式 (1) 所示。

其中LCS为字符串strA和strB的最大公共子串。

3.2 影视节目识别技术

影视节目识别的目标是对互联网视频网站上传播的视频节目进行识别, 判断其是否属于某部影视剧。影视节目识别首先需要对视频标题等文本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 并提取视频节目名称信息。对于电视剧、动漫、综艺等多集类节目, 网络视频标题中往往包含比较明显的集数或日期特征, 如“第十一集”、“第1回”、“第10话”、“6”、“20101011”等, 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 利用正则表达式匹配和多模式串匹配算法自动提取视频的名称, 并形成以正则表达式形式表示的视频文件扩展名称, 当新视频文件到来时, 再次使用正则表达式匹配算法, 判断其是否属于某部影视节目。

对于电影等单剧集的节目, 由于视频标题没有特别明显的特征, 采用上述方法往往效果不佳。为此需要针对电影类影视节目采用不同的影视节目名称提取方法。首先利用视频的频道、标签、标题、描述中的文本信息对视频节目进行分类, 确定其是否属于影视类, 从而排除非影视类节目信息可能造成的干扰;对于属于影视类的节目, 将视频节目信息与影视节目信息库中的影视节目信息进行相似性比较, 判断其是否属于某部电影, 相似性比较算法与影视库节目构建过程的算法类似。

与优酷等在线视频网站中单个视频节目通常由一个页面描述不同, P2P节目网站中往往采用一个描述种子内容的链接来表示一个视频。用户通过查看该链接的描述文本就可以大致了解种子文件中所包含视频的基本概况, 然后选择是否下载种子文件及其对应的视频文件。为此, 其标题往往包含了关于节目的丰富信息, 如图1所示。

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 P2P网站的视频节目标题大多数采用“[]”将各个字段进行分割以方便用户的浏览, 但各个字段的定义和顺序则没有统一的规范。首先利用分隔符特征将标题分为多段, 每一段都代表了该视频节目某一方面的特征信息;然后将各段的类型识别看作一个分类问题, 使用最近邻等分类算法进行类型识别。

3.3 影视节目传播趋势统计与分析

在影视节目识别的基础上, 通过统计的方法可以获得具体影片的节目数量并对其传播趋势进行分析, 如图2所示是某部影片的传播节目数量趋势图。在影视节目传播数据基础上, 可以对影视行业的整体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图3是年度国内传播的影视节目数量 (部数) 的分类比例分布图。

基于影视传播数据可以统计不同网站上的影视剧传播情况, 如图4列出了部分网站的影视剧相关视频节目的数据统计。

在对传播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同时, 可以结合网民发表的影视剧评论信息, 对影视剧导演、演员、剧本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评论分析, 进而更深入地发现和跟踪影视剧的传播情况与观众的喜好。

4 小结

通过互联网观看影视剧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网民的选择, 对互联网影视节目的传播趋势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了互联网影视传播分析的总体技术路线, 并对影视库自动构建、影视节目识别、传播趋势统计与分析等多项重点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

参考文献

[1]黄为群等.网络新视界-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年.

[2]李晓明等.搜索引擎原理、技术与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年.

[3]李佳文.面向主题的互联网信息发现与采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2009年4月.

[4]郭牧怡等.基于文件标题特征的网络视频去重研究.计算机工程, 2010年9期.

提倡互联网传播精神 篇2

1.独立思考。网民每天面对丰富的互联网海量信息,不可能全部接收并消化。所以,一定要具备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通过客观思辨,独立思考,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对信息加以辨识、利用和传播。

2.兼容并包。社会是多元的,文化是多元的,互联网上所体现出来的一定也是一种多元的文化。只有各种文化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展示、传播并交流,互联网文化才能真正体现出多样性和个性化。

3.理性发言。网络时代信息的发布变得简单,传播更为快捷。信息发布者出于不同的目的,原创出海量信息,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参与传播过程的人们按照自己的喜好或倾向选择信息,也很容易盲目追随“意见领袖”的声音,而不去真正探源“意见领袖”发言的真伪与是非。因而互联网时代传播精神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理性发言。不管是“意见领袖”还是普通网民,都要对自己的发言认真对待,理性发言。

4.自律意识。这包含两个层面:一是针对媒体机构,作为专业机构的媒体,行业自律是基本的职业操守;另一层面,对于所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必须认真对待。

共同维护。良好的互联网环境需要全体网民的共同维护。我们提倡全体网民积极行动起来,坚守互联网传播精神,共同打造互联网发展的基础平台。

(黄传武文,摘自2012年2月14日《人民日报》)

互联网传播技术 篇3

冷战结束后, 互联网技术在民用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突破, 随着网络硬件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流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 集文字、图片和音视频于一身的信息逐渐成为网络受众获取信息、交流言论、休闲娱乐、畅通民意的重要方式。

进入21世纪以后, 视听节目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得以实现, 目前已成为最受网民欢迎的网络应用之一, 影响力日益扩大。特别是2010年以来,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国家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互联网视频内容的监管、民营企业的重组增多、拥有官方传媒背景的网络视频网站参与到互联网视听服务业的竞争中来, 呈现出一个技术、服务与内容共同良性发展的态势。

作为网络媒体传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视听传播在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方式、监管对策和受众方面具有许多与传统媒体不同的特点。通过对广东省网络视听服务业的监管实践, 并对上述诸多要素特别是传播技术的研究, 一方面可以促进相关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另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规避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使之能更好地为先进文化的传播和推动社会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取得成效。

1 互联网视听节目应用的发展状况

据互联网市场研究公司e Marketer估算, 2011年每月都在线观看视频内容的人占美国互联网用户总数的68.2%, 到2015年, 这一数字将攀升至76%。另外, com Score也发布了2011年4月美国在线视频网站观看人数的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2011年4月有1.72亿的美国互联网用户观看了超过51亿段互联网视听节目, 人均观看时长为14.9个小时。

2010年, 英国《新政客》杂志从做报纸起家, 到冲杀美国电视电影市场, 再转战新媒体, 无穷的创新动力与对媒体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使其率领的新闻集团不断发展壮大, 成为全球性跨国传媒航母。大力发展新媒体视听信息服务业已成为传统媒体转型和发展的方向, 其社会影响力将日益明显。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11年7月新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1年6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 较2010年底增加6.1%, 其中家庭电脑宽带上网网民规模达到3.90亿人, 占家庭电脑上网网民的98.8%。这么大规模的宽带用户, 为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空间。

报告显示网络视频继续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势头, 2011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达3.01亿, 用户使用率为62.1%, 与2010年底一致, 半年用户增长率为6.1%。网络视频行业经过高速发展之后, 进入平稳期。作为与电视最为相近的互联网服务, 网络视频服务是使用最多的服务之一, 但同时也面临盈利压力:版权成本和带宽成本较高, 而视频广告价格较低、付费模式难成气候, 造成了视频网站目前的主要困境。

2011年的央视中秋晚会在开始之前,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舆情研究中心就这台晚会的认知、评价以及参与意愿做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近八成江门受访市民表示“会观看或关注”中秋晚会, 其中电视是受访市民观看晚会的最主要途径, 有70.4%的受访市民选择通过电视观看。其次是亲临现场, 有34.6%的市民表示期望通过“亲临现场”的方式观看晚会, 而表示将会通过“网络”来观看晚会的市民只有28.9% (可复选) 。由此可见, 在观赏性比较强、对视听效果要求比较高的内容时, 电视或者亲临现场仍然还是主要的收听收看方式。

2 新技术变革对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及相关产业的影响

2010年1月13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这项决策是基于在国内外广播电视从模拟向数字转换、电信网向下一代网络的转换、互联网向下一代宽带的转换、移动通信向3G和4G的转换这样的新技术变革的深刻背景下, 而其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服务的多元化才是迫使电信和广播电视改变其传统的运营方式和模式的核心推动力。

三网融合的实质性进展所带来的信息传播产业格局之变不可避免, 其融合趋势不可阻挡。这种产业格局之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传播技术创新步伐加快, 将明显推动三网融合业务的研发。二是打破垄断, 推动双向进入, 推动融合业务特别是视听信息服务的普及应用。三是探索新型运营体制和商业模式, 并逐渐形成适度竞争的产业格局。这是我国此次三网融合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

三网融合将促进广电网向数字、交互、全业务方向发展, 并促进全国网络、内容和新业态的整合。互联网的诸多应用迁移至电视机, 让“看电视”让位于“用电视”, 这着实算得上是一场变革。实际上, 观众与其收看的内容或者享用的服务关系并没用发生变化, 变了的只是内容的传输方式和播放终端的多样化, 每一种不同的传输方式与播放终端就表现为一种新的业态, 而与此同时, 广播电视也从单向的音视频传输业务发展成为全媒体业务。

3 互联网视听节目传播技术的发展过程与趋势

互联网视听节目传播技术从发展进程上来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早期的互联网视听节目传播技术主要基于C/S (Client

/Server) 架构, 即客户机/服务器架构。在客户机/服务器网络中, 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 而客户机是网络的基础, 客户机依靠服务器获得所需要的网络资源, 而服务器为客户机提供网络必须的资源。C/S结构的网络模型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 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 C/S架构的优点就在于客户端响应速度快。其缺点就在于由于在该架构中一台服务器要对应多个用户, 因此当出现大量用户同时并发访问该服务器时, 就产生流量瓶颈现象, 从而影响互联网视听节目的传输效果。而具体到互联网视听节目的网络传播方式则主要有下载和流式传输两种方案。

在近几年, 互联网技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 而在视听节目传播技术领域则几乎完全被Bit Torrent、e Donkey等P2P技术所占据。德国互联网调研机构ipoque数据显示, P2P已经彻底统治了当今的互联网, 网络上50%~90%的总流量都来自P2P程序。

P2P是“Peer to Peer”或“Point to Point”的缩写, 即“点对点”下载, 称为对等联网或对等技术, 是一种用于不同用户PC机之间共享他们所拥有的空闲软硬件资源, 可以不经过中心节点直接互相访问和交换信息的技术。它打破了传统的C/S模式, 在对等网络中, 每个节点都具备客户机和服务器的双重特性, 可以同时作为服务使用者和服务提供者。在P2P网络中, 每个结点可以很容易加入系统中, 其中任意一个结点都可以利用网络上其他对等体的信息资源、缓存和磁盘空间。P2P模式最主要的优点就是资源的高度利用率, 所有节点的资源总和构成了整个网络的资源。

在未来一段时间, 互联网视听节目传播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会集中在传输技术的改进和传播网络的整合两大方面。在传播技术方面, P2P技术的升级版P4P技术 (Proactive network Provider Participation for P2P) 将是主要的发展方向。传统的P2P方式下数据节点和传输是随机的, 也就是说这种传输方式可能占据任意一个网络节点或者出口的带宽。而P4P则是智能选取数据交换对象, 更多的通过智能运算选择同一路由器或者地域性网络来进行数据交换, 最大程度上解决大型节点和网络出口负载, 同样通过智能选择数据交换对象也能大大提高数据传输能力。P4P技术给运营商和用户带来新的选择, 有望在提高用户满意度的同时减少运营商的宽带压力, 因而被认为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技术。

此外, 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络、电信网、移动通讯网的整合以及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也是另外一个主要的发展趋势。国家目前主推的三网融合项目便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 此外IPTV、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诞生也是网络整合的产物。

4 总结

浅析广播的互联网传播 篇4

关键词:网络广播 听众特征 微电台

回顾历史,广播(broadcasting)一词首先在一战中开始使用,1909年,加利福尼亚工程和无线电学院的赫罗德,每周一次开始播出包含音乐和新闻的预定节目,1920年11月2日,西屋公司一个商业性电台"KDKA电台"利用美国大选的时机,大张旗鼓地开始了定期广播,使其成为历史记载的美国第一家正规广播电台,该日也被认为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日。从此之后,FM调频广播技术的不断成熟,车载电台的普及广播卫星通信等每一项技术创新和突破,都会将广播媒体带向一个新的时代。①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共生共存,因此二者走向融合也是发展的需求,电台与新媒体的结合获得了双赢,一方面让更多的用户接触到更多的内容资源,另一方面,又拓展自身的受众群体。在传统媒体中,大众传播模式主要是一级单向的,信息在单向流动中完成一级传播,但现如今,一级单向传播被打破,大众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并参与传播,因此,模式开始成为双向互动的二级传播。所谓的网络广播," 是以Internet网为传播介质提供音频和视频服务的网络媒体,网络广播的出现是传统媒体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同时也促进了广播受众群体的扩大。"②

微电台是新浪微博推出的将传统电台与微博相结合的全新产品,微电台突破了以往收听广播的地域及终端限制,同时也改变了用户被动收听广播的习惯,微博用户可在收听微电台的同时,与主持人和网友进行微博互动。这种多极化的模式和多角度的传播特色与微博传播的模式与特色相互吻合,契合了当下受众的接受意愿,得到了广大微博受众和广播受众的欢迎。

一、"旧"广播新突破

曾经作为传统主流媒体之一的广播,随着电视和网络出现与普及,它的"黄金时代"渐渐逝去。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是个彻底的"技术决定论者",它早在40年前发出的判断,"媒介即讯息",至今光茫依旧。在麦克卢汉的眼中,任何一项新技术的诞生与运用,都将极大地改变现有媒介的传播格局和人们的传播方式。③网络广播作为广播与互联网结合的产物,大大拓宽了广播的传播渠道。

微电台吸引了更多的受众群体,使"旧"广播的地方台在网络上实现了"广而告之"。不受时间、空间、地域束缚,只要有网络,有信号,随时随地可以分享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信息量之大难以统计和想象。同步直播和随选点播的功能的出现,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广播以声音传递信息稍纵即逝的特点。

"旧"广播常常是通过收音机收听,而网络广播突破了收听终端限制,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伴随性的特点得到加强,听众的收听渠道也相对较多。网络广播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可以加强与听众的沟通,弥补了传统广播媒体单向传播的不足的缺陷。

二、微电台兴起,用户自主性增强

Web3.0 时代,网民在信息的获取上已经不再是单纯被动获取,有了更高的要求,渴望实现"私人定制",受众是充分拥有自主选择权和发布权的信息主体,只有打破你传我受的格局,双方之间的互动才能更密切,反馈也更及时。

2011年5月10日,新浪微博推出全新应用--微电台,国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文艺广播、上海交通广播等13个主流调频电台上线,网友在浏览微博或其他网页的同时,能够收听自己喜欢的电台节目。为方便用户找到入口,新浪微博还在首页,加入了"微博可以听电台啦,去试试"的提醒。在上线短短一个小时后,来自微电台的互动微博数便已经超过一万条。中国之声上线第一天的数据是在线收听3899人,发博452人,博文互动1383条次,荣登当天"微电台"收听排行榜榜首。④

2011年12月7日,微电台改版成功,截至2011年12月15日,微电台现覆盖了包括28个省,超过300个频率入驻,目前,微电台已经成为了广播业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山东省,共有31个电台,微电台覆盖34个地区,共有454家电台,已有3604位DJ入驻,粉丝队伍不断扩大。⑤

微电台实现了自己与主持人和其他听友的实时互动,边听边聊HIGH 全场,通过微电台,听众与听众之间,听众与电台及主持人之间,可以随时进行交流。微博借助传统广播的权威性和信息量,不断充实平台内容、增强服务能力;传统广播借助微博的强大的影响力和庞大的用户群,不断拓展信息传播渠道和平台,从而达到双赢,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和渠道上的有机融合。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从"你发短信我读"到"你发微博大家一起在线共享",再到"边听边互动共享",通过微电台,广播节目与听众的互动在同一个页面完成,这对广播节目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⑥

微电台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网络不稳定的时候会影响即时的收听。某些电台栏目播放的时候,会出现音量太小、不清晰的状况,同样影响了收听的质量。目前大部分都是一些覆盖地区比较广的电台,部分地级电台还没有进行合作。

互联网用户的年龄结构趋向年轻化,30岁(不包括30岁)以下的网民数量占了58%,这个群体个性化需求强烈,想象力张扬,重视自己的心理感受。微电台应该注重用户培养,专门为年轻人开设新栏目,精心制作针对性强的节目,尤其是发挥互动优势,让年轻受众收听节目的同时尽情发表对人对事的看法,交流喜悦、激动、痛苦和愤怒等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收获自主性心理的满足感。若能把这个最为活跃的群体吸引住,成为广播节目的固定听众群,将大大促进广播的发展。微电台虽然拓展了广播原有的疆土,但没有脱离广播单一的色彩,没有形成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独立媒体、独立载体和独立实体,没有实现广播与受众间的互惠互利,当然更谈不上变信息资源为商业营销与盈利能力。⑦

网络广播区别传统广播的发展趋势是变大众化传播为小众化或者是分众化传播,广播变成了窄播,收听者相对更加固定,对节目的忠诚度比较高。网络广播经过多年的发展,也越来越倾向于满足小范围特定群体的需求,节目内容越来越个性化,受众的自主选择性也更强。

三、结语

广播作为传统媒体,是电子传播时代的重要标志,网络广播在一段时期内不能取代收音机广播,两者应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传统的收音机广播仍居主导地位。广播媒体应把握时机积极走与网络结合之路,做好网络广播这篇大文章。这样,传统广播就会获得强大的竞争力和活力,获得巨大的发展和繁荣。

注释:

①《微电台--开启广播新时代》 那其灼

②黄匡宇.广播电视学概论[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132

③栾轶玫:《从"传统广播"到"播客广播"--广播进化的理论路径》[J].今传媒,2005(10)

④中国广播网新闻,《中国之声新浪"微电台"正式上线》2011年8月11日

⑤新浪,微电台官方微博调频上线数据

⑥中国广播网新闻,《开启网络视听新纪元》,2011年11月27日

⑦刘同顺、张晓英,《"微"时代的广播突围路径》,《中国记者》,2011年第10期。

互联网传播技术 篇5

关键词:长尾理论,小众传播,大众群体,互联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各种先进技术不断涌现,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也使信息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关键因素。做好信息收集和传播,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对企业和个人而言, 都是有利无害的。而作为信息传播中最为快捷、最为广泛的途径, 互联网传播的意义和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因此, 应该不断对其进行创新, 对长尾理论和小众传播恰当应用, 促进互联网传播的持续发展。

1 长尾理论和小众传播

长尾理论 (The Long Tail Effect) , 是由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于2004-10提出的, 属于一种对一些知名网站经济模式的描述。该理论认为, 如果某种商品具有足够庞大的储存、流通、展示渠道和场地, 则其生产成本就会迅速下降, 这样就可以进行私人小规模生产, 从而进一步带动商品销售成本的下降, 即使产品并非市场主流产品, 需求量极小, 但是只要存在, 就会有相应的市场。如果将这些产品集中起来, 则其占据的份额很可能会高于主流产品。简单来说, 如果可以将足够多的非热门产品组合在一起, 就可以形成一个堪比热门市场的大市场。长尾理论起源于经济学领域, 但是在互联网传播中同样适用。

小众传播中的“小众”是一个相对性概念, 是指拥有共同兴趣相对较小的人群。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媒体的出现, 当今传播形式的一个新特点就是, 由传统的“大众传播”向“小众传播”转移深入, 同时也就产生了与以往媒介文化有所不同的新媒介文化。对于当前新媒介文化形成、发展和演变的机制及其规律的探索, 必将成为当代文化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各类大众传媒不断进行着自身受众的细分, 派生出新的种类和新的频道, 形成了受众分化趋势。这种“大众传播”分化的局面, 直接带来的便是“小众传播”的崛起。小众传播具有传播内容细化、受众主动性增强、互动频繁和传受一体化的特点, 并且可以由长尾理论解释互联网传播中的小众传播现象。长尾理论模型中的“头”为大众传播, “尾”则是小众传播。在互联网传播中, 小众传播与大众传播是共同存在的,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 小众传播的地位在不断上升, 可以实现与大众传播的相互平衡, 甚至超越大众传播。

2 长尾理论和小众传播的应用

在互联网传播中, 小众传播可以由长尾理论解释, 因此, 可以将小众传播看作是长尾理论的一种体现。长尾理论和小众传播在互联网传播中的应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小众传播与大众传播并存

可以将大众传播的产生和发展看作是供需失衡的产物。在社会生产力低下、供需不足的情况下, 受众只能单向地接受大众传播的内容, 没有选择的空间。而实际上, 大部分受众的需求和品味都与主流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果受众有其他选择, 很可能就会被其吸引。互联网的发展, 为受众的特殊兴趣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在长尾理论中, 头部产品和尾部产品都是不可或缺的, 少头则受众会失去方向性, 少尾则无法满足受众的特殊要求。同时, 受众特殊兴趣的兴起, 并不意味着共同兴趣的终结。大众文化虽然发生了变化, 但是并没有陨落, 而是逐渐向着一种广而复杂的平行文化转移, 致使在互联网传播中出现了一种大众传播与小众传播并存的局面。

2.2 小众传播的迅速发展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 受众对于大众热门内的需求逐渐向着非大众化小领域需求转移, 纷纷离开了传统的大众媒体, 市场需求也逐渐向着不计其数的小众群体分散。以互联网传播中的微博为例, 许多名人的粉丝数量过千万, 其个人的传播力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任何一种传统信息传播方式, 即使其中只有1%的人对其进行关注, 在庞大的基数下, 也可以达到数千甚至上万, 这些无数的1%组合起来, 就形成了不亚于大众传播的信息市场。在互联网时代, 千千万万的网民可以说是时尚的领军人物, 带动了时尚潮流的发展。在共同的兴趣指引下, 网民们纷纷组成了一个个团体, 形成小众群体。或许小众群体中的人们并不把自己看作是引导者或者推荐者, 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但是却在无形中推动了信息的传播和发展。对于传播者而言,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 铺天盖地的大众传播使人们对其失去了信任, 而对个人的信心却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2.3 长而平滑的长尾曲线

当前互联网中的信息过滤机制, 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结合自身的品味, 从共同兴趣走向特殊兴趣。这种过滤机制的存在, 推动了需求由头部向尾部的转移, 帮助小众群体发现新的优质信息产品, 而这些产品往往比传统传播渠道中的信息更具吸引力。同时, 过滤机制的存在, 可以为受众找到最适合他们的信息, 从而有效提高受众的满意程度。

与此同时, 在小众群体中, 同样存在长尾理论。以新浪微博为例, 名人相比于普通人有着更广的交际圈和更大的影响力, 但是名人与名人之间的影响力也不尽相同。而对于新浪微博整体而言, 其影响力是所有博主影响力的叠加, 每一个博主都与他的粉丝形成了一个小众群体, 无数的小众群体共同组成了新浪微博的影响力。如果对其进行排行, 则整体形状就如同一条长长的尾巴, 这种情况也解释了长尾理论中一个较为明显的矛盾。长尾的幂律曲线之所以会呈现陡峭的下滑状, 其主要原因强大的社会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受众的喜恶倾向, 影响了市场产品的销售。同时, 信息过滤机制的存在, 也使得产品的口碑向着两极化的方向发展。通过与其他互联网推荐系统进行融合, 过滤机制在小众传播中有着显著的效果, 但是在不同的群体之间, 其作用会大打折扣, 因此, 长尾曲线总会呈现不均衡的趋势。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带动下, 互联网信息传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互联网传播中, 应用长尾理论和小众传播可以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推动互联网传播的发展, 因此应该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黄孝章, 张志林, 王亮.新媒体发展中的“长尾效应”探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8, 16 (01) :19-21.

[2]马文秀.网络传播的长尾效应、成因、瓶颈与应对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32 (06) :124-126.

互联网决不容许谣言传播 篇6

7月20日杭州“5·7”交通肇事案一审判决的消息报道后, 熊忠俊连发8篇文章捏造“证据”, 污蔑媒体和司法机关作假包庇, 不仅引发网民猜疑, 而且误导公众舆论, 扰乱公共秩序。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关于禁止散布谣言的规定, 司法机关对其作出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是完全正确的。

我国宪法虽然规定, 任何公民享有言论自由, 但宪法也同时规定公民“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在事实已经确凿无误的情形下, 熊忠俊依然捏造“证据”、造谣滋事, 这显然是对事实真相的极不尊重, 是对法律法规的严重挑衅, 这种行为是决不容许的。

近些年来, 因网络谣言而引发的公共事件很多, 总有一些别有用心者唯恐天下不乱, 利用部分网民的不理性暗中煽风点火, 滋生事端, 危害社会稳定, 在这方面值得网民汲取的教训有很多, 应该警醒。

熊忠俊造谣被拘也警示我们, 对于网上一些尚未被证实且有潜在煽动性的主观论断, 网民应客观分析, 理性甄别。听风是雨, 跟风炒作, 伤害他人, 危害社会, 也丢失了公民起码的道德责任。互联网决不容许任何谣言传播, 这是共同建设健康、理性、安全网络的需要, 更是维护我们每一个网民精神家园的需要。

互联网与网络文化的传播 篇7

1 网络文化与网络社会的形成

网络文化展示了现代生活方式, 是当代文化形态的重要变现形式。雷蒙德·威廉斯在《漫长的革命》中, 对文化的定义划分为三种, 首先是”理想的”文化定义, 其次是“文献式”文化定义, 最后是“社会的”定义, 根据第三种定义, “文化是对一种特定生活方式的描述, 这种描述不仅表达艺术和学问中的某些价值和道义, 而且也表现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从这样一种定义出发, 文化分析就是阐明一种特定生活方式或一种特定文化隐含和公开的意义和价值。”[2]由此可见, 我们研究网络文化时, 同样将网络视为一种生活方式, 探究以网民主体的消费者在使用和消费网络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当然, 相对于传统的媒介文化, 网络文化的“意义”更加多元化, 它不仅体现在媒介技术上的先进, 作为一种干预社会生活的媒介, 互联影响了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并形成了网络社会的新概念。曼纽尔·卡斯特描述了网络社会的特征, 他指出:作为一种历史趋势, 信息时代的支配性功能与过程日益以网络组织起来, 网络建构了我们的新社会形态, 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性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虽然社会组织的网络形式已经存在于其他时空中, 新信息技术范式却为其渗透扩张遍及整个社会结构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 我认为这个网络化逻辑会导致较高层级的社会决定作用甚至经由网络表现出来的的特殊社会利益:流动的权力优先于权力的流动。网络中现身或缺席, 以及每个网络相对于其他网络的动态关系, 都是我们社会中支配与变迁的关键根源, 因此, 我们可以称这个社会为网络社会 (The network society) , 其特征在于社会形态胜于社会行动的优越性[3]。

网络社会的崛起, 使民众的文化消费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作为一个新的“文化形态”, 网络文化在介入和影响民众生活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网络社会建构了一个新的世界, 正如马克?波斯特所描述的那样:只要与家用电脑连接, 人们就能亲身体验因特网某处的某个节点生成的声像“世界”, 正这一世界还会包括其他参与者, 正如人们今天在视像文本的公告牌上与他人交流一样。如果这些经历变成了家常便饭, 就好像如今的看电视一样, 那么现实肯定会变得多重化。……技术发展到今天, 已经对实在现实 (The Real) 进行摹仿、倍增、多重使用和改正[4]。[1]网络社会尽管还没有取代“电视社会”, 但却兼容了电视社会的大部分技术功能。对于网民而言, 网络社会更是一个“自由世界”, 个体的欲望可以更加容易得到满足, 相对于电视社会的大众传播, 网络社会的受众体现出明显的消费自主性。尼葛洛庞蒂预见性地指出:“在后信息时代中, 大众传播都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 所有商品都可以订购, 信息变得极端个人化, 人们普遍认为, 个人化是窄播的延伸, 其受众从大众到较小和更小的群体, 最后终于针对个人。”[4]不仅如此, 在网络社会, 信息传播与消费的超时空特征也非常明显。“数字化的生活将越来越不需要仰赖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限制甚至连传送“地点”都开始有了实现的可能。”[5]

2 网络文化的传播

在网络社会, 信息消费是一种经济行为, 因为网络服务商要对受众收取上网费用, 而且, 许多网络消费项目也需要付费才可以进入。对于网络消费的经济活动的研究, 主要是经济学尤其是网络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我们所研究的网络社会, 主要以网络消费的文化形态及其特征对对象。就消费的本质而言, 它具有社会行为和文化的双重属性。王宁认为, 从个体主义和行为主义的角度看, 消费是一种行为, 从交流主义和符号主义的角度看, 消费则是文化。……因为消费及其消费品均是表达意义的符号体系和象征体系。[6]西方学者也往往将消费放到人类文化的脉络中加以分析和研究, 显示消费 (consumption) 与文化 (culture) 是一组等量齐观、足以相提并论的事物。[7]进而言之, 在网络社会, 网络文化与网络消费相互包容、相互体现。

尽管中国互联网文化的存在仅仅只有15年的历史, 但这15年恰恰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中国互联网文化乃是社会转型中最具活力、最有影响的文化形态之一。尤其是在1998年之后, 随着新浪网等商业网站的建立, 中国互联网事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网络新闻作为商业网站的主打内容, 在网络消费的地位日益突出。如新浪新闻的发展原则是“更快、更多、更精”, 对于刚刚开始利用互联网获得新闻的网民来说, 这种原则与他们的需求是相吻合的。新浪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上的反应速度, 也提高了它的地位。渐渐地, 有许多人养成了媒体阅读新浪新闻的习惯, 在突发事件来临之时更是如此。[8]之后, 搜狐、网易等商业网站在网络新闻方面也不断推陈出新, 加上新华网、人民网以及地方政府网站等官方网站在新闻方面的权威性和背景解读, 极大地丰富了网络新闻的内容和形式。阅读网络新闻与电视新闻已经形成了两种不同形态的媒介消费方式。对于大多数网民而言, 登陆自己喜欢的门户网站阅读新闻已经成为日常消费习惯, 对于网络的偏爱使许多网民远离了电视, 为了适应市场竞争, 广播电视、报纸媒体也纷纷创办网站, 尤其是报纸的网络版已经成为纸质版实现品牌推广和服务增值的有效手段。网络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网民的生活方式, 首先是网民的上网时间大大增加, 1997年11月, CNNIC的第一次统计报告表明, 我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小时以内的占10.3%, 1—5小时以内占到43.3%, 5—10小时以内占26.3%, 10小时以上占21.1%。2009年6月, 平均每周上网6-7天的网民占比达39.5%。同时, 网民上网时间也明显延长, 人均周上网时间达到18小时。与此相对应的是, 网民网络消费的内容也发生重大变化, 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阶段, 网民上网主要以获取信息为主。在1997年10月网络用户的调查中, 80.4%的用户希望在网上获得科技信息, 42%的用户希望在网上获取社会新闻, 真正的消费型用户占的比例很少。2009年6月的统计结果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中国网民在网络娱乐、信息获取和交流沟通上使用比例较高, 除了论坛/BBS外, 这三类网络应用在网民中的普及率均在50%以上。商务交易类使用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其中网络购物普及率为26%。由此可见, 通过15年的发展, 中国网络消费由以科技和社会新闻信息消费为主转向以娱乐、信息获取、交流和购物为主, 网络的技术性优势在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 其消费性功能则不断放大, 网络已经成为网民休闲娱乐和文化消费的最重要的媒介。

摘要:网络技术兼容了传统媒介技术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 网络文化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在介入和影响民众生活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 网络消费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文化,影响

参考文献

[1]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2]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分析[M]//奥立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408.

[3]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434.

[4]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53.

[5]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6:192, 194.

[6]王宁.消费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143.

[7]陈坤宏.消费文化理论[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8:13.

互联网与摄影图像传播初探 篇8

有如此多的图像在互联网上出现, 一方面的确令人兴奋, 因为我们能轻易地获得各类图像资讯, 不像以前要看摄影作品只能通过摄影杂志, 画报和各类的摄影展览。但另一方面, 如此多的信息也会带给我们“恐惧”, 因为我们无法完全收集和甄别这些图像, 甚至会让人觉得无从入手。那么如果仅从摄影的角度来看, 看看互联网上的图像, 究竟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东西, 我们究竟可以在互联网上阅读到多少有价值的图像?

笔者长时间从事着摄影教学工作, 也非常关注互联网上的摄影图像, 经过整理总结, 我们可以把与摄影相关的互联网网站分为四大类:专业的摄影图库与代理商、摄影器材公司、摄影组织与机构、摄影师的个人网站。下面我们来分别进行讨论。

一、摄影组织团体

在互联网上, 大部分著名的摄影团体, 机构, 俱乐部, 协会及代理商等都会有自己的一个空间, 以展示自己的发展历史, 优秀作品, 丰硕成果等, 并借此吸引更多的成员加入他们的组织, 国际上许多优秀的组织团体都是由著名的摄影家发起, 如玛格南, 黑星, 联系图片社等。而在国内, 各个地区, 各个级别的摄影家协会都有自己的网站, 这些摄影协会有着庞大的会员与广泛的影响力, 最有代表性最高级别的是中国摄影家协会。浏览这些组织机构的网站, 对于了解世界或者本地摄影的过去和今天都很大有好处的, 而且这些网站都有很多优秀的摄影作品展示, 有的还有摄影技术的介绍, 有助于提高摄影技术和开阔视野。

二、摄影器材公司

数量惊人的摄影爱好者最关注的莫过于摄影器材了。摄影器材公司为了宣传销售, 也纷纷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其中包括著名的相机生产商, 胶卷生产商, 闪光灯生产商等等, 从35MM相机到大画幅技术座机, 从传统胶卷到数码, 从电池到闪光灯, 几乎囊括了世界著名的相机制造商和摄影相机配件制造商。一些大的公司又往往有多个网站, 从中可以得到全面综合的摄影器材信息, 包括器材的发展史和最新产品的动态, 使用与维护方法介绍, 甚至可以在网上提供售后服务, 如可以在线解答用户的问题, 提供相机的说明书下载和软件更新等。还有一些综合性的摄影器材网站, 在数码摄影方面的比重也在不断加大, 迎合了世界摄影潮流发展的趋势。这些网站既合适于摄影爱好者扩大的知识面, 寻找合适的器材, 也为专业的器材研究者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提供了便利。再者, 这些网站为了吸引顾客, 往往会聘请世界一流的摄影师在网上展示他们使用这些器材拍摄的精彩照片, 包括各种测试数据和作者评述。同时也会组织各种比赛, 吸引摄影爱好者来参加。所以浏览这些网站, 不但能获得丰富的器材信息, 还可以从总浏览到不少精彩的作品, 得到有益的借鉴。

三、摄影图库与代理商

摄影图库与代理商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 主要用摄影图像的商业运用, 在这类网站上, 摄影师可以与网站签约的形式在网上出售自己的摄影作品, 媒体, 出版商等图片使用者需要交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获得这些图片的使用权, 这是一种新兴的商业摄影模式, 大量的职业和业余摄影师都可以在这类网站上出售自己的摄影作品。随着人们对图片的需求不断增加, 网上图片交易越来越显示出其巨大的优越性。尤其是浏览搜索的的便利和传输的方便的特点, 已经成为传统印刷媒体和新兴的网络媒体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资源。

这些图片库一般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综合性的图片库, 包括各类题材, 通过网站自带的搜索引擎的关键词进行查询。另一类是专题类图片库, 比如园艺, 动植物, 人物, 区域, 航空等细致的分类, 可以深入查找所需要的专题, 发现精彩的佳作。

对于摄影师与摄影爱好者来说, 可以在这类网站上浏览到数以千万计优秀的、风格各异的摄影作品, 这些作品不但可以成为摄影创作灵感的来源, 也大大地鼓舞着他们去拍摄影优秀的摄影作品, 因此这类网站也成了当今互联网上的热点之一。

四、摄影师个人网站

在互联网的摄影分类中, 摄影师的个人网站是最多的, 其中包括有一定知名度的摄影家, 或者是建立个人工作室的职业摄影师,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 甚至还包括了很多业余的摄影爱好者, 他们都是利用互联网建立可以个人的空间来展示自己的作品以及与他人交流。

在著名的搜索引擎Google或者“百度”中, 有一定知名度的摄影师就有数万个, 我们可以通过网站了解各种不同的风格流派, 搜寻摄影家过去和现状。不管是已故的摄影家, 现代著名的摄影家还是新一代的年轻摄影家, 都可以看到他们优秀的作品以及创作介绍。如果说这些大师的作品离我们太远, 也可以去浏览一些摄影爱好者的个人空间, 通常以简单的个人博客形式出现, 他们所展示出来的是更加平民化的题材和拍摄技巧, 可以学习到更加实在的摄影技巧, 对提高个人的技术也是很有帮助的。

互联网传播中媒介伦理问题探讨 篇9

关键词:互联网传播;媒介伦理

一、网络传播中的个人狂欢

1.受众网络话语权的实现。2005年7月7日,这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早上伦敦的地铁里人来人往,人们手拿面包、咖啡,准备迎接新的一天。爆炸就发生在这样一个平静而寻常的早晨,在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交通尖峰时刻,4名受“基地”组织指示的英国人在伦敦的三两地铁和一辆巴士上引爆自杀式炸弹,最后造成52名乘客遇难,700多人受伤。2005年7月7日,是英国灾难史的一个节点,却是新闻史的一个转折点。此时,业余报道和专业报道已经没有了明确的界限,身在现场就赋予了人们传递消息的资格,而手机、互联网这些新媒体,这个新的媒介环境则给人们提供了互相连接的桥梁。这里,专业、资格和技能都被模糊了,人人都是消息提供者,人人都是记者。人们将迎来一场由自己和这个互联网时代所联手打造的信息的狂欢。

2.网络英雄的塑造。《互联网时代》中提到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它产生于18世纪的英国,那个时候随着各个学派新观点的爆发,需要一本将各领域知识和各学派观点集中起来的书籍。1768年,《不列颠百科全书》问世,只有三册,被当成综合知识工具书出版,囊括了当时各个凌云的新发明,新成果,新观点,这时的它已经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然而维基的创立给传统媒体敲响了警钟,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已经可以把个体的想法汇集成为群体的智慧,从而爆发惊人的能量。在这里权威逐渐被瓦解,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建设互联网,分享知识,获得知识,群体的力量胜过一千个爱因斯坦。人类盈余的时间和智慧在互联网时代汇聚,转化为巨大的能量。这是一个没有那么多爱因斯坦却可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英雄的时代。

3.个人价值的实现。艾瑞克是生长在内华达一个农业小镇的音乐学院学生,在十八岁以前,他认为自己经历的是不得志的,没有色彩的年轻岁月。18岁那年,他参加了一次大合唱,2000年瑞克在互联网上收到了一个女孩儿录制的视频。010年,艾瑞克收到了12个国家的185位演唱者的回应。这些人中大多数从未有过歌唱的经历,他们的舞台是在自己家里、浴室、卫生间、书房,甚至走廊。但音乐和歌唱的梦想始终存在于他们的心中。2013年已经有101个国家的6990名歌手参加了第四次虚拟大合唱。网络给了这个年强的孩子梦想和实现梦想的机会,在网络时代,所有人的命运都不同了,普通人和天才之间的环节被简化,向往和现实之间的可能性都扩张了。个人命运开始真实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个人价值被实现的可能前所未有地增大。

二、网络传播中的伦理困境

1.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主流价值观的“碎片化”。在新的时期,受众不再盲从和受制于单一的媒介,而是开始学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有目的地选择能够满足自己个性化要求的传播媒介,此时受众更加在意的是个体的需求和感受,个体价值也从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以“碎片化”新闻为例,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报道越发凸显时效性,深度报道的缺失很难让受众从整体上把握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深层次地对问题加以认识和理解。在“碎片化”的媒介环境下,我们习惯了“碎片化”的文字阅读和信息选择,传播权利的泛化和去中心化使得以往的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也面临着“碎片化”的危险。而在互联网时代的大势下,传递主流价值观的信息渠道也被慢慢消解,如何重新搭建这一渠道,如何在不侵害受众对信息的知情权的情况下进行内容的传递和主流价值观的重建是媒介伦理中需要迫切考虑的问题。

2.信息主体地位的改变导致“把关人”缺失。当新的媒介互联网出现之后,信息的制造、传播、使用的权利开始真正地回归受众,流通空间取代了地方空间。这就是互联网这个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明显不同的一点,在互联网中很难形成明确的,有绝对权威的“把关人”,其使用的准入门槛非常低,任何人都可以轻而易举通过自己的朋友圈,QQ空间,BBS论坛等发布信息,发表看法。而此时,由于没有了社会身份的制约,每个人几乎都是隐匿的,其行为已经摆脱了道德舆论电话传统思想的约束和控制。这种媒介环境也就为不规范、不道德甚至违法犯罪的传播行为提供了土壤。“丑闻炒作”、“人肉搜索”等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的行为在这里很轻易就能被实施。

三、网络传播中媒介伦理问题的思考与展望

1.从制度层面完善和加强法制建设。互联网媒介伦理的架构不能完全依赖于人们的自律,更重要的是在法律和制度上加以约束,道德和纪律的双向制约才会实现媒介伦理的理想运行。基于以上情况,首先要加强对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加强其法制教育,提升法律意识。其次,在正式法律条文相对滞后的情况下,需要相关部门出台一些辅助政策、规则、法律解释、判决标准 等,以保证对媒介环境中媒介伦理的维护。同时,对新媒体环境中一些潜在的问题要及早做好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就改善媒介大环境而言,完善和加强法制建设只是硬手段,最终的目标还是希望通过硬手段和软规范的合力加强公民和媒介从业人员对媒介伦理问题的重视。

2.从技术层面完善媒介技术的使用与发展。从麦克卢汉开始,人们意识到媒介技术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媒介即讯息”理论阐述了媒介技术的发炸对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当然巨大的技术进步不仅带来巨大的变革和发展,也带来了相应的社会问题。把关人、意见领袖缺失,传统媒体权威不再,网络谣言层出不穷。媒介技术依旧需要媒介伦理的干预和调节。在人们进行媒介技术额发明和使用中,除了关系媒介技术的合理性和高效性以外,还需引入伦理评价标准来进行评估,避免有可能发生的媒介伦理问题,或出现问题后腰能及时的补救和处理。

参考文献:

[1]陈妮.新媒介环境下媒介伦理的建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2]闻娱.媒介交换网络中的新闻伦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林晖.中国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之构建[J].视听,2014(5).

[4]李留义.新闻“碎片化”时代大学生的价值新闻与写作[J].新闻评论,2013(12).

[5]李满.微博话语权的实现与反思[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3.

[6]克里斯琴斯,马克.法克勒,克里谢尔.媒介伦理:案例与道德推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7]谈敏.媒体视域下传播伦理的困境及对策[D].浙江:江苏大学,2013.

[8]李文.冰全媒体语境下传统伦理价值的解构与主流价值观的重塑[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8).

[9]王智华.论大众传媒的伦理责任[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0.

[10]朱玲一.转型期中国媒介伦理问题研究[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0.

[11]王超.论网络传播中的草根狂欢[D].陕西:西北大学,2010.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模式研究 篇10

移动互联网将最新的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作为其有力的技术支撑, 顺应当前的时代大背景, 在所有高端前沿科技中异军突起, 并以其广泛的应用性和便捷性步入千家万户, 成为了当今使用率最高的技术。然而, 随着4G时代的到来, 原有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网络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局面来。移动互联网在不断填补传统互联网技术空缺, 开发新领域的同时, 使得信息网络的构建、共享以及信息本身的产生、传播、获得都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1 移动互联网概述

1.1 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是指利用移动通讯设备无线接入的互联网, 是移动数据通讯与互联网结合的产物。它既保留了移动通讯的方便、快捷、个性化、无处不在的特点, 也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信息丰富和查询方便的优点。目前, 以网络接入方式为标准, 无线互联网可分成2大类, 一类是无线Modem, 主要应用于便携式电脑的移动上网, 另一类是智能终端, 主要以移动电话、寻呼机、双向寻呼机、掌上电脑、PDA和电子阅读器为上网工具。移动互联网既具有互联网的特征, 又具备智能化终端和移动化特征, 富有极强的生命力。越来越来多的人通过移动终端进入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车载互联等移动终端几乎满足了人们阅读、信息分享、社交、购物等所有信息需求, 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

目前,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的统计网民上网设备数据如图1所示, 截至2014年12月, 中国手机网民人数达5.57亿, 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而与此同时, 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则略有降低, 如图2所示。

2014年全球移动设备连接数大概是68亿, 2014年全球移动广告的增长大约300%。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产业中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创新最活跃的领域。

移动互联网大体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1) 移动化。移动互联网突破了上网的技术范围限制。用户可以利用手机、pad、笔记本电脑等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 随时随地满足用户工作、娱乐的需要。移动化为用户提供了便利条件, 用户出门在外, 利用便携的设备就可以达到在办公室、家中同等的网络环境, 开展多种多样的网络活动。

(2) 服务的个性化。移动互联网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再受到技术支撑的约束, 它所提供的服务也开始体现出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用户利用移动互联网满足自己的需要, 它在不同用户的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使用时间以及使用空间的不同让移动互联网区别于传统互联网, 处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域范围里的用户所进行的网络活动千差万别, 有人上网学习, 有人上网处理公务, 有人看电影听歌玩游戏, 也有人上网查询票务、酒店信息。它不同于传统互联网在同一时间、空间中所进行的活动相对集中、人群相对固定的特点, 充分展现了它的服务个性化。

(3) 网络产品多样化。用户需求的不同决定了服务的个性化, 而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就势必要求产品的多样化。不同的产品提供的功能不同,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网络产品, 不同功能、不同平台的APP软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1.2 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传统互联网为基础, 结合Wi-Fi这项无线网络通信技术, 帮助用户摆脱了传统互联网的众多限制, 极具灵活性, 随着其自身产业链的不断扩大, 它的规模化效应逐步显现。

表1中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拥有很大的互补性, 这就意味着移动互联网相较传统互联网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关系, 而是两者融合发展, 相互弥补对方的缺陷。

2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

2.1 传统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前, 人们的信息传播活动主要表现为以下2种模式。

“点-点”模式。信息的发出者与信息的接收者大多呈现形式上的对等关系, 如个人对个人, 群体对群体, 组织对组织。在这种模式下, 信息接收者的信息来源渠道相对来说较为狭窄, 信息内容比较单一, 同时信息所包含的信息量较小, 再加上传播工具的相对落后使得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耗费的较长, 信息存在着时间上的滞后问题。

“点-面”模式。报纸、广播、电视机等的出现改变了最初的“点-点”的传播模式, 专业的信息机构以及人员使得信息的采集。编写、传播渐渐成为一种产业。人们获取信息不再是通过书信, 公告以及口口相传, 而是有了更为专业的信息渠道。在新的传播技术以及新产业的推动下, 信息的来源更为广泛、更加及时, 普通大众可以掌握的信息种类越来越丰富, 信息量越来越大。但是这种传播并没有使信息接受者摆脱被动的地位。信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方式更多的取决于信息传播者的手中, 信息接收者的个性需求被忽视, 对于许多问题的知情权受到限制, 整个社会的信息透明度依旧不强。

2.2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模式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 空间里程以及时间差异缩小, “地球村”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同时也活于实践。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把这种变革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它的出现细分了整个世界网络中的连接结点, 使得技术上的支撑愈加符合人类日常生活中的概念。结点开始以“人”为单位, 打破了信息传收主体的集体性, 组织性限制。信息的传播渠道走向网络化、高速化的发展道路。这种模式被称为“面-面”模式, 而它正在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模式。

“面-面”模式。“面-面”模式与“点-点”“点-面”模式相比, 信息的灵活性最强。在该模式中, 信息的传收者不再有明确的角色区分, 传者也可以是收者, 收者也可以是传者, 二者的转换是随机的。并且对于“面-面”模式来讲, 不仅模式中的主体转换时自由的, “点”“面”的界限在该模式中也是模糊的。“点”作为该模式中信息传播的最小单位, 它既可以独立发送接收信息, 任何一个“点”也可以因为不同的目的在不同的时间组合成不同的规模的“面”, 传收符合满足该“面”组合条件的信息。

由此可见, “面-面”模式综合了前2种模式的优点, 又极大的解放了“面”的概念限制。它更多的注重以人为主的“点”在信息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开始不再只注重大众化的信息传播, 也开始关注小众化的信息交流。

2.3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

网络产品的多样化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特征。由于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许多以传统互联网为平台的从事信息传播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的要求。于是, 在移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需求下, 一批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的, 能够符合移动互联网特征要求的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涌现出来。目前被广泛引用的传播方式可以大致分为以微信、易信、来往等为主的智能通讯工具, 以微博、人人网等为主的社交网站 (SNS) , 还有电子邮件、短信等为主的数据信件。以下选取几种最具代表性的方式进行介绍。

2.3.1 微博、人人网等为主的社交网站

微博、人人网是一种以传播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为主的社交网站, 它们最初也是建立在传统互联网的平台之上的。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 这些社交网站因为自身功能良好的适应性和可再开发性, 推出了适合在各类移动终端上运行的APP版本。这样, 用户便可以利用它随时随地了解新消息, 掌握新动态, 发表新言论, 关注他人, 从而进行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

微博、人人网为用户提供了信息传收的双向渠道, 它的许多不同类型的公众账号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小众化、个性化需求, 也正是因为这种种的原因, 使得它拥有了大批的用户, 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络中炙手可热的社交工具。

2.3.2 微信

微信的使用用户大多数为年轻人, 特别是在校学生;它传递消息的及时性非常好, 而且它同微博等社交网络一样的信息沟通是双向的, 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最后它除了可以传递文字图片以外, 还可以用来传递语音, 并且进行实时对讲, 这样为信息的传播来带很大便利。

近2年来各种智能通讯工具层出不穷, 虽然其实质也是社交网络, 但它们包含了微博、人人网等主的传统社交网站的优点, 更有着它们所不具有的特点, 被称为采用新传播媒介的社交网络。以微信为例, 它就克服了像飞信因为用户更换电话号码而导致的链接中断的问题发生。

2.4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模式的特征

“面-面”模式的出现引领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由它所带来的全新变化必然是源于这种模式区别于其他传统模式的新特点的, 以下分四点介绍“面-面”模式的特点。

2.4.1 传播主体的多样化

移动互联网把世界中的每一个人都连入了一张信息交流网,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联系从无到有, 由远及近, 信息的归属界限开始变得模糊, 信息传播系统中的主体界定也渐消失。信息的传播者、发布者可以是任何人, 农民、学生、政府职员、普通员工……整个社会的信息已经不仅仅来源于专业的新闻媒体人或是信息机构, 谁都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分享传播给其他人。而同样的作为信息的接受者, 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也被拓宽。

2.4.2 传播内容的多媒体化

传播内容的多媒体化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信息的传播有了许多新的载体以及表现形式。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机对于信息的传达方式是单一的。报纸、杂志经常是以大量的文字辅以少量的图片的形式向公众报道各类事件, 广播则主要是是通过广播员的声音传播信息。电视的发明出现了综合文字、图片、声音的影像, 以影像资料为主要方式, 较为生动的实现信息的传播。但这些载体以及它们各自采用的表现形式都只是从一个方面描述了信息, 文字、图片、声音、图像都存在着各自的缺陷, 这就使得它们各自对于一个信息事实的传达是不全面的。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将多种传统的表现形式的载体进行了技术融合和重组, 为信息的全面传播构建了多种多样的平台。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综合发布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传播各种信息, 并且由于每个人选择的形式不同, 同一信息事实拥有了各种不同的形式, 从而人们对该信息的了解角度更多, 视角越广, 获得的内容也就更详尽。

2.4.3 传播媒介选择的多样性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同时也催生出了各种不同的网络产品, 它们具有移动性强, 通用性好等多种优点, 方便在各类移动工具上使用。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可以安装在手机、笔记本电脑, Pad等上的功能不同的APP软件。它们的快速发展以及激烈的竞争使得可以实现同种功能的产品种类繁多。人们对于媒介的选择也因此而变得多样化了。

2.4.4 传播的实时性和无限性

过去, 信息更多的通过报纸、杂志、广播或是电视等传统的方式传播, 但由于报纸、杂志的版面和广播电视的时间限制, 信息的传播是有限的。再加上报纸电视等编辑、印刷、放送等流程上的时间耗费, 无法保证信息的及时性。

移动互联网和它的相关支撑技术克服了以上弊端。微博页和网页等虚拟载体可以无篇幅限制的进行信息的交流活动。光纤等的发明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播, 发布者在网络上发布信息的同时, 其他人就可以浏览到该信息。再加上传播主体从专业机构渐渐转向了普通大众, 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大众化为信息的传播省去了许多流程环节, 节约了不少的时间成本。

3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面临的挑战

当然,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还是不成熟的, 它还存在着许多未完善的问题, 还面临着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

3.1 信息的安全方面的挑战

为了突破人们使用网络的地域限制, 移动互联网把通讯技术结合起来, 关注构建一个覆盖整个地域的公共大网络。该技术的公共性也就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集体、单位甚至是个人的信息隐私问题。公共网络的接入门槛低, 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但公共网络的安全性是比较低的, 人们在使用公共网络办公、学习、娱乐的同时, 非常容易泄露出自己的私人信息。不法黑客利用公共网络的低门槛漏洞, 窃取他人私密信息的不法行为近些年来比比皆是。人们在享受这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在深深的担忧着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该问题使得人们队友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存在了顾虑。若是该问题不能在移动网络今后的发展中得到解决, 人们的顾虑必将逐渐消耗掉人们的热情, 移动互联网的大众认同度就会下降, 发展必将受到限制。

3.2 公共硬件设施的匹配方面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的高要求决定了它的发展必须要有一系列完整的硬件设施与之配套, 但是由于移动互联网技术还处在发展的初期, 它的硬件网络支撑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目前为止, 互联网的数据传输网依旧大部分沿用的是传统的电话通信网路, 该网络主要使用的是双绞线、同轴电缆以及部分多模光纤作为底层物理传输媒体, 这些设备还无法帮助达到4G的网络在带宽上, 速度上的标准。

3.3 监管方面的挑战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产业, 法律对它的监管还存在着许多盲区。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方便了大众的生活。网络活动参与者的普遍性、网络活动的复杂性, 时间的随意性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网络的监管成为一大难题。但随着人们对于网络活动认识的逐步深入, 成熟全面的网络监管体系以及法律规范必将出现。

4 结语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打破了传统互联网的时空禁锢, 也给信息传播的模式带来了革新。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丰富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内容, 从此以后, 人类世界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便捷性和灵活性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优势, 为移动互联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契机, 但也同样带来了挑战。因此, 要想让移动互联网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不被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所淘汰, 就必须在它的持续发展过程中积极应对这些挑战, 完善它所存在的不足。移动互联网要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 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这将需要国内外学者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的继续研究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崔学敬.互联网传播模式研究[J].理论建设, 2010 (1) .

[2]孟庆兰.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研究[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07 (4) .

[3]王秀丽.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模式的嬗变—双向立体传播网络的建构[J].新闻知识, 2014 (1) .

[4]薛园园.浅谈互联网信息传播模式及特点[J].科学时代, 2010 (21) .

[5]朱伟珠.数字化时代危机信息传播模式的时段性特征及管理对策[J].现代情报, 2009, 29 (2) .

[6]于春辉.SNS中信息传播特征与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7]廖福生, 江昀.微博客的信息传播模式及其发展分析[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8 (2) .

[8]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南传播, 2012 (7) .

[9]袁晓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J].山东工业技术, 2014 (21) .

[10]李婷.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与交流模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 (19) .

上一篇:从师能力下一篇:创新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