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营销传播论文

2024-07-01

互联网营销传播论文(精选12篇)

互联网营销传播论文 篇1

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提高,营销传播的途径变得丰富多彩,而移动互联网及其网络通讯技术在此方面已得到不断发展改进,信息的传播途径也得到了明显延伸。无论是以前的传递信息的模式还是现代新型的传播途径,都显示着在现代科技发展下,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改变和提高。同时,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移动互联网方便了企业文化,使得营销工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促进了营销的传播。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营销传播,监督体系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也使得人们认识到网络的优势,而且,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人们更多的是对于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传播的感受。同时,对于企业来说也带来了一个新型的运行环境,这种独特的营销传播方式顺应当今的社会发展的变化趋势, 取得良好的营销效果,成为企业在互联网上的一项有效应用。针对当前互联网营销情况,企业的营销传播活动已经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传播过程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当然,在其过程中也有的企业没有确定显著的或实际的利益,但是追其原因还是基于企业对于营销传播策略上采取的措施不同,关键在于他们没有合理的在移动互联网营销传播策略上做更深程度的研究。通过我多年在移动互联网营销策略上的研究,就我国目前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传播现状作出一定的概述,以及对于移动互联网营销传播方式也进行详细分析,同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提出相应的策略,确保我国移动互联网在营销策略上能更加完善。

1移动互联网营销传播现状的分析

营销传播学作为一门后来崛起的学科,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机的结合传播学和市场营销学的传播策略,不断进行实践和应用,扩展于各个领域中。在2009年,在英国的一篇报道中指出,对于营销传播的研究不能仅限制于广告、 促销等几个方面,而是要结合当前的市场情况以及实际的理论体系,有效的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把品牌、文化、服务等问题结合成一体化的模式,同时,又要在大众需求的基础上,把营销传播的模式扩大。当然,在目前形势下,人们也会产生一些曲解,比如说:人们会由于受原本思维影响,自然而然把营销传播组合认为是整合营销传播,但是,这两种说法其实存在差异,确切来说,其实质指向就不一致。

2移动互联网营销传播的有效策略

根据上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移动互联网营销传播中的现状分析,我们可以就其本质,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传播策略, 进一步促进企业营销传播的有效性、实际性,同时,促进企业文化和人文教育的完整结合,使得移动互联网在人类的生产以及生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我多年在此领域中研究,做出以下几方面的策略,希望可以提高营销传播。

2.1凸显个性化的新型服务模式

在移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更多凸显的是个性化的服务模式, 显示商家、企业、大众为一体的有利的结构模式,在以企业为目的的前提下,根据社会需求量的平均分配,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地域性特征的个性化服务,利用信息时代的便捷性、新型性以及个性化的特点使得消费者都够恰当地进行营销传播,可以避开传统的营销模式,因为传统的营销传播模式就广告、海报等这种方式,只能片面地起到传播的效果,不能实际的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作为21世纪最盛行的网络模式,移动互联网可提供更多增值的优惠服务,比如现在的优惠促销、消费积分、点击增量等等系列的增值优惠活动。

2.2构建多维的数字化移动互联网营销传播平台

目前,相关的数据显示,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不再束缚于原来那种古板没有创新的东西,而是开始追求个性的产品、服务和社交体验,同时,他们也不仅仅是对于产品进行直接挑选,更多的是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对其进行间接评价,这个趋势其实还是来源于企业的跨区域性服务,即生产厂家、批发厂家、物流中心服务、呼叫中心服务、移动终端客服端、网店以及门店等均可加入移动互联网平台中来,形成覆盖面广、渠道移多的移动营销网络,提供资源丰富的库存保障。

2.3加强技术的安全措施和营销平台的监督体系

无论是在哪个领域,安全是企业发展的首要考虑问题,只有在健全的安全措施下才能保障工作正常运行,全力保障营销信息以及客户信息的安全,当然,营销平台的监控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的监控和管理,能够有效保障移动互联网用户利益,提高消费者对移动营销的信赖度以及反馈度,而且,如果能够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也能够合理的监控网络上的不良信息, 打击虚假负面的信息。

3结语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提高,网络技术的不断增强,移动互联网营销在市场占据了显著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活力及利益,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发展潜力,也成为未来营销道路上的主要趋势。而且,能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传播方式和合理的策略,势必会使营销传播道路上取得优良成绩。

参考文献

[1]晏捷.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空间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东南传播,2010(3):21-23.

[2]何波.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及监管对策[J].广播电视信息,2011(10):58-61.

[3]王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营销策略的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30-32.

[4]周修亭.张胜战,张建华.移动互联网营销的模式及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87-88.

互联网营销传播论文 篇2

1、传统企业做市场营销做得很好的人,到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企业往往不适应,以至于最终走人了事;

2、你跟传统企业的人去问他们的市场营销工作,总是一套一套的,而你去跟互联网企业的人谈市场营销工作,往往就是一点一点的,不成体系;

3、我自己在从传统企业的营销向互联网企业的营销转变的过程中,也有过深深的困惑,原来的招数往往用不大上,用上的招数貌似往往是些不一样的,

当我在微博上说“终于想清楚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在营销上那么大差别的原因”的时候,带来蛮多询问,看样子遇到这种困惑的不只是我一个人。

一、边界条件的变化

这些问题和困惑根本的原因是:市场营销的基本道理还在那里,问题是在传统企业里面练就的市场营销的“三板斧”的应用边界条件发生了变化,导致在互联网企业里面往往用不上。

让我们看看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在营销的基本层面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表: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在4P要素上的差别

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产品在较长时间内确定的快速迭代,持续完善的价格有价可能免费渠道线下渠道线上渠道传播传统媒体大众广播式互联网媒体精准/自媒体

这些元素的变化,也就使得我们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去采用不同的方式,

二、“STP”的“失效”

传统企业的营销,通常的套路是“STP”,将市场看做一块蛋糕,首先Segmentation(市场细分),从不同维度来看,这块蛋糕怎么分?然后 Targeting(目标市场选择),考虑企业的优势等,我选择吃哪一块?最后是Positioning(定位),怎么确保我选中这块蛋糕只有我能吃?

采用STP思路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你的产品本身是确定性的,在传统企业里,这个在一长段时间内,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前提,但在互联网企业里,往往这个条件并不存在,产品在快速尝试、快速迭代、持续完善,当用传统的STP的思路的时候,自然发现往往用不上,或者说采用STP思路的时候,也需要根据产品的情况快速迭代。

互联网企业产品本身的不确定性,也带来基于STP的思路,传统企业市场营销往往是规划好,显得一套一套的,而互联网企业的市场营销,往往需要快速灵活的应对,显得更为凌乱。

三、手法的更新

“STP”的“失效”,对于互联网企业市场营销人带来的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你的目标群体的不确定性,使得你不能用传统的手法,大规模的对你的目标群体用广告的方式去影响到达,在产品快速迭代的早期,你需要更为灵活精准的方式,所幸的是互联网的发展,也使得这些方式成为可能。

在互联网企业里做市场营销,比传统企业来说,另一个差别就是,传统的广告到传统的销售,有一个天然的鸿沟,难以跨越,而对互联网企业来说,广告即是销售,广告可以直接向销售转变。

由于传播效果的可跟踪、可量化,带来互联网企业的市场营销可以更为精准,并且可以快速的试错,并调整。

多样化互联网营销共赢大事件营销 篇3

升的大环境下,大事件营销更是为推动广告市场的复苏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多事”时代 互联网营销多样化

2010年是个“多事”的年份,从年初的温哥华冬奥会,到年中的上海世博会以及六月的足球盛会“南非世界杯”,再到已经结束的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接连不断的大事件给企业更多的品牌曝光的机会。

2010年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互联网成为大事件的另一重要发生舞台——网上世博、网上车展、世界杯网上直播等。现代人越来越多的选择通过网络来了解、观看、体验各“大事”。这一现状也让更多的品牌企业将目光投向互联这块炙手可热的营销平台。由互联网的成熟应用而引发的多种营销方式更是成为企业联合大事件营销助推器。就以新浪门户为例,在南非世界杯期间,共有12个行业的55家广告主选择新浪作为营销推广的平台,其中大多数是像可口可乐、伊利、中粮、耐克等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伊利营养舒化奶在本届世界杯期间,借助新浪微博开展营销活动。而可口可乐将品牌信息植入《黄加李泡世界杯》原创节目中,并结合新浪微博,基于多重资源的整合营销传播企业品牌形象。

在Web2.0极速发展与应用下,博客、微博、社区、论坛营销逐渐成为互联网营销领先方式,而在广告表现形式多样与投放技术不断进步的前提下,互联网营销为众多企业提供了营销的平台,在互联网上结合大事件营销已经不再是大型企业的专利。

网络大事件营销实现共赢

大事件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聚集无数人的注意力,如果企业、品牌能够搭乘上这列高速火车,将直达受众内心并留下深刻印象,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看到的是,更多的“平民”企业则是选择普及性到达与主动性强的网络,在节约投入成本的同时,利用大事件契机不断曝光自己的品牌。一些大型企业在进行利用传统营销的同时,也结合互联网丰富的方式对传统方式的补充,全面传达品牌信息。

对于大事件营销的线上与线下的组合营销模式,悠易互通已经应用地游刃有余,仅在2010年,就承担了昆仑山、北京现代、361°等企业在世博、世界杯、亚运期间都选择线上推广。基于加多宝集团为青海捐款、“昆仑山”矿泉水出现在世博青海馆等社会热点事件,悠易互通将对访问世博、青海馆、赈灾捐款等网页的用户投放“昆仑山”矿泉水广告,以此将用户的关注点由相关事件引导到品牌广告上来,从而以非常自然的方式进行营销信息的传播和品牌推广。作为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官方合作伙伴,在世界杯前夕北京现代举行了“北京现代ix35世界杯主题巡展”活动。悠易互通配合线下的活动,加入资讯类及体育类网络媒体作为广告投放平台,使品牌信息与世界杯信息密切结合,提高ix35广告的覆盖率。

361°作为广州亚运会高级合作伙伴,很早就开始了亚运造势活动。推出的“汇聚热爱亚洲故事”活动,意在调动全民关注亚运会的热情。在网络推广方面,悠易互通运用富有动感的人物画面渲染“备战已经开始”的主题;“万箭齐发”和LOGO的创意表现形式,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视频播放完毕,变身为一个暗红色条形窗口,循环闪现的广告字幕配合页面背景,干净醒目,为受众留下深刻印象。

互联网营销传播论文 篇4

体验营销 (Experential Marketing) , 是指企业从消费者的感觉 (Sense) , 情感 (Feel) 、思考 (Think) 、行动 (Act ) , 关联 (Relate) 五个方面重新定义, 设计营销策略。此种思考方式突破了“理论性消费者”的传统假设, 认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除了包含知识、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以外, 还包含感官、情感、情绪等感性因素。 (伯德.施密特博士《体验式营销》一书) 。

体验式营销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加直接和深刻的感受, 并且能够让消费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一款产品的优势并做出购买决定, 这就是体验营销的根本目的, 也是这一营销方式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借助互联网, 汽车营销的体验营销有了更多方式和手段。目前互联网+体验式营销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 互联网平台提供更加直观的展品展示和顾客体验

借助互联网, 体验营销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直观。互联网下的体验营销可以提供更好的产品展示方式和目标顾客体验形式。例如借助3D技术, 顾客可以通过汽车制造企业的官网浏览汽车制造的全过程, 更好地了解购买产品的特性。梅赛德斯-奔驰亦同时推出了精心打造的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体验网站 (e.mymb.com.cn) , 将E级轿车八代辉煌历史、产品信息、性能体验以及多元实用服务信息集于一身, 在产品与用户和公众之间搭建起全方位的沟通平台, 再一次实现了体验营销创新模式的成功。借助这样的体验营销模式, 进一步增强了顾客对梅赛德斯-奔驰车的购买欲望。

2.利用互联网与顾客开展更加直接的互动

从早期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简单地利用开网店等形式集客, 到像吉利汽车等自主品牌利用微信“打飞机”游戏等实现与更广泛人群的互动, 再到2014年上汽集团乘用车的全新互联网思维营销——MG GT“全城试爱”, 中国自主汽车在产品品质大幅提升后, 开始确保营销工作也能够满足年轻消费者在功能和情感方面的诉求。互联网也为汽车企业的体验营销开启了新的模式这种直接的互动, 不仅提升了品牌形象, 也吸引了大量90后购买人群。

3. 利用互联网为顾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汽车销售服务

经常使用滴滴出行的朋友, 最近在顺风车、专车、代驾等功能后面发现多了一个新的业务, 这也揭开了滴滴出行此前宣布“X计划”的神秘面纱——上门试驾。在过去的2015年, 类似滴滴出行推出的这项上门试驾服务的APP, 仿佛一下子火了起来。数数市面上的上门试驾APP:好车驾到、我试试等, 如雨后春笋班接连出现。更有一款名为“踢轮胎”的试车APP, 为抢占资源, 甚至提供了全程免费的试车服务。在互联网全面渗透汽车产业链的今天, 互联网企业盯上试驾, 内行人都知道,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互联网+”全面渗透的今天, 汽车产业链的后市场试驾也被电商盯上了。当然行业内汽车企业也不会放弃这样的蛋糕市场。以上汽体验案例为例, 它改变了传统新车上市以大量广告投放来集客进店、试乘试驾的模式, 创新性地推出情景试驾模式, 并联合拥有较强经销商资源的易车网, 推出了专属定制App, 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 提供即时预约服务。“现在预约体验甚至要拼一拼‘人品’, 在北京, 这项免费体验活动已经一车难求”。在北京CBD工作的小荷向记者展示她抢车的经历, “看, 5公里以内的车都被人占用了。”在成都, 一位小伙子预约试驾后感觉车辆不错, 直接开到MG的4S店, 下了订单。

互联网+体验式营销, 再一次为汽车企业提供了竞争市场的营销新模式, 而且这种模式的影响对象是未来的社会精英人群85后。可以说这部分人群即是互联网的一代, 又是汽车企业最主要的服务对象。即使是本土汽车品牌, 也在这样的体验式营销中, 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4.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体验式服务, 提升汽车企业品牌形象

从2013年开始, 长城汽车围绕“市场领先, 客户满意”的营销战略, 提出了一系列规范销售、服务行为的要求, 包括:建立360诚信体系和投诉处置快速反应机制, 系统搭建诚信经营体系, 加大力度打击不诚信行为, 推动客户、经销商和公司三方良性沟通互动。长城汽车为方便客户随时查询配件价格, 长城汽车配件价格网络查询系统设置了企业官网查询、APP软件查询等不同查询方式。当客户在服务站对车辆进行保养、维修时, 4S店的客户休息区醒目位置摆放了桌牌:对官网查询路径、400服务热线、配件服务热线及服务承诺等信息予以公示, 让消费者对各项服务举措一目了然;严厉打击以配件高报价、高收费等形式故意欺骗客户的不诚信行为, 对于已落实的高收费部分, 4S店必须10 倍差价返还给客户。在销售、服务客户满意度和终端品牌形象方面都有大幅提升。

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年轻消费群体被碎片化内容“切分”的生活方式, 满足他们更随性和个性化的需求, 目前很多汽车企业经常举办汽车体验活动, 这样活动的目的, 就是希望消费者能够亲身体验车辆, 感受品牌文化, 深入体会汽车高科技技术带来的领先优势, 使消费者对汽车品牌及产品有一个全面、直观的了解。对于汽车企业而言, 未来探索更多的互联网+体验营销模式, 是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传一.销售与市场 (渠道版) , 2014 (02)

[2]宋钰.今日早报 (网络版) 2015年11月18日

[3]张发明.《汽车营销》.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4]陈楚.互联网思维能否助自主品牌夺取忠诚度.http://shuoke.autohome.com.cn/article/18545.html.2014.12.

互联网营销传播论文 篇5

1、移动DSP

自2013年8月推出中国第一家专业移动DSP起,“移动DSP”慢慢被人们提起,从少量到频繁,而后各家跨屏DSP加快移动广告程序化进程。据芒果的数据统计,年初真正有投放量的移动DSP才四五家,而现在,1年不到的时间,已经增至四五十家。参与公司的良莠不齐,导致市场的一些混乱。较为明显的现象是各种概念繁多,让广告主辨识不过来,但反过来看,这也促使移动程序化发展进程加快,竞争促使优胜劣汰。

从广告主投放角度看,移动电商最早进行移动DSP的广告投放;而后,品牌客户加速进来,今年很多APP也开始通过移动DSP推广,获取下载量,且有不错的成效。我们看到广告预算慢慢划分到移动DSP的池子,使得移动DSP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蛋糕大了,进来分割蛋糕的企业越来越多,2015年,移动程序化购买将走向成熟,市场竞争会过滤掉一些内功不足的移动DSP。在结算模式上,移动DSP依旧以CPC、CPM的效果导向为主,同时存在CPA、CPS。以手游推广为例,大部分使用CPA模式,根据安装量、下载量等行为效果进行计费。

2、移动电商

今年双十一成为了移动电商小爆发的典型标识,各大平台的移动端交易数据令人震惊。淘宝天猫移动端交易额达到243亿元,是去年双十一移动端交易额的4.5倍,占到总成交额的42.6%,刷新了全球移动电商单日成交记录。另外,据了解,蘑菇街双十一大促的移动端占比高达78%;与蘑菇街对应的美丽说,双十一交易额超5.7亿,移动端超80%。其他平台的移动订单量也高速增长,均超过40%。

从广告投放角度,移动电商在移动端投放规模越来越大。韩都衣舍集团董事长兼CEO赵迎光曾表示,“2015年,要加大移动端的广告推广力度。”另外,腾讯效果平台部总经理罗征也认为“移动电商是最具广告投放潜力的广告主。”

极欧学院

3、全球化/海外推广

在2014年移动互联网领域有一股强大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热潮,全球海外推广呈现一片蓝海。从企业类型看,全球化最为典型的当数手游。许多手游公司发现国内市场正在逐步走向发展瓶颈,而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带着自己的精品手游出海淘金,拓展新的蓝海市场。

也有公司着重发展海外的某个地域;另外,有类似专精于国内市场但对海外市场加紧布局的力美广告、品友互动等,2014年正式开启了全球化战略。

4、Html 5

频频刷爆朋友圈的Html5今年算是在移动营销舞台出尽风头。移动互联网的江湖上,APP派和Web派争斗已久。起初是App以良好的用户体验迅速俘获用户芳心。不甘失落的Web派逐渐放弃了传统Wap,推出了更加方便快捷的Html5技术,但在强大的App面前曾长期不温不火,直到后来微信和朋友圈的快速发展,H5靠着无需下载、即点即用的属性迅速上位。小编认为,Web还没有实现真正的逆袭,问题在于其生命周期太短。

当然,Html5火爆必然有原因。比如一个活动邀请函,用Html5呈现,瞬间变得高大上。Html5 可以更有效地组织互联网中的信息,让视频、音频等服务得到更好的支持,并在减轻开发者负担的同时,让用户在不同的平台上有更一致的体验。

5、原生广告

2013年原生广告开始被讨论,2014年进入使用并且被提倡得越来越多。移动端,目前相对主流的原生广告形式为信息流广告,什么是信息流广告?简单讲,信息流广告就是以不打扰用户体验为前提,在用户查看好友信息中插播的推广信息。事实上信息流广告与社交媒体有着天然匹配性,研究机构BIA/Kelsey预测,2017年美国社交广告市场规模为110亿美元,40%将为原生广告。在美国市场,Twitter率先推出了原生广告产品,并收购了Mopub、NamoMedia等移动端原生广告技术公司。Facebook也一直把原生广告当做核心的收入模式。纵观行业,真正原生广告的领导者都是社交巨头,而在中国市场,拥有国内两大社交平台

极欧学院 ——QQ和微信的社交巨头腾讯,显然在推广原生广告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

按体量和数据来说,广点通的原生广告基于QQ空间,用户基数大、活跃度高,为广告曝光奠定了良好基础。罗征表示:“信息流广告是移动营销未来趋势。”当然,除了广点通外,InMobi在今年5月份也推出了原生广告交易平台,融合了网站、App本身的可视化设计。

6、移动视频广告

随着4G时代来临,网络进程持续加快,视频移动客户端下载量猛增,移动视频广告燃起了希望。无可厚非,不管是APP流量变现,还是讲述品牌故事,移动视频都是不二的选择。

最新数据显示,移动视频广告正在吸引着大量广告客户的眼球。BI Intelligence报告预测,到2018年,美国市场上的移动视频广告营收将突破44亿美元,与2013年相比,五年复合年增长率将高达73%。国内方面,有以帷千动媒为主的In-app频控视频广告;另外,以优酷、土豆、爱奇艺为首的几大视频APP,其贴片广告时长从15秒到45秒都有。有观众表示受不了45秒时长的前贴,这透露了移动视频广告优质资源的紧缺,以及用户体验有待完善。

7、积分墙

2014年积分墙饱受争议,这边唱衰,那边热捧。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国内主流移动广告平台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移动应用推广方面,其中,积分墙业务占比较大。从国内外移动广告市场的情况来看,积分墙广告依旧是移动广告最重要的业务形式,其对开发者和广告主所带来的吸引力,远远大于整个市场的质疑声音。据了解,积分墙在海外市场是apps主流的推广渠道,原因在于通过低成本代价冲榜带来的榜位变化获取更多自然用户。尽管积分墙带来的直接用户不多,但通过榜位的变化带来的间接用户却远远超过直接用户的数量。

相关专业人士表示:“积分墙广告未来的潜力是无限的,特别是手游行业的方兴未艾,积分墙广告仍旧蕴藏较大发展空间。对于整个大行业而言,移动互联网处于高速发展期,还未进入成熟期,关键是如何满足广告主和用户需求的平衡。”

极欧学院

8、O2O营销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仅催生出为数众多的新型产业类型(移动购买、移动搜索、移动定位等),而且通过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让大量的传统行业步入产业升级与发展的快速通道。同时,移动互联网赋予了O2O产业旺盛的生命力,给予其更加强大的功能。移动定位、移动应用市场、移动支付等移动技术,无一不是O2O产业的“左膀右臂”。

O2O产业发展的升级使得对O2O线上线下营销需求更加强烈,手机和户外媒体的打通,亦或是LBS、商圈定向广告等让O2O营销落到实处。先天的打通线上线下的各大流通环节的行业优势、囊括用户信息的全面性、宣传和推广渠道的多样性。

9、跨屏营销

在日渐追求广告效果、广告价值最大化的今天。跨屏营销的终极目的,是真正实现精准个体受众购买。于是,以“移动”为核心展开的跨屏营销,当属十大关键之一。实现跨屏,有2种方式:一,精准匹配,实现多个屏幕终端,单个受众的精准识别,即看PC电脑的A,和玩pad的B,以及使用手机的C,通过跨屏追踪,可获知这背后的用户其实是一个人。目前只有拥有账号体系的BAT以及360具备如此强大的跨屏技术,其他企业很难玩得转;二,预估匹配,即识别出不同屏背后的受众,可能是同一个人或是极近相似的人。主要通过技术、算法手段,实现预估。

10、大数据

如今,任何营销都是基于各种数据分析和挖掘。在移动端,数据的积累具有更大的空间和市场潜力。以移动DSP的后盾力量移动DMP为例,DMP拥有足够大的数据库,基于这些数据的挖掘对于移动DSP的投放尤为重要。力美DSP通过7亿数据挖掘,为每一个在广告请求里出现过的用户建立了数据库,这样能够清楚的了解到用户什么时间经常使用手机、在哪些区域使用手机、是否有使用wifi、经常使用哪些应用等基础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勾勒出用户的兴趣和生活习惯,从而实现复杂的人群定向。

极欧学院 另外,之前有关于第一方数据和第三方数据的讨论。小编认为,大数据的发展必将围绕着数据流通,这其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各方不断积累经验,探讨解决方法,这一过程不免会走一些弯路。大数据的发展有目共睹,是大势所趋,尤其是未来互联网会不断有新的工具和应用产生,存在各种可能性。

互联网营销:假面之下 篇6

在北京世纪金源酒店的二层首长接见厅里,已经陆陆续续坐满了人,一间容纳不到百人的屋子此刻已经明显“超员”,有些来晚的人只能在门口处徘徊,想要再多加一把椅子的空间都已经不太好找。

此刻距离活动开始还有半个小时。这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创业家沙龙,场地甚至有点偏僻难找,但尽管如此,却依然火爆。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带着记录的纸笔,眼神里有不可抑制的兴奋和期待。怀抱着创业梦,他们深信此次定会不虚此行。

雕爷,算是为数不多的能让创业者们趋之若鹜,竞相模仿和追逐的“奇葩”之一。这些人为了雕爷而来,渴望更多干货,更渴望像他一样成功。雕爷并没有让他们失望。整场演讲气氛热烈,仿佛每一个人都已经找到成功的方向和动力。没有人提前离场。

在一个不说“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营销”以及O2O就被鄙视的年代,雕爷们的成功是否名副其实?互联网狂欢下为他们赢来的,除了爆点、逼格、情怀……还有哪些值得为人效仿和追捧的实质?他们的成功,是否只是看上去很美?

互联网思维成引爆点

雕爷是何许人也你或许并不清楚,但提到阿芙精油、雕爷牛腩、薛蟠烤串、皮娜鲍什下午茶等一连串品牌,你也许会恍然大悟。而这些全部出自雕爷一人之手,这个人已经在创业圈制造了一股奇葩效应,号称连续创业者,无一失手。

以雕爷牛腩为例,其知名度打响靠的就是请宅男女神苍井空作为“封测”试吃嘉宾,瞬间引爆微博热点话题。餐厅主要定位shoppingmall、人均消费150元,不接待12岁以下儿童,上菜也有顺序,不吃完第一道菜服务员不会给你上第二道菜;菜单上只有12道菜品,只有两三道主菜,其余是汤品和甜品……这样有个性的餐厅在京城实属罕见,也瞬时成为中产阶级白领阶层提升逼格的最佳场所。就这样,雕爷牛腩火了。

而创立仅半年左右的河狸家更是发展迅猛,其业务规模已经超过业内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美甲师上门服务,还配有一辆移动美甲车,各路明星纷纷发微博“炫耀”,演员陈伟霆发一条微博,获得了3万转发,2万评论,“高逼格、有腔调、能传播”,雕爷又一次利用互联网营销赢得了胜利。

互联网时代,像雕爷一样的成功者大有人在。网络花店RoseOnly除了成功植入热映电影《小时代》外,这个号称“一生只送一人”的鲜花品牌还受到白领女性的热力追捧,只要办公室里出现RoseOnly的踪影,那个被送花的女生一定是被人羡慕的“聚光点”。价格昂贵是RoseOnly的特色,普通的一盒9朵玫瑰,要卖到1314元,一支“穿上纯白婚纱裙”的红玫瑰售价高达699元。RoseOnly品牌的玫瑰频频在电视节目和网络中出现,成为了“真爱”象征。

“开着奔驰送煎饼”,让黄太吉一举成名。2012年,快餐店老板赫畅开着奔驰送煎饼的故事在国贸商圈被传得沸沸扬扬,后来被传到网络上,受到更多人关注。如今,这家最初只有13个座位、投资才100万元的煎饼小店,已经吸纳了7000万元左右的投资,正开始扩张自己的品牌版图。

同样套路的还有西少爷肉夹馍。在开店之前,他们不忘用冲击性话题来开路,一篇名为《我为什么要辞职去卖肉夹馍》的文章悄然产生,文章里,北京的繁华、高悬的房价、物质的爱情、平凡枯燥的工作,一切都太有代入感,处处敲击着白领和即将就业的大学生的心,于是,文章一夜之间被疯传。一系列营销做法效果显著,西少爷也火了。

华而不实?

随着“互联网营销”的热潮一波一波退去之后,很多人对于所谓互联网思维产生了质疑,认为它走向了另一种极端,变成了一个营销幌子。

“如果研究雕爷牛腩、黄太吉煎饼、阿芙精油等通过互联网营销一炮走红的品牌,会发现他们的成功路径是极为相似的,即讲究体验、找到爆点、引爆传播。”有分析师指出,比如他们都会找明星、大V、互联网红人来“封测”“试用”,然后通过转发评价来获取粉丝,这些产品都在包装上费尽心思,靠“概念”来博眼球。

这些品牌,在互联网营销范畴内做得很好,但却往往忽略了最本质的问题,在最基本的商业逻辑中,产品才是核心,而营销推广只是辅助工具,不能本末倒置,更重要的是其价格和过硬的质量受到用户的认可。“对于用户而言,最终关注的是产品本身的品质,过度夸大传播效果而忽略产品本质,这样的商业模式不具备可持续性。”

RoseOnly、雕爷牛腩等品牌都是从互联网营销中脱颖而出的“赢家”,被后来者追捧,但这些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同样正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盛名之下的产品难以让消费者满意。

在这些一炮走红品牌的光环背后,消费者的真实体验也验证了分析师的观点。白领王小姐在出差北京时,特地赶往在网上爆红的餐厅“雕爷牛腩”吃了一顿,排队等了3小时才进场,花费不菲,却大失所望:“表示‘打死都不会再来了’。”王小姐并不否认餐厅的细节和体验相当到位,但也犀利地指出,招牌产品雕爷牛腩烧得不伦不类,任何一个家庭主妇都烧得比他家的好吃。

RoseOnly品牌大红大紫,已经成为鲜花中的“劳斯莱斯”。那么,它的产品真的值这个价格么?从事插花艺术的艺术家则表示:根本不值。“从花的品种上来看,这些红玫瑰相当普通,七夕时市场上一束红玫瑰只需要30元左右,这些盒子也是有批发的,从成本上算,9朵红玫瑰加上包装成本,绝不会超过100元,奢侈的只是感觉。”

纵观这些品牌的创始人,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都不算是“产品达人”,如雕爷牛腩创始人孟醒,既做餐饮又做美容,“一脚踏两船”,入行时间也不过两三年。而西少爷肉夹馍创始人孟兵拜师学艺只用了一个月便出师,不得不说多少还是有些浮躁。同样伏牛堂创始人张天一虽然也口口声声说极致的用户体验,但他的米粉手艺学了才不到两周就自己单飞创业,他的产品比西少爷复杂,却比西少爷更浮躁,米粉没有做到位,又开始准备倒腾火锅了。

互联网营销传播论文 篇7

关键词:原生营销,互联网思维,内容营销,互动,精准

营销传播发展到今日,越来越多的企业被囊括于互联网之内,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媒体环境的日新月异,电商、O2O、数字化营销的推而广之,人们的思维也正在被颠覆。不同于“大数据”、“云计算”等舶来概念,“互联网思维”是真正的中国创造。不论是学界还是业界都对其赋予了极大的关注,但互联网思维是一个大而泛的概念,它更像是一个总纲领,让企业从一个极简的概念中看到了多样化的可能性,为企业应对新时期的挑战和变革提供了多样化探索的可能性,并为企业营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模式,同时也赋予原有的营销模式以新的内容。事实上,互联网思维带来的变革已经渗透到营销的各个角落。

与此同时,广告传播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过量的信息竞相追逐着消费者有限的接受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在消费者心目中广告的可信度呈下降趋势,86% 的消费者浏览网页时选择跳过贴片广告, 44% 的消费者不理会广告邮件,但有61% 的消费者表示更愿意接受企业向他们推送内容,而且更容易为此产生购买行为。在此基础上,调查显示60% 的消费者阅读一些感兴趣的内容后,会进而搜索相关产品, 70% 的消费者在被“内容营销”后,会感觉与企业的关系更为亲近,78% 的客户相信为消费者提供内容的公司更值得信任。由此可见,相比广告,消费者更乐于被“内容营销”。

在这种硬广被无视、软广被鄙视的环境中,如何消除受众的防御心理,使广告最大限度地到达受众, 是营销人员思考的重要问题。基于此,原生营销便在互联网思维和内容营销的“化学反应”中应运而生。

一、原生营销:内容营销进入 3.0 时代

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指出,营销1.0的精神内核是以产品为中心,营销2.0时代则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到营销3.0则是以人为中心。从根本上看,内容营销与诞生于营销3.0时代的互联网思维是一致的,那就是用户导向。纵观内容营销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三个阶段:内容营销1.0概括来说就是植入营销,指的是商品(服务)或品牌信息由外而内的嵌入到媒介内容之中;随着广告市场竞争加剧和媒介及品牌的激烈竞争,针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进行量体裁衣的定制营销开始崭露头角,即内容营销2.0;而如今的内容营销不仅一改传统套路,以人为中心进行内容制作,从人的关注点、兴趣点出发,注重内容价值的提供,而且力求广告信息与内容的融合,使商品(服务)或品牌信息扎根于媒介内容之中,成为媒介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由此,内容营销进入了3.0时代,即原生营销时代。

关于原生广告的定义,目前尚未有定论。业界普遍倾向于将它认为是一种全新的营销理念,而非单纯地理解为一种广告形式:“原生广告,是一种通过融入受众所在媒体环境, 以精准方式推送的、在保障用户体验的同时,提供给用户有价值信息内容,并能实现快速全媒体适配的全新营销理念。”综观各方对原生营销的理解,不难发现其三点核心要素:1.融入媒体环境:跟产品和内容高度相关和融合,即“位置原生”; 2.重视用户体验:按照用户消费媒体的方式消费原生营销内容,即“形式原生”;3.提供价值内容:所谓价值内容,即能够满足受众某种需求的内容,这要求广告不仅传递产品(服务)或品牌信息,还要为用户提供符合逻辑的价值,即“内容原生”。除此之外,原生营销的内涵还应包含“互联网思维”,笔者将其概括为“互联网思维原生”。所谓“互联网思维原生”是相较于内容营销1.0和2.0而言的,尽管植入营销和定制营销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互联网思维,但这仅仅是对互联网思维的移植,而原生营销则是真正扎根于互联网思维的土壤中成长起来,从互联网思维出发思考和解决问题,使营销成为日常传播的模式,以用户为导向,基于大数据和产品或品牌匹配度的标准,在一定时期内为产品或品牌提供内容营销的策略、执行以及内容评估等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二、原生营销:互联网思维的应用

不可否认,原生营销改变了内容营销的传统套路,这一改变正是基于互联网思维对内容营销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原生营销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也必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一)从“视觉真实”到“体验真实”

广告的真实性,简单来说就是指广告的内容必须是客观、真实的,能够准确地反映产品(服务)或品牌的某些特征, 不得做欺骗的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广告的真实性实际上包括了从内到外的三个层次,即:核心事实的真实,产品(或劳务)形象的真实,广告语言表达技巧的合乎真实性。但这种建立在广告媒体表现上的所谓“真实”并不是现实意义上的“真实”,而是一种“超真实”,这种“超真实”源自于符码的“仿真”,即对人们在现实中接触到的物质现象的第一手感知和幻想的模拟,例如广告真实性和艺术性之间的关系,广告真实性的要求并不是对艺术性的限制,只要广告具有可信性, 不诱使人产生误解,甚至可以做一些夸张处理,这种艺术性给人一种超凡的遐想,但这种对感受的模拟依然是“真实”的。

而原生广告是一个舶来品,其英文名称为“Nature Adve rtis ing”,“Nature”一词不论是从英文词根还是从中文含义来看,都含有“真实”的意思。在新的营销环境以及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原生广告的真实性表现出新的特点,即真正符合于现实的“真实”。原生广告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的生活营销,它不只强调广告在媒介上的表现,更强调广告表现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将360度的品牌鼓吹转变为365天的品牌交互。这种与生活圈的融合,使得原生内容本身就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因而其真实性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从“态度”到“认知”

这是一个讲究效率至上、效用至上的时代,互联网思维讲究有的放矢,任何营销策略的制定都期望获得一定的效果。效果可以分为不同的层面,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认知、态度、行为。态度可以直接导致行为发生,这对销售具有重要作用,而认知具有滞延性,人的观念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改变,这一点对于培养和维系品牌情感具有重大意义。

内容营销1.0和2.0时代致力于影响消费者的情感和态度,进而导致消费行为。而原生营销在此基础上,将传播效果扩展到认知层面,强调增强产品或品牌认知,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产品或品牌信息。例如卡萨帝冰箱的原生广告《礼赞原味》,以纪录片的形式开启了四种顶级食材的原味探寻之旅,片中虽未提到卡萨帝冰箱,但食材的新鲜自然烘托出卡萨帝冰箱独有的保鲜功能。此外,食材的珍贵也将卡萨帝高端的品牌调性很自然地传达给了受众人群。

(三)从“凸出产品”到“融入环境”

内容营销3.0以前,营销内容强调的是突出产品(服务) 或品牌信息,而内容营销3.0以后,产品信息不再置于突出位置,而是隐藏于内容之中。原生营销强调以人为中心,创造与消费者生活紧密相连的原生内容,这有利于广告融入环境, 将侵扰度降到最低。

对于原生营销而言,善于抓住热点事件,同时制造热点话题,吸引消费者注意,这是制造原生内容的方式之一。这无疑向内容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时效性。在内容营销3.0以前,并未对时效性做过多的要求,而原生营销则把时效性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因而出现了广告新闻化、广告事件化等趋势。

(四)从“发现兴趣”到“引爆兴趣”

广告是典型的注意力经济。从植入营销开始,广告主便着力“发现”消费者的兴趣所在,对广受欢迎的影视作品进行广告植入。尽管如此,这种方式仍然显得太过粗放。

在信息时代,消费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时间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每个人都希望在有限的时间投入情况下,获得对自己有价值、有用、有趣的信息,带来体验的感受。因此,原生营销吸收了精准营销的要义,主张采用数据跟踪技术,挖掘用户的关注点与兴趣点,使内容营销更具有针对性,实现内容客制化。其内容基于为用户提供价值内容的原则,更加把握住了对社会热点和用户关注点的深入洞察。对社会热点的洞察即上文提到的时效性问题,而对用户关注点的洞察则是强调精准性。只有精确用户喜好,加强内容互动,才能引爆兴趣,从而引发关注。

(五)从“消费者”到“合作者”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们的媒介接近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人们进入到信息自主时代,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传播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营销对象经历了从最初的“消费者”到“生活者”,再到“合作者”的概念转变。消费者不仅再也不愿意花时间在打扰他们日常生活的商业传播上,而且对不能引起他们参与兴趣的商业传播也视而不见。

原生营销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其目的也是为了打动消费者,让消费者从受传者变为参与者,积极地参与到传播过程中去,提高用户粘度。一方面, 这种病毒式传播能使企业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消费者在亲身传播的过程中,大大加强了与企业或品牌的情感沟通,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忠诚度。换句话说, 原生营销注重消费者体验,强调在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内容的同时,也与消费者展开密切互动,调动消费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每一个用户从单纯的产品消费者转变为品牌的参与者与传播者。

(六)从“单一媒体”到“媒体整合”

内容营销意味着创建和分享有价值的免费内容来吸引客户,将潜在客户转变成为实际客户,将普通客户转变成为忠实客户。内容应该是免费的,这样才能最大范围的鼓励顾客来接触、使用和共享这些内容。这就是互联网思维下的免费模式:以免费获取更大的价值。

原生营销在免费的基础上,更强调以内容为原点进行整合,快速适配各种传播媒介,实现全媒体传播。它的形式是多元的,可以是消费者体验的任何一种。这种方式将扩大受众接触信息的触点,扩展传播的广度。同时,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接触点,吸引受众注意,向受众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注重用户体验,也将极大提高原生营销的效果。

三、结语

互联网营销传播论文 篇8

受众对各种手机媒体应用的选择和使用, 满足了自我需求的同时, 也会对移动互联网中的手机媒体应用社区产生对情感上的依赖与归属感, 借助于这种情感式的互动纽带, 各种手机媒体应用资源得以有效整合, 并形成一条以用户多元需求为导向的产业价值链条, 进而为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传播提供巨大的市场前景。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出现、我国3G通讯网络的发展以及WIFI为代表的无线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展, 使得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兴事物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12年1月16日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止2011年12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 其中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 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所占到的比例为69%。从发展趋势来看, 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的移动网络终端已经正式进入了大众市场,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也已经悄然来临。

移动互联网, 主要是指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 可同时提供移动式接收应用的开放式互联网络。当前, 我国的网络发展已经进入了一种新的形态, 从CNNIC公布的数据情况来看, 越来越多的在移动的过程中高速的接入互联网, 而传统互联网的内涵也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延伸。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移动互联网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 满足着人们的通信、沟通、社交以社会化等日渐多元化的需求, 同时围绕着用户的需求, 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不断发展的生态体系。

另一方面, 移动互联网发展已势不可挡, 尤其是以移动性能好、覆盖范围广著称的3G移动通讯网络及其技术的不断应用推广, 以及WIFI为代表的传输速度高, 成本价格低廉的无线网络点的增加和扩大, 这两者的优势互补与相互结合,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无缝无线的宽带网络覆盖, 进而提高了受众的用户体验, 使得移动互联网用户活跃度日渐提升, 移动互联的趋势也愈发明显。有调查数据显示, 40%的手机用户承认移动互联网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57%的人认为移动互联网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方式。

2011年, 著名风险投资公司KPCB发布的《移动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曾提到, Facebook的5亿用户中有2亿为移动用户, 且活跃度高于PC用户;Twitter用户中有一半为移动用户, 40%的微博消息来自移动设备, 这是从全球范围来看的。当然,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城镇居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前者用户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 庞大的手机媒体用户群和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生活的依赖性加强, 智能手机以及3G、WIFI等通讯网络的推广和普及将进一步激发移动互联网的潜在市场空间, 未来的几年内, 它将超过传统互联网的发展速度, 迎来成长和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手机媒体及应用的传播特点

移动互联网时代, 手机媒体及其应用作为网络的延伸, 区别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它的数字化的传输方式和移动式的网络接入, 由于它的便携性、即时性、交互性、隐私性及网络化能够打破地域、时间以及接收终端的限制, 为人们提供便利的生活、娱乐、消费和智能信息服务。

1. 传播者与接受者内涵的丰富。

手机媒体及应用的发展, 扩展了传播者的主体范围, 传播者与接受者的界限模糊, 受众的主动性增强, 同时可以实现真实与虚拟的双重传播与互动。移动互联网时代, 手机媒体及应用是一种结合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特点及优势的新型媒体。首先从传播形态上而言, 手机最初是作为一种基本的个人通讯工具出现的, 传者与受者的关系是确定的, 具有一对一的人际传播特征;但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 手机媒体及应用融合了网络的传播特点, 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传或受的中心, 用户既是信息的发送者, 又是信息的接受者, 并处在不断的转化过程中, 同时传、受双方也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因而具有一种开放式的互动传播特征。其次, 手机媒体及应用能够为传播者提供真实的个人通讯与虚拟的在线传播方式, 使得用户的传播动机与需求能够得到有效的满足, 进而能够同时完成真实与虚拟的双重身份式的传播与交流互动。因而可以说是一种个体与个体之间, 个体与互联网之间可以随时实现互动的移动媒体平台, 又是一个连接虚拟社会与真实社会的媒体。

2. 传播方式的拓展与深化。

手机媒体及应用的拓展了传播的渠道, 带来了全新的传播体验, 使传播与互动的方式更为即时性和碎片化。在3G移动通讯网络及其技术的推动下, 手机媒体及应用融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网页、邮件以及影音等功能, 借助于网状式、原子分裂式的传播模式, 以多样性与立体性的手机媒体应用产品组合, 向受众精准有效的传达资讯与服务, 实现了受众碎片化时间的整合利用。与此同时, 它也重构了受众对时间形态的传统认识, 影响着人们对日常生活时间的结构性安排, 并激发出新的传播与互动方式, 进而使得受众之间交流可以变得更加方便易得。

3. 传播内容的整合与创新。

移动互联网实现了手机媒体与网络媒体技术与内容上的衔接, 这也为手机媒体在内容供应上提供了足够的保障。手机媒体的传播内容不再仅局限于文字或者语音服务形式, 更多的是依靠自身与大众传播资源的整合。微博、游戏、影音、重力感应、新闻、小说等多种类型的传播内容都可以通过相关的应用平台在手机媒体上实现, 这也重新整合了人们的各种感觉。

4. 传播效果的精准与直观。

手机媒体及应用融合了各种媒介优点的同时也呈现出了网络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多种传播特征为一体的多维传播模式。受众的选择性更加多样的同时, 也变得更为窄众化。在虚拟移动网络中, 用户往往根据自己的爱好与需求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 这为传播内容的直达与即时反馈成为可能;同时手机媒体兼具个人通讯载体以及SNS等社交媒体又能在某种程度上提供用户的真实信息, 这又为可量化性的数据统计与分析提供了便利。通过两种形式的有效互补分析, 传播效果的实现程度能够以更加直观和精准地表现出来, 从而为其传播策略或者营销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三、手机媒体应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策略

1. 培养和扩大用户群体。

用户群体的扩大, 是手机媒体应用实现成功营销的首要因素。鉴于目前其传播方式的大众性与人际性相结合, 所以社会性的因素对于手机媒体应用用户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因而营运商可以通过合理的营销和市场宣传, 以及通过免费让用户体验等激励方式, 实现大众传播与人际间的口碑传播来交替互补地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的深度和广度, 进而实现对用户群体的消费习惯的培养和开放潜在的用户人群。同时营销商还应注意优化整合广告资源的综合利用, 通过全方位的推介让大众切实深入地了解丰富多样的手机媒体应用产品, 进而将其营造打造成一种共享的社会文化——消费的时尚, 发挥消费者之间的人际传播影响, 以拉动对手机媒体应用产品的市场需求。

2. 丰富和完善产品体验。

目前手机媒体应用市场的最佳切入点在与内容服务的定位。因而通过提供体验式营销平台, 向用户展示丰富和完善的产品功能, 进而提高用户的对产品的体验观感, 并最终促发用户的购买行为。

3. 细分和优化产品类型。

移动互联网时代, 人们的时间越来越呈碎片状分布, 如何有效地利用现状并满足用户的这种碎片化、差异化的需求, 便是手机媒体应用市场需要进一步细分和优化的方向。手机媒体应用最初是一个网站平台的形式出现在用户面前的,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以及越来越多的媒体应用平台的涌现, 在众多的主题、软件、阅读等基本分类中, 用户难以在有限的碎片时间内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媒体应用, 所以作为营运商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平台特点细分并优化出相关度最大的产品选择类型, 尽量接近贴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提高他们在不同系统下对手机媒体应用的使用效率和满意度, 进而实现对用户群体碎片化时间的需求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4. 监测和追踪用户评价。

基于3G时代, 用户对手机媒体应用的即时互动性与身份的双重性, 用户对于产品的评价能够及时的得以反馈并形成相关的数据统计, 因而在手机媒体应用的营销中, 对用户评价的监测与追踪就显得尤为必要。随着多种开发应用平台以及媒体应用产品的出现, 市场竞争的同质化倾向越来越大, 产品彼此之间的差异性已经不够明显。这在浪费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的同时也增加了营运风险, 所以基于对用户评价的监测与追踪来不断完善与改进产品的差异化体验的营销方式应该更加被重视。通过与用户群体的良性的互动参与式营销模式, 最终能够真正吸引消费者主动地成为手机媒体应用产品的忠实使用群体, 并进而通过人际间的社会影响来挖掘出更大的营销市场。

四、结语

桌面互联网时代催生了门户、搜索引擎、即时通讯等多种新型媒体的形态, 他们重新定义了媒体的概念。如今, 移动互联网再一次更新了技术, 更新了传播主体和媒体生态[5]。以手机媒体应用为代表的新型媒介产品在满足了我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的同时, 也开创出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营销传播模式, 使得每个人既是使用者又有可能成为生产者。而这也终将给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手机从单一的通信媒体工具逐渐融合了网络的特性, 转变成为集便携性、即时性与交互性于一体的移动多媒体。智能手机、WIFI以及3G通信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使得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应用软件用户需求不断增多并日趋多样。面对着这种随之而来的巨大市场需求, 如何更好地把脉手机媒体应用传播特点并作出及时有效的营销策略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手机媒体应用,传播及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6 (9) :16

[2]戴建华, 任锦鸾.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3G业务能力提升策略探讨[J].移动通信, 2011.17

[3]何波.移动互联网之发展现状及监管对策[J].中国传媒科技, 2011.11

[4]Matt Murphy/Mary Meeker.TOP MOBILE INTER-NET TRENDS, 2011.2

互联网决不容许谣言传播 篇9

7月20日杭州“5·7”交通肇事案一审判决的消息报道后, 熊忠俊连发8篇文章捏造“证据”, 污蔑媒体和司法机关作假包庇, 不仅引发网民猜疑, 而且误导公众舆论, 扰乱公共秩序。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关于禁止散布谣言的规定, 司法机关对其作出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是完全正确的。

我国宪法虽然规定, 任何公民享有言论自由, 但宪法也同时规定公民“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在事实已经确凿无误的情形下, 熊忠俊依然捏造“证据”、造谣滋事, 这显然是对事实真相的极不尊重, 是对法律法规的严重挑衅, 这种行为是决不容许的。

近些年来, 因网络谣言而引发的公共事件很多, 总有一些别有用心者唯恐天下不乱, 利用部分网民的不理性暗中煽风点火, 滋生事端, 危害社会稳定, 在这方面值得网民汲取的教训有很多, 应该警醒。

熊忠俊造谣被拘也警示我们, 对于网上一些尚未被证实且有潜在煽动性的主观论断, 网民应客观分析, 理性甄别。听风是雨, 跟风炒作, 伤害他人, 危害社会, 也丢失了公民起码的道德责任。互联网决不容许任何谣言传播, 这是共同建设健康、理性、安全网络的需要, 更是维护我们每一个网民精神家园的需要。

互联网营销传播论文 篇10

一、体育用品行业与市场特点

2015 年的体育产业, 可谓风起云涌。一夜间, 体育产业成为各行业的“热宠”, 资本、热钱狂飙式地冲进体育产业——中超拍出5 年80 亿的版权费, 万达以6.5 亿美元并购世界铁人公司、4500 万欧元投资马德里竞技, 腾讯每年以6.2 亿美元购买NBA互联网版权的一纸合同……一连串振奋人心的数字, 让体育产业变得炙手可热, 这个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12 月12 日, 2015 年体育产业繁荣背后的“探秘者”出炉——体育蓝皮书《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 (2015) 》正式发布。

报告指出, 体育用品业经历近4 年衰退期后, 终于开始复苏回暖, 同时在创新和标准化之路上也有一定进展;体育场地存在有人群而体育场地不足、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程度低、体育场地投资主体单一、体育场地分布不尽合理等问题;赛事版权争夺呈现白热化趋势, 版权价格涨幅甚至高达10 倍……

在中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现状研究中, 2013 年, 我国体育用品行业 (运动服、运动鞋、运动器材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和销售) 增加值达2087 亿元, 同比增长7.8%, 占GDP的比重为0.367%, 与2012 年基本持平。2014 年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增加值达2418 亿元, 同比增长15.89%, 连续8 年保持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自2011 年后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

由数据分析可知, 2014 年是中国体育用品业历经数年低迷后开始复苏的一年。自2011 年以来, 受制于成本快速上涨、库存规模扩大等问题, 各企业被迫通过采取大幅降价的方式减除库存。上市公司财务业绩疲弱;零售商也挣扎着力求不亏损;众多门店面对成本持续上涨及亏损持续加大等问题, 被迫选择关闭。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业绩衰退、库存危机和大规模关店的“寒冬”之后, 2014 年中国运动品牌终于迎来了“春天”。

体育用品行业已度过了3 年的寒冬, 去年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是自2011 年来的首次。随着百姓的健身需求和体育消费需求全面释放, 体育用品业将进入新一轮的“黄金十年”。

未来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 不仅要针对不同类型消费者开辟专项的运动用品市场, 还要借科技的力量不断升级运动体验, 例如智能可穿戴、新材料科技等, 互联网+ 体育便是一种尝试。

国内运动品牌李宁发布的全球首款智能足球——李宁Wi Core智能足球, 通过内置芯片和蓝牙模块, 可实现无线充电, 更重要的是, 通过智能手机APP在线连接, 还可实现足球运动数据分析和显示。“满足个人的足球智能化训练是第一步, 接下来, 团体运动智能化才是我们的目标。体育用品行业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互联网+ 时代, 运动体验不断升级。

二、体育用品营销面临的困境及网络营销的应用

而在大中型品牌巩固竞争优势、中小型体育用品品牌建立竞争优势并获取脱颖而出机会方面, 营销扮演着关键的角度, 笔者认为, 从营销上看, 大多数体育用品企业目前面临着亟待突破的困境:

创意困境:一方面通过千变万化的手段创造着营销快感, 同时又承受着营销苍白之苦。渠道、终端、广告、软文、活动、有奖赠送等, 花样迭出, 往往可能投入不菲, 而收效甚微。

媒介传播平台纷扰:更让不少体育用品企业营销经理人感到茫然的是, 在电视、杂志、报纸、DM直邮、户外 (车身、路牌、楼体、站台、墙体等) 、终端商超卖场等数种传统媒介基础上, 短短几年里一下子又冒出来数十种新媒体, 尤其是网络媒体、网络社区、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等互联网应用赢得了广大青少年群体的亲睐, 互联网成为他们获取信息、消费、分享、交流与交易关键渠道与工具, 这些新现象对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传播与销售管理提出了许多挑战性的问题, 即便是国际著名的大型企业集团也正在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线上线下推广的协同:是否在网络媒体上投放品牌网络广告, 应该投放多少, 与线下的媒介保持怎样的比例;是否在展开线下的同时启动规模化、持续性的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又有哪些有效可靠的评估标准与手段, 对品牌与销售是否确实有效, 如何防范风险, 在营销管理上与传统营销又有什么不同, 需要配备哪些人力与资源等等问题摆在面前, 经理人感到了选择的困惑。

三、体育用品为何适合网络营销

利用网络开展大规模的营销, 在国外快速消费品市场中早已司空见惯。调查显示, 美国60% 的企业都使用了网络营销, 它是产品营销的核心策略之一, 但在中国, 如果排除建立企业官方网站这种网络营销基础手段, 那么这个比例可能不到1%。

从最基础的企业网建设、投放品牌网络广告、组织网络活动、购买搜索引擎关键词, 或者是投放广告、群发邮件或短信等, 体育用品企业层次不一地认识到了网络营销的重要性, 并且采取了试探性的或大规模的行动。

中国互联网用户以每年超过20% 的速度迅猛增长。CNNIC第24 次互联网络统计报告显示,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38 亿。调查显示, 体育用品消费群体与互联网用户往往是吻合的。它们的核心消费群及潜力最大的消费群多集中在15 岁~ 30 岁的年轻用户。而互联网用户整体比较年轻化, 例如核心用户为18 岁~ 24 岁的年轻人, 正是体育用品行业最具价值的人群。体育用品行业客户正在不断增加网络推广的预算, 以实现更精准的推广效果。

网络营销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持续时间长、操作方便、互动性强等优势, 而且用户正走向以青年知识分子群体为主体构成, 这样一个受众群体在消费水平、信息获取、受互联网影响程度、消费偏好等指标上都有利于化育用品的推广与销售, 可达到深度传播、促进销售、形成口碑效应的良好效果, 在行业标杆企业成功案例的示范及网络营销服务商们的市场普及与推动下, 越来越多的体育用品中小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与策略时开始将博客营销、邮件营销、社区营销、网络广告、软文营销、电子杂志营销等网络营销方式纳入到考虑与实施范围中。

四、体育用品网络营销解决方案

为了帮助更多有远见的体育用品厂家实施网络营销计划, 帮助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小型体育用品企业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突破营销之困, 笔者总结了多年来营销策划、品牌推广与招商策划实战经验, 并结合各行业中出现的新策略, 将对体育用品的网络营销策略有一个基本的把握, 与体育用品同行共飨。

策略一:体育用品知识营销

知识营销策略主要是围绕特定的话题组织常规性的媒体报道、论坛推广、博客营销等网络传播, 在报道与帖子中融入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信息和产品信息, 向目标受众诠释和传递该产品在行业中的优势和消费者购买该产品所能获得的价值和收益, 比如获得健康、获得快乐、获得情感等。概要的讲, 一般都以产品优势和用户价值为核心实施知识营销策略。

体育用品在展开知识营销方面可设计如下话题, 组织密集性的推广, 实现消费者的产品价值认知, 最低确保半年内的该项推广策略不间断, 以便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专业、权威、可信的印象, 包括:产品的技术含量;厂家的品牌实力;消费者从产品中获得的健康和情感等价值。这种知识营销策略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文字、图片和视频等, 主要用娱乐化、休闲化的手法去表达, 以便在充满趣味的氛围中让消费者了解和接受产品的价值。

本项策略主要依托新闻网站、行业网站、专业网站及论坛、博客、视频、电子直邮等网络渠道展开推广。

策略二:品牌网络广告

体育用品投放网络广告的恰当性已不用争议, 无论是提高品牌知名度, 强化消费者的认知, 还是推动销售, 所发挥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而要确保效果的最大化, 需要在网络广告的创意方面做足文章, 主要是广告词创意策划和网络广告设计制作上, 一般来讲, 体育用品投放网络广告, 最好是采取通栏及矩形图的方式, 如果是铵钮图片或者文字链等, 可在植入式营销时采取这种呈现方式。

在网络广告投放的网络媒介平台选择上不能出现失误, 不过目前可供体育用品投放广告的网络媒介平台并不是很多, 除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几大门户之外, 主要是一些细分的行业垂直网站, 可用于招商推广, 同时也可以少量地投放产品广告, 因为影响行业意味着影响消费者。

策略三:网络活动营销

在网络营销诸般武器中, 网络活动是非常普遍的, 基本上一些知名企业都举办过或大或小的主题网络活动。

网络活动能够在网络上快速地制造出网民关注的热点, 不断设计推出新的话题, 达到快速吸引网民、让网民知道企业并了解企业产品的目的;不仅如此, 网络活动还能够实现与网民的互动, 增加品牌的亲和力, 并在互动中融入产品的推广, 加深网民对产品的印象。结合线下的终端促销、市场与公关活动展开协同式空中打击, 将有效提高企业整体营销计划的效果与价值。

针对体育用品的网络活动营销, 笔者提供的策略包括三方面:一是围绕体育用品的主张设计网络活动主题, 比如围绕健康主题设计“有奖知识竞猜答疑”、“健康生活分享”等活动, 围绕运动主题设计“草根原创比赛”、“运动之旅”、“视频分享”等类活动;二是围绕网络活动设计地面促销策略, 将网络推广与终端销售结合起来;三是围绕网络活动进行全方位地推广, 包括利用网络媒体、QQ、MSN、论坛、交友社区、博客等。

策略四:植入式营销

植入式营销 (Product Placement Marketing) , 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内容策略性、技巧化地融入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或者其他载体的内容之中, 通过场景的再现, 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留下对产品及品牌印象, 如果接触某种场景或使用某种道具的时间越长、频率越高, 那么在其心目中的印象则更深, 从而达到树立品牌与推广产品的目的。

目前能够为体育用品提供植入载体的有电影、电视剧、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单机游戏、手机游戏、媒体的软文与报道、手机短信、小说、短篇故事、图书、个人博客空间及网络社区里的帖子等数十种形式。

策略五:体育用品新闻事件营销

如何花最少的钱, 通过最有效的方式, 实现体育用品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同时对招商和销售提供有效的支持呢?笔者基于多年的实战经验总结, 认为:有效的新闻营销是“四两拨千斤”地化解危机、打造知名度、增加影响力、加强招商力度非常不错的办法。据权威机构数据表明, 每天有超过1 亿的网民通过国内300 多家知名网站浏览新闻、获取专业信息, 同时了解品牌、产品等信息, 其中包括部分下单购买的用户, 企业如果占领了各大主流网站的推广渠道, 则意味着获得了更有效地、更有力度地推广品牌和产品的机会!

同时, 数十家、数百家知名网站联袂报道企业的品牌和产品, 无疑会革命性地增强企业的公信力, 增加消费者对企业品牌和产品的信任, 从而有力地助推产品销售的成功!

据笔者的观察统计, 目前体育用品企业可以利用的主流网络媒体平台不是很多, 但都是可以影响消费者的媒体, 其中以搜狐、新浪、网易、腾讯、凤凰网、21cn等为主, 另外如红网、荆楚网、东北网、华龙网、华声网、四川在线等地方新闻网站也可以作为推广之用。

当然, 时下一些比较知名的体育用品品牌已经认识到网络媒体的作用和价值, 并且设立了专门的公关、媒介或品牌经理负责媒体关系的维护, 但如何做好新闻营销, 让其产生传播力和动销力呢, 也只是部分大品牌在尝试, 或者已经找到了成熟的途径, 但绝大多数地区型的体育用品企业或者中小型体育用品企业都不是非常清楚, 包括大多数营销策划机构和公关公司也并不擅长此道。

笔者认为, 要让体育用品的新闻营销产生效果, 有力地推广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影响力并且促进终端销售, 有必要在新闻的张力与想像力、事件点与动态推进、产品信息和活动信息、终端促销活动借势新闻营销四个环节上做到位。

在体育用品行业的新闻营销策略中, 应主张设计富有争议性、创新性的话题, 以话题为核心组织一正一奇的新闻传播;同时策划富有创意的活动, 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制造新闻, 引发关注, 包括“健康风暴”、“XX之战”、“首次”等新闻活动题材。围绕此项活动展开新闻、论坛、博客等全方位的网络推广。

策略六:体育用品网络论坛推广

目前, 中国约有100 多万家独立网站, 40% 以上拥有独立的社区。网络社区实际上利用网络让兴趣、爱好相同的人在同一个虚拟环境中相聚, 其效果就像是咖啡厅或沙龙聚会。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统计, 43.2%的中国网民经常使用论坛、BBS、讨论组, 网络社区的应用普及度超过即时通信, 仅次于电子邮件。结合网络社区的特点, 体育用品企业可以很容易从无数的网民中找到自己的顾客群, 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展营销。

目前, 已在数码、PC、互联网、饮料、手机、食品、体育用品等多个行业的企业在网络社区中展开推广工作, 网络社区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 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部分体育用品企业在网络社区上的动作也是能看得到的, 在一些娱乐、IT、生活类论坛上, 经常能看到一些体育用品品牌市场活动的帖子。不过在大多数体育用品企业中, 网络论坛推广还只是一种设计, 并没有纳入正式的营销计划中, 这种零敲碎打会有一些效果, 但无法尽可能完整地发挥网络社区的潜能, 体育用品企业最好是外包给专业的网络营销公司操作, 这类营销机构最好是既对体育用品行业有一定了解, 同时对传统的营销手段熟悉, 并且要对互联网、社区具备相当熟练的操作。当然, 创意与策略仍然是网络社区推广这种手段的核心。

策略七:网络博客营销

博客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策略, 已在房地产、教育培训、图书、数码产品、手机、电脑、软件、家居等多个行业里得到了实效检验。通过提升曝光率、塑造品牌知名度、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一种营销利器, 这种博客的影响力与向心力比硬广告要强大得多。而体育用品的博客营销有其特殊性, 一般行业的博客营销策略并不适用于体育用品, 根据体育用品企业和产品的特性, 可针对性开展的博客营销策略:

(1) 依托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知名博客网站上开通企业官方博客, 通过官方博客传递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 发布员工日记, 记录企业发展历程, 分享健康文化和运动文化, 推出生活潮流趋势等, 从而通过新的方式和渠道传播企业品牌形象和产品信息, 吸引受众对最新产品的兴趣。

(2) 围绕某产品或该产品的大型推广活动开通专门的博客, 发布活动进展, 挖掘活动亮点, 通过文字、图片与视频等多种方式吸引活动参与者或其他受众浏览博客, 参与互动讨论。

(3) 邀请数十名访问量在10 万以上的大众博客主针对企业产品的口味、质量、时尚、品位等发表评论, 并予以分享发布, 博客主的评论将为企业品牌实力和产品价值提供可信赖的第三方推荐, 同时增加了该品类搜索结果的质量。

策略八:体育用品网络整合营销

随着网民数量的增长、上网行为与互联网使用、信息获取习惯的成熟、网络营销本身的完善, “整合营销传播”正成为众多大胆借助网络营销推动市场开发拓展的企业之亲睐。

这种营销手法既保留了传统经典营销理论与操作方法的应用, 同时把传播思路更多地引向互联网, 更多地借助话题营销、事件营销与活动营销引发病毒式传播与口碑传播, 一方面确保曝光率和到达率的实现, 同时实现营销传播方面的“蜂鸣效应”。

通过多个话题、事件、主题活动的创意性设计与策划, 通过综合网络媒体、地区新闻媒体、行业网站、博客、网络社区、网络视频、电子邮件、短信平台、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发行物等组合型通路和传播载体, 构建“流水线操作品牌知名度经营与传播”的整合营销传播体系, 从而避免单一营销通路或工具在传播范围、受众、影响力上的局限性。

在整个操作套路中, 一方面将“企业推什么”放在了整个体系的第一位, 而不仅仅是拿来企业的产品做网络公关、论坛发帖、广告创意设计与广告片拍摄, 也并非简单地根据企业推广需求选择搜索引擎关键词, 而是对这些通路进行整合, 组合化地使用, 既充分借助各种可能的渠道, 又发挥各种渠道的协同性, 以便实现1+1>2 的效果;另一方面, 这种营销模式将不再受限于大流量平台, 在更多情况下主要组合其他优质的传播渠道资源, 比如各种中小型门户网站、网络社区、网络博客等, 走一条“通路整合、资源整合、平台整合”的路子, 在严控成本的情况下, 确保营销效果。

互联网的优势传播 篇11

第二是关于互动型身份的强化。互联网,不管是发帖子、博客、邮件,都可以进行互动。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喜欢上互联网,喜欢用新媒体,就因为它有互动的功能。而在这种互动中,个人的身份得到了强化,这意味着我不仅仅是一个信息接收者,信息传播的阅读者,同时还是一个信息产生的参与者,甚至是制造者。那么这样一种互动功能,就更加让传统媒体相形见绌。就像我刚刚提到的,传统媒体不具备这样的数据库,这会使我们无法了解读者在阅读这张报纸,阅读信息时的具体感受。报纸可能有三十版、四十版、五十版,但你永远不可能知道,读者到底阅读了第几版,他喜欢什么样的文章。过去,我们可以对此不在乎,现在不行,因为只有在互动中,我们才能发现读者究竟需要什么,他喜欢看信息还是喜欢看观点,或者喜欢看人性类文章。根据他的点击量和阅读的时间量,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服务。

第三是一种周期性的突破。现在大量的新媒体介入时事型报道、及时型报道,完全突破了24小时一次的周期性出版情况,而报纸在这点上远远做不到。报纸唯一可以和新媒体相比的,就是其角度、深度、甚至其广度。但这需要付出大量的整块时间,而对于读者,若是没有特殊原因,是不愿意付出这块时间的。包括我自己在内,对于信息的需求,永远是用那些零碎的时间搭配而来的。我不可能用整块时间,一个上午的时间全用于看报纸。

第四点是信息无限度,随时可以获取。很多新媒体可以无限度地快速下载各种各样的信息,读者可以在走路、交流中,随时随地了解各种信息。这又是传统媒体目前无法办到的,因为报纸一天只能印刷一次。到了白天,不管世界上发生了多大的事情,传统媒体的记者都可以休息,可以不闻不问,这种状态其实又是背离了新闻的要求。新闻记者是为新闻而活着,是为新闻而存在,当重大新闻发生的时候,他们却可以无动于衷。传统媒体如何克服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第五点是反馈中的服务提升。作为反馈中的服务提升,这也是新媒体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它可以通过不断的累积形成数据,这些数据经过分析以后用来改进为读者提供的服务。但是传统媒体目前也无法办到。在解放日报,过去最多的时候,一天有100封甚至200封群众来信,但是现在群众来信非常少。遇到重大事情,或使用邮件,或使用线上传播的媒体。当然写信的人还是存在的,就是那些老同志,因为他们不会上网,他们用写信的方式谈他们看了解放日报后的体会。这个很重要,可惜越来越少,并逐年减少,这也是个趋势。

第六点是个性化的精神对接。新媒体具有这样的功能,它不仅仅是一个大众媒体,报纸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众媒体,今天所谓的大众媒体是指我们所传播的信息如何符合大众媒体的共同要求,但我们需要对接的往往是一些个性化的需求。这说明,一份报纸可以被称为大众媒体,但不意味是给所有人看,往往只是符合一部分人的需求,他在某一个时段中的某个场地的特殊需要。新加坡的联合报系办有70多种刊物,几乎每一种报纸和刊物都赢利,因为它们都是小众化的、个性化的。这个国家很小,没有战争,但是国家的建设中需要英雄,可是部队不打仗就没有英雄,于是他们树立了消防战士作为英雄的观念。火灾情况一旦发生,媒体就大规模报道,一些消防战士把老人、孩子救出来后就成为民族的英雄。然后媒体就针对社会英雄的要求专门采访了这些消防战士。有很多的家长专门要求他们的孩子去看这些战士,去学习。

第七点是新媒体还有一种共事态的对应性的存在。所谓共事态的对应性的存在是指所存在的一个传播的产品,就是为了小部分人而产生的。如果这部分人需要,就生产,而生产以后被阅读的任何情况都能得到反馈,通过这些反馈可以了解这些需求从而改进服务。当这种需求消失不见,这个产品的生产也就结束了。所以它是共事态的对应的存在着,出现是因为有要求,而如果这种要求消失后,产品也消失。新媒体大量都是这种状况。事实上,作为一个媒体而言,一旦不能赚钱就应该倒闭。如果这种情况依然不倒闭则意味着会过度依赖广告商,而过度依赖广告商产生报道是对于新闻原则的偏离。传统媒体尽管并没有犯什么错误,但它走到今天,这个局面是必然的。如果它不改变或者放弃改变自己,那么传统媒体的前景将一片黯淡。

“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创新 篇12

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 互联网+”虽然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 互联网+”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比如“, 传统集市+互联网”有了淘宝“, 传统银行+互联网”有了支付宝“, 传统的手机+互联网”有了小米手机“, 传统交通+互联网”有了滴滴快车。

“互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 与互联网紧密相结合也许是未来传统企业的发展方向, 是传统企业要想不被淘汰所必须完成的转型和升级。那么, 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的营销又将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中实现创新呢?我们可以从一些企业已经做出的营销创新来试着分析未来营销的新模式。

1 产品要创新

在现代营销理念中, 产品必须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否则这个产品甚至这个企业很快就会被淘汰。十年前, 互联网还没有像今天一样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那些敢于将互联网因素融入到产品中的企业, 在市场竞争中抢占了先机。

众所周知手机是最早实现智能化的产品之一, 苹果手机也正是将互联网与手机相结合, 使手机几乎可以完成所有与互联网相关的活动, 所以手机也成了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那些缺乏创新理念, 没有充分认识互联网影响的企业, 就很快被淘汰了。比如当年的手机巨头摩托罗拉、诺基亚。所以在今天, 不断创新, 将产品智能化, 应该也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

但是对于传统的家电制造企业来说, 家电产品如何加入智能基因、引入互联网思维, 一直是家电行业的难题。

奥克斯公司也一直承受着转型不顺的压力, 但他们积极寻找空调与互联网结合的新模式。2014年奥克斯和360联合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空调, 这些空调将手机和空调通过WIFI联网, 实现了手机对空调的远程遥控。这样, 顾客在下班的途中, 就可以通过手机中360助手里的奥克斯管家, 远程打开空调并调到合适的温度, 到家时, 家中已经温度适宜。这也解决了消费者以前要达到此效果不得不一直开着空调所造成的浪费。可以说这是互联网时代, 用户需求与空调创新完美融合的最佳样板。

应该说奥克斯的这次产品创新非常成功, 为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 也为自己的转型升级开拓了光明的道路。

其实在2013年奥迪就已经在开始做这方面的尝试了。在拉斯维加斯的CES消费电子展上, 奥迪汽车演示了他们最新研发的自动泊车技术, 其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上的“一键自动停车”来完成。车主使用WIFI与车辆保持通信, 利用手机中的应用对汽车发出指令, 汽车就会自动到停车场找车位并停好车, 离开时只需要通过手机通知车过来接就可以了。此外, 奥迪还与苹果公司合作, 研发出新的控制系统来实现汽车、车主、互联网以及基础设施甚至是与其他汽车之间的智能联网。

应该说, 未来的生活都是智能的。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们的沙发会自动记忆我们最舒服的坐姿, 冰箱会自动联系商家补充食品, 衣柜会根据天气和需要自动搭配服装等,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 产品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 宣传推广要创新

说到利用互联网营销, 很多企业还认为只是简单的在网上发布广告, 给某个节目简单冠名等方式。但是在今天, 网络已逐步在替代其他的传统媒介, 成为消费者接受资讯的一个重要平台。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有近7亿网民, 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是4个小时, 很多人每天发微博、玩微信, 在网上看新闻、看电视节目。可见互联网是未来企业营销宣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

奥克斯公司利用了网络进行宣传推广的模式就很值得其他企业借鉴。2014年, 奥克斯空调携手《中国好声音》, 成功玩转娱乐互动营销, 开创了家电行业的先河。

《中国好声音》的观众群以年轻人为主, 奥克斯空调与其合作, 无疑快速拉近了与年轻消费群之间的距离, 实现了品牌年轻化、时尚化。此外, 奥克斯空调还成功开辟了第二战线, 在微信平台向全民发起了有奖竞猜“奥克斯大乐透”活动, 以Iphone6、爆款新品空调以及现金抵用券等丰厚礼品, 引爆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营销。短短的3个月内, 这个活动引发了1000多万网民的关注, 200多万网民的直接参与。这个活动将家电企业的营销推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使得业内人士都认为《中国好声音》的真正冠军是奥克斯, 它为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探索出了一条崭新的可借鉴的道路。

3 与消费者沟通的方式要创新

现代营销秉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要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出发点。那么如何准确了解顾客的需求是产品成功与否的关键。以前我们在开发产品之前会做各种各样的市场调查, 包括发调查表、走访客户、在网上发调查问卷等, 产品上市之后又会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消费者的反馈意见。在今天互联网时代, 由于这些沟通方式的局限性, 结果既不能全面又不能准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也无法及时根据市场的反应改进产品。

在这个方面, 应该说小米公司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沟通模式。小米手机作为第一款为“中国手机发烧友”打造的手机, 在最初的研发阶段就采用了全新的模式。他们将手机拆分成若干个不同的部分, 每个部分由专门的研发人员负责。这些研发人员通过小米论坛、微博与那些发烧级手机消费者互动, 然后根据这些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来设计小米手机。所以小米手机才是真正根据顾客的需求定制的产品。

比如小米手机的输入法。最初, 小米手机采用的是安卓系统的输入法, 可是不少消费者在使用后并不满意, 投票表示他们更喜欢搜狗输入法, 小米手机在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后, 将其更换为搜狗输入法。半年后, 小米手机的用户又自主发起了第二轮投票, 这一次大多数用户支持不放置任何输入法, 由消费者自行选择。于是, 小米手机干脆不装任何输入法, 这种与消费者保持沟通的方式实际上是把产品的研发过程也变成了营销的过程。这也正是小米手机仅仅问世四年, 就成为全球第五大手机生产厂商的重要原因。

4 结语

应该说, 创新一直是每个企业能够生存的力量之源。每一次创新, 都可能将以往的生产经营模式彻底颠覆;每一次创新, 都可能引领一个行业重新洗牌;每一次创新, 都可能改变消费者的消费生活。所以, 在今天这样不断变革的互联网时代下, 企业更应该不断创新。

当然在“互联网+”时代, 传统的营销方式并不是完全没有用武之地。我们应该在准确把握现代营销理念的前提下, 对传统的营销方式进行创新, 将互联网充分纳入到营销的阵地中, 全面的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 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冰漪.在“互联网+”中变革创新[J].中国储运, 2015 (5) .

[2]袁一超.基于众包理论的价值链重构研究——以小米为例[J].商, 2014 (43) .

上一篇:蛋白质基纳米材料下一篇:煤矿企业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