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二第4课

2024-09-20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4课(共9篇)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4课 篇1

《采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采薇》的思想内容及重章叠唱等艺术特色。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通过诵读,感知课文。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诗文本进行鉴赏

(3)了解诗歌中征人由久戍思归到归时痛定思痛的感情经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把握戍卒的形象,领会其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

(2)体会本诗中融情于景、比兴、重章叠唱等手法及其作用。【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这首歌表现的是和平年代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在古典诗词中,表现战士思乡主题的诗句更是数不胜数。比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在古代,战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古典诗词中有许多优美的诗句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有慷慨的豪情壮志与征战建功的理想,有战争带给人民的心灵痛苦,有长期征战在外对家与亲人的思念和有家不能回的凄楚,无不涌动着感人的魅力。,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诗经·小雅·采薇》,走进那古老而又年轻的故事,感受征人的情感和泪水。

二、进入新课

1、结合注释,自读课文,标注生词。(进一步加强学生自我读书阅读的习惯)

2、词语积累:(加强文言文诗词积累学习)⑴ 通假字

莫──暮 棘──急 华──花 ⑵ 词类活用: 雨雪霏霏 岂不日戒 雨(名词活用作动词,下雨)日(名词活用作状语,每天)

⑶ 古今异义: 小人所腓

小人:古义:士兵或地位低的人。今义:道德卑劣的人。君子所依

君子:古义:将帅。今义:道德高尚的人 ⑷ 重点词语:

作(刚刚生长出)

柔(嫩芽)刚(硬的芽)斯(助词和语气词)

孔(很)载(助词)

3、师生共同鉴赏课文,疏通大意。

三、整体感知

1、本诗内容:

明确:本文写一位戍边的士兵在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感。诗中抒情主人公由于归期一拖再拖,加之与家人音信不通,思念之情日益加深,内心痛苦悲伤。不过,在总感情基调上,主人公不消沉,不沉沦,在战斗中保持了一个战士的本质,毫不懈怠,保家卫国的斗志昂扬。思念故乡、牵挂亲人的情感和对战争的不满以及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情感交织一起。

止、2、理清思路:

采薇思归──疆场思归──归家之哀

四、研读探讨:

1、研读第一部分:

⑴ 作者怎样写征夫渴望回家的?

明确:通过时间推移来表现他内心对家的渴望。⑵ 诗歌为何要写士兵采薇的画面?

提示:诗歌一开始展示了一幅戍边生活画面,让我们感受到士兵生活的艰苦,我们仿佛看到一群面带饥色的士兵一边在荒野漫坡上采摘野菜,一边想着返家的日期。他们情感是焦急忧伤和痛苦的的。从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他们也在一天天变老。诗歌运用比兴的手法,说明时光的流逝,戍卒思归。

(3)体会重章叠句的手法及作用:

明确:手法:诗歌前三节的语句有一些相同或相似,句型重复,只在句子的个别出换几个字,这种手法叫“重章叠句”。

作用:内容上,通过反复可以更加深刻地表达战士戍边远离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写出了士兵思家不得归的内心焦急。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流逝,时序的更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在音节和结构上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效果,加上叠音词,一唱三叹,音节和谐,体现出了诗歌的音乐美,有利于情感的抒发。

2、研读第二部分:

⑴ 提问:诗歌描写边境生活的内容有哪些?营造出怎样的情景?体现什么感情?

明确:写了战车、战马、象弭、鱼服等细节,又用了“四牧业业”、“四牧骙骙”、“四牧翼翼”等叠音词,用赋的手法,极写战马之强壮,步伐之整齐,装备之精良。传达出抒情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彼尔维何,维常之华”,盛开的棠棣花,给血与火交织的战场平添了一份优美,一缕柔情,折射出士兵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向上的情怀。

⑵为何这首诗总基调低沉,但读后却不感压抑 ?

明确:诗中的士兵虽有怨愤之情,当面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时,他们能够以民族利益为重。思念故乡,牵挂亲人、热爱祖国、厌恶战争等积极的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当战士们拖着疲惫的身子,挣扎在车马后面奔跑的时候,当他们靠着车厢躲避敌人乱箭的时候,当他们日夜不得安歇的时候,他们虽向往安宁和平的生活,但为了保家卫国,一切的痛苦在守卫国土的豪情面前又变的渺小了,诗歌用士兵激昂的豪情表现了和平的渴望和对家的爱。

3、品味重点语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历来为人称颂,几千年来激荡着读者的心,清人王夫之这样评价“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你是如何理解的?

这四句包含了两个情景交融的画面,以景显情,韵味无穷。当年士兵离开家乡,戍守边关时,正是风光旖旎的春天,春风中丝丝垂柳,现在,经过岁月,磨难,九死一生回到家乡,却看到的是雨雪霏霏,人的一生是这样的短暂,大多在战争中度过,陪伴士兵的只有风,只有雪,人生的凄凉和内心的感触,是士兵百感交集,凄怆难言。回家的路又是那么漫长,谁理解士兵内心的伤痛和在外奔波的痛苦、返家路上的艰辛和内心的悲伤一起涌上心头,所以回家的心是凄凉的。

分析:

1、衬托: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眼前之乐衬内心的悲苦。

2、以景写情: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情景实悲,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3、对比:突出不胜今昔之感。忧伤焦急──慷慨雄壮──痛苦悲伤 【板书设计】

主旨 采薇 思归

疆场 归途之哀

情感基调

爱国慷慨

悲伤

痛苦 勇敢

思乡、厌战 怨 凄凉 写法

重章叠唱

情景交融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4课 篇2

第1课主要从宏观角度概括,时间跨度几千年,因此学生必须具有宏观概括能力。同时应该加强微观能力的培养,介绍每个朝代农业发展的情况,可以结合历史地图册,分为原始社会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两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宋代、明代。原始社会时期,通过重要考古遗址,如黄河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等,证明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这些遗址都在大河流域,体现出大河文明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的使用,以及“废井田、开阡陌”这种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再加上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的兴建,这些都促进农业的进步。

两汉时期,有二牛一人耕作方式、代田法,这些都促进了农业的进步。两汉时期农业主要分布在山东、山西(山为崤山)、巴蜀地区,北方还有许多地区是畜牧区或者半农半畜区,整体上农业发展极不平衡。

在东汉末年,由于战乱和饥荒,人口大量南迁,江淮地区和益州地区成为南迁的主要地区。南迁带来新的劳动力和先进技术经验,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人口迁移对农业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专题。之后三国两晋的南迁、唐末南迁都促进江南进一步的开发,也改变了中国经济的结构。到了宋朝,南方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

唐朝农业比以前发展更快,长江流域和黄河下游(河北)发展很快,桑、茶广泛种植,成为主要的经济作物。

宋代在农作物方面主要增加了棉花,插秧图说明统治者对农业生产依旧重视。

明代,农作物品种有所增加,除了传统的桑、茶、棉花外,还增加了玉米、甘薯、花生、烟草等,为什么这些作物大量地从东南亚传入呢?这与当时新航路的开辟有关。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主要从宏观角度来概括,从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三类分别来讲述,最后总结手工业的特征,其中包括最后三段的手工业享誉世界。官营手工业素来发达,在古代占据主导地位,官营手工业部门有冶炼业、制瓷业、丝织业等;家庭手工业简单地讲述,之后讲述民营手工业过程,其中重点是资本主义萌芽。

第2课也需要从微观方面来讲述,从各个时期来讲:

原始社会就有了陶器,如仰韶文化的彩陶,到了商周最重要的为青铜业,有司母戊鼎——至今最大的青铜器。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手工业为冶炼业、制盐业、丝织业,其中冶铁中心主要为各国的都城,如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楚国的宛等。

汉代的手工业部门分布从北方扩展到江南一带,如益州,手工业部门也增多了,包括制铜业、器具业等。东汉杜诗水排(水力鼓风冶铁的工具),《后汉书》中记载:杜诗任南阳太守,造福一方百姓,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唐代手工业发达,丝织业遍及全国,丝织业产品十分精美,陶瓷业中的精品是唐三彩,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同样采矿业、冶金业、金银制造业等发展很快。制瓷业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

宋代制瓷业(五大名窑、八大窑系)、采煤业(太原)、造船业、印刷业、丝织业十分发达。宋代瓷器在当时具有世界影响。英语的china意思是瓷器,其发音是由“昌南”而来。昌南即今天的景德镇,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因其盛产瓷器,以皇帝的年号将昌南更名为景德镇。唐代,江西省昌南镇出产一种青白色瓷器,这种瓷器巧夺天工,享誉海内外,很受欧洲人欢迎。从此,欧洲人就以china来代称昌南和它的瓷器。逐渐China就成了“中国”的英文。

明朝的青花瓷、清朝的彩瓷,在当时大放异彩,如明代宣德年间的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简洁高雅,清代道光时期彩瓷百鹿尊,画面中群鹿活现,树枝枝干苍劲,笔绘十分生动、犀利、细腻。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 篇3

1、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全国人大的性质: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各级国家的权力机关。

2、人大(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

(1)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其它中央国家机关(行政、监察、审判、检察)等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全国人大的职权:(最高)立法权,指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的权力;

(最高)决定权指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最高)任免权制选举罢免任命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的权力;

(最高)监督权指监督政府、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工作,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4、地方人大的职权: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的权力机关,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5、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人大常委会行使。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A含义: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B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

C基本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人大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

必要性: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适合中国国情;

优越性:有利于人民当家做主,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7、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最重要的特点: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1)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人民选举代表组成权力机关,法律和重大决策要由人民充分讨论,少数服从多数,民主决定。

(2)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A人大代表的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B人大代表的产生: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五年。

C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①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②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D人大代表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创新履职方式,提高履职水平。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主体:中国共产党)

1、地位的确立: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宪法确立的。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2、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3.为什么要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1)是党的性质决定的,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2)才能保证将党的意志贯彻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的政治力量,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

如何坚持党对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1)强化政治站位,提高思想认识;

(2)遵循科学规律,坚持稳中求进;

(3)坚持开放包容,回应民众关切;

(4)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水平。

4、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5、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党基本的执政方式,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以宪执政。

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8、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始终把人民根本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念全部活动中。

9、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7)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主体: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地位: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合作的根本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意义:(1)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2)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11、人民政协

人民政协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人民政协主题:团结和民主;

人民政协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协商民主的渠道:有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意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它有利于充分反映民智,促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确保人民当家做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团结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主体:民族和宗教)

1、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公民如何维护民族团结?(1)公民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2)应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3)作为当代青年学生,应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自治地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3)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国家统一。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自治权。

(6)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必然性: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4、我国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的主要内容: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依法管理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5、综合探究: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保障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7、怎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4课 篇4

我父亲有一个爱好,就是写书法。每当他写书法,不管谁叫他,他都不理。有一次,妈妈做饭的时候,让我请爸爸吃饭。接到命令的时候,我跑得屁滚尿流。我大叫:“爸,该吃饭了!去吃饭!”爸爸头也不抬地说了声“哦”。我以为他会出来一会儿,去吃饭。没想到,爸爸直到我们吃完饭准备休息才吃饭!你说,爸爸写作文的时候这么困吗?

父亲有很多优点,沉稳内敛,有事业心,很孝顺的儿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爷爷奶奶身体不好,他们落下了很多问题。他们不时来市医院看病。我父亲很关心。每当爷爷奶奶来了,他就赶紧下楼亲自去接。有时候爷爷奶奶住院,他会日夜守护。我和我妈都被留在家里,忙得我妈都要工作了,还担心我!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4课 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次”、“修”、“与”、“因” “期”、“ 临”、“ 致”、“ 或”等重要的文言词语。

2.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人生哲理。

3.了解课文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点,体会课文文采美。【教学重点】

1、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学会写景状物的特点和方法。

2、理清文章结构,提高诵读能力。【教学难点】

领会王羲之在文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认识。【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素有“书圣”美誉的王羲之不仅擅长书法,也擅长诗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推崇,被尊为“墨皇”,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其实,作为散文佳作,它也文辞优美,识见高远,脍炙人口。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欣赏这篇文章。

(二)作家和背景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他博采众长,一变汉、魏以来质朴淳厚的书风,而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表现出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被后世誉为书圣。曾为秘书郎,累迁长史,后拜宁远将军、江州刺史、迁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世称王右军。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

(三)朗读课文,研习文本

1、要求学生标出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指导朗读: 正音:

癸(guǐ)丑

修楔(xì)事

清流激湍(tuān)流觞(shāng)曲水

形骸(hái)

游目骋(chěng)怀 趣(qŭ)舍万殊

若合一契(qì)

齐彭殇(shāng)语调:“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要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3、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并翻译课文。

4、分人朗读课文。

5、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6、学生翻译课文,教师订正错误词语。

第二课时

(一)、课文研读:

1、朗读第一段:本文记叙了一次兰亭集会盛况,这是一次怎样的集会?

明确:良辰—美景—佳处—乐事,“信可乐也” ——“乐” 良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即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结合“癸丑”,简介古代干支纪年及相关知识。

佳处:“会稽山阴”即浙江绍兴,兰亭在绍兴兰渚山,据说勾践曾经在那里种过兰花。

乐事:“修禊事也”。古人规定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但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第一部分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周围的环境、场面,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2、朗读第2段,本段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 本节的议论与前一段的叙事是什么关系?明确: 明确:作者承接上文“乐”,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承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下面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趣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3、讲析第三部分作者在这段中抒发了哪些感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一是“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二是“后之视今,亦犹今视昔”。作者认为死就是死、生就是生,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的意味。在对老庄哲学虚无主义世界观的批判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生的眷恋和热爱。

(二)、小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附: 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景美

乐 人贤

事雅

忧 或取诸怀抱……(谈玄悟道)

或因势所托……(归隐山林)终期于尽

一死生……

政治必修二第二单元 篇6

1.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2.其基本职能包括I·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II·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III·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IV·提供社会 公共服务的职能

3.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4.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民生问题既体现: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又体现了:提供社会 公共服务的职能

5.我国政府建设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

6.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宗旨和原则的贯彻落实体现在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7.政府依法行政: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和自由。

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

威。

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

主法

8.如何做到依法行政: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②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

③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

明,廉洁高效果的行政管理体制。

9.如何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

①建立和健全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建立和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这个机制,一是靠民主,二是靠法律,二者缺一不可。

②建立健全完善的行政监督体系

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上级政府·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法制部门

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大)·中国共产党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司法机关的监督(检察院、法院)·人民政协的监督

必修二第12 13课练习题 篇7

制作人:郭莹

课题:第12、13课练习编号:37使用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班级:

【学习目标】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分析变化的背景或原因;近代西学东渐对中国习俗的影响;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从晚清的长袍马褂到西装革履,从六七十年代“祖国山河一片兰”到今天的异彩纷呈,服装的变化反映了()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中国传统服饰与时俱进④中国习俗日趋西方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习俗的改变具有政治色彩的是()

①西装革履的流行;②断发;③不缠足;④西餐成为时尚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五岁六岁才胜衣,阿娘做履命缠足,指儿尖尖腰儿曲。哭天叫地娘不闻”。为了改变这一陋习作出努力的有()①外国传教士;②清政府;③维新派人士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②

4、铁路在近代中国命运多舛的原因是()

A.传统守旧观念 B.铁路不利于国计民生 C.中国人害怕火车的汽笛声 D.中国没有能力修筑

5、近代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A.修建时间为1906年B.建设地点在福建C.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始D.目的是联系对外贸易

二、材料题

材料一 1880 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 , ;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

材料二 19 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建铁路,如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等铁路的修筑权。

材料三 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 „ „ 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4 分)

2、结合材料三,谈谈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6 分)

“我是冒险王”——必修二第5课 篇8

“我是冒险王”——人教版必修二第5课

文/黄 铭

世界很大、很美好,站在欧洲大陆西南一隅的罗卡角,设想一下,如果迪亚士和达伽马等冒险家不扬帆起航,不惧怕疾风巨浪,不畏惧海上的危险,我们又岂可知世界之大、之美。地理大发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创举,而完成这一创举的正是哥伦布等众多冒险家。

一、导入

(播放视频《大国崛起》开篇节段。)

师:为什么视频中说公元15给人类历史提供了新的坐标呢?

生:……

师:为什么哥伦布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新大陆呢?

生:……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哥伦布,揭开地理大发现的神秘面纱。这是《哥伦布日记》序言的节选,从这些话语中,同学们是否能够找出一丝丝哥伦布冒险的原因呢?

驶向茫茫黑夜笼罩的海域,海上漂着陆地的蛛丝马迹,上帝保佑我们看见了陆地,那里的国王有很多金子,据说这些岛上的金子比泥土还要多……

——《哥伦布日记》序言节选

(哥伦布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位探险者,以其人及其日记导入,可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从而更好地建构本课新知识。)

二、冒险前的“躁动”

1.黄金需求的诱惑

师:当时不仅是哥伦布渴望黄金,很多人都对黄金有极度的渴望,所谓整个社会都出现了“黄金热”。为什么这么渴望黄金呢?

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导致封建经济日趋解体,作为普遍交换和支付手段的货币,不仅取代了土地日益成为社会财富的象征,而且也日益成为衡量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重要标志,而欧洲的贵金属产量本来就不高,只好寻找其他金矿。去哪里找呢?《马可·波罗行纪》恰好为欧洲指向了发财的道路,它把东方描绘成黄金和香料的天堂,使得欧洲人坚信,要黄金,到东方!怎么走呢?若哥伦布能选择这三条线路来到中国是极好的,可惜偏偏有人不许,是谁呢?

生:……

师:是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控制了商路。

2.土耳其的霸道

师:随着奥斯曼帝国的不断扩张,原先的商路已被奥斯曼控制。天无绝人之路,一定会有另一条通往东方的康庄大道。于是,哥伦布便打起了海洋的主意。这么大的一项探险事业,若哥伦布只身前往,能成功吗?

生:……

师:只有国家强大的力量支持,哥伦布的冒险事业才有保证。支持哥伦布冒险的西班牙女王伊莎贝尔为什么要支持哥伦布航海探险呢?

生……

3.王室的支持

师:刚刚实现统一的西班牙伊莎贝尔需要黄金来满足王室的生活需要,更需要黄金来发展本国的经济,巩固在欧洲的地位。而葡萄牙王子亨利二世也希望通过航海探险来实现自己的一番抱负。总之,有这样或那样的动力,使得西班牙、葡萄牙王室支持航海探险。

4.天主教徒的热情感染

有人说要了解欧洲,首先得了解欧洲的宗教文化。狂热的天主教徒们一心想传播上帝的仁爱,拯救世界,趁机宣传教义。哥伦布就宣称,他要用他的发现去征服耶路撒冷,从而促进上帝新纪元的实现,而世界末日前的“圣灵时代”将很快到来,而这个“圣灵时代”将从发现新大陆开始。

假若只有这些因素刺激航海家探险,是不是已经足够了呢?

生:……

5.航海技术与地圆学说的支持

(出示多桅帆船、火炮、指南针的图片。)

材料:欧洲人对来自东方的航海辅助器材进行了调试和改良。例如,罗盘中的磁针就被改为用一枚黄铜小针固定在指示罗盘各主要方向点的方位盘上。到了15世纪初期,这项改进过的定向工具已经非常可靠,足以作为地中海中船只一旦偏离视野中的陆地赖以纠正航行方向的主要工具。

——(英)戴维·阿诺德《地理大发现》

6.热心探险家的催发

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理智和经验主义的观察终于战胜了神话、幻想和恐惧。15世纪和16世纪,欧洲人在继承了以往遗产的基础上,展现了一种本着探求精神的新面貌,即形成一种适应需要并改进已有的海洋技术的能力以及通过不断的尝试解决地理、航海和造船结构的重大疑难问题的能力。

——(英)戴维·阿诺德《地理大发现》

师:阅读这段材料,谈谈欧洲人的`海洋性格对大冒险的作用。

生:……

在众多因素和条件的作用下,以哥伦布为代表的航海家纷纷开始出海探险了!

三、艰难的探险路

1.意外收获——好望角

(请学生来讲述迪亚士和好望角的故事。)

师:同样是支持海外探险,为什么葡萄牙没有支持哥伦布呢?

生:……

2.迟来的美洲大陆

(播放《大国崛起》选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故事。)

3.完美的环球探险

牛顿说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高。”麦哲伦亦是如此,他在前人的基础上,绕过美洲,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探险。

(让学生在地图上画出主要的航行线路)

四、话说地理大发现

1.世界市场·开始登场

材料:地理大发现以前,人类交往有明显的闭塞性,表现在:一是交往的范围是区域性的和地方性的有限交往。无论是走陆上的还是海上的丝绸之路、香料之路,都是分段分地区接力式的;二是交往的内容是部分而非全面的;三是交往的主要渠道是陆路而非海道。地理大发现后,人类交往范围空前扩大,交往内容更全面,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一系列奢侈品,西欧则指导这些全球性运作并日益集中于工业产出。”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

师:阅读上述材料,谈谈地理大发现对人类交流的贡献。

生:……

师:结合你们的日常生活谈谈哥伦布交流如何影响了人类的饮食结构?

生:……

2.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材料:仅在16世纪以内,欧洲的黄金拥有量大约从55万千克陡增到119万千克,白银从约700万千克猛涨到2140万千克。16世纪中叶在殖民地采掘的金银比欧洲在征服美洲前的采掘量多4倍。廉价金银的大量流入,使贵金属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物价上涨。然而,名义工资的提高远远赶不上物价的上涨。在英国,商品价格平均提高了155%,而工资只提高了30%。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教材,引导学生思考黄金的大量流入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对亚非拉的影响

材料:小西班牙岛是基督徒最先登上并消灭土著人的地方。基督徒用马、刀剑、长矛向他们攻击,到处发生血战和想象不到的残酷。他们进入村里,不放过小孩、老人、妇女、产妇,把所有的人全杀光,加以破坏和摧毁,就像被放开锁链的狗一样。

——拉斯·卡萨斯《关于小西班牙》

材料:每逢周日或其他重大节日,印第安人可以去教堂祈祷、听弥撒做弥撒的牧师应当向他们传授基督教的戒律、教义和其他东西。因此,为了确保印第安人奉行基督教的信仰,养成祈祷和听弥撒的习惯,有义务在早晨带领他们前往教堂,跟他们待在一起直到弥撒结束,而后把他们带回来,并给他们分发一些肉类熟食。这样印第安人就会明白,在一个星期里,他们在做弥撒的那天可以比其他的日子吃得更好。

——布尔戈斯法:西班牙人对中南美洲的殖民统治,

摘自丹尼斯·舍曼等著,李义天等译《世界文明史》

师:从这两则材料中归纳早期殖民者是怎样进行殖民统治的?这种早期殖民者的暴行对土著人产生了哪些破坏?它违背了文艺复兴的哪些理念?

生:……

高中政治必修4 原理及方法论 篇9

Ⅰ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物质性)。意识是物质的派生(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反对〗二元论&唯心主义&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

二.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或离开运动谈物质(机械唯物主义)。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三.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四.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五.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主选择性。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指导作用(反作用),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六、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七、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规律的概念: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反对〗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八、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辩证关系)【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Ⅱ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方法论〗①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②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反对〗教条主义地对待理论,思想僵化;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二、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Ⅲ唯物辩证法(联系6+发展3+矛盾7+创新2)18 辩证法的联系观6

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反对〗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反对〗否定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

三.联系的多样性

〖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反对〗以一种联系概括事物之间多种多样的不同联系,否认联系的多样性。

四、联系的条件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之间都是有条件地联系着的,无条件的联系是不存在的。任何具体的联系都依赖于一定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因素之间的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反对〗忽视联系的条件性,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五、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①含义。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②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①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②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反对〗只考虑整体利益,忽视局部利益的做法;只重视局部、部分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把整体和部分割裂开来。

★整体重要性

〖原理内容〗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部分重要性

〖原理内容〗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六、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优化趋向。

〖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3条原理)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坚持与时俱进。)〖反对〗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方法论〗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反对〗把事物看成是一帆风顺的盲目乐观主义;看不到光明前途的悲观失望思想。

三、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方法论〗:(1)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促成质的飞跃;坚持适度原则)

〖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乱干;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优柔寡断,畏缩不前。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7条原理)

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方法论〗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反对〗: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

〖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③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补充:这一原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反对〗既要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

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性质。

七、主次矛盾、矛盾主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创新(2条原理)

一、辩证的否定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反对〗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方法论〗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思想僵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观念和行为。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

3、价值观

1、人生观4)(共8条原理)Ⅰ历史观(3条原理)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方法论〗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反对〗机械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

二、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方法论〗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2)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基本思想和根本方法。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或: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人民群众服务;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时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反对〗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Ⅱ价值观、人生观(5条原理)

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

〖方法论〗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反对〗忽视价值观修养的错误思想。

二、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一方面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社会价值);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自我价值)。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片面强调其中某一方面的错误。

三、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方法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同时又要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反对〗超脱社会,企图孤立于社会的个人英雄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社会条件、社会环境而无所作为的观念和做法。

四、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

〖原理内容〗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方法论〗要求我们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个人素质,埋头苦干,要有顽强奋斗精神,充分利用好客观条件。

五、理想和现实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①理想来源于现实。②理想高于现实。③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上一篇:2009-2010年度新闻信息工作总结下一篇:2024科学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