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学案(共9篇)
兵车行学案 篇1
《兵车行》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
2、理清诗歌的思路层次;体味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3、体会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一、体裁简介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 的意思。
二、杜甫诗歌的风格 所谓“沉郁”,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形成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杜甫诗歌所要表达的人生情感非常强烈,而同时这种情感又受到理性的节制。他的思虑常常很复杂、心情常常很矛盾,所以他需要找到恰当和适度的表达方法。这样,使得诗中的情感之流成为有力度而受控制的涌动。
三、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以及组诗“三吏”、“三别”。
作者生平:
⑴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 ⑵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的。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
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命有一艺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这次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杜甫参加了这次欺骗性的考试,结果大失所望。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盛典,杜甫借机写了三篇《大礼赋》献给玄宗,玄宗十分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此后他又以诗干谒一些权要,如京兆尹鲜于仲通、来京朝谒的哥舒翰、左丞相韦见素等人,希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大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种种努力的结果,是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⑶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代表作《春望》、《月夜》、《悲陈陶》、《北征》《羌村》、和“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
⑷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攻入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从蜀中地区来说,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就曾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
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到五十七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四、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要求: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人物——行人、爷娘妻子、长者 事件——诗人(长者)在咸阳桥畔,看到士兵在出征时,亲人们拦路哭送的送别场面,诗人询问征人为何如此,听到征人讲述他们悲惨命运„„(咸阳桥边,诗人的见闻)。
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造成征人苦难的根源是什么?(诗眼,用原文回答)
“点行频”,即频繁征兵。
二、文本研读,重点突破
1、诗歌开篇呈现的送别场面有何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明确:凄惨悲凉。从视觉、听觉以及动作等方面,给读者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
2、征人从哪些方面具体展现“点行频”带来的苦难?
戍边——无休止(超期服役)
家园——尽荒芜(民生凋敝)
索租——何太急(士兵命苦,百姓怨愤,心灵摧残)
青海——群鬼哭(尸骨遍野)
3、结尾描绘的青海战场景象有什么作用?
结尾: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凄凄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
描绘古战场的悲惨的景象,意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发人深思。【拓展训练】
岁 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案】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兵车行学案 篇2
闻一多先生曾经这样评价杜甫:“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有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诗人能够与百姓站在一起,用诗歌记录下时代的声音、百姓的痛苦。杜甫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遭遇的同情,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作出牺牲,高度体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强烈表达了诗人为民请命,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他被世人尊为“诗圣”,他的诗反映了唐代由盛至衰的历史,因而被称为“诗史”。
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形成与他的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
杜甫自小才能出众,十五岁扬名,三十五岁时满怀信心赴长安应试,却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他在长安滞留十年,一再碰壁,他生活贫困,幼子甚至饿死。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亲眼目睹战乱惨象,亲历国破家亡的苦难,唐代宗大历五年,诗人病逝于湘江的一只小船中。滞留长安的十年里,社会状况和个人处境让他对现实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思想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使他成为忧国忧民的诗人,形成现实主义的文风。
《兵车行》这首诗创作于唐天宝十一载,为历代所推崇。唐玄宗在执政后期贪图享乐,重用李林甫等奸臣,且热衷于开边,对吐蕃、南诏、契丹不断发动战争。诗人把这一史实放入自己诗歌中,揭露了唐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诗歌一开头就展现了兵车队伍出征时的情形,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被官吏们驱赶着奔赴前线。“行人”的父母妻子听闻消息,匆匆赶来为亲人送行。他们呼喊着自己的亲人,拉扯着亲人的衣服,捶胸顿足,不忍放手,舍不得亲人离去。无数的车马人群扬起的滚滚尘埃遮天蔽日,连咸阳桥都淹没了,千万人的哭声直冲云霄,人们多么悲愤,景象多么凄惨!诗人以铺陈渲染的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成千上万家庭生离死别的画面。
诗人以一个“道旁过者”的身份故意向一个“行人”询问,行人首句就是“点行频”,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这一惨象的根源。而一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更是直接把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唐玄宗,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控诉和悲愤之情。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远不止这些,从“行人”的回答中,我们还看到了“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征人超期服役的痛苦;看到了“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农村生产凋敝,家园荒芜,由眼前之景扩至全国,加深了诗的深度;看到了“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如狼似虎的衙役对百姓残忍逼租;看到了“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战争给人们心灵上带来的严重摧残;更看到了“古来白骨无人收”——青海古战场上累累白骨的惨象!在看似平实的叙述描写中,字字句句饱含诗人对统治阶级的谴责和对广大人民的无限同情,把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淋漓尽致。
这是一首为人民的苦难而作的诗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杜甫同情百姓的那颗火热的心。诗人一生颠沛流离,一身才华无处施展,满腔热情报国无门,生活穷苦,幼子饿死,然而他却并没有沉溺于个人的悲愤情感之中,而是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了普通百姓,用广阔的心胸去关心底层人民。能够看到百姓的痛苦,感受到百姓的苦难,正是因为心怀百姓,这关切并非做作,而是真情。“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他想到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更是揭露了贫富的悬殊,不正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吗?而作者抵奉先时,安禄山正在范阳发动叛乱,证明了诗人的洞察力。
《兵车行》教学设计 篇3
〔教学重点〕对本诗思想内容的理解;培养古诗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对本诗艺术手法的鉴赏。
〔教学方法〕教师点拨下自读、分析、讨论。
〔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提起唐诗,自然想起李白想起杜甫,想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想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今天这节课,我们再一次走近杜甫,学习他的另一首著名的诗歌《兵车行》。
板书课题、作者。
二、简介作者
作者杜甫,是我们熟悉的诗人,对照大屏幕,我们共同回忆一下有关他的主要内容。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是“沉郁顿挫”。人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代表作有 “三吏”、“三别”等,他被后人称作“诗圣”,他的诗歌被后人称作“诗史”。
三、讲析内容
鉴赏古诗,我们常常先看什么?(题目)“兵车行”是说“兵车行走”吗?(不是)谁愿意为大家解读一下题目?(“行”,不是行走,而是一种诗歌体裁。)我们学过这种文体吗?(学过,如《琵琶行》、《短歌行》)
这种文体属于古体诗,古体诗与律诗有何区别?
(律诗一般是四联八句,每句或五言或七言,重在写景。古体诗在句数、字数、格律等方面都比较自由,尤其侧重于叙事。)那么本文叙的是什么事呢?(从题目上“兵”、“车”可以看出,讲的是有关战争的事。)
想一想:课文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送别场面。既然是送别,谁送谁?(亲人送行人)
写“行人”一方选了哪些意象?(“车”、“马”、“弓箭”。)可以看出这是一批什么样的人?(这是一批整装待发、准备奔赴前线的战士。)
“亲人”一方写了哪些人?(爷、娘、妻、子)该来的都来了。这些人是怎么来的?(跑来的。因为文中有一个“走”,即“跑”的意思。)除了“走”之外,写他们的动词还有哪些?(“牵”、“顿”、“拦”、“哭”。)请简作分析。(“牵”着行人的手,不想让你走,说明什么感情?(眷恋)“顿”,人在什么情况下捶胸顿足?(悲怆)拦是拦不住的,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上战场去牺牲,剩下的只有“哭”了,说明他们已经到了绝望的边缘。其中最能表现亲人心情的是哪一个?(“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说明哭声大、哭者多,受战争之害的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 哪一句还能够看得出?(“尘埃不见咸阳桥”)为什么“哭声震天”?(生离死别)
第二段写的是什么呢?(征夫控诉。)为什么要用“控诉”一词?(因为征夫要陈述受害的经过。)征夫控诉了哪些内容?(先让一个学生朗读,再找学生回答)(①自己长期服役。②田园一片荒芜。③换来非人待遇。
齐读第三自然段。这一段写什么?(厌恶战争。)何以见得?(先找诗句、讨论后归纳)(因战争而抓丁,造成劳力缺乏、田园荒芜,而租税依旧;因战争而重女轻男,改变了人的传统心理;因战争而尸骨遍野,鬼哭更阴森更可怕。)
四、分析写法
1.前后照应。
找出代表句子,并加以分析。
(如:第一段中的“牵衣顿足拦道哭”,说明生离死别;第二段中的“边庭流血成海水”和第三段中的“生男埋没随百草”,加以照应,点出此去决难生还。)
2.层层递进。
从行人的话中体会这一写法。(第2段谈他的过去,第3段谈他的现在。现在同过去一样,而且变本加厉。)
(①由“点行频”到“北防河”、“西营田”,再到“武皇开边意未已”,这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②因“点行频”造成田地荒芜,可租税依旧要缴要出,更显官吏残暴。③“点行频”不仅造成征夫肉体上受折磨,而且在精神上改变了人们生男生女的传统心理。④“人哭”本已撕心裂肺,“鬼哭”更是阴森可怕。)
3.场面描写(开头、结尾;设置悬念、渲染气氛)
对话描写(第2段、第3段;叙事实、揭根源)
4.三、五、七言杂用
七言句:感情深沉哀怨、节奏舒缓;
三、五言句:感情强烈激愤、节奏急促。
五、名句赏析
1.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艺术地再现了扩边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的苦难。)
2.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去时”、“归来”两相对照。从本应受保护的孩子、老人服役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3.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兵车行教案 篇4
《兵车行》教案
1.认识诗中反映的唐朝统治者连年用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2.学习寓情于事的叙事方法。
3.体会战争对人民造成的苦难,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教学难点重点】
1.杜诗的沉郁风格。2.本诗歌的怨愤基调。
【教学方法】
诵读法、鉴赏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诗句至今还依然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今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黩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简要介绍杜甫: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社会写实著称。生于中国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又被称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杜草堂。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虽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兵车行》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中后期。当时唐王朝对西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用兵:天宝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古城名,在今青海西宁市西南)一役,死数万人。十载(751),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八万进攻南诏(辖境主要在今云南省),军大败,死六万人。为补充兵力,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往军所,送行者哭声震野。这首诗就是据上述情况写的。这是一首乐府诗。题目是诗人自拟的。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也可听艺术家朗诵录音)。
2.学生试读、齐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有表情地诵读。3.诵读点拨:
(1)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 ”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三、注意读音:
车辚辚(lín)
耶(yé)娘 干(gān)云霄
荆杞(qǐ)
陇(lóng)亩 啾啾(jiū)
四、课文鉴赏:
在诵读的基础上,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准备班级发言。(问题可自由选择)
1、清人高宗弘历说“篇首写得行色匆匆,笔势汹涌,如风雨骤至,不可逼视”请做简要分析。
2、“行人”分别诉说了哪些事情?“道旁过者”和“行人”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
3、杜甫在这首诗里对这场战争有怎样的态度和情感?
4、说说这首诗的构思特色。
5、以《兵车行》为例,说说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的原因。(“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军情紧急,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因为强征急抓,来不及告别,亲人们只得奔跑着赶来送别。人马奔走,尘土扬天。“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场面凄惨,不忍近看。表现的是深沉积郁的凝重情感,整个句子,语言铿锵,一顿一挫,笔势汹涌。)
(“行人”分别叙说了两件事情,即“点行频”和“伸恨”。其中在“点行频”这一总题下又具体叙说了:十五防河,四十营田,里正裹头,白头戍边,流血成海,武皇开边,村落荒废,妇女耕田,士兵受虐。“行人”在“伸恨”的过程中,具体叙说了以下典型事例:关西未休兵,县官索租急,生男不如女,白骨无人收,新旧鬼烦哭。
诗人在这一叙事诗中塑造了“行人”和“道旁过者”两个人物形象。通过设问的方法,让当事者“行人”即被征发的士卒的代表直接担当叙说者,而诗人自己却退隐到幕后,只作为事件的真实记录者,这样处理更增强了叙事诗歌的真实性。)
(“武皇开边意未已”,“开边”就知道这场战争不是卫国战争,“意未已”和“点行频”就表明统治者的贱视人命,穷兵黩武,一意孤行。“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直陈战争对生产力的严重破坏。“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揭示统治者拿人民当赌注,视生命为草芥的残暴。可以看出作者对战争的谴责和对人民的同情。)
(一是全诗设计为场面描写,开头是悲惨的送别场面,接下来是长者和行人之间的对话场面。二是对话展开,设计了长者和行人的对话,好处是形成情节和人物形象,又使所写的内容更客观真实。三是镜头运用,开头让人震撼的送别镜头,接下来,又是一幅幅惨淡镜头,最后是青海战场漫山遍野,白骨纵横,雨夜磷火,凄厉鬼哭的阴森恐怖的镜头。)(杜甫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这首诗就是以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为背景的,他的诗歌再现了那段真实的历史。)鉴赏要点: 生动的场景描写:
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
五、研究性阅读:
杜甫在长安十年,由于政治失意和生活穷困,使他的创作视野从个人转向了全社会,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日益鲜明。结合《兵车行》的学习,研读杜甫同时期写的《前出塞》《丽人行》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诗,体会杜诗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杜甫《兵车行》 篇5
改写兵车行1000字作文:掩面哭泣
今天天气很好啊,秋高气爽,万里无云,是出门的好日子。只是远处尘雾弥漫,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吵闹声。“出去看看?还是别去了,见了也是心有而力不足,反而更难过,还是看看吧!”
杜甫走出房子,朝远处的咸阳桥走去。这时,车轮声,马叫车震天动地,原来是大队伍在行军,士兵们的弓箭都挂在腰间,手里拿着刀刀枪枪。部队后面跟来了一大群人,都是士兵的父母和妻子儿女。又一阵尘埃覆盖了整座咸阳桥,只看到人们跺着脚,听到人们哭着,喊着,声音悲伤极了。杜甫心如刀绞,站立不安。
士兵们过来了,个个萎迷不振,很痛苦的样子。杜甫拦住一个士兵问:“你们远征是为了保卫国家,家人为什么哭的那么伤心?”那个士兵说:“征兵没完没了,战士们全都战死沙场了。”别一个士兵愤愤的说:“有的士兵15岁就被征去打仗了。有时活着回来已有四五十岁了,还要被征去到西面屯田。老了也不能回家。大多数男丁都走了,家里靠谁呀?”
杜甫听了痛苦欲绝,想:“边境的战士们死得死,伤的伤,血流成河了,可皇帝还是开拓边疆没完没了。”
“老人家,您不知吧,”一个妇女说,“华山以东那么大地方,到处长满了杂草,偶尔有一两个健壮的妇女们下地去耕田锄地,可庄稼长得很不景气,更何况关中人打仗能吃苦,多次征兵都像驱赶鸡狗一样啊。”
另一个士兵说:“老人家虽关心我们,我们又怎么敢说呢?这群官吏根本不把我们当人啊。今年冬天,就没有让士兵们休息。家里,县官们还急着收租催税。家里没有劳动力,让我们怎么弄这租税呢?”
一个老者说:“我现在才知道生女儿好,女儿嫁到邻村,还能见面。若是儿子,难免要战死沙场,到最后尸体也见不到,您没见过荒草丛生的青海边,白骨累累没有人收拾,冤魂饿鬼数也数不清,凄惨悲壮,使人伤心。”老者说着时,好几个战士都掩面哭泣了。
兵车行教案(本站推荐) 篇6
【课件导入】在观看视频之前 提出要求 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对哪一副画面印象最深?)
战争能给人带来的是什么?战争使一座座城市变成废墟,使无辜的百姓流离失所,使年幼的孩子失去父母,它带来的只能是一双双无助失神的眼睛,是一阵阵捶胸顿足的呼喊,是长久的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任何一位有良知的作家无不痛恨战争,渴望和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杜甫的《兵车行》就是这样一篇反战的檄文。【教学过程】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课件】 杜甫 唐代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早年漫游各地,后居长安多年。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诗作揭露社会矛盾,反映民生疾苦,显示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练。《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登高》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 2 解题 《兵车行》
行提示:“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这种诗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但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体,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民歌的形式,深刻反映人民的苦难。【检查预习】 字 词 句 【课件】 让我们首先通过诵读来领略诗中所描述的情景和抒发的感情吧。【教学目的】
一、在诵读中体会语言、感受形象、再造形象。4
二、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注意:要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指出缺点和不足!)语速 停顿 语调 重音 感情 四 教师范读
指出:要想读好,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首先你要对诗词内容要有深入的理解,要充分体会诗人的情感。也就是说如果你脑海中要有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清晰的语言,充沛的情感,才能打动别人。
五 带着这些感悟我们来看一下第一部分。(车辚辚,--------,干云霄)同学们小声读一下看,假如你就是杜甫,在这一段中你看到了一副怎样的场景?
【提示 】 这里面有什么? 车 马 人 我们可以想象:(1)远景:天空,满天阴霾。一队队人马全副戎装(人数是多少?数十万计,可以想象出征士兵之多,多少人家妻离子散),又小时在天际处。大道两侧,无以计数的百姓。……(2)中景:马踏黄土,黄土扬天,昔日的咸阳桥也遮蔽不见,士卒疲惫,脸色凝重,一言不发,扛着长枪、腰插弓箭走来。军官模样的人挥动马鞭催促队伍行进。人头攒动,张目远望……(3)特写:人群中一阵骚动。军官模样的人勒马回视,扬鞭大喝:“还不快走!”老父亲看着即将远去的儿子无奈地流下两行浊泪,他抖抖擞擞地抚着独子的头发。白发苍苍的老妪,望着中年汉子的背影,呼天抢地,跺脚长嚎。一衣服褴褛的青年妇女奋力挤出人群冲向队伍,拦住了丈夫的行进。一童子踉踉跄跄跟上,牵住青年汉子的征衣……青年汉子回头无语,两行清泪落下。这一别是诀别。一个老兵已是两鬓染霜,已无人相送……
4.你听到了哪些声音?(轰隆隆驶过的战车声、号哭声、队伍行军的脚步声、战马嘶叫声、马蹄声、风吹旌旗声、喧闹的混杂不清的人声。)
5.补充问:你听到的最清晰的声音是什么声音?(最清晰的是交织成一片的哭声、呼叫声,压过车声马声。)(以上是学生可能构想的场景的举例,实际课堂上,学生应有更丰富的想象力。)“干”是“冲”之意,要读出哭声震天、怨气冲天、生离死别,要读出怨愤之情,要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不是百人、千人,而是数万人的哭声,要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这里语调要上扬,语速加快。
6.这里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这里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这些所见所闻,使你有何感受?如何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师生讨论)(你为这场景所震撼:既有吃惊、紧张,又有沉痛,语速稍快,基调就应该是无限凄凉的。一个“走”字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奔呼号和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真是妻离子散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这种情感要通过重音、语调、停顿、语速的变化来强调。)【补充:】“车/辚辚,马/萧萧”--“辚辚”“萧萧”语速可稍快,因为这里的场景使诗人吃惊。“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诗人被震撼,诗人甚至不忍述说,逗号后可以有一个心理上的停顿、延时。“哭声/直上/干/云霄”--“直上”要读出动态趋势,“干”是“冲”之意,要读出哭声震天、怨气冲天、生离死别,要读出怨愤之情,要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不是百人、千人,而是数万人的哭声,要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这里语调要上扬,语速加快。
【 补充 】这是一个艺术的镜头,其中“爷、娘、妻、子,走(跑)、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极形象地表现了人呼天抢地、难舍难分,留恋、悲愤、绝望的感情,给读者以动作神态和视听上的极为强烈的感受。它具体、客观、逼真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记载:天宝十载(751年)四月,鲜于仲通讨南诏,将兵八万,至西洱河,大败,死者六万人。制大募两京(长安、洛阳)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虽然不能肯定地说《兵车行》就是再现了这一段史实,但可以想见唐明皇大肆开边,连年战争,这样触目惊心的场面的确是存在的。(学生齐读)
师 :比第一遍读得更好了。诗人开篇就给我们生动地描述了一幅惨别图,把感情寓于记叙之中。
六 那么,这种场面描写在诗歌的结尾也有,请大家找找是哪几句。
(生8: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师: 这又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哪位同学能根据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大家要尽量地展开想象。
(生9: 地点在青海的古战场,天气阴沉,还下着蒙蒙的细雨,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白骨累累,还不时地传来凄厉的鬼哭声!)
师 : 说得非常好,绘声绘色,淋漓尽致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恐怖的场景,让人不寒而栗!那我们一样为这幅图画取一个名字,什么图画呢?(生10: 白骨图。)(生11: 冤鬼图。)
都不错。不过既然是“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着重突出了哭声,我们不如改为“鬼哭图”。
(4)“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最后,诗人用哀痛的笔调,描述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悲惨现实:青海边的古战场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寂冷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这里,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氛,悲惨哀怨的鬼泣和开头那种惊天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人们的思绪从咸阳桥头带到了青海战场,在生者和死者的悲痛中,新鬼和旧鬼的烦冤中,去加深对眼下战争的人事,去领悟战争究竟给国家、人民带来了什么,全诗对战死疆场、为国牺牲的无数战士,虽然着墨不多,但落笔惊人,字字是血,声声有泪。我们可以想象:昨天在青海战场战死的“新鬼”,是前日咸阳桥头出征的“行人”;今天咸阳桥头出征的“行人”,明天又将是青海战场的“新鬼”。这种“新鬼烦冤旧鬼哭”,可以在此映照前面的“牵衣顿足拦道哭”。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愤慨,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令人悲痛欲绝,尤应重读,声调是凄楚的。
3、下面的内容,可用反复的形式诵读,想象怎样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出诗人的感情?注意:要读出情感的递进,有时“弱”和“慢”也是一种强调。“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反复)“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这一段,是全诗最精彩、抒情之处,可用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朗读。这里会是这节课的高潮。)
诗歌从开头的“惨别图”到结尾的“鬼哭图”,我们听到了一个相同的声音:哭声!开头的人哭,响彻云霄,结尾的鬼哭,哀怨凄厉。那么造成这人哭、鬼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七 请同学们迅速在诗歌第二段找出三个字和一句话来进行概括。
造成人哭、鬼哭的根本原因是“点行频”,关键字”频”写出战争之多,朝廷频繁地征召百姓们去边疆打仗。这和第一小节征兵图,惨别图形成吻合.“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频繁的战事发生在“边庭”,不是保卫疆土,而是为了“开边”,即用武力扩张疆土。这种扩张的战争,虽然伤亡惨重--“流血成海水”,但君王开边之意犹“未已”,仗还继续打下去。两句,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可以概括本诗主旨;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诗人的勇气,应视为诗中警策。)
师 : 正是统治者的穷兵黩武,不断征召百姓去边疆服役,导致百姓们家破人亡。那么我们来一起朗读诗歌的主体部分,(提示:理解内容、把握感情)由老师领读第一句,男生读“或从十五北防河”到“武皇开边意未已”,女生读“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到“被驱不异犬与鸡”,再齐读“长者虽有问”到“生男埋没随百草”。(合作朗读主体部分)师 : 好,这三个层次概括地很准确。那么“点行频”给人民带来了那些灾难? 提示 :(物质上、精神上)征兵 逼租 逼税 【课件】
超期服役,必赴死路
家庭破碎,亲人离散
田园荒芜,生产凋敝
生计困难,租税难缴
传统观念发生改变
(补充)那么“点行频”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是通过哪些语言来表现的呢?请同学们就你感触最深的诗句进行赏析。
(生:“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或从“与”便至”,“去时”与“归来”,说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怨恨之意顿生,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生14: “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农业生产极度荒废,函谷关以东大片农田荒废,人烟稀少,千村万落长满荆棘和杞柳,“禾生垅亩无东西”,生活无着,民不聊生。神州大地到处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十分荒凉。)
(生答:“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伤亡如此惨重、生产如此荒废,“山东”已无兵可征,皇上依然一意孤行,征调秦地(关西)士卒。这些士兵能够耐苦战,但“被驱不异犬与鸡”,根本不把人当人,士卒与鸡犬没有什么不同。寓怨愤于嗟叹之中,全段于叙事之中情感浓郁。)
(生答: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岁从何出?写秦兵家庭遇到的困难。到了“今年冬”,仗继续打;农事依然无人照料,可是“县官(朝廷)急索租”,一个“急”字,索租不问百姓死活之嘴脸毕现!“租税从何出”没有人生产,何来租米?)
由此于是有了人生的感叹:“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生16: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中国一向重男轻女,可是由于战争,男丁大量死亡,这里百姓却宁愿生女孩,这种反常的心理变化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心灵带来的严重摧残。)
师 : 三位同学都分析地很精当,把“点行频”对百姓带来的灾难从物质生活到精神变化都剖析到了,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诗歌从头到尾都贯穿着哭声,诗人借此批判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罪恶,对劳动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在透析全文的基础上,我们回到诵读的训练中来 八 【听读、诵读点拨:】-(1)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怨愤,这是全诗的基调-(2)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下面就让我们踏着杜甫的思想足迹,再次诵读全文!九 拓展能力【课件】
如果老师用超时空运载车请来了杜甫、唐玄宗、杨贵妃、征夫以及他们的亲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可以是其中的一个人)【小结】
《兵车行》教学设计 篇7
1、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形象、再造形象,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2、联系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统治者连年用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在诵读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把对诗歌的理解通过诵读表现、传递出来。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五分钟
安排2人背诵《论语》片断,并作翻译及讲析。
二、导入新课
1、要求学生背诵《石壕吏》。
2、“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些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石壕吏》中的诗句。诗歌表现了诗人亲眼看到人民在官吏们残酷的压迫下蒙受的苦难和对人民深深的同情。这些诗句至今还依然萦绕在我们的耳边。今天,我们再来读一篇他为人民呼喊的杰作。这就是诗人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黩武,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的凄惨景象时而写的《兵车行》。
三、初步感知,把握基调
1、根据课文注解,疏通诗意。
2、朗读全诗
提示: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战士,这是诗人亲眼所见,要表达出诗人“穷年忧黎无,叹息肠内热”的感情,声音应沉重一些。第二段开头两句是诗意转换处,可以读得平缓些,声音稍稍放低,但“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总纲,须重读。第三段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当用较柔和的调子读,而后半段则应低回,声调凄楚。
四、诵读指导
(一)指导第一段
1、假想你就是阅尽人间沧桑的诗人杜甫,这一段中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哪些镜头在你头脑中越发清晰?
(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诗作的理解。)
2、你觉得整个画面基调应该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结合写作背景,共同讨论交流)
提示:第一段描绘了一个悲怆而震撼人心的出征场面。
远景:天空,满天阴霾。一队队人马全副戎装,从天际处行来,又消失于天际处。路旁是无以计数的百姓。……
中景:马路黄土,黄土扬天,昔日的咸阳桥也遮蔽不见,士卒疲惫,一言不发,扛抢插箭走来。人头攒动,张日远望……
近景(特写):军官扬鞭唱斥催促,老父流泪,老妪呼天抱地,跺脚长嚎。妇女拦道,儿子征衣……这一别乃是诀别。
3、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最清晰的是什么声音?
提示:轰隆隆驶过的战车声、号哭声、队伍行军的脚步声、战马嘶叫声、马蹄声、风吹旌旗声、喧闹的混杂不清的人声。
最清晰的是交织成一片的哭声、呼叫声、压过车声马声。
4、这些所见所闻,使你有何感受?如何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提示,为此震撼:有吭惊、紧张,又有沉痛。
语速稍快,基调是无限凄凉的。这种情感要通过重音、强调、停顿、语速的变化来强调。
(二)指导第二段
1、“行人”向“道旁过者”讲了他们怎样的凄惨经历?朗读时应是什么口吻?
提示:统治者连年征夫作战,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点行频”应重读。“十五”“四十”“头白”“北”“西”等字应重读。它们主要强调时间久、地域广。
2、你认为诗中哪句话反映了人民痛苦的根源?如何读?
提示:“武皇开边意未已”。
读时既要强调武皇穷兵黩武地开边的“气势”,“武皇开边”重读。又应读出愤怒的指责和讽刺意识,“武皇开边――意未已”,后面停顿可稍长,“意未已”真是苦不堪言,要表现出叹婉无奈。人民对统治者敢怨而不敢言,只有无奈地叹息,低声责怨。
(三)指导第三段
1、教师范读,串讲此段大意。
2、注意把握以下诗句:
⑴长者虽有词,役夫敢申恨?
⑵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⑶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⑷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朗读中品味了诗歌语言,通过想象补充了诗中的空白、细节,再现了《兵车行》中所描绘的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离乱之苦,体会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我们通过读又把这种情感准确地传递了出来。车声隆隆,马鸣萧萧,似乎还不曾消逝……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通过《兵车行》的学习,希望大家对古典诗词的学习能有一些感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兵车行》;
2、完成《优化设计》中的练习。
附:板书设计
兵 车 行
杜甫
1、送别场面
2、征夫控诉 天怒人怨
3、悲惨生活
兵车行 教案教学设计 篇8
兵车行
学习目标:诵读课文,感受诗人的情怀。
学习重点: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中又有变化的特点。
学习难点:感受诗人尊重生命,关注社会的情怀。
教学课时: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之前,我们学习了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领略了诗人的豪放飘逸。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感受他“诗史”的沉郁顿挫。
二、创造背景:
杜甫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来到长安。他满以为可以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命有一技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这次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杜甫参加了这次欺骗性的考试,结果大失所望。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盛典,杜甫借机写了三篇《大礼赋》献给玄宗,玄宗十分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此后他又以诗文谒见一些权要,希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
在政治上屡屡受挫的同时,他的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由于在奉天县令任上的父亲病故,断绝了经济来源,他只好在一些贵族府邸中充当“宾客”,陪他们饮酒赋诗,靠他们的一点施舍来维持生计。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甚至上山采药,换取“药价”。
由于政治失意和生活穷困,杜甫对黑暗的现实认识一天天加深,他的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他的视野从个人转向了全社会。
三、介绍“行”的文体。
古代有“从军行”的乐府旧题,但杜甫却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用绝句,律诗那种格律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极富表现力。
歌行体的`诗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
四、整体感知(思考)
a、诗中哪句话点明了战争的原因?开头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
b、人们对战争的态度如何?战争给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c、诗中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①“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
这是一个艺术的镜头,其中“爷,娘,妻,子,走(跑),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极形象地表现了人呼天抢地,难舍难分,留恋,悲愤,绝望的感情,给读者以动作神态和视听上的极为强烈的感受.
②“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四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点行频”,点明了问题的实质,频繁的征役是造成妻离子散,田园荒芜的根源.通过行者的一席话,由眼前推及全国,战争遥遥无期,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不仅形象地反映了唐王朝扩边状况,也说明了如此战争,是唐王朝所无法支持的.这就从军事、经济、政治角度上显示了大唐王朝将要灭亡的前兆.
③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细节描写.反语表示出征夫敢怒不敢言的痛苦心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到统治者对人民的精神压迫.
④“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人走田荒,县官逼租,与上面“禾生陇亩无东西”相照应;“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变态的心理。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后半段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
五、艺术鉴赏:
1、 章法严密
形式一韵到底。
再说内容。其特点有二:一是前后呼应,例如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士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又如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二是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杞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宣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2、 生动的场景描写
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写士兵家属,突出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离去,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
兵车行学案 篇9
沉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指其诗以精练的字句表现广阔的意境,进而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和深沉苍凉的感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
顿挫,从字面上看,就是指语意的停顿挫折(间歇、转折),也就是指其诗语言、韵律曲折有力,平仄、叠词等方法的独特运用使其诗音节铿锵,愤激难抑。
《兵车行》全诗按记事记言分为两部分。记事部分描写行人出征、亲人哭送、尘埃遮天盖地、哭声直上云霄的悲惨场面。特别是对家属们奔走拦道,牵衣顿足而哭的情景稍作几分速写,以大笔渲染出漫天黄尘,读之便觉车声,马嘶,人喊,在耳边汇成一片纷乱杂沓的巨响。诗歌通过提炼少量最典型的细节概括统治者多少次征丁造成的百姓妻离子散的悲惨场面,充溢着沉痛忧愤的激情。
记言部分从兵役和赋税两方面写“行人”对不义战争的控诉。其中“点行频”三字是问题的核心,“北防河”、“西营田”、“还戍边”从服役地域之广、任务之繁来说明“点行频”,反映出“行人”对征兵的强烈不满。“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梨,禾生陇亩无东西”的血泪控诉,则揭示了开边战争给后方经济带来的巨大破坏,字里行间,传达出作者对深受战争之苦的广大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价值的深深疑虑。
【兵车行学案】推荐阅读:
兵车行教学实录12-18
《兵车行》课堂教学实录10-11
兵车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0-29
车行宣传语10-02
车行转正申请书05-25
车行活动策划案11-20
中班语言活动小熊车行05-23
与青春的日子淇澳车行江山散文09-28
有特色的摩托车行广告词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