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书记曹鹏飞(美文共享)
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书记曹鹏飞(美文共享) 篇1
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书记
曹鹏飞
中央党校党建部副教授
课程名称:
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书记 [收藏] 课件分类:
党史党建
学 分:
0.5 时 长:0:30
课程教師:
曹鹏飞
本课程由中央党校党建部副教授曹鹏飞主讲,主要内容有:
一、本质是建立一种新型的个人与组织关系;
二、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对党支部书记个人的独特要求;
三、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书记必须处理好的关系。
课程前言
我们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书记,本质就在建立一种新型的个人与组织关系。第二个问题,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对书记个人的独特要求。第三个问题,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书记必须处理好的关系。
一、本质是建立一种新型的个人与组织关系
我们接下来首先看第一个问题,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书记本质就是建立一种新型的个人与组织关系。这个怎么理解呢?我们在党的十八大上,围绕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这样一个专题,我们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这么一个基本要求,在这个基本要求里面,要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的政党,那就要建设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的政党组织。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政党组织,那么就要有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党组织的带头人,就这么一个基本的关系。
我们这里强调说,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书记,本质就在建立一种新型的个人与组织关系,这个个人主要是指各级党组织的带头人的这个个人,这个组织主要强调的是各级党组织。那就是说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党组织,首先党组织的带头人要有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意识,要认识到学习、服务和创新这三个问题的基本价值和它的基本要求。
那么,要有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组织,就要有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带头人,也就是支部书记。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支部书记,我们的书记的这种要求的转变,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通过书记的改变,从而寻求一种带头人和组织之间的一种新的良性的互动关系,这种新的良性互动关系最后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呢?是党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它本身能够有这种学习的能力、服务的能力,创新的能力,是这么一个基本的关系。所以在这个里面,关于支部书记的新的要求实际上是服从于党的组织的新的要求这么一个整体,只不过说,把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政党要求分解到各级组织和各级组织的带头人的具体身上去了而已,只是把整体目标分解到各个环节、各个要素的目标身上去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党支部书记本质上,实际上是什么?本质上,实际上是建立一种新型的组织,建立一种新型的组织关系,那就是这个组织里面的带头人和这个组织中间的一种良性的,积极的相互促进的这么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当中,使这个组织迸发出学习的能力、服务的能力、创新的能力。
(一)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是不断寻求平衡的动态关系
那么,这个里面首先我们要讲的第一个小问题,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断地寻求平衡的动态关系。个人和组织的关系里面,按照党章的基本要求,我们强调的是个人服从组织,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基本要求。在个人服从组织,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的这么一个基本政治要求当中,势必有一个真实的政治过程,这个真实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就说个人对组织的服从,下级对上级的服从是通过个人和组织的共同的活动来体现出来的,我怎么服从于你?是通过我们共同的一项活动当中,通过执行这个活动过程当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指令,从而体现出一种服从的基本关系。在共同的活动推展过程当中要有人说了算,这个人说了算,为什么说了算,是因为它代表党,代表党的组织,它作为党的组织的法人,我们要听他的,但是我们在听他的过程当中,这种听是不断地反复地,或者说是通过具体的工作来实现的,而不是说一种简单的人身依附关系,因为他是领导,因为他是老大,所以我们要无条件地去听他的,我们只要去听他的,我们就是执行了这个党章的要求,我们就是执行了党的基本的纪律要求,这个麻烦了。
比方说,他今天到了这个单位,作为这个单位的党组织的带头人,他要求你去干一些违背党的党章要求,违背党的纪律的一些事情,这个时候你听不听他的,你听他的,好像看起来是坚守了党的政治纪律,但是实际上你是听了他个人,你没有听党。党的话作为一个整体组织,它是依法活动的,它不可能对个人提出一些非分的或者不合法的一些基本要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说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是一种不断地寻求动态平衡的这么一种关系,在这种动态平衡的关系当中,通过动态的活动,通过动态的实践,通过动态的行为,从而体现出党的基本的政治原则和纪律要求,那就是分出一个上下级的问题,分出一个个人和组织的问题。
所以在这个里面,个人和组织的关系里面不是死水一潭,是一个动态的关系,在这个动态的关系当中我们要寻求一种有效的、积极的关系,什么叫有效的、积极的关系?那就说这种关系的确立有助于我们党的建设,有助于我们党的领导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如果说这种关系纯粹地就是一种江湖义气、哥们义气的一种关系,违背了党的的纪律要求,违背了党的宗旨,违背了党的根本目的,那这样的关系再好,对我们党而言,对老百姓而言,对社会而言是有害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说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党支部书记实际上是说在党的各级组织的带头人与组织中间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平衡关系,新型的动态关系,这种新型的动态关系就是要把党的政治纪律、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要贯穿到党的学习、党的服务、党的创新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实践当中去。民主集中制的目的还是为了推动党的事业,为了推动党的发展,而不是说为集中而集中,为民主而民主。也就是我们在党的组织之外有一个更高的目的,那就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在个人和组织的关系当中,传统的党的带头人,党的支部书记和党组织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政治纪律性的关系,那就是单纯地执行党章的基本要求的一种关系,是比较规范的,但是缺乏效率的一种关系,有服从,有执行,但是效果不明显。我们今天要建立一种积极的动态的个人和组织的关系,在这种关系当中,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的要求的结果,使我们的党组织能够爆发出比较强大的学习的能力、服务的能力、创新的能力,所以从这个里面来讲,作为党的支部书记,作为党的组织的带头人,在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政党的建设当中,首先要做的第一个问题是重新调整你和组织的关系,这种组织的关系当中就是以推动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的组织建设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关系,而不是说为民主集中制而民主集中制的一种关系,这是第一个小问题。
(二)要求个人与组织之间处于积极的良性的互动当中
第二个小问题,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书记,要求个人与组织之间处于一种积极的良性的互动当中。在关系当中,我们一般通俗的生活当中说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有好与不好之分,说两个人关系蛮好,这两个人关系一般,这两个人关系不好,这种关系好与不好,只是就他们双方的关系本身而言的,没有去追求这个关系之外的一个外在的目的。关系好,但是他们两个合伙起来结成一个对子,然后共同去把第三个人杀了,这种关系好对社会来讲是有危害的,这样好的关系我们情愿不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今天强调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书记是说在这个支部书记和基层的组织中间要确立一种相互的积极的良性的关系,这种良性互动的关系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达到两个共同的成长,一个是支部书记个人的成长,一个是支部书记带领下的基层组织的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讲,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党支部书记,就必然是一种个人与组织当中的具有生产效率,具有生产能力,具有生产价值的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当中,这种关系首先是健康的,在健康之外这种关系是富有效率的,这种关系不但是健康富有效率,而且这种关系也是遵循党的基本政治要求、纪律要求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对这一点上和过去的比较而言,我们甚至可以把它打个不且当的比方来讲,过去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消极的关系,今天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积极的关系。
过去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关系也有一种平衡,我们把它更多的总结为是一种消极的平衡,个人以服从组织为目的,无条件地服从,也许可能组织会干很多不正确的事情,比方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各级党组织打着党的名义,实际上干了很多违背道德、违背人性、违背伦理的一些事情,也违背了党的利益的一些事情,但是那个时候个人在这种政治当中表现出来一种消极的政治觉悟,你组织要求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我不管这个事情正确与否,我不做判断,只要是你上级要求的我就去干,实际上这是一种消极的平衡。
那么,积极的平衡是什么?相互关系当中有一种动态的相互的建设。不能说组织随便地对个人提一些乱七八糟的要求,或者不符合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这个过程当中个人和组织之间是相互的制衡,相互对立的关系,在相互的制衡当中从而达到一个最大的、最高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个人和组织都走在正确的地方,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都在干正确的事情。用正确的事情,用积极的事情,用积极的工作,用工作中有效的成绩去寻求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平衡,而不是说用单纯的政治手段去寻求一种平衡。
(三)组织共同体的成长和功能的优化 第三个,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书记领导下的组织共同体的成长和功能的优化。在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书记身上,我们一方面要看到书记个人的独特的价值,书记个人的独特的政治品性,书记个人的独特的政治要求。更重要的,我们要让书记这个角色在这个组织里面要产生一个有益的结果,这个有益的结果是什么?推动我们党的基层组织自身的建设,不能说书记今天自己拿了一个硕士文凭,明天拿了一个博士文凭,后天还读了一个博士后,看起来个人进步得挺快,但是组织依然原地踏步,没有多大的进展。这种单枪匹马、这种单兵突击的办法充其量只是成全了个人,没有成全组织,我们现在要的是一个最大的成果,最重要的一个成果,它是一个共同体的成果,基层组织作为一个共同体,要让这个共同体共生、共成长、共进步,而不能说这个组织里面的个人单独地得到了格外的成长,然后组织整体的合力优势没有表现出来,那不行,我们就是要达到一种什么效果?1+1>2的这么一种要求。单个看,这个组织里面7个人,但是7个人形成的一个组织,它的凝聚力、战斗力,它的堡垒作用大于7个人,可能是10个人、20个人的效能。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在组织和个人的关系当中就在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政党的建设当中,要寻求一种新的平衡,在这种新的平衡的过程当中,个人和组织中间都要做双重的调整,组织的功能上也要做一个优化,也要做一个结构的重新调整,对个人而言在个人的知识结构,个人的能力,个人的工作作风,个人的政治纪律、政治道德、政治基本的要求上都要做一个全方位的全新的理解,只有这个样子才能够实现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党支部书记,这样一个命题的价值,否则的话,只是讲一个人的事情,那就是讲这个人的进步与否的事情,这个跟我们党来讲没有关系,我们强调的是党的整体事业的关系,这是我们谈的第一个问题。
二、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对党支部书记个人的独特要求 接下来,我们谈第二个问题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对党支部书记个人的独特要求。我们今天强调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的这样一个政治要求和过去相比较而言,它应当有着一些区别,有着一些不同,过去的组织建设和今天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三型”组织建设中间有哪些本质区别?这种区别应当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说仅仅是一个口号,喊过就过了,然后大家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过去怎么干的还怎么干的,这样的话就使我们党的建设流于形式了,完全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更重要的强调的是它的差异性,今天的对党的组织建设的这种高标准、严要求,这种新的目标、新的要求,必然要对组织里面的各个要素,也要在要求的水准上、要求上也要水涨船高,也要有一个提高,这种提高、这种标准的提高首先就表现在对书记的要求的提高上。你要带领一个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党组织,那设想一下,你这个书记没有一些过人的地方,没有一些卓越的本领和本事,然后你就说你能够带领一个好的组织,带领一个好的队伍出来,而且这个队伍能够爆发出空前的学习的能力、服务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这不是天方夜谭,我们说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人物,那你这个环境就没有好,我很难想象书记个人能够符合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书记的要求,所以在这个里面,作为支部书记而言,一定要对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组织里面的书记的角色一定要有着清醒的、独特的、充分的认识,在这种新的“三型”组织当中的书记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书记,书记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就是我们这个问题里面着重要强调的。
(一)书记是学习型的个人、服务型的领导、创新型的人才
第一个,这个书记首先要是一个学习型的个人,服务型的领导,创新型的人才。作为个体而言,你要有基本的学习的能力,要基本的学习的态度,也要有基本的学习的积极性,如果你整天都不看不学习党的理论,不学习党的文件,不学习知识爆炸的年代,各种各样的科技文化知识,我很难想象你这个书记能跟得上方方面面的形势。你既跟不上社会的形势,也跟不上党的形势,更跟不上国家的形势,也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作为党组织里面的个体成员的一员,书记本人首先要适应这个时代的大的环境的变迁要求,要有一种紧迫感,要有一种使命感,要有一种危机感,要增强这种学习、掌握、提高本领的能力。你要当好书记,要在这个单位立足脚,而且要把这个单位弄得象模象样,你没有两把刷子,没有过人的地方,你是胜任不了这个工作的。所以说,你要当书记,你首先在学习的态度上、能力上、积极性上你就要表现得比别人强,在这一方面你首先要起到带头作用,领导,领导,在学习方面也要起领导作用,那就自己先走到前面去,你先在学习方面表现出比其他的普通党员过人的地方,比其他的普通党员做得好的地方,作为一个学习型的个人,在这个集体里面你学习能力最强,学习效果最好,那大家服你,认可你,这是第一个,要做一个学习型的个人。
通过学习型的个人,你的角色不但是为你加强学习,为你个人学习,你还得要考虑这个组织的发展,因为你的身份上有一个政治的身份,政治的职能在这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你要建立服务型的党组织,你这个领导、支部书记首先就是一个服务型的领导,如果你在这个单位里面,在你的基层的组织里面,几十号人里面你都不肯放下身段为你的直接的员工,为你直接管理的对象放下身段去服务,你很难想象你能够走出门去为老百姓服务,这中间还有一个远近的问题,你对你的员工负责,对你的组织里面的个体负责,这是你作为书记个人的职责所在,是你应该干的事情,你应该干的事情,你都不愿意为大家去搞好服务,领导就是服务,你都不愿意为大家去服务,我们凭什么相信你去给老百姓服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除过学习型的个人之外,要做一个服务型的领导。
除过服务型的领导之外,你要让这个组织具有空前的创新能力,你首先就要是一个创新型的人才。你看当好一个书记太不容易了,要有学习的个体积极性,还要有服务于群众的服务的本领和服务的觉悟,还要有创新型的人才的基本的特点,你首先要有本事,你首先要是个人才,你的这个人才在单位里面,在同行里面、同事里面,你要表现出你卓而不凡的一面,你要表现出你独特的一面,要表现出你的优势所在。和其他人相比较而言,你个人的创新性比较强,创造能力比较强,思路比较宽阔,业务能力也比较强,在业务工作当中和党的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当中,你都能想出一些好的点子办法,然后能组织一些有效的活动,能够使大家在这个共同的活动开展当中能够共同地成长和进步,这个时候你就是一个创新型的人才,你光有学习的态度,你光有服务于群众的态度,但是你没有能力,你不是人才,你没有两下子,能够创新的能力,你光有好态度有什么用,我们最终目的是什么?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工作,推动工作靠什么?靠能力,不是靠态度。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组织里面,对书记个人的独特要求里面,首先第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型的个人,服务型的领导,创新型的人才,你要把个人、领导和人才这三个方面统一于一身,集中到自己这里,才变成你的集成的优势、集合的优势,才变成你的其他个体单个不具备的优势,你才有资格当领导,你才有资格当书记。
(二)书记要保持较强的组织与个人积极平衡的能力
第二个方面,就要求这个书记个人要保持较强的组织与个人积极平衡的能力。我们这里说的是积极平衡的问题,就像我们前面讲的一样,过去的时候我按照党章的基本要求,按照党的基本制度的规则要求,我去做该做的事情,我也没有违反党章,上级要求我怎么做,党章要求我怎么做,要求我做什么我做什么,要求我不做什么,我就不做什么,这样的话看起来四平八稳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种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关系,我们把它概括为是一种消极的关系,你以本着不出事为原则,你以本着不积极作为,不积极的作为为原则,你只是说要求你必须做的你就去做,没要求你做,但是能做的该做的,你不去做,那这个时候就是一种消极的平衡,就是一种消极的关系。
我们要把这种消极的平衡、消极的关系要变成一种积极的平衡、积极的关系,什么意思?党章当中,党的各级组织的管理条例当中,党的各种各样的政策和制度纪律要求当中,要求你干这个,不能干那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禁止干什么,一个方面是应该干什么,一个是禁止性的,一个是主张性的,这种禁止性的和主张性的,我们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它从概率上来讲,它没有统计出来,它不可能把所有的该干的事情就罗列进去,不该干的事情全部都统计出来,要能规定得这么清楚的话,那我们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和教育上岂不是容易得多了,把所有的东西都一二三四五,给它列出来,哪些该干,哪些不该干,然后就拿着这个照本宣科地照着去对照,你干了哪些,没干哪些,哪些越界了,那就很好地管理干部,为什么我们很多的党内的各种各样的违反党纪、违反国法的一些案件,我们在甄别上,在侦查上,在最后案件的定性上,我们显得特别地困难,显得特别地困惑呢?就是因为很多事情没法清晰地定性,如果说所有的事情在逻辑上,在概率上都能够统计完,都能够做到完全归纳的话,那对个人管理岂不是从时间上,空间上到边到严了么,没有披露了,没有遗漏了。恰好,人是活的,墙上的制度、要求、规范是死的,所以在活和死的这二者之间就留了大量的空间,这个空间我们就把它称作是一个弹性的空间,这个弹性空间里面就存在着很多的灰色地带,既没有禁止也没有主张的很多事情,有的人就去干了,有的人没去干,干了的人好像觉得也没犯错误,没干的人好像觉得也没出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就打这种擦边球,就在这种灰色地带里面走来走去,从而达到为个人谋利,为个人以权谋私的这么一个事情。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不可能在党的制度和纪律要求上做到完全要求,我们只能有一些基本要求,在基本要求之外还有一个要求是更高的要求,这种更高的要求是个人和组织中间要寻求一种积极的平衡的能力,尤其作为书记来讲,上级党组织说今年我们完成生产的基本任务指标300万,你完成400万、500万、600万也没有人批评你,甚至大家会表扬你,你个人也会得到相应的奖励,你说不,上级党组织给我定的指标就是300万,我半年时间就把300万干够了,剩下半年我就不干了,我回家睡觉去了,这就是一种消极的个人和组织的关系。相反,我们今年定的任务是300万,你卯足劲和大家一起共同地奋斗,结果干了600万出来,成倍地增加,那这个时候,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一种积极的平衡,它很平衡,而且是一种积极的平衡,在这种积极的平衡当中,个人和组织都得到了意外的超常的生长和发育,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书记应当具备这种个人和组织之间积极平衡的能力。
(三)书记要在工作实践当中善于积累和总结
第三个,要在工作实践当中善于积累和总结。我们讲学习型组织、服务型组织、创新型组织,这些话都不是今天讲的,过去讲的很早了,毛主席当年的《毛选》里面开篇就谈的谈谈我们的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学习型的政党,我们的传统的儒家文化,传统的道家文化,传统的法家文化里面,儒法道三家,三教九流里面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个舶来品,为什么把一个西方的思想家的理论能够和中国的本土结合,创造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什么的结果?这是学习的结果。不去学习西方的理论怎么能有今天的共产党,怎么能有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说,学习的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天生一开始就具备的,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中国实践,就是我们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这不是创新,这是什么。所以,从这点上来讲,我们能用西方的理论缔造一个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缔造一个全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就是最大的创新,从这个角度来讲共产党天生就是一个创新型的政党。我党的宗旨里面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共产党的金字招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不是服务型政党的本质,这是什么呢?我们把服务型政党的要求提高到党的宗旨的角度,你还说我们党不是一个服务型的政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共产党不客气地讲,天生就是一个学习型的政党,服务型的政党,创新型的一个政党。
那么我们到今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创、创新型的政党,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党组织,我们要求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支部书记,我们只是说在变化了的时代背景和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在学习、服务、创新这三个方面要表现出一种新的能力,要表现出一种新的平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在工作实践当中,作为支部书记个人来讲,一定要具备积累和总结的能力。共产党的历史上,在学习方面、服务方面、创新方面做了很多事情,而且一路都是这么过来的,而且共产党成功的秘密和法宝就在于学习,在于服务,在于创新,正是通过学习,通过服务,通过创新夺得了天下,才有了今天的这个江山,有了今天的政权,才有了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要善于积累,要善于总结过去党的历史上要学习、服务、创新方面的经验,同时要把这种经验和今天的中国实际,新的实践,新的时代特征要结合起来,要使我们党爆发出新的学习能力,新的服务能力,新的创新能力,从这点上来讲,支部书记一定要有这种积累和总结的能力,哪些是过去做得比较好的,我们要坚持,哪些是过去做的没有做好的,我们要扬长避短,另外哪些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过去没有做,但是应该做的,我们也要把它做一个梳理,通过对这三方面的总结,从而在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当中能够积累一些基本的经验。(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小组 先进集体)
三、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书记必须处理好的关系
第三个问题,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书记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这是我们讲的第三个问题,主要是说在工作实践当中怎么干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多元与一元的关系
第一个,要正确处理多元与一元的关系,这种多元指的是什么?过去讲的它是我们单位的党的支部书记,大家一听这个身份很明确,我们今天在政治表述上又提出它是一个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支部书记,好像这个书记一下身上多了很多要求、很多头衔,这个要求由过去的一个支部书记的要求今天变成三个要求,既要学习的能力,又要创新的能力,又要服务的能力,这是一个多元化的要求,过去只是说你作为一个合格的支部书记,合格的支部书记,合格一个要求,今天不是合格的支部书记,今天是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的支部书记,由过去的合格,一元的要求变成今天的三元的要求,三个方面的要求,所以这是一个全方位的多方面的要求。
这种全方位的多方面的要求看起来要求是很多,但是它的落脚点是什么,一个书记,你不管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甚至再加上其他的七型八型,最终还是一个人,一个角色,书记,前边的这些都是定语,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甚至知识型、年轻型的支部书记都是“的书记”,前面那些都是定语,前面的多元最终要落到的一元上,书记这个角色上,这个职责上来,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要处理好多元和一元的关系,你不能因为我要做一个学习型的书记,我要做一个创新型的书记,我要做一个服务型的书记,然后大家在这个里面敲敲减减,最后把一个书记变成三个书记,把书记这个角色变成了一个角色,把书记一个类型,一个类型变成三个类型,张三是学习型的书记,李四是服务型的书记,王五是创新型的书记,错,错得太远了,我们要求的你是一个共产党的基层组织的书记,就一个书记。这个书记的要求在全国8200多万个党员里面是统一的要求,一个标准,在全国400多万个基层组织里面是一个要求,不能说甘肃的书记学习的能力强一点,江苏的书记创新的能力强一点,不可以的。我们要求甘肃的书记和江苏的书记一样既要学习又要创新又要服务,同样的要求,所以,这里面首先第一个要处理好多元和一元的关系。
(二)正确处理个人多元与组织多元的关系
第二个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多元与组织多元的关系。我们的十八大报告里面强调的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造型政党,在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总要求下,我们今天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党组织,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的总要求下,我们今天又提出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支部书记,这个看起来对组织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对个人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好像有点乱,实际上不乱。对个人的多元化的要求,和对组织的多元化的要求是不矛盾的,是一体的,因为个人是组织当中的个人,个人是组织的一个要素,是组织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组织的一员,我们对组织的要求就是对个人的要求,对个人的要求汇总起来就是对组织的整体要求,所以在这个里面与其说是个人多元与组织多元的关系,还不如说是部分和整体,个人和整体(集体)的关系问题。在政策里面的话,作为支部书记的角度来讲,我们把这个看成是两条线的,对书记是一个要求,对组织是一个要求,其实就一个要求,对共产党的要求,对共产党的整体要求表现在共产党的不同的要素,不同的组织和个人的层面上,把它分解到各个要素层面上,从而才有了组织和个人的要求,所以党就一个党,要求就一个要求,大家应当在多元当中达到一元的目的,把我们党建设好,让我们党具备超强的学习、服务和创新的能力。
(三)正确处理作风民主与政治统一的关系
第三个,要正确处理作风民主与政治统一的关系,一说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党组织,要做到这三条,就是我们前面讲你必然要求跟基层的党员和基层的干部要有一定足够的政治的自主空间,如果说都是铁板一块的统一要求,哪有学习的积极性,哪有服务的特殊的本领和能力,哪有创新的条件和创新的能力?所以说,要允许基层的组织和个人一定程度上的“野蛮生长”,我们这儿的野蛮生长是打引号的,要给它足够的自主空间,让它在自主的足够空间里面缺啥补啥,根据自己的个人的情况,学习这方面的弱点,加强创新那方面的不足,然后在这一方面尽可能地多注意一点,这样的话最后才能取长补短,最后才能达到一个整体的均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一方面我们要强调党的纪律,要强调民主集中制,要强调全党服从中央,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在党的纪律的基本要求前提下,要建设好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组织,也要给基层组织、基层党员、个人包括支部书记要有足够的独立的政治空间,要允许他去把自己的短板补上来,允许他去强大自己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
(四)在新形势下创造性地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作用
最后一个方面,要在新形势下创造性地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作用。如果说过去我们强调的集中多一点的话,那么从前30年和后30年的经济周期的切换来看,由过去的经济强周期陷入今天的经济弱周期,由过去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滞胀,缓慢的弱周期,要今天进入政治的强周期,大有作为的一个时期,从这个角度来讲,共产党的前30年,改革开放的前30年和改革开放的后30年中间也要有一定的区别,也要有一定的切换,这种切换其中表现在一个方面,就在党的民主集中制这一点上,如果说过去30年,我们强调的集中多一点的话,我想后30年我希望我们强调民主多一点。只有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民主集中制才是健全的健康的民主集中制,才能是对共产党的党组织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整体的推动作用的民主制,要不然集中过于突出,民主发育不够,这样的党组织就跟一个人一样,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肯定是畸形,可能是跛脚,可能是不正常的,不健康的。为了党的事业长久发展,为了党的集体的健康,我们要把这两条腿都要做上来,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然过去我们在集中方面做得多了一点,那么今天我们是不是把民主方面做得多一点,从而寻求一种民主的增长和集中的之间的新的平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由民主集中制过去强调民主的这么一个周期今天也要换挡切入到民主多发展的这么一个周期,由集中切入民主的周期,从这个角度来讲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要成为一个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支部书记,首先就是创造性地发挥民主集中制的这种周期换挡,周期切换的作用,在民主集中制的框架下,让民主和集中两个成份得到共同的生长。谢谢各位。
【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书记曹鹏飞(美文共享)】推荐阅读:
支部书记两学一做学习计09-11
村党支部书记学习心得09-06
党支部书记精神学习体会11-29
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学习体会01-12
党支部书记轮训班学习心得体会08-08
创新学习型党支部实施方案05-25
王鹏飞-违反劳动纪律事件的再学习07-15
村党支部书记学习创先争优心得体会10-05
支部两学一做学习简讯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