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政治会考试题(精选6篇)
2016高中政治会考试题 篇1
2016高中政治会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1.心理学上有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下了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了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
B.方法论指导世界观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2.“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如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
①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④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于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德国物理学家朗克说:“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他的工作方向。”这告诉我们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一切哲学都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给具体科学研究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4.下列表述,不能体现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
A.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C.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5.没有物就没有影,思想和事实的关系就是影与物的关系。这种观点
A.是形而上学的不可知论 B.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观点
C.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正确概括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6.从近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现代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今天要求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科技作用的认识过程表明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有差异的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③复杂的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社会实践水平限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中国气象局印发的《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2015年,全国各省(区、市)气象部门将形成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作业能力,在重污染且有降水形成的条件下采取相应的气象干预措施,消减雾霾,清洁空气。这说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善空气质量的依据
②人工影响天气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能够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必须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下列四句名言分别体现的哲理依次为
名言 体现的哲理
最简单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
你把周围的人看做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
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失败
语言是美丽的花朵,行动才能真正结果
①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②①④③ B.②④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9.“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下列选项与这一思想所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吻合的是
A.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C.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理,或者说,它是真理,因为它是有用的 D.在凹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在球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
10.社会和谐,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谐理念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尤其是“三大和谐”的理念,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这些理念反映了人类活动是
①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追求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②以研究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价值观为根本目的 ③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发挥人的本质能力,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针对广东如何全面深化改革,甲认为,广东要继续加大腾笼换鸟力度,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也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乙认为,广东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新一轮腾笼换鸟计划中应重点推进扩大开放。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用了综合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②乙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③甲、乙的观点的差异根源于各自所处的立场不同
④腾笼换鸟应该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14年人们纷纷发问“时间都去哪儿了”。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发现,年龄在20~59岁的人普遍感到无法在既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做事的时间不够,就容易产生时间过得快的错觉。这一研究成果印证了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与物质密不可分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13.一个由中、美、俄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给食盐施加20万大气压,生成了一些“不可能”的物质如氯化三钠和三氯化钠。按照传统化学教科书上的规则,这些物质本不该存在。科研人员制造出“本不该存在”的化学物质,表明人们能
①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而显示其实践的能动性
②进行创造性思维以实现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改变物质的客观性
④通过实践推动认识由错误到正确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承载中国登月梦想的“玉兔号”在第二次月夜休眠前,因受复杂月面环境的影响,其机构控制出现异常。经过专家的努力,“玉兔号”虽然“睡过头了”,但再次“醒过来”。材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新事物汲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研究出“水火可以相容”:在玻璃杯中盛大半杯水,在水中放入十几颗氯酸钾晶体,再放入几小粒黄磷,接着滴入几滴浓硫酸,这时水中就有火光发生。这说明
①联系并不都是客观的 ②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 ④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6.中国有句古话,叫同行是冤家。从哲学角度理解,为什么只有同行容易成为冤家呢?因为只有作为同行,业务、市场基本相同,但却有各自的具体利益,竞争、冲突在所难免。这说明
A.事物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D.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17.苏东坡在《晁错论》中警示:“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②重视实践,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③客观条件随主观意识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④既要重视现象的联系,又要重视本质的联系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18.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言:古人诗有“风定花犹落”一句,素来认为无人能对,王安石用“鸟鸣山更幽”来对,集句成妙。“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这一妙对蕴含的主要哲理是
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19.截至2013年底,我60岁以上人口达20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人口老龄化态势十分严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实施30多年的“一胎化”调整为“单独夫妻可生二胎”政策。这一调整的哲学依据是
A.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B.同一矛盾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C.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社会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20.物理学家指出: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比如,两个人打电话时,对方说:我现在在北京,当你听到这个消息时,你是否会关注他的手怎么摆放,他此时是站着的还是坐着的?就是说,他身体形状对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这体现的哲学思维是
①坚持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共性 ②要坚持从局部入手认识整体
③认识事物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解决复杂问题时要突出重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该思维方法蕴含的哲学智慧有
①创造条件促使矛盾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②凡事从坏处准备必然能收获最好的结果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对事物变化发展的预见性
④把握事物质变的节点,防止不利质变发生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2.2014年1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这要求我们
①发挥改革作为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作用
②尊重客观规律,对每一种既成形式的理解坚持暂时性和永恒性相结合 ③勇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④踏实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在动物世界中,“小个子”并不等于“弱者”。三条两尺多长的小狼狗,能合力把一匹大斑马吃掉。有人将经济领域中分工协作模式形象地比喻成“小狗经济”,这种经济模式能够大幅度削减管理成本和内部消耗。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用整体的发展带动局部的发展
B.从部分出发,完善各部分的功能
C.要统筹考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D.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
24.有人用一首诗表达了对“慢生活”的理解:慢是快的基础/你只有习惯慢生活/才能够快速准确找到定位/而不会迷失自己/要慢下来,是因为快让人错失了很多美好的事物。从快到慢,其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快”和“慢”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快”和“慢”的转化是抽象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快”转化,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差异性
④对立统一具有普遍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第Ⅱ卷(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5题20分,26题13分,27题19分,共52分。答案必须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答题范围内,超出范围不得分。)
25.(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前,我国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依然严峻。为此,国务院于2014年5月15日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根据《行动方案》,今明两年,我国将努力实现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碳、氨氮、氢氧化合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行动方案》从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节能减排降碳工程,狠抓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强化技术支撑、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积极推进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加强监测和监督检查、落实责任目标等8个方面提出了30项措施要求。
材料二 在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时尚、低碳代名词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人们关注,虽然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整车设计技术亟待提升、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性能存在差距、能源补给不便、汽车先进节能技术尚未完全掌握、新能源汽车在私人领域的推广仍然面临着“桎梏”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但是,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诸多优势,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抱有乐观预期。
(1)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把握思维的奥妙”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制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正确性。(12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抱有乐观预期”所体现的辩证思维智慧。(8分)
26.(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今,阅读既是重要的精神成长途径,也是基本的教育学习方式。它对于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传承优秀文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的全民阅读现状还不容乐观。
目前,在全社会共同推动下,全民阅读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作为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加强基层图书馆建设,使其成为文化传播的毛细血管;适应学生需求,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教育活动;根据文化产品特点,出版企业坚持不出版那些虽能挣钱但质量不高的书籍;政府整顿、监督和净化网络市场,大众辨别和抵制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和淫秽色情文化,促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
(1)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这一观点?请用认识论有关知识阐明理由。(9分)
(2)根据全民阅读现状,要针对文化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特点,推动全民阅读。请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对此予以说明。(4分)
27.(1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10月访问东南亚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材料一 “海上丝绸之路”事实上早已存在,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它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时期,唐宋时期,伴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活跃以及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长足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乃至非洲大陆航路的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它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各国使节、商人往来频繁,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制品、茶叶、瓷器等,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使节、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香料、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
材料二 能否扫清政治障碍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内部而言,我国x疆的恐怖主义、极端宗教势力、极端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十分猖獗,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从外部来看,美国凭借其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力图干涉中亚事务,甚至威胁中国的边疆安全。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10分)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对材料二进行简要分析。(9分)
2016高中政治会考试题答案
1-5 DCDDB 6-10 BCADB 11-15 BAABC 16-20 CBABC 21-24 ADCD
25.(1)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把握思维的奥妙”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制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正确性。(12分)
①基于当前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发布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分)
②制定合理的节能减排目标,并提出具体的措施要求,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们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3分)
③制定行动方案指导节能减排工作,表明人们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3分)
④国家基于客观形势,遵循市场规律,积极采取措施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做到了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3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抱有乐观预期”所体现的辩证思维智慧。(8分)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新能源汽车属于新事物,节能环保,代表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由于坚信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光明前途,所以抱乐观预期。(4分)
②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新能源汽车自身存在的问题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而其优势是主流,由于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问题上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所以抱乐观预期。(4分)
26.(1)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这一观点?请用认识论有关知识阐明理由。(9分)
观点一:赞同。(1分)
理由:①人的精神发育过程是一个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2分)
阅读能够帮助人们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获得间接经验,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2分)
②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具有反复性、无限性。(2分)
阅读是影响精神发育和认识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利于提高人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2分)
观点二:反对。(1分)
理由:①人的精神发育会受到主客观等多种条件的限制(2分),其中实践是决定性因素。(2分)
②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分)
人们通过阅读获得的间接经验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2分)
(2)根据全民阅读现状,要针对文化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特点,推动全民阅读。请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对此予以说明。(4分)
矛盾特殊性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分)
同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过程有不同的矛盾;(1分)
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1分)
针对全民阅读现状和文化产品供求特点,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1分)
27.(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10分)
①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分)
②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海上丝绸之路”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各国使者、商人、传教士等人的来往造就了这条著名的“国路”,而它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4分)。
③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人们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东西方紧密联系在一起,“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延伸是人们不断调整事物具体联系的体现(4分)。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对材料二进行简要分析。(9分)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要排除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干扰。(3分)
②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成功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是扫清政治障碍。(3分)
③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使矛盾不利的一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要沿途各国创造条件,克服困难。(3分)
2016高中政治会考试题 篇2
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 (下文简称我校) 属于三类校高中, 学生生源差, 政治学科要考四个模块的内容, 本来要在两年时间内完成, 但是为了更好地配合高考, 我校要求要提早半年完成, 一年半要完成两年的课程及会考复习任务, 因而时间较为紧张。另外, 由于政治学科对理科生来说是非高考科, 学生在思想上难以引起重视, 再加上政治是开卷考, 所以很容易误导学生认为政治会考很容易, 抄抄书就可以了。针对这些情况, 笔者结合自身几轮的会考复习经验, 在此谈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的政治会考能力:
一、思想上要重视
首先, 要告诉学生不要认为政治学科开卷考抄抄书很容易, 好多题目在课本上是找不到答案的。且在会考中, 每年都有几十个不合格者, 不合格者在高三还要准备会考补考, 会耽误很多的高考复习时间, 所以要端正学习态度, 扎扎实实地准备。
二、明确会考的性质、命题要求
1. 会考的性质。
高中政治科会考是全省统一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只是学业水平测试只针对基础性和均衡性, 不追求区分度。
2. 题型及分数比例:
单项选择题30题, 60分;非选择题4题, 40分。
3. 内容比例。
《经济生活》约占25%、《政治生活》约占25%、《文化生活》约占15%、《生活与哲学》占20%, 《时事》约占15%。
4. 难度控制。
试题以基础题为主, 容易题难度值0.80以上, 约占80%;中等难度, 题难度值0.60~0.80, 约占10%;较难题, 难度值0.40~0.60, 约占10%。
三、狠抓课本基础知识
1. 围绕课本讲。
教师的“讲”是关键, 没有教师的讲解释疑, 就不会有学生“读”的质量提高。一讲, 按教材体系讲基础知识, 做到“细”、“密”、“实”, 基础知识点一个不漏;二讲, 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解释难点, 理顺线索;三讲, 综合归纳, 寻找规律。三者有机结合,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启发思维, 达到消化教材、深化教材的目的。
2. 围绕课本读。
首先, 既要掌握课文中的重要概念和重要原理, 也不能忽视课文中的辅助文, 即“相关链接”、“名人名言”、“专家点评”的阅读, 以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概念和原理。其次, 在读的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要求掌握重点, 分清层次;做笔记、列表格重在理清线索, 从不同的角度, 用不同的方法掌握教材。最后, 还要把握住知识的内在联系, 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线索。
3. 围绕课本练。
有读有讲, 还必须有练, 才能检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复习中, 只有教师讲, 没有学生练是不可取的, 但以练来代替复习指导, 大搞题海战术, 也是应坚决反对的。由于复习时间短、范围广、内容多, 故训练应突出重点, 选择典型, 强化精练。教师应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选择题或简易问答题在上课前提问, 既巩固旧知识, 又训练一些答题技巧, 把课文的练习题弄清、弄懂。此外, 还可以随堂练习的形式训练材料题和问答题, 以巩固基础, 突出重点。
四、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 获取信息的能力。
获取信息的能力具体表现在:能多角度地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收集相关信息;能有效地整理及正确地表述图、表、文字、数据等提供的信息和知识;能提取资料中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在练习考试训练时, 要找出关键词、句, 关键词主要是指材料中, 设问中重点阐述的术语、限制性用语等;关键句则是表明材料中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点句, 这些关键词句往往是阅读解题的突破口。从突破口中知道在“问什么”。在查找时, 要知道考点有“什么”, 做到心中有数。
2. 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能力的高低能反映学生思维的品质和质量, 关系着能否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学生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方面, 是与综合相对的基本思维过程和方法。这种能力是通过命题设置的试题情境和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体现出来的, 分析问题能力的展现, 必须要占有足够的相关资料或者信息, 并有扎实的知识功底。
3. 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能把从书本中学到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 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 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规范训练, 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1. 书写规范。
应试的良好习惯在综合训练中应得到提高, 如字迹清楚、先易后难、答题规范、时间分配恰当等。
2. 答案规范化。
答题时一定要讲清有关的理论观点, 讲清分析说明问题的理论依据, 运用概念、原理、观点分析问题。要注意学科术语的表达, 减少生活化与白话的表达方式, 使用教材书面用语, 而不能使用自己创造的语言、概念及社会、家庭流行的俗语。只有教材书面用语才能做到表述规范、准确、科学、简洁, 才能和阅卷老师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形成共识、减少误解。在做题时, 应先归纳题目观点, 表明自己的态度。
3. 解题速度。
平常要训练解题速度, 时间分配恰当, 不要因为速度的问题而影响了表达的规范。
六、做好、做精《时事政治》
年度《时事》部分分值占15%, 相对各部分而言, 它的分值比重大, 只要认真归纳, 就可以提高得分率, 如果能拿下13~15分, 就能提高卷面分。时事部分围绕六期《时事》中的五大内容, 如时事热点、国内外大事记、“考考你”等。复习时, 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出重点知识、关键词, 完成“考考你”练习, 所以考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要关心社会生活, 关注时政热点, 把握时代脉搏。既要善于联系社会现实生活, 理解所学的政治、经济知识, 又要善于运用知识分析社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七、指导学生掌握答题技巧
1. 选择题的做法。
(1) 抓住中心思想。每个选择题只有一个立意, 阅读试题后要很快地找到它的中心思想, 最好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取出立意。然后, 再看题肢的设问, 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
(2) 找关键词。每个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 做题时, 将中心思想和关键词相结合, 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
(3) 排查误项。试题中有一部分是难度大的题, 甚至有些题肢的设置一时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 最好用排查法, 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去掉, 然后再进一步缩小范围。
(4) 不得已, 猜。对于实在拿不准的题目, 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
2. 非选择题的做法。
(1) 认真审题, 弄清题意, 明确中心及分论点, 确定论据。在读题时, 首先, 要抓住试题提供的解题要求和条件, 必须明确答案不是凭空想出来的, 而是从试题的文字中分析出来的。其次, 要明确中心, 只有围绕中心答题, 才能与题意的口径相符。再次, 将中心论点按题意分成几个有机联系的分论点。最后, 要确定用来分析说明中心论点或是分论点的根据, 包括政策根据、事实根据和数字根据, 这是解题的钥匙。
2016高中政治会考试题 篇3
1.生员质量较差。我校高中生的主要特点是中考录取分数低,学科知识基础比较薄弱,整体思辨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学习能力及应试技巧比较有限。
2.时间紧,任务重。会考时间改变后,我校高中政治会考时间选择在每年的1月份进行,这意味在高二上学期政治科要完成必修三、必修四两面个模块的新课教学,还要完成《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及年度《时事》6本的复习工作。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这么重的教学任务,这对每一个抓会考的政治老师来说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3.高中政治会考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很容易导致理科学生产生轻视心理,上课自我约束力下降,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抱着临考只要带书和资料就能过关的心态,给老师组织教学及讲解知识都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如何破解以上难题,提高高中政治会考优良率,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方法。
二、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抓会考
(一)沟通感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提高高中政治会考优良率的前提基础
要做到三多:
1.多渠道了解学生,做到学生优劣情况心中有数,开展工作胸有成竹。
2.多环节接触。多给学生关心、爱护和帮助,使学生得到温暖和感化。
3.多层次挖掘“闪光”点。只要发现学生有一点进步,有一点优点和成绩,都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转变观念,树立信心是提高高中政治会考优良率的关键
1.师生都要转变观念。开卷考试并不意味着政治课地位的降低,要求的降低,与闭卷考试相比,开卷试题的难度加大,题量大内容复杂性提高,题目的跨度大,知识的内在联系加强,对学生的要求更高,而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
2.树立信心。信心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有信心不一定会成功,但是没有信心就一定不会成功,充足的信心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还要强调,会考的题目难度不是很大,经过努力,一定能够及格。
3.提升兴趣。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他对自己获得巨大成功的经验总结。对于高中政治课来说,要让学生有兴趣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们要利用各种条件,让学生喜欢政治课,爱上政治课。
(三)因材施教,协同教育是提高高中政治会考优良率的有效途径
1.科学安排复习,提高单位时间的复习效率。立足《会考大纲》,准确把握考点,按照《会考纲要》中提出的知识条目和考试内容,按再认或再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的要求,学习课本和参阅复习资料,掌握其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全面、系统复习的基础上,有重点地进行练习,通过练习,不仅巩固知识,而且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但是,练习,一要精练,控制好题量,不可搞题海战术;二要有针对地练,控制好题目的难度,会考是面向全体学生,是不会出现高考那样的高难度试题的,可参照“会考例卷”编制;三要重视练习讲评,以利查漏补缺,步步提高;四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 ,说明问题,以提高会考所要求的记忆、理解、比较、判断、观察分析和表述能力。
2.加强学法指导,高中政治知识纷繁复杂,理论性又很强,对于基础、素质、能力普遍较差的我校学生来说,死记硬背的现象相当严重。为此,我们认识到,指导学生,教会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远比传授知识重要得多。
首先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先阅读目录。目录是全书的缩影,是教材高度集中的体现,它不仅是查考教材内容的索引,而且是教材最简要的线索。它使学生可以从宏观上加强对教材的驾驭,举一纲而万目张。因此,读书首先从编章节目读起。其次看章节的标题,确定本章节的主要的内容和时序性,这样就能做到既全面又突出重点。第三看完全章节后,一定要走一下回头路,检查一下自己掌握的情况,对于掌握不好的知识,做个记号,以便下次看书时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教会查书的方法:开卷考试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相对提高。它着眼于考查学生查阅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减少了对知识记忆的考查,改变了学生以往只要死记硬背,便可取得好成绩的状况,提高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要翻书但不能每题都翻书,要求学生会翻书会学会用,会找出关键词、句。有些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是平时就应该掌握的,考试时尽量少翻书,选择题要靠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才能做好;考前根据知识目录,标明页码,利用检索以备考试时及时查找,快速、准确地获取答案。
再次教会答题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解题: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意,第二步回归教材找准知识的切入点,第三步理清思路落实知识点组织答案。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答题,对一些简单的题目只要翻到教材就能解答,对一些比较综合的问题,要理清思路,尽可能在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得分率。
3.齐抓共管抓差生过关。抓差生过关重要的是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对整天无所事事,上课经常睡觉,学习不专心的差生加强补差辅导,在心中拟定几个“危险分子”,经常找他,盯住他,鼓励他,上课多提问于他,下课盯住他,请到办公室来答疑解惑,让他们将不懂的问题收集在一起,集中解快;同时,对这些拟订的差生,帮助记忆,多编口诀,强化训练,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对于部分“刀枪不入”的学生,就要联合年段、班主任、家长的力量,形成教育教学合力,共同完成对差生的教育教学任务。
2016内蒙高中生物会考 篇4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A酵母菌
B蓝藻
C
H5N1病毒
D噬菌体 2下列有关图示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是表示的是组成细胞中的化合物,则A为蛋白质 B如果该图是表示的是组成活细胞的元素,则A为C元素 C如果该图是表示的是组成活细胞的元素,则B为Si元素
D如果该图是表示的是组成细胞中的有机化合物,则A为蛋白质 3夏季酷暑时分在户外工作的人们应多饮用 A盐汽水B牛奶C果汁D纯净水
4下列有关糖类物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斐林试剂处理果糖和蔗糖,砖红色较深的是蔗糖 B红糖和白糖都是由蔗糖加工而成
C静脉注射乳糖,也可为细胞提供能源物质 D组成淀粉和糖原的单体不完全相同 5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TP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
B 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C少数酶的元素组成和ATP相同
D ATP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
6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A没有变化
B不断上升
C先生后降 D先降后升
7在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既有[H]又有ATP产生的是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④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⑤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8农业生产中“松土、除草”的目的不包括: AJ减少流入杂草的能量 B加速有机物的分解 C增加农作物的施肥量 D改善根细胞的有氧呼吸 9下列实验试剂或材料与其实验名称不相符合的是: A健那绿、吡罗红—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双缩脲试剂—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C醋酸洋红—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D苏丹Ⅲ—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10秋海棠的叶子“落地生根”并可发育成完整植株此过程不涉及: A细胞的全能性B同源染色体联会C细胞衰老D细胞凋亡
11如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BC时期高尔基体活跃并组建形成细胞板 B在CD时期可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C在BC时期可发生基因突变
D导致CD段产生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12杂合子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已有30株为高茎,第31株还是高茎的可能性是
A 0
B 25%
C 75%
D100% 13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如果进行杂交实验则必有的步骤是
A开花前套袋处理B开花后套袋处理C人工去雄D人工去雌 14下列基因型中都是纯合子的一组是
A AABbCC和aaBbcc
B AaBBcc和AabbCC
C aabbCC和AAbbcc
D AaBbCc和aabbcc 15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男人的色盲基因不会传给他的儿子B女人的色盲基因只传给她的儿子 C男人色盲他的女儿不一定色盲
D女人色盲她的儿子一定色盲
16下图中m n p表示人的一条染色体上相邻的三个基因,a b 为非基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p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则m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正常 B a b段的基本组成单位与m n p基因的不同
C 不同人的ab段包含信息可能不同,可作为身份识别的依据之一 D m和n基因可发生分离和自由组合
17利用秋水仙素将二倍体西瓜(2N)培养出三倍体无籽西瓜(3N)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情况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B②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突变和重组
C三倍体西瓜不可能产生可育配子 D三倍体西瓜可产生极少量可育配子
18如图所示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对③做进一步处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花药离体培养必须是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 B③至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是染色体变异 C③至⑤的过程中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⑤至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19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许多个基因
C一个基因含有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20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B产生了地理隔离 C形成生殖隔离
D改变了基因频率
21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 22可引起人体组织水肿的因素是:
①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良②毛细淋巴管阻塞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④过敏反应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23参加100m赛跑的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C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24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与大脑皮层的四个言语区(W V S H)有关,它们分别对应的语言功能是:
A听说读写B说读写听C写读说听D写听说读
25新生儿在出生六个月内一般不易生某些传染病,这是因为
A病原体不易感染新生儿
B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 C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十分健全
D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 26植物的下列现象,与顶端优势现象中生长素的作用相同的是: A无子番茄果实的发育B扦插的枝条生根C茎的向光性D根的向地性 27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变化 C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
D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 28不采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的是:
A昆虫卵的密度B鲫鱼的密度C蚜虫的密度D跳蝻的密度
29通过对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了解到某地土壤小动物的情况如下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土层中的小动物都是消费者 B不同土层中的小动物都是分解者 C表中信息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D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则该地区物种丰富度下降
30近几年来,北京等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让我们深深懂得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效应主要是哪种物质大量排放造成的: A二氧化碳
B氟利昂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31(8分)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主要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下图为依据某植物夏季一昼夜中CO2 的释放量和吸收量所绘制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⑴A点时刻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开始于点时刻,和点时刻该植物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⑵DE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⑶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⑷该植物一天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点时刻。⑸夜间低温会影响到植物的作用。
32(8分)人类的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眼皮的基因用(A a)来表示。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如图1所示,如果一对具有双眼皮的夫妇,所生的四个孩子中,有三个孩子是双眼皮,一个孩子是单眼皮,则
眼皮为显性,眼皮为隐性。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 和。
(2)如图2所示如果一对具有双眼皮的夫妇所生的四个孩子中,有三个是单眼皮,一个是双眼皮则 眼皮为显性,眼皮为隐性。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是,单眼皮孩子的基因型是。
33(8分)糖尿病是当今社会比较普遍的疾病,和现在不良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老龄患者居多,也有年轻的患者。糖尿病人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的症状,病人十分痛苦,最终还会引发并发症,分、危及生命。那么,正常人的血糖是怎么平衡的,人类是如何调节血糖平衡的,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请据图回答关于血糖平衡的知识(图中的数字代表物质名称)
(1)请答出血糖的来源①②③(2)请答出血糖的去向④⑤⑥⑦⑧
34(8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也不能清除体内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细胞。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要靠免疫调节。下图是人类的体液免疫示意图,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1)请回答图中①-⑥代表的细胞或物质名称 ①②③④⑤⑥
(2)人体的特异性免疫除了体液免疫还有免疫,其发挥作用的细胞主要
是。
35(8分)下图为一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图解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2)该生态系统有几条食物链,写出一条食物链。
(3)此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生物是,它属于第 营养级。
(4)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形式进行循环。
2016高中政治会考试题 篇5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游学地理“项目策划了四条线路游学中国.读图1,完定成1﹣4题.
1.四条游学地理线路中,跨越我国三级阶梯的是()A.路线Ⅰ B.路线Ⅱ C.路线Ⅲ D.路线Ⅳ
2.当沿路线I走到甲时,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观是()A.大漠孤烟直 B.水村山寨酒旗风 C.林深不知处 D.风吹草低见牛羊
3.当沿线路Ⅲ经过乙山脉时,发现其两侧差异有:①农耕区和畜牧区②香蕉和柑橘③陆运和水运④屋顶坡度大和屋顶坡度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当沿线路IV来到丙时,其所在地形区是()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辽东丘陵
2016年全国两会,即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闻委员会笫四次会议,分别于2016年3月1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据此定成5﹣8题.
5.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体现出北京的城市职能是()A.经济中心 B.文化中心 C.政治中心 D.交通中心 6.读图,判断河流的流向是()
A.自西北向东南流 B.自东南向西北流 C.自东北向西南流 D.自西南向东北流
7.北京名胜古迹众多,不能在北京看到的是()
A. B. C. D. 8.北京不仅是历史名城,而且是现代化的大都市.下列不能体现北京是现代化城市的是()
A.中关村科技园区 B.中央商务区 C.王府井商业街 D.南锣鼓巷
电视纪录片《第三极》首次聚焦青藏高原,与南北两极比,它是唯一有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读图,回答9﹣13题.
9.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原因是()A.干旱 B.湿热 C.高寒 D.炎热 10.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11.相比于高原上的其他地区,藏南谷地成为农田、城市最集中的区域,其最大的优势是()
A.纬度较低,交通很便利 B.地形平坦,交通较便利 C.地势较低,水热较充足 D.距海较近,水热较充足
12.青藏高原分布有高原湿地一﹣﹣三江源地区,关于三江源的描述正确的是()①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长江、黄河、珠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
区; ③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④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到拉萨可拍摄到的景观是()
A. B. C.
D.
近年来,东北各地不断探索现代农北发展路径,效果显著.国家主席习近平说过“要抓好东
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各项政策的落实”,为东三省发展再注强心剂.据此读图,完成14﹣18题.
14.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A.轻工业基地 B.重工业基地
C.综合性工业基地 D.高新技术产业区
15.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依托的主要物质基础是()A.便利的交通运输 B.十分广阔的市场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先进的科学技术
16.以下区域以山脉甲为分界线的是()A.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 B.林区和沙漠区
C.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 D.暖温带和中温带
17.“黑土地”为东北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黑土地”形成的环境是()A.寒冷干燥 B.高温多雨 C.炎热干燥 D.寒冷湿润 18.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A.热量不足 B.光照不足 C.水源不足 D.地表崎岖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跨海大挢,大挢主航道位置采用隧道形式,确保不影响前往广州和深圳港口船只的通行往来.据此读图,回答19﹣21题.
19.港珠澳大桥中部A处建设成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加大桥面面积 B.观赏海底景观 C.便于轮船通行 D.节省建筑材料 20.与澳门毗邻的经济特区是()A.珠海 B.深圳 C.厦门 D.广州 21.关丁香港和澳门的共同点是()A.香港和澳门都有比较发达的旅游业 B.香港和澳门产业都比较单一
C.香港和澳门都是世界重要金融中心 D.香港和澳门博彩业都很发达 继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标志着我国自贸区建设迎来“2.0”时代,勾画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新格局,读图1和图2,回答22﹣26题.
22.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角洲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A.靠近海洋,有便利的水运 B.气候适宜,畜牧业发达 C.均为重要的全国政治中心 D.煤、石油矿产资源丰富
23.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优势是()A.科技力量极为雄厚 B.地形平坦,土壤较为肥沃 C.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D.毗邻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 24.关于长江三角洲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A.邻近马六甲海峡交通便利 B.能源矿产丰富 C.我国经济第二发达的地区 D.技术力量雄厚 25.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A.上海 B.南京 C.杭州 D.苏州
26.下列不属于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发展的影响的是()
A.提供灌溉水源 B.提供便利水运 C.提供旅游资源 D.提供水利发电
台湾是祖国的宝岛.2011年自大陆赴台旅游开通后,游客日益增多.读图,回答27﹣30题.
27.与台湾岛隔台湾海峡相望的省份是()
A.浙江 B.福建 C.海南 D.广东
28.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其位于台湾岛的()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9.关于台湾地理描述正确的是()A.水果之乡,生产桃、香蕉、芒果等 B.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C.降水最多的地方位于台湾的西部 D.山脉主要是西北一东南走向 30.下列属于台湾经济特点的是()
A.“进口﹣加工一出口”型经济 B.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C.轻重工业并重的工业体系 D.内向型经济为主
二、综合题
31.比较地域差异.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两区的分界线是甲
(山脉)﹣乙
(河流),此界线大致与我国一月
℃等温线吻合.
(2)图2的景观出现在图 地区(填字母),此地区气候突出特征是
.
(3)图1中C区域的自然景观呈明显的(东西、南北)方向的变化,这种差异是由于
的不同造成的.
(4)根据图中对B区域农业的描述,请描述A区域的农业.
. 32.国土治理,协调发展.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两个高原纬度位置偏低的是
高原.图甲和乙所示景观,能反映黄土高原地貌特点的是图
,这里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黄土梁、黄土峁、川).两个高原区都运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
(2)贵阳被称为“避暑凉都”,造成该地七月气温较凉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
.
(3)在云贵高原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多选)A.石林景观 B.羚羊成群
C.壮观的梯田 D.一马平川
(4)两个区域的生态问题都比较严重,云贵高原的生态问题是石漠化现象较为严重,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是
.图是玲玲与贝贝对区域环境整治经验的介绍,谁的说法更适合黄土高原?
.
33.积极合作,共同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綢之路,其核心是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等高新领域合作为引领的发展战略.对于新疆来说,可以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
(1)“一带一路“的核心是构建以
合作为主轴.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通过
工程运输上海和广州,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2)塔里木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其主要原因是
.(至少写出两条)
(3)与古代“丝绸之路”相比,现代“丝绸之路”首要交通远输方式是铁路运输.在我国境内,其依托的主要交通干线是
线、兰新线和北疆线.(4)陆上丝绸之路途经中亚的(国家)、西亚的(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经过南亚的(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使我国同中亚.、南亚周边国家以及欧亚国家之间加强了
,对各区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34.熟知乡土,热爱家乡.京津冀协同发展是2016年我国政府工作要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与北京相邻的城市有
等,北京的一部分职能将分散到这些城市中.(2)石家庄位于北京的 方向,西侧为
山脉,与北京之间联系方便,连接两地之间的铁路
.
(3)焚风是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石家庄市出现焚风时,日平均气温比正常时能偏高10℃左右,分析石家庄出现焚风的主要原因.
(4)雾霾困扰京津冀人们的生活,请你谈谈我们如何应对雾霾.(至少两点)
(5)请谈谈京津冀一体化对石家庄人的影响.(至少两点)
2016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地理试卷(会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游学地理“项目策划了四条线路游学中国.读图1,完定成1﹣4题.
1.四条游学地理线路中,跨越我国三级阶梯的是()A.路线Ⅰ B.路线Ⅱ C.路线Ⅲ D.路线Ⅳ 【考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解答】解:读图可得,路线Ⅰ跨越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路线Ⅱ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路线Ⅲ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路线Ⅳ位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 故选:B.
2.当沿路线I走到甲时,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观是()A.大漠孤烟直 B.水村山寨酒旗风 C.林深不知处 D.风吹草低见牛羊 【考点】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读图可得,路线Ⅰ经过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图中甲位于塔里木盆地,当沿路线I走到甲时,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观是大漠孤烟直;依据题意. 故选:A.
3.当沿线路Ⅲ经过乙山脉时,发现其两侧差异有:①农耕区和畜牧区②香蕉和柑橘③陆运和水运④屋顶坡度大和屋顶坡度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考点】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乙山脉为秦岭;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其差异表现在,该线以北以陆运为主,以南以水运为主;该线以北屋顶坡度小,以南屋顶坡度大;依据题意. 故选:D.
4.当沿线路IV来到丙时,其所在地形区是()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辽东丘陵 【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解答】解:依据位置,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甲为塔里木盆地,乙为秦岭,丙为东北平原;依据题意. 故选:A.
2016年全国两会,即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闻委员会笫四次会议,分别于2016年3月1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据此定成5﹣8题.
5.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体现出北京的城市职能是()A.经济中心 B.文化中心 C.政治中心 D.交通中心 【考点】首都北京的地理概况.
【分析】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
【解答】解: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2016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二届三次会议在首都北京的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故选:C.
6.读图,判断河流的流向是()
A.自西北向东南流 B.自东南向西北流 C.自东北向西南流 D.自西南向东北流 【考点】首都北京的地理概况.
【分析】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
【解答】解: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缘,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北京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或西北高、东南低),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等,均属海河水系,大多由西北向东南注入渤海. 故选:A.
7.北京名胜古迹众多,不能在北京看到的是()
A. B. C. D.
【考点】首都北京的地理概况.
【分析】北京是著名古都,更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
年的建都史,荟萃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解答】解:漫长的历史岁月,丰厚的文化积淀,铸就了北京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使它成为世界上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目前,北京共有图中A故宫、图中B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图中D天坛、颐和园和十三陵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 故选:C.
8.北京不仅是历史名城,而且是现代化的大都市.下列不能体现北京是现代化城市的是()
A.中关村科技园区 B.中央商务区 C.王府井商业街 D.南锣鼓巷 【考点】首都北京的地理概况.
【分析】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解答】解:北京不仅是历史名城,而且是现代化的大都市.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央商务区及王府井商业街说明北京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而南锣鼓巷说明北京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故选:D.
电视纪录片《第三极》首次聚焦青藏高原,与南北两极比,它是唯一有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读图,回答9﹣13题.
9.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原因是()A.干旱 B.湿热 C.高寒 D.炎热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分析】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脉以南,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解答】解: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这里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自然环境特点为高寒,因此被誉为“世界第三极”.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10.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分析】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解答】解: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由于青藏高原的海拔较高,因此高原上的山脉相对高度不大,所以有“远看是山,近看成川”的写照. 故选:A.
11.相比于高原上的其他地区,藏南谷地成为农田、城市最集中的区域,其最大的优势是()
A.纬度较低,交通很便利 B.地形平坦,交通较便利 C.地势较低,水热较充足 D.距海较近,水热较充足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分析】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 【解答】解: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其中的藏南谷地、湟水谷地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成为农田、城市最集中的区域,这里的农业为河谷农业,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根据题意. 故选:C.
12.青藏高原分布有高原湿地一﹣﹣三江源地区,关于三江源的描述正确的是()①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长江、黄河、珠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
区; ③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④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分析】青海省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江河源头地区水草肥美,生态环境良好,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湿地.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冰川广布,雪岭连绵.高原上的珍稀动物藏羚羊、野牦牛、野驴、白唇鹿等,就是在这样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顽强地成长起来的.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偷猎者的大肆捕获,已使藏羚羊等珍稀动物濒于灭绝.国家在此建有亚洲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保护珍惜动物藏羚羊等具有重要意义. 【解答】解:读图可知,青藏高原上的青海省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这里的水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源头的河流会干枯的,故①叙述错误.
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珠江不发源于此,故②叙述错误. 这里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故③叙述确.
青藏地区的湖泊多为内流湖,大河多数不流经湖泊,故④叙述错误.故选项B正确. 故选:B.
13.到拉萨可拍摄到的景观是()
A. B. C.
D.
【考点】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由于海拔高,形成了高原气候、高寒景观,有“第三极”之称,与南北两极比较,它是唯一有着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
【解答】解:A为南方地区的江南水乡,B为内蒙古高原地区的蒙古包,C为北京的四合院,D景观为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为藏族. 故选:D.
近年来,东北各地不断探索现代农北发展路径,效果显著.国家主席习近平说过“要抓好东
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各项政策的落实”,为东三省发展再注强心剂.据此读图,完成14﹣18题.
14.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
A.轻工业基地 B.重工业基地
C.综合性工业基地 D.高新技术产业区
【考点】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分析】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丰富的石油、煤、铁等资源,东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机械、汽车等工业部门,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解答】解: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使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丰富的矿产资源.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15.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依托的主要物质基础是()A.便利的交通运输 B.十分广阔的市场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先进的科学技术 【考点】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分析】我国的东北地区是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区内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解答】解:东北三省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区内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16.以下区域以山脉甲为分界线的是()A.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 B.林区和沙漠区
C.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 D.暖温带和中温带 【考点】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分析】中国地理界线主要有:人口分布地理界线:地势阶梯界线;地形区界线;气候界线;河流界线;三大自然区界线;自然地区界线;农业活动界线;行政区界线;大海分界线;综合地理界线.
【解答】解:依据位置,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山脉甲为大兴安岭;在我国,季风区与分季风区、400mm年等降水量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以大兴安岭等山脉为分界线;依据题意.
故选:C.
17.“黑土地”为东北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黑土地”形成的环境是()A.寒冷干燥 B.高温多雨 C.炎热干燥 D.寒冷湿润 【考点】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分析】黑土地是寒冷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以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而闻名于世.
【解答】解:我国的东北地区为“黑土地”,因为东北地区纬度位置较高,气温较低,这里冬季降雪较多,气候寒冷湿润;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以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为东北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8.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A.热量不足 B.光照不足 C.水源不足 D.地表崎岖 【考点】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分析】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解答】解:我国东北地区纬度位置较高,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由于热带不足,制约了农业的发展.根据题意. 故选:A.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跨海大挢,大挢主航道位置采用隧道形式,确保不影响前往广州和深圳港口船只的通行往来.据此读图,回答19﹣21题.
19.港珠澳大桥中部A处建设成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加大桥面面积 B.观赏海底景观 C.便于轮船通行 D.节省建筑材料 【考点】香港的地理位置及地域组成;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地域组成.
【分析】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背靠珠江三角洲,由氹仔岛、路环岛和澳门半岛三部分组成,为了便于大型轮船通行,港珠澳大桥中部建设成海底隧道.
【解答】解:港珠澳大桥中部建设成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便于大型轮船通行,. 故选:C.
20.与澳门毗邻的经济特区是()A.珠海 B.深圳 C.厦门 D.广州 【考点】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地域组成.
【分析】香港位于珠江口的东侧,北与深圳市相邻,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侧,北与珠海市相邻.
【解答】解: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侧,北与经济特区珠海市相邻.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21.关丁香港和澳门的共同点是()A.香港和澳门都有比较发达的旅游业 B.香港和澳门产业都比较单一
C.香港和澳门都是世界重要金融中心 D.香港和澳门博彩业都很发达
【考点】香港的经济发展状况;澳门的经济发展特点. 【分析】(1)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陆地面积1104千米2.
(2)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由澳门半岛、氹(dànɡ)仔岛和路环岛组成.澳门半岛集中了澳门的大部分人口,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地. 【解答】解:A、香港是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旅游业十分发达.澳门是自由港,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业以及服务业等.故A符合题意;
B、香港和澳门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工业部门以服装、玩具、电子、彩瓷和造船为主.故B不符合题意;
C、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在地理位置上,香港与纽约、伦敦“三分全球”,在时区上互相衔接,使得全球金融业保持24小时运作.而澳门不是金融中心.故C不符合题意; D、澳门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香港的经济支柱是对外贸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继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标志着我国自贸区建设迎来“2.0”时代,勾画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新格局,读图1和图2,回答22﹣26题.
22.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角洲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A.靠近海洋,有便利的水运 B.气候适宜,畜牧业发达 C.均为重要的全国政治中心 D.煤、石油矿产资源丰富
【考点】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分析】(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由北到南依次为: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其中沪宁杭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解答】解: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是侨乡,又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共同利条件均是有便利的水运水.根据题意. 故选:A.
23.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优势是()A.科技力量极为雄厚 B.地形平坦,土壤较为肥沃 C.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D.毗邻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 【考点】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分析】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位于本区的经济特区有深圳和珠海.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 【解答】解: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24.关于长江三角洲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A.邻近马六甲海峡交通便利 B.能源矿产丰富 C.我国经济第二发达的地区 D.技术力量雄厚 【考点】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分析】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其中以上海为中心形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长江三角洲(沪宁杭)发展工业的优势有: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等,不利条件是煤铁资源缺乏.依据题意. 故选:D.
25.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A.上海 B.南京 C.杭州 D.苏州
【考点】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分析】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其中以上海为中心形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解答】解:优越的位置,便利的交通,广阔的腹地,使上海发展成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它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辐射和带动作用.依据题意. 故选:A.
26.下列不属于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发展的影响的是()
A.提供灌溉水源 B.提供便利水运 C.提供旅游资源 D.提供水利发电 【考点】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分析】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
【解答】解: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有:长江为长江三角洲提供了灌溉水源、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长江航运价值高,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是承东启西的纽带,可提供旅游资源;长江下游地势低平,河流落差小,水能资源不足,不能为三角洲地区提供水利发电.根据题意. 故选:D.
台湾是祖国的宝岛.2011年自大陆赴台旅游开通后,游客日益增多.读图,回答27﹣30题.
27.与台湾岛隔台湾海峡相望的省份是()A.浙江 B.福建 C.海南 D.广东 【考点】福建省.
【分析】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岛相望的省区是福建省. 【解答】解:台湾省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故选:B.
28.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其位于台湾岛的()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考点】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分析】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解答】解: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据此图中北回归线判定东西,经线垂直于纬线可判定南北,确定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方向. 故选:A.
29.关于台湾地理描述正确的是()A.水果之乡,生产桃、香蕉、芒果等 B.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C.降水最多的地方位于台湾的西部 D.山脉主要是西北一东南走向
【考点】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域组成.
【分析】台湾山脉的走向是东北﹣西南,台湾的山脉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西侧以平原为主,台湾的南部被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台湾每年6﹣10月常受台风侵袭.
【解答】解:桃是温带水果,A错误;台湾的南部被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B正确;台湾山脉的走向是东北﹣西南,台湾的山脉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东部和中部,西侧以平原为主,东侧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选项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0.下列属于台湾经济特点的是()
A.“进口﹣加工一出口”型经济 B.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C.轻重工业并重的工业体系 D.内向型经济为主 【考点】台湾的工业的分布和发展.
【分析】台湾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从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经济飞速发展,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
【解答】解:台湾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从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导向型经济. 故选:A.
二、综合题
31.比较地域差异.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两区的分界线是甲 秦岭(山脉)﹣乙 淮河(河流),此界线大致与我国一月 0 ℃等温线吻合.
(2)图2的景观出现在图1 B 地区(填字母),此地区气候突出特征是 湿热 .(3)图1中C区域的自然景观呈明显的 东西(东西、南北)方向的变化,这种差异是由于 距海远近的不同造成的.
(4)根据图中对B区域农业的描述,请描述A区域的农业. 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有甜菜、棉花、大豆等,盛产苹果、梨、桃、杏、柿等温带水果 .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分界线;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A为北方地区,B为南方地区,C为西北地区,D为青藏地区;(1)图1中,甲为秦岭,乙为淮河,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此界线大致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吻合.
(2)图2的景观出现在南方地区,此地区的气候突出特征是湿热.
(3)图1中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呈明显的东西方向的变化,这种差异是由于距海远近,降水多少的不同造成的.
(4)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有甜菜、棉花、大豆等,盛产苹果、梨、桃、杏、柿等温带水果. 故答案为:(1)秦岭;淮河;0;(2)B;湿热;(3)东西;距海远近;(4)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有甜菜、棉花、大豆等,盛产苹果、梨、桃、杏、柿等温带水果.
32.国土治理,协调发展.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两个高原纬度位置偏低的是 云贵 高原.图甲和乙所示景观,能反映黄土高原地貌特点的是图 乙,这里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川(黄土高原、黄土梁、黄土峁、川).两个高原区都运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煤炭 .
(2)贵阳被称为“避暑凉都”,造成该地七月气温较凉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地形,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 窑洞 .
(3)在云贵高原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AC(多选)
A.石林景观 B.羚羊成群
C.壮观的梯田 D.一马平川
(4)两个区域的生态问题都比较严重,云贵高原的生态问题是石漠化现象较为严重,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是
水土流失 .图是玲玲与贝贝对区域环境整治经验的介绍,谁的说法更适合黄土高原? 贝贝 .
【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分析】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其景观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主要的治理措施是植树种草等,云贵高原地形特点是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中,纬度位置偏低的是云贵高原,图甲所示的是云贵高原的景观,图乙所示的是黄土高原的景观,黄土高原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沟壑纵横的景观;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川.两个高原区都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煤炭.
(2)贵阳被称为“避暑凉都”,原因在于贵阳位于云贵高原上,气温较低,所以造成该地七月气温较凉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窑洞.
(3)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在该高原可能看到的景观是石林景观及壮观的梯田.(4)两个区域的生态问题都比较严重,云贵高原的生态问题是石漠化现象较为严重,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是贝贝的观点,这样的做法既保护了环境,又有经济收入. 故答案为:(1)云贵;乙;川;煤炭;(2)地形;窑洞;(3)AC;(4)水土流失;贝贝.
33.积极合作,共同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綢之路,其核心是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等高新领域合作为引领的发展战略.对于新疆来说,可以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
(1)“一带一路“的核心是构建以 能源 合作为主轴.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 天然气 资源.通过
西气东输 工程运输上海和广州,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
(2)塔里木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其主要原因是 距海远,周围有高山环绕,来自海洋的水汽不易到达 .(至少写出两条)
(3)与古代“丝绸之路”相比,现代“丝绸之路”首要交通远输方式是铁路运输.在我国境内,其依托的主要交通干线是 陇海线 线、兰新线和北疆线.(4)陆上丝绸之路途经中亚的 哈萨克斯坦(国家)、西亚的 伊朗(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经过南亚的 印度(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使我国同中亚.、南亚周边国家以及欧亚国家之间加强了 合作,对各区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考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土地面积约166万千米2,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6,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新疆边境线漫长,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新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 【解答】解:(1)“一带一路“的核心是构建以 能源合作为主轴.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资源开发、输气管道铺设、城市管道和工业利用等相关工程.西部地区蕴藏着22.4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每年可向东部地区输气120亿立方米,并可稳定供气30年.工程将铺设两条直径1.5米的主干输气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
(2)新疆塔里木盆地深居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新疆的盆地内部因蒸发强烈,地表水难以保存,沙漠、戈壁广布.
(3)与古代“丝绸之路”相比,现代“丝绸之路”首要交通远输方式是铁路运输.在我国境内,其依托的新亚欧大陆桥是连接亚洲与欧洲的铁路大动脉,中国境内由陇海、兰新、北疆铁路组成,在新疆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对接.(4)陆上丝绸之路途经中亚的哈萨克斯坦(或乌兹别克斯坦等)、西亚的伊朗(或土耳其).海上丝绸之路经过南亚的印度(或斯里兰卡)“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使我国同中亚.、南亚周边国家以及欧亚国家之间加强了合作,对各区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故答案为:(1)能源;天然气;西气东输;
(2)距海远,周围有高山环绕,来自海洋的水汽不易到达;(3)陇海线;
(4)哈萨克斯坦;伊朗;印度;合作.
34.熟知乡土,热爱家乡.京津冀协同发展是2016年我国政府工作要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与北京相邻的城市有 天津 等,北京的一部分职能将分散到这些城市中.(2)石家庄位于北京的 西南 方向,西侧为 太行 山脉,与北京之间联系方便,连接两地之间的铁路 京广线 .
(3)焚风是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石家庄市出现焚风时,日平均气温比正常时能偏高10℃左右,分析石家庄出现焚风的主要原因. 石家庄位于太行山的东麓,处于过山气流的背风坡
(4)雾霾困扰京津冀人们的生活,请你谈谈我们如何应对雾霾.(至少两点)尽量避免外出,减少户外运动,出门带 口罩,关好门窗,进门先洗脸、漱口、清理鼻腔等等
(5)请谈谈京津冀一体化对石家庄人的影响.(至少两点)
【考点】河北省.
【分析】河北省怀抱北京、天津两市,因地处黄河之北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期,河北省北部属于燕国,南部属于赵国,故人们常将河北省称为“燕赵大地”.元、明、清时期和建国以来,河北省因邻近国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十分突出. 【解答】解:(1)读图可知,图中与北京相邻的城市有天津等,北京的一部分职能将分散到这些城市中.
(2)石家庄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西侧为太行山脉,与北京之间联系方便,京沪线是连接两地之间的铁路;
(3)石家庄位于太行山的东麓,处于过山气流的背风坡,故石家庄出现焚风;
(4)出现雾霾天气时,应尽量避免外出,减少户外运动,出门带 口罩,关好门窗,进门先洗脸、漱口、清理鼻腔等等;
(5)京津冀一体化使人们的出行更方便,环境更优美,生活水平更高. 故答案为:(1)天津;
(2)西南;太行;京广线;
(3)石家庄位于太行山的东麓,处于过山气流的背风坡;
(4)尽量避免外出,减少户外运动,出门带 口罩,关好门窗,进门先洗脸、漱口、清理鼻腔等等;
(5)出行更方便,环境更优美,生活水平更高.
高中会考字音试题及答案 篇6
B. 咀嚼 jué 精髓 suǐ 讣告 pù 数见不鲜 xiān
C.谲诈 jué 箴言 zhēn 羸弱 yíng 妍媸毕露 chī
D.缱绻 quǎn 哂笑 shěn 梵语 fàn 轻鸢剪影 yuān
2.下列各组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A.晦涩 避讳 诲人不倦 毁誉参半
B.荟萃 杂烩 市侩之气 自惭形秽
C.栖息 蹊跷 芳草萋萋 休戚相关
D.沦陷 腈纶 囫囵吞枣 抡拳使棒
3.下列各组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歼灭 悭吝 草菅人命 缄默无言
B.瘠薄 辑录 亟待解决 佶屈聱牙
C.挑剔 孝悌 感激涕零 风流倜傥
D.症结 诤友 云蒸霞蔚 铮铮铁骨
4.下面各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禅让 chán 整饬 chì 纰漏 pī 为虎作伥 chāng
B.跻身 jī 滂沱 pāng 狡黠 xié 繁文缛节 rù
C.攻讦 jié 剽窃 piāo 莅临 lì 焚膏继晷 guǐ
D.戕害qiāng 斐然fěi 颠簸 bǒ 泾渭分明jìng
5.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渲染 喧哗 煊赫一时 气宇轩昂
B.灼热 着装 勤能补拙 擢发难数
C.训练 驯服 徇私舞弊 为国殉难
D.造诣 谥号 自怨自艾 大学肄业
6.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峙zhì 栏楯shǔn 一哄而散hòng
不容置喙huì
B.悄然qiāo
草屦jù
向隅而泣yú
得鱼忘筌quán C.绯闻fēi
付梓zǐ
叱咤风云chà
浑水摸鱼hún D.岑寂cén
掾吏yuàn 扛鼎之作gāng
呱呱坠地guā
7.下列加点的字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一组是()A.jìn 竭尽 尽职 尽快 取之不尽 B.hènɡ 横财 横祸 横死 横行霸道 C.ɡònɡ 供词 供职 供奉 供不应求 D.yīnɡ 应届 应该 应声 应有尽有
8.下列各组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挟制xié 脸颊 jiá 隽永jùn 拈轻怕重niān B矫饰jiǎo 蜷缩juǎn 渲染xuàn 怙恶不悛hù C.濒临bīn 造诣yì 油渍zì 含英咀华jǔ D.稽查jī 围歼 jiān 偌大ruò 锃光瓦亮chéng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A.拮据 攻讦 孑然 张灯结彩 桀骜不驯 B.阴暗 殷红 姻缘 万马齐喑 音容笑貌 C.惬意 盗窃 契约 提纲挈领 锲而不舍 D.赦免 威慑 赊账 跋山涉水 拾级而上
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A.腼腆 忝列 暴殄天物 恬不知耻 B.炽热 敕封 整饬纪律 叱咤风云 C.锃亮 逞能 惩前毖后 游目骋怀
D.尽管 觐见 加官晋爵 噤若寒蝉
1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无误的一组是()
A.洞穴xuè 洗漱shù 福祉zhǐ 妍媸毕露lù B伫chú立创 chuāng伤 缱绻quǎn 惊魂甫fǔ定 C伉俪kàng 溘kè然 剜wǎn心 朝暾(dūn)夕月 D安谧mì 憎恶zēngwù 哺bǔ育 不系xì之舟
12.下列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A.果脯pú 省xǐng察 炽zhí热 傣dǎi族 B.纰pī漏 单chán于 埋mái怨 叨tāo扰 C.辟bì邪 盘桓huán 牲畜chù 惊蛰zhí D.模mó样 应yīng允 折shé耗 解jiè押
13.下列字音与所给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露lù
露骨 原形毕露 露相 藏头露尾 B.供 gōng 供给 供不应求 提供 供需脱节 C.鲜xiān
鲜见 寡廉鲜耻 时鲜 鲜为人知 D.辟 bì
复辟 开天辟地 辟邪 透彻精辟
1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膨胀 涨价 徜徉 苌弘化碧
B.赝品 端砚 吊唁 构筑堤堰
C.深邃 瑞雪 老纳 方枘圆凿
D.焗油 飓风 拮据 含英咀华
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滑稽jī
愠怒yùn
菲薄fěi
岁在癸丑kuí B.喋血dié
贮藏zhù
浸渍zì
强颜欢笑qiǎnɡC.豢养quàn
孙膑bìn 骄横hènɡ 长歌当哭dānɡ D.攒射cuán 惩创chuānɡ 慰藉jí 放浪形骸hái 16.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商贾
训诂
桎梏
呱呱坠地
B.炽热
不啻
鞭笞
摧山坼地
C.症状 正月 蒸腾 狰狞可畏
D.滞留 投掷 对峙 栉风沐雨
17.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是()
A、踟蹰 zhí zhú 伶俜 pīng 憨厚 hān 庐冢 zhǒng B、形骸 hái 浸渍 zì 喋血 dié 钟磬 pán C、菲薄 fěi 嘲哳 zhā 天台 tāi 阡陌 qiān
D、玉簟 diàn 公姥 mǔ 惬意 qiè平仄 zé
18.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A、儒腐 嗫嚅 濡染 蠕动 妇孺
B.婵娟 禅让 蝉联 惮烦 禅杖
C.绯红 斐然 扉页 菲薄 翡翠
D.噪音 燥热 腥臊 躁动 害臊
19.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疲惫
蓓蕾
悖谬
凤冠霞帔
关怀备至
B.斑驳
湖泊
脉搏
日薄西山
英姿勃发
C.差劲
惊诧
古刹
姹紫嫣红
叱咤风云
D.矗立
触犯
罢黜
怵目惊心
相形见绌
20.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蚕食 羞惭 惨不忍睹 断壁残垣
B.江皋 缟素 病入膏肓 替罪羔羊
C.愚氓 牛虻 对天盟誓 蒙混过关
D.慰藉 界碑 戒备森严 浑身解数
字音半小时1答案
1、[解析]选 D(吞言咽yàn理 讣告fù 羸弱léi)
2、[解析]选B(A项“歼灭”jiān,悭吝qiān,草菅人命jiān,缄默无言jiān“;C项”挑剔tī,孝悌tì,感激涕零tì,风流倜傥tì“;D项”症结zhēng,诤友zhèng,云蒸霞蔚zhēng,铮铮铁骨zhēng)
3、[解析]选C(A“晦”“讳”读huì,“毁”读huǐ;B“荟”“烩”“秽”读huì,“侩”读kuài;D“沦”“纶”“囵”读lún;“抡”读lūn)
4、[解析]选C(A项中,“禅让”中“chán”应为“shàn”;B项中,“狡黠”中“xié”应为“xiá”;D项中,“泾渭分明”中“jìng”应为“jīng”)
5、[解析]选C(C项中加点字均读xùn;A项中“渲”读xuàn,其余均读xuān;B项中“拙”读zhuō,其余均读zhuó;D项中“谥”读shì,其余均读yì。)
6、[解析]选A(B悄-qiǎo;C咤-zhà;D呱一gū)
7、[解析]选D。A.尽jǐn快;B.横hènɡ行霸道C.供ɡōnɡ不应求
8、[解析]选C。A项中“隽”应为juàn B项中 “蜷”应为quán
D项中“锃”应为zèng
9、[解析]选A(A全都读jié;B“殷”读yān,其他都读yīn;C“契”读qì,其他都读qiè;D “赊”读shē,其他读shè。)
10、[解析]选B(A“恬”读tian,其余读“tian”B全读“chi” C“锃”读“zeng”.“惩”读“cheng”“逞”“骋”读“cheng” D“尽”读“jin” 其余读“jin”)
11、[解析]选D(A洞穴(xuē)B伫立(zhù)缱绻(qiǎn)C朝暾(tūn)夕月 剜(wān)心
12、[解析]选A(脯,fú;炽,chí;埋,mán;蛰,zhé;模,mú。)
13、[解析]选B,A露(lòu)相,C除“时鲜”读“xiān”外,其余三个都读“xiǎn”,D、开天辟地、透彻精辟 读pì。
14、[解析]选D(分别读作jú、jù、jū、jǔ;A分别读作zhàng、zhǎng、cháng、cháng;B均读作yàn;C分别读作suì、ruì、nà、ruì)
15、[解析]选B(A、癸 guǐ C、豢 huàn 当 dàng D 藉 jiè)
16、[解析]选D(D都读zhì。A“贾”与“诂”读ɡǔ, “梏”读ɡù,“呱”读ɡū;B“炽”与“啻”读chì,“笞”读chī“坼”chè;C.“症”zhènɡ读,“正”、“蒸”与“狰”读zhēnɡ)
17、[解析]选C(A中“踟蹰”读“chí chú”,B中“磬”读“qìng”,D中“仄”读“zè”)
18、[解析]选A(A项都读rú;B项,chán,shàn,chán,dàn,chán;C项,fēi,fěi,fēi,fěi,fěi;D项,zào,zào,sāo,zào,sào)
19、[解析]选D
D全同。A项:“凤冠霞帔”的“帔”读音与其他加点字不同;B项:“湖泊”的“泊”读音与其他加点字不同;C项:“叱咤风云”的“咤”与其他加点字读音不同
20、[解析]选C A“惨”读cǎn,其余读cán;B“缟”读gǎo,其余读gāo;
【2016高中政治会考试题】推荐阅读:
2023高中政治会考模拟试题专题03-18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政治常识)10-11
高中政治会考真题12-25
黑龙江 高中 会考知识点 政治 哲学10-15
河南省2016届高中毕业班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文综政治试题04-08
初高中政治衔接试题06-07
职业高中高考政治试题04-04
2022东华高中高三政治模拟试题03-13
贵州省政治会考试题06-08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试题答案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