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法律的尊严(试题)(共7篇)
感受法律的尊严(试题) 篇1
《感受法律的尊严》学案
一、基础知识
1.一个现代公民成熟的标志是。
2.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有哪些?
①,②、,③。
3.法律的特征有哪些?
①;
②;
③。
4.我国法律具有哪些作用?
①我国法律具有作用。我国法律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同时,还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②我国法律具有作用。我国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5.对待法律应持的态度是什么?、、,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6.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包括哪几类?
①凡不履行,或者做出,都是违法行为。
②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可以将它们分为三类:A.违法行为: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B.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C.违法行为:违反刑法的行为。
③三类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相对刑事违法行为而言,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因而称它们 为行为。
7.什么叫犯罪行为?犯罪行为有哪三个基本特征?
①犯罪行为是指具有、并依法应受的行为。
特征;B.犯罪是一种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C.犯罪是应受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
8.什么叫刑罚?刑罚包括哪几类?
①刑罚又叫、,是指对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②根据刑法的规定,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和两大类。
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包括、、、、五种。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三种。
9.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怎样?
①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②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就会。
③遵守纪律,也是的表现。
10.未成年人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①我们应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做一个守法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从做起,预防违法犯罪。②犯罪行为具有三个基本特征:A.犯罪是具有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②认真学习,这部法律设专章规定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给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
③我们一定要重视,“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自觉,,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二、典型例题
1.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而青少年又处在生理和心理巨变时期,因此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做到知法、守法、用法是十分必要的。
(1)请说出你知道的与你关系比较密切的5部法律名称。(5分)
(2)连连看:请你把下列行为规则与相对应的受约束的对象用线连接起来(5分)
行为规则受约束的对象
中学生守则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工人
法律当地村民
厂规厂级中学生
乡规民约全体社会成员
(3)通过连线,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并谈谈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有什么区别。(6分)
2.2004年2月上旬,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马加爵在与 其同学唐学李、邵瑞杰、杨开红等人为琐事争执,认为邵瑞杰等人说自己为人差、性格古怪等,并认为自己在学校的名声受到诋毁,感到很绝望,于是决定将4人一起杀害。2004年2月13日至15日,被告人马加爵采取用铁锤打击头部的同一犯罪手段,将唐学李等4名被害人逐一杀害,并把被害人尸体藏匿于宿舍衣柜内。后乘坐昆明至广州的火车逃离昆明。经公安部通缉,被告人马加爵3月15日晚被海南省三亚市公安机关抓获归案。4月24日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结合这一案例分析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3分)
(2)马加爵受到了哪些刑罚制裁?(2分)
(3)通过这一案例你受到了什么启示?(4分)
3.中学生张某原来表现较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后来,跟社会上有流氓行为的人往来,逐渐变得无心学习,不交作业,经常旷课,有时还偷拿同学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的批评教育。但他没有接受教训,又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还参加赌博等,被公安机关拘留。他仍不悔改,一天晚上,趁李大娘的儿子出差未归,持刀爬进李大娘家,企图盗窃财物,被发现后,张某把李大娘打昏在地,并偷走了现金一千元。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
(1)张某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2分)
(2)张某的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2分)
(3)张某由好到坏,最后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4分)
(4)我们青少年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4分)
4.2005年的,某城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对在押的未成年犯进行了调查统计,以下是部分调查数据。
材料一:从现有的不良行为看,经常吸烟者占69.7%,经常喝酒的占60.06%,有打架行为的占57.58%,有旷课行为的占49.86%,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由赌博行为的占44.08%,上课携带管制刀具的占41.6%,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音像制品的占31.96%。
材料二:从犯罪类型看,抢劫罪居于首位,占51.79%;其次是强奸罪,占19.01%;此外还有故意杀人、敲诈勒索、绑架等罪名。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中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行为?这两种行为之间有什么联系?(4分)
(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应得到哪些启示?(4分)
三、巩固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A.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B.由国家制定或认可C.体现统治阶级意志D.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一般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宪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行为B.一般违法与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是不同的C.受到刑罚处罚才是犯罪,一般违法也无所谓
D.某校学生王某在与别人发生口角后,因害怕被报复,将家里的一把匕首带到学校。王某的这种行为违反了学校纪律,但不违法。
3.有句名言:“蔑视社会秩序的最明显最极端的表现就是犯罪。”这句话主要说明犯罪是()
A.危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B.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C.违反刑法的行为D.应受刑罚的行为
4. 下列是犯罪行为的是()
A.某学生家长,因孩子不听管教,惩罚孩子下跪B.陈某伙同几个青年撬门撬锁入室盗窃财物价值7000多元
C.课间,南南趁同桌不在,偷了他一本故事书D.小杉喜欢集邮,不经同桌允许,撕下邮票据为己有
5.一般违法和犯罪行为具有的共同点有()
①它们都具有社会危害性②它们都违反了刑法
③它们都应当受到刑罚处罚④它们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6.“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法律意义上讲,告诉我们的道理主要是()
A.有小偷小摸行为的人必然会走上犯罪道路B.“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是危险的C.只要自己不犯错误,用不着学法D.不良行为都会发展为违法犯罪
7.中学生要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必须()
A.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B.自觉纠正严重不良行为
C.远离有不良行为的同学D.不与社会上的人往来
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轻微不良行为对我们影响不大B.我不偷不抢,有一点违法行为不要紧
C.小华认为同桌曾经偷过别人的东西,应该离他远远的,防止自己受影响
D.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9.某窃贼在行窃后逃窜时被周围的居民围住,愤怒的居民将窃贼打得遍体鳞伤,巡警闻讯及时赶来,将窃贼带走。对这一案件,有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窃贼的行为是违法行为②窃贼违法,挨打活该
③居民殴打贼的行为侵犯了窃贼的人身权利④我国法律鼓励公民用各种方式同违法行为做斗争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10.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包括()
①管制②罚金③没收财产④剥夺政治权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依法判处成克杰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中的“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A.属于主刑B.属于附加刑C.只能独立使用D.属于行政处罚
12.吸毒人员陈某,以贩养吸,选择贩卖鸦片5000余克,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死刑。从法律的角度看,陈某行为的本质特征是()
A.触犯了刑法B.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吸毒者身心受到摧残D.对他人的危害性不大
13.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使我们反对“台独”有了法理依据。这体现了法律____的特征。
A、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B、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由国家制定或认可D、具有不可违反性
14.成克杰在担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单独或伙同情妇李平收受巨额贿赂。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成克杰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00年9月14日对成克杰执行了死刑。这说明
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法律对犯罪分子具有约束力D、法律靠舆论力量保证实施
15.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
A、惩处违法犯罪分子B、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C、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D、根除社会上的违法行为
16.我国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如果拾得遗失物,不归还失主。这是
A、刑事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C、违宪行为D、严重的违法行为
(二)简答题
1.材料一: 2004年,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省部级高官中的腐败问题被一一查处,贪赃枉法者纷纷落马。
材料二:列宁说:“如果没有一个能迫使人们遵守法律规范的机构,法律也就等于零。”请问: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法律的哪一特征?(4分)
(2)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4分)
2.材料一: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的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青少年刑事案件总数的79%以上。
材料二:刘某,15岁,初中毕业,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一日,刘某因无钱上网,为达到勒索钱财的目的,临时起意将邻居家7岁男孩方某骗至山湾偏僻处。方某不愿前行,刘某遂卡其脖子,见方某呼救,又用石块猛砸其头部数下,强行拖到树林中。因见方某昏迷不醒,刘某立即逃离,后法医鉴定,方某死亡原因是因钝器打击致颅骨骨折、颅内出血所致。
(1)根据材料一,我国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专门颁布了哪两部法律?(2分)
(2)刘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他将会受到的是什么处罚?(2分)
(3)根据材料一、二,我们未成年人应该怎样防患于未然而不违法?(3分)
(4)当你遇到类似刘某的这种行为时,你会采取哪些既灵活又有效的方法同这种违法行为做斗争呢?(3分)
1.(1)略。
(2)连连看: 中学生守则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工人
法律当地村民
厂规厂级中学生
乡规民约
(3)①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更离不开法律;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但又不同于其他行为规范,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②法律于其他行为规范的区别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2.(1)①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②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③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马加爵受到了死刑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两种刑罚。(3)①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②我们要认清犯罪的危害,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③要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④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特别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自己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3.(1)张某在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参加赌博等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2)张某持刀爬进李大娘家盗窃财物和打伤李大娘属于犯罪行为。
(3)说明了违纪、违法和犯罪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如果不学法,不知法,就容易学坏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4)我们青少年要从小树立法律意识,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4.(1)答:材料一属于违纪或一般违法行为,材料二属于犯罪行为。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一般违法与犯罪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答:我们要预防违法犯罪,就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我们一定要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杜绝不良诱惑;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自觉履行受教育得义务,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二)简答题
1.(1)材料一说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材料二说明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2)略。言之有理即可。
2.(1)《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犯罪、刑罚处罚
(3)①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②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杜绝不良诱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公民。
(4)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
鸣谢特价区网()帮忙整理,想知道返利网怎么返利,请登陆特价区返现网
感受法律的尊严(试题) 篇2
一、尊严的内涵
尊严是人之根本, 纵观我国历史, 不乏有为了尊严而舍生忘死的先例。如《礼记·檀弓下》所言“志者不食嗟来之食”, 《论语》“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告子上》“一箪食, 一豆羹, 得之则生, 不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尊严之贵重, 生命和荣誉都无法将之取代, 那么尊严到底是什么?如何来界定尊严?虽然世界各国在立法上都曾涉及尊严一词, 但尊严的具体内涵却没有在法条上进一步明晰。如1948年《人权宣言》第1条规定, 人人生而自由, 在尊严与权力上一律平等。人皆有理性与良知, 应该以博爱的精神互相对待。《德国联邦基本法》第1条规定人之尊严不可侵犯, 尊重及保护此项尊严为所有国家机关之义务。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从术语使用角度来看, 我国宪法规定的是人格尊严, 而不是人的尊严, 那么这两者关系如何, 如何界定?有学者认为尊严从个体意义上说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拥有应有的权利, 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所尊重, 简而言之, 尊严就是个体权利被尊重。人格尊严是指人作为人应具有的最起码的资格, 是人之为人所必须享有的地位、待遇和应受的尊重。人的尊严, 简单说, 是人作为人应当享有的尊严。……人格尊严主要指人在道德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尊严……道德和精神方面的尊严只是人的尊严的一个方面, 除此以外还包括人的非道德、非精神方面的尊严, 如人在物质生活方面、政治生活方面、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尊严……在我国语境中, 人的尊严远远超出了人格尊严的文义承载范围……人的尊严蕴涵于宪法具体基本权利规范体系之中。将我国现行宪法中“人格尊严”理解为“人的尊严”在法学领域的具体化更为恰当。“人的尊严”应该是“人格尊严”的上位概念, 为“人格尊严”提供宗教背景和哲学基础。
二、受赠人尊严的保护现状
尽管尊严感是每个人的一种本质特征, 但人们并非每时每刻都能深刻体验到其存在和感受到其珍贵。当前, 社会上上演的形形色色的慈善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冲突, 同时也带来了人们思想上的巨大震荡。陈光标现场洒钱的高调慈善、李春平为患病少女拍照捐款30万以及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被取消资格等事件, 饱受人们争议。人的自尊会因他人的残酷行为而遭到毁坏, 有学者解释了这一现象, 认为尽管受辱者一般并不重视关于社会成功和有否有价值的判断标准, 但侮辱者成功地击败了受辱者的自尊, 让她感到自己毫无价值、名誉受损、人格贬低。侮辱、伤害、阻碍他人都会让人感觉自己被社会排斥。在当前各地报道的慈善事件中, 行善方式不妥侵犯受赠人尊严的现象可归结为这样几种。
(一) 慈善不纯净, 受赠人被工具化
我国慈善事件仍处在发展初期, 当前的慈善还不是完全纯粹、利他的慈善, 行善者在慈善活动中仍掺杂着私心杂念和“自我需求”。慈善的动机无非是为了广告宣传、政治目的、一种责任形式或社会合同的某种表达或无私心利他动机。有学者认为慈善捐赠者之所以从事慈善是因为捐赠者能从来自于慈善捐赠行为本身、他人对捐赠人给予的名誉上的评价以及捐赠后的行为中得到某种精神上的满足。行善者为达到自己的目的, 往往把受赠人当作工具来使用, 这无形中侵害了受赠人的尊严。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被任何人利用作为工具, 而是被作为目的对待, 这即是其尊严之所在, 因此人置其自身于世上所有其他非人类之生物之上, 并超越所有之物。凡是具体的个人被贬为客体、纯粹的手段、或是可任意替代的数值时, 便是人性尊严受到侵犯。这些自私的慈善与买卖无异, 最终慈善家用手中的金钱, 去买受赠者的尊严, 去买社会的良好评价, 去买自己未来事业的前途。
(二) 布施式的慈善普遍存在, 受赠人平等地位被打破
同情必然造成对救助对象尊严的损害。从某种意义上说, 同情和慈善表达的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 同情他人者总拥有一种优越感, 而被同情者之所以引发同情, 是因为其无助的处境和受害的状况, 并失去了对自身状况的控制能力。因而在救助过程中, 被救助者虽然博得了同情, 但是也丧失了自尊。在现代慈善理论中, 慈善主体间的关系平等这一特点已为人所共识。现代公民平等权利观认为慈善是平等主体之间出于真诚友爱的情怀而作出的善举, 接受帮助是弱者应得的一种基本权利。救助不是以个人恩赐的方式直接给予他人, 而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公益机制 (如各类基金会或慈善组织) 间接地到达他人手上, 而接受帮助则是现代社会中困难群体“应得”的基本权利。公益行为特别讲求助人者和受助人的平等权利, 不会存在施恩一方要求知恩图报, 被救济一方也不会对施恩方有受人点滴之恩必以涌泉相报的狭隘报恩行为。慈善并不是恩赐, 而是一种平等的救助关系。行善者之所行善是出于一种“道德责任”。哲学家康德认为“道德责任”是人服从自己内心的“道德命令”。个人服从自己内心的同情心, 用爱去对待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人, 用金钱或物品去帮助他们, 这才是慈善的原意所在。而如果要说感恩, 需要感恩的还包括行善者, 慈善家的捐助不是单纯的奉献, 他们其实从中也获得很多:获得心灵的愉悦感、良心的实现、声望以及感动, 因此他们也应该有一份感恩的心情, 比如在荷兰, 在助人时获得受助者的感谢后, 作为施助者也会向受助者表示感谢, 感谢他给自己行善的机会。
三、加强受赠人尊严保护的建议
(一) 坚持以人为本, 做到人格的普遍尊重
普遍人格的尊重就是要认识到人是一切行动的原因和最终归宿, 这就是我们当代社会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成熟的慈善应注意细节, 在慈善活动中应处处考虑受赠人的心理感觉和尊严的保护。慈善应该润物细无声, 在慈善方式选择上应避免大张旗鼓, 注意保护受赠人隐私权。在荷兰, 媒体在报道慈善活动时不会提到某个具体的受助人。在荷兰人看来, 媒体的曝光会侵犯受助者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除此之外, 转变受助者的身份变被动为主动也将是一个不错的做法, 如有的组织致力于保护穷人的尊严, 让他们参与慈善救助项目的管理活动, 而且很多组织的志愿者和员工都是该组织的以往服务对象。义工服务也能将行善者与受赠者距离拉近, 减少金钱带来的羞辱感和隔阂。
(二) 明确尊严的内涵, 赋予受赠人具体权利
正如德国著名法哲学家赫斯特所指出的, 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伦理和法律概念, “尊严”却一直没有一个清晰可辨的含义。即便是在视尊严为全部社会秩序最高价值的德国, 其宪法法院也一直避免对尊严进行定义, 这种情况造成了人们对这一概念的滥用以及它自身的贬值。为避免受赠人尊严被侵犯, 加快尊严的有关立法显得极为必要, 我国法律应明确罗列尊严的具体表现, 并在宪法中充实有关尊严的条款。除此之外, 还应充实合同法的相关条款, 如受赠人的索要权和信赖利益损失的索要权等。
(三) 倡导团体捐赠, 减轻受赠人心理负担
陈光标台湾洒钱遭到台湾民众的抵抗, 但后来改成由本地慈善部门代为发放, 就受到了台湾穷人和社会的一致认可。这一事件表明, 受赠人对面对面、一对一式的捐赠较为反感, 而对由组织发放不需要本人出头露面的捐赠较为认可。为顾及受赠人心理感受, 笔者认为, 当前的慈善活动应避免直接捐赠, 尽量转由团体来组织为好, 比如间接捐赠、设立公益专项基金、设立基金会 (公募或非公募) 、设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法人基金等, 通过专业中介组织运作, 这种匿名式捐赠和匿名式受赠, 不仅可以避免行善者对受赠人的苛刻要求, 同时也可以减轻受赠人的心理负担, 避免伤害受赠人尊严, 让慈善活动减少纷争, 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助氛围。
参考文献
巧设教学情境 感受法律尊严 篇3
关键词: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情境
中图分类号:G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8-0040-02
法律渗透在生活之中,法律无处不在。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尚不成熟,法律意识不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未成年人只有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才能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保护自己。在法律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力求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激发学生学法、知法热情,增强学生守法的意识,提升学生用法的能力,为培养新时期学生的职业能力奠定必要的基础。
一、巧设生活情境,真实体验生活,激发学法、知法热情
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促成一种学生能够探索发现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在讲授法律知识的过程中,我注意从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通过讲故事、说现实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法、知法的热情。如讲“法律的作用”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先引导学生联系现实,回答问题:看看现在周边的河流,还有没有清澈见底的?二十几年前,小孩们可以在小河中游泳、打水仗,河里的鱼鲜美好吃,妇女在河边洗衣服;而现在河里的鱼许多已经不能吃了,就连河水的颜色有时也泛黑,发出怪味,这是为什么呢?
真实生活、真实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他们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就会发出感叹:“保护自然环境是多么重要啊!”此时,再引出《环境保护法》,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已经非常重视环保问题了,专门制定了这部法律,规范人们的环保行为,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接着,再进一步举例介绍《环境保护法》的作用……这样教学,以学生真实生活感悟为起点,联系实际渗透法律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法、知法的热情,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习惯。
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情境中,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法、知法的热情。如在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我先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超市,让墙上、黑板上、柜子里挂满或摆满各种有关消费者安全的食品、饮料、调料……另外,在教室的后墙上方,贴上一些标语,创设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使学生步入教室就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既激发了学习欲望,又达到了情与知的完美结合。
二、巧设问题情境,探究真实生活,提高守法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和探究意识是诱发学生不断观察、体验、发现和创造的动因。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例如在讲“权利和义务关系”知识点的时候,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享受权利重要?还是履行义务重要?为此,我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一场辩论。正方观点是:享受权利比履行义务重要;反方观点是:履行义务比享受权利重要。学生们争论激烈。通过辩论,同学们明白了,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都重要。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辩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通过辩论,使他们的理解更深刻,守法意识大大增强。
再如,在讲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时候,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同的消费者对消费维权有着不同的态度,怎样才能知道其他的消费者对消费维权问题的态度呢?同学们集思广益,有的同学提出进行网络搜索,有的同学提出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网络搜索和调查问卷整理,同学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生活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受到侵害后,有忍气吞声型、以牙还牙型、依法维权型;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还存在,所以我们国家应加大执法力度,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都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在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法律知识深入到了每个学生的心里,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巧设表演情境,感受真实情感,提升用法能力
创设表演情境.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用法的能力。如在讲“学会保护自己”这一知识点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并让学生进行表演:有一天章辉和李林回家晚了,在一个僻静的路口,突然窜出一群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他们抓住章辉进行敲诈。李林还没回过神来,就被他们推了一把:“小东西,你还不快滚,是不是要陪他挨打呀?”李林该怎么办?A.撇下同学离开;B.和他们拼命;C.回学校找帮手,不信打不过他们……如果你是李林,在朋友遭遇危险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同学们通过表演和观看讨论,最终得出结论,不能硬拼,只能智取,更不能以身试法,以暴制暴。为此,同学们提出了求助救援法、记住特征法、寻机抽身法、智捉迷藏法、借虎吓狼法等多种保护自己、依法维权的方法。通过这种贴近生活而又紧扣心弦的真实表演,学生深刻认识到了增强法制观念,掌握自我保护方法的重要性,他们的用法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善于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必将充分发挥政治课在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一名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培养新时期学生的职业能力奠定必要的基础。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篇4
一.课程标准的依据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二、本课内容结构
注意:“▲”为知识点,“★”为理解 “ ●”为运用 “※”为落脚点或结论
第一框 走近法律
第一目“我们身边的规则”。本目从学生身边熟悉的规则引入,分析了法律的特征,重在培养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法律的含义:
★结合实际情况,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国法律的本质: ▲法律的三个特征:
★区分法律与道德、纪律的不同。(具体内容见《掌控中考》P6)
※ 主要是树立这样的信念──按规矩办事,尊重规则;对于法律的特征,多采用典型材料说明,要求分析说明。
第二目“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的作用。(具体内容见《掌控中考》P6)▲ 法律的规范作用:
▲ 法律的保护作用:
★ 为什么生活离不开法律?(※要充分思考,从多角度回答问题,感悟到法律不仅对我们有约束作用,更对我们有保护作用,法律是我们的守护神,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有利武器。)
第二框 法不可违
第一目“谁都不能违法”。(具体内容见《掌控中考》P6)
▲违法行为的含义: ▲违法行为的类别: ★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
●如何认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搜集身边案例,例举违法行为。※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要知道,A、有了违法行为,就要承担法律责任,接受法律制裁。(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如赔偿损失、返还财产、支付违约金等。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处罚如罚款、行政拘留等,以及行政处分如警告、记过、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公职等。对于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来说,则要求承担刑罚处罚的法律后果。)
B、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维护人们额合法权益。
C、明确是否犯法关键要看是否触犯了法律;要落实在行动上,真正能够自觉守法。
第二目“犯罪必受惩罚”。
▲ 犯罪的含义: ▲ 犯罪的特征: ▲ 刑罚:
▲我国刑罚的种类:
第三框 防患于未然
第一目“认清犯罪危害”(具体内容见《掌控中考》P6)
▲不良诱惑及其危害: ▲抵制不良诱惑的具体方法
●认识自己身边有哪些不良行为,明确其危害,寻找矫治这些行为的方法,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犯罪行为的代价极大。认识到犯罪不仅对社会、对他人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也给自己的家庭、给自己带来灾难。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青少年应憎恶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 ▲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有的犯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观原因 ●怎样预防犯罪?
※此部分内容是重点内容,要利用发生在身边的类似事例来进行分析、充分思考,自己归纳,真正认清犯罪的危害,特别是对犯罪者本人的危害应有深刻的认识;要真正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保护遵循的原则,即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一、课标的具体要求
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学法用法”:“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二、本课内容结构
第一框 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
第一目“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国家制定专门的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是必要的。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保障。(具体内容见《掌控中考》P6-7)
▲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国家制定的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其一,关于家庭保护。
▲ 了家庭保护的含义:(也就是家庭保护的基本要求)。
▲ 家庭保护的作用:(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主要有;家庭虐待未成年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动辄打骂,随意体罚,迫使应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等。)
※、认识到家长只顾自己一时的快乐,不对孩子尽保护的职责,这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学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后盾。离家出走对家人和自己都会造成伤害。
其二,关于学校保护。▲ 学校保护的含义: ▲ 学校保护的内容: ▲ 学校对学生进行保护的重要作用。
第二目“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具体内容见《掌控中考》P6-7)
其一,社会保护
认识社会保护的必要性。未成年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而社会环境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它们都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和生理都未成熟,如果缺少社会保护,就难以避免未成年人在社会环境中受到损害或伤害,就难以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社会保护的含义: ▲社会保护的内容: ●拓展延伸如:“未成年人为什么不宜涉足营业性舞厅?”“淫秽、暴力、凶杀、恐怖书刊、音像制品对未成年人有什么危害?” 其二,关于司法保护
▲、“司法机关”是指哪些部门。广义上的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司法保护的含义: ▲司法保护的内容:
第二框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未成年人对依法维权认识和行为方面的偏差有:涉世不深,缺少社会经验,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经常要么忍气吞声,要么私自报复。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保证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和权利,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一目“求助有路”。
★未成年人为什么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具体内容见《掌控中考》P7)★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与途径有哪些?(具体内容见《掌控中考》P7)
(注: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服务和帮助机构)
第二目:“敢打官司”(打官司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这种维权方式是在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使用的。)
▲诉讼的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具体内容见教材
P108)
第三目:“善于斗争”。
★面对违法犯罪行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具体内容见《掌控中考》P7)※ 要增强维权意识,否则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也是对违法犯罪分子的纵容,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行之有效的智斗方法:如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青少年与其作斗争时,要讲究智斗,力求在免受伤亡的前提下,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善于斗争对学生来讲是最为重要的。
※、虽然青少年作为弱势群体需要得到保护,但是只有青少年自己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依法律己、依法做事,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成长,同时又能捍卫法律尊严、维护社会稳定。要认识到,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青少年的责任。同时,还要认识到,要树立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的维权意识。
感受法律的尊严(试题) 篇5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①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知道三个基本特征;P87★②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体现;P89
★③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材料:学习了“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一节后,小军、小丽谈了自己的看法:
小军:“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通过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所以,我国法律只约束敌对分子,并不约束人民群众。” 小丽:“我国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明确地规定了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允许做,人们都会自觉守法,根本不需要国家的强制力。” 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的合法权益。P89、P90
(2)能力目标: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3)情感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法律的本质、作用
三、教学难点 :法律的三大特征
四、课型:新课
五、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自学教材,掌握基础知识:
A我们身边的规则
1、什么是规矩? 规矩是。
2、社会生活离不开
3、规则的种类及特点:(1)道德。(特点:
(2)纪律。(特点: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 的准则。)★(3)法律。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具有如下特点:★①、★②、★③、B生活离不开法律
★
1、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作为 的体现,它通过规定,规范全体成员的行为。
2、法律的作用:
★(1)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表现)①、法律规定 ;②、法律为 ;③、法律是评价。
★(2)法律的保护作用:(表现):
①、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 ”;②、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 ;③、法律通过,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3)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是:。
(二)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问题探究
答:
(三)课堂训练,巩固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对法律认识正确的是„„„„„„„„„„„„„„()
A、法律是约束普通百姓的一种规则 ; B、法律是国家领导人制定的一种规则 ;C、法律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特殊规则 ; D、制定法律就是为了惩治违法犯罪的人;
2、人们往往将法律称之为“国法”,是因为 „„„„„„„„„„„„„„()A、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B、法律一般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的C、法律体现的是全体公民的共同意志 D、法律维护社会各个阶级的根本利益3、2010年1月29日 消息,随着拆迁带来的种种冲突,今日国务院法制办将《新拆迁条例》公布,公开征求意见。这体现了我国的法律是„„„„„„„„„„„()A、全体公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B、全体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C、国家领导人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D、全世界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4、中学生刘某出于好奇,拔打119火警电话,谎称学校失火,当消防车赶到学校发现是骗局。公安机关依法对刘某追究了法律责任。以上事例表明„„„„„„()
A、法律维护了人们的合法权益; B、公共场所有维护秩序的规章制度;C、人们不能随意按自己的意愿办事; D、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1、2010年1月19日,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黄松有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50万元,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我国,即使是省部级高官触犯了国家法律也要受到法律制裁,这说明„„„()
A、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B、任何公民都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C、任何公民触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D、任何公民都可以行使立法权和执法权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只有自己不犯罪就不用与法律打交道; B、为了保护自己健康成长,青少年必须依法律已; C、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而公民的生活不一定需要法律; D、法律只依靠人们自觉遵守即可了;
3、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腐败高官纷纷落马,受到法律制裁,这表明„„()A、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D、法律只对犯罪分子有约束力。
4、下面这幅漫画说明的是„„„„()第二框法不可违A、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与缺乏法律知识有关系;
一、教学目标B、只要胆子大,犯罪就没有什么了不起;
1、知识目标: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P93、94、95C、青少年要依法律已,法律不允许做的事坚决不做;
2、能力目标:(1)能正确判断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行为。D、学习法律知识是青少年成长的需要。(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六、课后反思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附答案:
二、重点:犯罪的特征。
三、难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第七课第一框:走近法律
四、课型:新课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
1、人们说话做事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一)自学教材,掌握基础知识:
2、规则。
1、谁都不能违法
3、规则的种类及特点:(1)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是人们行为的底线。(1)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2)什么是违法?(2)局部适用。★① 违法是指
★(3)★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了★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②违法种类;违法可分为、、三类。★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③一般违法行为:是指,它包括
(二)、生活离不开法律④严重违法行为:是指,也叫做。★
1、人民意志和利益;规定权利和义务。
2、犯罪必受惩罚
2、法律的作用:(1)什么是刑法?★(1)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表现)刑法是。①、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②、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2)什么是犯罪?式、标准或方向; ③、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犯罪是。★(2)法律的保护作用:(表现):★(3)犯罪的三个特征:①、“卫士” ②、保障; ③、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①(3)以守法为荣、违法为耻。②问题探究③答: ①小军的说法错误。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力,不仅约束敌对分子,也约束(4)犯罪必受惩罚。全体人民;我们要做一个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②小丽的说法也是错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没有国家强制力作保证,(5)刑罚的种类法律可能成为一纸空文。①主刑:②附加刑:
五、课堂训练
(二)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诈骗犯王某,小时侯就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经多次批教育仍不改正,后来发展到冒充国家干
1、C
2、A
3、B
4、D部行骗,被公安机关拘留,送劳动教养3年。2008年,他利用从劳改农场保外就医之机,继续
(二)多项选择题行骗作案79次,骗得公私财物价值400多万元。王某的行为严重危害社会,触犯了刑法,被人
1、ABC
2、ACD
3、AB
4、ACD民法院依法判处无期徒刑。阅读材料思考:
(1)材料中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2)王某最终受到的处罚是一种什么样的性质的处罚?这种处罚分为哪几类?请结合案例进行说明。
(3)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答:
(三)课堂训练,巩固提高
1、单项选择
(1)王某开了间时装店,生意很红火。但他一直不交税,税务人员上门催其交税,他反而威胁说谁要他交税,我就教训谁。公安机关根据税务人员举报,给予王某拘留10天。王某补交了税款。王某之所以受到处罚,主要是因为„„„„„„„„()A、做出了法律所禁止的事; B、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C、不享受法律规定的权利; D、态度不好;
(2)、王某的行为是„„„„„„„„„„„„„„„„„„„„()
A、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一般违法行为; D、犯罪行为;
(3)2007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造成156人死亡,1080人受伤。这说明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A、一般违法性 B、严重社会危害性; C、刑事违法性; D、刑罚当罚性;(4)犯罪的法律标志是„„„„„„„„„„„„„„„„„„ „()A、严重危害性; B、民事违法性 C、刑事违法性; D、刑罚当罚性;
2、多项选择题
(1)无业青年李某,手持三棱刀强夺多名中学生财物并殴打拒交财物的学生至重伤被抓,法院依法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三年。下列对李某违法行为分析,正确的有„„()A、从违法性质上看,李某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B、从本质特征上看,李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C、从违反法律上看,李某的行为违反的是刑法;D、从法律后果上看,李某的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2)2009年7月,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国石油原总经理陈同海做出一审判决:认定陈同海犯有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一判决中的附加刑包括„„„„„„„„„„„„„„„„„„„„()A、死刑 B、缓期两年执行 C、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D、没收个人全部财产。(3)关于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没有区别; B、两者之间没有鸿沟,违法必然导致犯罪;C、两者都具有社会危害性,本质相同; D、两者都是违法行为,都应受到刑罚的处罚。(4)陈某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虚假信息,骗人钱财,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陈某的行为认识不正确的„„()
A、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B、属于犯罪行为,受到的处罚是行政处罚;C、属于犯罪行为,受到刑罚的处罚; D、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受到的处罚是行政处罚;
六、课后反思
附答案:
四、预习和教学内容:
1、(1)道德,不违法。(2)什么是违法?
★① 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②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刑事违法。
★③情节轻微,相对刑事违法行为而言,对社会危害性较小;行政违法、民事违法;④违反刑事法律的行为;犯罪。
2、犯罪必受惩罚
(1)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物法律。(2)★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①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②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③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必然结果;(4)重点;严厉的刑事处罚;
(5)①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共五种;②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问题探究
答:(1)小偷小摸、冒充国家干部行骗,被公安机关拘留,送劳动教养3年是一般违法行为;行骗作案79次,骗得公私财物价值400多万元属于犯罪行为。
(2)刑事处罚。刑事处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类。王某利用从劳改农场保外就医之机,继续行骗作案79次,骗得公私财物价值400多万元。其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无期徒刑。无期徒刑是刑罚中主刑的一种。
(3)①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②认清犯罪的危害性,远离犯罪;③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有错就改,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五、练习巩固
1、单项选择(1)B(2)、C(3)B(4)C2、多项选择题(1)BCD(2)CD(3)ABD(4)ABD
第三框:防患于未然
一、学习目标
1、情感目标: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二、教学重点:不良行为及犯罪的危害,如何自我防范。
三、教学难点:真正学会自我防范,防微杜渐。
(1)漫画中的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在你身边的未成年人中,你观察到哪些不良行为?(列出3件)(2)漫画给你有何启示?答:
四、课型:新课。
五、预习和教学内容:
(二)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一、单项选择
1、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在我们身边(上)存在的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有„„„„„„„„„„„„„„„„„„„„„„()
①旷课 ②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③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④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如下俗语中与其他不相近(不同)的是()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C.蓬生麻中,不扶自立D.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3、有人说“一个具有拾金不昧高尚品德的人,一般不会为贪图钱财而贪污、盗窃等,以致最终走上犯罪道路”这句话表明„„„„„„„„„„„„„„„„„()
A、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守法; B、提高道德水平就能杜绝违法犯罪;C、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广; D、法律调整的范围比道德广;
二、多项选择题
1.要做到预防违法犯罪,就必须 „„„„„„„„„„„„„„„„()
A、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制观念 B、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C、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D、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
2、某市对未成年人管教所在押的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不良行为记录来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旷课行为的占49.8%„„这表明„„„„()
A、不良行为任期发展,可能导致违法犯罪; B、有不良行为的人一定会走上违法犯罪;C、青少年要自觉抵制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D、不良行为只是不拘小节的表现,无关紧要。
3、小马自小受爷爷、奶奶宠爱,久而久之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气。后来,他从小偷小摸的行为开始,发展到偷同学、老师的钱,最终他与社会上的一伙“哥儿们”持刀抢劫,被判有期徒刑一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违法一定犯罪; B、一般违法与犯罪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C、犯罪一定违法;D、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六、课后反思 附答案:
(一)自学教材,掌握基础知识:
1、一个人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原因?
人的行为是受 支配的。、,就会 的泥沼。
★
2、犯罪行为的危害或代价?(我们为什么不要犯罪?)
答:①犯罪行为人的心理都是想获得某种满足。其实犯罪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②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③我们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④认为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3、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违法犯罪?P99答:①②③
★
4、知道(分辨)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P99—100★
5、我们为什么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吸取什么教训?)P100答:①社会是复杂的。无数事实说明: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 开始的。②我们一定要重视③自觉
(二)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1、有些同学认为:“我年龄还小,与犯罪无关;即使犯罪后也不受处罚,因此不用加强自我防范。等以后出来工作再说。”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答:
2、观察右边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四、预习和教学内容:
1、思想观念;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就不会作出违法犯罪的事情。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沼。
★
2、答:①犯罪行为人的心理都是想获得某种满足。其实犯罪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②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③我们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④认为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
3、答:①自觉树立法律顾问意识,维护法律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②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③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
4、★
5、我们为什么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吸取什么教训?)P100
答:①社会是复杂的。无数事实说明: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 沾染不良习气 开始的;②我们一定要重视 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③自觉 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问题探究
1、答:不赞同这种观点。
①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②我们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③认为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2、答:(1)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观看黄色网页、强行向他人索要钱物等;
(2)①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②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五、练习提高
(一)、单项选择
1、A
2、C
3、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C
感受法律的尊严(试题) 篇6
一、内容及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谁都不可违法、犯罪必受惩罚。指的是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任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的惩罚,其核心是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理解它关键就是要讲清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学生以前学过法律这一概念,本节课的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具有关键地位,并有核心的作用,是本课的核心内容。
二、目标及分析
1.目标定位:知道违法的类别、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
2.目标分析 :知道违法的类别,就是指知道违法行为含义,根据其违犯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和刑事违法;犯罪的基本特征就是指犯罪的本质特征、法律特征和刑罚当罚性;知道刑罚的种类就是指知道我国刑罚有五种主刑和三种附加刑。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不能区别违法与犯罪。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不足,不能认识违法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讲清违法的含义与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四、教学设计过程
问题
一、为什么谁都不能违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师生活动:
请学生阅读教材P91小勤的故事,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勤为什么会丢大面子? ②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③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
问题二:违法行为的种类有哪些?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法制观念。
师生活动: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材P92提供的三个情景,按教材要求进行思考。例1:情景一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如何?违反了什么法律?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所属违法类别是什么? 变式练习:
1.情景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如何?违反了什么法律?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所属违法类别是什么?
2.情景三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如何?违反了什么法律?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所属违法类别是什么? 教师小结:
违法行为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将它们分为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和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相对刑事违法行为而言,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小,属于一般违法行为。问题三:犯罪为什么必受惩罚? 设计意图:使学生充分认识犯罪的危害,在心灵深处憎恶犯罪,从而在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师生活动:
例2什么是犯罪?犯罪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变式练习:
1.殴打他人,造成其重伤甚至死亡的,是不是犯罪?为什么?
2.你能从“殴打他人,造成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这一事件中分析一下犯罪的基本特征吗? 问题
四、我国刑罚有哪些种类?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我国刑罚的种类,知道刑罚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师生活动:
例3阅读教材P95提供的有关厦门海关原关长杨前线案件的情境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本案中的犯罪分子受到了什么处罚?(2)你知道的刑罚种类有哪些? 变式练习:
2009年10月10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天价烟局长”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周久耕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请问犯罪分子周久耕受到哪种刑罚的处罚?
五、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法不可违”这一框题,要求同学们知道违法的类别、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1.什么是违法,违法有哪些类别?
法律的尊严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能力目标:依据事实进行理性分析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形成有法必依,法律至上的价值取向,维护法律的权威。教学重点、难点: 依法治国的要求及重要性。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依法治国 导入:活动导入
1.教师引导:我们都希望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大家希望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之中呢 ?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畅想未来生活”的活动。
2.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可能会谈到经济会更加发达,社会稳定等内容,教师借此引导:美好的社会中需要什么作保障 ? 3.学生分组讨论或自由发言。教师要把学生的话题引导到“用法律来治理国家,走依法治国之路”的思路上来。
4.教师:今天,我们的话题就是依法治国。
引导学生关注法律在维持社会生活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出本课的主题“走依法治国之路” 教学环节一: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和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1.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法律,社会会变成怎样?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从刚才的发言中我们可以发现公民的生活、国家的治理都离不开法律。没有了法律,公民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因此,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依法治国之路。那么,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呢?
2.学生讨论“依法治国”的含义。下面的资料供师生参考。
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阐述了“依法治国”的思想。他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补充:依法治国意义,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让学生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以及重要性(板书)
教学环节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讨论:我国如何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
主要内容如下。依法治国,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其次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时要做到一丝不苟、依法办事。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违法必究,是指凡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不允许任何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举例:现实生活中怎样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呈现几个司法案例。
案例一:阜阳伪劣奶粉案牵涉者中已有1人被逮捕,5人被刑事拘留。有关部门对阜阳劣质婴儿奶粉事件涉及的11个省区市劣质奶粉案件查处工作进行了督查。共查处劣质奶粉生产企业49家、窝点1家、不合格奶粉生产企业3家。其中,阜阳劣质婴儿奶粉事件涉案企业12家。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程序对有关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的97名责任人员做出了处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和执法必严)案例二: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00年7月31日上午对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受贿案做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成克杰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
全部财产。9月7日
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核准成克杰死刑。9月14日 成克杰被执行死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必究)案例三:2004年5月29日下午,某市扫黄打非办在市影剧院门前举办集中销毁非法音像制品现场会,共销毁非法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10万多张(执法必严)。问题:上述案例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方面内容? 3拓展: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教师: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
问题:你能说出以下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哪些社会公共事务?(文化稽查队依法查处非法出版物;税务部门依法征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规范市场秩序;公安部门依法清理流动人口;等等)通过活动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了解依法行政的体现 课堂小结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实现这四个方面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保证。总结提升
课堂练习练习册(略)第二课时:与法同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法律在维护人民利益方面的作用。
能力目标:学生熟悉事例分析的方法,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守法、用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法律,追求公平、公正。自觉遵守国家制定的各项法律,以法律为准绳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够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权利义务的关系,正确行使监督权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
1.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的家人的合法权益有没有受到过侵害?如果有,问题是如何解决的?(通过村民委员会调解;经过消协调解或仲裁;通过诉讼;等等)
2.教师:法律能够帮助公民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能够维护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秩序。作为合格的公民,我们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是“与法同行”。结合日常生活的经历体验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环节一:尊重法律,体验公平、公正 1.组织“法律在我心中”的讨论。
问题:如果请你用一种生活中的实物来形容法律,你会用什么?(天平、宝剑等,学生会回答法律代表着公平、铲除邪恶等)
2.讨论交流教科书第87页为一分钱打官司的案例,让学生就案例发表看法。(公平是市场交换的最基本的原则。1分钱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又体现了一种公平)3.呈现正反方面的案例,让学生体会正义和公平的重要性。
呈现优秀法官宋鱼水的先进事迹和一名15岁少女遭受母亲伤害的案例(见“多媒体资源”)。学生就如上两个事例展开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了公平,社会将会如何?假如生活中缺少了正义,我们的权益将会如何?通过讨论认识公平和正义意义。
教学环节二: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分析如下案例,讨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方成、方莹系兄妹。在方成14岁、方莹11岁的时候,母亲不幸去世。父亲经常打骂他们,不给饭吃,不让回家。兄妹俩不堪父亲的虐待,无奈离家出走,靠乞讨和捡破烂为生。现在方成兄妹长大成人,他们靠劳动致富,不仅盖上了新房,而且买来了高档家电和家具,日子过得很富裕。方成父亲见子女日子过得挺红火,就要求方成兄妹俩每月付给30元赡养费,并说如果不给,就到法院告他们虐待老人。
讨论:法院会支持方成父亲的要求吗,为什么? 下面的资料供师生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婚姻法》第15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抚助的义务。”只讲权利而不尽义务或只尽义务而不讲权利都是不正确的,方成的父亲在子女年幼,需要抚养教育,而自己又有抚养能力的情况下,没有依法履行抚养义务。在子女成年后又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这种要求不符合权利义务一致性的原则,也不符合我国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因而法院是不会支持他的请求的。问题:你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关系
教学环节三:正确行使监督权
1.分析案例,感受舆论监督的作用。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曾披露一起“霸道‘学校’”事件。某县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一份所谓“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进行法制教育”的文件。据此,县有关部门于1998年成立了一所“法制教育学校”。仅1~4月,该学校就将200多名没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强行关押,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因为抵制不合理的摊派和乱收费而被抓的。这些被关押的人,还要被迫交纳200元的学费。
问题: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披露这件事有什么重要意义 ?(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2.探究: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方式有哪些? 公民行使建议权的途径和方式有 : A.向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反映情况。B.可用举报信的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C.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监督。
公民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时应注意: A.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B.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C.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课堂小结
【感受法律的尊严(试题)】推荐阅读: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07-26
第7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学案)09-08
七年级政治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学案11-24
确立人格尊严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反性骚扰法律体系论文05-22
感受大自然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08-11
法律考试试题07-28
法律文书试题07-31
法律基础试题答案11-10
相关法律知识试题07-02
法律知识试题汇总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