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观课报告(共12篇)
自我观课报告 篇1
高一政治组贾渤 自我观课报告
自我观课报告
本学期开学一月有余,在新学期初,学校组织了青年教师的诊断课,希望通过这种观摩课的方式能够使青年教师成长的更快,对于在学校进行的诊断课,我私人进行了视频的拷贝,全称观摩了自己讲课的全部过程,现将自己的观课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观察点选点说明
我选择的观察视角是:教师实体教学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又分为以下几个观察维度,一是新授课各种教学方式的效果,和课改前与课改后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是复习课如何达到教学效果,通过这几个维度的观察与诊断,通过视频的观看,旨在正确认识、了解教学中老师运用的手段与学生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二、观察结果分析:(总体评价、主要优点、教学建议、课堂细节)。注意:要有对课堂观察现象的细节及综合描述。
(一)总体评价:
通过自我观看教学视频,我对自己在诊断课中的表现做了一个总体的评价,在自我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诸如课件,学案,教案等软件做了充分准备,但是,对于备课很熟练的我,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被学生,高一(23班)的学生属于一个较为特殊的班级,班级学生的大部分安静花少,所以整体较为安静,我在做诊断课时忽略了这一点,没有充分做到备好学生,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课堂气氛紧张的局面。
(二)主要优点:
通过观察我对一下方面的优点作如下分析:
A、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1、我在进行新课教学时做了充分的准备,对于学案的制作,在合作探究部分,我做了大量的功课,争取
做到循序渐进。
2、我所利用的教学资源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学科认知发展水平,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趣味
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教学资源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语言真实。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3、在我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积极利用多媒体等,给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丰富、真实的学习和体验的机会。
4、丰富的课程资源,较好地开拓了教和学的渠道,更新了教和学的方式,使思想政治教学更加真实、生
动、开放和灵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B、课堂气氛营造
1、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了高度的学习思想政治的信心,体验到了学习思想政治的乐趣,获得学习思想政治的成功感受;关注个体差异,能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充分挖掘学生的不同潜能,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空间。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的指导富有针对性。
2、课堂教学中,我着意注意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B、师生双边活动
1、在教学中,我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采用直接讲解、间接渗透、学生相互交流等方式,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
2、课堂上,师生交往是多向式、交互式的,既有师生的交往,又有生生的交往,这种师生与生生间的多向交往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提高了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C、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1、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了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基本思想政治素养和基本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注意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教学中,我斟酌地处理了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活动不仅限于课堂,还延伸到课堂之外。活动设计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联系,促进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
3、激发学习兴趣,唤起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欲望
E、学习方式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1、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中开展了小组活动,活动中,小组成员对共同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与一系列积极的思维活动,总结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小组活动不仅为每个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创造机会,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3、营造积极氛围,激励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热情
4、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自主走进学生,多次与学生交流,加强了师生交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好地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善于探究的学习习惯。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F、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
1、问题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特点兴趣,对于问题一设再设,学生不愿意深入回答。
2、在问题设计上应该层层递进,学习应该有个梯度,在设计为人民负责的具体表现,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
三、自我反思:
观课就像照镜子。参加这次观课活动,也使我更加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从中受到很大启发。
首先,通过这次观课,使我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思想政治教学不是知识的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引导学生知识理解的教学。过去,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思想政治教师过分强调政治知识的记和背,结果培养了一批死记硬背型的学生。今后我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在教学中中引导学生自我理解和自我学习。
其次,通过这次观课,让我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停留在创设教学情境上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的精神,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要采取宽容的态度,注重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体,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
再次,通过这次观课,让我认识到,无论哪种教法,其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当是学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堂。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教学活动以学生在课堂上做事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主体观。
第四,通过这次观课,让我认识到一节成功的活动课往往需要教师的周密思考,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原则。尽可能多地考虑师生的共同参与性与互动性,操练过程中的趣味性和交际性,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第五,通过这次观课,让我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任务至关重要。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就对老师的这门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学这门课。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结束语
今后,我将通过持续的教学观察与反思,加深对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认识,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积极融入教学团队,参与分享与交流,提炼适合个人特点的教学信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成为一个不断进取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中政治教师。
自我观课报告 篇2
上午好!我代表教师行为观察组, 交流我们对这节课的观点和看法。
一、纵观本节课, 大致有一下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开课以“再”字引导学生质疑。学生的回答很精彩, 基本上把本册要学的知识框架说了出来!从学生的几种质疑导出了本课学习的核心——分数的意义。
第二个环节:在探疑过程中, 教师以三探的形式, 层层深入。初探分数的意义, 注重“整体”。再探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三探已知部分求整体。
第三个环节:在解疑中, 通过练习提升和能力拓展将本课知识重点巩固内化。
二、在陈老师的整节课中, 特别注意关注全体学生学习, 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把思考的时间和探究的空间交给每一个学生, 做到全员参与。留足时间不急于求成。如, 在课堂上陈老师告诉学生她喜欢慢慢动脑筋举起小手的过程。
2、开放性的问题和练习的设计, 照顾到了全体学生。比如:表示3/4, 求这个图形。在开放性问题中, 能力强的学生可能会有灵活多样的表示, 能力差的学生或许就只有单一的一种表示, 教师的适时指导, 这样, 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 缩短差距。在解决已知一个图形的1/4是________, 求这个图形时。留足时间给学生思考交流, 反馈时, 我们看到了较好的效果, 答案丰富多样, 充分展示出了一题多解。
三、对课堂的生成问题有回应、梳理、指导
在开课时, 学生回答我想学分数的加减法, 老师便强调你想学分数的运算。我想学真分数、假分数, 老师接着说你想说分数的分类等。并告诉学生分数的分类、比较大小、运算以后慢慢学, 这节课我们解决你们的疑问分数的意义。对学生的回答有回应, 梳理, 指导。
四、评价有激励, 有指导。
在观课议课中改善自我 篇3
应该说还没有说够,改变远不止这些。前不久,我在网络上观看了一位朋友上《金钱的魔力》的师生对话。听着听着,自己就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金钱的魔力》选自马克·吐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选文讲述 “我”到裁缝店买衣服时,先遭到冷落,而后因拿出百万英镑的大钞又备受尊重的故事。作者通过神情、动作和语言描写刻画了裁缝铺老板和伙计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从文字上看,作者对这种人生态度和方式持讽刺批判态度;执教者引导学生学习语言、领悟作者,也向学生渗透了这样的讽刺和批判。
我不一样的想法是,在讽刺裁缝铺老板和伙计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言行时,是不是可以多一种视角,那就是对在社会底层艰难生活的人多一些理解?从而知道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违法,但在为钱而卑微地生活,在过着他们自己或许也不想过的无尊严的生活,他们值得同情。当然,理解他们不是赞同他们,也不是鼓励这样的生活。而是我们自己要看到人生的复杂性、多样性和艰巨性,意识到这种生活需要改善,自己要避免这样的生活,去思考、追求更值得过的生活。
这种批评似乎是在吹毛求疵,但自己就是在这样想。检视自己的视角和想法,发现也受观课议课影响:观课议课强调彼此接纳和理解,要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处境、动机和意愿,这里是把理解尊重不同执教者的教育选择,迁移成了理解不同生活处境下的人生选择;另外,观课议课不主张对别人的教学指手画脚,而是在观察和研究中审视、规划自我,迁移到到阅读文章和讨论教学上,就不是去参与嘲讽底层人的生活,而是以此反省和规划自己,“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我很欣喜自己在观课议课中的改变!
以上是在我的QQ上贴出的自己的一篇短文。当文章贴出后,一位一起观课的老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大伟教授的观点我既赞同,又反对。站在老师的角度,我赞同你的解读。站在教材和学生的角度我反对你的解读。我们老师站上讲台是教语文,不是教课文。一篇文本被编者放入某一册的某一个单元时,就赋予了它特定的使命,我们用它,是在发挥它的特定作用,而非对一篇文本作多角度地没有目标地深入剖析。多元解读是好事,但最后目标确定还得依据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和教材所赋予各文本的承载点才行。”
我有这样的回复:“可能我定位于教人而不是教课文、教语文,也不太受年段目标的约束。我想,如果我们对今天社会中出现的种种歧视、种种冲突心存忧虑,对社会的未来有所担忧的话,我们就不能不在教学取向上有所调整。另外,对于作者的观点、编者的意图,我们不能任性胡为,也不能无所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批判作者,建构自己。”
另一位朋友则说:“真的很矛盾,有时候语文课容易上成品德课,专家会说缺了语文味。但情感态度价值观里又有明确要求。”
我的回复是:“关键是心中有教学生的意识,有了这样的意识,处理不必大张旗鼓,只需问问学生‘你对故事中裁缝和伙计的言行有什么看法,然后适当交流即可。”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 敖小英
《草原》观课报告 篇4
在本次“山东教师远程研修”时,我有幸观看了济南市阳光100小学谷翔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的课堂教学实录,作为新老师的我受益良多。谷老师的这节课教学设计巧妙,思路严谨,预设知识点落实位,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时时、处处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诠释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教材的重新组合。
《草原》是老舍先生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课文一开始由回忆四年级学过的文章《猫》引出本文作者老舍,接着引出本文《草原》,简洁清晰,让学生更快跟随作者融入到草原中来。接着讲解重点词语,例如:“迂回”、“襟飘带舞”、“蒙古包”、“鄂温克”、“陈包尔虎旗”等词,尤其着重讲解“蒙古包”中的“蒙”字,在作民族讲时读第三声;“鄂温克”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陈包尔虎旗”中的“旗”是一种行政区划,相当于县、区。方法新颖,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在进入正文时,分段解说,小组讨论,用小标题的形式总结出文章以写景、叙事为主,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回答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让学生用一首诗来赞美草原的美景这一环节,很好的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谷老师这节课教学前精心准备,搜集资料充足,能反映教学的重难点,解决学生的困难。抓重点词、重点句理解,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课文所要呈现的思想,但是在学生的知识拓展方面还可以加一些重点词语的说话训练就好了。语言准确,声音亲和,教态自然大方,课件运用娴熟,较好的完成了既定目标。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度高,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在我看来,本次课的亮点就是运用多媒体辅助讲解,例如“渲染”的视频播放,或草原美景图片的欣赏,音乐的辅助等,都能加强学生对于文意的理解,以及自主学习的兴趣,方法新颖独特。但在内容的讲解上着重讲解了草原景之美,但后面“人之美”内容的讲解过于简单了。其次就是让学生作诗环节,时间过长,应让学生在课下提前准备好。
《翠鸟》观课报告 篇5
《翠鸟》是第六册语文第十三课,观看了綦老师的课堂教学,感觉受益匪浅。总体上看,綦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态亲切自然,有很强的驾驭课堂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在“听、说、读、写”环节中,注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我的收获:
一、合作式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綦老师根据学生对翠鸟不同角度的喜爱,把学生分成若干个组,在自独自悟的基础上,在小组中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展现翠鸟的外形美与机灵。比如在本课教学重教师很好地渗透了自学段的方法: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1)课文从哪几方面写翠鸟外形,用“——”画出有关词语。(2)翠鸟的外形有什么特点?用“__”画出有关词语。小组内交流。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会知道应该怎样自主学习。还有,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翠鸟动作敏捷时是这样教学的:文中哪几段是写翠鸟捕鱼的呢?1.出示“自读提示”自由轻声读第二、三自然段,画出描写翠鸟捕鱼的句子,圈出描写翠鸟捕鱼时动作的词语,仔细体会。2.生自主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3.检查反馈:(1)读句子,说词语(出示课件)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什么?(翠鸟行动敏捷)(2)指导朗读。看谁能读出翠行动敏捷。(3)你认为还有哪些句子能体现翠鸟的动作敏捷呢?(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句段,体会、朗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悟学法、掌握学法、巩固学法,从而能较快地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观课报告 篇6
在本次暑假研修中我认真观看了四个课例:《2.2平方根(2)》、《13.1三角形(1)》、《4.1.2点、线、面、体》、《2.4 分式方程(3)》,这些老师的课让我大开眼界,从中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很值得学习:
(一)从课程教学思路设计:
(1)课堂结构合理、活动安排科知识学、重点、难点处理符合要求
能够落实分层教学、考虑全体学生。
(2)练习设计合理,有层次,有梯度,基础掌握在课堂上,关键性的训练 完成在课堂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面向全体,不同层次学生均得到发展;过程体验充分,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教学目标检测及时有效,达成度高。
(二)教学目标:
设置恰当,用认识、掌 握、知道、运用等刻画知识和技能目标,主要指明了学生学习数学所达到的层次要求,深刻体会数学课程目标的要求。
(三)教师的语言:
教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的加入激励性的语言,激起学生学习意识,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能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四)师生的双边活动
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在讲台上讲解充分暴露学生思维中的缺点,教师及时补充更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师生交往既有师生的交往,又有生生的交往,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提高了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五)授课方式与学习方式:
教学中开展了小组活动,活动中,小组成员对共同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材料,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与一系列积极的 思维活动,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通过观课,让我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在这些优质课 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 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今后的课堂必须掌握好以下几点
:(1)、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安排一定时间给学生自己,放心大胆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
(2)、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多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容,在备课上多下功夫。
(3)、多给学生以肯定性评价,对于回答的比较好的学生给以充分的表扬。
观课报告 篇7
郭屯中学王爱芹
2018年的暑假研修,我认真地观看了《马说》、《记承天寺夜游》、《诫子书》三堂课。三位老师精彩的课堂带给学生们很多收获,同时也带给我很多启发。课堂内容虽然不同,但我发现他们都娴熟地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了教学资源同步共享的课堂环境。观看他们的精彩课堂,我确确实实受益匪浅。下面是我总结的几点感受。
第一.教师基本功扎实,课堂创设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三位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对教材分析到位,准备充分。关注新课标要求,课堂设计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巧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几位老师都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使学生获取直观化、生动化的美感,置身其中,激发了参与活动的热情。特别是图像与声音的有效结合应用,增强了学生的感知程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节约了老师在黑板上采用板书教学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可以说,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过程令人轻松愉悦,学习效果明显。
第二.师生和谐共振,共同完成目标,课堂目标达成度高。
在讲授环节中,教学方法新颖独特,形式多样,妙趣横生,环环相扣,张弛有度,巧妙精准的引导,真正起到启发诱导作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好的教师引导,还要学生投入身心,才能完成教学目标。学生的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无一不是在兴趣的感召下实施的。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老师起到引导的作用,三位老师在这方面做的很好。
第三.经验积累。
1.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课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2.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3.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观课报告 篇8
1、注重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课前欣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圆的美。应用环节设计了“围鸡舍”的生活问题,经过解决问题和生活拓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大自然中处处有数学,让“数学有用”的理念深深植入学生心中。
2、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呈现,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本事。本节课首先从目标的定位上就体现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性。在目标的引领下整个复习环节渗透了转化的思想方法,由圆周长的“化曲为直”和圆面积的“化圆为方”,引出圆柱侧面积的“化曲为平”;由圆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扇形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这些转化过程都让学生充分体验、内化,巩固转化的思维方法。练习环节又结合具体问题将画图、推理的思维方法呈现给学生,对解决几何图形问题常用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法进行了引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帮忙学生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
3、本节课将与圆相关的数学史料集中呈现给学生,将德育很好的融入了数学课堂。本节课课中、课后分别引入了毕达哥拉斯、爱因斯坦的名言,最终集中呈现了我国在圆的研究中作出卓越贡献的数学家的故事。经过教师对这些数学家艰辛的研究历程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家们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勇于探索的精神,感受到他们对数学的热爱,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良好愿望,很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德育目标。
4、把“沟通联系”作为本节课的复习目标之一,由目标引领教学过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中教师将圆这一单元的知识引申到圆柱和扇形的相关知识,水到渠成,衔接自然,让这节课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5、供丰富的生活情境,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新课程理念强调“要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本节课课前设计了“欣赏生活中圆的美”的环节,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圆用其独特的曲线之美装点着生活,从而让学生亲近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环节设计了“走进生活”的环节,经过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揭示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用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让学生更加亲近数学。
6、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奥妙,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对“转化”思想的理解感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本节课先借助“微视频”引导学生回顾了“化圆为方”和“化曲为直”的具体转化过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转化思想对圆柱的侧面积进行“化新为旧”,让学生再次经历转化的过程,感悟转化思想的奥妙。在渗透转化思想的同时,本节课还借助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认识画图、推理等分析思维方法在解决图形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学会思考,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帮忙学生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7、注重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帮忙学生建构数学的知识体系。本节课先后沟通了圆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圆与圆柱的联系以及圆与扇形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帮忙学生建构了知识的整体性。四、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将德育与数学紧密结合。本节课的最终集中展示了我国在圆的研究中作出卓越贡献的数学家,用这些数学家勤奋好学,坚持不懈的事迹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良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文化的魅力。
对袁教师这节课的提议:
主要是练习学生动笔独立完成的习题设计较少,不能全面的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景。第二课时需跟进针对性的评测练习,及时查漏补缺。
经过认真的观课和评课,我自我感觉收获很大,王莎莎教师的课注重学生已有知识的迁移,学生学习新知识水到渠成,让人眼前一亮。张丽教师的课注重生活情景的创立,让学生欢乐学习,课堂氛围简便活跃。袁雅辉教师的课注重总结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本事,这些方法让学生们终生受益。
观课报告 篇9
今日听了叶教师执教的《大小多少》一课,叶教师的识字教学课如行云流水般生动形象地诠释了“夯实、高效”。下头,我从“简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资料”两个观课要点出发,简要做两点评论:
一、目标重难点精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以识字写字为主,激发学生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叶教师很好地把握了这一重点,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让识字教学不再枯燥乏味。
1.古今字形对照。叶教师利用“牛”的甲骨文,认识象形字“牛”,充分抓住汉字形象、直观的特点诱发学生想象汉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归类识字。叶教师出示了狼、猪、狗、猫的图片和动物名称,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猜一猜它们为什么都是反犬旁,从而让学生发现汉字特殊规律,认识到偏旁的重要作用。
3.形近字比较。叶教师在出示课题时,让学生对课题中的“小”、“少”进行比较,经过仔细的观察说说两个字的不一样之处,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和思考空间。
二、注重教学资料的拓展。
数学观课报告 篇10
在今年的研修活动中,我有幸观看了四位老师的课,使我学到了很多,现总结这四节课给我感触最深的几点:
一、注重新知识的生成过程
注重新知识的生成,是现在新课标在课堂中的体现。例如:孙老师充分展现概念的生成过程。在教学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时,孙老师没有立刻把“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这个定义直接地呈现给学生,而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自然呈现;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来解释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更深的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道理,很真实,很自然。李老师这节课注重方法与概念的形成,注重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与学生熟悉的情景相结合。如提出问题:如何在三角形材料上截一个面积最大的圆.将问题的趣味性与挑战性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来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经历数学思考与探索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水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
二、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更加重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这几节课都有充分的体现,如:石老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获得。课堂上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孙老师在鼓励和引导学生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时,让学生亲身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从而归纳出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这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了自身素质,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时做的恰如其分,使知识的产生过程水到渠成,学生容易理解与掌握。王老师的课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学生自始自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
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孙老师的这节课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孙老师在课堂中采用“创设情境——提出猜想——探索验证——总结归纳——反馈运用”的流程来组织教学,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从而获取知识。
四、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重点。
比较指的是人脑把一些事物和现象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的思维过程。孙老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李老师利用类比的思想把三角形内切圆与三角形外接圆进行类比总结,这样既丰富了知识的结构,又引导学生总结与归纳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注重思想方法、规律的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注重思想方法、规律的总结的习惯,就像传授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会受益终身。这几节课都有很好的体现,如:给学生渗透分类的基本思想,王老师使学生从游戏中归纳出根据三角形内角的大小只能把三角形分成三类,然后让学生任意说出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度数,请其他同学说出是什么三角形。当只露出一个内角为锐角时,引导学生发现三种情况都是可以的,即两个锐角,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一个锐角。石老师善于启发学生总结规律,探讨有用的小结论,充分认识与理解建构出来的数学模型。从而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体验化归思想,让他们在复杂图形的分析中,把条件转化,向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转移,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六、达标练习精心设计,层次分明
“多角度,深层次”展开推动学生思维的教学活动。如石老师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等要求,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建构知识框架,练习设计由易到难,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桂林山水》观课报告 篇11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读”在语文课堂上也越来越“热”。这比以前的阅读教学多分析、少朗读的情形,实在是一大进步。《桂林山水》是一幅山水图画,教师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和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引导学生观察山水的特色,以及理解这种特色是怎样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的。同时,要学习作者描述的方法,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把观察和学文结合起来。
1、读中有悟,学中指导。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已成为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明理,在读中得法。当学生读着读着,就自然而然点起头,露出笑容来,不用老师多讲,就把课文读得美美的,我们着实感受到“文贵自得,熟读自悟”所带来的喜人效果。在这节课中,谭老师正是把读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感悟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景色美。而随机地进行点拨与指导,如这一句:“……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让学生顿有云开见月明的感情既明白像这样的句子该怎样读,同时也理解了它的意思。
2、以读代讲,深化情感。
老师对学生读课文除了每次都有要求外,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集体读,个别读,老师读、学生读,大声读、默读……等等。不同形式的读也是有不同的功能。默读有利于对文字的揣摩;出声朗读能加强感受、增强记忆;指名朗读可以给对文本有不同感悟的学生施展个
性的空间;自由朗读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感受文本,品味语言。集体朗读有增强气势、激发共鸣的功能;教师范读对学生不仅有示范作用,而且有激励作用,但老师对每种读法的作用掌握很清楚,什么时候该用什么形式用得非常准确。
3、以情促读,读中感悟。
本课重点之一就是指导学生理解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突破这一重点,教师抓住“静、清、绿”和“奇、秀、险”,朗读感受,不仅如此还对对比手法的应用进行学习,更加衬托漓江水、桂林山的独特之美。
在这一环节,教师也把重点内容分成两部分。首先抓住重点字词学习,找出山水的特点。其次重点学习山水特点的语句。尤其在漓江水清的特点上,教师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仿写句子。漓江的水,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清的可以看见———————————,运用上拟人的手法,使事物更有情趣,句子更加形象生动。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去朗读。桂林山的奇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采用了不同的朗读手法,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了学生情感体验的个体性,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理解的能力。
4、积累迁移,内化语言。
小学语文的基本教育理念“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谭老师这一节课在最后安排了背诵段落,并进行了指导:一是抓住重点词、二是通过想象画面。这体现了注重学生的积累,让学生记得住。根据
作者对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安排学生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身边的景物这一环节,无疑是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注重了学生的表达迁移。教语文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能动地把课文的规范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过程。学生内化语言的过程就要靠读悟积累的。
语文观课报告 篇12
经过近几周的努力,戴着老花镜,忙里偷闲,六节课的课堂实录总算看完了。为什么呢?刚开始的时候,网络总是卡,断断续续好几天,好在老师们的课堂很精彩,值得等待。下面谈一下我的观课感受:
1、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懂得放权,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六位老师的课堂上:老师们抓住每一个学生,见证每一个学生的神奇。让学生以自己的想法体现自己的价值,以“主人”的身份去思考,去完成任务。
2、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语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导入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让学生产生共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讲授新知识环节:学习策略要灵活多样,教学活动设计要丰富多彩。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课堂过于单调,那么就会死气沉沉,学生不爱听,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的目标完成率就会很低。
4、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所以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建议:
1首先普通话要好。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普通话要过关,不然怎么教学生,特别是小孩子,他们的模仿力很强,你说什么,做什么,他们都会照着做。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会他们会预习,会提问,会讨论,会方法,会反思。
我的收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精讲重点,又要展示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做到图文并茂,将他们有机结合,更能加深学生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这样,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
【自我观课报告】推荐阅读:
自我报告问卷09-05
转正报告自我总结报告06-12
临床实习鉴定报告自我报告08-22
工作自我检讨报告05-13
自我总结报告07-20
体育自我陈述报告08-10
银行自我评估报告08-16
实习单位自我报告09-15
自我评价定位报告09-29
脑科实习自我报告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