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皖北农业经济现状及发展前景

2024-07-26

浅谈皖北农业经济现状及发展前景(通用8篇)

浅谈皖北农业经济现状及发展前景 篇1

浅谈皖北农业经济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

皖北地区农业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建设没有得到重视,农业经营观念落后,技术水平低下,经济发展较慢。成为中部地区的一个经济盆地,限制着皖北经济的腾飞。随着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的实施及安徽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皖北农业经济的发展得到广泛关注,一些相关的农业经济扶持政策及优惠措施也开始实施。本文将对皖北经济现状及相关政策进行阐述,讨论问题并提出对策,最后做出发展展望。关键词:皖北;农业经济;发展

正文:

皖北地区即安徽省淮河以北的县市以及跨淮的县市,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六市以及沿淮部分凤阳县、寿县、霍邱县。其是中原黄淮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面积约占安徽省的三分之一,总人口约占安徽省的一半。在安徽省占有较大部分的自然资源,然而其农业经济却相对落后。该区属于黄淮海平原,历史上曾是中原经济区和江淮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影响,农业一直是该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不仅近代以前如此,就是现当代依然不能改变这种经济结构。当前的产业结构不仅与在全国就已经落后的安徽全省的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更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相差甚远。大力着手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目前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下面我对皖北地区农业经济落后的现状及制约因素略作探讨,并提出一些我的见解。一 皖北地区农业经济现状及制约因素

1.农业在三产中比例较大,农用资金缺乏,农民收入低 皖北地区耕地面积约占全省50%,人均耕地面积为全省的1.16倍。农作物播种面积及农业总产值在全省均占有较高的比例,农业人口比例更是高达82.7%,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我的家乡亳州更是在皖北六市的平均线以下,与皖中南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差距就更大了。在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人均收入低得状况下,很显然处在贫困落后的状态。2.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农林牧渔的角度来看,皖北地区的种植业偏高是制约该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种植业的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得比例较高,而粮食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例又过高,经济作物种植不足,可以说皖北的农业经营主要靠得就是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这种模式过于单一,导致其受自然因素的制约较多,存在相当程度的靠天收得现象。

3、自然灾害频发 皖北地区旱涝灾害最为突出,一方面是气候因素,夏雨多而集中,冬天较为干燥,一方面是水利设施不完善。每年此地区都会或大或小的发生涝灾或旱灾。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其土壤特质加剧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4、农村劳动力外向型转移较严重 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应该是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实施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转移可分为抛荒型农业劳动力转移和真正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后一种是应该提倡的。从转移的流向又可分为就地转移和外向型转移,皖北大量的农民实行的就是外向型转移,虽然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但对农业经济确实一个冲击。不能促进农业结构的完善也不能有效保持地方产业经济长期持续的增长。

5、科技应用落后,农村人才缺乏 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农业科技若较好地应用到农业,将使农业在其内涵、结构、体系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如细胞工程、胚胎移植、分子标记、转基因技术、杂种优势利用等技术应用于农业,将使农业产值大幅度提高。皖北地区对以上新技术虽有应用,但规模及范围均有限。新科技的应用推广需要高水平的人才,但是此地单位人口中受教育的比例却远远低于全省,且存在严重的人才流失的现象。所以要确立科技致富的思想,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

6、地区统筹需要及发展定位滞后 在东部优先发展,享受大量优惠政策的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发展的保证,而与之毗邻人口稠密的皖北地区就成为优质劳动力的供给之地。此地区又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确保全国粮食安全的问题上有重要意义,要求此地区要注重种植业。两方面因素致使政府在此地的政策投入有限,没能充分的调动皖北地区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潜力。

二、相应的对策

1、调整农业结构 调整农业结构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正对农产品商品率低、农业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要着眼市场,立足市场,围绕市场,进行农业结构的主动性调整。农业结构的调整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引进优质高产品种,生产优质农产品;二是拓宽农产品出路,丰富农业产值结构。皖北各市政府也在此方面不断的做出努力,如在提高农产品品质上面宣城市大力推广良种并取得不错效益。亳州市在农业生产上建立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体系,推广农业成产标准化,加快无公害产品基地建设。在拓宽农产品出路方面,宣城市在建设“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四位一体的产业组织体系。其他各市也提出了类似的计划以增加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于此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和金融支持力度。充分挖掘皖北地区农业经济增长潜力,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其作为安徽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大粮仓”、“大肉铺”、“大菜园”,地位将会更加凸显。

2、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皖北地区旱涝频发着重建设配套的水利设施,同时对砂浆黑土进行治理。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从而保证农产品的生产。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如建立乡村图书室,抓好新型农民培训,完善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充实农技推广内容。这些工作可为现代农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校地合作也发挥了重大作用,安徽农业大学与皖北各省市开展合作,将研究与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如与亳州联合开展了粮食丰产工程、黄牛振兴计划、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并在合作项目中推广使用生产技术,并帮助当地制定科学的技术规程。于此同时,当地政府也应注重人才的引进,建立起有效的技术推广体系。只有农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才能有效的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才能让皖北农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4、扭转劳动力的外向型转移 随着安徽省经济的强劲增长,皖北地区落后的农业经济越来越成为其经济腾飞的限制,形势要求省政府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发展皖北经济,而皖北经济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解决好农业经济问题。适逢此时,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更新,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转移,皖北地区就是一个最佳的承接地区,这就为皖北地区农业经济的转型及发展提供了机遇。中部崛起战略则为这次承接转移的成功提供了政策支持。皖北各市也积极为承接产业转移做准备,同时加大与当地农业相关的企业的招商力度,借机整合完善农业产业链。随着城市的发展,外向型的劳动力转移现象将得到扭转,劳动力就地转移及完善的城市带动功能将为皖北地区的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政策支持 安徽省政府向皖北实施政策倾斜帮助其发展,这样的工作已经逐步展开,如省农委出台意见,明确今年将在粮食生产、特色产业、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新农村建设等多个方面给予皖北地区资金和政策倾斜,加快推进皖北三市七县现代农业发展。给皖北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提供财政贴息资金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形成。而且政府也采取了一些帮扶政策,如把亳州市作为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帮扶联系市,推进当地的农业机械化建设。在出台个项扶持政策的同时也要加强政策的落施力度。确保有实际长久的效果。

小结:皖北地区在认识到自身问题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把握发展机遇,各层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谋发展。相信皖北会在中部崛起的大潮农业经济结构会不断完善,最终实现皖北的崛起。

参考文献:《关于加快皖北和沿淮海部分实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浅谈皖北农业经济现状及发展前景 篇2

关键词:皖南,皖北,经济发展差异,比较研究

伴随着各型城市的不断发展, 城市之间的作用日益显现。在城市经济圈高速发展的形势下, 每个城市都具有各自优势, 也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问题。淮河以北的皖北地区与长江以南的皖南地区多市的经济发展就面临这种现象, 两个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特色也面临着不同问题。总体来看, 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与速度明显滞后于皖南地区。比较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 对实现安徽省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对皖南皖北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

1.1 皖南皖北经济发展方向差异

数据来源:问卷调研

根据图1可知, 皖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为商业与重工业, 占比分别为21.30%与21.10%;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交通与商业, 占比分别为21.81%与18.33%。两地区经济发展共同点为均以商业作为主要方向之一。

1.1.1 重工业方面

芜湖的奇瑞汽车是著名的汽车企业, 带动了当地与周边地区的重工业发展。皖南地区铜陵与马鞍山两市矿产资源丰富, 带动了冶金业的发展。皖北地区虽有两淮煤矿, 但近年来过度采矿已造成煤资源相对枯竭, 难以对皖北经济起指导性作用。

1.1.2 交通方面

皖北中心城市蚌埠是重要的铁路枢纽与水路枢纽, 带动了周边城市的经济交流, 而皖南地区交通的发展程度不及皖北。

1.1.3 旅游方面

旅游业在地区财政收入中一般不会占太大比重, 然而皖南地区旅游业比重高达16.70%, 这是因为皖南地区的黄山市有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黄山, 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大推动了当地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这是皖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 而皖北地区不具有这样的优势。

1.2 皖南皖北经济发展差距

根据图1可以得出, 2012年皖南地区国民生产总值5326.73亿元, 皖北地区国民生产总值4885.7亿元, 相差441.03亿元;2013年皖南地区国民生产总值5848.4亿元, 皖北地区国民生产总值5398.9亿元, 相差449.5亿元。

再对皖南皖北人均GDP进行比较分析:皖南六市人均GDP均在5000美元以上且都排在安徽省前十位, 皖北六市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且排名前十的仅三市, 阜阳、宿州、亳州三市人均GDP均处于安徽省中下等水平。

综上所述, 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滞后于皖南地区。

2 皖北相比皖南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

2.1 人才的短缺

皖北经济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人才的短缺, 占比为32.24%。在皖北以外地区受过高等教育的皖北人更愿意选择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工作生活, 以便取得更为舒适的生活体验, 造成大量人才流失。又因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皖北地区对其他地域人才的吸引力不大, 造成皖北地区人才净流失。理论型与应用型人才的缺乏导致了皖北地区经济发展因缺乏高素质人才而难以创新突破。

皖北地区自身发展程度不高, 与发达城市相比缺乏竞争力, 所以许多人在受到高等教育之后愿意在发达城市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皖北地区对教育的重视和发展程度不够、高等学府较少也造成了人才的外流。皖北地区城市建设与教育建设的不足, 是导致人才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

2.2 政府治理能力不足与政府政策偏向

根据调查, 大部分人认为皖北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般, 有待进一步改善, 这说明皖北地区政府治理能力不足, 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皖北政府公信力不足的问题;20世纪末的淮河污染严重, 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产生难闻气味, 水质恶化, 严重影响了皖北渔业、水路运输的发展。直至21世纪初, 皖北地区淮河水域污染状况才得到缓解, 这说明了皖北地区政府政策的颁布与执行存在时滞, 政府治理能力不足。

皖北地区政府政策偏向农业, 占比26.32%, 重视“三农”问题理所应当, 但如果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不能兼顾其他方面就会导致经济发展方向失衡。由图2可看出教育占比最低, 直接影响了人才的培养。

2.3 投资不足与投资环境较差

皖北经济欠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不足, 而投资不足又是因为皖北地区投资环境较差引起的 (见图2) 。经济因素方面的不足是皖北投资环境欠缺的主导因素, 占比达36.4%。

皖北地区近年来城市化建设一般, 市场狭小, 仅限于皖北地区, 对外界吸引力较弱。样本普遍反映皖北地区外出打工的人较多, 这就造成了劳动力的大量外流, 从而会引起皖北市场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发生。劳动力不足又会引起市场规模的不断削弱, 许多劳动力适龄人口不得不外出打工, 因此造成了恶性循环。

数据来源:问卷调研

3 对皖北经济发展前景的思考

皖南皖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会影响安徽省整体的发展。只有不断缩短皖南皖北经济发展差异, 才能实现皖南皖北的协调均衡、共同发展。因此, 本文对皖北经济发展前景进行了思考。

3.1 针对滞后原因进行调整发展

针对本文已讨论过的皖北经济发展滞后原因, 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政策进行调整, 努力用实际行动提高政府公信力,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增强个人与社会福祉,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教育补贴力度, 加强基础与高等学校建设;加快城市化建设, 给当地居民较为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3.2 发挥优势资源, 有效整合联动

皖北地区经济发展依赖于本土, 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单一:皖北地区应该在矿产等优势自然资源继续发展的基础上, 运用创新管理方式, 吸引投资, 开拓潜在市场, 全面地整合有效资源。对于丰原、皖酒这样的皖北地区优势企业, 应该加强品牌意识和宣传力度, 使其作为龙头企业带动皖北及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3.3 加大投资力度, 加强辐射效应

皖北地区政府应对当地企业以政策支持, 企业也需充分适应政策, 把握机会, 吸收民间投资, 加大投资力度。市场经济强调以市场带动生产, 然而皖北地区由于信息闭塞, 传统的自给自足式生产方式仍占主体.企业经营者着眼的市场仅仅局限在本地区, 以满足本地区消费需求为主。为改变这一现状, 皖北地区应积极与周边地区进行经济交流, 一方面吸收外界的经济辐射, 另一方面加强本地区向外的经济辐射, 促进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3.4 深化交通对皖北地区的带动作用

交通是皖北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见图1) 。皖北部分城市已有高铁, 皖北中心城市蚌埠是重要的铁路枢纽和水路枢纽:蚌埠是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的交汇点, 同时也是京沪高铁、京福高铁、哈沪高铁、哈武高铁的交汇点。蚌埠是淮河第一大港, 是全国28个内河港口之一, 能达到上千万吨的年吞吐量, 是重要的水利枢纽。交通对蚌埠及周边地区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皖北地区应深化交通对皖北地区的带动作用, 协调交通与其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3.5 合理利用煤矿等自然资源

淮南淮北具有著名的两淮煤矿, 给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但近年来两市面临着一煤独大, 煤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因此, 两地应该对矿产资源进行合理节制开采, 扩大绿化面积, 提高空气质量。此外, 两市还应实现经济多样化, 减少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依赖。

3.6 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加强经济交流

皖北地区应多与外部进行经济交流, 多从外部获得经济支援,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解决当地资金短缺和部分地区劳动力闲置的问题。还应借鉴优质企业成功经验运用于本地企业, 增大中小型企业数量与规模, 鼓励大型企业“走出去”。

参考文献

[1]胡俊, 张宜红, 朱建军.安徽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的分解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7, 16 (3)

[2]刘芳.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1, 8 (2)

[3]曾国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J].今日南国, 2009 (15) .

[4]周俊.浅析皖南与皖北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及对策.[J].产业经济, 2012 (7) .

浅谈皖北农业经济现状及发展前景 篇3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7.54

文献标志码:A

一、区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概况

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产品的有效经营和市场化程度,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形式。为有效化解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和“卖难”问题,农民自发成立农民经济组织和有利于生产互助、信息共享的农民服务组织;2000年以来,初始成立的服务组织开始由技术合作型逐渐向技术经济合作型转变,并快速发展成为涵盖种植、养殖及加工等相关产业的松散式农民专业协会;2007年7月国家正式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之后,有关制度相对健全、管理逐步规范、利益联结机制趋于紧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迅猛发展,形成由最初的单一协会向专业协会与专业合作社二元共存的发展态势。以淮北市为例,截止2009年7月,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39个,其中专业协会74个、专业合作社165个,涉及种植业组织112个、养殖业组织87个、农产品加工营销组织24个,入社成员42640人(户),带动农户11.88万户,共建立基地259万亩,拥有资产18500万元。全市有多个特色名优品种如葡萄、苹果、石榴等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和“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濉溪县养猪协会、濉溪县禽业协会、段园镇葡萄协会、烈山区六景石榴专业合作社等先后获得国家和省“科普惠农兴村协会”、“专业协会示范区”、“标准化示范项目”和“先进民间组织”等殊荣。

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先发展、后规范”的政策环境,催生了一大批农民专业服务组织,形成层次不一、种类多样的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组织。从创办主体来分,农民经济专业组织主要有农技人员领办型、能人牵头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及行政村两委带动型四大类型(见表1)。

二、皖北地区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特点

目前我省皖北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起步晚、发展快、成效明显,但与国内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总体上还处于初始起步阶段,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突出表现为四个特点。

(一)发展态势逐步呈现加速化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农民专业经济组织正经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慢到快、从单一到多元发展的历程,并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据淮北市统计,2004年共有合作社和专业协会19家,到2008年已迅速增加至202个,比4年前增长了10倍以上。以在工商局注册的专业合作社为例,2006年13家、2007年41家、2008年增至93家,年均增幅达到16.7%。2009年第一季度又新增32家,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形成加速发展态势。

(二)组织形式逐步呈现多样化

从农民经济专业组织的组织形式看,大体可分为能人大户牵头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技人员领办型和村两委引领型四个类型。从服务内容看,有的通过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为农户提供新品种和新技术,有的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或产品销售,有的则从生产环节开始,全程参与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的各个环节等。综合分析,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从事种养和加工服务的占多数,其中涉及种植业的约占46%、涉及养殖业约占38%,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正朝多样化方向发展。

(三)经营业务逐步呈现专业化

在已建立的专业合作社中,多数都是围绕当地相同或相近的特色主导产业开展项目经营。通过专业合作社的运作,经营业务不断扩大,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如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申请农产品质量认证、名优品牌创建等,提升特色产业档次,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全市专业合作组织在蔬菜、苹果、葡萄、畜禽等多种特色产业经营上,总体呈现出较高的专业化水平。据淮北市统计,已注册农产品商标32件、制定并实施技术操作规程80项、有8个产品获得了绿色基地认证、32个产品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11种产品获得省级以上优质名牌产品称号。

(四)运作管理逐步呈现规范化

从目前运作较好的合作社来看,一般都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和服务宗旨,有比较完整的制度以及规范的章程。在组织形式上,只要符合人社条件,“人社自愿、退社自由”。在内部管理上,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重大事项由社员大会讨论决定。在服务和利益分配上,坚持互惠共赢原则,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共享信息资源、无偿接受技术培训、无偿使用所经营农产品的注册商标使用权等。目前淮北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获国家级试点合作组织2家、省级示范组织7家,市级示范组织27家。

三、皖北地区农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积极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农业经营体制的一大创新。据调研,它不仅在建设现代农业和发展农村经济上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农村的政治文化生活也正在产生着积极影响。

(一)加快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首先促进了产业化经营,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合作社依托“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基地”、“合作组织+农户+基地”的运行模式,建立了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三者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实现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其次拓宽了农户家庭经营空间,增加了农民收入。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和服务功能,有效解决了一家一户产前、产中、产后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提升了家庭经营的承载能力,拓宽了经营空间,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据濉溪县农委统计,近两年全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销售农产品23万吨,培训会员近3万人次。收购会员农产品结算总额23090万元,经营服务纯利润950万元,股金分红372万元,会员人均纯收入5200元,比非会员户人均增收1400元。

(二)促进了当地的社会进步

首先,丰富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高了农业组织化程度。在坚持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了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设,把分散的一家一户组织起来,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主体,较好地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和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服务与合作,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完善了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了农业服务功能。围绕品种培育、技术推广、信息咨询、市场营销、资金互助等项目,它以其较强的自我服务功能,给社员提供低成本和方便快捷的社会化服务,其作用和效果是其他服务组织不可替

代的。

(三)推进了当地政治文明建设

首先,加强了政府与农民的联系,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贴近基层、贴近农民,合作社与农民间内部联系十分紧密,双方从一开始便成为利益联结的共同体。在具体实践中,合作社以其民办性、民主性、专业性、合作性和服务性的自身优势,不断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逐步解决了社区组织“统”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农民“办”不了的许多事情,成为党和政府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践行者和执行人,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加快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了社会和谐。

其次,加强了基层社会稳定,实现农民政治权利。维护社会稳定,特别是基层社会稳定是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遵循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十七大报告中又一次明确提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与农民联系密切,已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踊跃参与,受共同利益追求理念的影响,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组织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宗族组织、帮派体系,加快了公平民主基础上的基层选举制度建设。

再次,担当起扶弱重任,促进城乡共同富裕。合作社是弱者的联合体,农民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通过加入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改善自己的生产条件和生活处境。农民专业组织担当了保护弱势群体、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任,引领弱势农民步入城乡共同发展的致富之路。

(四)推进文化建设的规范运作和持续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仅推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且深化了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文化建设。迅速发展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始至终渗透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文化价值,传承着诚实、守信、关心他人的美德和团结一致、友爱互助、共同富裕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淮北市养猪协会,遵循“民办、民管、民有、民受益”的要求,树立了“诚信、合作、创新、共赢”的理念,在管理上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提供资料、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保护价收购和分户饲养、分户管理、分户核算的“五统三分”模式,积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有效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引导入会社员树立“为大家就是为自己”的大局意识,以及“利益共享、风险同当、团结互助、相互关爱”的集体主义观念,在产业经营上不断丰富和完善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文化内涵,为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实现全体社员的共同致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厚的文化支持。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尽管目前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迅速,积极作用日益明显,如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当前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内部运作、外部环境两个方面。

(一)内部运作方面

一是发展规模普遍偏小,管理运作不够规范。虽然近几年来它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但规模小、成员少、实力弱,没有经济实体作支撑,且成员仅局限于周边经营同一产品的农户,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的为数不多。以淮北市为例,据工商部门提供资料显示,淮北市1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总额为8925万元,平均每家约70万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2家,100万元以上32家,10万元以下的45家。少数合作组织既是合作社又是专业协会,“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管理运作随意性较强。

二是合作水平层次偏低,利益联结不够紧密。农民专业组织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服务层次低,合作领域窄,大多以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生产资料采购服务等初级合作为主,与成员间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提供加工、储运等农产品附加值开发能力较弱,对农户的吸引力、凝聚力不强,带动成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也十分有限。同时,其成员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实行二次分配的组织屈指可数,尚未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内部诚信度和合作关系稳定性不强。

三是成员综合素质偏弱,竞争能力不够突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的综合素质高低决定着该组织发展潜力的大小。但据调研,不少负责人不熟悉组织的基本原则,不了解组织的基本知识,不掌握管理运作的基本经验,出现了“台”搭起来了、“戏”却不知如何唱的局面;多数组织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低,对先进的农业技术、经营理念、管理方法、营销策略掌握较少,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不强,既懂技术、又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缺乏。

(二)外部环境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甚至认为是农民自己的事,对其发展研究不深、引导不力、支持不够;一些农村干部认识模糊,对它的性质定位、运作模式、组织机构等不甚了解;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苛刻的合作条件,导致合作组织和农户宁愿把产品销往外地,也不愿意提供给本地龙头企业,制约了产业化发展进程。

二是扶持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虽然政府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但没有很好地把握它发展的多元化、多样性特征,一些政策措施缺乏针对性、操作性,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使得在发展过程中普遍缺乏资金、技术、信息、人才支持,规避农业风险的能力较弱。

三是管理体制有待于进一步理顺。农业、科技、工商、民政等部门都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和指导,工商部门负责合作社的注册管理,民政部门负责协会的登记管理,农业、科技等部门按照职能分别对从事相关业务的合作社和协会进行业务指导,产生了多部门管理、事权不明的问题。

五、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职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首先,思想认识要进一步提高。要把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土地扭转政策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快深入推进。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扶持合作组织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的观念,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努力破除制约发展的各种思想障碍、体制障碍、政策障碍,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民专业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其次,扶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建议出台更加细致、更加严谨的扶持措施,从财政、税收、信贷、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扶持。落实财政资金扶持政策,整合使用各类支农项目资金,优先投向农民合作组织,重点用于贷款贴息、项目奖励、建立风险基金等,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调控作用。创新金融服务,通过信贷担保、财政贴息等手段,引导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及其他金融机构给予贷款支持;鼓励合作组织成员开展联保联贷,积极开展资金互助、信用合作。构建良好服务平台,指导组织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再次,政府职能要进一步转变。政府部门在推进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中,要强化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其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

力。加强监督和管理,凡涉及行政审批、检查收费等事项,积极做到取消、减免、优惠,杜绝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切实解决好发展中出现的区域封锁、条块分割、行业限制、权益保护等重大问题,为其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规范发展,拓展功能,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首先,行政部门要加强引导规范运作行为。坚持“边发展、边指导、边规范”原则,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相关社团组织法律法规的要求,帮助指导处于起步阶段的各类组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完善组织机构,加强财务管理,推行财务公开,逐步实现产权明晰化、管理规范化、决策民主化、服务优质化、经营效益化等目标,努力提高它的整体管理水平。

其次,各组织之间要拓展合作服务功能。要适时引导合作组织创办经济实体,在增强经济实力、增加经营收益的同时,通过推行统一订单、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等一体化的合作服务模式,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提升服务能力。同时,要打破区域界限,鼓励和引导合作组织按行业类别、产品属性进行重组联合、做大做强,开展跨区域经营,积极打造功能性、稳定性更强的龙头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再次,各相关方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使组织与农户之间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引导农民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入股,逐步由契约联结、服务联结,向资产联结、资本联结方向发展,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并通过股份合作或利润返还等形式,实行二次分配,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三)抓好结合,积极实践,夯实发展基础条件

首先,把合作组织发展与加强基层民主结合起来。在农民合作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有效实现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互动发展。

其次,把合作组织发展与培育农业企业结合起来。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大力培育发展各类农产品加工型、流通型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和鼓励合作组织与企业加强合作,形成“企业+合作组织+农户”产业链经营方式。

(四)强化培训,推广典型,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首先,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专业经济组织自身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要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培训组织负责人,造就一批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把握市场经济基本理论和具体操作方法的经营管理人才,提升合作组织层次和水平。

同时,通过举办培训班、聘请专家现场授课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对合作组织成员的实用科学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其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鼓励他们向大户发展,向规模化集中,不断增强合作组织发展的内生动力。

其次,深入宣传。在基层干部、农民中普及合作经济基本知识,增强合作意识,是保障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各级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各种宣传平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浅谈皖北农业经济现状及发展前景 篇4

通过对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近期的研究方向及发展重点,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 者:胡彦辉 孙忠海 Hu yanhui Sun zhonghai 作者单位:胡彦辉,Hu yanhui(黑龙江省五常市八家子乡农机服务中心,150200)

孙忠海,Sun zhonghai(黑龙江省五常市营城子乡农机服务中心,150200)

皖北发展大讲堂收到皖北办的贺信 篇5

欣闻新浪安徽和丰联集团主办的皖北发展大讲堂活动首站在阜阳开讲,谨致以热烈的祝贺!

皖北是我省区域发展的重要板块,是支撑全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皖北的振兴发展,就没有安徽的跨越崛起;没有皖北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加快皖北地区发展是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的决策部署。在加快实施“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过程中,皖北地区各县市,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作为活动主办方,新浪网是国内外著名的门户网站,具有强大的媒体传播优势;丰联集团文王酒业隶属联想控股,也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本土知名企业。新浪安徽落户安徽近四年来,陆续在合肥、阜阳等地举办了多场大型高端论坛活动,聚焦新型城镇化、产城融合、新城区发展等主题,帮助各地理清发展思路、扩大对外宣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为不断提升皖北地区广大干部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能力和水平,经与我办会商,新浪安徽策划推出了“皖北发展大讲堂”系列活动,今年将在皖北各市巡回举办。经过精心筹备,新年伊始的今天在阜阳举办首站授课活动。这是加强干部队伍教育培训的有效举措,对促进皖北地区加快发展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皖北地区正处于各种机遇相互叠加,新的增长优势正在形成的新时期。面向“十三五”,阜阳以实施调转促“576”方案为总引擎和主抓手,着力建设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奋力走在皖北振兴前列,成为安徽发展重要增长极,努力实现“皖北争一流、全省赶平均、同步达小康”奋斗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主办方邀请了在环保PPP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方面的两位专家作为主讲嘉宾,他们的授课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学习性。希望大家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取专家授课,结合自身工作,做到学以致用,进一步提升发展本领。也希望新浪安徽与皖北各市密切沟通,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持续提升活动实效,为皖北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皖北发展大讲堂阜阳站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安徽省加快皖北地区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浅谈皖北农业经济现状及发展前景 篇6

关键词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林业;采伐;改革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21-0204-01

1黑龙江省的森林资源

素有“大森林”美称的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我国纬度最高、位置最北的省份。黑龙江省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7%,而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3.6%,林业用地面积为2389万公顷,林业经营面积为3127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895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5亿立方米。作为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林省份—黑龙江省,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前列,致使其成为国家的重点林区之一,亦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据相关数据统计,从建国至今,全国三分之一的木材均出自黑龙江省。

2黑龙江省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虽然黑龙江省具有如此庞大、如此丰富的森林资源,虽然黑龙江省林业经营总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但林业经济总量却占全省GDP的比例还不足百分之五(4.18%)。由于近年来只单纯的追求生产效益而相对忽视林木种植,大肆采伐的后果则造成可伐资源枯竭,小、中、大径材比例已由1962年的2:3:5降到最近几年的6:3:1,每公顷蓄积量亦由98.8降到74.7立方米。作为黑龙江省主要林区分布的大小兴安岭,其森林蓄积都相继出现了负增长。

近年来,虽然黑龙江省林业经济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毕竟起步较晚,而且发展进程中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其总体规模过小,缺乏龙头牵动,未形成产业链;林业产业的整体还没有从过份依赖森林资源的采伐和加工转到有效利用林区多样性资源上来,发展比较困难;国有成分比例大,所有制结构单一,私有、集体和个人经济发展缓慢;林业企业负担沉重,林区职工收入低;技术服务体系尚有待于完善,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省林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而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我省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因此,我省林业局及相关部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科学规划、规模推进、有效改革,快速形成依托林业资源的林业产业体系。

3积极推动黑龙江省林业经济未来发展的几点措施

1)林权改革。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省集体林权改革于2006年就已在全省展开,黑龙江省是唯一的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地,后又在全国相继推行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改革试点。林权改革的实行,对盘活黑龙江省森林资源资产、增加林区职工收入,促进林业又快又好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鉴于以往林权改革取得的成效,蔡炳华厅长于2010年7月9日在宾西实验林场召开的黑龙江省林业厅2010年第一次厅务会议中指出,我省要继续把林改工作放在第一位,变局部改革为全面改革,即探索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为主线,变为主体、配套改革相结合的全面改革。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出风头,其根本目的是彻底解决我省目前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林权改革过程中,一要保护林区职工的利益,二要保护林区经济的发展。

2)多种经营。黑龙江省以往的林业建设路径是先开发后建设,产权、体制较多,虽然这种“政企合一推发展”是我省林业发展的一大特色,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难以充分激发和调动林区职工和百姓的积极性,进而严重地阻碍了林业的可持续经营。多种经营、综合利用是林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省应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森林资源,按照“林农结合、种养结合、采加结合、工商结合、综合利用、全民发展”的方针,在对集中连片、大面积公益林和商品林应由国有森林资源管理机构依法加强经营管理的基础上,从转换经营机制入手,积极扶持股份和个体经济,逐步建立国有民营、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国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新机制。

3)森林保护。作为全国木材采伐量最大的省份,我省的过度采伐造成了天然林木材可采资源基本枯竭,大小兴安岭的森林顶级群落已经遭到严重破坏,一些特有的植物资源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无论是为保护生态环境,还是为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都应加快森林保护和自我修复。首先,控制采伐。森林已不堪承受大规模高强度的持续采伐,因此,应减少采伐量,严厉打击不合法的采伐行径。其次,人工造林。这是实现森林消长平衡、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人工造林一要保证适宜的地区选择适宜的品种;二要保证良种壮苗以优化树种、林分结构;三要保证良性发展、循环利用。再次,多季造林。要变运动式造林、春季一季造林为多季造林,变传统的森林经营为可持续、生态管理经营。

4)控制灾害。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是制约林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对此工作要常抓不懈。火灾方面,首先,要确定重点防火期,并把耕地周围、居民点、旅游点划为重点防火区域;其次,要变季节性防火为全年防火,使防火成为常年性工作;第三,要健全防火制度,培训防火人员,扩大联防范围,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防火措施及基础设施建设;第四,要转变打火方式,变传统打火为科技打火、变人力打火为机械打火、变直接打火为间接打火。病虫害方面,要对森林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并做好预报工作,加强科学技术监测,及时、准确地确定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分布和危害程度,同时划分防治区、控制区、安全区,防治重点要以人工林为主,另外要把好苗木检疫关。

5)多项发展。广袤的森林资源不仅有丰厚的林木资源,非木材资源也十分丰富,即有很多动植物资源及旅游资源可供利用,因此,要将林业经济变产业粗放式发展为重点突破式的发展。第一,要大力开发利用林下经济。通过快速发展以木耳为主的食用菌、进一步扩大中草药生产规模、大量种植山野菜、将野生动物养殖形成产业化发展等措施,将林下经济作为林业发展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第二,要形成旅游和服务的突破。高寒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使黑龙江省拥有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突出环境优势和生态旅游特色,把森林生态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4结束语

林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科学的森林经营是一种包括经济、社会、法律、行政、技术以及科技等手段的行为,无论是对天然林还是人工林,都应以保护和优化森林生态系统各种功能为目的而进行有计划的人为干预。因此,我们要借鉴、吸取成功的经验和以往失败的教训,在充分肯定、总结我省林业产业各项工作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对当前林业现状及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剖析,借此科学、合理地谋划未来我省林业经济发展的工作部署。

参考文献

[1]李尔彬,蒋敏元.循环经济及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要素分析.林业资源管理,2007,02.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 篇7

作者 王勇

学院材料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号109091010

3英文篇名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Concepts of Rural Economy in China

关键词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制约因素;思路

摘要 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经济水平的前提条件。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提出新时期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

英文摘要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is the basis of the entire economy and the precondition of increasing the national economy level.The paper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strictive factors of developing of rural economy based on the current conditions, 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concepts to develop it in the new period.引言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我国社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但是,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农村发展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的“瓶颈”。亟待解决。因此,探索新时期我国农村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十分重要。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又是从农业开始的。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矛盾,有些还相当严峻。准确把握这些问题和矛盾.有利于在新阶段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做出科学抉择。

1.1农产品品质较差

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农产品供给由过去长期、全面的短缺转为结构性、地区性和阶段性的过剩I”。我国农产品虽然在产量上呈大幅度增长趋势,但产品质量长期处于低下水平,导致产品积压。造成这种现象一是由于人均资源匮乏。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匮乏始终是困绕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围家,特别是耕地和水资源极度短缺.要想在这种有限的资源空间中生产出越来越多、越来越优的农产品,就不得不提高农业技术成本。以使农业生产达到预期目标。二是由于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滞后。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追求农产品产量最大化的技术模式,虽然这种模式随着社会发展进行了

一定的调节。但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在中国市场国际化的形势下。必须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农业竞力.而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投资相对不足,己成为影响农业技术进步制约素。随着国内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及国际市场农产品市场准入条件的提高。再继续追求过去那种农产品产量最大化的生产方式,就会难以适应市场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此时,选择新的农业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1.2农村劳动力过剩

我国的劳动力众多.剩余劳动力大都集中在农业和其他传统产业部门。当前我国经济

发展最大的问题是劳动力就业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劳动力结构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从1990年开始,我国劳动力结构中.传统部门的劳动力人数开始出现持续下降。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在1991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此后便开始下降121。近年来,由于一些城乡企业不景气,市场需求量降低,农业劳动力回流有所上升。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已经开始出现劳动力供给持续减少的趋势。虽然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转折性变化.但由于我国劳动力基数较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依然严峻,尤其是近年来农业和非农业领域出现的资本、技术密集化趋势使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1.3农民收入偏低

农民收入水平偏低。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从农村本身来看.农业劳动生产率低、非农产业发展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农民素质偏低、进城就业数量少等都是重要因素【习;从外部看,农民负担沉重、农村对城市贸易条件恶化也是重要因素。随着社会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但由于农业生产成本逐渐上升,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农业收入增长缓慢。另外,我国的农业发展越来越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而增

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这就相对减少了农民收入。在现阶段.虽然农业物耗率的增长慢于农业总产出的增长。但我国农户有一半左右仍处于自给自足状态,不出售或很少出售土地产出品,物耗率的上升使这些农户的纯收人绝对额减少。

1.4农村生产性投资不足

农村投资的问题除了资金的限制外.还受到投资动力不足、投资“技术”条件差和投资引诱不足的约束。农民缺乏生存和竞争的压力,单门独户抗风险能力低下。使得农民通过投资来改善生活和生产条件的动力不足。目前,农村地区的交通、通讯、市场条件和新技术的获得及掌握能力均较差,一些地方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低。官僚主义、腐败现象严重,这都使农村投资者投资欲望降低。新时期我国农村发展思路

我国农村改革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某些重大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体制性矛盾未

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并没有使城市化以及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城乡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若想缩短城乡差距,既不能依靠增产和提价,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农业、农村经济本身,必须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加快解决城乡经济结构的突出矛盾。加快农村的整体配套改革。新时期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2.1 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农民收人问题一直是国家进行农村经济建设的首要问题。虽然目前农民收入有所增长,国家也制定了很多对农民有利的政策法规。但城乡收入的差距依_然在扩大。因此,若想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首先解决农民负担沉重问题,注意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改革农村税费,实现农民负担规范化。坚决杜绝不合理收费;二是反腐倡廉.精简机构。减低乡村行政费用;三是公正执法,尊重农民的人格尊严,使农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力。此外。还要改善农产品贸易中的不合理政策,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从而加快农村建设步伐。

2.2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随着市场国际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扩大.我国农业必须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农业资源重组和优化配置。由此可见,新一轮农村产业结村的调整应包括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区域结构。要通盘考虑数量与质量、生产与加工、营运与销售,多层面、多环节、全面性进行调整14]。首先,农业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应以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为基础;其次。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比较优势的产品为依据,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同时还要优化品种和品质,提高农产品质量.争取更广阔的市场:再次,要创新农业组织制度.以农业市场规模弥补生产规模的不足,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发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新技术。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2.3建设并完善农村技术市场

技术市场是我国农村的薄弱环节。由于一些地区比较闭塞,人口素质偏低,导致农村技术匮乏,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技术市场151。可与一些大专院校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外请一些专家进行定期指导培训,并以讲座等方式提高业户的技术水平,以提高农村技术市场的科技含量。在进行硬件改善的同时,还要进行软件改造,完善技术市场配套法规,建立技术市场资金支撑体系,发挥网络优势。开拓网络技术市场。

2.4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整合旅游资源,实行多元化开发,建设特色旅游强县。同时,把房地产业作为重要财源补充的机遇性、策略性产业来抓,把加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作为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着力点来抓,初步形成起点高、收益快的第三产业发展格局。

2.5有效转变政府职能

发展经济.要根据外在环境的变化及时有效地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就

是政府自身制度创新的问题。如果政府能够根据外在经济社会运行的变化而及时进行自身制度创新,调整职能,转变职能,就会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因此,政府应尊重和维护市场的效率,转变观念,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新观念,对农户、乡镇企业等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多给予(提供优质服务)、少索取(减少乱收费),为有效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理顺政府与群众的关系提供条件。

2.6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农村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保护生态环境是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发展工业的前提和基础。农村地区工业发展决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而要坚持环境兴县,发展生态工业。拒绝污染环境的项目,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新型丁业化发展.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双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3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对策

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仍将持续、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大幅度调整、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美国次货危机对我国出口影响进一步加剧、围外对农产品进口质量标准要求不断提高的新情况下,对加强农产品出口工作提比如下建议。

3.1重点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规范出口企业与目标市场和农户之问的合作关系,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出口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建议2008—2010年.每年设立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建设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对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给予政策性扶持。

3.2加强农产品出口中介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辽宁省贸促会农业行业支会和辽宁省农业国际交流协会等行业协会组织作用,加快组建由出口企业、农民和社会物流企业参加的农产品出口合作社,实现生产基地化、规模化、专业化和营销市场化,建立完备的质量标准体系和可追溯体系。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能力,把农产品贸易做大做强。

3.3设立境外展洽谈活动专项资金。组织和引导农事企业参加境内外展洽会等经贸活动。宣传辽宁农产品.吸引合作伙伴。强化企业招商引资对外合作力度.推动外向型农业发展。

3.4开展国际贸易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全国各级农业部门和农事企业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水平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国际贸易要求,推动农业对外开放工作。政府对相关知识培训应给予资金扶持。结语

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园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层次.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没有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我国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今后,我国需要继续加大农村经济建设力度,搞好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政府领导和政策扶持,按照各地的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建立农业中心,提高农业人口素质并提高就业率,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华.新时期我国农村发展问题的思考[D]安徽大学, 2003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及现状分析 篇8

摘要: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简要地概括了国外生态农业的发展及现状,并分析了目前生态农业的种植面积,生态农产品产值,生态农产品需求,通过借鉴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有机食品国外生态农业发展背景

20世纪初以来,为了克服常规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许多国家发展了多种农业方式以期替代常规农业,如“生态农业、生物农业、有机农业”等,其生产的食品称为自然食品、有机食品和生态食品等。尽管叫法不同,但宗旨和目的均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三个效益” 的统一。

简单地说,生态农业吸收了传统农业的精华,借鉴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实现农业经济系统、农村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同步优化,促进生态保护和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1 人类面临的严峻生态环境问题

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对“石油农业” 生态弊端的讨论,发现“人口-资源-环境” 结构危机实质上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人类面临着许多危及生存的生态问题,如大气和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海洋环境恶化、土壤退化和沙漠化、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猛增等,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为处理和解决人类环境和生存问题,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世界各国首脑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主要文件,一致承诺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未来全球经济和社会长期共同发展战略,进一步确定了可持续农业的地位,可持续农业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

1.2 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强烈需求

人既是系统中的消费者又是生态系统的精心管理者,人类的经济活动直接制约着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态系统是有生命的复杂系统,包括人类在内,系统中的生物

成员与环境具有内在的和谐性。20世纪后半叶,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仅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它农副产品中的有毒成分增多,影响食品安全,危害人体健康;尤其是近几年发生的疯牛病灾难、二英恶性事件,以及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转

基因食品安全争论等,都使得消费者越来越青睐生态食品,从而推动了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

1.3 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陆续采用绿色壁垒来限制农产品的进口。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它是指在现代国际贸易中,产品的进口国以保护有限资源、人类、动植物的卫生健康和生态环境为名,通过制定、颁布、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使国外产品无法进入或进入时受到一定限制,以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为目的的贸易保护措施,实质上是技术壁垒。生态农业能有效地控制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成为应对绿色壁垒的有效途径,因而促使各国更加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并制定鼓励生态农业发展的专门政策发展生态农业。2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历程

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均有了较大发展。建设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

2.1 探索阶段

生态农业最初只由个别生产者针对局部市场的需求而自发地生产某种产品,这些生产者组合成社团组织或协会。英国是最早进行有机农业试验和生产的国家之一。自30年代初英国农学家

A.霍华德提出有机农业概念并相应组织试验和推广以来,有机农业在英国得到了广泛发展。在美国,替代农业的主要形式是有机农业,最早进行实践的是罗代尔(J.I.Rodale),他于1942年创办了第一家有机农场,并于1974年在扩大农场和过去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罗代尔研究所,成为美国和世界上从事有机农业研究的著名研究所,罗代尔也成为美国有机农业的先驱。但当时的生态农业过分强调传统农业,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生物循环生产模式,未能得到政府和广大农民的支持,发展极为缓慢。

2.2 关注阶段

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由污染导致的环境恶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美、欧、日一些国家和地区工业污染已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命与健康。这些国家感到有必要共同行动,加强环境保护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确保人类生活质量和经济健康发展,从而掀起了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主的各种替代农业思潮。法国、德国、荷兰等

西欧发达国家也相继开展了有机农业运动,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英国在1975年国际生物农业会议上,肯定了有机农业的优点,使有机农业在英国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发展。日本生态农业的提出,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重点是减少农田盐碱化,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提高农产品品质安全。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玛雅(Maya)农场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典型,1980年,在玛雅农场召开了国际会议,与会者对该生态农场给予高度评价。生态农业的发展在这时期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认为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3 稳步发展阶段

90年代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全球的共同响应,可持续农业的地位也得以确立,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无论是在规模、速度还是在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如奥地利于1995年即实施了支持有机农业发展特别项目,国家提供专门资金鼓励和帮助农场主向有机农业转变。法国也于1997年制定并实施了“有机农业发展中期计划”。日本农林水产省已推出“环保型农业” 发展计划,2000年4月份推出了有机农业标准,于2001年4月正式执行。发展中国家也已开始绿色食品生产的研究和探索。一些国家为了加速发展生态农业,对进行生态农业系统转换的农场主提供资金资助。美国一些州政府就是这样做的:依阿华州规定,只有生态农场才有资格获得“环境质量激励项目”;明尼苏达州规定,有机农场用于资格认定的费用,州政府可补助2/3。这一时期,全球生态农业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单

一、分散、自发的民间活动转向政府自觉倡导的全球性生产运动。各国大都制定了专门的政策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随着广大消费者对自身健康和环境保护越来越关注,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量,不仅在其世界主要市场的欧洲、北美和日本,而且在许多其它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都在增长。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3.1 生态农业面积

据德国生态与农业基金会提供的数据,2002年末世界生态农业面积达2 300万hm2,比2000年增长了31.4%。生态农业遍布几乎世界各国,在耕地中的比重和从事生态农业的农场都在增长。从图1、2显示: 目前在世界上实行生态管理的农业用地中以澳大利亚的生态农地面积最大,拥有1 050万hm2,其次是阿根廷和意大利,分别有3l9.2万hm2和123万hm2:若从生态农地占农业用地面积的比例来看,欧洲国家普遍较高。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生态农地面积较小,在总

计为4万hm2的生态农地中,土耳其占1.8万hm2,日本占5000 hm2,以色列和中国各约4 000hm2。

3.2 生态农产品产值

据国际贸易中心(1TC)报道,除德国外。欧洲生态食品消费较多的国家有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产品种类包括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2003年澳大利亚有机食品销售额为1亿澳元,国内市场有机食品销售量每年的增长速度为60%。2005年德国生态食品销售额为4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14%,约占全部食品市场销售额的3%。德国的生态食品市场占整个欧盟的30%,可以说德国是生态食品的消费大户。据测算,2002年美国有机农产品零售额达到110亿~130亿美元,年增长率在15%~25%之间,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生态农产品销售市场。由于2001年JAS法的实施和对有机农产品的准确定义,日本农林水产省估计2000年有机农产品的销售额最高不超过2.5亿美元。由于消费者对健康和环境的日益关注,有机市场将持续增长。特别是JAS有机标识的引入,将对未来有机农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有机零售额在2003年增加到3.5亿~4.5亿美元,发展态势令人乐观。

3.3 生态农产品需求

美国Rodale·Press在1994年的一项调查表明,87%的美国商店购买者愿意购买与常规食品同样价格的有机食品,每3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在过去几年中已经改变了饮食习惯,其中72% 的愿意购买有机生产的蔬菜和水果。在瑞典,绿色食品被称为生态食品。2001年据瑞典《南方瑞典日报》报道,瑞典绿色食品的销量1997~2001年的4年来激增了30% 以上。全国绿色食品的销售额从1997年的6.5亿瑞典克朗左右增加到2000年的近10亿瑞典克朗。同时有调查资料显示,85%的瑞典人愿为环境清洁支付较高的价格。根据“生态和农业基金会”(Stiftung Oekologie & Landbau,SOEL)最近的市场研究表明,在大部分主要的有机品市场中消费者需求量迅速增长,2005年一些国家的有机食品在整个食品销售的份额中占到5%~10%。而在瑞士,丹麦,瑞典,英国等欧洲主要的有机食品消费市场每年消费量增加率超过l0%。而英国权威认证机构——土壤协会预计,在2010年前,英国有机食品和饮料的销售额将达到25亿~30亿英镑。4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

首先,政府的大力支持。无论从各个国家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还是现状来看,均得到了政府的大力的支持。政策上的支持,由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多数项目,在短期内没有直接利润产出,因此市场无法予以有效调控。同时,环境净化、生态建设的对象多系公共资源,对该类资源的浪费具有无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因此,国家必须通过法制手段,对有关环境方面的诸多问题予以有效约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外部氛围及其内部软环境整合。政府的财政支持也发

挥了重要的作用,每年政府都拨出专项资金以发展生态农业,对实施生态耕种的农场进行补贴,既保证了农民的收入,也刺激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

其次,各国都非常重视生态农业发展的研究,成立了许多的大学,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培养大量的科研人员,参加生态农业研究的人员包括遗传、育种、栽培、生态、生化、土壤、植保、园艺、水产养殖、畜牧、林学、生物工程及资源经济学等专业方面的人员。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组织工作,机构健全,并以现代化科技为依据把科研与教学、推广密切结合起来,所有的这些都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生态农产品的需求旺盛,经营生态农业有利可图。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食物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特别是疯牛病等疫情的先后暴发,造成了人们对食物安全的恐慌,同时引起了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的广泛关注。生态农业不仅提高了食物的质量同时也保护了环境,生态农产品的需求市场逐渐成为食物的“主流”市场。对于农场主而言,生态农业生产同常规农业生产相比,其特点是:实物产出数量少,而可获得的价格较高。在为农场主提供新的就业途径的时候,也提供了丰厚的经济收入。另外,各国政府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财政政策等,也为经营生态农场提供了保障。

最后,培训、信息服务及观念的推行。为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各国政府在对生态农业这一跨学科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同时,也建立了许多的技术示范推广基地,为农民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使农民真正地理解生态农业可以促进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培训及信息服务的内容包括如何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防治等技术来发展生态农业,还包括对目前的食物市场的新认识。促进有关的研究和技术发展,以及对实践中形成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同时帮助消费者了解生态产品的价值和特点,使?肖费者取得这样的共识,即农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部门,而且更是一个与整个国民的健康和安全休戚相关的部门。农业生产必须日益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结合在一起。

上一篇:电力行业安全警示语怎么写下一篇:苏州城市文化建设现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