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辅料中英文术语

2024-06-27

服装辅料中英文术语(通用7篇)

服装辅料中英文术语 篇1

C:Cotton 棉

W:Wool 羊毛

M:Mohair 马海毛

RH:Rabbit hair 兔毛

AL:Alpaca 羊驼毛

S:Silk真丝

J:Jute 黄麻

L:linen 亚麻

Ts:Tussah silk 柞蚕丝

YH:Yark hair 牦牛毛

Ly:lycra莱卡

Ram:Ramine 苎麻

Hem:Hemp 大麻

T:Polyester 涤纶

WS:Cashmere 羊绒

N:Nylon 锦纶(尼龙)

A:Acrylic 腈纶

Tel:Tencel 天丝,是Lyocell莱赛尔纤维的商品名

La:Lambswool 羊羔毛

Md:Model 莫代尔

CH:Camel hair 驼毛

CVC:chief value of cotton涤棉倒比(涤含量低于60%以下)Ms:Mulberry silk 桑蚕丝

R:Rayon 粘胶

纤维缩写代号

纤维名称缩写代号 天然纤维丝S

麻L

人造纤维 粘胶纤维R

醋酯纤维CA

三醋酯纤维CTA铜氨纤维CVP富强纤维Polynosic蛋白纤维PROT纽富纤维Newcell

合成纤维 碳纤维CF

聚苯硫醚纤维PPS

聚缩醛纤维POM酚醛纤维PHE

弹性纤维聚醚酮纤维预氧化腈纶改性腈纶维纶聚乙烯醇缩乙醛纤维氨纶硼纤维含氯纤维PEA

PEEKPANOF MAC PVAL PVB PU EF CL高压型阳离子可染聚酯纤维常压沸染阳离子可染纤维聚乳酸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聚乙烯、聚丙烯共混纤维氯纶聚对本二氧杂环已酮纤维弹性二烯纤维同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芳砜纶聚酰亚胺纤维超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

其他金属纤维

玻璃纤维CDP ECDP PLA PTT PBT PEN ES Pvo PDS ED PPT PPTA PDSTA Pi

CHMW-PE

MTF GE

服装辅料中英文术语 篇2

关键词:经济学,术语,翻译策略,教科书

一、引言

1.经济学术语的概念界定。随着世界不断向前发展, 关于经济学的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就当前来看, 大多数国家普遍对经济学的理解主要是基于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1948年在《经济学》一书中所给的定义, 即经济学是一种用来研究人和社会选择的科学, 并在将来把商品分配给各类成员的一种科学。根据该定义, 我们发现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对稀缺资源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进行利用, 同时研究分配和消费的科学。

2. 经济学术语的主要特点。 经济学术语除有专业性、单义性这些术语通性之外, 还具有以下特点:

(1) 专名命名。经济学首先是源自于西方, 然后从西方引入我国的, 所以大多数经济学的教科书采用的仍然是西方经济学教材汉译本。而中国的大多数译本仍然是以西方作品中国化为根本的发展途径, 所以作品大多数是改编而成的。考虑到很多经济学概念都是通过西方学者提出的, 所以相关术语在进行翻译时, 很可能就是直接使用提出者的名字进行命名。

(2) 对义性。词语的对义性主要是指词语的意义的互相矛盾、互相对立, 也就是在词语的表达概念在逻辑上具有一种矛盾或对立的关系。”在经济学中, 经常会使用一组矛盾、对立的事物或对立的行为来表达相应的经济关系, 所以术语往往是成对出现的。比如:law of demand (需求定理) 与law ofsupply (供给定理) 、explicit cost (显性成本) 与implicit cost (隐性成本) 、loses of exporting countries (出口国损失) 与loses ofimporting countries (进口国损失) , 这些术语意思都相反或相对。

(3) 系列性。一个新词进入经济学术语之后, 发生连锁反应, 产生了一些列与该中心词相关的词。如marginal (边际) 一产生, 带出了一系列经济学术语, Marginal benefit (边际利益) 、marginal changes (边际变动) 、marginal cost curve (边际成本曲线) 、marginal product (边际产量) 。

二、不规范现象归类分析

1.字面翻译。经济学术语不同于普通的词语的翻译, 它们总是经济学领域中的许多概念的称谓。译者在翻译时, 如果不考虑到词语的真正含义, 而是根据词典的表面意思来一个字一个字地翻译, 就会出现错译。如lump-sum tax, 曼昆中译本译为“定额税”, 萨缪尔斯中译本译为“一次性总付税收”。income distribution, 曼昆中译本译为“收入分配”、而萨缪尔斯中译本译为“收入分布”。而具体地, 可以根据文本来定, 例如下面的实例:

Suppose the government imposes a tax of $4, 000 oneveryone. That is, everyone owes the same amount, regardlessof earnings or any actions that a person might take. Such a tax iscalled a lump-sum tax.

可以翻译成:假如政府向每个人征收4 000美元税。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收入多少, 也无论每个人将要采取怎样的行为, 每个人都要交纳等量的税。所以把这种税称为定额税 (lump-sum tax) 。

2.选词不严谨。术语和概念唇齿相依, 在科学研究中很多术语都是由概念而来, 反过来术语又用在传播科学。有时, 译者理解原文意思, 但在选择译词时, 没有斟酌词语的细微差别, 从而导致译名不准确。如:rent control, 分别翻译成“租金控制”与“租金管制”;medicaid分别翻译成“医疗援助”与“医疗补助”。

3.语言欠简练。翻译科学术语, 不仅要从科学概念体系出发, 又要采用精炼的语言来描述, 达到简单明了的目的。术语翻译时, 要对语言进行锤炼, 从而保证术语译名简洁。然而在经典教科书汉译本中还是会出现不简洁现象。

三、经济学术语汉译名不规范的原因

1.译者缺乏术语意识。术语意识是以对术语的性质与功能的认识而形成的严谨、科学地对待本专业术语, 小心慎重地对待其他专业术语的自觉性。如果术语对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作用而不够了解, 就很难可能会对术语产生一种严谨甚至敬畏的科学态度, 而取而代之的是草率、随意。具备术语意识, 才有可能去遵守术语翻译的相关规范, 再依据术语定名规则翻译。

2.译者缺乏经济学知识。每一次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 就要定义一个新术语来表达这一概念, 经济学是一门有较强的专业性的学科, 如果只是知道语言知识, 而缺乏经济学知识, 往往很难准确地进行翻译。例如:business cycle有些经济学教科书译成“商业循环”, 这是根据普通词语字面意思来翻译的, 在微观经济学著作中显然是不准确的。在经济学中, business cycle应该译为“经济周期”, 是指经济活动的波动, 而不是指商业活动的循环进行, 要准确翻译该词, 就要全面了解经济学的概念。

3.译者缺乏严谨态度。经济学家考虑到教科书的特殊性, 通常会通过例子、定义、图标等各种方式来说明术语的含义。译者翻译时, 结合上下文通常可以理解术语含义, 但在选择词义时, 没有区分词语的细微差别, 而造成选词不当的问题。

四、经济学术语的汉译有效性策略

1.专名命名法。经济学中很多术语的译名直接以概念创造者的名字命名。在翻译时, 笔者也直接使用经济学家姓名作为术语译名的一部分。举例如下:

Pigouvian subsidy庇古补贴

1a. A Pigouvian subsidy is a payment designed to encourageactivities that yield external benefits. (Krugman 2010)

1b. 庇古补贴是用来鼓励产出外部效益行为的支付补偿。

分析:庇古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词典中收录的以庇古命名的术语分别有“庇古税”、“庇古均衡”、“庇古效应”。在翻译此新术语时, 也以该经济学家名字命名, 翻译成“庇古行为”。

2.习惯表达法。术语翻译过程中, 词语表达尽量选择符合交际语言习惯的词。举例如下:

depository bank储蓄银行

2a. The Glass-Steagall Act of 1933 separated banks into twocategories, commercial banks, depository banks that accepteddeposits and were covered by deposit insurance. (Krugman 2010)

2b.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将银行分成两类: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储蓄银行接收存款, 并购买储蓄保险。

分析:翻译成“存款银行”, 意思也清楚, 但不符合日常语言表达习惯, 所以译成储蓄银行。

3.逆序翻译法。中文与英文尽管在语序上有所不同, 中文通常将修饰语置于中心词前面。而英文, 当修饰语较长时, 就会把一部分修饰语变成介词短语、不定式置于中心词后面。就算英语修饰语全部前置, 有时还要对其进行重新排列, 符合中文的习惯。

4.类比借用法。经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 大量新概念通常使用日常词语表达, 且部分词语在其它的领域还有类似的意义。这时, 可以采用类比借用的方法来命名, 由此得出的术语易于传播, 且不失专业性的特点。

5.信息补偿法。“翻译是指在接受语再现原语信息并实现最近似的自然等值”, 所以翻译主要作用就是传递信息, 实现源语功能。术语翻译的信息补偿是指术语翻译过程中, 译者有意识的运用某些译语手段或符合译语规范或规约的其他语言手段补偿损失信息, 将信息的损失最小化。在简短的术语中, 尽量地把术语的含义表达出来。举例如下:

the arc method弧段正切法

3a. The Arc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Slope An arc of acurve is some piece or segment of that curve. For example, panel (a) of Figure 2A-4 shows an arc consisting of the segmentof the curve between points A and B. To calculate the slope alonga nonlinear curve using the arc method, you draw a straight linebetween the two end-points of the arc. The slope of that straightline is a measure of the average slope of the curve between thosetwo end-points.

3b. 弧段正切法测斜率弧段就是曲线上一部分或一段。比如:图2A-4中 (a) 板块显示的弧段是由曲线A点与B点之间的部分组成。沿着曲线使用弧段正切法测量斜率, 可以在弧段的端点画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是就是两端点之间曲线的平均斜率。

五、结束语

关于经济类术语的翻译, 我们仅仅要掌握好翻译的通用原则, 更为重要的是对储备大量的经济学术语和尽可能地学习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只有了解了经济学知识以后, 我们才能够根据自身已有的英文知识, 翻译出更加精准的译文, 从而达到不仅准确, 而且流畅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少爽.翻译专业学生术语能力培养:经验、现状与建议[J].外语界.2013 (05) .

[2]冷冰冰.浅探术语教学走进翻译硕士课程体系[J].中国科技术语.2012 (06) .

服装辅料中英文术语 篇3

[关键词] “编辑学”英文术语 讹传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 01-0023-04

[Abstract] The paper reviews the coin of the term “Redactology” by the author and its misrepresen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itation by the circles of redactology in China. It is helpful for reminding people of what right citation is and how the history of redactology in China will be recorded.

[Key words] Redactology Misrepresentation

近日不期收到我国编辑和出版界老前辈邵益文先生的来信[1],令晚辈喜出望外。邵老希望我谈谈当年在美国《克利夫兰旗帜日报》(Cleveland Daily Banner)刊登《中国人研讨编辑学》一文的来龙去脉,以免学界就“编辑学”的英文术语Redactology和所谓的美国报道以讹传讹。

我按令即行。原因有三:一是难辞邵老盛情,深为邵先生的精神所感动;二是确有澄清的必要,以免编辑学界在撰写我国编辑学史时以讹传讹;三是怀着一己之见,如鲠在喉:我于1990年8月26日发表在美国报纸上那篇短文中所用的“编辑学”英文术语“Redactology”并非源于林穗芳先生。大致情形是这样的。

我当时兼职于《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编是王振铎教授,张如法教授是资深编审。张如法教授在他的博客[2]上对我和这件事这样记述道:

周领顺先生现在是扬州大学教授,当时为河南大学公共外语教研室教师。他英语水平极高,被《河大学报》编辑部聘请为外语稿件的兼职编辑与英语目录翻译。他业余喜欢写些英语短文,常给美国《克利夫兰旗帜日报》投稿并获刊载。《河大学报》编辑部的一位先生便请周领顺写写学报的编辑学研究情况,给该报投稿,并得刊载,署名为周领顺(汉语拼音)先生。这当然是件好事。

我在《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工作期间,适逢王振铎教授等撰写的《编辑学通论》一书出版。王老师要我用英语写个书评,碰巧美国的《克利夫兰旗帜日报》向我约稿。我和该报有多年联系,在河南大学读本科时发表了第一篇用英语写的文章Christianity in China is Reviewed(1985年4月11日),后来陆续发表了十几篇,主要写一些中国的民风民俗。该报对我信任有加,聘我做专栏作者,称有稿必发,且配以“编者按”和我的照片,连我孩子1995年出生的纪念文字和大幅照片也刊载了(1995年11月19日),这些短文有几篇还转录于我主编的《英语写作》(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年版)一书中。“编者按”不乏溢美之词,如1987年3月31日刊发拙文时赞扬道:Zhou Ling Shun, whose command of a foreign language (English) is remarkably good…。

这家报纸是美国田纳西州克利夫兰市的一份市报,读者面有限。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故意把我的名字Zhou Ling Shun分开写(按规则应拼为:Zhou Lingshun),竟使他们分不清我的姓氏,报纸上常称呼我为Shun(顺)而不是Zhou(周)先生,比如该报在刊发我这篇编辑学书评(Chinese groups studying ‘redaction’)时配发了王老师和我的照片,照片下方就注的是:Duo(铎)和Shun(顺)。这些英语文章全是闲来习作,主要以练习英语文笔为目的。虽后来不再投稿,但原件和来往信件至今保存着;虽然纸张均已发黄,但一切历历在目,宛然如昨。

该书评的发表,封藏的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从不奢望有什么反响。尽管后来因特网遍布千家万户,而我也时常上网搜索有关我的信息,但从未检索到该文及其可能的反响。迟至2009年5月,我在网上检索我的信息时链接到张如法教授博客上所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编辑学存在研究学派之论的虚妄性》。在这篇文章中,与我有关的信息张教授是这样记述的:

上个世纪,曾出现一种说法:美国有关学界也认可中国“编辑学”一词及其英文翻译名,有美国报纸为证。发表此小消息的原河南大学外语部周领顺先生对我说,那是他听说我校学报在研究编辑学后写的,那张报纸并非是美国主流媒体,甚至不是大报,影响很小,是他想发表英文习作,锻炼锻炼能力时找到的,以后常有联系,根本谈不上美国学界已认可。难怪,北京的一位有名的学者在听说美国有关学界也认可中国“编辑学”一词及其英文翻译名时,发出疑问道:中国编辑学会为什么不知道这件事?美国学界为什么不通过北京的研究机构了解中国编辑学研究的情况呢?眼下盛行浮夸吹嘘之风,以提升政绩、名望,此风也该刹刹了!

我顺着该线索往下寻找,不禁愕然,旋即在张教授的博客中简单作了回应。张如法教授在“附记”中写道:

《克利夫兰旗帜日报》只是该市的一家报纸,影响有限。中国人写投并发表此稿件,并不意味着“中国系统的出版理论研究已在20世纪90年代引起了西方的关注”,也不意味着美国传播学界也认同“编辑学”采用周领顺先生提出的redactology英语译名。

该书评被多人引用,沸沸扬扬,且讹误不断,靠臆猜立论者不在少数。转眼20年过去了,应前辈邵先生之约,就此将有关事实向编辑学界作个汇报并讨论有关问题。该书评的英语原文是:

Chinese groups studying ‘redaction’(Book Review)

Editor’s Note: Zhou Ling Shun is an English teacher at Henan University in China, who occasionally submits articles to the newspaper. The following is a book review he wrote about “General Redactology”.

I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a newly-developed Chinese science to my Western readers—“redactology”, or the study of editing and publishing.

The study of editing and publishing has been going on all over the world, but in-depth study of redaction as a form of serious learning is very rare.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editing circles have started studying redaction, thus, the term“redactology”has been coined.

nlc202309011257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is new science in 1983 to now, some pictorials and over 10 books on redactology have appeared. The latest, most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is “General Redactology”, which was published by the Henan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 in October 1989.

“General Redactology” was written by Wang Zhen Duo, a well-known professor at the famous Henan University and several others.

The book is good, both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 It introduces several new innovative theories of editing, including those which follow the rules of information screening. In practice, it outlines principles and concrete approaches to the editing of news, science, literature and art, broadcast, film, and TV, textbooks, local records and reference books, etc .

Western readers, especially those in editing circles, may be interested in learning more about redactology. If you would like to obtain a copy of “General Redactology”, an English translation can be made available to you. For more information, contact me by writing Zhou Ling Shun, Public English Department,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P.R.China.

About the author: Wang Zhen Duo, professor of literature and redactology at Henan University, and also Special Research fellow of China’s Publishing Research Institute.

我提出的问题与我的解答有两点。

一是学界对Redactology一语在做法上有两个极端。第一种极端是,在提及《克利夫兰旗帜日报》这篇书评时将Redactology归于林穗芳先生。网上[3]看到有道编辑学考题问的是哪国人首先提出了英文的“编辑学”术语,当然认可的是来自中国的林穗芳先生。比如,作者吴飞在《“天才编辑”的消失与编辑学研究的困境》中就写道:“1990年8月26日美国《克利夫兰旗帜日报》有一篇关于中国编辑学研究情况的报道,文中的‘编辑学’也采用了林穗芳先生所创的redactology。”王波在《编辑学刊》2000年第5期发表的《编辑学为什么首先在中国诞生》一文也作如是说。

林先生是编辑学界名家,认可英文的“编辑学”术语源于林先生无可厚非:一是林先生确实经过了深思熟虑,二是提出的时间也早于我。这些是近来检索有关信息时才得知的。但是一定说我发表于《克利夫兰旗帜日报》上所用的Redactology来自林穗芳先生,我却不敢苟同。

王一禾在《出版发行研究》1999年第11期发表的《得益于内容,获教于治学态度:读〈中外编辑出版研究〉》一文还作恍然大悟状:

1990年8月26日,美国《克利夫兰旗帜日报》报道说,中国新近发展起一门科学——编辑学,并创造了编辑学的英文术语redactology。最近读了林穗芳先生所著《中外编辑出版研究》(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以下简称《研究》),才知道首创这个英文术语的中国人就是他。

王先生还在《编辑之友》2010年第4期发表的《一笔一画的觉悟:追忆恩师林穗芳先生》一文中明确说:“美国《克利夫兰每日旗帜报》1990年8月28日报道我国编辑学研究进展情况时采用了这一术语,并承认这是一门new science(新科学)。”他虽然把美国的这份报纸名称重新翻译了一遍,可惜把发表日期误写为28日。

第二种极端是说到redactology乃“编辑学”的英文术语时,经常和我那篇文章挂钩。比如有一份资料叫《出版专业基础(中级)编辑概论》,其中这样写道:“把编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是从中国开始的。美国《克利夫兰旗帜日报》1990年8月26日发表一篇报道,作者在其中说道:……”。有一份《编辑学概述》的资料也写道:“我国最早提出编辑学。1990年美国报纸进行了这方面的报道。英文redactology。”

我不在编辑学界,编辑学的信息不够敏感,也不够畅达。但作为一个外语学者,在英语redact(编辑)一词后加个-ology(学问、学科)后缀来表示一个学科,是一种本能的、自然的构词联想,这是构词常识。比如,“翻译学”(translatology)就是在translate(翻译)后加上-ology构成的。况且,在此基础上,我在文章中还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即:or the study of editing and publishing(或者说是编辑和出版的学问/即对编辑和出版的研究)。从这个角度讲,命名的理据不够充分并不是最关键的,只要有同位语做出解释并做到自圆其说即可。

二是有的甚至将所评介的书名弄错了,比如有人写道:“(美国)《克里夫兰旗帜日报》载文:《中国人研讨编辑学》,在欧美出版物中第一次使用了中国人创造的编辑学术语redactology,评介了《编辑学原理论》一书。”

在引用该书评时,夸大宣传是比较突出的现象。比如吴赟在《“写给‘而立之年’的编辑出版学:对我国编辑出版学科发展的总结与前瞻”》写道:

1990年8月26日,美国《克利夫兰旗帜日报》(Cleveland Daily Banner)以题为《中国有组织地从事编辑研究》的文章报道了中国编辑学的研究情况。可见,中国的编辑出版学已在20世纪90年代初受到西方关注。

赵航在《出版科学》2002年第4期发表的《析编辑学中的变量因素 :读〈编辑学理论纲要〉的联想》更是把“大洋彼岸”的上述反应看得特别重要:

这门学问是由中国编辑和学者搞起来的。……就连大洋彼岸也有了反应。1990年8月26日美国《克利夫兰旗帜日报》在报道中说:“我想向我的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编辑学。在全世界一直对编辑出版进行研究,但把编辑工作作为一门严整的学问加以深入研究则很少见。”

nlc202309011257

王波在《编辑学刊》2000年第5期发表的《编辑学为什么首先在中国诞生》一文的一个小节标题还以“国外媒体的承认”为题进行了报道,认为“报道的内容和语气都表明, 国外至少是西方一直到1990 年代是没有编辑学的。”

龚维忠甚至在《编辑学研究综述》(《湖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引述阙道隆等著的《书籍编辑学概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写道:

1990年,美国《克利夫兰旗帜日报》介绍中国的编辑学研究情况时,最先接受了国际用语Redactology的英文表达形式,说明由中国人最早提出的编辑学这门独立学科已经得到国际认可。

以上仅限于网上检索到的部分信息,至于未上网的信息又是怎样传播的,却不得而知。

编辑学界的作者似更应强调引文的规范:当引用二手资料时,要么努力寻求第一手资料去求证,追根溯源,要么明确标以“引自”或类似的文字。像作者杨春兰所写的《在艰难中探索 在探索中前进:关于河南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模糊地叙述为“美国《克里夫兰旗帜日报》载文《中国人研讨编辑学》,在欧美出版物中第一次使用了中国人创造的‘编辑学’术语——redactology,评介了《编辑学通论》一书”,虽然宣传效果甚佳,但读者不免会产生疑虑:作者何许人也?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了中国的编辑学?也许有读者会产生错觉,误以为该文作者是美国编辑出版传播界的有名人士而发出的赞许之声。

就该书评的整个传播过程看,学界似有先入为主、错误判断语词来源的不当之处。在把“Redactology”和《克里夫兰旗帜日报》对号入座时,这个英文术语一定是作者周领顺构造的,起码文中没有任何词语或叙述证明它来自林穗芳先生。

我的“Redactology”一语是否被美国接受?张如法教授在博客中提及了林先生的疑问。他说,“林穗芳先生精通几国文字,是人民出版社的资深编辑,韬奋奖得主,他最早以疑问的口气提出:说西方学界关注并认同中国首创编辑学一词,为什么没有通过中国编辑学会来传递信息?”当众人把Redactology一语发明权全归功于林先生时,他却没有简单接受,而是对美国报纸上我这篇短文和所谓的美国接受产生了疑虑。

据《关于“编辑学”国际用语定名问题的通信》(《编辑之友》1996年第2期)一文说,林穗芳先生在写给孙同志的信中介绍道,他在《明确基本概念是出版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一文中引用过我这个书评,见于1993年出版的《第六届国际出版学研讨会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85—86页)。在这封信的末尾,林先生说:“《克里夫兰旗帜日报》大概是通过河南大学的渠道获悉中国编辑学研究情况,所以报道中特别推荐了河南大学专家教授的研究成果。”

不管是哪位学者第一次引用鄙文或者是出于什么样的需要,均无可非议。林先生转引自哪里,已作交待,但他始终没有明白作者是谁、是怎么刊载与传播的,潜意识中也认为是外国媒体主动报道的。遗憾的是,先生生前没能见到我的原文,不然早会阻止讹传之风,因为原文的“编者按”清楚地写着:“周领顺是中国河南大学的英语教师”。

未来中国编辑学史会怎样记录这段历史?比如吴赟在《河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发表的《中国编辑出版研究学术史简论》一文中写道:

1990年8月26日,美国《克利夫兰旗帜日报》(Cleveland Daily Banner)以题为《中国有组织地从事编辑研究》的文章报道了中国编辑学的研究情况。可见,中国系统的编辑出版学理论研究已在20世纪90年代引起了西方关注。

周国清在《编辑学导论》写道:

1990年出版的姜振寰主编的《交叉科学学科辞典》、1994年出版的《第六届国际出版学研讨会论文集》,其中的“编辑学”均译为redactology。1992年10月通过的中国编辑学会章程第一条把中国编辑学会的名称定为China Redactology Society。1990年8月26日美国《克利夫兰旗帜日报》关于中国编辑学研究情况的报道中的“编辑学”也采用了redactology,可见国外至少西方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都没有编辑学。

诸位作者都是把这个书评作为编辑学史的一部分来讨论的。笔者期望编辑学界在未来讨论《克里夫兰旗帜日报》上这篇书评和中国编辑学史的关系、“编辑学”英文术语“Redactology”一语的诞生和传播等有关信息时,加以甄别并慎重对待之。

注 释

[1]邵益文先生的信:

周领顺先生:

您好!

友人下载了张如法先生和您对《克利夫兰旗帜日报》刊登《中国人研讨编辑学》的博客对话送我,让我这个闲人了解一点情况。据记忆这段文字,国内引用者不止一二人,首引者可能是林穗芳先生或王振铎先生,后来就增加了。这事不大,但正如你们博客上写的那样,我认为有必要加以澄清,免得以讹传讹。为此,我很希望您能写一篇文章,讲一讲来龙去脉,在相关报刊上予以发表,以便像我这样不玩电脑的老朽也可以了解真相,又可避免有人再予炒作,影响学界风气。

顺颂

冬安!

邵益文 敬上

2010.11.2

[2] 张如法.编辑学存在研究学派之论的虚妄性[OL].http://blog.sina.com.cn/zrf269

[3] 文中的有关检索信息,均来自Baidu网上检索工具,具体网址不再一一注明。

(收稿日期:2011-05-28)

中英文:商标术语 篇4

商标术语(中文) 商标术语(英文)

世界贸易组织《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AGREEMENT ON TRADE 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保护知识产权联合国际局 INTERNATIONAL BOARD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PARIS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DUSTRIAL PROPERTY

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MADRID AGREEMENT CONCERNING THE INTERNATIONAL REGISTRATION OF MARKS

商标注册条约《TRT》 TRADE MARK REGISTRATION TREATY

商标注册用商品与国际分类尼斯协定 NICE AGREEMENT CONCERNING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GGODS AND SERVICES FOR THE PURPOS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MARKS

建立商标图形要素国际分类维也纳协定 VIENNA AGREEMENT FOR ESTABLISHING AND INTERNATIONAL CLASSFICATION OF THE FIGURATIVE ELEMENTS OF MARKS

专利合作条约《PCT》 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共同体专利公约 COMMUNITY产PATENT CONVENTION

斯特拉斯堡协定《SA》 STRASBOURG AGREEMENT

工业外观设计国际保存海牙协定 THE HAGUE AGREEMENT CONCERNING THE INTERNATIONAL DEPOSIT OF INDUSTRIAL DESIGNS

工业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洛迦诺协定 LOCARNO AGREEMENT ON ESTABLISHING AND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INDUSTRIAL DESIGNS

商标,外观设计与地理标记法律常设委员会(SCT) STANDING COMMITTEE ON THE LAW OF TRADEMARKS,INDUSTRIAL DESIGN AND GERGRAPHICAL INDICATION

国际专利文献中心《INPADOC》 INTERNATIONAL PATENT DOCUMENTATION CENTER

欧洲专利局《EPO》 EUROPEAN PATENT OFFICE

欧洲专利公约 EUROPEAN PATENT CONVENTION

比荷卢商标局 TRADE MARK OFFIICE OF BELGIUM-HOLLAND-LUXEMBURG

法语非洲知识产权组织 ORGANIZATION OF AFRIC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国际商标协会 THE INTERNATIONAL TRADEMARK ASSOCIA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TTRADEMARK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英国商标法 TRADEMARK LAW OF UNITED

钻石术语中英文对照 篇5

买钻石或是投资钻石,首先就是要对钻石有一定的了解,学习钻石知识要先学习钻石术语。下面介绍了解钻石必知的钻石术语大全!

1,Diamond钻石

是主要由碳元素组成的等轴(立方)晶系天然矿物。摩氏硬度10,密度3.52(±0.01)g/cm3,折射率2.417,色散0.044。

2,Diamond grading 钻石分级

从颜色(colour)、净度(clarity)、切工(cut)、及质量(carat)四个

方面对钻石进行等级划分,简称4C分级。

3,Diameter直径

钻石腰部圆形水平面的直径,其中最大值称为最小直径,1/2(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值称为平均直径。

4,cut grading 切工分级

通过测量和观察,从比率和修饰度两个方面对钻石加工工艺完美性进行等级划分。5,Table facet 台面

冠部八边形刻面。

6,Table proportion 台宽比

台面宽度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计算公式见下台宽比=台面宽度/平均直径×100% 7,Crown 冠部

腰以上部分,有33个刻面。

8,crown angle 冠部角

冠部主刻面与腰部水平面的夹角。

9,crown proportion 宽高比

冠部高度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计算公式见下宽高比=冠部高度/平均直径×100% 10,Culet 底尖(或底小面)

亭部主刻面的交汇点,呈点壮或呈小八边形刻面。

11,culet proportion 底尖比

底尖直径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计算公式见下底尖比=底尖直径/平均直径×100% 12,Pavolion angle 亭部角

亭部主刻面与腰部水平面的夹角。

13,Pavilion proportion 亭深比

亭部深度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计算公式见下亭深比=亭部深度/平均直径×100% 14,Cleavage 破口

钻石腰部边缘破损的小口。

15,Cloud 云状物

钻石中朦胧状、乳状、无清晰边界的天然包裹体。

16,Cluster setting 群镶

主石被较小的伴石包围,所以多颗较小的钻石,可组合成更大更漂亮的戒指。

17,Colour grading 颜色分级

采用比色法,在规定的环境下对钻石颜色进行等级划分。

18,Crystal 内部纹理

钻石内部的天然结晶面。

19,Dimond master set 比色石

一套已标定颜色级别的标准钻型切工钻石样品, 依次代表由高至低连续的颜色级别。20,Dimond light 比色灯

色温在5500K~7200K范围内的日光灯。

21,Dispersion色散

进入钻石内的光线,根据不同切面角度作内部反射,光线的分配反射产生彩虹七色,称为色散。

22,Feather羽状纹

钻石内部或延伸至内部的部分。

23,Finish 修饰度/磨光

钻石切割和抛光之后的表面平滑程度。如果打磨手工上乘,钻石就拥

有优质磨光。

24,Fire 火彩度

指钻石分解反射出七彩色谱光的强度。与切工比率以及对称性密切相关。

25,Fluorescence degree 荧光强度

钻石在长波紫光照射下发出的可见光强弱程度。部份钻石在紫外线下,会发出较白、较黄、或较蓝的光芒,这特点称为荧光效应。一般非专业人士通常不会察觉。荧 光效应不是衡量钻石素质的指标,只是该颗钻石的一种特性。而且个人对此的喜好也有所不同。我国按钻石在长波紫外光下发光强弱划分为“强”、“中”、“弱”、“无”4个级别。国外通常分为negligible,none,inert,faint,blue,strong blue六个级别。

26,Girdle 腰

钻石中直径最大的圆周。

27,Girdle fringes 腰部裂痕

打磨过程中,钻石腰上可能的出现幼细裂痕。较轻微的裂痕经重新打

磨,可被完全去除。

28,Girdle proportion 腰厚比

腰部厚度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计算公式见下

腰厚比=腰部厚度/平均直径×100%

29,Growth 或grain lines 钻石纹理

这些细纹或平面属于内部瑕疵,并须将钻石以极慢速度旋转,才可察

觉得到。它们于某些角度出现又瞬间消失。

30,Inclusions 内含物

因为是天然形成的,所以每颗钻石内部都有不同的瑕疵,每颗钻石亦

因此与别不同。你可以从净度分级规则中,知道这些天然胎记的数量大小和种类。内含物又可分 为云状、结晶状、针点及羽状纹等等。内含物的位置亦直接影响钻石的净度及价值。31,Indented Natural 内凹原始

钻石净面凹如钻石内部的天然结净面。

32,Pinpoint 点状包体

钻石内部极小的天然包裹体。

33,Platinum 铂金

镶嵌钻石的理想金属,PT是其标志。

34,Point 分

重量在1克拉以下的钻石通常也用“分”作为计量单位,1克拉=100分。

35,Polish 打磨∕抛光

指切割技师将钻石胚打磨及造出钻石切面的工序。钻石外表打磨的程度,是衡量钻石品质的重要指标。

36,Poor Cut 不良切工

切工是指技师切割瓣面的角度,及完成切割后钻石各部份的比例。切割太深或太浅都称为不良切工,当钻石腰部以下比例太深或太浅,光

线会由底部或旁边流走,失却光采,钻石价值亦变得较低。

37,Proportion 比率

钻石各个面的数值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

38,Rose Gold 玫瑰金

含有75%的黄金的黄色合金。

39,Round brilliant cut 圆钻型切工

理想式切工,也称托尔科夫斯基工。是波兰数学家马歇尔•托尔科夫斯基Marcel Tolkowsky(1899~1991)于1919年首先计算出理论上让钻石反射最大量光线的切割方程式。台面阔度应为总阔度之53%,亭面角度应为 40及45度。有57或58个刻面。

40,Scintillation 闪光

当钻石反射光线,从切面发出的点点光芒称为闪光。

41,Silver银

常用于添加在K白金中。

42,Symmetry 对称性

钻石切割打磨后获得的各部分的围绕中心点的水平对称, 即切面排列及相互的角度。与比率一样同为评价切工的重要指标。如果一顆鑽石的車工及比例均屬優良,對稱的切割會令閃光及火采更加強烈。国外证书关于对称性 的评价较为详细,从高到低依次有 ideal(ID), excellent(EX)(或Premium), very good(VG),fair(F),poor(P)。

43,Twinning Wisp 抛光纹

钻石抛光不当造成的细密线状痕迹,在同一刻面内相互平行。

44,Upper main facet 冠部主刻面(风筝面)

冠部四边形刻面。

45,Upper main facet上腰面

腰与冠部主刻面之间的似三角形刻面。

46,Ring size 手寸

戒指指圈的大小称为手寸,以号来表示。东方人的手寸大小在8号-24号之间。47,NGTC(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ational Gemstone Testing Centre)是由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依法授权的国家级珠宝玉石专业质检机构,是中国珠宝玉石检测方面的权威。检验中心面向社会提供委托检验服务,承担国家 的市场监督检验、仲裁检验、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定、修订相关的国家标准等多项任务。国家钻石标准的主要修订人。

48,GIA美国珠宝学院

快消品术语--中英文 篇6

【快消品从业人员必懂的英文销售术语】KA、TG、MT、CR-TT、OTCR、SKU、DC、DSD、OEM、POP、4P、4C、SWOT、FAB、USP„„究竟是什么意思?

DA(Distribution & Assortment)分销

Location:位置

Display:陈列

Pricing:价格

Inventory:库存

Merchandising:助销

Promotion:促销

KA(Key Account):重点客户

GKA(Global Key Account):全球性重点客户

NKA(National Key Account):全国性重点客户

LKA(Local Key Account):地方性重点客户

RKA(Retail Key Account):零售重点客户

SM(ShoppingMall):大型购物消费中心简称销品茂

HYM(Hypermarket):巨型超级市场,简称大卖场

SPM(Supermarket):超级市场,简称超市

S-SPM(Small-Supermarket):小型超市

M-SPM(Middle-Supermarket):中型超市

L-SPM(Large-Supermarket):大型超市

C&C(Cash & Carry):仓储式会员店

CVS(Convenience Store):便利店

GS(Gas Station):加油站便利店

DS(Discount Store):折扣店

MT(Modern Trade):现代渠道

TT(Tradiditional Trade):传统渠道

OT(Organized Trade):现代特殊渠道

OP(On Premise):餐饮渠道

HBR(Hotel,Bar,Restaurant):旅馆、酒吧、餐馆等封闭性通路

WHS(Wholesaler):批发商

2nd tier Ws:二级批发商

DT(Distributor):经销商,分销商

2ndDT:二级分销商

DIST(Distributor System):专营分销商

MW(Managed Wholesalers):管制批发商

PW(Passive Wholesalers):传统批发商

DSD(Direct Store Delivery):店铺直接配送

CSTD(Company Sells Third Party Delivers):我销他送

DC(Distribution Center):配送中心

TPL(Third Party Logistics):第三方物流

CRP(Contiuous Replenishment):持续补货

CAO(Computer Assisted Ordering):计算机辅助订货

PUR(Purchase):进货

OOS(Out of Stock):缺货

Inventory day:库存天数

SKU(Stock Keeping Uint):最小库存计量单位

UPC:通用产品编码

Bar Code:条形码

Slim(Slim):纤细,苗条(包装)

TC:铁罐包装

AC:铝罐包装

TP(TETRA PAK):利乐无菌包装(俗称纸包装)

PET:宝特瓶(俗称胶瓶)

POSM(Point of Sale Materials):陈列品

GE(Gondola End):端架

MIT(Marketing Inpact Team):卖场整合性陈列;堆箱

TG(Type Genus):堆头

Island Display:堆头式陈列

Floor Display:落地割箱陈列

Pallet Display:卡板陈列

Strip Display:挂条陈列

Sidekick Display:侧挂陈列

Checkout Display:收银台陈列

Cooler Display:冰柜陈列

Secondary Display:二次陈列

Cross Display:交叉陈列

PG(Promotion Girl):促销员

P-T(Part-timer):临时工,特指临促

POP(Point Of Purchase):门店广告

Price discount:特价

On-Pack:绑赠

Sampling:试吃

Road Show:路演,大型户外促销活动

DM(Direct Mail):商场快讯商品广告;邮报

PR(Public Relation):公共关系

NP(News Paper):报纸杂志

AD(Advertisement):广告

GRP(Gross Rating Point):毛评点;总收视点(媒介用语)

Loyalty:忠诚度

Penetration:渗透率

Value Share:市场份额

AVE(Average):平均数

WTD(Weighted):加权

NUM(Numeric):数值

PP(Previous Period):上期

YA(Year Ago):去年同期

VOL(Volume):销售量

VAL(Value):销售额

VAL-PP(Value PP):上期销售额

VAL-YA(Value YA):去年同期销售额

YTD(Year To Date):截至当期的本年累计

MTD(Means Month to Date):本月到今天为止

SPPD(Sales Per Point of Distribution):每点销售额

BTL(Below The Line):线下费用

ATL(Above The Line):线上费用

ABC(Activity based costing):成本动因核算法(又称:巴雷托分析法)

U&A(Usage andAttitude):消费态度和行为(市场调查)

FGD(Focus Group Discuss):座谈会(市调一种)

Store Check:终端调查,铺市率调查

CR:销售代表

CR-OP:销售代表-餐饮渠道

CR-OT:销售代表-现代特殊渠道

CR-MT:销售代表-现代渠道

CR-TT:销售代表-传统渠道

OTCR:现代渠道销售代表

WDR:批发拓展代表

ADR:客户拓展代表

DCR:分销商合约代表

DSR:分销商销售代表

KSR:大客户销售主任

KAM:重点客户经理

CDM:渠道拓展经理

MDR:市场拓展代表

MDE:市场拓展主任

MDM:市场拓展经理

TMM:通路行销市场经理

TDS:区域拓展主任

TDM:区域拓展经理

LTDM:高级区域拓展经理

UM:业务单位经理(大区经理)

GM(General Manager):总经理

GMDR(General Manager Direct Reports):总经理直接下属

VP(Vice President):副总裁

FVP(First Vice President):第一副总裁

AVP(Assistant Vice President):副总裁助理

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执行官

COO(Chief Operations Officer):首席运营官

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首席财务官

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首席信息官

Director:总监

HRD(Human Resource Director):人力资源总监

OD(Operations Director):运营总监

MD(Marketing Director):市场总监

OM(Operations Manager):运营经理

PM(Product Manager):产品经理

BM(Brand Manager):品牌经理

4P(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4P营销理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

4C(Customer、Cost、Convenience、Communication):4C营销理论(顾客、成本、便利、沟通)

4V(Variation、Versatility、Value、Vibration):4V营销理论(差异化、功能化、附加价值、共鸣)

SWOT(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SWOT分析法(优势、劣势、机遇、威胁)

FABE(Feature、Advantage、Benefit、Evidence):FABE法则(特性、优点、利益、证据)USP(Unique Selling Propostion):独特销售主张

3A(Avalible、Able、Adsire):买得到、买得起、乐得买

PDCA(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管理(计划、执行、检查、行动)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原始设备制造商,俗称“贴牌”

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装设计制造商

OBM(Own Brand Manufacturer):自有品牌制造商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募股

LOGO:商标

Slogan:广告语

FMCG(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快速消费品

DCG(Durable Consumer Goods):耐用消费品[微笑]

首先将所有术语明示:

费用:房租+装修待摊(按12个月待摊)+人员工资+办公物流费用+水电、税务...毛利率:(实际销售金额—进货金额)÷实际销售金额

例:吊牌价200元,实际销售金额158元,进货金额90元

毛利率 =(158元—90元)÷158元×100% = 43%

平均折扣价:实际销售总金额÷销售总吊牌价

动销比: 100%—库存率。(库存率=库存总金额÷总进货金额)

现在我们做公式的计算,得出的数字是在有库存、有打折的情况下,店铺的保本销售额和保本订货额:

费用÷毛利率÷平均折扣率÷动销比 = 保本销售额/月

保本销售额/月×3个月×进货折扣 = 保本订货额/季度

例:50㎡的店铺,费用3.5万,毛利率43%,平均折扣率70%,动销比85%(1-25%库存)

3.5万÷43%÷70%÷85% =13.68万/月(保本销售额)

13.68万×3个月×40%(进货折扣)= 16.416万/季度(保本订货额)

如果想每月赚2万元,那么就要加在费用里,结果是:月度销售额为:21.5万,季度订货额:25.8万。

服装辅料中英文术语 篇7

关键词 服装广告 全英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服装广告学(Fashion Advertising)是一门具有极强实践性的交叉专业课程。它集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美学等为一体。全英文课程的开设,不论对于专业教师或是学生都是个很大的挑战。如何不让全英文课程沦为单纯的翻译课程,是全英文教学中需要直面的问题。

1 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设立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拥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为课程建设目标。为达到上述目标,本课程着重如下几点的建设:

(1)参与性。通过搭建师生参与课程的互动平台,引导学生项目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主持了校创意实践服装展示平台的建设,该平台主要是通过实体和虚拟展示手段,为服装广告、展示等课程提供教研平台。为了提升学生的兴趣,该平台开发了一些项目,让学生适当地参与。通过将理论教学与实境教学的结合,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践性。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已成为影响学生就业、社会适应和创造性的重要因素。本课程的设计,希望通过实践环节的强化,来增强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的提升。比如,课程中设置了一个“Presentation”环节,要求学生针对广告课程,课下做一些主题研究。

(3)引导性。作为应用类的课程,授课教师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也是行业导师。服装广告内容繁多,从广告调研、策划、创意、制作直至媒介,代表着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每个学生的个人的能力和兴趣都不尽相同。有些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较强;有些学生则擅长创意和制作。所以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鼓励学生探索各自不同的兴趣方向。

2 教材选择

选择教材是一门课程的开课基础。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批针对广告学的英文教材,通过一段时间的筛选,我们锁定了《当代广告学精要》(Essentials of Contemporary Advertising)。这本教材,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它对课程教学的莫大帮助。好的双语教材选择要点,总结如下:

(1)拥有完备的教辅内容。在对比中外数本不同教材之后,笔者切实体会到经典教材对于教辅资料编撰的用心。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教材,只是单纯地罗列课程章节内容、案例和课程思考题。但对于全英文教学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由于是全英文授课,这就要求教师需要付出比普通课程更多的时间备课。这也要求教材能够提供尽量完备的教辅资料。本课程选用的阿伦斯的教材,就拥有海量教辅资料。从课件、教师指导到视频、网络资料应有尽有,让教师节省了大量资料准备时间,从而将注意力专注于课程准备上。

(2)具有国际视野。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广告在国外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一整套完整理论体系。全英文课程开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汲取国外专业课程的精华,体会理解先进的教学思维模式和方式方法。国外的教材,索然在结构框架和内容编排上与教师一般的授课习惯不尽相同;但是一些经典教材,仍然具有非常大的优势。首先,国外经典教材的逻辑严密完整。比如我们选用的《当代广告学精要》(essentials of contemporary advertising),它对当代广告的基本理论、沿革、经济社会与法规层面的思考直至理解广告目标受众、广告策划、广告创意过程、接触受众、整合营销传播等一系列理论进行了精细的梳理,体现了最新国际的广告学的研究成果。

3 教学方法

(1)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在教师主导教学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情境课堂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参与过程中,体验服装广告的内涵。如在广告创意与制作中,结合学校的服装展示活动,让学生根据主题进行会展广告招贴的设计,独立完成广告创意和平面设计,对个人设计方案展开评比,选出最佳创意、最佳文案和最佳设计等奖项。组织英文广告辩论赛、穿插广告软件学习模块。这些环节设置,大幅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组织专题学习小组。以四个同学为一小组,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比如课前预习和专题研讨。由于全英文课程有大量的专业词汇,如果学生没有进行课前预习,不出一刻钟就会走神,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要想上好课,必须双重“备课”,教师备好课,学生也要“备好课”。

(3)利用数字化手段拓展课堂空间。适时地拓宽网络课堂和虚拟课堂,利用新型教学方法打破传统课堂时间、地理上的限制。比如建设课程网站,设置包括主题讨论、广告资料链接、优秀作业在线展示 、有问必答等互动板块,打破传统课堂45分钟的界限。加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利用飞信将每个班级编组,学生如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通过飞信提问。同时教师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补充资料可以通过飞信及时传递给学生。通过拓展课堂空间、共享资源,使之成为“活”的课堂。

4 结语

服装广告全英文课程的开设,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从教师角度来说,应该结合专业特点,以培养实践性人才为出发点,来选择合适教材、优化教学环节和提升教学效果。在课程设计上,应突出参与性、实践性和引导性,意在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实践型人才。在此基础上,需要注重选择经典教材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教材选择上,应该具备国际视野,同时兼具海量的教辅资料,从而能够使教师脱离繁重的资料准备,专注于备课;在教学方法上,秉承课程特点,提倡课程的参与性、互动性和数字化,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霞.关于高校双语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知识经济,2012(5).

[2] 崔淼.专业实践应用课程的双语教学反思:以“广告心理学”为例[J].消费导刊,2009(8).

[3] 顾永琦,董连忠.香港双语教学尝试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现代外语,2005(1).

[4] 戴烽.《广告心理学》网络双语教学新探索[J].南昌高专学报,2009(6).

上一篇:三年级集体备课数学下一篇:青莲池上客,青莲池上客王哲,青莲池上客的意思,青莲池上客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