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与实践》课程报告

2024-11-27

《数据库设计与实践》课程报告(共11篇)

《数据库设计与实践》课程报告 篇1

《数据库设计与实践》课程报告要求

要求:使用access数据库,创建某一实例的数据库,要求在报告中说明:

1、设计目标;

2、列出数据库中的表,指明关键字和属性;

3、标示出表和表之间的关系,画出E-R图;

4、提交出设计好的access数据库文件。

设计目标具体方法如下

设计目标: 【说明设计目标】

系统分析与设计步骤:

一、确定数据库的目的。

二、已知条件。

三、经过调研,画出主要表格。

四、规划数据库中的表,确定表中的字段。

1、从收集到的信息中可直接得出有关数据项。

2、把所有数据项(或称为属性)细分为最小的数据项(即最小的信息单位),并用表格表示。

3、列出不包含推导或计算结果的最小信息单位(即属性)

4、找出它们的完全函数依赖关系:

5、优化设计,表中数据的关系进行优化,使它们满足3NF,即每一个关系既是完全函数依赖关系,关系中又不存在传递函数依赖关系。

6、规划数据库中的表,确定表中的字段

五、确定表中字段的属性(数据类型、长度等)和主键

六、确定表之间的关系

七、创建数据库,创建以上的表和表间关系。

八、输入原始数据和进行测试。

chxg@aqtvu.cn

《数据库设计与实践》课程报告 篇2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模式,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从2000 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 ate),它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Project based edu cation and learning)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它体现了现代工程师所应具备的服务于现代工业产品从构思、设计、实现到运行的全过程所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1,2]。然而我国工科的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团队协作精神等问题。国内外的经验表明CDIO的理念和方法是先进可行的,适合于工科教育的教学改革。

1 数据库课程设计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现状

数据库课程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和基础;而数据库课程设计是数据库课程的实践科目,其特点是综合性强,对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但是,传统数据库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往往偏重理论,这会让学生处于课堂教育与实践操作严重脱节的尴尬境地。因此,针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为了达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基于CDIO的模式理念,本文构建了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体系。该体系自始至终与数据库理论内容以及CDIO模式相结合,通过项目驱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按照数据库设计的每个阶段由学生自发独立的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最终完成课程设计的各个内容。

2.1 数据库原理教学内容以及传统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安排

数据库原理针对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数据库安全性完整性、关系数据理论、数据库设计、查询优化、数据库恢复和并发技术[3]。

以广东某高校计算机学院为例,数据库原理理论教学56课时,授课时间为学期第1 周至第16 周。数据库课程设计16课时,课程设计准备工作主要集中在第13周到16周,设计完成以及检查时间为第17周。(教学内容与进度如图1所示)

这种传统教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

1)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互脱节。学生不能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课程设计实践操作部分学时少,准备不够充分;

3)课时分布不均匀,前松后紧,学生动手实践部分大多放在学期末,容易造成学生在期末考试的压力中忽略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培养,眉毛胡子一把抓;

4)单凭一个课程设计报告和程序很难衡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鉴于以上的内容,本文提出了基于CDIO模式的新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体系。

2.2 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改革

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在理论教学中贯穿始终。基于CDIO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内容如图2所示。

2.2.1课前准备

CDIO模式不仅重视个人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关注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因此,团队协作也作为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学生沟通方便,每个行政班中以寝室为单位(4个学生)组成若干个开发团队,选取组长,并且向老师上报各个组员的分工情况,之后各个开发小组可以根据老师给出的备选题目进行选题。

图1数据库原理知识体系与传统数据库库课程设计教学安排

图2改进后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体系

2.2.2构思(Conceive)

CDIO的精髓在于让学生“做中学”。但是对于没有任何数据库基础知识的学生来说,课程开始就投入到实践中是不现实的,所以范例教学十分重要。在理论教学开始时教师利用大概2周的时间,讲解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以及前沿的知识体系、开发工具,让学生对该领域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从典型案例着手——以学生管理系统为例,讲解如何进行业务流程分析、功能分析和数据需求分析,如何绘制用例图,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如何完成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分析,让学生在范例讲解中一步步的学会如何绘制ER图,如何设计数据字典中的各项内容。该阶段是构建系统蓝图的阶段,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于不同项目的实际需求,通过调查问卷、查阅资料、客户走访等形式,深入探析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确定软件设计的限制和软件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软件各项有效的需求,与此同时,在确定需求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的磨合与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各个成员的协调,才能最终确定该团队共同的软件需求以及数据库整体规划策略。该阶段的汇报成果即是各团队小组的需求分析报告。

2.2.3设计(Design)

数据库设计包括概念结构设计、逻辑机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所涵盖的理论知识点比较多。传统数据库原理教学和数据库课程设计在设计阶段几乎是相互脱节的,见图1。为了能让学生提高完成项目的主动性以及自我认知性,数据库课程设计调整幅度也相对比较大。

1)课堂学习关系数据库时,引导学生以课程设计中的选题项目为基础,编制相关的关系代数的演算

2)课堂学习关系型数据库标准语言SQL时,引导学生以课程设计为基础,利用SQL语句解决数据的增删改查的一系列问题,并且针对需求分析中不同的设计模块,设计不同的SQL操作,其中包括单表查询、多表查询、模糊查询、相关子查询、不相关子查询、多表更新操作、视图操作等。

3)课堂学习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时,通过一系列反例,例如违反实体完整性的数据操作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违反了参照完整性的操作会有哪些危害等等,让学生强烈感知如何能设计出效率高、安全性较好的数据库基本表。此时,可以让学生根据项目选题设计出系统的各个分ER图并且形成初步ER图,在合并过程中找出冲突和问题所在,为后续内容做准备。

4)课堂学习规范化理论时,利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举例说明,让学生利用范式的思想,对项目中的表格进行规范化分析,判断属于第几范式,有什么样的优缺点,能否进行优化。此时,课程设计的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已经初具雏形。

5)课堂学习第七章数据库设计时,结合实例,让学生独立完成概念机构设计中的消除冲突与优化,完成由基于项目的初步ER图到基本ER图的转变;同时结合需求分析中的数据字典,根据联系转换为关系表的知识点以及规范化理论,对初步的逻辑结构表进行修改和完善。

该阶段的汇报成果是各团队小组的概要设计报告。

2.2.4实现(Implement)

设计阶段其实是将任务离散化,那么实施阶段就是将项目综合化。该阶段中,书本上的重点内容已经基本结束,学生可以根据学过的基础知识自由发挥,将之前的需求文档以及概要设计文档进行拓展和完善,并且将自己设计的关系代数以及SQL语句转换成高级程序语言中的数据库操作的语句。这时候,有能力的同学也可以根据老师上课讲授的查询优化等内容针对具体项目实际进行查询算术优化和物理优化,并且对比执行效率,感受在不同的实际应用中对不同问题的处理方式。

该阶段的汇报成果是各团队小组成员的详细设计报告的综合文档。

2.2.5运作(Operate)

系统模型建立好之后,要进行软件的各项测试。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恢复和并发控制等内容,对系统的完整性、安全性等性能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完善详细设计报告,补充系统测试内容以及使用系统安装使用说明。最后,通过小组的公开答辩,向老师和全班同学展示系统的设计思路、完成过程以及跟同学们交流心得和体会,并由其他非小组成员的同学作为评委进行点评。

2.3 课程设计考核评价改革

课程设计是一门衡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科目,所以这门课程更要体现对学生是实践能力的检验。数据库课程设计考核评价改革主要体现在:改变单一的评分标准为多角度综合性评价标准(如图3所示)。

图3数据库课程设计考核评价分数比例

2.3.1 项目文档(分数比例50%)

项目文档包括需求分析报告、概要设计报告、详细设计报告。

1)需求分析报告(分数比例10%),内容包括:

①可行性分析;

②拟采用的开发工具;

③用例图;

④数据字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

⑤软件模块初步设想以及每个模块可能进行的操作。

2)概要设计报告(分数比例20%):

①数据库设计方面:分ER图和总体基本ER图(标明各实体之间联系的类型)、逻辑结构设计(有完整性约束说明,标明主码、外码,分析范式类型)、物理结构设计(索引、存储路径等)、数据库完整性设计(违反实体、参照完整性时的解决办法,比如触发器、存储过程等)

②软件设计方面:功能结构图以及各功能模块主要功能(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

3)详细设计报告(分数比例20%),内容包括:

①系统与后台数据库连接的执行过程;

②系统各模块的主要界面和UI接口;

③系统各个模块的流程图以及详细实现过程;

④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⑤总结系统后续有待优化和改善的方面。

2.3.2 项目成果演示(分数比例40%)

该类别主要考核的方面如下:

1)系统运行正确;

2)功能完善:有增、删、改、查功能,输入、输出功能;

3)有基本的统计、报表功能;

4)有多表连接查询、自身连接查询、字符串匹配查询、模糊查询、分组查询等;

5)工作量饱满,系统实现技术的难度;

6)是否符合软件开发规范;

2.3.3 团队综合素质(分数比例10%)

该类别主要通过系统演示、课题答辩以及团队的出勤和会议纪要等信息考核团队成员的协同合作的能力,而且,尤其要注意有些同学过分依赖他人的思想。所以答辩过程中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对自己所做的内容进行阐述和说明。

3 结束语

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篇3

关键词: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据库是信息化社会中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数据库技术作为信息领域的基本支撑技术和信息技术专业的骨干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都开设了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但各院校开设这一课程所使用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不尽相同。数据库系统概论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就很难学好。目前,国内高校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比较偏重于数据库理论的教学,教学不是从如何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着手,而基本上是以数据库自身的体系为脉络展开教学,导致学生数据库程序设计能力、动手能力训练不足,更谈不上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和科研探索了。在数据库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引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和情感的陶冶。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和个性特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客观条件等。只有全面地思考,科学地分析,才能选择出最佳的方法,以保证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课程团队丰富的教学和项目实践经验,并结合相关招聘信息中的职位要求和企业实地调研,将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目的归纳为:在掌握数据库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三种能力,梯序为一、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能力,如索引、缓冲池、数据库容灾等;二、实际业务的数据库设计能力,如数据字典、E-R抽取、触发器、数据库安全等;三、基于数据库的应用开发能力,如与各种开发语言相结合的M IS等,这三种能力目标所需要学生掌握的综合知识一个比一个要多、要深入,同时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想使得数据库课程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不仅需要完备讲解数据库课程本身的知识点体系,同时还需要将其他课程的知识点系统进行归纳和综合,除此之外,还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和吸纳课程外的专业知识。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传递与反馈的过程。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出明确的知识主线,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思考,运用启发、对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思维能力是教会学生“会学”的关键。教师要循循善诱,深入浅出,适当点拨思路,使学生跟随“主线”环环相扣地学习、思考。学生要把自己正确的思维过程与结果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也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问题当堂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动手操作,是巩固思维成果的必要环节。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就不能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以对学生考试分数的统计、排队等例子来加深学生对数据库中的建库、对记录的各种操作以及统计、编程等各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抓住重点,理清思路,分析问题,进行编程等。同时要注意因材施教,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据库课程的信心。

三、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数据库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操作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本身能否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上机操作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消化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这一点对于数据库的学习尤为重要。首先,要合理安排上机实验课时,及时上机并保证上机效果,教学实验与理论教学协调同步,特别是时间、内容上要衔接好;其次,学生上机目的和步骤要明确,要求教师课前写好含有实例和习题的实验指导书,指导书的内容要尽量紧扣教材;第三,学生实验结束要上交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以及在实验过程中的体会、感受和遇到的问题等都写在实验报告中,教师要认真批阅,并及时给予点评指导,对于实验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还要公开讲解。

另外,在学习数据库设计时,要注意设计方法和设计能力的综合训练,并注意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中的各个环节的训练,可以由教师布置一项小型软件开发课题,或者由学生自己选课题。选题力求结合生产实际又能涵盖课程教学的要求,进而分组完成一个完整的分析、设计和开发实践过程。通过课题的开发过程,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到实际的开发中去并得以融会贯通、巩固提高。同时,课程设计的训练还可以使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动手能力,增强独立钻研、吸收新技术的能力。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进行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到开发、部署等全流程,使得学生参与到能应用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软件工程思想去理解和掌握系统的开发功能。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环环相扣,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拓展通过这三个阶段训练,基本能确保大部分学生的理论和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四、以数据库课程为中心的课程群模块设置

要想使得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数据库技能,需要以数据库课程为中心,并围绕这一中心建设一个相关课程群,这些课程群的在知识点上或承前启后,或相互补充,总之它们成为一个系统,课程群的授课形式分为两种:必修课如数据库原理、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选修课如JavaEE应用开发、ASP.net应该开发。必修课为主干课,重点偏向单向专业技能的掌握,作为必修课的有效补充,选修课偏向综合应用类型,让学生依据其兴趣和爱好进行选取,作为必修课程的补充,同时也是对数据库技能掌握的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石玉芳. 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 信息化建设. 2015(09) .

[2] 刘悦. 高职院校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 电子制作. 2013(17) .

[3] 范璐. 工学结合一体化高职数据库课程开发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 2013(12) .

[4] 朱玉娟. 基于就业角度浅析高职数据库课程开发策略[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3(15).

[5] 马丹. 《数据库课程设计》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 电子世界. 2012(10).

[6] 闵晓玲. 高职计算机项目教学中如何建立有效评价体系——以数据库课程项目教学为例[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09) .

[7] 刘芳.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路探讨[J]. 无线互联科技. 2012(11) .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篇4

人事管理系统

二、内容

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建立、数据输入、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系统调试和安装等。

三、要求

(一)报告内容格式要求

纸张大小为A4纸。正文为5号宋体,一级标题:第一章(标题,2号宋体,上下空两行居中,行距为5号宋体单倍行距)。二级标题:1.1(标题,3号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行距为5号宋体单倍行距)。三级标题:1.1.1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一个问题](标题,4黑左顶,占2行)。

… … … …

表名为小5号黑体,居中,形式如“表1-1 表名”。

图名为小5号宋体,居中,形式如“图2.4图名”。

参考文献字体为5号字体。

页眉,页码为小5号宋体,居中。

(二)报告内容要求(参考教材 数据库设计)

(1)目录

(2)概述

包括项目背景、编写目的、软件定义、开发环境等内容

(3)需求分析

①信息要求

用户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得信息的内容与性质。数据库中需要存储哪些数据。

②处理要求

用户需要完成什么处理功能,对处理的响应时间有什么要求。(给出功能模块图)③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4)概念模型设计

生成基本E-R图

(5)逻辑模型设计

把ER模型图转换为关系表

(6)物理模型设计

在sql server中实际创建的表

(7)主要模块的设计以及代码

按功能模块进行划分,进行前台界面的设计,把前台界面和后台数据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

(8)总结

①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②设计的体会。

(9)参考文献。

题目一:人事管理系统

1、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1)员工各种信息的输入,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学历信息、婚姻状况信息、职称等。

(2)员工各种信息的修改;

(3)对于转出、辞职、辞退、退休员工信息的删除;

(4)按照一定的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员工信息;至少应该包括每个员工详细信

息的查询、按婚姻状况查询、按学历查询、按工作岗位查询等,至少应该包括按学历、婚姻状况、岗位、参加工作时间等统计各自的员工信息;

(5)对查询、统计的结果打印输出。

2、数据库要求:在数据库中至少应该包含下列数据表:

(1)员工基本信息表;

(2)员工婚姻情况表,反映员工的配偶信息;

(3)员工学历信息表,反映员工的学历、专业、毕业时间、学校、外语情况等;

(4)企业工作岗位表;

《数据库设计与实践》课程报告 篇5

《VFP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改革总结报告

根据国家教委的统一规定,目前初、高中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只不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且个别地区存在着一些差异。进入大学之后,如果再从头学习这门课程,一方面是学生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是无味地浪费时间。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计算机教研室于2004年5月大胆地提出对《VFP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进行改革。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VFP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2004级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学习能力,我们这学期首先对《VFP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之《计算机应用基础》进行改革。目的是通过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一改以往分班授课的教学模式,完全依托网络平台,采用案例教学,提倡教师辅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在改革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的课程。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在长期实践的探索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逐步由过去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到今天的多媒体式、案例式和实践式的新颖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式、案例式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增加了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实现了分层次教学,而且还使一部分学员得到了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空间。

二、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研制出采用PowerPoint技术手段制作的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课件1套;采用Word技术手段制作的应用于课堂实训教学的课件1套;同时,引进与教材同步的《计算机应用基础》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1套。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这些课件在应用的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修改与完善,其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目前所使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使用效果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重要方面:

第一,图文并茂,形象直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丰富的静态窗口和实际操作,配合文字以及教师视频音频讲述等多种方式,使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力求以形象直观的形式进行全方位的、比较深刻的表述与操作,这种做法目前在国内还是鲜见的,处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的领先地位。

第二,内容形式,完美结合。将相关的知识内容与一定的表达形式完美结合,使形式更好地表达内容,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在设计过程中一直特别注意的问题。课件是对教材内容的提炼与升华,绝不能搞成文字的堆砌,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采用一定的形式诠释教材的内容,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该课件中有些表达形式是通过多方案的反复比较才最后确定的。

第三,通俗易懂,利于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最初接触这门课程的同学来说,又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一门课程。学生通过老师的实际操作演示,可以把高深的理论通俗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第四,活跃气氛,增强兴趣。采用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述,能够吸引学生自学和听课的注意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课件中的图片和表格随着课程内容进度自然而然地播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循着图片和表格的演播步骤和老师讲解问题的思路聚精会神的听课。

第五,自主学习,方便使用。学生利用课件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不受时间(规定的上课时间)、空间(规定的上课地点)等条件的限制,根据自己的情况,可随时通过上网或看光盘,自主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学习。

三、模块化教学、辅导

按照《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我们将20学时的课程平均分为五个模块,即: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Windows模块、Word模块、Excel模块、PowrePoint模块。在每个模块中设置相关内容的实验课,及时将教学内容同实践联系起来,避免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相脱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 “零距离”。同时,也按五个模块进行辅导,每个模块4学时,效果甚佳。更值得一提的是:主讲教师兼授课、试验与一身,这样可以根据学生在实验课当中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合理地定位、安排教学内容,充分体现重视具体操作能力的思想。

四、采用无纸化考试 在本学期末,利用我们自己开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Ⅱ》,对《VFP数据库程序设计》之《计算机应用基础》进行上机考试,考试完全在计算机上进行,真正实现了无纸化考试。(即:利用计算机自动抽取试卷、并判卷。)学生必须在期末考试一次性通过,否则不准参加第二学期的《VFP数据库程序设计》的《VFP程序设计》课程。

五、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VFP数据库程序设计》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并完全发布于校园网上。

目前,我们是利用校园网来实现资源的共享。主讲教师把与课程相关的课件、案例、实训练习、考试系统等,发布到校园网上,然后学生们可以利用软盘、U盘等进行复制,以便于进行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实现师生资源共享,提高了学习效率。

由此可见,通过对《VFP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们的内在潜力,而且对培养学生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走向公安工作岗位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2004级本科学生《VFP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改革是成功的。待批准后,将在2005级所有新学员中普及。

中南大学 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篇6

本科生课程设计(实践)任务书、设计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

题 目 理想世界 学生姓名 李杰 指导教师 邵自然 学 院 湘雅医学院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

专业班级 1105班

学生学号

2211110512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年 月 日

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理想世界 李杰

我选的主题是理想世界,我的思想是从图片来展现理想世界的样子,用图片表达我想说的内容。

设计的步骤:从以上两个方面入手,目录作为主页,主页内容是理想世界中frontpage的一些介绍,并且引入一些优美的图片,再一个个的建立超链接。在引入一些解决手段,创建连接理想世界。在理想世界这个链接中从图片来展现理想世界的样子,用图片表达我想说的内容。,也可以用一些flash动画,还可以使用word链接一些图片。在理想世界这个链接中,也可使用word链接一些先驱的行动,与我们自己的所处的世界对比,ppt制作幻灯片来演示一些有效提示,让我的理想世界最好的展现给大家。

采取的方法与手段:用Frontpage制作网页,通过链接使word文档、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得以展示。在网页制作中,可以通过添加图片来使页面更加美丽,在word文档中可以展示艺术字、建立文本。通过powerpoint可以把某些保护环境的行动展示。Flash动画是以链接的方法来参与展示。在需要一些资料的时候,可在网络上寻找,由于不是文件,这时就可以通过复制粘贴操作来获取资料。

遇到的问题:(1).在网页制作中,刚开始的时候连网页的表格布局都弄不出来,不知道该如何制作,从哪些方面入手。解决方法:先看了几遍课本,然后跟着课本的步骤上机实践,但是发现制作过程还是太慢,而且不熟悉frontpage网页制作工具,因此,开始几次的实践都是在慢慢熟悉该工具。直到熟悉该工具后才开始去制作。在word文档制作中,因为以前在中学的时候用过该工具,现在还有一些印象,所以经过一系列重温操作后,word文档的制作就熟悉了。在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中,因为是第一次接触和使用,许多功能和手段都不知道,较难制作出符合人意的幻灯片。通过多次实验操作来了解和熟悉它,然后就可以使用了。(2)在flash动画制作过程中,虽然老师上课讲过制作过程,但还是遇到了难题:制作的动画中,元件不随引导层而动,而是在关键帧之间走直线,这

个问题导致了我做不出动画,我只好一次次的尝试去做,最后成功做出来。有时还有一些小技巧,都是从同学手中问过来的。在设置背景图片时,会发现图片太小的话,背景就会变成多张重复的图片拼在一起,后来经过向同学询问后,使用图片编辑器对背景大小做了调整,使得背景和网页内容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二,网页制作好后浏览时图片显示不出来,改文件名或者换了文件夹储存都会导致图片无法显示,后来经过询问学习之后,才知道原因即任何图片的显示都是依靠路径来寻找来源,要设成相对路径有利于在其他机子上打开。在设置主题之前插好图片。三,刚开始做PPT时,不知道怎么插进去背景音乐和让它连续播放,后来经过多次实践后,发现可以在效果中设置这些。四,刚开始不会弄超链接,然后经过向同学询问后才明白,在选定对象之后点击右键,超链接,再选中连接的对象就可以了

总结:首先我们应该学会独立思考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实践和理论毕竟不同,在实践中会遇到一些我们不了解的东西,这时候应该先自己摸索,实在不行就去向同学和老师询问,一定要仔细阅读课本,巩固理论知识。否则很盲目,自信心也会受到打击2,做计算机作业有时候也是一种享受,因为你会为你自己的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成功而高兴,增加生活情趣、3,做作业时要坚持不懈,不能在半途放弃。中途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要记住“世界上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只有经历过多次失败,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4,在制作网页的过程中,我的思想和人格也得到了升华,对大自然和地球的认识又提升到了一个另一个高度,令我受益匪浅。在全制作过程中,所有的难题都是有解决方法的,不要放弃制作机会,有难题可以去问别的同学或老师,也可以自己多次实践来找到解决方法。我在制作过程中大部分都是自己摸索的,这样不仅加强了自己对工具的熟悉度,同时也加强了对键盘的熟悉,我认为当我们自己去制作的时候,不管好坏都有助于自己,做得好,自己更有信心,鼓励下次还能做得更好,做的不好,还可以找出错误,提醒自己在什么地方应该注意,在什么地方可以改正。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去改错。有时候可以去看一看别人的作品,看一下别人是怎么做的,想一想哪里值得借鉴,如果是自己,怎么做会更好。这样,在看的时

候可以加强对工具的熟悉,了解一些技巧,增加自己的见识。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创新实践探索 篇7

在整个数据结构实践教学过程中,课程设计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的设计实践活动,它在巩固、加强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后续软件类课程的学习及软件设计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相关文献把任务驱动和兴趣驱动的教学方法应用在数据结构的教学过程中[1,2,3]。目前对数据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全过程的可操作的实际应用文献很少,为此,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山东省数据结构精品课程的支持下,经过实践验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为此做一下总结。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课程内容和相关知识、利用掌握的技术解决一些综合性的应用问题。

通过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使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有较深入的理解,学生对各自选定问题的求解,使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有较深入的理解,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巩固所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不仅可以并根据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未来要解决的问题,在运用本课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得到锻炼,对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运用本课程的知识、方法解决更为复杂的实际问题有较好的启发和指导作用。使学生在运用《数据结构》、程序设计以及迄今为止所学课程中的各种基本技术和理论,在建立问题模型、构造求解算法、设计数据结构、编程及上机调试等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同时在也加强了学生对VC程序设计的深入理解,从而能更深刻地理解《数据结构》的精髓。

1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设计思想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采用以模拟实际项目为背景的创新模式,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通过课程设计组老师站在客户的角度跟学生沟通,发现软件开发特别是设计阶段出现的问题,并对软件和每个学生进行最后的课题全面评价,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在软件开发中如何与客户进行沟通,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要求各组学生认真选择课题,在选题过程中要进行课题的调研工作,这也是创新设计的一部分。

对于参加项目的同学可以采用大工程的设计思路进行[4]。我们会在课程设计选题开始前给所有学生详细讲解课程设计的全过程、具体要求、如何发现有价值的小课题、如何进行调研等问题。在软件验收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就不是师生关系,而是投资方和软件开发单位之间的关系,通过课程设计组老师站在客户的角度跟学生沟通,发现软件开发特别是设计阶段出现的问题,并对软件和每个学生进行最后的课题全面评价,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如何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进行软件设计,以及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如何与客户进行沟等问题,通过创新的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课程设计开始就跟学生说明,作为一个团队,如果项目验收没有通过,则整个组的考核都不能通过。对待这个课程设计的整个心态就像小组成员就是他们未来创业期间开的小公司准备接的第一个项目一样,也是他们将要挣的第一桶金,此次为动力,使得全组人员必须全力以赴。

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有较深入的理解,在运用本课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得到锻炼,对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运用本课程的知识、方法。

通过对各自软件的分析,发现没有或者不能很好实现的功能,引导他们对未来的数据库及数据库课程设计充满期待,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环节以及未来的软件开发实际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2 课程设计组织与教师指导方法

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内容讲到树这一章时开始安排学生的课程设计,让学生有目的的听课,同时思考如何选择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课程设计学生选题,并对学生的选择的项目进行评定,只有通过的项目方可开始课程设计。虽然课程设计的规定时间是两周,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大约5周的时间段。

课程设计是按照小组进行的,采用组长负责制,小组人员自行对系统模块进行划分和任务安排,每人都有独立需要完成的任务。教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对每人进行阶段检查。教师主抓课程设计选题、需求分析、中期检查、结题验收,至于具体编程实现环节则主要由学生自主控制、独立或协作完成。在设计过程中,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共同克服困难完成最后的整合工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2.1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选题过程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应用实验课程,在题目的选择上要覆盖多个章节的知识点,难度较大。学生可以通过调研,提出项目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给出需求分析。在课程设计正式开课前,要提前对学生说明课程设计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自行分组(每组2-4人),学生自行选题,选题的思想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研,所有的项目要来自于日常生活,以组为单位提交课程设计任务书,主要是以实用性为主,开发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项目。在两周内利用课余时间组内进行讨论,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书的提交工作,包括课程设计的选题、项目的研究意义、项目的需求分析、组内分工、工作量的分配、项目的基本模块等内容。课程设计开始前每组必须提交任务书,老师根据学生的任务书给每组的选题评定出选题级别,作为整个课程设计成绩的一部分。对于选题是C以下的成绩最后的成绩不能是A,这要就要求各组学生认真选择课题,注意课题的调研工作和需求分析。

2.2 课程设计的中期检查

在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期间,我们课程设计组(VC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编译原理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的老师对每组的课程设计进行中期检查,检查学生是否按照每组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进度是否正常,并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引导学生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自己去设计数据结构、算法思路和编写程序,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发现和尝试,对于思考不完整、不深入的地方给出建议。每个老师都帮助学生分析各自的项目和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并给出各组中期检查的成绩。

2.3 课程设计项目验收和考核

课程设计完成时,要求学生撰写项目结题报告,同时有课程设计组的老师统一对学生开发的软件进行验收、评价并给出软件验收成绩,对于选题成绩是C以下的学生其最终成绩不能是A,这也是创新设计的一部分,要求学生在选题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课题的调研工作,我们会在课程设计选题开始前给所有学生详细讲一下课程设计的全过程、具体要求以及如何发现有价值的小课题、如何进行调研,软件验收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就不是师生关系,而是投资方和软件开发单位之间的关系。

课程设计的验收有2-3名老师组成,课程设计的具体验收过程如下:

(1)组长首先对整个项目进行综合性讲解,主要是项目研究的意义、主要功能模块和组员的分工;

(2)小组成员分别讲解各自完成的任务,并说明所用到的数据结构知识,特别是要说明如何根据实际项目定义数据结构并解决实际问题的;

(3)每个老师提出项目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根据组内学生的工作量和质量给出对每个学生的项目验收成绩,该学生的平均成绩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如果项目验收不合格,则整个小组都不合则,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课程设计报告的提交。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课程设计报告,虽然组内是同一个题目,但是要求每个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认真撰写项目的背景、意义、完成的各自工作、难点、算法分析、源代码、项目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课程设计总结心得等。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2周的课程设计进行总结,只要是学生自己的想法都可以在该部分写出来,要尽可能全面。教师通过对学生课程设计的总结和调试分析部分的撰写,可以对学生有较全面的了解。

(5)课程设计大赛

根据学生的选题的创新型和实际完成情况选出优秀的课程设计组,并要求优秀课程设计组利用后续的课余时间,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项目改进,并在之后的2周内组织课程设计大赛,优秀的课程设计组进行现场演示和答辩。并评定出奖项,同时作为本届优秀课程设计,在数据结构网站上公布,供学生学习。

3 课程设计的考核内容与方法

通过对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考核,可以了解学生对数据结构知识掌握的情况,同时考核了学生对项目需求的分析、实施具体项目和利用VC进行软件编程等多方面的能力。课程设计完成时,要求学生撰写项目结题报告,同时由课程设计组的老师统一对学生开发的软件进行验收、评价并给出软件验收的收成绩,课程设计成绩分主要由课程设计的成绩包括选题成绩、中期检查成绩、软件验收成绩、报告成绩四部分组成,其中选题20%,中期检查10%,软件验收50%,设计报告20%。对于选题是C以下的成绩最后的总成绩不能是A,软件验收不合格的学生直接进入补考环节。

评分的参考依据如下:

(1)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即软件的应用价值;

(2)题目与软件设计是否相符;

(3)每个人的工作量是否达到要求(2周的课程设计);

(4)用到哪些数据结构的知识;主要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5)每组成员的成绩分配;

(6)是否可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7)系统界面、功能及关键算法分析;

(8)软件系统开发方法和创新思维;

(9)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质量;

(10)团队合作精神。

4 实践教学的效果

通过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项目选题、中期检查、软件验收和报告撰写”四个方面的考核,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拓展知识面,延伸和扩展了课堂教学。全面地培养了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的抽象能力、思维能力、算法和数据结构的设计与分析能力、科学报告的撰写和表达能力。

课程设计与指导教师的科研方向相结合,不仅使学生能够较早地了解计算机科学的最新发展方向和课学研究的方法,而且能够学会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对教材没涉及的内容自己去查资料,完成相应的数据结构设计,锻炼了文献查阅能力和科研能力。

通过“数据结构创新设计大赛”活动,学生既锻炼了自己的开发能力,也获得了相应的激励,还增强了学习信心。通过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极大的激发,其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许多学生在二年级时就进入了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5 结论

通过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原创思想的引导,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对各组软件的分析,发现没有或者不能很好实现的功能,从而引出数据库的相关知识,使得学生对未来的数据库及数据库课程设计充满期待,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环节以及将来的实际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该课程设计的创新环节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可以系统培养学生的软件整体开发能力和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开拓创新意识。进而形成VC课程设计为基础、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和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为主线的计算机学科软件训练。

参考文献

[1]赵红丹,王希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数据结构教学中的应用.福建电脑[J].2010.1:203.

[2]段丹青,童宇.《数据结构》精品课程中兴趣教学模式的实践.科技信息.[J]2010.18:222

[3]张立,王伟嘉.基于学习兴趣开展数据结构教学.计算机教育.[J]2010,10:95-97.

《数据库设计与实践》课程报告 篇8

关键词:高职;数据库;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重要分支,是数据管理的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几乎所有应用系统都需要数据库的支持。“数据库及应用”课程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学习数据库技术的一门职业技术课程,它担负着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应用、数据库管理及维护能力的高等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的各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也得到发展。网络教学以其资源丰富、共享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在数据库及应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数据库及应用课程通常采用“教师讲授——教师操作演示——学生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此教学模式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①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教师在讲授举例时,是根据所讲的内容来举一些例子,例子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广且零乱,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所以,学生不能融会贯通、灵活地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②没有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在教学中虽然引入了计算机网络,但主要是用于演示型的辅助教学。③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在此模式下,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宰,学生只是被灌输知识的对象,学生的任务就是消化、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

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数据库及应用”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在此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收到了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是以真实的项目作为整个教学的主线,将项目中的典型性工作任务提取出来,将工作任务合理有序化后,对每一项工作任务分析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将理论知识分散到项目的任务中。教师的教学始终围绕着项目展开,以任务为驱动,逐级深化,构成一个由浅入深的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的体系。学生的知识学习紧扣任务要求,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具体实施

1.项目的选择。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项目的选择是成功的关键。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程选择“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和一个自选数据库项目作为教学项目。一个用于教师示范讲解,即示范项目,另一个用于学生实训操作,即实训项目,第三个用于学生实习训练,即实战项目。在选取项目时,主要从这样二个方面考虑:一是所选择的项目既要与书本知识紧密结合,又要有一定的探索空间。二是所选的项目要以学生为本,选择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贴近实际生活的项目,这样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收,可以减小学生学习的难度和压力。

2.任务的设计。本课程将项目分成4个学习情境,即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实现、数据库应用、数据库管理和维护。每一个学习情境就是一个独立的工作任务,再将每一个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个教学任务,教学任务的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1)紧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中应达到的学习标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实施的。所以,在设计任务时要紧扣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达到教学目标。

(2)贴近实际生活。任务的设计应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生活情境来激发兴趣,使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3)精心设计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上,学生并不是对所有的问题都感兴趣,只有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留有探索空间。任务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5)强调综合性。任务的编排不能仅限于某个知识点,要具有综合性,便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主要知识点要在不同的任务中多次反复出现,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3.教学内容的整合、序化。以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在选取课程内容时,实行“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方针,既注意基础理论的讲解,以给后续课程的教学提供便利,同时也重点针对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来合理选取、组织教学内容。

4.教学的组织。本课程所有的教学都安排在一体化实训室进行,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实施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在教学中以真实的数据库项目贯穿整个教学全过程,课程内容的安排围绕项目中任务的完成而展开。在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实施的是示范项目,这是一个贯穿整个教学全过程的项目;实训项目安排在示范项目每个学习情境完成后同步实施;实战项目安排在前二个项目学习结束后与数据库应用系统前台实现语言相结合进行实施。具体进行教学组织时,每个任务按照:任务描述-任务分析-方案设计-方案实施-知识小结-拓展思考六步教学法进行实施。

示范项目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项目为主线,以完成项目开发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教师将所要讲解的知识融入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任务完成过程就是工作过程,也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过程。

实训项目以“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项目为主线进行的,实训项目的知识点与示范项目基本对应,从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加强学生对不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认识与应用能力。

实战项目主要是与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前台语言课程进行整合学习的一个项目(如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整合),具体的项目内容是由学生自主选择,所有的项目规划及工作任务的划分均由学生自己完成。实战项目主要是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综合项目的开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5.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课程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三结合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个数据库项目因教学目标、教学特点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示范项目,主要采用“三结合”教学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边观摩思考,边动手实践——教、学、做一体,学习的过程即是实践的过程,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融合;实训项目,主要采用引导文教学法。通过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引导文,并采用教师辅导的方式辅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战项目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将数据库开发项目交给学生,由学生在没有教师辅助、没有现成的参考资料的前提下独立完成项目的设计和实现。

6.网络平台的利用。教学中,除了可以利用学院图书馆的书籍与资料作为扩充性资料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教学服务。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能有效地控制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教师进行任务布置、演示;组织分组讨论;学生提交完成的任务等,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2)利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中使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利用图、文、声、像将一些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课堂形式丰富多彩,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使用网络通信工具。通过电子邮件、QQ等网络通信工具,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广泛,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

(4)建立网络学习资源库。建立一个本课程的网络学习资源库,它包括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实训指导,课程视频动画、疑难问题查询、案例库、试题库和网络课程资料等。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7.教学评价。课程考核作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施“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技术知识评价和实践技能评价相结合。知识方面成绩占30%,成绩来自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库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技能方面成绩占50%,成绩来自学生平时的上機操作考核和完成实训、实战项目的质量,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方面占20%,成绩来自实训和实战项目的完成情况,主要考查学生数据库设计应用能力、收集整理资料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四、结束语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数据库教学,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数据库项目为导向,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驱动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交流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静.“项目驱动”教学法在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4).

[2]裴大容.高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福建电脑,2010,(7).

[3]张红.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教学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4,(6).

《数据库设计与实践》课程报告 篇9

一、过程概况

1.登陆simmarketing软件后,我了解到公司的主营产品是护肤品,我需要在四个季度的销售过程中与同行业的四位竞争对手在市场中进行比拼,尽可能多的抢占市场份额,取得优势地位。对护肤品市场进行SWOT分析后,我开始进行第一季度的决策,并继续进行了后几个季度的决策,最终完成了四个季度的决策。

2.最先进行的是市场规模预测。对护肤品市场进行细分市场后,有两大主要市场,低收入者群体与高收入者群体。由于我在第二季度进行了新产品研发,新产品主要是针对高收入人群的,因而在第三季度的销售规模预测时我将高收入者的市场规模扩大了一倍,低收入者市场规模保持不变。

3.对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后又制订了季度目标市场占有率。由于在上个季度中UNHA品牌产品在低收入者中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第三季度的目标市场占有率我对其进行了提高,而面对高收入者,由于研发了针对高收入者的新产品,即将抢占大量的市场份额,因而这个产品第三季度高收入者的目标市场占有率对其进行了降低。对于MEI品牌产品主要针对高收入人群,因而高收入者目标市场占有率极高。

4.之后,进行了计划销售量的制定。对于前两季已有品牌UNHA,由于没有库存,说明市场对此产品存在供不应求的状况,因而提高了计划销售量,但是推出了新产品,主要顾客资源应该集中于新产品上,因而对老品牌UNHA的计划销售量只是略有提升,并没有进行大规模上调。

5.紧接着计划了渠道销售量。由于UNHA走的是平价亲民路线,这类低收入人群主要是在超市、商场进行采购活动。而对于MEI这个针对高收入人群的产品来说,根据高收入者的消费特点,在百货商场设置专柜更能吸引顾客进行购买。因而该产品在百货商场的目标销售量占有率设置的最高。

6.我们在第三季度研发的产品由于是针对高收入群体的,这类人群更加注重对自己外貌的修饰,注重产品的功能与产品效果,对产品的价格关注度不高。因而我们的产品要有吸引他们的独特的地方。对女性近年来护肤产品关注度分析后,我决定我们的新产品主要走美白除皱,减缓肌肤老化路线。因为高收入人群一般都是成功人士,而这类人群的年龄普遍偏高,对护肤品的需要主要是减缓肌肤老化,因而我确定了我们新产品的主要路线。

7.之后进行的是产品定价。对于老品牌UNHA价格基本保持不变,由于零库存,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而我将价格进行了微微上调,但由于公司现在主要力量都集中在新品牌上,因而对老品牌采取的策略是维持老顾客,增强老顾客的忠诚度,并不能进行大幅度提价。对于新品牌MEI,由于走的高端路线,这类人群对产品价格并不敏感,我将该产品定价制定的远远高于一般品牌,这样也可以让高端消费者彰显其身份,更能激起他们的购买欲望。

8.对于公司广告的投放,对成本核算和消费者对护肤品市场的消费习惯进行调查后,在电视和杂志的投放量差距不大,由于现在报纸的受众人群日趋减少,因而在报纸上的广告投放量不高。对于产品广告的投放,由于购买UNHA品牌产品的人群大多是普通消费者,这类人群大多从电视和报纸上获取信息,因而广告投放的重点在电视和报纸上;购买MEI品牌产品的消费者大多是高收入人群,他们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生活层次更高,一般是从杂志上获取信息,因而广告投放的重点应该是杂志。

9.由于进行了新产品研发,因而大幅度提高了销售组织规模,招聘了120名销售人员。在商场中的销售力量主要集中在MEI品牌产品上,因为这个产品的消费人群主要在商场专柜中进行购买;在便利店的销售力量主要集中在UNHA品牌产品上。在便利店购买MEI品牌产品的高端人群极少,因而对于MEI品牌产品在便利店里不需投入大量的销售力量。

10.对于老品牌不需进行渠道支持,而对于新品牌来说,刚进入市场还比较脆弱,市场知名度低,人们对其态度呈现观望态度。这时候急需进行渠道折扣和渠道支持来加大顾客对产品的接受度,以此扩大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占领市场份额,培养忠实顾客。

11.根据上个季度生产产品的销售状况,本季度对于UNHA品牌产品零库存,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分析后,对生产数量进行略微的上调,以此来满足市场需求,增加产品销售数目,获取更多利润。对于MEI这个新品牌来说,刚进入市场,市场知名度与顾客接受度不高,因而生产数量远远小于老品牌产品的生产数量。

12.最后制定了市场调研计划,以此来更好地了解顾客消费状况以及竞争对手经营状况。我选择了消费者购买使用调查与多元分析这两项。因为本季度进行了新产品研发,公司资金紧张,况且新产品刚进入市场,竞争对手对我们了解不多,对我们影响不大,因而我放弃了对竞争对手的调查。但是新产品刚进入市场,我们需要对消费者的购买使用以及消费行为进行深入调查,因而我选择了消费者购买使用调查与多元分析这两项,希望能够让新产品更好的融入市场。

二、实习心得

转眼间,这次实践课结束了,给我留下的是无穷的回味和深刻的体会。这次实践课的主题是“市场营销课程设计”。市场营销这个词一直给我一种感觉,就是表面上看起来这门学问好像很简单,只要掌握了它的基本的理论知识就可以在现实中把它应用的如鱼得水,其实不然,通过这次的营销实践,我明白了任何事情都是纸上谈来终觉浅的,不把它应用在实际当中我们永远不知道它真正的含义与作用。就比如说这次的营销实践进行公司运营,在这之前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授了很多内容,我了解了一些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方法,认识了市场营销调查的方法与技术,见识了各种神奇的营销策略是如何让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且把企业发展的那么强大的,但是当我把这些学来的知识应用到模拟公司运营的时候,我才发现是多么的不易,明白了各种知识需要融会贯通,并且要了解其内涵才能真正把他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还要通过实践的不断摸索才能真正读懂市场营销。

这次的实践经历使我终身受益,给我们积累了经验,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感谢刘老师的谆谆教导,让我对市场营销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学到了我最想接触的知识,也许我学到的仅仅是营销领域的冰山一角,但是我会更加努力,在这片领域有所发展,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篇新天地。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系部教研室

《数据库设计与实践》课程报告 篇10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课程总结报告

课程名称: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 姓 名: 项学泳 班 级: 测绘10 学 号: 2012210392 授课老师: 邓岳川 授课时间: 2013年2月-2013年7月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制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GPS测量与数据处理 课程总结报告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课程总结报告

——2012210392 项学泳

一、学习目标

(正文,宋体,小四)

二、学习内容

(正文,宋体,小四)

三、学习成果

(正文,宋体,小四)

四、学习心得与建议

(正文,宋体,小四)

课程总结报告总篇幅不超过10页,排版正确规范,请打印后提交到我办公室,务必9月5日前完成。

《数据库设计与实践》课程报告 篇11

关键词 数据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模式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化社会中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知识发现的需求,数据库领域越来越广泛。许多高校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数据库类课程。高职院校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够用,注重学生数据库类动手能力、具备运用创造性思维,独立地、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观点,并能从事相应的实践活动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数据库教学体系存在一些问题: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教学方式与手段不够灵活多样、数据库教学资源形式单一、缺乏数据库实战开发的创新能力培养等。针对这些问题,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在2014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数据库类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成立了数据库类课程研究小组,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常用的数据库有很多,诸如ACCESS、SQL Server、Oracle、My SQL等,本文将以SQL Server为例来重点介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此可在数据库课程教学过程中通用借鉴。

1 改革思路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行动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遵循数据库系统开发流程,以项目为主线、以职业能力为要点、以技能训练为重点、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减少抽象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例,强调工作过程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以教务管理系统(EDUC)、图书管理系统(Library)为例贯穿始终,包含系统的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数据库与数据数据表的创建与管理、数据库的应用开发、数据库的维护等主要围绕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创建数据库、创建数据表及索引、创建视图、程序设计、系统维护等方面进行介绍。基于此内容在讲授过程中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2 改革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程内容包含理论与实验,故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室,教学做合一,注重示例性讲解,掌握教学节奏,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积极地参与思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采用“行动导向”教学,进行分小组,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导向为主线,采用案例、任务驱动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自学机会和创新机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创造的兴趣,促进知识的加深和迁移。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引导课文法:引导课文教学法是借助一种专门教学文件即引导课文(常常以引导问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作过程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项目教学方法。其主要任务是建立起项目工作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间的关系,让学生清楚完成任务应该通晓什么知识,应该具备哪些技能等。本课程的课程内容设置可用此法来进行讲授。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课程的重要性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接着分析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必须掌握的课程内容,分析内容之间的衔接关系,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结束一个任务就进行阶段性总结,强调目前所学内容在整个数据库系统开发工作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2)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对其正确性进行任何评价的方法,是一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和观点的工作方法。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促使学生对教学任务产生自己的意见,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引发连锁反应,从而获得大量的构想,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本课程进行MIS需求分析可采用此法进行讲授。一部分学生扮演系统分析员,一部分学生扮演系统用户,使学生积极地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从所扮演的角色角度思考并提出该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增强教学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3)项目化教学法: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真实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对系统的应用开发结果进行成果展示,用案例激发学生兴趣。

(4)案例教学法:从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不同的教学案例设计,从数据库基本原理、设计、实现和开发等诸方面,对案例逐步展开,各自分别采用SSMS和T-SQL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讲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环节时采用不同的方法实现交叉的学习,加强学生对抽象理论和两种不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5)分组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之扮演不同角色,相互合作和激励,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在项目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品格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队协作和创业精神。

(6)任务驱动教学法:可有效地融合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再由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及总结经验等阶段。此教学法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任务驱动,学生通过各种学习形式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导航者。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7)项目实战法:教学团队必须是科研团队,将科研项目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增加小项目开发、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直接参加项目部分工作,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和获取最新技术。一方面使得教师逐步向“双师型”素质教师转换,另一方面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已经基本掌握数据库系统开发流程并具备开发一个小型数据库系统的能力。

综合应用上述教学法,以教务管理系统查询任务为例,进行任务及子任务的分解,采用小组协作的形式,让组内学生或者组间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每次轮流选派组内成员进行讲解和操作,教师从旁指导点评的完成应用开发之数据查询的任务。学习情境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通过上述改革方案的应用实施,学生动手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协作精神得到发挥,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瞿中.数据库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

[2] 霍红颖.面向高职高专的完全网络教学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10(4).

[3] 张捷.“SQL Server数据库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农业网络信息,2009(11).

[4] 周慧.“数据库类技术(SQL Server 2005)”.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3).

上一篇:乡镇医院的月度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推荐信 范文 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