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节日》语文教学反思

2024-09-19

《快乐的节日》语文教学反思(共9篇)

《快乐的节日》语文教学反思 篇1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1

《快乐的节日》这节课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使学生感受节日——这一特殊意义的日子,给我们带来的无限快乐。通过课件让学生观察节日中有特点的快乐场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水平和课堂的时间分配问题,尤其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刮蜡版画,不能要求过高,而且要把人物形象表现的快乐的对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把内容指定为表现一个简单的人物形象,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参考资料,通过课件供学生观看,这样学生在表现时不会显得无所适从的样子。

不足之处是在引导学生欣赏节日场面时,没有让学生带着问题来感受,应该重点看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色彩方面的问题,所以这个环节显得比较匆忙,不够深入。在评价环节也是匆匆结束,应该再一次引导学生感受刮蜡版画的魅力和问问学生在表现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等问题。另一个就是应该建议学生购买刮蜡专用的纸张,这样绘制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总之,通过这节课让我明白了不少,对美术课要求完整性更好的思考。备好课首先要是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在美术课的教学中还要扎扎实实的教会孩子们一些东西,要把课堂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教师只做适时的引导。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2

本诗是儿童歌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诗歌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生动形象,旋律欢快、活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点不假。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在课伊始,我以这欢快、活泼的旋律导入新课,孩子们立即被这音乐所吸引,有的学生能边听边做动作,积极性比较高,然后让学生带着对文本的喜爱之情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他们的学习热情当然很浓。

教学中,理解课文第三小节的时候,我和孩子们一起畅谈自己的理想,接着再引申到我们应该感谢祖国什么?这样做,是为了降低学生对理解文本的难度,应该来说,理解这篇课文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点难的,但是为了感悟其中之意思,我尽量把问题提得简单一些,在简单易懂的基础上再提高些,这样,减少了课堂冷场的局面,所以,在课堂上,孩子们给了我较满意的答案,他们说,因为祖国给了我们宽敞明亮的教室,有这么美好的环境,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有的说因为祖国能让我们吃饱穿暖,天天开开心心地学习,这时,我就补充说,是啊,祖国妈妈给了我们那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现在用的课本就是免费教材,就是祖国妈妈给我们的,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珍惜一切,通过联系实际让学生觉得祖国妈妈给我们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从而突破了这个句子的理解,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当然,我觉得这节课上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在阅读、感受、体验课文时,还需要让学生更深入地去读课文,去感受课文,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给孩子体会与理解,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3

这是一篇以歌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为内容的诗歌,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生动形象,旋律欢快、活泼,是孩子们爱唱的歌曲之一。诗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反映了少先队员们欢庆自己节日时快乐、幸福和自豪的心情,表达了他们长大后决心报效祖国的志向。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珍惜今天,热爱生活,憧憬未来的教育影响。

全诗以“乐”为线,心情之乐、成长之乐、理想之乐、场面之乐,贯穿全诗,生动地描绘了少年儿童欢庆节日时的快乐心境和欢乐热闹的情景。但是怎样让学生体会,感受文字的美妙,是个难点。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同时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感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以激发学生实现未来的理想和愿望。我认为只有一遍遍地朗读,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朗读,才能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快乐的心情。

因此我精心设计了课堂,想让学生学得既轻松又快乐。在教学设计中,我紧扣“快乐”这一主题,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快乐无处不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我与学生进行了谈话,我问,同学们,我们中国有很多很多的节日,你们知道有那些节日?让学生们介绍自己知道的节日,使学生的注意力有课间游戏转移到课堂上来。那么哪个节日是属于你们自己的?因为学生已经过了儿童节,所以小朋友印象非常深刻,一下子就说出了六一儿童节。对了,6月1日是全世界所有小朋友的节日,各国小朋友都会以快乐、自豪的心情度过这愉快的一天,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我随机引出你们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因为他们有亲身体验,所以很容易感受到当时的快乐。他们有的说让爸爸妈妈一起参加,把教室打扮漂亮,穿新衣服,吃蛋糕……快乐洋溢在他们的脸上。为课文的学习作一个铺垫。接着,我就直接揭题,今天我们就提前来过一个《快乐的节日》。(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读出快乐的语气。这样的导入比较自然,而且学生把快乐的回忆拿出来了。这样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接着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书中有首小诗就是写我们这个快乐的节日,想读读吗?快打开书,请你自由大声读吧!说说你从哪看出我们很快乐?课堂上,我找到语文与艺术科之间的切合点,把艺术融入语文课堂。利用《快乐的节日》这首歌,让学生随着歌曲唱歌、做动作,把学生的情绪推至高昂。贴合本课快乐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了感情基础。

二、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快乐的节日》这首诗歌充满了喜庆的节日气氛,欢快优美,是一篇朗读的好教材。教师可引导学生多读多感悟,使朗读训练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为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红领巾”的欢乐与幸福,我摒弃了烦琐的分析,把大量的工夫花在了引导学生读懂诗歌上,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师配乐范读,齐读,指名读,自由读,男女生比赛读,播放优美的旋律让学生想象读。在教学每一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和美好的意境。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以读为主”的教学新理念。

当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就要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和体会。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我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读,从而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学文重在情感体验,然而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不同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他们读出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想法。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所以我设计了教师范读,教师范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老师富有感情的朗读中初步感受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通过老师的“情”感染学生,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因此,我让学生闭上小眼睛,自己深情并茂地把课文朗诵了一遍,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感受到了快乐的情绪。把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后,让他们迫不及待地去读课文。在读课文时,我比较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挑选自己认为让他觉得快乐的小节有感情地读一读,初步感受节日的快乐。你心情怎样?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摸索、体验。当学生说的不是老师认为的标准答案时,没有批评,而是耐心地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课上就出现了一只只高举的小手,一双双求知的慧眼,一个个创新的答案……

三、快乐识字,快乐写字

本课的识字任务较重,识字又是二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最好的效果,我开展了组内合作,组与组之间比赛的识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识字的积极性,从而也培养了孩子的互助合作精神。使用亲切的语言,采用“开火车”游戏识字,奖励的教学机智,进行扩写ABB式表示颜色的词语等练习,使学生从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根据平时的教学,让学生猜老师要教的两个字,通过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出怎么写好看,接着教师范写,学生仿写,最后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这一系列的设计,都是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检查生字环节,我以词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建立词的概念。然后,进行扩词练习,问学生:你在哪儿有见过“国”字呢?看到这个“祝”字,你还想到什么?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祝贺”,有的说“祝福”,看到孩子们的思维如此活跃,于是,我趁热打铁:“谁能用‘祝’字说一句话呢?”一位女生主动地站了起来,大方地说:“老师,我祝你幸福!”多好的句子呀!我激动地对她说了声:“谢谢!”此时的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师生之间心与心的沟通,情感与情感之间的交流,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这就是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最后的总结,也是围绕着“快乐”这一主旨:师指板书,过节我们快乐,还有什么时候你很快乐?对了,你们每一天都是快乐的,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每一秒都是快乐的,快乐就在我们身边!老师愿你们永远都是快乐的!

本节课虽然经过精心设计,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课堂容量太大,某些环节体现不够充分;对于课文的理解,学生抓词句谈得不是很深入;老师在课堂评价上还应再准确、再人文些!

每一次开课前的准备都是痛苦的,每一次的磨课过程都是辛苦的,但是上完课的轻松又是可喜的。知道了自己在教学上不足和需要探讨的地方,也看到了这节课中的闪光点,足以让我心满意足了。课堂常常不会完美,可我们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学会了很多。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4

这篇课文,以歌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为内容,描写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愉快渡过自己节日的动人场面。内容生动活泼,充满了节日气氛,语言优美。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珍视今天,热爱生活,憧憬未来的教育影响。但是怎样让学生体会,感受文字的美妙,是个难点。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同时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感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以激发学生实现未来的理想和愿望。

一、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时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点不假。在课堂上要想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教师除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外,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多种方式去刺激和感染学生,使其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在本节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们以看录象、听歌曲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小朋友怎么过自己的节日,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并且在回忆的过程中重新体会到过节时的快乐心情。

二、引导自问自答,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解答学生的问题是课堂上的主要学习任务,但解决的方法并不单一。一个问题提出,不仅能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争论,还能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默读课文后,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通过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把看到的说一说,并把自己理解到的读出来,学生自然就

理解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自问自答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

学文重在情感体验,然而每个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后的情感体验不会相同,所以我会提供广阔空间给他们,让他们读出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想法。如:你是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读,你是什么心情,谁的心情和他不一样等等,让学生在感悟中摸索学习。最后以赠送爱心卡为结束,在之前把快乐的孩子和苦难的孩子进行比较,让学生们知道在自己得到快乐的同时也要想到把自己快乐给予他人,爱别人自己也会同样得到快乐!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5

《快乐的节日》是北师大版教材小学二年级第四册中的一篇课文。

《快乐的节日》这首歌传唱了近五十年,从建立新中国的喜悦,唱到社会主义新生活,唱到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因为它传达了时代的脉搏和气息,又切合儿童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所以,常唱常新。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做得比较好的:

一、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点不假。有了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在这节课上,我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快乐鸟”考同学生字词;表演读,背诵;让学生随着《快乐的节日》歌曲唱歌、做动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快乐的心情等情景的创设,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注重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参与能力。

学习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学会知识了,而是要学会学习的方法,这就需要老师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真正会学,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自学自己喜欢的小节时,我出示了“学习小建议”,第一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顺利地进行学习活动,第二是让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是一个学法的指导。在学文时,穿插了说话的训练和词语的积累,学生说了很多的好句子:我听见河水哗啦啦地流着。小树向我们招手。小草向我们点头。星星在眨眼睛。太阳向我们微笑。……在快乐的氛围中发散学生的思维,开阔他们的想象空间,从知识、能力方面进行学习。我还设计了全班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也倾听到别人的想法。

三、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

学文重在情感体验,然而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不同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他们读出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想法。你想怎样去读?你心情怎样?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摸索、体验。当学生说的不是老师认为的标准答案时,没有批评,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课上就出现了一只只高举的小手,一双双求知的慧眼,一个个创新的答案……

当然,这节课上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在阅读、感受、体验、学习课文时,还需要让学生更深入地去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体会到了快乐,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去“品词赏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升华感情!在学文时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自己从幼儿园到现小学二年级的一些快乐生活体验,这样能更好地渲染快乐的情感。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6

上课前,我和同学们一起拍着手,听唱歌曲《快乐的节日》。使学生的注意力由课间游戏转移到课堂上来,接着,我问孩子们:“什么节日是最快乐的节日?你们都会怎样庆祝自己的节日呢?”因为幼儿园里都过过儿童节,所以小朋友印象非常深刻,一下子就说出了六一儿童节,我随机引出你们在幼儿园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因为有他们的亲身体验,小朋友很容易感受到当时的快乐。孩子们有的说“去公园玩”、有的说“表演节目”有的说“买漂亮的衣裳”······在回忆的过程中重新体会到过节时的快乐心情。快乐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学生炫耀快乐的需要满足了,也为课文的学习作一个铺垫。接着,我就直接揭题,在小学里的第一个儿童节马上就要到来了,今天我们就提前来过一个《快乐的节日》,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很自然地读出了快乐的感情。这样的导入比较自然,而且学生把快乐的回忆拿出来了。

这是一篇以歌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为内容的诗歌,我借助孩子们爱唱爱跳的天性,引导说:“同学们想学唱这支歌吗?”“想!”“那就先自学一下歌词吧。”音乐课的轻松愉快有效地促进了孩子们的自学激情,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后,让他们迫不及待地去读课文。

接着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生字登山比赛。就连基础最弱的殷悦也能认识九个生字,这样的学习效果大大地鼓舞了我。以后一定多放手,给孩子们充分的互帮互学空间。

语文课重在阅读,诗歌更是要在读中感悟。我认为只有一遍遍地朗读,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朗读,才能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快乐的心情。我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说说喜欢的理由,并有感情地读给小组同学听。小组里每一位同学都要读,互听互评,互相学习。我比较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挑选自己认为让他觉得快乐的小节有感情地读一读,初步感受节日的快乐。这首诗歌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生动形象,旋律欢快、活泼,是孩子们爱唱的歌曲之一。诗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反映了少先队员们欢庆自己节日时快乐、幸福和自豪的心情,表达了他们长大后决心报效祖国的志向。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珍惜今天,热爱生活,憧憬未来的教育影响。而且诗歌图文并茂,全诗以“乐”为线,心情之乐、成长之乐、理想之乐、场面之乐,贯穿全诗,生动地描绘了少年儿童欢庆节日时的快乐心境和欢乐热闹的情景。今天的朗读,孩子们就像过节一样快乐。

只是“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这个比喻句孩子们领悟得不是很好,仿写的也很差。以后还要多下功夫。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7

这是一篇以歌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为内容的诗歌,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生动形象,旋律欢快、活泼,是孩子们爱唱的歌曲之一。诗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反映了少先队员们欢庆自己节日时快乐、幸福和自豪的心情,表达了他们长大后决心报效祖国的志向。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珍惜今天,热爱生活,憧憬未来的教育影响。全诗以“乐”为线,心情之乐、成长之乐、理想之乐、场面之乐,贯穿全诗,生动地描绘了少年儿童欢庆节日时的快乐心境和欢乐热闹的情景。我认为只有一遍遍地朗读,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朗读,才能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快乐的心情。因此我精心设计了课堂,想让学生学得既轻松又快乐

课前我与学生进行了谈话,让学生们介绍自己知道的节日,使学生的注意力有课间游戏转移到课堂上来,并且在回忆的过程中重新体会到过节时的快乐心情。因为幼儿园里都过过儿童节,所以小朋友印象非常深刻,一下子就说出了六一儿童节,我随机引出你们在幼儿园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因为有他们的亲身体验,小朋友很容易感受到当时的快乐。他们有的说让爸爸妈妈一起参加,把教室打扮漂亮,穿新衣服,吃蛋糕……快乐洋溢在他们的脸上。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样的需要,也为课文的学习作一个铺垫。接着,我就直接揭题,在小学里的第一个儿童节马上就要到来了,今天我们就提前来过一个《快乐的节日》(板书课题)这样的导入比较自然,而且学生把快乐的回忆拿出来了。

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所以我设计了教师范读,教师范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老师富有感情的朗读中初步感受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通过老师的“情”感染学生,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因此,我让学生闭上小眼睛,自己深情并茂地把课文朗诵了一遍,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感受到了快乐的情绪。把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后,让他们迫不及待地去读课文。

当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就要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和体会。我比较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挑选自己认为让他觉得快乐的小节有感情地读一读,初步感受节日的快乐。可惜由于是公开课,听课老师很多,学生很紧张,以至于没人敢举手,课堂一下子变得冷清。我也由于紧张不知道如何应对,只知道让他们再读读课文去找找。如果这时候我换个方式,跟学生说:“好,那我们就出发一起去过快乐的节日吧!”然后把多媒体点击进入课文的第一幅图。“看,我们来到哪儿了?”这样顺着思路带领孩子们快乐地走进文本,可能他们就会慢慢地放松了,课堂的紧张气氛也会消除了。

每一次开课前的准备都是痛苦的,每一次的磨课过程都是辛苦的,但是上完课的轻松又是可惜的。知道了自己在教学上不足和需要探讨的地方,也看到了这节课中的闪光点,足以让我心满意足了。课堂常常不会完美,可我们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学会了很多。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8

快乐的课堂,快乐地学习。看着这群爱画爱演的

孩子快乐地成功着,我的心是多么地喜悦与快慰。这一次或一次次的成功的背后,收获的又何只是诗歌里那点读读又唱唱的知识!快乐着学生的快乐!

孩子们在我的课堂里学习着,我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学习着。我们各有收获,乐此不彼,这是值得我永久回味的一课。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9

【实录】

(齐读课题后)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这篇课文讲什么吗?

生:是讲快乐的节日。

师:(指在课题“节日”下)主要是讲——

生:节日

师:对,我们在这个节日里怎么样?

生:很快乐。

师:多么快乐呀!那么应该怎样读课题呢?

(生有感情读课题)

(自由读课文时,一生问:“讲的是哪个节日?”)

师:刚才,某某在自己读书时,产生了一个疑问:课文讲“快乐的节日”,那么到底是哪个节日呢?小朋友们知道吗?

生1:是六一儿童节

师(微笑):能说说理由吗?

生2:是国庆节

师(意外):你从哪里知道的呢?

生2:因为课文里说“有了我们,可爱的祖国就更有希望。”说到了祖国。

生3:是教师节。因为有老师。

生1:儿童节,老师会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还会出去郊游。

生3:我觉得是元旦节。因为课文里面说到了春天。

师:你们能从课文里找理由,非常好!到底是什么节日,老师先保密,等我们下节课好好地来学这篇课文时再来找答案。

【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应该有个整体感知的教学过程,通常我都是问学生:“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往往会罗罗嗦嗦地将课文复述下来,时间限制,请了一两个学生就不能再给他们时间说了。而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利用课堂上的一个生成点,将问题抛出去,使学生搜索刚才自己自学时消化的内容,在没得到老师的肯定,又受到同学的反驳时,主动地进入课文快速阅读,提取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地朗读可以说是有效地阅读了。而设下的悬念又使得他们期待第二课时的教学。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10

《快乐的节日》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写得非常优美动人,但是怎样让学生体会,感受文字的美妙是个难点。这课教学参考书上写得也不详尽,于是只好自己动脑筋。

我觉得诗歌中的比喻句用的十分精妙,于是抓住这个特色来教学。

教学第一、三小节时,我主要让学生看看这里把我们小朋友比喻成什么?为什么?

1、我们像春天

学生找出“我们像春天一样”,并找理由:

生:“春天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我们小朋友也是这样跑来跑去。”

师点拨:“春天是多么充满生机的季节呀!”

生:“我们就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

师:“毛爷爷说过,你们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朝气和希望,春天不也是充满朝气和希望吗?”

(学生点头)齐读句子。

2、我们像花儿

学生找到“像朵朵花儿开放。”

师:“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花儿多。”

师:“为什么小朋友像花儿?找句子。”

生:“我找到了,小朋友的衣裳很漂亮,红领巾也很鲜艳,像花一样美丽。”

师:“说得好,我们一起来读读句子。”

“请你说一说——我们像。”

生:“我们像小草,正在出土。”

生:“我们像小树苗,正在发芽。”

生:“我们像小花,正在开放。”

……

3、我们像小鸟

大家读读第三小节,觉得我们还像什么?

生:“我们像小鸟一样。”

师:“我们像小鸟一样快乐自由,等身上羽毛长得很丰满就要展翅飞翔。我们为什么要勇敢地飞向高空?”

生:“可能飞行时会遇到困难,比如有老鹰或者猎人,所以要勇敢。”

师:“要不怕困难。谁能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

生(一位学习不太用功的孩子,竟有了体会):

“其实小鸟遇到老鹰和猎人这些

困难就像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一样。”

师:“说得好,比如你的困难是?”

生:“我上课要不能坚持坐端正,要和同桌说话。”

师:“现在你认识自己的困难,有勇气克服吗?”

(学生点头)

师:“谁再来说说。”

生:“我们要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好好学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将来才可以实现理想。”

教学第二小节时,我遇到了困难。

4、花儿和白杨树像小鸟?

这个环节我处理得不太好,我想让孩子说说这里用了什么比作什么,但是开始没有学生举手。

于是,我提示这小节第三行“它们”说的是谁?

个别学生学生举手了:

“它们是‘花儿’和‘白杨树’。”

师:“它们为什么像小鸟?找找理由吧,自己读读。”

(许久,没有举手)

于是我只好自己讲解:看,花儿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沙沙的声音,白杨树在哗啦啦地响,他们好象在和我们打招呼,在向我们祝贺,向我们唱歌。

说到这里,孩子还是有点迷糊。我看到这里难理解,就让孩子反复读读,读中体会,然后说说它们在向我们祝贺什么?……

反思:

课后我想,孩子毕竟不能光靠自己感知,虽然主体是他们,他们也能自己解决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但必要时老师还是起到了关键作用,不可缺少讲解。

当时我没有提示好:比喻句就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但是有相似的特点,虽然“花儿”、“白杨树”和“小鸟”看上去什么关系都没有,但是这里是动态的,“花儿”、“白杨树”在风中会发出声音,会说话、唱歌,这个声音是和小鸟有相似的,所以,这个比喻句很独特。

看来这个“导”者难度很大,以后的课上还要多斟酌每个难点字词句的讲解啊!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11

教学本课时,我故意变换了一下导入的顺序:在课间就播放音乐《快乐的节日》为课堂渲染气氛。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插图,问学生,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指名学生回答后,由于学生说得比较凌乱,我就随机点拨:小朋友们在草地上干什么?这是什么季节呢?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最后选一位小朋友把图中地意思完整连贯并按一定地顺序表达出来。

总结归纳图意以后老师小结:原来这些小朋友在一起是在庆祝快乐的节日,板书课题,指名读时强调快乐的心情。

揭题后再欣赏课前就播放过的歌曲《快乐的节日》。这首歌欢快又有韵律,这不仅是一首歌的歌词而且还是一首小诗呢!听老师朗诵,学生听清生字的读音、重音和停顿。在识字教学时读音注意点可以引导学生归类:前鼻音的字:艳、巾、健、敢,后鼻音的字

;敬,康、勇,引导学生善于归类善于观察。在识记生字时,我注重了每个生字的不同侧重点,如:艳,掌握新偏旁色字旁,并通过字形理解字义:丰富多彩的颜色让我们的图画变得很鲜艳。再如教学“爱”字时,由于学生已经认识了“暖”,很可能会搞错,所以,我让学生就“爱’字找敲门,最后我们找到这样的昊方法:怎样才是真正地关爱同学呢,当这是一个下雨天,没有雨伞和雨衣地情况下,你只有一顶帽子,你会把唯一地一顶帽子给你的昊朋友戴上,并且还要用手为她遮风挡雨。这才是真正地”爱“,学生们通过帽子知道爱地中间是:突宝盖”通过用手遮雨,知道了最上边是“爪字头”,而且通过讲解字形,学生最“爱”也又了深刻地理解,明白什么叫关爱别人,实现了语文课程与品德课程地整合。

通过我们的识字教学,其实很多时候也体现了课程地整合。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12

春芽小学的陈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咋一看年纪和自己差不多,但是一听她的课,给我的感觉却是有一种与她年龄不符合的沉稳,老道。下面谈我对她的课的几点看法:

一、巧妙利用合作平台

课堂合作的主体是教师,学生与文本。怎么样使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媒介:合作平台。在《快乐的节日》的导入部分,教师利用了“小鸟””和“花儿”这两个道具,让学生与他们打招呼。再把本课要学的生字都写在花朵上,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去认读……小鸟象征着自由,花儿象征着美丽,他们成为了本堂课的合作平台。因为,孩子们的原生态的快乐就来自于自由与美丽。而这两样东西又都是代表了文本,所以当教师出示了这两个道具是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住了,能帮助教师成功导入进文本。

二、教师角色的灵活安置

让我一直苦恼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如何与学生进行正面交流。我总觉得自己把握不好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语。搞不好就会说出一些“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话,所以到后来就有点不敢随便开口了。但陈老师在这个方面似乎把握的很好,她十分灵活地在课堂上转换自己的角色。比如在小朋友与小鸟和花儿打招呼的环节,一个小朋友说:“小鸟你好!”老师马上角色转换成小鸟回答说:“你好,小朋友”。当另一个小朋友说“小鸟姐姐好!”时,她马上回答说“小妹妹,你好”她与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的问候,一下子就拉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当她让学生自由初读课文时,她的角色又转换成了一位严厉的老师,她说:“听清楚,我是有要求的:自己读通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这么一字一顿的提出要求,学生的注意力又被集中到了一起,开始认真地按要求读课文。从可爱的小鸟到亲切的花儿姐姐再到严厉的老师,陈老师就是通过一次又一次巧妙的角色转换达到她的教学目的的。看来教师角色的转换对课堂的生成有很大的帮助。

三、不足之处

我觉得这节课有不足的地方在识字这个环节,老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认识生字,猜了花儿上字。这些过程都挺顺畅的。但是接着老师让学生猜生字里面的秘密,学生开始猜是否后面还藏着生字?或者是生字后面有组词?这些答案被老师一一否定掉后,学生开始乱说一通,课堂气氛有点沉闷了。连听课的老师都在下面议论纷纷,到底有什么秘密啊?难道是14个生字能连成一句话?但怎么拼好象都不像。后来终于有个学生说发现了有两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老师这才像找到了救命稻草般把这两个字拿出来放在一边,用来启发学生继续找其他关于字体结构的相同点,或者都是可以组词的字,把字进行归类。我觉得在这里这么大费周折地让学生去猜字的秘密好象不大妥当,学生如果不能领会老师的意图往往会走向另一面,本来和谐的课堂气氛变得紧张起来,老师也会越问越急,失了阵脚。

所以我觉得以后当学生回答不出老师欲设的答案时,不如老师先来个师范,那么学生也会依样画葫芦地找老师的样子去做,那么就会少一些沉闷。多一些轻松。

通过这次听课我看到了同年龄段其他老师的教学水平,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看来要当个好教师首先就是要不停地学习才会有不断的进步。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13

在您的抚育下,我们长出了丰满的翅膀,在祖国的蓝天翱翔。无论我们飞得多远多高,耳畔总有您的教导在回响!

在水上,鹰能叼鱼;在水底,鱼可食鹰。在这里,此强彼弱。您善于在最差的学生身上捕捉闪光点,也善于在最好的学生那里发现致命伤。您精心地培育、培育??使一棵棵幼苗都成了栋梁。

您是水,滋润着我们这些幼苗;您是火,点燃了我们的心灵;您是光,照亮了我们的道路;您是热,温暖了我们的心窝。

老师,您用粉笔写下的是字母、词句、线条、符号,在我看来却是浇花的甘露、哺儿的乳汁、育树的养料??一方黑板,是您辛勤耕耘的土地。在这里,您播种知识,播种智慧,播种理想,播种祖国明天的希望??

人生的旅途中有一串歪歪扭扭的小脚印,伴着一串扎扎实实的大脚印??那是您在用辛勤的汗水,把满园桃李浇灌;用纯净的爱心,编织五彩的花环。老师,我是舟,您是海,没有您的载托,我怎能远航?老师,我是泉,您是山,没有您的孕育,我怎能涓涓流淌?老师,我是踏着您厚实的灵魂来完善自我。在属于您的节日里,谨献上我深深的祝愿!

2.《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

在教学《但愿人长久》一课时,我抓住课文的主线:思念-----埋怨------宽慰------写诗来展开教学。讲到“埋怨”这个环节时,我和学生进行了对话,不说擦出了智慧的火花,但我们在整个谈话过程中都体验到了融洽的学习氛围。现在我想重温一下当时的一些情景。

师:“埋怨”是什么意思?

生:是抱怨别人的意思。

生:我补充,是因为一些不开心的事情而产生的一种心情。

师:那你们平时因为一些不开心的事而埋怨过谁吗?

生:我埋怨过一个同学,借了我的东西不还。

生:我埋怨过我妈妈,她老是叫我学这学那。

师:哦?那苏轼是因为什么不开心?

生:他原来和弟弟苏辙形影不离,后来分别得太久,又不得想见,所以不开心。 师:那苏轼他去埋怨谁?

生:他埋怨的不是人,是月亮。

师:哦?你从哪知道他埋怨的是月亮?能读出来吗?

生:“他眼睁睁??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

师:看来他还挺郁闷的,谁来开导他一下?要是你在他旁边,你会和他说些什么? 生:我想说:你不用那么开心,好多人和你一样,家人不能团聚呀。

师故做更伤心的样子,扮演苏轼:人家就是伤心嘛,我和弟弟都好几年都没见面了! 生:要知道,什么事情都不会十全十美的,月亮现在是很圆很亮,但它也有不圆的时候啊,有时还被“天狗”吃了呢!(全班大笑)

生:每个人都会有悲伤,也有快乐的事情发生,现在你虽然很伤心,但是你可以想想高兴的事情呀。

生:天上只有一个月亮,你弟弟也会在这个时候看到它的,你们借着月光,用心来说话呀,他一定能听到的。

师:噢!我们兄弟俩“心有灵一点通”,对,你们开导了我,谢谢你们。我来做一首诗吧:人有悲欢离合??

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我觉得建立师生间融洽的学习氛围是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催化剂。

3. 教学《古诗两首》课后反思

我想诗词不应该重意轻韵,我主张诗词教学要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领略古诗词的情韵。

在教学《望洞庭》《峨嵋山月歌》时,我充分发挥了图文对照的作用,帮助学生感悟诗句的意韵。

开课,通过学生背诵李白的诗,以及教师背诵《陋室铭》引发学生对两个诗人的作品的兴趣。然后两首诗整体朗读,了解两首诗的共同之处。“秋、月、水、山”四个词两首诗中都有。这四个词给你们什么感受?“宁静和谐”

介绍洞庭湖,看图体会诗句意思,理解哪句就说哪句。我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这几个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学生自己说说,教师整体运用散文语言,创设一种宁静和谐的情境,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同时,对诗中的比喻之处,进行点拨。

朗读,将自己体会的洞庭秋夜读出来。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在读中进一步品味,在说中整理思绪。

齐读后,试着背诵。理解了诗句、读得较多的孩子自然能颂。

与《望洞庭》对应的办法用在《峨嵋山月歌》中,但是事先介绍地名。同时,为让学生理解“影入平羌江水流。”我引入了一支歌“月亮走,我也走”。这里是“船儿走,月亮也走”孤独的离乡秋夜有着月儿的相送与陪伴,才能排解点思友之情。”

而后,讲解了古诗两大主题“写景、抒情”,引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静夜思》《送孟浩然之广陵》《梅花》《游园不值》等古诗,来开阔学生眼界。

问题思索:

古诗情韵在读时是不是应该注意轻重音的指导,与速度的点拨呢。本来怕这样匠气太重,但是没有曾经的指点,学生怎样能读出韵呢?

4《秋天》课后反思

课上过去很久了,某些原因,反思及时地写出来。有时候思想的火花是转瞬即逝的,错过了也就永远错过了。所以觉得自己对于自己的这节课写不出什么了。

激情四射的去上课,一直在心中告诉自己,自己的地位必须摆正,做好导读,千万不要插手太多,让孩子自己去体会美德意境,一个不留神,还是讲多了,过了。

在第一节的时候,用了比较多的时间把秋天和夏天做比较,主抓红日,空气等意象。谈得有些过了,让学生反而在诵读体会中表现得少了。

在讲到把夏天的脚印轻轻的涂掉时,学生提出了疑问。我不回答,反问:“为什么用涂这个字?究竟是怎么涂得?”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搁置,接着看后面的内容。三四五小节学生采取自读自学的方式,找出比喻的地方,如何去比喻,为什么去比喻,说得还蛮像回事。其实这里面有些很有趣的东西我没有提出来,后来在读云姐姐的贴还有其他老师的贴时,发现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当时却没有及时的发现并提出,太遗憾了。

最后两个小节,比较的简单,学生和我讨论了一下珍藏黄叶,秋天向我们微笑。我忽然想起了古文中秋的意象,但对于孩子来说难,就说得比较的少,但是还是情不自禁的谈到了悲秋主题,并和这一课做了比较,告诉孩子们要有乐观向上精神。要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

本诗的学习我们进行的课时较多,我重点完成了一项:当堂指导背诵。为孩子们减轻了课下的负担。看了学生的部分习作,我想他们的生活实在是太单调了,压力也太大了,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为他们减轻压力,不要让课业成为他们的负担。因此,在背诵这方面,我要努力把功夫下到课上。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14

本节课是一节识字课。《新课标》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主要是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在本节课中,成功的地方在于:响应《新课标》的要求,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生字学习中。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本节课中,教师利用7个笑脸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出示两个笑脸的内容让学生猜字,让学生感到猜出字时成功的喜悦,同时又激起学生要送知识给笑脸,让别人也来猜猜自己所出的题目的兴趣,从而达到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生字读音时,并没有亲自教学生拼读,而是抓住了小学生爱表现的心理,让学生当小老师,把自己会读的生字词教给身边的同学,比比谁教会得多。教师还通过检查被教的同学的拼读情况,来表扬教的和被教的同学。如此不仅增强了被教同学要学好的决心,同时也提高了教的同学的学习情绪。真正体现了《新课标》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理念,从而也体现了识字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学习的新理念。

本节课还存在不足的地方:知识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识字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的习惯。在这一点上,教师做的还不够。在学生学完生字时,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学生把这些字词运用于生活中,致使学生的学习的不到更好的巩固。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15

这篇课文以歌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为内容,描写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愉快渡过自己节日的动人场面。内容生动活泼,充满了节日气氛,语言优美。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珍惜今天,热爱生活,憧憬未来的教育影响。上完课后,我对本节课的过程进行了教学反思。在《快乐的节日》的教学中,我的意图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主体的学习需要,让学生读题、读文后提出问题,并以此来组织教学,试图用学生自己想了解的问题钩住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和问题意识。但上完课后,我甚感沮丧和困惑。课堂教学为什么会不理想呢?首先,对教材特点把握不透。课文是一首诗,诗不同于一般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叙述清楚,诗讲究意象,想象丰富,跳跃性比较大,理解时较多地依赖学生的想象和对语言的感受力,应该说学习时比一般文章更困难一些。对于生活阅历浅、语言感受能力还不强的二年级学生来说,尤其如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更应该利用音乐、图象、语言等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台阶,让他们一步一步走入诗中,读诗、联想、悟情。

第二,对学生能力估计不足。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不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还需要老师引导着,在老师的帮助下慢慢走入课文,逐步完成与文本的对话。而我未作引导就把整首诗“扔”给学生,学生未深入感悟课文,又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问题当然是成堆的。虽说这一偏高的要求在二年级开始渗透也未尝不可,但既是培养质疑问难意识,就应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作指导,然后师生共同对问题作归并梳理,确定本堂课着重解决的目标,再围绕目标在教师引导下深入学习。而不是不顾学生实际、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一个劲地鼓励学生提问,然后又让学生读文后讨论逐个解决。第三,对教学理念理解不深。让学生在读题、读文章后提出一些想了解的问题并以此组织教学,确实是一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质疑问难意识的好方法。但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以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教学。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的方法,在甲地是鲜花,在乙地可能是毒草。也就是说,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都有其适应性和局限性,只有在适应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其效果和威力,否则,便会黯淡无光。所以,教学本课时,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继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反复读诗,唤起生活经验,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自读自悟,领会诗意,然后把诗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最后也可进行质疑问难。这样操作也同样能体现自主性、培养质疑问难意识,还更富有情趣。如此看来,教学理念从书本从教师的头脑走到课堂,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而这必须基于实际情况:包括学生情况、教学内容、教师情况;理念在课堂上的体现方式不是唯一的,不在形式,更在实质。

《快乐的节日》语文教学反思 篇2

良好的开端是课堂成功的关键, 因此, 在本节课, 我设计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导入, 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课堂——同学们, 枫叶红于二月花, 正是秋游的好时节, 就让我们一起到动物园参加小松鼠的聚会吧!瞧, 大家都到齐了, 但是松鼠兰兰却发现了一个小问题:“咦!我的盘子呢?”那松鼠兰兰真的没有盘子吗?桌上的餐具又到底够不够呢?接下来, 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快乐的午餐”带给我们的一点小烦恼吧!

接下来, 我将从以下四个部分谈谈我的教学设计的目的——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数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数的意义, 数的表示, 数的大小比较。《快乐的午餐》是本单元的核心学习内容, 既是10以内数的意义和表示的延伸拓展, 又是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学习基础, 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 结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积极性强的特点, 我确定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直观认识两个数量 (10以内) 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

过程与方法——结合动手操作活动, 能够清楚地表达“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交流、概括的能力, 学习并养成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达的习惯。

根据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掌握并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比较数量是10以内的事物的多少;而难点则是:理解事物的多和少的相对性

第二部分:教法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引导发现法。即围绕教材情境,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进行小组合作, 展开充分的数学操作活动, 从而直观体会一一对应的方法。

而本节课的学法则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是生命相遇、心灵相会的过程, 智慧的鲜花更是开在手指尖上的。新课程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结合本课操作性比较强, 刚入学儿童又难以组织教学的情况, 为充分调动学生, 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有序操作, 培养他们的小组合作意识。

第三部分:教学程序

基于以上分析, 我确定本节课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层层推进:创设情境, 小组合作, 巩固强化, 布置作业。

1.创设情境

小学生的学习是基于情境的。因此, 我让学生在主情境松鼠聚餐图中独立观察、思考, 并引导其提出问题:餐具够吗?

接着分析问题:第1步, 餐具要够, 必须每只小松鼠有一套餐具, 初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第2步, 餐具包括什么呢?学生通过观察, 不难发现, 餐具包括盘子、勺子和杯子。即把大问题细化为以下三个小问题。

首先, 解决问题1:盘子够吗?即比较松鼠和盘子多少的方法。

大多数学生会采用直接数出盘子和松鼠的数量, 从而得出结果盘子够了, 但这样的方式不够直观, 因此, 我将引导学生:“那要如何把理由讲给小松鼠听, 让小松鼠心服口服呢?”小松鼠说了:“眼见为实, 你要是能摆给我看看, 我就相信。”好, 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一套学具, 小组合作, 动手摆一摆, 3分钟后, 老师请小组上台汇报展示。于是出现了不同的摆法, 例如:围成一圈来摆, 但这样摆却给这只小松鼠出了个难题:“到底哪个是我的盘子呢?我是用下面这个, 还是用旁边的这个呢?我总不能拿两个盘子吧。”由此引发学生思考, 这样摆有点乱, 怎样能够摆整齐了, 让小松鼠一看就知道该拿哪个盘子呢?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结论:每个小松鼠拿一个盘子。因此, 摆的时候应该一只松鼠对一个盘子。

好, 让学生重新摆一摆, 学生不难摆出, 把松鼠和盘子一对一地摆, 然后逐一用线连起来, 每只松鼠都有一个盘子, 盘子没有多余, 松鼠和盘子同样多。就这样, 通过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 让学生感受同样多的概念, 从而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接着, 解决问题2:勺子够吗?杯子呢?

先让学生小组合作, 动手摆一摆, 通过多次比较的方法强化一一对应的方法。

根据摆的结果, 让学生学会说“松鼠比勺子多1个、勺子比松鼠少1个”, 也学会说“松鼠比杯子少1个、杯子比松鼠多1个”, 从而突出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感知多和少的概念。

最后, 在学生学会了两个物体间的比较之后, 我再引导学生探讨问题3:比较盘子、勺子、杯子的多少。

首先是小组合作, 摆一摆, 独立观察、思考、比较之后, 先在小组内说一说比较的结果, 再由小组汇报展示。充分地“说”, 让学生获得比较丰富的同样多、多与少的感受。例如, 学生会说:盘子比勺子多, 盘子比杯子少。此时, 教师将追问:为什么盘子一会少、一会多呢?从而引发思考, 小组讨论, 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到“多和少是相对的, 关键是要看和谁去比, 比的标准不一样, 比的结果也就不同”, 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让学生体会多和少的相对性。

完成以上主要内容的学习之后,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我设计以下三个练习, 帮助学生及时复习。练习一:基础练习, 强化一一对应。练习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既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数数法, 也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一一对应法。练习三:根据题目给出的线索来确定可能的范围, 用比多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而作业则是:基础练习+变式训练。其中, 课后拓展让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我掉了几颗牙, 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四部分, 板书设计

简单明了, 重点突出。

《节日大观》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都有自己的节日。

2.了解春节、圣诞节、开斋节、狂欢节的起源以及各个民族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内容。

3.认识到由于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各国的节日文化也在不断交融。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完成预习作业《我对中外传统节日的研究》,并引导他们针对中外传统节日各出一题,题型自定。教师准备比赛环节的题目并制作课件。

教学重点

了解各民族传统节日的起源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内容。

教学难点

认识到由于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各国的节日文化也在不断交融。

教学过程

一、研究中国传统节日

1.动画导入:同学们,今天上课前,茅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剪纸动画片,大家想不想看?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课件演示:一曲洋溢着浓浓节日氛围的《打月饼》,一段充满中国色彩的剪纸动画片,勾勒出一幅其乐融融的中国传统节日画面)

2.交流:咦?这段动画说的是我国的哪个传统节日呢?说说看,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3.圈圈中国传统节日:其实咱们中国有好多这样的传统节日呢!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张表格,上面写了好多节日。请把其中的传统节日圈出来。看看谁拥有火眼金睛。同时,我还要请一位同学到台上来选一选、贴一贴。

(一生上台操作,其他学生自圈)

4.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明确哪些节日是传统节日。

5.讨论:同学们,大家觉得怎么样的节日才可以称得上是传统节日呢?

6.游戏“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同学们,我们知道了这些节日都是传统节日,可你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特点吗?接下来,我们就来玩个游戏——“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1)首先由茅老师来出题,请你根据提示猜猜我国的传统节日。

(课件出示)

第一题:这个节日起源于商朝时期年头岁尾的拜神祭祖活动,到了这个节日,大家都要放鞭炮、吃团圆饭,小朋友还能拿压岁钱。

第二题:这个节日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祖活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到了这个节日,大家都要扫墓、踏青、吃青团子。

(2)你能不能也当当小老师,学着老师的样子,出题考考大家?

(学生同桌互考,再指名上台考考大家)

7.讨论:看来我国的传统节日活动真的很丰富。同学们请看,这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出示列表)。2008年,国务院下发通知,重新修订了法定节假日(出现列表),仔细观察,你发现新的规定有什么变化?大家想想,为什么要在法定节假日中增加这些传统节日呢?

8. 小结:对于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打开世界之窗,研究地球村里其他民族的传统节日。

二、研究世界传统节日

1.四人小组交流: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国家的传统节日?看来同学们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拿出调查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这些节日的起源和特点。(板书:起源、特点)

2.学生代表上台交流,介绍圣诞节、西班牙斗牛节、巴西狂欢节、日本男孩节、愚人节等世界传统节日,老师随机出示相关节日的课件,补充介绍。

3.知识竞猜:我们已经了解了世界上各个地区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其实,除了我们交流的这些,还有许多其他的节日,这真是——节日大观。同学们,知识的学习贵在活学活用,接下来咱们就来进行一场比赛,好不好?

(1)宣布比赛规则:每个小组提供一题,茅老师提供两题,共五题。本组出题的就不参与回答,也就是每组只回答四道题。每答对一题就奖励一个笑脸,最后笑脸最多的就是获胜者。

(2)宣布比赛开始,答完一道题便公布答案并颁奖。

(课件出示:第一题选择题)

师:第一题是图片选择题,这道题目由第一组的梅芷汀同学提供。请根据图片(一篮五彩缤纷的彩蛋)选择正确的节日。请问这是:

A.复活节;B.圣诞节;C.感恩节。

(课件出示:第二题连线题)

师:第二题是连线题,这道题由第二组的王佳慧提供。请王佳慧来给我们读读题目吧!

耶稣 、雪松男孩节

桃花 、人偶女儿节

红布、西班牙 圣诞节

鲤鱼旗 、武士斗牛节

(课件出示:第三题 情境题)

师:第三题可有趣了,这是一道情境题,由第三组的柴欣哲同学提供,请根据情境回答这是哪个节日。

(柴欣哲以万圣节的装扮上场,边走边说:“trickortreat。”)

(课件出示:第四题 是非题)

师:这道题目是是非题,由茅老师提供,有点儿难度哦。请根据以下描述判断:

每年狂欢节,巴西都举行盛大的桑巴舞游行活动,桑巴舞起源于南美洲,请问是否正确?(正确答案应该是错,桑巴舞起源于非洲)

(课件出示:第五题 视听题)

师:第五题是关键性的一题。请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和音乐回答,这是什么节日?

(课件出示开斋节图片和《古兰经》音乐,其中一幅图片中挂有“欢度开斋节”的横幅,观察仔细的同学可立刻发现答案)

3.小结过渡:通过游戏,我们探索了更多的节日奥秘。你有没有发现各国的传统节日有他们各自的特点,但也有共同的特点,谁来说说看?

(板贴)

寄托美好的祝愿

表达 欢乐的心情

三、世界节日大融合

1.观察、讨论:不管是白种人、黄种人还是黑种人,虽然大家都有自己不同的传统节日,但是过节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寄托了自己美好的祝愿,表达了欢乐的心情。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国的传统节日也在悄悄地发生改变,大家看——

(课件出示老外过春节的图片以及中国孩子过圣诞节的图片,请孩子们说说有什么发现,引导他们交流圣诞节的见闻及经历)

2.交流:同学们,除了圣诞节,咱们现在还过哪些外国的传统节日啊?聪明的同学们,大家想一想,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重点提示: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3.总结:是啊,人类文明发展了,地球也渐渐变小了,仿佛成了一个“地球村”。在地球村里,各民族之间互相交流文化,同样也在交流着节日文化,正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世界各地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节日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下节课,我们将走进多彩的现代节日。(配乐:《我和你》)

教学反思

整堂课的设计,我都力图凸显学生的参与度。

课前,我下发一张表格,请孩子们分别搜集我国和国外的传统节日的起源和特点,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节日出题。

课中,孩子积极参与到了整个活动中,从一开始的圈圈我国的传统节日,到纷纷出题考同学,再到讨论汇报,孩子们一次次深深地融入到课堂的气氛中,情不自禁地一起唱着、跳着、快乐着。

课后,孩子们认为世界各地的传统节日太多太精彩了,建议我和班主任商量,让他们举行一次“节日大观”主题班会,有的同学还自告奋勇地要出一份手抄报。我想,这节课,孩子们是真正地投入了。

其次,我力图凸显课程的生活性。

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此,本课的导入我就选择了儿童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形式,一开课就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包括后来让孩子们说说自己身边的“西方传统节日”,也一样使孩子们感到课程就在自己身边,正是这种亲切感让他们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作者单位:宁波市实验小学

浙江宁波315012)

4、快乐的节日的教学反思 篇4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以歌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为内容的诗歌,全诗

《快乐的节日》语文教学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和感受生日的欢乐气氛。

2、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在一节课当中让幼儿能熟悉歌曲,边唱歌边随音乐的节拍做动作。

活动准备

1、主题活动录音带中班(秋季)1盒,录音机1台。

2、每个幼儿主题活动图画书《快乐的节日》1册。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启发幼儿说一说生日到了,爸爸妈妈是怎样给自己庆祝生日的。

2学唱歌曲。

(1)教师完整地唱歌曲《生日快乐》1至2遍,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听到了哪句歌词,歌曲里唱了什么,帮助幼儿了解歌词内容。

(2)让幼儿倾听歌曲录音2至3遍,逐渐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鼓励幼儿跟唱。

(3)表演歌曲。

播放歌曲录音,请一个幼儿当寿星,全体幼儿围成一个圈,边唱歌边随音乐的节拍做动作。

教学反思

教师完整地演唱歌曲,并让幼儿说一说歌曲里唱了什么,帮助幼儿了解歌词内容。但是有些幼儿不能完成这些教学任务,于是教师教师播放歌曲录音,使幼儿逐渐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鼓励幼儿跟唱。

如果让重新上这一节课,会收集幼儿过生日的照片,布置“我的生日”展览。组织幼儿谈话,说一说自己过生日的情景和感受,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自己过生日的体验。再欣赏儿歌录音,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让幼儿了解如何用有意义的方式过一个快乐而美好的生日。幼儿跟老师学念儿歌,为班中某个幼儿的生日举办生日庆祝会,全体幼儿为过生日的同伴祝福、唱歌跳舞、赠送自制的礼物、吃生日蛋糕等。

《快乐的节日》语文教学反思 篇6

一、对“快乐教学”依据的反思

任何一种教学理论与方法都有它的理论依据, “快乐教学”也一样。它的依据就是: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玩、爱动的, 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 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 他们便会全情投入, 还会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 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 达到学习目的,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从以上“快乐教学”的理论依据来看, “快乐教学”的前提是孩子的天性好玩, 只要抓住了这点, 教师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方法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 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并不否认孩子好玩的天性, 适当的抓住孩子们这一特点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但是, 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特别是长时间的学习, 教师采取措施来实施“快乐教学”法, 而不宜不顾实际情况泛用这一教学方法。因此, 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教学目标, 适时、慎重运用。

二、对“快乐教学”方法的反思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 “快乐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 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营造“快乐教学”气氛;第二, 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第三, 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第四, 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刺激学生的“快乐学”神经;第五, 给予激励性评价,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营造“快乐教学”气氛非常重要, 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迎合学生, 不严格要求他们。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与严格要求并不矛盾, 教师应坚持教育教学原则, 实施“快了教学”。

“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注意多搜集、积累“快乐”的素材。需注意的是, 我们所搜集的素材都要与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内容相关才行, 这样我们在教学时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快乐教学”以快乐为载体来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快乐”只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而不是为了“快乐”而“快乐”。有些老师不注意对“快乐”素材的适用性把握, 全凭心血来潮, 不管与本课是否有关, 想到什么有趣就讲什么。这样的“快乐教学”只证明是一种哗众取宠而无聊的举止。新课标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 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 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这告诉我们“快乐教学”法必须对教学有利。特别要注意的是“快乐”后的引导, 及时把“快乐”转化为学习的动机, 防止学生乐不思学。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样, 我们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快乐教学”。但是,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有局限性, 我们不能迷信它, 更不能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完全抛弃。只有吸取传统教学手段中的精华, 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 才能实现教学效果, 将“快乐教学”得到发扬光大。

对学生给予激励性评价,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 从而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这样的观点并没有错误。因为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 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但是, 有的教师认为, 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 所以在教学中,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 老师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 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 觉得自己有能力, 有独创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激励性的评价, 可以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 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 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但不顾实际状况的, 一味的表扬会使学生迷失自我, 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 适当的批评也是必要的。

三、“快乐教学”对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要求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 完全取决于任课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最好的剧本假如没有一个好的导演等于白搭。教师就好比导演, 一堂课准备得再充分, 环节设计得多完美, 如果没有一个具有较强课堂管理能力的老师来把握, 教学效果自然打折扣。我们都有过类似体会, 本以为准备十分充分的一堂课上下来, 却发现根本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那是因为我们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无法正确营造好课堂中“快乐”的气氛, 导致“快乐”演变成混乱, 无法把持, 结果每个人都“快乐”着自己的“快乐”, 课堂基本思路没有按照我们预先设计的走, 出现教学失控。所以, 进行“快乐教学”还必须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 能够轻松驾驭课堂这架“快乐”马车, 不然“快乐”不但没有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相反成了教学活动的混乱制造者。因此, 要注意对“快乐教学”的适度把握, 如果“快乐”无度, 会导致教学失控。

总之, “快乐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否则不仅不能达到教学效果, 反而不利于职业学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作为一名教师, 要想在职业学校思想品德课上很好地运用“快乐教学”法, 就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总结, 充分了解“快乐教学”法, 能够灵活地运用“快乐教学”法来进行职业学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摘要:本文通过对“快乐教学”的反思, 指出在职业学校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慎重运用“快乐教学”, 注意取舍, 千万不要夸大它的作用。

关键词:快乐教学,职业学校,思想品德课,反思

参考文献

节日是一帖快乐的补药 篇7

每到此时,劳作了一年的人们从天南地北往一个共同的方向驿动,抵达的终点是家。

游子归家,亲朋好友相互祝福,共祝来年幸福好生活。家庭和睦,亲情挚烈是福;财源滚滚,生活无忧是福;官职升迁,事业顺达是福……万福之中,这健康可是头一条啊!健康靠什么?当然是调养!我们在阖家欢聚,共享天伦的时候,不妨把春节的欢聚当成一帖补药:祛除一年操劳留下的疲惫,补益来年打拼的体力;祛除四方应酬累积的脂肪,补益祛病养生的营养;祛除常年奔波的风尘,补益鼓舞奋斗的亲情。

停止把生活变成名利的角斗场,让节庆成为调适心态的契机。潜心梳理往昔的得失,放眼未来,定一个长远一些的目标,让短暂的休憩成为新一年征程的起点;

抛弃酗酒、斗酒的陋习,让畅叙助兴节日气氛。专家说得好,以酒助兴,浅尝辄止尤可,少饮或许有利,多用必定伤身。节日多为亲友欢聚,切盼少些江湖习气,多些饱含关怀的深切交流;

少些麻将、电视,把运动和休闲作为最好的节日礼物。利用假日休整,三五伙伴相邀,或打球、或登山、或远足、或游戏,让筋骨彻底舒展,使心情完全放松;

避免过多油腻,品尝些许清淡,让素菜瓜果扮一次餐桌上的真正主角。平日里过多的热量和大餐,让不少人的身体难以重负,亚健康和慢性病趁虚而入。节日里换一换口味,变一变花样,用水果替代各色饮料,把素菜做出品味,胜过油腻折磨肠胃!

生命之源不可干涸,生命之根需要呵护。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丰富生命之源,亲情友谊会浇灌生命之根。

社会妈妈节日快乐活动反思 篇8

活动目标:愿意说儿歌,用儿歌向妈妈表示节日的祝福!

重点难点:向妈妈说节日快乐,而不是说新年快乐

活动地点:活动室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回忆,什么节日即将到来。

2、幼儿一起回忆以前学过的儿歌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

3、激发幼儿给妈妈送一份礼物——说一个新儿歌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和祝福!

4、老师有表情的说两遍新儿歌,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熟悉儿歌的内容,鼓励幼儿与老师一起说几遍儿歌,然后进行分组或单独表演。

快乐的节日 教学设计 篇9

快乐的节日 教学设计

单位:高淳县淳溪中心小学 姓名:胡燕萍 邮编:211300

快乐的节日

单位:高淳县淳溪中心小学 姓名:胡燕萍 邮政编码:211300

[课题] 对于《快乐的节日》这首歌,二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已经熟悉,甚至能进行演唱。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会生字,读好课文,引导学生感悟语言,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感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并有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

[教材简解]:

本课是一首诗歌,写得非常优美动人,采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欢度节日的场面,歌唱孩子们的幸福和快乐,表达了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全诗共有四个小节。第一节写孩子们像春天的花儿一样,生长在祖国的大花园里。第二节写花儿、白杨树、小鸟向孩子们祝贺,向孩子们歌唱,都说他们是祖国的希望。第三节写孩子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和实现远大理想的美好愿望。第四节写师生们欢度节日的热闹、欢乐的场面。

[目标预计]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认读课后生字,仔细观察,找找写好“键、勇、敬”这三个字的关键笔画,能独立描红、临写。联系上下文解词语的内容。

3、联系课文内容,充分体验快乐,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加热爱生活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会正确地书写“健、勇、敬”这三个生字。

难点: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想象,感悟到是祖国妈妈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设计理念]

(一)、阅读为本。新大纲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课语言通俗易懂,读来琅琅上口,本课又是一首儿童歌曲,唱来欢快动听。让学生吟诵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最佳的读书方法,更适用于这首诗歌的教学。要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悟后升情。

[设计思路] 我设计的是第二课时,借助多媒体的形象魅力来感染学生的情绪,并通过图片、动画的展示勾起学生对快乐生活的回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并结合上下文,体会文字所呈现的“乐”,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体验中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在诵读中表达自己的快乐,萌发实现理想的美好愿望。

在第一课时中,主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通过图文对照,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语境中认识生字,指导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除“健”、“勇”、“敬”之外的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歌曲重温,感知内容。1.播放《快乐的节日》歌曲。

2.小朋友们,这首歌叫什么名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

瞧,老师把它们请来作客了。课件出示词语: 鲜艳、祝贺、歌唱、希望、健康、丰满、理想、敬爱(指名读、开火车读、分男女生读)

【设计意图:由歌曲引入,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生词的出示既是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更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这几个重点词语的印象。】

3.这是一首十分欢快的歌曲,它的歌词就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首儿童诗——快乐的节日.(出示课题,其中“快乐的”用红色标识出来。)

【设计意图:“快乐的”三个字用红色标记出来,奠定快乐的基调,让孩子们把握好这根“快乐”导线,更好地感悟课文。】

二.品读儿歌,感受快乐。1.这些来作客的词语想回家了,它们的家在哪里呢?(课文)让我们一起送它们回去,好吗? 请小朋友们轻轻地读一读,把客人安全送回家。

【设计意图:童话般的语言让孩子们倍感亲切,在轻读课文时,把词语读音读准。】 2.课题是“快乐的节日”,从课文当中,你知道是谁在过快乐的节日吗?他们的快乐来源于哪里呢?

3.从学生的汇报中开始精读课文。(1)、从景物中感受快乐。A.课件出示第一段:

“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着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朵朵花儿开放。” B.指名读,说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播放课件:小朋友穿着节日的盛装,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迎着扑面而来的和煦春风,在小鸟带领下赶来参加庆祝活动时的欢乐、幸福的情景。

【设计意图:先通过语段的朗读,再观看动感的动画,文与图相结合,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了这一段中部分词语的蕴意,为下面的比喻句的理解打下基础。】 C.句中的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

出示:“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 质疑:能把我们比喻成春天吗?

引导学生想象着因为我们活泼可爱,充满活力,春天则充满着生机,所以说我们像春天。出示:“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朵朵花儿开放”。

通过课件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知道这里“鲜艳的红领巾”和“美丽的衣裳”指的就是我们少年儿童,这句比喻句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像花儿一样非常美丽、可爱。【设计意图:低年级孩子独立理解比喻句还有一定难度,在第一个比喻句理解的基础上,相比较而言,第二个比喻句比较容易理解,并针对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直观感受,建起本体“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穿着美丽的衣裳的我们”与喻体“花儿”之前的桥梁,理解这个比喻句。通过感受“红领巾”的欢乐与幸福,体验自己生活的快乐。】

D.指名读、齐读。下面我们来比赛,看看谁能背出我们的快乐与朝气蓬勃。可按提示语背诵课文。自由练背—两两互背—自愿背—齐背。

【设计意图:设置背诵比赛的情境,引导学生从节到章再至篇的背诵,并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逐步让学生体验背诵成功的愉悦,培养背诵的兴趣,坚定背诵全文的信心。】(2)、从声音中体会快乐。

A.过渡:小朋友们,在这美好的节日里,当我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穿着美丽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就连花儿、白杨树、小鸟仿佛也感受到了大家快乐的心情,来向大家表示祝贺呢!

【设计意图:过渡句的设计,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中小朋友们的欢乐和幸福。】 B.出示课文第二段:“花儿向我们点头,白杨树哗啦啦地响。它们同美丽的小鸟,向我们祝贺,向我们歌唱。它们都说有了我们,可爱的祖国就更有希望。”

C.指名读后播放课件:微风吹来,花儿点头、白杨树摇摆、小鸟在空中飞翔的画面。D.请小朋友发挥想象:花儿、白杨树、小鸟会对我们说些什么祝贺的话呢?除了这些,还有谁也会为我们祝贺呢?(练习说话)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将学生引入“大自然”,接受万物的祝贺,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并以生动的生活经验自然地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E.这么多的朋友都来庆祝我们的节日,你们感觉怎么样?那就请你用朗读把这种快乐的心情表现出来。有感情朗读第二节第一第二句话。

F.课件出示:它们都说:“有了我们,可爱的祖国就更有希望。”

什么叫“祖国”?(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的祖国的名称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这么说呢?(学生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语文课应尊重学生语言的实践性,充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出“有了我们,可爱的祖国就更有希望的内涵”。】

G.小节: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建设,因为有了我们,所以祖国就更有希望。指导朗读:指名读、挑战读、表演读等。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反复品读,体会语言的内在情感,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视线”去领悟语言文字,用“音乐语言”来酝酿愉悦情感,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美的熏陶。】 指导背诵:大家读得真好!让我们试着背一背。(3)、从快乐中学会感谢。

A.过渡:今天,我们能够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快乐的节日,你最想感谢的是谁呢?为什么?(指名发言。)

B.课件出示:“感谢亲爱的祖国,让我们健康地成长。”

为什么要感谢祖国?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通过前面句段的学习,利用已有知识来理解这一句,教会学生理解内容的学习方法。】

让我们用最真诚的感情谢谢祖国妈妈,有感情朗读第一句。C.那我们又将用什么来报答祖国妈妈呢?(指名说)

D.出示:“我们像小鸟一样,等身上的羽毛长丰满,就勇敢地向着高空飞翔,飞向我们的理想。”

学生探讨“羽毛长丰满”指的是什么?(联系小鸟羽毛未丰,不能飞翔,等翅膀长硬了,就能独立飞向蓝天。)与我们有什么联系呢?(小朋友也一样,随着身体、知识、思想等方面都比较成熟,就能独立生活,闯天下,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了。)等你长大了,你想飞向哪儿呢?你的理想是什么呢?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什么样的本领?那你现在应该怎么办呢?(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知识逐一解决问题)E.带着感激和报答之情朗读课文第三段。

【设计意图:这一段的教学既是语言文字的学习,也是思想品德的教育。在本段教学中我仍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对语言文字的个性理解。在理解后,再通过有声语言表达出来,使朗读带上个人色彩,实现个性朗读。】

(4)、从行为上表现欢乐。

A.课件播放: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共同庆祝节日的欢乐场面。B.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啊!让我们一起快乐地朗读这一小节。

【设计意图:这又是多媒体课件的再次运用,通过有声有色的画面将学生的情感引入至高点,并自然地爆发出欢乐,喊出欢乐。只有有了身临其境的心灵体验,学生才能真正将最后一段所描绘的欢乐场面通过朗读再现出来。】

三、配乐朗读,情感升华。

再次播放音乐,师在音乐声中范读课文。学生配乐美美地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声与老师的范读声的同步刺激,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使传统的“要我读”变为“我要读”,使朗读变成一种个人需要和欲望,易于入情入境,加深审美感受。同时,达到了积累、内化语言的目的。】

如此美的儿歌,谁能把它背下来呢?指名背诵课文。开展背诵比赛。

四、识字写字,快乐书写。

1、出示生字“健”、“勇”和“敬”指名认读,口头组词。

2、观察字形,指名交流记忆方法。

注意点:健:左右结构,最后的捺笔与撇交叉后取横势行笔,上挑收笔。

勇:上下结构,“甬”的第四笔横折钩改为横折。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要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对生字字形的观察,可让学生主动提出注意点,有助于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此环节的设计在于指导学生不仅会写字,而且能写好字,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3、师范写,学生观摩书空。

上一篇:谈谈小学生作文教学下一篇:关于坚持的演讲稿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