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组计量经济学试题(含答案)(通用5篇)
第三组计量经济学试题(含答案) 篇1
一.名词解释
1、多重共线性:在线性回归模型中,如果某两个或多个解释变量之间出现了相关性,则称为多重共线性。
2、工具变量法:在模型估计过程中被作为工具使用,以替代模型中与随机误差项相关的随机解释变量。这种估计方法称为工具变量法。
3、时间序列数据:按照时间先后排列的统计数据。
4、截面数据:发生在同一时间截面上的调查数据。
5、相关系数:指两个以上的变量的样本观测值序列之间表现出来的随机数学关系。
二、判断
1、计量经济学模型解释经济活动中各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2、计量经济学根据研究对象和内容侧重面不同,可以分为广义计量经济学和狭义计量经济学。(×)
3、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而不是数学或其他。(√)
4、样本数据的收集是计量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5、方法,主要包括模型方法和计算方法,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6、具有因果关系的变量之间一定有数学上的相关关系,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一定具有因果关系。(×)
7、乘数是变量的变化率之比。(×)
8、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是以多个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是应用最为普遍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9、对于最小二乘法最合理的参数估计量应该使得从模型中抽取n组样本观测值的概率最大。(×)
10、总体平方和由残差平方和和回归平方和组成。(√)
三、单选题
1.计量经济模型分为单方程模型和(C)。
A.随机方程模型 B.行为方程模型 C.联立方程模型 D.非随机方程模型 2.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B)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 C.修匀数据 D.平行数据
3.样本数据的质量问题,可以概括为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B)。A.时效性 B.一致性 C.广泛性 D.系统性
4.有人采用全国大中型煤炭企业的截面数据,估计生产函数模型,然后用该模型预测未来煤炭行业的产出量,这是违反了数据的(A)原则。
A.一致性 B.准确性 C.可比性 D.完整性
5.对下列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哪一个模型通常被认为没有实际价值的(B)。A.Ci(消费)5000.8Ii(收入)B.Qdi(商品需求)100.8Ii(收入)0.9Pi(价格)C.Qsi(商品供给)200.75Pi(价格)D.(产出量)
四、填空
1、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往往存在一个被解释变量受到多个解释变量的影响的现象,表现为在线性回归模型中有多个解释变量,这样的模型被称为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量具 线性性、无偏性、最小方差性,同时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满足经典假定,所以此时的最小二乘估计量是最优的线性无偏估计量,又称BLUE估计量。
3、计量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和应用 计量经济模型。
4、R
2是一个回归直线与样本观测值拟合优度的数量指标,其值越大,拟合优度越好,其值越小,拟合优度就越差。
5、自相关 就是指总体回归方程的误差项ui 之间存在着相关,即:按时间或空间排序的观察值序列的个成员之间存在的相关。
五、问答
假设要求你建立一个计量经济模型来说明在学校跑道上慢跑一英里或一英里以上的人数,以便决定是否修建第二条跑道以满足所有的锻炼者。你通过整个学年收集数据,得到两个可能的解释性方程: 方程A:Yˆ方程B:Yˆ125.015.0X11.0X21.5X3 R123.014.0X15.5X23.7X42Yi0.65Ki0.6(资本)
Li0.4(劳动)
0.75
R20.73
其中:Y——某天慢跑者的人数 X1X——该天降雨的英寸数 ——该天日照的小时数
——该天的最高温度(按华氏温度)——第二天需交学期论文的班级数 2X3X4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两个方程你认为哪个更合理些,为什么?
(2)为什么用相同的数据去估计相同变量的系数得到不同的符号?
答案:
⑴方程B更合理些。原因是:方程B中的参数估计值的符号与现实更接近些,如与日照的小时数同向变化,天长则慢跑的人会多些;与第二天需交学期论文的班级数成反向变化,这一点在学校的跑道模型中是一个合理的解释变量。
⑵解释变量的系数表明该变量的单位变化在方程中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在方程A和方程B中由于选择了不同的解释变量,如方程A选择的是“该天的最高温度”而方程B选择的是“第二天需交学期论文的班级数”,由此造成X2与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同,所以用相同的数据估计相同的变量得到不同的符号。
第三组计量经济学试题(含答案) 篇2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
测试题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我国的陆地面积()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第()大的国家。
2.()是我国第一大岛。
3.全国分为省、()、直辖市。
4.我国有群山环抱的()和一望无际的()
5.()是我国第一长河。
6.长江和黄河都是自()向()流向大海。
7.我国地形复杂,气候()。
8.我国有()个民族,其中,()族人口最多。
9.我国各民族分布呈现()、()、交错杂居的特点。[来源:学科网]
10.在长期实践和不断交往中,各民族相互()、相互()、相互(),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11.各民族只有相互(),彼此(),互帮互助,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来源:Zxxk.Com]
12.汉族说“万事如意”,()族用“扎西德勒”表示“万事如意”。
二.
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后边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我国现有2个特别行政区。()
3.长江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来源:学*科*网]
4.保护世界遗产,需要人类的共同努力。()
5.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差异。()
6.我国有54个少数民族。()
7.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8.我国经济今天取得的成就是汉族努力的结果。()
9.泼水节是彝族、白族同胞的节日。()
1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三.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我国现有()个省。
()
A.21
B.22
C.23
2.4个直辖市是北京、天津、上海和()。
()
A.重庆
B.深圳
C
.济南
3.()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A.天山
B.黄河
C.长江
4.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的是()
A.故宫
B.西湖
C.泰山
5.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已达()亿。
()
A.13.7亿
B.13.5亿
C.13.3亿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各民族格局的是()
A.你中有我B
我中有你
C.交错杂居
7.下面的图片是哪个民族的服饰
()
A.回族
B.蒙古族
C.维吾尔族
8.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有利于()
A.维护民族团结
B.文化上兼收并蓄
C.推动各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四.
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列举两个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
2.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怎样的?
部分答案
一.
填空题
1.960
三
2.台湾岛
3.自治区
4.盆地
平原
5.长江
6.西
东
7.多样
8.56
汉
9.大散居
小聚居
10.借鉴
欣赏
促进
11.了解
尊重
12.藏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题[来源:Zxxk.Com]
1.C
2.A
3.B
4.C
5.A
6.C
7.B
8.A
四.简答题
1.九寨沟、黄龙风景名胜区、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国丹霞等。(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写出两个即可)
第三组计量经济学试题(含答案) 篇3
1.下列四个式子中,是方程的是()
A.3+2=5
B.x=1+4x
C.2x-3
D.a2+2ab+b2
2.下列方程中,解为x=1的是()
A.2x=x+3
B.1-2x=1
C.=1
D.-=0
3.如果方程(m-1)x2|m|-1+2=0是一个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的值是()
A.0
B.1
C.-1
D.±1
4.已知x=y,则下面变形不一定成立的是()
A.x+a=y+a
B.x-a=y-a
C.=
D.2x=2y
5.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A.4x-5=3x+2
变形得4x-3x=2-5
B.x=变形得x=1
C.3(x-1)=2(x+3)变形得3x-1=2x+6
D.-=1
变形得3x=6
6.方程5x-=4x-的解是()
A.x=
B.x=-
C.x=
D.以上答案都不是
7.若方程3(2x-2)=2-3x的解与关于x的方程6-2k=2(x+3)的解相同,则k的值为()
A.B.-
C.D.-
8.已知代数式-6x+16与7x-18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____.
9.小华同学在解方程5x-1=()x+3时,把“()”处的数字看成了它的相反数,解得x=2,则该方程的正确解应为x=____.
10.已知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kx=5,k的值为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之和,则这个方程的解为x=____.
11.如果x=1是方程2-(m-x)=2x的解,那么关于y的方程m(y-3)-2=m(2y-5)的解是y=____.12.解方程:
(1)3x-5=2x;
(2)x=x-;
(3)4x-3(20-2x)=10;
(4)10y-5(y-1)=20-2(y+2);
(5)=-1;
(6)=;
13.学校组织春游,如果每辆汽车坐45人,则有28人没有上车;如果每辆汽车坐50人,则空出一辆汽车,并且有一辆车还可以坐12人,设汽车有x辆,可列方程()
A.45x-28=50(x-1)-12
B.45x+28=50(x-1)+12
C.45x+28=50(x-1)-12
D.45x-28=50(x-1)+12
14.某商品的标价为200元,8折销售仍赚40元,则商品的进价为()
A.140元
B.120元
C.160元
D.100元
15.如图①,天平呈平衡状态,其中左侧秤盘中有一袋玻璃球,右侧秤盘中也有一袋玻璃球,还有2个各20克的砝码,现将左侧袋中一颗玻璃球移至右侧秤盘,并拿走右侧秤盘的1个砝码后,天平仍呈平衡状态,如图②,则被移动的玻璃球的质量为()
A.10克
B.15克
C.20克
D.25克
16.王大爷用280元买了甲、乙两种药材,甲种药材每千克20元,乙种药材每千克60元,且甲种药材比乙种药材多买了2千克,则甲种药材买了____千克.
17.诗云:“远望巍巍塔七层,灯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试问尖头几盏灯?”请回答尖头有:____盏灯.
18.某校七年级社会实践小组去商场调查商品销售情况,了解到该商场以每件80元的价格购进了某品牌衬衫500件,并以每件120元的价格销售了400件.商场准备采取促销措施,将剩下的衬衫降价销售.请你帮商场计算一下,每件衬衫降价多少元时,销售这批衬衫正好达到盈利45%的预期目标?
19.联华商场以150元/台的价格购进某款电风扇若干台,很快售完.商场用相同的货款再次购进这款电风扇,因价格提高30元,进货量减少了10台.
(1)
这两次各购进电风扇多少台?
(2)商场以250元/台的售价卖完这批电风扇,商场获利多少元?
20.甲、乙两人在一环形场地上锻炼,甲骑自行车,乙跑步,甲比乙每分钟快200米,两人同时从起点同向出发,经过3分钟两人首次相遇,此时乙还需跑150米才能跑完第一圈.
(1)求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多少米?
(2)若两人相遇后,甲立即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掉头向反方向骑车,乙仍按原方向继续跑,要想不超过1.2分钟两人再次相遇,则乙的速度至少要提高每分钟多少米?
21.为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某省试行阶段电价收费制,具体执行方案如表:
档次
每户每月用电数(度)
执行电价(元/度)
第一档
小于等于200
0.55
第二档
大于200小于400
0.6
第三档
大于等于400
0.85
例如:一户居民七月份用电420度,则需缴电费420×0.85=357(元).
某户居民五、六月份共用电500度,缴电费290.5元,已知该用户六月份用电量大于五月份,且五、六月份的用电量均小于400度,问该户居民五、六月份各用电多少度?
答案:
1.B
2.C
3.C
4.C
5.D
6.B
7.B
8.2
9.2
10.3
11.0
12.(1)
解:x=5
(2)
解:x=-
(3)
解:x=7
(4)
解:y=
(5)解:y=
(6)
解:x=-
13.C
14.B
15.A
16.5
17.3
18.解:设每件衬衫降价x元时,销售完这批衬衫正好达到45%的预期目标,则依题意,得
=45%,解得x=20.故每件衬衫降价20元时,销售完这批衬衫正好达到盈利45%的预期目标
19.(1)解:设第一次购进电风扇x台,则第二次购进电风扇(x-10)台,依题意,得150x=(150+30)(x-10),解得x=60,所以x-10=50.故这两次各购进电风扇50台、60台
(2)解:250×(50+60)-150×60-(150+30)×50=9
500(元).故商场获利9
500元
20.解:(1)设乙的速度是每分钟x米,则甲的速度是每分钟(x+200)米,依题意,有3x+150=200×3,解得x=150,则x+200=350,故甲的速度是每分钟350米,乙的速度是每分钟150米;(2)设乙的速度至少要提高每分钟y米,根据(1)可知,跑道的长度为150×3+150=600(米),依题意有1.2(300+150+y)=600,解得y=50,故乙的速度至少要提高每分钟50米
21.解:当5月份用电量为x(x≤200)度,6月份用电(500-x)度,由题意,得0.55x+0.6(500-x)=290.5,解得:x=190,∴6月份用电500-x=310.当5月份用电量为x(x>200)度,六月份用电量为(500-x)度,由题意,得0.6
第三组计量经济学试题(含答案) 篇4
一、单选题
1.有机物A是合成二氢荆芥内酯的重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检验A中官能团的试剂和顺序正确的是
A.先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加银氨溶液,微热
B.先加溴水,后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先加银氨溶液,微热,再加入溴水
D.先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微热,酸化后再加溴水
2.下列反应中,不能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新的碳碳双键或碳氧双键的是()
A.醇发生消去反应
B.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
C.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D.乙酸乙酯发生水解反应
3.抗癌药物“6-Azulenol”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2H18O2
B.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能发生加成、氧化、酯化反应
C.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D.lmol该物质与足量的Na反应可产生22.4LH2(标况下)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2-甲基-3-乙基丁烷
B.聚乙烯(PE)和聚氯乙烯(PVC)的单体都是不饱和烃,均能使溴水褪色
C.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D.有机物
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mol
NaOH
5.不能由醛或酮加氢还原制得的醇是()
A.(CH3)2C(OH)CH2CH3
B.CH3CH2CH(OH)CH3
C.
(CH3)3CCH2OH
D.CH3CH2OH
6.三分子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三聚甲醛(),三聚甲醛可用作合成工程塑料等,还是日用化妆品冷烫精及脱毛剂的主要原料。下列有关三聚甲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聚甲醛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三聚甲醛与甘油互为同分异构体
C.依三聚甲醛的结构可推测三聚乙醛的结构为
D.1
mol的三聚甲醛燃烧时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
7.有机物CH2=CH-CH2-CH(OH)-COOH可发生下列反应中的哪几类
(1)使溴水褪色
(2)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与钠反应
(4)加聚反应(5)酯化反应
(6)水解反应
(7)取代反应
A、除(7)外都可以
B、除(6)外都可以
C、(1)(2)(3)(7)
D、(1)(2)(3)(5)
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少量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中生成的是碳酸钠
B.在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立即有淡黄色沉淀生成C.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D.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是因为与水形成了氢键
9.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最多可以和含6
molBr2的溴水反应
B.可用有机溶剂萃取
C.分子中有三个苯环
D.1
mol
维生素P可以和4
mol
NaOH反应
10.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逐渐加深。BHT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合成方法有如下两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B.与BHT互为同系物
C.BHT久置于空气中不会被氧化
D.两种方法的反应类型相同
11.对乙酰氨基酚(Y)俗称扑热息痛,具有很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可由对氨基酚(X)与乙酰氯反应制得,下列有关X、Y的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B.X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C.X与足量H2加成后的产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D.可用FeCl3溶液检验Y中是否混有X
12.对羟基扁桃酸是农药、药物、香料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在一定条件
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可达到100%
B.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对羟基扁桃酸应该有6个吸收峰
C.对羟基扁桃酸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缩聚反应
D.lmol对羟基扁桃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3mol
NaOH
13.下列是有关实验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
①用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②不宜用瓷坩埚灼烧氢氧化钠固体
③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先将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烘干
④用酸式滴定管量取12.00mL高锰酸钾溶液
⑤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先润湿,测得溶液的pH都偏小
⑥配制FeSO4溶液时,需加入少量铁粉和稀硫酸
A.②④⑥
B.②③⑥
C.①②④
D.②③④⑤⑥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4—二乙基—6—丙基辛烷
B.月桂烯
()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C.取卤代烃,加入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再加入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一定会产生沉淀,并根据沉淀颜色判断卤代烃中卤原子的种类
D.通常条件下,1mol的分别与H2
和浓溴水完全反应时,消耗的H2和Br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4mol、3mol
15.乙醇结构式如图所示,“箭头”表示乙醇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可能断键的位置,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与钠反应时断裂①键
B.发生消去反应时断裂②④键
C.发生催化脱氢反应时断裂①③键
D.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断裂②键
二、填空题
16.现有以下有机物:
①CH3CHO②CH3CH2OH③CH3COOH④CH3COOC2H5
(1)能与Na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
(2)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
(3)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并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有气泡产生的是_______________;并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17.几百年前,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发现了铁盐与没食子酸(结构简式为)之间的显色反应,并由此发明了蓝黑墨水。
(1)没食子酸的分子式为__,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
(2)用没食子酸制造墨水主要利用了__(填序号)类化合物的性质。
A.醇
B.酚
C.油脂
D.羧酸
(3)下列试剂与没食子酸混合后不能很快反应的是__(填序号)。
A.酸性KMnO4溶液
B.浓溴水
C.乙醇
(4)假设没食子酸的合成途径如下:
A的结构简式为__,①的反应类型为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
18.四川盛产五倍子。以五倍子为原料可制得化合物A。A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请解答下列各题: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化合物B在硫酸催化条件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可得到A。请写出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A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有机化合物C是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的原料之一。C可以看成是B与氢气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的产物。C分子中无羟基与碳碳双键直接相连的结构,它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请写出C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1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苯酚与浓溴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二醛发生银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酚醛树脂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丙醛与H2的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乙炔水化法制乙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乙烯的氧化法制乙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0.化学式为C8H10O的化合物A具有如下性质:①A+Na→慢慢产生气泡
②A+RCOOH有香味的产物
③A苯甲酸
④催化脱氢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⑤脱水反应的产物,经聚合反应可制得一种塑料制品(它是目前造成“白色污染”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试回答:
(1)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化合物的结构?可作出的判断是___________。
a.苯环上直接连有羟基
b.肯定有醇羟基
c.苯环侧链末端有甲基
d.肯定是芳香烃
(2)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A和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1.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1,2-二溴乙烷,其中A和F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D中的试管里装有液溴,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140℃脱水生成乙醚(夹持装置已略去)。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1,2-二溴乙烷.乙醚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g·cm-3
0.79
2.2
0.7
沸点/℃
78.5
132
34.6
熔点/℃
-130
-116
填写下列空白:
(1)A中主要发生的是乙醇的脱水反应,即消去反应,请写出乙醇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导管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装置C中应加入_____(填字母序号),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5)容器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2.12.0g某液态有机化合物A完全燃烧后,生成14.4g
H2O和26.4g
CO2。测得有机化合物A的蒸气对H2的相对密度是30,求:
(1)有机物A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有机物A的分子结构,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数据均已换算为标准状况):a
mL(密度为ρ
g/cm3)的有机物A与足量钠完全反应后,量筒液面读数为b
mL,若1mol
A分子中有x
mol氢原子能跟金属钠反应,则x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可以不化简,写出计算过程)。
(3)已知该有机物能够与金属钠或钾发生反应,并对有机物进行核磁共振操作,发现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三组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1:1,请写出该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23.将含有C、H、O的某有机物3.24
g装入元素分析装置,通入足量的O2使它完全燃烧,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氯化钙干燥管(A)和碱石灰干燥管(B)。测得A管增重2.16
g,B管增重9.24
g。已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1)燃烧此化合物3.24
g,须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
(2)求此化合物的分子式。__________
(3)该化合物1分子中存在1个苯环和1个羟基,试写出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和名称。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D
3.D
4.C
5.A
6.C
7.B
8.D
9.C
10.B
11.B
12.D
13.A
14.D
15.D
16.②③
③④
②
①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③
CH3COOH+NaHCO3=
CH3COONa+H2O+CO2
17.C7H6O5
(酚)羟基、羧基
B
C
氧化反应
+7NaOH+4H2O+3NaBr
18.C14H10O9
19.略
HCHO
+
4Cu(OH)22Cu2O↑+
CO2↑
+
5H2O或HCHO
+
4Cu(OH)2
+2NaOH2Cu2O↑+
Na2CO3
+
6H2O
CH3CH2CHO+H2CH3CH2CH2OH
CH≡CH+H2O
CH3CHO
CH2=CH2+H2OCH3CHO
20.b
c
+2Na→2+H2↑
21.CH3CH2OHCH2=CH2↑+H2O
CH2=CH2+Br2→CH2BrCH2Br
B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柱会上升,甚至溢出
C
吸收挥发出来的溴,防止污染环境
蒸馏
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较低(9℃),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而使导管堵塞
22.C3H8O
或
23.8.16g
C7H8O
第三组计量经济学试题(含答案) 篇5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藏中,传统节日有着其他文化遗产所不具备的特殊性,值得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给予特别关注。
在古代社会的早期,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传统节日最根本、最重要的主题;中古以后,传统节日促进人际和谐的内容才逐渐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岁时节日。所谓岁时节日,就是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移相适应,有固定的节期和特定民俗活动的时日。它们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我国历史上的传统节日数量很多,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各自的形成、发展、兴盛、衰弱以至消失的过程。
节日就是时间历程的重要节点,它的形成当然是有了基本的时间观念之后的事。古人最早产生的时间观念是日出日落、寒来暑往。由此,开始分为寒暑两季,接着有了四季的划分和最早的节气。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记载了二十四节气。流传至今的节气名称全部是以简洁朴素的词汇感性地描述天象气候物候的变化。古人认识到这些日子是天象气候转变的关键节点,以为这些划分都是神灵的意志使然,便在这些日子施行巫术、占卜,祭拜日月星辰、五谷诸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健康平安等。每年如此,便形成了在特定时日周期性重复的民俗活动,形成了最初的节日。月亮的晦朔圆缺之日也让古人感到神秘并加以崇拜,也会产生萌芽状态的节日。这些早期的节日产生于古人以其感性、原始的方式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源于古人在特定时日用以解释、控制自然进程的超自然力崇拜。所以说,岁时节日的产生,最初完全是人追求与自然和谐的结果。确定节气之后,又有了年月日的划分,便形成了历法。
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和礼俗,有浓厚的人情味,几千年来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故传统节日的保护,有利于保持和有效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已不仅仅是汉族的节日,也成为许多少数民族的节日。如春节已成为我国境内四十多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同时,少数民族的节日数量众多,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给予充分的尊重,采取切实的保护措施,维护中华文化一体化格局中的各民族文化多样化;其节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也可被吸收到汉族的节日传统中来。
包括节日文化在内的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础部分,是为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共享的文化。在同一个日子过同样的节日,使我们体会到属于同一个族群的文化认同感。尤其是在异
文化环境,一个族群同样的节日习俗就更成为文化认同的显著标志。文化的认同往往比政治的认同更为牢固、更为持久。这样的文化认同感,有利于把他们凝聚在一个具有和谐文化的社群之内。
(节选自 黄涛《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在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节日,与其他文化遗产相比,它具备一些特殊性。
B.进入到中古时期以后,传统节日中促进人际和谐的内容逐渐取代了古代社会早期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容。
C.中国传统节日大都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移相适应,有固定的节期,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
D.古人根据日出日落、寒来暑往的这一最早的时间观念开始分为寒暑两季,后来又有了四季的划分和最早的节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历史上的许多传统节日的形成都是在有了基本的时间观念之后,大都经历了各自形成、发展、兴盛、衰弱以至消失的过程。
B.岁时节日的产生,最初完全是人追求与自然和谐的结果,这与早期的节日产生于古人以其感性、原始的方式认识适应自然的过程有关。
C.传统节日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是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因而保护传统节日,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D.本是汉族节日的春节,已成为我国各民族的共同节日。它和数量众多的少数民族的节日,都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流传至今的节气名称以简洁朴素的词汇感性地描述天象气候物候的变化。例如“雨水”代表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
B.古人以为节气划分都是神灵的意志使然,便在这些日子用巫术、占卜等方式祈求神灵保佑,这体现了古人认识上的局限性。
C.我们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都给予充分的尊重,采取切实的保护措施,中华文化就能够形成一体化和多样化格局。
D.人们处于本土的文化环境中时,体会到的属于同一个族群的文化认同感的感觉往往不如在异文化环境的时候更明显。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隆
庆二年成进士,授编修。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慎行不善书,属人书之,具以实对。帝悦,尝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及居正夺情,偕同官具疏谏。吕调阳格之,不得上。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也?”慎行从容对曰:“正以公见厚故耳。”居正怫然。慎行寻以疾归。居正卒,起故官。进左谕德,日讲如故。时居正已败,侍郎丘木舜往籍其家。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复巢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恩,全大臣簪履之谊。词极恳挚,时论韪之。由侍讲学士擢礼部右侍郎。转左,改吏部,掌詹府事,寻迁礼部尚书。
(万历)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及冬,又请。帝怒,再严旨诘责。慎行不为慑,明日复言:“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礼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累章上,乃许。
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卒,年六十三。赠太子太保,谥文定。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B.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C.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D.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冠之”即为他加冠。古代男子到成年(一般在二十岁)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B.“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C.“东宫”指太子所居之宫,也代指太子。文中的“册立”,是指让皇帝封立太子的事。D.“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人们把中试者称为“秀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一次讲课后,皇帝拿出宫藏图画,请日讲官分别题字。于慎行不擅长书法,写成诗后,委托人书写,并把实情告诉了皇上。其诚实的品格得到皇帝的赞赏。B.于慎行为人正直坦荡,对因得罪张居正而被捕的刘台,他仍去探视。对张居正不合
礼制的做法,不因为张居正对自己的厚爱而放弃原则。
C.张居正被追究论罪后,于慎行致函前往逮捕他的侍郎丘木舜,为张母及诸子求请,当时的舆论认为于慎行做得对。他也因此被多次提升官职。
D.万历十八年,于慎行两次上书建议早立太子,皇帝恼怒,再次下严旨责难。于慎行不为所动,第二天又以辞官归乡再次劝谏,使皇帝更不高兴。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也?”(2)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临江仙·夜归临皋(1)苏轼
夜饮东坡(2)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3)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注】(1)临皋,即临皋亭,位于黄州南江边,苏轼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与家眷共居于此。(2)东坡,元丰五年春,苏轼在东坡构筑雪堂,家属仍住临皋亭,因此常往来于雪堂临皋间。(3)縠纹,比喻水波细纹。
8.词的上阕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就其中的两种手法进行分析。(6分)9.词的下阕抒发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联系诗句作答。(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的诗句是:
。(2)《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
(3)《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母语
姐姐打来电话,说父亲病重,要我立即回国。我迫不及待地带上妻子和孩子,踏上了回国之路。
我已经有八年时间没有回国看望过父亲了。这期间,父亲体恤我只身漂泊异乡,他坚持说,只要我在国外一心一意把事情做好,即使十年不回去看他,他也欣慰。这八年来,我娶妻生子。妻子是美国姑娘,父亲却说她有中国古典美。我的儿子从出生起,父亲就从照片、录像、微信上看着他长到五岁。父亲是语文教师,说话特别讲究用词,可看着孙子的相貌,却说了句不雅的话:“好!好!远缘杂交,必然生出优良品种。瞧我孙儿,中美杂交的混血
儿,还真是个具有中国风的洋娃娃呢!”
自父亲病重住院,他最急于完成的事就是写一份关于家产继承的遗嘱,字斟句酌,比他当年教书备课还认真百倍。
长空旅行,晴空万里,没有一丝云,失去了参照物的飞机像是定在了空中似的。妻子忽煞问我:“我们很快要见到爸爸了,爸爸不懂英语,那我们怎么和他说话?”
我说:“这只能靠我翻译了。见到爸爸,千万别提‘外’字、‘洋’字,爸爸死记着当年外国列强欺侮中国,这些都是爸爸的死敌。”
妻子摇头,接着问:“这些既然是爸爸的敌人,为什么他会同意你学英语?还让你到美国?我就是一个外国人,爸爸对我也嫉恶如仇吗?”
我回答妻子:“爸爸就我一个儿子,中国有句古语叫‘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儿子的前程,他只能选择忍耐,尊重儿子的选择。至于你,爸爸会喜欢的。”
“为什么?”
“中国有句成语叫爱屋及乌,意思是,喜欢一个人,连带着也喜欢和这个人有关的人或物。你嫁给我这个中国男人,也就是中国人了。”
妻子反问我:“你不是已经拿到美国绿卡了吗? “我是美籍华人,本质上仍是一个中国人。” “那我们的孩子呢?”
“华人后裔,本质上同样是中国人。国籍可改,种族不变。”
妻子突然话锋一转:“我既然成为你这个中国人的妻子,那你为什么不教我中文?” 我窘迫地回答:“这是一个疏忽。但是我们一直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供职之处,还是家庭生活,我们都没有处在不说汉语不行的环境,所以顺其自然地一直在说英语。”
妻子若有所思地回过头去,而我又沉进对父亲的回忆中。
父亲一九五八年上高中,那时节,资本主义国家一直都是中国的死敌,父亲除了外语,其他门门功课都是高分,考上了一所大学的中文系。上了大学,直至被分配到他终生供职的那所高中,父亲依然如故地反对外语,一门心思地深研中文,甚至和外语老师争辩:“中国十几亿人,搞翻译、搞外交的人能占多大比例?可是无论在高中还是大学,无论你要考文科还是理科,外语却是每个学生必学的主课。这简直就是浪费年轻的生命!外语能与博大精深的中文相提并论吗?在我认为,全世界任何语言,都不能和产生、繁衍、应用、完善、丰富、臻美了几千年的汉语相媲美的!中文用起来灵活方便,没有外语变格、变位、变这、变那的问题。中文无论字、词、句,都是既简单明了又内涵丰富的。声、形,静、动,尽呈万象!汉字形、音、意三住一体,形美可以赏目,音美可以悦耳,意美可以感心。不管世界多么纷繁、奥妙,其中的音韵、色彩、样式、动态、内涵、情感,都可以涵纳于汉字简洁的笔画之中,这是人类任何其他语种都无法企及、无法与之相媲美的!”
飞机终于降落了,我们来不及放行李就奔赴医院。推开病房门,我含泪站在父亲面前,叫了声:“爸!”妻子、儿子也分别用英语叫了声“爸爸”和“爷爷”。父亲楞了一下,看着我们,急于挣扎起身。
我立即对儿子说:“快问爷爷好。” 儿子用英语说:“爷爷好。” 父亲听了,皱了下眉,看着我。
我立即给父亲翻译:“你孙子问爷爷好呢!” 接下来父亲问:“叫什么名儿来着?”
我楞了一下,立即翻译:“爷爷问你叫什么名字呢。” 儿子笑着点头说:“我的名字叫钟美。”
父亲脸上洋溢出满足的神情,说:“这回我听懂了。这个名字好!‘钟’‘中’同音,既好听又有意义。过去美、英等大国瞧不起中国人,现在心甘情愿把姑娘嫁给中国人为妻,中国人民是真的站起来了!”
父亲接着问:“你娶媳妇八年了,娃也五岁了,难道媳妇和娃一个中国字都不认识,连一句中国话都不会讲吗?”
我低头不语,父亲曾在电话中多次问到这个问题,为了不让他失望,我都以沉默作答。父亲悲伤道:“好啊,俅是中国人,说得一口流利的外国话,媳妇、孩子不认识一个中国字,不会讲一句中国话。”父亲说着,老泪纵横。
我惭愧得无地自容,说:“爸,这都是我的疏忽。但自我们在美国结婚生子,无论家庭生活还是社会工作,一直不存在不认识中国字、不讲中国话就过不去的场合和情况,加上我忙于工作,所以就顺其自然了。”
父亲情绪激动,哽咽得无法再说话。静了几秒钟,才一字一句地说:“你们先去弄口饭吃,爸这会儿感觉不太好,想静一会儿„„”
我惴惴不安地带着妻子、孩子,由姐夫开车送至父亲家中。行李还未搬完,姐姐打来电话,要我一个人赶紧返回医院。我脑子里轰的一下,未及给妻子、儿子安排,就立即返回医院。我飞跑进病房,见姐姐伏在父亲身上嚎啕大哭,待奔至病床前,见父亲已经故去。
姐姐拿出父亲的遗嘱,对我说:“弟,咱爸走了,伤心也没用了,你看看遗嘱吧。你刚离开医院,爸就抖着双手撕毁了原先千修万改的关于财产继承的遗嘱,要笔,要纸,挣扎着重新写下这份最后的遗嘱。”
我接过姐姐手中的遗嘱,泪眼朦胧地看见父亲在一张纸上赫然写下的四个大字:勿忘母语。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父亲对儿媳的评价以及对孙子相貌的“不雅”评价,表明了他对儿子在美国娶妻生
子行为的不满。
B.“晴空万里,没有一丝云”的描写,渲染了回国之路的悲凉气氛,烘托了主人公内心的沉痛心情。
C.小说运用插叙手法,通过一段回忆交代了父亲的成长背景和工作经历,合理解释了父亲的“排外”心理。
D.小说情节中,“字斟句酌”“千修万改”的遗嘱被撕毁,改立成新的遗嘱,是因为财产继承问题已不再需要。
E.父子语言对话的背后,隐藏着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碰撞,体现了当下中国社会不同理念间的矛盾和冲突。
(2)小说以“母语”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3)小说中的“父亲”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如何对待中文和外语,“我”与“父亲”态度不同。请结合全文谈谈他们各自的理由。(8分)
第II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中央巡视组在各地巡视时发现,许多政府部门人浮于事,一些公务员在完成工作后以....各种无聊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人以为自己很忙。
②2015年两会召开期间,人们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深化改革”“反腐倡廉”....“养老改革”“环境治理”等话题。
③一直不瘟不火的京津冀一体化问题,逐渐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随着路线图越来越明....晰,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之间的产业转移也提上日程。
④千古文章一大抄,说“抄”固然偏激,但写作仍然要经过一个模仿,借鉴的过程,这却是不易之论。....⑤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打破“亡羊补牢”的思维定式,对待工作既不凑合也不麻痹,恪尽职守,力求做到曲突徙薪。....⑥九寨沟自然山水巧夺天工,那艳丽典雅的群湖,奔泻湍急的溪流,飞珠溅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连绵起伏的雪峰令人流连忘返。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④⑤⑥ D.①④⑤。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目前,多家保险公司已经接到天津爆炸事件中车辆进口商报案,并组织专业人员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前往现场评估损失、统计排查。
C.中国政府在优惠贷款和援助支持下,中国企业在中亚地区承揽了多个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批经济合作项目已成功启动并在积极落实之中。
D.迪亚克表示,中国是个体育大国,为国际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增强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推动了田径运动的大发展。国际田联愿进一步加强同中方的交流与合作。
1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做老师之前我并未认识到,一种职业能够如此深入地参与到很多人的人生里。①他们是② 你的学识崇拜你,③ 因为你的帮助而感谢你,④ 是因为你的开导而信任你,⑤仅仅是因为喜欢你的人生态度,⑥你都切切实实地在他们最好的年华里留下了印记。
A倘若 因为 / 还 或者 那么B无论 由于 / 或者 即使 所以 C无论 因为 还是 抑或 哪怕 /D一旦 因为 还是 抑或 哪怕 则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据相关医学报道,①
,其子女有70%的可能出现过敏体质;如果单纯母亲是过敏体质,其子女有50%的遗传机会;如果单纯父亲是过敏体质,其子女有30%的遗传机会。研究还表明,遗传性过敏反应通常不只在一个器官上发生,而是多种组织器官同时或相继发病。因而,不同的年龄,②
,比如新生儿、婴儿期会出现湿疹、哮喘性气管炎,或因牛奶过敏而出现反复腹泻;3岁后又会出现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上学前后会出现过敏性紫癜。但是,家族中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人并不一定会出现同样症状或同样的过敏性疾病,甚至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在未遇到一定数量过敏源时,③
,或者终生也不会有过敏性疾病。
16.中国杭州将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下图为此次峰会的会标。请写出其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6分)
注:(1)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十二个重要经济体组成。宗旨是为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2)20根线条分成两组。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围绕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从前有一个农夫种了五亩地,这一年恰逢干旱,农夫只得一担一担地从河里挑水来灌溉。一个工匠看见农夫这样辛苦,便告诉他,愿意帮他做一个水车,比用桶挑要轻松多了,而且灌溉农田很有效。
农夫说:“我不觉得水车比我的桶更好用,再说,等你做好水车,我的禾苗也许早就干死了。”
工匠说:“你挑的那点儿水,怎么能满足禾苗的需要呢?你的地恐怕很快就要光秃秃了吧。”
农夫不再言语,继续一担一担地挑着水;工匠摇摇头,走开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2.【答案】D【解析】扩大范围。D项“已成为我国各民族的共同节日”说法错误。由原文第五段“春节已成为我国境内四十多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可知。
3.【答案】C【解析】C项转述错误,原文是“维护中华文化一体化格局中的各民族文化多样化”。
4.C文言断句首先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本段话意思是:先朝成例,都是由翰林大臣负责日讲,没有涉及史官的事。于慎行与张位、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都是以史官身份参与日讲,是为少见。同时可以借助句中的一些标志词进行判断,如:“故事”常用单独来用,其后要停顿,“者”之后常有停顿,“也”一般用在句尾等等。5.D项错误,中试者称为“举人”。
6.C项“张居正被追究论罪后”错误,应是前往抄家之时。另外多次提升官职与前事无直接关系。
7.(1)张居正听说后恼怒,日后对于慎行说:“你是我所厚爱的人,也这样做吗?”“他日”,“子吾所厚”,“为”,语句通顺;
(2)皇帝更加不高兴,责备他要挟皇帝,怀疑圣上,搅乱国家的根本,将他的同僚下属都剥夺了俸禄。“责以’,“要”,“夺”,语句通顺。
8.①夸张。“家童鼻息已雷鸣”把家童的鼾声夸大成雷声,形象地写出了家童的鼾声之大。②比喻。“家童鼻息已雷鸣”把家童的鼾声比喻成雷声,形象地写出了在寂静的夜晚家童的鼾声象雷鸣一样震耳。③细节描写。“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形象描绘出苏轼夜饮醉归,家童已睡,只得立在门外,静听涛声的场景。④以动衬静。“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意境,以有声衬无声,表现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情的孤寂。
9.①“长恨此身非我有”揭示出作者对身在宦途身不由己的无奈。②“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难忘世俗名利烦扰的矛盾与苦闷,以及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③“江海寄余生”表达出作者对隐逸江湖的渴望
10.(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3)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1.(1)E给3分,C给2分,A给1分;B.D不给分。(A项,“他对儿子在美国娶妻生子行为的不满”心理分析不完整,有不满的一面,也有 “欣慰”的一面,具有复杂性。B项,“渲染了回国之路的悲凉气氛,烘托了主人公内心的沉痛心情”分析过度,烘托了主人公内心的焦躁、不安,表现出主人公对未来的担忧;D项,“已不再重要”错误,财产继承问题在母语传承问题面前退居其次,并非不再重要。)
(2)①情节上,“母语”串联起夫妻对话、回忆父亲、父子对话、父亲离世几个情节,使小说情节连贯、内容完整;②人物上,围绕“母语”,通过回忆父亲、父子对话和父亲立遗嘱塑造了极度热爱“母语”的父亲的人物形象;③主题上,父子对于“母语”有着不同态度,通过矛盾和冲突,点明并深化了小说“勿忘母语”的主题。
(3)①爱子心切:欣慰于儿子的发展,尊重儿子的选择,离世前立下遗嘱对儿子寄予厚望。
②热爱母语,民族意识强:上学和工作过程中对祖国和母语充满热爱之情。③过于传统,有点顽固、偏激:过度排斥外语,思想保守,不够开明。④工作认真、投入:分配到终生供职的高中后,一门心思地深研中文。
(4)“父亲”的理由。①中文底蕴丰厚,博大精深,应该报以热情,深入钻研;②作为中国人,母语传承是每个人都有的责任,不能因国籍的改变,生活工作环境的限制而忽视。“我”的理由,①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决定了适用何种语言,个人应当顺应环境来使用语言;②语言是表达交流的工具,各种语言之间并无明显高低、优劣之分,无须强烈排斥外语。
12.D(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津津乐道:饶有兴味地谈
论。与“谈论”重复,且其后常不加宾语,常作“对„„津津乐道”。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乏味也不过火。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曲突徙薪:把烟囱改造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清除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防患于未然。巧夺天工,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多指工艺品。不能指天然形成的事物)
13.A(B语序不当,应改为“统计排查、评估损失”;C偷换主语,中途易辙;D增强„„体育事业发展”不搭配。)14.C 15.①如果父母都是过敏体质 ②会出现不同的过敏反应 ③就不会出现任何过敏症状 16.要素:①会标用20根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②辅以“G20.2016.CHINA”和篆刻印章 “中国”二字。(2分,1点1分)
寓意:①桥梁寓意着G20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②桥梁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③20根线条分成两组,暗指数字11.也暗指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这两类国家。两组线条交汇在一起暗示两类国家的合作。④图案中G20的“〇”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的精神,这种协作对全球发展的作用和对大会圆满结束的祝福。⑤中文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英文CHINA相呼应。(1点2分,答对任意2点得4分。)17.参考立意角度
由“我不觉得水车比我的桶更好用”“农夫不再言语,继续一担一担地挑着水”可以立意: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对待新的观念、新事物,不能固步自封,要勇于尝试。用新的办法解决问题,也许更好。一些人对待新的观念,新的事物,犹如遇洪水猛兽,避之惟恐不及。日新月异的变化令他们措手不及,故步自封,必将为时代所淘汰。根据“愿意帮他做一个水车,比用桶挑要轻松多了,而且灌溉农田很有效”可以立意为:用更好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你挑的那点儿水,怎么能满足禾苗的需要呢?你的地恐怕很快就要光秃秃了吧”可以立意为: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能固执己见。【参考译文】: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十七岁时,乡试中举。御史想在为新举子举行的宴会上为他加冠,他以没得到父亲的许可而推辞了。隆庆二年(1568),考中进士。授职为编修。万历初年,《穆宗实录》撰成,晋升为修撰,担任日讲官。先朝成例,都是由翰林大臣负责日讲,没有涉及史官的事。于慎行与张位、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都是以史官身份参与日讲,是为少见。他有一次讲课后,皇帝拿出宫藏图画,请讲官分别题字。于慎行不擅长书法,诗词做成后,吩咐别人书写好,并详细地从实告诉了皇帝。皇帝很高兴,曾经大书“责难陈善”四个字赏赐给他,这在词林诗界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因为弹劾张居正被逮捕,同僚和朋友都躲避他,唯独于慎行前往探视。等到张
居正服丧未满夺情出仕时,他与同官便上奏劝谏。吕调阳从中阻拦,没能递入宫中。张居正听说后恼怒,日后对于慎行说:“你是我所厚爱的人,也这样做吗?”于慎行从容自如地回答:“正是因为您厚爱我的缘故。”张居正很不高兴。于慎行不久就称病回乡。张居正去世后,他出任原职。晋升左谕德,主持日讲如故。当时张居正已被追究论罪,侍郎丘木舜前往江陵抄家。于慎行致函给他,称张居正的母亲年老,诸位儿子在覆巢之下,颠沛流离值得同情,应该推及明主覆盖之恩,成全大臣曾经侍候皇上的情谊。话语极为诚恳真挚,当时的舆论也认为他是对的。他由侍讲学士晋升为礼部右侍郎。又转任左侍郎,改任吏部职,负责詹事府。不久,升任礼部尚书。
万历十八年(1590)正月,上奏请求早日建立东宫,让嫡长子出宫接受讲读教育。到了冬季,又上奏请求。皇帝恼怒,再次下严旨责难。于慎行不为所动,第二天又劝谏:“册立的事,由我部负责,我们不提,是罪过。希望皇帝迅速决定大计,将我放归乡里。”皇帝更加不高兴,责备他要挟皇帝,怀疑圣上,搅乱国家的根本,将他的同僚下属都剥夺了俸禄。山东的乡试,预先传说负责考试人的名字,事后果然如此。言官便弹劾礼部官员,于是礼部官员都停发俸禄。于慎行称罪请求退休。奏章接连呈上,皇帝终于答应了。
【第三组计量经济学试题(含答案)】推荐阅读:
投资经济学试题与答案09-15
国际经济学试题10答案12-08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 课后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许纯祯10-01
计量技术规范计量试题08-16
微观经济学A+B卷试题与答案12-07
2010质检系统执法打假大比武活动法律知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计量法律部分)09-22
经济计量分析05-14
计量经济模型07-07
经济资本计量11-12
计量认证试题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