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作风现状(精选8篇)
干部作风现状 篇1
材料一:今年6月9日,上海市高院民一庭副庭长赵明华接受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副总经理郭祥华邀请,前往南汇地区的通济路某农家饭店晚餐,赵明华又邀市上海市高院庭长陈雪明,市高院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副主任倪政文,市高院民五庭副庭长王国军一同前往。晚餐后,以上5人又和3名社会人员一起,前往位于惠南镇的衡山度假村内的夜总会包房娱乐,接受异性陪侍服务。当晚,参与活动的一社会人员从附近某养身馆叫来色情服务人员,赵明华、陈雪明、倪政文、郭祥华参与嫖娼活动。然而这一视频的曝光是源于几年前的的一件事。2008年,老陈经营的酒店需要装修,经人介绍,上海一家负责人叫顾国相的装修公司承包了这个工程,双方约定,装修费用在500万左右,但最后结算时顾国相要求其支付1100万。2010年,顾国相将老陈告上了上海闸北区人民法院,老陈败诉,最后法院判定老陈支付728万元,加上利息和违约金共计820万,案子终结后,老陈并不服气,认为法院判决不公,经老陈私下调查,顾国相和上海市高院副庭长赵明华有亲戚关系,在此期间,老陈一直向有关部门反映,但一直没得到回应。出于无奈,老陈决定跟踪赵明华,找出其违法违纪的证据,为自己翻案。在跟踪期间,老陈发现赵明华多次出没夜总会等地方,但一直没有找到证据,直至今年6月9日,拍到了上海市高院庭长陈雪明,副庭长赵明华等官员接受请吃、去夜总会娱乐、并集体招嫖的视频。
处分:给予赵明华、陈雪明开除党籍处分,由上海市高院提请市人大常委会按法律规定撤销其审判职务,开除公职。给予倪政文开除党籍处分,免去其市高院纪检组、监察室相关职务,由市高院提请市人大常委会按法律规定撤销其审判职务,开除公职。给予王国军留党察看两年处分,由市高院提请市人大常委会按法律规定免去其审判职务,撤职处分。给予郭祥华开除党籍处分,相关企业给予其撤职处分并解除劳动合同
材料二:河南临颍:干部吃住在村,听群众“倒苦水”
据新华社郑州12月5日电:河南省临颍县城关镇34岁的驻村干部段晓辉吃完早饭就往五里头村去了,年初以来他每天要访5个农户,听听农民的难事、苦事和烦心事。在72岁的村民王红军家里,段晓辉被领到堂屋中间取暖的小煤炉边坐下。“生活上有啥困难没有?”“没啥,我办了低保,还当卫生员扫村里的垃圾,也有工资。”“对村里发展上有啥意见?”“俺村地少,干部作大难了。群众知道干部用劲,困难慢慢解决吧。”两人一对一答说得很畅快,段晓辉还忙着记笔记。记者问王红军以前认不认识这个镇里来的干部,他声音一下子高了几度:“咋不认识啊,经常见面!俺村的路和下水道就是他帮着修好的。”村民罗小美告诉记者:“过去见个干部难啊,现在天天看到他们在村里。”罗小美说,都太熟识了,碰见段晓辉干脆直接喊名字,没把他当什么干部。“优良的干部作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桥梁。”临颍县委书记王国干说,“让机关干部到基层去,切实了解群众所想所盼,就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缩短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打心眼里拥护我们。”
材料三:中国清廉指数连续3年上升,总部位于德国柏林的透明国际组织3日公布“2013年全球清廉指数”报告。丹麦和新西兰并列最清廉的国家。中国列80位,与去年相同。索马里、朝鲜和阿富汗为全球贪腐问题最严重的国家。据悉,在本排行榜中,中国的评分达到40分,在177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80位。去年中国评分为39分,在176个国家和地区中同样排在第80位。这是“清廉指数”自1995年发布以来,我国的评分第一次达到“4”这个量级,反映国际社会对中国反腐工作的评价不断提高。
我们可以从材料一看出当今社会的干部作风存在着极大的问题,首先,自律不够,纪律松散,有的干部不能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自律要求降低,丢失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别人的盛情邀请之下,接受请吃,明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却还是本着侥幸的心理接受别人的请吃,一旦接受了别人的示好,便存在着办事不够公正的现象。在生活作风方面,一些干部生活不正派、情趣不高雅,甚至追求低级趣味、腐化堕落。有的干部在生活上追求享受,傍“大款”,讲排场,热衷于迎来送往、吃喝玩乐,沉迷于灯红酒绿之中。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干部作风队伍总体是好的,在工作中就应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密切联系群众,努力了解群众的苦、累以及心中对发展的急切需求,极力完成人民的真实愿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把自身所学知识运用到改革和经济建设中去,缩短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让群众打心眼里拥护干部拥护党,这样的干部才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榜样。
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的清廉指数上升证明近几年我国针对干部作风问题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清廉指数上升也代表着我国干部队伍的素质明显在提高,我国在这方面的制度也越来越健全,群众的监督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不再像从前那样制度只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并没有落实在实际上,而是真正抓落实,一抓到底,对违规违纪者,不再迁就,而是批评追究的多,如果照这样发展,我国的清廉指数一定还会继续上升的。
从以上三则材料可以反映出一些干部的当前现状。当前,干部工作作风存在一些倾向性问题,部分干部权欲重、效率低、乱作为,只有“唱功”没有“做功”。主要表现:一是得过且过不作为。随着干部队伍年轻化的步伐加快,近年来,年龄超过35岁的干部很少能得到提拔,部分干部由此感到仕途无望、心灰意冷,身在位而心不在位,工作上消极,存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二是不择手段乱作为。一些干部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小集团利益和个人私利的工具,他们有选择性地做上级或群众交给的工作,对于不能取得利益的事,爱理不理。对于有利益的事,抢着办,争着做,甚至不惜违反政策,不惜损害群众利益。三是滥造政绩假作为。一些干部不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没有真正地了解当前需要解决什么,群众的困难是什么,为了急于向上级展示自己的能力,不管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是否违反群众意愿,大上特上“政绩工程”。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留下一个滥摊子,留给群众一个坏样子。四是疲于应付无作为。一些干部抱着“工作求稳、关系求活”的心态,对待工作谨小慎微,满足于不出乱子。把“进步”的重点放在了处理关系上,讲求左右逢源,上下沟通,成天忙碌于吃喝接待,斡旋于领导、同事之间。但也有一些优秀的干部作风值得我们表扬,并开展讨论,让更多的干部以他们为榜样进行学习。建设良好的干部风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那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不良风气呢?
1、人为因素:自身素质不高。一方面是有的机关工作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从政道德滑坡,“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导致工作拖拖拉拉;另一方面是有的机关工作人员缺乏进取心,平时疏于学习,懒得钻研,业务知识老化,业务能力退化。
2、体制因素:政府职能不变。在决策方面,行政决策不科学、不民主,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不高,重大问题不坚持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少数人说了算,导致决策失误。在职能转变方面,政府职能还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管得过多过细,从而导致效率低下;干部还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服务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审批制度改革没有深化,项目的前置条件多、审批程序繁、办理时限长,所以办事难、办事慢的问题得不到真正解决。在机构设置方面,机构改革不到位,人浮于事,职责不清,少数部门本位主义严重,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其它部门缺乏团结协作,导致效能低下。
3、管理因素:教育手段不力。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机关干部的思想也逐渐多元化。仅仅强调教育干部讲奉献,显然已经不太管用。目前,从表面来看,教育方式不少,但是真正使干部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很难,入心入脑很难,效果不够明显。加上干部管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还不够健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欠缺,出现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4、方法因素:制度执行不严。不少单位和部门规章制度很多,但是真正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的不多。制度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搞形式主义,真正抓落实,一抓到底的少;对违纪违规者,做老好人迁就的多,批评追究的少,久而久之,干部也就无所谓,制度形同虚设。
我们应该怎样改进呢?首先,应继续深入加强改革监督管理机制,特别是涉及财经纪律方面的监督机制,要求有关单位和部门必须严格按法律、法规、政策和单位规章制度办理财务工作,力求从机制上杜绝腐败。
其次,要加强对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职员的法制教育,可列举些实际案例予以警示,要增强日常的风险防范意识,强调避免麻痹思想的繁衍,切忌要避免出现“口号式、面子式”等形象工程教育方式!力求从日常工作中防止腐败。
再者,要邀请社会各界加大监督力度,比如可主动要求媒体和公众实际参与监督,多听听群众的呼声,对能有效监督并使国家或有关单位利益免受损失的,应主动给予其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力求在社会舆论和群众监督中防止腐败。
最后,司法部门要加大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力度,进一步提高司法威慑力,维护好公平与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彻底摧毁腐败和犯罪分子的意志,以司法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法制秩序,以惩治来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
总之,干部工作作风的好坏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民心向背。如果每一个干部能随时随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时时刻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忘党纪国法,就一定能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当前干部工作作风上存在的上述问题直接影响和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削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予以克服。现如今反腐抓得很严格。各个干部做事情也越来越谨慎了,腐败现在有了明显的好转。我们有理由相信按照如今的情形发展下去,中国的未来无法限量,终有一天会实现几千年的中国梦。
干部作风现状 篇2
一、坚持不懈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干部作风有了明显转变
近年来, 铁路车辆检修企业高度重视干部作风建设, 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和质量安全工作, 坚持不懈抓干部作风建设, 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坚持抓思想教育。通过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年”、“党风廉政建设年”等系列活动, 扎实推进安全风险管理, 逐步建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以“立标树型”活动为载体, 深化部室、车间标准化建设及自控型班组创建工作, 促进提高了干部思想认识。二是坚持抓日常检查和专项督导检查。结合深入开展质量安全大反思、大检查活动, 开展对干部深入车间现场、关键工序盯控、劳动安全管理、干部量化指标任务、内部管理制度执行及责任问责等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重点解决安全管理和干部作风方面突出问题, 促进干部作风养成、制度规范、廉政建设、完善监督, 不断强化干部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干部作风有了较大程度好转, 职工满意度逐步提高。三是坚持抓责任问责。按照企业问责规章制度, 对企业内部单位发生违章违纪行为和质量安全问题的, 采取经济考核、谈话诫勉、党政纪处分、降级、撤职等处理的硬手段, 严格进行责任追究问责, 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四是坚持抓企业管理规章制度执行。通过加大力度抓企业管理规章制度执行落实情况的检查, 进一步确保了铁路车辆检修企业的决议决定、制度规定得到贯彻执行, 政令畅通, 促进干部落责, 职工落标, 干部在作业现场、质量安全工作中发挥了带头表率作用。
铁路车辆检修企业逐步形成了“凝心聚力, 共创和谐”的良好氛围。经过艰苦努力, 攻坚克难, 进一步提升了货车厂修、客车段修能力, 保证了集团公司运用轮对和检修企业客货车生产用轮需求, 客车厂修取得检修资质, 成功实现了铁路检修企业产品结构调整, 为铁路检修企业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铁路检修企业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看, 少数干部作风不正的问题仍然存在, 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影响了干部队伍的形象, 影响了铁路检修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思想认识不足, 缺乏足够重视
思想认识是干部作风的首要问题, 少数干部因循守旧, 思想僵化, 缺乏开拓创新意识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总习惯用老眼光、老观念看待新事物, 工作循规蹈距, 总喜欢用老经验、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 安于现状, 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干事业的激情, 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工作方法简单, 对工作中碰到的矛盾和问题研究不够, 等、靠思想不同程度地存在。也有少数干部自身骄气, 工作出了差错也不认错, 不谦虚, 听不进别人意见, 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和意见。
2. 工作不务实, 工作热情不高
少数干部作风上存在拖拉懒散, 工作热情不高。工作落实不到位, 对待上级的决定和指示, 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不图有功, 但求无过, 习惯于按条条框框办事, 对自己定位不高, 要求不严, 只求过得去, 不求做得更好。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 管理随意性大, 对交叉部、结合部的工作不积极主动承担责任, 甚至推诿扯皮等问题。
3. 综合素质不高, 工作能力水平低
理论、素质、能力是一个干部诸多方面能力水平的综合体现。少数干部平时不注重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 知识面不宽, 视野狭窄, 本职业务不够精通, 对自己分管工作心中无数, 不熟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岗位责任意识淡薄, 缺乏刻苦钻研精神。有的干部做事习惯于按部就班, 在车辆检修关键工序之间的具体事情的处理上, 没能做到急事急办, 特事特办, 存在着“中梗阻”现象。有的干部求稳怕乱, 责任意识不到位, 把工作重心放在“维持现状保稳定, 安于现状保位子”上, 工作中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工作是满足“无功也无过”。有的干部敷衍塞责, 用会议贯彻会议, 就文件落实文件, 工作部署多, 检查落实不到位, 实际效果差。
4. 协调配合意识不强, 各自为政
有的单位、干部考虑问题有时从本单位利益出发, 不能从整体上思考, 有的片面强调客观理由, 车辆检修的交叉部、结合部工作涉及需要多个部室、车间沟通协调的, 对没有完成的工作任务, 不从主观上找原因, 碰到矛盾不主动协调解决, 而是相互推诿扯皮, 能躲则躲, 能推则推, 能拖则拖。
5. 问责追究落实不到位, 考核不严
有的干部对己要求不严, 纪律松懈, 工作散漫。有的干部对待违章违纪行为不敢批评, 不敢抓、不敢管, 对发生违章违纪行为和安全风险管理隐患问题的问责追究、考核不兑现, 甚至考核轻描谈写, 缺乏敢抓敢管的作风。有的干部不遵守上下班制度, 经常迟到早退, 缺乏遵守纪律的自觉性。有的干部精力旁顾, 深入基层少, 调查研究少, 工作抓不住关键、抓不住重点。
三、当前和今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办法和措施
1. 加强思想教育, 提高思想认识, 促进作风转变
一是加强政治教育。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学习, 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理论素养, 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在理想信念上不犹豫、不含糊、不动摇, 经受得住各种考验, 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当前的重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切实落实中央、铁路总公司、集团公司有关铁路改革的部署要求, 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经常性地开展职业规范、行为标准、工作纪律、人文理念等方面的教育, 使干部有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有强烈的敬业精神, 时刻牢记肩负的使命, 时时处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2. 建立完善干部作风管理制度, 规范管理考核, 促进作风转变
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全面梳理企业干部作风管理制度, 紧密结合企业实际, 整合现有制度, 统一标准和内容, 明确纪检监察部门、干部部门和专业管理部门的分工。按照客货轮检修主业、辅助车间、经营公司、后勤单位、机关部室管理的职能、要求的不同, 细化要求, 提高管理的针对性。探索建立干部“退出机制”、“末位淘汰机制”, 实行优胜劣汰的用人导向, 重用工作上尽力、事业上用心, 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干部, 促使干部靠工作来立身、以贡献求进步, 把心思用在工作上, 把才智放在事业上。强化分层管理办法, 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 加大激励考核力度, 拉开差距, 发挥经济考核的奖优罚劣、引导激励作用。
3. 加大监督力度, 强化作风督查, 促进作风转变
干部作风现状 篇3
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以及决定2016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明确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使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进入了新常态。在这种背景下,以工作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和有力抓手,全面加强高校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
近几年来,河南省部分高校的个别领导干部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相继被查处,使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清水衙门”的高校干部作风建设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为了解河南省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河南省委党校部分学者和相关专家围绕河南省高校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与实地调研,进而提出了建立和完善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相关建议。
一、当前河南省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
(一)思想作风方面
调查显示,58.4%的受访者认为部分高校的个别领导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官僚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问题,以人为本观念、责任意识、宗旨意识等尚不牢固;41.3%的人认为高校个别领导干部“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创新意识不强”,不能有效调动干部职工的一切积极因素,在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条件,引领高校实现快速、和谐、科学发展方面创新严重不足。
(二)学习风气方面
部分领导干部学习动力明显不足,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学习的功利主义色彩比较严重。调查显示,群众对高校领导干部学风的不满意率达5.3%。突出表现在个别干部为“镀金”而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官本位”思想严重,有些人读了硕士读博士,拿到博士争“帽子”,不给“帽子”撂挑子(跳槽);个别干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思路不清晰,对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等基本问题缺乏深入学习、调查和思考。
(三)工作作风方面
52.4%和42.6%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领导干部在工作作风方面主要存在“互相推诿,互相扯皮,缺乏勇于担当勇于负责精神”“办事拖拖拉拉,缺乏效率意识”等问题;在“最不满意高校领导干部的做法”一栏中,有44.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对教职工的利益不关心”选项;28.3%的被调查者认为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较少,指导工作不力”“下基层目的不明,搞形式主义”等。
(四)领导作风方面
调查显示,65.9%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领导干部领导作风不尽人意是高校干部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受访者对高等院校领导干部在推行党务、校务公开,执行民主集中制、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等方面的问题反映相当强烈,群众的不满意率分别达7.1%、5.5%和5.4%。
(五)生活作风方面
受访者对高校个别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不满意率达4.3%。调查显示,少数领导干部存在超标准招待客人、公款吃喝,利用招生、招投标、学术研究、人事调动等方面的职权为自己乃至亲朋好友谋取私利,甚至收受贿赂现象。
二、建立和完善河南省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坚定理想信念,构建“学习—教育—引导”长效机制
作为高校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坚定“三个自信”,要把对党的绝对忠诚铸入灵魂、融入思想、见之于行,自觉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高度一致。根据高校工作特点,构建“学习—教育—引导”长效机制,把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作为高校领导干部开展理论学习的永恒主题。采取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法规教育与案例教育相结合、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等形式,引导高校领导干部把政治理论学习转化为高校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和推动发展的实际能力,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干部的党性锻炼。
(二)领导干部要严以用权,履职尽责,构建“规范—程序—协调”长效机制
高校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在实际工作中,要构建“规范—程序—协调”长效机制。首先,高校领导干部要做到严于用权,履职尽责。要坚持按规矩、按制度行使权力,做到为民用权,多深入学校各个基层院系、部门了解师生员工的实际情况,及时解决关系师生利益的现实问题。其次,要坚持建章立制,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从制度上防止领导干部出现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的问题。最后,要完善高校党务公开、校务公开等制度,坚持党代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制度,完善群众座谈会、校领导接待师生群众、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等沟通交流制度。
(三)领导干部要严以律己,清正廉洁,构建“守纪—依法—清廉”长效机制
高校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自我约束,自觉接受监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干净人”、作风上的“正派人”。在日常工作中,要通过构建“守纪—依法—清廉”长效机制,落实对领导干部权力使用的监督;强化对人、财、物较为集中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管,督促干部做到依法用权,落实依法治校。同时,还要进一步拓展监督渠道,注重積极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监督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用长效机制打造高校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新环境。
(四)领导干部谋事要实,要勇于担当,构建“奖励—惩罚—激励”长效机制
高校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求实精神,做到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积极主动,奋发作为,谋事要实;要勇于担当,做到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研判、在广泛论证的情况下理思路、在深谋远虑的前提下做决策;在践行宗旨中真正为民谋事,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多做为教职工排忧解难的事情。要构建“奖励—惩罚—激励”长效机制,落实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责任追究制,将作风建设的责任落实到各职能部门“一把手”;建立干部作风问题处理账单制度,及时将教职员工反映的干部作风问题和工作生活问题分类梳理、建立台账;强化执行力,把高校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完善奖惩机制,对于问题解决不力、制度落实不好、完不成工作目标、教职员工不满意的领导干部,给予批评教育,并追究相应的责任。
(五)领导干部创业要实,要真抓实干,构建“创新—实干—监管”长效机制
高校领导干部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真抓实干,推动干部作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构建“创新—实干—监管”长效机制,以求实的精神抓落实,形成鼓励和支持领导干部多干事、干实事的制度氛围;建立健全“定目标、定时间、定要求、定责任”的作风建设工作常态化督查制度,对为官不为、为官不勤、工作漂浮、弄虚作假等问题,要敢于批评、敢于碰硬、坚决纠正;建立健全并贯彻执行好党内监督制度。同时,还要积极拓展高校社会评价的监督机制,加强对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评价。
(六)领导干部做人要实,要公道正派,构建“规矩—考核—评估”长效机制
高校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做到对党忠诚,对工作尽职尽责,对教职员工满怀真情、公道正派。高校各级领导班子要团结和睦,相互配合,不拉帮结派;要严格按规矩办事,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统一;用实干精神和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人,以实实在在的作风与成效取信于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构建以师生为主体的“规矩—考核—评估”长效机制,把师生满意度作为党员干部民主评议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把师生的认同度作为党员干部评估、评先评优和职务晋升的重要参考指标;要落实考核机制,对教职员工认同度高的党员领导干部要适当奖励,提拔重用,对师生反映大、意见多、满意度低的党员领导干部要严厉批评甚至予以降职、撤职,真正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干部作风建设新机制。
干部作风现状 篇4
本人参加工作8年来一直在基层,经常和村组干部打交道,虽不敢说对这些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现状和问题特别了解,但也略知一二。如何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让##的乡亲日子越过越红火是我们在一方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因此,在平时工作中也在思考,再结合对##部分村组干部进行的调研走访,他们不仅道出了农村基层干部积极性普遍不高的原因,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期望和想法。我经过仔细分析整理,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基层干部积极性普遍不高的主要原因
第一,农村基层干部待遇低、任务相对较重。农村基层干部的“两低两无”——基本工资待遇低、奖励性工资低、养老无政策、干工作无热情,让在任干部和想当干部的人看不到希望。虽然今年执行了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但只是针对村两委“一把手”的退休补助政策,事实上村文书以及小组长的工作也很繁重,特别是村文书,干的甚至比村支书、村主任的工作还要多很多,但报酬却比较低,造成心理不平衡。
第二,农村资金严重缺乏,基层各项工作难度加大。一是正常工作运转难。村级没有招待费的预算,但是同样要迎接各级工作检查或调研,包村干部下乡工作也大多在村干部家就餐,肯定自己贴钱,不可能在村级财务上报销,因为往往村集体的经济也捉襟见肘,常常让村干部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更不用说添臵办公用品、改善办公条件了。二是公益事业难办。一方面减轻农民负担的呼声较高,集资就更不允许了,另一方面农村道路、通信、电力、农田水利设施的新建,“五保户”供养,贫困户的扶持等公益事业任务依然艰巨,而且办成这些公益事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制度很不完备、还
没深入人心和尚未落在实处的情况下,人、财、物依然很难筹集到,这些难点热点问题很难解决。三是经济难发展。无论是集体的还是个人的,任何一项经济发展项目,都需要启动资金。调整结构、增加收入,没项目、没资金,这些目标最终都将落空。第三,基层干部管理有待加强。一是在对村干部的推荐、考察和选拔等环节上还不是很规范,而且选人渠道较窄。二是村干部“升迁”无望。过去能力强、工作出色的村支书可以安排进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或者乡镇企业工作。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实行、事业单位的深化改革,这条路子行不通了。有的同志遂产生一种“到顶”思想,认为干得再好,还是个村干部,觉得没有前途。三是对村干部的考核机制还不够健全。科学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便于操作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尚未真正建立,难以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制度执行不力。规范化管理离不开制度建设,制度建设的意义就在于照章理事,而制定的制度多是“墙化”,执行力度弱。五是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乡镇对村干部布臵任务多,检查落实少,指导帮助多,有力监督少;村两委会内部相互之间,由于缺少严格的监督制度,也难以实施监督。第四,部分村干部现有的文化素质水平很难适应当前农村工作的需要。虽然目前村干部的文化程度与以前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农村工作,仍显得比较缺乏。特别是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对村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一些村干部由于缺乏市场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经济管理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一些民间纠纷事件的处理。所以,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村干部明政策、会管理、懂技术、灵信息,是适应当前农村工作的迫切需要。
第五,部分村干部思想意识不端正。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自满。认为自己资历老,见的世面广,工作实践经验多。二是浮躁。认为现代媒体发达,信息丰富,天下大事自己都知道,不必埋头读书了。三是认为自己年龄大了,已过了学习的黄金时代,学的用途不大。这些干部对新知识不求甚解,工作凭经验、吃老本,对新事物不能洞察本质,对新形势不能正确把握。导致思想不够解放,因循守旧,创业意识和奉献意识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跨越式发展进程,与满足农民致富的迫切愿望要求相差甚远。四是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认识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一些干部在相互比较中放松了自己的要求,政治意识弱化,群众观念淡化,工作不思进取,有的甚至随波逐流,把更多的精力关注于个人利益,把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摆到不适当的位臵。五是村两委换届注入的新鲜血液少,村干部无忧患意识。每三年一次的村两委换届虽都是经过严格的程序,充分发扬了民主。但往往选出的新一届村级班子都还是上届人马,没有多大变化。这对乡政府来说是很便于开展工作的,但对村级干部来说却弊大于利,长此以往会养成一些村干部的怪癖,比如:一些村干部干工作只认党委政府“一把手”,对一般领导或者干部下乡采取敷衍的态度,甚至“反客为主”给镇干部安排起工作了;当干部的时间长了,以前不敢想不敢做的也敢想敢干了,群众的呼声也听不见了;上面安排的工作也能纸上谈兵了等等。
二、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的对策及建议
第一,提高待遇,增强农村基层工作的吸引力。近年来,村干部的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各方面的待遇也有了明显改善,但要真正保护和发挥好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解除村干部“不想当”、“不好当”和“不敢当”等思想顾虑,还应该从多方面予以
关怀。在经济待遇上,要逐步提高村干部的误工补贴,在健全村干部离任养老保障制度的同时也适当考虑一下村文书等,使村干部感到经济上有“甜头”;在工作环境上,对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要大力支持和表彰,对家庭有困难的干部,要给予关心和照顾,对村干部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工作权利要依法予以保障,使村干部感到工作上有“干头”;在政治上,要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培养、选拔镇机关工作人员,拓展他们发展进步的道路,使村干部感到政治上有“奔头”。
第二,严把“入口”关,疏通“出口”关。要更新观念,严格标准,把能否带领党员、群众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目标作为选配村干部的重要尺度,将那些素质高、能力强、群众拥护的选为“领头雁”,从而提高村干部的群众公认程度和集体素质。要破除论资排辈观念,敢于突破常规,大胆启用优秀人才,破除求稳怕乱观念,形成无功即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要抓住村级换届契机,严把“入口”关,全面实行“两推一选”和“海推海选”。要疏通“出口”关,对一些不安心本职工作、办事不公、以权谋私、群众不满的不合格村干部进行妥善处臵。
第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村干部素质。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是提高村干部素质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要加强对换届后村干部的岗位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既要重视基本理论、基本政策的培训,也要注重实用技术的培训;在培训方法上,除安排必要的理论学习外,还可组织专题讨论、经验交流、外出参观、“三农”问题咨询会等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村干部的农村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此外,为提高村干部为民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可尝试推行上挂锻炼制度和异地学习制度,有计划、分步骤地选送部分村干部到镇机关上挂锻炼,或派到其他乡镇交流学习。
第四,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提高农民群众对村干部的认同
感和信任度。一是要强化群众观念。要树立“万事民为先”的行为准则,一切以群众利益为重,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掌握实情,了解农民在想什么、盼什么,要求干部做什么,切实把群众的呼声作为改进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工作的第一职责,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准,努力把农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二是要强化发展和服务意识。村干部要把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加快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上来,要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僵化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摆脱传统农业经营观念的羁绊和束缚,用开放式、与时俱进式思维和创造性、全局性的观念谋划农业。同时,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做农民的眼睛去看市场,做农民的耳朵去听信息,做农民的腿脚去跑经营,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三是要强化政策、法制观念。村干部要全面理解和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并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学会用说服教育、民主协商、示范带动、提供服务的方法推进农村各项工作。总之,村干部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推动农村工作,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换来实实在在的发展,进而赢得农民群众的认同和信任。
第五,规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考核激励、监督机制。一要把“村干部承诺制”落到实处。要求各村对任期和年度分别作出承诺,年度承诺不少于2件,任期承诺不少于6件,承诺内容必须是群众最迫切需要办的实事、最需要解决的难事,承诺项目上报镇审定后分别提交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明确责任人,限定完成时间,并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布,接受群众公开监督。同时,要重视对“承诺”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把这项工作列入村干
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二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特别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充实新的考核内容,把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带领群众致富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从政治思想状况、组织协调能力、勤政为民工作、民主意识、求真务实工作作风、廉洁自律行为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的年度评比先进、工资报酬、代表名额分配等挂钩。三要实施村干部诫勉制度。对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的村干部要由乡镇党委集体研究作出诫勉决定,指派专人与其谈话,并要求写出书面限期整改措施,期满后,再由乡镇党委进行考察和民主评议,对已改正的,由乡镇党委给予解除诫勉决定,仍未改正的,给予必要的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第六,增进理解支持,营造村干部工作的良好环境。乡镇党委、政府及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要带头坚持深入到农村,实际体会农村基层干部的辛苦,充分理解、热情关心和爱护农村基层干部,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难题。布臵工作任务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既交任务又交政策、方法,对基层干部的高标准严要求要相应配套多关心多支持多为基层干部着想。要积极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少开会,少发文件,少提不切实际的高要求,减少事务性工作;要加强对农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增强他们的集体观念和法制观念,积极主动履行应尽的义务。通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活动,让群众了解村干部的工作职责,知晓村干部工作的难处,使越来越多的群众理解基层干部的工作。利用新闻媒介,加强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理解、尊重农村基层干部的舆论氛围。对打击报复基层干部的行为,有关部门要旗臶鲜明地坚决制止,构成违法犯罪的要依法严惩。
总之,村干部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基础力量,是党在农村各
五百干部行动 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篇5
【实施背景】
安吉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坚持生态立县、突出工业强县、加快开放兴县”发展战略,以“奋战五年〃再造安吉”推进行动为总抓手,着力打造长三角地区先进特色制造业的集聚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休闲经济的先行区、山区新型城市化的样板区和长三角创业与人居的优选地,全力建设民富县强的和谐安吉的发展构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落实是前提,干部是关键。据此,提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五百干部深入一线、千名干部服务一线”行动(简称“五百行动”),即:百名干部驻外招商、百名干部驻园推进、百名干部驻点服务、百名干部驻企助飞、百名干部驻村帮扶。
【基本做法】
1、开展大讨论,解放思想、迸发激情。一是层层发动。安吉县委县政府连续三年,围绕“奋战五年〃再造安吉”主抓手,召开全县万名干部动员大会,号召和动员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踊跃投身“奋战五年〃再造安吉”奋战行动,积极参与“五百行动”服务一线发展。二是解放思想。在全县范围内,深入持久地开展“六破六立”大讨论,引领不断创业、敢闯敢冒、真抓实干、顾全大局、抱团竞争、开明开放,树立超前发展、超常思维、超强落实的理念和意识。三是迸发 激情。2008年底以来,开展以“发展与激情”为主题的大实践活动,提振党员干部发展信心,提升工作落实力度,激发干部创新创业的发展激情。
2、健全大机制,狠抓落实、力求实效。一是建立科学的筛选机制。建立以个人报名、单位推荐、乡镇(企业)提名、组织点名等方式的“五百干部”筛选机制,确保把有思想、想干事,有能力、干成事的党员干部选调至服务发展的一线。二是建立有效的落实机制。整合抓落实资源,组建县委县政府抓落实办公室,构建抓落实的目标体系、管理体系、督查体系和政策体系;深化县领导“六联”,严格执行乡镇“三线制”、部门“两线法”、干部“服务一线工作制”和留守干部“一人双岗”、“一人多岗”工作制,确保主要领导以主要精力抓主要工作;分别建立完善驻园、驻企、驻点、驻村、驻外招商五个考核管理和督查机制,实行属地(项目)管理考核,确保五百干部全身心投入一线服务。三是健全完备的服务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确保统一领导、加强管理、沟通协调、对策研究和关爱保障等措施落到实处;建立教育培训机制,举办派驻干部经济实务专题培训和集中辅导,提高五百干部的岗位适应能力和服务能力;定期走访机制,县领导及组织部门、牵头单位,经常深入一线走访、座谈和慰问,解决一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3、营造大氛围,典型引路、舆论引导。一是树立典型。县委县政府连续三年开展“五百行动”综合十佳和单项十佳 评选活动,并在全县机关干部大会和全县性大会上表彰,树立了一批“五百行动”先进典型。二是集中宣讲。成立“五百行动”宣讲团,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10多场巡回宣讲活动,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了“学典型、争先进”的氛围。三是舆论引导。在全县各级新闻媒体上开设“五百干部在一线”专栏和论坛,大力宣扬五百干部先进事迹,提炼开拓进取、创业创新、攻坚克难、敬业奉献的五百干部精神,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创业创新的热情。
【成效评估】
1、破解了发展瓶颈,加快了经济发展。两年来,随着“五百行动”的深入开展,一批阻碍经济加快发展的难题得以破解,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驻点招商量质并举,累计引进落地项目259项,合同外资、实到外资、实到内资分别达到5.09亿美元、2.04亿美元、44.9亿元,引进了2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业平台强势推进,六大工业平台基础设施投入8.50亿元,征用土地2.89万亩,拆迁1920户。驻企驻飞成效明显,深入开展“温暖企业、转型升级”行动,帮助企业攻坚克难,全县规模企业达到520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实现零突破。驻点服务取得新业绩,开展部门联审、职能归并和“一窗式”办证工作,审批效能进一步提升;城市拆迁明显加快,2008年完成签约990户,签约率95.8%,腾空895户,拆除721户。驻村取得新成果,“中国美丽乡村”起步建设,一批经典村庄脱颖而出;农村危房改造、低 收入农户、经济薄弱村脱贫奔小康工程等全面实施。
2、解决了发展问题,提升了服务水平。“五百行动”不仅是安吉经济发展有力的“助推器”,更是培养锤炼干部的“大熔炉”。通过全面开展“五百行动”,着力解决了招商引资“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和招大好高项目难”的问题;项目推进“畏难、不作为”的问题;服务企业“主动性不够、措施不力”的问题;服务发展“事难办、效率不高”的问题;服务新农村建设“沉不下去、载体不多”的问题,使干部在经济发展一线的实践中,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3、深化了干部作风,营造了发展氛围。广大“五百干部”在服务一线中,对有利于发展的问题主动办,对急需解决的问题立即办,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争取办,对老大难问题努力办,形成了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结合开展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在“五百干部”的带领下,全县上下创新创业加快发展的氛围日趋浓厚,百姓创家业、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的激情勃发。以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作风,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干事创业氛围,特别是“五百干部”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奋战精神,形成了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了清新的民风。
【创新亮点】
优化干部作风 篇6
自全市不断深入开展“一创双优”活动以来,我通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学习,受到的触动很大,现就优化干部作风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当前,干部中存在的以权谋私、作风不过硬、经济上不廉洁等现象,是人民群众最关注、议论最多的话题,也是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的关键问题。如何改善干群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证明,只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解决“三农”问题为中心,以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为目标,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创造一个团结战斗、作风过硬、关心群众的领导班子,创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密切干群关系。
(三)坚持服务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克服推诿塞责
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大力推行依法行政。克服推诿扯皮、“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作风,切实消除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切实做到微笑服务、主动服务、优质服务。
(四)加强廉政作风,恪守勤政廉洁,力戒办事不公
勤政廉洁是反映干部作风好坏的标准之一。坚持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从源头制止腐败;坚持深入行风评议,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坚决反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坚决反对优亲重友,厚此薄彼;坚决反对吃拿卡要、公款大吃大喝。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政廉洁的作风,努力克服得过且过无所谓,贪占便宜不廉洁的行为。坚持恪守做人本分,做到公正办事、清白为人。
四、转变干部作风的要求
(一)提高办事效率,坚持求真务实
干部要加强学习,增强业务技能。努力克服急功近利、浮躁傲慢、敷衍拖拉的不良作风,大力倡导雷厉风行、平易近人、慎重细致的办事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反对官僚主义和自由主义。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的作风。对弄虚作假者批评不含糊,曝光不留情,处理不手软。
(二)严肃工作纪律,制止“走读”现象
自觉遵守工作纪律,严厉查处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认真执行治理“走读”的各项规定,健全领导干部值班制度,有效制止“走读”行为。
(三)倡导文明生活,狠刹赌博歪风。
严禁干部参与任何形式的赌博活动;严禁干部在机关办公场所和下基层执行公务时打牌与赌博。要强化禁赌责任制,把自觉禁赌和严厉查赌相结合,把严厉查赌与干部考核相结合,狠刹赌博歪风。
(四)保持超常发展,反对裹足不前
速度决定地位、形象和未来。超常发展要体现在经济速度与质量并重上,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来正确认识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坚持把发展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推动经济发展。坚决改变干部精神不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高枕无忧的不良作风,大力发扬敢想、敢闯、敢冒的精神,形成奋发进取、勇争第一的良好氛围。
作风正,干部强,事业兴。有好的作风,才能密切干群关系,干出好的业绩。要转变干部作风,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在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方面有明显增强,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方面有明显提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经济社会的政通人和、团结奋进、百业兴旺、社会安定建功立业。
干部作风现状 篇7
1 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修养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必须坚持的正确路线。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不仅是党性修养的体现, 也是对党忠诚的考验, 更是对企业发展和未来负责任的表现。大跃进浮夸风所造成的切肤之痛, 令人记忆犹新。如今行业内部仍然或多或少存在工程质量不过关, 安全风险视而不见以及低价中标、恶意竞争的不良风气, 实际上都是背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体现, 成为影响企业声誉, 危害企业信誉的一个个表征, 起到了很坏的示范效应, 对这样的事件国人深恶痛绝, 职工跟着遭殃, 并使整个行业的诚信体系受到严重破坏, 使国人对国企形象大打折扣, 更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无论是从党的事业考虑, 企业的前途命运考虑, 还是从国企党员领导干部个人的形象考虑,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都是事关党的事业成败、企业的兴旺发达、个人荣辱得失的大问题。企业领导干部必须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做出表率, 才能赢得广大职工的理解、拥护和支持, 企业才能赢得国人的赞誉和好评。
2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修养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群众是真正的创造者, 群众中蕴藏着超凡的智慧, 是我们必须依靠的力量,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新的形势下, 党的工作环境变了, 但与群众的感情不能变;工作任务变了, 但与群众的关系不能变。以不变应万变, 适应变化和发展了的新形势,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 在思想上尊重群众, 甘当小学生;在感情上贴近群众, 做群众的知心朋友;在工作上依靠群众, 集中群众的智慧。企业的发展壮大是为了实现“企强工富”的目标, 企强则职工幸福指数得到攀升, 工富则企业发展后劲十足, 所以企业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倾听职工心声, 了解职工夙愿, 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 积极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只有这样, 才能纠正脱离群众的错误倾向, 从而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 达到“内和外顺”的目的, 为企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在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党员领导干部还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 与时俱进、务求实效, 发挥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国有企业中的突出作用, 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3 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修养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是我们党能够克敌制胜, 党的事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不断取得进步的法宝, 也是党团结群众、凝心聚力的精神财富。在发展市场经济、物质条件日益充裕的新形势下, 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不仅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象征和力量, 更是关系人心向背的大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们的企业不断跨越, 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绩, 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突出贡献, 在国内外均享有较高的声誉。但是, 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 施工企业粗放经营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企业基础管理薄弱、产高利低的局面没有改变;企业参与国际化的市场竞争的能力还很弱等等, 特别是企业转型升级压力巨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 改革步伐的加快, 这些都不能让我们“高枕无忧”、“睡太平觉”, 我们要时刻有一种危机意识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必须始终坚持和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坚守勤俭节约的作风, 才能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以推动实现企业改革发展为己任, 做到“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
4 发扬党内民主的作风修养
失去监督的权力, 就是绝对的权力, 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 这是无庸置疑的。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央持续加大了惩治和打击腐败的力度,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众多贪官纷纷落马, 范围之大、力度之重历史罕见, 足见中央打击腐败的决心和气魄。然而, 综观当今腐败现象的程度和趋势, 不难发现, 腐败已经严重危害党的事业的基业长青, 但凡是是腐败现象严重的单位, 往往也是党内民主制度受到严重破坏的地方。一些领导干部独断专行, 我行我素, 听不得不同意见, 不要“群言堂”, 专搞“一言堂”, 把个人意志凌架于集体之上, 不仅使单位声誉遭受损失, 最终也使个人沉沦堕落、走向歧途, 教训非常深刻。建筑企业一直以来都是滋生腐败现象的高发区, 毫不夸张的说我们是在“悬崖”之间“走钢丝”, 稍有不慎则将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打铁还需自身硬, 有效预防腐败的办法就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积极践行和扩大党内民主监督,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领导干部发扬党内民主, 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 既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 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保证。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 抱素守朴, 淡泊名利, 轻松工作, 快乐生活, 厉行勤俭节约, 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心心相印。“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要净化好自己的“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社交圈”, 洁身自好, 时刻保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心态。
5 提高自身素质的学风修养
学习是个人成长和事业进步的基础, 掌握领导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必需的本领, 是做优、做强企业的前提。改革开放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我们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新的方法、新的理念和新的提高工作效率措施。而每个人的知识储备, 都有一个更新和提高的过程。要以“学习型”党员为目标, 要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争做自觉学习、带头学习的先行者, 做学习型干部的表率, 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学习热情, 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要切实改进学习风气,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大兴学习之风, 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 实践、实践、再实践”的号召, 以良好的学风推动企业改革事业不断引向深入;要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 按照贴近实际、贴近工作的思路, 缺什么补什么, 不会什么学什么, 把十八大精神转化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这些都需要党员领导干部端正学风, 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以不进则退的危机感, 以与时俱进的时代感, 力戒浮躁心理, 增强“本领恐慌”意识, 减少不必要的应酬, 增加知识积累, 充实提高自己, 夯实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基础。
摘要:“国之命, 在人心;政惟民, 邦域兴。”2014年3月, 习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安徽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 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之后, 习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三严三实”, 在全党、全社会引起高度共鸣, 形成了广泛共识。
强化干部作风建设的途径 篇8
【关键词】干部;作风;建设
如果说道德素质是人的内在自我修养,那么作风就是这种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从这种意义上说,没有一定的道德素养,也就谈不上个人的作风建设,前者是内容,是本质,后者是形式,是表象。只有高尚的道德素养的人,才会有良好的个人作风体现,也才能展现个人的人格魅力,这应该是我们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因此,本文拟就对道德素质的认识和思考来阐述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
1.道德素质修养在干部作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作风建设和提高修养应该属于有理想、有追求的境界,属于自我道德意识的要求,是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内在要求,是通过自我修炼来提升思想境界的高层次、高境界的表现。
1.1道德素养是中华文化德治精神的内涵
季羡林老先生在和温家宝总理聊天时,谈到“良知良能,乃国之魂魄”,他认为道德是国家的灵魂和民族精神。毛主席在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工作中也曾讲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他认为道德问题已经是涉及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诸此种种,都在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1.2作风建设与道德素养的归属范畴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到底应该划归道德范畴,还是法律范畴?还是二者兼可?严格地来讲,作风建设应该属于两个范畴的综合,是从内外两个方面来发挥作用的。我个人更倾向于从道德范畴来认识和理解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主要缘于:
一是符合孟子性善论的儒家思想逻辑和人心向善的本能倾向。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表明他是以人心中所固有的仁义礼智等道德属性为人性。
二是提高了领导干部追求的层次和境界。基于人心向善的本能倾向认识,我更愿意从道德意识的培养、自我约束和个人修养等这些内在素质来思考领导者的作风建设。
1.3领导者不良作风的道德思想根源
21世纪是一个讲究领导者自我修炼的时代,道德自律就是要求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塑造。
一是个人思想深处遗留的封建社会“官本位”、“家天下”的陈腐观念,使一些领导者的道德行为得不到有效的规范,从而对群众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二是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一些领导干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畸变,经受不住金钱和美色的诱惑,成为腐化堕落腐败分子。三是一些领导干部放松了自己的道德修养,世界观和道德观发生扭曲,经受不住名誉和地位的考验促使这些人的私欲膨胀,进一步加剧了道德缺失。
从这些方面分析,我认为:加强作风建设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自我修炼和内心道德意识的培养。有了这种内在的约束力,我们讲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廉洁自律等等就都有了良好的前提和基础。
2.道德素质的基本构成和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作用
2.1领导者道德素养体系的基本构成
领导道德和一般道德规范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不同之处。其共同点表现在:领导者的道德,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遵循发生论的一般规律,即社会道德发展的层次递进规律,即由角色主体性和行为主体性到认知主体性,最后达到一种道德自由的理想境界。
以人为本——就是要摆正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这是领导者最高的道德境界。具体来讲,就是要一切从下属或群众的需要出发,全心全意服务员工,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全力以赴做到公司倡导的“四个千方百计”,这是对领导者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公正公平——处事公平,是对领导者道德的起码要求。公正,就是要按照科学的道德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以大多数人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重要的衡量依据,客观、透明和正确地处理各种冲突或矛盾。
修身养廉——“廉洁”,领导者道德的底线伦理规范,所谓“公生明,廉生威”,在中国传统的官德中,廉洁被视为“为官之宝”,“为政之本”,廉洁是高层次道德所包含的重要道德内容,底线伦理道德规范是实现高层次道德的先决条件。
诚实守信——诚信是用来调节所有人际关系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一种人品修养、做人的根本准则。诚信是实现领导的基础,是维系领导和被领导者关系的道德基础和精神纽带。
2.2领导者道德素养对作风建设的作用
当前,人类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领导活动日益呈现出与传统领导完全不同的一些特点,具体来讲,领导者道德素养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导向功能。上行下效是道德运行的通则。领导者这一社会角色与其他社会角色相比,在社会生活中处于领导、组织、控制的地位。因此,领导者道德是社会道德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体性道德。
(2)规范功能。领导活动是靠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和在被领导者自觉服从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构成领导者影响力的诸多要素中,领导者的道德修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凝聚功能。领导活动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和作用对象等因素构成的,领导者的伦理规范主要体现在领导者如何去处理对人、对自己、对组织的各种关系上。只有严格自律、大公无私、廉洁奉公等较高的道德素养,才能形成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发奋工作的良好氛围。
(4)协调功能。在社会系统中,每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或行为方式都会有一些差异;但当领导者通过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道德作用和潜移默化的人格魅力,即“依靠一种无形的规范或约束力”来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公正协调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就会化解矛盾,从而达到行为的一致性。
(5)保证功能。各级领导者是组织形象的直接体现者,人们总是从各级领导者的道德言行中感悟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以此来认定并调节自己的行为。
3.提高道德素养的途径
对于一名领导干部,最重要的道德素养就是忠诚于企业,善爱于员工,勤勉于工作,感恩于组织。因此,提高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就是要善于学习、敏于思考,勤于实践和不断超越自我。如何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呢,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要善于学习。一定的文化理论水平,是加强文明、理智和高尚道德修养的基础。
(2)要勤于实践。人的道德修养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和实践过程。
(3)要忠诚勤勉。“忠诚”的内涵有普遍性,是一种古今中外都认同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和岗位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