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赤壁赋》教学设计

2024-09-26

必修一《赤壁赋》教学设计(精选9篇)

必修一《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1

苏教版必修一《赤壁赋》教学设计模板

案例背景

“感悟自然”是苏教版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二板块中的一篇文章。教材在这一板块提供的材料是两篇著名的文言文《赤壁赋》和《始得西山宴游记》。要求学生能够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与虚词,能够理解作者借住自然景物而激发出的对人生的感悟,加深学生对人生的理解。这一专题主要学习方式为文本研习,共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谛听天籁”通过对散文的语言,意蕴的研习,引导学生体会自然之美,激发热爱自然之情。第三板块“湖山沉思”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和重要性。

设计思想:

有道是“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个人认为背诵是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文言中所有的知识点,如实词、虚词的把握,句式的分析,都离不开背诵。情境的理解、内蕴的分析,通过背诵也基本可以解决。而高中语文教学中,背诵是学生最头痛的一个环节。本节课就是想化整为零,把背诵变成一件轻松的事,让学生在背诵中既了解了文言知识点,又体会了作者的人生感悟。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教师在整个课堂中只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教学目标的分析:

《赤壁赋》是一篇千古传诵的美文。这节课的目标主要有三点:一,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二,熟读并背诵全文。 三,在了解写作背景前提下,通过背诵体会苏轼借自然景物传达的人生感悟,学习他豁达,乐观的精神。

教学准备:

重要实词、虚词检测的卡片,《赤壁赋》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设计:

总体描述

本课计划用1 课时完成,课前要求学生查找有关苏轼的生平、轶事等材料,课前借助手中的工具书能疏通全文,并标记出各人独自解决不了的难点及自己认为重要的语句,同时了解“赋”这种文体。

具体展示:

一, 认识作者。

目的是知人论世,主要由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一下苏轼的生平、思想、主要作品及其风格,在“乌台诗案”介绍中教师可指引学生重点说说黄州经历。

二, 解题

学生谈“赋”这种文体,教师可以强调本文作为散文赋的特点,作者把散文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赋里来,“体物”与“写志”浑然一体,由景生情,由情入理,不事雕琢而水到渠成。

三, 朗读课文

放录音,要求学生注意朗读中的字音、句读及感情的变化,比照自己的阅读,找出差别。

听完录音,齐声朗读一遍。

四, 解疑

根据预习,提出自己没能单独解决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五, 检查

学生没有问题了,拿出卡片就文中的重要文言知识点做一个检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包括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而”的用法,特殊句式及难以翻译的句子。)

六, 背诵

首先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再次熟悉文章。

接着通过问题引导全文的背诵。

1,本文写的是什么时间? 什么人物?发生了什么事?用原文的话回答。

板书:时间 人物 事件

学生齐读,背诵。

2, 苏子游赤壁看到了怎样的景色?有怎样的心情?

板书:风 水 月 喜

学生自由朗读,想象当时的景象,体会作者心情,分层背诵。

3, 苏子欣赏浩浩荡荡的月下秋江,情由景生,欣愉之情溢于言表,“饮酒乐甚”,自然不能忘了“扣舷而歌之”,歌声的出现使文章调子宕开,这时作者感情又是怎样的呢?

板书: 悲

苏子又是如何展现这个“悲”的呢?

明确: 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

找出具体诗句子,连读三遍。

4, “悲”由箫声引出,“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默记这个句子。

5, 客之“悲”原因是什么呢?

必修一《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文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重要文言知识;体会景、情、理有机结合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课文, 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 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读成诵, 掌握重点词句的意义, 准确进行文言翻译。难点:体会景、情、理有机结合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人生难免不失意, 当我们失意痛苦时, 出去转一圈回来, 心情的确会放松不少, 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对, 是大自然的力量, 大自然可以开阔我们的胸怀, 荡涤我们的心灵。千年前的苏轼也用这个方法到赤壁转了一圈, 不仅缓解了内心的伤痛, 还留下了一篇经典名作———《赤壁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看一下苏轼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二) 写作背景。元丰三年 (1079 年) , 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卷入“乌台诗案”, 被捕入狱。出狱后, 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 他泛舟赤壁, 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赤壁怀古》。

(三) 诵读中的文言积累

1、一读课文, 自主与合作

(1) 结合注释自读文本, 注意停顿, 勾画圈点疑难词句。

(2) 小组合作, 逐段疏通文意, 并翻译全文。 (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提出疑难语句, 落实重点文言知识点, 教师巡视点拨。)

(3) 全班交流疑难问题。

(4) 投影文言重难点, 学生记忆重难点知识。

2、二读课文, 理清感情变化

(1) 播放录音范读, 让学生小声跟读, 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

(2) 自主阅读, 对文章进行分层, 概括作者情感变化。

(3) 交流文章思路, 学生用关键词概括, 展示:

泛舟赤壁———唱歌听萧———客诉悲情———苏子言志———主客尽欢

(4) 然后, 在此基础上, 继续读课文, 揣摩词人情感变化。方法点拨:抓关键词, 关键句

展示:饮酒乐甚 (乐) à 愀然 (悲) à 喜而笑 (喜)

(四) 诵读中的文本探究

1、为何而乐?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总结:因景而乐 (观美景生乐情)

找学生读第一段, 力图读出其中的美;然后指导背诵 (时间——地点———看到哪些景——作者心情如何)

2、为何而悲?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望美人兮天一方” (政治的失意) “知不可乎骤得, 脱遗响与悲风” (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哀)

总结:由景生悲 (齐读, 力求读出其中的悲情, 然后指导背诵)

3、为何而喜? 盈虚有数物我无尽清风明月与子共适

总结:景中寓理 (师有感情地朗读, 力求读出其中的豁达, 指导背诵)

4、思考

(1) 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景 (乐—山水之乐) 理 (乐—达观之乐)

(2) 你认为当时真有这样一场主客问答吗?他们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 随遇而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 生命渺小消极、局限的出世入世思想。

5、探究

《赤壁赋》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 景、情、理是如何融合到一起的?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 (实) ;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 (虚) ;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 (虚) 。

这样以景为中心, 因景而乐、触景生悲、借景议理, 景、情、理和谐地融为一体!

(五) 拓展延伸

读《定风波》思考苏轼思想性格, 与赤壁赋中苏轼的思想性格相对应。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傅雷

(六) 小结课文后再齐读

必修一《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自主学习苏轼乐观旷达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10024

一、设计思想

《赤壁赋》文质兼美,在景、情、理交融之中蕴含着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结合文本深入探讨,以预习、交流、讨论等形式将学生对作者人生态度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重点文言现象及实词句式;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通过体会文中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能力;知人论世;深入理解作者的心境、蕴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

3.情商培养目标。了解苏轼的旷达思想,學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笑对人生。

三、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选择了“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面对权贵的淫威,李白选择了“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那么面对命运的捉弄,苏轼又是如何选择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苏轼的千古名篇《赤壁赋》,看一看在不公平的命运面前,苏轼有着怎样的情怀。

(二)预习交流:分享初读感受(略)

(三)学生质疑

针对预习自读的情况,结合课文注释和课后练习,学生将完成学案时遇到的困难提出来,教师整理展示学生中有代表性的问题。

(1)同样面对明月清风、良辰美景,苏子饮酒乐甚,而客却借箫声奏出了不和谐的音响,并使“苏子愀然”。那么苏子因何而喜,客人因何而悲呢?

(2)苏子是如何安慰客人,由悲转喜,怎样从“水与月”中获得了人生感悟的?

(3)当初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对这场人生观的讨论意义当如何认识?

(四)分组合作

学生分小组自由讨论,发表见解。教师点拨。

(五)展示提升

每组学生选派代表发言,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言之成理即可。

(1)苏子之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良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乐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赏心:“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客之三悲: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英雄不在);由个人短暂(寄蜉蝣)自然(长江无穷)感触生悲(人生短暂);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脱世不得)。 在客的心中,不管是失意的英雄抑或霸气的英雄,他们巨大的失败也罢,辉煌的胜利也罢,都轻轻地走了,“而今安在”才是让人神伤的感喟。

(2)苏轼从明月、江水的变与不变入手,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既是亘古不变的,又是实时更新的。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水的流逝,月的盈虚,让人感到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苏轼的伟大在于目光更远大,视野更开阔,他把目光投向了整个人类社会,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肯定。自然的博大让人感到自我的渺小,而人生的意义恰恰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对世间万物有所取舍,可以用广阔的胸襟拥抱自然,感受自然给予的美好,在失意的生活中寻找诗意,让自然安抚躁动不安的内心,让美景抚慰受伤的心灵。

(3)主客问答的真实性其实有待商榷,“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积极和消极的两种矛盾对立的心态。“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一个是深受道家浸润,旷达的,主张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苏轼;还有一个是躲在客人身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积极入世而饱受打击的苏轼,这个苏轼悲观失意,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饱受心灵与肉体双重打击,体会着暮年功业未就的苦楚,感叹人生的短暂、生命的渺小。无论达观与悲观都是最真实的苏轼的心灵映射。苏轼没有倒下,也不会倒下,无论他的痛苦如何强烈,内心巨大的力量总是支持他毅力不倒,这正是苏轼的伟大之处。

(六)总结深化(略)

高中语文必修三《赤壁赋》教案 篇4

一、多灾多难的一生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自幼慧颖,博通经史。十岁时,父亲苏洵赴京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一日,程氏为苏轼讲授后汉书・范滂传。程氏讲授此篇,慨然叹息,当时苏轼问母:“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母回答:“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苏轼自幼即在母亲这种教育下淬励苦读。

十九岁时娶妻王弗,感情甚笃。21岁时出蜀,与弟随父亲赴京。翌年参加礼部进士考试。主考官是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他曾在给友人的书信中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此人出一头地。”并对家人说,三十年后,世人将只知苏轼,不再记得有欧阳修。

进士及第不久,母亲程氏于四川病逝,苏轼兄弟随父亲归蜀服丧。还京后,嘉佑六年,出任凤翔府判官。十一月赴任,踏上浮沉不定的宦途。英宗治平二年,元配王氏去世,第二年,父亲亦于汴京病逝,轼与辙扶柩返蜀居丧。三年后,娶王氏堂妹为继室。神宗熙宁二年,方赴京还朝。

苏轼一生经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其仕途之浮沉,与当时新旧党争息息相关。苏轼曾二次上书神宗,力陈新法之弊,但不为采纳。遂自请外任,调任杭州通判。元丰二年,王安石致仕后,章惇、吕惠卿等人恶意谗毁、流放旧派人士。此时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知事,到任未满三个月,即发生“乌台诗案”。身系囹圄的苏轼,自觉难逃大难,于狱中写下寄子由诗(近乎绝命诗)。后适逢皇太后生病,神宗下旨减刑罪犯,于是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元丰七年,苏轼改授汝州团练副使,道经金陵,前往拜访早已退隐的王安石。元丰八年三月,神宗崩殂,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苏轼被召还朝后,却与掌权者意见不尽相合,故屡请外任,先后知任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元佑八年十月,哲宗亲政,新派重新掌权,兴起「元佑党祸」。苏轼首当其冲,贬知英州,途中又再传旨贬至惠州。

苏轼于惠州前后三年,常以陶潜与柳子厚之文自遣,称二人为「南迁二友」。 62岁那年,朝廷再度贬其至儋州(今之海南)。当时苏轼已绝生还之想。直至徽宗继位,大赦天下,苏轼才得以北归。过大庾岭曾作诗言:「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赠岭上老人)其畅快欣喜之情可想而知。在道途上,自题金山画像中自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北归途中,卒于毗陵(今江苏常州),临终捎信与子由,要他为自己写墓志铭,享年65岁。

二、情深语真的超旷性情

苏轼一生历经多次磨难,而每经磨难,创作、人格与思想,均更进一层。

早年于父亲教授下,研读汉贾谊与唐陆贽之策议论辩之文,颇有纵横家味道;其主要思想,可谓儒释道并存一心,随外界际遇之变化,进而发展其人生哲学。而近五年的黄州谪居生涯,是苏轼一生最重要的转折期。由于谪宦身分,他过着亦仕亦隐的生活,黄州山水成了诗人笔墨驰骋之对象。超然物外,自适适人的体悟,乃苦难中逐渐发展而成。承认悲哀并超越悲哀,是苏轼于一己生命历程以及文学创作中,发挥淋漓尽致的人生哲学。在磨难中淬励出通旷的人格及作品,亦拓深了宋诗原本凄婉的风格。

飘逸旷达之外,苏轼也有平实的一面。俗世的生活本就是最真实的,在刚到黄州之时,生活贫苦,收入却有限,于是把俸禄四千五百钱分成三十份,挂在屋梁上,每天用叉子勾取一份,取下后就赶快把叉子藏好。每天用剩的就存下来,积累后买酒待客。从这里一方面看到他真诚平实的生活态度;一方面看到此中的幽默与旷达──苏轼的飘逸超旷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虚矫或享乐无度的放纵。

苏轼还是一位深情之人,与弟辙手足之情笃厚,洵为千古美谈。而对元配的悼亡词,亦是千古名作。侍妾朝云,慧黠可人,东坡待之甚笃,苏轼曾教她唱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唱至末句,朝云感触万端,泣不成声;朝云病逝后,苏轼终生不复听唱此曲。

三、不朽的灵光

苏轼的政治论文如策略中各篇,广引史事,多设譬喻,滔滔不断,气势极盛,显然受孟子、战国策的影响。历史论文,如: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等,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奇。

真正带有文学性的散文,是他的许多「记」和「随笔」。这些文章大都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构思奇特,笔机灵活,情趣盎然。如超然台记、放鹤亭记、喜雨亭记、石钟山记等,无论结构和手法,都无一雷同。他的赤壁赋与欧阳修的秋声赋堪称双璧,既无汉赋的板重,也脱离六朝赋的骈俪,赋中把诗情、画意、哲理、史论浑为一体,简直是一首美妙的散文诗。

苏轼文的风格,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他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汨汨,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苏轼文集卷六六)。苏轼为后世留下诗二千七百余首、词三百多阕、文四千二百余篇,开创新局,影响深远,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被赏爱的作者。

※故宫:纪念苏轼九百年特展——

www.npm.gov.tw/exhbition/sue0701/sue-0701.htm

※附一:三苏比较表──

姓 名 經 歷 風 格 著 作
蘇 洵(老蘇) 明允 老泉 1.年27,發憤為學。2.因歐陽修、韓琦推薦提拔,除秘書省校書郎。 1.文字得力於國策、史記,長於議論。2.古勁簡直,有先秦之風。影響後世文壇,至深且钜。 嘉祐集
蘇 軾(大蘇) 子瞻

東坡居士

1.仁宗時,試禮部,主考歐陽修擢置第二;仁宗嘉祐二年,登進士第。2.上書議新法,與王安石不合,自請外任。3.貶黃州,築室東坡,號東坡居士。4.貶海南儋州;後赦回,卒於常州。 1.汪洋宏肆,才氣縱橫。2.自謂:作文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3.詞風豪放。4.古文、詩、詞、賦、書、畫,冠絕一時。 東坡全集
蘇 轍(小蘇) 子由 穎濱遺老 1.仁宗嘉祐二年登進士第。2.神宗時反對新法,任河南推官。3.曾出使契丹。4.徽宗時,歸隱許州,築室穎水之濱,自號穎濱遺老。 1.生性沉靜高潔,資稟敦厚,發為文章,汪洋澹泊,秀傑之氣,終不可掩。2.蘇軾評其文曰:「子由之文,詞理精確,有不及吾;而體氣高妙,吾所不及。」 欒城集

※附二:咏东坡联──

1.明月皓无边,安排铁板铜琵,我欲唱大江东去;

春风睡正美,迢递珠崖琼岛,更谁怜孤鹤南飞。(黄州苏东坡祠联)

2.五年间谪宦栖迟,试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哪得此清幽山水;

三苏中天才独绝,若尚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还是公游戏文章。(张之洞黄州苏东坡祠联)

【课文深究】

一、文体辨析──赋

“赋”是介于诗与文之间的一种韵文体。它的名称起自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意思是敷陈其事,楚辞对赋影响深远,荀子赋篇是第一篇以赋命名的文章。而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云:“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南朝梁钟嵘诗品也说:“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可见赋的特色。由赋分化出来的用韵而较短简的文体有辞、颂、赞、箴、铭、诛、哀、祭。

通用体例:序→问答→乱。特色:问答成文,为辞赋之通体。

赋的流变:◎起源:导源于诗,兴于楚辞,盛于两汉。

◎发展

時代

名稱

特色

代表作家與作品

戰國 短賦 篇章短小、語言簡樸、用以說理。 1.荀子禮賦、智賦、雲賦、蠶賦、箴賦。2.李斯:駢文初祖,漢賦先驅。
古賦(大賦) 1.多長篇钜製,辭藻華麗,筆勢誇張,好用生僻字詞。2.句式參差,韻散夾雜。3.敘事為主,兼採對話形式。(漢代賦家多屬文字學家) l漢賦四大家1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長門賦。2揚雄:甘泉賦、長楊賦。3班固:兩都賦。4張衡:二京賦、歸田賦。2賈誼辭賦之作,上承屈宋,下開枚馬,開漢賦之先聲。重要作品有弔屈原、鵩鳥、惜誓。
六朝 駢賦(俳賦)(小賦) 篇幅短小,抒情多於鋪陳,多用駢偶句式。字句簡麗,題材擴大,內容個性化與感情化。 l曹植:幽思賦、洛神賦。2王粲:登樓賦。3陸機:文賦。(駢體文學理論)4江淹:恨賦、別賦。5庾信:哀江南賦。6鮑照:蕪城賦。
律賦 製題新巧,音韻協調,對偶精工。內容貧弱,無文學價值 白居易、元稹皆擅長此體
文賦、散賦、散文賦 以散文體作賦,駢散相間,化典重為流利。較偏重說理,不重格律規制,無異有韻之古文。 1杜牧:阿房宮賦。2歐陽脩:秋聲賦。3蘇軾:赤壁賦。

二、赤壁赋的写作背景

神宗元丰三年二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谪居在困顿之中。这一场牢狱之灾,让东坡纵有豪情,也不得不在“多难畏人”的警惕下沉默。元丰四年与友人同游赤壁泛舟江上,面对高远景象,取记游的方式,以水月为主调,即景即心引动意兴,书写如梦如幻的感觉,表现具有哲理意味的旷放与妙悟。借水月变与不变的现象,反驳客对人生的悲调,将景色、心理、哲理在契合中达到精神上的超脱自由。

三、本文韵脚

段落 韻腳 聲調 說明
望、上、章間、天、然、仙 平仄互押平 皆自然為韻韻字間隔甚長,有舒徐之感
槳、光、方慕、訴、縷、婦 平仄互押平 陽韻,見歌聲之悠揚呼應簫聲「嗚嗚」
然、然 同字為韻
稀、飛、詩、昌、蒼、郎、東、空、雄鹿、屬、粟窮、終、風 平仄平 一世梟雄豪情萬丈,以平聲寫其氣魄失意書生淪落江湖,以仄聲寫其失意二者同歸於無
往、長、主、取、月、竭、色、適 以常變說理,斬釘截鐵,卻仍有陰影
酌、藉、白 主客共適自然

※本文全篇换了十二次韵,像汉赋一样,采用主客答问的方式来阐述作者的思想;又似骈赋和律赋,常使用排比与对偶,具备了“赋”的基本特征,又不为“赋”的体制所拘泥,多处运用散文笔法,句式有时长短、有时整齐,参差错落,是散韵巧妙结合、诗文和谐的佳篇。

四、相关补充

1. 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语译】月儿出来多明亮啊,月下美人更漂亮啊!举止从容身姿轻柔啊,想得我心里好发愁啊!月儿出来多洁白啊,月下美人更妩媚啊!举止从容身姿娇美啊,想得我心里好烦闷啊!月儿出来四方照啊,月下美人更俊俏啊!举止从容身姿苗条啊,想得我心里好烦躁啊!

2. 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3. 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行之。”

4. 楚辞・九章・思美人・王逸注:“思念其君,不能自答。”

5. 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6. 庄子・德充符:“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

【语译】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这些事情都是事物的变化,天命的流行。就像白天黑夜在我们面前轮流交替一样,我们的智慧不能够窥见它们的开始。懂得此一道理,则一切变化都不能混乱胸中的纯和之气,也不能扰乱我们的心神。

7. 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

【语译】若从万物的个别差异性来看,就算是身上的肝胆也存在着如同楚越般的遥远距离;如果从相同之处观察,则它们的往复变化却是没有不同。既然如此,就不必去追求感官或心情该如何取舍才是正确,而是让自我游于冲和的自然境界。我们当透视事物的存在本质,而不要被其流变的表像所迷,甚至连断了腿都视如遗土,而不在意。

【参、延伸阅读】

一、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阪。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5,披蒙茸○6,踞虎豹○7,登虬龙○8,攀栖鹘之危巢○9,俯冯夷之幽宫○10。盖二客不能从焉,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11,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12,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一问其姓名,俛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13,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释】

○5攀登险峻的山壁。

○6披,分开;蒙茸,丛生的杂草。

○7虎豹是指山上狰狞的怪石,踞虎豹即蹲坐在奇岩怪石上。

○8虬龙指盘曲之树木,登,攀也。攀上盘根虬枝的大树。

○9栖同栖,鹘,隼鸟,鹰类。危巢,高险的鸟巢。全句:攀上隼鸟的高巢。

○10冯夷,水神名,即河伯。全句是:俯视水神冯夷的水底深宫。

○11玄,黑色,缟,白色。上身衣服叫「衣」,下身衣服叫「裳」,鹤身白而尾黑,

有如人穿着白衣黑裳。

○12羽衣,鸟羽制成的衣服,传说是道家的服饰;蹁跹,即翩仙,飘然若仙。

○13寤,醒也。惊悟,一惊而醒。

※ 前、后赤壁赋比较

  前赤壁賦 後赤壁賦
寫作時間 元豐五年七月十六日,初秋 元豐五年十月十五日,初冬
字數 五三七字 三五三字
人物 蘇子與洞簫客 蘇子、婦、二客、夢中道士
主客關係 兩人思想面向相對,客悲愁而蘇子曠達。 二客不能從;夢中道士點化蘇子的引子。
景象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寫秋夜江景的幽靜安寧。 霜露既降,木葉脫盡,人影在地,仰見明月…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冬夜幽峭寥落
體悟感懷 感於萬物盛衰消長之理,「常」與「變」的生命哲學,停留於觀念認知層次上的超越。全文情緒轉折由喜轉悲而樂。呈現一種曠達圓通的了悟。 領悟到「化」才是萬物本質,將悟境落實到個體與宇宙生命現象。幻覺與夢境的描述,呈現神秘氛圍,情感壓抑而深沉。
寫作主線 通過主客對話,發抒議論感悟,直抒胸臆 著重敘事記遊,以登山獨遊反映哀傷之感

二、留侯论——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句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辞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翻译】

古代所谓的豪杰,一定有超过常人的气度节操。一般人在情绪上都有不能忍受的事,一个人受了侮辱,拔出了剑跳起来,冲向前和人决斗,这不能算是勇敢。天下有大勇的人突然遇到变故,一点也不惊慌;无故凌辱他,也不发怒。这是因为他的抱负很大、而且志向高远啊!

张良接受桥上老人的赠书,这件事很奇怪。但又怎么知道这不是秦朝某位隐居的高人贤士,故意出来试验张良呢。看这老人隐然表露的心意,都是圣贤互相警惕戒勉的道理;可是一般人不加省察,以为老人是神仙鬼怪这一类,这实在大错特错啊。况且老人的用意不是著重在赠书。

当韩国灭亡,秦朝正盛时,秦王用严刑峻罚对付天下企图反抗的人。普通人无罪而被杀身灭族的,多得无法计算。虽然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无法施展本领。对执法十分急峻的人,他的锋芒是不能轻易去触犯,而且情势上也没有可利用的时机。张良忍不住愤怒的情绪,凭一个百姓的力量,在一次狙击时逞能冒险。在当时,张良侥幸没死,但与死亡之间差不到容纳一根头发的空隙,真是危险到了极点。富贵家子弟,绝不轻易死在盗贼手里,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生命值得珍惜,不值得因盗贼来抢而拼命啊!张良凭着盖世的才华,不去拟定像伊尹姜太公那样的谋略,却只采取像荆轲、聂政的刺杀计画,靠着侥幸才能不死,这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啊!因此用傲慢无礼的态度深深地挫辱他。使他能够有所忍耐,然后才可以成就大业。所以老人说:「这孩子可以造就啊!」

楚庄王讨伐郑国,郑襄公袒露上身,牵羊去迎接;庄王说:「这个国君能谦卑待人,必能以诚信任用他的人民。」于是就放弃攻伐郑国而离去。句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上,于是向吴国投降,做吴国的臣属,三年来奋勉而不倦怠。有报仇的志向,却不能谦卑待人,这是普通人的刚强。那老人认为张良才能有余,却忧虑他度量不足,所以深深地挫折他少年刚强好胜的锐气,使他能忍受小忿恨来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俩并没有平素的旧交情,突然在郊野间相遇,就命令他做仆人奴妾的事,他却自然地做了,而毫不感到怪异。这种修养,当然就算是秦始皇的威势也不能使他惊恐,项籍的强横也不能使他动怒的原因啊!

我们观察汉高祖所以胜利,项羽所以失败的原因,就在于能不能忍耐的差别。项羽因为不能忍耐,所以虽然百战百胜,却也轻率地耗用了战力;高祖能忍耐,保留他全部精锐的实力,来等待项羽的衰疲,这是张良教他的啊!当韩信打败齐国想自立为齐王时,高祖很愤怒,从言语中和脸色上显露出来,由这件事看来,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脾气,要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呢?

司马迁揣测张良,认为他一定长得高大奇伟,可是见了图像,才知道他的状貌却像妇人女子,和他的志气并不相称!啊!外柔内刚,能屈能伸,这就是造成子房杰出成就的原因吧!

三、苏东坡品评人、文

1. 陶 潜:质而实绮,臒而实腴。

2. 欧阳修:论大道似韩愈,记事似司马迁,论事似陆贽,诗赋似李白。

3. 王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4. 元稹、白居易:元轻白俗。

5. 孟郊、贾 岛:郊寒岛瘦。

6. 韩愈: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7. 钱公辅:带规矩而蹈绳墨,佩芝兰而服明月。

四、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1。

慨当以慷○2,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3。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4。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5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6。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7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8?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9。契阔谈燕,心念旧恩。 ○10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栖。 ○11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2

○1去日,过去了的日子。苦多,犹言恨多。

○2这一句承接首句,意谓在感叹时光飞逝之余,应当慷慨高歌,无奈忧思重重,难以释怀。

○3杜康,相传古代最初造酒的人。这里作为酒的代称。

○4衿,衣领。青衿,周代学子的服装。悠悠,绵长,形容忧虑不断。这两句是借用《诗经•郑风•子衿》里的句子,表示对贤才的思念之深切。

○5但,只。君,指贤才。沉吟,低声吟咏。所吟咏的,即《诗经》中的《子衿》诗。

○6呦呦,鹿鸣的声音。苹,艾蒿,草名,初生时可食。

○7嘉宾,尊贵的客人。鼓,弹奏。瑟、笙,两种乐器名。以上两句,引自《诗经•小雅•鹿鸣》。

《鹿鸣》是欢宴宾客的诗篇,作者在这里表达自己期待贤者、招纳贤才的热诚。

○8掇,拾取。此句把贤者比作高空明月,可望不可即,喻人才难得。

○9陌、阡,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 “越陌度阡”,指贤士远道而来。

枉用,指贤士屈尊相从。这是客气话。存,问候,慰问。

○10契阔,久别。旧恩,往日的情谊。此句意谓:在今日的宴会上,与久别的贤士们促膝谈心,使我想起了往日的情谊。

○11匝,周,圈。两句意思是还有大批贤士像南飞的乌鸦、绕树徘徊,还没有选定最后的归宿。

○12哺,口中咀嚼着的食物。相传古代周公因忙于接待天下贤士,有时连吃饭都要吃吃停停。

吐哺,把口中咀嚼的食物吐出来。 (《韩诗外传》说周公“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五、歌咏赤壁

(一)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赤壁怀古 唐.王周

帐前斫案决大计,赤壁火船烧战旗。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三)咏赤壁 唐.李白

必修一《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

2、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之战》

3、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磊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相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仑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题解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二、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三、内容结构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四、鉴赏要点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五、类文赏析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麟,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行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chan)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责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注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乎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阅读上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以下习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1)是岁十月之望(2)履 岩(3)披蒙茸(4)适有孤鹤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如此良夜何(2)顾安所得酒乎(3)以待子不时之须(4)江山不可复识矣(5)听其所止而休矣

3、这篇赋渲染的气氛前后有什么变化?

4、孤鹤有什么象征意义?

5、末段所写的梦境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境在创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6、末段所写的梦境寄托作者怎样的情思? 关于赤壁赋

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这篇名赋可以本文学习的重点。全赋5段,537字,中速诵读约3分钟,如用三课时教完,读10遍也不过半小时。但读10遍却不一定能成诵。即令死记硬背强行记住还容易忘记,教师应当在帮助学生自读注释,教师释疑解惑——这还会花太多时间。骈散夹杂的句式,参差错落之中见整齐之美,声韵之美,使全篇适于美读。朗读时,可播放配乐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意。指导朗读应注意下列几点:

1、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词重读。

2、读出节奏。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盖将/自其变//而观之。

3、读气势。如“方其破荆洲,下东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节奉一至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4、读出情感。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读者细心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为背诵作好准备。前有释疑解惑环节,倘遇文章仍不能通晓处,则用“随读释义法”解决。

背诵不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而应注意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相机强化。下列教学手段当有助于学生背诵。

1、整理文有生命力的四字短句,明确其意义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发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月明星稀、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一世之雄、一吕扁舟、沧海一粟

逝者如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杯盘狼藉,相与枫藉,东方既白

《赤壁赋》名句长短交错,短句变化较多。大部分短语为四字两个节奏。设计这一练习的目的,是熟悉文中有生命力的四字短主,古籍文章加深印象,为背诵全赋打下坚实基础。

2、根据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图景。投影

夏末秋初七月十六那个凉爽的夜晚,苏轼与朋友荡桨赤壁江面。清风习习,水面泛起国细的波纹。东坡一边向客人敬酒,一边吟唱起《诗经•陈风》中妹子 首优美的高雅的《月出》:

月亮出来明皎皎呀,佳人容颜多俊俏呀!身材苗条惹人爱呀,相思缠心好烦恼呀!

吟罢,乐坡笑了,客出笑了。似乎受到可鄙怕感召,一会儿,月亮从东山顶端露出脸庞,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一时间,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光辉应。苏子与客驾一叶扁舟,飘浮在辽阔苍茫的大江之上,仿佛腾云驾雾,在空中迎风皋翱翔,却不知飞往何处,又仿佛离开了凡俗的尘世,进入了云遮雾绕的道教仙境„„

完成这一练习,学生须反复第一对秋江月夜的描写,在揣摩文意的过程中,展开自己的想象。又以一种类似倒译的方式,依据示例背诵第一段。

3、根据文赋对仗特点填写《赤壁赋》中的句子。投影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 ;,羽化而登仙。哀吾生之须臾,,抱明月而长终。

设计这一练习的目的。这篇名赋对仗形式多样化,有工对,也有宽对,有当句对,还有隔句对。在填空过程吕,既可感受苏轼赋遣词造句的出神入化,也可贪图苏赋对仗艺术的精妙绝伦。

4、根据文赋押韵特点填写《赤壁赋》中的句子。投影

其声呜呜然,慕,诉,缕。,妇。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色,竭,适。《赤壁赋》凡十二换韵,诵读时注意这一特点,可以提高记忆效果。一首诗,较之于一篇散文往往空易诵。《显壁赋》是古代的散文诗,不独表现于意境的诗化,也表现于变速器 方形式的诗化。指导背诵不可不抓住这一特点

5、明确客之三悲,苏子二论及议论层次的转换。讨论归纳,客主议论实为一体,反映苏轼思想的两个侧面。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况吾与子„„”之况。苏子二论:“何羡”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共适”论(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也子之所共适)。议论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且夫天地之间”之“且夫”。由此番议论可观照苏子内心世界及自我超脱情怀。议论文字理中见景见情,尤其见高妙。

组织这场计论的主要目的,是理清三四两段层次,并在此基础背诵。这两段是背诵全文的难点所在,对文意作一些简单讨论,有助于在理解文意把握层次后背诵。

6、根据提示,写出本篇中描写“风月”议论“风月”的句子。投影 描写风月

月出: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月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沂流光。月照:明月„„吾与子之所共适。

月消: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议论风月: 客引曹孟德写月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客借月议人生失意: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借月展开议论: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苏子以月借喻人生: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前人称《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风月”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把握住上列句子,也就把握住了背诵全赋之骨。

7、利用板书,提示背诵《赤壁赋》的思路。投影

壬戊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赤壁

行文思路 情感线索

举酒属客扣舷而歌(乐)枫籍舟中东方既白(喜)客吹洞箫苏子愀然(转悲)苏子答客风月共适(转喜)拟客发议遗响悲风((悲)

板书设计,依然考虑为背诵服务。这一板书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赋的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行文的主要思路;二是苏轼思想情感的转换(饮酒乐甚——托遗向于悲风——客喜而笑)及其间的过渡。只有把握住全篇整体思路和情感线索,才能更好地完成背诵全篇的任务。

8、随配乐朗诵跟读一遍后,聆听声,师生一起背诵《赤壁赋》全文。备课资料

1、乌台诗案

(苏轼)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舒、何正臣摭其表①语,并媒孽所为诗以为讪②谤,逮赴台狱③,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十月)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宋史》本传)

①指《湖州谢上表》“不能追陪新进”等语。②指“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舜无术”“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等指谪新法诗句。③即御史台监狱。因周遭遍植柏树,上栖乌雅数千,俗称乌台、柏台。

2、黄州诗文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吾兄弟老矣,当以时自娱。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乐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品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苏轼《与子明兄书》)

注:儒家推已及人的的思想,佛家众生平等的观念,道家热爱生命的意识,使初到黄州的苏轼于艰苦生活中获得精神救赎。〈前赤壁赋〉表现的胸襟气度,于上列诗文可见端倪。

3、巧借山川

黄州守居之数百步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处,不知果是否?(苏轼《赤壁洞穴》)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传云曹公败所,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苏轼《与范子丰书》)

4、文章体裁

作者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赋的写作方法,而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中来了。借用这种方法,作者把情与景主观屯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这在前赋表现尤为突出。它先由眼前景引出遗世独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箫,转到乐极生悲,产生对英雄业迹的感叹和人生短暂的悲哀,又由此推宕开去,以达观的态度自我宽慰,确切具行云流水之妙。(马积高《赋史》)

一、课文悟读

苏轼在《赤壁赋》中借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了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纵情山水、及时行乐的思想情绪和生活态度。掩卷而思,这种复杂的情感态度,决定于儒、道、佛等文化在他身上的综合积淀。

苏轼小时候就立下远大的志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像东汉范滂那样有学问有气节,为理想不惜以死相争的巨人;步人仕途之时,也曾有“胡巢何足恋,鹰隼岂能容”那种施展抱负、展翅高飞的万丈豪情。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古训早就使他确立了经时济世、身体力行、造福民生的宏伟目标。

但由于和新党政见不同,被小人诬陷入狱,进而被贬黄州,理想与现实再次出现巨大反差,心境和生活境况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所以和朋友游赤壁时,触景生情,自然要抒“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知不可乎骤得”的慨叹,发壮志难酬的悲哀。

然而坎坷的经历,囚犯般的黄州生活并没有使苏轼消沉下去,他以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在难以忍耐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于“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当中亨受“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种乐观与洒脱,源于《庄子》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及齐物的自然观点。人原本是自然的一分子,人的生死与昼夜的变化是自然规律,生是人存在的一种形式,死是人存在的另一种形式,“物与我皆无尽也,又何羡乎”。苏轼年少读《庄子》时,就曾说过:“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他觉得《庄子》所讲的道理,是自己一向心中所想的:“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何者为美?何者为陋?”“人生所遇无不可”,“我生百世常随缘”。苏轼常拿起从《庄子》中获得的思想武器捍卫自己的心灵,保持乐观的情绪,应对人生的坎坷。是道家文化使他在人生的疾风暴雨面前自我调适,超然旷达而不封闭自虐、怨无尤人。《赤壁赋》中主人对客人的劝慰正是苏轼用老庄思想与厄运抗争的表现。

佛教的揭示人生与宇宙本质的教义,对苏轼也有极深的影响。苏轼的朋友中有不少是和尚、道士,他也常出入寺、观,获得超越是非、荣辱、得失的人生了悟。然而,佛老的超世、避世思想,并没有使他人世的理想泯灭,“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就是最好的明证,而客之悲萧之音也恰是由此歌声引发,或更恰当地说,这正是苏轼心中的一个“结”。

必修一《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6

日本词人学习、效仿苏轼的词,首先是仿调,即采用苏轼创作的词调。苏轼最有名的豪放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许多日本词人也喜欢用此词调作词。在日本词人中,森槐南特别心折于苏轼,也最有苏词之风。夏承焘在《域外词选》序言中称赞他:“日本词人为苏辛派词,当无出槐南右者。”

其次是用韵,即按照苏轼词的韵脚来进行创作。如林读耕斋有次韵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野村篁园有次韵苏轼的《水调歌头》词……这些词不光次韵,大都也是以苏轼词为范本创作。有的步韵和苏轼原作韵字相同且次序一致,如林读耕斋的《满庭芳警世》词,韵脚与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完全一样。

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苏词的语词句式、立意、风格来进行创作。有的直接撷取化用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其相似情怀。如用“琼楼玉宇”,森槐南的《水调歌头》:“摩垒晓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高野竹隐的《水龙吟》:“料琼楼玉宇,高寒空共,月明千里。”有的是学句法,对苏轼词中的经典句法进行效仿。如对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模仿,高野竹隐的《水调歌头》云:“我欲采槎去,招手海边鸥。”有的效仿已脱略苏词形迹,达到自出机抒的地步。如森槐南的《水调歌头》:“论填词,板敲断,笛吹酸。声裂哀怨第四,犹道动人难。摩垒晚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在词中抒发胸襟怀抱,表达词学见解,与苏轼一样境界宏阔开放、豪健清雄。

(摘编自钱锡生《日本词人对苏轼词的接受》)

问题:苏轼作为“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分析。

明确①苏轼青少年时期就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加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使之受益匪浅;②父亲苏洵在文体和为政之法方面的教育对苏轼影响很大;③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浓厚的宗教氛围,对他的成长和思想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④政治上的挫败和对人生价值意义的重新思考,使他的创作风格独特,题材广泛;⑤整个宋代文化的浸染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他的思想艺术境界达到超然旷达的境界,营造出独特意境。

八、素材积累―苏轼名句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

3、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

4、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6、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7、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8、修其本而末自应。

《赤壁赋》的关键词教学 篇7

《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被人广为诵读的佳作,收录于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该文音韵优美,字字珠玑,融景、情、理于一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诵读教学法,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体会作者深刻的情感。然而诵读固然十分重要,但于细微处,还需教师引导探究,学生才能深入奥堂。然而这又从何入手呢?《赤壁赋》的文脉其实非常清晰,教学中若能紧紧抓住文中“乐、悲、喜”三个关键词,就有豁然开朗之感。笔者正是据此设疑,开展课堂教学的。

首先,让学生梳理文脉,找出或提炼出能体现文章情感发展变化线索的三个字:乐、悲、喜。这个问题难道并不大,学生稍加留意就能在原文中找到“乐”“喜”二字,至于第二个关键词——悲,需要同学们进行提炼概括。然后教师以此为抓手,层层剖析,不断追问,带领学生深入文本进行赏析。在赏析时,教师不妨以下列几个问题来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

问题设计一:为何而乐?

这个问题简单明了,答案就在首段。但教师的任务是带领学生进行相关总结,帮助学生学会概括提取文章信息的能力。为何而乐?因为有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良辰美景”表现在何?七月既望、清风明月。“赏心乐事”又是什么?携友泛舟、饮酒诵诗。

问题设计二:又因何而悲?

这个问题也并不难,紧承“饮酒乐甚”后,所谓乐极生悲,文章至此一转。教师带领学生赏析相关段落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一)歌传悲音:望美人兮天一方。(此一句表达了知音难得的感慨)

(二)箫声凄怆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三)答语凄凉:

通过曹公之事,讲述英雄的盛衰浮沉。(可见世事无常)

伟人尚且如此,我辈更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可叹人之渺小)

与自然相比,不禁悲从心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可怜人生短暂)

这样的赏析总结能让学生对文中所表达的人生之悲有深切体会,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问题设计三:那么,又是什么道理让客转悲为喜呢?

此问题设计为本课重难点,文章也至此又一转,教师应在此逗留,引导学生细读相关段落,层层剥析,理清文章思路,明白文章要义。首先作者以水月作比——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接着,作者进行道理论述——变,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不变,物与我皆无尽也。最后作者得出结论——非吾所有,一毫不取,所以不必羡;清风明月,可以共适,因此可以乐。在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画出文中重点词语,学习作者论述的技巧,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探讨,学生对文本的情感起伏已经有了相当的把握,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较为清晰。教师可趁此做进一步的探讨,挖掘学生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问题设计四:结尾一“喜”一“笑”与前面的“乐”相同吗?

该问题难度加大,但讨论会更加热烈,教师可适当点拨,讨论后明确如下:

前“喜”只是一种感官上的愉悦,仅能让人暂时忘忧;后“乐”为一种精神上的大彻大悟,是顿悟后的坦然面对。二者有根本的区别。

至此,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已不再是表层的滑翔,对苏轼在此文中所表达的人生观、宇宙观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并一定程度地学会了论述问题的能力。或许,因年龄、阅历等原因,学生并不能够透彻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谋篇布局、论述问题的技巧,还需要学生多加琢磨才能化为己有。但无疑,紧抓关键词语深入解读文本,不仅能很好地训练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并能使学生对文本的讨论走向深刻。

当然,为加深学生对文本语境的理解,全面了解苏东坡其人,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余秋雨的《东坡突围》等书籍,但此已不再本文探讨的范围。

《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8

1、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主,在读中悟情。

2、让学生用现代的观念审视作品,帮其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

3、增加学生的文言积累,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体会其中蕴涵的精神,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

2、以诵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字、词、句。

3、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手段

1、学生网络收集相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展示授课过程。

3、配乐朗读。

四、教学方法

1、情境设置法2、美读法3、启发法4、点拨法5、对比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故事导入:宋神宗元丰三年二月,一日,天刚蒙蒙亮,一群带着四川口音和北方口音的异乡人在一位气宇不凡但有稍显忧郁的中年男子的带领下,悄悄走小城黄州,在料峭的春寒中,住进了城东南一所叫定惠院的小院子。这位男子便是在“乌台诗案”中差点丢掉性命的苏轼。经过一个多月的风餐露宿,苏轼一行人终于到达了他的贬谪地——黄州,开始了他近四年的黄州生涯。其间,他便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赤壁赋》。诗人政治上的不幸,却成了文学上的大幸。历史,便是如此令人费解。今天我们便要走近这段历史,了解他的心境。

设计该环节是想通过情境再现,调动学生情绪,提前进入课文的背景氛围。

(二)、作家作品

检查课前预习的效果:有关苏轼的搜集整理,让学生谈谈对苏轼的印象。

教师归纳:

1、词坛上“苏辛”豪放派、“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长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2、有关“乌台诗案”的介绍。

3、本文写作原因介绍。

设计此环节,检查预习情况,鼓励学生课前“多动手”,课堂“多动口”。

(三)、初读全文

1、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读全文。

2、分小组读、全班齐读,在读中悟情。

3、听朗读录音,把握朗读的语气变化。

教师点拨:从课文中找蕴含情感变化的关键词,归纳朗读的语气变化:第一段读出赤壁美景的欢快语气,第二段是乐极生悲的凄凉语气,第三段读出人生无常的悲怆感,第四段表述人生观的雄辩语气,第五段由悲转喜。

无论怎样鉴赏一篇文章,其前提都离不开一个“读”字,“读”是学好文言文的一个有效途径,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在读的方式上也要做些灵活的调整,可以听录音朗读,可配乐朗读,可全班齐读,也可以单个同学朗读等。

设计此环节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这一课的最大特点是人物感情起伏很大,悲喜交错变化,所以我们在朗读时要抓住语气的变化,读出作者的情,更要读出情中包含的理。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疏通字词句,归纳整理。(教师投影以下知识点)(此处为略写)

(1)通假字“属”、“凭”;

(2)一词多义:固、适、逝、苛、虽;

(3)词类适用:东、西、侣、友、舞、泣;

(4)特殊句式: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设计该环节是要突出语文工具性的性质,培养学生热爱祖**语的情操。至于文中字词句的具体涵义,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之上,结合课文注释,已经能够独立找出,教师稍做点拨即可。

2、结合前面分析的语气变化,理清文章的思路。

(1)月夜泛舟的陶醉;

(2)悲凉箫声的伤感;

(3)人生失意的悲情;

(4)随缘而安的态度;

(5)忘情尘世的洒脱。

教师点拨:扣住每段的写景主体或叙事、议论内容来归纳整合。

设计此环节意在训练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五)、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1、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道:(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品文就其实就是品人,余秋雨是这样评价苏轼,那你如何看待文中的感情基调,它是消极的吗?

教师点拨:全文通过主客对答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设计此问题是为了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加情感体验,提高理性分析的能力。

2、如何面对人生中的挫折,苏轼提出的寻找快乐的良方对现代人是否可行?

设计此问题目的是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从而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处世观。

六、拓展练习

鉴赏同是被贬黄州后的作品《定**》一词,分析词的主题、情感。

定**

苏轼

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设计此练习目的是作一个对比阅读,结合课文的思想感情,来解读《定**》的主题情感。

《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9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解决文章生字词,学习文言词汇。

2、通过自主读文、讨论、交流等过程,体会作者和客人的情感变化。

3、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感受文章阐释的“变化与永恒”的真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从中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感受文章阐释的“变化与永恒”的真理。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听音频);朗诵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王菲的《清风徐来》,这首歌中有一句歌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有哪位同学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这首歌的出处,看看这句话背后蕴含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板书标题)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讲解文言词语。

明确:

古今异义:

浩浩呼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的意思。

词类活用: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3)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一词多义:

望:①七月既望:农历的十六日,名词

②望美人兮天一方:看,动词

歌: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②歌曰:歌词

③倚歌而和之:歌声

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梳理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大意。

3、再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一曲极其哀怨的萧声,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二人讨论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

(三)深入研读

1、同桌交流,说说文章第一段交代了什么内容?

明确:交代了作者与友人出游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

2、阅读第二自然段,找出重点字词句,小组内说一说作者描写了什么样的歌声和萧声,这样描写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这句话是对萧声的详细描写,写出了萧声的呜咽,哀怨。为下文提出疑问,做出回答奠定了情感基础。

3、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哪些段落阐释了文章哲理?又阐述了怎样的文章哲理?

明确:三四两段阐述了文章哲理;

第三段写了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关于“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自己的见解,以宽慰对方,表现了苏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作者的畅游赤壁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作者最开始游玩赤壁有着月夜泛舟的的舒畅;进而由萧声怀古伤今,突现悲郁之情;最后通过与客人的对话,明白了变化与永恒的哲理,再次展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心境。

(四)巩固提高

结合课文谈谈你有怎样的启示?

(五)小结作业

小结:回顾本课所讲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束课堂。

作业:将本篇课文写成一篇现代小散文。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上一篇:药品标准下一篇:如何当好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