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标准

2024-09-26

药品标准(共11篇)

药品标准 篇1

药品广告审查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第27号令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八日发布)

为了保证药品广告的真实、合法、科学,制定本标准。

一、发布药品广告,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有关药品监督管理的规定,符合国家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制定的《药品广告审查办法》规定的程序。

二、下列药品不得发布广告:(一)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二)治疗肿瘤、爱滋病,改善和治疗性功能障碍的药品,计划生育用药,防疫制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的假药、劣药;(四)戒毒药品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特殊药品;(五)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生产的药品和试生产的药品;(六)卫生行政部门明令禁止销售、使用的药品和医疗单位配制的制剂;(七)除中药饮片外,未取得注册商标的药品。

三、药品广告内容应当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说明书为准,不得任意扩大范围。

四、药品广告中不得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如“疗效最佳”、“药到病除”、“根治”、“安全预防”、“安全 无副作用”等。药品广告不得贬低同类产品,不得与其他药品进行功效和安全性对比,不得进行药品使用前后的比较。

五、药品广告中不得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制法”、“药之王”、“国家级新药”等绝对化的语言和表示;得含有违反科学规律,明示或者暗示包治百病,适合所有症状等内容。

六、药品广告中不得含有治愈率、有效率及获奖的内容。

七、药品广告中不得含有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形象作证明的内容;

八、药品广告不得使用儿童的名义和形象,不得以儿童为广告诉求对象。

九、药品广告不得含有直接显示疾病症状、病理和医疗诊断的画面,不得令人感到已患某种疾病,不得使人误解不使用该药品会患某种疾病或者加重病情,不得直接或者间接怂恿任意、过量使用药品。

十、药品广告中不得含有“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等承诺。

十一、药品广告中不得声称或者暗示服用该药能应付现代紧张生活需要,标明或者暗示能增强性功能。

十二、药品商品名称不得单独进行广告宣传。广告宣传需使用商品名称的,必须同时使用药品的通用名称。

十三、国家规定应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治疗性药品的广告中,必须标明“按医生处方购买和使用”。

十四、药品广告审查批准文号应当列为广告内容同时发布。

十五、违反本标准的药品广告,广告经营者不得设计、制作,广告发布者不得发布。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五条

第六条

药品广告审查办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凡利用各种媒介或者形式发布药品广告,包括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产品宣传材料,均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审查。药品广告审查的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三)国家有关广告管理的行政法规及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制定的广告审查标准。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为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广告审查机关在同级广告监督管理机关的指导下,对药品广告进行审查。药品广告审查机关负有向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提出对违法药品广告进行查处的责任。

利用重点媒介发布的药品广告,新药、境外生产的药品的广告,需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并取得药品审查批准文号后,方可发布。其他药品广告,需经广告主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并取得药品审查批准文号后,方可发布。需在异地发布的药品广告。须持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文件,经广告发布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换发广告发布地的药品广告审查批准文号后,方可发布。

凡申请发布药品广告,应当向药品广告审查机关提出申请,填写《药品广告审查表》,并提交下列证明文件:(一)申请人及生产者的营业执照副本;

(二)《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或者《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副本;(三)该药品的生产批准文件、质量标准、说明书、包装;

(四)该药品的《商标注册证》或其他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出具的证明该商标注册的文件;

(五)有商品名称的药品,必须提交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该商品名称的批准材料;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确认广告内容真实性证明文件。

第七条 凡申请发布境外生产的药品的广告,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填定《药品广告审查表》,并提交下列证明文件及相应的中文译本:

(一)申请人及生产者的营业执照副本;(二)该药品的《进口药品注册证》;(三)该药品的质量标准、说明书、包装;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确认广告内容真实性的证明文件。申请发布境外生产的药品的广告,可以由申请者委托中国境内的药品经销者或者广告经营者代为办理审查手续。

第八条 药品广告的初审 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对广告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文件的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完整性和广告制作前文稿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于受理申请之日起十日内做出初审决定,发给《药品广告初审决定通知书》。

第九条 药品广告的终审 广告申请人凭药品广告初审合格决定,将制作的广告作品送交原广告审查机关,原广告审查机关在受理申请之日起十日内做出终审决定。对终审合格者,签发《药品广告审查表》,并发给药品广告审查批准文号;对终审不合格的,应当通知广告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广告申请人可以直接申请终审。广告审查机关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十日内做出终审决定。

第十条 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发出的《药品广告初审决定通知书》和《药品广告审查表》,应当由广告审查机关的负责人签字,并加盖药品广告审查专用印章。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应当将通过终审的《药品广告审查表》,送同级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备查。

第十一条 药品广告审查批准文号的有效期为一年。有效期满后需继续发布的,应当在期满前二个月向原审查机关重新提出申请。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应当调回复审,复审期间,停止发布该药品广告:

(一)广告审查批准依据发生变化的;(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为省级广告审查批准机关的批准不妥的;(三)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提出复审建议的;

(四)广告审查机关认为应当调回复审的其他情况。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药品广告,原审查机关应当收回《药品广告审查表》,撤销药品广告审查批准文号:

(一)临床发现药品有新的不良反应的;

(二)《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营业执照》被吊销的;

(三)药品被撤销生产批准文号的;

(四)药品广告内容超出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审查批准的内容的;(五)被国家列为淘汰的药品品种的;(六)药品广告复审不合格的;(七)卫生行政部门认为不宜发布的;(八)广告监督管理机关立案查处的。

第十四条 广告内容需要改动或者药品的质量标准发生变化的药品广告,应当重新申请审查。

第十五条 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做出撤销药品广告审查批准文号的决定,应当同时送同级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备查。

第十六条 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发现药品广告未经审查批准核发药品审查批准文号,或者超出审查批准内容等违法事实的,应当及时填写《违法药品广告通知书》,提请同级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查处。查处情况及时通知同级药品广告审查机关。

第十七条 药品广告审查批准文号和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应当列为广告内容同时发布。

第十八条 按初审程序申请的广告,广告经营者应当依据药品广告审查机关核发的《药品广告初审决定通知书》内容设计、制作。

第十九条 广告发布者发布药品广告,应当查验《药品广告审查表》,核实广告内容。《药品广告审查表》应当为原件或者经原审查机关签章的复印件,并保存一年。未经批准的药品广告,不得发布。

第二十条 非药品宣传对疾病治疗作用的,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进行查处,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假药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十一对违反本办法及《药品广告审查标准》发布药品广告的,按照《中华条 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二广告审查机关违反广告审查依据,做出审查批准决定,致使违法广告条 发布的,由国家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报情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三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条

药品标准 篇2

新版药品“GMP”专家修订稿已于近日完成评估论证工作, 本次修订的“GMP”标准重点在于细化软件要求, 对其他药品生产的硬件要求没有变化, 但对无菌药品标准要求有较大提高。

“目前新版药品‘GMP’专家修订稿评估论证工作已经完成, 现正在总结和归纳, 届时或将形成意见上报国务院。”近期, 在上海举办的“中国·世界医药论坛”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的专家如是说。

据悉, 本次论证工作主要是综合评价修订稿标准对企业产生的利弊, 对修订稿条款内容暂不修订。最新版本的“GMP”专家修订稿重点在于细化软件要求, 使其更具可操作性。除无菌药品附录采用了欧盟和WHO最新的A、B、C、D分级标准, 并对洁净度级别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外, 其他药品生产的硬件要求没有变化。

药品检验标准化管理措施分析 篇3

【关键词】药品检验;标准化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274-01

当前药物种类日益增多,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医药市场变得更加灵活,受利益的驱使,一些制药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生产出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药物,不仅破坏了医药市场的运行秩序,还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由此可见,研究药品检验标准化管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不仅能够使药品质量检测更加规范化,还能将检验标准化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从而有效的解决药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一、当前药品检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国内制药厂的实际生产现状来看,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一方面没有按照行业规定的药品质量检测方法进行检测[1];另一方面也没有实施标准化的管理工作。因为大多数药品生产商对药品检验和标准化管理的认知程度不高,没有意识到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值追求生产效益,忽视了对药品质量的检验,违反国家规定,导致药品质量不合格。药品生产厂商为了降低成本,采购一些不达标的药品生产原料,在生产环节没有对药品包装材料进行检测,为药品质量安全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药品生产企业内部的检验和管理人员能力不高,没有掌握科学的检验方法,检验流程操作不规范,再加上企业运营资金有限,药品检验设施配备不足,使药品检验管理只是形式上的工作,并没有落实到实处,生产出来的药品根本达不到国家标准,却私自投放到市场中销售,造成巨大的危害[2]。标准化管理工作存在不足也是影响药品质量的一大要素,工作人员采取的管理方法不正确,私自采用一些不合理的管理和检测方法,各个管理部门间的责任含糊不清,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企业内部没有管理规范体制,药品检验记录和管理记录不完整、不真实,质量检验报告填写不正确,大大降低了药品检验管理效率。

二、药品检验标准化管理措施

药品检验标准化管理是确保药品质量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的重点所在,只有实施高效、科学的标准化管理措施,将药品质量检验放在首位,才能提升药品质量,降低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率[3]。药品检验标准化管理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规范药品质量检验标准

实施药品质量检验的工作人员要正确的使用检验设施,确保检验设备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为检验可靠性提供保障。检验部门还要制定一套完善、健全的检验流程,从药品原材料、包装、药品半成品、成药等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检验,抽取相应的样本查看是否达到规范标准,整体性的测评药品的稳定性[4]。应实时性的监督检验人员的操作是否正确,在整个检测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工作,便于后期进行查看和分析[5]。完成药品检验工作后,要编制质检报告,在报告中详细的列出检测的方法、规程、结果,认真填写抽样检验表,利用微生物、化学、物理、感官等多种检测方式,提高检验规程的科学性,只有达到国家标准规定,并通过专业检验人员的许可之后再投入到市场中。

(二)药品标准化管理对策

在落实药品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遵循国家药品行业的规定,例如:《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等,按照相应的章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将工作重点放在药品生产管理、检验环节。此外,药品检验部门应购置专业、先进的检验仪器,提升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将药品检验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位工作人员心中,强化对检验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增强检验管理人员的技能[6]。为了确保检验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需要构建一套针对性的标准管理体制,利用政策和条款对药品检验管理工作进行硬性的规定,统一药品质量检验方法,选取合理、科学的标准化管理方式,严格划分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责,保证员工拥有较高的责任感。

在日常检验管理中,要重视每一个药品检验环节,对相关检测仪器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更新,以免因检测设备故障而引发管理问题。标准化管理工作要依据体制和规程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实施,当药品检验管理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时,可以委托专业性的管理机构,弥补企业的弊端,最大限度的提高药品质量。

三、结语

近年来,药品质量安全问题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项问题,严重阻碍了药品行业的发展,药品质量检验和标准化管理工作有待改进。要想保证药品质量就必须要从根本上做好检验工作,严格按照标准管理措施进行处理。药品检验标准化管理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在实际管理工作开展的過程中,要加强对药品生产制造企业的控制,参考国家药品质量规定,结合药品市场的发展状况,不断进行完善、改进检验指标和管理措施,为广大人民提供质量更加有保障的药物。

参考文献:

[1]陈建,李朝晖,李雅茹等.药品检验中正确采用和执行药品质量标准的体会[J].中国药品标准,2009(4):253-255.

[2]风华,吴传斌,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在外用药制剂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今日药学,2012(09):573-576.

[3]樊开珍.以创新机制为重点全而提升药检所整体管理水平[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9(02):29-30.

[4]都风萍,吴斌,梅丹.药品质量评价模式初探[J].药品评价,2010(06):22-25.

[5]姚晨.加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J].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2007(04):10-13.

开办药品零售企业验收实施标准 篇4

2007-01-31

第一章

机构与人员

第一条

企业应设臵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或专职质量管理人员,与申请企业拟经营规模相适应。

第二条

企业质量管理机构或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应行使质量管理职能,在企业内部对药品质量具有裁决权。

第三条

企业、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无《药品管理法》第76条、83条规定的情形。

第四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应熟悉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所经营药品的知识,无严重违反药品管理法律、法规行为记录。

第五条

企业质量负责人,应具有药学(含相关专业,以下同)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具有药师(含中药师,以下同)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有一年以上(含一年)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工作经验。

第六条

企业应配备执业药师(含执业中药师、从业药师)。

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以及农村乡镇以下地区设立药品零售企业的,应当配备专职的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分局组织考核合格的人员。

第七条

企业从事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大专以上药学学历。以上人员应经市药品监

以及相应的办公、辅助用房。

第十五条

营业场所店堂使用面积应在100平方米以上。注册地址在京郊十区(县)(不含在区(县)政府所在城镇行政区域内的),店堂使用面积应在40平方米以上。

在连锁超级市场内开办经营类别为乙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可不受店堂使用面积限制。

第十六条

药品零售企业中经营范围含中药饮片的,应设臵相对独立的中药饮片营业区域,使用面积不得少于30平方米,并具备与之相适应的仓储面积。

第十七条

企业的营业场所、药品仓库、办公生活等区域应相对独立或者有隔离措施。

第十八条

企业的营业场所、药品仓库内墙壁、顶棚和地面平整、光洁,门窗结构严密。环境整洁、无积水和杂草,无粉尘、有害气体等污染源

第十九条

企业应具有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适宜药品分类保管、陈列和符合药品储存要求的常温条件、阴凉条件、冷藏条件药品仓库。其中常温条件温度为0~30℃,阴凉条件温度为0~20℃,冷藏条件温度为2~10℃;相对湿度均为45~75%。

第二十条

仓库应划分待验区(库)、合格品区(库)、不合格品区(库)、退货区(库)等专用场所,经营中药饮片可根据实际需要划分零货称取专区(库)。以上各区(库)均应设有明显标志,并实行色标管理。

第二十一条 企业营业场所和药品仓库应配臵与企业经营规模相

或空包装。危险品的储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和存放。

(六)拆零药品应集中存放于拆零专柜,并保留原包装的标签。

(七)中药饮片装斗前应做质量复核,不得错斗、串斗,防止混药。饮片斗前应写正名正字。

第二十五条 药品零售企业应备有70%以上的国家基本药物品种。

第二十六条 药品拆零销售使用的工具、包装用品应清洁卫生,出售时应在药袋上写明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服法、用量、有效期等基本内容。

第二十七条 企业应在零售场所内提供咨询服务,指导顾客安全、合理用药。企业还应设臵意见簿和公布监督电话,对顾客的批评或投诉要及时加以解决。

第二十八条 企业在营业店堂内进行的广告宣传,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四章

制度与管理

第二十九条 企业应制定保证质量管理职能正常行使和所经营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及工作程序。内容包括:(1)有关部门、岗位和人员的质量责任;(2)质量否决的规定;(3)质量信息管理;(4)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核;(5)药品采购管理;(6)质量验收的管理;(7)药品保管、养护的管理;(8)陈列药品的管理;(9)拆零药品的管理;(10)药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的管理;(11)药品分类管理规定和处方的管理;(12)有关记录和凭证的管理;13)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14)近效期药品、不合格药品和退货药品的管理;(15)质量事故、质量查询和质量投诉的管理;(16)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规定;(17)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的

实际测量应使用标准计量器具(例如:皮尺、卷尺等)。

实际测量与最近药品零售企业的可行进距离以行人步行最短距离为原则。涉及经营场所在整体建筑物(如商场、超市等)内的,测量以外层门中心到外层门中心的最短距离为准。

实际测量店堂使用面积以药品经营的总使用面积为原则。涉及经营场所在整体建筑物(如商场、超市等)内的,测量以外层柜台外沿以内的总使用面积为准。

第六章

验收结果评定

第三十四条 现场验收时,应逐项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逐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定。

第三十五条 现场验收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的,评定为验收合格;现场验收结果有不符合本标准,或有缺项、项目不完整、不齐全的,评定为验收不合格。

药品标准 篇5

一、检查评定原则及方法

1、根据《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14号令)、《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制定本检查评定标准。

2、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规定,新开办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方可申请药品注册,取得药品注册证后,再进行药品GMP认证。鉴于新开办企业的申请周期较长,故在保证药品质量及安全的前提下,本检查评定标准以检查硬件设施为主。

3、本检查评定标准适用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成药、血液制品、生物制品、放射性药品、诊断试剂、药用辅料(空心胶囊除外)等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增加生产范围)核发。

4、本标准共有检查项目111项。检查评定时,应根据检查范围对照本检查评定标准,确定相应的检查项目和内容。现场检查报告中应明确现场检查涉及检查项目项数。

5、现场检查时,应对所列项目及其涵盖内容进行全面检查;应逐项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评定。凡属不完整、不齐全的项目,称为缺陷项目。

6、结果评定:

缺陷项目

结果

≤30%

通过检查

>30%

未通过检查

二、新开办药品生产企业检查评定标准

1、机构与人员(共6条)0101企业应建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各级机构和人员的职责。

0102 应配备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并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0103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应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经验。

0104中药制剂生产企业主管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负责人应具有中药专业知识。

0105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部门负责人应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0106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2、厂房与设施(共44条)

0201企业药品生产环境应整洁,附近无污染源。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总体布局应合理;不互相妨碍。0202药品生产企业应具有相对独立的生产区域。

0203厂房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及其所要求的空气洁净度等级进行合理布局。

0204同一厂房内的生产操作之间和相邻厂房之间的生产操作相互不应妨碍。

0205厂房应有防止昆虫和其它动物进入的设施。0206生产区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0207储存区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

0208仓储区应保持清洁和干燥,安装照明和通风设施。物料取样应具有相适应的空气净化措施。

0301中药材的前处理、提取、浓缩和动物脏器、组织的洗涤或处理等生产操作应与其制剂严格分开。

0302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提取、浓缩、蒸、炒、炙、煅等厂房应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

0303中药材的蒸、炒、炙、煅等厂房应有良好的通风、除尘、除烟、降温等设施。

0304中药材的筛选、切片、粉碎等操作应有有效的除尘、排风设施。0305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提取、浓缩等厂房应有良好的排风及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等设施。

0306中药生产的非洁净厂房地面、墙壁、天棚等内表面应平整,易于清洁,不易脱落,无霉迹,不应对加工生产造成污染。

0307净选药材的厂房应设拣选工作台,工作台表面应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

0308非创伤面外用中药制剂及其特殊制剂的生产厂房门窗应能密闭,必要时有良好的除湿、排风、除尘、降温等设施。

0309用于直接入药的净药材和干膏的配料,粉碎、混合、过筛等应按洁净室管理。厂房门窗应能密闭,有良好的通风、除尘等设施。0310中药生产企业相配套的中药前处理或提取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0401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和储存的厂房及其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0402原料药中间产品的质量检验与生产环境有交叉影响时,其检验场所不应设置在该生产区域内。

0501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之间应设置缓冲设施,洁净室(区)人流、物流走向应合理。

0502进入洁净室(区)的空气应按规定净化。

0503不同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洁净室(区)之间的人员和物料出入,应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0504洁净室(区)的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耐受清洗和消毒。

0505洁净室(区)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应成弧形或采取其他防死角污染的措施。

0506洁净室(区)内应使用无脱落物、易清洗、易消毒的卫生工具,其存放地点不应对产品造成污染,并限定使用区域。

0507洁净室(区)内各种管道、灯具、风口等公用设施应易于清洁。0508洁净室(区)的照度应与生产要求相适应,厂房应有应急照明设施。

0509洁净室(区)的净化空气如可循环使用,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0510洁净室(区)的窗户、天棚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或天棚的连接部位应密封。

0511空气洁净度等级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静压差应符合规定,相对负压处应有压差指示装置,与空气洁净度等级不同的连接处应有防止空气倒流措施。

0512洁净室(区)的水池、地漏不应对药品产生污染,百级洁净室(区)内不应设置地漏。

0513 万级洁净室(区)使用的传输设备不应穿越较低级别区域。0514非无菌药品产尘量大的洁净室(区)经捕尘处理不能避免交叉污染时,其空气净化系统是否利用回风。非无菌药品空气洁净度等级相同的区域,产尘量大的操作室应保持相对负压。

0515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干燥空气、压缩空气和惰性气体应经净化处理。

0516洁净室(区)内的称量室或备料室空气洁净度等级应与生产要求一致,应有捕尘设施,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0601生产青霉素类等高致敏性药品应使用独立的厂房与设施、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其分装室应保持相对负压,分装室排至室外的的废气应经净化处理并符合要求,分装室排风口应远离其他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

0602生产β-内酰胺结构类药品与其它类药品生产区域应严格分开,使用专用设备和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

0603性激素类避孕药品生产厂房与其它药品生产厂房应分开,应装有独立的专用空气净化系统,气体排放应经处理至符合要求后排放。0604生产激素类、抗肿瘤类化学药品不应与其它药品使用同一设备和空气净化系统;不可避免时,应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必要的验证。0801实验室、中药标本室、留样观察室应与生产区分开。0802生物检定、微生物限度检定应分室进行。

0803对有特殊要求的仪器、仪表应安放在专门的仪器室内,有防止静电、震动、潮湿或其他外界影响的设施。

0804实验动物室应与其他区域严格分开。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动物室、质量检定动物室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实验动物管理规定。

3、设备(共18条)

0901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应符合生产要求、易于清洗、消毒或灭菌,便于生产操作和维修、保养,并能防止差错和减少污染。0902灭菌柜的容量应与生产批量相适应,生产用灭菌柜应具有自动监测及记录装置。

0903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应光洁、平整、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与药品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药品。

0904与中药材、中药饮片直接接触的工具、容器表面应整洁、易清洗消毒、不易产生脱落物。

0905与药液接触的设备、容器具、管路、阀门、输送泵等应采用优质耐腐蚀材质,管路的安装应尽量减少连(焊)接处。

0906过滤器材不应吸附药液组分和释放异物,禁止使用含有石棉的过滤器材。

0907设备所有的润滑剂、冷却剂等不应对药品或容器造成污染。0908与设备连接的主要固定管道应标明管内物料名称、流向。0909生产和检验用仪器、仪表、量具、衡器等适应范围、精密度应符合生产和检验要求。

0910非无菌药品的干燥设备进风口应有过滤装置,出风口应有防止空气倒流装置。

1001纯化水的制备、储存和分配应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和污染。纯化水管道系统应循环。

1002注射用水的制备、储存和分配应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和污染,注射用水管路系统应循环。储罐的通气口应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储存应采用80℃以上保温、65℃以上保温循环或4℃以下存放。

1003储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应无毒、耐腐蚀,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避免死角、盲管,储罐和管道应规定清洗、灭菌周期。

1004水处理及其配套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应能确保供水达到设定的质量标准。

1101不合格的物料应有专区存放地点。

1102有特殊要求的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应具有相应的储存设施或条件。

110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药材)、易制毒化学品、化学危险品应设有专库或专柜,并有专人管理。

1104标签、使用说明书及按标签管理的包装材料应设有专库或专柜。

5、卫生(共6条)

1201更衣室、浴室及厕所的设置不应对洁净室(区)产生不良影响。1202工作服和工作鞋的选材应与生产操作和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相一致,并不得混用。洁净工作服的质地应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物。

1203无菌工作服的式样及穿戴方式应能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1202 企业是否有工作服和工作鞋的选材、式样、穿戴方式的规定。1204不同空气洁净度等级使用的工作服应分别清洗、整理,必要时能消毒或灭菌,工作服应制定清洗周期。

1205 十万级及以上洁净级别区域的洁净工作服应在洁净室(区)内洗涤、干燥、整理,并有灭菌设施。

1206企业是否有环境、厂房、设备、人员等卫生管理制度和清洁规程。

6、验证(共2条)

1301企业应根据验证对象建立验证小组,提出验证项目、制定验证方案。

1302验证方案内容应包括空气净化系统、工艺用水系统和主要设备。

7、生产管理(共6条)

1401企业应按已批准的工艺起草拟生产品种的生产工艺规程。1402药品生产过程应有防止尘埃产生和扩散的有效措施。1403同一操作间内的数条包装线应采取有效隔离。

1404应有防止物料及产品所产生的气体、蒸汽、喷雾物或生物体等引起的交叉污染措施。

1405原料药生产使用敞口设备或打开设备操作时,应有避免污染措施。物料、中间产品和原料药在厂房内或厂房间的流转应有避免混淆和污染的措施。

1406拣选后药材的洗涤应使用流动水。

8、质量管理(共3条)

1501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部门,直接受企业负责人领导。并按要求明确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的各项职责。

1502应有与拟生产药品生产规模、品种、检验要求相适应的场所、主要仪器和设备。1503对拟生产品种的原料和成品应制订质量标准并提供制订依据。

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生产范围验收还应检查以下条款:(共26条)0107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和质量管理负责人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细菌学、病毒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医学、药学等),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0701生产用菌毒种与非生产用菌毒种、生产用细胞与非生产用细胞、强毒与弱毒、死毒与活毒、脱毒前与脱毒后的制品和活疫菌与灭活疫苗、人血液制品、预防制品等加工或灌装不应同时在同一生产厂房内进行。

0702生产用菌毒种与非生产用菌毒种、生产用细胞与非生产用细胞、强毒与弱毒、死毒与活毒、脱毒前与脱毒后的制品和活疫苗与灭活疫苗、人血液制品、预防制品等贮存应严格分开。0703不同种类的活疫苗的处理、灌装应彼此分开。

0704强毒微生物操作区应与相邻区域保持相对负压,并有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排出的空气不得循环使用。

0705芽胞菌制品操作区应与相邻区域保持相对负压,并有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排出的空气不得循环使用,芽胞菌制品的操作直至灭活过程完成之前应使用专用设备。

0706各类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涉及高危致病因子的操作,其空气净化系统等设施应符合特殊要求。

0707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某些特定活生物体阶段的设备应专用,并在隔离或封闭系统内进行。

0708卡介苗生产厂房和结核菌素生产厂房应与其它制品生产厂房严格分开,卡介苗生产设备要专用。

0709炭疽杆菌、肉毒梭状芽胞杆菌和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制品应在相应专用设施内生产。

0710设备专用于生产孢子形成体,当加工处理一种制品时应集中生产,某一设施或一套设施中分期轮换生产芽胞制品时,在规定时间内应只生产一种制品。

0711生物制品生产的厂房与设施不应对原材料、中间体和成品存在潜在污染。

0712聚合酶链反应试剂(PCR)的生产和检定应在各自独立的建筑物中进行,防止扩增时形成的气溶胶造成交叉污染。

0713生产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等检测试剂,在使用阳性样品时,应有符合相应规定的防护措施和设施。

0714生产用种子批和细胞库,应在规定储存条件下专库存放,并只允许指定的人员进入。

0715以人血、人血浆或动物脏器、组织为原料生产的制品应使用专用设备,并与其它生物制品的生产严格分开。

0716使用密闭系统生物发酵罐生产生物制品可以在同一区域同时生产(如单克隆抗体和重组DNA制品)。

0717各种灭活疫苗(包括重组DNA产品)、类毒素及细胞提取物,在其灭活或消毒后可以与其他无菌制品交替使用同一灌装间和灌装、冻干设施。但在一种制品分装后,必须进行有效的清洁和消毒,其清洁消毒效果应定期验证。

0718操作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应在专门的区域内进行,并应保持相对负压。

0719有菌(毒)操作区与无菌(毒)操作区应有各自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来自病原体操作区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0720来自危险度为二类以上病原体的空气应通过除菌过滤器排放,滤器的性能应定期检查。使用二类以上病原体强污染性材料进行制品生产时,对其排出污物应有有效的消毒设施。

0721采用动物和人源组织等生物材料制备的药品生产企业,应设置和生产工艺相配套的前处理工序。

0722用于加工处理活生物体的生物制品生产操作区和设备应便于清洁和去除污染,能耐受熏蒸消毒。

0911生物制品生产使用的管道系统、阀门和通气过滤器应便于清洁和灭菌,封闭性容器(如发酵罐)应用蒸汽灭菌。

1005生物制品生产用注射用水应在制备后6小时内使用;制备后4小时内灭菌,72小时内使用。

药品标准 篇6

黑龙江省开办药品零售单体企业验收标准

第一节 质量管理文件

第一条

企业应当具有与其经营范围和规模相适应的经营条件,包括组织机构、人员、设施设备、质量管理文件,并按照规定设置计算机系统。

第二条

企业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质量管理文件。包括质量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档案、记录和凭证等,并对质量管理文件定期审核、及时修订。

第三条 药品零售质量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药品采购、验收、陈列、销售等环节的管理,设置库房的还应当包括储存、养护的管理;

(二)供货单位和采购品种的审核;

(三)处方药销售的管理;

(四)药品拆零的管理;

(五)特殊管理的药品和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的管理;

(六)记录和凭证的管理;

(七)收集和查询质量信息的管理;

(八)质量事故、质量投诉的管理;

(九)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

(十)药品有效期的管理;

(十一)不合格药品、药品销毁的管理;

(十二)环境卫生、人员健康的规定;

(十三)提供用药咨询、指导合理用药等药学服务的管理;

(十四)人员培训及考核的规定;

(十五)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规定;(十六)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十七)执行药品电子监管的规定;(十八)其他应当规定的内容。

第四条

企业应当明确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采购、验收、营业员以及处方审核、调配等岗位的职责,设置库房的还应当包括储存、养护等岗位职责。

第五条

质量管理岗位、处方审核岗位的职责不得由其他岗位人员代为履行。

第六条 药品零售操作规程应当包括:

(一)药品采购、验收、销售;

(二)处方审核、调配、核对;

(三)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

(四)药品拆零销售;

(五)特殊管理的药品和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的销售;

(六)营业场所药品陈列及检查;

(七)营业场所冷藏药品的存放;

(八)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和管理;

(九)设置库房的还应当包括储存和养护的操作规程。第七条

企业应当建立药品采购、验收、销售、陈列检查、温湿度监测、不合格药品处理等相关记录,做到真实、完整、准确、有效和可追溯。

第八条

通过计算机系统记录数据时,相关岗位人员应当按照操作规程,通过授权及密码登录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的录入,保证数据原始、真实、准确、安全和可追溯。

电子记录数据应当以安全、可靠方式定期备份。

第二节 组织机构与人员

第九条

企业、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无《药品管理法》第76条、第83条规定情形的。

第十条

企业应当设置质量管理部门或者配备质量管理人员,行使质量管理职能,在企业内部对药品质量问题具有裁决权。

第十一条

企业负责人是药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负责企业日常管理,负责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质量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人员有效履行职责,确保企业按照本规范要求经营药品。

第十二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企业负责人应当具备执业药师资格。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执业药师,负责处方审核,指导合理用药。

第十三条

质量管理、验收、养护、采购人员应当具有药学或者医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学历或者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称。从事中药饮片质量管理、验收、采购人员应当具有中药学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药学专业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营业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县城(含)以下零售药店营业员可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应当具有中药学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备中药调剂员资格。

第十四条

企业各岗位人员应当接受相关法律法规及药品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

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对直接接触药品岗位的人员进行岗前 及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患有传染病或者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的疾病的,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

第三节 设施与设备

第十六条

企业的营业场所应当与其药品经营范围、经营规模相适应,并与药品储存、办公、生活辅助及其他区域分开。

第十七条 营业场所应当具有相应设施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药品受室外环境的影响,并做到宽敞、明亮、整洁、卫生。

第十八条

营业场所应当有以下营业设备:

(一)货架和柜台;

(二)监测、调控温度的设备;

(三)经营中药饮片的,有存放饮片和处方调配的设备;

(四)经营冷藏药品的,有专用冷藏设备;

(五)经营第二类精神药品有符合安全规定的专用存放设备;

(六)药品拆零销售所需的调配工具、包装用品。

第十九条

营业设备摆放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按剂型、用途以及储存要求分类陈列,并设置醒目标志,类别标签字迹清晰、放置准确;

(二)药品放置于货架(柜),摆放整齐有序,避免阳光直射;

(三)处方药、非处方药分区陈列,并有处方药、非处方药专用标识;

(四)处方药不得采用开架自选的方式陈列和销售;

(五)外用药与其他药品分开摆放;

(六)拆零销售的药品集中存放于拆零专柜或专区;

(七)中药饮片柜斗谱的书写应当正名正字;

(八)经营非药品应当设置专区,与药品区域明显隔离,并有醒目标志。

第二十条

企业应当建立能够符合经营和质量管理要求的计算机系统,配齐电子监管所需设备,满足药品电子监管的实施条件。

第二十一条

企业设置库房的,应当做到库房内墙壁、顶棚光洁,地面平整,门窗结构严密;有可靠的安全防护、防盗等措施。

第二十二条

仓库应当有以下设施设备:

(一)药品与地面之间有效隔离的设备;

(二)避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设备;

(三)有效监测和调控温湿度的设备;

(四)符合储存作业要求的照明设备;

(五)验收专用场所;

(六)不合格药品专用存放场所;

(七)经营冷藏药品的,有与其经营品种及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用设备。

第二十三条

经营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当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储存设施。

第二十四条

储存中药饮片应当设立专用库房。

第二十五条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计量器具、温湿度监测设备等定期进行校准或者检定。

第四节 销售管理

第二十六条

营业人员应当佩戴有照片、姓名、岗位等内容的工作牌,是执业药师和药学技术人员的,工作牌还应当标明执业资格或者药学专业技术职称。在岗执业的执业药师应当挂牌明示。

第二十七条

企业销售药品应当开具销售凭证,内容包括药品名称、生产厂商、数量、价格、批号、规格等,并做好销售记录。

第二十八条

药品拆零销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负责拆零销售的人员经过专门培训;

(二)拆零的工作台及工具保持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污染;

(三)做好拆零销售记录,内容包括拆零起始日期、药品的通用名称、规格、批号、生产厂商、有效期、销售数量、销售日期、分拆及复核人员等;

(四)拆零销售应当使用洁净、卫生的包装,包装上注明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批号、有效期以及药店名称等内容。

第二十九条

企业应当建立药品召回记录,协助药品生产企业履行召回义务,控制和收回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

第三十条

非本企业在职人员不得在营业场所内从事与药品销售相关活动。

第三十一条

企业应当在营业场所公布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电话,设置顾客意见簿,及时处理顾客对药品质量的投诉。

第三十二条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规定,收集、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第五节 企业综合评审和验收结果评定

受理申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的现场验收,应对以上条款逐项进行检查、评定,并作出公平、公正的评价。

第七届药品标准物质委员会成立 篇7

近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第七届药品标准物质委员会在京成立,桑国卫为名誉顾问,于德泉教授,俞永新研究员为顾问。李云龙为主任委员。第七届药品标准物质委员会将承接保证标准物质管理的科学性,审评、考核的公正性,提高药品标准物质的研究和标定工作质量的重任,同时在控制药品生产、提高和保证药品质量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适应全国食品药品监管形势的不断发展,中检所将按照“完善机制、提高质量、保证供应”的总体要求,充分运用和发挥各个环节的作用,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药品标准 篇8

关键词:课程定位;设计理念;内容选取

课程标准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选择教材、确定考核方式的重要依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课程标准必须依据职业岗位需求进行准确描述,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改进,依据职业标准变化适时调整,做到定位清晰、目标明确,内容标准和考核标准细化,效果评价充分。

新版GSP借鉴了国外药品流通管理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明确对药品流通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提出新的要求,规定药品生产企业销售药品、流通中其他涉及药品储存、运输的活动都必须符合GSP的相关要求,弥补了以往药品流通过程中的监管空白。

新版GSP管理规范出台后,与之相应的药品经营管理类课程的课程标准也将随之发生变化,需要适时修订。下面就以药房药品管理实务课程为例,介绍一下高职药品经营管理类课程标准的制定。

一、课程定位

药房药品管理实务是药学专业核心课程,是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以药房经营管理流程为主线,以药店选址与开办、库房管理、药品陈列管理、店面销售等工作任务为核心,全面培养学生从事药房工作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一门综合应用性课程。

二、课程设计理念

针对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药品经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分析药类行业职业岗位(群)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药房工作能力为重点,基于药房药品管理岗位工作过程,开发和设计本课程。形成以“课程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课程;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教学理念。

三、課程设计思路

社会调研→确定课程教学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序化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确定考核方式。

四、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药品采购程序及首营企业、首营品种的认定工作;掌握药品验收流程;掌握药品仓库分类存放原则;掌握药品养护措施;掌握药房药品陈列原则;掌握药品流通过程质量管理。

(2)熟悉药店选址、布局及人员配备;熟悉药品外观鉴别内容和简易鉴别方法;熟悉药房药品销售技巧;熟悉药店药品盘点、收银过程及要点;熟悉GSP认证程序;熟悉药品养护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处理方法。

(3)了解药店的开办条件和程序;了解药品采购计划编制原则和方法;了解药品召回制度;了解营业员服务规范。

2.能力目标

能够自我策划开办药店;能根据药品库存情况制订采购计划,并根据计划进行药品采购;能对药品进行外观鉴别和简易鉴别;能够根据药品品种及性质进行合理的药库分类存放;能够根据药品性质进行合理养护;能够对不同药品进行合理的门店陈列,能够对药品进行销售与售后管理,能够进行药品盘点与收银工作;能全程监控药品质量。

3.素质目标

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岗位工作任务具有较强的领悟性和执行力;养成团结协作、沟通顺畅的职业素质;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以及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协调管理能力。

五、课程内容选取

六大项目,分别为开办药房、药房药品采购管理、药房药品验收管理、药房药品贮存与养护管理、药房药品销售管理、药房药品质量管理。

六、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其教学流程为“①创设情境提出任务→②告知学习内容及目标→③知识学习→④任务实施→⑤讨论评价→⑥任务整改→⑦职业素养教育→⑧布置新任务”八个环节。

2.教学方法

药房药品管理不是“教”会的,而是“做”会的,综合运用解决问题式、课堂讨论式、角色扮演、课堂演示、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不但要教授相关知识,训练药房药品管理工作的能力,更要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同时促进学生相互沟通、相互协调。

七、教学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过程性考核由学习态度、阶段考核和期末考核三部分组成,学习态度权重为25%(出勤5%、作业5%、课堂提问15%),阶段考核权重40%(自我评价10%、小组互评15%、教师评价15%),期末考核的权重为35%。

按照课程顺序从前往后,两个任务为一个阶段,将考核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考核,取三个阶段的平均分计入阶段考核成绩。

参考文献:

袁丽娟,腾步洋.高职GSP实施技术课程实训教学研究[J].价值工程,2013(34).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国家新版GSP规范下的药品经营管理类课程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3020147)。

药品标准 篇9

项目 企业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无药品管理法第76条,第83条规定的情形。药品管理法第76条规定:从事药品生产,销售假药及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企业或其他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第83条:违反本法规定,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资料样品或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生产许可证>《医疗制剂许可证>>,或者撤销药品批准证明,五年内不受理此申请,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企业负责人,企业质量负责人应具有执业药师或药师资格《含中药师》以上技术职称。营业场所在200平方米《含》以上的,质量负责人应具有执业药师资格。企业应设置质量管理机构或质量管理人员。企业管理机构负责人或质量管理人员应具有执业药师或药师以上职称。企业营业场所营业面积每超出开办标准150米,需增加一名执业药师资格或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药学技术人员。企业质量管理机构或质量管理人员,具体负责企业药品质量管理工作,行驶管理职能,在企业内部对药品质量具有裁决权。企业负责人,企业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处方审核人员应在职在岗,不得在其他单位兼职。7 企业从事药品验收,养护工作的人员以及营业员须经相应的专业培训或岗位培训并经所在地地级市(含)的以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方可上岗。国家有就业准人规定,从其规定。企业从事药品管理,验收,养护,保管以及营业员等直接接触药品岗位工作的人员应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患有精神病或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疾病的患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岗位工作。申请经营处方药的零售企业必须配备2名以上处方审核人员,处方审核人员应具有执业药师资格或药师以上技术职称,有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经营范围的,应配备一名中药师以上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的人员。企业应有与经营药品规模相适应的营业场所。经营处方药的,使用面积不小于60平方米未设置药品仓库的,应有退货药品区,不合格药品区,并有明显标志,实行色标管理。上述面积指同一平面上的连续面积。在大型超市等其他商业企业内设立零售药店的,必须具有独立的区域。12 企业营业场所,仓库,办公生活等区域应分开一定距离或有效物理隔离。13 企业营业场所和药品仓库应环境整洁,无污染物,地面和墙壁平整,清洁。14 企业营业场所,营业用货架,柜台齐备。在营业场所陈列布局,应具有药品与非药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明显分类标识,并在药品营业区显眼位置标示处方的警示语与非处方药的忠告语。处方药区域不得设计为开架形式。同时要在店堂明示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的资料。药品经营场所陈列布局,应有药品剂型或用途分类摆放标识,现场验收时不得购进和摆放药品(空架验收)药品营业场所应有调节温,湿度的设施设备。必要安装空调,玻璃门,窗等与外界有效间隔的设施。经营生物制品的,应配备容积为0.15立方米以上的冷藏设备。阳光可直晒得药品陈列区域应有遮光设施。从事药品拆零销售业务的,应设置拆零药品专柜和专用记录本。药品拆零销售使用的工具,包装袋应清洁和卫生,包装袋上写明药品名称,规格,服法,用量,有效期等内容。企业对购进药品,验收,储存等环节实行计算机管理,并实现与总部或者受委托的药品供货企业间的计算机互联。21 中药饮片抖前应写正名正字。经营中药材,中药饮片应在营业场所设置独立区域,与制剂分开;并应配置所需的调配处方和临方炮制的设备。企业应配备合格的衡器以及清洁卫生的药品调剂工具,包装用品等。24 企业应在营业店堂明示服务公约,公布监督电话和设置顾客意见簿。25 企业设置的药品仓库,必须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 26 企业在营业店堂内进行的广告宣传,应符合有关规定 企业应制定具有保证所经营药品质量的管理制度。企业制定的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有关业务和管理岗位的质量责任(2)药品购进的管理制度(3)药品验收的制度

(4)药品陈列的管理制度(5)药品陈列的管理制度

(6)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审核的规定(7)药品销售及处方的管理规定(8)拆零药品的管理规定

(9)质量事故的处理和报告的规定(10)质量查询,质量投诉的管理规定(11)质量信息的管理规定

(12)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规定

(13)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的管理规定(14)服务质量的管理规定

(15)经营中药饮片的,有符合中药饮片购,销,存管理的规定 企业建立真实完整的药品购进,质量验收记录,并建立下列药品质量管理记录

(1)药品养护记录(2)处方药销售记录(3)中药处方调剂记录(4)药品拆零销售记录

(5)药品质量事故处理记录(6)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记录(7)不合格药品台帐

(8)首营企业审核记录(9)首营品种审核记录(10))近效期药品催销记录 企业购进药品应以质量为前提,从合法的企业进货,审核购进入药品的合法性,并建立合格供货档案(连锁企业可由总部统一建立)

说明

共29项,其中关键项目(条款字体为红色)15项,一般项目14项。

二 现场验收时,应逐项进行全面检查,并逐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定。

药品标准 篇10

第三十六章 标准化法及药品研究管理规范

[a型题]1 我国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 a 制定标准 b 组织实施标准 c 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d 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e 制定标准和组织实施标准答案2 必须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的单位是 a 从事科研的单位和个人 b 从事科研、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 c 从事生产的单位和个人 d 从事经营的单位和个人 e 从事信息产业的单位和个人答案3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适用于 a 药品进行各期临床试验 b 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 c 药品进行各期临床试验,包括人体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试验 d 药品生物等效性试验 e 药品的毒性试验答案4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适用于 a 进行药品筛选研究的单位 b 进行药品安全性评价的研究单位 c 药品毒性试验研究单位 d 药品临床研究单位 e 为申请药品注册而进行的非临床研究。从事非临床研究的机关必须遵守本规范答案[b型题](5~9题)a 国家标准b 行业标准c 企业标准 d 地方标准e 强制性标准5 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答案6 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的是答案7 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答案8 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答案9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也无地方标准的,为组织生产有所依据,应当制定相应的答案

药品标准 篇11

【关键词】药品;零售;企业;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R7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572-01

不合格药品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药品合格与否至关重要,同时药品零售业对于不合格药品的质量控制更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药品领域对于药品零售企业不合格药品的管理虽然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随着我国医药领域的发展和进步,现有的对该方面的研究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药品领域的发展。因此,在今后的药品领域的发展中,要加强对药品零售企业不合格药品管理的研究,并且在不断的研究中,将对药品零售企业不合格药品的管理纳入到药品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从而促进药品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一.药品零售企业不合格药品管理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1)对不合格药品的界定尚有不清晰之处;

(2)处理不合格药品的相关责任岗位及岗位责任不够明确;

(3)对不合格品的全过程监控易留于形式,尚有不足之处。

二.如何进行有效地进行不合格药品的全程控制性管理

以上可以看出,我国药品零售企业不合格药品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且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医药领域的发展带来的一定的威胁,更加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因此,我国医药领域必须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研究,加强对不合格药品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不断的寻找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根据原因,对症下药,找出解决的措施。为了加强药品零售企业对于不合格药品的管理,本文在此对不合格药品的全程控制性管理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希望能够为药品领域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2.1清晰地界定不合格药品所包括的范围:

(1)质量验收人员在进货验收或销后退回药品验收时发现的外观质量及包装质量不符合法定质量标准的药品;

(2)药品所含成份或成份含量與国家药品标准不符合的;

(3)应标明却未标明有效期的、超过有效期的、或者更改有效期的药品;

(4)不注明或者更改产品批号的药品;

(5)被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包装容器污染的药品;

(6)过期失效、霉烂变质及有其他质量问题的药品;

(7)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抽查检验不合格的药品;

(8)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抽样送检确认不合格的药品;

(9)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出通知禁止销售的药品。

2.2明确不合格药品管理的责任部门及人员

检查验收员、保管员/养护员:负责不合格药品或可疑为不合格药品的报告工作。质量管理员:负责不合格药品的确认、查询、通报和监管处理。质量管理员、采购员:负责不合格药品的处理和监销工作。财务部:负责不合格药品的报损和账务处理工作。不合格药品的全程控制管理法:

(1)报告:企业的任何部门,特别是质量验收、养护和保管部门,若发现有质量可疑的药品,应立即将其放入待验区,相关人员填写《不合格药品报告确认表》,报质量管理员复检,由质量管理员进行确认和处理,其他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对可疑药品进行处理。

(2)复检,分清质量责任:质量管理员应对可疑药品进行复检,确为不合格药品的查明原因,分清质量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及预防措施并上报经理审批。有效预防企业其他环节出现类似问题,并消除隐患。分清质量责任一般以验收前后作为分界点加以判定,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a.入库验收发现的不合格药品由供货单位负责,企业只需做拒收和退货处理;

b.入库验收把关不严,使不合格药品进入企业的,由验收部门负责;

c.在库养护和陈列检查不得法,造成不合格药品出现,由养护部门负责;

d.营业员对柜台陈列药品保管不当,造成不合格药品出现,由当事人负责;无论何种原因,质量管理员均需填写《不合格药品报告确认表》,分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和预防措施。

(3)移库:企业应设立不合格库(区),悬挂红底白字的不合格药品库(区)标志。不合格药品应集中存放在不合格库(区),由仓储部门专人管理,并填写5不合格药品登记表6,对不合格药品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出现错收错发等质量事故。

(4)处理:不合格药品的处理通常包括两种情况:

a.退换货处理:通知企业业务部门,联系供货商及厂家办理退货或换货,同时填写《退货通知单》。办理退换货时要有供货商提供的加盖企业红章的正式票据,注明日期、品名、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零售价等内容。

b.报损销毁处理:不能办理退换货的不合格药品,由企业报损,统一销毁。保管员应每月填写《不合格药品报损审批表》,部门主管、企业质量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审批后,通知业务、保管、财物等部门对报损药品实施销帐,报损的不合格药品应存放于不合格库(区),等待统一销毁,保管员不得擅自移动。待销毁的不合格药品,保管员应填写《不合格药品处理销毁记录》,企业质量负责人及企业负责人审批,质量管理机构组织相关人员对不合格药品的销毁进行监督,并在销毁记录上签字。销毁不合格的特殊管理药品时,应上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下销毁。销毁可根据药品剂型不同分别采用捣碎、粉碎后与水混合倒掉、液体直接倒掉、外包装撕毁等方式,需在销毁记录中详细注明。

(5)分析汇总:

每月由不合格药品的发现部门填写《不合格药品情况汇总表》,汇总交质量管理员。及时汇总不合格药品的处理情况,对分析不合格药品出现的原因、处理情况是否得当、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控制过程,有效杜绝不合格药品进入流通领域具有深远的意义。不合格药品的各岗位处理流程先后为:验收员、保管员;养护员;质量管理员;采购员:按照《购进退回程序6》办理。财务部门:按照《药品报损程序》,负责不合格药品的报损及帐务处理工作。

以上总结了本店对于不合格药品的一些管理实践,仅供药品零售企业参考。规定是死的,管理是活的,企业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使不合格药品的管理流程更加完整适宜,不断总结完善。

三、结语:综上所述,药品零售企业不合格药品的管理在药品的发展领域当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对于不合格药品的管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相关的事项也比较复杂,所以,这一工作内容给药品零售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然而,对于不合格药品的管理涉及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所以,必须要认真对待。因此,在今后的药品领域的发展中,要加强对药品零售企业不合格药品的管理,并且从药品的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研究出有利于药品零售企业管理不合格药品的方法和措施,促进我国药品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靳雪妍.药品零售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8)

[2]王倩楠,叶桦.关于调整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制度的建议[J].中国药事.2010(03)

上一篇:农行员工个人述职报告范文大全下一篇:必修一《赤壁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