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高中生物教研组教学计划

2024-06-03

中学高中生物教研组教学计划(共13篇)

中学高中生物教研组教学计划 篇1

2014学年汾口中学高中生物教研组

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本教研组共有6位组员,高三2人,汪华忠、程智花,高二4人,邱雷、龙娇、杨小兰、章祥红

一、本学期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以“关注课堂,以生为本”为工作主线,并注意整合教学方法,研究新高考及课程改革,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各年级的工作目标:

(一)高二年级

1.努力做好本学科的入门教学:高二年级刚接触生物这门学科,开始时适当放慢进度,通过实验、课件、生动形象的比喻,进行直观教学,便于学生理解微观领域的生物学知识;通过与学生交流沟通,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喜欢生物这门学科。

2.认真做好练习的选编工作:要求难易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力求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并及时调整,使作业更有针对性,能真实地反映教与学的情况。

3.做好细胞模型制作评比工作:为了更好地理解掌握细胞的微观结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高二学生进行细胞模型的制作和评比,要求人人动手,小组合作,评比优秀作品并在全校展览。

4.做好生物竞赛的辅导工作:尽早选好选准参加竞赛辅导的学生,辅导老师要定内容、定时间、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二)高三年级

1.认真研究《学科指导意见》、《教学大纲》和各地各年份的高考试卷,摸索命题规律。

2.认真做好选修模块的教学,并通过年级段安排的练习考试,加强对模块内容的记忆、理解和掌握。

3.踏踏实实做好生物第一轮复习工作,对《必修》、《选修》的知识加强梳理整合,通过构建知识网络,把书读薄;通过重难点分析挖掘,把书读厚;通过考题回放,明白高考的要求。

4.初步商定每周做一份生物综合卷,通过滚动练习,减少知识的遗忘。5.认真做好学生的培优辅差工作。

各年级认真出好月考、期中考试卷,考后认真做好试卷分析讲评工作,查找原因,调整教学的进度、难度。

二、具体举措

(一)加强学科内组风建设

1、开展教学改革与教育科研,浓厚教研气氛

(1)在新的高考模式的下,要求各位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在自己本职工作中,积极进行教学研究。

第一:以备课组为单位,以制定的年级教学目标和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为目标进行教学研究,第二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提倡不同的教师在上同一内容的课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每个老师的不同优势,形成“个性化”的教学。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生物课乐学、爱学、会学。

(3).加强与兄弟学校的学习与交流、协作工作,认真研究高考信息牢牢把握备考方向和命题特点,发扬优势找出差距和弱点针对性地做好备考工作,确保高考工作目标的实现。

2、落实目标责任制和备课组负责制,抓好日常教学管理,确保阶段性教学目标的完成(1)抓好常规管理,做到教研有计划、有要求、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有制度,使常规工作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教研组活动每周周一上午第1~2节。

(2)规范备课,备好课:每个备课组都实行集体备课制度,要求严格按照学校拟定的集体备课程序认真执行,各年级具体要求如下:

高三生物:上课必须有三个环节:知识归纳、考点训练、检查巩固,切实保证每一节课都是高效的课堂。

高二生物:备课时侧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狠抓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教学方法和备考策略。研究文科班如何备课、上课,完成教学任务。理科班的备考方法,早日进入备考状态。

(3)科学组织课堂教学,上好课。教学要瞄准目标,精讲多练,有的放矢;积极实施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传授学生解题的基本技巧;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切实落实好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学生作业实行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外作业要适量。所有作业要符合培养学生能力的价值取向。

(4)组织公开课活动,进行教学经验交流,本学期安排一节校级示范课,每人上一节公开课,认真评课。

(二)校本教研

校本研修是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目标,针对学校和教师实际,自主确立研修目标、内容、方式。是以学校教研组为主体,进行管理和组

织,在“想当前教师所想,急当前教师所急”解决教学上的实际问题,有助于学用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学校改革和发展。

1.每位老师开设一节校内公开课,要求围绕某一主题:如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如何上好实验课?青年教师同上一节课活动等,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课后要认真组织讨论,各抒见解,不仅使开课者提高,还要使听课者也受益,及时做好记录,上传到校园网。

2.除组内公开课外,每周进行一次定主题、定人员、定时间的集体备课,做好记录;平时则要经常性地讨论,交谈教学得失。

3.每位老师要努力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积极投入到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积极参加校组织的生本学习实践观摩课

5.教师外出学习后不仅要及时传达学习的内容,还要谈自己的学习感受,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6.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以学定教”读书研讨会。

(三)加强理论学习和高考研究

1.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学里理论知识,丰富教师的头脑。

2.认真学习生物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树立高考意识。

3.在新学期中,组织教师写几篇论文,培养教师的写作能力及教学研究。

4.开展几个课型的探究。

5.进行课题的相关理论的学习与研究

中学高中生物教研组教学计划 篇2

一、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高中生物与其他学科相比, 教学和学习上更注重细节。因此,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是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果的关键。那么,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 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呢?首先, 教师对学生的规范很重要。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要及时制止学生的打闹行为, 并对上课睡觉、讲话的学生加以提醒。其次, 教师的自我规范同样重要。教师在课堂中不应该做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如随意接电话等, 应以自身的行为给学生做榜样。此外,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还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和督促, 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如错别字也是生物考试中的扣分项目, 像“囊”和“睾”等字, 很多学生由于对细节关注不足, 导致在生物考试中丢分。因此, 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 需要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去面对课堂教学, 以细心的态度来面对考试。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生物探究学习中去, 通过自主的探究和学习来获得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 注重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知识, 远比教师直接灌输的效果要好。如教师在对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进行讲解时, 可以安排学生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通过实验观察, 学生发现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 而动物细胞则没有。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通过操作显微镜、对所制作的切片进行观察及通过两种细胞的对比来得出结论, 并对显微镜的操作和观察切片的操作进行了复习与巩固, 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高中生物实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4个人一组为宜) , 可以促进学生相互间的团结和协助, 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讨论空间。学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来确定实验的方案, 并通过小组的讨论来获得最终的结果。这种团队合作的方式使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思想交流更为密切, 对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如2011年广东生物高考题中的实验题, 对叶绿素提取的实验及实验中的参数进行了提问, 并在题目的后面要求学生写出叶绿素粗产品中可能蕴含的其他色素以及检测方法。只有在实验中努力认真观察和归纳的学生, 才能轻松地回答出该问题。在叶绿色提取实验中, 使用二氧化硅来研磨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 而实验中所涉及的参数的确定靠的是学生在实验中的相互交流和讨论, 这是一个长期培养和训练的过程。通过实验教学, 学生知道提取叶绿素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准备滤纸条; (2) 画色素液细线; (3) 用层析液分离色素; (4) 观察色素带。这些答案都是学生通过日常积累和学习获得的, 所以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该注重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 为学生的知识积累创造条件。

2. 培养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不同角度、途径和方向去设想、探究多种答案, 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教师在生物教学中, 应该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 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去探索问题。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过程中, 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维引导。同时, 在面对学生所设想的多种方案时, 教师应该给予肯定,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2010年广东高考题的第28题, 题目中的第 (3) 、第 (4) 小题, 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要求较高。题目如下:“ (3) 假设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 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 (1) 他们的孩子中是否会出现克氏综合征患者? (2) 他们的孩子患色盲的可能性有多大? (4) 基因组信息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至少应该测多少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这类问题的解答, 既需要学生对课文知识有一定的理解, 也需要学生发散其思维, 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学生通过对该夫妇染色体的分析计算, 以及对染色体的分离情况进行分析来得出结论。在生物学习中, 发散性思维水平较高的学生的优势较为明显。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条件, 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水平。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兴趣 课堂导入 实际生活 问题教学情境

兴趣是人们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动力。如果对事物感兴趣,必然会乐意去探究,也会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在学习中,如果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保持愉悦的心情、良好的情绪,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进行学习,学习效率必然会有所提高。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能够掌握多少,和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具有很大的关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学习兴趣的浓厚与否,对在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性、学生的自主学习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励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学习的效率。下面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笔者的见解。

一、好的课堂导入是吸引学生的第一环节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和课堂开始的导入环节有着密切的联系。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把握好课堂导入环节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设计好课堂导入,在课堂导入环节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使学生保持住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在备课环节要认真研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好课堂导入。对于每堂课的开始教师都要认真琢磨、仔细推敲,用开场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生物的奥秘。例如,在学习“细胞”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胞的构成,利用多媒体的先进技术吸引学生。教师还可以用实例进行导入,吸引学生。例如,在学习“遗传”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家族的遗传史,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问题性教学情境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用问题性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在运用问题性教学情境进行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在进行问题设计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基础和需求,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利用既有趣味性又有质疑性的问题来带动学生。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我们生存的环境能够保持平衡?”“为什么在自然界中有些物种的数量能够保持均衡?”等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导学生进入课程的学习当中。带着疑问,学生在课堂上必然会更加集中精力,在教学环节中会紧跟教师的思路,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认识到问题教学情境对教学的重要作用,把握住问题教学情境的运用原则,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情境进行教学,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和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物知识的探索可以和我们周围的事物相联系,不管是我们周围的花草树木,还是我们生存的环境甚至于人类自身都和生物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进行生物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把生物的学习和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这种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更乐意去学习生物知识。同时,由于把生物和实际生活当中的问题相结合,符合学生的好奇心理,学生会更主动地去探索,在学习知识时,在知识的接受方面也会更容易。

在学习生物知识时,教师要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或者现象入手,并把这些事物或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又为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进行探索提供了便利条件。这种生活化的生物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生物,感受到生物随处可见,不再感到生物的神秘。

四、在生物教学中,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生物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使生物知识更加形象、更加直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物模型、实物、录像等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生物。

高中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4

工作目标:

1、通过主题性研讨活动,有针对性的解决教学中的疑难杂症。

2、通过理论引领,共同研讨,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水平,确保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任务。

3、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立足课堂,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和质量,让学生轻轻松松学生物。

4、深化生物课题研究,进一步提高生物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提升生物教师科研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 5、激励全组成员不断反思教学,总结教学经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主要工作任务:通过探究式教学模式实施与探究,规范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具体计划:

3月份,模式的创建阶段。初步形成以探究式为主的基本课堂教学模式,全组成员讨论并制定出模式的理论依据、目标、特征、基本结构等。

4月份,模式的尝试阶段。把模式完全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在本月主要进行集体备课,由本组成员完成模式的课堂展示。

5月份,模式的反思阶段。由期中考试的得与失,来分析课堂教学模式的疏漏与不妥之处,主要进行课堂教学的反思。

6月份,模式的展示阶段。经过多次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对于模式的掌握应较灵活,也较熟练,要求全组每位教师出一节示范课。

中学高中生物教研组教学计划 篇5

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芒部中学生物地理教研组

2011年10月8日

2011年秋季学期芒部中学生物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根据芒部中心学校的工作计划,在新的学期和现行生物以及地理学科的特点,特制定芒部中学生物地理教研组新学期生物、地理学科工作计划。该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努力按照市教育局提出的“构建高效课堂”的要求狠抓教学工作,争取按照芒部中学教务处的要求开好每一次教研会,争取在每一次教研会中解决一个问题,组织教师开展各种有益的教学教研,进行一两次有意义的集体备课,教师之间广泛开展相互听评课活动。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地理教学自主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一.主要措施和方法

1.深入钻研新课程标准,教材,认真备课,熟悉教材章节重点,难点及考点,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学生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在本教研组中组织开展教研活动,争取在学校现有资源的条件下组织1—2次集体备课,在本组间开展教师备课情况检查和学生作业批改情况检查。

2.广泛收集资料,进行筛选,分析,总结。把相关信息穿插于新课讲授及练习作业中。注重复习,特别是课前课后考试前的复习,认真落实。

3.利用课件,挂图,板图等多种教具进行辅助教学,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力争教学顺利圆满完成;及时认真完成学生分组实验,耐心指导,积极应考,加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地理科目上,要用好学校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挂图,制作相关课件,进行差异化的教学,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4.教会学生学习生物、地理课的方法。学习生物学知识重在理解,勤于思考;要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重视观察和实验,勤动手,勤观察,多提问。

5.组织教师在学生间开展教材重点,难点内容的专题讲座与复习。

二、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

1.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昭通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开展全市中小学高校课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及相关文件精神、《镇雄县芒部中心学校(本部)教研工作实施细则》、《芒部中心学校(本部)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试行)》、教研组长要认真切实履行好教务处制定的《教研组长工作职责》。强化理论知识,丰富教师的头脑。

2.认真学习生物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树立高考意识。

3.在新学期中,组织教师写一篇关于“构建高效课堂”的论文,培养教师的写作能力。

4.努力在校长的统筹安排下解决学生学习生物地理的过程中出现的“通病”。

三、教研组建设方面:

1、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1)、以初中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2)、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四、常规教学方面:

1、加强教研组建设。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2、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3、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4、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周听课,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

中学高中生物教研组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根据区教研室2009学年《深入学科指导,创新教研方式,优化质量监测,提升服务品质》工作计划,结合区教育局2010年工作要点和《杭州市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中生物学科教研计划》,以教研引领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指导与评价,促进余杭区生物教育发展。

二、工作思路:

坚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研究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方向,紧紧围绕“轻负高质”核心问题开展教学研究。以课堂教学研究为立足点,深入开展高考复习备考研究;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以教学常规落实为重点,开展教学调研指导。加强学科教学质量监控,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三、主要工作:

(一)稳步推进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加强新课程教学研究

1.组织参加各级新课程培训研讨活动。

(1)参加杭州市高中生物优质课展示活动。4月中下旬。

内容:高中生物优质课展示;专题发言:新课程课例评析

地点在淳安,内容为前二届杭州市优质课评比获过一等奖的教师各开设一节示范性展示课,根据展示课情况,从中选出一位教师代表杭州市参加今年的省优质课评比。

前二届获过杭州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且没被推荐参加过省级优质课评比的教师有以下几位:临安天目高中帅翼、杭师大附中周丽婷、杭二中周莹、富阳中学徐晨、余杭区高级中学郑超。

(2)组织本区高二新课程研讨活动。5月日

实验中学。上课:实验:余二高:

发言:余杭区高级中学喻融:“课堂观察”促进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初探;

余杭区第二高级中学沈晓璟:任务驱动型教学在高中课堂中的应用

2.加强实验教学,规范实验室管理。认真对照杭州市实验教学与管理考核标准,规范建设,硬件到位,管理到位。有标签,有安全设施,有实验记录,开出 1

本学期由教仪站组织开展实验培训,实验员培训和实验教学培训。将浙科版教材中的演示和学生实验再次整理,各校分工负责,本学期公布。

3.开展高考复习教学专项调研,进行教学诊断与指导活动

配合上级部门,本学期将对余二高(3月下旬)进行教学调研。通过听课、座谈、听取汇报、参加教研活动等途径,对学科教学水平、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评价,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科教师教学水平的进步。

4.进一步贯彻“指南”,提高执行“常规”的紧迫性

落实教学常规要常规常“新”,“新”主要是指落实常规的手段和方法要不断创新,要有针对性和重点,要把落实教学常规作为实行“轻负高质”的主要手段来抓。要形成良好的备课习惯,克服对教学参考资料的过度依赖,自觉提高教学设计能力。要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布置作业,要明确目的性、把握适度性、控制难度性、注重层次性和体现时代性,要做到有作必改,有改必评。

(二)加强考试命题研究,落实高考复习备考

(1)深入学习相关文本材料:《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2010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理科综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浙江省高中生物教学指导意见》,研究浙科版必修和选修教材,研究学生特点,准确把握高考方向,立足本校学生实际,开展有效的复习教学。

(2)认真学习“高考命题解析”和《2010年余杭区生物高考复习备考建议》,认真分析本届高三学生的一模、二模的情况,合理调整复习计划,选择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实施有效的复习教学。高三复习计划(电子稿)没有交的要补交。

(3)开展命题研究。学习交流各地试题:宁波、海淀、黄岗等。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精选典型例题实施课堂教学。开展改题和命题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4)高二会考后有期末考试,考三个必修模块,难度0.7。

高三二模时间是4月6-8日,9日阅卷,余高。高考范围,难度0.65。80分,增加1个选择题。

(5)参加杭、嘉、湖、舟山四地高三生物复习研讨会。3月25至27日,内容:

1、高三生物复习教学研究课及评课

2、高三复习教学疑难问题研讨与交流

(6)组织区高三复习教学研讨会。4月日,瓶窑中学。

上课:瓶窑中学:余高:

发言:余杭区高级中学郑超:“目标-教学-评价”三位一体的实例研究

余杭、塘栖、树兰复习计划交流。

(三)加强教研组建议,落实常态教研。

1.要把学校教研组建设及活动是否正常和有效作为学校是否可持续性发展的大事来抓。要求每周进行一次备课组活动,每两周进行一次教研组活动。教研活动要定时间、定主题、定目标、定内容、定对象,切实解决一些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筹建初中科学学科教研基地,为全区的教研组建设和有效的校本教研提供样板,以引领各个教研组都成为研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丰富教师实践智慧,促进教师有效成长的学习型团队。逐渐形成我区科学学科校本教研的特色,研究和推广“主题式”、“案例式”及“磨课式”的校本教研。

教研基地采取申报制,各校教研组长于3月底前做好申报材料和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一并上交(电子稿)。

2.积极参加区教研组长培训活动。区教研室计划于本学期4月份开展教研组长培训,分两次集中培训,共200人次,希望积极报名参加。

3.推广实践余高的课堂观察校本教研模式。

(四)鼓励广泛参与,提升学科竞赛水平。

本学期,将组织参加全国高中生物联赛。初赛3月28日上午9:00-11:00,余高。要求各校建立相应的竞赛辅导制度和计划,早定教师、早定苗子,尽早开始辅导。

今年竞赛采取分类报名的办法,报名要求有学生姓名,用电子表格。初赛省、市、区均分类取奖,复赛按分数取奖。

2010年生物竞赛共321人:

A类:余高:210人;二高:17人

B类:实验中学10人;树兰22人;瓶窑17人;余杭15人;塘栖30人

当日上午考试,下午阅卷。请余高安排好试场、休息室(阅卷室),余高高二老师全体参与监考和阅卷,其余学校必须有老师带队参赛,带队老师参加阅卷。

(五)以研促改,提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

(1)结合普通高中评价项目研究,开展生物学科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

(2)选送优秀论文参加杭州市第22届专题论文评选,杭州市教研系统优秀成果评选。鼓励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向《余杭教育》、《杭州教育》等刊物以及各级年会推荐老师的论文,并在网上交流。

(3)推广网络教研,建好管好余杭生物教学网,让现代教学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适应课改的学科骨干教师队伍

课改成败的关键在教师,目前我区的科学教师队伍并不成熟,很多教师在观念上、知识结构上、教学方式上存在问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1)在教研组工作计划中,要制定学科教师队伍培训计划,分层次、有目的地对教师进行培养。建立生物教师档案,填写基本信息表。

(2)鼓励教师申报各级荣誉称号的评比。本学期将举行区第十一批骨干教师评选,希望踊跃报名。

(3)在上学期区生物学科优质课评比的基础上,推荐参加杭州市优质课评比。推出符合课改要求、体现“轻负高质”的课堂教学和研究成果,为今年全省新课程改革成果展示及评比活动做好准备。

(4)积极参加省三项评比:论文、优质课、教学能力评比。

本学期:教学能力评比(替代案例评比)。包括:实验操作、说课、命题等。

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生物学科

中学高中生物教研组教学计划 篇7

一、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必要性

21世纪是信息时代, 也是知识经济时代, 国际竞争愈演愈烈, 开展全民教育任重道远, 因而我国有必要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全民素质, 由此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现下, 广大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对象, 也是推进我国未来繁荣发展的坚实动力, 因此我国教育研究者及广大教师必须致力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为既定的教育目标、教学成果而努力奋斗。

就拿高中生物教学来说, 教学内容过多、教学时间过短, 加之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 部分生物老师为了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尽量多的教学任务, 他们依旧沿袭着“填鸭式”、“一刀切”的教学手段, 使得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内容, 无法展现自身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导致学生学习水平难以提升。长此以往的话, 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定然会被消磨的所剩无几, 学习成效自然也会每况愈下, 因此高中生物老师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予以革新, 督促学生主动学习, 最终有效提高生物教学课堂效果。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研究

1.坚持以生为本, 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要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首要任务就是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并帮助学生制定明确学习目标, 从而为后续的生物教学奠定基础。一方面, 老师可结合教材内容提出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给予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课堂主体的地位, 与此同时,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 尽可能将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视作教学的出发点, 着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 老师要仔细观察班级学生的学习爱好、特征, 结合既定的课堂教学目标来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争取让学生明晰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分清学习的主次, 以此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设计导学案, 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制定好教学目标之后,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设计导学案, 借助设计好的课堂导学案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老师在设计导学案之前先设置一些有意识、有趣味、有启发性的问题, 借此活跃学生思维, 从而调动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比如, 老师在讲授“伴性遗传”时, 可以先行捋清“伴性遗传的概念、人类红绿色盲症、抗维生素D和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这三个教学重点, 然后将“色盲”现象看作讲解伴性遗传及伴性遗传规律的实例, 由此阐明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与此同时, 老师也可以将“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这一事件讲解给学生听, 将其看作教导学生人文精神的生动材料, 让学生明白一些研究科学所应具备的态度。此种教学法是锻炼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举措, 对高中生学习生物大有裨益。

3.营造学习气氛, 致力于开发高中生思维

由于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性较强, 对于学生思维能力要求也较高, 所以高中生物老师须采取多种有效手段为学生营造学习气氛, 努力开发学生思维, 让他们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譬如,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适当列举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作为教学素材, 以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知识点, 抑或组织一些关于生物知识讨论的课堂论辩会, 提供给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 老师要有意识的丰富课堂教学, 将知识接受过程转化为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开发学生的生物思维, 好比在学习“细胞生活的环境”这一部分内容时, 老师便可直接提出几个问题: (1) 大量出汗后身体需要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这是为什么? (2) 人体内的细胞生活在一种怎么样的环境中? (3) 尽管外界环境在不断变化, 而我们体内的环境总是相对稳定, 这是为什么呢?这几个问题将整部分内容很好的连接在了一起, 学生思考的同时也打开了自己的思维, 这便是主动学习的一种体现。

4.丰富教学形式, 调动感知并激发求知欲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课堂教学形式也与高中生主动学习能力相关联, 所以高中生物老师可适当丰富教学形式, 以此调动学生的感知, 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最终有效达成学习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可借助挂图、模型、生物标本等教学工具辅助教学, 让学生获得清晰感知, 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模拟些许生物内容, 尽可能生动逼真的感受到生物知识的多样性;也可带领学生走进生物实验室, 在实验室中教导学生亲自动手做生物实验, 让学生直观观察生物实验所呈现出的现象, 并由此引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思考, 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 为下一次主动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 高中生物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真正意义上明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善于从坚持以生为本、设计导学案、营造学习气氛以及丰富教学形式等四个层面入手, 由此竭力激发高中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摘要:高中生物教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变革, 教师从课堂主导者转变为教学引导者, 学生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转变为课堂主体, 鲜明展现出新课改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的巨大影响。基于此, 广大高中生物老师在开展教学时, 务必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 争取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与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马雪艳.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0 (08)

中学高中生物教研组教学计划 篇8

【关键词】生物教学 科学精神 创新素质

1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1.1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发展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民族精神的创新是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因此,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以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已在全国实施。通过创造性教学实践,注重学生的创造性的智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经验,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1.2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探究性学习是接受改革传统学习的补充,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通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渐迁移到所有的生活和学习中,来弥补 “知识”转向“能力”不足。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促进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

2.1培养创新意识

激发求知欲。在高中生物学中绪论是非常重要的,讲得好与坏,学生对这门课程是否有兴趣直接相关,所以,应当重视绪论这一节课的教学。通过实践,在绪论这一部分中,作为现代生物科学的内容,是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比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前者效果更好。例如,讲克隆技术的形成,人类基因组项目,科学家从分子水平,深入了解疾病发生的机理,用这种理念开发新的药物,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激发爱好与兴趣。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在驱动,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这个学科感兴趣,成绩一般都比较优秀。因此,如何促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例如,从绪论课开始,提出干细胞,它激发了学生利用干细胞来解决医学问题,让学生保持挽救生命的信心和决心。另一个例子,玉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用刀将玉米切两半,一个煮沸10分钟,在将两个玉米放入培育器,倒入红墨水,洗去浮色,观察等待。为什么种子被煮沸的成了红色?学生们得出结果,选择性细胞膜是生命活动的体现。学生们不仅学习容易,也喜欢生物学,懂得了生物学学习方法。

2.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使用探究发现、启发等方法,教给学生自觉钻研学习和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培养自觉实践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另一方面,出示了一些典型的问题,教一些感性教材,提出思考要求。适当地提供给学生建议,使规律性若隐若现,非本质的时有时无,使学生疑惑,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趋势,然后让学生的对资料分析和研究,总结和回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绪论中,提出病毒是生物?人为什么会变老?为什么老鼠怕猫?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再例如,神经调节的现象和问题:有人过马路,突然发现一个超速的汽车,他立即避开,这是人类的神经调节的结果。人类或者动物,神经调节是如何调节?学生通过探究现象的思考,逐步得到正确答案。

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传统的观点认为,创新是少数人具备的突出能力,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能力;然而,传统的概念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创新,创新的潜力不是少数人才有的。通过方法教育,人是有创造潜能的。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虽然,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但这不是唯一的方式。不能把培养创新精神认为是课堂外的东西,这是片面的、错误的、不科学的。课外活动只是延伸了课堂教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实际意义,老师应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提高这方面的素质。

3 创新素质培养的建议

3.1应建立相应的创新教育环境

必须采取措施,改革素质教育,促进教育管理创新的新模式。对管理的目标和方向,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在教育结构设计,逐步体现全面、开放、多元的思想。注意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多些自由,少些戒律;多些激励,少些批评;多些特色,不遵循相同的模式。没有教师的创造性就没有学生的创造性。目前,应作出努力,解除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对教师非理性制约,让老师在放松的环境,发挥最大限度的创新潜能。

3.2完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系统是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评价内容目前存在太严格、统一、单向的现象,主要是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作为学校的评价体系,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体现了全面发展要求,也反映了该评价体系的个性发展。综合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全面性有助于形成学生完整的智能结构,是学生创造性的基础。然而,每一个学生先天的条件是不同的,这种差异也是学生个性的基础。因此,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应多样化,根据学生的特点,评价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从多方面、多角度提供一个完美的自我指导,这样的评价不会导致学生心理压力,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驱动力。这将有助于建立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并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并形成自己的乐观积极主动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徐作英,赵广字.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中学生物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9

一、紧紧围绕期初计划,认真开展教研工作

根据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和市、区教研室的具体要求,围绕我们组期初制定的教研活动计划,积极加强各年级的集体备课,认真分析学情,针对我们这类学校学生相对素质较低,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学习现状,我们对平行班适当降低了教学起点,对快班进行重新备课,分层教学,狠抓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各备课组在加强集体备课,力求“四统一”的同时加强了相互听课,及时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李志宏老师代表生物组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帮助和她本人的不懈努力下,荣获高中理科组三等奖。

二、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准确理解新课程理念

我们组的汪菁、李志宏、林平老师她们在暑假中就积极参加了市教研室的新课程培训,汪菁老师为市教研室的新课程培训上了一节成功的教学示范课。我本人也参加了暑假中的省级新课程的培训活动,张利海校长是本学年市生物学科的高二中心组成员,很好地起到了表率作用,再加上我们均能积极参加市区的各种教研活动,平时一直坚持定期组织学习《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准确理解、认真领会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也都在积极投身于新的课程改革之中。

三、充分展示学科优势,率先垂范促进教研

继20xx年(上)我组被评为南京市先进教研组以后,张利海校长的调进,我们生物组的队伍愈为强大(拥有两位市青优,两位市中心组成员),又我校高考生物成绩再上新台阶,在市同类学校中遥遥领先,受到了市教研室领导的.高度赞赏,并进一步确定以我校为牵头学校领头开展同层次联合体学校的生物教研活动,目前已成功地在我校举办了两次,张凤、汪菁两位老师成功地为市同层次学校的教研活动开办了一轮复习教学研究课,她们严谨的教学态度、过硬的教学实力受到了与会同行的高度赞扬。

四、注重常规管理,加强教研组建设

中学高中生物教研组教学计划 篇10

2016年上学期生物教研组在学校领导下,在教务处、教科室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组教师团结协作、钻研业务、勤奋工作,在加强同伴互助、提高教师素质,强化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益,加强教学研究、引领课程改革等方面已顺利完成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就本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1.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业水平考试目标。2016年上半年,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业水平考试目标,全组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认真研究教材,积极搜集备课资料,挖掘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认真设计教学方案,在课时紧、任务重、各班学习学习水平差距较大等实际情况下,研究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质量,高三年级保证课堂要质量,课外几乎没有生物作业,经过全组教师的努力,我们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高一年级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扎实准备三年备考。高二年级学生基本通过了学业水平考试,并取得了很好的一次性合格率。高三年级为今年高考丰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本学期之初,我们就制定了较详尽的教研组工作计划,确立了整个学期较为明确的教学教研工作目标。明确提出并做到了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常态化。基本坚持每周教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有主题、有效果、有记录。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包括业务学习、教学研讨、集体备课、互听课、互评课等方方面面,如学校教学常规学习;课程目标研讨;“同课异构”教学研讨;知识网络的构建及复习策略研究;生物必修班复习方法的研究;考纲的学习、解读等,注重教研的实效性。各备课组也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分别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落实到位,效果明显。各备课组在课堂教学方面,按照学校要求做到重点、难点、进度统一;在备课活动中,以是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积极性为衡量标准,作比较分析;并进行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的比较分析,找出其中的异同点,加强教学的实效性;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采取“搜集资料——集体讨论——主备方案——个性化备课”的备课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学科竞赛成绩显著。高二年级生物竞赛成绩喜人,王靖同学取得了湖南赛区全国二等奖,廖伟、黄宁、李昌俊同学取得湖南赛区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

当然,在工作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虽然生物各备课组组内都形成了互相听课学习的风气,但上课老师较少,本学期每人每周开3节课;有些活动只停留在口头交流层面,内容没有作详细的记录整理;网站方面资料的建设还需要加强;基地建设的进展速度还不尽人意等等。有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有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我相信,生物教研组的工作在下学期一定会开展的更加深入、有效。

湖南安化二中生物组

中学高中生物教研组教学计划 篇11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 主动学习 ;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195-01

就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现状,依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诸如:实际教学中以教师的单方面灌输为主,未发挥学生知识探究的主动性;学生对于书本结论缺乏独立的思考,在观点的接受上比较盲目;部分教师依旧秉承着“唯书至尊”观念,照本宣科,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不能够依据学生实际来开展教学,使得学生在知识的接受上较为生硬,形成了具有唯心特点的知识认知,这对于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身心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生物课程教学应有的实效性未能有效地发挥出来。新课改趋势下,创新教学方法和更新教学观念才是关键所在,要求必须营造综合、自主、开放的教学环境,需要探索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开放性、活动性的教学策略和模式,立足于课程自身的生动性、时效性、针对性,让课程返璞归真。

一、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创新

随着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对话”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从作为教育方法到作为教育思维方式,对话日益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双重关注,对于高中生物课教学来说也不例外。杜威作为美国著名教育家,在其著作《确定性的寻求》中对知识与行动两者的关系作出了阐述,他认为两者是相互统一且不可分离的,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行动起来。杜威提倡通过自主充分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经验,使其获得自身的发展。此外,“教育即生活”也会杜威的一个重要思想,陶行知作为他的学生,进一步拓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时代新主张。将以上内容作用于教学实际,即课前让学生搜集教学内容相关资料,来进行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不仅保障了教学材料的感性、直观,拉近了学生生活与教学的距离,也使得教学内容更易于理解和感悟,深化了学生情感,促进了学生认真能力的提高,为今后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分析

(一)保持气氛活跃,营造交流情境

学习活动中“乐学”是最高的境界,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想促进学生“乐学”境界的实现,活跃气氛的营造十分重要,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在合作学习中探究与交流、发现问题与共同解决问题,从而确保学生获得主动、活动的发展。教师应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学情境以学生喜闻乐见为原则进行创设,来确保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实现师生、生生间讨论和交流的实效性。

1.落实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

该环节中,相关资料的交流与梳理是首要环节,在进行小组内部讨论的过程中,应确保学生主体作用的最大程度发挥,强调其差异性,使其就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进行自由的表达。其中,应保证小组内透彻的资料交流,从而使小组成员能够在质疑中达成共识,实现讨论结果的共享。这样,便为后续的班级汇报交流打好了基础,做好了铺垫,使学生成竹在胸。

2.做好小组间的汇报与交流

该环节中的互动交流是针对全班来讲的,既包括小组间,也包括老师和小组间。通过之前的组内互动,学生对于本组探索的内容已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但对于班内其他组所交流的内容却很少之多,甚至是一无所知。因此,组间的汇报与交流就成为学生拓展知识量的关键渠道。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就他组的汇报和成果做好记录与总结,并在思考后提出更为深入与价值性更强的问题,以供全班共同讨论和交流,从而实现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有效的小组互动交流,是一种师生间、生生间的多维交流,其能够促进优势的互补与疑难为题的解决,学生的思想矛盾得到解决,认知盲点逐渐明朗,从而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规避误区,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预设情趣性强的实践活动预,使学生手脑共动

保证课堂活动的情趣性,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高中生物的课程特点所决定的。通过情趣活动的预设,能够满足学生的游戏心理,使其参与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而教师方面,可凭借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情趣活动的预设,用短片的形式展示学生的未知世界。此外,开辩论会、模拟表演等也是不错的情趣活动。就拿模拟表演活动来讲,教师不但充当着组织者,还需要参与到其中,并让最具典型性的小组于班级内进行公演。模拟表演过程,也是学生深刻感知生物知识的一个过程,在头脑中抽象的知识得以重现,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从而完成了对书本知识的升华。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让学生亲手做一些实验,自己设计,独立操作,不仅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而且对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调动学习主动性很有帮助。对于难以开设实验.难以理解的内容?可运用挂图、标本、模型等,配合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讲解。如讲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及DNA复制过程时,可使用造型美观的DNA分子结构模型等,让学生自己动手装卸模具,使学生兴致盎然地投入到所学内容中,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存,又能开拓其空间想像力,锻炼其实践能力。

(三)开拓课程资源,将课堂空间作进一步延伸

在教材当中,图片、文字乃至案例都是十分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应有效开拓课程资源,将课堂空间作进一步延伸,教师应立足于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整合优势条件,来对高中生物的教学资源与空间作进一步的拓展,从而使得学生的课程需求得到最大化的满足,促进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提高。

1.开拓课程内容

对于教师来讲,教材的使用应具有创造性,将其内涵与外延作进一步的扩大。在课程内容的拓展与补充上应具有选择性,对学生已经形成的生活经验应给予足够的尊重,将对象的选择转嫁至学生熟悉的人物、环境等上面,以确保鲜活、丰富的教学内容。

2.延伸课程活动

高中生物课程并非是单纯的书本知识传递,而是将活动作为基本载体来进行教与学的,且活动也并非只在课堂的40分钟时间内进行,而是应结合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将对课堂活动作进一步的延伸。

3.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

开放性是高中生物课程的显著特点,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其重在载体,因此,结合实际需要将课堂拓展至其他生活空间就显得极具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志宏.高中生物探究教学应用的探索[J].宁德师专学报.2011(5)

[2]颜开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2)

[3]王永刚.新课程高中生物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研究[J].科教创新.2013(9)

[4]刘建杰.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教学设计.2014(5)

中学高中生物教研组教学计划 篇12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高中生物课堂,质疑能力

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而大进”, 可见“质疑”的重要性。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 它是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已有生活和知识经验, 设计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下面就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谈一点体会。

一、教学导入设疑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优秀导引的设计, 特别是探究性教学的导引设计, 必须要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 同时又符合教材自身的性质。

比如, 在“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的教学中, 首先呈现问题:有丝分裂前后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如何?有何意义?通过学生的讨论回答, 使学生的头脑里建立有丝分裂前后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情景。接下去引导学生讨论二个问题: (1) 假设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完成, 生物体下一代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如何? (2) 若要保持生物体前后代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阐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这样的质疑导课, 既温习了原有知识, 也有利于新知识的落实。

二、组织教学中质疑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质疑”, 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充分体现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理念。

比如, 在“染色体变异———单倍体”的教学过程中, 适时向学生呈现一段资料:蜂王和工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体细胞中2个染色体组, 共有32条染色体:30+XX;雄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 体细胞有16条染色体:15+X。按照开始的教学设计思路, 由该段资料引入单倍体的教学后即可完成。但是, 当笔者分析完单倍体这一部分后, 当时就有两位学生举手要求发言, 提出了两个问题: (1) 雄蜂若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来的, 如何减数分裂产生精子? (2) 蜂王和工蜂既然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并且性染色体相同, 为什么有的发育成蜂王, 有些发育成工蜂?首先, 笔者及时对提出问题的两位同学进行了表扬, 并要求全班学生对第一个问题开展讨论,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后指出:雄蜂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 它的精母细胞进行的是一种特殊方式的减数分裂。而对第二个问题, 笔者重新呈现了一段材料:受精卵孵化成的幼虫若用蜂皇浆饲喂2~3天, 然后饲以花粉, 需经21天才发育成工蜂;而受精卵孵化成的幼虫若用蜂皇浆饲喂5天以上, 它只需16天即可发育成雌蜂, 即蜂皇。然后提出问题:以上说明蜜蜂的性别不仅受染色体倍数的控制, 还受什么影响?这说明了什么?马上就有学生指出:还受环境的影响, 这说明生物体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 当一系列的问题被学生提出后, 虽然有可能打破了教师原有的教学设计思路, 但也应该看到, 学生能够批判地看待知识, 才会产生许多新的疑问, 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 为以后的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三、实验课上诱发学生质疑

高中生物教材的学生实验的方案的设计本身就不是惟一的, 每个实验都没有固定的不可变更的模式。因此, 在实验教学中要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交流, 学生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提出质疑, 大胆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样他们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发挥。例如, 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在“压片”过程, 有同学发现, 若盖上盖玻片后, 再盖一层载玻片然后用手指轻压, 当拿取上面一层载玻片时, 很容易把下面的盖玻片及实验材料移动位置, 影响实验效果。此时有学生提出是否可以改进一下实验操作方法,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 正是一个创新的火花。学生通过反复操作、对比后, 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操作方法, 即放好盖玻片后先盖上一小片滤纸, 然后再盖一层载玻片进行压片, 经实验后发现, 根尖仍保持完整, 实验效果很好。

教师不能只重视实验的成败与否而忽视对个别失败实验的原因剖析, 更要对某些异常情况的深层次探究, 从而引发学生不只是关注实验的结果, 也要关注实验的细节。如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 有的同学视野下紫色一片, 则是因为染色过深;有的细胞相互重叠, 则是因为解离时间过短或压片不到位;有的细胞分散较开但呈长方形, 则是因为观察部位不准确等。因此, 教师应加强学生实验现象分析能力的培养, 做到事半功倍,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在课堂结课中质疑

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而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 对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掌握知识重点, 意义更为重要。因此, 精心设计结课这一教学环节, 对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巩固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 在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一节结束时, 让学生充当医生的角色为两位咨询者出谋划策,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病例1:一对夫妇, 男方患抗微生素D佝偻病, 女方正常, 女方已怀孕, 他们担心未来的宝宝是一个佝偻病患者, 特来咨询, 请你帮他们拿个主意;病例2:一对夫妇, 曾生过一个先天性愚儿, 他们想再要一个小孩, 特意咨询了医生甲, 而医生甲建议他们不要再生小孩, 你会提出一些什么建议呢?

中学高中生物教研组教学计划 篇13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创新已成为了时代发展的标志。在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社会以及各大企业对创新性人才的渴求愈发强烈,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局面早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高中生物作为一门系统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兴趣,在课堂教学活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将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我们广大生物教师共同面临的难题。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培养策略,以期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与建设者,为我们的生物教育、社会以及国家做出更多贡献。

1转变教学观念,唤醒创新意识

学生受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由来已久,早已经形成了定时的思维模式,在学习或实验过程中往往用既定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根本无法进行深入思考,更别提创新力,甚至,部分学生会认为创新只是发明家以及科学家的事情,与其自身毫无关系,不想也不愿去创新。事实上,创新却是时代发展要求,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当具备的一种能力。只不过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创新是一种潜在的表现状态,需要广大教师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其创新潜能,培养其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彻底转变传统教育下“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全身感官器官,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创新提供更多空间与机会,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这一过程中的教学,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对学生独到的看法与见解给予充分肯定与表扬,即使这一见解并不怎么高明,看法并不怎么独特,但这却是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学生思维创新的第一步。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多鼓励学生举手发言,让其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潜移默化中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后续的生物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不能再将其当作孩子看待,相信他们有能力、也必然会克服问题不断发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让其能在实践参与中逐步提升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因为创新源自疑问,毫无悬念的课堂教学只会使课堂过于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以及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的思绪难以集中起来,思维始终处于一种涣散的状态中,难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而通过创设具有启发性与探究性的课堂问题教学情境,则能够有效为课堂设置悬念,为学生思维留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从而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由于其认知方式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反复的过程,如若创设的问题过于复杂与繁琐,脱离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与知识范畴,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使学生束手无策、无从适应,这样的教学只是徒劳,浪费教师与学生的时间与精力,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只是空谈。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学生学习能力设置不同难度梯度的问题情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实践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生物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基础学科,大量的实验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构建起高效的生物课堂,还能够培养起学生的独立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教师要对于实验过程进行充分地设计,要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己进行观察,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步骤,来感受生物实验的乐趣,使学生能够产生对于生物研究的兴趣,并且在不断深入的实验中逐步树立起自身的解决生物问题的意识,能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想法,产生自主创新的意识。要想在生物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教师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以引导教学和辅助教学为主。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包括研究对象以及实验目的和实验过程,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生物学习的思路通过实验展示出来,这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而言是很有帮助的,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更能够培养其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但是在现在的高中生物课堂中,实验教学的力度相对较小,这就从一定基础上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限制,所以只有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才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结语

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而言,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是十分重要的。生物是一门比较具有灵活性的学科,学生能够从生物课堂中得到很多培养创新能力的机会,所以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上一篇:教育骨干培训下一篇:百花深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