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刘安世阅读答案原文及译文

2024-09-23

宋史·刘安世阅读答案原文及译文(共10篇)

宋史·刘安世阅读答案原文及译文 篇1

宋史·刘安世阅读答案原文及译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宋史·刘安世阅读答案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刘安世,字器之,魏人。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敏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调洺州司法参军,司户以贪闻,转运使吴守礼将按之,问于安世,安世云:“无之。”守礼为止。然安世心常不自安,曰:“司户实贪而吾不以诚对,吾其违司马公教乎!”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光薨,擢右正言。

章惇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安世言:“惇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自谓社稷之臣,贪天之功,侥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今惇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会吴处厚解释确《安州诗》以进,安世谓其指斥乘舆,犯大不敬,与梁焘等极论之,窜之新州。

进左谏议大夫,有旨暂罢讲筵。民间欢传宫中求乳婢,安世上疏谏曰:“陛下富于春秋,未纳后而亲女色。愿太皇太后保佑圣躬,为宗庙社稷大计,清闲之燕,频御经帷,仍引近臣与论前古治乱之要,以益圣学,无溺于所爱而忘其可戒。”

哲宗俯首不语。

章惇用事,尤忌恶之。初黜知南安军,再贬少府少监,三贬新州别驾,安置英州。宣和六年,复待制,中书舍人沈思封还之。明年卒,年七十八。

安世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于是受命。年既老,群贤凋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梁师成用事,能生死人,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以即大用,默因劝为子孙计,安世笑谢曰:“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吾欲为元佑①全人,见司马光于地下。”还其书不答。死葬祥符县。后二年,金人发其冢,貌如生,相惊语曰:“异人也!”为之盖棺乃去。

(节选自《宋史·刘安世》,有改动)

注:①元佑,宋哲宗赵煦的年号。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转运使吴守礼将按之 查办

B.陛下富于春秋 年岁

C.章惇用事,尤忌恶之 憎恨

D.金人发其冢 发现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司户实贪而吾不以诚对 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B.吾当从汝所之 纵一苇之所如

C.啖以即大用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默因劝为子孙计 吾今为之虏矣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惇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5分)

(2)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5分)

11.文末说“吾欲为元佑全人”,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刘安世身上所体现的.“全人”特点。(4分)

参考答案

8.D发:打开

9.B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A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C项,介词,用/介词,把;D项,介词,替/介词,被。

10(10分)(l)(5分)现在章淳父亲还健在,他却另外登记其它田产,灭绝道义情理,(若)只是从轻处罚,用什么来表现出惩戒的意义?(译出大意2分,落实“籍”“止”“何以”各1分)

(2)(5分)如果就任这个官职,必须有见识有胆略,用自己的生命来担负职责,倘或有触犯忤逆,祸患贬谪立即到来。(译出大意2分,落实“居”“脱”“明目张胆”各1分)

11.自省、正直(敢于直谏)、忠君爱国(捐身报国)、孝敬、不为名利所动。(任答四点,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参考译文】

刘安世,字器之,魏人。考中进士,没有参选官任。跟从司马光学习,咨询尽心行己的要旨,司马光教导他诚实,而且令他从不乱说话开始。调任洺州司法参军,沼州司户以贪污闻名,转运使吴守礼打算查办他,向刘安世询问,刘安世说:“没有这种事。”

吴守礼因而停止此事。但刘安世内心常常不自安,说:“司户确实贪污而我不以诚实应对,我岂不是违背了司马公的教诲啊!”司马光入为宰相,推荐刘安世为秘书省正字。后司马光去世,提升为右正言。

章惇因强行买昆山民田被罚金,刘安世说:“章惇与蔡确、黄履、邢恕向来互相交结,自认为是社稷大臣,贪天之功,侥幸将来得到皇帝的宠幸,天下人指陈他们为‘四凶’。现在章惇父亲还健在,他却另外登记其它田产,灭绝道义情理,(若)只是从轻处罚,用什么来表现出惩戒的意义?”恰逢吴处厚解释蔡确《安州诗》进献之事,刘安世认为蔡确是指斥皇帝,触犯大不敬条令,同梁焘等人极力论述这件事,把蔡确放逐到新州。

(刘安世)进任左谏议大夫,有旨意暂时罢免讲筵,民间喜传宫中求取奶妈,刘安世上疏进谏说“:陛下正当壮年,没有立皇后而亲近女色。希望太皇太后保佑圣上的身体,为宗庙社稷大事计议,清闲之余,应多临御经史研读之处,多引用亲信大臣谈论前朝治乱的要旨,来增加皇上的学问,不要溺于所爱而忘记其可以作为劝戒。”哲宗低头不说话。

后来章惇当权,特别憎恨刘安世。初贬知南安军,再贬为少府少监,三贬新州别驾,安排他在英州居住。宣和六年(1124),恢复待制职务,第二年刘安世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刘安世开始被任命为谏官,没有接受君命,进屋禀告母亲说:“朝廷不因为安世不贤,让我担任谏官。如果就任这个官职,必须有胆识敢作敢为,用自己的生命来担负职责,倘或有所触犯忤逆,祸患贬谪立即到来。皇帝正用孝治理天下,如果以老母亲辞谢,应当可以免任此职。”母亲说:“不行,我听说谏官是天子的诤臣,应献身以报效国家的恩典。即使恰好获罪被流放,不论远近,我当跟从你居住。”刘安世于是接受任命。年纪老了,众贤差不多都死了,唯安世岿然独存,而名望更高。梁师成当权,有生杀予夺之权势,内心折服刘安世的贤能,找到(曾经在刘安世身边供过事的)小吏吴默,派他持信来,以马上重用引诱刘安世,吴默就劝刘安世替子孙打算,刘安世笑着感谢说:“我如果替子孙打算,不至于这样了。我想做元佑十全十美的人,在黄泉下去见司马光。”归还梁师成的信没有答复。死后葬在祥符县。二年后,金人打开他的坟墓,相貌如生,互相惊异告诉说:“这是异人。”替他盖上棺材才离开。

宋史·刘安世阅读答案原文及译文 篇2

宋史

原文:

扬大雅,字子正,唐靖恭诸杨虞卿之后。虞卿孙承休,唐天祐初,以尚书刑部员外郎为吴越国册礼副使,杨行密据江、淮,道阻不克归,遂家钱塘。大雅,承休四世孙也。钱俶归朝,挈其族寓宋州。大雅素好学,日诵数万言,虽饮食不释卷。进士及第,历新息、鄢陵县主簿,改光禄寺丞、知新昌县,徙知浔州,监在京商税,再迁秘书丞。咸平中,交趾献犀,因奏赋,召试,迁太常博士。久之,又上书自荐,献所为文,复召试。直集贤院,出知筠、袁二州,提举开封府界诸县镇事,为三司监铁判官,知越州,提点淮南路刑狱。还,考试国子监生,坐失荐,迭降监陈州酒。徙知常州,判三司都磨勘司、户部勾院。迁集贤殿修撰、知应天府。还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大雅初名侃至是避真宗藩邸讳诏改之居二岁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知亳州,卒。大雅朴学自信,无所阿附,直集贤院二十五年不迁,有出其后者,往往致荣显。或笑其违世自守,大雅叹曰:“吾不学乎世,而学乎圣人,由是以至此。吾之所有,不敢以荐于人,而尝自献乎天子矣。”天禧中,使淮南,循江按部,过金陵境上,遇风覆舟,得傍卒拯之,及岸,冠服尽丧。时丁谓镇金陵,遣人遗衣一袭,大雅辞不受,谓以为歉。宰相王钦若亦不悦之。晚与陈从易并命知制诰。大雅尝因转对,上《原治》十七篇。所著《大隐集》三十卷,《西垣集》五卷,《职林》二十卷,《两汉博闻》十二卷。(节选自欧阳修《宋史杨大雅传》)

译文:

《宋史·晁迥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篇3

晁迥,字明远,世为澶州清丰人,自其父佺,始徙家彭门。迥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稍迁殿中丞。坐失入囚死罪,夺二官。真宗即位,用宰相吕端、参知政事李沆荐,擢右正言、直史馆。召试,除右司谏、知制诰,判尚书刑部。

知审官院,为明德、章穆二园陵礼仪使,同修国史。献《玉清昭应宫颂》,其子宗操继上《景灵宫庆成歌》。帝曰:“迥父子同献歌颂,搢绅间美事也。”史成,擢刑部侍郎,进承旨。时朝廷方修礼文之事,诏令多出迥手。尝夜召对,帝令内侍持烛送归院。方盛暑,为蠲宿直①,令三五日一至院;迥辞以非故事,乃听俟秋还直。

仁宗即位,迁礼部尚书。居台六年,累章请老,以太子少保致仕,给全俸,岁时赐赉如学士。天圣中,迥年八十一,召宴太清楼,免舞蹈。子宗悫为知制诰,侍从同预宴。迥坐御史中丞之南,与宰臣同赐御飞白大字。既罢,所以宠赉者甚厚进太子少傅后复召对延和殿,帝访以《洪范》雨阳之应。对曰:“比年变灾荐臻,此天所以警陛下。愿陛下修饬王事,以当天心,庶几转乱而为祥也。”及感疾,绝人事,屏医药,具冠服而卒,年八十四。

迥性乐易宽简,服道履正,虽贵势无所屈,历官临事,未尝挟情害物。真宗数称其好学长者。杨亿尝谓迥所作书命无过褒,得代言之体。喜质正经史疑义,摽括字类。有以术命语迥,迥曰:“自然之分,天命也。乐天不忧,知命也。推理安常,委命也。何必逆计未然乎?”

(选自《宋史·晁迥传》,有删节)

【注】蠲宿直:蠲,除去,本句大意,免除晁迥晚上在殿堂值班。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迥辞以非故事故事:旧例

B.以太子少保致仕 致仕:仕途的高峰

C.庶几转乱而为祥也庶几:或许

D.及感疾,绝人事 人事:人事来往,这里是别人探望的意思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致仕:退休。注意这是一道双音节古今异义和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此题的命题重点在文化常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以宠/赉者甚厚/进太子少傅后/复召对延和殿

B.所以宠/赉者甚厚/进太子少傅/后复召对延和殿

C.所以宠赉者甚厚/进太子少傅后/复召对延和殿

D.所以宠赉者甚厚/进太子少傅/后复召对延和殿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断句题,断句抓住常见的“者”“也”“焉”“乎”“矣”“哉”“欤”“耶”等句尾虚词, “故”“夫”“盖”“惟”句首词语,再要注意陈述主体的变化、事件的切分、分析句子前后的关系。所以宠赉者(固定句式)甚厚进太子少傅(事件的断句,注意古汉语的断句习惯)后复召对延和殿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晁迥得到同僚相助:晁迥因误判罪犯死刑被罢官,后得到宰相吕端和参知政事李沆的举荐擢升为右正言。

B.晁迥精通史学:晁迥参加过时修撰,喜欢评判纠正经史文籍中的疑义,搜求珍藏各种古字,因此真宗多次称赞他是好学长者。

C.晁迥得到皇帝宠爱:朝廷的各种诏令大多出自晁迥之手,曾在晚上应召问对,真宗让内侍举烛送晁迥返回。

D.晁迥有文采:晁迥父子二人曾经给皇帝起草诏令。父子都为皇帝献过颂歌,得到皇帝的赞许。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选项B对应的原文“性乐易宽简,服道履正,虽贵势无所屈,历官临事,未尝挟情害物。真宗数称其好学长者。”,从原文看皇帝称赞他“是好学长者”是前面的“性乐易宽简,服道履正,虽贵势无所屈,历官临事,未尝挟情害物”,选项强拉因果。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贵势无所屈,历官临事,未尝挟情害物。(5分)

(2)自然之分,天命也。乐天不忧,知命也。推理安常,委命也。何必逆计未然乎?(5分)

【答案】(1)即使(1分)是权贵之势也不能使他屈服(1分),做官行事,(1分)从来没有心怀私情(1分)而陷害别人(句意1分)(2)人的命运是自然的职分(1分),是一种天命。对天命以欢乐之心对待(1分)而不忧郁,这是了解天命。推究天理安于现状,是托付(1分)天命,又何必预先(1分)知道未来的`结果呢?(句意1分,注意判断句)

【解析】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注意答案中标注的重点词语和典型的文言现象如判断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答案】

晁迥字明远,世代都是澶州清丰人,从其父亲晁全开始,全家迁移到彭门。晁迥考中进士,任大理评事,不久升任殿中丞。由于将监牢罪犯判为死罪有所过失,被解除二官。真宗即位,由于宰相吕端、参知政事李沆的推荐,提升为右正言、直史馆。召见应试,授予右司谏、知制诰,判尚书刑部。

知审官院,任明德、章穆两处园陵的礼仪使,共同撰修国史。晁迥敬献《玉清昭应宫颂》,他的儿子晁宗悫继续敬献《景灵宫庆成歌》。真宗说:“晁迥父子同时敬献歌颂,这是官员中间的一件美事。”

国史修成后,提升为刑部侍郎,进京接受皇旨。这时朝廷正制定礼仪条文,各种诏令大多出自晁迥之手。曾在晚上应召问对,真宗让内侍举烛送晁迥返回。正当炎夏酷暑,为除去晁迥晚上值班殿堂,让晁迥三五天才去一次朝廷,晁迥认为没有惯例,于是听命等待到秋天返回朝廷。

仁宗即位,升为礼部尚书。任职六年,多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以太子少保退休,给予全部俸禄,每年像学士一样给予赏赐。天圣(1023~1032)年间,晁迥八十一岁,仁宗在太清楼设宴召见,免掉舞蹈。晁迥的儿子晁宗悫为知制诰,侍奉其父一起参加宴会。晁迥坐在御史中丞的南边,和宰相大臣们同被赐予皇帝的飞白大字。宴会完毕,得到仁宗的大量赏赐,担任太子少傅。后来又在延和殿被仁宗召见,仁宗用《洪范》中下雨与日出的对应来询问晁迥。晁迥说:“今年各种灾变不断发生,这是上天用来警告陛下的,希望陛下整顿朝政,来符合上天旨意,这样或许可以变灾难为吉祥。”感染疾病,谢绝人来探望,不服药,穿着官服戴着官帽而死,终年八十四岁。

宋史·刘安世阅读答案原文及译文 篇4

王居安,字资道,黄岩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授徽州推官。居安自请试民事,乃授江东提刑司干官。提刑使王厚之厉锋气,人莫敢婴,居安遇事有不可,面争不少屈知兴化军。既至,条奏便民事。通商贾以损米价诛剧盗以去民害。召为秘书丞。转对,言:“但当严饬守备,益兵据险以待之,此庙算之上也。”迁著作郎兼国史实录院检讨编修官,兼权考功郎官。劾外戚郭倪、郭僎,窜岭表,天下快之。知太平州。时边患甫定,岁俭,汰去军群聚寇攘,居安威惠流行,晏然若无事时。将副刘佑为怨家诣阙告密,置狱金陵,居安以书抵当权辩其冤,或谓“佑自诬服,得无嫌于党逆乎?”居安曰:“郡有无辜死,奚以守为?”事果白。

初,盗起郴黑风峒,罗世传为之倡,势张甚。湖南所在发兵扼要冲,义丁①表里应援,贼乏食,少懈,主兵者稍坚持之,则就禽矣。会江西帅欲以买降为功,遣人间道说贼,馈盐与粮。贼喜,谋益逞。贼阴治械,外送款,身受官峒中,不至公府。义丁皆恚曰:“作贼者得官,我辈捐躯坏产业,何所得!”于是五合六聚,并起为贼矣。放兵四劫,江西列城皆震。朝廷调江、鄂之兵屯衡、赣,而命龙泉守军吉守节制焉。吉守率师往,几为贼困,池兵来援失利。朝廷忧之,遂以居安为帅。居安督战于黄山,胜之,贼始惧,走韶州,为摧锋军所败,势日蹙。群盗次第平。居安之在军中也,赏厚罚明,将吏尽力,始终用以贼击贼之策,故兵民无伤者。祠而祝之,刻石纪功。徙镇襄阳,以言者罢,闲居十有一年。

嘉定十五年,迁工部侍郎。时方受宝②,中朝皆动色相贺。入对,首言:“人主畏无难而不畏多难,土地玉宝之归,盍思当时之所以失?”言极切至。居安以书生,于兵事不学而能,必诛寇,非苟然者。卒,累赠少保。

(选自《宋史·王居安传》,有删改)

【注】①义丁,官府派遣的兵。②时方受宝,指当时皇帝的玉玺失而复得。宝,指皇帝的玉玺。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窜岭表,天下快之 快:以……为痛快

B.时边患甫定,岁俭 俭:太平

C.贼乏食,少懈 少:略,稍微

D.为摧锋军所败,势日蹙 蹙:窘迫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乃授江东提刑司干官 ②秦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

B. ①将副刘佑为怨家诣阙告密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 ①居安之在军中也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 ①徙镇襄阳,以言者罢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王居安的“擅长兵事”的一组是

①既至,条奏便民事 ②劾外戚郭倪、郭僎

③居安威惠流行,晏然若无事时④朝廷忧之,遂以居安为帅

⑤居安督战于黄山,胜之⑥始终用以贼击贼之策,故兵民无伤者

A. ①②⑤B. ①③④C. ②④⑥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居安任江东提刑司干官 时,遇到不可行的事情,面对无人敢触犯的提刑使王厚之 ,他当面力争,一点也不屈服。

B.王居安任太平知州期间,将副刘佑含冤入狱,他给当权的人写信为刘佑辩白,虽然遭人嫌疑,他也不为所动。

C.黑风峒的盗贼因为某些官员的错误做法而得到官府的任命,那些抛家舍业的官兵听说后,一怒之下也三五成群地起兵做贼 了。

D.王居安统帅官兵依次平定了众盗贼,江西人建祠堂纪念他,刻石碑记载他的功劳,他却因此被贬到襄阳,在那闲居了十一年。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居安曰:“郡有无辜死,奚以守为?”事果白。(3分)

(2)会江西帅欲以买降为功遣人间道说贼,馈盐与粮。(3分)

(3)人主畏无难而不畏多难,土地玉宝之归,盍思当时之所以失?(4分)

参考答案

8.C(A第一段只表明战乱是分界线,但并没有说是必要条件;B描写体验就能共赏过于绝对;D对作者的情感倾向理解有误)

9.B.(歉收,不丰足) 山东中学联盟

10. B.(①介词,被②介词,替,给A.副词,于是,就 C.主谓间助词 D.介词,因为)

11.D.

12.D(“他却因此而被调到襄阳”,原文没有根据,他“因为谏官弹劾罢官,家居赋闲十一年”。)

13.(评分标准:原则上一句一分,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1)王居安说:“郡里有无辜的人死去,还要郡守干什么?”(后来)事情果然弄清楚了。

(2)正好江西统帅想用买通贼兵投降(的方法)来邀功,派人从小道(秘密地)去游说贼兵,赠给他们食盐和粮食。

(3)君主害怕没有困难却不怕困难多,现在土地和玉玺回归了,为什么不想想当时失去的原因呢?

参考译文

王居安,字资道,黄岩人。淳熙十四年考中进士,任命为徽州推官。王居安自己请求试任民事官,于是被任命为江东提刑司干官。提刑使王厚之锋芒毕露,没有人敢触犯,王居安遇到有不可行的事,当面力争一点也不屈服。任兴化知军。到任后,逐条上奏便利民众的事。让商人流通以便降低米价,诛杀大盗为民除害。召入朝廷做秘书丞。轮流应对时说:“只应当严格加强守备,增加兵力占据险要之地来等待敌人,这是朝廷制定克 敌的上策。”

升任著作郎兼国史实录院检讨编修官,兼任代理考功郎官。弹劾外戚郭倪、郭僎,判处流放岭南以外,天下人对此感到高兴。任太平州知州。当时边境危急刚平定,年成不好,淘汰的军士聚众抢掠,王居安恩威并施,(州内)安定就像没有事的时候一样。将副刘佑被仇家告密到朝廷,拘捕在金陵狱中,王居安写信给当权的人辩白刘佑是冤枉的,有人说:“刘佑自己认罪了,(你这样做)恐怕有袒护邪恶的嫌疑吧?”王居安说:“郡里有无辜的.人死去,还要郡守干什么?”(后来)事情果然弄清楚了。

当初,郴州黑风峒盗贼兴起,罗世传是倡导人,势头十分嚣张。湖南官府派兵控制了交通要道,义兵里外响应支援,贼兵缺乏粮食,稍微懈怠,指挥官兵的人(只要)稍微坚持,盗贼就会被抓获。正好江西统帅想用买通贼兵投降(的方法)来邀功,派人从小道(秘密地)去游说贼兵,赠给他们食盐和粮食。贼人高兴,要求更加过分。贼兵暗地里打造兵器,表面上表示服从,他们在峒中接受官职,不到官府中去。义兵都愤怒地说:“做贼的人得到官职,我们这些人拼性命耽误家业,得到什么!”于是三五成群地聚合,都起兵做贼了。反叛的贼军放纵士兵四处抢劫,江西各城都震动。朝廷调江、鄂一带的驻军屯守衡、赣,而命令龙泉守军吉守牵制贼兵。吉州太守率部队前往,几乎被贼兵困住,池州军队来救援也失利。朝廷担忧这件事,就任命王居安做统帅。

王居安在黄山督战,战胜了贼人,贼兵开始害怕,逃往韶州,被摧锋军打败,势力日益窘迫。众盗贼依次被平定。王居安在军中,奖赏优厚处罚严明,将官们都很卖力,始终采用以贼兵打贼兵的办法,所以士兵百姓没有受伤的。江西人建祠堂纪念他,刻石碑记载他的功劳。改为镇守襄阳,因为谏官弹劾罢官,家居赋闲十一年。

宋史·刘安世阅读答案原文及译文 篇5

陈俊卿,字应求,兴化人。幼庄重,不妄言笑。父死,执丧如成人。绍兴八年,登进士第,授泉州观察推官。秩满,秦桧当国,察其不附已,以为南外睦宗院教授。

金主亮渡淮,俊卿受诏整浙西水军,李宝因之遂有胶西之捷。亮死,金主褒新立,申旧好,廷臣多附和议。俊卿奏:“和戎①本非得已,今不若先正名,名正则国威强,岁币可损。”因陈选将练兵、屯田减租之策,择文臣有胆略者为参佐,俾察军政、习戎务以储将材。

隆兴初元,张浚初谋大举北伐,俊卿以为未可。会谍报敌聚粮边地,诸将以为秋必至,宜先其未动举兵,浚乃请于朝出师。已而邵宏渊果以兵溃,俊卿退保扬州。主和议者幸其败,

乾道元年,入对,上劳抚之,因极论朋党之弊。除吏部侍郎、同修国史。论人才当以气节为主,气节者,小有过当容之;邪佞者,甚有才当察之。

四年十月,制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俊卿以用人为己任,所除吏皆一时选,奖廉退,抑奔竞。或才可用,资历浅,密荐于上,未尝语人。每接朝士及牧守自远至,必问以时政得失,人才贤否。

以观文殿大学士帅福州。俊卿至福州,政尚宽厚,严于治盗,海道晏清,以功进秩。明年,请祠②,提举洞霄宫。归第,弊屋数楹,怡然不介意。

十三年薨,年七十四。,赠太保,赐谥正献。

俊卿孝友忠敬得于天资清严好礼终日无惰容平居恂恂若不能言,而在朝廷正色危论分别邪正斥权势无顾避凡所奏请,关治乱安危之大者。雅善汪应辰、李焘,尤敬朱熹,屡尝论荐。其薨也,熹不远千里往哭之,又状其行。

(节选自《宋史·陈俊卿传》,选入时略有删改)

【注】①和戎,和亲。指封建王朝与边境少数民族统治者结亲交好。②请祠,请求任祠禄官。宋初,大臣老年不能任事者,常命为祠禄官。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问以时政得失,人才贤否 贤否:贤能与邪恶。

B.凡所奏请,关治乱安危之大者 治乱:治理乱世。

C.秦桧当国,察其不符已 当国:掌管国事。

D.因极论朋党之弊 朋党:拉帮结派。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俊卿孝友忠敬/得于天资/清严好礼/终日无惰容/平居恂恂若不能言/而在朝廷正色危论/分别邪正/斥权势无顾避/

B. 俊卿孝友忠敬/得于天资/清严好礼/终日无惰容/平居恂恂若不能/言而在朝廷正色危论/分别邪正斥权势/无顾避/

C. 俊卿孝友忠敬/得于天资/清严好礼终日/无惰容/平居恂恂若不能言/而在朝廷正色危论/分别邪正/斥权势无顾避/

D. 俊卿孝友忠敬/得于天资/清严好礼终日/无惰容/平居恂恂若不能/言而在朝廷正色危论/分别邪正斥权势/无顾避/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俊卿孝顺、友爱、忠诚、尊敬。他尤其敬重朱熹,曾多次上书推荐。他死后,朱熹不远千里赶来吊唁他,又写传记记载他的品行。

B.陈俊卿甘于清贫。他在年老时请求担任祠禄官,回到家后,看到自家破旧的房子只有几根柱子尚存,他却能怡然自得,毫不介意。

C.陈俊卿主张富国强兵。他认为议和是不得已的事情。他向皇帝建议选择有胆略的文臣主持军务,但张浚计划北伐时他却表示反对。

D.陈俊卿做人正直。他不巴结秦桧,在任职期满后没有升迁,后被秦桧派任南外睦宗院教授。他当政后被授官的人都是当时的杰出人才。

1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近主藵新立,申旧好,廷臣多附议和。(4分)

(2)气节者,小有过党容之,邪佞者,甚有才当察之。(4分)

参考答案

11.B(治乱,国家太平、混乱)

12.A

13.C(“他向皇帝建议选择有胆略的文臣主持军务”有误,据原文“择文臣有胆略者为参佐”,陈俊卿只是向皇帝建议选择有胆略的文臣参与军政,并不是“主持军务”)

14.(8分)(1)金主完颜褒刚刚即位,表达(恢复)过去(与宋)的友好关系(的意愿),朝廷大臣大多都附和(他的.)和议的建议。(4分)

“立”(动词,即位),“申”(动词,表达),“好”(形容词作名词,友好关系),“附”(动词,附和)四处,一处1分。

(2)有气节的人,(即使)小的方面有过失也应当宽容他;奸邪的人,(即使)很有才能也应当明察他。(4分)

“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过”(名词,过失),“容”(动词,宽容),“察”(动词,明察)四处,一处1分。

【参考译文】

陈俊卿,字应求,兴化人。幼年时严肃持重,不随意谈笑。(他的)父亲死时,(他)像成年人一样主办丧事。绍兴八年,(陈俊卿)考中进士,被授予泉州观察推官的官职。(陈俊卿)任职期满,(正遇)秦桧掌管国事,(秦桧)看他不依附自己,派他任南外睦宗院教授。

金主完颜亮渡过淮河,陈俊卿接受诏命整顿浙西水军,李宝凭借浙西水军的力量取得了胶西之捷。完颜亮死后,金主完颜褒刚刚即位,表达(恢复)过去(与宋)的友好关系(的意愿),朝廷大臣大多都附和(他的)和议的建议。陈俊卿上奏说:“和议本来不得已,今军事业务来储备将才。

隆兴元年,张浚当初计划大规模调动军队北伐,陈俊卿认为不可行。正遇侦察敌情的人员报告说敌人在边境囤积粮食,各位将领以为(敌军)在秋天一定进军,应在敌人行动前发兵,张浚宏渊果然因此兵败,陈俊卿退守扬州。主和议者庆幸他们的失败。

乾道元年,(陈俊卿)进宫回答皇上的提问,皇上慰劳并安抚他,(陈俊卿)于是极力阐能也应当明察他。

)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陈俊卿以用人为己任,所授官之人都是一个时期的杰出人才,奖励廉洁、谦让之人,抑制跑官的人。有的人才能 可用,(但)资历浅,(陈俊卿)就私下向皇上推荐,未曾对他人说。每次接待士人和从远方来的牧守时,一定询问他们对时政得失、人才贤能与邪恶的意见。

凭观文殿大学士的身份统帅福州。陈俊卿到福州后,政策上崇尚宽厚,在打击盗贼方面严厉,海上航道平坦畅通,(陈俊卿)凭借功劳升职。第二年,(陈俊 卿)请求任祠禄官,(皇上授予他)提举洞霄宫的官职。(陈俊卿)回到家,(看到)破旧的房子只有几根柱子尚存,(但)他仍怡然自得,丝毫不放在心上。

淳熙十三年死去,终年七十四岁。(朝廷)追赠(陈俊卿)太保的官职,赐予谥号“正献”。

宋史·刘安世阅读答案原文及译文 篇6

樊知古,字仲师,其先京兆长安人。父潜,事李璟,任汉阳、石埭二县令,因家池州。知古尝举进士不第,遂谋北归,乃渔钓采石江上数月,乘小舟载丝绳,维南岸,疾棹抵北岸,以度江之广狭。开宝三年,诣阙上书,言江南可取状,以求进用。太祖令送学士院试,赐本科及第,解褐舒州军事推官。尝启于上,言老母亲属数十口在江南,恐为李煜所害,愿迎至治所。即诏煜令遣之。煜方闻命,即厚给赍装,护送至境上。

七年,召拜太子右赞善大夫。会王师征江表,知古为乡导,下池州。八年,以知古领州事。先是,州民保险为寇,知古击之,连拔三砦,擒其魁以献,余皆溃散。

金陵平,擢拜侍御史,令乘传按行江南诸州,询访利民,复命知江南东路转运事。数日,改授江南转运使,赐钱一百万。先是,江南诸州官市茶十分之八,复征其余分,然后给符听其所往,商人苦之。知古请蠲其税,仍差增所市之直,以便于民。江南旧用铁钱,十当铜钱之一,物价翔踊,民不便,知古亦奏罢之。先是,李煜用兵,权宜调敛,知吉悉奏为常额。豫章洪氏尝掌升州榷酤,逋铁钱数百万。至是,知古挟微时尝辱于洪氏,责偿铜钱以快意。

太宗即位,召归。知古本名若水,字叔清,因召见,上问之曰:“卿名出何书?”对曰:“唐尚书右丞倪若水亮直,臣窃慕之。”上笑曰:“可改名‘知古”’。知古顿首奉诏。倪若水实名“若冰”,知古学浅,妄引以对,人皆笑之。

知古有才力,累任转运使,甚得时誉。及在户部,频以职事不治,诏书切责,名益减。素与陈恕亲善,恕时参知政事,太宗言及计司事有乖违者,恕句以告。后因奏事,知古遂自解。上问:“从何得知?”曰:“陈恕告臣。”上怒恕泄禁中语,且嫉知古轻佻,故两罢之。出知古知梓州,未至,改西川转运使。

淳化中,青城县民王小波聚众为乱。时已诏知梓州、右谏议大夫张雍代知古为转运使。雍未至,知古与知府郭载及属官走东川。诏复令掌两川漕运。知古具伏擅离所部,制置无状,上特宥之,以本官出知均州。视事旬日,忧悸卒,年五十二。上犹嗟悯,赐其子汉公同学究出身。

知古明俊有吏干,辞辨捷给,及任西川,不能弭盗而逃,虽获宥,终以惭死云。

(选自《宋史》卷二百七十六,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诣阙上书,言江南可取状诣:到

B.即诏煜令遣之 遣:送回

C.令乘传按行江南诸州 按:巡视

D.逋铁钱数百万 逋:征收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乃渔钓采石江上数月 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壁

B.知古挟微时尝辱于洪氏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频以职事不治,诏书切责 以乱易整,不武

D.后因奏事,知古遂自解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樊知古的先人本就是北方人,自己在南方参加科举考试又不顺利,于是就以垂钓为掩饰,计算江面的宽窄,想要回到北方去。

B.樊知古任江南转运使时奏请朝廷免除茶税,停止使用铁钱,按照原来李煜划定的标准来征收赋敛,表现出爱护百姓的仁厚品德。

C.樊知古虽有才干和魄力,但学识浅薄,在户部任职时也不够称职,更因为轻率而受到太宗处罚,被免去原职。

D.樊知古任西川转运使时,在继任者尚未到任的情况下擅离职守,虽然皇帝特别宽恕他,但他却仍因忧虑恐惧而死去。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是,江南诸州官市茶十分之八,复征其余分,然后给符听其所往,商人苦之。

(2)素与陈恕亲善,恕时参知政事,太宗言及计司枣有乖违者,恕具以告。

参考答案:

4.【答案】D 【解析】逋:拖欠。

5.【答案】D 【解析】D项“因”均为“趁着,趁此”之意。A项“乃”的前句为“于是,就”;后句为“才”。B项“于”前句为介词,表被动,后句为介词,引出对象,相当于“对”。C项“以”前句为介词,表原因;后句为介词,相当于“用”。

6【答案】B 【解析】错在“按照原来李煜划定的标准征收赋敛”。文中意为李煜打仗时,临时征调赋敛,樊知古则上奏改为按固定的额度征收。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

7【答案】(1)此前,江南各州十分之八的茶叶被官府收购,还要征收剩余部分的税,此后才给通行证允许卖到他地,商人都为这件事感到苦恼。

(2)他向来与陈恕亲近友好,陈恕当时任参知政事,宋太宗谈到计司中有违背心意的事,陈恕都详细地把这些告诉给了樊知古。

【解析】第(1)小题考查“先是”“市”“其”“听”“苦”等词意义。第(2)小题考查“素”“时”“者”“具”以及省略句等知识点。计司是古代掌管财政、赋税、贸易等事务官署的统称。

【参考译文】

樊知古传

樊知占,字仲师,祖先是京兆长安人。他的父亲樊潜,侍奉南唐李璟,曾任汉阳、石埭二县县令,因而在池州定居。樊知古曾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就谋划回到北方,于是就在采石江上垂钓了几个月,乘着小船装载丝绳,把丝绳系在南岸,迅速地划到北岸,用以计算江面的宽窄。开宝三年,到朝廷上书,说明江南可以攻取的情形,以期求得提拔任用。宋太祖让人把他送到学士院考试,赐予本科及第,授官舒州军书推官。他曾向皇帝陈述,说他的母亲和几十名亲属在江南,担心被李煜所害,希望迎接他们来自己的官衙驻地。宋太祖立即诏令李煜让他把人送回来。李煜刚听到宋太祖的诏令,立即送上丰厚的财物并护送他们到边境上。

开宝七年,任命樊知古为太子右赞善大夫。恰巧宋军征伐江南,樊知古当向导,攻占池州。开宝八年,任命樊知古掌管池州事务。此前,池州人依据险要地形作乱,樊知古攻打他们,接连攻下三个寨,捉住他们的首领进献给皇帝,其余的`都一一溃散。

平定金陵以后,升任樊知古做侍御使,让他奉命巡视江南各州,询访工商手工业者,又任命樊知古掌管江南东路转运事务。几天后,又改授他任江南转运使,赏赐一百万钱。此前,江南各州十分之八的茶叶被官府收购,还要征收剩余部分的税,此后才给通行证允许卖到他地,商人部为这件事感到苦恼。樊知古请求免除茶税,仍旧按级增加官府收购价,来给百姓方便。江南过去使用铁钱,十个铁钱相当于一个铜钱,物价昂贵,百姓不方便,樊知古也奏请朝廷下令停止使用铁钱。此前,南塘李煜用兵,临时征调赋敛,樊知古都上奏为按常额征收。豫章洪氏曾掌管升州酒的专卖,拖欠铁钱几百万。樊知古因地位低微时曾被洪氏侮辱,此时便责令洪氏偿还铜钱,来使自己高兴地出了口气。

宋太祖登皇帝位,召他回京。樊知古原名樊若水,字叔清。在召见时,皇上问他说:“爱卿你的名字出自什么书?”他回答说:“唐代尚书右丞倪若水诚信正直,我私下仰慕他。”皇上笑道:“你可改名为‘知古’。”樊知古叩头奉诏改名。倪若水其实名为“若冰”,樊知古学识浅,乱引用来回答皇上,别人都笑话他。

樊知古有才干和魄力,他屡次担任转运使,很得当时人的称赞。等到他在户部任职时,接连因为职务内的事处理不好,皇帝下诏书严加责问,他的名声越来越受损。他向来与陈恕亲近友好,陈恕当时任参知政事,宋太宗谈到计司中有违背心意的事,陈恕就都详细地把这些告诉给了樊知古。后来樊知古趁着上奏政事,就自我辩解。皇帝同:“你从哪里知道这些?”他回答说:“陈恕告诉我的。”皇帝对陈恕泄露宫廷中的话很生气,而且憎恨樊知古为人轻率,所以罢去两人官职。让樊知古出京做梓州知州,还未到任,又改任西川转运使。

淳化年间,青城县平氏王小波聚众反对宋廷。当时皇帝已经下诏命令梓州知州、右谏议大夫张雍替代樊知古做转运使。张雍没到任,樊知古就与知府郭载及属下官吏逃到东川。皇帝又下诏令樊知古掌管两川漕运。樊知古全部接受擅离职守、治理无方的罪过,皇帝特别宽恕他,让他以原官职出任均州知州,樊知古就职才十天,就在万分忧虑恐惧中死去,终年五十二岁。皇帝仍嗟叹怜悯他,赐给他的儿子樊汉公同学究出身。

宋史·刘安世阅读答案原文及译文 篇7

杨允恭,汉州绵竹人。家世豪富,允恭少倜傥任侠。乾德中,王师平蜀,群盗窃发,允恭裁弱冠,率乡里子弟寨于清泉乡。为贼所获,将杀之。允恭曰:“苟活我,当助尔。”贼素闻其豪宗,乃释之。阴结贼帅子,日与饮博,阳不胜,偿以赀,使伺贼。贼将害允恭,其子以告,因遁去。内客省使丁德裕讨贼至州,允恭以策干之,署绵、汉招收巡检,贼平,补殿前承旨。太平兴国中,以殿直掌广州市舶。自南汉之后,海贼子孙相袭,大者及数百人,州县苦之。允恭因部运入奏其事,太宗即命为广、连都巡检使。又以海盐盗入岭北,民犯者众,请建大庾县为军,官辇盐市之。诏建为南安军,自是冒禁者少。贼有叶氏者,众五百余,往来海上。允恭集水军,造轻舠,掩袭其首,斩之。余党弃船走,伏匿山谷,允恭伐木开道,悉歼焉。贼寇每遇风涛,则遁止洲岛间。允恭领众涉海,捕之殆尽,贼皆望风奔溃。又抵漳、泉贼所止处,尽夺先所劫男女六十余口还其家。

时缘江多贼,命督江南水运,因捕寇党。行及临江军,择骁卒拏轻舟伺下贼所止,夜发军城,三鼓,遇贼百余,拒敌久之,悉枭其首。又趣通州境上蹑海贼,贼系众舟,张幕,发劲弩、短炮。允恭兵刃所向,多为幕所萦,炮中允恭左肩,流血及袖,容色弥壮。徐遣善泅者以绳连铁钩散掷之,坏其幕,士卒争进。贼赴水死者太半,擒数百人。自是江路无剽掠之患。先是,三路转运使各领其职,或廪庾多积,而军士舟楫不给,虽以官钱雇丁男挽舟,而土人惮其役,以是岁上供米,不过三百万。允恭尽籍三路舟卒与所运物数,令诸州择牙吏,悉集,允恭乃辨数授之。江、浙所运,止于淮、泗,由淮、泗输京师,行之一岁,上供者六百万。

允恭有胆干,能以方略捕贼。王小波之乱也,李顺之兄自荣据绵竹,土人多被胁从。允恭兄允升、弟允元,率乡里子弟并力破之;又为王师乡导,执自荣诣剑门以献。王继恩表其事诏赐允升学究出身授本县令允元什邡令明年召赴阙授允升右赞善大夫允元大理评事。

宋史·刘安世阅读答案原文及译文 篇8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高祖翔,为蜀新井令,因家焉,遂为阆州阆中人。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以试秘书省校书郎知朝邑县,会其兄尧叟使陕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以事,降本县主簿。徙下邦,迁秘书郎、真源知县,开封府司录参军事,迁府推官。坐言事忤旨,降通判潮州。修孔子庙,作韩吏部祠,以风示潮人。民张氏子与其母濯于江,鳄鱼尾而食之,母弗能救。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召还,直史馆、寿州知府。岁大饥,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吏人悉献米至,振数万人。后为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篝石为堤

,堤再岁辄坏。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徙京西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徙河北,母老祈就养,召纠察在京刑狱,为御试编排官,坐置等误降官,监鄂州茶场。

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造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进枢密直学士、河南知府,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

祥符知县陈诂治严急,吏欲罪诂,乃空县逃去,太后果怒。而诂连吕夷简亲,执政以嫌不敢辨。事下枢密院,尧佐独曰:“罪诂则奸吏得计,后谁敢复绳吏者?”诂由是得免。以给事中参知政事,迁尚书吏部侍郎。

太后崩,执政多罢,以户部侍郎知永兴军。过郑,为郡人王文吉以变事告,下御史中丞范讽劾治,而事乃辨。改庐州知府,徙同州,复徙永兴军。

初,太后遣宦者起浮图京兆城中,前守姜遵尽毁古碑碣充砖甓用,尧佐奏曰:“唐贤臣墓石,今十亡七八矣。子孙深刻大书,欲传之千载,乃一旦与瓦砾等,诚可惜也。其未毁者,愿敕州县完护之。”徙郑州。既而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以灾异数见,罢为淮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郑州。以太子太师致仕,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文惠。

(节选自《宋史·陈尧佐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B.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C.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D.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解析:抓住画波浪线语句中的关键名词“尧佐”“鳄”“人”,这些词语均做句子的主语,由此可以断开。

答案:D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l5岁)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隋唐只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亦省称及第,另外也分别有状元及第、榜眼及第、探花及第的称谓。

C.判:唐宋官制,以高位兼任低职、以京官出任州郡官叫“判”。

D.致仕:任命,授予官职。

解析:D项,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答案: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尧佐担任寿州知府遇凶年,他拿出自己的俸米煮成粥给饥饿的老百姓食用,手下的吏人也自发捐献大米,以此赈济了数万百姓。

B.尧佐任京西转运使时,因土地贫瘠,百姓贫困,他怜惜百姓,奏请朝廷不仅免除当地百姓税收,还减少泽州大广冶铁课税几十万。

C.祥符知县陈诂治下太严,手下的官吏逃走使县为之一空,太后大怒,要惩处陈诂,尧佐据理力争,最终使陈诂得以免罪。

D.太后派宦官在京兆城中起造佛塔,前任长官姜遵把古碑古碣全部毁掉充作砖瓦用,尧佐进言希望没有被毁坏的能得到完整保护。

解析:B项,应该是任职河东路转运使时。

答案:B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其兄尧叟使陕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以事,降本县主簿。(5分)

译文:

(2)为郡人王文吉以变事告,下御史中丞范讽劾治,而事乃辨。(5分)

译文: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第(1)句中的关键词语是“使”“发”“怨”,还要注意“诬尧佐以事”是倒装句;第(2)句中的关键词语有“为”“变事”“劾治”“辨”。

答案:(1)恰逢他哥哥陈尧叟出使陕西,揭发宦官方保吉的罪行,方保吉怨恨他,捏造事情诬陷陈尧佐,陈尧佐被降为朝邑县主簿。

(2)被该郡人王文吉以谋反的事告发,传送御史中丞范讽审理治罪,事情才得以辨明。

[参考译文]

陈尧佐,字希元,他的先辈是河朔人。他的高祖叫陈翔,是蜀州新井县令,因而安家在那里,于是为阆州阆中人。陈尧佐进士及第,历任魏县、中牟县尉,撰写《海喻》一篇文章,人们对他的志向表示惊奇。凭借试秘书省校书郎的身份,任朝邑知县,恰逢他哥哥陈尧叟出使陕西,揭发宦官方保吉的罪行,方保吉怨恨他,捏造事情诬陷尧佐,陈尧佐被降为朝邑县主簿。改任下邦县主簿,升任秘书郎、真源知县,任开封府司录参军事,升为开封府推官。因评论政事忤逆圣旨,被降为潮州通判。修建孔子庙,建造韩吏部祠,以讽劝潮州人民。百姓中有个张姓的孩子与他的母亲在江中洗涤,鳄鱼尾随而吃掉张姓孩子,母亲不能救助。尧佐听说后为此伤心,命令两个下吏划小船拿着网前去捕捉。鳄鱼最为凶暴,不能网到,到这时,鳄鱼顺服被网住,尧佐写文章把鳄鱼的事在街市公告出来,并烹煮了它,人们都感到惊异。

召尧佐回朝廷,任直史馆、寿州知府。当年大饥荒,尧佐拿出俸米做成粥供饥饿的人吃,吏人都献出大米,赈济了几万人。后来担任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用竹笼装石作堤坝,堤坝第二年就毁坏。尧佐请求放进柴薪装满泥土才坚固耐久,丁谓不认为他的观点是对的,尧佐移任京西转运使,后来终于按尧佐的建议实行。改任河东路转运使,因河东土地贫瘠,百姓贫困,依靠石炭为生,尧佐奏请朝廷免除税收。又减少泽州大广冶铁课税几十万。移任河北,因母亲年老请求就近侍养,朝廷召他纠察在京刑狱,任御试编排官,因安排等次失误被降职,任监鄂州茶场。

天禧年间,黄河决口,起用他任滑州知州,他制造木笼以减除猛烈的水势,又修筑了长堤,人们称作“陈公堤”。进升枢密直学士、任河南知府,转任并州知府。每次汾水暴涨,并州百姓总是忧虑,尧佐替他们修筑堤防,栽植几万株柳树,修造柳溪,百姓依靠这些得到好处。

祥符知县陈诂治理严厉苛刻,官吏打算加罪给陈诂,就逃离使县为之一空,太后果然发怒;但陈诂与吕夷简连亲,执政大臣因避嫌不敢争辩。事情传送至枢密院,只有尧佐一个人说:“惩处陈诂就会使奸吏计谋得逞,以后谁还敢再约束官吏呢?”陈诂因此得以免罪。尧佐以给事中的身份参与朝廷政事,升任尚书吏部侍郎。

太后去世,执政大臣大多被免除职务,尧佐以户部侍郎的身份掌管永兴军。经过郑州,被该郡人王文吉以谋反的事告发,传送御史中丞范讽审理治罪,事情才得以辨明。改任庐州知府,移任同州,又移任永兴军。

《宋史·赵湘传》原文及译文 篇9

原文:

赵湘,字巨源,华州人。进士甲科,历彰武、永兴、昭武三军节度推官,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新繁县。以吏最,命知商州,徙陇州、兴元府,再迁太常博士。上《补政忠言》十篇,召判宗正寺,赐白金二百两。久之,上书言:“元德李太后母育圣躬,请祔太宗庙室。”后用其说。册赵德明,假尚书礼部员外郎,为官告副使。

擢殿中侍御史,权判三司勾院,上言:“汉章帝以《月令》冬至之后有顺阳助生之文,而无鞫狱断刑之政,遂定令毋以十一月、十二月报囚。今季冬诞圣之月而决大辟不废。愿诏有司,自仲冬留大辟弗决,俟孟春临轩阅视,情可矜恻者贷之,他论如法。”真宗曰:“此固善矣,然虑系囚益淹久,吏或因缘为奸尔。”湘又上书请封禅。未几,命管勾南宫北宅事。东封泰山,为东京留守推官,礼成,迁侍御史。升州火,命湘往致祠,兼问民疾苦。还言转运使刘炤弛职不按部,知洪州马景病不任事,皆罢黜之。

纠察刑狱,改尚书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湘又言:“旧制文武常参官日趋朝,并赴待漏院俟禁门辟,今则辰漏上始放外朝,故朝者多后时乃入。望敕正衙门主者察晚至,以惩其慢。若风雨寒暑托病不朝者罪之。”时帝亲制五箴以自儆,湘因言:“宗室风化所本,宜有以训厉,愿特制铭以赐南北邸。”帝悦,为制宗室座右铭,赐宁王元偓以下并及湘,且谕之曰:“卿宗姓也,故赐卿。”

祀汾阴,为考制度副使,请如《周官》置土训,录所过州县山川与俗好恶,日上奏御。兼判宗正寺。历三司户部、度支副使。祀太清宫,管勾留司三司事。为盐铁副使,再迁工部郎中、直昭文馆,出知河南府,徙河中府,为京西转运使。又徙凤翔府、延州,迁太常少卿、知襄州。又知应天府,进右谏议大夫,复知河南,为集贤院学士,以疾徙虢州,卒。

译文:

赵湘,字巨源,是华州人。中进士甲科,历任彰武、永兴、昭武三军节度推官,调任秘书省著作佐郎、新繁县县令。在任多有政绩,升任商州知州,调任陇州、兴元府,再调任太常博士。他向皇帝上《补政忠言》十篇,被召判宗正寺,赏赐白银二百两。过了很久,他上书说:“元德李太后生育了皇上,请将李太后的牌位放入供奉太宗的庙室。”后来皇帝采用了他的说法。(宋真宗)册封李德明,赵湘奉命代理尚书礼部员外郎、充副使前往。

后提拔为殿中侍御史,权判三司勾院,他上书说:“汉章帝以《月令》冬至之后有顺应天道助生阳气的文书,而没有审讯判刑的`政令,于是确定下令不要在十一月、十二月上报死囚(名单)。现今十二月是圣上诞生的月份,而执行死刑不停止。希望下诏给有关部门,自十一月留下死刑不要执行,等到第二年正月皇帝亲自审阅查看,对情节可怜悯恻隐的予以宽恕,其他的严格按法律规定执行。”真宗说:“这固然好啊,然而(我)担心关押囚犯更长久,有的官吏会因此做奸诈的事吧。”赵湘又上书请皇帝封禅。不久,皇帝命他管南宫北宅事。皇帝东封泰山时,赵湘为东京留守推官,封禅事毕,升为侍御史。升州发生火灾,(皇帝)命赵湘前往祭神,同时考察民间疾苦。(赵湘)回朝上奏说转运使刘炤失职不能照章办事,洪州知州马景有病不能理事,朝廷遂将二人罢黜。

他奉命纠察刑狱,改任尚书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管理杂事。赵湘又上奏说:“旧制度日常参朝的文武官员每日上朝,在待漏院等候禁门打开,现在辰时才开禁门放外面的臣子朝见,就有大臣上朝很晚。希望皇帝下令让各衙门主官察看迟到的大臣,惩治他们的懈怠。对因风雨寒暑托病不上朝的,就治他们的罪。”当时皇帝为自己写了五条箴言作座右铭,赵湘便奏言皇帝:“宗室的风气教化是根本,应当有箴言来教诲勉励,希望皇上特制铭文赐给南北宅邸的宗室。”皇帝很高兴,将宗室祖传戒规制成座右铭,赐给宁王元偓等,并特赐赵湘,且谕告他说:“你和皇室同姓,所以特赐于你。”

《宋史赵晁传》原文及译文 篇10

赵晁,真定人。初事杜重威为列校。重威诛,属周祖镇邺中,晁因委质麾下。周祖开国,擢为作坊副使。慕容彦超据兖州叛,以晁为行营步军都监。兖州平,转作坊使。晁自以逮事霸府,复有军功,而迁拜不满所望,居常怏怏。时枢密使王峻秉政,晁疑其轧己。一日使酒诣其第,毁峻,峻不之责。世宗嗣位,改控鹤左厢都指挥使、领贺州刺史。

从征刘崇,转虎捷右厢都指挥使、领本州团练使兼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军至河内,世宗意在速战,令晁倍道兼行。晁私语通事舍人郑好谦曰:“贼势方盛,未易敌也,宜持重以挫其锐。”好谦以所言入白,世宗怒曰:“汝安得此言,必他人所教。言其人,则舍尔;不言,当死!”好谦惧,遂以实对。世宗即命并晁械于州狱,军回始赦之。

及征淮南,改虎捷左厢、领阆州防御使,充前军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又为缘江步军都指挥使时李重进败吴人于正阳以降卒三千人付晁晁一夕尽杀之世宗不之罪。寿春平,拜检校太保、河阳三城节度、孟怀等州观察处置等使。恭帝即位,加检校太傅。

宋初,加检校太尉。未几,以疾归京师,卒,年五十二。太祖甚悼之,赠太子太师,再赠侍中。

晁身长七尺,仪貌雄伟,好聚敛,处方镇以贿闻。以周初与宣祖分掌禁军,有宗盟之分,故太祖常优礼之,再加赠典焉。子延溥。

延溥,周显德中,以父任补左班殿直。宋初,为铁骑指挥使。开宝初,太祖亲征晋阳,太宗守京邑,延溥以所部为帐下牙军,转殿前散员指挥使。九年,改铁骑都虞候。

译文:

赵晁,是真定人。最初在杜重威手下做列校。杜重威被杀,正逢后周太祖镇守邺城,赵晁因而归附为部下。后周太祖开国,提拔(赵晁)为作坊副使。慕容彦超在兖州发动叛乱,(后周太祖)任命赵晁为行营步军都监。兖州平定,(赵晁)升任作坊使。赵晁自认为追随太祖多年,又有军功,却不能如愿升迁,平时经常怏怏不乐。当时枢密使王峻执掌朝政,赵晁怀疑他排挤自己。一天,(赵晁)趁着酒劲到他府邸去,誹謗王峻,王峻没有责怪他。世宗继承皇位,(赵晁)改任控鹤左厢都指挥使,兼任贺州刺史。

跟随世宗征伐刘崇,转任虎捷右厢都指挥使,兼任本州团练使兼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军队到河内,世宗想尽快作战,命令赵晁兼程前进。赵晁私下对通事舍人郑好谦说:“敌人气势正盛,是不容易战胜的,应当谨慎用兵以挫伤他们的锐气。”郑好谦把这话告诉了世宗,世宗生气地说:“你怎么会说这样的话,一定是别人教你的.。说出这个人,就放过你;不说,应该处死!”郑好谦害怕,就把实情说了出来。世宗立即命令将赵晁和郑好谦一起拘禁在州狱里,军队返回后才赦免了他们。

等到征伐淮南时,(赵晁)改任虎捷左厢,兼任阆州防御使,任前军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又任缘江步军都指挥使。当时李重进在正阳打败吴军,把三千名投降士兵交给赵晁,赵晁一夜之间全部杀死了他们。世宗没有怪罪赵晁。寿春平定,(赵晁)被授以检校太保、河阳三城节度使、孟怀等州观察处置使等官职。恭帝即位,赵晁担任检校太傅。

宋初年,(赵晁)任检校太尉。不久,因病返回京城,去世,年仅五十二岁。太祖非常悲伤,追封他为太子太师,又追封他为侍中。

赵晁身高七尺,相貌堂堂,喜欢搜刮钱财,在方镇任职时以纳贿出名。因为后周初他与宣祖共同掌管禁军,有同宗情分,因此太祖经常优待礼遇他,两次加以追封。(赵晁的)儿子名叫赵延溥。

上一篇:业务拓展计划方案下一篇:挑战杯参赛项目分析——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