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是什么

2024-11-06

工作计划是什么(共14篇)

工作计划是什么 篇1

什么是信托计划

作者:金投网

1、什么是信托计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一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简单的说,信托是一种为了他人利益或一定目的管理财产的一项制度安排,也就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利用信托原理,一个人(委托人)在无能力或者不愿意亲自管理财产的状态下,能够将财产权转移给自己信任并有能力管理财产的人(即受托人),并指明受托人将信托财产及其收益用于自己或者第三人(受益人)的利益。

2、信托计划的特点。

a)信托具有融通资金的性质。

b)信托方式灵活,适应性强。

c)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

d)信托收益稳定,且远远高于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息,是银行定期存款的理想替代品。

e)国家信托计划的发行与运作监管严格,有效的保护了投资人的利益。

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理财品种,信托计划将成为您投资组合之中中长期、低风险投资品种的最佳选择。

工作计划是什么 篇2

但是, 数年观察下来, 我对于什么样的工作是好工作。多少也有了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愿意与大家共享。这里使用排除法, 先描述“什么样的工作不一定是好工作。

首先, 赚钱多的工作不一定是好工作。有人会说, 赚钱多不是好事吗, 为什么不是好工作?人生很多事情像是硬币, 有正反两面。一份工作, 赚钱多是正面, 辛劳就是反面, 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以我教授的金融学来说, 毕业之后有一些学生去投资银行工作, 投行就是个赚钱很多的行业, 但是也是一个最辛苦劳累紧张的行业。我的一位硕士生毕业之后, 在国际著名投行工作了七年, 深知其中的滋味。每天早上全体员工和高管一起看股市行情的时候, 不少人需要携带速效救心丸——因为太容易心动过速——股市行情如过山车一般翻腾上下, 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计算自己掌握的客户财富的数值, 跌了多少, 增了多少, 是十分刺激的。除了心动过速, 这个行业的另外一个职业病就是胃病, 加班加点吃饭不准时, 再加上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胃病自然不期而至。导致我这个学生最后辞职的一次事件是, 在一次上午召开的股市行情分析会议上, 她突然说不出话了, 不是嗓子哑不是感冒, 就是张着嘴发不出声音, 像一尾脱了水的鱼。救护车把她送到医院, 医生诊断是由于神经过分紧张导致的失声。

其次, 父母眼里的好工作不一定是你自己的好工作。中国父母对于子女的生活, 总是有诸多的设计和安排。这些设计和安排虽然很多时候是出于爱心, 但是未必就适合子女的个性和发展。我的一个女学生在北京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习了九年金融学, 虽然是南方人但是也适应了北方的气候。但是, 在她毕业时, 家长希望她到南方找一个大学教书。女孩子很听父母的话, 在上海的一个大学找到了一份教职。工作了一段时间发现, 自己既不喜欢当老师也不喜欢在南方生活, 于是再度辗转北上, 找了一份证券公司的工作。

第三, 他人眼中的好工作不一定是你自己的好工作。找工作这个事情要说不在意他人的眼光, 是不能完全做到的。但是, 被他人的眼光左右自己的工作选择最要不得。我认识的一个熟人的孩子, 在大学学习的是文史哲专业。毕业后凭借家里关系, 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谋了一个职位。在旁人的眼中, 这是多好的工作啊——收入高待遇好说的出去找女朋友容易。但是这孩子“之乎者也”读多了, 天天在银行数钞票实在觉得乏味无趣, 辞职之后考入一所著名大学的中文系读博士。

第四, 人际关系过于复杂的工作不一定是好工作。诚然, 无论哪一份工作都会牵扯到人际关系, 都离不开处理好人际关系, 这方面, 应该说, 大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但是, 有些工作岗位的人际关系格外复杂险恶。需要你每天揣测上司的心意, 兼顾同事的眼光。白天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夜晚夜不能寐冥思苦想:谁是谁的人, 谁不是谁的人, 自己站哪条线上不会站错队, 说哪些话不会踩地雷。时刻如惊弓之鸟, 分秒需草木皆兵。这种工作在我看来不是什么好工作。长此以往, 一个人会变得过分敏感和猜疑, 失去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的勇气, 也失去了自如平和的心态。闹不好, 尽管步步为营如履薄冰,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 一步踏错满盘皆输。当然, 不能否认有些人特别长于此道并乐在其中。

说了半天什么不一定是好工作, 那么, 什么是好工作呢?这需要每个人自己去探索去寻找, 一步不能到位也不要灰心丧气, 允许“试错”。年轻人来日方长有时间方面的优势。这份工作应该是你大致上感兴趣和喜欢的, 你稍加努力就可以做的不错的, 基本令你丰衣足食成家立业的, 当然使感到开心和愉快更好。从事这份工作, 你当然会辛苦但是不会筋疲力尽, 你自然会投入但是力所能及, 主要是你的精神状态保持的比较好——虽然离开了校园, 但是还保有书卷气;虽然告别了青春, 但是还没有老气横秋;虽然脱离了幼稚阶段, 但还是锐意进取;虽然以工作为重, 但还是有诸多的业余兴趣和爱好。简言之, 你还是一个永远行进在路上的朝气蓬勃的人——这和年龄无关!

以我的一个学生为例。我的一个女学生是北大元培学院的尖子生, 到我教课的金融学系学习金融学。最后发现自己并不擅长也不是很喜欢金融学, 更喜欢国际关系和外交。毕业之后去英国留学学习相关专业, 毕业后打算做外交官。现在她每天过的都很开心。

什么是双学计划 篇3

(Dual study pragram)?

双学计划是一个包括理论和实习结合的的课程。学生在两个不同的地点接受知识:一段时间在公司里实习,一段时间在大学里学习理论知识。这个实习和理论课程相互交替的模式将贯穿整个学习阶段,这就是双学计划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地方。参加双学计划的包括有合作教育大学(UCEs)和应用科学大学(UAS’),以及比较少的普通大学。

什么是合作教育大学?

合作教育大学是只提供双学课程的教育机构。即使它们并不是在每个省份都有,但它们被承认作为德国教育系统的固定部分。在巴登-符腾堡州、萨克森州、柏林、图林根州有很多庄严雄伟的合作教育大学,在黑森州、下萨克森州、汉堡、施勒斯威悉-赫尔斯泰因州、萨尔兰州,他们由私人投资者提供资金。从合作教育大学毕业你会获得一个UCE证书,不过有些学校同时会授予学士学位(例如在巴登-符腾堡州、下萨克森州),证书和学位都是被法律认可的。如果你有疑问,你应该查询哪些法律适用于那些省份。

双学计划有什么利弊?

参加双学计划的学生从始至终都保持着实习,这意味着该学生一毕业就有数年的工作经验,而且在经济上更加独立,因为他从参加课程开始就获得薪酬。但另一方面,他在基础课程上的时间比普通学生少,而且没有长假期每年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天假期。这就它的缺点:学生需要接受大量的工作和严格安排时间。

有什么入学要求?

通常来说申请合作教育大学需要高中毕业证书和大学入学资格,而申请应用科学大学需要一个较好的技术学院入学资格。然后你需要和一家企业签订合约,可以说企业是选拔学生的人。你应该尽早开始着手申请,因为你必须通过考试、面试和公司评估。

我在哪里找到一家合作企业?

一般来说你可以在合作教育大学的课程指引得到一份合作企业的名单。你也可以自己联系企业,和他们讨论课程合作的可能性,然后他们到大学征求意见。

学校和企业获得什么?

双学计划允许参与者在高校里面把他们的实际工作与学术研究课题相结合,这相当于使高校的理论课程设置获得及时更新,以跟上实际工作发展的要求。企业可以通过计划定向培训高教育水平的员工,并在实习期间考察他。计划也使更多人才进入劳动市场,并改善高校毕业生和雇主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工作制服 篇4

工作制服(括n zuò zhi fú)即是为工作而制定的衣服。根据客户的要求,结合职业特征、团队文化、年龄结构、体型特征、穿着习惯等,从服装的色彩、面料、款式、造型、搭配等多方面考虑,提供最佳设计方案,为顾客打造富于内涵及品位的全新职业形象。

分类方法:

制服按产业不同可分为: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用制服三大类。

第一产业制服按其行业分类又可分为: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狩猎及矿业等制服;第二产业制服按其行业分类也可分为:制造业、土木建筑业等职业装;第三产业是除了以上第一、二产业之外的其它所有产业部门,此类职业装可分为公用事业(供电、煤气供应、运输及邮电)制服;金融保险业(银行、信托股票及保险业等)制服;机器维修业(汽车修理、停车场及其它修理业等)制服;服务性行业(饮食、旅馆、理发、美容及娱乐场等)制服;文教、卫生、科研事业(学校、航空机构、图书馆及医疗等)制服;自由职业(法律、会计、新闻、企业情报、广告、建筑服务及各种咨询机构等)制服等等。制服按产业结构不同进行分类时,还可根据具体行业特点进一步细分。如运输业制服,就可分汽车运输、船舶运输、航空运输及其它运输的不同制服。再进一步,如汽车运输制服还可分为司机、售票员、地勤人员制服等等。制服特有的一类是军装,这是一大类特殊制服,按其兵种大致可分为陆、海、空、武警及特种军部队的制服,亦可再进一步划分。

制服按其所选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为工作而制定的衣服及其它材料制服。纯纺织物有天然纤维的棉、麻、毛、丝;化学纤维的粘胶、绦纶、锦纶、腈纶、氨纶、丙纶、氯纶、特氟纶等等。混纺织物是指以上各种材料中两种及其以上混和而纺织成的织物。裘皮制服分天然裘皮及人造裘皮两类,天然裘皮包括动物毛皮及皮革两类;人造裘皮包括长毛绒驼绒、植绒、人造革、合成革及其它化学革等;其它材料主要指各种木质、甲壳质、塑料、金属等等。

制服按气候不同可分为季节性、地域性、气象性三大类。季节性制服可分为冬、夏、春、秋制服;地域性制服可分为寒带、热带、温带制服;气象性制服又可分为防寒、避暑、挡风、遮雨、抗辐射等制服。

设计要点:

(一)、职业性

工作制服设计的原则首先是有明确的针对性:针对不同行业,同一行业不同企业,同一企业不同岗位,同一岗位不同身份、性别等等。针对性的设计不同点归纳为什么人穿、穿用时间、穿用地点、为何穿、穿什么。

什么人穿,在狭义上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到自己供职的地点去工作或从事公务活动的一部分人,在广义上是指较为不明确的被分后的一部分消费群。这里的“人“在工作服上表现为一个群体.一个部分.一个阶层,其工作特性.个人与群体风格.生理与心理需求.政治经济地位.文化素养等,至于设计要求具体而各异。时间与地点则是职业的大环境与小环境因素,时间有春夏秋冬,白天与夜晚之别,地点则表现为地域性的大环境与具体工作时的小环境。

(二)、经济性

除了少数价格贵的工作制服,如特定的礼仪服.特种服外,大多数要求其具有合理的价格性能比,即与设计选用的面料档次.款式复杂程度.工艺制作难度等方面综合相比。

在同等的美感与功能前提下,设计工作服要尽可能降低成本,从款式.材料.制作的难易.服装的结构等细处着眼。

(三)、审美性

工作制服的审美性由服装的精神性这一共性决定。工作服因方便工作而制作。在审美性上的制作工艺尤为重要。

(四)、功能性

工作制服可以根据自己的公司情况,选定款式面料如:建筑公司,应该选用耐磨性面料;电子公司,应该选用防静电面料。

工作制服在定制时就应该选好面料,选好适合自己公司的服装,才能达到最佳是实用性。

什么是工作枯竭症 篇5

工作枯竭(job burn out)这个词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服务业中出现,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伯克利大学的Maslach(吐槽一句她是著名心理学家津巴多的夫人)针对“工作枯竭”做了系列的研究。她认为“工作枯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身心疲惫(2)愤世嫉俗,不想工作(3)低工作效率,无成就感。

工作枯竭的后果

(1)影响工作表现:一些想离开的就会旷工、离职、辞职等;不想离开的工作效率低、工作满意度低、对公司的忠诚和认可下降。

(2)影响身心健康:身体上就不说了,工作枯竭还会引起心理上的不适,如焦虑、抑郁和自尊下降等等。

谁在经历工作枯竭

(1)人口学:年轻人的“工作枯竭”要比30-40岁的人高一些;单身的人比结婚的人“工作枯竭”感更高一些,但是比那些离婚的要低一些;教育水平高的人经历的“工作枯竭”感更强。

(2)人格特点:耐力不够的人,缺乏内控力的人,遇到问题就喜欢回避的人更多经历“工作枯竭”感;“工作枯竭”和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有较强的相关,“神经质”的人格特点为:焦虑、粗暴、抑郁、自我意识比较敏感、情感脆弱。也就是说是一种情绪不稳定的表现,这样的人更多经历“工作枯竭”。研究表明感性的人(面对问题发泄情绪)的人,相对于理性的人(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人会经历更多的“工作枯竭”。

(3)工作态度: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工作有着大大小小的期望,高期望的人会努力甚至超量工作,从而引发疲惫和倦怠,并且如果他们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的话更有可能产生愤世嫉俗的抱怨,体验职业枯竭。

什么导致了工作枯竭

(1)工作性质:体力劳动(工作量过大,引起枯竭),脑力劳动(角色冲突和角色定位不明确)

(2)职业特点:关于“工作枯竭”的研究从服务业和教育界开始的,直到现在仍是研究的重点。耗费情感和心神的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更容易产生“工作枯竭”,如教育、社会服务、医药、心理健康、法律等。很多研究表明教师被认为是最容易产生“工作枯竭”的职业,第二名是医生。

其他:

(1)工作量:工作量越大,人越容易感到疲倦,这是显而易见的。

(2)控制感:自己的工作较多,但是领导又不放权,导致自己很多时候会力不从心。

(3)奖赏:活儿多钱少,大家肯定抱怨;除了金钱这种外部奖励还有“内部奖励”:如自己的努力被忽视,别人不认同等。

(4)集体感:和同事的关系比较差,没有集体感和归属感。

(5)公平:在工作中经历了太多不公平的待遇。

(6)价值认同:本身就不认同自己的工作,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或者是和上司及公司的文化价值观有冲突,也会加深职业倦怠的感觉。

工作枯竭的发展阶段

当然工作枯竭并非是一日促成的,Herbert Freudenberger等人还总结了职业枯竭的12个发展阶段:

(1)逼迫自己:对工作有很高的期望。

(2)努力工作:一定要证明自己。

(3)忽略需求:废寝忘食,孤家寡人。

(4)纠结混乱:感觉肯定是哪里错了,但是不知道原因。

(5)重塑观念:不认为自己的工作方式有问题,调整感受和价值观。

(6)否认问题:孤立自己,不社交,出现问题忽略时间紧迫和工作量等原因而怪罪自己。

(7)回避行为:社交几乎为0,可能会通过喝酒或者使用药物来放松自己,经常感觉没有希望和方向。

(8)行为改变:认识你的人都觉得你变了。

(9)去个人化:不认为自己和他人是有价值的,失去了满足自我需求的动力。

(10)内心空虚:内心空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通过喝酒,使用药物和高危性行为来缓解。

(11)情绪抑郁:疲倦、没有希望、冷漠,感觉未来暗淡,生活没有意义。

工作计划是什么 篇6

关键词:哲学观,反思,自我意识

“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是哲学学习者必然要追问的两个问题。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探讨不是要最终找到一个确定无疑的答案, 而是在对这两个问题的不断探寻与摸索中, 逐渐形成和构建每个哲学学习者自己独特的哲学观, 从而在自己哲学观的背景之中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研究。

人们通常认为“哲学是什么”等于“什么是哲学”, 事实上并非如此。首先“哲学是什么”是在追问历史上的“哲学”是什么, 这个问题本身暗含着“哲学”已经是一种既成的事物。这种事物从一开始萌芽, 是一种“吾不知其名”的状态, 然后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 逐渐成熟起来, 然后人们觉得有必要“强为之名”, 遂将其称之为“哲学”。那么“哲学是什么”也就是追问“哲学”产生的这个历史过程中, 包括“哲学”概念产生后, 一直发展到今天, “哲学”是什么样子的, 即“哲学”事实上是什么。

而“什么是哲学”, 追问的是什么样的学问可以被称为“哲学”, 也就是追问“哲学”应该是什么。在哲学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会不断的去体悟“哲学”这个概念, 并对这个概念产生一定的理解, 不仅对于它的过去有一种理解, 对它的现在有一种理解, 而且对哲学的将来也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虽然, 随着学习和研究的深入, 对“哲学”的理解会不断的发生变化, 但这种理解终将趋于成熟, 最后稳定生根, 成为哲学研究者的一种信念。这种对哲学的理解, 就是哲学研究者对“什么是哲学”的回答, 是学者心中对哲学的一种期望状态, 是一种坚定的信念, 甚至会成为一种信仰, 这就是哲学观。换句话说, 哲学观就是对“什么是哲学”的理解, 或者说是哲学观的具体体现就是对“什么是哲学”的问题作出回答。

显然, “哲学”在哲学史上已经有其既成的形态了, 但这种既成的形态不一定就是“哲学”应该是的那种形态, 也就是说“事实”与“应该”不是一回事。所以说“哲学是什么”绝不等于“什么是哲学”。

纵观哲学史, 我们发现哲学史上有很多不同的哲学学派, 每个学派的哲学观点都不尽相同, 并且各有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个哲学派别之成为一个哲学派别, 首先在于其对‘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有着不同于其他派别的独到理解。如果我们把哲学史看做是由不同的哲学家和哲学派别的思想构成的逻辑链环, 那么我们也可以说, 一部哲学史也就是人们对于‘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继续不断地作出不同理解的历史。”而“人们对于‘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继续不断地作出不同理解”的过程正是哲学观的形成过程。

哲学之所以如此难以理解是由于它本身的不确定的多变的本性决定的。尽管历来哲学研究者对“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这两个问题的理解至今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但我们依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哲学有一个总体的普遍意义上的理解。

哲学是人反思的自我意识, 也就是说首先哲学是属于人的, 或者说, 哲学是具有属人性质的。在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古希腊, 哲学是起源于人们对于世界的惊异的, 就是说是人这种存在物的惊异使哲学成为可能的。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的著名论断, 也就是认识人自己。到了近代西方哲学, 哲学家们实现了西方哲学由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 开始研究人的认识何以可能。现代西方哲学则更进一步的开始研究人的生存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 哲学一直是人们用来寻找自身安身立命之本的学问。从先秦哲学到近代现代哲学, 人的性、命等问题一直是哲学的主题。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被人们称为人本主义哲学, 就更加离不开人了, 马克思哲学的主题就是通过考察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异化的情况, 使人通过实践活动扬弃异化, 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总之, 无论是西方哲学, 还是中国哲学, 或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关于人的哲学。哲学是不仅要解释世界, 而且还要改造世界的, 它也是不仅要解释人, 而且要改造人的, 人是世界中的人, 世界是人的世界, 二者是有机联系的。哲学的终极目标是使世界作为世界而成为世界, 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

这样, 就对哲学有了一个大体的理解, 即是简略回答了“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显然, 在作出这种理解的同时, 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哲学观, 其观点就是上面所阐述的那样, 把哲学理解为人的反思的自我意识。当然, 作出这种回答不是要把哲学固定为这样一种东西, 只是试图以此去理解总结自己的哲学观, 以使自己明晰起来, 而后还要继续的去追问“什么是哲学”和“哲学是什么”的问题, 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永无止境的, 重要的是在对这两个问题给出回答的过程中使自己不断的作为人而成为人。

参考文献

[1]张志伟.西方哲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第1版.

什么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 篇7

——江西南昌小妮子

A: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从2010年6月开始实施,其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第一批“卓越计划”实施的高校有清华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61所高校。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第二批入围的高校更多,如中北大学、天津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133所高校。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您对这些高校感兴趣的话,填报志愿时不妨多了解一下学校的相关信息。

Q:请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隶属于生物科学类专业吗?都有“生物”字眼,听起来是一类的专业啊!

——广东佛山 小 明

A:很多人喜欢以“听起来”来给事物做判断,甚至定义,这可能会犯错。因为“听起来”和“确实是”是两码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隶属于电气信息类,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生物学和医学中的有关问题。所以,它并不属于生物科学类,也不属于医学类,而是属于电气信息类,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生物医学工程总体来说有三个大方向:仪器、图像、材料。该专业是综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对物理、数学、力学、化学都有较高要求;工科类的实验、实习;电子类的如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等;医学类的组织学、解剖学等等都有所涉及。现在的生物医学工程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主要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Q:近段时间,各大网站纷纷公布了未来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这些信息可信吗?我填报志愿时可以报考这些专业吗?

——四川成都高三刘 川

A:这些网站的信息,您可以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最好不要作为您填报志愿的依据。如果您确实对这些专业很有兴趣,而且觉得自己一定能学好,当然可以报考这些专业。但是如果您仅仅是冲着就业去的,那就一定要慎重了。有的专业毕业生目前的就业率高,但不代表着您大学毕业后,这些专业的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很多专业的就业形势与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紧密相关。考生在报考院校开设的这些相关专业时,要尽可能多了解这些专业的社会声誉、师资力量、教学设置等,了解所要填报专业学习的主要课程、就业方向、发展前景,还要了解这些院校和专业近年的录取分数线、报考情况等。相关专业的就业率不是一层不变的,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明白,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其就业率可能不一定高。考生报考专业时必须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志向与特长。志向是激发自己奋发努力的动力之一,当一个人对他所接触的专业感兴趣时,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进行学习和研究,并做出成绩。因此,考生选择了符合自己特长的专业,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就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Q:据说被某所大学或者专业录取的条件很多,不光是总分够了就行,有时是不是还有单科成绩限制啊?

——内蒙古包头王小沛

什么是计划外招生 篇8

我们国家的高考录取制度,除了学校自主招生之外,还有各个学校的招生指标是教育部统一规定名额,通过全国统一高考统一录取,简称统招;统招招生方式,需要高考成绩达到国家和学校规定分数线,占用国家计划内名额,又称计划内招生。除此之外,各个学校根据社会需求,自主开设专业,自己制定招生标准,不占用计划内指标进行招生,称为计划外招生。

计划外招生不占用高考统一录取指标,一般不设最低高考分数,符合招生条件和用人单位要求就可以入学。计划外招生一般要求在学校学习成绩合格,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文凭和学位证书,该文凭一般可以报考研究生和公务员。

学生高考落榜或高考成绩不理想,是不能通过统招上计划内招生的学校的,所以一般的计划外招生都是落榜学生,或者高考成绩不理想不能上自己理想的大学的。计划内与计划外都属于国家高度教育序列,没有本质区别,国家都承认学历。

二、高考、自考、成考、网络教育的区别,文凭的认可度。

成考或自考的文凭属于成人教育学习模式中的学历教育,在校大学生属于全日制大学的,也就是从小学到中学到高中一直读到大学的,认可度方面当然是在校大学生的认可读最高,其次是成考、自考!

网络学历教育、自考、成考、电大等各种成人学历教育学习模式对比 :

【入学门槛对比】

成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是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由学校根据考试结果择优录取,统考每年举行一次。

自学考试没有入学考试,考生参加单科考试,合格一门,发一门的合格证书,所有科目合格后,颁发学历证书。每年有两次考试,考生根据情况选择考试科目。

广播电视大学也无须考试,只要具备要求的相关学历就可以注册入学。

网络大学由招生院校自主命题,组织考试。

总的来说,自学考试和广播电视大学实行的是“宽进严出”,基本没有什么入学门槛;而成人高考和网络考试要求先考试后入学。不同的是,成人高考参加的是全国统考,网络考试则由各招生院校自主考试。从考试的难易程度来看,部分网大因知名度高,所招专业又是学校强势专业,故入学要求也相对较高,试题也有一定难度。

更多精彩文章请访问【北资官网】——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帮您做好职业准备!

2013北大资源研修学院招生,火热进行中!

工作计划是什么 篇9

选项看来很多,但按照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副总裁张景岫的说法,可以简单概括成一个坐标,横轴是安全性,纵轴是发展性。安全和稳定,是所有人在择业时候的两个考虑方向。而安全性和稳定性发散开来,是由以下元素支撑的。

要生活方面有安全性,就在乎“薪酬多”、“福利好”、“公司环境舒服”“同事合作愉快”;职位方面的安全性,则主要看“公司的规模”,“发展势头”“所处行业特征”等等,这决定了企业有没有大规模裁员,甚至倒闭的危险,以及员工个人能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企业内外竞争的态势等等。

而大家都最看重的“未来有发展”。实际还包括企业内部的“未来”以及离开企业之后可能发展的“未来”。不过根据IBM、优兴咨询(Universum)、Egon Zehnder联合发布的《Gen-Y给HR管理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白皮书(下称《Gen-Y》)中的调查,94%的被访者倾向于首先在公司内部寻求多元化的工作经历,比如晋升(37.8%)、在不同部门中调整工作(30.3%)、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增加工作职责(18.0%)、在同一个部门中调整工作(8.3%),而只有5.6%的人选择跳槽,这也是“工作平台大”排名靠前的原因。

实际上,一家企业内部的发展空间,取决于企业的文化、晋升机制、内部的培训机制,落实到个人所得上,就是他在企业内部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方面提升,同时还有薪水和职位的提升。而在企业外部有没有发展,一部分取决于你在这家企业学到的知识、经验,养成的态度。还取决于你在公司能承担多大的责任。你第一家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或者说是影响力。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经济环境的影响,大家对“第一工作场所”的选择在“发展第一”的总指导原则下,更多往“稳定”“安全”的方向趋近,也体现了在经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周期后,人们对缩减的机会入口带来的发展真空感到的焦虑。在今年的调查中,“一起工作的人是不是我喜欢的”“老板是不是我喜欢的”“公司是不是我喜欢的”成为备受冷落的选项,大家普遍既对未来抱有更高的期望,同时开始为未来担忧。

创意是什么 篇10

2.动词:提出有创造性的想法, 构思等, 如:这项活动由工会创意发起。

英文:originality

创意是什么?创意是传统的叛逆;是打破常规的哲学;是大智大勇的同义;是导引递进, 升华的圣圈;是一种智能拓展;是一种文化底蕴;是一种闪光的震撼;是破旧立新的创造与毁灭的循环;是宏观微照的定势, 是点题造势的把握;是跳出庐山之外的思路, 超越自我, 超越常规的导引;是智能产业神奇组合的经济魔方;是思想库、智囊团的能量释放;是深度情感与理性的思考与实践;是思维碰撞、智慧对接;是创造性的系统工程;是投资未来、创造未来的过程。简而言之, 创意就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

利用创造性思维和头脑风暴可以产生新创意。

有这样一则寓言:上帝为人间制造了一个怪结, 被称为“高尔丁”死结, 并许有承诺:谁能解开奇异的“高尔丁”死结, 谁就将成为亚洲王。所有试图解开这个怪结的人都失败了, 最后轮到亚历山大, 他说:“我要创建我自己的解法规则。”他抽出宝剑, 一剑将“高尔丁”死结劈为两半。于是他就成了亚洲王。

安全员是什么工作 篇11

2、协同生产经理和责任工长做好施工现场的规划管理工作,建立并维持施工现场达到标化工地施工现场标准;

3、协同项目部领导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对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负责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坚持安全巡查常态化,及时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4、做好安全措施记录,协同内业资料人员做好安全资料相关工作;

秋是什么 篇12

秋?秋是什么呢?她怎么有这么大的本事啊?

秋是一个孩子——天真而又淘气。她悄悄地拿走大地的遮阳伞,让叶儿离开妈妈的怀抱,去浪迹天涯;她时不时地弄几场蒙蒙小雨,让贪玩的孩子不时地跑到屋檐下观望;她还悄悄地把小草妹妹那身翠绿的衣裳染成黄色……瞧,此时她正躲在角落里“嘻嘻”地偷笑呢!

秋是一个姑娘——温柔而又细心。她送来凉爽,轻轻地为辛勤劳作的农民伯伯擦去汗水;她送来落叶,做成一床床各色的被子为大地保暖;她把沁人心脾的菊花香送往千家万户……瞧,此时她正在果园里察看果子是否成熟呢!

秋是一个婆婆——慈祥而又唠叨。每当秋风“呼呼”地吹过时,你总能听到她那句熟悉的话语:“孩子们,赶紧造个温暖的新家,多储存些粮食,为过冬做好准备吧!”要是谁还在偷懒,她准会严厉地批评道:“小懒虫,难道你想当寒号鸟吗?”就算你做好了准备,她还是会不厌其烦地告诉你:“小窝还可以搭得更暖和些,食物还可以多准备些。”

秋还是一个有些马虎的通讯员。你看,空中竟然还飞着几只小燕子;你看,光秃秃的树枝上竟然还飘着几片绿叶;你看,山脚下的稻田已披上金黄色的秋装,山谷中的玉米竟然还穿着绿色的夏装……我想一定是她被美丽的秋景迷住,忘了通知吧!

啊!秋,真是一个千变万化的季节!我有道不尽的喜欢!

(指导教师杨奇斌)

为什么是女性?为什么是摄影? 篇13

进入伦敦摄影师美术馆(The PhotographersGallery)于今年10月开始举办“1970年代的女性主义先锋艺术”(Feminist Avant Garde of the 1970s)展览现场,首先占据视线的是一块影壁。展览介绍占据半壁,覆盖另一半的则是艺术家玛丽·贝丝·埃德尔森(Mary Beth Edelson)一幅拼贴作品《最后的晚餐:一些在世的美国女性艺术家》(Last Supper: Some Living American Women Artists)(图1)。

《最后的晚餐》本为达·芬奇名作,描绘耶稣在被罗马士兵逮捕的前夕与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餐的情景。这幅拼贴作品以达·芬奇原作为底,将十二门徒的头像以创作当年(1972年)在世的女性艺术家头像替换。在画面外另起一圈,填满符合主题的艺术家黑白照片。画面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当然是耶稣和犹大。端坐正中的“耶稣”被乔治亚·奥基芙(Georgia OKeeffe)的头像取代,手握钱袋的“犹大”则是阿尔玛·托马斯(Alma Thomas)。不同于脸色阴郁的犹大,托马斯脸上是自然开朗的笑容。而旁边的“彼得”—李·克拉斯纳(Lee Krasner)笑得更为灿烂。

奥基芙1920年代即已出名。作为画家,她以半抽象半写实的手法绘制花朵的微观细节、岩石肌理变化、海螺、动物骨头和荒凉的美国内陆景观。作品中常充满着同色调的细微变化,组成具有韵律感的构图,成为1920年代美国艺术的经典代表。她的丈夫是摄影大师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以她为模特的许多照片已经成为世界摄影史的经典。

托马斯比奥基芙年轻4岁,以抽象手法使用色域绘画闻名。如果从绘画风格上看,托马斯无疑和欧姬芙不是一路人。对于写实手法来说,抽象主义的确意味着一种背叛。而扮演“彼得”的克拉斯纳与欧姬芙在绘画风格上虽无太多相似之处,但二者有一个有趣的共同点:丈夫都是知名艺术家—克拉斯纳的丈夫是抽象表现主义代表人物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在传统的男权社会中,对于女性地位的评价和衡量总难独立,“妻凭夫贵”显得非常自然,而佐治亚·欧姬芙和李·克拉斯纳这两位女性艺术家作为独立个体达到的艺术成就,却足以让她们名声显赫的丈夫变成一个趣味的注脚,或许从这个层面来看,女性主义的终极目标“男女平等”实现了。然而,作为追求的这种男女平等,也正好映射出不平等的现状,比如《最后的晚餐》背后指涉的圣经—《圣经》中写到男人和女人时讲:“上帝从男人身上取出的肋骨造了女人,把她领到男人面前。亚当说,这是我的骨中骨,肉中肉;要把她叫做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

宗教不讲道理地设置了性别歧视,而将耶稣和十二门徒改换性别,本身就是一次彻底的颠覆。用女性主义颠覆传统男权,仿佛可以连“背叛”本身包含的歧视也一同掀翻。“1970年代的女性主义先锋艺术”展用这幅作品打头,把当年女性主义艺术作了一个全景式的概括。

这个展览的作品涵盖了1970年代48位女性艺术家的200余件作品,包括照片、拼贴画、表演艺术、电影和录像等形式。这些激进、充满诗意与讽刺且常常伴有挑衅意味的作品反映了性解放、性别平等、民权抗争等话题逐渐成为公共话语的时代的到来,它们进一步激励女性艺术家对“女性身份”、“性别角色”以及“性政治”提出质问和挑战。此次展览强调了具有开创性的女性主义艺术实践及其对后世艺术家产生的广泛影响。

伦敦摄影师美术馆位于伦敦核心城区SoHo区牛津街附近,是一座小楼,每层一个展厅,面积都不到50方平米。这个展览占据两层,展品安排得很紧凑。展览分四个部分:家庭议程(Domestic Agenda)、吾肤之中(In My Skin)、另一个自我(Alter Ego)和诱惑的躯体(The Seductive Body)。

家庭议程

第一部分“家庭议程”展示的作品挑战了对女性“主内”(in the home)的这一刻板印象。德国艺术家雷娜特·艾森内格尔(Renate Eisenegger)在其表演艺术“高楼(1号)”(Hochhaus, Nr.1)(图2)中,把自己的脸涂成白色,以蹲姿缓慢行过一条高楼里的长走廊,一边走一边用不插电的熨斗熨过本身就光滑平整的油毡地板。

高楼,空无一人;女性,面无表情;动作,缓慢细致;结果,全然无用。在外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女性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而到了家庭这样一个私密的内部领域中,女性也难以同男性平权:她们的“主内”被认为是理所应当。于是,把女性禁锢在空间里,把表情禁锢在皮肤之下,把行为禁锢在家务之中,平等诉求的结果是无效的;而这些机械且反复的行动对于“家庭主妇”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压迫之下,答案噤声。

另一位艺术家比吉特·约根森(Birgit Jürgenssen)在作品《家庭主妇的围裙》(Hausfrauen-Küchenschürze)(图3)中,把炉盘烤箱与围裙合二为一穿在身上,绕过脖子的裙带如同船锚一样牢牢地将其束缚,如生根一般。炉盘烤箱和围裙一样,都与“吃”关系密切,而它们属于且只属于家庭主妇,生根理所当然,至于发出的芽,就不知是新枝还是枯枝了。女性的社会角色似乎与生俱来便被刻板印象规划,这是非常让人沮丧的。这种沮丧也体现在了卡琳·麦克(Karin Mack)的摄影作品《一个幻觉的破灭》(Zerst·rungeiner Illusion)(图4)里。一位典型的家庭主妇微笑着的照片被十几根针和钉子刺穿。亲切柔软的微笑被生硬尖锐地刺破,这两个极端的冲突宣告着一个幻觉的破灭。如此破灭一个幻觉近乎处刑,这是只有背负深重苦难的受害者自己才会采用的惩罚手段,不知这样的宣泄加害者会不会看见,会不会视而不见。

吾肤之中

离开家庭,回到女性本身。在第二部分“吾肤之中”里,女性艺术家着重挑战了对于“美”与女性身体根深蒂固的态度。她们通过先破后立的重构,创造出了多层面的女性形象。男权主义中,男性认同是女性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整个社会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比如控制权、力量和竞争性,都将女性特质排除在外。而女性的美丽作为未被否定的价值,却又被视为性欲的对象,从而被浪漫化、理想化,逐渐变成了一种客体而存在。

来自秘鲁的艺术家特蕾莎·布加(Teresa Burga)以画作《无题》(Untitled)制定了一副美女面孔,面孔周围精确的刻度进一步凸显其标准化。对于女性之美的定义和准则古已有之,然而将这标准大规模可视化则是在等到广告大行其道之后方得实现。此后,不断强调和深化女性之美成为一大主题,一路探入人们的潜意识之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广告已。布加直接撇去广告里的虚浮,抬出更为直观的量化标准,这无疑是对“美”和“美女”的一次考问:为何而美?为谁而美?若离开男性认同,美何去何从?

这次展览包含的绝大多数艺术家都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布加出生在秘鲁,受西方新式艺术手法的影响去往芝加哥艺术学院进修,再回到秘鲁。她与另一位来自巴西的艺术家莱蒂西亚·帕伦特(Letícia Parente)一起,组成了非发达国家的南美阵线。

除去化妆品等后天雕饰,女性之美也反映在自然的呈现中。众多“自然”中,时间是最有力量的一种。波兰艺术家伊娃·帕图姆(Ewa Partum)的作品《改变》(Change)便自然地呈现了时间对女性之美的影响(图5)。在一位观众面前,帕图姆让化妆师将自己的面容一分为二:一半是本来的自己,一半是老年的形象。照片中艺术家的发型和神态让人联想到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不同的是,蒙娜丽莎的面容永远年轻。帕图姆的表演是女性在自我决定形象这一选择上的一次实践。时间对美的改变是直观的,也是客观的,在男权社会虎视眈眈的目光之下,选择直接面对时间的蚀刻已经是一个挑战,再坦然摆出前后对比更需要勇气,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那般敢于说出“更爱你备受摧残的面容”这样的话。不过,一旦意识到面容是自己的,就可以与“悦己者容”轻快地说声再见了。

另一个自我

“另一个自我”的觉醒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强调“先天身份”和“后天身份”的区别而生。“先天身份”即生而为谁,“后天身份”则由社会环境塑造而成,尤其以习俗与禁忌的作用最为明显。法国著名女性主义者西蒙娜·波伏娃(Simone Beauvoir)在其著作《第二性》(The Second Sex, 1949)中指出:“女性不是生就的,而是逐渐变成女人的。”于是,女性艺术家对这个被环境强加的身份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与此同时,也强化了自我代表的意识。

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早已是摄影史绕不开的艺术家,她的艺术生涯正是开端于1970年代。在作品《无题(露西)》(Untitled, Lucy)(图6)中,她已经开始把自己扮成他人,在不是自己的自己中找寻自己成了她40年来的艺术主线。“我觉得自己在作品中是匿名的。当我观看这些照片时,从来都看不见自己,它们不是自拍。”她如此阐释自己的作品。照片中匿名的女人姿态各异,青春气息和美艳妆容给人以很大的遐想空间。在这些联翩浮想中,“她”可以是任何人,但实际上没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环境对她的塑造看上去失效了。另外,由于缺少信息,“她”的先天身份也很不明朗。于是这样的一张照片展示出了最纯粹的女性,让观众无从知晓她的先天和后天身份,只能关注展现在平面图像上的“她”本身。对女性主义来说,这无疑是对已经被异化且标准化的身份有力的回击。虽然舍曼明确指出自己不是女性主义者,但她也承认自己的作品都来自于这种文化中以“一位女性”的角度进行的观察。“部分作品关乎爱恨,被化妆、魅力和憎恨同时冲昏了头脑的爱恨。”女性用化妆增加魅力,彰显第二自我,再因为第二自我带来的各种影响产生爱恨等情绪。这样的过程无法与环境割裂开来,选择这样认同身份的方式,就无可避免地“逐渐变成女人”。

与舍曼相似,女性主义艺术先驱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也通过在作品中扮演不同角色把识别身份的权力交给观众。她指出:“艺术领域的女性,无非是艺术家之妻或者‘骨肉皮(Groupie,骨肉皮,又称果儿,指那些追慕影星、歌星、作家等明星的少女。—编者注),从未被认真看待成艺术家。”因此,她想通过自己的作品向未来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工作者宣告女性主义艺术实践的潜力。这样的宣告的确消除了部分对于女性艺术家的歧视,而来自大环境的歧视,往往会对女性第二自我的产生和构筑产生负面影响。这些歧视的根源,仍然是男女不平等。乌里克·罗森巴赫(Ulrike Rosenbach)在作品《艺术是一种罪行,第4号》(Art is a Criminal Action, No.4)中扮演女版猫王,而原版猫王的形象则来自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经典作品。在罪行中实现男女平等,如此荒诞的信息由作品传达给观众,仿佛画中四人各开一枪(图7)。

诱惑的身体

最后一部分“诱惑的身体”,导言占据另一层展厅影壁的小半江山,大半江山则被一幅画占据,画里这根螺丝钉的隐喻不言自明(图8)。谈到身体,女性主义运动效果最显著的部分便是推动和促成性解放。然而许多女性主义艺术家为此推波助澜的过程中仍然要强调女性依旧持续的性压抑。这部分的展品多数直白坦诚,在场的男性观众大多走马观花,伫足细赏的基本还是女性。男性将女性物化为性客体(性工具),却羞于直面客体的模样,他们在这个方面也被社会习俗和禁忌强加了“另一个自我”。

奥地利艺术家瓦莉·艾斯波尔(VALIE EXPORT)在其作品《触摸式电影》(Tap and Touch Cinema)中,裸身外穿一个象征银幕的盒子,邀请路过的男性将手伸入盒子触摸,与此同时,艺术家则直视他们的眼睛。这个作品挑战的是电影中“男性沙文主义”的凝视,仿佛在宣称:与其偷瞄,不如实地感受。这种观影体验是今天4D电影也不具备的(图9)。

在艺术家莉莉·杜约里(Lily Dujourie)的摄影作品《无题》(Zonder Titel)里,画面主体是一具躺着的躯体,有着曼妙的曲线,摆出古典画中人的身姿。观众大多以为这是一具女性身体,但实际上这是一位长发男模。仅仅通过模仿古典画中的身姿,男模已然成为一具女体,这甚至让观看照片的男模自己感到惊讶。这件作品强调了至今依然存在的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总是习惯将“长发”“曲线”“婀娜多姿”等特征标准化,并将其理所当然地等同于女性身体(图10)。

展厅里有观众留言墙,卡纸一面写“你看见了什么”,另一面请观众选一张照片谈谈自己的看法。留言众说纷纭,大多不避谈论女性在当今社会的地位。这些纸片与《最后的晚餐》相望,它们应该只是未来的一点前菜吧。

艺术史与摄影史交集下的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是指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将重点放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之上。女性主义政治行动挑战了诸如选举权、生育权、堕胎权、受教育权、家庭暴力、产假、薪资平等、性骚扰、性别歧视与性暴力等的议题。女性主义探究的主题则包括歧视、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关于性的物化)、身体、家务分配、压迫与父权等。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20世纪前半叶,两次世界大战及其之间,由于男性劳动力的缺乏,让女性有机会进入传统上被男性掌握的职业,从而展现她们也能胜任“男人的工作”,而且社会也依赖她们的贡献。这个转变鼓舞着女性争取平等的地位。到二战结束后,西方对于职业妇女的偏见已经有所减弱。从发轫到此时的女性主义运动被称为“第一波女性主义运动”。而第二波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受当时民权运动、青年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影响,加之避孕和节育手段的逐渐成熟,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迅速波及全美并蔓延至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一起兴起的,还有女性主义艺术运动。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艺术运动兴盛于西方。其中最为直观和丰富的就是视觉艺术。

“1970年代的女性主义先锋艺术”展出的作品包括照片、拼贴、表演艺术、电影和录像等形式,但这些媒介或多或少与“摄影”存在着关联。经过印放生成的照片自不必说,借用照片为关键素材的拼贴作品被纳入摄影范畴早已得到公认。至于展览中涉及的表演艺术,在1970年代也往往选择摄影作为记录、存档甚至展示的手段。彼时的视频记录设备远未亲民,摄录效果也较当下有天壤之别,加之播放设备大多是10寸以下黑白显示屏,对表演艺术来说,整体展示效果并不如相对已经完善和成熟的照片(即使也只是黑白照片)。虽然电影和录像提供的流动观感为照片所不具备,但展览中一些由迷你黑白电视承载的作品旁,通常也伴随一组清晰的黑白或是彩色照片作为补充说明。也许是视觉效果更出色,照片吸引的观众多过原作本身,如此看来,原作反而更像是对照片所述的忠实记录。摄影作品能够清晰准确记录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结果,在后期冲洗和放大时还有二次创作的余地,这对当时以先锋之姿进军的女性艺术家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再者,1960年代以来的当代艺术中,摄影(照片)对于行为艺术、表演艺术、大地艺术等艺术创作的记录本身已经形成了摄影参与当代艺术多种形式的一类,而展现这些实时性强或者强调体验的场域性艺术的照片自身,在后来也可能成为被展示的作品。

这样看来,作为专业的摄影展览机构,伦敦摄影师美术馆策划这一女性主义先锋艺术断代史般的展览也就无可厚非了。女性主义进入艺术史领域虽然仅有40余年时间,但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了显著的发展,而女性主义艺术史业已在新艺术史的书写中为其注入了新内容。今天,站在西方社会主流观念都已接受“男女平等”这一女性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上,展出最早一批以女性主义观点创作的艺术是对历史的一次溯源,它借助回望艺术史以及与之有着交集的新摄影史,折射出的是20世纪中叶以降女性为达成种种权力诉求而做出的努力。

女性主义正是从1970年代开始介入艺术史。1971年,美国艺术史学家琳达·诺克林(Linda Nochlin)在《艺术新闻》上发表题为《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Why Have There Been No Great Women Artists·)一文,揭开了女性主义艺术史的序幕。她从根本上质疑了传统艺术史关于天才和伟大艺术家的认定标准,指出了长期以来的社会制度和机制对女性艺术家成长的限制。诺克林的理论奠定了传统女性主义艺术史理论的基础。

诺克林首先承认一个事实:在艺术史上的确没有如同米开朗基罗、伦勃朗、塞尚或毕加索那样最伟大的女艺术家。社会对男女两性不平等的待遇是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除了家庭培养对女性的轻视之外,艺术教育制度对女性的巨大限制(不允许参加人体写生,不允许参加学院比赛,不接受女性为职业画家)以及社会对女性美德的标准(贤妻良母)都让女性对艺术家这一身份可望而不可即。

文章以19世纪法国著名动物画家罗莎·博纳尔(Rosa Bonheur)为个案,详尽考察后说明作为一个女性,想要在艺术上取得成就,必须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种种压力,甚至放弃爱情和婚姻,背负“不够女人”的骂名。于是,诺克林得出结论:社会制度决定女性不可能取得杰出的艺术成就。同时,她呼吁女性应该为建立一个两性平等的新制度而抗争。

从1970年代开始,女性主义艺术从不自觉地着重强调两性差异的社会原因开始,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得越来越深刻。当代艺术中,摄影已经成为不少女性艺术家重要的表达媒介,汉娜·威尔克(Hannah Wilke)、弗朗切斯卡·伍德曼(Francesca Woodman)(图11)、琳恩·赫尔施曼·李森(Lynn Hershman Leeson)(图12)、德博拉·威利斯(Deborah Willis)、卡莉·梅·维姆斯(Carrie Mae Weems)、南·戈尔丁(Nan Goldin)、妮基·李(Nikki S. Lee)、苏菲·卡尔(Sophie Calle)、佐伊·莱欧娜(Zoe Leonard)等等,不胜枚举。随着后现代思考模式的引入,加上摄影和摄像设备日新月异的进步,以及可供艺术创作的各种材料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发展,女性艺术家在创造作品时也采用了新的思路,她们正视但不夸大两性差别,通过不同表现形式、自然且巧妙地将作为主体的“女性”内化为创作。

(作者为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电影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力量举训练计划是什么? 篇14

力量数据 卧推130KG (仅仅成功过一次) 深蹲180KG。。。这里着重讲下卧推。搜索过大量的资料在加上自身的实践。。我认为想稳步且高效的提高卧推力量。只能用线性周期训练法。只前的实践也证明了我的观点。。力量举注重强度而不是数量。比赛也比一次的重量。力量跟募集到的神经数量有很大关系。开始强度低时,至募集到一型纤维,随着强度的增大二型纤维也逐渐被动员。我们要训练的就是提高募集尽可能数量纤维的能力。然而,身体又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再者力量的增长具有周期性。所以周期训练法能够奏效的原因。。不断给予身体不同的应激,身体内部则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提高机体对重量的适应性。

练习6组,每周训练重量分别是第1周周一 50%8次,60%6次,70%4次,80%2次,85%2组,每组2次 第1周 周四50%8次,60%6次,70%4次,80%2次,85%2次,90% 1次 第2周 周一50%8次,60%6次,70%4次,80%2次,85%2次,90% 2次 第2周周四 50%8次,60%6次,70%4次,80%2次,85%2次,95% 1次 第3周 周一60%6次,70%4次,80%2次,85%2次,90% 2次,95% 1次 第3周周四 70%4次,80%2次,85%2次,90% 2次,95%2组,每组1次 第4周周一 70%4次,80%2次,85%2次,90% 2次,95% 1次,100% 1次 第4周周四 70%4次,80%2次,85%2次,90% 2次,95% 1次,105% 1次

第一,我的训练计划强度很大,各位做好心里准备第二,新手和开始力量举训练不满一年以上的千万不要盲从第三,施行这个计划要根据个人实力来做,不要强行第四,做好充分的休息和营养,否则恢复不好容易训练过度周一不用说了,深蹲极限重量开始前最好做做拉伸,慢跑等热身动作,然后开始金字塔递增重量,我的建议是:60公斤8次100公斤5次140公斤3次180公斤2次身准备结束,根据个人实力加重,每组1次,加到极限,做3组。极限重量训练结束,减掉40公斤重量,以爆发力做一组极限次数的训练,幅度可以不够深但要用爆发力快速的做,毫无保留的做到极限次数。最后,腹肌训练收尾。

上一篇:物业保洁工作心得下一篇:班主任教育叙事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