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联赛比赛规则

2024-07-11|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篮球联赛比赛规则(精选8篇)

篮球联赛比赛规则 篇1

2011—2012年度广州市“让我玩”项目

校际篮球联赛的比赛规则

参赛学生的要求:

(1)

(2)

(3)

(4)

(5)

(6)必须来自2011-2012年度项目学校; 1998年9月1日之后出生 初一级及以下; 男生6名,女生6名; 身体健康,没有不合适运动的疾病;并上有意外保险。有效证明学生出身时间的资料(身份证、户口本或复印件)。

校际篮球联赛赛事和规则

女子篮球联赛方法和规则

一、比赛方法:

1、每队可以允许六人参加比赛,上场参加比赛的人数为五人,一人为替补。比赛时,其中一人充当篮筐,位置设在球场端线的篮圈内,篮筐不能蹲下接球,下肢膝盖不能弯曲,必须保持下肢战立姿势,上体可以随意扭转。

2、比赛分上、下半场,每半场各7分钟.比赛过程中不停表连续计时,中场休息2分钟,半场结束后交换进攻场地。

3、扔硬币选择赛场,比赛开始两队的跳球队员至中央跳球区,由主裁判抛球开始比赛。比赛期间,双方队员只能通过传球完成进攻,进攻方传球要在20秒内完成,在进攻方球员接到球时,防守队员最多允许两名球员上前防守,但不允许抢对方的球。

4、充当篮筐队员成功接到队友传球,经裁判认可后,便算得分。

5、在限制区外传球成功,得2分,禁区(三秒区)不允许任何球员进入。如图:红色区域即为禁区=限制区=三秒区:

6、暂停:每场比赛(上、下半场)只有一个时间为30秒的暂停,而且全场比赛

最后2分钟不允许暂停。

7、参赛队伍需要暂停或换人必须先跟记录台申请,申请后记录台方可向裁判申请,参赛队伍不能直接向裁判申请,如有发现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给予技术犯规。

8、作为篮筐的队员可以与场上4位队员的其中一位互换。

9、每场比赛必须分出胜负,如比赛结束出现平局,需加时赛3分钟。

二、违例

1普通违例(违例不扣分):

球落地:球员在持球时,球落地接触到地面为依据,球员可以在空中抛球或者用合法方式摆脱对方防守。

带球走步:当队员在场上持球摆脱对方防守时,球出手前中枢脚不得离地。(中枢脚:队员原地静止状态下接球,可以用任何一脚做中枢脚,当一脚抬起时,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队员在移动中接球时,如一脚正接触地面,则该脚就成为中枢脚)

脚踢球或以拳击球:篮球是用手进行的运动项目,在比赛过程中不允许用脚踢球以及用拳击球,球偶然落地触脚不算违例(以裁判判断为准)

传球出界:队员在传球时,使球出界。根据谁使球出界,谁违例。球出界前,最后触球的队员为违例方。当裁判无法判断哪方使球出界时,可视为一次挑球情况发生。

干扰球:当进攻球员将球抛给篮筐时,防守队员进入禁区,无论进攻成功已否,以干扰球判罚,进攻方得两分。(裁判判断为主)

侵入禁区:①当进攻队员进入禁区(全场的禁区)时判罚违例,由对方在端线处发球

②当防守队员进入禁区(全场的禁区)时判罚违例,由对方在端线处发球,但当进入禁区次数达到2次以上(包括第2次)时,每犯规2次,判进攻方得1分,以此类推,判完进攻方得分后,由防守方开球。

球进禁区:队员进行比赛时,使球进入禁区。根据谁使球进入禁区,谁违例。球进入进入禁区前,最后触球的队员为违例方,判对方发球。当裁判无法判断哪方使球进入禁区时,可视为一次挑球情况发生。

抢球:在比赛过程中,进攻方在原地持球不动(非传球)的情况下,防守队员主动用肢体争抢持球球员的球时,判防守方违例,对方端线发球。

防守违例:在进攻过程中,持球球员被3位(包括3位)以上的防守队员防守(包夹)时,判防守方违例,对方端线发球。

运球:①在比赛过程中,球意外落地,持球队员可捡起球,继续进攻。但当球意外落地后,而进攻队员故意运球争球权时,判进攻方违例,对方端线发球。(以裁判判罚为准)

②在比赛过程中,球意外落地,持球队员可捡起球,继续进攻。但当球意外落地后,而防守方故意运球争球权时,判防守方违例,对方端线发球。(以裁判判罚为准)

球回后场:进攻队员把球传至前场时,随后进攻方的队员用身体肢体使球回后场,并在后场首先触及球,判进攻方回场违例。

20秒违例:进攻方在一次进攻中20秒内没有将球传至篮筐时,判进攻方20秒违例,对方端线发球。得分违例(得分无效):

①充当篮筐的队员在篮球圈内接应传球时,下肢膝盖弯曲、蹲下接球、蹬脚接球、脚离开地面、脚移动接球,判得分无效。

②充当篮筐的队员在篮球圈内接应传球时,球落到地面,判得分无效。

③充当篮筐的队员在接应传球时,脚超出篮球圈范围内,判得分无效。

④进攻方持球队员双脚未过半场传球至篮筐,判得分无效。

2犯规:

打手:进攻队员在持球时,防守队员打击进攻球员的持球手臂。

冲撞:防守队员撞击进攻队员,可有适当的身体接触。

拉人:在比赛过程中,队员用肢体强行拉对方队员身体的非法身体接触。

推人:在比赛过程中,队员用身体的任何部位强行移动或推动对方球员时发生的非法身体接触。

技术犯规:以下都可视为技术犯规:辱骂裁判员,殴打裁判员,故意犯规造成对方球员身体伤害,辱骂殴打对方球员。

注意:①如球队犯规次数达到了6次以上(包括6次),每犯规一次,就判对方得1分,并拥有发球权。

②如果传球至篮筐时,防守方犯规,且犯规次数达6次以上,那就判得分有效,另外追加一分,判罚后由防守方发球。

男子篮球联赛方法和规则

一、比赛方法:

1、每队可以允许六人参加比赛,上场参加比赛的人数为五人,一人为替补。

2、比赛分上、下半场,每半场各7分钟.比赛过程中不停表连续计时,中场休息2分钟,半场结束后交换场地。

3、扔硬币选择赛场,比赛开始两队的跳球队员至中央跳球区,由主裁判抛球开始比赛。

4、暂停:每场比赛(上、下半场)只有一个时间为30秒的暂停,而且全场比赛最后2分钟不允许暂停。

5、参赛队伍需要暂停或换人必须先跟记录台申请,申请后记录台方可向裁判申请,参赛队伍不能直接向裁判申请,如有发现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给予技术犯规。

6、每场比赛必须分出胜负,如比赛结束出现平局,需加时赛3分钟。

二、比赛规则

男子篮球联赛的比赛规则按照最新的国际篮球裁判规则进行。

循环赛积分方法:

积分方式:

1、胜一场积2分,负一场积1分。

2、两队积分相同比较两队间得失分

3、两队间得失分相同比较两队在本赛季中的总得失分率(得失分率=总得分/总失分)。

项目组2012/2/28

篮球联赛比赛规则 篇2

篮球比赛计时计分系统是由记分牌、计时器、计分器以及LED大屏幕数据统计等多种电子设备组成。完善的计时计分系统应该能够首先服务比赛让球员和观众能够清楚的看到比赛的比分成绩,其次就是与现场观众的互动以及大屏幕的技术统计,最后是与现场之外的电视转播等各种设备的关联[1]。而随着篮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篮球运动已经从单一的体育运动转变为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新型文化载体。CBA联赛是竞技篮球、娱乐篮球、财富篮球、文化篮球的有机统一,文化建设是联赛品牌的核心和关键[2]。

2 计时器故障的球场文化案例分析

2.1 CBA“24秒”违例

事件一:2014年3月30日,CBA总决赛第6场,比赛末节北京男篮快攻,王骁辉左侧三分命中。此时技术台提出了暂停,裁判判决这记三分无效。原因是篮筐上的24秒计时表一直没有动过。

技术台给出的解释是北京队进攻之前主教练闵鹿蕾已经请求暂停,所以就没有启动24秒进攻表。但是因为场上的声音太吵,裁判没有接受到技术台的暂停信息。裁判的执裁不仅需要球员、教练、球迷的相互配合,技术台应该把控整个比赛的全局,并与裁判互相配合为比赛和球员服务,让球员快乐比赛、让比赛更加精彩。

事件二:2013年1月2日,CBA第17轮比赛北京客场VS八一,其间两次发生了计时器的错误:第一次是比赛第二节还剩3分多钟时,北京队进攻投篮不进,随即八一队快速反击,但进攻仅数秒钟,正要投篮时即24秒违例了;第二次是比赛末节,计时器再度不回表,严重影响了北京队的组织进攻的节奏,延误了比赛战机,最终八一队以99比103不敌北京队。

事实上CBA计时器24秒不回表情况在赛场上时有发生,记录台24秒不回表,裁判也不能第一时间看到,导致比赛的混乱,球迷对于记录台的不满,裁判与记录台不能第一时间交流沟通,不能在计时器出错的情况下尽早的控制比赛的局面,引导比赛的顺利进行。从赛场本身来看,场馆的硬件存在缺陷,球场的硬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提高。

事件三:2012年1月12日,CBA第20轮,八一队主场VS青岛队。比赛还剩28秒结束时,八一队的刘书楠外线三分命中,此时青岛队马上向技术台进行投诉,因为在刘书楠出手的时候,计时器显示进攻时间已经过了24秒,青岛队认为进球无效。经过裁判委员会的仲裁,判刘书楠的三分有效。

致使现场球迷和青岛队队员、青岛队教练组的不满,青岛队方面与技术台争执2分钟后,部分队员罢赛离场返回了更衣室。比赛中断了10多分钟,青岛队队员才重新返回场内。球场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制约了联赛的发展[3]。CBA联赛的成熟需要从每个细节做起,这显然与职业联赛不相称。

CBA联赛的技术台漏洞百出,三个24秒违例事件的争议判罚一直存在,CBA引进了录像回放,裁判本该按照规范,查看回放,判定事实,然后给予正确的判罚。但是由于联赛的复杂性以及其它原因,不能及时给与正确判罚,联赛发展需要更高的标准,必须以坚决的态度来处理赛事问题。联赛进步和发展的前提是认真处理每一个比赛细节。

2.2 CBA“绝杀”时刻

事件陈述:(1) 2012年11月30日,王治郅绝杀青岛男篮,八一队以101-99险胜,当时只剩1秒钟,但王治郅接球后计时器并未马上启动,直到他做投篮动作时计时器才走动,期间他还做了假动作晃开对手。(2) 2012年12月4日,广东队在客场加时126-124取胜浙江稠州的比赛,王仕鹏在24秒时钟响那一刻投中三分,从录像上看,广东队的迪奥古内线上篮已经碰到篮筐,24秒应该重新计算。浙江队的球员认为是24秒进攻违例而没有防守[4]。(3) 2012年12月12日,北京队依靠莫里斯最后时刻的两次得分客场112-110战胜新疆队,赛后有人质疑计时器在最后时刻停顿了2-3秒,否则莫里斯无法在常规时间完成最后一球。

绝杀是篮球比赛的最后时刻,绝杀具有观赏性强、偶然性大的特点,以及比赛节奏的不确定性,使得绝杀次数的多少也成为了衡量一个球员伟大程度的标尺,像乔丹、科比等领袖级的球员以他们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篮球技巧,创造了无数的精彩绝杀。科比零点四秒绝杀热火,科比7秒绝杀凯尔特人,乔丹绝杀骑士,大卫·李0.1秒绝杀,麦迪35秒13分,米勒8.9秒8分等等。但是CBA绝杀却被计时计分系统和记录台的工作人员的失误所干扰,常常却被作为反面教材进行指导,惹来更多的比赛争议,一定程度上减少了CBA联赛的精彩瞬间,阻碍了CBA联赛的健康快速发展。

2.3 CBA“加九”比赛

事件回顾:2013-2014赛季CBA季后赛半决赛新疆VS东莞的第二场比赛,终场前9秒主教练戈尔请求了暂停,不过由于现场嘈杂,裁判并未理会,外援布朗三分未中,球权落到新疆队。裁判叫停了比赛,此时技术台最后9秒没有走表,在简单协商后,裁判要求最后9秒重打[5]。布朗最后的抛投太过离谱,没能投进。如果布朗此球命中,停表带来的后果,势必又会引发巨大争议。

篮协在忙着颁奖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解决好球场硬件的问题。计时器不走表的问题,在CBA是个老问题了,而场上的三位裁判不知为何也没有发现。官方给出的解释,绝不能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NBA球迷在场馆内发出的分贝肯定不逊CBA赛场,这样的低级错误也不会出现。此外,两边篮板和现场记分牌上都有时钟,裁判没有看见,此役的三名裁判都是国际级裁判,和技术台出现沟通失误,让球迷以及全国的观众费解。

3 小结

随着CBA联赛各大球星的加盟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但支撑联赛发展所需要的配套服务、技术支持的进步速度却远远没有跟上节拍。计时器故障时有发生,不论是记录台的计时器还是记分牌,就连技术统计的比赛数据都不准确,而技术官员以及记录台面对申诉时,对其申诉的比赛视频录像内容却从未公开。在竞技比赛中记录台和裁判错误都难以避免,但是如何改进计时计分系统,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各个硬件设施,是确保CBA联赛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作为联赛主管部门,篮管中心应尽力、尽快督促和帮助各个赛场改善设备,来保证比赛的正常进行。CBA已经职业化20年,一切的规章制度正在逐步的完善,然而赛场暴露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停歇。本来一场篮球赛的胜负应该是双方实力的体现,而在CBA联赛计时器却多次成为了主角。

CBA还不能像NBA那样充满制度精神和规则意识的健全的职业联赛,对记录台工作人员和临场裁判执法的培训这些专业性极强、业务水平有极高要求的工作都需要进行专业培训。每个裁判都有各自的执法尺度和执法习惯,“让球员决定比赛”是篮球场上好裁判的最高境界。技术台工作人员作为裁判体系的一员有着同样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孙民治,杨伯镛.关于我国篮球文化的一些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2):31-34.

[2]李元伟.打造篮球文化构建和谐篮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20(8):3-4.

[3]丁青.我国篮球文化研究综述[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8):47-48.

[4]王飞.NBA球场文化元素与特征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31(3):109-112.

篮球联赛比赛规则 篇3

关键词: 中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单节;得失分;相关性;比赛结果

中图分类号: G 808文章编号:1009783X(2016)02014705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Basketball game is composed of four quarters,and scores of each single quarter and the result of a match are found to be correlated.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them thus helps coaches and athletes to make decisions about game tactics,players and physical fitness allocations in order to win a game.The statistics analysis is used in this paper to mak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each single quarter scores and the game result.Data are collected according to 155 matches in season 20142015 from the Womens 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the scoredifference of the first quarter is most correlated to that of the game result in both of home team and road team.The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highest average score falls in the first quarter,as well as the chance to win a game increases significantly.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firstquarter score and the chance to win the game are almost the same for both home team and road team,while the difference of average scores between home team and road team are biggest in the first quarter.In conclusion,the home team should focus on gaining scores in the first quarter,and the road team should shrink the firstquarter score differences with home team,so as to win a game.

Keywords:Womens 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professional league;single quarter;scoring and losing points;correlation;game results

中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简称WCBA)经过15年的发展,技战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攻守节奏加快,特别是外援的引进,对抗更加激烈。作为由4节构成的比赛,每节得分与结果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最终比赛分数不是单节得分的简单积累,每节与比赛结果的相关性不同,认识制胜规律有利于教练员的排兵布阵和运动员状态投入。

1研究对象

以2014-2015中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简称WCBA)12个队,155场比赛4节的比分为研究对象。联赛队伍包括山西烈焰竹叶青女篮、浙江稠州银行女篮、沈部万成地产女篮、北京首钢长城女篮、辽宁女篮、上海宝山大华女篮、江苏永联女篮、广东东莞松山湖女篮、四川金强蓝鲸女篮、八一广博文具、黑龙江绅达女篮、河南伊川农商银行女篮。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国家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书刊及网络数据库资源查阅检索CSSCI期刊和核心期刊、学术论文、专著等文献资料,以CBA为关键词查阅文献1 130篇,以篮球、得失分为关键词查阅文献2篇,以皮尔森相关系数查阅体育类文献5篇,在分类阅读基础上对7篇论文进行重点归纳整理,注意不同文献之间的相互补充,为本文的构思、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2.2数理统计法

立足大数据角度,运用Excel表格对2014-2015年中国男篮职业联赛(简称WCBA)12支球队的得失分进行数据统计,共输入4 030个数据。依据篮球赛制规定,加时赛的暂停、犯规是第4节比赛的延续,本文把加时赛的数据归属为第4节单节得失分范围。

3讨论与分析

3.1主客队4节得分分布结果与分析

3.1.1主队4节得分分布结果与分析

主队4节得分数据统计见表1。第1节的得分均值是4节中最高为19.77,标准差为5.607;第2节得分均值是4节中最低为18.40,标准差为4.706;第3节得分均值在4节中排在第3位为18.81,标准差为5.286;第4节得分均值在4节中排在第2位为18.83,标准差为5.287。从以上描述中看出:第1节得分均值最高,第2节得分均值最低;第1节得分在4节中相对不稳定,第2节得分在4节中相对稳定。

3.1.2客队4节得分分布状况

客队4节得分数据统计见表2。第1节得分均值排在4节中的第3位为18.25,标准差为5.135;第2节得分均值是4节中最低为17.33,标准差为5.054;第3节得分均值是4节中最高为18.62,标准差为4.689;第4节得分均值排在4节中第2位为18.44,标准差为5.258。从以上描述中看出,第3节的得分均值最高,第2节的得分均值最低;第3节得分在4节中相对稳定,第4节得分在4节中相对不稳定。

3.2主客队单节分差与总分差相关性分析

3.2.1主队单节分差与总分差相关性分析

主队单节分差:主队单节得分减客队单节得分;总分差:主队总得分减客队总得分。

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法对主队的得分差与总分差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第1节分差与总分差相关程度最高为0.595,依次为第3节、第2节、第4节; 2个半场的开场对比赛结果的影响最大,第1节尤为重要。

第1、3节对比赛结果走向有着较大的影响,第4节得失分与比赛总分差相关程度最低,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主队依靠第4节发挥取得胜利的情况不多,也说明WCBA联赛第4节对抗不激烈。

3.2.2客队单节分差与总分差相关性分析

客队单节分差:客队单节得分减主队单节得分;总分差:客队总得分减主队总得分。

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法对客队的得分差与总分差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见表4。客队第1节分差与总分差相关性最高,依次是第3节、第2节、第4节;单节之间分差相关性上第1、第3节之间为0.145,处于显著相关。客队第1节分差与比赛总分差相关性相对较高,第1节得分均值在4节中排在第3位,落后主队第1节得分均值在4节中最大为1.52分(见表1)。主、客队均是第1节与比赛总分差相关性最高(可能是负分差与结果分差之间的相关性),主队第1节得分均值最高,客队第1节得分均值较低,二者均值差又最大;所以主队在第1节要尽量拉开与客队的分差,打好比赛开局阶段,为后面3节比赛奠定良好基础;尽量减小第1节与主队的得分差是客队的重要策略,要在开局阶段全力与主队对抗,加强第1节的攻防效率。

3.3主客队单节得失分分段与胜率关系

整个赛季,球队2分球得分占到总得分的67%左右,3分球得分占总得分的20%左右,罚球得分占总得分的13%左右。为了更好探讨不同得失分段与胜率关系,以占总得分比重最大的2分球为分段单位,将各节划分为15个等份:-13分以下、-12~-11、-10~-9、-8~-7、-6~-5、-4~-3、-2~-1、0、1~2、3~4、5~6、7~8、9~10、11~12、13分以上(“-”代表落后分数)。

3.3.1主客队第1节得失分分段与胜率关系

从整体上看,主队第1节胜率随领先分数递增呈上升趋势。在第1节落后13分以上胜率为0,在-5~-12分,胜率在20.0%~28.6%之间,在-4~13分以上的10个分段中,只有0分分段胜率为22.2%,其余9个分段胜率均在50%以上。其中在-5~-6分段至-3~-4分段和0分段至1~2分段,以及3~4分段至5~6分段胜率急剧上升,分别从25.0%至66.7%和22.2%至63.2%,以及50.0%至86.7%,各自上升了41.7%和41%以及36.7%(见图1,表5)。在0~-4分段、1~4分段、5~8分段胜率随领先分递增呈下降趋势,出现分数递增胜率反而下降情况,可能和场次样本量大小及对手强弱有关。主队落后5分以上分段胜率在28.6%以下,说明主队落后5分以上胜率较低;主队领先5分以上时,胜率在76.9%~100%之间,说明主队要想保持高胜率第1节要领先5分以上。

客队第1节胜率随领先分数递增呈上升趋势。客队第1节-5分以下分段胜率在0%~23.1%之间,在-4~-1分段胜率在36.8%~50%之间,在1~4分段胜率在33.3%~46.7%,在5~12分段胜率在71.4%~80.0%(见表5)。其中在-6~-5分段至-4~-3分段,13.3%上升至50%、在-2~-1分段至0分段,胜率从36.8%上升至77.8%、在3~4分段至5~6分段,胜率从33.3%上升至75%,3个分段胜率随领先分递增上升显著(如图1所示)。客队在-13分以下至-12~-11分段、在-8~-7至-6~-5分段、在-4~-3至-2~-1分段、在0至3~4分段、在7~8至11~12分段胜率随领先分递增呈下降趋势,出现这种分数递增而胜率下降的情况,可能和场次样本量大小及对手强弱有关。由于客队第1节得分均值与主队差距在4节中最大,使客队处于较多的落后状态,共有86场,其中落后1~4分的场次共有29场,落后5分以上场次共有57场,在落后5分以上的5个分段中最高胜率为23.1%,说明客队落后5分以上胜率会较低。

3.3.2主客队第2节得失分分段与胜率的关系

主队第2节胜率随领先分数递增呈上升趋势。主队第2节在-5分以下分段,胜率在20.0%~41.7%之间;在-4~0分段,胜率在40.0%~60.0%之间;在1~6分段,胜率在58.3%~73.3%之间;在11分以上分段,胜率为90.9%(见表6)。其中在-8~-7分段至-6~-5分段,胜率从20.0%上升至41.7%,在5~6分段至7~8分段,胜率从72.7%上升至100%,2个分段胜率随领先分递增上升显著(如图2所示)。主队在-13分以下至-12~-11分段,在-10~-9至-8~-7分段,在-2~-1至0分段,在3~4至5~6分段,在7~8至9~10分段,胜率随领先分递增呈下降趋势,出现这种分数递增而胜率下降的情况,可能和场次样本量大小及对手强弱有关(如图2所示)。主队第2节除0分段和-9~-10分段的所有分段中胜率同比要高出客队至少10%,说明第2节主队胜率整体上高于客队。

客队第2节胜率随领先分数递增呈上升趋势。客队第2节-9分以下分段胜率在9.1%~35.0%之间,在-8~-3分段胜率在0%~26.7%之间,在-2~6分段胜率在40.0%~60.0%之间,7分以上分段胜率在60.0%~80.0%(见表6)。其中在-12~-11分段至-10~-9分段,胜率从9.1%上升至35.0%,在-4~-3分段至-2~-1分段,胜率从26.7%上升至41.7%,在-2~-1分段至0分段,胜率从41.7%上升至60%,在5~6分段至7~8分段,胜率从58.3%上升至80.0%,4个分段胜率随领先分递增上升显著(如图2所示)。客队在-13分以下至-10~-9分段,在-6~-5至-4~-3分段,在0至1~2分段,在7~8至9~10分段,在11~12至13分以上分段,胜率随领先分递增呈下降趋势。出现这种分数递增而胜率下降的情况,可能和场次样本量大小及对手强弱有关。在第2节中,要达到70%胜率,客队要领先7分以上,主队要领先3分以上,比较说明客队要达到70%胜率要比主队同样情况下多得4分以上。客队在落后3分以上,胜率35%以下,说明客队落后3分以上胜率会较低。

3.3.3主客队第3节得失分分段与胜率关系

主队第3节胜率随领先分数递增呈上升趋势。主队第3节-9分以下分段胜率在33.3%~40.0%之间,在-1~-6分段胜率在28.6%~46.7%之间,在5~6分段胜率为58.3%,在7分以上分段,胜率为85.7%~100%(见表7)。其中在-8~-7分段至-6~-5分段,胜率从11.1%上升至28.6%,在-6~-5分段至-4~-3分段,胜率从28.6%上升至46.7%,在5~6至7~8分段,胜率从58.3上升至85.7%。3个分段胜率随领先分递增上升显著(如图3所示)。主队在-10~-9至-8~-7分段,-4~-3至-2~-1分段,0至1~2分段,3~4至5~6分段胜率随领先分递增呈下降趋势,出现这种分数递增胜率反而下降情况,可能和场次样本量大小及对手强弱有关。第3节与其他3节相比是唯一在单节落后的情况下胜率全部在50%以下,说明主队第3节落后时胜率较低。主队第3节得分均值与客队差值为0.19,在4节中差距最小,并且客队第3节得分均值在4节中最高且稳定(见表1、表2);因此,主队要在第3节防止客队打出高比分,避免自己处于落后状态。

客队第3节胜率随领先分数递增呈上升趋势。客队第3节-7分以下分段,胜率在0~14.3%之间,在0~-4分段,胜率在0%~17.6%之间,在1~6分段,胜率在53.3%~71.4%之间,在9分以上分段胜率在60.0%~66.7%(见表7)。其中在-8~-7分段至-6~-5分段,胜率从14.3%上升至41.7%,在3~4至5~6分段,胜率从53.3%上升至71.4%,在5~6至7~8分段,胜率从71.4%上升至88.9%。3个分段胜率随领先分递增上升显著(如图3所示)。客队在-6~-5至0分段,1~2至3~4分段,7~8至9~10分段胜率随领先分递增呈下降趋势,出现这种分数递增胜率反而下降情况,可能和场次样本量大小及对手强弱有关。第3节客队在领先的情况下胜率全部超过50%,因此,客队要在第3节多得分才会有更大概率取得比赛胜利。

3.3.4主客队第4节得失分分段与胜率关系

主队第4节随得失分增加胜率波动起伏幅度较大,没有显性趋势。主队第4节-13分以下分段,胜率为66.7%,在-12~-7分段,胜率在25.0%~44.4%之间,在-6~-1分段,胜率在42.9%~52.6%之间,在0~6分段,胜率在61.5%~82.4%,在7~12分段,胜率在70.0%~88.9%之间,在13分以上分段,胜率为50.0%(见表8)。其中在-12~-11分段至-10~-9分段,胜率从25.0%上升至44.4%,在-8~-7分段至-6~-5分段,胜率从25.0%上升至50.0%,在-2~-1分段至0分段,胜率从52.6%上升至71.4%,在5~6分段至7~8分段,胜率从61.5%上升至88.9%。4个分段胜率随领先分递增上升显著(如图4所示)。主队在-13分以下至-12~-11分段、-10~-9至-8~-7分段、-6~-5至-4~-3分段、3~4至5~6分段、7~8至9~10分段、11~12至13分以上分段,出现随领先分数增加胜率却降低的情况,这可能和样本量大小、对手强弱有关,以及前3节的累积得分有关(如图4所示)。在-9~-12分段、-5~-8分段、5~8分段,以及9~12分段,胜率大幅度上升后随即明显下降,出现4个波段的胜率升降起伏。说明主队随领先分数的增加胜率上升趋势连续性不强,也体现出第4节的相对不稳定性(如图4所示)。

客队第4节随得失分增加胜率波动起伏幅度较大,没有显性趋势。客队第4节-13分以下~-5分段,胜率在22.2%~50%之间,在-6~0分段,胜率在17.6%~38.5%之间,在1~6分段,胜率在47.7%~57.1%之间,在7~12分段,胜率在55.6%~75.0%之间,13分以上分段,胜率为33.3%(见表8)。其中在-8~-7分段至-6~-5分段,胜率从22.2%上升到38.5%,在0分段至1~2分段,胜率从28.6%上升到47.4%,在5~6分段至7~8分段,胜率从50.0%上升到75%,在9~10分段至11~12分段,胜率从55.6%上升到75.0%。4个分段胜率随领先分递增上升显著(如图4所示)。客队在-13分以下至-12~-11分段,胜率从50.0%下降至20.0%,11~12至13分以上分段,胜率从75.0%下降至33.3%。随领先分数增加胜率却降低的情况,可能和样本量大小、对手强弱有关(如图4所示)。客队在第4节不落后,除了领先13分以上分段外其余胜率都高于50%,说明主队想要在第4节有较大的取胜概率第4节必须领先。同为领先13分以上分段第4节胜率要低于前3节,说明前3节对手已经拉开了比分,第4节客队即使取得13分以上的优势也不能取得胜利。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主队第1节得分均值在4节中最高,第1节得分均值与客队第1节得分均值相比在4节中领先最大为1.52分;主队第1节的单节分差与结果总分差的相关性最高,第1节随得失分值增大胜率上升明显;主队第1节领先5分以上时胜率在76.9%以上。比赛中,主队第1节得失分对比赛结果影响相对最大,主队第1节得分均值领先客队第1节得分均值大和第1节的高得分是主队获胜的重要因素。

2)客队第3节得分均值在4节中最高,第1节得分均值与主队第1节得分均值相比在4节中落后最大为2.48分;客队第1节的单节分差与结果总分差的相关性最高,该节中客队落后5分以上胜率最高为23.1%,领先5分以上有71.4%的取胜概率。以上综合说明,客队第1节得分与主队第1节得分差值大,使客队陷于被动,客队要缩小与主队第1节的得分差。

4.2建议

主队要取得更大胜率,要争取打好第1、3节阶段,保持第1节与客队的得分差,第1节力争使领先分数在5分以上,并且要保持第1节的高得分。客队在前3节比分控制在领先范围内,以通过第4节努力来争取50%的最终取胜机会。客队即使要决战下半场,也要对上半场的得分与胜负关系有清楚认识,尤其在第1节不被主队拉开分差,才能提高客场胜率。

参考文献:

[1]马春林.CBA联赛引援变迁与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瓶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26.

[2]耿建华,王建刚.2013—2014赛季CBA联赛各参赛球队攻防竞技实力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5,(1):28.

[3]柯育平.CBA联赛外籍球员的贡献效率值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0):7.

[4]李宁.2012—2013赛季CBA联赛参赛球队攻防能力对比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 33(5):90.

[5]李湛.CBA球队主客场胜率及得失分与比赛结果排名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6):23.

[6]王彦飞.中国篮球联赛外援使用情况与现状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84.

[7]李雅丽.CBA常规赛参赛球队外援得分结构与成绩排名的相关性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4.

[8]徐京峰.对CBA联赛近两赛季山东男篮技术统计的对比与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3,32(10):877.

[9]CBA数据中心[EB/OL].[20150301].http://cbadata.sports.sohu.com/ranking/teams.

[10]刘国富,胡森林,李晓燕.对我国男子篮球甲A联赛主场优势现象的研究:以2008—2009赛季为例[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26(3):75.

[11]李要南.CBA常规赛主场优势客观存在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24(1):106.

班级篮球联赛策划 篇4

一、活动目的:

为同学们打造互相交流的平台,培养大学生内敛素质、外树形象的意识,展现西铁职院临潼校区大学生的运动风采。

二、活动主题:

二、活动宗旨

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增进各班级之间的友谊,使得同学之间能友好相处,促进校区体育事业的发展。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1年5月上旬

地点:校区南操场。

四、承办部门:学生会体育部、社联篮球社、协办部门:学生会宣传部、治保部,社联记者协会、社联广播站。

五、参赛方式:以班级为单位。

参赛单位:校区各班级

参赛资格:凡属本班体质良好者

六、比赛方法及要求:

各比赛项目具体要求和比赛方法见附表

七、奖项设臵:

1、获得前三名的班级给予集体奖和个人奖以及证书。

2、另设比赛中作风优良、文明的团队一支为体育道德风尚奖一个。备注:各班认真准备,注意安全,尽力使本班团队成为拥有包容之心的优良团队。

校区团委

2011年4月2日

附表一篮球比赛

一、比赛规则:(除下列特殊情况外,比赛均按照最新国际篮球FIBA

规则执行)

1、参赛队伍以班级为单位,每个队伍报名人数限8人,上场队员为5人。

2、比赛分为3轮,采用淘汰制,第三轮采用交叉式,即A组第一VS B组第二,B组第一VSA组第一,.胜方进入决赛。

3、比赛分上下半场,全场比赛时间为50分钟。上下半场各25分钟。比赛进行到下半场最后2分钟算精确时间,最后30秒报时。上半场和下半场分别允许每队各请求两次暂停,每次暂停时间为1分钟。比赛中无24秒规则。

4、比赛中除暂停、球员受伤及比赛结束等情况下停止计时表外,其余情况均不停表。

5、比赛开始双方以跳球的形式决定发球权,下半场由开场后拿到进攻权的队伍发球.6、比赛中,每个队员允许5次犯规,第5次犯规罚出场。每个队半场累记犯规达5次后,该队的第6次以后的侵人犯规由对方执行2次罚球。前5次犯规中,凡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犯规:如投中,记录得分、对方个人和全队犯规次数,并追加罚球;如投篮不中,则

判给攻方被侵犯的队员2次罚球,如罚中每球得1分。恶意犯规和技术犯规2次则被逐出场外,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一次则被逐出场外。

7、替换只能在比赛计时停止的情况下或裁判允许情况下替换球员,每次换人必须通知裁判及记录台。

8、比赛时间终了,以得分多者为胜方进入下一轮比赛。比赛时间终了,如得分相等,执行加时赛,加时赛为5分钟,上下半场各2.5分钟。直至分出胜负。期间每队各有一次暂停。

二、比赛要求:

1、请比赛队伍务必在比赛前5分钟到场,填写有关比赛资料,如果在比赛开始后,15分钟内未到达比赛场地或运动员人数不足四人,则以该队弃权论,判对方赢30:0。若因为下雨、上课或者场地原因不能比赛或者赛程有变动的情况,由体育部另行安排比赛。

2、比赛中应绝对服从裁判,以裁判员的判罚为最终判决。注意体育道德,比赛中凡有辱骂裁判或队员则剥夺参赛权利。

3、每队比赛前,各队需出一名监时、监分的人员,比赛结束后由队长签字。

4、各队服装整齐,颜色一致,服装必须有号码而且清楚。

三、工作人员及其责任:

1、比赛工作人员须提前到场准备比赛器材,并清理场地。

2、每场比赛设2名裁判员和1名比赛监督。比赛监督兼管计时、记分。记录两队累积的分数(包括投篮和罚球的得分)、全队及个人犯规次数、以及比赛时间并按照规则要求宣布比赛进行的时间和比分。

3、有顶撞、辱骂裁判,工作人员及参赛者的裁判有权取消其班级比赛资格

4、体育部服务人员负责统计分数

四、现场规则:

1、禁止在赛场上打架斗殴

2、禁止顶撞、辱骂裁判及参赛者

3、裁判必须公正严明,参赛者无条件服从裁判

备注:

1、各班认真准备,比赛中注意安全,尽力使本班团队成为拥有包容之心的优良团队。

社区篮球联赛讲话 篇5

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参加XX社区第X届“和谐杯”篮球联赛,这是与社区共同成长的体育项目,连结着社区与企业,营造健康与活力的社区氛围。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既是党和国家的号召,也是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XX社区高度重视社区的精神文化建设,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成功举办了社区文化艺术节及各种大型文体活动,使社区呈现出了积极健康、安全文明、欣欣向荣的良好文化氛围。

XX社区的企业具有高度创新与拓展意识,有众多篮球运动团队与爱好者,举办社区篮球联赛,阳光拼搏的体育精神,让企业与社区发展团结进取的文化,增强企业与社区间的凝聚力。

“社企同心”与“运动激情”点亮体育精神。在社区掀起人人关注体育,人人重视健身的热潮,丰富社区与企业文化生活,增进彼此了解与友谊,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区的全面发展!

阳光勇者,无限热能。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赛出风格赛出水平,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篮球联赛总结 篇6

为了丰富我院学生的校园生活,加强运动、提高学生的竞赛水平,我院团委学生会体育部举办了此次第六届“友谊杯”篮球联赛。此次篮球联赛共持续了约一个月的时间,总体上来看,本次的“友谊杯”篮球联赛举行的比较成功。达到了丰富学院同学的课余生活、加强体育锻炼、提升竞赛水平的目的。同时也增加了各系部的凝聚力,系部与系部之间的交流也有所加强,对于本次的篮球联赛,具体的总结如下:

一、比赛项目

1、篮球联赛

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激烈奋战,最终男子组15级酒店1班成功夺冠,14食品化工系、15印刷系分别取得亚季军。女子组15食品系、15财经系、14酒店系也分别取得一二三名。

2、趣味篮球赛(1)运球技巧(2)定点3分投篮(3)定点2分投篮

三项趣味篮球赛也有若干同学取得优异成绩。

三、道德风尚奖

为了加强同学们文明竞赛,体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此次篮球联赛男子组15建筑系、女子组14/15印刷系取得道德风尚奖。

四、做的好的方面

1、此次活动前期准备较为充分,各个部门的工作分工较为明确。

2、各项赛事资料准备充分,赛后成绩统计及时准确。

3、赛时各种道具准备充分。

4、赛事相关人员,如裁判员、记录员都有提前到场,并做好秩序维护工作,以及赛后的收尾工作。

五、做的不好的方面

1、赛程安排吸引力不够,全院同学的参与度也不是很强。

2、前期赛事的宣传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在举行趣味赛运球技巧时到场人员较少。

3、此次篮球联赛的裁判员没有进行系统的裁判培训,导致在比赛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小的问题。

4、此次联赛团委学生会的成员参与度还不够,有很多的同学没有积极参加到此次的篮球联赛当中来。

六、整体总结

篮球联赛比赛规则 篇7

1 当前我国高校篮球联赛发展现状

大超联赛和CUBA两种赛事是我国目前高校篮球竞赛的主要竞赛体制。就目前而言,两种赛事的发展现状都不是很乐观。大超赛事的比赛强度过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形成了“重体育轻文化”的不良氛围,这与联赛本来目的背道而驰。而CUBA虽然没有这么高强度的比赛,但是其总体竞赛水平不高,参赛的运动员、教师、组织者都缺乏一定的赛事经验,致使赛事的水平越来越低,这样也不利于赛事向高水平发展。

2 当前我国高校篮球联赛竞赛体制存在的问题

2.1 球队实际参赛场次过少

目前,我国高校篮球队所参加的比赛场次过少已经成为CUBA联赛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例如:一支高校球队要是从参加CUBA的分区比赛开始计算,直到该球队夺得分区冠军为止,该支球队所参加的比赛也不会超过8场;如果一支成绩较差的球队参加联赛,那么这支球队最多参加3~4场比赛,之后该球队就可以原路返回了;即便是一支球队能够打进全国总决赛,那这支球队所参加的比赛也不过20场。相比于大超联赛,CUBA赛事所举办的场次少了很多。

2.2 参赛高校规模有待扩大

我国举办的1~4届大超联赛共有来自14个省市的21所高校参加比赛,其中有9个城市拥有CBA职业篮球队,这从侧面说明我国实际参加大超联赛的高校队伍并不多。虽然参赛队伍中有18所高校是国家211工程的学校,但是与CUBA在全国范围内的号召力相比,参加大超联赛的高校球队可谓少之又少。直到近几届比赛,参加大超联赛的高校才超过20支,为了提高我国青少年的篮球水平,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需让更多的高校加入到比赛中。

2.3 基本赛制有待进一步稳定

赛制不稳定也是阻碍高校参加比赛的另一原因。以1~4届大超联赛赛制为例,其常规赛比赛制度为在主场与客场之间进行双循环制比赛,进入到季后赛的高校要进行主场、客场两战交叉淘汰制的比赛或三战两胜交叉淘汰比赛,进入到总决赛的队伍还要进行主场、客场三战两胜或主场、客场五战三胜类型的比赛。比赛模式在这两种情况中不断变动,说明组织者还需要根据参赛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比赛制度,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现阶段的比赛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以保证后续联赛进一步开展。

2.4 大超联赛与 CUBA 两大高校篮球赛事需要衔接

参加大超联赛的球员主要是我国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员,举办大超联赛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国储备后备体育人才,将现有的高校运动员培养成我国的专业运动员,是以教育为基础,教育为体育服务的一种联赛体制。而CUBA则是针对我国高校普通篮球水平的大学生所举办的赛事,主要是以推动高校篮球建设、普及篮球文化为基本目的,让更多的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为主的赛事,是以体育为基础,体育为教育服务的赛事。

就目前而言,大超联赛和CUBA联赛是两个相对孤立的整体,两种比赛体制的连接关系薄弱,这种环境不利于我国高校篮球的发展。两种赛制应该相互沟通,打造一个促进我国高校篮球发展的平台。

3 我国高校篮球联赛竞赛体制的改革与思考

3.1 对联赛进行等级划分,以鼓励更多高校加入 CUBA 联赛

我国自设立CUBA以来,参加过该比赛的队伍已经达到了一千二百多支。虽然参加过比赛的队伍不少,但是这其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我国目前招收篮球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有106所,这些高校往往是CUBA舞台上的常客,那些没有相对号召力、经费不足、学校吸引力不足的高校就难以招收到篮球水平高的学生,以至于无法在该赛制中立足,这也是CUBA赛事总体竞争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为了让赛事的环境变得更好,我国的相关部门可以对赛事进行分级,以此鼓励更多高校参加比赛,同时也能起到公平的作用。例如: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参赛高校的整体经济水平、运动员水平、学校规模等几个方面对参赛高校进行划分,将高校分为甲级、乙级、丙级分别进行比赛,同时每个级别的赛事还要设立组委会,以保证赛事能顺利进行,这样可以保证CUBA的发展日趋公平,同时也会鼓励我国更多的高校加入该赛事。

3.2 继续加强基层预赛的推广,增加更多“试点赛区”

每届CUBA赛事,会有将近百分之九十的高校只能参加该赛事的基础预赛,要想保证CUBA赛事的总体水平,就要保证基础预赛能够公平、公正。从第十三届CUBA比赛开始,组委会在基础预赛的比赛中采用“试点赛区”的比赛方法,试点赛区是让各高校球队先以比赛形式进行排名,前八支球队再以赛季竞赛的方式进行比赛。“试点赛区”打破了传统的竞赛模式,比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有所提高。虽然改变了基础预赛的实现形式,提高了比赛的公正性,但是这又要求参赛的高校具有一定的资金基础。

目前,CUBA基础预赛的“试点赛区”比赛模式已经推广到了10个赛点,而其余地方仍会以赛会竞赛的方式进行比赛。结合目前发展情况而言,增加更多的“试点赛区”对我国的CUBA赛事发展是有利的。

3.3 放宽分区赛资格限制,对分区赛区域进行重新划分,缓解“东强西弱”的格局

东强西弱,各高校球队实力不平均是阻碍我国高校篮球赛事进一步发展的又一大因素。目前,CUBA联赛总共有四个赛区,主要包括:东南赛区 、西南赛区 、东北赛区 和西北赛 区。结合每年CUBA的赛事冠军来看,很多有实力的高校球队都集中在东部赛区,而西部赛区高校的整体实力与东部高校的整体实力差距甚远,由于分区资格的限制,竞争力较强的分区在分区赛中竞争异常激烈,致使很多实力较强的高校被淘汰;而对于那些实力较弱、球队数量较少的赛区来说,不用鱼死网破就可以轻松进入分赛区进行比赛。这种情况不仅会导致整体赛事水平降低,也不利于该赛事未来的发展。

因此,重新划分CUBA的赛区是极为必要的。例如:在现在赛区的基础上,增加华北赛区、华东赛区,将原来的东南赛区分为华南赛区、华中赛区、华东赛区。还可以根据赛区内球队实力情况以及球队数量,设定分区赛的名额,这样有利于该赛事公平发展。

3.4 加强教育,构建优秀运动员文化体系

中国想要实现自己的体育强国的梦想,还要从运动员的素质抓起,尤其是要加强高校运动员的文化培养力度。以影响力较为广泛的CUBA为例,CUBA赛事本身就是以推动高校篮球建设、普及篮球文化为基本目的,让更多的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为主的赛事,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借助这一优势,提高参赛运动员的文化水平。例如:学生在学习时,应该以学业为主,体育训练为辅,学校不能放宽学生文化课程的限制,为高校运动员建立较为合理的学分制,对于不能达到学分要求的运动员,不准其参加比赛。同时,还可以设立奖学金以鼓励更多运动员学生学习。

3.5 加强产业化模式,拓展竞赛经费来源

资金不足也是高校加入两种赛事的绊脚石,高校应该拓宽竞赛经费来源渠道,不能只依靠教育部门所拨款项。那么应该采用何种方式吸引资金呢?高校在不影响正常比赛的情况下,可以想办法获得更多的赞助,如以帮助某企业做宣传的基本方式,赚取基本的竞赛经费。

3.6 找准切入点,合理衔接大超联赛与 CUBA 两大高校篮球赛事

大超联赛和CUBA联赛是两个分割的整体,两个联赛都具有各自的竞赛优点。国家应该加强两种赛事之间的联系,可用以球会友等方式联系赛事,例如:可以举办两种赛事的冠军赛,由两种赛事的冠军队伍比赛,这样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赛事全明星赛、技巧大赛等等,让两个赛事的运动员共同参加,增加两种联赛的联系。

4 结语

中美大学生篮球联赛对比与分析 篇8

本文通过不同角度对中美大学生篮球联赛进行对比与分析,找出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发展的不足,以及对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成功的经验加以分析,为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发展提供一些成功的经验与建议。

一、前言

NCAA(美国大学体育总会)它是主管全美大学体育事务的组织,总部设于印地安纳波利斯,其主管学校以四年制大学为主;社区学院或二年制专科学院由NJCAA主管,四年制小型学院则由主管。一般所谓的NCAA,通常都是指第一区实力较强的300多所院校,而我们平常说的NCAA篮球,就是指美国第一区大学篮球赛而言。NCAA并不是一个专门的篮球协会,但是它为美国大学篮球联赛制定计划和规则,所以全美大学篮球联赛就用NCAA来简称。

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简称∶CUBA,是China University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英文缩写,中国篮球协会主办的高校间篮球联赛,其宗旨“发展高校篮球,培养篮球人才”,联赛1996年开始酝酿,1997年建立章程,1998年开始正式推行,设男子组和女子组,CUBA的影响力仅次于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它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次面向社会、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专项运动竞赛。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CUBA与NCAA一级联赛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报刊、期刊文献、杂志等,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有目的的研究。

2.逻辑思维法。本文通过不同方面来对中美大学生篮球联赛进行分析比较,对分析的结果加以综合,为CUBA的发展提供一些NCAA的成功经验。

3.比较分析法。以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CUBA和NCAA在联赛发展现状、篮球人才、联赛制度、篮球文化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达到研究的目的。

三、结果分析与对比

(一)篮球人才的比较

1.中美大学生篮球队员对比。CUBA队员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渠道:一是各级体校特招的部分体育尖子生;二是正式考入学校中的体育积极分子。CUBA招生办法为所有队员都必须参加高考,然后根据各高校前期的面试和初步考核,由教委负责对学生运动员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查,组织与监督体育测试。

NCAA运动员基本来源于中学,许多大学都设有奖学金,以吸引有运动天赋的中学生。通常由教练员深入到各社区、中学和美国中学生联赛的现场观看比赛选拔队员,并对优秀篮球运动员发出邀请信。凡是体育成绩突出,有发展前途的高中生均由名牌大学生录取,生源充足。

2.教练员队伍的比较。目前CUBA各参赛队教练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高校体育教师,从体育院校毕业,有相关的学习或工作经历,且大多数从事教学和科研任务。二是外聘的专业教练,主要是退役球员或教练,同高校签订聘用合同,不从事教学和科研任务。三是高校按照特殊人才标准引进的专业教练或退役运动员。

美国大学对教练员实施聘任制,聘任合同一般没有任期。教练员分专职和兼职两类,对教练员的人选学历和职称并不是十分看重,重要的是要有工作实践经验,能否胜任这份工作,为学校争得荣誉,能否培养出一流的运动员,并向NBA输送人才,否则不能胜任工作,随时都要面临着下岗。

3.联赛的竞赛制度。(1)CUBA竞赛制度。CUBA联赛分为基层预赛、分区赛和决赛,整个比赛一个级别,都是通过基层预赛进入分区赛再到最后的决赛,没有分级比赛。分区赛采用的竞赛方法是先分组循环后交叉淘汰,决出赛区冠军。八强赛男子采用主客场二赛制,女子先通过单场淘汰决出两支进入总决赛的球队,总决赛采取主客场两回合制。(2)NCAA竞赛制度。从1973年开始,NCAA将高校划分为三个级别,在此背景下产生三个级别的比赛,通常所说的NCAA篮球联赛指的是一级学校的比赛。NCAA篮球联赛各个阶段的竞赛方法不同,一级学校篮球联赛的常规赛由全美300多所一级学校分为32个赛区进行,各队的比赛场数会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在30场左右。而全国锦标赛(64强赛)采用的是最简单也最残忍的单场淘汰制,因此三月份的淘汰赛也被称为疯狂三月。他们会把六十四强分成四个分区,每个分区都有16支球队,从1-16号种子进行排列。淘汰赛完了之后进行八强赛,最终决出来的四个分区冠军,将前往Final Four的举办地进行最终四强赛。所有的比赛均采用淘汰制,一场定胜负。(3)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管理。①学习管理。对于NCAA联赛,运动员毕业率必须与该校学生毕业率相一致,运动员的学习统一由学校的学业管理部门管理,运动员的课程选择权集中在文化课指导教师手中。CUBA实行学分制的学校,给予运动员奖励学分;实行学时制的学校,则给予免修部分课程,增加补考机会。②训练时间管理。NCAA联赛球队每天训练最多4个小时,每周不超过20小时,且每周必须有2天闲暇时间,年平均参加比赛30场左右。CUBA联赛学校球队一般为半天学习,半天训练,每周训练6次,共约15~20小时。全年比赛场数偏低,平均为6~8场。(4)篮球文化对比。①CUBA篮球文化。CUBA篮球文化重视与大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体现了积极健康的大学生运动员的时代精神风貌,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了高校的体育文化设施的建设。CUBA打破了大学校园与外界社会的阻隔,扩大了大学生篮球事业的影响力。对CUBA文化研究共识是,CUBA篮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CUBA篮球文化是高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CUBA篮球文化也是大众的文化,它吸引着更多篮球爱好者关注CUBA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不同于职业篮球的魅力。②NCAA篮球文化。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各民族的优秀品质在美国的发展过程中,经过200多年来高度的整合和扬异,形成了现代美国固有的文化特征:个人本位,富于创造,多元杂交。篮球运动的大胆创新、激烈竞争的本身也体现和组成了美国文化的整体特质。美国篮球就是这样在发展中既体现了其文化,又成为其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NCAA秉承了美国文化的传统,在球场上经常可以看见明星球员以一己之力挽救球队,美国大众对球星的追捧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CUBA至今已开展了十多年,但仍然处在刚起步的阶段,各方面与NCAA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NCAA处在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有很多地方值得CUBA学习。

2.在人才引进方面CUBA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这也制约了CUBA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CUBA各个院校的交流比较少,很多球队参加了历届比赛,可能还没在正式比赛中遇见过,这样就不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4.在我国篮球高校当中还未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篮球文化,篮球人才基础薄弱,场地设施也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

(二)建议

NCAA已经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比较成熟的体制,CUBA在很多方面可以借鉴NCAA成功的经验。CUBA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借助高校的影响力来吸引人们对高校篮球的关注。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吸引更多优秀的篮球人才进入高校,提升CUBA比赛的精彩程度。高校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CUBA应借助这一平台来培养属于自己的篮球文化,以此来提高CUBA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1]王畔领,李小和.我国篮球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体育学刊,2008(3).

[2]倪刚.CUBA联赛与NCAA篮球联赛竞赛制度比较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0(5).

[3]宋振镇.CUBA与NCAA的比较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8).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路基路面考试题库下一篇:学生运动会欢迎词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