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散文两篇读后感(共10篇)
鲁迅散文两篇读后感 篇1
鲁迅的社戏读后感两篇
鲁迅先生的社戏,我看到一种天真烂漫的东西,作者通过对童趣事的回忆赞美农民的善良与高尚。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鲁迅的社戏读后感两篇,一起来看一下吧。
鲁迅的社戏读后感一
今天看了鲁迅先生的《社戏》和王英崎的《看社戏》,感触满多的。
首先是鲁迅先生的社戏,我看到一种天真烂漫的东西,作者通过对童趣事的回忆赞美农民的善良与高尚。
看社戏是从社戏的背后入手的,作者身为一个女性,更是母亲,从女性的视角写出了“飘乡戏班子”辛酸苦辣。
两篇文章有一个很明显的相同点,就是对老旦的看法。我不知道老旦这一行是干什么的,到百度上查了一段话,但还是不知道具体有什么用。老旦 是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老旦 的表演特点,就是唱、念都用本嗓,用真嗓,但不能像老生那样平、直、刚劲,而应该像青衣那样婉转迂回。从文章看来,老旦大概是属于那种一上台就扎根的那种不紧不慢。应该是老年人拿手好戏。但两个作者都是持反对的态度。特别是在一群孩子的眼中,从他们的漫骂中可以知道他们对老旦的看法。和鲁迅一样,王也不喜欢看老旦在场上。
虽然都从社戏入手,但两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大步相同。鲁是作为一种对趣事的回忆,而王则是对幕后的同情。鲁没有这个机会走到幕后,而王却做了,所以他们的感慨是不一样的,我看过之后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看完王的之后我很同情他们。他们的艰辛是我所从来没有想到的。我门这面也有一种 “飘乡戏班子”他们就是在红白是的时候在那面唱,没有节奏,也没有情感有的只是声音,或者说是噪音。但却仍然有很多人去点歌,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台上与台下,演员与观众,我不知道在用什么去说他们了。
鲁迅的社戏读后感二
鲁迅先生的社戏,我看到一种天真烂漫的东西,作者通过对童趣事的回忆赞美农民的善良与高尚。
因为书上写得大多都是反映农村景物的,因此读起来就显得特别亲切,一幅美丽的“农村夜景图”仿佛映入我的眼帘:黑色的夜空、圆圆的明月、一座石板小桥、一只划船。“我”和一群活泼可爱的农村孩子来到河边,他们下船、点篙。飞一般的在月下航行,沿途的夜景真美呀!“豆麦散发出草香味,河边的小草、朦胧的月色、淡黑的群山、依稀的赵庄、婉转悠扬的笛声,还有点点渔火等等。这些本来是农村中很普通的景色,也是我们农村孩子很熟悉的,但经过鲁迅的一番艺术加工,看上去简直变成了人人向往的神仙美景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鲁迅对农村的怀恋,对他小时候在外婆家的眷恋之情。
《社戏》全文原有前后两个部分,课文节选自后一部分,描写作者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宛转,悠扬”,诸方面写得简洁干净,生动传神。作者还运用各种比喻、拟人等手法,如表现船行之快,用远山来陪衬,“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直接描写船,“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化静为动,增加了景物描写的效果。
本文并不想一般地谈论文章结尾的写作技巧。“人生经验通感”也不是只靠结末一句才发挥自己的威力。它可以在行文中无处不在,渗透全文。但鲁迅却还能在读者即将要放下书本时又使他们欲罢不能。手中的书本合上了,心里的人生经历的书本却又翻开了。
[鲁迅的社戏读后感两篇]
《鲁迅散文集》读后感 篇2
这篇短小的散文,是野草集里面我最喜欢的一篇,通过一个梦,两个梦境,寥寥几句的对话,寥寥几句心理活动的描写,就把一个感人至深悲苦无助隐忍的伟大母亲形象鲜活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让读者发自内心地要去痛恨人世间的忘恩负义,给予读者的是回味无穷的暇想。
在这两个梦境中,这个母亲有过两次“颤动”,这两次不同的颤动,浓缩了这个母亲几十年的人生,她所有的生活,她所有的情感。
第一次颤动,是在多年前,她为了要养活两岁的女儿,被迫去身赚钱,“在光明中,在破榻上,在初不相识的披毛的强悍的肉块底下,有瘦弱渺小的身躯,为饥饿,苦痛,惊异,羞辱,欢欣而颤动。”
她对饿着的两岁女儿说,“我们今天有吃的了。等一会有卖烧饼的来,妈就买给你。”她欣慰地更加紧捏着掌中的小银片,声音低微、悲凉地发抖,默默地抬眼看着破旧屋顶以上的天空。
第二次颤动,是在多年后,她已是一个垂老的女人,她的两岁的女儿,已长大成*人,结了婚,还有了自己的孩子,还是在那个小屋内,可是,他们都怨 恨鄙夷地看着她。因为他们认为是她让他们没脸见人,还以为是养大了女儿,其实是害苦了她,让她委屈一世,还要带累了他们的孩子。
她听到这一切,她一怔,接着便平静,她开开板门,迈步在深夜中走出,遗弃了背后一切的冷骂和毒笑。在深夜中,在无边的荒野,在没有虫鸟飞过的 高天,她想着她这几十年的人生,眷念与决绝,爱抚与复仇,养育与歼除,祝福与咒诅。她于是举两手尽量向天,口唇间漏出人|与|兽的,非人间所有,所以无词的言 语。当她说出无词的言语时,她那伟大如石像,然而已经荒废的,颓败的身躯全面都颤动了。这颤动点点如鱼鳞,仿佛暴风雨中的荒海的波涛。
读鲁迅散文集的读后感 篇3
《祝福》中的主人公是祥林嫂,故事的内容主要是:祥林嫂被自己的恶婆婆和小叔子卖给了一户人家强迫结婚,生下一个孩子,名字叫阿毛,生活刚有所好转,可自己的丈夫因病无钱医治,结果病死了。不久儿子阿毛又被狼吃了,当祥林嫂找到时,五脏六腑已被狼掏得干干净净,祥林嫂几乎绝望了。当她对自己的邻居讲起时,先前别人会忍不住地叹息两声,时间久了,当祥林嫂再讲起时,别人只会把她的悲剧当做笑话来听,偶尔会讥讽几句,众人开始岐视祥林嫂,最后,祥林嫂在下着大雪的寒夜,冻死在街头。
文中主要描写了祥林嫂的遭遇,随着遭遇的发生,一件接着一件。祥林嫂,这个时期的女性代表,内心一次次地遭受打击,再与她人诉苦时,苦涩的话语与眼泪更能表现出她内心的伤感,可又有谁能理解她,帮助她!在当时社会的环境下,只有死对她是一种解脱,没有感觉,没有烦恼,没有压在心头的忧伤,对她来说,这就是幸福!可见,当时社会是多么的可怕。
鲁迅散文两篇读后感 篇4
这篇文章一共讲了七个小故事:一、我误认为长妈妈谋死宠物隐鼠。二、长妈妈睡成一个“大”字。三、教我许多烦人的事情。四、新年说恭喜,吃福橘。五、长妈妈有点搬弄是非。六、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让我有了空前的敬意。七、长妈妈给我买回《山海经》。
文章不同的称呼代表了长妈妈不同的地位,以及作者对她的不同的感“阿长”称呼更为合理。而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以四十六岁,以现在的年龄来写,用阿长更合适,同时“阿”字带有亲昵的语气。
对于《山海经》这一部分,一个农村妇女,目不识丁,但是又和艰涩难懂的《山海经》联系起来,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迫切的想要到文章中去寻找这二者之间的联系。而长妈妈用自己的血汗钱为“我”买来了《山海经》,更能体现出阿长对我的关爱。
鲁迅散文两篇读后感 篇5
《朝花夕拾》,顾名思义,就是早年的花朵,晚年拾起来回味,有温情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
阿长给鲁迅买了《山海经》在百草园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在三味书屋与同伴玩耍,读书遇见藤野先生,范爱农,等等。无处不是温情,但对“正人君子”的嘲讽,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对封建教育的批评,对清国留学生的丑态的勾勒,也自然地流露了在字里行间。
朝花夕拾,仿佛记述鲁迅的童年,看着看着鲁迅也成为了青年,记起了曾经的快乐,也展现了当时社会人民的封建思想的状态。
欣赏《散文》两篇 篇6
作者
作者本名为莫怀戚,为何语文课本中署名为莫怀成?为此,作者在1993年10月17日的《重庆日报》发表文章《关于一篇课文的署名》,写道:
此文初作于1985年,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后被一些杂志乃至中央电视
台、电台以不同形式转发。
1988年,甘肃的杂志《读者文摘》载了此文,作者始误成“莫怀成”。我因此去信,谈了“我的姓名之意,是不要带着忧愁,而不是不要有所成就。戚,古汉语有忧伤之意,例:君子坦荡荡,外人常戚戚。”后《读者文摘》以“来信照登”
登了,窃以为一切也就了了。
殊不知,谬种已经流传。次年的初中语文的补充教材选用该文,就沿袭了“莫怀成”的署名,至现在,成了课文,情形未变。
为什么一直不去更正呢? 一、一个人的文章,被定成课文,全国法定学习,已是殊荣,不该苛求。
二、知我者,何须更正?不知我者,更正了何用?
三、国家审度,看文章的内容形式,不去查作者的祖宗三代,对于以前被“政审”怕了的我,欢欣鼓舞还来不及呢。所以欢喜国家的大迸步,不计个入小损失,并非什么淡泊名利,高风亮节,没那么玄。①
背景
如作者自己所分析的:本文写作契机是两个。其一是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确如文中所说:初春,南方的原野,哄了一阵才将母亲带上路„„当时我儿子正上幼儿园。他叫“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也是真的。
第二个契机则是较有理性色彩。我与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出我意料的是他对中国文化中的“孝悌”的看法——他反对“悌”(他说弟弟没有必要高看兄长),而对“孝悌”却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又说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
好,云云。
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我感慨不已,开始
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
选材时,我最终确定第一个契机为文章的外延,或曰思想感情之载体,是这样
考虑的:
一、这是一次真实的散步,有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细节),这样,想象加工的部分便有了依托,较之纯粹的虚构更有实感;
二、刚好三代人,主体“我”和“我的妻”,客体“儿子”“母亲”齐全,便于
“导演”;
三、说“导演”,是因为近年的散文http://jiaoan.cnkjz.com/ws/Index.html>写作倾向之一,是情节化(也有称细节化的),总之寓理于事之风长,单纯说理之风
消;可读性越来越被强调。
切入角度:强化“生命”,淡化伦理,一是因为伦理说得已经太多,出新很难;二是“生命之说”不但本质,而且人性与动物性的参照也出来了——只有人类才不但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②
体裁
散步》写于1985年,因为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所以注定了它的抒情色彩。因我(作者——编者注)不善诗作,它就成了散文。所以说体裁这东西,往往非作者的刻意选取,实在只是一种自然结果。②
全篇只写了“散步”一事,但读来饶有兴味,除了真情动人外,再一个原因就是叙事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入题写“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予和儿子走在后面”,“散步”已经起步,本该照直走下去,而文章在这里起了一个波澜:“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等到“我”出于爱母之心决定走大路时,事情偏偏又不照“我”的决定发展,母亲要改走小路。真是一波末平,一波又起。这两处波澜不仅使记叙摆脱了平铺直叙的弊病,而且展示了“我”对母亲的挚爱,母亲对孙子的亲情。③
中心
八百字短章,一曲温馨隽永的亲情之歌、伦理之歌、生命之歌。其思想内涵的三个层面清晰可辨,耐人寻味。
故事层面:亲情。
文章的基本线条是:“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人一块散步→走大路与走小路的分歧→“我”母亲依从了“我”儿子的→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从而写出了一家人之间的互相爱护、尊重、体贴和理解。
寓意层面:使命感。
《散步》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与其说为了真实亲切,不如说为了强化主体意识,实现使命感。文章中的“我”,一个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当“我”背着母亲,妻背着儿子,“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时,觉得“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里通过定格描写,强化了中间一代人的主体意识,强化了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是亲情向伦理道德的升华。
哲理层面:生生不息。
文学反映生活总折射着一定的文化心态,因而,常常闪耀出哲理的光芒。当我们从赡养与抚养的意义上来审视《散步》的三代人时,我们说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着对生活的使命感”;当我们
从生命与时空的意义上来审视三代人的“散步”时,却应该说,这里还隐含着“生生不息”的哲学道理。尤其是儿子的一个“伟大”发现:散步的三代四口人“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世代的延续,是生命的强音,从而给了使命感以应有的神圣色彩。
字·词·句
一、“我决定委屈儿子”
“我决定委屈儿子”并非不爱儿子。只是拿母亲和儿子比较来看,母亲年事已高,在世时日已短,今后像这样的“散步”很难说还有几回了。“我”十分孝敬母亲,想尽最大的努力满足母亲的愿望,这种孝心是难能可贵的。
二、“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猛一看似乎是“小题大作”,联系上下文的感情基调,就会觉得它新颖而风趣,、恰切地表达出“我”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突出了“我”极富责任感的性格特征。
三、“„„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如今,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产生了一种深沉、庄严的感觉,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类社会中承前启后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本文注重语言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情趣盎然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二、含义丰富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写出“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一句表现了妻子的贤惠。“„„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含义深刻。它以轻衬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还写出了中年人已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
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三、意在言外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段话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⑤
其他
审美赏析:
一、尺水兴波折射至高至上的人性美
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作者何以将它写得饶有兴味、发人深思呢?细味之,不外乎采用了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的写法,在波谷与波峰上折射出亲情、人性的亮丽之光。
二、轻描淡写蕴藉含蓄隽永的诗意美
《散步》一文对景物描写着墨不多,仅有两处,可在这轻描淡写之中却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为常见的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
三、娓娓道来展示晓畅素雅的语言美
散文两篇教案 篇7
10.[自主研学平台]
一、作家作品
冰心(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期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后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盈隽丽、凝练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独特的风格。她的短篇小说集《空巢》获1980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作品除了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二、写作背景
两篇都是冰心晚年所作,是历经人生风雨、对人生几近极境的思索后,在含泪的微笑中,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彻悟。
三、重点字词
1.字音
云翳(yì)璀璨(cuǐcàn)惆怅(chóuchànɡ)作揖(yī)
眷恋(juàn)朝思暮想(mù)迷惑(huò)衬托(chèn)
2.词义
云翳:阴暗的云。翳,遮蔽。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惆怅:伤感,失意。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的留恋。
朝思暮想:从早到晚一直想念。
迷惑: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
[教材优化全析]
一、文脉梳理
霞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由一个英文句子引出了要吟咏的事物——霞。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通过分析阐释乌云与霞光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我的家在哪里?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梦写起,先写梦的作用和实质,为后文写自己的梦张本。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具体写自己做的梦,要回年幼时住在北京中剪子巷的家。
第三部分(第4~5段):梦醒后阐释对家的理解与认识。
第四部分(第6~7自然段):回顾九十多年来的生命之路,写出自己一生的坦荡及对“家”的无限牵挂。
《我的家在哪里?》这篇散文是“我”寻找精神家园历程的叙述,但此历程仅仅在于一夜之间,所行的路程是零距离,因为它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肢体动作,而是一段思绪活动的里程。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梦境以及醒来后对家的思索与理解,表现出自己一生的坦荡,和对那个充满着“爱”的伊甸园般的、有着自己的父母和弟弟们的地方的深情怀念。
二、内容详解
《霞》是冰心晚年力作。阅读此文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之间进入一种魅力的艺术天地,享受一种幸福。因为《霞》表现了作家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人生含义的感知。这种感知有时是数十年,一旦化为灵感,就会凝聚成为警句,成为诗情。开篇有一个英文句子引出要吟咏的事物——霞。强调“霞,是我的老朋友了”为后文以霞喻理作铺垫。“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这是作者几十年人生的沉淀和感悟,是真挚感情的抒发,它揭示了全文的中心。“云彩”我们为何不可以理解成痛苦和磨难?“霞光”我们为何不可以理解成幸福和快乐?“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深刻含义应是:经历过痛苦和磨难的生命才更有价值。文中后面3、4自然段,几乎全是诗情的迸发,全是警句,全都发出智慧和哲理之光。“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是81岁高龄的冰心在垂暮之年总结一生的经历得出的结论,是她智慧的结晶。运用比喻,字面上轻巧、自然,内涵却深沉、厚重,结尾“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上走去……”意在言外,给人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写得从容不迫,洒脱自如;表面看来,似乎全不费工夫,其实无一句、无一段不是落在实处;这一短文,实在是一生素养(包括思想和艺术)之自然的发挥。这是具有深邃的思想和坚实的艺术功力的作家,直至晚年始有可能写出的作品。
霞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由一个英文句子引出要吟诵的事物——霞。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通过分析乌云和霞光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生中痛苦与快乐相生相成、互相映衬的辩证关系,点明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包含人生哲理的警句①“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②“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
③“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④“一个生命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转。东方不亮西方亮。”
冰心晚年创作的散文《我的家在哪里?》文字简约,表达深切,起伏有致,智慧通达,看似平淡无奇的内容,实如太极推手,绵绵相扣,内力深厚,是历经人生风雨、对人生几近极境的思索后,在含泪的微笑中,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彻悟,更是在文学创作上为自己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这篇从“梦”写起。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暴露”与“揭发”的其实就是我们寄情最深而又竭力压抑的东西。冰心在潜意识里苦苦追寻的那个“家”,或许是梦,或许不是梦。高而厚的灰色城墙,尘土飞扬的黄土铺成的大道,匆忙而又迂缓的行人与流汗的人力车夫的奔走——这一切都在梦境中幻化出来,并将读者带到了二三十年代京城的胡同里,让读者看到“黄土铺地的”中剪子巷。
第一部分(第1段)作者从梦写起,写出了梦的实质和作用,意在为下文写自己的梦张本。
第二部分(第2~3段)写自己所做的梦:要回以前住在中剪子巷的家。
在梦中,冰心被车夫称作“你”而非“您”,她感觉自己还小,“小”字在这里很耐人寻味。成长的过程即失落的过程。小时愿望大于遗憾,长大以后,愿望一天天的缩小,遗憾却与日俱增。肉体凡身的冰心,也无法幸免。于是她说:“我要回家,回中剪子巷。”一句平常的话,简简单单的9个字,流露出复杂的感情。家是什么?谁渴望家?家是倦游者的情感归宿,经受了深刻挫折的人、有着深刻挫折感的人最需要家的温馨。九十多岁的冰心,梦中都想回北京中剪子巷的家。数十年的人生征途后产生这种强烈愿望,委实不难理解。在北京中剪子巷的家里父母之爱、姐弟之情陪她走过了一生中的黄金岁月,即“一生中最热闹、最活跃、精力最充沛的一段”。(《我的大学生涯》)从十一二岁到三十来岁,她生命中最初的荣誉与美德、理想与追求都在中剪子巷里生根发芽。请看她在《寄小读者•通讯十二》中的一段文字:“我的故乡,我的北京是一无所有!”但“北京纵是一无所有,然已有了我的爱,有了我的爱,便有了一切!灰色的城围里,住着我亲爱的一切人,飞扬的尘土里,何容我再嗅着我故乡的香气——”。可见,与其说冰心向往、眷恋一个具体、世俗的家,不如说她向往的是那段追求知识和真理的激情岁月,眷恋的是一股股流溢着爱与温馨的生命灵泉。正如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灿烂的一笔,北京的中剪子巷的岁月与理想也是她一生中美丽的一轮。“车夫只是慢腾腾地走呵走呵,似乎走遍了北京城,我看他褂子背后都让汗水湿透了,也还没有走到中剪子巷!”走也走不到的中剪子巷,无疑寄寓着作者深深的向往与眷念、失落与无奈。在一般意义上,家是一种生活;在深刻意义上,家是一种思念。只有远行者才有对家的殷切思念,因此只有远行者才有深刻意义上的家。
梦醒的时候,老人还没走到中剪子巷。在恍惚的刹那,她一定还未从寻找中剪子巷的梦里回过神来,难怪当她看到墙上文藻(冰心的丈夫)的相片时,会迷惑地问自己,“这是谁啊?中剪子巷里没有他!”沉浸得如此之深,可知向往与眷恋之苦。
回顾九十多年的生命道路,冰心用了酸、甜、苦、辣四个字来概括。当“万千恩怨”纷沓而来,她不禁泪湿枕巾,是那么不容易说清楚缘由的泪。没有人会嘲笑这种眼泪,对于这位满载荣誉和美德的老人,我们尊敬而仰慕。她一直淡泊名利,从不自炫,从不张扬,只是安安静静做文,堂堂正正做人。晚年更是谢绝了所有的社会活动,执笔耕耘。这位冰清玉洁的老人,当她不躁不烈地喊出“无权可夺”,“无官可罢”,“无级可降”,“无款可罚”,“无旧可毁”,地道的无顾无虑,无牵无挂的心声时,是何等的坦荡从容!贪求一切的人才贪生,明白了个人生活、哀乐、苦难、死亡才是历代人类经验的真正内容。何不平静地把历史中的悲欢离合交还给世界,自己微笑着享受最后的安息,生命诚可总结,但真、善、美却永存。她那个“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将永在世间延续。
“高超的文体恰恰就在于以最少的字数传达出最多的思想。”冰心的这篇散文不足七百字,却如一颗久经琢磨的水晶钻石,有许多熠熠的光线在文中游荡。这些最真切、最简练的文字,传达着老人的心灵颤动,呈现给我们一个完整的思想、情感的世界,是冰心将生命与创作融为一体,臻于完美的佳作。
第三部分(第4~5段)梦醒后阐释对家的认识。
作者借鉴融会“超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技巧,使用夸张手法,有意识模糊梦幻与现实的界限,寓意着梦即现实、现实即梦,现实中的家和梦中的家一样、难以追寻。
第四部分(第6~7段)回顾九十多年的人生历程,写出了自己一生的坦荡与对家的无限牵挂。
在的结束段,作者用平常的谈话风巧妙作出解释:现代社会“权”“官”“款”“旧”的角逐,使我在梦中、现实苦苦追寻的家不存在,此时,“家”不再是现实中存在的实体,而是具有了象征化意义的“家”,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家,是在躁动不安的时代下现代人的精神归宿。
三、技巧鉴赏
1.语言清丽,文字典雅,意出言外,哀而不伤,且富有人生哲理,是冰心散文中的极致
两篇课文的语言都清丽、典雅、超凡脱俗,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如《霞》中的“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相互衬托的”“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等等。《我的家在哪里?》作者表达了自己追寻心中理想的圣地而不得的失落与无奈,但就全文看来感情却哀而不伤反而给人一种清新的、行云流水般的感觉。
2.运用比喻,使表达形象、生动、贴切
《霞》中“霞,是我的老朋友了”“她是我的最熟悉最美丽的小伙伴”读来亲切,也为下文析理作好了铺垫。“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比喻贴切、形象。
3.运用叙述结合的手法
《我的家在哪里?》写梦境是虚写,醒后的内容是实写。梦中的那走不到的中剪子巷,无疑寄寓着作者深深的向往与眷恋、失落、无奈。梦中的“家”是一种思念,中剪子巷是理想人生的象征,是一种逝去的永恒。梦醒后的内容回顾九十多年的人生道路,漂泊一生,但她那个“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将永远在世间延续。虚实结合强化了的主旨。
四、疑难探究
疑难问题:郁达夫先生说冰心的散文有“意在言外”的特点。“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上走去……”一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探究思路:解答此题,有下列几点需要注意:①文末的省略号就是表示作者没有明说的“言外之意”。②注意文末注明的写作时间。③冰心写作此文时,已经是81岁的高龄,1923~1926年她曾赴美国学习,并写下了著名的《寄小读者》。④本题属于读者与作者感情交融,答案可以多样,只要符合文理文脉即可。
参考答案:我好像又回到青年时代学习、生活过的美国。(或:国家改革开放,中美建立了友好往来。)
[课后习题研讨]
一、点拨提示:对含义深刻的句子要联系的主旨来理解。
参考答案:蕴涵痛苦和磨难越多,幸福和快乐就越值得珍惜,生命才越有价值。
二、点拨提示:问题之前加上一定的限制语,就使问题的内涵更为丰富、深刻。
参考答案:在北京的中剪子巷的家里,父母之爱、姐弟之情陪她走过了一生中的黄金岁月,她生命最初的荣誉与美德、理想与追求都在中剪子巷里生根发芽。在“家”前加“我灵魂的深处永久”表达的是一种思念,中剪子巷是理想人生的象征,是一种逝去的永恒。
三、点拨提示:上文中有对此的解释。
参考答案:冰心的“无”是指没有贪欲,她之所以这样说正坦诚地表现了她自己胸怀的坦荡和对名利淡泊的高风亮节。她并非一无所有,她有真善美的品德,她有“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
四、例
(一)山中的花,何必和园里的花争艳呢?
你有你的旷野!
例
(二)桃花飘时,大雁北飞;
枫叶飘时,大雁却南飞;
授课题目同题散文两篇 篇8
授课时数:
2教学目标: 1.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两篇文章的表达方式,材料选择、安排、写作手法,人物个性的异同。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
高学生鉴赏水平。
3.树立热爱,感激母亲的情感价值观
教学重点: 1.能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能概括两位母亲的性格特征和教育孩子的方式。
3.掌握“叙述式”、“描写式”两个主要写作特点。
4.能感恩母亲,学以致用。
教学难点: 1.概括两位母亲的性格特征和教育孩子的方式。
2.掌握“叙述式”、“描写式”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分组阅读、上台复述
教具及参考书:《语文教学参考书》上册 基础模块
授课内容: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母亲》以导入新课
二 讲授新课:
(一)速读理解
1分组阅读: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速读老舍文,另一组速读罗曼·加里文。看看哪一组完成最快。
2上台复述:两组选派代表复述故事梗概。
(二)探索品味
1讨论重点章节
鲁迅散文两篇读后感 篇9
“我知道这是把自己的额头裸露在弓箭之下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弓箭”指的内容是什么?
比喻。生动形象,深刻地写出了自己说出“我很重要”后所受到的来自别人的攻击与批判。内容是指“别人的攻击与批判”。
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特点①以作者当时的一种现象来开头,使文章显得具体,不是空泛地议论。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全文的观点是“我很重要”,而这里却先写出一些我不重要的现象。作用:从对比中更加突出了本文的论点。
文中“无法承载的亲情”,指的是什么? 父母之爱。
“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心底”,这句话中“放大镜”怎么理解?
我的每一次微小的成功在父母眼中都是巨大的。
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并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1)我们的头颅就是一部历史
我们现在发达的头脑是经过无数代祖先披荆斩棘、发展进化而来,是历史的积淀(2)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
用易碎而珍贵的古陶比喻珍贵的友谊,友谊双方面的“我”都很重要,该用心呵护珍贵的友谊。作者这样写一方面能使语言形象生动,富于文采,一方面也把看不见的情感体会具体化,写成了视觉的感受。
和人相比,树有什么特点?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条概括回答。
① 树是伟岸的;②树活得长久;③树绝对不伤人;④树是坚忍的。
文章所写的对象是小草,但作者却用了大量篇幅写树,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以大树衬托或对比小草。用大树的生命漫长衬托或对比小草的生命短暂,用大树的声名远播衬托或对比小草的平凡渺小,用大树的庄严伟岸衬托或对比小草的柔软弱小,以此突出小草的坦然与自信、乐观与坚强。
荷塘月色
“平常的自己”:指为环境和精神压力所困扰而又整天忙忙碌碌的自己。(“另一世界”:指没有烦事缠绕,精神得以超脱的世界
“自由的人”:指没有任何干扰,可以随意想、说、做的人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说出“本体”和“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本体是“白花”。喻体是“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有三: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且是“零星地点缀着”,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荷花是“袅娜”“羞涩”且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画横线句子通过一连串的修辞来写景物的特点,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
作者运用一系列修辞,正面描写月光。先用“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倾泻,又无声响,幽静而幽美的情状。“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是用衬托的手法去写月光,描写出了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接着又用两个比喻“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月光那种朦朦胧胧的状态写了出来。作者把满月朗照比作“酣眠”,把“淡淡的云”比作是“小睡”,写出了满月的必要与隔着淡淡之云的情趣,表明了作者喜欢似明非明,似亮非亮的感觉。
《采莲赋》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从全文看,有什么表达作用?
《采莲赋》描写了江南艳丽少男和美貌女子,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出采莲的热闹欢乐情景。从全文看,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采莲赋》的热闹、欢快可以看出作者与现实抗争的失败,思乡是作者为了摆脱现实忧伤所做的再一次努力。
《荷塘月色》运用了大量叠词,有何妙处?
1、运用叠词描摹景物,生动传神。如“田田”二字,把荷叶那“肩并肩密密地挨着”的情态形象地描绘了出来;“粒粒”两字一叠,那未开放荷花晶莹剔透的形象仿佛跃然欲出;而“脉脉 ”一词赋予了塘中流水以情窦初开的少女般的情怀;“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更是在表现出树多,把这些树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景致送入了读者眼帘。
2、叠词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抒情性。叠词的运用,使文辞的音节匀称整齐,读起来音韵悦耳,有的徐缓舒展,有的抑扬顿挫,有的回环婉转,可谓音韵丰盈,余音缭绕,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叠词的音乐美,使得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富有了诗的韵味。
3、叠词的运用表达效果契合作者所营造的意境氛围。文中的叠词多适宜用轻声的语调朗读,其轻柔的语调十分适合课文轻柔的情境,渲染了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绵延不绝,令人回味。总之,叠词不仅具体真切地描摹出事物的情状、情貌,还使文气得以舒展,更具有一种合乐的和谐美。
《采莲赋》与《西洲曲》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采莲赋》与《西洲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都是赞美爱情、歌颂青春。作者由眼前的荷塘想起诗歌里的采莲,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朱自清先生面对现实世界是寂寞的,所以,他就在他的精神王国里幻化一个热闹风流、自由美好而又多情的世界与之对抗,并满足自己的向往,只不过这种满足是暂时的。所以,《采莲赋》与《西洲曲》反映了朱自清先生对青春快乐、自由美好的憧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否定。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是不是比喻? 此句是比喻。要构成比喻,须得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不同类事物,此句中的本体是“叶子与花的颤动”,喻体是“闪电”,属于不同类事物;二是具有相似点,这里的相似点是“速度快”。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是不是通感? 此句是通感。通感,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通感是特殊的比喻。此句中,“满月”的“朗照”是酣眠,痛快淋漓;“淡淡的云”遮月是别有风味的“小睡”。在这意境里,视觉和妙不可言的生理感受构成了通感。
下列句子是否在全文中显得不协调?
1、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第一句以比喻写灌木的鬼影引起的不快之感,第二句用比喻写没精打采的路灯所暗示的厌倦感。它们于景物描写来说,是有些“不协调”,但它们与“脉脉的流水”被高过人头的荷叶遮住所引起的隐隐的遗憾之感,“热闹的蝉声蛙声”反衬出的寂寞感一起构成了一条表现哀愁的隐伏的感情线索,体现了本文“淡淡的喜悦”中掺杂的“淡淡的忧愁”这一情感基调。
“便觉得是个自由人”中的“自由”怎样理解? 这里的“自由”是一种孤独的自由,是心灵的解脱。作者走出了院子,只爱“独处的妙处”,摆脱了白天的烦恼,卸下了肩上担负的作为父亲、儿子、丈夫、教师的重要责任,一个人静静地不受干扰地来到月下的荷塘,在这宁静的境界里,因为是孤单的,所以才是解脱的。
散文两篇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提到四十年代读到过“很使我惊心的句子”。第五自然段中写到自己几十年后的体会“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1)使作者心惊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20字)
(2)作者体会里的“云彩”实质上是指什么?(不超过12字)(1)自己从小喜爱的霞竟是从云翳中产生的。(2)生命中的快乐和痛苦
第五自然段中作者用拟人手法写“霞”。第七自然段中又用许多比喻写对云霞的感悟,不同的手法各有好处,对表现作者的性格心理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请用概括的语言,表述两种手法的好处和作用。
(1)采用拟人的手法的好处是,利于表现作者幼年时生动活泼,亲切感人,把云霞写得有活力,有一定的灵性。表现内容: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乐观,积极向上的天性。
(2)采用比喻手法的好处是 ;利于表现作者老年时生动形象,使“快乐”和“痛苦”有一种质感。内容:富有哲理和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包容人生痛苦;彻悟人生的博爱情怀。
作者最后一句说:“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走去„„”,这句话是要表明什么的?
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
文中第①段中“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向往’和‘眷恋’”,这里的“向往”和“眷恋”是指什么? 怀念儿时的故乡。
作者写梦境时,写道:车夫“把我举上车去”,中剪子巷里的人“慢条斯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这样的梦境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作者童年时的故乡是美好的,这也是作者怀念故乡的原因。
第④中写梦醒之后,为什么却连眼前的亲人都不认识了?(1)作者已沉浸在中剪子巷那美好的童年时光里了;(2)通过烘托的手法更加突出了童年时的故乡的美好。
第⑤段采用的是什么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读鲁迅散文有感 篇10
在这个烈日炎炎的暑假,我又重新品读了鲁迅先生的各种文集。又想起他那人格的独立,正因为他的真实,笔锋如刀刻在心中刻画着中华民族的灵魂。而且,他有强烈的使命感,鲁迅之所以是鲁迅,是因为他不明哲保身,受到恐吓,他出门不带钥匙,以示不归之志。当我拿起鲁迅的灵魂作品时,我仿佛看到了中华振兴的良药。他一心弃医从文,并说,“医治中国人只是把他们的身体治好,但却救不了他们。”所以,鲁迅用他最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最具攻击性的文字,让国人,仍至世界体会到他的所向披靡的无畏精神。憎恶敌人如恶魔般的鲁迅先生,他存在对社会批判的言辞,有对人性的呼唤,有对战斗精神的颂扬,却也有对亲人朋友的温馨怀旧„„
大家最熟悉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鲁迅笔下,童年给人的感觉是热闹的,即便是在人迹罕至的百草园中,还有各种色彩的争艳和鸟飞虫鸣。每株植物,每个地缝儿,都放佛孩子的玩伴或者一个探索的入口。在描写这座童年的乐园时,他用了简单罗列的办法,把园中所有的东西一样样加以描绘,再一起堆到读者面前来。这一散一聚,这可以说是充满孩童视角特点的。孩子不会思考眼前事物之间到底有什么深刻的联系,也不会把内心的情绪带到风景上。他们涉世未深,用单纯的眼睛看世界,会感到什么都是多彩而新奇的,景物一件件扑面而来。每天都有新奇的发现,每次都有意外的“收获”,那么这百草园自然也让人觉得这个地方充满神奇的乐趣。而后面所写的“美女蛇”的故事和捉鸟则更使人感到孩童的趣味,这两件事是那时候旧时孩子的童年中最有代表性的,大概每个人都曾被长辈讲的这类故事吓过,捉鸟又是曾经男孩子喜欢玩的游戏之一。而从这温馨的百草园转到了三味书屋,况味就完全不同了。三味书屋绝不是和百草园一样是儿童的乐园,它是一所名副其实的“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要受到规矩的束缚,自由是没有的;但鲁迅也没有把书塾写成儿童的囚牢,这不是他创作的本意。但却从开始的束缚,孩子们内心的不满,逐渐看出儿童方方面面的成长,又充满了对百草园的回忆。既温馨又有趣。
不过鲁迅似乎从来没有对任何东西完全满意过。他对他认为该批判的东西毫不留情地加以讽刺,用幽默的笔法将它们刺得体无完肤。这些议论多数是他以成人的口吻发出的,不必赘言。有特色的是鲁迅把心中所爱的人和事物的好坏两面都写出来,好的大加赞扬,坏的也加以批评,从而使读者感到他所说的人就生活在自己周围,人情冷暖,饱含现实。
关于长妈妈的回忆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鲁迅爱长妈妈,在《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他跳出了一直在使用的孩子的视角,深情地呼唤“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然而他写长妈妈,居然是值得批评的事件多于令他感到敬佩的事件,倘若读者不仔细,还以为他又要批判一个坏人了。
然而那薄薄的一本散文诗集《野草》,它是鲁迅先生送给中国新文学的一份厚重的礼物。《野草》在文学界始终被认为是鲁迅创作中一部最美的作品。它有如《呐喊》、《彷徨》那些叙事书写作品所没有的幽深性、神秘性和永久性。大家对《野草》从20世纪二十年代最初产生的零散浮泛的感言,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众说纷纭的理论,人们都可以做言无不尽的论说,而又觉得言犹未尽。但是这本文集恰恰是鲁迅的文集中富有深邃哲理性与象征性的。包括至今,我仍觉得我的理解水平还较低,对于鲁迅先生在这本文集中的一些文章中所阐述暗藏 的深意体味不到,想要理解这种情绪,这种哲学,还真真的需要很长时间细细的琢磨,品味。
【鲁迅散文两篇读后感】推荐阅读:
《鲁迅散文集》读后感11-17
鲁迅散文解读10-13
鲁迅散文雪原文07-14
鲁迅散文《习惯与改革》06-26
论鲁迅的散文《野草》09-11
鲁迅《野草》散文集:《求乞者》07-03
鲁迅散文:有这样一种战士11-28
在鲁迅文学院的那些日子经典散文10-16
在鲁迅文学院的那些日子的经典散文07-14
冰心散文两篇霞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