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明上坟为题的作文(精选12篇)
以清明上坟为题的作文 篇1
大年初二,我们全家去给太姥姥上坟。经过一条条公路,穿过一个个村庄,我们来到了目的地——牛皮糖。牛皮糖村大门前有一棵古树,是村民们的重点保护对象,距今大约有三四百年了。古树旁有一家小店,这家小店是整个牛皮糖村唯一的一家小店。我们在小店里买好了蜡烛、纸钱、烟花爆竹等祭物,就准备走着上山了!一路上都是泥泞,非常难走。踏着泥泞的乡间小路,左边田地种着青菜、胡罗卜、葡萄等农作物;右边则种着草莓、白菜、笋……看得出农民伯伯真勤劳、辛苦,种了这么多庄稼、水果!走着走着,竟迷路了。
忽然,远处传来阵阵烟花爆竹的声音,那不正是从太姥姥的墓前传来的吗?!我们随着鞭炮的声音,找到了太姥姥的墓碑。原来,叔叔一家也来看太姥姥了。我们来到太姥姥的墓前,每人先向太姥姥拜祭,然后,许个新年愿望。我许的心愿是:希望爸爸、妈妈身体健康,我在这个学期加倍努力学习,争取评上三好学生!愿许完了就要烧纸钱了,我们希望太姥姥在天上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开始放烟花爆竹了,天上的火花结成彩,地上的鞭炮一片红。
礼花把我们的心愿送上天堂,希望太姥姥能保佑我们!再见了,牛皮糖,再见了,太姥姥,清明节我们一定再来看您!
以清明上坟为题的作文 篇2
从表一核心词汇分析比较表可以看出:
第一,中国的初中生这篇优秀作文涉及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呈现的基本逻辑关系是事物之间的包括与被包括的关系,也即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美国的中学生这篇优秀作文涉及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呈现的基本逻辑关系是事物之间的对立与矛盾关系,也即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二,大海与小溪的关系,群山和砾石的关系比之于昏暗与光亮、下雪与太阳的关系,在哲学的普遍意义上远远不如后者的概括性和理论性,是具象思维在抽象思维面前的相形见绌,这与中国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关注别人、关注外界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愿意歌颂集体的伟大,而这种虚假的歌颂并不能解释普遍规律,也不能唤醒学生自己内部的情感共鸣;而美国学生对于“昏暗时人对光亮的苛求,下雪时对太阳的想念”的揭示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和作者本人的切身的体验和经历密切相关,是真实的,而这样的体验是能引起人的共鸣的;
第三,当下中国的中学作文教学还在搞什么考前背诵“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写进作文来博得阅卷老师的喜欢之类的训练、考场写作把司马迁、项羽、屈原至少一个写进自己的文章增强文章的历史感,这样的训练为什么会让考生在考后忘得干干净净?因为这些训练关注的不是学生自身的体验,是建立在背诵基础上的、和自身无关的材料的堆砌,中国的中学作文教学需要建立新的观念,即关注学生主体[1]。
清明上坟作文 篇3
今年清明小长假,爸爸和妈妈老早就起了床,要我去给奶奶扫墓。我们坐车到墓前,爸爸先把奶奶的墓打扫了一遍,然后将周围的枯草也清理了一遍,妈妈在远处静静地看着。我看了看周围的一切,这一刻,仿佛一切都变得沉重了许多。在我小的时候和奶奶最为亲近,那时,奶奶总拉着我的小手去后院的田地里。那里面有爷爷奶奶亲手种下的水果,待到瓜果长熟后,奶奶总会是第一个去田地里给我摘果子吃的人。奶奶有很多孙子、孙女,可唯独对我是万般宠爱的。一般在我们去吃席的时候奶奶都让我和她坐在一块儿,只要是看见有什么我喜欢吃的菜上来之后,奶奶她都会在我的碗里夹很多,自己吃不上多少。每次在我做了什么坏事后,奶奶都会出来替我背锅。
有一次奶奶替我背完黑锅后,爸爸妈妈叫着奶奶进了小房间,我还听到爸爸跟奶奶说:“妈,有什么错事你不能都替娜娜背锅,我知道您是看不得她受委屈的,但是您在她做了错事的时候,不能每次都替她顶着。您这样会让她为所欲为,以后她再干坏事的时候都会无所顾忌,因为她认为那些并不算什么,就算我们追究起来,你也是会替她担着的。”奶奶说:“好好好,我知道了,你别再磨我的耳根子了,这些话我都听了好多遍了,但我就是改不掉啊,你还能拿我怎么样……”
清明时节上坟作文 篇4
今天是大年三十。下午,我和爸爸、妈妈、爷爷一起去上坟。爷爷的爸妈早就死了,为什么要等到大年三十才上坟呢、因为爷爷这个地方的人都是大年三十上坟。我们带了祭拜死人的所需要的贡品,如:苹果、花儿和纸。爷爷骑着电动车,带着我和妈妈。爸爸骑着爷爷的旧自行车,骑在路上非常搞笑。
我和妈妈一边坐着车一边给爸爸照相。到了墓地,爷爷就在死的太爷爷的坟墓上磕了三次头。我、爸爸、妈妈和爷爷一样,磕了三次头。磕完三次头以后,烧完纸以后我们就回来了,在回来的路上,我和妈妈看见了两只又肥又胖的老母鸡边走边聊,爪子还在地上画着。我想它们在练签名呢!我感觉这两只母鸡真好玩。
以清明为题的作文 篇5
走在记忆中的崎岖上路上,青松漫布了大半个山陵,两旁仍是一年四季清丽的草儿,还有点点细细羞羞的小小野花。淡淡的紫色花朵,黄色的小小花朵,一片片,一簇簇,一丛丛,散落在草儿之中,交相辉映,一片繁盛景色。这里的一切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路边有一些棉菜,说是可以做清明团子的东西。在绿叶外面好像是裹了一层绒毛,这样看上去好像是银白色的,绿叶之间的花呢就像米粒一般大小,是黄色的。我弯下腰一摸,毛茸茸的,那么柔软,那么娇嫩。我们埋头摘棉菜,虽说不是满载而归却也已是收获不少。
到了太公墓前,像一把大交椅。经历了一年的风吹日晒,这里布满了杂草和一些蜘蛛网。大家都动起手来清理,我看自己帮不上什么忙,罢了,还是去看看小花小草吧。小心翼翼的踏在松软的泥土上,一种不知名的花儿映入眼帘,是白色长条的花瓣,花朵不是很大,却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后来知道说这种花是可以止血的。祭奠过后,我们就带着一路春色准备启程回家了。
以清明上坟为题的作文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节日,清明,学校,校本课程
近年来,国内不少媒体和商家对“洋节日”的炒作越来越火爆,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等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遇”。尽管国家把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和春节一起列为法定假日,但新形势下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面临着许多问题。中秋、元宵、端午等具有特殊意义的传统节日,如今只剩下了吃的外壳:吃饺子、吃月饼、吃汤圆、吃粽子……对于这些节日的起源、民间习俗、文化内涵等,却知者寥寥、兴趣渐远。在热衷洋节日的时尚潮流中,以青少年、儿童为多,这不能不引人深思。
学校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阵地,从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既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体现,又是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的需要。
一、主题确定
2016年清明节来临之际,我校根据高台当地传统节日的文化和习俗,结合学校校本课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览胜》的相关内容,决定以“我们的节日———清明”(2016“清明文化”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用最亲近生活的地方资源改变学生原有的思维习惯、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情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活动目标
探寻当地传统清明节日文化的内涵和教育价值,以学生可接受的水平、方式与内容,对其精华部分进行选择与梳理,突出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实践解决问题。
三、活动内容
近年来,我校一直把传统节日当做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契机和有效载体。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节日文化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根据我校2016年校本课程计划,清明节,学校将适时开展具有校本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
具体内容如下:
(一)2016年4月2日上午,组织学生们怀着对英雄烈士的崇敬之情,到高台烈士陵园扫墓、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缅怀先烈,寄托哀思,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思、爱国之情。
(二)2016年4月2日下午,在学校多功能教室举办“清明文化”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使学生感悟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进一步增进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案例集锦
片断1.课堂创新。
又是一年春草绿,清明时节寄哀思。2016年4月2日上午,我校1000余名师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高台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陵墓敬献花圈,寄托哀思,缅怀先烈。上午10时许,全校师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列队缓缓走进烈士陵园,向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圈,并在烈士纪念碑前举行了新团员的入团宣誓仪式。在听取主持老师讲解红军西路军革命斗争历史后,在纪念馆导游的引导下走进“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参观,了解红西路军悲壮的奋斗征程。那一张张珍贵的照片,那一组组鲜活的数字,那一件件活生生的历史文物,仿佛把同学们带入了70年前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而利用现代声光电传媒手段模拟的红军战士浴血奋战、保卫高台古城的情景场面,更是深深地震撼了师生的心灵。扫墓活动是短暂的,但留给每个师生的记忆是永恒的,对塑造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无疑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抚今追昔,感慨万端。不少同学表示要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用感恩之心,奋发之志,神圣之责做好每一件事,共同创造家乡灿烂而辉煌的明天。
片断2.从已知到未知,激发探究兴趣。
播放《清明》表演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自然引出活动主题———我们节日———清明(2014“清明文化”主题实践活动)。
师: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来了,在这样的一个传统节日里,你有什么样的体会和想法吗?(为接下来的探究酝酿感情基础。)
生:我感到一股淡淡的哀伤,我想起了去世的奶奶。
生:清明时节经常下雨,湿漉漉的。
生:清明时节是春天最美的时候,是我们春游的好时候。
生:清明节是我国的二十四个节气之一。
生:要吃青团子。
生:今年的清明节要放假了。
生:要去扫墓!
师:很好,看来大家对清明节还是有一点了解的,你对清明节还想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吗?
生:想!
片断3.自主提问,激活探究意识。
师:那你对清明节还想了解些什么呢?那就请你提出自己的问题吧!
生:为什么清明节要吃青团子?
生:为什么叫“清明节”?
生:清明节还有哪些风俗?
生:今年的清明节为什么要放假?
……学生的问题千奇百怪。
师:能提这么多问题真棒!你们能选几个有价值的问题想法研究一下吗?
生:能!可以问老师,问家里的大人,也可以上网查资料!
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敏锐洞察力的一种表现,创新的契机往往表现为所捕捉问题的价值。在活动课上课伊始,我就有意试图把潜藏于学生内心深处的探究兴趣诱发出来,给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定下了良好的基调,学生的创新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于是便会时时有新问题、新发现。再引导学生筛选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初步思考,就避免了胡子眉毛一把抓,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片断4.分组探究,解疑释惑。
根据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自由组成研究小组,选定主题明确分工,合作解决问题。
以研究“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子”的小组为例。
1.组成小组,明确任务,制订方案。
2.分头行动,展开调查。
3.资料汇总,得出结论。
给学生搭建实践创造的平台,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去探索去尝试,允许他们有成功和失败的不同体验,这样才能体现校本课程活动性、实践性的特色,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组织、社交、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片断5.综合评价,品味收获。
师: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了解,我想每个小组都或多或少有些收获,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你们的研究成果吧。
各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组的探究收获,共同品味收获的甜美。
……
校本课程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自己所学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避免了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带来的消极影响,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以鼓励为主。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允许他们有成功和失败的不同体验,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片断6.全员参与共同成长。
为了此次主题实践活动卓有成效、圆满成功,在2016年清明节到来前夕,我们就相关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进行了全新设计:要求参与该校本课程项目的师生策划设计一份“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实践活动方案。在层层筛选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确定了有学生代表参加的活动方案策划小组。实践证明,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能量。他们强烈渴望充满生机活力、富有生命色彩的课堂。他们思维敏捷活跃,他们真诚灿烂阳光。遗憾的是,由于传统教育教学长期的惯性力,致使我们的课堂思维僵化、色彩缺失。好在新课改,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实施,无疑又给了我们开拓创新的历史机遇。只有真正把学生放在课改的中心,当成是课程的主体,新课改的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五、案例反思
校本课程就是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出发,基于自身兴趣来选择和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一门学科。我们的校本课程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片沃土,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以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以学生的个性培养为基本目标,注重学生兴趣的发展。
经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后,学生的主题参与意识明显提高,自主性不断增强。由于学生的课题是自己所选,小组是自由组合,小组内的成员又根据自己的长处和喜好各有分工,大多数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乐于努力的事情。很多同学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了自己的能力,找回了自信。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普遍反映他们对清明节有了更深更具体的了解。明白了有关清明节的很多传说和风俗,真正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节日的历史悠久。同学们反映,从小到大只知道一些清明节零零碎碎的知识,今天,通过校本课程的活动,使大家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和内涵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利用各种节日、假日、传统活动等,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和系列实践活动,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实施的模式。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素质,为开创我校课程改革的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文章.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编译出版社,2010.6.
[2]丛超.清明.吉林出版社,2010.6.
[3]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
以清明踏青为题的作文 篇7
马上就要跟着爷爷去踏青扫墓了。我好激动呀!终于在十点钟,向着姥姥的墓地进发。我从家里后面的山上走去,那儿有好多的树,也有很多的刺和芦苇。顶着炎炎烈日,都快晒成非洲人了。这条路并不平坦。走了差不多十多分钟,这一路上“斩荆棘,破巨浪”,可把我们累坏了。
从远处望去,一条路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兴奋地说:“这里,我们从这里去!”
走了将近有十来分钟,终于到了。我像一只狼狈的小狗坐在地上一动不动。想起曾经读过的诗篇,“清明时节雨纷纷”,呵呵,这晴空万里,烈日炙烤着,哪里有雨了,不由得一阵伤感!
点燃烟火,踏过千年万载,走过沧桑,迎来生命。我们不能决定人的一生,但是坚信即使人生没有好的序言,但是人生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我们的健康和平安之上吧!
清明时节上坟高三作文800字 篇8
我们每年都去祭拜祖宗,今年也不例外。清晨,我们全家人开着车前往坟地扫墓,到了坟地,我们直奔太奶奶的坟墓前。路上爷爷说着太奶奶的生前故事,太爷爷死的早,太奶奶一个人辛辛苦苦养大了爷爷他们几兄妹……这时,大家的眼睛湿润了,我这个小小男子汉的眼泪也快爬了出来。!
我们拿着准备好的祭品,向山上走去,那陡峭的山间小路,使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当到达山顶时,见到了那一块块墓碑。我们将带来的祭品放在坟前,插上三炷香,点燃所有的祭品。我看着那熊熊的烈火,我不禁想到太奶奶那时的艰苦日子:吃不上饭,睡不好觉,衣服打了好多的补丁,在冬天里忍受着寒冷,舍不得花一分钱。那些祭品,让您在天堂中不受贫穷之苦。现在,我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不愁吃不愁喝,穿着崭新的衣服,我们应该在这优越的条件中,奋发图强,努力拼搏的学习!
以清明上坟为题的作文 篇9
关键词:生态美学,清明民俗,人与自然,审美体验,民俗审美
生态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 由鲁枢元、曾繁仁等中国学者提出并一手创立的美学分支, 它与以往的美学区别在于, 整生研究的学术范式;消除审美距离、突破审美时空局限、化解审美疲劳所形成的审美自由;以生态审美场为元范畴生发的话语体系等。[1]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生态美学已经逐渐形成了以文艺生态审美、生态批评、生态艺术哲学、生态环境美学等领域为基本内容, 整合后实践美学、生命美学、审美人类学、文学人类学、艺术人类学、大众文化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的一门显学。当生态美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 渐渐将所有人类参与的文化活动都列为对象的时候, 不可避免的遇到了民俗文化学。于是在生态美学与民俗文化学的交叉地带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成果, 对加深对这两门同是新兴又古老的学科的理解产生了积极作用。
生态美学与民俗学的契合点
生态美学的核心是研究人与自然生态间的审美关系, 如果仅仅将生态美学的对象范畴限定在自然生态范围之内, 无疑对生态美学的广度、深度, 进而对未来的发展都有极大的限制, 可喜的是生态美学的最初建立者们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 有学者明确指出:“从目前看, 关于生态美学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生态美学仅研究人与自然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 而广义的生态美学则研究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人自身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我个人的意见更倾向于广义的生态美学, 但将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的研究放到基础的位置。因为, 所谓生态美学首先是指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 许多基本原理都是由此产生并生发开来。但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上升到哲学层面, 具有了普遍性, 也就必然扩大到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由此可见, 生态美学的对象首先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 这是基础性的, 然后才涉及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2]这种以当代生态存在论哲学为理论基础的学科思想, 突破了主客二元对立机械论世界观, 提出了系统整体性的世界观;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张扬了“人—自然—社会”的协调统一;反对自然无价值理论, 主张重视自然的独立价值。总之, 生态美学从广义上来说, 就是一种包括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的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另一方面,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 民俗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传统与现实、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 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在民俗文化中人类通过审美文化、认知文化和价值文化的方式把握世界。在民俗文化学中, 强调的是以“人”为主体来建立民俗学系统, 在这种学科交互式发展的大背景之下, 民俗学和美学就相遇于文化这一人类主观作用于客观的过程之中。正是由于民俗与审美都具有共同的文化本质, 使得两者具备了一些共同的特性。首先, 民俗与审美都具有超自然性, 两者的主体都不是单纯的自然环境, 而必须有人和人的活动参与其中, 换言之, 两者的出发点和边界都是人以及人化的自然, 自然的不经过人为参与生成的民俗和审美都是不存在的;其次, 民俗与审美都具有超个体性, 所代表的都是整体的人类活动, 个体的人可能会对民俗和审美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只有全面集中地体现广大的民众所创造的文化内涵的人类共同主客观过程才是民俗和审美的研究范畴;最后, 民俗和审美都具有系统性, 都是由诸多结构和功能组合而成的整体。正是基于上述民俗与审美的共同特征, 使生态美学与民俗学在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关系方面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 为进一步讨论传统节日民俗最能够的生态审美观提供了可能。
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及其在民俗审美中的映射
所谓生态美学实际上也就是人与自然达到中和协调的一种审美的存在观。因此, 生态美学的提出, 促进了由实践美学向实践基础上的存在论美学的转移。而我们觉得这种转移更能贴近审美的实际。”[3]生态美学来自生命美学和生活美学而又高于它们, 是目前对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最好体现, 它主张与追求审美化生存, 强调与凸现生态和谐, 趋向与发展生态审美文明, 是站在“当代美学高原上的美学”[4]
以生命美学、生活美学和生态美学为代表的不同阶段的美学形态, 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 而当这些理论和观点投射到民俗审美领域时, 产生了人的民俗、美的民俗和自然的民俗三个层次的审美心理体验类型。
在第一层次中, 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是神化的自然审美, 而在民俗审美的心理体验中的“人”首先指人文, 人的民俗即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民俗活动和民俗事象, 这里的“人”的范围是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大的。在民俗审美的观念中, 实现审美价值主体性的基本途径是人的体验与实践。在人的体验与实践中, 民俗审美的价值得以揭示民俗审美的内在运动过程, 把握民俗审美精神世界的复杂和神秘。第一层次人的民俗比较单纯和朴素, 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本能, 距今年代相对久远的习俗人的美学意味更为浓烈, 上巳节的高禖祭祀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高禖祭祀最初来自玄鸟神话, 《史记·殷本纪》载:“殷契, 母曰简狄, 有娀氏之女, 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 见玄鸟堕其卵, 简狄取吞之, 因孕生契。”[5]后世的帝王据此把简狄立为掌管生育的禖神, 称为高禖, 又由于远古祭祀高禖的活动往往在野外进行, 祭祀的主要活动是男女杂交野合, 所以高禖又称郊禖。人们发现, 在高禖祭祀活动之后一段时间, 很多女性都会怀孕生子, 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 这不是祭祀时性交活动的结果, 而是高禖神的恩赐, 于是高禖祭祀逐渐被赋予了求子的内涵, 《汉书·枚皋传》载:“武帝春秋二十九乃得皇子, 群臣喜, 故皋与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颜师古注曰, “《礼·月令》:‘祀于高禖’。高禖, 求子之神也。武帝晚得太子, 喜而立此禖祠, 而令皋作祭祀之文也。”[6]自汉以降, 祭高禖求子的活动一直盛行不衰, 《后汉书·礼仪志》曰:“仲春之月, 立高禖祠于城南, 祀以特牲。”[7]魏晋时期又进一步增加了高禖坛石一类的祭祀祠庙建设, 《晋书·礼志》载:“元康时, 洛阳犹有高禖坛, 百姓祠其旁, 或谓之落星。”’[8]《隋书·礼仪志》载:“后齐高禖, 为坛于南郊傍, 广轮二十六尺, 高九尺, 四陛三壝。每岁春分玄鸟至之日, 皇帝亲帅六宫, 祀青帝于坛, 以太昊配, 而祀高禖之神以祈子。”又载:“隋制亦以玄鸟至之日, 祀高禖于南郊坛。牲用太牢一。”[9]高禖祭祀的审美文化内涵是以男女自由恋爱为形式的人文美, 也是以人类自身的生产为目的的人性美。人的民俗的审美内涵在高禖祭祀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人的民俗始终体现着一种自省意识和对现实的批判精神, 在寻求不断反省人的缺陷时, 理性地引入非理性, 在自然环境对于人的自身发展不利时, 人类更加强调的是自身的生产和后代的繁衍, 通过对自己所在种群的理性改造增强在严酷环境下的生存能力;第二, 人的民俗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 强调人作为万物之灵的本体地位, 强调人性是总体的价值标准, 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 基于最原始动物性的阴阳交合和种的繁衍的人性, 在高禖祭祀的过程中得到了张扬, 也是以人性为本位的意愿的体现;第三, 人的民俗强调个人的自由与尊严,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生命价值, 使主体意识得以高扬, 使个体的能力能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释放, 倡导个性合理化发展。高禖祭祀这种带有极强巫术性质的民俗活动本身就是主体生命价值直接诉求的表现, 它使用较能为原始民众观念接受的巫术仪式向所谓的自然神或祖先神要求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实现, 而仪式本身也是一场盛大的社交活动, 在活动中释放能力强大个体的全部体能、智能和潜能以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 具体到原始社会即获得更多更好的性交的对象;第四, 人的民俗强调一种超越的意识, 推动人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价值, 发挥自身潜力向自身的生命极限和精神极限挑战, 追求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 实现人性的完满和提升, 在原始社会中, 最能够体现个体的自身价值和自身意识超越的是繁衍高质量后代的能力, 只有充分发挥了个体的全部潜能, 在对本种群的延续和发展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才是对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才是人性最完满的提升。
第二阶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初步具备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此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处于一种对立中的平衡状态, 虽然在大多数时候人类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 但也有不能为人类认识的自然现象和规律, 人对自然的巨大威力尚存敬畏。在这种客观条件下, 人性的追求得到极大的满足, 主体开始进入审美心理的第二个层次, 开始追求美的民俗。美的民俗是人的民俗实现之后审美内涵的全面升级状态。具体到清明节日系统之中, 比较有代表性的美的民俗是寒食、清明的秋千习俗。关于秋千的起源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 认为秋千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山戎。《荆楚岁时记》隋代杜公瞻注引《古今艺术图》云:“鞦韆, 本北方山戎之戏, 以习轻趫者。后中国女子学之, 乃以彩绳悬木立架, 士女炫服坐立其上, 推引之, 名口‘鞦韆’。楚俗亦谓之施钩, 《涅槃经》谓之罥索。”[10]唐《艺文类聚》卷四引《古今艺术图》云:“北方山戎, 寒食日用鞦韆为戏, 以习轻趫者。”[11];第二, 认为秋千之戏起源于汉武帝。唐高无际《汉武帝后庭鞦韆赋序》云:“鞦韆者, 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 故后宫多鞦韆之乐。”[12]《说文解字》卷十五下宋徐铉注曰:“秋千, 按词人高无际作《鞦韆赋》序云:汉武帝后庭之戏也, 本云千秋祝寿之词, 也语讹转为秋千, 后人不本其意, 乃造此字非皮革所为, 非车马之用, 不合从革。”[13];第三种观点认为前两种关于秋千起源的说法都不是秋千诞生的本源, 最初原始人类荡秋千只是为了取得高处的食物, “秋千”, 也写作“鞦韆”, 两字均有“革”字旁, 千字还从走旁, 有揪着皮绳而迁移之意。秋千之戏的流传和发展, 充分体现了民俗从满足人性向追求美的进化过程, 从秋千的起源上看, 无论是为了获得食物还是锻炼身手 (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打败敌人以占有更充足的资源) , 都是从满足人的欲望角度出发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的生理欲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以后, 开始追求精神上美的实现, 反映在秋千上就是其功利性迅速退去, 变成一种单纯的娱乐游戏。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半仙之戏”记载:“天宝宫中, 至寒食节, 竞竖秋千, 令宫嫔辈戏笑, 以为宴乐, 帝呼为半仙之戏, 都中士民因而呼之。”[14]唐代王建《秋千词》细致描写了唐时少年荡秋千的热闹情境:“长长丝绳紫复碧, 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 盘巾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力, 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定重系衣, 复畏斜风高不得。傍人送上那足贵, 终赌鸣珰斗自起。回回若与高树齐, 头上宝钗从堕地。眼前争胜难为休, 足踏平地看始愁。”[15]宋代秋千之戏更盛, 并出现了小秋千、水秋千等次生形态, 欧阳修《越溪春》词写到“三月十三寒食日, 春色遍天涯。越溪阆苑繁华地, 傍禁垣珠翠烟霞。红粉墙头, 鞦韆影里, 临水人家。”[16]《岁时广记》卷十六“蒲博戏条”载:“ (寒食) 民间又卖小秋千, 以悦儿童。团沙为女儿立于上, 亦可举之往来上下, 又以木为之, 而加彩画者甚精。”[17]宋时水秋千非常盛行, 在北宋都城汴梁的金明池, 南宋都城临安的西湖、钱塘江都举行过水秋千的表演。每逢夏季举行水秋表演时, 上自皇帝妃子、王公大臣, 下至庶民百姓, 竞相观看。[18]秋千直至元明清时期依旧盛行不衰, 元朝末年熊梦祥修撰的《析津志》记载:“清明寒食, 宫廷于是节最为富丽”, “上至内苑, 中至宰执, 下至士庶, 俱立秋千架, 日以嬉游为乐。”[19]元代白朴的散曲《天净沙·春》描写了杨柳秋千的春日景象:“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20]明代诗人王问的《秋千行》写了江南的秋千游戏:“此戏曾看北地多, 三三五五聚村娥。笑声还出垂杨里, 倦游归客意如何?今日江南初见此, 丽人如花映瑶水。”[21]清代《新河县志》载:“清明日男女皆插柳枝各祭先垄, 是月家置秋千为戏, 谓之释闺闷。”[22]
第三层次自然的民俗是审美心理的最高状态, 也是最完美的状态, 这里的“自然”, 不是单指客观的自然世界, 而是主体和客体以审美为唯一标准, 完全和谐的融合在一起的抽象自然。自, 自己, 非他因而自有;然, 这样, 这样的状态。自然指相对于人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23]这—过程, 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 披着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多少有点诗意。文化的每—次取得, 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伴同着淋漓的鲜血, 伴同着自然界的一点点丧失。这一过程实际上从某一方面来讲就是“自然的人化”过程, 人类的有意识行为和能动性实践活动将自然界不断地化为人的世界;与此同时, 人类主体自身也逐渐在“人化”自然界的过程中不断地继续“人化”, 人类的体力、智力、行为能力也在日趋走向所谓“成熟”的同时而“文化”了。于是, 人类开始把自然界作为观赏的对象, 去自觉地把审美视野伸向广阔的自然界、不断促使人与自然界之间新的文化关系状态的建立。从远古至今, 从寒食到清明, 上墓习俗能够绵延数千年不绝不是偶然的现象, 在人和自然不断互化的长期严酷的过程之中, 祖先成了我们最后最可靠的精神家园, 上墓习俗在某种层面上与其说是人向祖先的崇拜和祭祀, 不如说是祖先对后人鞭策激励和安慰, 也是人类最终寻求到的精神慰藉和归宿。
结论
以清明时节忆父亲为题的作文 篇10
记忆中,父亲很少打我们,虽然兄弟姐妹很多,但是真的挨过打得很少。可是,我就是那很少当中的一个。那是初中时候,青春而叛逆的我让父亲伤透了脑筋。现在只记得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从寄宿的学校回家,在那两间昏暗而低小的茅草屋内,父亲第一次用一个厚厚的木板打了我,让我伸出了左手,狠狠地两板子下去,瞬间,我的手肿得像馒头一样了。挨打的原因我依然记不得了,只记得打过之后,父亲的那张老泪从横的脸!还有晚上给我吃的止疼片。时光荏苒,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当我现在和大家说起一个人的教养素质之类的话题时,我有时还会下意识地看看我的左手。每当有人说我们老张家的人和别人看起来有那么一点不一样时,我们都知道,那是父亲的功劳。从小,吃饭,说话,走路,包括站着,在父亲那里都是教育的大问题,也许,这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气质的培养吧。感谢父亲,感谢父亲,感谢父亲的教育。
以清明祭祖为题目的作文 篇11
若干年前,董存瑞舍生举着炸药包与敌人的碉堡同归于尽,若干年前,黄继光为了战友的安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堵住敌人机枪的枪眼先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在冥顽不灵的.敌人面前,没有人退却,而是前赴后继,不畏艰险,直到战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而我们,新时代的少年,现在虽然没有战争的残酷与牺牲,我们要做的,就是继承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学习先烈的自己牺牲精神,让他们在九泉之下安息。
我们现在的的生活多么美好,国家繁荣富强,人人都过上了好日子,而在解放前,中国人民被奴役,被压迫,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和解放前相比,我们太幸福了。这都是革命先烈的功劳啊!
清明到了,英雄的那个时代也离我们渐渐远去,我们不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但英雄的精神不死。清明节,我要给烈士们献上一束花,希长眠的烈士们不再孤单,也希望中华民族能有个更好的未来。
于以清明节为题作文 篇12
一早,我们乘车去老家。车子开上城南新区北京路、上海路,两旁高楼林立,新植的樱花笑脸绽放,随风起舞,红叶石楠球红得像一团团火焰,银杏树阵像等待首长检阅的仪仗队,金沙湖碧波荡漾,阜宁新区真美!我们一行在车上谈笑风生,很快就到了陈集。
老家后面是一片无边无际的绿色农田,风徐徐吹过,田里顿时涌起阵阵麦浪。信步前行,“春风花草香”,路两旁金黄的油菜花轻轻摇曳着,放出阵阵清香。路边的小野花,五彩缤纷,蓝的、红的、绿的、紫的……到处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回想冬天的冰封大地、万物萧条,这像是逝去的人新生命的开始,又是一个充满期望和美好的新开端。
匆匆吃过午饭,爸爸招呼我们去祭扫。到了墓地,我的心情沉重起来,不由地勾起对已故亲人的缕缕思念。时间无情地流逝,我亲爱的爷爷也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唉,我想您了,爷爷!真希望您还在我的身边,带我去买玩具,陪我放烟花,笑吟吟地接我放学。
【以清明上坟为题的作文】推荐阅读:
清明节上坟的演讲稿01-16
今年清明节上坟01-10
清明节上坟祭祖序06-30
清明节上坟用的花12-03
以清明节前的那天为题为题的作文06-20
以清明节为题的初中作文07-12
戒除上坟烧纸的陋习吧作文07-02
以清明为题演讲稿08-11
以花开清明为题目的散文10-18
上坟作文750字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