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知识点整理

2024-09-11

高中政治知识点整理(精选8篇)

高中政治知识点整理 篇1

高中政治知识体系整理(文字题抢分版)

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答题思路:资源配置与经济效益)

1.生产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a.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b.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用落后的社会生产之

间的矛盾。根本解决方法:大力发展生产力。

2.劳动与劳动者

a.就业是民生之本

b.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四种观念: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

择业观)

c.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重点:签订劳动合同)

3.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4.企业与经营

a.正确的经营战略

b.自主创新与面向市场

c.重点:诚信经营

5.国家财政与税收

a.税收的特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与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利债费)

b.财政的作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合理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c.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6.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a.三大类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b.分配制度的内容

c.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的意义和措施

7.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

a.市场调节的优势与弊端

b.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与目标(作用)

c.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经济手段为主,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为辅,尤其注意财政政

策和货币政策)

d.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意义与举措(建立健全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8.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a.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五点要求

A.转方式 调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重点记忆第三个转变:由单纯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

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B.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C.城乡协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两型社会(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E.区域协调(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b.补充知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新型工业化的五点要求:经济效益好、科技含

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c.补充知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核心(以人为本)、第一要义(发展)、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e.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意义

9.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a.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跨国公司的作用

b.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c.重点问题:如何维护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权益

第二部分 政治生活(角度:公民、政府、政党、人大、国际社会)

1.公民

a.国体(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三个要求:权力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遵守法律法规

c.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被选举权、监督权)

d.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

A.民主决策的四种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

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B.民主监督的四种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新形式与新渠道(民主评议会、监督听证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C.民主选举注意:公民的选举权仅限选举人大代表

D.民主管理的主要方式: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村委会和居委会)

e.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重点: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政府

a.性质(人民意志的执行者,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地位(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b.宗旨(为人民服务)、原则(对人民负责)、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工作方法(从群

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态度(为人民服务)

c.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公共服务职能、对外职能)

d.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监督(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e.三大目标:服务型政府、阳光型政府、权威型政府

3.政党

a.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地位(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先进性(三个代表)b.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方式(组织领导、思想领导、政治领导)、执政

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c.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与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政党制度与民主党派(重点:“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e.人民政协与政协委员(重点:三项职能: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

注意: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

4.人大

a.人大的地位(权力机关)与全国人大的地位(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大的四项权利(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d.人大代表的四项权利(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

e.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

5.国际社会

a.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b.联合国的宗旨与作用

c.我国的外交政策

A.基本立场(根本原则):独立自主

B.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

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C.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三部分:文化生活(基本逻辑:由共性到个性)

1.文化的特点

a.文化的定义(强调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b.文化影响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与交往

方式;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塑造人(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的地位

a.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重点:文化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b.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3.文化多样性

a.两种表现:民族节日和历史遗产

b.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促进共同发展)c.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4.文化传播

a.三种途径: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

b.现代文化的传播手段:大众传媒

c.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5.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

a.传统文化的特点:历史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b.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c.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d.继承、发展、创新的方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立足实践,融入时代。

6.民族精神

a.核心:爱国主义;基本内涵: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b.重要性:维系各民族的精神纽带、支撑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民族繁荣富

强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c.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必然要求、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

然要求、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7.先进文化与腐朽、落后文化

a.对腐朽文化:坚决抵制;对落后文化:引导和改造

b.净化文化环境的举措

A.个人:提高眼力,拒绝污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B.国家:依法管理,正确引导: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奏响主旋律;加强法制

建设与公民道德建设;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等。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b.目标:培育“四有”公民

c.特点: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d.根本要求与根本保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e.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f.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举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g.方向和方针(“二为、双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h.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i.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j.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核心: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1.哲学总论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从根本上讲,哲学只有唯物和唯心之分。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c.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

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

2.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论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

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

c.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d.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

性。

e.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识能调节和控制人体的生理活动。

C.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

性的前提和基础。

3.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b.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发展动力、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e.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4.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法

a.联系

A.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B.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C.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b.发展

A.发展具有普遍性。

B.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事物发展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前进性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c.矛盾

A.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B.矛盾是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

C.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

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和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D.辩证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E.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d.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

B.要创新就必须有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必然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C.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

思维方式的变革。所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5.历史唯物主义

a.社会历史观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改革是社会主

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

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E.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

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F.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G.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与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我们一切工

作的根本出发点。群众观点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价值观与人生观

A.人生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B.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

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C.价值判断决定价值选择。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

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D.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

向成功。

E.

高中政治知识点整理 篇2

一、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思想政治知识的必要性

历史本身包罗万象、内涵丰富, 如何通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这就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但要深入分析问题则离不开政治。我们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往往要用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并且高考历史命题往往与政治热点问题相联系。[2]可见,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高中思想政治知识很有必要, 这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还能培养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此外, 还能激发高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这是因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 完全为学生不理解的课题, 很难使他们感兴趣。[3]

二、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思想政治知识的可行性

既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想政治知识非常有必要, 那是否可行呢?首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强调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基于高中历史和思想政治两门学科的关联性, 从政治视角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无疑既合理又可行。其次, 高中历史和思想政治两门学科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 可契合的点、面较多。再次, 一些高考文科综合真题中出现了史政结合的现象, 这也充分说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想政治知识的可行性。如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 (全国卷Ⅰ) 第40题关于“金迁都燕京”, 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 (北京卷) 第40题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1年高考文科综合 (山东卷) 第29题关于“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等题。最后,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运用高中生熟悉的思想政治知识进行历史教学, 有利于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促使其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三、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思想政治知识的途径及重要意义

现以人民版高中历史、人教版思想政治的教材为例, 来论述高中思想政治知识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途径及重要意义。历史包括三个必修模块, 政治为四个必修模块, 其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模块的知识点可以在历史三个模块中进行运用, 因为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和反思的一门学问。[5]而在课程内容设置上, 历史必修第一册“政治史”、必修第二册“经济史”、必修第三册“思想文化科技史”分别与思想政治必修2的“政治生活”、必修1的“经济生活”、必修3的“文化生活”存在较多可契合的点、面, 这无疑有利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政治知识进行渗透教学。

1. 运用哲学理论探究历史发展规律, 可以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读史使人明智, 这是因为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事件和现象中, 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 同理, 运用哲学去解读历史, 可以使人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前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进而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于高中生来说, 有利于其把握历史知识脉络, 理清思路, 提高学习效果, 进而提升其历史思维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要求高中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 这个历史观的核心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这些知识正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所涵盖的内容。

现以高中生所需掌握的重要哲学知识来阐述一些典型的历史事件:依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可以解释巴黎公社为什么最终要失败, 因为当时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 其生产力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说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巴黎公社的失败。1958年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也是因为生产关系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而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巴黎公社和1958年中国的人民公社化及大跃进运动, 其共性在于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由此导致了悲剧性的后果;与此相反, 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决策正是由于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秉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可以结合冷战时期美苏对峙的态势来分析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在学习《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这一专题时, 可用联系比较的方法分析英、法、德、美四国政治制度的异同点。还可用联系的观点来比较分析罗斯福新政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 欧洲的启蒙运动与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等历史事件的异同。可以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来解释中国的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什么在前期其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 而到后期却恰恰相反。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什么会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基于对立统一的矛盾观点, 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比如义和团运动既有积极作用, 也存在较大的历史局限性, 但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此外, 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 如古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和不足, 美苏冷战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基于矛盾普遍性原理和特殊性原理, 在理解历史问题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苏联革命胜利的道路是由城市到农村, 而中国却是农村包围城市。虽然所处具体社会环境不同, 但古希腊的城邦民主政治和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由于适应了各自的具体环境, 都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

2. 寻找高中思想政治与历史的最佳契合处, 讲透历史重难点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在原有学科课程的体系下, 尽可能联系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 使历史学科的内容能够放在更广阔的基础上[6], 如能寻找到思想政治与历史的最佳契合处, 运用相关的思想政治知识进行渗透教学, 将有助于讲透历史重难点。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四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提到了三大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但课本对这三大制度的内容却介绍得很少。而在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2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对这三大制度的内容却有详细的讲解, 特别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运转方式有详细的讲解。再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其内容看似纷繁复杂, 其实只要运用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第八课中的“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的有关知识进行讲解, 就可把握问题的核心、关键, 轻松理解这一教学重难点。下面将人民版高中历史三个必修模块与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至必修3模块的可契合处列举如下表:

四、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思想政治知识应遵循的原则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想政治知识进行渗透教学, 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升历史教学的效果, 故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突出历史教学主题, 恰当运用

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政史学科不同的特色来突出历史教学主题, 高中历史强调知识点的纵横联系, 而高中思想政治着重于知识点本身的讲解。例如历史教师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知识点时, 不但要讲其内容, 还要讲到其产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而且要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及罗斯福新政进行比较分析。思想政治课却着重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 且要讲得比历史课的详细、透彻。故在实际教学中, 运用思想政治知识讲解历史, 是为了把历史中的重难点知识讲透, 促进学生接受吸收。但切忌运用过度, 发挥过多, 导致主次颠倒。

2. 寻找契合处原则

在运用思想政治知识进行高中历史渗透教学的过程中, 需要教师精通政史学科知识, 尤其是对政史学科的相关教材要非常熟悉。在运用的过程中, 要找到高中思想政治知识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渗透教学的点、面并加以恰到运用, 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加的科学合理, 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注释

1[1]赵秀玲.历史教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7:6.

2[2]张燕.把握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J].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2011 (3) .

3[3]吴智园.高中历史跨学科渗透教学论略[J].教学纵横, 2005 (12) .

4[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5[5]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8.

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及学习方法 篇3

一、考点归类

1.第一单元经济生活

考点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考点2:货币的概念、本质。考点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考点4:纸币的含义及发行规律。考点5:信用卡的功能。考点6:外汇和汇率的含义。考点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考点8: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考点9: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考点10: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考点11: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考点12: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考点13: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考点14:消费类型。考点15:消费结构的含义与恩格尔系数。考点16:树立正确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2.第二单元生活与消费

考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考点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考点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考点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考点5:企业的含义。考点6:公司的含义及形式。考点7: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考点8: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考点9: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考点10:储蓄存款的种类。考点11:我国的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考点12: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

3.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考点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考点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考点3: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考点4: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考点5:我国财政的作用。考点6:财政收入的来源。考点7: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考点8:税收的含义。考点9:税收的基本特征。考点10: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第四单元面向市场经济

考点1: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积极作用。考点2: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考点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考点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考点5: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和手段。考点6: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考点7: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考点8: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其影响。考点9: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考点10: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二、学习方法

(一)经济学

1.对于经济学除了要掌握各个知识点,还要计算,对于知识点大家只要记住,就可以了。但是,计算题,需要你掌握好计算方法,比如,个人所得税的交纳方法,得自己去理解,不可胡乱计算。对于知识点的记忆,需要我们自己整理出要点,在头脑中有一个大体的框架。

2.我把知识点整理如下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包括三课: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以及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包括: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第六课:投资的选择;以及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这个就是知识体系,学完每一章都要做好知识体系,要不然你的知识在头脑里是凌乱的,考试时也是乱的,答题时就没思路。

(二)哲学板块

建立知识体系,掌握好各个原理及方法论,只要能记住那些理论,考试就没问题。

我把哲学核心考点整理如下: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作用。

4.科学主义、人本主义。

5.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6.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

(1)概念:(质是起点前提)

①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统一的。

②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统一的。认识量是认识事物的深化和精确化。

③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认识度要掌握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其区别的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把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是事物的属性和量。

(三)高三政治学板块

1.我国的国家制度

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国家的国体、政体及其相互关系:国家的政体反映着国体。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实现其阶级利益和意志,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国家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一国的历史、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也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国家的政体。因此,在相同性质的阶级掌握政权的条件下,不同的国家也会采取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这是我国的国家阶级性质的体现,是我国的国体。它表明,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

2.我国的民族与宗教

(1)民族的基本特征

民族的基本特征: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素质。民族的这些基本特征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它们是识别民族的依据。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三、关于答题的方法

1.选择题要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除非你很肯定你选的是错的,否则别乱改。

2.大题。简答类是最简单的大题一类,你只要将知道的相关知识点答上去就可以了。分析类,是相对难一点的,这类考的是灵活运用知识点的能力,第一步,先看问题,找到答题范围。第二步,吃透材料,读懂材料的中心意思,然后,勾画一些关键词,找出这些关键词里面蕴涵的知识点。第三步,找出切合题意知识点,开始作答。切忌不可杂乱无章地答题,分条做答,标上序号,这样阅卷老师看来起舒服,给分也就多。辩解类,就不是一般人能拿满分的了,但是很少出,若出到了这就需要看你平时的综合分析能力了。这类题也是给你一段材料让你来评价材料中的事件,谁对?谁错?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我们自己又应该怎么做?凭着你对知识点的熟悉,稍加思考和判断,最后整合一下,答出知识点,再用自己的话阐述一下,就可以了。

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知识点整理) 篇4

第一章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概述

第一节 政治制度基本概念及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一、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

二、西方政治制度的产生

(一)市场经济发展对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形成的影响

(二)西方古典政治制度及其文化的历史传承

(三)限权原则

(四)公民权利原则

三、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其发展完善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及民主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 国家形式

一、政体

(一)议会制 ① 议会君主制 ② 议会共和制

(二)总统制

(三)半总统制

(四)其他政体形式 ① 瑞士委员会制度 ② 二元君主制

二、国家结构

(一)单一制国家

(二)联邦制国家

第二章 当代西方国家宪法概述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及宪法的类型

一、宪法的概念

(一)宪法的内容特征

(二)宪法的法律特征

(三)宪法的政治和意识形态信仰的特征

二、宪法的类型

(一)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二)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三)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四)联邦宪法和州宪法 第二节 西方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主权在民”的原则

二、法治主义原则

三、分权制衡原则

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原则

(一)公民基本权利概念与人权概念

(二)公民基本权利内容 ① 财产权 ②平等权 ③ 自由权 ④ 受益权 ⑤ 参政权

(三)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制度 第三节 宪法的保障制度

一、宪法的修改

(一)修改宪法的提议权归属

(二)修改宪法的批准程序

(三)修改宪法的限制

二、宪法的解释

(一)宪法解释权的归属

(二)宪法解释的方法

三、违宪审查制度

(一)违宪审查的方式

(二)违宪制裁的方式

第三章 当代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

第一节 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一、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确立

(一)普遍选举权原则

(二)平等选举权原则

(三)直接选举权原则

(四)秘密投票原则

二、西方国家选举监督制度的建立

(一)选举监督制度的形成

(二)选举监督的基本内容

(三)选举监督权的行使 ① 社会监督 ② 司法监督

第二节 选举方式、选举类型、选举组织及选举参与

一、西方国家选举方式——竞选

(一)竞选方式产生的条件及其意义

(二)竞选活动的基本要素 ① 竞选宣传 ② 竞选班子 ③ 竞选经费 ④ 竞选规则

二、选举的类型

(一)大选

(二)中期选举

(三)预选

(四)总统选举

(五)议会选举

(六)地方选举

三、选举组织

四、选举的参与

(一)选民资格及选民登记制度 ① 选民资格 ② 选民登记制度

(二)候选人资格及候选人提名制度 ① 候选人资格 ② 候选人提名制度

第三节 选区划分和选票计算

一、选区的划分

(一)选区划分的基本原则

(二)选区划分

(三)不同的选区划分方法产生的影响

二、选票计算

(一)多数代表制 ① 相对多数代表作 ② 绝对多数代表制 ③ 对多数代表制的分析

(二)比例代表制

① “当选基数”的计票方法 ② 对比例代表制的分析

(三)混合代表制

第四章 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

第一节 西方国家政党制度的产生和分类

一、政党的含义和特征

(一)政党的含义

(二)政党的特征

二、近现代意义上西方政党产生的基础和方式

(一)政党是一个历史范畴

(二)西方国家政党产生的途径

三、政党的类型

第二节 政党的法律地位及功能

一、政党的法律地位

二、政党的功能

(一)反映和聚合民意,整合政治体系

(二)动员和发展政治力量,培养和录用政治精英,组织竞选以获取或参加国家政权

(三)执掌国家政权,影响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过程

(四)监督政府,防止和纠正政府损害社会与公民的利益

(五)通过政治宣传和政治教育,实现政治社会化 第三节 政党制度

一、政党制度的含义

二、政党制度的分类 三、一党制及其比较分析

(一)专制的一党制或独裁的一党制 ① 法西斯一党制 ② 非洲国家的一党制

(二)民主的一党制或一党居优制 ① 日本的一党多元制 ② 印度的一党多元制

四、两党制及其比较分析

(一)英国的两党制 ① 英国两党制的形成和演变 ② 英国两党制的表现形式 ③ 英国两党制的组织特点

(二)美国的两党制 ① 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② 美国两党制的表现形式 ③ 美国两党制的组织特点

(三)英美两党制长期稳定的原因 ① 选举制度因素 ② 历史二元因素 ③ 政党制度因素 ④ 政治文化因素

(四)对英、美两国政治制度的评价

五、多党制度及其比较分析

(一)多党制的特征和基本类型

① 左右两翼政党或政党联盟主导的多党制 1)法国多党制 2)德国的多党制 ② 碎分化的多党制 1)意大利多党制 2)俄罗斯多党制

(二)如何看待和评价西方国家的多党制

第四节 20世纪末西方国家政党制度变化的新特点及政党制度的改革

一、20世纪末西方国家政党制度变化的新特点

二、西方国家主要政党为应对挑战而进行的一系列政党体制改革

第五章 当代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

第一节 议会的主体、结构和组织

一、议会的主体:议员

(一)议员的资格

(二)议员的产生和任期

(三)议员的权利和义务

二、议会的结构:一院制和两院制

(一)一院制和两院制的由来和发展

(二)各国采纳两院制或一院制的实际原因

三、议会的组织机构

(一)议会的领导机构

① 个人性制度的议会领导机构:议长 ② 集体性质的议会领导机构

(二)议会的委员会 ① 常设委员会或常务员委员 ② 临时委员会或特别委员会 ③ 两院联合委员会 ④ 全院委员会

(三)议会的咨询与服务机构 ① 议会办公厅 ② 元老委员会 ③ 其他咨询和服务机构 第二节 议会的职权

一、立法权

(一)提出法案

(二)审议(讨论)法案

(三)通过法案

(四)公布法律

二、财政权

三、监督权

(一)质询权

(二)倒阁权

(三)调查权

(四)弹劾权

(五)议会监督政府的其他形式

四、议会的其他职权

(一)批准条约权

(二)批准人事任命权 第三节 议会的会议和议事原则

一、议会的会议

(一)常会(例行会议)

(二)非常会议(包括临时会议、特别会议和紧急会议)

(三)议会的休会

(四)议会的闭会

(五)议会的解散

二、议会的议事规则

(一)法定人数规则

(二)会议公开规则

(三)一事不再议规则

(四)议员在会议中发言不得追究规则

(五)法案必须两院一致通过规则 第四节 议会的地位及其作用

一、当代西方国家议会制度是对近现代西方国家议会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二、当代西方国家议会传统地位面临的挑战及议会权力的削弱

(一)主要原因

(二)主要表现

① 议会的传统地位受到严峻的挑战

② 议会反映和表达选民利益和意志的职能受到挑战 ③ 议会不能垄断制定法律的权力 ④ 议会推翻政府的权力受到削弱

三、当代西方国家议会的现实地位及其作用

(一)议会的传统地位仍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障

(二)作为代议机构,议会仍然是反映和表达民意的代表机构

(三)辩论和审议议案获法律草案成为西方国家议会更加重要的职能

(四)当代西方国家的议会在监督政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六章 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制度

第一节 国家元首

一、国家元首的概念

(一)国家元首是最早产生的国家机构

(二)在西方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国家元首一般指君主

二、国家元首的形式

(一)个人国家元首

(二)集体国家元首

(三)没有国家元首或国家元首不明确

三、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一)元首的世袭制

(二)元首的选举制

四、国家元首的任期

(一)终身任期制

(二)限期任职制

五、国家元首的地位及职权

(一)元首的地位

(二)元首的职权(英日美法德)第二节 中央政府

一、“政府”的概念

(一)内阁

(二)中央政府与内阁

二、政府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形式

(一)原则

① 相容或不相容原则 ② 禁止和从事经营行业原则 ③ 政府成员必须是文职而非军职原则

(二)形式 ① 内阁制政府 ② 总统制政府 ③ 混合制政府 ④ 瑞士的委员制政府

三、政府的构成

(一)政府首脑及其办事机构(英美法德日俄)

(二)政府部长及政府各部(英美法德日俄)

(三)政府中的其他机构

四、政府的职权及其责任

(一)政府的职权

(二)政府的责任

五、政府的决策

(一)政府的决策形式

(二)政府的决策过程 第三节 公务员制度

一、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和公务员制度

二、西方公务员制度立法概况

三、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征

四、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局限性 第四节 当代西方国家行政制度的改革

一、西方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二、当代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改革

三、当代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成效与问题 第七章 当代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

第一节 司法制度的概述

一、司法权的特点

(一)被动性

(二)终局性

(三)依法性

(四)权威性

(五)中立性

二、司法权的功能

(一)解决纠纷

(二)制定公共政策

(三)制衡权力

(四)保障权利

(五)警示教育

三、司法原则

(一)司法公正原则

(二)司法独立原则

(三)司法民主原则 第二节 司法机关的组织结构

一、法院

(一)法院的分类

(二)英美法德的法院组织

二、检察机关

(一)检察机关的组织设置

(二)检察机关的职权

三、司法行政机关 第三节 审判工作制度

一、审级制度

二、法官制度

三、陪审制度

四、法律制度

第八章 当代西方国家的社会监督制度

第一节 公民对政府的监督与制约

一、公民监督制约政府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

二、公民监督制约政府的方式

(一)知情权

(二)以集体方式行使的监督制约权 ① 选举和罢免 ② 公民投票 ③ 集体游行示威

(三)以个体方式行使的监督制约权 ① 批评建议 ② 参与听证

③ 提起宪法诉讼和行政诉讼

三、公民监督的政治作用

第二节 利益集团对政治过程的参与和监督

一、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

二、利益集团的主要活动方式

三、利益集团对政治过程的监督和制约作用

(一)实现社会权利对国家权利的制衡

(二)敦促政府弥补漏洞

(三)督促公职人员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第三节 大众传媒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

一、言论出版自由与大众传媒的地位

二、大众传媒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

(一)设定议程

(二)批评监督政府

高中政治知识点整理 篇5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必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统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社会不但要有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物质文明,而且必须要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高度的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社会的区别,不仅表现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而且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精神文明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使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而不能偏离这个方向,这就需要建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以保证。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智力支持。首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必须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有了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才能使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其次,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不单看军事和经济实力,而且看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力量在内的综合国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和智力支持,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保证。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现代化建设就无法进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抓好法制教育,普及科学知识,为巩固和发展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证。2试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并说明它对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l)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②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④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它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3)掌握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对于建设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①由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存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完全同步性,因此,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就可以建设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由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历史的继承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因此,努力继承祖国的一切优秀精神文化遗产,遵循社会意识发展的特殊规律,就会有力地促进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③由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因此,建设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

3试述党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理论。

在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我党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条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1)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割断城市资产阶级与带有自发倾向的个体农民的联系,推动城市私营工商业者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另一方面,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实现两大改造的相互促进。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并举。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与改造农村生产关系结合起来,以推动农业生产,巩固农业合作化的成果。③走“先集体化,后机械化”的农业互助合作化的发展道路。在土地改革后趁热打铁,发展互助合作运动,实现集体化,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④坚持自愿互利,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说服、教育农民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⑤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正确执行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中蕴藏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

极性。(2)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把中国资产阶级划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对官僚资本采取没收的政策;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②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通过和平的方法对资本家进行赎买。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同国家政权结合并受国家政权控制的资本主义经济。

其性质和作用完全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条件;其实质是通过和平赎买,而不是没收的方式;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有偿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其具体实现步骤是,先把私人资本主义纳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国家计划轨道,然后再把国家资本主义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其结果是实现双重改造,把对所有制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4试述弘扬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大意义。

(1)爱国主义是指千百年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最深厚而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为争取祖国独立富强而英勇奋斗的献身精神。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就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崇高理想,表明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3)弘扬爱国主义,认清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4)弘扬爱国主义,认清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深刻内涵,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民族尊严而斗争,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5)弘扬爱国主义,认清维护国家安定、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为维护国家稳定、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而奋斗。

5试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党的思想建设是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基础。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创造性发展,是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对性质,不断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和基本经验。在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党的组织建设是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保证。在新时期,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已成为党的建设的突出环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就是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其中包括: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必须努力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同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密不可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实际的优势。我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其核心是向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在新形势下,要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为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6为什么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邓小平“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它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个要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因为: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更,而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它的状况和变化决定整个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更。②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③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是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唯一科学观点,它克服了“人口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以及唯心主义的历史非决定论的错误。

邓小平指出,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提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于:①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它为我们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排除干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供了思想上的保证。

7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它反映在政治上,必然要求人民群众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力。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不是外在于社会主义的东西。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人自身的现代化在内的庞大系统工程,其中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富强、民主和文明,包含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支持。只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正确地集中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使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意志和要求;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所创造的成果真正属于人民;才能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发展。

8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整理 篇6

自然地理知识点

1、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时,指向标总是指向北方,不能指示其他方向。

2、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不能简单地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但当经纬网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法则确定方向。

3、进行比例尺换算时,特别要注意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单位统一。

4、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5、进行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时,一要注意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的区别;二要判断两地之间的东西位置关系,确定是应该加或减时间差(东加西减);三要注意是否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6、判断晨线和昏线的前提条件是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分布状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是夜半球。

7、在经纬网地图上推算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要主要取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上的劣弧进行计算。

8、要注意区别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是特殊时刻(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太阳高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

9、判读光照图和统计图时要注意利用图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光照图中的晨线和昏线、太阳直射纬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统计图中的横坐标名称和纵坐标名称、数值的正负、线条的升降等。

10、注意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如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11、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的区别。

12、理解热力环流原理时,要注意从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入手分析气压的高低分布规律,气压高低与海拔高低相关: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相反。

13、分析实际生活中风与等压线的关系时,要注意区分近地面与高空:近地面要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一般不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随着高度的增加,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逐渐减小。

14、分析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时,要注意季节判断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时,北半球为夏季,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北;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时,北半球为冬季,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南;太阳直射赤道(春分和秋分)时,赤道低气压一般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15、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即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不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

16、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与江淮准静止锋有关,夏季的伏旱是受副高控制形成的。

17、判读锋面图时要注意锋面的倾斜方向总是向冷气团一侧;画冷锋和暖锋简图时,要注意三角形与半圆形凸出方向,即总是指向锋前,冷锋指向暖气团一侧,暖锋指向冷气团一侧,它们的指向也可代表峰的移动方向。

18、判读气候类型时,要注意根据气温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1月份气温最高位南半球。

19、分析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时,要注意气候类型的特殊分布,如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但有些地方比较特殊,如澳大利亚东北部、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东南部等地区都远离赤道,其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暖流的影响有关。

20、主要玄武岩和花岗岩的区别: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岩石缝隙在地表下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

21、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的区别:相对来说,风化作用是静态的破坏作用,主要破坏因素风等;侵蚀作用是动态的破坏作用,主要破坏因素有流水、风力、海浪等。

22、六大板块中,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与印度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属于亚欧板块,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而安第斯山脉南部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23、“背斜谷”从地形上讲是山岭被侵蚀成了山谷,但从地质构造上讲还是背斜

24、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但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25、注意断裂与断层的区别:断裂是指岩层沿裂隙断开,但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断层是指断裂面两侧岩层发生明显位移的地质构造。

26、利用等值线图判断河流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时要注意两者的海拔高度和水位高低;河流水位高,河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位高,地下水补给河水;黄河下游是“地上河”,始终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27、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不一定都在夏季,如地中海气候区冬季为汛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则全年降水量丰富。

28、注意利用河流与等高线的关系判断湖泊的性质——咸水湖或淡水湖;等高线向湖泊一侧弯曲,表示湖泊海拔高,湖水外流,一般为淡水湖;等高线背向湖泊弯曲,表示湖泊海拔低,河水注入,一般为咸水湖。

29、分析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要注意判断南北半球——南半球北坡热量丰富,自然带分布位置高;北半球南坡热量丰富,自然带分布位置高。

30、注意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在分布地区和对应气候类型上的区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对应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对应地中海气候。

31、注意北海渔场(西欧)与北海道渔场(日本)的区别。秘鲁渔场形成原因(上升流形成)与其他三大渔场形成原因(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区别。

32、自然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区分清楚——水资源和气候资源是交叉关系,都属于自然资源。

33、能源与能源资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能源包括能源资源,还包括二次能源等;而能源资源仅指自然资源中能提供能源的部分资源。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34、台风中心无风,盛行下沉气流;而台风中心附近的风力一般在12级以上,常出现狂风暴雨。

35、台风和飓风虽然都是热带气旋,但要注意两者发生的区域存在差异——台风是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飓风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上的热带气旋。

36、干旱灾害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并非降水量少的地区,干旱灾害就最严重。干旱灾害主要是对农作物而言的,是受供需关系影响的。我国西北地区降水比华北地区少得多,但华北地区对水的需求量大,故华北地区比西北地区干旱灾害严重。

37、寒潮危害最大与寒潮势力最强是有区别的:寒潮危害最大主要是对农作物而言,一般发生在秋末和春初;寒潮势力最强一般发生在冬季。

38、地震的震级与烈度两个概念要区分开: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一般而言,同一地区相同条件下,烈度与震级成正比。

39、火山和地震并非百害无一利:火山灰和火山喷发物往往能形成肥沃的土壤,地震波可以用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

40、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地质灾害,两者最大的区别:泥石流需要大量水分条件,而滑坡则不需要大量的水分,但过多的水分会加剧滑坡的发生。

人文地理知识点

1、自给农业与商品农业是相对而言的,判断时要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密集农业与商品农业之间联系密切,资金密集型农业和技术密集型农业一般属于商品农业,但劳动密集型农业大部分属于自给农业。

2、人类对自然因素利用改造的前提是不违反自然规律。温室大棚农业一般出现在纬度较高地区和冬季;热带地区一般不会发展温室大棚农业,因为热量非常丰富。

3、修建梯田是有前提的,一般适合在坡度比较小的地区,所以并不是所有山区都可以通过修建梯田来改造自然条件。

4、季风水田农业属于自给农业,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但并不是所有属于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亚洲国家商品率都低,机械化水平都低,如泰国的商品率就较高,日本的小型机械化程度也非常高。因此,分析问题时要根据具体信息进行,防止脱离材料盲目归类。

5、水稻种植业分布地区需要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但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某地降水稀少,但地表水资源丰富,能够发展灌溉农业,则它可以发展水稻种植业,如我国河西走廊。

6、混合农业是按生产对象划分的。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虽然与澳大利亚和西欧混合农业相差甚远,但仍然属于混合农业。

7、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并不是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如采矿工业受自然(资源)条件影响较大。

8、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能获得经济利益,市场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原料地,如高档家具厂;原料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市场。所以分析工业区位时要用发展的观点。

9、劳动力素质并不专指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也包括劳动者的经验和熟练程度。

10、注意区分电子工业和电子装配工业,前者是技术指向型工业,后者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11、新兴工业可分为劳动力密集型(意大利的东北部及中部地区)和技术密集型(美国“硅谷”),并非特指技术密集型工业。

12、传统工业和高技术工业对交通条件要求都较高,但前者侧重于运量大的水运、铁路运输等方式,后者侧重于速度快、效率高的航空运输等方式。

13、平原是城市发育最理想的环境,但并不是所有平原上都分布有密集的城市,如亚马孙平原。

14、河流交汇处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但在山高谷深的山区,河流交汇处不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5、交通运输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是动态的,某一时期主导交通运输方式的繁荣往往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会阻碍城市的发展。扬州的兴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16、注意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的区别: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百分数反映,百分比越大,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速度指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17、对城市化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还应该认识到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也是城市化。

18、逆城市化不是城市衰败,而是城市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多出现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

19、城市问题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存在的,而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也不是必然会出现的。

20、注意区别城市地域形态与城市基本形态:前者主要指城市的外部形态——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或放射状;后者既包括外部形态,也包括内部形态——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种。

21、注意区别城市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与城市土地利用(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有针对性地回答。

22、高级住宅区并不是分布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而是分布在与低级住宅区背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城市外缘。

23、根据市场最优的原则,商业中心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城市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24、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时间、运量或者运价,同时还要考虑是否具备相关的运输条件——河流、铁路、公路等。

25、注意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与交通运输工具(火车、汽车、飞机、船舶和管道)的区别,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回答,不能混用,其中管道既是运输线路,又是运输工具。

26、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虽然河运的地位在不断下降,但海运的地位依然非常稳定。因此不能笼统地讲水运地位在逐渐下降。

27、在分析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时。科学技术往往作为一个独立于社会经济条件之外的区位因素。

2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呈“之”字形弯曲的山区公路主要分布在山高坡陡的地区。一般的山区多通过开凿隧道的方式修筑公路。

29、城市道路网的判断一般根据该城市所在国家进行;欧洲的城市一般为环形放射式,我国的城市多为方格——环形——放射式。

30、发达国家出口的产品并非全部是工业产品,还包括小麦、羊毛、牛肉等少数农畜产品。此外,发达国家还常出口资本和技术。

31、注意区分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两种环境问题的表现,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属于生态破坏。

32、环境问题因人类活动而产生,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活动都会产生环境问题。只有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时才会产生环境问题。

33、追求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并非存在必然联系。如果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时,注重环境保护,则一般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34、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环境问题,但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不发展经济。因为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来解决。

35、注意区分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两个概念:前者是因人类活动产生的,如水土流失、全球气候变暖;后者是自然现象,如台风、地震、海啸等,但人类活动可以加剧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和发生频率。

36、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

37、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不要把公平性原则与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这个整体。

38、清洁生产并不是完全没有污染,而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直至达到“零”排放。

39、生态农业是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只注重其中某一项利益的农业不是生态农业。

40、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总数增加),也可能为零(表示人口总数不变),甚至可能为负值(表示人口总数减少)。

41、一个地区人口总数的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应该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零的时期,因此人口增长速度降低并不等于人口总数的减少。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人口增长数仍然很大。

42、注意生育率和出生率的联系与区别:生育率是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15岁~49岁)人数之比。生育率是出生率的基础,一般情况下,生育率水平高,出生率水平也高。

43、对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判断应该分析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特点,但并没有具体的数值标准。

44、除人口自然增长外,人口的数量变化还包括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的迁入和迁出)。

45、注意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前者是指一个地区在相对稳定条件下资源环境所承载或容纳的最大的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强调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后者强调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口合理容量低于环境人口容量。

46、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别:人口迁移不仅强调空间迁移,而且强调时间限制,而人口流动主要强调人口的空间运移动。人口迁移无论对迁出地还是迁入地都会产生影响,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

47、判断人口迁移的三个重要标准:跨越行政区域界线的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一般指一年以上)。

48、在对人口统计图判读时,要注意纵横坐标上的数值,不要采取粗略计算的方法。特别是等边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否则会得出完全错误的判读数据。

49、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我国目前及将来面临的重大人口问题。

地理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点

1、注意大陆和大洲的区别:世界上有六个大陆,七个大洲,但并不能说大陆比大洲范围大或者大洲比大陆范围小,比如亚欧大陆比亚洲大,澳大利亚大陆比大洋洲小。

2、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并不是面积最大的亚洲,而是南极洲;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也不是面积最大的太平洋,而是面积最小的北冰洋。

3、注意内海(伸入大陆内部或位于一国领土内的海域)与陆间海(两个大陆之间的海域,如地中海)的区别

4、北美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地形特征的异同:都可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西两侧高、中间低,但具体地形类型存在差异。北美洲东部为高原和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地;南美洲东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大山系;澳大利亚东部为山地、中部平原、西部为高原。

5、注意北九州与九州的区别:北九州是日本工业区的名称,九州是日本四大岛屿之一。

6、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而不是印度。流经印度的河流是恒河。

7、西亚石油运往西欧和北美地区最近线路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航线,但石油运输量最大的航线是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的航线。

8、埃及盛产长绒棉,但其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

9、摩尔曼斯克港地处北纬70°,但终年不冻,是因为北大西洋暖流源源不断地向它输送温暖气流。

10、渤海是我国内海,而不是边缘海。

11、我国位置最靠北的省级行政区是黑龙江省,而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置最靠东的省级行政区是黑龙江省,而不是台湾省。

12、主要山地与山区的区别:山地是一种地形类型,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表起伏较大的地区;而山区既包括山地,又包括丘陵和崎岖的高原。

13、东南丘陵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和两广丘陵。

14、青藏高原虽然太阳能辐射最强,但其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因为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也弱。

15、注意几条地理界线的区别: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16、我国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区的分界线是长城,小麦与水稻种植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17、浙赣线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至湖南省株洲市之间的铁路。京广线、浙赣线与湘黔线交会于株洲市,而不是长沙。

18、注意河套平原与河西走廊的位置:河套平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沿岸,而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境内祁连山以北。

19、我国的河流除注入太平洋外,还有一线河流注入印度洋(如雅鲁藏布江、怒江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20、注意我国两个有色金属矿的矿产地名称:湖南锡矿山——锑矿;青海锡铁山——铅锌矿。

21、注意鞍山与马鞍山的区别:鞍山位于辽宁省,马鞍山位于安徽省。两地都是我国的铁矿产区,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但两地位置相差很远。

22、东部和西北地区的河流的汛期都在夏季,但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布是降水量和气温。

23、注意西部经济地带与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区别:西部经济地带指西部十个省(市、区);而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西部经济地带的全部、中部经济地带的内蒙古自治区和东部经济地带的广西壮族自治区。

24、注意三江源、三江平原和三江并流中“三江”的区别: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境内;三江平原指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条河流冲积形成的平原,位于黑龙江省境内;三江并流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在横断山脉自北向南平行分布而形成的并流景观,位于云南省境内;这里的“三江”是指不同的河流。

25、注意水资源与水能资源的区别:水资源一般指淡水资源;水能资源主要指某河流所蕴藏的水能。

高中政治知识点整理 篇7

1. 抓住“社会热点”。

现在中学生思想活跃,见多识广,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特别关注,喜欢探究。针对这一实际,我常常结合课文内容,不失时机地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在作简介后,积极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评析。

在评析时,我不急于定调子、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各抒己见,我从中给予适当点拨。此举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重要。与此同时,“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滋生、蔓延,有些人见利忘义,有些人做了金钱的奴隶,甚至一些高官也被铜臭所腐蚀。如何对待金钱,大家议论纷纷,众说不一。我及时将这一社会热点引入课堂,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之前,我让学生带着这样三个问题:“金钱是什么?”“金钱能否万能?”“‘一切向钱看,会带来什么后果?”去查资料去思考,我自己亦认真查阅资料、静心思索。由于准备充分,讨论会开得很成功。在讨论会上,我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让大家摆事实讲道理,从各个角度审视金钱。通过探讨,大家弄清了金钱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金钱并非万能,没有商品作保证的金钱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果人们一切向钱看,崇尚金钱万能,势必沦为金钱的奴隶,那必将导致可怕的社会风气:一切都商品化了,一切都金钱化了,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物欲横流、利欲熏心、犯罪猖獗,这哪有什么美好生活、幸福人生可言?最后我告诫大家,要做金钱的主人,不可做金钱的奴隶,将来要靠劳动致富。这样做比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多了。

把社会热点适时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加以评析,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点燃了他们的思维火花,又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能力,深受广大学生欢迎。这样做也大大提升了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效果不错。

2. 与其他课程相联系。

教师要重视对史、地等相关学科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要涉猎理、化、生及语、数、外等学科知识。只有了解相关学科的内容,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为不同学科渗透、交叉和知识迁移创造条件。以政史地学科为例,三者关系俗称为“政史地分工不分家”、“文史哲相融又相通”。如:历史学科带有极强的时间性,地理学科则对空间概念有非常高的要求,而在时间、空间里所发生的一切事物,我们都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来加以认识、分析,这就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解决错综复杂的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

3. 巧妙设疑,提问要有艺术性。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政治课有很多抽象、枯燥的理论观点,科学、艺术地运用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激将诱导法,激励一些好胜心强的学生发言;故意出错法,有意挑起“战火”,诱导学生抢答;分解递推法,把问题化大为小、化整为零,由浅入深、层层递推,引导学生回答;温故知新法,适度提供旧知识,引起学生联想,顺利回答;定向指路法,教师提示思考的内容和方向,使学生由“疑无路”转为“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变更角度法,正面问和反面问相结合、直接提问和间接提问相结合,使学生尝试多种提问方法;创设情境法,充分利用图表、漫画、小故事、歌曲、小品、时事等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使提问充满情趣。

例如在教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时,我先播放宋祖英的歌曲《爱我中华》,然后设问:“我国的民族数量是多少?统称是什么?民族关系是什么样的?各民族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等,学生在听完歌曲后饶有兴趣地回答出来了。

4. 教法灵活多变,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拘泥于一种教法,课堂气氛似死水一团,难于活跃,时间一久,学生必然感到兴味索然。为此,我们应该重视教法研究,努力改进教法。

改进教法,不是撇开所教内容和要求去摆花架子,玩新花样,为“法”而“法”,而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法,求得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同一教学内容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去完成,而同一教学方法也可以为不同的教学内容服务。但是适合于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佳方法绝不会有多个。近些年来,我努力探索,提出因材因人而异、因时因势而异的教改原则。具体做法是:讲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一般采取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引出观点、深理浅讲,并使新旧知识巧妙衔接,如遇到重点、难点、社会热点或学生有思想疙瘩的教学内容,则采取点拨引导、讨论问答的教学方法,从而把学生引进积极思考的天地;要把理论知识进行纵横归类,使之系统化,往往采用知识结构图表法,以此帮助学生从中找出掌握知识的规律;许多教学中“顺着想”的问题,学生难以理解,我就引导学生“倒过来想想”,使学生恍然大悟……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潜力,朝不同的方向发展。

5. 要加强综合题型的研究。

高中政治知识点整理 篇8

一、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思想政治知识的必要性

历史本身包罗万象、内涵丰富,如何通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这就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但要深入分析问题则离不开政治。我们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往往要用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且高考历史命题往往与政治热点问题相联系。[2]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高中思想政治知识很有必要,这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此外,还能激发高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因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完全为学生不理解的课题,很难使他们感兴趣。[3]

二、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思想政治知识的可行性

既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想政治知识非常有必要,那是否可行呢?首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基于高中历史和思想政治两门学科的关联性,从政治视角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无疑既合理又可行。其次,高中历史和思想政治两门学科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可契合的点、面较多。再次,一些高考文科综合真题中出现了史政结合的现象,这也充分说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想政治知识的可行性。如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Ⅰ)第40题关于“金迁都燕京”,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北京卷)第40题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11年高考文科综合(山东卷)第29题关于“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等题。最后,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运用高中生熟悉的思想政治知识进行历史教学,有利于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促使其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三、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思想政治知识的途径及重要意义

现以人民版高中历史、人教版思想政治的教材为例,来论述高中思想政治知识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途径及重要意义。历史包括三个必修模块,政治为四个必修模块,其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模块的知识点可以在历史三个模块中进行运用,因为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和反思的一门学问。[5]而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历史必修第一册“政治史”、必修第二册“经济史”、必修第三册“思想文化科技史” 分别与思想政治必修2的“政治生活”、必修1的“经济生活”、必修3的“文化生活”存在较多可契合的点、面,这无疑有利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政治知识进行渗透教学。

1.运用哲学理论探究历史发展规律,可以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因为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事件和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同理,运用哲学去解读历史,可以使人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前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进而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于高中生来说,有利于其把握历史知识脉络,理清思路,提高学习效果,进而提升其历史思维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这个历史观的核心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些知识正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所涵盖的内容。

现以高中生所需掌握的重要哲学知识来阐述一些典型的历史事件:依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可以解释巴黎公社为什么最终要失败,因为当时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其生产力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说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巴黎公社的失败。1958年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也是因为生产关系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而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巴黎公社和1958年中国的人民公社化及大跃进运动,其共性在于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导致了悲剧性的后果;与此相反,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决策正是由于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秉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可以结合冷战时期美苏对峙的态势来分析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在学习《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这一专题时,可用联系比较的方法分析英、法、德、美四国政治制度的异同点。还可用联系的观点来比较分析罗斯福新政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欧洲的启蒙运动与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等历史事件的异同。可以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来解释中国的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什么在前期其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而到后期却恰恰相反。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什么会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基于对立统一的矛盾观点,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比如义和团运动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较大的历史局限性,但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此外,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如古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和不足,美苏冷战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基于矛盾普遍性原理和特殊性原理,在理解历史问题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苏联革命胜利的道路是由城市到农村,而中国却是农村包围城市。虽然所处具体社会环境不同,但古希腊的城邦民主政治和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由于适应了各自的具体环境,都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

2.寻找高中思想政治与历史的最佳契合处,讲透历史重难点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在原有学科课程的体系下,尽可能联系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使历史学科的内容能够放在更广阔的基础上[6],如能寻找到思想政治与历史的最佳契合处,运用相关的思想政治知识进行渗透教学,将有助于讲透历史重难点。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四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提到了三大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但课本对这三大制度的内容却介绍得很少。而在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2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对这三大制度的内容却有详细的讲解,特别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运转方式有详细的讲解。再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其内容看似纷繁复杂,其实只要运用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第八课中的“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的有关知识进行讲解,就可把握问题的核心、关键,轻松理解这一教学重难点。下面将人民版高中历史三个必修模块与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至必修3模块的可契合处列举如下表:

四、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思想政治知识应遵循的原则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想政治知识进行渗透教学,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升历史教学的效果,故应遵循以下原则:

1.突出历史教学主题,恰当运用

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政史学科不同的特色来突出历史教学主题,高中历史强调知识点的纵横联系,而高中思想政治着重于知识点本身的讲解。例如历史教师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知识点时,不但要讲其内容,还要讲到其产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而且要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及罗斯福新政进行比较分析。思想政治课却着重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且要讲得比历史课的详细、透彻。故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思想政治知识讲解历史,是为了把历史中的重难点知识讲透,促进学生接受吸收。但切忌运用过度,发挥过多,导致主次颠倒。

2.寻找契合处原则

在运用思想政治知识进行高中历史渗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精通政史学科知识,尤其是对政史学科的相关教材要非常熟悉。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找到高中思想政治知识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渗透教学的点、面并加以恰到运用,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加的科学合理,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注释

[1]赵秀玲.历史教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6.

[2]张燕.把握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J].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1(3).

[3]吴智园.高中历史跨学科渗透教学论略[J]. 教学纵横,2005(12).

[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思想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8.

[6]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0-41.

上一篇: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创建“五好”关工委活动的意见下一篇:学校授权委托书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