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乡村作文

2024-05-31

高三乡村作文(共14篇)

高三乡村作文 篇1

每一次出行,我都是在无准备状态下进行的,那次去破鲁也是这样,急匆匆踏上了行程。

那是七月初十,牛郎织女还在温存中,久别的思念像决堤的海,天天都是雨涟涟。前一天就下了一天的雨,那天的天气还是很照顾我们,晴了,蓝天白云,空气清新,还真选对了日子。

一早利青就早早来到了我家,我俩去菜市场购买了一部分吃的,喝的,之后便是匆匆赶路。电话里,冷和宝宝已经在高速口上等着我们了,红叶和萍基本上和我们同时到达相约的地点。之后,我们一同上了通往新荣的路。这条路我闭着眼也能回去,只因为我的老家就在新荣。那里有我先辈的足迹,有我成长的脚印,这路当然是再熟悉不过了。

大约二十多分钟的时间,我们就出了高速,与二兵他们几个人汇合。二兵就是土生土长的破鲁人,由他带路,到破鲁看什么,我脑子里依旧是一片空白。边走边看吧,那怕呼吸几口郊外这纯粹的绿色空气也好。我们沿着乡间小公路前行,这条路我在秋季来过,那是秋季里编织出来的最美乡间公路。现在也不错,两边的参天大树浓荫蔽日,树头彼此搭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天然的弓型门洞,扣住了我们头顶上方的天。抬头仰望,阳光从密密的缝隙里努力地射进些斑斑驳驳的亮点,很是梦幻。有一年秋季,我在这里拍过片子,所以我说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乡间公路。那时,地上落的、树上长的,全部都是金黄色的。不,还有半绿半黄、浅黄、深黄……总之,这样的黄色混合在一起,就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幅最美秋季图。我的摄影水平一般,但这秋景图通过我的眼眸扫描在我脑海里的图像却是一直清晰、一直赏心悦目、一直像恋人一样明媚着。看着初秋的树叶依旧是绿的晃眼,绿的欲滴,我还是想到了它秋季的最美。

我们一行几个同学在二兵的带领下,首先去了破鲁的一个有点历史的庙宇。在去庙宇的路上,我们看到了破鲁乡政府,真香现在就是这里的父母官,这天她因为实在有事,难以抽身,我们也就不便去打扰她了。破鲁乡的这个庙宇,兴许是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沉淀的缘故,寺庙古色古香,大殿、东西侧殿,四大金刚怒目相向,观音坐莲温文尔雅。我不懂寺庙的构造,但是走进这里看到香火缭绕,听到木鱼声声,我想这个寺庙延续的不但有香火,还有文化。二兵说,他小时候还上过那棵拴满红布条的大树呢,还在寺庙里捉过迷藏。想必,他小时候那古树就已是参天大树,小孩子家如何智勇才可以上的去呢?哦,一定是观世音娘娘在暗中保护着这帮贪玩的小家伙吧。我似乎看到了小时候那个贪玩不羁,放纵不归的小家伙,一会儿藏到了佛家的背后,一会儿又爬到了大树的顶端。

寺庙里还延用的是老早些年,也就是我六七岁时见过的水井。井口不大,趴在井口看井底,真是深的很,直接照到了我的头像。我小时候趴在井延边就照过自己,也和里面的那个我对过话,喊了她,那回音直接返了上来。这事遭我娘狠狠地骂过,警告我再不许到井口去趴着,不然见一次抽一次。我那时胆小,也就再没有趴过井口边儿。这时看到搅着辘轳的井,着实有点惊讶,久违的遇见揪起了我经年的记忆。

还有让我更好奇的是在砖缝里长出了一株株的香瓜苗,不去松土,却长势喜人,一个个香瓜蛋子,表皮奶毛未退,在砖地上悠然自在地成长着。我见过在土地里种植香瓜,可是这样的培育方法还是第一次看到。寺庙里的住持没有多讲原因,让我至今回想起来任然好奇不已。

从寺庙里出来,我们又去了二兵的叔叔家。小院里种的蔬菜太多了,这可是绿色的食品,同学们看到这喜人的景象都合不拢嘴,并且还馋延欲滴的。到底是乡村里的老人,看到这么多人涌进了小院,急忙出来迎接,叔叔进到地里先给我们摘西红柿,并且鼓励大家自己想摘哪个就摘去。婶子给大家摘黄瓜,一会儿功夫就抱出来一堆,热情奔放地让大家吃。当然这些没吃过绿色食品的城里人,亲眼看到了刚摘下的果实,迫不及待地冲洗干净,满嘴都是鲜香。这场扫荡让久居于城里的孩子们和没有在乡村里成长过的同学,实实在在见证了农民的憨厚与朴实与善良。之后,我们都在感动中,感谢那叔叔和婶婶。

已是午饭时间,我们离开了破鲁乡,原路返回。途中,我们看到了一片片开着白色花的庄稼地,这个我真是不知道是什么植物,因此下车要看个究竟。走到跟前,我猜想应该是荞麦。红叶直接点了出来:“老头,老头,红根绿叶是什么玩意?”我“噗呲”一下笑了,这可是我们新荣当年流传着的一个真实的笑话。据说,一位当兵的儿子,几年后从部队回来探亲,部队的生活让儿子表面发生了巨变。第一不认识自己的父亲了,第二不认识终日填饱肚子的粮食了,第三忘记了家乡话。儿子用普通话去问,问的人就是父亲,老父亲一看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儿子,不是激动,而是被他的变化气蒙了,他可一辈子都没听过什么普通话,认为那就是地道的“侉子”,于是拿起锄头就打他儿子。顷刻之间,儿子跪下来求饶。真实的笑话也反应出来一个事实,农村里走出去的年轻人,真的想去掉那种与身俱来的气息,在别人眼里想成为一个城里人,其实,还是太稚嫩了,农村里的太多美好时光与经历沉淀,那是城里人无法享受到的。我就是在农村里长大的孩子,童年的乐趣那就是一道道绚丽的彩虹,总是在装点着我的人生。有时我会拿出小时候的乐子,在城里人面前炫耀一番,那滋味也是美美哒。环境造就人才,久居城里,谁都会被环境改变的粉墨登场。但是,唯有年少时的经历,会一层不变的在内心深处芬芳着,燃烧着。

那天,我们走进了乡村,满眼的绿色扑来;善良淳朴憨厚的笑容装进了怀里;童年的味道袭来,华美的记忆展开……

高三乡村作文 篇2

如果从哲学的维度来看,“应该相信”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启蒙自己。所谓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康德的要义是,人要脱离自己加于自己的不成熟,这是自己解放自己,为自己争取思想、心灵、精神的自由。所以他说:“公众要启蒙自己,是很可能的;只要允许他们自由,这还确实几乎是无可避免的。”

如果从心理学的维度来看,“应该相信”你不知道一个东西的话,你也不会知道你自己不知道它。在这样的认知之下,你自然会高估前方的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解决你的困惑。

如果单从教学的维度来看,“应该相信”摆脱了“急功近利”的桎梏,自己创课,自己上课,上课上人,是有可能的。于是———

2015年12月的一天,龙应台在台湾屏东的潮州镇给12岁的孩子上了一堂作文课。35名来自三个乡村学校的六年级学生和他们的校长、老师一起作了了3个小时的语文游戏。

先教“说明文”

那天,校长跟很多老师都在,在后边坐一圈,三十多个孩子分成七组,一组五个人,围着一张大桌子。先教“说明文”。

龙应台先放两个搞笑的一分钟短片———

【回放一】

第一个短片是,一个俄罗斯大光头讲俄腔英语,拿着一双不防水的布鞋,教你怎么样用一支蜡烛、一个吹风机,把一双布鞋变成能防水的。

放了片子之后,让孩子去写这个过程。孩子们先讨论然后写。写了之后,投影孩子们的作品,孩子们就会发现,按照他们的写法,根本做不到,因为用词用句不准确。

第一个短片的教学简约而不简单。说它简约,是教学旨归精简化为———“写明”;教学过程精简化为———“看”“写”;教学评价精简化为———“按照他们的写法,根本做不到”;教学反馈精简化为———“用词用句不准确”。

说它不简单,是“用词用句不准确”。背后的深层原因在哪里?

“看”是视觉“输入;“写”是语言“输出”,从“输入”到“输出”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它与复杂的人脑工作机理高度关联。首先关联的是大脑的“输入”通道——大脑下颞叶有一条“内容”通路,人通过该通路识别看到的物体“是什么”。大脑的中颞区有一条“空间”通路,通过空间通路,人可以很好的理解所观察到的物体的空间维度,知道“在哪里”,从而得以判断和操作该物体。譬如,我要吃香蕉,我不光得看到香蕉(内容),还得要找到香蕉在哪儿(空间)才能拿起来吃,不然吃不到啊。所以,人脑在识别视觉信息的时候,要把信息分别以“内容”和“空间”方式有效处理,从而得到充分地了解。接着关联的是大脑的语言加工区———在语言加工的中枢机制中有几个批层是语言的主要区域,如果这些脑区病变、损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造成语言功能异常。再者关联的是大脑对语言驾驭的两个中枢———一个是语言运动中枢,能指挥发音器官说出不同的语句;另一个是语言理解中心,能理解他人所说的话,以及阅读并理解书面语言。这两方面构成语言能力的生物学基础,与遗传和基因有关。科学家费希尔认为,人类的语言问题非常复杂,并非只有一个基因起作用。与人类语言能力相关的基因可能有10到1000个之多。科学研究表明,没有两个人的基因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语言的产生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何况10~12岁时孩子大脑的左侧优势处于逐步建立阶段,“用词用句不准确”是一种现象存在。

【回放二】

第二个短片是,搞笑俄罗斯人拿一张白纸,折成一个个小硬块,去撬开一个有瓶盖的饮料瓶。

教学中,桌子上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瓶子,里头是黑麦汁。孩子们照影片上的程序先把一张白纸折成一个小硬块,然后试图去开瓶。孩子们很兴奋很快乐。他们很想喝里头的黑麦汁。打开本身又是一种挑战,好像是在玩游戏,有的打不开,有的打开了。打不开的,孩子们讨论是不是角度不对,是不是手拿的力度不对,是不是那个东西放的位置不对,有各种的研究。“研究”之后就开始写了。写完讨论的时候,他们就明白了何谓文字的精准。譬如单单是动词,用撬、顶、拔、扯、敲、推……全是学问。每一个动词都让他们试做那个动作,孩子们睁大了眼睛:动词那么有意思,简直玩不完。

人都可能由“用词用句不准确”修炼到“用词用句准确”;当然,也可能由“用词用句不准确”到新的“用词用句不准确”;更有可能由新的“用词用句不准确”到新的“用词用句准确”……在可能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而实现这种可能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就是“动手做一做”“动笔写一写”的亲历过程。

其实,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两个生命,一个是看得见的身体生命,一个是看不见的心理生命,这两个生命都可以爆发出力量,一个是身体外力,一个是心理内力。身体外力有多大是看得见的?比如你能拿动多重的东西,是可以测出来的,而人的心理内力却是无限的。教学中,正是通过动手,释放孩子们“撬、顶、拔、扯、敲、推……”的外力,唤醒孩子们自觉追求“用词准确”的内力觉醒。内力的觉醒,才是最大的觉醒。一个人真正的、深度的自信,就来源于这种“元能力”的觉醒:两个同样考了90分的孩子看上去能力相当,但如果一个是好好听课规规矩矩学出来的,另一个是自己摸爬滚打出来的,两者的自信就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因为后者拥有“不管生活给我抛来什么,我都能接住”的信心,后者的信心不仅是“领域内”的知识掌握了多少,而是“我能自己搞定”的信心。一个人,即便他某个学科学得很好,但如果没有这种“元能力”觉醒的话,仍然可能对于新事物、新领域、新问题心存极大畏惧,因为他没有“自主学习”这个“元能力”。

那么,这种“元能力”怎么来的?我们对身体技能的信心,来源于我们在各种尝试中确信我们能够掌控自己的身体,知道身体能力的边界;我们对大脑的信心,来源于我们在各种尝试和学习中确信我们能够掌控自己的大脑,知道自己认知和思维的边界和能力。我们对外界环境的信心,来源于我们踩过很多雷,掉过很多坑。地图对于我们而言更透明,而不是只在一片黑雾中被牵着手走过一条狭窄的预定好的旅游线路。所有这些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我们需要“大量”“主动”“试错”。

再教“论说文”

【回放三】

第三个片子是放来讲论说文。龙应台跟孩子们解释:议论文就是你有一个主张要设法说服别人。她先放一个生态的纪录片,五分钟,迪士尼在1958年推出的片子。在片子里,成千上万的旅鼠,一个劲地往前冲,前面的是带队的,后面有成千上万的跟随者。经过沼泽、树丛,一直没命地奔跑,奔到最后,前面就是悬崖,悬崖下面是大海,成千上万的旅鼠冲到那儿,前面那一堆到了悬崖边往下跳,后面的也全部从悬崖跳下去,集体自杀。孩子们看得目瞪口呆。

看完了,她就问这些12岁的小孩,你们觉得议论文的题目应该是什么?一个小孩就举手说:“我们不可以盲从”。她说很好,我们就写这个题目,但是请问你们有没有人认为,我们其实也可以写另外的题目:“盲从是必要的”“盲从是好的”?他们一组一组讨论,最后她问,谁要写“盲从是不好的”,全部都举手;她再问,“有没有人要写盲从是好的?”没有一个人举手。

写完之后,每一组的代表作就拿到投影机放出来。龙应台说:“盲从是不好的,那请问小林,如果有人告诉你说,张大明他在班上偷了东西,你会不会去转述?”孩子说:“我绝对不会,因为不知真假。”“如果有九个人陆续来跟你说大明偷东西呢?”“我也不说,因为可能是假的”。“那么99个人来跟你说呢?”“盲从是不好的,所以我绝对不说。”

受到影片启发,孩子的作文谈“不可盲从”,洋洋洒洒,给了各种各样的理由。接下来,龙应台跟孩子们说:“刚刚那个电影很好看,对不对?”他们说“对”“有启发是不是?”他们大声说“是。”“你们得到的教训是什么?”他们说,“人不可以盲从。”

好,她说,那我告诉你,那个片子是假的。孩子们睁大了眼睛。

“那天三个小时的作文课其实是教给教师看的,因为我知道乡村的老师,可能怀疑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他永远不是社会的目光焦点,他的工作永远不会被太多人看见和赞美,他的工作特别寂寞,甚至卑微。我那天其实是去鼓励这些乡村小学的老师和校长,向他们致敬。我希望他们知道,我曾经是你们在教的小孩之一。”龙应台说,“任何一个社会真正的文明跟成熟,其实要看它最偏僻、最乡下的小孩受的教育,他的学校是不是给了他最好的东西。”

这个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在见仁见智的“意义万花筒”中,它永远都不是急功近利者孜孜以求的包医百病、立竿见影、化腐朽为神奇的写作技巧。

小教教术,大教教道。这个“道”,只是视语言文字层面的运作为生命运动的一个中介,它不过是作为生命活动的一种现象表演。其本质乃是人的生命的高度优化能力及其灵活的生存技艺的集中表现,它显示人类生命旨在寻求优化生存方式可能采用的一种文化创造状态。

这种文化创造状态,就这节课而言,意味着从小唤醒孩子在“相信与不相信”之前做足功课,换句话说,就是启发孩子怎样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判断”,用自己的双手“选择”,用自己的双肩“担待”,用自己的生命“负责”。这样作文的过程,就是学习做人的过程。

乡村孩子的两节作文课 篇3

三个小学的六年级学生,加起来总共三十六个,或坐或站或蹦来蹦去,叽叽喳喳说话。紧张的是他们的老师,老师担心自己学校的学生待会儿会不会“表现”不如人。

还没开始,我就先去操场上看看。一个皮肤黑得漂亮、胖嘟嘟的原住民男孩子正在自己玩,看见我,靠过来大声说:“你是谁?”他像个野鹿一样地不怕生。

我是来教作文课的。

先教“说明文”。买回来的产品,不管是相机、手机还是烤箱,都附有说明文字。多半的说明文字,不是让人看不懂就是让人无法照做,因为文字太差。对于六年级的孩子,说明文可以当作入门。

五六个人围着一张桌子,孩子们先看一段两分钟长的搞笑影片。两个故意用很重、很滑稽的口音说英语的俄罗斯人示范如何徒手用一张白纸把一瓶有金属瓶盖的啤酒打开。

每个孩子桌上都有一瓶黑麦汁和一张白纸。他们必须仔细看那个好笑的俄罗斯人怎么做。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看,就怕漏掉哪个环节,待会儿打不开瓶子。

两分钟过后,我问:“看完了?”

“看完了!”孩子的声音很清脆。

“看得很仔细?”

“很仔细!”

好,那就自己动手了。

孩子们认真无比地低头折纸,当纸被折成一个立体、有棱角的小方块时,就必须用它来开瓶子了;影片里,俄罗斯人只花了半秒钟,“嘣”一声,金属瓶盖就冲开了,好容易。真正做起来,才发现,不行,左手怎么抓瓶子的?抓瓶身几分之几的地方?纸张棱角要对准哪里?角度怎么对?在哪一个点使力?这时孩子们知道事态不简单了,有的开始站起来,想用全身的力气却又找不到使力的地方;有的蹲下来,检查齿状的瓶盖是不是有松动的迹象。一旁的老师们也紧张了,盯着孩子们的手,像世界杯的足球教练一样,恨不得自己下去踢球。

“老师,”一个大胆的孩子说,“可不可以再看一次?”

没问题,再看一次。

影片再播一次,这回,看得更认真了。

当第一个孩子成功地“嘣”一声让瓶盖跳起时,那个小组是欢呼的,好像踢进了球。

没有打开的黑麦汁,让大家带回家享用,或者回家再继续努力。现在开始写作文了。题目就是,以精准的文字说明“如何用一张白纸打开瓶盖”。

孩子们先是欢喜地看着黑麦汁,后来又好玩地看着影片,接着兴奋地、认真地努力开瓶子,几乎忘了我们是在上作文课。但是刚刚的体验深刻,现在不再需要任何说明,每个人低头努力写作。

十五分钟后,作品交上来,我们把作品投影放大,共同阅读,一篇一篇、逐字逐句讨论。有没有写出折纸的长跟宽?折纸的硬度需不需要说明?用哪一只手抓住瓶子?抓住瓶子的哪一个部位?硬纸棱角是要卡在瓶盖的上面还是下面?力气要使在哪一个点上?身体和瓶子的角度要不要写出来?“卡”这个字对不对?动词怎么选择——是“撬”,还是“顶”?是“推”,还是“挤”?是“塞”,还是“刺”?“拉”和“扯”的差别是什么?用“敲”或“打”比较准确?

我完全不怀疑我可以和十二岁的孩子讨论字义,我也非常相信,再练习几次,这些孩子可以写出非常精准到位的说明文。

老鼠集体自杀

第二节课谈“论说文”。还是以视觉开始。

一个六分钟长的影片,孩子们睁大眼睛看着成千上万的老鼠在慌张地推挤奔窜,窜过森林,窜过溪流,窜过田野,仿佛在没命地逃亡;最后奔到了悬崖边缘,下面就是大海,最前面第一批老鼠毫不迟疑地就往下跳,后面跟上来的,不明就理,一批一批跟着跳。老鼠载浮载沉地在汹涌的海浪里漂,最后集体淹死。

影像惊心动魄,大家看得专注,一时鸦雀无声。

我慢条斯理地问:“你们觉得,我要出给你们的论说文题目,会是什么?”

“不——要——盲——从——”,三十六个孩子拉长了调子像合唱团一样唱出一个一致的答案,未经商量就一致的答案。

“是吗?”我说,“真的是大家都同意?有没有主张我们应该写‘盲从很好’、‘有时候我们需要盲从’的,请举手?”

大家就笑成一团,大叫“没有没有啦”。坐在后排观察的老师们也觉得好笑。

好,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么你们就写这个题目,写一段就好。

十五分钟之后,卷子上来了,我们一篇一篇看。稚嫩的笔迹,工工整整地努力,每一个字都透着稚气和力气。最典型的,大概长这样:

《不可以盲从》

我们不可以盲从,像这些老鼠一样,因为盲从,所以跟着跳海。譬如说,如果有人说王小玲偷钱,你就不一定要相信,我们不能不经过思考跟着人走,盲从可能会使你悔恨终生。

大家都对“不可以盲从”的结论似乎很满意,收好卷子,我问:“你们觉得刚刚的影片好看吗?”

“好看。”

“有收获吗?”

“有收获。”

“印象深刻吗?”

“印象深刻。”

“如果我跟你们说,这个影片是伪造的呢?如果我现在告诉你们,这部片子得到了1958年美国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但是内容是造假的呢?这种老鼠叫做旅鼠,一直有民间的说法,说旅鼠会集体自杀,可是并没有科学根据。这部片子的制作团队,为了得奖,制作出成千上万旅鼠跳海自杀的画面,事实上是摄影师只用了二三十只旅鼠,利用摄影镜头,假造出成千上万的视觉效果,而且,那些旅鼠,是摄影师一群人围起来把它们赶下悬崖的。影片得奖之后,传播全世界,更加深了人类对旅鼠会集体自杀的印象。几年以后,欧洲才有人举报这个片子造假。科学家也出来说,旅鼠根本不会集体自杀,他们只会集体迁徙……”

我相信孩子的脑子里刹那间有千条电光在闪,几分钟前的认知突然山河变色,自己脚下所踩的板子突然被抽走,需要重新找到看这个世界的位置。

他们大大的眼睛看着我,我看着他们说,“你们觉得,现在论说文的题目应该是什么呢?”

山海皆是文化

三个小时倏忽过去,我们没有时间写下一篇论说文了。结束后,一个老师过来,忧心地说,乡下的孩子资源比城市里的孩子差太多。“孩子家庭的经济也不是太好,接触到的文化刺激也少。您知道吗,不要说去台北高雄,有些孩子到了屏东市的百货公司都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很多吃的玩的都没见过……”

我明白的,因为我自己是“偏乡”的小孩。乡村的孩子“文化刺激”少,也是真的。住在台北中正区的孩子往东西南北任何一个方向走去,都会碰到戏剧院、音乐厅、美术馆、电影院;屏东、台东的孩子往东西南北任何一个方向走去都会碰到山川和大海。可是,在国家无法把戏剧院和音乐厅带到他们面前来时,我们总不能让孩子“呆”掉吧?能不能说,山川、大海也可以成为充沛的“文化刺激”?

我还想到乡村教作文课。

教“说明文”,我会要孩子回家仔细观察自己的祖母如何收成凤梨,细看徒手摘取和镰刀割取两种方法的差别;他也可以观察市场的鱼贩如何杀鱼、农人怎么种葱、茶家怎么焙茶、卖槟榔的怎么挑选槟榔。

教“抒情文”,写人物,我会让他们出去采访打铁的伯伯、淘海的叔叔、对街庙里的乩童、小村唯一的医生和村子里大家都认识的“疯子”……

写风景,我会和孩子一起走到海边,看海水的颜色变化,听浪涛的声音,上“宁静”的功课;我会和孩子一起进入山林,教他们用裸手触摸树皮的纹路,用眼睛记住叶子的厚薄,用呼吸测出花香的分寸,用闭眼的心看见风徐徐吹。

作文,就是思想,就是生活,就是态度。

我自己在那样的乡村长大,我知道,对乡村的孩子,你认为他能走多远,他就能走多远。

[怦然心动]

写作和物质环境没有必然的关系,而是写作者对真实生活的由衷感受。从作者所举的例中可以看出,乡下孩子的作文不但可以教,而且他们还完全有能力写出好作文,关键就要看老师怎么教和教什么了。这篇文章令人备受启发和感动之处在于,作者指出了乡下孩子写作的天然优势所在,他们距离原滋原味的生活那么近,距离有血有肉的人物素材也是那么近,而这些才是写出佳作的真正模板和根基。每个乡下孩子都有潜力写出优秀的文章来,只要用心关注生活,用心聆听人生。

【文题延伸】亲近生活;写作之道;相信自己……(小引)

高三乡村作文 篇4

早上,人们都忙碌在田野里,最后一季晚稻已经快成熟了,稻子颗粒饱满,压得头也抬不起来了,一阵微风佛过,稻子在田里摇摆着,好像在对我招手。大人们都忙着施肥、除草,好像在精心照料自己的孩子,想着马上就要丰收了,脸上都带着幸福的笑容。

在屋子的后面,就是几座连绵起伏的山峦。秋天来了,大山已脱下葱郁的夏服,穿上了金色的秋衣。走在山间的小路上,脚下已经铺满了金黄的落叶,踩上去沙沙作响。我突然发现树上有许多黄色的果子,我问爸爸:“那是什么?”他说:“那是野山楂,小时候我经常和小伙伴摘着吃……”我将信将疑地摘了一颗,浅浅地咬了一口,果然很好吃,那酸酸甜甜的味道不同于我吃过的任何一种水果,真是回味无穷。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上,表婶早已做好了晚饭,桌上红红绿绿地摆了好几个菜,爸爸说:“都是一家人,做那么多菜干嘛?”表婶笑着说:“你们难得回来一次。再说,菜都是现成的,豆角是刚从院子里摘的,鸡是自己养的,鱼也是从鱼塘里捞的,不像你们城里人,什么都要买。别说了,快吃吧。”我尝了几口菜,味道果然与我们平常吃的不一样,口感细嫩,还有柴火香,好吃极了。

写乡村风景的作文:乡村风景 篇5

蓝蓝的天空,上面还飘着几朵洁白无瑕的云朵。有的像一头大狗熊,看!它那圆圆的大脑袋下面还有比脑袋大几倍的肚子,我想它里面一定装满它最喜欢吃的蜂蜜吧!咦?它那手上的东西是啥?我猜一定是它的小宝宝把!有的像一条威风凛凛的龙,它的龙头高昂着,好像正片天空都属于它,头上的脚若隐若现,长长的身子上还有“鳞片”,旁边还有锋利的爪子,上面还有一丝光泽......

从远处看,连绵起伏的山岭就像巨大的驼峰。春天,山林里就可热闹了,孩子们都来了。男士们有的捉迷藏,有的在捉螃蟹,还有的在游泳。女孩子可不敢捉那家伙,她们只有在花丛中做花环。秋天,硕果累累。叶子也变成了红色,像蝴蝶一样落了下来。水果也很多,苹果、椪柑、橘子......数不胜数!冬天,孩子们又来了。雪姑娘给大地穿上了白色的羊绒大衣,也像给小草们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孩子们在山林里堆雪人、打雪仗,欢笑声从林中传出来,一直传到很远的地方。

田野里,红的一块,绿的一块,合起来,就像一块披萨分成了好几块。农民伯伯在种瓜、施肥、浇水,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走进小院,你会看到红的、紫的、绿的瓜。红南瓜那圆滚滚的身子看起来像个大胖子。绿丝瓜撅着屁股,紫茄子瘦瘦的,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院子里还有鸡、鸭、猫、狗,猪圈里有几头膘肥体壮的猪。我给它们扔了几片白菜,它们一拥而上,白菜渣飞得到处都是......

乡村,我喜欢这里,这里让我记忆犹新。

高三乡村作文 篇6

碎金子般的阳光均匀地洒向大地。使湖水波光闪闪。时而蓝,时而黄,庄而耀眼,时而暗淡,还变化多端,十分美丽,犹如一颗五彩斑斓的石头。门口的柚子树,迎着微风“沙沙”地响了起来那忽明忽暗的阳光,照着它那翠绿的树叶,仿佛那树叶是一块碧绿的翡辈,又似一个温柔,典雅的少女,在晚风中,摆动着她那柔软的长裙。天暮,粉色的云朵不慌不忙地散着步,他们像一群淘气顽皮的小孩,忽而挡在太阳公公的前面,忽而从背后蒙住太阳公公的眼睛,使他气得脸都涨红了,好似一个喝醉酒的老头儿,随时都会掉下来。

而乡下的人们,则没闲空看这么美丽的风景。也们十分忙碌:把桌子搬出来,饭菜做好,点上蚊香.……却不知天上的残阳,把地们忙碌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而我们这些小孩则会踏着黄昏的阳光去捉蝴蝶,一直等到大人叫“回家吃饭”的时候,才会兴冲冲地捏着战利品回家。

在门前场地止,几只公鸡昂首挺胸,把艳丽的尾巴竖得高高的大摇大摆,活像一个打了胜仗的将军。而那些母鸡,则带着自己孩子,在土地里捉虫子吃,那些小鸡垂着脑袋,面带倦容,目光呆滞,好像在说:“妈妈,时间不早了,我不想吃饭,我想睡觉。”而母鸡们可管不了这么多,继续光致勃勃地觅食。

高三作文复习应试技巧 篇7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 由于没有作文训练的计划, 每次该训练的时候, 大家就急着找题目, 一般都是凭借感觉, 灵机一动, 好, 就写这个。一般只是看重题目本身的好坏, 很少考虑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题目, 很少考虑这次训练在整个教学中处于什么环节, 要解决什么问题。一学期下来, 篇数是够了, 应付学校的检查没问题就行了, 大家几乎都如此, 也习惯了。说到应付检查, 应该澄清一下。我并没有指责的意思, 相反, 更多是同情。我们的条条框框太多的时候, 要求就成为了差使, 不应付又能怎么样呢。很多学校的校训里面似乎就有“务实”二字, 但实际上, 很多时候你不得不专心致志的“务虚”。单凭积累一些作文素材, 看几篇介绍作文技巧的文章, 背几篇考场满分作文, 是不能应付高考作文的。考场作文非练不能出成绩, 因此, 我们要适时适量地做好每一次作文练习。在作文训练中, 同学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强化训练。

1、加强审题训练。

审题, 就是要明确写作的意图, 这是写作行为的起始点。可以说, 对于考场作文而言, 如何准确地把握命题者的意图和命题本身的意义指向决定了作文的成败。在每年的高考中, 都有一些学生, 甚至是一些作文基础较好的学生, 因为审题不清、立意偏差而严重失分。

审题时, 同学们要抓住材料中的主要对象、事件和结果, 有结论句的更要加以注意;命题作文, 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语素。要要追问意识, 要针对材料的结果或命题中的核心语素进行追问, 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为作文命题、立意打好基础。

2、精心布局谋篇。

观点明确、突出, 文章条理明晰的文章总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高考阅卷时间紧迫, 如果中心不明、条理不清, 其结果可想而知。

应试作文的自然段要分得自然、清晰, 只有这样才能条分缕析, 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应试作文开头要入题快、观点明;同时, 要能够展示自己的文采。可以采用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方法, 使文章开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主体部分要有层次。散文可以采用小标题的方法;议论文可以设置分论点, 分层论证。要写好每一段的首句:首句犹如人的眉目, 把首句写好, “眉清目秀”, 整个段落就会精神抖擞。

作文的结尾是阅卷老师目光的收束点, 也要展示自己的文采, 写出韵味, 让评卷老师爽心悦目。

同学们可以找一些满分作文研读一下, 看看人家在谋篇布局上的长处, 在作文训练中大胆模仿、尝试。

3、增强文章文采。

高考作文要想在众多的文章中脱颖而出, 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增强文章的文采。因此, 我们要通过加强文采的训练, 使我们所盖的简陋的“房子”———作文“漂亮”起来。

常用的方法是:运用修辞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 使用排比、比喻、拟人、夸张、引用等技巧, 使语言生动形象, 斐然成章。应用联想、想象创设文章新境, 使文章丰富、生动, 富有灵气。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名家语段, 增强文章的厚度, 丰富文章的内涵。使用不同句式, 增强文章表达效果。另外, 我们还可以采用在文前、文后加写题记、后记等方法, 增加文章的文采。

高三作文教学的探索 篇8

【关键词】高中; 作文;诵读;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240-01

一、激发兴趣,树立榜样

在150分的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占60分,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篇作文定成败。”大多数学生对作文的重要性都明白,但是害怕写作文。在开学之初,我总是先和学生一块研究前一年全国各地的满分作文,目的是让大家明白老师眼中的好作文到底是什么样的。早日在学生的心里树立满分作文的榜样。

为了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我精选了一些精短美文,有意识的在语文课上声情并茂地给他们朗诵,甚至让他们抄写、赏析。在反复的熏陶中,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对阅读的渴望。

二、 阅读积累,抒发真情

由于语文学习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而阅读能力则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和基础,如果离开了阅读,写作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学年开始时,我都建议学生去订阅《语文报》、《语文周报》、《作文评点报》、《作文周刊》、《少年文摘报》、《读者文摘》、《中学生阅读》等报刊,及时了解最新信息和高考动向,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还要求学生准备两个笔记本:一本用来摘抄,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另一本用来写日记。要提倡学生写日记,但不能造日记,要留心观察生活。每周至少写三篇,要么不写,要写就一气呵成,一句话一句话地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拘一格,可记叙,可议论,可抒情,可写读后感、观后感……只要说真话,用我手写我心就行。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充分锻炼学生语言的流畅,文思的敏捷。

三、课前3分钟演讲好处多

在每节语文课前,我都按顺序安排一名学生先在黑板上指定的位置写上几句课外的名言警句或者一首诗词。并让他在课外精选一篇1000字左右的美文。在我讲课之前,先让这名学生登上讲台,用普通话读给大家听,课下用方格稿纸工整地抄好,并交给课代表保存,每周装订一次,挂在教室墙壁上,以便供课下传阅。也可把两个班的选文互换阅读,以便进行比较促进。还要求其他同学在认真听读后简要评一下美文好在何处。

这样学生人人都得准备,就使他们带着鉴赏的眼光去阅读,其实这种比较、精选的过程,便是他们阅读能力提高的过程。在讲台上的朗读,还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演讲水平,其他同学的鉴赏水平也会提高。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美文欣赏之后,我们便可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文采。我便从“新闻”、“焦点访谈”、“今日说法”、“关注”、“新闻调查”、“金剑之光”等电视节目中精选一个比较适合学生的话题,让他们提前准备一篇1000字左右的话题讨论作文,以供语文课上朗读,这样,他们在课下就尽可能多地去查找材料,多次修改,拿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这样又引导学生去关注世界,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四、作文分类审题训练和升格训练

按照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分类,我带领学生一起分类进行审题训练。特别是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我侧重进行第二次详细分类审题训练。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筛选材料,并确定自己擅长的文体。特别是后期的作文升格训练,让学生进步很大。首先选学生一篇二类作文和一篇三类作文提前印发给大家,师生一起讨论两篇作文的优缺点,找出升格空间,然后分别进行升格加工,并把升格后作文和原文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体会到作文的一些细节提升。

五、关于作文的写作与批改

每学期,要求学生准备一本大作文,至少两本小作文。按照学生的座次前后两排的4个人编为一个学习小组。4人分别编号为A、B、C、D。对于小作文,是用来抄写自己平时所收集到的美文佳作或片断,只规定每周至少要工整的抄写5页。每周每组里的某一个编号的同学负责评阅小作文,标准为20分:10分看选文质量,10分看抄写卷面效果。然后老师再集中浏览,让书写不合格者重抄。

对于大作文,我们每两周一次,要求两课时限时完成。然后,严格按高考的要求批改,得分。例如:老师可以评改每组的A号同学,并及时讲评。然后再让A号同学以自己的作文为标准批改本组其他三位同学作文,进行得分并写出简短的评语。写评语时一般要写出和自己相比,本文优在何处,差在何处,并把本组最佳的作文推荐给老师。老师再从中择优范读,甚至可以将特别突出文章印发给学生,使作者有成功感,这样也会大大促进他们写作的激情。

学生们通过对大小作文的这种互改,本身就是一个互相交流,开阔视野、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过程。如果考试中出现同一话题的作文,学生一定会写得非常成功;如果没有这种互改,即使高考考到同样的话题,他也最多是自己以前作文的翻版,很难再有大的长进。

为了提高学生的卷面书写质量,充实作文材料,我还专门给学生印制了100字格的稿纸,要求学生在学习疲倦的时候摘抄些名言警句和诗词,当学生们了解到卷面在阅卷中的影响很大时,练习的积极性都很高。

从近两年的语文高考成绩来看,这种“开放式作文”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对于高一和高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坚持下来,指导学生在假期中再多读些名著,我相信效果会更好!因为我们注重培养的是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在高考作文中自然会占有很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董彩霞;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10期

[2]王克貴;作文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N];黔西南日报;2009年

二是教师不仅要有准确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还要有娴熟的诵读技能和较高的诵读水平,当好“演员”。诵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探究的一个学习过程,教师高水平的范读就是对文本的二次创造性开发,能够营造探究的“情感场”,诵读时重音、停顿的处理对学生探究文本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个字,不可少读一个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这不仅强调诵读的重要,而且对诵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的诵读正是给学生作直观的“学者观书”的具体示范。因此,教师要在诵读教学中当好“导演”和“演员”,精心营构文言文诵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吸取古代灿烂文化的营养,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高三乡村作文 篇9

春天,解了冻的小溪又开始哗啦啦地流淌着,小草从大地里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四周,那些在家里闷了好些天的孩子们,兴奋地冲到野地里撒着欢,不少美丽花儿冒了出来,在一起争奇斗艳,冬眠的动物们,都似乎收到了春天的讯息,慢悠悠地爬出来,农民又向大地播撒种子,期待着新一轮的丰收。

夏天,太阳高照,蝉在枝头上叫,似乎在说:“热死啦,热死啦!”虽然有毒辣辣的太阳,可是勤劳的农民依然不懈努力地劳作,身上布满了汗珠。小孩子们到池塘边玩耍,摔跟头,竖蜻蜓如果有人到竹林里散步,准会发现成群结队的小鸡在竹林里嬉戏,或看见一只只在竹子下乘凉的公鸡。小溪边,堆满了打水的人,鸭子们似乎对这个场景十分熟悉,他们有的把头伸进水里觅食,有的呆呆地在水面上浮着,好像思考着什么,还有的在嬉戏

秋天来了,麦田里的稻谷肥肥的,被秋姑娘的金色画笔染成了金色。一阵风吹过,田野里的稻谷便卷起了“稻浪”。田野边小路上,枫叶也被染成了红色的,农民们纷纷去田里欢呼:“收稻谷啦!收稻谷啦!”收完稻谷后,他们便把稻谷放在打谷场上晾晒,稻谷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再看看瓜棚吧,瓜果飘香,很多人都忍不住去那里尝尝鲜呢。晚上,虫子们唱起了“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香甜地进入梦乡。

冬天,虽然大人们喜欢待在家里休息,但是小孩们却都非常兴奋,他们冲出家门,一股腊梅的香味扑鼻而来,孩子们在雪坡上堆雪人、打雪仗、滑雪那些怕冷的动物们,找了安身的地方睡着了。留在家里的农家妇女,做起了可口的腊肠来。晚上,一家人围着火炉,吃着热腾腾的饭菜,天高地阔地聊起来,有些孩子调皮,拿着碗就跑到邻居家聊天去了。

高三乡村作文 篇10

小草发芽了,它们绿绿的,嫩嫩的,软软的,好像是大地因为春天的到来而新铺上的地毯一样。 草里的小虫子也活跃起来,它们和小草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小河解冻了,他们一路上一边跑着,一边唱着欢快的歌曲。河里正在为终于见到春天的阳光的小鱼们,也参加到河水的跑步比赛中。

花儿开放了,迎春花带头,首先开放了,桃花、杏花、梨花也紧随其后,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开放了,。勤劳的小蜜蜂开始采蜜了,美丽的蝴蝶也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浅议高三语文作文教学 篇11

一、解决对策

在高三短暂的几月中,我们如何应对作文教学呢,试从以下几点论述。

1.读写结合,学会积累

在“读”的方面,每天的早读课,我都会挤出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一些晨读材料,有地是名言名句,有的是优美的富有哲理的小文章。然后在上课前用两三分钟的时间提问,让学生有意识地去记忆。或者引导他们赏析。

除此以外,我还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外文章, 读的方法,可朗诵,可摘抄,也可交流讨论,或师生共读一些时事热点以及评论。读书时做好读书笔记。而为了便于大家交流阅读,组织学生捐献或班级共同订购一些大家喜欢的报纸杂志,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事件评论的角度,拓宽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认识问题的深度。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有意无意的就能学到各家各派的长处,厚积薄发,也可缓解高三大量做题带来的枯燥乏味,让学生在修养身心之余更能有助于写文章。

说到“写”的方面,我要求学生准备一本随笔本。每周至少写一篇。随笔,顾名思义,随意自由地写,但不是随便地应付差事。平时读书、看报,见到对自己有益的小知识、小资料,名言佳句、精采片段等都摘抄下来。这种抄写过程,就是一种对材料的积累和强化。其实生活是作文素材最主要的来源,如平时同学间的交谈,和父母、老师的交流,参加班级活动,看电影等等都是很好的学习、积累的机会。所以我常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平时要多看、多想、多写。有所见,就会有所感,有所感,就要及时记录下来。

如果合题合意,稍经提炼加工,就可以写进作文。或要着眼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可品评世事,讴歌自然,抒发人生感慨。要求言之有物,缘事而发,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语言传情达意。总之,不论篇幅长短,以真为本。作文的取材范围广阔了,内容自然会丰富充实。

2.作文教学

①面对群体,要关注他们的共同问题,要有明确的训练目标。

作文教学过程有一个整体目标,才能让学生在作文能力方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 高三作文,着重是不限文体的作文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长处,确定某一文体进行强化训练,力图通过训练使其作文达到基础等级的上限或创新等级。还可以将学生的写作能力分解成审题、立意、组材、结构、语言等多方面的能力训练点,在开学初制定教学计划时,就考虑好本册哪些课文是适合进行这些能力训练点写作教学的,预先安排好写作教学的目标。在评析课文时讲清文章的仿写重点,让学生有法可效。

②面对个体:要注重学生纵向的发展,有针对性地辅导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都是不同的,他们在作文上呈现的问题也是不同的,每个学生在写作上犹自己的长处和弱项。老师选取典型,有针对性地辅导,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比如有的学生语言功底很好,但审题能力欠缺,可以针对这个进行单独辅导。有的学生素材陈旧,几次作文下来,几个例子反复用,论证乏力,针对此现象可以引导他多看书,让学生关注中央电视台《人与社会》等节目,这些节目生动活泼,贴近生活,思想性、人文价值含金量高,可以把学生带入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让学生讨论这些节目中反映的一些事件,这样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作文鲜活起来。

3.课堂的外延

①开办手抄报。手抄报半月出版一期,全班分成若干小组, 自定刊名,让学生自由撰稿。一张张设计精美,或别具特色的手抄报呈现在大家面前,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才能,调动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②提供活动舞台。根据课标与教材的特点,突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如有计划的开展演讲、辩论、朗诵,欣赏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并将之贯穿于课内外的语文知识学习与写作活动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文的丰富与魅力。这些都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学生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锻炼了表达能力,展现了自己的才艺,提高了心理素质,形成了语文的综合素质。“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其他能力具备了,水涨船高,写作能力自然会提高。

高三作文教学有效性初探 篇12

一、课文素材做积累

长期以来, 学生都不太重视积累作文素材, 即使有素材, 也总是那几个耳熟能详的人物———李白、苏东坡、司马迁辗转奔波于学生的各种作文;爱迪生、居里夫人也是学生百用不厌的万能名人, 由于素材的陈旧和贫乏, 学生作文普遍读来不是脱离生活就是单调乏味, 且内容单薄扣题不紧, 极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但是学生在高三的繁忙复习中, 没有时间去搜集作文素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试着利用课本来让学生寻找作文素材, 一边复习一边积累作文材料, 打开课本, 学生们发现不起眼的教材里面居然是作文素材的汪洋大海。我试着让学生对某篇课文谈感想, 或是对某篇课文进行“紧缩”, 发现其中的闪光点, 或是提炼出文章里的格言警句, 然后力争在日常的习作中体现出来。学生从《过秦论》里面学到了使国家长治久安的规律;从《伶官传序》里懂得了要居安思危;从《赤壁赋》里体会了东坡的笑傲江湖……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只要胸中有“米”, 不愁做不出好饭。与其绞尽脑汁去帮学生搜集优秀作文, 还不如拿起身边的教材。

二、模仿作文学技法

说到模仿, 我们总是想到另一个近义词———抄袭。的确, 模仿似乎是和创新相背离的, 但模仿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学习本能, 人类从婴儿呱呱坠地开始, 就开始了漫长的模仿学习过程, 不管我们如何排斥模仿, 它依然被广泛运用于学习过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无论是过去“鹦鹉学舌”式的私塾教学, 还是现代启发教学, 都离不开模仿这种古老的教学方式的参与。先模仿而后才能有创新, 很多著名的作家在登堂入室之前, 也都是一个忠实的模仿者。在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写作技法之前, 模仿优秀作文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速成法。因此, 我让学生经常“抄抄”优秀作文, 鼓励学生大胆借鉴优秀作文的精华。我甚至会在作文课上给学生提供现成的范文模板, 分成专题来让学生借鉴, 而且还会展开讨论, 把典型的考场作文的问题逐一有重点地进行分析总结。我对学生们抄作文只有一个要求, 就是要先分析再模仿———这篇作文好在哪里, 何处可以借鉴的, 何处可以修改使之更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之, 就是要让学生从感性入手, 学习“高手”的字词句乃至篇章结构, 最后让学生“青出于蓝胜于蓝”, 取长补短, 广纳博收, 有自己的创造, 凸显个性, 形成自己的风格。

我们有些学生本来写作基础是很差的, 即使事先告诉他们材料和构思, 让他们自由写作也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而通过模仿写作, 他们轻松地完成了“由不会写到不怕写到能写一点”的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因此我想,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从模仿起步, 模仿也许是作文教学最基本的规律吧。

三、积极评价来激励

作文是一种主观情感诉诸文字的复杂脑力劳动。这种训练对学生来说, 除应具有相应的书面表达能力外, 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具有旺盛的表现欲。而这种表现欲必须在评价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激发。到高三了, 我们还是对学生很苛刻, 作文分数总是打得极低, 总是按照完美的标准, 从审题立意到篇章结构再到遣词造句对学生作文发动“全面围剿”, 这样看下来, 一篇篇学生习作自然是漏洞百出。长此以往, 连学生也认为自己不可能写出优秀作文, 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自然也消磨殆尽了。

有鉴于此, 我对学生的习作, 一般都是打70分以上的分数, 即使学生写得观点很陈旧, 我也会写上:“有进步, 继续努力!”除了打分, 讲评也是作文教学的重点, 如果作文只是打了高分, 却不评讲, 那么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会大打折扣。讲评既是对学生前次作文的总结, 又对学生今后作文具有指导作用。我的讲评一般就以表扬为主, 凡是写得好的文章段落, 我一定是当众宣读。对于差生, 他们是最没有自信的, 更需要老师拉他们一把, 哪怕通篇写得平淡无奇, 但即使有一个句子或者一个词语用得好, 我也会发现这些“闪光点”, 及时给予表扬。

其实到了高三, 更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孩子们保持一种良好的写作心态, 有时候信任和宽容往往会创造奇迹。

描写高三离别作文-高三作文 篇13

湿润的雨又一次沾染了西湖之畔的离歌。手指间似有花瓣坠落,不经意间便又忆起了那夜,那歌,那浅笑,那落寞。

他们的相遇是她一生中最美丽的痛楚。她,是他记忆中一朵拥有一夜绚烂的.昙花,芳华刹那只是注定零落的昙花;而他,却是她短暂花期中一道永恒的虹,给予她唯一光明的虹。结局,在他们邂逅的那一刻已然定下,因此,她不曾启唇,他也不曾相守,只因她是西湖之畔的歌者,而他却是名满天下的太守。于是只留一抹浅笑,一缕萦绕于西湖岸柳的记忆,一份无言可诉的相思。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为谁把生命燃烧,为谁把鲜妍漫洒,独留惊鸿一瞥,绝代风华。

如果相遇,是美丽的错误。那么相爱,便是生生世世的幸福与痛楚。

雨笼西湖,月笼她,遥望西湖水,此生何牵何挂。就是这样一个个夜晚,他与她吟诗弹琴。相爱,仿佛只是在那不经意的一个瞬间。苦笑,如此一个男子,有谁不会爱恋,原来不光是我一人的错,因为相恋是双方。明知不可能,却还是在相信。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罢了,罢了,情已不在,何为永远/?弯下身,捧起西湖水,挥洒,人不复。

终于,泪落了。心,也落了。只望这一湖水,湿染了天的尽头。

时间不会真正地淡化一切,他曾对她说过。我不信,她这样对他回答。现在,却信了。因为她忘不了他,忘不了他给她的阳光,忘不了他给她的诗作,忘不了他给她眷恋,当然,也忘不了他给她的伤痛。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只是,此情无计可消除,只是,一切已无法解救。

她试问自己如果时光倒会那个春色明媚的午后,她会选择相遇,还是不遇。相遇。如果时光倒会那个雾霭迷蒙的傍晚,她会选择赴约,还是毁约。赴约。够了,这就够了。至少我确定了我已不恨他。这是宿命,是注定相知相爱的宿命,亦是注定相别的宿命。她,在暗叹。

走了,拿起包袱,退下痛苦。既然已看透宿命,又何必漂泊于红尘,长伴那青灯,寻一方归属与清静。因为,已明白了自己的心,这就足够。为何要苦苦地期盼,让时间定格于那个美丽的时候,记忆也定格于此。她笑了,因为这是解脱。

乡村趣事作文600字作文 篇14

第二天,奶奶叫我到河边捉螃蟹玩,因为我从小就怕水,所以并不敢靠近河边,只在离岸较远的地方看大哥哥们捉螃蟹。一位小弟弟因为怕把手伸下水要被螃蟹夹住,便用一根棍子铲,铲了半天,没有一只螃蟹被铲起来,一位大哥哥看见了,问:“你还准备铲多久啊?”小弟弟的脸刷的红了。大哥哥自告奋勇,纵身跳了下去,只听“啊!”地一声大哥哥把手伸了出来,一只大大的,八只脚的,横着走路的大家伙夹在了大哥哥的手指上,谁都不敢把大家伙拿下来,小弟弟连忙从家里拿出一块白色的布,包在手上,小心翼翼地把大家伙从大哥哥的手上捉了下来。这个大家伙真可爱,把它放在篮子了,它左右横着行走的速度都很快,而上下竖着行走,活像一个盲人老爷爷,慢悠悠的。

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来到河边,慢慢地把手放进水里,试着去摸螃蟹,摸了一会儿,我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疼痛,以为是捉住螃蟹了,满怀欣喜地把手从水里伸出来,结果螃蟹没捉到,反而钓上了一只大大的、肥肥的龙虾,她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好像要把我吃掉一样,并且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亡。我又再次把手伸向水中,一只,两只,三只……我很快地捉住了许多只可爱的螃蟹,它们的样子滑稽极了,非常可爱。不久,天已过黄昏,我带着一天的“战利品”向家走去。

上一篇:致师生员工的春节慰问信下一篇:2024清明节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