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乡村作文

2024-07-10

感悟乡村作文(通用12篇)

感悟乡村作文 篇1

感悟乡村作文

感悟乡村

从小就生长在这大都市里的我,早已是厌倦了城市里的乌烟瘴气和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 ,而心中对乡村的热爱和向往,则是日益增加。乡村里的人,乡村里的景,还有乡村里的事,都是在繁华的城市里用金钱所换不来的!

父亲是农村里的孩子,从小生长在山山水水的地方,因此有趣的事总是多得数也数不尽。每当父亲告诉我他童年时的经历,我都会洗耳恭听,好像什么在河里捉鱼啊、游泳啊、自己做玩具啊、偷吃野果啊………这些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天上的星星一般――可望不可及啊! 正因为有着这么一份对乡村难以割舍的情怀,每一次到乡村旅游时,我都会静静地享受大自然赋予乡村的.那种无穷的魅力,仿佛天地间的万物都静了下来,偶尔的一丝微风,都让这时候的宁静显得更加惬意…… 我喜欢夏天时的乡村,那时侯,漫山遍野都是绿色,不管是浅的、深的,这种颜色都给人眼球一种放松的感觉,即使没有规律,但是却绿得自然,绿得舒适。仿佛置身于画布之间,但是却真实存在着!

那一年,去父亲好友的老家,就是在远离人烟的乡村中。一路上,我们都能看见山和水,尽管有人会说这样的景色很枯燥乏味,但是我却觉得要是能在这里呆上一会儿,甚至只是下车走走,我都会心满意足,难怪古代那么多诗人都隐居在乡村山林里!我一直欣赏这迷人的“画”,不知不觉中,车拐过一道弯后,就出现了一幅令人惊叹的场景。用黄土做的房子、木头和石块做的围墙和篱笆、还有小孩、老人……这眼前的一切告诉我:这就是乡村!

对,这就是我心中的乡村,人们的自供自足,黄色的土地,还有一幅幅绿油油的田地,就像是陶渊明所说的一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诗一般的美景或许是上天的鬼斧神工吧!我独自一人走到河边,随手捡起一块普通的石头,将它放进了口袋里,虽然外貌不怎么出众,但是我遇见了它,就变成特别的了!还有那潺潺的流水,清澈见底,不时还能看见鱼儿在河水里逆流而上,这大概是因为它们有着无惧困难的精神吧!

或许人们会热衷于生活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里,但是城市里的黑暗却犹如混沌,想要找到能洗涤心灵的良方妙药,我认为乡村里的一切一切都包含了!

感悟乡村作文 篇2

如果从哲学的维度来看,“应该相信”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启蒙自己。所谓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康德的要义是,人要脱离自己加于自己的不成熟,这是自己解放自己,为自己争取思想、心灵、精神的自由。所以他说:“公众要启蒙自己,是很可能的;只要允许他们自由,这还确实几乎是无可避免的。”

如果从心理学的维度来看,“应该相信”你不知道一个东西的话,你也不会知道你自己不知道它。在这样的认知之下,你自然会高估前方的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解决你的困惑。

如果单从教学的维度来看,“应该相信”摆脱了“急功近利”的桎梏,自己创课,自己上课,上课上人,是有可能的。于是———

2015年12月的一天,龙应台在台湾屏东的潮州镇给12岁的孩子上了一堂作文课。35名来自三个乡村学校的六年级学生和他们的校长、老师一起作了了3个小时的语文游戏。

先教“说明文”

那天,校长跟很多老师都在,在后边坐一圈,三十多个孩子分成七组,一组五个人,围着一张大桌子。先教“说明文”。

龙应台先放两个搞笑的一分钟短片———

【回放一】

第一个短片是,一个俄罗斯大光头讲俄腔英语,拿着一双不防水的布鞋,教你怎么样用一支蜡烛、一个吹风机,把一双布鞋变成能防水的。

放了片子之后,让孩子去写这个过程。孩子们先讨论然后写。写了之后,投影孩子们的作品,孩子们就会发现,按照他们的写法,根本做不到,因为用词用句不准确。

第一个短片的教学简约而不简单。说它简约,是教学旨归精简化为———“写明”;教学过程精简化为———“看”“写”;教学评价精简化为———“按照他们的写法,根本做不到”;教学反馈精简化为———“用词用句不准确”。

说它不简单,是“用词用句不准确”。背后的深层原因在哪里?

“看”是视觉“输入;“写”是语言“输出”,从“输入”到“输出”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它与复杂的人脑工作机理高度关联。首先关联的是大脑的“输入”通道——大脑下颞叶有一条“内容”通路,人通过该通路识别看到的物体“是什么”。大脑的中颞区有一条“空间”通路,通过空间通路,人可以很好的理解所观察到的物体的空间维度,知道“在哪里”,从而得以判断和操作该物体。譬如,我要吃香蕉,我不光得看到香蕉(内容),还得要找到香蕉在哪儿(空间)才能拿起来吃,不然吃不到啊。所以,人脑在识别视觉信息的时候,要把信息分别以“内容”和“空间”方式有效处理,从而得到充分地了解。接着关联的是大脑的语言加工区———在语言加工的中枢机制中有几个批层是语言的主要区域,如果这些脑区病变、损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造成语言功能异常。再者关联的是大脑对语言驾驭的两个中枢———一个是语言运动中枢,能指挥发音器官说出不同的语句;另一个是语言理解中心,能理解他人所说的话,以及阅读并理解书面语言。这两方面构成语言能力的生物学基础,与遗传和基因有关。科学家费希尔认为,人类的语言问题非常复杂,并非只有一个基因起作用。与人类语言能力相关的基因可能有10到1000个之多。科学研究表明,没有两个人的基因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语言的产生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何况10~12岁时孩子大脑的左侧优势处于逐步建立阶段,“用词用句不准确”是一种现象存在。

【回放二】

第二个短片是,搞笑俄罗斯人拿一张白纸,折成一个个小硬块,去撬开一个有瓶盖的饮料瓶。

教学中,桌子上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瓶子,里头是黑麦汁。孩子们照影片上的程序先把一张白纸折成一个小硬块,然后试图去开瓶。孩子们很兴奋很快乐。他们很想喝里头的黑麦汁。打开本身又是一种挑战,好像是在玩游戏,有的打不开,有的打开了。打不开的,孩子们讨论是不是角度不对,是不是手拿的力度不对,是不是那个东西放的位置不对,有各种的研究。“研究”之后就开始写了。写完讨论的时候,他们就明白了何谓文字的精准。譬如单单是动词,用撬、顶、拔、扯、敲、推……全是学问。每一个动词都让他们试做那个动作,孩子们睁大了眼睛:动词那么有意思,简直玩不完。

人都可能由“用词用句不准确”修炼到“用词用句准确”;当然,也可能由“用词用句不准确”到新的“用词用句不准确”;更有可能由新的“用词用句不准确”到新的“用词用句准确”……在可能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而实现这种可能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就是“动手做一做”“动笔写一写”的亲历过程。

其实,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两个生命,一个是看得见的身体生命,一个是看不见的心理生命,这两个生命都可以爆发出力量,一个是身体外力,一个是心理内力。身体外力有多大是看得见的?比如你能拿动多重的东西,是可以测出来的,而人的心理内力却是无限的。教学中,正是通过动手,释放孩子们“撬、顶、拔、扯、敲、推……”的外力,唤醒孩子们自觉追求“用词准确”的内力觉醒。内力的觉醒,才是最大的觉醒。一个人真正的、深度的自信,就来源于这种“元能力”的觉醒:两个同样考了90分的孩子看上去能力相当,但如果一个是好好听课规规矩矩学出来的,另一个是自己摸爬滚打出来的,两者的自信就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因为后者拥有“不管生活给我抛来什么,我都能接住”的信心,后者的信心不仅是“领域内”的知识掌握了多少,而是“我能自己搞定”的信心。一个人,即便他某个学科学得很好,但如果没有这种“元能力”觉醒的话,仍然可能对于新事物、新领域、新问题心存极大畏惧,因为他没有“自主学习”这个“元能力”。

那么,这种“元能力”怎么来的?我们对身体技能的信心,来源于我们在各种尝试中确信我们能够掌控自己的身体,知道身体能力的边界;我们对大脑的信心,来源于我们在各种尝试和学习中确信我们能够掌控自己的大脑,知道自己认知和思维的边界和能力。我们对外界环境的信心,来源于我们踩过很多雷,掉过很多坑。地图对于我们而言更透明,而不是只在一片黑雾中被牵着手走过一条狭窄的预定好的旅游线路。所有这些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我们需要“大量”“主动”“试错”。

再教“论说文”

【回放三】

第三个片子是放来讲论说文。龙应台跟孩子们解释:议论文就是你有一个主张要设法说服别人。她先放一个生态的纪录片,五分钟,迪士尼在1958年推出的片子。在片子里,成千上万的旅鼠,一个劲地往前冲,前面的是带队的,后面有成千上万的跟随者。经过沼泽、树丛,一直没命地奔跑,奔到最后,前面就是悬崖,悬崖下面是大海,成千上万的旅鼠冲到那儿,前面那一堆到了悬崖边往下跳,后面的也全部从悬崖跳下去,集体自杀。孩子们看得目瞪口呆。

看完了,她就问这些12岁的小孩,你们觉得议论文的题目应该是什么?一个小孩就举手说:“我们不可以盲从”。她说很好,我们就写这个题目,但是请问你们有没有人认为,我们其实也可以写另外的题目:“盲从是必要的”“盲从是好的”?他们一组一组讨论,最后她问,谁要写“盲从是不好的”,全部都举手;她再问,“有没有人要写盲从是好的?”没有一个人举手。

写完之后,每一组的代表作就拿到投影机放出来。龙应台说:“盲从是不好的,那请问小林,如果有人告诉你说,张大明他在班上偷了东西,你会不会去转述?”孩子说:“我绝对不会,因为不知真假。”“如果有九个人陆续来跟你说大明偷东西呢?”“我也不说,因为可能是假的”。“那么99个人来跟你说呢?”“盲从是不好的,所以我绝对不说。”

受到影片启发,孩子的作文谈“不可盲从”,洋洋洒洒,给了各种各样的理由。接下来,龙应台跟孩子们说:“刚刚那个电影很好看,对不对?”他们说“对”“有启发是不是?”他们大声说“是。”“你们得到的教训是什么?”他们说,“人不可以盲从。”

好,她说,那我告诉你,那个片子是假的。孩子们睁大了眼睛。

“那天三个小时的作文课其实是教给教师看的,因为我知道乡村的老师,可能怀疑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他永远不是社会的目光焦点,他的工作永远不会被太多人看见和赞美,他的工作特别寂寞,甚至卑微。我那天其实是去鼓励这些乡村小学的老师和校长,向他们致敬。我希望他们知道,我曾经是你们在教的小孩之一。”龙应台说,“任何一个社会真正的文明跟成熟,其实要看它最偏僻、最乡下的小孩受的教育,他的学校是不是给了他最好的东西。”

这个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在见仁见智的“意义万花筒”中,它永远都不是急功近利者孜孜以求的包医百病、立竿见影、化腐朽为神奇的写作技巧。

小教教术,大教教道。这个“道”,只是视语言文字层面的运作为生命运动的一个中介,它不过是作为生命活动的一种现象表演。其本质乃是人的生命的高度优化能力及其灵活的生存技艺的集中表现,它显示人类生命旨在寻求优化生存方式可能采用的一种文化创造状态。

这种文化创造状态,就这节课而言,意味着从小唤醒孩子在“相信与不相信”之前做足功课,换句话说,就是启发孩子怎样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判断”,用自己的双手“选择”,用自己的双肩“担待”,用自己的生命“负责”。这样作文的过程,就是学习做人的过程。

立足现实,感悟乡村百态生活 篇3

关键词:乡村大地;《带灯》;思考

《带灯》的作者贾平凹出生于陕西丹凤县,他有着深厚的乡土感情。近几十年来,贾平凹的小说作品主要以描写乡土文化和乡村生活为主线,如《高兴》、《秦腔》等作品都展示了中国农村政治文化的时代变迁。《带灯》更是以犀利尖锐的写作风格揭示了当前农村改革中乡村治理和乡村观念等问题。用贾平凹自己的话说,这部小说是他的又一次转身,标志着他的文学创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以乡村热点问题展现乡土全貌

《带灯》这部小说以乡镇女干部“带灯”为主线,故事发生在山野清新、樱花遍地的樱镇。贾平凹之所以以带灯为名,其实隐含着萤火虫自身发出微光,给黑暗带来些许光明的意思。带灯的原名就叫做萤,她像萤火虫那样在乡村杂乱无序的生活中纠缠、行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樱镇不可避免的进入了一个经济开发的时代,樱镇人民平静的生活也面临着冲击和挑战,冲突、矛盾接连不断。当前社会上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在樱镇得到了尽情的展现。小说一开始松云寺的消失预示着农村旧伦理时代、旧农业文明的结束,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大潮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和生活乱象。在小说中出现了两次聚众斗殴事件:第一次发生在大开发之前,由村长元老海组织的村民为了保护风水阻止开路;第二次是在樱镇经济大开发大工厂落户时,村民们为了争夺各自的利益而进行的相互砍杀。

随着城市化和市场化时代的到来,中国农村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现代化也点燃了人们对物质的强烈欲望。经济发展改变了过去的乡土气息和人民的生活轨迹。物质欲望与人们一直信守的情感、伦理发生了碰撞,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尖锐而复杂的社会问题。农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被侵害,与损害自己利益的乡村干部发生激烈冲突。而一些官员为了一己私利,欺上瞒下、使尽手段,对上讨好谄媚,对下强硬粗暴。樱镇书记在那一亩三分地横行霸道自称“政治家”,经常的“请客吃饭”、“跑动上边”。村干部也是多吃多占、贿选敛财,对村民蛮横无理。美丽的樱镇在这些劣质干部的带领下,问题矛盾层出不穷。人们甚至会因为一棵桃树的归属而引起家族大战、血腥互殴。大矿区的开发虽然使一部分人富了起来,但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破坏。打工者染上了矽肺病,同时也滋生了赌博等一系列恶习,这些都使樱镇陷入了混乱之中。综治办的带灯虽然满腔热血,但自己的力量有限,对纷乱的农村问题有时也很无奈。但是他如同山石下涌出的涓涓溪流,滋润和抚慰着村民那在艰难中挣扎的心,他像萤火虫一样的光亮让在乡土旷野中生存的人们看到了一线光明。

二、多角度构建出真实的乡村世界

过去的农民是没有历史记录的。因为没有人去书写农民、关注农民。直到二十世纪开始,占全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才有了被书写的资格和机会。农民、乡土、乡村成为了新文学重点描写和关注的对象,鲁迅、沈从文、赵树理等一批乡土文学家应运而生。贾平凹早期的乡土文学受到沈从文的影响,而后又慢慢偏向了鲁迅的写作风格。有人说贾平凹在写《古炉》时对话风格已经不再像孙犁和汪曾祺,而是继承了鲁迅对国民性探索的写作风格。《带灯》是贾平凹努力通过多角度构建的一个真实的乡村世界。

贾平凹说他在城市生活了许多年,却发现他的本性依然是农民,还存在着严重的农民意识。他在《古炉》之前的乡土文学中,主要是以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角度参与到乡村风俗、风情的文学构思中。那时期的乡土小说呈现出的是奇幻性和一定的野性。《带灯》是贾平凹的转身之作,用贾平凹的话讲,虽然只是轻微的转身,但“常常能听到转身时关关节节都在响动”。他第一次不再站在知识分子的角度去取舍农村的现实,而是把自己的情感向乡村大地敞开,让自己的思想在乡村大地上行走。

《带灯》带着他对乡村大地的问题意识,贾平凹通过带灯这个人物的视角,把农村的一些突出问题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了展示。作者从带灯这个艺术化了的人物身上呈现出了中国大的社会变革给乡土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这也引起了我们的反思。贾平凹的这部《带灯》褪去了婉约华丽,多了些厚重。作者下笔肯定、用意直准、尖锐犀利。《带灯》舍去了技巧的过度运用,而是用感官的愉悦把写作技巧和想象都融入到了生活的真实和逻辑发展中,以现实生活为重要核心。《带灯》更多的关注了文学之外的世界变化,对社会困境和人类困境进行了深刻的感悟,而这些深刻的思考和感悟让这部作品具有了史诗般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陈理慧.敞向乡村大地的写作——评贾平凹的新作《带灯》[J].小说评论,2013(4):100–104.

《乡村振兴》心得感悟精选 篇4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在这重要的一年,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继续稳住农业基本盘,对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由谋篇布局进入具体施工阶段。要加强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开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着力促进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巩固脱贫稳势头提后劲、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立足自身抓好农业,依靠自身端牢饭碗,才能更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第一层次是抓好粮食播种面积,推进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进而稳定粮食年度产量;第二层次是下力气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提高大豆和油料自给率;第三层次是稳定生猪长效性支持政策,保障“菜篮子”产品价格稳定。这三大层次的落实均离不开压实地方责任,要开展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坚决杜绝大规模返贫现象发生是过渡期“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20__年,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然而,脱贫地区发展基础仍比较薄弱,脱贫产业需要接续培育,脱贫人口需要持续帮扶。今后要在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重点是壮大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和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让脱贫群众从中获得更多收入,共同走上致富道路。

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个人感悟 篇5

“兴”医疗,为家乡百姓“谋”健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从“我用老家的蒲公英就好,不用手术”到“家乡的蒲公英算是保住了”的过渡,最真实地表达当下医疗保障的发展。偏方虽偏,但是基层干部的觉悟不能偏,应时刻把百姓健康放在首位,全面普及医疗政策,少花钱、看好病、解担忧,提高百姓医疗保障就是提高百姓的归属感、幸福感、满足感。“酒足饭饱才有力气干活”,“人民健康才能加强祖国建设”,只有全方位提高医疗保障,才能保住家乡的“蒲公英”。

“兴”旅游,为家乡百姓“谋”经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员干部应加强乡村旅游建设,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以景带人、以景创收,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全民小康、全面小康。以“十三五”规划收官,向“十四五”规划迈进的热血,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永葆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精神,让水更绿、让山更青,抓住时代发展的“黄金期”,时刻牢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兴”教育,为家乡百姓“谋”人才

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影片中“二加二等于掰”这个梗多次出现,等于八的当上了家乡村长,等于六的当上了家乡书记,虽然小时候算术答案并不正确,但是教育给他们带来的选择却是正确的。人才的培养能够提升基层建设,加快祖国的发展。为教育事业保驾护航是基层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为根本目标,最终实现造福人民。

“兴”生态,为家乡百姓“谋”环境

“好好学本事,回来让这里变个样子”来自影片中高妈妈寄托给自己学生的希望,电影中这名学生应该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缩影。“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窝上”,“黄土”是一个心结,更是一个承诺,一个改变生态环境的承诺。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基层干部要贯彻落实“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建设美丽家乡、美丽中国,为百姓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兴”建设,为家乡百姓“谋”发展

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感悟体会 篇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纳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要求。如何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如何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是各级领导干部应该重点思考的。

中央明确,今后五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过渡期,并提出,在过渡期内,继续实行“四个不摘”,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对于地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要坚定思想认识,明确工作重点,鼓足斗志干劲,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干劲不减,再立新功。

绷紧思想认识之弦。经过多年的脱贫攻坚战,扶贫干部经历了重重的压力与挑战,如今终于脱贫摘帽,确实振奋人心。此时更要避免出现思想松动,认为好不容易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也该松一口气,歇一歇脚了。一旦出现这种懈怠心理,就可能给后续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带来负面影响。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尤其在过渡期内,各级领导干部要绷紧思想认识之弦,继续奋斗,坚持发展

定力,平时该咋干,现在就咋干,过去咋干的,将来也要咋干。要强化对中央和地方政策理论的学习,深刻认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与新任务。面对新使命、新领域、新要求,扶贫干部要不断提升思想认识,要从大局出发,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明确当前工作重点。对扶贫干部而言,虽然交出了决战决胜答卷,但后续工作任务依然繁重。在五年过渡期内,如何才能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关键要明确工作重点,持续推动落实。面对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形势,要继续抓好已经成功脱贫摘帽地区的就业工作,聚焦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抓好“六保”“六稳”工作。要加大对易地搬迁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做好后续各项具体工作。要加大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的监测预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预警机制。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人员的有效衔接,不能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无论是在政策上、干部队伍上,还是工作支持力度上,都要持续用力。

全面鼓足斗志干劲。无论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每项工作都不能有丝毫松懈,必须再接再厉,再鼓干劲。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各地陆续召开了地方两会,重点对乡村振兴发展工

作文教学拾遗——感悟生活 篇7

在探讨这个问题前, 有必要先说说何为“感悟生活”。举个例子说吧, 《后汉书·丁鸿传》中有这样一句话:“鸿感悟, 垂涕叹息。”意思是说, 丁鸿因受到感动而猛然醒悟了, 泪流满面, 悔恨叹息。可见, “感”是“悟”的前提, “悟”是“感”的结果。有“感”方有“悟”, “感”之愈深, “悟”之愈透。作者写文章, 不论写人, 还是叙事;不论写小说, 还是写散文, 都是从自我感受出发的, 从生活体验中来的。如果他们没有生活感悟, 就不可能写出情真意切的动人作品来。

要写出感人之作, 就要用心去感受生活。对生活有了“感”, 进而才能“悟”。首先必须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常言道: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而“触景生情”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目睹异彩纷呈的大千世界和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人们不能没有想法, 这“想法”便是观察、思索、感受的综合表现, 其产生与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所以感受生活, 悟其真谛就必须要以丰富的情感为前提。很难想象, 一个对社会对生活冷若冰霜、麻木不仁的人, 他能热爱生活、深入生活、并能感悟生活?

不言而喻, “情感”对于写作之重要, 这一点早已成为读书人的共识。刘勰有言:“情者, 文之经也。”由此可知文章与情感的密切关系。诚然, 学生作文与文学家创作不尽相同,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那就是都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 其加工对象主要是现实生活所提供的信息。而我们的广大语文工作者常常感叹学生作文言之无物、枯燥乏味、无病呻吟, 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诸如写作技巧不娴熟、表现手法单一、语言干瘪等, 但很大程度上, 是习作者缺乏写作的热情, 缺乏对生活的感悟。

其实, 学生的情感是丰富而细腻的, 他们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 喜欢别人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肯定和赞许, 那么为人师者只要抓住这一点, 并及时地进行启发, 诱导, 鼓励, 那样他们的情感就会热烈, 纯真, 升华。在这方面, 我们可开展一些积极的活动, 让学生的情感在活动中得到净化, 在认识中得到升华。例如, 阳春三月, 可组织学生开展“春之声”一类的诗歌朗诵比赛, 同学们在活动中情绪就会高涨, 士气就会高昂, 学生的情感世界就会得以丰富;清明前后, 可组织学生瞻仰革命领袖纪念馆或烈士陵园, 凭吊先人, 同学们心潮激荡, 思绪万千, 瞻仰之后, 就可以写出饱含激情、闪烁睿智思想的感人之作。一次, 我布置学生自己拟题写一篇记人的文章, 并规定在五分钟内拟好作文题。五分钟还不到同学们就拟出了“我的老师”之类老掉牙的题目。我看了之后要求大家在原来的基础上将题目换成感情色彩浓一点的, 经过启发点拨, 大家情绪高涨, 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一会儿同学们就拟出了几十个不落俗套的题目, 在这些题目中不乏饱含感情的, 如《老师, 您听我说》《妈妈笑了》《刻在心坎上的记忆》《思念真美》《爸爸的茶杯》《梧桐树下的笛声》《山腰的那棵酸枣树》等。平时, 我经常要求学生看课外书籍, 尤其要求学生多读一些中外文学名著, 并指导他们在阅读课外书籍时如何取舍, 对作品中那些抒情色彩浓郁、感情热烈奔放的文字在体味的同时力求能背诵, 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感情与作品中的人物感情有机的结合起来, 做到心灵的交融。在教学中我常常要求学生写片断作文, 写情境作文, 时不时地进行口头作文训练, 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进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其次, 在感悟生活的过程中注意升华学生的情感。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无疑是起积极作用的, 感情流于笔端, 思绪缕缕, 话就会如泉涌。但值得指出的是, 感情丰富了, 不完全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悟出了生活的真谛。这里还有一个感情是否升华的问题。感情升华了, 认识生活便深刻, 认识生活深刻, 写出来的文章, 主题才深刻, 审美感知和审美认知才能高度融合, 这样文章才有力度。

例如, 我曾布置了这样的一篇作文———《最开心的一件事》, 一位学生写周末遇雨, 几位住宿生没有回家, “留守”宿舍, 在一个室友的提议下, 开了一个寝室晚会。歌声、笛声、欢笑声与室外的风声、雨声、雷鸣声交织在一起, 组成了一曲欢快的交响乐。文章结尾这样写道:“这就是我进校以来最开心的一件事。”这篇文章尽管结构完整, 字里行间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紧扣了题目中的“最开心”, 但立意欠深刻。我看了后, 把这位学生叫到教师办公室, 引导他思考:为何这次是最开心的, 难道就没有其它令自己最开心的事了?经过他的一番心里倾诉, 我明白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原因造成学生心理压抑, 个性得不到发展, 心情过于沉重。于是我给他讲述了学生时代的周恩来读书的故事, 通过我的一番点拨, 这位学生对学生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修改后的作文增加了“我”平时烦恼的内容, 穿插了考试频繁、学习高度紧张的片断, 结尾也改成了“我们需要多彩的生活, 我们更需要七彩的阳光!”改后的文章尽管还不免幼稚, 但较之原作却丰富深刻得多了。

再次, 正确感悟生活必须净化学生的情感。文学家在感悟生活和大自然的时候, 饱含着对生活的热情, 其感悟生活的过程也就是敞开心怀与大千世界作情感交流的过程, 既能“悲落叶于劲秋”, 又能“喜柔条于芳春”。情感不同, 对生活的感悟也就不一样。同是以“咏梅”为题材的诗歌,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气势恢宏, 格调高昂, 表现了无产阶级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以及不图名利、甘为无名英雄的宽阔胸襟;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则缠绵悱恻、凄凉哀婉、孤独惆怅, 表现了诗人孤芳自赏的情怀和无可奈何的心境。所以我们要净化学生的情感世界, 摒弃消极、低沉乃至错误的情感因素, 引导学生的情感朝积极、热情、健康的方向发展, 这样方能让学生悟出生活的真谛, 对大千世界作出公正的判断, 得出正确的结论。

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个人心得感悟 篇8

加强农业政策的引导、示范与保障作用。时刻秉持农民利益为优先的原则,完善农业政策。建议如下:第一,紧跟时代步伐,加快政策实施进度,研究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和“三变”等,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第二,根据不同农作物以及核算标准,分类分层制定政策措施。第三,更加注重科技兴农政策、农作物期货保险政策等新政策的研究与实施。

二、生态宜居,绿色崛起

“生态宜居”应从四点着手。一是强化乡村环境治理,从垃圾、污水治理,到畜禽粪便、农业废弃物的回收,都要精心细致。二是加强乡村设施改造,不仅要完善乡村饮水、道路、通信、文体等公共设施,更要妥当保护和维护乡村传统建筑。三是做好乡村的“五化一色”工程,即绿化、美化、净化、硬化、亮化“五化”和打造乡村特色。四是确保公共安全,

做到治安良好、民族融洽、社区亲和,并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害。最终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三、科学治理,激发活力

感悟乡村作文 篇9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振兴乡村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很多困境,农民不再重视传统文化:拜金主义盛行,传统价值观念扭曲,传播不良风气赌博,侵犯天价礼金等恶习……现实乡村不能安顿农民的灵魂,也不能安顿五千年农耕文明传统中华民族的灵魂。因此,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继续传统文化,保护绿水青山,激发乡村文明的新气象。

振兴乡村文化需要开展文化活动。只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基础文化活动,才能真正活跃乡村文化,点燃火灾。目前,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好山好水无聊是回乡青年的笑话,一部分农村文化生活无法跟上时代节奏的生动反映。在感慨农村春节的千家万户摩擦麻声时,实际上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人们的精神需求提供更多可放置的空间,无论是传统的庙会节日活动,都可以鼓励苗歌、社会火灾等多种文化活动,还是各乡镇自演新潮村晚,结合地区实际,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振兴乡村文化需要丰富文化内容。不同年龄层的农民对农村文化活动的认可和参与显着不同。目前,许多农村老年文化活动很受欢迎,但忽视了青年文化活动。许多80后、90后不愿留在农村,不仅城市收入高,城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城市文明也很有魅力。如何对不同群体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课题。农村文化建设不能做大锅饭,只有分清不同的群体,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针对性,才能将优秀的文化内化在农民心中,引导他们的行为和实践。

让作文在体验感悟中绽放光彩 篇10

所谓体验, 即亲身经历;所谓感悟, 即有所感触而领悟。体验感悟写作法是指用身去参与实践、用心去感受事物、用脑去思考问题、用情去表达生活的一种写作方法。体验与感悟对作文来说至关重要。宋代诗人杨万里诗云:“闭门觅句非诗法, 只是征行自有诗。”意思是说, 关起门来写诗不是写诗的方法, 只要有了亲身的体验和感受, 自然就有诗了。《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的要求。那么, 怎样在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中指导学生写作呢?

一、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

著名作家梁晓声提到一件事, 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梁晓声的同学请他给正在读高三的小孩辅导高考作文, 梁晓声要那个学生陪他去了一趟商场, 随后回到梁晓声的家里。梁晓声问:“刚才在商场里有什么样的事情或者什么样的人使你留意过?”那个学生说什么也没看到。经过引导, 那个学生全都想起来了:商场门口有用计算器算命的, 有老同志买大蒜砍价的, 商场里面有宰杀幼鸽的, 还有一位杀黄鳝的女孩子杀完之后马上洗干净手, 坐在板凳上学习英语。梁晓声认为, 观察应该成为作家一个本能的习惯, 写好一篇作文也需要这样的能力。这个例子告诉我们, 现在中学生观察意识缺失, 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 他们两眼漆黑, 视若无睹。因此, 笔者在教学中时时提醒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捕捉容易为常人所忽略的生活细节。下面是学生的一个观察片段:

田野山间布满了星星点点的小碎花, 红红的, 鲜艳亮丽, 惹人喜爱。蝴蝶围绕花香开始了它们的芭蕾舞表演;蜜蜂围绕花香开始了它们一年的辛勤劳动;再看花下那一队整齐的小蚂蚁, 正迈着轻快的步伐, 朝目标前进。

长时间这样坚持, 作文自会逐渐精彩。

二、创设情景, 丰富课堂

课堂上创设一种情景, 让学生身临其境, 通过体验和感悟获得语言运用的直接经验, 在此基础上, 学生写作就得心应手了。在此, 推荐一个系列的作文指导课——“跟王老师学作文”。王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创设情景, 并且极富创新精神。比如:老师事先将礼物 (果冻、玉米糖) 藏在教室某个角落;A、B两组各派一名“侦探”查找, 1分钟后, 没有找到, 另派两名“助手”, 又1分钟后还没找到, 发动全班搜寻, 直至找到……再由找到的同学分发礼物, 学生观察……之后命题作文《神秘的礼物》, 并指导学生习作步骤:猜礼物—找礼物—尝礼物;注意详略等。只要用心投入, 就不愁写不出精彩的作文。

三、联系实际, 抒写感受

七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有“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妈妈的唠叨”三个活动主题, 它们都涉及学生的家庭生活、情感领域的敏感之处。我建议学生用平常心记录妈妈在家里的唠叨,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内容:

写作业时, 妈妈说:“抬起头来, 腰挺直了, 小心眼睛!”

上学时, 妈妈说:“路上注意安全”“上课专心听讲”“下课不要打闹”“见到老师要有礼貌……”

晚上, 妈妈说:“作业做完了吗?做完了应该看看其他书籍。看电视对眼睛视力不好, 早点睡觉, 明天好早起。”

考试前, 妈妈说:“别慌张, 要认真审题, 做完题要仔细检查。”

当这些原生态的素材呈现在学生面前时, 许多学生意识到妈妈的唠叨是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 是一首动听的歌。在此基础上书写感受, 学生肯定会真情满满!

四、面对现实, 思索人生

今年的3月11日, 日本发生了9.0级地震, 导致核泄漏。随着核辐射的日益严重, 有些人极度恐慌起来, 于是发生了疯狂抢购食用盐的现象。这些发生在身边的现实, 一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震动。我及时引导孩子书写心声, 效果极佳。有学生写道:

当核危机降临日本的时候, 警钟又一次被敲响, 人类究竟该不该使用核能。尽管人类还没有百分之百把握驾驭核能的能力, 但急速发展的生产力需求和地球资源日渐枯竭, 迫使人类不得不依赖核能。但核能又是一把双刃剑, 合理的开发利用和控制核能能给人类输送大量清洁能源;疏忽管理和不合理滥用则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甚至毁灭!

及时结合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国内外大事, 让学生积极思考, 学生自会不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郑大二期国培乡村教师访名校感悟 篇11

洛阳市新安县仓头中心学校 陈长飞

有兴参加了“郑州大学国培二期乡村小学访名校”培训班的学习培训。为期十天的培训,感悟颇多。

这期培训使我们这些长期在农村小学埋头教学的小学老师看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听了专家们的讲座,使我茅塞顿开,犹如给我们这些孤陋寡闻的农村教师补充了脑活素和强心剂,收获良多。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注入了新鲜血液。

一、异彩纷呈的专家论道,令人茅塞顿开

周倩院长的《小学教师师德修养与素质提升》使我认识到: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对人类的文明与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教师是社会新人的培育者,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教师本身就是知识技术的创造者,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负有特殊责任。使我对如何成为学生眼中的好老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崔来廷博士的《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与常见法律纠纷处理》,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及宝贵,同时也给我们平时处理日常生活中,学生在学校发生的安全事故提供了更好的解决途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会更加注重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真正做到“生命教育,警钟常鸣”。

袁凤兰教授的《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做“四有”好教师》,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清当今社会的形势,牢固树立起做新时期人民满意教师的信心。我们更加明确新时期好老师的标准,我们更加自觉地树立良好信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扎实学识的思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仁爱之心,力争把自己打造成“四有”教师,进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材。

刘慧瀛教授的《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调适》让我们认识到: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使我们面对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繁琐的杂务以及心理压力,做好自我调适,更好地发挥教学优势。

心理学博士葛操教授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让我们全体参与,身临其境。“大树与松鼠”的热身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学员的积极性,全体学员激情澎湃,寓教于乐,在欢乐的气氛中轻松掌握了知识。“相识训练(滚雪球)”让我们来自全省各地的小学教师互相认识并增进了解。

《发现郑州大学之美》训练,让学员们真正发现了郑大之美:“厚山瀑布”、“眉湖木船”、“天鹅岛”、“启明广场”、“嵩阳书院”、“钟楼广场”等;让我们感受的不仅是自然之美,而且更深地感受到郑州大学的人文之美。郑州大学的美是朴实的美,令人心旷神怡的美,处处充满人文气息,我们会把这些带回学校,激励乡村的学子努力奋进,早日进入郑大,为郑州大学增光添彩。

博士生导师魏宏聚教授的《课堂教学切片诊断:构想与操作》,给我们指明了教学的目标及方向,同时提供了更好的评课标准,对我们今后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二、社会实践,令人眼界大开

参观了郑州大学实验小学,感受着这里的人文关怀,听着优秀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的汇报演讲。除了佩服,也对她们心生敬意。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俯下身子,静下身心,感受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心声。作为老师,我们的对象就是学生,就是孩子,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宽容,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郑州高新区万科城小学的参观考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尽管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经济条件与这所小学相比相差甚远,可是他们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以及教学理念,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自然条件的劣势决定了我们要尽百倍的努力,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生,来改变我们的落后面貌,把我们农村的学校建设得更加美丽。

参观了郑州植物园,使我们对自己家乡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层的了解,身为河南人我们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植物园从格局的规划到整体设计独具匠心,园内风景美不胜收,无异是人们工作之余最好的休闲地。

三、国培感悟,柳暗花明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只有饮不竭之源,驰无穷之路,才能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绝境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10月28日,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国培,我将离开美丽的郑大,奔向工作岗位。我们将把培训期间学到知识,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过去,课本是孩子们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们的课本。社会在高速发展,信息的更新速度让人始料不及,仅仅依靠课本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过去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我们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才有它的实践意义。”我们要让孩子们掌握多种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除了课堂还要掌握网络学习的技术,在世界这个大课堂里遨游。

本次国培,受益匪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加明确了教师工作的方向,增强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坚定信念。与专家、博士、教授们的零距离接触,聆听他们精彩的讲座,耳濡目染地接受教育,思想认识得到提高。每一场讲座都让人从心灵深处受到启发,令人激动,我们一定把激情转化为教学的动力,学以致用,争取做最好的教师。

感悟乡村作文 篇12

《奋斗新征程-2022年全国乡村振兴特别节目》学习心得感悟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贫富差异较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各方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发展是第一要务。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而无论是解决农民就业还是确保群众增收,都都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要实现产业兴旺,首先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通过培育农业品牌、增强科技创新、强化城乡融合,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促进农村产业集聚。

人才振兴是支撑。“人才兴,事业方兴”。发展离不开人,乡村振兴自当不例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解决人的间题。由于受前些年农村发展“钱景”不大的影响,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农村缺人特别是缺少能人的问题,已经成为振兴乡村的制约瓶须。因此,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做好农村人才政策这篇大文章,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建设。既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生カ军。也要广纳懂科技、懂市场、懂法律、懂管理的贤才能人到农村来创新创业,让农村成为贤才能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质专业化乡村振兴队伍,增强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和农村产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文化振兴是灵魂。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人文之美。如果说没有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或是没有乡村文化的同步振兴,那那乡村振兴就失去了真正的灵魂。因此,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抓住乡村文化这一灵魂根本。不仅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推进城乡文化融合,保护并传承好乡村文化,增加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供给,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及其产业。还要打通农村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破解文化服务难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不断提高农村群众在文化成果上的获得感以及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幸福感。

生态振兴是根本。“録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只有实现生态振兴才能体现文明和谐的乡村振兴目标,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振兴,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由于前些年农村环境保护相对滞后,这无疑为农村生态振兴带来了更多的难题,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来解决。必须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改进农业生

产方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持续攻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增加能源供应的良性循探索农村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恒久生命力。

树高千尺源于根深,大厦巍峨靠的是地基坚固,乡村振兴战略让国之基更稳,祖国必须将更加坚实屹立在世界洞东方,让我们信心倍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牵引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番农村力量。

《奋斗新征程-2022年全国乡村振兴特别节目》学习心得感悟2

有句谚语这样说:“人无志向,等于迷途的盲人。”每个志向都对应一条路,而愿望就在路的尽头,如此,人生的旅途才满怀憧憬,精力充沛。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志向,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的小梦汇聚在一起,就是一个“中国梦”,一个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的大梦,要相信,每个人的梦都是大中国天空上璀璨的星星。

“中国梦”,梦想之大,联系着国家民族,是国泰民安、繁荣昌盛;“中国梦”梦想之微,散落到平民百姓,是人民的幸福指数高了、收入日益增多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中国梦”从不间歇。徐霞客研究地理、游遍山川,就是“志在四方”,为人民解开地理之谜;李时珍踏遍千山万水,只为完成《本草纲目》名典,只为行医救人造福百姓,他们的梦为着大中国,为着大中国的百姓,我们也要为中国梦振奋。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更有人为之拼搏,面对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有人梦想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在山区里挥洒青春,践行自己廉价的行医梦。更为现实的比如,某位女士在阿里巴巴发帖,说自己换了多种经营项目,但都以失败告终,马云跟帖:“做生意要用情专一,不能学猴子掰玉米”。我们的中国梦要现实,并且要有恒心、有毅力。

曾经,奥巴马的“美国梦”成为互联网中出现频率的一个词。黑人孩子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与坚持成为全球权力的人。现在,“中国梦”同样鼓舞着中国的孩子,向着强国兴邦的方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给予了我们希望—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年一代理应是国家的未来,梦,就在脚下,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语重心长—青年朋友们,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我们正值青春,应谨遵主席的话,凭借我们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做出贡献,为小梦努力,为大梦忘我。

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经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一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的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袁隆平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引导中国人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如今,他虽然已八旬,仍旧保持着对水稻的热爱,甘于寂寞,潜心研究,他的梦造福了13亿人民,我们的梦或许不像袁隆平那么伟大,但我们的梦汇在一起的力量也足以推动中国走向世界。

青春,因梦想而绚丽,因奋斗而精彩;中国,因青年而勃起,因少年而强大。青春的自信与朝气,让我们踏着梦想的彩云飞向高空。梦想,就在我们的脚下,好男儿志在四方,我们为小梦而奋斗;中国,就在我们的心中,世界向中国挥手,我们为了大梦而勤奋。

《奋斗新征程-2022年全国乡村振兴特别节目》学习心得感悟3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重大任务,为亿万农民描绘了一幅美丽乡村的现代图景。现如今,各个乡村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等角度,推动广大干部群众推动乡村振兴思路更明、干劲十足。

十九大报告中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论述,让我们进一步增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学习十九大精神重在领会重在实践重在落实要做到知行统一,把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一、把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决胜脱贫攻坚的奋斗目标中。领导干部要把脱贫攻坚当做当前的政治、的民生和最紧迫、最坚决的任务,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到脱贫攻坚中,全面抓好脱贫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此次考核任务工作。

二、把十九大精神落实好实践好发挥好。省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县委也制定了贯彻落实方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系统性、长远性和近期目标,要坚定不移把生态保护摆在核心位置,像对待生命一样呵护生态环境,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

三、把十九大精神落实到从严管党治党各项举措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略第一条是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最后一条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做好党和国家事业前提在于党的领导,保障在党的建设,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关键的理念,把抓好党建作为的政绩,全面压实“两个责任”,坚决维护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要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推动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不择不扣贯彻落实,要强化干部管理,持之以恒整风肃纪高压反腐,着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

四、把十九大精神落实到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中。脱贫摘帽需要各乡镇各部门互相配合,一定要早部署早谋划,要趁着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东风,全力以赴、全面动员,亲临一线督促指导攻坚克难解决问题。以一天也不耽误

《奋斗新征程-2022年全国乡村振兴特别节目》学习心得感悟4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对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意义重大。

13亿多中国人中,有着近10亿农民,农村成为了中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关系“幸福百姓”获得感的提升,关涉“美丽乡村”愿景的实现,关乎“乡土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但随着社会变革的急剧转型,三农问题成为了我们心头难以放下的牵挂。“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乡村振兴已刻不容缓,而只有让人们愿意回、回得去、留得下,乡村振兴方有希望。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民必须富,让人们愿意回。乡村若是“梧桐树”,便会引来乡贤游子们这些“金凤凰”,正所谓“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乡村的振兴发展的对“城归”的引力第一要义就植根于农民生活的富足,从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社会治安、养老方面成为农民最为关心最为迫切的问题,只有为农民生活奠定坚实的生活保障,方才能调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农民工返乡,又能够不断促进广袤乡镇百业兴旺,以创业促就业、增收入,从而打开了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乃至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从而又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村必须美,让人们回得去。农村是农民的家,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家能够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改变农村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还农村以“松月夜生凉,风泉满清听”的随意而居是游子们的虔诚向往。而当农药化肥的使用污染了块块土地;当生活垃圾玷污了弯弯清泉;当秸秆焚烧污浊了朗朗晴空,乡村的土壤、水体、大气的污染直接影响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何谈夯实返乡回归之基?失去了乡村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质、安全的食品,乡村振兴就失去了游子们的青睐,就失去了永续利用的战略资源,何谈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才是乡村振兴的依托。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业必须强,让人们留得下。兴业致富是许多人逐梦的源动力,而守业安居则是广大农业经营者的定心丸。乡村留得住人才是乡村持续振兴发展的应有之义,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让“城归”留下创业守业的必由之路。当农业搭上“旅游+”的快车,乡村旅游便为乡村提供了“重塑”与“再生”的机会。随着旅游需求的多元,宁静致远,田园丹青的乡村旅游因其特有的魅力成为人们新的选择,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经济迈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将会有更大作为、更大担当,方能不断填充着乡村振兴的底色。

缘木求鱼不可取,竭泽而渔不可行。全民期待“美丽乡村”的今天,用富民之美给村民一个富足的生活条件,用生态之美给游子一个身心休憩的家园,用强业之美给城归一个勃勃发展的生机,只有走上富民、村美、强业的多赢之路,才会实现乡村宜居安康的振兴之梦。

《奋斗新征程-2022年全国乡村振兴特别节目》学习心得感悟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我认为建设美丽乡村始终都离不开文化。

文化是生态宜居的守护者。习近平总书记说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看的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的青山绿水是我们耐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遵循自然法则而生存。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生态文明观,让人们懂得“仁民爱物”,发自内心崇尚自然,珍惜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守护住我们的青山绿水。

“乡愁”对于乡村来说是对乡土文脉和故土文化的记忆。乡愁可能是一棵长在村头的古树,可能是一间破旧的祠堂,可能是一出家乡的戏曲,还可能只是一位儿时的玩伴。这就需要加强对遗址遗迹、宗族祠堂、田野文物的开发保护,传承乡村文脉,让村民在精神上有归属感。让更多乡贤回到故土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建设美丽乡村。

文化是产业兴旺的金钥匙。乡村产业无论是农业还是第三产业,都需要注入文化内涵,否则就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平利是女娲故里,中国名茶之乡。当我们的茶饮产业注入文化内涵,整合品牌力量,平利的绞股蓝和绿茶也会像西湖龙井、武夷山大红袍一样名扬四海。到那时,我们卖的就不仅仅是茶而是健康和文化。

谈到乡村振兴就会想到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的持续蓬勃发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一个地方的历史积淀、气候环境、风土人情、饮食起居,风俗习惯等等构成了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而这种文化带给人们的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精神体验。譬如,有人喜欢“大漠孤烟直”的苍凉,有人喜欢“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本地的地域文化,让每一个来平利旅游的客人感受到这片土地与众不同的魅力。

文化是乡风文明的约束力。“仁义礼智信、诚孝检勤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乡村振兴中,如果我们充分发掘乡规民约、族谱家训这些道德资源,发挥身边榜样的力量。让向善向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引领道德、淳化民风,那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邻里和睦”等等都会成为村民发自内心的尊崇。

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乡村文体活动质量,让广大村民在丰富的文化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上一篇:5s管理竞赛制度下一篇:教务党支部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