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精选8篇)
雅安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篇1
市林业局完成《雅安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初稿)》编制
工作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市林业局 发布日期:2010-10-8
近期,市林业局组织编制完成了《雅安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初稿)》。“规划”简要回顾了“十一五”全市林业建设取得的成就:一是森林面积、蓄积实现“双增长”。林业用地、有林地、蓄积量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6.32万公顷、10.46万公顷、89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5.6%,增加6.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二是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丰富。三是生态建设扎实推进, 森林保护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稳步增长,森林质量有所改善。四是林业产业摆脱低谷徘徊局面,进入快速发展。林业总产值“十五”末期的2005年仅为8亿元,2009年已达36.3亿元,实现年均46%以上的高速增长。五是林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民生改善迈出实质性步伐。六是林业改革向纵深推进,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主业辅业全部分离;林业职工身份全员进行了置换。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展开,配套改革全面启动。七是林业投资大幅度增加,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取得新突破。同时,“规划”也对林业发展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一是林业的地位空前提高。二是生态建设任重道远。三是林业产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四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问题,为林区基础设施和民生的进一步改善提供了保障。
“规划”明确了全市“十二五”林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有效保护和恢复天然林资源、天然湿地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深入推进退耕还林和荒山绿化,全面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切实抓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努力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积极促进林业健康发展。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一批优质高产木竹原料林、经果林及林木种苗花卉基地,基本满足林产加工企业和人民生活对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组建一批大型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竞争实力较强的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建成一批功能齐全、特色浓郁、富有影响力、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生态旅游精品。到2015年,力争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8%以上,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初步形成产业产品结构合理,区域优势明显,主导产业突出,竞争实力较强的新型林业产业体系,林业年总产值突破100亿元,林业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为25∶50∶25,初步形成产业结构合理、区域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林业产业体系。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农村人均从林业第一产业获得收入2200元/年。为实现雅安山川秀美、人与自然
和谐、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建设重点是:一是深入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二是大力促进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三是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四是进一步改善林区民生。五是积极探索参与碳汇交易。六是进一步强化管理,深化改革。
“规划”提出了需进行的重大改革及政策需求:一是加大对公益林保护的投资力度,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二是充分合理开发森林资源,使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形成良性循环。三是继续维持现有育林基金征收政策。
“规划”投资估算为:发展总投资12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5亿元,占总投资的12.5%;第二产业投资60亿元,占总投资的50%;第三产业投资45亿元,占总投资的37.5%。“规划”提出了确完成总结的保障措施:一是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二是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三是坚持科技兴林。四是坚持依法治林。五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雅安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篇2
1.1 森林资源培育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 东乡县以“既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青山”为目标, 坚持科学规划、生态效益优先、培育与利用相结合、科技先行等4个原则, 通过实施“一大四小”、退耕还林、长防林造林等工程, 林业建设效果卓著, 5年间共完成造林12300hm2, 年均新增2460hm2;活立木蓄积由108.2万m3增至119.2万m3, 年均增长2.2万m3。东乡县水土流失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进入了治理与破坏相持的新阶段。
1.2 森林资源保护呈现好势头
近年来,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狠抓“一大四小”、退耕还林、长防林、封山育林等生态工程建设, 全县人工林面积逐年扩大, 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1.3 森林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
一是加大马尾松毛虫的治理力度;二是强化管理, 科学防治;三是严抓植物检疫。
1.4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结束
全县已明晰产权面积61200hm2, 参与林改户数41026户, 集体林地分山到户率66.16%, 分户登记率96.2%, 户均持证1.34本。
2 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体系还不完善。东乡县自然生态环境仍很脆弱, 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体系还不完善;林业基础设施较薄弱。林业科研、林木种苗、林业推广还不能适应新形式下的发展需求。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林业科技推广、森林资源监测等体系建设不够完善;林业投入力度不够。国家对林业的投入虽然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其增幅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及林业建设的需要相比不相适应, 林业投资总量满足不了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业务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
3“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
3.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指导, 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性发展道路。
3.2 遵循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处理好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和合理利用;坚持优化环境、分类经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 进一步改善全县生态环境;坚持综合开发与集约经营相结合的原则。资源培育、利用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与发展山区经济相结合;坚持科技兴林、依法治林原则。以科技促资源增长, 推进林业产业发展。
4 发展目标
全县林地面积由“十一五”末的43626.67hm2, 增加到59900hm2 (其中防护林26033.33hm2, 用材林29466.67hm2, 经济林4400hm2) ;全县活立木蓄积量由“十一五”末的119.2万m3, 增加到180万m3;森林覆盖率在“十一五”末36.4%的基础上, 提高到41.3%, 林木绿化率达到45%;林业总产值达到2亿元。
5 工作重点
5.1 森林资源培育
实现林业“十二五”规划及中长期规划任务目标, 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一大四小、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林业重点工程, 抓好宜林荒山、道渠两旁、城乡及村镇周围的绿化, 努力实现全面绿化;加快推进林业结构调整, 努力建设好经济林、花卉苗木基地, 适地发展用材林;建设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加快林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 调动社会各方面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5.2 森林资源保护
进一步完善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和森林病虫害监控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火灾、病虫害情况的预测预报制度,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的方针, 把森林火灾及病虫害对林木造成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确保森林健康发展。
5.3 森林资源管理
一是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 抓好业务培训, 提高执法水平;二是抓好林业普法教育, 提高全县人民知法、懂法、守法意识;三是强化采伐限额管理、木材流通管理, 加强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四是加强封山育林, 严格执行林地管理办法, 严格实行限额管理;五是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 规范公益林管理流程, 保护好森林资源。
5.4 林业产业化发展
以“山上要绿起来, 林业要活起来, 林农要富起来, 生态要好起来”为准绳,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 坚持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的原则, 搞活经营机制, 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经营效益。
6 保障措施
雅安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篇3
关键词:三门峡市;林业、园林局;基础条件建设;规划
中图分类号:F31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234-2
1 科技基础条件现状
(1)全市林业和园林系统,科技研究与开发机构只有三个——市林业工作总站、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各自开展了园林植物引种、林木新品种繁育、林木种苗良种化体系研究、名优品种生产技术规程、病虫害防治等等工作。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科研机构拥有了一批苗木繁育基础设施,收集整理了一定数量的观测资料和文献,鉴定、保存了一定数量的林木种质资源和各类标本材料。目前正在搞局域网建设。
(2)科技队伍齐全,全市科技活动机构人员103人,其中拥有高中初级职称技术人员57人,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基本齐全,先后开展完成市级科技成果20多项。
(3)拥有科研室所办公场所约1200m2,办公设施齐全,具备基本的信息化设备,但人均拥有量较低。专业研究室缺乏。
(4)人才队伍面临断层,仪器设备严重缺乏,缺乏必要的试验场圃和专业设备。三门峡市没有组培室,植物标本室、缺乏经济林果树种的采穗圃、良种基地和品种资源圃等等,乡土园林植物的数据库没有,新优经济林果树的科技开发和推广缺乏资金和动力。
(5)很多基础条件的建设由于投入少,一直没有开展。如林业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和保存利用,需要低温库收藏或常温库保存树木种质,或者设立采穗圃,优良苗木种子园,并建立相应的种质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但我市目前还没有。在科技文献资源方面,馆藏林业和园林方面的文献资源总量不足1391册,馆藏图书寥寥,缺乏各类数据库。
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条块分割、单位所有,行业封闭,缺乏共享机制及政策,利用率低,分散重复、资源浪费的现象十分突出。
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滞后与薄弱,导致有地方特色的深度研究课题难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关键技术难以突破,科研层次停留在观测、借鉴和实用技术等层面,制约全市林业和园林业的创新和发展水平。
2 规划编制思路
2.1 规划目标
围绕三门峡市建设林业大市、林业和园林强市的目标,引导和支撑林业和园林业的特色优势,提升林业和园林在经济发展的地位和比重,形成在黄河金三角地区中独具的核心优势和竞争力。
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要创新发展,要在包括新优植物材料、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技术、节水、集水、雨洪利用等节水技术、园林新技术新材料上有突破,在野生花卉引种栽培和繁殖推广应用上有突破,在核桃产业体系的发展上有系统的突破,在林产品(核桃、大枣、花椒、仁用杏、黄连木、文冠果)深加工、林农复合经营的技术和模式上有突破,在科技信息传播、科技成果市场转化上有突破。
2.2 规划原则
(1)体现特色,突出特点。按照我市资源的特色,依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重点突出优先构建核桃产业、园林节水技术、新优乡土林木花木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等。
(2)突出共享,制度先行。
(3)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4)政府主导,多方共建。
2.3 规划实施步骤
(1)宣传试点阶段(2011-2012年)
加大林业和园林科技基础平台的宣传力度,形成共识。选择试点,重点扶持,建立示范性、开放型、服务型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2)整体实施阶段(2012-2015年)
全面实施项目,基本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框架,建成运营通畅、服务规范、高效并与省内院校和国家级科研机构对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基础平台,形成规范、开放、共享、安全的服务与管理体系,初步锻炼培养出一批专业人才队伍。
(3)反馈提高阶段(2015年)
对实施结果进行系统的绩效评估,不断总结经验并协作提高运营水平。
2.4 规划主要任务和内容
2.4.1 规划主要任务
(1)构建和完善基础设施保障系统。基于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现有的种子圃、示范园、野生林木花卉资源、观测数据、文献资料等进行数字整合、重组和优化,新建不同类型研究基地,构建网络共享平台,加快实现资源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标准化,形成适当集中与适度分布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格局。
(2)建立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突出共建共享的主旨,制定、完善与平台建设相适应的技术标准、规则、规范,明确平台建设中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和完善平台使用管理办法和平台评估监管办法,推进共享方式的创新,创造资源公平使用的制度环境。
(3)提高专业人才与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专业人员考核评价制度,充实一批对基础设施能精巧维护、开发、操作,具有共享意识的技术支撑服务人员,关注一线操作人员的工作和进步,凝聚不同层次的科技人才,建立一支专门从事科技基础条件运营与技术支撑的人才队伍。
2.4.2 规划内容与投资估算
(1)2011-2012年实施与省市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主要仪器设备、基地设施、数据库共享及专业协作网建设。
借助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实现省市内高端仪器的成果、数据互联共享、农林科研基地的适地共用,并与国内外网络顺畅连通。建立相应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仓库、地理信息系统、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可视化数据挖掘、工作流管理与多媒体数据库)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同时,制定相应的共建、共享、协作机制的保障制度、措施和办法。
需网络计算机和技术协作费40万元。
(2)2011-2012年实施建设和完善三门峡市林业科技服务信息网,引导林农、林企和科研单位在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根据有关的数据分类编码标准、数据库设计规范、数据质量与质量控制标准、数据交换与数据安全标准等五个数据标准规范,建立市级林业和园林科技数据库,对所有数据能够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化采集、处理分析、传输分发、自动或半自动智能决策,可直接提供或获得便利的信息服务,建成覆盖全市的林业科技信息资源服务网络和知识系统,广泛提供专业化、知识化、一站式信息服务。
需网络计算机和技术协作费20万元。
(3)三门峡市林业生物物种资源主要是树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科学利用(引种、繁育和推广应用)建设。
2012年通过增设以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替代资源研究为主的采穗圃(核桃、黄连木、文冠果、樱桃)、种子圃、树木园、野生花卉园、林业科技示范园等研究试验基地与服务林业生态省建设的繁育推广基地,增装低温库、添置测试检测仪器、健全运营管理体系。2014年全面完成三门峡市主要树木种质资源库建设任务,与国家和省种质资源库相通相连,建立种质资源数据信息检索查询系统,逐步形成信息共享中心。
同时开展经济林种质资源搜集、保存与利用研究;2011-2014年开展文冠果和黄连木良种快繁技术;2011年-2013年开展黄连木综合开发技术;2012年开展地被类植物优良无性系开发技术;2013年开展新优花卉新品种栽培繁育技术;2014年开展特色花卉产业开发技术;2014年开展速生、优质、高产、抗逆强的林木新品种的试验推广。
以上各項目作为林业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首要内容,需资金(包括圃地租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人员工资、标本制作等等)720万元。
(4)三门峡市林业资源数据库、土壤资源数据库。
建立林地土壤标本实物陈列馆及市级土壤资源数据库,整合在研项目数以及最近5年的土壤分析数据及河南省土肥网数据,实现土壤资源数字化管理。
当前重点开展林业动植物资源数据库建设,森林资源动态更新预测模型技术;基于网络技术的林业资源信息共享服务技术。
2015年开始实施,需资金70万元。
(5)豫西地区野生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利用。
在三门峡地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调查的基础上,筛选、编制野生植物名录(含野生花卉名录)与视频资料,建立三门峡区野生植物数据库。
2016年开始实施,需资金160万元(含野外台站建设)。
(6)数字化工程建设。
紧跟互联网发展趋势,与国家省市同步实施行业数字化工程建设,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性能网络平台和应用系统开发平台,提高数字化水平。
2013年实施,2015完成,主要是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和参加国际交流。预算费用150万元
(7)林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的公共服务系统建设。
建立林业和园林科技信息网络,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推广示范基地等设施;推动县乡林业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专业化的覆盖县乡村的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基地;选择有合作共享基础的科研院所,协作开展黄连木、文冠果、黄土半干旱区造林等的开发、测试和实验;逐步形成社会化、网络化技术服务体系,实现信息的共享。
2011-2012年实施完成县乡标准化林站的建设和人员培训、研究试验与示范基地的选择和建设。需资金180万元(含林站改扩建和信息化设备购置费)。
(8)核桃产业科技支撑与服务体系建设。
调查研究总结卢氏、灵宝发展核桃产业、苹果产业的综合经验和民间技术成果,统合民间技术人才和专家队伍组建核桃产业专家顾问团,搭建市县乡核桃产业技术、管理、科研推广、技术培训等的服务体系和核桃的采穗、嫁接、繁育、生产管理等的服务团队,建设核桃种子圃、采穗圃、核桃科技示范园、核桃加工基地等核桃产业人员培训基地,开展高产丰产核桃的适生良种优选与技术集成示范、核桃精深加工及先进配套装备研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实施品种良种化、良种区域化、区域规模化、规模标准化、加工国际化、销售品牌化,做大做强核桃产业。
2011年开始实施,2013年完成,需资金(主要是会议费、培训费、考察费和多媒体制作费)65万元。
3 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实施的保障机制和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组织措施。
(2)落实法规体系,强化制度创新。
(3)科技基础条件的建设实施验收评估。
各个项目的组织实施要设立项目组,实施项目法人负责制或课题组责任制等方式,严格资金管理和质量管理。主管局委要加强对项目的跟踪和评估监测,开展立项评估、预算评估、验收评估,绩效评估和考核,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规范化、科学化地顺利实施。
(4)积极争取对科技基础条件的投资。
(5)在行业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雅安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篇4
发 展 规 划
“十二五”(2011-2015)时期是我市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不断开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新局面,崛起为长三角北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二五”规划为指导,我市以淮安市“十二五”总体规划为依据,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把握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提出我市“十二五”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主要成就
“十一五”(2006-2010)是我市人民群众收入提高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也是民生状况显著改善,特别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建设取得巨大进展的五年。五年里,国家和省市的积极就业政策得到落实,城乡统筹就业全面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初显成效;社会保障体系框架进一步形成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年提高;财政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保险基金运作平稳,结余稳步增长;在企业改制力度加大、经济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劳动者的权益维护得到高度重视
-1-
和加强,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改善。扩大就业和控制失业继续被列入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市共实现新增就业35.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1万人,帮扶困难群体再就业3.6万人。被征地农民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冲击,城镇登记失业率维持在3.0%左右的较低水平。就业结构进一步改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28.3:31.8:40.0,与“十五”期末相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12.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增加14.3 和2.9个百分点。非公经济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达到64.14万人,比“十五”期末增加44.06万人。创业成为就业新增长极,扶持城乡群众创业7.6万人,其中农民创业3.9万人,劳动部门发放创业小额贴息贷款1.6亿元,惠及0.86万人。城乡就业更加统筹,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5万人,转移就业总量达到161.8万人,农民务工性收入年递增9%以上。
(二)职业培训快速发展,劳动者素质发生积极变化。进一-2-
步健全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体系,职业培训事业取得较快发展。全市完成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6.9 万人,创业培训2.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5.4万人。加快了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到“十一五”末,全市技术工人总量达到25.5万人,比“十五”末增长了36%,其中,高技能人才占到2.7万人,比“十五”末增长170 %。技工教育成效显著,全市技工院校在校生规模达0.95万人,应届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97%以上,办学实力和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建成省级重点技师学院1所,省技师学院1所,省级重点技校3所。定期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成为开辟、挖掘培养技能人才的新渠道。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扩大了职业技能鉴定覆盖范围,鉴定人数达到了18.7万人,有16.6 万人取得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三)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覆盖范围扩大到城乡各类用人单位,参保对象覆盖到了全体劳动者。实施“万人助保”工程,全国首创“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社保经办”的助保新模式,破解了困难群众接续养老保险难题。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和结算方式“差改全”取得重大进展。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为基
-3-
金筹集方式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进一步巩固。城镇居民医保制度从零起步,迅速发展,参保率达到95%以上,待遇水平稳步提高。以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为重点,农民工被纳入城镇社保体系。生育保险政策积极调整,个人生育医疗费用基本实现零负担。通过加大专项审计、稽核和监察力度,严格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建立了行政监督、内部审计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确保了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转。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参保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分别达到54.76万人、62.6万人、47.51万人、34.8万人、29.4万人,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了20万人,22.9万人,8.61万人,17.1万人,11.7万人;基金收支规模大幅增加,运行质量明显改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基金分别结余19.1亿元、6.6亿元、3.26亿元、0.81亿元、0.79亿元;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月基本养老金为 1195元,比“十五”期末增加546元;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13.79万名退休人员被纳入社会化管理;5.34万名被征地农民享受基本生活保障;148.49万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稳定在 98%以上。
-4-
(四)劳动关系调整机制逐步健全,劳动关系总体保持了和谐稳定。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顺利推进,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十一五”末,全市劳动合同备案人数达到25.53万人,集体合同审查达1700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劳动关系正常调整机制逐步形成。开展了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履行社会责任”星级企业活动,全市有883家企业被评定为星级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建立了最低工资保障、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深入进行,职工工资水平逐年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5%,80%以上的企业实行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700余户企业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全市三次依法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保障了劳动者基本生活,稳步提高劳动者收入。
(五)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大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十一五”期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14.32万份,有效地维护了劳动
-5-
者的合法权益。劳动保障监察实现网格化管理、网络化运行。以乡镇(街道)为一级网格,村(居)为二级网格,形成了覆盖市、县(区)的两级监察工作体系,全市 “网格化” 监察覆盖率100%。实现和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网上监察和全程动态监管,全市劳动保障“网络化”监察覆盖达到率100%。劳动争议仲裁实体化建设取得重要突破,成立苏北首家市级劳动争议仲裁院。县(区)劳动争议仲裁实体化建设稳步推进,仲裁院建成比率达100%。全市劳动争议仲裁当期结案率达到95%以上,调解率达到82%以上。
(六)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基层平台和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市场就业的主渠道地位进一步巩固,建成一座四星级人力资源市场。积极推进了社会保险经办模式改革,建立社会保险数据中心;改革了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模式,成立市本级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实现征缴基数统一、征缴方式统一、征缴管理统一。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进一步健全,全市15个街道、149个社区、128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机构,充分就业社区超过80%,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在社区全面开展。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进一步向乡(镇)、村延伸,100%的县(区)建立了农民创业指导中心,100%的乡镇建立了农民创业指导站,村村配备了就业信息员。劳动保-6-
障协理员队伍实现有效整合,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持证上岗率达90%,就业、医保、退管、监察服务全面进入社区。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金保工程”成功上线,就业和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实现了全程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淮安劳动保障网”以及就业、养老、医疗等专项服务网站顺利建成,网上办事和服务项目不断增加,12333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开通运行,办话量快速增长。
二、“十二五”期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淮安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奋进的重要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新的形势。
(一)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出新要求。“十二五”期间,淮安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加快富民作为着力点,实现淮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全面达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就业、社会保障、劳动者权益和收入分配,涉及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事关经济良性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加快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淮安”的重要途径。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富民优先,把扩大就业、鼓励创业作为首要目标,积极探索
-7-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切实解决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破除不合时宜的体制障碍,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向农村延伸,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二)经济结构转变给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带来新要求。“十二五”期间,淮安将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推进“五大建设”为抓手,以发展千亿元产业为龙头,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必须应对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目前我市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总量偏低,需求缺口较大。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市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总量将增长20%左右,按照每年培养4.5万名技能型后备人才测算,供应缺口在1万人左右。
(三)老龄化给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带来新要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是从传统产业分流出来的大龄、低技能人员和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被征地农民。除一部分人属本人无就业愿望之外,多数由于本人就业竞争力偏低等综合因素而长期-8-
失业,成为就业的困难群体和特定的城镇贫困阶层。由于老龄化程度提高,人口预期寿命延长以及保障水平的提高,将直接导致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支出增加,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和平稳运行带来较大压力。
三、“十二五”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动包容性增长为理念,以“实现群众幸福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为追求,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充分就业和全民共享社保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实现就业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稳步提高待遇水平;加快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淮安 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
到“十二五”末,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自主创业将成为重要就业增长极,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更加明显。社会保障将更加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水
-9-
平显著提高。劳动关系将更加和谐,各方面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主要指标:
1.就业和培训方面:
全市实现新增就业20万人,农村适龄劳动力转移就业25万人;扶持城乡创业8.4万人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5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8 万人,占技能型人才30 %,其中技师、高级技师1.5 万人,基本形成一支以技师、高级技师为骨干,中、高级工为主体的技能型人才队伍。
2.社会保障方面:
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到“十二五”末,参保人数达到68万人;到2015年当年征收总量达到27亿元,比2010年增长 36%。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基础养老金发放达100%。
失业保险:“十二五”期间,全市征收失业保险基金4.9亿元以上,期末覆盖面达到99%。
医疗保险:“十二五”期间,全市征收医疗保险基金(含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35亿元,职工医保期末覆盖面达到95%,城市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
-10-
工伤保险:“十二五”期间,全市征收工伤保险基金2.25亿元,期末覆盖面达到90%。
生育保险:“十二五”期间,全市征收生育保险基金1.25亿元,期末覆盖面达到90%。
3.劳动关系方面:
“十二五”期间,全面实现各类用人单位实行规范的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以上。全面完成劳动仲裁实体化建设。
4.公共服务方面:
积极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体制创新,加快建立一体化、全方位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以一卡(社会保障卡)、一号(“12333”劳动保障咨询电话)、一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为重点,加快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实现业务流程进一步规范和优化,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100%,其中社区管理率达95%。
(三)重点任务
1.加快城乡统筹,促进社会充分就业。继续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并举的就业发展
-11-
战略,促进社会充分就业;进一步贯彻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在基本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加快推进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融合,形成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大力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实现总量就业向素质就业的转变,优化创业服务,改进创业政策,提高创业带动就业比率,2012年底前,建成省级创业型城市;加强失业调控,逐步建立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的联动机制。
2.加强职业培训,优化技能型人才结构。进一步扩大职业培训规模,着力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新技师培养为龙头,重点在市政府重点推进的千亿元级制造业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职业中,加快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规模较大、素质优良、专业齐全、梯次合理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并形成面向市场、运行有序、管理高效、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型人才评价的制度框架、政策体系。
3.打造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并-12-
完善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居民、互通衔接,资金多渠道、运行规范化、信息网络化、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4.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稳步提高职工收入。逐步完善劳动关系法律、法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具有淮安特色的劳动关系主体自主协商、政府依法调整的新型体制,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关系调解体系,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效能,促进劳动关系稳定。加强工资宏观调控,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建立以工资协商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职工收入正常增长的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四、“十二五”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把促进充分就业摆在第一位,推动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双赢
1、继续实施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并举的战略。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推进调结构、转方式,将产业转型和扶持民营经济和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不断改善就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容量。积极营造引导创业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拓展就业空间。综合采取“本
-13-
地挖潜、周边吸引、外埠引进”等举措,积极解决大企业缺工问题。
2、继续全面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培训补贴、就业援助等积极就业政策,进一步扩大政策享受对象范围,简化程序,降低门槛,建立有效推动政策落实的执行机制,使政策更具操作性和普惠性,更好的发挥政策促进就业的作用。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村、中小企业、非公企业就业;进一步优化高校毕业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3、进一步加大创业引导扶持力度。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设立创业引导资金,壮大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加大对创业实体的扶持力度。有机整合创业培训、项目开发、项目推介、开业指导、贷款融资、就业补贴和后续跟踪等创业服务环节,提高创业服务水平,促进服务资源与创业群众的有效对接,提高创业小企业生存率。争创省级、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全面优化创业环境。
4、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和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工作,引导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合理有序流动。健全城乡就业管理服务平台和网络,全面清理针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14-
建立城乡劳动力就业的公平竞争、同工同酬、同等待遇制度,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
5、多措并举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帮助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引导高校毕业生把自身的发展与社会要求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要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稳定高校毕业生劳动关系。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完善创业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对困难家庭、城乡低保家庭高校毕业生和残疾高校毕业生建立“挂钩”帮扶工作机制,实行托底安置就业。
6、完善就业援助活动机制。建立健全针对城乡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长效机制,拓宽公益性岗位认定范围,落实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更多吸纳就业困难群体。继续开展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活动,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成功率和就业稳定率,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7、大力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估制度体系,健全技能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机制,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深入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发展,加大招生力度,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15-
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创新企业技能才评价机制,加强职业资格认证服务,开展鉴定机构质量检查和评估,促进全市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规范化。建设高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鉴定的核心功能。
(二)强化扩面征缴,完善保障体系
1、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统筹抓好养老保险扩面工作,重点推进园区企业、商贸、饮食服务企业、私营企业职工和进城农民工参保。建立缴费年限与待遇享受相挂钩的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各类人员及早参保、持续参保。深入实施“万人康乐工程”,以提高社区管理率、档案接收率、免费体检率为抓手,提升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积极出台全市异地居住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办法。深化“万人助保工程”,进一步完善助保政策,筹措助保资金,扩大弱势群体享受助保的覆盖面。贯彻落实省级统筹和跨市、跨省转移接续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细化操作办法,夯实养老保险工作基础,规范养老保险业务流程。加快统筹城乡养老保障步伐,全面贯彻实施江苏省新农保制度,提高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扩大新型农保参保覆盖面。健全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维护好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和社会保险权益。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金社会化-16-
发放和养老保险费缴拨“差改全”。探索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居民养老保险、新农保制度间转接方案。
2、完善医疗保险体系,提高医保待遇水平。降低参保人员支付比例,扩大个人帐户支付范围,逐步提高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和报销比例。积极探索门诊统筹工作,研究措施解决门诊负担过重的问题。提高医保监管水平,落实好定点医师制度、基本药物制度、驻医院代表制度等工作制度,加强对医保药物采购、定点医师用药的监管。完善病种分值结算机制,加强医疗保险支付稽核。规范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的资格和协议标准,全面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信用等级评定制度。稳步推进医保市级统筹,探索医保支付异地结算办法,2011年底前清河区、清浦区参保人员纳入市直医保信息管理系统,2015年之前完成省内异地结算工作。
3、有效发挥失业保险制度功能。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金申领办法,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做好工业园区企业、个体工商户雇工的扩面,研究灵活就业人员的参加失业保险等相关问题。加快实现失业保险市级统筹。按部、省规定,积极开展适当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和促进再就业功能。
-17-
4.进一步发展完善工伤和生育保险。推进农民工“平安计划二期”行动,以高风险企业和农民工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伤保险扩面,将城乡各类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强化积极的工伤保险政策,切实推行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工作机制,实行工伤保险浮动费率,完善规范有序的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制度。出台事业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办法,将生育保险向事业单位拓展。拓宽生育保险保障功能,提高报销比例,推动实现生育费用个人零自付。
5.加强基金征缴管理,建立全方位的基金监督体系。严格执行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申报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强化社会保险稽核和执法监察,做到应收尽收;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专门监督、社会监督、内部控制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支付、管理和运营的全程监督;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机制,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制度,规范社会保险待遇支付,堵塞基金漏洞,严防基金流失;定期向社会公布社保基金收支、管理情况,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
(三)规范执法行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积极推进各类企业特别是-18-
非公有制企业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继续推行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构建市、县劳动关系三方协调网络,更好地发挥三方协调机制在解决劳动关系领域突出矛盾方面的重要作用。健全劳动关系协调体系建设,推进劳动关系协调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广泛建立基层劳动关系协调组织。
2、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劳动、资本、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的办法,健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逐步建立完善以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为基础,工资指导线和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等信息服务制度为主体的工资收入分配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工资分配体制,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对工资分配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大力推进集体协商决定工资办法,逐步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以劳动合同和集体协商决定工资的机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从业人员工资收入,使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3、健全和谐劳动关系监管体系,继续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依法及时处理各类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强化依法行
-19-
政和制度建设。围绕权益维护的重点和难点,采取日常巡视检查、举报专查、书面审查和专项检查等办法,扩大劳动保障监察覆盖面。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体系,健全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的监察工作网络。进一步加强监察机构队伍建设,按照劳动保障监察员与劳动者1:10000的比例,逐步充实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力量。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基层执法力量和执法条件,完善监察信息系统,整合信息资源,开发电子地图信息系统,探索建立劳动关系预警预测风险管理系统,提高监察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4、完善劳动保障诚信体系,推进劳动保障诚信建设。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诚信宣传和培育力度,积极倡导用人单位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引导劳动者提高自己的诚信度。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制度体系,源头降低劳资纠纷发生。突出和谐劳动关系维权体系,有针对性开展维权执法活动。着力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及时有效地处理劳动保障重大违法案件,妥善处理劳动保障群体性突发事件,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减少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5、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建设,完善劳动关系调解体系。依法、及时处理好各类劳动争议,把“调解为主、预防为主”的-20-
原则贯穿于劳动争议处理的全过程,构建企业内部调解、区域性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相结合的调处工作体系。完善县区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强化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全面提升仲裁员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县(区)、乡镇(街道)、企业三级劳资纠纷调解网络,把劳动争议纠纷化解在基层;积极开展劳资纠纷排查工作,建立健全劳动争议预警机制;建立劳动争议信息沟通反馈工作制、重大劳动争议纠纷案件联动处理制度、联合培训制度,保障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四)积极做好农民工工作
1、切实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开创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新模式,尝试开展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进入职业院校接受一定期限的技能培训,重点培养工作技能适合地方产业需要的农民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
2、着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大对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和参加社会保险的监督检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建立农民维权举报绿色通道,依法严厉查处用人单位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和保障机制,依法打击恶意欠薪行为。做好农民工医疗卫生服务、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等工作,保障农民工职业卫生和生产安全。
-21-
3、进一步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完善农民就业创业调查体系,加强劳动力资源调查,准确掌握全市可转移和有创业意愿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制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的针对性措施;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为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创造更多机会;完善农民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和培训体系,整合全市教育培训资源,形成农民转移就业大培训格局,加大农民创业培训力度,提升农民创业能力;完善农民创业跟踪扶持体系,推进农民创业孵化工程,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和村级创业点建设,为农民创业提供场地支持,形成农民创业集聚地和孵化地;完善农民创业的支持服务体系,各类公益性创业服务平台免费向农民开放,加大农民创业小额贷款扶持力度,解决农民创业资金难题。
(五)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1.大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通过资源整合和政策支持,完善覆盖城乡劳动者的以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为主要内容的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巩固和发展公共职介机构,支持并规范各类专业职介机构,为求职者全面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就业信息和职业中介服务。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规范劳动者求职、用人单位招用和职业中介行为,打击劳动力市场中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22-
2.大力加强社区平台公共服务。进一步理顺市、区、街道(镇)、社区四级管理服务网络,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劳动保障工作重心下移。以劳动保障数据中心为依托,大力建设统一的社区公共服务窗口,推行“一站式”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3.大力加强信息服务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金保”工程,建立从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统一资源数据库,实现“同人同城同库”,将数据中心建设成为支撑劳动保障各项业务开展的数据平台、网络平台、应用平台和信息安全平台,逐步实现社会保险、劳动就业网上申报、网上缴费、网上职介、网上查询等一系列服务功能。建设并完善市12333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对劳动保障各项政策和服务对象个人信息提供统一的电话咨询服务。发行统一的社会保障卡,满足劳动者支付、结算社会保险和享受相关就业服务的功能。提供“一线通呼叫,一卡通应用,一机通自助,一网式办事”的便民服务。探索建立劳动保障统计调查制度,推行在地统计,加强统计监督。
4.实现退休人员管理社会化。将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会化管理,深入实施万人康乐工程,加大退休人员免费体检力度。积极探索城乡一体的退管服务模式,将退管服务向农村延伸。
-23-
五、“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能力建设
(一)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建立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保障法制体系,形成法制统一、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执法严格、服务大局的依法行政机制。推进劳动保障普法工作制度化,建立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普法轮训制度,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的普法教育;加强劳动保障立法,重点研究制定保障困难群体利益、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规范劳动保障行政执法,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大力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强化行政复议,建立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二)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金保工程就业管理服务子系统,社会保险管理信息子系统建设,同时,为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劳动保障各项业务工作的全覆盖。在现有业务专网覆盖范围的基础上,将网络延伸到乡、镇,逐步实现市、区(县)、街道(社区)和乡镇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机构网络应用的全覆盖。同时实现与财政、审计、银行等政府相关部门业务系统的横向网络联接和信息交换。对劳动保障政府网站进行改版升级;积极推进统一的单位及个人信息查询和网上业务经办系统建设;扩展电话咨询服务系统的服务功-24-
能。搭建集多种接入方式和服务手段、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劳动保障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整合金保工程社会保险信息子系统和就业管理信息子系统,建立统一的个人、单位基本信息库,实现“同人、同城、同库”;搭建统一的技术支持平台,实现劳动保障各项业务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流程衔接,形成各业务部门紧密配合、分工协作协同办理的工作机制。积极有序地推进社会保障卡的发行和应用,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为契机,按照国家和省劳动保障部门的统一要求,制定我市社会保障卡总体建设规划,建设社会保障卡管理系统,统一制发社会保障卡,推进其在办理劳动保障各项业务的应用。
(三)劳动保障机构和队伍能力建设。建立职责明确、上下顺畅、运作协调的组织体系,建立精简、效能与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队伍。进一步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不断改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干部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干部队伍,为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制定和施行就业领域、社会保障领域主要工作领域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推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升信息化水平。
-25-
实现就业工作、社会保障工作的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改进、优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立以面向企业和参保对象为端口的统一征缴及管理服务机制,实现一体化的经办服务和社会化管理服务;建立以基金流转全过程为内容的基金管理和监督体系,实现对社会保险基金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以统一标准、信息化系统为支撑的信息化工作体系,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高效便捷。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仲裁、信访等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在全市县(区)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全部建立专门的行政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构,有条件的地区,要在乡镇、街道社区设立劳动保障监察分支或派出机构,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与劳动者比例达到1:8000。加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效能建设,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仲裁员队伍建设,配备足够的专职仲裁员,逐步提高仲裁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建立和完善劳动仲裁监督制度。畅通信访渠道,维护信访秩序,落实信访责任,坚持依法及时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统筹兼顾、标本兼治、预防和化解相结合,维护信访人合法权益。
(四)“十二五”期间,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重大项目及资金支撑。
-26-
(1)金保工程全面向县区延伸。不断升级信息化设施和设备,深化政务公开,拓展网上为民服务功能。实行集中式数据库管理模式,启动县(区)金保工程建设,在县(区)设立管理分中心和数据分中心,县(区)就业和社会保障部门与市数据中心通过实时网络连接,构建起高效率、高水平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2)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全面启动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2011年底全市70%的行政村建成配备专职人员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2012年底所有行政村建成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实现城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全覆盖,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平台到村、联系到户、服务到人的工作格局。(3)市级公共实训基地。以淮安技师学院为依托,建成1个市级公共实训基地,分设现代制造业、创意/服务技术、信息技术和综合技术等4个公共实训中心,年提供实训和鉴定0.5万人次。(4)创业带动就业工程。出台创建创业型城市方案,以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为第一步目标,进一步出台扶持政策,优化创优环境,争取纳入第二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候选城市,并通过国家级创业型城市验收。(5)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推进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整合,到“十二五”末初步建成资源共用、信息共享的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
-27-
重点安排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资金、就业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养老金缺口补助、个人账户做实启动资金、社会保险储备资金、金保工程继续投入及运行维护资金、高技能人才培养及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劳动保障监察基础设施资金。
雅安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篇5
一、“十一五”期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回顾
“十一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文化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我县文化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览全局,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奋力开拓,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文化工作得到广泛普及。按照建设“文化强县”的要求,全县城乡积极创办文化活动阵地,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社会力量办文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五年间,三级文化网络基本形成,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蓬勃兴起;文化活动与各种时政宣传、科普教育、全民健身运动和商业、旅游业等紧密结合,文化功能大大延伸。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文化场所和文化经营单位近千家,五年中由政府和社会举办的有一定规模的文化艺术活动600多场,直接参加活动的各界群众超过40万人次。
(二)文化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十一五”期间,我县文艺骨干和广大业余文艺爱好者潜心创作,在文学、书画、音乐、曲艺、舞蹈等领域创作了大量作品,共有500余件在各类报刊杂志等媒体发表或在市以上艺术活动中展演,获市级以上艺术成果奖150余件。
(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五年来,推出的较具规模、较具轰动效应的“千人颂歌心向党”歌咏晚会、“爱我龙舒”美术书法摄影大赛、“庆祝建党八十五周年”大型歌舞晚会等大型活动20余场次,充分展示了我县群众文化的艺术水准。基层文化活动红红火火,县老年大学、京剧票友会、庐剧协会等民间艺术团体借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自编自演,活跃城镇乡村。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已初具规模,形成氛围,显出特色,对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文化阵地发挥作用明显。“十一五”期间,县文化馆共举办少儿艺术培训班50多期,培训人员2500多人次,组织和参与组织了30多次较有影响的表演、展示和比赛活动,公布了1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申报入选了六安市名录4项,安徽省级名录4项,国家级名录1项;结集出版了14万字的《舒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舒城民间音乐》、《庐剧舒调唱腔选集》等;县图书馆不断增加藏书量,馆藏图书达6.5万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和村级基本点已初步形成,增辟了电子阅览室,改善了图书阅览环境和服务设施,五年中接待读者13万人次,在2009第四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被评为三级图书馆;县电影公司认真落实电影放映2131工程,五年累计送电影下乡16000场,观众近140万人次;县庐剧团大力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五年累计下乡演出80多场,观众近6万人次。
(五)乡村文化基础工作有了较快发展。“十一五”期间,政府采取各种形式共投入近1000万元用于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改善,全县16个乡镇建立了设备功能比较齐全的乡镇综合文化站,50%的村建立了“农家书屋”。
(六)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十一五”期间,我县顺利完成了第三次文物普查任务,健全了文物档案资料。完成了近100家大型动土单位的调查与勘探,拍摄文物资料照片500多张,健全文物保护网络,加强了对重点文物的安全防范,确保了文物设施的安全。
(七)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在热情服务的同时,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日常监管和集中整治,高压严管网吧市场,坚持不懈地开展“打黄打非”斗争,使我县文化市场较好地保持健康发展的态势。“十一五”期间,共出动3000余人次执行执法检查近4000次,严厉打击了文化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积极扶持正常的文化经营活动,促进了社会文化产业发展。目前,我县各种文化经营单位发展至千家,从业人员达15000人,基本形成了布局相对合理,门类较为齐全,供求基本平稳的文化市场。
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困难,表现在“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文化经费投入不足,文化阵地作用受限,制约了事业发展;文艺专业人才、管理人才缺乏,创作和辅导力量不足,影响了群众文艺水平的提高。
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自身造血功能较文化事业发展要求有一定差距,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后劲需要加强。
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1、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域文化建设和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坚持“文化兴县”战略,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社会、文化与时代、文化自身结构的协调发展。
2、规划的原则
(1)坚持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充分认识文化在县域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与同步管理。
(2)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充分认识文化的经济属性,提高文化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3)坚持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以转换机制、增加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深化文化事业内部改革;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
3、主要发展目标
努力形成一批主导产业、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竞争主体,建成门类齐全、运转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使文化产业发展进入全市前列。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2015年末,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的10%以上。
三、发展重点
(一)文化事业
1、文学艺术事业。以精品创作为重点,实施精品战略,打造龙舒特色的文化品牌,努力实现精品剧目占有市场、服务大众、流传久远的目标。
2、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标志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健全完善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三级公共文化活动网络,大力改善群众文化设施的内外部环境条件,按照安徽省文化厅发展文化事业的意见,新建的文化馆馆舍面积不少于2000㎡。“十二五”期间,城镇新建居民小区和经济开发区必须规划和配套建设相应文化设施,城镇新建公益性文化活动用房建筑面积,五年内提高到人均0.03至0.05㎡。
3、加强县图书馆建设。推进新建县图书馆项目建设工作为争创国家二级馆创造必要条件,推进学校图书馆和“农家书屋”建设,逐步实现全县各类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建成由县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室)组成的文献资源网络体系,加强文献信息综合服务,扩大电子阅览室购进相关数据库,建立舒城县图书馆网站,加入省、市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县财政要确保图书馆购书经费,“十二五”期间,图书馆年均购书5000册。图书馆要结合实际,重点收藏2—3类图书,形成馆藏特色。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图书利用率,力争持证读者达到全县总人口的0.5%,县图书馆藏书达10万册以上,力争达到二级馆称号。
4、加快发展文博事业。加大对文博事业的投入,支持社会民间特别是启德文化院办博物馆,鼓励和指导民间性的收藏活动,适时组织民间收藏展览。在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的同时,对三普中的重要新发现尽快申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争取国家省级文保资金,有效地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维护,并建立有力的文物保护网络机构。与旅游部门,城建部门合作利用文物资源,提升我县旅游业和城市建设的文化品位。争取早日建立舒城博物馆,特别是要先建一个规范标准的文物库房,完善内部设施和安全防护以及消防设施,使馆藏文物能得到有效保护。
5、扶持发展文艺演出业。以县剧团改制为契机,通过全面整合,共享人才资源,设施资源等方式,积极推进专业艺术团体,中介机构,剧场等相互联合,推动演出业的发展。鼓励社会资本以各种方式投入文艺演出业,加强演出单位与传媒业、旅游及大型企业集团的联合,增强演出
业的活力和发展后劲。加快文艺演出中介机构建设,积极推动艺术经纪人制度的建立。继续繁荣、规范农村演出市场,不断提高民间演出团体的质量。
6、电影放映事业。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创新机制,盘活资源。继续抓好“2131”工程的实施。
7、文化市场管理。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创新管理机制,变约束型管理为服务型管理,实现文化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是建立公平的文化市场竞争机制,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形成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运行机制。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进入,鼓励省外、国外资金进入,并与国有、集体文化企业同一政策、同等待遇。逐步形成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二是建立灵活高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大力营造文化市场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关心支持文化企业的发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强化服务意识,把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服务、协调和引导上来。进一步清理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方便投资者。制定《舒城县文化市场投资指导目录》,明确国家鼓励、限制和禁止投资的项目,引导投资方向。三是建立坚强有力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切实加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努力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良、组织规范、廉洁高效,符合文化市场发展需求的专业执法队伍,提高行政执法效能;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严格规范文化市场经营行为,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网吧接待未成年人问题和有害信息的网络传播问题;重点打击色情淫秽表演和利用电子游戏机赌博问题;重点查处非法音像制品和非法出版物;取缔文化市场无证照经营场所;健全县、乡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网络,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担任义务监督员。发挥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宣传媒体对文化市场的舆论监督作用;大力推动文化市场行业协会建设,加强协会工作,提升协会地位,扩大协会影响,切实发挥协会在文化市场建设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二)文化产业
开发整合我县文化资源,以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县域文化产业建设。
1、重点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基础。
①文物业。一是做好现有出土文物的保护、展览、仿制、复制工作;二是在文物保护点的旅游开发上下功夫,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结合。三是做好馆藏文物、古墓葬、古建筑、历史人物故居等文物资源普查,为开发文化产业提供项目准备。
②文化信息业。依托我县本土文化资源,搜集各种有关龙舒发展的科技信息、商品信息、供求信息、旅游信息、文化信息,服务舒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文化娱乐业。重点扶持文化品位高、有特色的歌舞娱乐场所,开发新的娱乐服务项目,发展不同层次的娱乐服务业,形成产业群体,提升文化娱乐品位和科技水平。到2015年,实现从业人员3500人,上交利润5000万元的目标。
④网络文化产业。在强化网吧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鼓励网吧连锁经营。培育和扶持一批信誉好、实力强、经营规范、有市场竞争力的连锁网吧企业,使之规范化、规模化。
⑤印刷、复制业。引导印刷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实现各种规划、档次、特色印刷企业并存和互补的印刷格局。到2015年,实现从业人员2000人,固定资产总额1.8亿元,工业总产值10亿元,上缴利税8000万元的目标。
⑥图书、电子、音像发行业。逐步建立以县新华书店、邮政音像制品店为龙头,以各乡镇综合店、专业店和便民店为基础,国有和社会投资主体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建立覆盖全县的经营网络。到2015年,实现从业人员850人,年销售收入4.5亿元,上交利税3000万元的目标。
⑦文艺演出业。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举办各类大型节庆文化演出活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切实做好以庐剧为代表的地方剧目的市场化运作。以安徽未来文化传播公司、安徽康奥文化传媒公司、安徽易中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文化传媒产业。
2、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突出三个着力点:以周瑜城建设开发为重点,再现三国名将雄风;以万佛山、万佛湖为主体,体现龙舒山水文化;以汤池温泉为载体倡导健康新理念,把舒城建成集休闲、娱乐、游览、度假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区。
3、加大周瑜城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力度。对周瑜城遗址的保护与开发进行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规划;举办三国名将周瑜风采学术研究会,扩大和提升周瑜城的影响和地位。
4、支持群众文化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县群众文化事业发展迅速,民间文艺团体日趋专业化、规范化。“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大力支持京剧票友会、书法家协会、龙舒诗词学会、李公麟书画院、老年大学歌舞队、夕阳红演出队等民间文化团体的发展。
三、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和对策
(一)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图书馆、文化馆、文管所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以不断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逐步形成既有竞争激励又有责任约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舒城演艺中心作为经营性文化单位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达到做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
(二)落实文化政策,增加事业投入
增加投入,建立多元融资渠道。支持企业和社会各界举办文化产业。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积极支持、多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
(三)把握机遇,加快发展
用活用足有关政策,选准项目,做好基础工作;创造条件,协调各方,积极做好与上级的政策、资金、项目对接工作。县属有关部门要在文化产业的立项、资金、投资、人才、信息等方面予以倾斜,掀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潮。
(四)整合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深入挖掘资源的文化内涵,抓准资源中各种有价值的“卖点”,科学制定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有步骤、有计划、高效率地开发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把资源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五)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活力
要充分发挥我县的文化资源优势,主动寻找国内外企业合作,优势互补,发挥壮大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事业的自身调节能力和“造血”功能。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县城多功能文化公园、文化广场、舒城县博物馆等项目,全面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工程,基本形成现代文化网络。
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乡镇将建成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构筑村级文化平台。在经济相对发达、人口相对密集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先行试点,建立农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和特色文化活动团队。到“十二五”末,达到村村有农家书屋,60%以上的行政村有文体活动室。
(七)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艺术表演、举办展览、民间文化往来等多种形式,增加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充分发掘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的比较优势,积极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一批对外交流的文化品牌,有选择、有计划的组织文物到国内其他地区展出,扩大舒城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八)加强队伍建设
做好培养人才、保护人才、引进人才工作。从战略高度对待人才问题,加大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把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保护当成重要的工程来抓,努力营造培养人才、重用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用人环境。
(九)切实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林业发展十二五 篇6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林业“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真抓实干,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努力开创现代林业发展新局面。
一、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提升林业质量效益为主线,以实现兴林富民为目标,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坚持依靠深化改革,加大生态建设保护力度,加强森林经营,加
快培育主导产业,加快繁荣生态文化,更好地完善林业三大体系,更好地凸显林业四大地位,更好地履行林业四大使命,更好地发挥林业五大功能,努力构建现代林业发展的基本框架,奠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牢固基础,创建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三大体系→指现代林业建设的三大目标,即,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四大地位→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
四大使命→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指出,“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五大功能→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明确赋予林业五大功能,即生态、经济、社会、碳汇和文化功能。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双增”目标作为林业发展的核心任务。
——坚持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林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坚持把兴林富民、改善民生作为林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林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林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主要目标。5年完成新造林3000万公顷、森林
抚育经营(含低效林改造)3500万公顷,全民义务植树120亿株。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蓄积量达到143亿立方米以上,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力争达到84亿吨,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初步形成,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3.5万亿元,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在林业产业中的比
重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更趋合理;生态文化体系初步构成,生态文明观念广泛传播。到2015年林业发展主要指标如下:
◆ 林地保有量达到3.09亿公顷;
◆ 国家级公益林保护面积达到1.13亿公顷;
◆ 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达到1000万公顷以上;
◆ 湿地面积达到4248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5%以上;
◆ 林业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稳定在13%左右,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7200万公顷以上;
◆ 90%以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80%以上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类得到有效保护;
◆ 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6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2平方米,村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5%;
◆ 商品材年产量达到1亿立方米左右,人工林商品材供
应率达到70%左右;
◆ 主要经济林产品总产量达到2亿吨,产值7000亿元;
◆ 林业生物质能源占我国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2%;
◆ 主要造林树种种子全部实现基地供种,良种使用率达到65%;
◆ 森林火灾受害率稳定控制在1‰以下;
◆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5‰以下;
◆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
◆ 集体林地确权率和林权证发放率达到90%以上;
◆ 林业生产累计直接提供就业机会100亿个工日;
◆ 森林公园总数达到3000个,面积达到1800万公顷,森林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8亿人次,产值7000亿元。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建设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一是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全面加快国土绿化步伐。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切实保护天然林和原始森林;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建设“三北”、长江和沿海等重点防护林体系,推进全民义务植树,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努力建设以林草植被为主、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绿色生态屏障。二是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全面加强对湿地 5的抢救性保护和对自然湿地的保护监管,对退化或面临威胁的重要湿地进行生态补水、污染治理、限养限用、保育结合等综合治理,重点建设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各级湿地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以及滨海湿地、高原湿地、鸟类迁飞网络和跨流域、跨地区湿地,有效保护和恢复湿地功能。三是治理和修复荒漠生态系统。坚持科学防治、综合防治、依法防治的方针,统筹规划全国防沙治沙工作,加大《防沙治沙法》宣传和执法力度,全面落实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启动实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建设重点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和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恢复林草植被,构建以林为主、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体系。四是维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大力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保护和改善珍稀、濒
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救护、驯养繁殖(培植)、基因保护体系,提高野生动植物保护能力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加强野生动植物种进出口管理,推动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再上新台阶。
(二)加快发展林业产业体系。一是加快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包括大力发展油茶、核桃等木本粮油和特色经济林产业,积极推动林下经济,加快发展森林旅游业,大力培育竹产业,加快培育花卉苗木产业,积极推进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产业,大力发展沙产业;二是加快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
建设,全面提高基地木材产出率、立足国内解决我国木材需求、建立一批木材基地县和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保障木材安全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使单位面积木材年生长量达到一般人工林的2倍左右;三是大力提升林产工业,包括加快木材加工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提高林产化工业水平,大力发展林纸一体化;四是发展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加快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积极培育林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和新材料产业。
(三)加快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实施繁荣生态文化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城乡绿化美化步伐,加强生态文化创作与宣传,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政绩观、生态消费观等生态文明观念。一是加强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二是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建设,三是加强生态文化创作和宣传。
(四)加强林地保护与管理。一是统筹林地保护与利用,加强林地林权保护基础建设,全面加强林地林权管理。二是推进森林资源管理,建立健全保障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采伐管理机制,建立国家级公益林监管长效机制,加强森林资源监督和林政稽查,加强资源监测体系建设。
(五)着力提高造林质量和森林质量。一是加快林木良
种化进程,坚持“面向生产、立足优势、主攻重点工程、保证种苗供应”的原则,全面推进林木良种选育推广、林木种苗生产供应、林木种苗行政执法、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二是突出抓好森林抚育经营,以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生态系统经营理论为指导,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构建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以增加森林资源、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强森林综合功能和效益为根本,以创新政策机制为动力,以中幼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为重点,分类经营、定向培育、分别指导、持续利用,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建设和培育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三是建立健全营造林质量监管体系,推进从造林绿化招投标、作业设计、采种育苗、整地栽植、抚育管护、有害生物防治到采伐更新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标准化生产。
(六)深化林业改革。一是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建立健全林权保护管理体系,完善林权改革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坚持以抓改革为主题,解决长期以来制约国有林场发展的深层矛盾,理顺管理体制;坚持以促发展为核心,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发展能力;坚持以惠民生为重点,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妥善解决现有职工养老保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多渠道妥善安置国有林场富余职工,妥 8
善解决国有林场分离办社会职能;坚持保生态为目标,提高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整体质量。三是稳步推进国有林区改革,按照中发〔2003〕9号和中发〔2010〕1号文件精神,结合《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和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的实施,按照政、企、事分开的原则,稳步推进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把森工企业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移交给地方政府负责,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林区社会管理体制;不断促进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分开,建立健全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加快国有森工企业主辅分离改革,推动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积极推进林区(林场址)区划调整,加快林区城镇化水平。
(七)加快林业科技创新。一是加快林业科技攻关,攻克现代林业重大关键技术,重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森林经营和保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林业生物产业、林业碳汇、木本粮油、林业生物能源、林业装备等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二是提升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水平,实施《“百县千村万户”林业科技示范行动实施方案》,建立林业科技示范体系,到2015年,力争实现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三是完善林业标准化与质量监督体系,加快现代林业标准化进程,建立标准实施的检查、评估和信息反馈机制,建立健全林产品和林木种苗质量监督
体系,推进林产品数量计量评价体系建设,加强对涉及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品的质量检测和安全评估。四是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林业生物安全和遗传资源管理,强化林业知识产权管理,推进林业认证体系建设。
(八)加快改善林区民生。一是加快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有林区棚户区(含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将林区路、水、电、广播电视和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林区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和大量吸纳就业的产业,促进林区职工群众就业与增收。二是加快提高林区职工和林农收入,创造就业岗位保障职工工资性收入,发展林副特产业增加职工和林农收入,建立健全林区社会保障体系,将林业职工和林区居民纳入地方社会保险保障覆盖,并与地方同类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九)建立健全林业防灾减灾和应急体系。一是加强森林防火,全面落实《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强化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到2015年,实现卫星监测成果30分钟内发布,当日火灾扑灭率达到98%,重点治理区域森林火情了望监测覆盖率和森林防火通信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95%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稳定控制
在1‰以下。二是加强森林公安建设,全面推进森林公安队伍正规化、执法规范化、警务信息化、保障标准化、警民关系和谐化建设,落实中央政法经费保障政策,各级森林公安经费全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强森林公安基础设施建设,按标准配备各类警用装备;坚持从严治警、从优待警,加强警务督察、抚优抚恤、宣传教育等工作。三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切实加强以检疫御灾、监测预警、应急防控和服务保障四大体系为主体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林业植物检疫联合执法行动,大力推进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无公害防治措施,到201
5年,将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5‰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四是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全面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和防范控制水平,更好地发挥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在动物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中的前沿作用。五是强化林业应急体系建设,按照“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科学防控、依法处置”的原则,建立和完善重大林业灾害应急体系,包括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加强沙尘暴灾害应急体系建设,强化林业应对地震、极端天气事件、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应急救灾和处置能力建设。
(十)加快推进林业信息化。一是加快推进生态建设信息化,加强林业资源监管和综合营造林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林业灾害监测体系和应急信息化建设,建设国家卫星林业遥感应用平台。二是加快推进产业发展信息化,建立林业经济运行信息系统,建设林业电子商务平台。三是加快推进生态文化信息化和林业信息化基础建设,加强生态文化信息化和林业信息化统一基础平台建设。
(十一)扩大林业对外开放。一是积极提升互利共赢的林业对外合作水平,加强林业国际履约和谈判工作,加强我国倡导设立的国际和区域林业组织建设。二是优化林产品对外贸易结构,加快转变林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建立健全安全有效的林产品贸易体系。三是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继续争取国外赠款和贷款投资林业生态建设及产业和生态文化发展,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建立多元化外资利用机制。四是加快实施林业“走出去”战略,加强境外林业资源开发利用合作,探索和开拓林业援外工作。
(十二)加强林业法制建设。紧紧围绕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需要,完善林业立法工作机制,创新林业行政执法机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林业行政执法体系。一是加快林业立法进程和提升林业政策制定能力,二是提升林业执法能力,三是加强林业普法。
三、主要政策和保障措施
(一)主要政策。一是加大林业生态建设投入,建立林业生态建设投入保障制度,加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二是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和林业补贴制度,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建立健全中央财政造林、森林抚育、湿地保护补助、林木良种、林业机具购置等财政补贴制度,研究制定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荒漠化治理、木本油料产业和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加大对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防治的支持力度,完善林业金融税收扶持政策。三是完善林业发展的市场体系,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林业发展,大力培育林产品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林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雅安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篇7
发展清洁、安全、低能耗、高纯度、规模化的多晶硅生产技术, 提高副产物综合利用率, 缩小与国际先进生产水平的差距。实现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的创新发展, 鼓励规模化生产, 提高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节能减排。密切关注清洁、环保的新型光伏电池及材料技术进展, 加强技术研发。
(二) 提高国产设备和集成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水平。
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光电转换效率, 降低生产能耗为目标, 支持多晶硅、硅锭/硅片、电池片及组件、薄膜电池用关键生产设备以及发电应用设备研发与产业化, 加强本地化设备的应用。推动设备企业与光伏产品企业加强技术合作与交流。
(三) 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不断降低产品成本。
大力支持低成本、高转换效率和长寿命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研发及产业化, 降低电池产品成本和最终发电成本, 力争尽快实现平价上网。推动硅基薄膜、铜铟镓锡薄膜等电池的技术进步及产业化进程, 提高薄膜电池的转率效率。
(四) 促进光伏产品应用, 扩大光伏发电市场。
积极推动上网电价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并在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加强光伏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力度, 支持建立一批分布式光伏电站、离网应用系统、光伏建筑一体化 (BIPV) 系统、小型光伏系统及以光伏为主的多能互补系统, 鼓励大型光伏并网电站的建设与应用, 推动完善适应光伏发电特点的技术体系和管理体制。
(五) 完善光伏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IT解读“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 篇8
纲要和计划提出,推进文化科技创新,要促进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要部署实施若干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其中,“新兴文化产业业态”和“重大文化科技项目”是文化科技创新的两个着力点。
在新兴文化产业业态中,除了动漫、游戏、网络等业态外,北京水晶石公司和深圳华强文化科技公司的业务模式具有示范性。
水晶石是数字视觉创意专业公司,承担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海2010年世博会、深圳2011年大运会等数字图像服务。水晶石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制作的数字《清明上河图》高6.3米、长130余米,用12台电影级的投影仪同步工作,展现城市的昼夜风景。目前,水晶石已成为伦敦奥运会数字图像服务的供应商。
深圳华强文化科技公司是国内唯一具有成套设计、制造大型文化科技主题公园的企业,已出口到伊朗、南非、乌克兰等国家。华强文化科技的环幕4D电影系统也输出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4D影片每年出口20余部。
在重大文化科技项目中,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书画真伪科学鉴定系统”和陕西省文化厅“穿越时空的西安文化之旅”等项目具有代表性。
书画真伪科学鉴定系统采用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光学设备,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作品使用的纸张、染料、墨迹、印章等,建立全方位的数据库,逐步使书画鉴定与国际接轨,加快书画鉴定的科学化进程。 经过多年努力该项目获得数项专利,已投入试验性应用。
“穿越时空的西安文化之旅”项目以古都西安为背景,西安古城墙、大明宫、西安美术馆为基础,借助3D数字和虚拟文化解决方案,打造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身临其境的文化展示与交流体验平台,使在地下、书本中的、博物馆文化走出来、活起来,变为可感知、可体验、可消费的文化产品。
在纲要和计划中,“文化科技创新”是文化大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水晶石、深圳华强文化、书画真伪科学鉴定系统和穿越时空的西安文化之旅等企业和项目展现了信息产业在文化发展中的前景及巨大想象空间。
【雅安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推荐阅读:
雅安市档案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10-10
四川省雅安市09-16
雅安市中考英语试卷06-30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09-12
雅安,加油!06-30
雅安地区11-02
雅安地震感言11-03
雅安市雨城区生态文明观念调查心得11-09
雅安导游词06-09
微博“雅安地震”专题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