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加油!

2024-06-30

雅安,加油!(共12篇)

雅安,加油! 篇1

四川雅安地震的作文:雅安加油

月20日0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3千米。据悉,震中位于龙门乡马边沟附近。

当我们看到这些字时,我的心一下子落到谷底,看到你们,我十分震撼,十分感动。

在地震之前,你们获得是多么自由啊!你们还在玩游戏时…地球却“残忍”的“抖了抖”身子,发生了如此悲痛万分的情景。房屋倒塌了,木板压在你们的身子上,你们的亲人为了救你们,而“牺牲”了自己,保护住了你们这些在他们的身子下的小孩。

地震过后,我看了新闻,十分同情你们,你们以前也有一个完整的家庭,现在,却被一个残忍的地震撑破了。一个一个孤苦伶仃的。我们也于心不忍啊!

有许多年轻人都当了志愿者,帮助了你们;有许多小学生捐献钱帮助了你们;有许多大人都把自己的东西捐献给了你们……

我虽然不能立刻跑到你们的面前,当志愿者,但是我会尽我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你们,捐献自己的一份心…

你们听到了没?听到了我的心声?

我真心希望你们能勇敢地走下去,你们的人生好很漫长。

你们这一点做到了。我看到了新闻里,有许多的比我小的孩子都十分坚强,抹干眼泪,继续的走下去…

我相信你们,我的同学们也会支持我,我的`朋友们也会支持我,凡是看到这作文的无名士也会支持我…加油!四川雅安,我会一直关注着你们的!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印象……

至今,我还能想起来,里面的点点滴滴…

雅安,你是很坚强的!你再怎么受到挫折,也不会哭的!虽然这场大灾难肯定给你带来了阴影,但是我相信你,你一定能摆脱的!加油!

雅安,加油! 篇2

突如其来的地震,摧毁了这一切的美好。

雅安,坚强!

雅安,请抬起头!

请相信,中华大地的儿女同你们一起面对,请相信以习近平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与你们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加油雅安!加油中国! 篇3

震中: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震源深度:13公里

震级:7.0级

震中烈度:9.0度

遇难人数:196人(截至4月26日)

受伤人数:13484人(截至4月26日)

失踪人口:21人

重灾区:芦山县、宝兴县、天全县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7日8时02分,四川全省为芦山地震遇难同胞默哀,车船鸣笛,防空警报拉响,人民默哀3分钟。此时,距离4.20芦山地震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天七夜。

2013年4月20日是第十五届上海车展首次对外开放的媒体日。

就在媒体记者开始入场的同时(北京时间上午8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南腹地——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一场灾难从天而降。

同胞之难,国土之殇,使上海车展“创新·美好生活”的向往刺痛展商和媒体的心。

上海车展组委会和参展企业当下表示要纷纷解囊,捐款捐车,为受灾人民尽绵薄之力。

钱是雪中炭,车是及时雨。但在灾后重建乃至未来更远的日子里,对于中国受灾或贫困等其他需要帮助的地区和人民,中国汽车人最重要、最本职、最长远的支持和使命是“造人民买得起的好车”,为社会增加财富,为人民提供就业和保障,为政府纳税,承担环境交通等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前行,为“中国梦”添彩……

每一次面对灾难,中国人都在拷问:为什么我们的设施如此脆弱?人民如此无助?伤害如此之深?也许有很多方面可以加以指责或问责,但归根结底是我们国家不够强,尤其是在自然灾害多发的偏僻地区、落后地区。建立汽车强国作为中国强国梦的重要组成,愿所有中国汽车人共勉、共求索。

雅安加油作文450字 篇4

强烈的震感把我送周末的懒觉中惊醒,我随后打开电视,看见的到处都是关于地震的报道。仔细一看,原来是雅安地震了,我非常痛心,心想:今年的灾难真多。我也不由得想起了我了解的一些大地震――唐山大地震、洛杉矶大地震、汶川大地震……

在我看来,地震是很可怕的.。在我5岁那年就曾经历过一次地震,虽然不算大地震,但也是惊恐万分。那时,我正在睡觉,突然被妈妈叫醒。我还没清醒呢,妈妈就急急忙忙地给我穿上了衣服,把我抱起来朝楼下跑。我们家在6楼,晃动就比较大,妈妈把我抱到了一片空地上。当时是凌晨3点多,空地上的人不算多,几乎都是感觉到晃动才跑下来的。经历那次地震之后,我渐渐地对地震有了些恐惧,担心万一地震了,把我和我的家人埋在废墟里。

有人说:“在自然界的力量面前,我们惟一可恃的不过是人性的温暖。”是的,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我们应该坚强,给彼此鼓励!为逝者安息,为生者祝福!

雅安加油的国旗下演讲稿 篇5

各位同事、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雅安,加油!

四川雅安曾经是个美丽的城市,是我们国宝大熊猫的故乡,是我们闻名于世的茶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然而,4月20日8:02分这一场突如其来的7.0级地震,让这座古城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截至21日下午3点,地震已经造成186人遇难,21人失踪,11393人受伤,其中968人重伤。至21日22时整,共记录到1756次余震,而余震还在持续。雅安人民的安危,成了世界的焦点;雅安,成了我们每一个国人心之所系的地方。的汶川大地震给人民造成的伤痛至今犹存,那一幕幕的生离死别,那一幕幕的`舍己救人,那一个个忘我救援的身影,都还仿佛历历在目。如今,天灾再次来袭,更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揪紧了心,恨不得自己也能为灾区人民做点什么。

我知道,我们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也在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对雅安人民的牵挂与祝福之情!昨晚的校园十大歌手决赛活动前,出席的全体师生用默哀悼念的方式表达了我们对雅安人民的哀思,并将售卖的荧光棒所得金额全数捐给灾区。晚修结束后,同学们自发地在榕树下举行了主题为“今晚,我们都是雅安人”的烛光送祝福活动,纷纷表达了对雅安人民的最真挚的祝福!是的,虽然我们远在千里,却心系一处。一中学子,心系灾区,心系祖国!

雅安,加油!地动山摇,打不散你们对生活的希望;房倒屋塌,压不垮你们对重建的信心。别哭,雅安,我们就是你们的亲人!我们与你们同在!让我们以真情祈祷逝者,以真爱关心伤者,以真诚帮助幸存者重建家园!加油,雅安!

小学生雅安地震演讲稿为雅安祈福 篇6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四川加油!雅安挺住!在2013年4月20日,我们都听到了雅安地震的消息,雅安发生的里氏七级的地震对雅安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这么大的地震又一次的降临到四川人的头上了,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为四川揪心,为雅安揪心。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为雅安祈福:四川加油!雅安挺住!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做出重要批示,四川已启动Ⅰ级应急响应,王东明书记、魏宏省长已率消防、安监、卫生和省军区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赶赴现场。之后,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近平,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紧了解灾情,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同时加强地震监测,切实防范余震带来的次生灾害,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当天中午12点30分,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赶赴灾区。

我们在谴责地震灾害给四川雅安带来灾难的同时,我们更多的是为四川雅安灾区的群众祈福,希望他们在这次地震灾害中,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财产损失能降到最低程度。

从媒体报道了解到,成都军区已组成抢险队伍奔往灾区,社会各级组织都做出了积极响应,向四川雅安进发,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通讯,恢复道路交通,以最短,以最快地速度抢救受伤的群众。爱的洪流,再一次从祖国四面八方向四川涌去,向雅安涌去!

我们深信,灾区人民群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关爱和帮助下,一定会战胜自然灾害,夺取抗灾害的新胜利!

我们深信,5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没有让四川人民所屈服,让四川人民更加坚强,那么面对“4.20”强烈地震,四川人民不会倒,雅安人民更不会倒,四川人民一定能经受住这场地震灾害的考验,在灾害和困难面前永远向前!党和政府,全国各族人民群众永远是四川雅安的坚强后盾!

雅安,我们抬起头,坚强! 篇7

此刻,四川省在这里举办“深切哀悼‘4·20’芦山7.0级地震遇难同胞”仪式。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军区负责人、来自灾区的群众和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医疗卫生系统的救援人员、志愿者等各界人士近140人参加了悼念仪式。

三分钟的默哀后,思念曲奏响,人们缓步走向鲜花台,为遇难同胞献上了一支支白色菊花,以寄托哀思。

一直在灾区开展救援的北京绿野救援队队员许天明眼中一直噙着泪,虽是男子汉,但他仍感到非常难受。

“灾区人民非常的不幸,希望他们一天比一天好,我们会帮助他们。”参加完悼念仪式的许天明对记者说。

地震发生后,许天明和他的9名队友立即赶到灾区,在受灾严重的双石镇、宝兴县开展救援和救助工作。他说,他还会继续坚守。

“我们会坚持到最后,与雅安人民一起重建雅安。雅安坚持住,明天会更好!”许天明说。

芦山县芦阳镇城北社区的干部郑克芳也一直在擦拭眼角的泪水。

作为一名社区干部,她顾不上自家受的灾,一直在一线工作,组织百姓开展自救和安置。

“我会一直努力,我自己要乐观,才能让社区群众乐观面对未来。”

72岁的芦山居民林素珍也参加了哀悼活动。她的家在地震中成为危房。

“难过、难受、非常难过。”林素珍对笔者重复着。

“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我要鼓励年轻人,打起精神,重建家园。有这么多人关心,我们一定能重新站起来。”

……

悼念仪式不远处,芦山县退伍老兵董远智的“帐篷餐馆”正准备生火,继续为救援人员提供免费的热菜热饭。警报声响起时,董远智放下了手中的菜,举目凝视远方,一行热泪滑下脸庞。

雅安地震作文 篇8

2013年4月20日,又是一个含血带泪的日子,在玉树地震后,相隔两年时间,在中国四川雅安发生的7.0级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情牵十几亿中国同胞及世界人们的心。

山崩地裂的几分钟过去后,我发现,我们的周围,我们所能涉猎到的事关玉树大地震的新闻中,有无以复加的痛在弥漫,有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浓浓的爱意在涌动,有悲壮而凄美的人性的美丽让我深深地感动着。许多的瞬间,许多的片段,在阐释着大爱的真正内涵,在放射着人性中最美丽的光彩,这些瞬间和片段在珍藏进内心深处的时候,我泪流满面。

在新闻中看到一则新闻让人为之动容,19岁王皎雄不顾房子还在摇晃,徒手刨出母亲。看见母亲已不能说话,王皎雄加快了速度,用手刨,找了根棍子撬,费尽周折将母亲从倒塌的墙下救出。“幸亏有沙发在下面挡了一下,留下了一点空隙,这让母亲得以保命”,王皎雄说。

地震会摧毁一些东西,但是它必将过去,也必将重塑。而抗灾中,这些最可爱的人,将会“是划过我们皮肤的一阵战栗、是闪过我们内心的一丝忧伤、是落在我们精神上的一个刻痕”,让人难以忘记。

地震无情,人有情,灾害之中见真情。地震可以震倒了房屋,可以阻塞交通,可以中断电讯,但是挡不住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深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国人民这一坚强的后盾,必将渡过难关,去夺取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让灾区的人民不再哭泣,让我们紧紧的团结在一起!

昨天四川省雅安市发生里氏七点零级地震,灾难发生那一刻牵动的是全国人民的心,多少年风雨同舟我们一起走过,现在面对灾难我们依然不会退缩,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龙的魂,我们不怕大风大浪,不怕洪水猛兽,雅安,无论遇到什么灾难,我们牵着手一起走过。

不论你我是否相识,这一刻你是我的亲人,灾难面前,我们迎难而上,决不后退,寻找生命的奇迹,哪怕是一个,我们也绝对不会放弃,同胞情,重于泰山,那是我们共同的信仰,不变的心,雅安加油,你们的平安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震不垮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我们龙的魂永远傲立在世界的东方。

雅安,加油啊,这一刻全中国人民在关注,所以的人都在祈祷,我们在祝福,祝福我们亲爱的同胞能够度过难关,地震无情,人间有爱,不需要更多的语言,只能把所以的深情都留在了这篇文章中,恕我才疏学浅不能写出太多祝福语,但愿天地能保佑雅安度过难关,雅安我们的同胞,祝福你们。

雅安,加油啊,我们千万人在默默支持你,为你祈祷!

4月20日清晨8点时分,当我们在校园读书时,一场可怕的7级的大地震,发生在四川雅安。顷刻间,天摇地晃,山崩地裂,房屋倒塌。许多人被埋在了下面。我从电脑上和电视上了解了一些雅安地震的情况:和我们年龄一样的小朋友也被埋在了下面,有的被砸伤,有的被压在下面不能出来,甚至有的被砸死„„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体,一张张沾上鲜血的面孔,死亡、鲜血、恐惧、哭声、泪水笼罩着雅安。看到这些场面,我心里十分难过,眼泪悄悄溜了出来。

幸亏好心的救援人员及时赶到现场,给受难的同胞带来生的希望,他们都在紧张的解救受难的同胞,让他们挺住,重新振作起来,齐心协力与灾难做斗争,创造新的幸福生活。我虽然不能亲自帮助他们,但我在降了半旗的国旗下为死者真诚的默哀,为活着的人们默默加油!

地震作文:雅安不到

时间对岁月,对苍生,对大地再次进行了洗礼。

2013年4月20日雅安发生了7级地震,造成了重大伤亡。地震发生后,为做好雅安抗震救灾工作,李克强总理乘飞机前往雅安地震灾区,看望慰问灾区干部群众,实地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也许上帝想要灭亡雅安,也许大地想要摧残雅安,太多的也许太多的伤痛集聚在了雅安,但我相信雅安会长青。

神州大地,历经磨练。经得起伤痛的考验,记得5.12的汶川地震举国同悲。那时的我也曾落泪,我想为什么上苍要带走这么多无辜的生命,为什么大地会如此抖动,为什么,我不知道。但这次雅安的震颤使我朦胧的懂得,懂得了生命的含义。也许是有了生命的存在引起了上天的不满,也许是上天对我们的考验。我相信,神州大地经得起考验,我更加相信,雅安会长青。

万物生灵,不会毁灭。经得起时间的洗礼,地震已经过去了数天,生命的钟表依旧在延续。风,断续吟怀;雨,依旧飘扬。我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生命的最佳救援时刻,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相信生命的最后一秒得等我们自己喊停。我们会摆脱这一切的,法罗门说过“一切都会过去”,我想把这一句话送给雅安的同胞,相信我们的能力,相信我们强大的祖国,相信雅安会长青。

逝者离去,成为永恒。经的起心灵的抨击,在这场灾难面前,我们大悲。我们放飞了千纸鹤,我们洒下了格樱花,我们会相信去天国的路上会有常青的雅安,我们更加相信雅安会在漫漫人生的路上长青。不倒的雅安送我们希望,我更愿意我们的希望会造就一片雅安林。春天来了,在我们的面前是生机,是美好明天的希望,是一切幸福的开始。雅安,一个可以是梦开始的地方,当然更应该是一个能够将梦延续的地方。我坚信,格樱花不落,雅安不倒。雅安地震作文:加油!国殇之后,唯有坚强。

雅安,一个全国人都不熟悉的地名闯入了我们的视野。4月20日,原本是极其一般的一天。孩子们正坐在课桌前,商店老板们正在纳客,出租车司机正驾驶着车辆,大人,小孩正在甜蜜的梦乡中酣睡„„一切都是那样地常态。8时2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地动山摇,坍塌了雅安,也摇动了半个亚洲。这一刻,山崩地陷,江河呜咽。这一刻,即成国殇。

面对灾难,世界听到了一个民族的声音:“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面对灾难,激发了我们和整个世界前所未有的爱心,人性之美,倾国倾城。无数人捐款献血、组织赈灾活动,无数的志愿者自发赶到现场帮忙,扶老携幼的捐款,挽起袖管的献血,国旗为平民而降的震撼,蜡烛为逝者而燃的守夜,师生相拥而亡的镜像,一个国家的总理在视察灾情时,一副担架正好过来,总理站到路边,让生命先行„„人性最为柔软的一面被触动了,在性善性恶的千年辩题中,中国人关乎群体的自信,民族国家不可或缺的向心力在瞬间得到凝聚,整个世界找回了爱的庄严,不其而至的灾难,定格了那么多崇高,凝固了那么多神圣,引爆出那么多感动。

面对灾难,离去的安息,因为生命得到了尊重。在汶川地震中,北川中学的一位只有12岁的被截肢的女孩说过,请你们不要称我的那些死去的同学们――是没有来得及开放的花蕾,就已经凋落了。不,他们不是凋落,他们已经盛放过了。北川中学孩子们还说了一句感动我们的话:翅膀上驮着天堂亲人的希望,你要高高飞翔。我想对雅安的人们说:要坚强,我们与你们同在。

雅安地震捐款总结 篇9

地点:8栋301

主题:雅安加油

4月20号,我们全班组织了一次捐款,为雅安人民。

今年的4月20日注定是让国人铭记的一天。当天,在雅安发生了里氏7.0级的大地震,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把无数阳光下鲜活的生命永远地带入黑暗世界。灾难超越了地狱与时空,灾难是我们共同的伤痛,在无法抗拒的大自然面前,只有爱才是我们得以永恒的力量,只有爱才是我们共同抗衡自然灾害的伟大力量!在这重压之下,将检验我们炎黄子孙的坚强风骨;在危难之时,将显示我们华夏名族血浓于水的亲密团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应该不分地域,不分名族,关注灾情,表达爱心。为此,作为中华学子的我们倡议:积极为灾区群众,伸出热情的双手,献出我们的爱心,众人拾柴火焰高,能力不分大小,捐赠不分多少,善举不分先后,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为抗震救灾,帮助灾区同胞重建家园助力。我们坚信“地震无情,人有请”。为灾区送去来自我们的问候和力所能及的经济捐助。雅安震定,华夏同心。

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报道研究 篇10

以新浪、搜狐、网易为代表的商业门户网站纷纷推出雅安地震新闻专题, 汇聚海量的信息。其中, 新浪网的网络新闻专题以其迅速、多样的特点, 在传递信息、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缓解公众紧张情绪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正面效应。不同于报纸电视等媒体, 网络新闻专题快速、全面、连续的报道特点可以提供给受众更详实、全面的信息, 速度优势突出;集文字、图片、视频为一体, 并整合各大媒体的信息, 根据受众需要依次发布。其最大的特点是可让受众有选择性的接受有关灾难的解释性报道或指导性信息, 为网络受众提供自由选择的空间以及重复阅读的便利。

1 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综述

地震发生三小时后, 新浪网雅安地震新闻专题成形, 采集各大媒体以及网友发布的地震消息呈现于专题中。截至6月5日上午8点, 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全部滚动消息达到3467条, 图集1731组, 视频消息373条。其栏目设置简洁全面, 新闻来源广泛权威, 主题选取满足受众要求, 且依据受众的需求, 随时间推移与事件发展情况, 相应调整专题的布局与内容, 相比于以往的网络新闻专题略有创新。

1.1 栏目设置

导航栏是网络新闻专题的目录, 导航栏的设定对新闻专题的架构具有重要引导作用。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导航栏分为最新消息、现场视频与图集、震区直击、独家直击、前方播报、媒体速报、地震来了如何自救、赈灾信息披露、遇难者名单9大项, 涵盖了新浪网对雅安地震报道的大部分分类与内容, 相比于2010年玉树地震新浪网开辟的网络专题13项分类更加简洁明了, 起到了网页导航作用, 方便受众阅读查找。

专题首页分两栏, 左边为图片、视频消息, 右边为文字信息。专题栏目分为灾情信息类、灾区服务类、科普信息类。地震后, 公众对信息的需求急迫, 为满足受众急切需求, 新浪网设置地震日志、震区实时动态、最新动态等栏目, 为受众提供关于地震灾情的新闻, 对地震进行全方位、立体、及时的报道。其中地震日志栏目以时间为节点, 以当日关键词为内容提要, 每天统计当日伤亡人数与各地最新灾情, 让受众迅速了解灾难的真实情况。尊重受众的知情权, 体现于发布真实透明的信息, 并对受众给予人文关怀。针对灾难新闻报道通常隐瞒或虚报遇难人数的情况, 新浪网“地震遇难者名单”一栏, 将遇难者姓名、遇难时间、地点以及遇难情况公布, 既服务于救灾工作, 为群众寻找家属提供信息, 又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此外, 新浪网开设寻人求助和祈福专栏, 通过网络这一平台, 依据求助者提供的亲友信息, 充分动用自身资源, 帮助求助者找到自己的亲友, 为灾区救人的实时信息流通提供了渠道。呈现科普类信息的栏目“地震来了我们该如何自救”, 对地震的预警、自救的知识进行了图文并茂的科学解释, 向受众说明了地震避险须知以及震后救援应注意的事项, 对网络受众进行了地震相关知识的科普。

1.2 新闻来源

网络新闻专题的最大特点就是信息集合的全面性。[1]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整合了诸多报纸、电视与网络的信息, 涵盖了各大媒体对此次地震全方位的报道。雅安地震受到媒体及各方的广泛关注, 仅地震当天新浪网关于地震的消息就达到了1566条。鉴于地震后持续一个月是灾情与救援信息集中的时间, 选取4月20日至5月20日之间新浪网发布的新闻为对象, 观察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新闻的主要来源。

如图所示, 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主要新闻来源为12家媒体。其中, 中国新闻网所占比例最大, 达到了503条新闻。以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 (387条, 视频194条) 、新华网 (302条) 、人民网 (289条) 、中国广播网 (223条) 为代表的国家级网站、电视等媒体是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新闻的主要构成, 这些国家级媒体发布的信息权威准确, 是可信度高的信源, 为确保新浪网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增加了保险杠。其次, 四川在线 (296条) 、四川新闻网 (153条) 、四川卫视 (68条) 、成都商报 (31条) 等地方性媒体也是新浪网地震专题新闻的重要来源。此外, 依托报纸所发布的新闻也占据一定比例, 包括新京报 (110条) 、21世纪经济报道 (41条) 、南方都市报 (40条) 、京华时报 (31) 等报纸。新浪网几乎没有独立采写的新闻, 大多数来源于各大媒体所采的信息, 其中也有摘自新浪网友微博的信息。

1.3 主题选取

地震等危机事件爆发后, 公众第一时间希望获取的是关于灾情的信息, 如地震发生地点、时间、伤亡人数、救援情况等。媒体应承担起疏通信息的责任, 将灾情的真实情况即刻传递给大众。在传递给受众所需信息的同时, 新闻主题的选取应把握正面的舆论导向, 选取积极的切入点以及正面典型事例, 抑制危险不安因素的发展, 维护灾难发生时社会的稳定。为了追求时效性, 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前期的新闻主要以地震灾情以及救援情况为主, 能够迅速满足公众对灾情的求知欲。随着时间的推移, 公众的关注点也随之改变。全国各地对灾区的帮助与慰问、震后经济与灾区生活是地震后期新浪网主要的议题。

一个网络专题的好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题的选题策划是否成功。[2]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的选题体裁从受众需求的急迫性出发, 在地震发生后的短时间内, 选取有关灾情的短消息呈现在最新消息一栏。随着事件情况逐渐明朗, 信息增多, 真实性也得到保证, 因此配有大量高清图片的新闻、长篇通讯、视频信息以及相关评论也出现在专题之中。

2 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的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功能”的提出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认为, 虽然大众传播媒介不能主宰人们对事件的具体看法, 但媒介能够通过信息的提供和相关议题的安排, 有效地改变人们关注事件的先后顺序, 从而影响人们关注事实的不同方面和意见表达。网络专题的灾难新闻报道不仅要呈现受众需要的客观事实, 还需从选题策划与议程设置入手, 选取能够缓解公众紧张情绪、稳定社会不安因素的议题, 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使舆论作为“我们社会的皮肤”能够在灾难特殊时期维持好社会的稳定。

2.1 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议程设置

地震发生后, 媒介作为连接外部公众与灾区的桥梁, 理应承担起为公众解疑释惑、疏导信息的责任。新浪网贯彻换位思考的编辑方针, 从受众的关注点、兴趣点出发确定题材, 使信息发布符合媒介报道要求和受众的接受习惯, 贴近受众生活实际, 想受众所想, 供受众所需。

从选题来看, 地震后受众最关心的即灾难的具体情况。新浪网以短消息的形式, 先后发布了114条关于地震主震以及余震震级的消息。随后, 关于震后交通、水电、伤亡情况以及房屋坍塌情况的消息陆续出现在专题滚动消息一栏。专题将地震基本情况呈现给受众后, 重点报道各单位实施救援的消息以及震中感人的小故事。可见, 新浪网专题是依据一定的议题框架进行地震情况报道的, 是根据受众对信息的需求确定报道的轻重缓急, 率先呈现大众急切需求的信息, 重点报道能够为灾区以及整个社会服务的新闻。

全民参与是网络的主要特点之一, 网络自由开放的平台为受众参与信息的发布提供了途径, 受众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他们不仅转发各类媒体的消息, 而且通过微博等手段发布第一手信息。新浪网地震专题采用了很多新浪网友发布的微博、通过播客公布的视频资料作为新闻, 使受众与网络专题编辑者共同进行专题的议程设置, 体现“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理念。

2.2 及时透明的报道, 争取舆论主动

迅速及时的报道是突发事件报道的要求之一, 也是公众对媒介的要求之一。雅安地震发生4分钟后, 新浪网第一条关于地震的消息就登上了网络专题, 此后几乎每5分钟之内消息更新一次或几次, 新浪网刷新的间隔时间调整为以秒为单位。地震发生一小时内更新了46条新闻, 从20日上午8时06分开始至20日12时06分, 四个小时之内新浪网更新了523条信息, 已经超过了一分钟更新一条新闻的频率, 真正发挥网络媒体速度快的优势, 及时进行信息的疏导, 并在一段时期内跟踪灾区情况, 24小时全天候滚动报道。由此可见, 网络新闻不受时空、版面和报道形式等限制的特点, 使其较传统媒体的时效性更快、报道力度更强。

2008年3.14西藏暴力事件中中国媒体含糊其辞, 遮掩报道, 导致国内媒体失去舆论的主动权, 使得西方媒体随意猜测, 扭曲事件的真相, 给中国媒体带来深刻教训。公开透明的信息环境能够实现媒体作为信息传递工具功能的发挥, 实现政府通过媒体向公众发布信息的目的, 满足受众选择性接受信息的自身需求。新浪网此次雅安地震专题报道, 主动公布地震消息, 直接采用网友利用手机拍摄的视频作为新闻, 将伤亡人数以表格形式列于网络专题主页, 以此服务于受众, 增加信息的可信性和真实感, 争取了国内媒体舆论主动权。如此快速准确地报道, 才能引导社会舆论, 避免错误信息的传播。

2.3 传递正能量, 构建正面的舆论环境

灾难性新闻的舆论引导对于社会稳定和安抚灾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陈力丹教授在《舆论学》一书中曾提到, 引导舆论时应扩张正面舆论。扩张正面舆论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是提供社会中确实存在的正面价值, 分层次、分对象, 切忌假大空;第二是从社会角色定位入手。[3]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专门开设“正能量:震区故事”一栏, 从震区中搜寻抗震救灾的典型事例。正能量故事中有以乡长、城管等为代表的干部的故事, 也有母亲、孩子等普通社会角色的平凡故事。其中有救灾一线被免职却仍尽心尽职的乡长, 有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 坚持到雅安做志愿者的女教师。专题中略去了一些媒体发布的英雄讴歌似的题材, 重点设在普通人平凡却感人的点滴中, 利用大量图片与现场拍摄的视频作为传播正能量的视觉证据。

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在4月20日11时初设时, 版面的背景为心电图似的波状起伏, 意为发生在中国这个大家庭中的惊心一刻。专题初设时便确定了团结一致、对抗灾难、相互关怀的大主题, 在这个大主题之下的每一条消息、每一幅图片所传达的意义都与这个正面大主题相符。这个主题统领着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报道的内容、角度, 所选取的消息、通讯、评论相辅相成, 构成了正面和谐的舆论环境。

3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传播特点

新浪网开设的雅安地震专题在栏目设置、信息选取、报道形式和多媒体利用手段上独具特色, 显示出门户网站开设网络新闻专题的形式逐渐成熟, 在中国四大商业门户网站中颇具代表性。

3.1 以秒为单位, 对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信息的整合

地震发生后, 由于通讯线路的毁坏而导致的信息流通受阻, 会造成社会的恐慌, 给社会救援带来不便。网络能依托实时上传的技术, 将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播。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最新消息一栏, 以秒为单位快速发布消息, 右上角显示倒数秒数, 由受众选择时间间隔, 30秒、60秒或者90秒刷新一次, 信息在此时间段内迅速更新。在时效性上, 新浪网专题不仅做到了及时更新消息, 而且做到了持续跟进事件发展情况。截至6月5日, 专题主页仍有关于灾区情况的新闻, 戒掉了国内一些媒体在某个时间段内蜂拥而至报道某个事件却省略跟踪报道的弊病。在继续跟进地震灾区与救援情况的途中, 新浪网提供大量背景类与政策性的信息, 扩展了报道的领域, 进一步深化了报道主题。

网络媒体相比于传统媒体与电视媒体的优势在于对信息的整合程度。新浪网搜集所有与主题相关的信息, 将这些信息按照受众需要的程度进行筛选排序, 最后集中呈现给受众。在信息量上, 新浪网专题整合的信息, 包括文字类、图片类、视频类总共达到5571条。在信息来源方面, 新浪网总共采用了40家媒体的信息, 信源广泛, 表现出强大的信息集纳功能。在信息题材选取上, 涵盖了灾情、救援、经济、灾区生活、灾后重建计划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体现出新浪网地震新闻专题信息采集的全面性。

3.2 以多样化的信息形式吸引受众

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的多样性体现在其所采编的消息体裁与呈现形式两方面。纵观新浪网地震专题全部新闻, 前期主要以各大媒体、微博发布的简短消息为主, 消息占据新闻的大多数。后期采编的新闻体裁多种多样, 评论、通讯、图片新闻各占一定比例。其次, 相比于报纸、电视等媒体的单一表现形式, 新浪网地震专题呈现信息的形式灵活多变, 集文字、视频、图集、微博、超链接于一体, 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 尽可能多地将信息集合在一起。其中视频集与图集采用直观的方式, 提供给受众灾区现场及救援现场的真实画面, 用镜头记录下灾区的微小点滴, 给受众真实可感的视觉冲击。新浪网编辑的新闻中, 一条消息往往同时囊括了文字与视频信息, 还有图片夹杂其中, 通过多感官、动静结合的手段组成了网络新闻专题传播的特色。

超链接是指在网页上的一个目标指向另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 这种连接关系是通过点击某目标后得到另一目标的操作为前提的, 目标可以是同一网页上的不同位置, 也可以是不同的网页, 还可以是文章、图片或视频、邮件地址或应用程序。新浪网新闻专题将超链接技术应用于网页的各个栏目, 使信息呈现多形式, 页面呈现多层次, 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 扩大了信息存储的空间。

3.3 开设新浪论坛, 加强互动性

在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中, 信息的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互动性, 即受众的反馈, 是研究重点关注的方面。报纸与电视媒体单向的、你传我受式的信息传播, 使媒体不能即时收到受众的反馈, 而网络新闻专题最有利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提供一个平台方便网民自由发表观点意见, 实现传者与受者的交流, 也为受众之间交换看法提供渠道。

新浪网地震专题每发布一条新闻, 网络受众便能通过新浪论坛进行评论。地震中“微笑小女孩”的图片一经发出, 广受关注, 新浪论坛中参与评论这条新闻的人总共4735人, 其中写成文字的评论1121条。网络受众纷纷在论坛中自由表达观点, 包括针对新浪网新闻专题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使得传播者有机会了解受众的感受, 根据受众的建议总结经验教训, 从而改善网络专题的编辑报道。此外, 新浪网采用了很多网友发布的微博作为信息源, 网络受众通过微博转发、评论, 互相传递信息, 增强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 进一步促进信息的流通。新浪网利用微博进行寻人求助与发起慈善救助, 使得网络这个平台不仅是信息集散的通道, 而且是能够为灾区提供可靠援助的平台。网友的热心评论与互报平安的信息, 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氛围, 为网络新闻专题增添了温暖的人文关怀。

4 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的启示

新浪网作为中国四大商业门户网站的代表, 在地震危难时刻推出地震新闻专题, 对信息的流通与舆论的引导有很大帮助。新浪网地震新闻专题无论在采集信息的选材和呈现信息的形式上都具有网络专题独有的特色, 对今后网络新闻专题的建设以及其他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有一定启示。

一是新浪网栏目设置的创新以及运用多媒体整合信息的手段。新浪网的“独家策划”、“遇难者名单”、“地震自救知识”等栏目设置, 加入网络传播者的自主策划元素, 使其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专题策划, 如在“新观察”中对此次地震新浪网传播不足之处的反思。多媒体手段的大量运用, 不仅让专题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化, 而且使得专题能够成为信息的集大成者。利用不断创新的传播形式与新的技术, 才能为媒介传播注入新的血液。

二是传播者的换位思考, 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新浪网无论在信息采集、栏目设置和议程设置上都遵循“受众中心”的原则, 按受众对信息的需求进行内容的编排, 每一处都体现着贴近性和对受众的尊重。

摘要:雅安地震发生后, 各大门户网站推出新闻专题对地震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其中新浪网地震专题以其创新的栏目设置、海量的信息、以受众为中心的议程设置、多媒体手段和互动性强的信息呈现形式, 形成鲜明的特色, 为突发性事件的网络专题传播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浪网,地震专题报道,传播特点

参考文献

[1]沈正斌.灾难报道方法及其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从我国传媒对美国9.11事件报道谈起[J].声屏世界, 2002 (5) .

[2]王新春.网络编辑的职能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 2008.

[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

[4]李娟娟.重大科学事件网络专题报道研究[D].湖南大学, 2009.

四川雅安地震评论 篇11

在今天四川雅安发生强烈地震,虽说我国在地震自救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是面对着这样大的天灾,我们真是不能保证那里的群众都能安好,他们的房屋都能禁得起地震的折腾。但是天灾已经出现了,就需要我们面对。我们相信那里的群众能够积极面对灾难,第一时间能够展开自救,我们也相信我们的官兵队伍已经迅速到达那里,去开展救助工作,我们的党中央和国家政府的领导人也已经向那里赶赴争取第一时间在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我们其他地区的群众也一定在组成队伍,向四川灾区进发。爱的洪流一定在这一时间内自发形成,让我们全国人民共同应对灾难。

灾难永远不会消失,面对灾难请让我们一起面对。四川人是坚强的,中国人是坚强的,让我们共同挽起手来,迎着灾难向前,为了灾区群众的安全,为了广大群众财产安全,让我们再一次书写抗震救灾的最强音。四川人民不会倒,中国人民更会永远向前。灾难考验我们,但凝聚力更会让灾难低头。让我们再一次向灾区群众祈福,祝你们安好!

雅安地震给科学救灾上了一课

公众普遍感觉到,此次雅安地震无论是我们的应急救援体系,还是救援力量反应速度都有了一个明显的进步。相比汶川、玉树而言,雅安的救援行动高效而有力的开展起来。微博和微信的介入,使媒介在救灾保障中的传播效力大大增加,新媒体开辟的寻人和爱心通道,充满关怀和人情味。

雅安地震后的救援相比以往,无疑有了很大进步。人民解放军和武警救援部队第一时间开赴灾区展开救援,各种公益慈善组织,各大企业纷纷联动起来,一场生命救援在震后快速有力展开。可以说,今天我们在应对雅安地震时的及时和高效反应能力,得益于汶川、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后不断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然而,对于毫无预知和情况万千的自然灾害而言,应灾和救灾体系是无法达到一种尽善尽美的程度,我们要做的是在每一次灾害之后都能反思和反省,及时弥补救灾过程中的不足和漏洞,来不断完善我们的应灾和救灾体系。如此,在下次灾害降临时,我们才可以从容不迫应对,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伤害,及时挽救更多的生命,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雅安救灾的迅速反映和高效应对,充分体现了这几年国家在防灾救灾体系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果,也充分体现了国民应对灾害时,在自我救援和心理承受能力上的提升。但是,在整个的救援过程中,依然无法避免会出现一些不足,这些问题是将来在灾害体系建设中急需完善和理顺的地方。

灾害发生后,道路作为生命线无法及时畅通,导致救援部队的运兵车翻下悬崖。各方力量虽然及时行动起来,指挥系统依然缺乏科学和高效的运作能力,导致一些救援队伍不是卡在路上,就是找不到救援对象。各方力量短时间的涌入灾区,对原本脆弱的交通保障造成苦不堪言的压力,里面的灾民出不来,救援的人员进不去,贻误战机。尽管包括通讯系统在内,各种设施抢修队伍及时投入到抢修作业中,但是通信中断使一些重灾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岛”。

灾情发生后,包括中央调拨以及各省市的支援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民间人士也送来了灾区急需的食品和生活用品。如何保障这些救灾物资能尽快发送到灾民手中,在发送的过程中确保一种相对的公平,避免造成因为救灾不均产生的误会,避免因为物资堆积造成救灾工作滞后,作为后勤保障能力,这与前线救援工作一起必须同时有序的展开。

目前来看,不是没有物资,而是物资无法及时发放,一些灾民打出“求救命水,求救命粮”的告急牌子,从侧面反映出后续保障能力的薄弱。另外,各地增援的救援队伍,以及一些社会组织的救援力量如何统一协调指挥,这是生命期限内救出废墟下更多生命的关键。

每一次灾害之后,我们的反思和完善都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亡羊补牢对于应对未知的自然灾害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日本之所以能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地震应灾体系,其国民在应对地震时的从容不迫和秩序井然,也是在一次次地震灾害后所逐步完善建立起来的。

事实告诉我们,救灾不仅需要热情和爱心,更需要科学和有效的救灾管理工作,来保障救援力量能最大效能的发挥救援作用,更需要科学救灾管理来协调救灾物资能及时送到每一个灾民手中。科学救灾,对中国的应灾救灾体系建设而言,任重道远。

时事评论:从雅安地震看政府的制度建设

重视基于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制度建设,不仅是当前回应自然灾害的现实需要,更是中央近年来高度关注的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上世纪末的长江特大洪涝灾害起,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实践就开始突破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上下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尤其在汶川大地震中,政府主导、社会主动参与的局面已经形成。社会的主动参与,不仅表现为传统的捐款捐物,更体现在公益的组织化运作、大量的志愿行动、全场景式的新媒体影响。

此次四川芦山地震一发生,社会公益组织更是积极行动,从筹集款物、启动紧急预案、信息发布再到倡导,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面对这股日益强大的力量,如何回应民间公益组织以及志愿者的积极参与,避免资源浪费、效率低下以及发生不必要的公共事件,是转型期中国政府社会建设、风险管理中面临的新挑战。

与政府这一大动脉相比,民间公益组织的作用恰似毛细血管,虽细小却必不可少。首先,由于组织规模小、决策机制灵活,能极大降低垂直治理成本,行动快捷;其次,能瞄准灾民的多元化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甚至在政府宣布灾后重建完成后仍然能够致力于长期准公共物品的供给;再次,能够对社会资源进行再分配,形成政府资源的有效补充;第四,公益组织试错成本低,其成功经验一旦被政府借鉴,能大大提高政府的决策效果及公信力建设;最后,通过凝聚社会资本,有助于丰富社会建设的内涵,有利于社会的有机团结。

正是基于公益组织的优势,一些发达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都将公益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纳入到统一的救灾管理体系中去。我曾带领评估组,多次进入汶川和玉树等地震灾区调研,我们发现,民间公益组织的(转载自出国留学网http://,请保留此信息。)上述优势,在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等一系列自然灾害回应中也均有上佳表现,不仅筹措到动辄上亿甚至上百亿元的善款,关注和介入了一些政府暂无力顾及的盲点社区,公益组织还展开了联合行动与慈善接力,对特殊人群特殊需求进行回应并实施创新项目,等等。直至今日,一些社会组织仍在汶川、玉树开展社区综合发展、心理干预以及社区减防灾等项目,个别社会组织甚至在建立民间救灾行动网络、救灾仓库等方面有不少建树。

当然,公益组织仍面临能力弱、公信力不足、协调不力、激情驱动等问题。这是政府管理面临的新课题。相关法律中强调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以及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的参与,但实际上,相应的、可操作性的参与机制和平台仍不完善。如何将社会力量分门别类纳入政府的救灾平台,如何与公益组织及志愿者建立信息共享及联动合作机制,如何建立公益组织的资源高效对接机制,如何搭建灾后重建平台支持公益组织的有效参与,都需要政府统筹考虑。

按照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民政部承担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有一项重大的改革,包括公益慈善类在内的四大类社会组织,今后在民政部门直接登记,不再由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显然,政府对鼓励社会力量尤其是公益组织参与的改革,正在逐渐走出笼统的纸面规定。

救灾对政府和民间组织都是一次考验。从社区灾害预防、信息平台建设、善款募集、统筹应急行动、灾后重建规划、公益组织能力建设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制度性安排。重视基于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制度建设,不仅是当前回应自然灾害的现实需要,更是中央近年来高度关注的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政府部署救灾给民众以信心

香港《文汇报》22日刊载《雅安地震救灾反应迅速》一文,文章指出,此次地震是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之后面对的首个大的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巨大考验。中央在震后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指挥协调救援工作,各方行动有序高效,不仅体现了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而且表现更加成熟,尽管震级没有达到汶川地震的规模,但明显可以看出政府对于救灾工作更加重视,考虑更加周全。

新加坡《联合早报》说,经历过灾难又挺过来的社会,果然是比原先更强韧与沉着。有了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的洗礼,再加上舆论界对2011年日本海啸后日本媒体职业操守的观摩,中国的救灾工作出现了更专业、冷静与自制的精神追求。至今的各种迹象也显示,中国民众对国家救助体制富有信心。

文章还说,对于新上任一个多月的中国新领导班子来说,抗震救灾则成了一次实力的证明。今年的救灾工作在国务院体系下主导,迅速调动各种资源,处处展示出政府的作风。

台湾《旺报》称,在灾后8个小时,空军出动各型运输机、直升机飞行10架次,地面救援部队有1000多人,救援车辆达130多辆。这反映新一届领导集体面临首个重大突发事件的统筹能力。

灾难考验一个人的应变能力,最也能考验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抗灾能力,近几年中国相继遭遇汶川地震,西南大旱,甘肃舟曲地震泥石流等特大自然灾害,灾难中中华民族不屈,中国在灾难中前进,雅安大地震,我们又看到一些什么新的变化?首先是我民族的救灾反应能力进步极大。如果汶川地震猝不及防、手足无措,那么舟曲地震就体现了处变不惊,及时启动相关救灾程序,那么到了雅安地震,按央视的话说是“一跃而起”,这种迅速的救灾反应,不仅体现在党中央国务院、军委级别,也体现在新换届的四川省领导和各级领导机构,同样民间的各种救灾行动也是自觉闻风而动。体现了我们救灾效率得到提高,人民的心智也得到了提高。

其次是领导人更亲民、和灾区老百姓心更接近。习总书记坐镇北京第一时间做出重要指示和部署,李克强总理偕同汪洋副总理第一时间飞赴灾区,不仅如此,还看到帐篷电筒会议里,还有多为国家部委的头头脑脑都在,李克强住帐篷,汪洋步行进入宝兴县,看到了中央领导的群众观念更强烈了,与民同甘共苦的形象让人更振奋。

三是救灾的组织和能力更上层楼。比如通往灾区的道路由于地震破坏,同行困难,各方心急如火几乎灾区,反而不利有序救灾,还带来新的次生灾害,国务院果断发出通知,规范到灾区行为。我们看到这次四川本身的、相邻省区专业救援队伍第一时间结集或奔赴灾区,暂缓国外救援助,都是在抓住72小时的黄金抢救时间内做到高效率,高效率的抢救更多的伤亡人员生命,这种更讲究实际效果,体现了中国救灾机制的成熟完备和应急措施能力的提高。

四是信息的透明度和及时性大幅提高。这方面凤凰资讯做的十分到位,滚动播出,30秒更新,第一时间将前方的抢险救灾促使、伤亡等等情况公布,有益于社会稳定和抢险救灾提高效率。

第五公民救助热情不因为红十字会丑闻而阻碍,尽管对红十字会的信任没有恢复,这从红十字会捐款网站满屏“滚”回复可见一斑。但是发生了变化,在自媒体时代,各种个人互动平台倡导在寻求直接或者其他途径捐款救助热情高涨。

这些新的变化,说明了灾难不仅磨炼了中国人,也给中国社会进步带来新的契机和动力。众志成城,雅安不屈,灾区美好新家园,必定会在向中国梦进军同步中更加美好!

在网络上,雅安地震迅速成为网友最关心的热点事件,无数目光聚集、无数键盘敲击、无数鼠标点击。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显示了无与伦比的反应速度。这是5年前5·12那天所没有的景象。它们不仅构建了震情传播的平台,也构建了一个粗线条的救援平台,甚至是对社会应急救援机制的监督平台。

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在雅安地震发生后,也显示出了比以往更快的反应能力,包括展开报道和一拨拨记者向震区的快速突进,并由他们发回的一线报道,显然比“人人都是麦克风”提供的信息和采取的判断更专业、表述更靠谱,迅速占据了舆论场的信息主导地位。

再者,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的指示,李克强、汪洋等中央领导的灾区一线指挥,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情感支持和多种形式的驰援,让人感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应急救援氛围,并迅速使雅安地震救援上升为国家行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震应急救援反应的能力。

我国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西南乃是个地震多发的地区。地震救援,考验这个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也检验社会管理和应急防灾综合能力,更体现社会公众有序参与重大公共事务的能力。我国的地震应急体系,在汶川大地震之后得到了加强,应急救援效率有了很大的进步,如今雅安地震应急救援就见证了“中国速度”,这让我们感到欣慰,毕竟在灾难面前,最值得依靠的就是国家。

2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进一步全面部署四川芦山抗震救灾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几天来习近平连续多次对抗震救灾作出重要指示。会议开始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提议,出席会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全体起立,为四川芦山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和在抢险救灾中英勇牺牲的战士默哀。会议强调,现在抗震救灾工作正处在关键时刻,要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科学的方法,坚决完成好抗震救灾这项重大任务,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会议布置了当前需要重点抓好的六项工作。会议强调,“多难兴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是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的凝聚力,越是要鼓起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气神。回首几天来的抗震救灾工作,新一届中央政府用实际行动实践生命至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凝聚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20日上午,震情第一时间传至北京中南海。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紧了解灾情,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同时要加强地震监测,切实防范次生灾害。要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习近平同一天对军队和武警部队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灾情就是命令。要部署部队迅速投入抗震救灾第一线。各救灾部队要发扬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精神,全力抢救受困群众,全力救治伤员。

地震发生后约五小时,受党中央和习近平委托,李克强从北京乘飞机前往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他在飞行途中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抗震救灾工作。20日下午,李克强赶到震中灾区。他来到医院、攀上废墟、走进帐篷,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遇难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向受伤和受灾群众表示诚挚慰问。灾后的芦山,电力还没有恢复,李克强在震中灾区召开的会议只能打着手电进行。他就抗震救灾工作提出了六点要求。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抗震救灾中的快速反应和对人的关怀与其一贯的执政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五个多月前,刚刚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表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一个多月前,新当选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表示,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年富力强,阅历丰富,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各种磨炼,有过最基层的工作经历,对民生疾苦有着贴切的了解,对人民有着真挚的感情。他们在芦山地震救灾中,迅速凝聚了全社会的力量,展开了科学高效的救援。中国军队、武警部队等第一时间全力投入芦山抗震救灾。截至22日12时,参加救援的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已达1.9万人,从废墟中抢救被埋压群众4人,救治伤员2800多人,协助安置转移群众2.4万余人,运送物资1300多吨……

中国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中国地震局、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改委、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交通部、气象局等纷纷采取应急措施。

震后次日,已到灾区各方面救援力量25704人,逐户抢挖倒塌房屋废墟中的人员。政府将受灾群众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通过空投、公路和人力搬运等方式,向灾区运送药品、食品、饮用水、帐篷、棉被等急需物资。已运送到灾区帐篷12754顶,棉被34155床。

更多、更先进的专业机械设备,直升机、运输机、无人机、“北斗”终端、生命探测仪等科技手段,被运用于搜救工作。芦山地震灾区信息发布更为快速和透明。国内外民众可从电视或网络上及时了解灾情发展;伤亡数据实时更新;新闻发布迅速高效。

芦山地震引起海外媒体持续关注。中国迅速高效救灾赢得广泛赞誉。

22日,习近平在接受九国新任驻华大使国书时说,“我们坚信,在中国党和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国际社会有力支持和帮助下,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一定能战胜自然灾害,重建灾区美好家园。”

李克强22日下午来到国务院应急指挥厅,与一线通话,强调抗震救灾要及时高效科学有序,既要抓紧救人,又要严防次生灾害。

救灾工作仍在进行中,灾后生活秩序正在恢复。但是,人们看到,这次灾害暴露出中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的较大差距,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人民的生产生活面临不少困难,一些民众还比较贫困,灾后重建仍将是重大考验,而如何弥合城乡和地区差距、促进科学发展、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是新一届中央政府面临的长期课题。

雅安地震事迹 篇12

4月22日,当记者赶到芦山中学救灾物资发放点找到卫晓时,他正在帐篷里为群众登记发放救灾物资。说起家中遇难的亲人,卫晓的眼圈红了,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

卫晓是四川省汉源县公安局富泉派出所民警。他掏出手机,翻出前几天给三爸、堂哥在汉源县公安局花台前拍的照片,照片上的父子俩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看着故去亲人的照片,卫晓终于忍不住了,泪水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在这场地震灾难中,像我一样家庭遭遇不幸的人有很多,我现在做的这些是任何一名警察都应该做的。”从4月20日地震发生到现在,卫晓和他的战友们已连续在重灾区奋战了50多个小时,成功抢救受伤群众100多名,疏通道路通行车辆18000多台次,安全搬运救灾物资近万件,确保了物资安全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就在记者与卫晓告别时,他接到远在乐山的几名同学打来的电话,说已经买好车票,准备到芦山救灾一线来看望他。卫晓委婉地拒绝了同学的好意,劝说同学不要来。

“还有很多群众等着我们去帮助,现在突击队正全力出击保畅通保安全,没有人接待你们。明天我们又要奔赴新的灾区了,你来了我们也见不到面。”为了让同学放心,卫晓请记者帮他用手机拍一张自己的照片,好通过微信发给同学。

拍照时,他特意整了整头发,双手在脸上抹了几下,努力做出微笑的样子。

芦山县太平镇赵家坪,这个地图都找不到的地方,在地震发生后,连同191名村民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5天。

前日,铁拳师雷霆团终于将他们转移至安全的太平镇大河村。

喝田沟水 矿泉水留给娃娃

赵家坪村,位于太平镇东北边的山上。平时,赵家坪村有一条土公路和一条山路与外相通。地震发生后,土公路多处发生塌方,无法通行。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沿这条山路,年轻人都要走一个多小时,上了年纪的人根本无法通行。

地震后,村民靠从废墟中抢出来的粮食自救。随后,村上的年轻人下山求助,并领取了一些矿泉水和方便面。“矿泉水留给几个还在吃奶的娃娃喝。”何培琼说,大人们只能喝田沟里的积水。几天下来,几个大人开始肚子痛。

人背肩扛 救出28位老人

熬过5个日夜后,几名下山的村民终于找到铁拳师雷霆团求救。前日上午,铁拳师雷霆团政委王韬率50余名官兵准备实施救援。

“奇怪的是,几个人趴在地图上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这个村庄。”王韬说。后来才知道,几年前,由于赵家坪和山脚的坪溪口组合并,在行政区划地图上只能看到山下的坪溪口,山上的赵家坪“消失”了。

铁拳师找来向导,爬山一个多小时找到了被困村民。据统计,仅75岁以上的老人,赵家坪就有28位,还有3名伤者。50多名官兵迅速用竹竿和蛇皮袋制作简易担架,人背肩扛,近两个小时后,近两百村民全部被转移至山下安全地带。

目前,191位村民暂时被安置在10顶帐篷内。截至昨日下午,据铁拳师雷霆团官兵介绍,他们仍急需 10余顶帐篷。

“最美英雄”汪策

汪策留给父母的最后一句话,是出发前在电话中告诉二老:“我要去灾区当志愿者。”

汪策临走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在发现车顶有碎石滚落时大叫:“停车!”

汪策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身影,是她在前往灾区途中给同事们泡方便面的照片。

32岁的贵州姑娘汪策,22日下午在前往芦山地震灾区送药的途中被巨石击中,不幸身亡。当晚,汪策的遗体运到了成都市东郊殡仪馆。她的亲属连夜从贵州遵义老家赶到成都为她处理后事。

汪策的灵堂设在成都东郊殡仪馆外的南灵居服务中心。这里的负责人王勇听说逝者是一位赴灾区的志愿者,当即决定免除灵堂搭设、装饰布置和茶水等费用。“她是英雄,我们能为英雄做的就只有这些了。”王勇说。

汪策的舅舅刘永孚告诉记者,22日15时许,家里曾给汪策打电话,却是她同事接的。“汪策现在有事。”同事匆匆挂断了电话。但家人没想到,此时汪策已经被巨石击中,正在紧急抢救中。

16时许,家里接到汪策的回电,却是汪策的同事打来的:汪策遇难。

“在大灾大难面前,这个孩子能够站出来做她该做的事情,尽管我们很悲痛,但也很自豪。”刘永孚红着双眼说,当初汪策告诉父母要去芦山灾区做志愿者时,家人都很支持她。“我觉得很多人都会认同她这种做法的。”

从刘永孚口中,记者大致勾勒出汪策的人生轨迹:32年前出生在贵州遵义市遵义县龙坪镇兴隆村,父母都是农民,汪策是家中长女,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初中毕业后,汪策来到成都求学,后来留在这里工作。

“她不怎么让人操心。平时看似大大咧咧的,但照顾弟弟妹妹却非常细心。”刘永孚回忆,自己最后一次见到汪策,是今年3月她回老家时,没想到此别竟是永远。

汪策生前供职于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成都办事处,是公司的区域销售经理。办事处经理张虎说,汪策在6年时间从一名销售人员干到主管岗位,业绩突出有目共睹。

“汪策工作十分敬业,从不偷懒,公司对她非常信任,她所管理的团队也对她非常认可、敬佩。”张虎说。

说起汪策,同事的评价很高:“很随和、很热心、很实在的一个人”“走了挺可惜”。不少同事都在灵堂跑前跑后帮忙。微博上,同事们不断转发着汪策牺牲的信息,向陌生人述说她的故事。

记者了解到,汶川大地震时,还是一名普通销售人员的汪策,在第一线为灾区护送了两卡车物资,随后一个多月多次进出汶川、映秀、都江堰等极重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救援官兵和医疗队。

“这次芦山地震,汪策再次主动请缨,要求护送前方急缺药品进入灾区。”张虎说,在得知芦山地震灾区急缺药品后,公司决定采购一批药品,22日上午10时从成都运往灾区。

张虎告诉记者,车队由一辆带路车、一辆轿车和四辆货车组成,汪策坐在第二辆货车上。车队经邛崃高何镇前往芦山县宝盛乡,但进入高何镇后,路况变差。14时许,车队行进至龙门山顶的盘山公路上。

据同车的驾驶员张其顺回忆,在14时50分左右,车顶传来小碎石滚落的声音,他准备踩油门冲过去,坐在副驾位的汪策却大叫:“停车!”张其顺还没来得及作出反应,一阵飞石就砸了下来,其中一块巨石恰好击中了副驾一侧的车门。

随后,车内三人被紧急救出,送往高何镇卫生院,由于情况严重,又被转至邛崃市中心医院。但最终,没能救回汪策的生命。其余两名伤者伤势相对较轻,目前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

刘永孚说,汪策父母得知女儿的死讯后都很难过,但也很坚强,只是两人年纪大了,身体都不好,父亲有高血压,母亲有美尼尔式综合征,怕他们坚持不住。

刘永孚说,公司目前正在帮助料理汪策后事,汪策的遗体火化后,家人希望将骨灰带回贵州遵义老家的山上埋葬。

抓紧!翻过悬崖就是县城

4月21日,省道210离宝兴县2公里处的悬崖上,救援人员拉起“生命绳索”。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彻夜徒步、急行军,华西都市报多路记者分别从省道210线、双石镇芦灵路到达灵关,进入宝兴县城穆坪镇。昨日共有12名伤员通过直升飞机送出穆坪镇。

一段20米长的绳索,垂直下落,可以用来做什么?

昨日中午1点,穆坪镇的村民杨运光用力抓住这段绳索,在消防队员的帮助下踩着陡峭的石壁,向上攀爬。他用绳索来救命。

在距离宝兴城区穆坪镇往南2公里的垮方处,这条绳索,昨日在三小时内拉上来300多名村民、救援者,以及大量救援物资,堪称宝兴与外界联系的生命之绳。

赌运气 狂奔冲过落石阵

省道210线交通中断,宝兴县通讯不畅,这座熊猫古城现状如何?昨日早晨7点,记者出发沿省道210线,徒步6小时赶到宝兴。

从芦山县到灵关镇再到宝兴县城区的中心地带穆坪镇,飞石泥沙组成的滑坡带超过20个。在距离穆坪镇往南2公里的一处垮方,由于滑坡体不稳定,导致飞石持续下落,小的鸡蛋大小,大的直径超过脸盆。这成为阻断省道最后也是最危险的“关卡”。

面对关卡,村民和救援人员选择了最直接也是最赌博的方式——小石头飞过时,有人一声大喊“冲!”,数十人一起冲过去。小的落石砸在一些人的脑袋上,有人捂着头跑过。

这段滑坡体同样阻隔了记者的前路,在等待了半小时后,记者无奈“赌”一把,和村民们一起冲关。

一阵碎石滚过,冲锋开始。滑坡体大约30米宽,由于高低深浅不一,需要手脚并用才能通过。在翻越过半时,山壁一阵震动,掉落石块明显变大。

“快跑过来!”消防队员大喊。记者加速通过后,消防队员向其连连摆手。“你回头看,三个脸盆那么大的石头,就落在你2米外的地方!”

爬悬崖 绳索吊起生命线

赌博看天,救援则需要更稳定的方法。在此处救援的资阳消防队员想了另外一招。他们将救援绳拴在道路护栏上,垂直下落20米,几乎和道路下方的石壁平行。村民们从道路下方的山沟绕行,穿过树林攀上石壁,拉住绳索翻越到另一侧。

这段绳索成了从山沟摸索道路的人们,救命的希望。一名宝兴交警左手拉着绳索,站在石壁落脚处,右手伸向山沟底的人们。救援人员、村民们一个接一个,借着交警使劲,拉着绳子往上攀。

一名腿部受伤者,几乎被拴在绳索上拉了上来;华西医院徒步深入宝兴的专家小组,靠着绳索翻过滑坡体。通信电缆、无线电设备、医药用品、帐篷等物资,一点一点顺着绳索接近穆坪镇。

从昨日上午10点到下午2点,3个小时里有300多人靠着绳索进入穆坪镇。

“绳索本来是想在宝兴用的,没想到在这里发挥作用。”资阳消防支队后勤负责人张寿彬决定,干脆把绳索系在这里,当做临时通路。

男子手刨废墟救出10岁儿子 父子徒步出“孤岛”

昨日,10岁的黄肖在医院接受治疗,父亲在一旁陪护。父亲手上的伤痕,都是手刨儿子时留下的。新京报记者 何光 摄

地震中,10岁的黄肖不幸被埋在废墟中。

但他是幸运的,被父亲和村民们救出,送往医院的路上又遇上好心农民工和司机的帮助。

宝兴虽是“孤岛”,但有爱就能突围。

在通往灾区的318国道,有一位“摩托哥”免费送救援人员进入灾区。

在芦山县,一位90后的武警抢险受伤,他的爷爷称“在家是我的心肝,我宠着他,这次他是英雄,我为他自豪”。

10岁的黄肖,家住宝兴县。地震中,他被埋在废墟中6小时,被父亲黄宗敏徒手刨出后,“全身都是软的”。

道路坍塌,通讯中断,宝兴一度成“孤岛”。

“与其等死,还不如送医院搏一搏。”黄宗敏抱起儿子,徒步闯出“孤岛”。

18个小时,200公里。

昨日凌晨2时许,在父亲一路护送下,黄肖成为首批被送出“孤岛”的地震伤员。

三层楼塌埋住10岁娃

地震中的钟灵村,所有的房屋都成为危房,黄肖家的3层小楼更是夷为平地。

“完了,娃估计没了。”4月20日早上8时02分,一阵天崩地裂后,正在街上开面包车的黄宗敏发现路塌了,他丢下面包车发疯一样往家跑。一路上,村子里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还没到家亲戚就告诉他“你们家房塌了。”

妻子前几天去市区照看生病的母亲,家里只有14岁的女儿和10岁的儿子。20日早上,黄宗敏离家出车时,女儿和儿子都在睡觉,周六可以睡个懒觉„„

他不敢想了。

8时30分许,黄宗敏跑到自家门外,“全都是废墟,3层楼的房子一下子全平了。”

他看到在废墟旁哭泣的女儿和侄子,侄子哭着喊:“黄肖还在里面。”。

黄宗敏回忆,当时完全蒙了,愣了足有一分钟,回过神来马上动手挖砖块。

百名村民帮忙挖废墟

3层楼楼房是水泥砖墙结构,所有的主体结构都被地震夷为平地,儿子不知被压在了哪一块石墙下。更让黄宗敏心急的是,邻居家5层楼房也发生垮塌,部分砖块还压在他家的废墟上。

疯了般挖了一阵,黄宗敏停了下来,跑到了废墟上。“我儿子睡在3楼,我去看看会不会在上面。”黄宗敏说,他在废墟中看到了儿子睡的床,但是没看到儿子。他想儿子地震时肯定往外跑,“最有可能被埋的地方就是在楼梯”。他又找到楼梯的大概位置开始挖。

徒手在废墟中挖掘,黄宗敏的双手很快变得血肉模糊,两条腿多处被砖头砸伤,此时村民赶来救援。

“五个、十个、五十个,最后村里上百号人都来帮忙挖。”黄宗敏说,大约9时许村里上百号人都凑过来,徒手帮他们家挖废墟。黄宗敏一边挖着,一边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一直没听到回应。

“爸爸放心,我闭着嘴呢”

有村民提议借一台挖掘机来,但这个想法马上被黄宗敏否决了。

“砖墙一块压一块,如果使用挖掘机,一不小心就会弄伤废墟里的儿子。”听黄宗敏这么说,村民们连锄镐都不用了,全是徒手将废墟砖块一块接一块地搬开。

大约上午11时许,当黄宗敏和村民将最上面一层砖石移走,废墟里传来了儿子的回应。

“爸爸,放心,我闭着嘴,用鼻子呼吸呢。”黄宗敏回忆,他一听到儿子说话清楚,猜想应该没什么大碍。

看到了希望,村民们挖得更起劲了。经近6个小时徒手抠挖,下午2时许,10岁的黄肖终于被黄宗敏搂在怀里。

“灰尘和血糊得满脸都是,一只眼睛和嘴巴肿了起来,全身都是软的。”黄宗敏说,儿子急需送医院救治,但电话怎么也打不出去。

黄宗敏并不知道,整个宝兴县在地震中,道路坍塌通讯中断,已经成为了“孤岛”。

“与其等死,还不如送医院搏一搏。”黄宗敏抱起儿子,准备赶往较近的芦山县医院。

余震中滚石擦身落

路塌了,靠人抬。

黄宗敏用布袋和木条做了一个简易担架,叫上三个亲戚上了路。

灵关镇距芦山县城约30公里,余震依然不断,路两边的山上不断有松动的滚石落下,“从我们四人的前面或后面擦着过去”。

“当时完全没有想到怕,只想早点将娃送到医院。”黄宗敏说,现在想来非常后怕,特别是叫来帮忙的亲戚,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根本无法跟家人交代。

山路本来就高低不平,加上多处又被阻断,4个人抬着担架很费力,行走中担架上的儿子还不断喊疼,他们只能放慢速度。大概走了20公里后,4人体力不支。

“我们走到‘干溪头’时,大家实在走不动了,于是坐下来歇了一会儿。”这时,黄宗敏遇到5个正在往芦山县赶路的农民工。

这些农民工见到黄宗敏等人抬着孩子走走停停,速度非常慢,主动上来帮忙搭一把手。

“他们是汶川的,说汶川地震的时候,别人给他们帮了很大忙,这一次雅安也遭难,他们不能袖手旁观。”

9个人轮换抬着担架,走了足有10公里,终于赶到芦山县城。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芦山县城内,也是大量房屋垮塌,这里几小时前的山崩地裂,不亚于黄宗敏所在的村庄。眼前的一切,让黄宗敏非常不安,他决定搭车再走30公里,将儿子送到雅安市医院。

当时是下午1时左右,芦山县内大部分居民都在空旷地上避险,路上难得见到有车行驶。

黄忠敏说,正当他发愁时,一个面包车停了下来,“恰好是我的熟人”。

面包车免费将黄宗敏和儿子送到雅安市人民医院,“医生给我儿子清洗了伤口,右肩缝了几针。”黄宗敏说。

21日凌晨2时,黄肖在父亲的陪护下被转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120医务人员将小黄肖推进华西医院急诊后,将这句话送给了黄宗敏。

此时,距离地震发生时已18个小时。此地,距离钟灵村约200公里。

“我的300多元压岁钱呢”

“左边眼睛有点肿,是因为长时间压迫充血不足。其他基本都是软组织受伤。”医生初步检查结果显示,尽管在废墟下掩埋了整整6个小时,10岁的黄肖伤情并不严重。

“肖肖和他姐姐,还有我侄子正在楼上看电视。地震时楼一晃,他姐姐和侄子都往楼下跑。”黄宗敏说,小黄肖速度慢一点,跑到2楼时房屋就塌了。

从死神手中抢回儿子,黄宗敏一步不离地守护在黄肖身旁,连家属签字,他都让妻子去签。

昨日下午,亲戚称,他家所有的家当都已被废墟掩埋,连一件像样衣服都没能抢出来。

黄宗敏说,儿子黄肖非常懂事,他把压岁钱存起来,“被救出来后还问我们,有没有帮他找回300多元压岁钱”。

儿子,妈妈搬开楼板来救你

救出儿子后,杨玉蓉仍不相信自己能搬开 200斤重的预制板。

独自挪动两百多斤的预制板,对于身材矮小、瘦弱的杨玉蓉来说,绝对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昨天她却办到了。为了救儿子的命,她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华西都市报记者席秦岭摄影报道

县中心

前晚,芦山县樊敏路的杨玉蓉家里住着5口人。她、12岁的女儿、儿子、儿媳以及3个月大的孙儿。

为了买灌溉玉米的化肥,她早早起了床。地动山摇的刹那,杨玉蓉刚给孙儿穿好衣服。听到房子摇得哗哗响,杨玉蓉抱起孙儿就朝外跑。

边逃生,杨玉蓉边扯起喉咙招呼全家一起逃命。到了楼下,她看见儿媳、女儿都在,唯独少了儿子凌立。

儿子被困

哭求妈妈走开别救了

“他上厕所去了。”儿媳妇带着哭腔告诉她儿子的下落。此时,房屋正在垮塌,一些砖头和家具正纷纷落下。

杨玉蓉安排儿媳妇照管好孙儿和女儿,她不顾一切冲回厕所。此时,她几乎看不到儿子的影子,找了一圈,她看到了一块两米多长的预制板有10余厘米的缝隙,透过缝隙,她看到了儿子的身体。

“儿子,等着哈,妈妈来救你了!”杨玉蓉给儿子打着气。此时,凌立正身陷厕所不能动弹。听见外面哗啦啦的声响,凌立哭着求妈妈“妈妈,还有余震,你不要管我。”儿子的哭求,却动摇不了一个母亲救儿子的信念。

杨玉蓉不顾正在垮塌的楼,先把一双手伸进去。就在这刻,3楼的床正顺着垮塌的空间往下坠落。幸好,没有落在母子俩的身边。

母爱如山

她挪开 200多斤预制板

预制板这么重,怎么办?周围的邻居们家家都在忙着救人,自家也没有别的劳动力。为了救儿子,瘦弱的杨玉蓉使出平生最大的力气,去弄开那块压着儿子的预制板。“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居然花了几分钟就把它挪开了40多厘米宽的缝隙。”杨玉蓉说,通过这个缝隙,她将儿子救了出来。

昨日上午11点半,记者在芦山县医院看到这对母子时,凌立的伤已经做了简单处理,他的腰部和头部缠着绷带,母亲杨玉蓉靠他坐着,用怜爱的目光看着他。

接受记者采访时,杨玉蓉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但她没哭。起身时,她才感到自己的腰也有些痛,她还不知道自己是否也受了伤。

在医院的帐篷里,杨玉蓉都还不太相信眼前发生的事情是真实的。

凌立也对母亲爆发出的巨大力量感到惊讶。“妈妈平时重活儿干得不太多,我也不晓得她当时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气。”凌立说,只有伟大的母爱才会爆发出如此大的力量。

见记者守着儿子,杨玉蓉又跑出去询问儿子转院的事情。很快,凌立被通知可以坐救护车转运到救治条件更好的医院。临走时,记者帮他提着液体,一路送他上车,与这对情深母子告别。

震区党员干部扫描:“不称职”的爸爸 “不要命”的村官

“不称职”的爸爸

——记洪雅县赴雅安地震重灾区救援的党员李林

“李林,雅安芦山发生地震。请你迅速赶到乡政府,前往灾区救援!”正在筹备儿子满月酒的洪雅县将军乡高岩村党员李林在接到电话那刹,没有丝毫考虑,接受了任务。

“明天就是儿子的满月酒,你不在成什么样子,也不怕别人笑话。”妻子沈利娟得知情况后,拖住李林,坚决不同意他去。在场的亲友都劝他:“儿子满月酒是你这做爸爸的头等大事,你说什么也该留下来。”

“5.12汶川特大地震时我是一名军人,到灾区是我的使命。现在的我,虽不是军人但还是一名党员,不到灾区我良心不安。”来不及跟父母亲友多作解释,来不及亲亲熟睡的儿子,这个“不称职”的爸爸毅然踏上了前往灾区的路。

“不要命”的村官

——记洪雅县花溪镇唐坝村民兵连长吴佳林

“地震了!地震了!帮我把针头取了!快点把针头给我取了!”正在乡卫生院输液的洪雅县花溪镇唐坝村民兵连长吴佳林得知地震后,对护士喊道。

“你的病情严重,必须继续输液!”

“我这点病算啥,村里的民兵还等着我召集,灾区群众还等着我们去救呢!”

在护士没有同意的情况下,46岁的吴佳林,把眼睛一闭,自己扯下了针头,摁着针眼就往村里跑。

目前,吴佳林组织的11名民兵队员加入了镇武装部组织的40人救援队,已经到达芦山县展开救援工作。

“不听话”的儿子

——记洪雅县委组织部组织二股副股长肖敏

“地震了,你知道不,震中就在雅安!你没事吧?”刚刚恢复通讯,正在雅安的洪雅县委组织部组织二股副股长肖敏就接到父母的电话,“你赶快回洪雅,那边危险!”作为家里的独生子,父母的担忧和焦虑从电话那头传了过来。

“爸,妈,这个时候我怎么能走呢?放心吧,我会注意安全的。”肖敏没有听父母的话,在征得单位领导的同意后,就地加入了自救队,与当地党员干部群众一道投身到了抗震救灾斗争中。

肩膀,搭起转运伤员的桥

在最后的几米,路面宽度已经不足以放下两个人的脚。相近的两个人只能交错前行。老乡将施工用的木棒扛在肩上,上边的人踩在木棒上,安全地走过了这段危险道路。

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宝兴县一度和外界失去联系,道路受阻,通信中断。21日,从芦山前往宝兴县城的一段路率先打通,绵阳医疗救援队在转运一位重伤病人途中,遇到一段受损路段,路面宽度已不足以放下两个人的脚,当地老乡把木棍扛在肩上,搭起了一条生命通道。

搞快点走 头上飞石在滚落

绵阳医疗救援队到达灵关镇上坝村后,抬起伤员戴宣明往山外走,两名年轻医生在最前头抬着担架,武警战士和当地老乡在旁边搭手。

一路上,山上仍有飞石滚落,救援队员加快了脚步,必须尽快走过飞石区。越走越快,走在最前面的两位年轻医生开始有些吃不消了。年过50的老队员接过了年轻医生手里的担架,继续在飞石路段快速前行。

越往老场乡走,出山的路越难走,前方出现一段10多米的损毁道路,路基完全垮塌,幸存的路面,宽度仅20多厘米,而道路的两边,就是深达数十米的山涧。

踩我肩上 人梯搭生命通道

“路很窄,一不小心踩滑,人就会掉下去。”附近抢修道路的老乡前来帮忙,抬担架的队伍一点点地向前挪动,大家大气都不敢出。突然,走在最前面的老队员脚下的土松了一块,他的右脚顺着滑了下去,紧邻他的一位老乡敏捷地伸出一只脚,踩住了老队员右脚下滑的地方,老队员再次站稳了。

在最后的几米,路面宽度已经不足以放下两个人的脚。相近的两个人只能交错前行。老乡将施工用的木棒扛在肩上,上边的人踩在木棒上,安全地走过了最后的几米危险道路。

截至记者发稿时,伤员已被安全转运到医院接受治疗。

马骅希 华西都市报记者 胡晓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刘佩佩 胡旭阳特约摄影刘晓春

兄弟,我们抬你回家

芦山地震第二天。通往宝兴的唯一陆上通道省道210线上,一批批徒步的救援队伍中,有一支大概10人的队伍,他们头戴安全帽,没携带任何抢险工具,轮流抬着一具担架。“我们也在朝宝兴‘急行军’,因为我们要把这位兄弟‘送回家’„„”

匆忙赶路的十个人,抬着的是周慧军,宝兴县穆坪镇新光村人。

地震袭来时,周慧军刚下夜班,骑着摩托车,经省道210线朝家走。当走到大渔溪沟口附近时,两块飞石从山上滚落下来,周慧军被死死地压倒在公路边的防护栏上„„

震后,新光村清点人数时,还有几名伤者和失踪者。而到了第二天早晨,失踪者就只剩周慧军了。沿着省道210线一路找下去,村民们发现了他的尸体。

邻居杨昌均告诉记者,周慧军为人很地道,邻居大事小事,他都会赶来帮忙。夫妇俩有一儿一女,大女儿15岁,儿子13岁,都在读书。“这个家失去了主心骨,他家今后的日子啊„„”

“落叶归根!一定要把周兄弟带回家。”由于这段路多处塌方,摩托车都无法通行。于是,邻居们便砍来四根竹竿,做成抬杠,准备抬他回家。

昨天一早,10位村民来抬周慧军回家。从大渔溪沟口出发,十兄弟分成四人一组,开始轮流抬,谁累了,另一个不用招呼,赶紧换肩。换肩过程中,他们的步子却依旧保持着“急步”的状态。

一路上,尽管公路上乱石嶙峋,他们“急步”依旧,甚至超过了赶往宝兴的救援队伍。同路的人发现他们,都会主动闪开 一条通道,让其先行。

“急步”走了3公里,上午11点过,抬尸队伍离开了省道210线,又过了一座桥,周家就在对门山坡上。

伴随着一阵阵鞭炮声,周慧军在震后27小时后,回家了„„ 磨刀老人捐2224枚硬币共计1966.2元 4月21日,江苏省南通市,“磨刀老人”吴锦泉得知四川芦山地震消息后,来到江苏省南通市红十字会,将两年来磨刀积攒的一元硬币1714枚,五角硬币503枚,一角硬币7枚,共计1966.2元全部捐给灾区。2008年以来,老人累计捐款23392.2元。致敬!

活着,救灾!--一位57岁老志愿者的第6次抗震亲历

4月21日晚,在雅安市实验小学临时安置点的帐篷里,一位母亲给孩子讲故事。灾区部分群众在临时安置点的帐篷中,度过震后的第二个夜晚。据四川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目前政府已累计安置受灾群众17.1万人。新华社记者 文涛 摄

4月21日凌晨2时,四川省宝兴县灵关镇一家简陋的石材厂前,一台“长安”车静静地停在门口,周围几点隐约的火光在漆黑孤寂的夜色中照出去很远。

一阵密集的短信铃声突然在车内响起,刚刚合眼的李英俊猛然惊醒。沉寂了18个小时的手机一下子涌入70多条短信,内容基本都一样:老李,你还活着吗?

这是地震发生之后,李英俊第一次与外界有了联系。他给朋友们群发了一条短信:活着,救灾。

老伴儿的电话也跟着打了过来,还没说上两句话,电话那头已经传来80岁老母亲的哭声。宝兴县对外联系全部中断,老人家守着电视看了一天,也哭了一天,到现在才知道自己儿子还活着。

“地震时锅都在蹦,地震后‘还能动的’都在救人!”

从20日8点02分地震发生那一刻起,李英俊已经在余震不断的灵关镇整整坚持救灾18个小时,亲手救出2人。

“这次地震感觉很不一样。”当时正在石材厂2楼做饭的李英俊说,“以前经历的地震多是左右摇晃,这次上下蹿,连锅都直蹦。”

“强震!”李英俊多年救灾志愿者的经历造就他过人的反应速度,转身抄起一把钢钎就往外冲。门外的街道已经一片混乱,老李亲眼看着一栋房子在不远处轰然倒塌,人们四散奔跑,弥漫的粉尘中传来阵阵哭喊、尖叫。

老李的长安车上常年装载着全套救灾设备,容不得多想,李英俊发动汽车就朝着房屋垮塌最严重的地方驶去。在灵关镇西边的十字街旁,一栋4层楼的民房几乎全部垮塌到底,周围有人在朝废墟里哭喊:里面有孩子!

李英俊立马下车高喊:“不要慌,还能动的赶紧来救人啊,我这里有设备。”

经过最初几分钟的慌乱后,街上人群开始冷静了下来,听到老李的喊声,许多人围了过来,其中有派出所民警、在镇上施工的工人、村里的村支书、主任和镇上居民。

通过对废墟里喊话,大家确定里面有一位年轻妇女和一个小学生还幸存。外面喊一声,被埋在底下的孩子就回答一声,稚嫩的声音揪着众人的心。

老李的救援设备十分专业,不仅有破拆钳、手钳、千斤顶,仅锤子就有8种,大的重达几十斤,小的连1斤都不到。分发了工具之后,众人开始救人,没分到工具的直接在废墟上用手刨。老李在墙体上钻开一个洞口,钻进去用手摸,但摸到的却是一具已经毫无反应的遇难者遗体。

余震不断发生,废墟也摇摇欲坠,细小的砖块、瓦砾不断往下滑落,墙体仿佛随时都会倒下。

得尽快确定幸存者的位置。李英俊在洞里焦急地呼唤,终于在遇难者旁边一个狭小的空间发现了那位年轻妇女,她整个人裹在被子里蜷缩成一团,正在轻轻地啜泣。老李安慰她:不要多说话,尽量保持体力,大家一定会救你出来。

找到准确位置使得救援速度加快,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年轻妇女终于成功获救,她紧紧抓着被子的边角,流着眼泪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

顾不上多说,众人立即开始救援埋在最底层的孩子。房屋垮塌情况太严重了,上面三层楼的天花板几乎都贴在了一起,旁边残破的墙体又压在了孩子的上方,许多人急得用手刨。

余震越来越多,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李英俊与众人商量,两位老乡开来两台挖掘机,将压在上方的墙体推倒到一边。搬掉了这最大的障碍后,加上千斤顶的帮助,救援速度大增,1个多小时孩子就被成功救出。

看到自己的孩子终于获救,心急如焚的家长哭着扑了上去,不停地给周围人说着“谢谢”。但众人顾不得多说,转身又朝着别的地方去了。

正能量支撑“孤岛”的希望

救出2人后,李英俊又开着车在灵关镇上到处转,帮忙将伤员送到临时安置点。这次地震对灵关镇的损害太大了,老李亲眼见到的遇难者就有好几人,受伤的更是数不过来。

虽然灾情严重,但与5年前汶川大地震的慌乱相比,这次情况好得多,人们很快就从惊悸中恢复过来,展开及时的自救互助。哪怕只能搬几块砖头,人们也毫不犹豫地参与救援。

李英俊说:“在灵关镇成为‘孤岛’的这段时间里,这种正能量充满了整个场镇,每个人都在帮助他人,支撑着救援的到来。”

下午2点多,20多名芦山县武警徒步赶到了灵关镇,4点过后,救援力量陆陆续续到达,不断有更多的人获救。

看到很多人从早到晚几乎没填过肚子,镇上新场村的一个村干部从损坏的房屋里找到一些米和泡菜熬成稀饭,和另外5名乡、村干部组织了一支“三轮车送餐队”,在场镇上免费发放。直到晚上10点,李英俊才吃到20日的第一顿饭。

入夜后的灵关镇电力中断,镇上几乎一片漆黑。镇里以村和社区为单位,组建了临时安置点。由于道路不畅,物资难以运进,许多地方只能找来塑料布搭成简易棚子过夜。李英俊又担任起了镇上的义务值班员,四处巡逻。大部分的群众情绪基本平稳,但有亲人遇难、重伤的地方,仍然传出阵阵悲伤的哭泣声。

“我最怕听到这样的声音,像烙铁一样烫在我身上。”李英俊说。

“从灾民到志愿者,我想做一颗火种”

“1966年老家河北邢台的地震场景,一辈子都印在我脑海里。当时我还在读书,吓得抱着树走不动。”今年57岁的李英俊说,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我就成了一名救灾志愿者,开着车给灾区运物资。

从唐山大地震开始,李英俊以志愿者的身份,先后参与了汶川、玉树、彝良地震抢险救援。这一次,他的人生又与“4·20”芦山地震紧紧交织在一起。

老李的足迹遍布中国地震灾区,但很难有人能想到,他竟然是一位脑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

“都十几年了,恢复的还可以。”李英俊谈到自己的病,轻描淡写,“只是遇到骤冷骤热会有反应,动作变得迟钝,但我修车可是一点都不迟钝的。”

李英俊对自己的汽车维修技术十分自信。也正是靠着过硬的技术,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李英俊在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上义务为过往救援车辆提供维修服务,最多的时候一天修了22辆车。从地震后的第四天一直到当年年底,老李7个月没换过衣服,胡子和头发长得一样长,几乎成了“野人”。

由于担心老李的身体,老伴儿这几年一直都是一路跟着他做志愿者。但今年因为家里4位老人都已是80岁的高龄,老伴儿回了邢台老家照顾,没想到又遇到了7级强震。“家里只能老伴儿多担待一点了。”说起爱人,老李还是有些愧疚。

走遍全国的经历让李英俊在很多年轻志愿者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只要身体撑得住,志愿者的路我还会一直走下去。”老李说,“我想做一颗火种,将服务他人的精神传给更多的年轻人。”

雅安党员干部扫描:村支书身患癌症坚守一线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4月21日电 据四川省委组织部提供的消息,芦山县7.0级地震发生后,雅安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清仁乡大同村支部书记袁超,不顾身患癌症病情,24小时坚守抗灾第一线。

雅安市委书记徐孟加第一时间赶到震中龙门乡,市长陈越良及时召开全市抗震救灾紧急会议,安排部署全市抗震救灾工作,并深入到各受灾点指挥抗灾;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赖荣同志第一时间深入灾区指导参与抗震救灾。全市1.2万名党员干部分片负责了解灾情,收集信息,指挥抗震救灾工作;组织、宣传、通讯、电力、卫生、水利、新闻等系统5000多名党员干部吹响集结号,投入抗震救灾。雨城区全体区级领导干部第一时间赴联系乡镇、社区指导抗震救灾,切实解决好受灾群众的吃饭、饮水、住房、医疗等问题;石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袁久胜带领300余名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员,在地震发生当日下午5点到达芦山县各安置点,帮助分发物资、救助伤员;芦山县政府办主任、应急办主任尹清受伤不下火线,始终坚守工作岗位;清仁乡大板村大学生村干部罗代磊,不顾家中未满月的孩子,投身抗灾一线。60岁大娘煮大米700斤助灾民

家住芦山县城的姜云芳今年60岁,家中房子在此次地震中严重受损。但她没有首先抢救家中财物,而是拿出储藏的大米,架起大锅,在街边煮稀饭无偿供给灾民。从昨天下午3点到今天为止已煮掉700斤大米,救助灾民达3000人次。

姜云芳的儿子和儿媳都是政府工作人员,儿媳是党员,目前两人都在前线参与抢险救灾。姜云芳说,“党员家庭不能落后,这么多热心人来到这儿帮助我们,我也要力所能及的帮助大家。”

母亲地震中去世 护士含泪告别返回医院救伤员

张艺川是芦山县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她和其他正在忙碌的医护人员一样,她穿梭在不同的救助帐篷间,几乎没有人看得出来,在这次地震中,她的妈妈王琼在地震中永远离开了她。

芦山县龙门乡隆兴村山溪沟组5村,这里变成了废墟,她的妈妈王琼也在地震中逝去。含泪告别妈妈,张艺川重新回到了医院,投入到救治伤员的工作中,守在妈妈王琼棺材前的,是12岁的妹妹张玲艳、爸爸以及亲朋好友。他们一起为去世的妈妈王琼上香、烧纸„„

直到20日下午3点,张艺川还没能吃上一口东西,眼眶红肿。张艺川说,只有让自己忙起来,才不会想妈妈“不在了”。19日上午,她回了一趟家,妈妈一直送她到路边。可她万万想不到,这一次见面是她和妈妈的永别。

地震发生不久,爸爸给她打来了电话,沉默很久,“妈妈不在了,你回来看一眼嘛。”往家赶的路上她都没有哭,直到见到妈妈,她一下子跪到妈妈身旁失声痛哭。“妈妈已经去了,再也不回来了。”张艺川说,最后看了妈妈一眼,她跟爸爸说,“我要回医院。”20中午12点多,张艺川赶回芦山县人民医院,在救助帐篷间忙着,运送伤者、帮伤者清创包扎,她说,“爸爸支持我回(医院)来,这里的病人需要我。” 救一家四口 20邻居9小时没歇气

救援人员用千斤顶顶住石板系上绳索,合力用木桩抬起石板,救出被困者

守望相助

救一家四口 20邻居9小时没歇气

雅安市中里镇龙泉村一村民楼房倒塌

3人遇难1人获救

8时许

村民杨善兵一家4口被埋

13时许

救援人员听到了杨善兵妻子岳安红的声音

16时20分

扛出5块木板后,终于看见了岳安红的背部

17时许

千斤顶顶住石板,岳安红安全获救

“用千斤顶!不能硬来!”昨日下午,雅安市雨城区中里镇龙泉村,村民李文军大声喊道。昨日8时许的地震中,村民杨善兵一家4口被埋,为了救他们,20多位乡邻已经忙碌了七八个小时。他们身边,消防官兵和医护人员也在不停地提供专业意见。

汶川大地震之后,村里就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谁家遭了灾,大家都要帮。坍塌的石块上,零散放着铁锨、铁盆、铁链、绳子。一根输液管,静静地传送着葡萄糖到被埋的岳安红体内。

村民告诉记者,杨善兵家的楼房在这次地震中倒塌了。杨善兵一家六口,只有一早去地里看玉米的老母亲以及下楼玩耍的大儿子逃过一劫。

意外发生后,20多个村民赶来帮忙,他们用铁锨挖,用绳子绑、用肩膀扛,还有人开着挖掘机在一堆石板、石块中救人。可惜,杨善兵以及他的父亲、小儿子被挖出后,都已没了呼吸。“杨善兵被救出来的时候,左手已压断了,双手紧紧地抱着他的小儿子杨凯,将杨凯的脸紧紧地贴在他自己胸前。”村民杨善平擦着眼泪说。

还有杨善兵的老婆岳安红被埋在石堆里。有人大声呼喊着岳安红的名字。中午12点了,很多村民已忙活了4个小时,四川雅安的消防官兵也已工作了2个小时。大家都没有吃午饭,仍在往外清理石板、石块。

下午1点左右,救援人员终于听到了岳安红的声音,她在废墟下面喊“我的脚被压到了”。大家很兴奋,循着声音找到了岳安红的位置。他们挖出一个洞,岳安红把手伸了出来。前来救援的乡镇卫生院的医生给她输了葡萄糖,发现她生命体征比较平稳。

在扛出5块木板后,终于看见了岳安红的背部,大家一阵欢呼。这时候已是下午4点20分。救援人员发现还有一部分楼梯压在岳安红的腿部。于是,他们先用千斤顶顶住石板,然后寻找缝隙系上绳索。几个木桩穿过系好的绳索,形成一个“米”字形。大家一起喊号子,石板稍稍松动,救援人员这才把岳安红救了出来。此时,已是下午5点钟,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声。

雅安地震感人事迹:悲情母亲,两次地震中失去儿女 前方记者在地震现场遇到一位母亲,她叫陆静康(音),今年50岁。她的儿子五年前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因车祸去世,而20日她17岁的女儿又在雅安地震中被自家房屋压死,整个房子已完全垮塌。“5·12”时,她正在成都打工,感觉到地震后开始往家里打电话,一直不通,她坐着大巴车就往家里赶。进家门的时候,房子没有出现裂痕,一家人都平安。她松了一口气,却不知死神已经盯住了这个家庭。晚上6点多,儿子陆林旭骑着摩托车下班回家,在一次强烈的余震中从车上颠落,撞击到马路牙子上,摩托车在惯性下甩过来,砸在了陆林旭的胸口上,他的内脏被完全震碎。陆静康从儿子同事的口里得到了他的死讯,她赶到现场,抱着他的遗体哭得撕心裂肺:儿子才结婚一年,留下了年仅两个月的孙女青青,“你让娃娃怎么办?”接下来的5年,陆静康一直没从失去爱子的悲痛中走出来。而小女儿岳宇珊成了这个悲绝母亲的唯一安慰。岳宇珊在母亲眼里,是个“最最乖巧懂事的女子”。“她的学习好,是年级第14名。”陆静康说,今年正在读高二的女儿马上就要高三了,“她说要考上一个好大学,将来当英语老师”。岳宇珊的梦想被生生阻断在雅安地震那一刻。当时陆静康正在照料自己的报刊摊位,突然大地开始摇晃。房屋左右摇晃开裂,发出“咔咔”的声响。陆静康马上跑到楼下,朝二楼疯狂地喊:“地震了,媳妇!珊珊!”媳妇穿着睡衣出现在二楼的窗口,她直接跳了下来。媳妇被紧急送到了医院,因腰部骨折正在抢救,生死未卜。岳宇珊却没有出现在窗口。几秒钟的时间,二楼完全塌陷。直到上午10点,两位武警从废墟中找到了岳宇珊。她还穿着白色的背心和内裤,全身的土灰已看不清她的面容。没有流血,“就像她哥哥一样。”陆静康说,女儿没有了呼吸,表情很平静,就像睡过去了,“我只希望她临死时还在梦乡,这样就没有痛苦”。

四川地震感人事迹:雅安地震发生后,一位在北京打工的雅安男子匆匆往家赶。一路上。有解放军,有武警官兵,有一路相随的如潮爱心。我们相信,他回家也许会更快些,更快些„„ 20日,北京飞往成都的海航7141次航班。记者邻座的一位乘客刚一登机,就开始满机舱地求助:哪位好心人有车,能捎我去雅安? “解放军同志,是去雅安参加救灾的吗?到成都后,我能坐你们的车回家吗?”这名而立之年的男子叫杨茂林,今早四川雅安突发7级地震,对在北京打工的他而言有如晴天霹雳。“别着急,下了飞机跟我们走!”记者说。稍稍平静了会儿,杨茂林流着泪告诉记者:家里的两层楼都塌了,辛辛苦苦赚的钱全完了,幸亏老婆机灵,抱着娃跑出来了。

得知杨茂林的情况后,细心的乘务员专门给他加送了饮料和毛毯,还为他免费升舱。“吃些东西吧。飞机上那么多解放军都是去参加救灾的,你一定要放宽心!”随后,热心的机组人员又与地面取得联系,告诉杨茂林道路和车辆情况,他的心情又沉重了起来。

经过数小时的飞行,22时23分,多次延时起飞的航班终于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杨茂林刚打开手机,一条信息马上跳了出来:“我和娃都好,你啥时候到家?”

双流机场专门为救援人员和家在灾区的乘客开辟了绿色通道。在熙熙攘攘的到达大厅里,随处可见来自全国各地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专业救援队、红十字会人员、爱心志愿者„„一位成都当地的乘客边发微博边对记者说:“来得好快!”“我们还不算快,先头部队早进去了。”多支救援团队都这样回答。

刚走出候机楼,大家耳边就传来广播声:“在五号出口有爱心车队,免费送救援人员和灾区群众去雅安。”据记者目测,那里足有数十辆私家车。一位私家车主告诉记者,他们已经通过微博和微信建立专门的救援群,做到随叫随到。爱心车队里有很多出租车,一位司机说,他们今天来了上百辆,还有几百辆没轮上的当替补,明后天接着来。正聊着,心急如焚的杨茂林登上一辆爱心车,奔着雅安而去。有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有了一路相随的如潮爱心,杨茂林们回家也许会更快些,更快些„„

上一篇:七年级读凡尔纳《神秘岛》有感下一篇:读书交流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