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详细解析

2024-05-17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详细解析(共10篇)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详细解析 篇1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

(二)试题解析 2013-01-10 11:37

万学海文 教研中心英语教研室

Section IUse of English

1.【答案】A(However)

【解析】空前作者讲到“鉴于电子货币的优势,你也许会认为,我们将快速步入非现金社会,实现完全电子支付。”而空后说“真正的无现金社会很可能不会马上到来”这两句话语义是转折的,因此答案A。B.moreover表递进 C.therefore 表结果 D.Otherwise表对比

2.【答案】D(around)

【解析】由空格所在句的“but” 得知,句子前后是转折关系。事实上,这样的预测已经二十年了,但迄今还没有实现。A.off 停止 B.back 返回 C.over 结束,与后文均不构成转折,故答案选D.around出现。

3.【答案】B(concept)

【解析】空格所在的句子意思为例如, 1975年《商业周刊》预测电子支付手段不久将“彻底改变货币本身的____”将四个选项带入,能够彻底改变的对象只能是金钱的概念(定义),而A“力量”,C“历史”,D“角色”,语义都不恰当,并且如果选择 role的话,应该是复数roles, 因为是金钱的作用不止一个,故答案选B。

4.【答案】D(reverse)

【解析】空格填入的动词跟前面的动词 revolutionize(变革)意思上应该是同义替换的,要选择含有变革,彻底改变意思的词汇,四个选项中A.reward 奖励 B.抵抗 C.resume 重新开始,继续,都不合适,只有D选项reverse“颠覆”最为贴切,本句译为“电子支付方式不久将改变货币的定义,并将在数年后颠覆货币本身。”

5.【答案】C(slow)

【解析】根据前面的句意得知,早在1975年就预测了无现金社会将到来,而实际上作者讲到“真正的无现金社会很可能不会马上到来”,因此也得出这种变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故答案选择C。A.silent沉寂的,B.sudden突然的,D.steady稳定不变的。

6.【答案】B(against)

【解析】上一段末句提出本段的论点,即人们进入无现金时代的速度缓慢的原因。因此本段应围绕纸币系统不会消失来阐述。而且由句首的Although得知,空格所在句与前一句是

转折关系。尽管电子支付手段可能比纸币支付方式更加高效,然而以下几个方面解释了纸币系统“不会”消失的原因,故答案选B,work against妨碍,对…产生消极影响。A.work for 为…而工作 C.work with 与…共事,对…起作用 D.work on 从事…工作,对…起作用,都不合适。

7.【答案】B(expensive)

【解析】本句陈述的原因都是关于上句提到的传统支付方式的优点,即推广电子支付方式不利之处。所以根据这个基调,得出选项productive不对,最后根据空后的内容推理出消极意思的选项expensive,其他选项意思放到空格处不合理,imaginative,意思是“虚构的、富于想象力的”;sensitive,意思是“敏感的、容易受伤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8.【答案】D(dominant)

【解析】空格所在句译为...使得电子货币成为____支付方式,将四个选项带入,C, D是比较恰当的,再结合本文章的主旨,应该选择“占主导地位的,支配地位”这层意思的D选项。

A.similar 相似的B.original原始的,独创的,都不合适。

9.【答案】B(provide)

【解析】 纸质支票支付能够____收据,这是和电子支付相比的一大优势,A.collect 收集收据,C.copy 复印收据,D.print打印收据都和实际生活不符合。应该是B.provide提供收据。

10.【答案】A(give up)

【解析】该动词短语的宾语是前文的something, 指代上文的advantage,纸质支票支付能够提供收据这一优势,肯定是消费者不愿放弃的。和优势相搭配的动词短语不能是B.take over接管,也不能是C.bring back拿回来,D.pass down传递、遗传也不符合。A.give up放弃一种优势,符合语境,为正确答案。

11.【答案】A(before)

【解析】这里考查的是时间连词的应用。句子意思是“在支票兑换成现金之前要花上好几天”,符合句意的只有before,其它三项都不符合。

12.【答案】D(withdrawn)

【解析】这里考查动词辨义。原文句子意思是“资金是从发卡机构的账户里提取的”,withdraw有“提款、取款”的意思,这里是指纸币从银行账户中“被取出”故为正确答案。

13.【答案】C(Because)

【解析】这里考查的是连词的应用。从原文可以看出空后的两个句子在意思上存在着因果关系,“因为电子支付是即付的,所以消除了客户的付款”。四个选项中只有C because可以表因果,其他三项均不能表因果。故答案为C。

14.【答案】C(raise)

【解析】这里考查的是动词辨析以及上下文语义衔接。[A] hide “隐藏,隐瞒”,[B] express “表达,表示”,[C] raise “举起,提高,引发”,[D] ease “减轻,缓和”,四个选项中能和concerns 构成搭配的只有raise,故正确答案为[C]。

15.【答案】C.(stored)

【解析】这句讲了an unauthorized hacker has been able to access a computer database and to alter information__________ there.“一些黑客入侵电脑数据库并且更改_____信息”根据空前信息可知是入侵电脑数据库,所以information 是被储存在电脑数据库中的信息。

16.【答案】C.(uncommon)

【解析】此题考查一致性。空格所在句“The fact that this is not an__16_occurrence means that…”中this指代上文中that从句的内容,即黑客能够获取电脑数据库和更改储存的信息。因此not an_16_occurrence应该能体现这一行为的特征,而上文提到“We often hear media reports that…”,其中的often正是对这一行为的特征解释,即not an__occurrence等于often的含义,对比选项,只有C选项uncommon符合,带入后意为“经常发生的事情”。

17.【答案】A(steal)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详细解析 篇2

建国以后, 我国研究生考试的科目设置、命题方式伴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不断进行探索与改革。从历史上看, 研究生考试的命题方式主要包括5种:教育部统一组织命题、行业主管部门命题、研究生招生单位自主命题、研究生招生单位联考命题以及学术性组织或其他单位命题。数十年来, 围绕研究生考试的科目设置“是统还是分?是收还是放?”这个核心问题历经多次调整, 具体表现在4个方面。

(一) 统一命题与自主命题的转换

国家统一命题与高校自主命题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两种主要命题形式, 在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不同发展时期各有侧重, 有的阶段以“统”为主要导向, 有的阶段以“分”为重要特征。

1955年教育部公布了《暑期全国高等师范学校研究生选拔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 首次对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和考试办法做出规定。根据该办法, 1956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确定为政治理论课、外国语和1至3门 (最多4门) 专业课。《办法》的出台, 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从“推荐选拔”过渡到“个人申请、学校或单位推荐、招生单位自行考试”的模式。1956年至1961年作为我国研究生考试的第一个阶段, 考试内容、形式等全部由招生单位自主决定。“分”是这一阶段研究生考试的主要特征。

1962年起, 政治理论课和外国语两门课程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命题和考试。1963年, 国家发布了《关于试行“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 (草案) ”的通知》, 规定:“政治理论课及外国语中的英语、俄语实行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基础课和专业课由招生单位根据专业性质自行确定。”这一文件的颁布, 宣布了研究生考试“统分结合”的肇始, “公共课实行国家统一命题考试, 专业课由招生单位自主考试”成为这一时期 (1962年至1966年) 乃至此后我国研究生考试的基本模式。1966-1977年研究生停止招生。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1978年恢复举办研究生入学考试。当时由于百废待兴, 国家尚不能组织全国统一命题, 考试全部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 科目包括政治理论课、外国语、基础课和专业课。“分”再次成为研究生考试的主要方式。

1980年, 研究生考试的科目由原来的4门调整为政治理论课、外国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共5门, 其中政治理论课和外语再次实行全国统一命题, 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试题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制。也就是说, 研究生考试第二次回复到了“统分结合”的模式。这一模式保持了相当长的时期, 2003年虽然再次将研究生考试的初试科目由5门改回到4门 (即政治理论课、外国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 但“统分结合”的模式并无变化。

2007年至2009年的3年间, 是研究生考试在“统分结合”的基本模式下继续向“合”的方向推进的时期。2007年将教育学、历史学、医学等单个学科门类的初试科目由原来的4门调整为3门, 即政治理论课、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 其初试的专业基础综合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2008年进一步将农学门类的初试科目调整为4门, 即政治理论课、外国语、农学门类公共基础、农学学科基础综合, 其中农学门类公共基础包括农学门类数学、化学, 农学学科基础综合则包括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这些课程均交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2009年则更进一步, 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初试科目调整为4门, 即政治理论课、外国语、数学 (一) 和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至此,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的学科和课程达到历史最高点———14个学科23门课程。这种状况一直保持到2012年。

2013年, 教育部出台规定, 除政治理论课、外国语、数学、管理学和法学之外,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科目, 既可以选用国家统一命制的试题, 也可以由招生单位自行命题。这一重大转变, 标志着研究生初试科目于2013年形成了“统分均可, 自行选择”的格局。

(二) 专业硕士考试科目与命题单位的演变

1. 工商管理硕士 (简称“MBA”) 。

1995年, 教育部试办工商管理硕士 (简称“MBA”) 高校联考, 联考科目为外国语、数学2门, 由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另行命题, 试题难度略低于统考试题。1997年, MBA全面采用全国联考方式, 初试科目共有5门:政治理论课、外国语、数学、管理、语文与逻辑。其中, 政治理论课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 其余4门课程的命题委托“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承办。全国联考形式的出现, 促进了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 是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有益补充。2003年, MBA的考试科目调整为4门, 即政治理论课、外国语、综合能力、管理。2005年, MBA的4门初试科目进一步调整为2门, 即英语与综合能力。原初试科目中的政治理论课调整到复试中进行, 将管理的部分考试内容放在综合能力课当中, 主要内容放在复试中考核, 并将综合能力科目中的其他内容进行相应调整。

2009年, MBA联考的综合能力课程更名为管理类专业硕士联考综合能力, 并被移交给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MBA联考的英语也交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并更名为英语 (二) , 原研究生统考英语改称英语 (一) 。

2. 法律硕士。

2000年,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高等学校实行全国联考试点, 考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课、外国语、刑法、民法、综合 (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 等5门, 其中政治理论课、外语2门公共课使用全国统考试题, 其他3门业务课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委托“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承办。

2003年,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考试科目调整为4门, 即政治理论课、外国语、专业基础课 (含刑法、民法) 、专业综合课 (含法理、宪法和中国法制史) 。2009年,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分为“法学”与“非法学”两个分支, 以培养不同类型的法律工作高级应用型人才。从2011年起, 命题工作移交至教育部考试中心。2011年, 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学等3个专业学位考试也开始将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进行考核。

3. 其他专业硕士。

我国还开设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EMBA)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MPA)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等其他专业学位。有些专业学位, 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等也采取全国联考的形式, 命题工作由“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

(三) 学科内部不同卷种的拆分与整合

不仅不同学科在采用“统一命题”还是“自主命题”这一问题上屡经变更, 即便是同一学科内部也有多次“拆分”和“整合”, 特别是政治、数学尤为突出。

1. 政治理论课。

1984年以前, 政治理论课只有一张试卷, 由文科和理工科考生共用。1984年对政治理论课做出调整, 将其分为文、理两种试卷。1986年再次对政治理论课进行调整, 将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和考核分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时事政策两个部分, 规定凡在大学本科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成绩优良的考生 (包括应届毕业生和在职人员) , 经招生单位审核后, 在初试时可以免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部分, 但招生单位仍要对这部分考生进行时事政策的考核。对于大学本科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成绩未达到优良的考生和同等学力的考生, 一律在复试时由招生单位进行考试, 考试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时事政策两部分。2003年, 政治理论课不再分文、理, 又恢复成一张试卷。这种状况一直持续至今。

2. 数学课。

1987年, 工学各专业和经济学部分专业的数学首次由原国家教委统一组织命题。数学试卷分为5种类型, 即工学3种 (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 和经济学类两种 (数学四和数学五) 。1996年, 数学的卷种进行调整, 将原工学类的数学 (一) 和数学 (二) 合并为新的数学 (一) ;将原数学 (三) 更名为数学 (二) ;将原经济类的数学 (四) 更名为数学 (三) ;将原经济类的数学 (五) 更名为数学 (四) 。2003年, 数学试卷根据招生专业对数学的不同要求分为四类, 工学门类二种, 经济学二种, 由招生单位选定统考数学的种类。2009年, 数学试卷的分类再次进行调整, 将原经管类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使用的数学 (三) 和数学 (四) 合并为新的数学 (三) 。

(四) 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命题的演变

在研究生考试的历史上, 还一度短暂地出现过由行业主管部门命题的模式。如1987年, 农学 (除林学外) 各专业的部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由农牧渔业部统一组织命题;医学中的基础医学、中医和临床医学专业 (除口腔科学外) 部分适用面较宽的考试科目, 由卫生部组织统一命题;其他考试科目, 提倡各主管部门组织有关招生单位联合命题。1988年减少了农牧渔业部统一命题的工学数学和工程力学两门课程, 1990年再次减少了农学数学和化学的统一命题, 改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同样, 医学类的考试后来也很快移交给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二、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科目设置的现状及分析

目前, 由国家统一命题的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科目包括14个学科的23门课程 (见表1) 。

2013年, 教育部提出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在初试中可以使用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医学、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历史学等专业基础课试题, 也可以自行命题, 这一改革符合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 也是更好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需要。

2004年第十届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第四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依法享有科学研究以及文化活动的自由。199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 赋予了大学自主招生等自主办学权力。这些法律法规为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注:有的科目在国家统考与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或其他单位命题) 之间多次反复, 本表以该科目最终确定实行统一命题的年份为准。

1999年以后,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 扩大高校研究生招考自主权, 如将推荐免试制度化, 加大高等学校的复试权重, 等等。但是, 这些法律法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却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如2003年曾对初试科目进行了改革:考试科目减少到4门, 即外语、政治和两门专业课。政治、外语、数学由教育部组织统一命题。按照这样的考试科目安排与考试成绩, 对于需要考数学的考生来说, 在初试中政治、英语、数学3门课共计350分, 专业课共计150分, 专业课在初试中对考生的权重仅占30%。而对于不考数学的同学, 政治、英语共计200分, 专业课是300分, 专业课的权重也仅占到60%。也就是说, 对于研究生招生单位来说, 高校初试中拥有的自主权最多只有60%。近年来, 农学等学科门类的大部分学科专业初试的专业基础综合科目实行统一命题, 这样一来, 研究生招生单位在初试中的自主权就降为“零”, 按照复试成绩在研究生招生中的比重为30%计算, 其自主权也只有30%。如果考虑到复试通常按初试录取计划的120%左右确定, 就可知高校在这三科录取中的自主空间相当狭小。考虑到高校与高校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 各种条件差异很大, 统一命题主要体现了研究生招生单位对生源要求的共性, 难以兼顾各高校生源的特色要求, 这便在多样化的考生与高校之间设置了一个过窄的通道,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研究生选拔的“瓶颈现象”, 使得“某些有才能的学生被淘汰的可能性很大”。因此, 为了充分体现不同高校的办学特色, 满足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必须赋予研究生招生单位更大的考试招生自主权, 允许其根据自身历史传统、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学科特色、校园文化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科知识要求进行自主选择, 既可以选用全国统一命题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综合课试卷, 也可以采用自主命题的方式。

另一方面, 这也是主动适应研究生教育规律、顺应世界潮流的需要。在美国, GRE、MAT、MCAT、GMAT和LSAT成绩的优异并不必然促成该考生被顶尖大学研究生院所录取。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法学院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表示, 学院对于申请者提供的LSAT成绩不设最低要求 (cut-off point) (1) 。一些美国高校甚至规定申请者在特殊条件下可豁免提供上述考试成绩, 任何能够证明申请者优秀的材料都可构成比考试成绩更为重要的录取因素。在英国, 申请攻读硕士并不需要参加全国统考, 决定一名考生是否被录取的主要因素是它是否具有出色的本科成绩以及该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这些材料包括语言能力证明、学业表现、研修计划、推荐信以及其他能够支持申请的资料。同样, 德国、法国也没有设置研究生入学统考初试, 实行的是“材料申请制”[1], 高校更看重那些与专业相关的申请材料, 大多数研究生招生单位通过面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愿望、计划及外语水平, 判断其是否具有学习本专业的潜质和能力。由此可见, 充分尊重和发挥高校的考试自主权是世界各国、尤其是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主要特点。

三、关于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科目设置的思考与建议

近年来, 在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 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考试作为研究生选拔培养的首要环节, 起着把好“入口关”的重要作用, 初试科目设置是否科学合理, 直接关系着我国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效益。面对世界各国对高端人力资源的激烈竞争, 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研究生选拔制度中的先进理念与做法, 在紧密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 对研究生入学初试科目设置方案进行改革, 构建一个更为公正、科学、规范、高效的选拔平台, 促使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1.设置“基本能力综合”和“专业基础综合”。按照教育部所拟定的“优化初试, 强化复试”的总体思路, 笔者建议初试设置“基本能力综合”和“专业基础综合”两个单元。所谓“基本能力综合”, 是指考核不受特定领域知识影响的基本能力的考试, 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一般能力和基本素质, 其核心是考查考生是否具备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考试的内容可以借鉴GRE, 包括阅读、写作、逻辑等部分, 试题由专业考试评价机构统一命制。设置“基本能力综合”考试的原因如下: (1) 通过设置宽基础、大口径的“基本能力综合”, 可以很好地考查报考者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使考生能够在更广阔的学科领域内选择专业。 (2) 现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从设计理念上看, 更多地是一种“对考生已掌握知识进行考核的考试”, “基本能力综合”的设计理念则与之相反, 它与考生已经学习过的具体专业知识无关, 是一种对报考者“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的考试。 (3) 现行的研究生考试更多地是一种对报考者已经结束了的本科阶段学习成果进行测试的“回顾性考试”, 而“基本能力综合”与报考者在本科阶段的表现并无直接关系, 是一种对考生在未来的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发展潜能进行评估的“预测性考试”。

“专业基础综合”是与“基本能力综合”相配套的考试, 它与“基本能力综合”的关系, 类似与GRE考试中“专项测验”与“一般能力测试”的关系。“专业基础综合”可考虑按学科大类分为管理学、法学、医学、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若干科目, 着重考查报考者进入相关专业研究生学习阶段后所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能力。由专业考试评价机构提供各科目的试题。与“基本能力综合”不同的是, “基本能力综合”是要求所有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都必须参加, 而“专业基础综合”的各个科目是由各研究生招生单位自主决定是否参加, 以及参加哪一门。招生单位也可以不参加全国统一命题的“专业基础综合”考试, 而使用本校自主命制或多校联合命制的“专业基础综合”试题。设置“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原因有两个: (1)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主要功能是为招生单位选拔具备专业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报考者, 为实现对报考者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 设置“专业基础综合”十分必要。 (2) 由专业考试评价机构提供统一命题的“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可以为不同招生单位按学科大类调剂录取提供前提条件。另外, 从全国范围集中该专业领域的顶级专家命制“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可以使试题质量更有保证。当然, 是否使用以及怎样使用全国统一命题的“专业基础综合”, 决定权在各研究生招生单位。

2.初试不再统考政治课, 调整到复试中由各招生单位自主举行。在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招生制度发展过程中, 曾多次尝试过将政治课放到复试中进行。2005年教育部将工商管理硕士 (MBA) 初试科目中的政治课放到复试中举行, 2012年又进一步扩大到公共管理 (MPA) 、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等7个专业硕士[2], 从各方面的反映看, 该做法得到了招生单位、导师和考生的一致认可。

政治课调整到复试中进行有以下3个原因: (1) 考虑到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本科阶段经历了至少16年系统全面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应该说绝大部分考生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素养。 (2) 作为以选拔高层次专业人才为目的的研究生入学考试, 用政治、英语等公共课成绩对考生进行筛选的作法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质疑。事实上, 用政治课成绩来选拔研究生这种做法在世界上也绝无仅有。 (3) 实践证明,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真实思想是很难通过纸笔考试这种方式来进行甄别和评价的, 因此目前政治课的这种测试方式其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究竟如何尚值得探讨。因此, 建议政治课不再举行全国统一考试, 也不再统一划定政治课单科分数线, 对政治课的考查改由各招生单位在复试环节进行, 考核内容和方式由招生单位自主决定。

3.外语改为社会化考试, 不再实行全国统一划线。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是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必备条件, 也是研究生将来从事研究和工作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 我们应当看到, 从目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实际情况看, 英语已成为研究生选拔的“瓶颈”, 有不少具备相当专业潜能和培养前途的报考者, 因为英语未达到国家线而痛失深造机会, 也有不少导师因为才华出众的报考者被英语拒之门外而招不到好学生。

事实上, 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学位, 对于攻读者的英语水平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外语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 可以实行社会化考试, 每年为考生提供多次考试机会, 成绩在一定时限内有效, 考生可选取最佳成绩报告给招生单位, 取消国家统一划定单科分数线的做法, 由各招生单位根据自身需求, 自主确定对外语成绩的要求。

需要强调的是, 初试科目设置的改革必须与强化复试相互配合, 同步进行。如果说初试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研究生选拔的公平性, 那么复试的主要作用则是体现研究生入学的选拔性, 更好地考查考生的专业素养和研究潜能, 起到精选优秀生源的作用。为了有效加强创新能力考查, 打造一个使拔尖创新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良好制度环境, 必须在“优化初试”的基础上大力“强化复试”, 增加复试成绩的比重, 适当扩大复试差额, 更好地“发挥和规范导师在选拔录取中的作用”[3]。招生单位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 灵活采用笔试、面试、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复试, 实现对报考者的全面、深入考核。

历史经验已经告诉我们, 任何考试制度都必须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改革与创新, 改革才有出路, 创新才能发展。今天, 我们推动研究生考试改革, 根本目的也是为了选拔出综合素质全面、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人才, 将真正愿意投身科研, 愿意通过继续深造来提高自身能力的学生选拔出来, 构建公平、科学、高效的人才选拔平台, 促使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从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摘要:改革和完善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设置方案, 主要内容包括:设置“基本能力综合”和“专业基础综合”, 政治课调整到复试中由各招生单位自主举行, 外语改为社会化考试并取消全国统一划线, 等等。目的是通过改革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设置, 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更好的条件, 努力提高我国的研究生选拔和培养质量。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改革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 陈晓菲,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245.

[2]教育部.2012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EB/OL].http://yz.chsi.com.cn/kyzx/kydt/201108/2011-08-18/227337838.html.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详细解析 篇3

1.专有出版权

2.重版率

3.直接成本

4.出版物标识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中国近代颁布了哪些著作权法?各有什么特点?

2.简述选题策划的主要内容。

3.图书质量检查的范围包括哪些?

4.简述大数据对出版业的影响。

三、写作(711分)

阅读以下材料后,请以此为启发,写一篇文章。

GoPro CEO Nick Woodman:

我们是一家内容生产公司

11月12日,201 5年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Re/code执行主编Kara Swisher和GoPro CEO Nick Woodman就中国市场、内容战略、媒体发展等话题进行了交流。GoPro是全球知名运动拍摄设备品牌,也是一个分享平台和内容生产平台。以下是对话的部分内容:

Nick Woodman:GoPro是一个全球化公司,做内容是我们的第一大战略。我们之所以能在全球有这么快的扩张速度,是因为我们的受众非常欣赏我们的内容。我们在中国市场增长飞快,也是得益于我们的内容。我们是一家内容生产公司。

Kara Swisher:跟大家说一下你的内容战略,因为这是你的核心,你并不只是卖设备。

Nick Woodman:对,我们就是一个内容公司,内容是我们的核心,硬件只是辅助。我们要确保我们的大量投入是在软件开发当中,这些软件不仅仅是去捕捉内容,还要把内容放到云端,让用户的手机能够去接入、分享,所以GoProS~是以硬件为中心去开展业务的。

Kara Swisher:你如何看待你们所创建的内容呢?

Nick Woodman:我们要推动人们去追寻自己的激情。比如我们去推动大家旅行,让他们通过GoPro编纂他们的游记,跟大家分享。我们会一直给他们一些奖励,比如500美元一张照片,1000美元一个视频。这样的话,他们一直获得GoPro的一些报酬,他们会成为专业的旅行者,他们一直是在路上创造内容。

有人认为,“现在、未来引领媒体发展的,不可能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作为编辑出版专业的考生,你怎么看?请自拟标题,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观点鲜明,主题明确。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

1.专有出版权:专有出版权是出版者通过与著作权人签订合同而取得的出版该作品的专有权利,依法受到保护。侵犯专有出版权的行为人在必须承担民事责任之外,常常还必须承担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2.重版率:重印书及再版书在出版社出书品种中的比率,是出版社选题水平的重要标志。

3.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指可以分清为哪种产品消耗、直接反映某一出版物品种生产过程的各项支出。直接成本包括稿酬、校对费、租型费、原材料及辅助材料费用、制版费用、印装费用、出版损失和其他直接费用等。

4.出版物标识:主要包括中国标准书号、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中国标准书号由不同长度的5段共1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段之间以短线隔开,前面冠以ISBN作为标识符。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是报纸、期刊、年鉴和连续型电子出版物等连续出版物的标准化识别代码,又称“刊号”。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中国近代颁布了哪些著作权法?各有什么特点?

《大清著作权律》《中华民国著作权法》。中国近代的著作权保护,在没有立法建制前,主要沿用宋代以来的老办法——由地方政府颁布著作权保护告示。19世纪起,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西方的著作权法律观念渐渐传入中国。1910年,《大清著作权律》颁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保护法律。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著作权法》,共5章45条,很多内容和条文是对《大清著作权律》的沿用和变通。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对其进行了修订,在著作权内容、登记注册生效制度、外国人作品保护等方面做了一些补充。

评分标准:回答出《大清著作权律》《中华民国著作权法》给5分,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占10分。

2.简述选题策划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三方面:一、出版物内容和形式的设计;二、出版物的营销方案设计;三、选题的实施方案设计。选题的内容和形式包括读者对象、主体与名称、体裁和篇幅、开本、装订形式等;营销方案包括市场分析、市场预测、营销策略等;实施方案包括作者选择、进度控制等。

评分标准:共有3部分主要内容,各占5分,

3.图书质量检查的范围包括哪些?

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均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合格。内容、编校、设计、印制中有一项不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不合格。

评分标准:四项中有一项回答不出来或不知道其主要内容,扣3-4分。

4.简述大数据对出版业的影响。

大数据对于出版业生产经营而言将有前所未有的帮助:①帮助出版社优化产品研发和生产的过程。对图书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把研发和生产过程进行放大观察,从中提炼规律并加以利用。②帮助出版社做好精准策划和精准营销。电商平台和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可以使得对个人和群体的实时观察成为可能,为预测群体行为和了解个体偏好提供强有力的工具,从而实现精确策划和精准营销。③帮助出版社做好用户体验和产品效果的评估。通过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出版社不仅能统计图书的销售,还能绘制出“读者图谱”,包括用户的年龄、收入和地理位置等,以增强对用户体验与产品效果的了解。

出版业也将面临严峻挑战:①大数据收集渠道不畅。高度信息化的环境是收集海量数据的基础,但目前出版大环境中数据的收集渠道仍存在一些问题。②大数据高效分析能力与人才均欠缺。实现大数据的高效分析,不仅需要由大量新兴技术组成的高性能的专业的分析技术架构解决方案,还需要高效分析能力和数据分析人才,而这些资源在出版领域仍然比较匮乏。③决策习惯的改变仍需时日。出版业的经营管理方式通常是建立在经验或者传统数据粗糙的分析基础上的,要改变各层次决策者旧有的决策习惯,使其学会利用大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决策,仍需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评分标准:本题答案相对开放,考生若有独特见解,可给高分。

三、写作(70分)

评分标准:开放式答案,可从多种角度进行回答。要求言之成理,逻辑清晰,表述准确,有独到见解。基本要点表述清楚得分60%;逻辑清楚、论据充分得分80%-90%;语言流畅可以加分;就某—方面有突出论述,或观点新颖,可以加分,或得高分。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详细解析 篇4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大作文范文 2013-01-10 14:42

52.英语一大作文范文

Emerging from the cartoon is an eye-catching scene that a mass of graduates are at a critical turning point on the way to the future.A variety of choices, such as finding a job, going further education or abroad, and doing pioneering work, lie in front of them.The implication echoed by this cartoon can be summarized as a philosophic topic in our daily life:the success of a ma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hoice made by himself.Nevertheless, I cherish a belief that we can not tell whether the selection is good or not, and as long as we adhere to our decision success will be realized step by step.Although making choice is essential to help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our way, judged from the personal aspect, persistence functions as an indispensable driving force to keep up our spirit and to assist us to fulfill our study and work.However, some people, pacing up and down, are not industrious and try to find a short-cut success.In fact, only those who are hard-working and brave enough to encounter obstacles of all sorts are most likely to reach the summit of success.It occurs to many that the most fundamental thing to success is making a good choice.But I recommend that graduates as well as all the citizens should struggle to make their choice be a reality.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详细解析 篇5

一、初试统考科目

第一单元:联考综合能力

第二单元:英语(含法律硕士)、俄语(含法律硕士)、日语(含法律硕士)、MBA联考英语

第三单元: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西医综合、中医综合、护理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专业基础、数学(农)、化学(农)、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

第四单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普通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普通生态学与鱼类学、法律硕士联考综合

二、调整内容及考试科目

1、经济、管理类专业使用的数学三和数学四合并,合并后的科目名称仍为数学三,使用原数学三和原数学四的学科专业,全部使用数学三,数学三的考试大纲由考试中心另行编发。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初试科目为4门,即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一和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卷面满分值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和150分。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的考试内容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考试内容及试卷结构在考试大纲中确定。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科目实行联合命题。

3、农学门类初试科目调整表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名称

农学门类公共基础

农学学科基础综合

动植物类学科群 作物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数学或化学 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或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作物遗传育种 园艺学 果树学 蔬菜学 茶学 植物保护 植物病理学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畜牧学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草业科学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兽医学 基础兽医学 预防兽医学 临床兽医学 林 学 林木遗传育种 森林培育 森林保护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其 他 学 科 农业资源 土壤学 数学或化学 招生单位自行确定 利 用 植物营养学 植物保护 农药学 林 学 森林经理学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水 产 水产养殖 捕捞学 渔业资源 科学技术史 科学技术史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4、水产学科基础综合考试科目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名称

科目名称

水产 水产养殖 普通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 捕捞学 普通生态学与鱼类学 渔业资源

5、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三单元使用全国统考试题的学科、专业

学科门类

学科、专业

统考试题名称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详细解析 篇6

⒈左金丸

黄连:吴茱萸=6:1 ⒉当归六黄汤

黄芪:当归=2:1 ⒊六一散

滑石:甘草=6:1 ⒋当归补血汤

黄芪:当归=5:1

⒌大补阴丸(熟地+龟板):(黄柏+知母)=3:2 ⒍旋覆代赭汤

旋复花:代赭石=3:1 ⒎麦门冬汤

麦冬:半夏=7:1 ⒏枳术丸

白术:枳实=2:1

二、配伍特点

⒈培土生金:泻白散、参苓白术散、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

⒉金水相生:百合固金汤。

⒊滋水涵木:一贯煎。

⒋清金平木:羚角钩藤汤。

⒌壮水制火: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

⒍通因通用:大承气汤、芍药汤、桂枝茯苓丸、枳实导滞丸。

⒎散中寓收:小青龙汤。

⒏火郁发之:普济消毒饮、清胃散。

⒐逆流挽舟:败毒散。

⒑增水行舟:增液承气汤、增液汤。

⒒辛凉平剂:银翘散;

⒓辛凉轻剂:桑菊饮;

⒔辛凉重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⒕“苦寒直折”代表方:黄连解毒汤。

⒖“甘温除热法”代表方:补中益气汤。

⒗“甘苦合用,刚柔互济法”代表方:黄土汤。

⒘治疗“风痰眩晕和痰厥头痛”的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⒙体现“辛开苦降”的是:半夏泻心汤、枳实消痞丸、小陷胸汤

三、方义解析

甘草”的配伍用意:

⑴麻黄汤:

①缓峻以防伤正(麻、桂); ②调和诸药(麻、杏)。

⑵桂枝汤:扶正祛邪

⑶逍遥散:益气和中,兼缓肝急。

⑷白虎汤:①护中;②缓峻。

⑸仙方活命饮:调药缓峻。

⑹四逆汤:①解毒,缓峻;②益气和中;③调和诸药。

⑺当归四逆汤:益气健脾

2.“桂枝”的配伍用意:

⑴枳实薤白桂枝汤:①通阳散寒;②降逆平冲。

⑵桃核承气汤:通行血脉。

⑶五苓散:①解表散寒;②温阳化气。

⑷苓桂术甘汤:①温阳化饮;②化气利水;③平冲降逆。

3.“芍药”的配伍用意:

真武汤:①利小便;②缓急止腹痛;③养血柔筋;④敛阴护阴。

4.“桂枝芍药等量伍”的配伍用意:

桂枝汤:①营卫同治,邪正兼顾;②相辅相成,汗而有源,滋而能化;③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

5.“人参”的配伍用意:

⑴败毒散:扶正祛邪 ①扶助正气鼓邪外出;②使祛邪而不伤正气。

⑵小柴胡汤:①扶正祛邪;②益气实里。

6.“大黄”的配伍用意:

⑴大黄牡丹汤:破瘀散结(泻除湿热瘀结)。⑵凉膈散:①通便泻火;②以泻代清。

⑶茵陈蒿汤:泻热逐瘀。

7.“大枣”的配伍用意:

十枣汤: ①制约药物峻烈;②缓和药物毒性;③益气培土护胃。

8.“生姜”的配伍用意:

⑴逍遥散:温运和中,辛散达郁。

⑵旋覆代赭汤:①和胃降逆止呕;②宣散水气祛痰;③制约代赭石寒凉之性。

9.“冲服姜汁”的配伍用意:

新加黄龙汤:①防止拒药;②振奋胃气

10.“冲服参汁”的配伍用意:

新加黄龙汤:振奋胃气。

11.“升麻”的配伍用意:

⑴升麻葛根汤:透疹、解毒。

12.“柴胡”的配伍用意:

⑴小柴胡汤:疏散透表

⑵四逆散:①透邪升阳以舒郁;②合芍药疏肝理脾;③合枳实升降调气。

⑶逍遥散:疏肝解郁。

⑷复元活血汤:疏肝理气,兼引诸药入肝经。13.“升麻、柴胡”的配伍用意:

普济消毒饮:①疏散风热;②引药上行;③

火郁发之。

14.“升麻”的配伍用意:

清五积散:发汗解表 38.“黄芪”的配伍用意:

胃散:①清热解毒;②火郁发之。15.“柴⑴当归补血汤:①补气固表;②补气生血。胡、黑芥穗”的配伍用意:

完带汤:①得⑵补阳还五汤:补气行血。

⑶防己黄芪汤:白术→升发脾胃清阳;②配白芍→疏肝解郁。

①补气固表;②补气行水。39.“神曲”的16.“荆芥穗”的配伍用意:

槐花散:疏风止血。

17.“当归、白芍”的配伍用意:

逍遥散:养血柔肝。18.“当归”的配伍用意:

生化汤:补血活血,化瘀生新 19.“白术、诃子”的配伍用意:

苏合香丸:补气收敛。

20.“白术、茯苓”的配伍用意:

逍遥散:健脾祛湿。21.“茯苓”的配伍用意:

酸枣仁汤:宁心安神。22.“茯神木”的配伍用意:

羚角钩藤汤:①平肝;②宁心;③安神。23.“薄荷”的配伍用意:

⑴逍遥散:疏肝散热(助柴胡疏肝,兼散肝郁之热)。

⑵防风通圣散:疏散风热。⑶养阴清肺汤:散邪利咽。24.“防风”的配伍用意:

痛泻要方:散肝疏脾 ①升发脾中清阳;②配白芍以疏肝;③合白术以理脾;④补脾胃非防风为引不能行。

25.“银花、连翘”的配伍用意:

清营汤:①清热解毒;②透热转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26.“连翘”的配伍用意:

保和丸:清热散结。27.“生地”的配伍用意:

犀角地黄汤:①凉血止血;②养阴清热。28.“桔梗”的配伍用意:

⑴清瘟败毒饮:载药上行

⑵参苓白术散:①开肺以利渗湿;②载药上行以益肺。

⑶天王补心丹:载药上行。29.“天花粉(瓜蒌根)”的配伍用意:

⑴仙方活命饮:清热散结。

⑵复元活血汤:①消瘀散结;②清热润燥。⑶贝母瓜蒌散:清热润燥。30.“黄连”的配伍用意:

左金丸:①泻肝火;②清胃热。31.“苇茎”的配伍用意:

苇茎汤:清肺泄热。32.“牛膝”的配伍用意:

⑴玉女煎:①滋补肾水;②引热下行。⑵镇肝熄风汤:引血下行。33.“乌梅”的配伍用意:

秦艽鳖甲散:敛阴止汗。34.“饴糖”的配伍用意:

小建中汤:温中补虚,缓急止痛。35.“五味子”的配伍用意:

⑴回阳救急汤:①合人参→益气生脉;②合麝香→防虚阳散越。

⑵四神丸:涩肠止泻。36.“吴茱萸”的配伍用意:

⑴四神丸:温脾暖肾。

⑵温经汤:散寒止痛。37.“白芷”的配伍用意:

配伍用意:

磁朱丸:防石药害胃。40.“半夏”的配伍用意:

⑴温经汤:通降胃气而散结。⑵麦门冬汤:降逆下气。

41.“黄酒、童便各半煎服”的配伍用意:

生化汤:①温经止痛;②通利血脉;③益阴化瘀;④ 引败血下行。42.“枳壳”的配伍用意:

槐花散:行气宽肠。43.“黄芩”的配伍用意:

黄土汤:制约温燥。44.“麦芽”的配伍用意:

镇肝熄风汤:疏肝解郁。45.“茵陈” 的配伍用意:

镇肝熄风汤:疏肝泄热。46.“木瓜”的配伍用意:

实脾散:化湿和胃。47.“石菖蒲”的配伍用意:

萆薢分清饮:①化湿浊;②祛膀胱虚寒。48.“杏仁”的配伍用意:

三仁汤:宣利上焦肺气 49.“茶调”的用意:

川芎茶调散:①苦凉轻清,升中有降;②清利头目;③制约温燥与升散。50.“热酒调服”的用意:

牵正散:①宣通血脉;②引药入络。

四、原方用法

⒈桂枝汤 ⑴微火煎煮,去滓取汁,适寒温,分三次服;⑵原方服法要求“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其意在于:助汗以驱外邪;⑶服桂枝汤后“遍身漐漐微似有汗”标志:①胃气已和;②津液得通;③营卫和谐;⑷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

⒉大承气汤 大黄后下 ⒊十枣汤

⑴甘遂、大戟、芫花各等分,分别捣为散;⑵用十枚大枣煎汤,纳药末,临卧温服;⑶体质强壮者一钱匕,瘦弱者服半钱匕;⑷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⒋大建中汤 “如饮粥二升”,并“当一日食糜粥”。⒌定喘汤

原方注明“不用姜”。⒍旋覆代赭汤、吴茱萸汤 原方注明“重用生姜” ⒎五苓散 药后“多饮暖水”,助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⒏枳术丸

枳术丸原方要求枳实、白术“同为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意在:养脾胃升清气。

五、加减应用

⒈桂枝汤

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若兼见“项背强几几”者,宜:加用葛根

⒉小柴胡汤

①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②若渴

—加人参、栝蒌根;③若腹中痛者—加芍药;④若胁下痞硬—加牡蛎;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加茯苓;⑥若不渴,外有微热—加桂枝;⑦若咳者—加五味子、干姜。

⒊四逆散

①咳者—加五味子、干姜;②悸者—加桂枝;③小便不利—加茯苓;④泄利下重—薤白;⑤腹中痛—炮附子;⑥气郁甚—香附、郁金;⑦有热—栀子。

⒋逍遥散

加味逍遥散(逍遥散加“牡丹皮、栀子”)。主治:肝郁化热,肝脾血虚。

⒌半夏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加生姜—生姜与干姜并用)

⒍犀角地黄汤 “善忘如狂者”,原方注明应加:大黄、黄芩。⒎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加附子);桂枝人参汤(加桂枝)。⒏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脐中痛不可忍,喜温喜按,面赤,手足厥冷,脉微欲绝。乌头桂枝汤:腹中冷痛,手足厥冷,身体疼痛。⒐回阳救急汤

①呕吐涎沫,或少腹痛者→加盐炒吴茱萸;②泄泻不止者→加升麻、黄芪;③呕吐不止者→姜汁;④无脉者→猪胆汁⒑四君子汤 ①六君子汤:四君子汤+“陈皮、半夏、大枣、生姜”。②香砂六君子汤《医方集解》:※四君子汤+“香附、砂仁、陈皮、半夏”。③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四君子汤+“木香、砂仁、陈皮、半夏”。

⒒四物汤

①桃红四物汤:四物汤+“桃仁、红花”。功用:养血活血。主治:血虚兼血瘀证。②胶艾汤:四物汤+“阿胶、艾叶”。功用:养血止血,调经安胎。主治:妇人冲任虚损,血虚有寒证。※妊娠胎动不安,下血不止;血脏虚冷,崩漏,去血过多。③圣愈汤:四物汤+“人参、黄芪”。功用:补气补血摄血。主治:气血虚弱,气不摄血证。※月经先期而至,量多色淡,四肢乏力,体倦神疲。

⒓六味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肺肾阴虚证)知柏地黄丸(阴虚火旺)。

⒔真武汤

⑴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⑵呕者,去附子,加重生姜;⑶咳者,加五味子,细辛,干姜。

⒕二陈汤

⑴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⑵燥痰,加瓜蒌、杏仁;⑶气痰,加香附、枳壳;⑷湿痰,加苍术、白术;⑸治疗“风痰”,《医方集解》加减法中指明应加用的药物是:南星、竹沥、白附、皂角。

⒖保和丸

大安丸的组成是:保和

丸加白术。⒗木香槟榔丸

《医方集解》所载木香槟榔丸较张子和在原方组成药物上多:三棱、芒硝。

⒘枳术丸

枳术汤→枳实:白术=2:1。

六、注意事项

不可误投白虎汤的是:①身热无汗口不渴者;②身热脉沉者;③身热脉浮弦而细者;④身热脉洪不任重按

七、病位

1.完带汤病位:肝、脾 2.桑螵蛸散病位:心、肾 3.天王补心丹:心、肾 4.苏子降气汤:肺、肾 5.复元活血汤:胁下 6.小陷胸汤:心下

八、病因病机

1.苏子降气汤:痰涎壅肺,肾阳不足

2.镇肝熄风汤:肝肾阴亏,风痰上扰,肝阳上亢,气血逆乱

3.咳血方:肝火犯肺,咳伤肺络 4.定喘汤:胸阳不振,痰浊中阻 5.桂枝茯苓丸:瘀阻胞宫 6.半夏泻心汤:寒热互结

7.枳实消痞丸:脾虚气滞、寒热互结 8.实脾散:脾肾阳虚,水气内停 9.玉女煎:少阴不足,阳明有余 10.温胆汤:胆胃不和,痰热内扰 11.旋覆代赭汤:胃虚痰阻,气逆不降 12.橘皮竹茹汤:胃虚有热,气逆不降 13.猪苓汤:水热互结,气化不利,邪热伤阴,津液不布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详细解析 篇7

据悉,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改革将分两步进行。第一阶段为过渡期,2014、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仍继续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独立开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第二阶段,从2016年起,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

取消全国联考并不是取消在职攻读招生渠道,也不会使考生丧失在职学习机会,而是将在职攻读招生工作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纳入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有利于加强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统筹管理。今后,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将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并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分类下达,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并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从1998年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到2000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由各招生院校联合组织考试发展为“全国十月联考”,统一考试、录取,有学位、无学历,独立于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这一发展了10余年的入学方式为何要取消?专家认为,从纳入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这一举措来看,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职研联考的难度要低于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从十月联考的招生政策和录取政策上来看,各相关招生单位可各自划定录取分数线,自主统筹复试及录取工作,与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相比,其自主性较大。

目前,在职研究生管理问题不少,久遭诟病。很多高校在在职研究生培养上“宽进宽出”,甚至只顾收钱而疏于培养和管理,进一步助长“混文凭”的风气。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感叹,“许多在校生十年寒窗苦才拿到博士学位,但一些党政干部凭借手中的权力,也不来上课,稀里糊涂就混到文凭。”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详细解析 篇8

Section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Directions:

This section is designed to test your ability to understand spoken English. You will hear a selection of recorded materials and you must answer the questions that accompany them. There are three parts in this section, Part A, Part B, and Part C.

Remember, while you should first put down your answers in your test booklet. At the end of th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you will have five minutes to transfer all your answers from your test booklet to Answer Sheet I.

Now look at Part At your test booklet.

Part A

Directions:

For Question 1-5, you will hear a talk about 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 While you listen, fill out the table with the information you have heard. Some of the information has been given to you in the table. Write Only 1 word or number in each numbered box. You will hear the recording twice. You now have 25 seconds to read the table below.(5 points)

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 Founded( year ) 1870 Opened to the public( year ) Question 1

Moved to the current location ( year ) 1909 The west wing completed( year ) Question 2 Number of departments 9 The most remarkable department Question 3

Exhibition Space ( m2 ) Question 4 Approximate number of visitors/year 800,000 Programs provided classes lectures Question 5 films

Part B

Directions

For Questions 6-10, you will hear an interview with an expert on marriage problems. While you listen, complete the sentences or answer the questions. USe not more than 3 words for each answer. You will hear the recording twice. You now have 25 seconds to read the sentences and questions below. ( 5 points )

What should be the primary source of help for a troubled couple? __________ . Question 6

Writing down a list of problems in the marriage may help a troubled 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详细解析 篇9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12月24日至12月25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6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具体考试科目及分值:

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体育、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公共卫生、护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会计、图书情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审计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中南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篇10

《管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信息安全与大数据研究院导师会议于2018年7月4日通过。

I.考试性质

《管理学基础》考试是为中南大学信息安全与大数据研究院招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自主命题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本专业和跨专业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管理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管理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现代管理学知识和素养,并有利于将来在研究生阶段进一步的学习与深造。

II.考查目标

管理学课程考试包括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发展历程、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管理的基本职能等内容。要求考生:

(1)全面了解管理及管理学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管理学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管理学科的有关原理、方法和工具。

(3)运用管理原理、方法和工具,分析和解释现实管理问题中的有关现象以及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4)结合特定的社会、文化和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管理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篇

约25 % 计划篇

约15 % 组织篇

约15% 领导篇

约15 % 控制篇

约15 % 创新篇

约15 % Ⅳ.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

32分(8小题,每小题4分)简答题

48分(6小题,每小题8分)论述题

40分(2小题,每小题20分)案例分析题

30分(2小题,每小题15分)

Ⅴ.考查内容

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第四节 责任原理

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

三、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第五节

效益原理

一、效益的概念

二、效益的评价

三、效益的追求

第四章 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管理的方法论

一、管理方法的重要性

二、管理哲学——是关于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管理主客体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三、关于管理方法的分类 第二节 管理的法律方法

一、法律方法的内容与实质

二、法律的特点与作用

三、法律方法的正确运用 第三节

管理的行政方法

一、行政方法的内容和实质

二、行政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三、行政方法的正确运用 第四节

管理的经济方法

一、经济方法的内容与实质

二、经济方法的特点

三、经济方法的正确应用 第五节

管理的教育方法

一、教育方法的实质和任务

二、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教育的方式

第六节 管理的技术方法

一、技术方法的内容与实质

二、技术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三、技术方法的正确运用

第八章

管理决策

第一节

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

一、决策的定义

二、决策的原则

三、决策的依据——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第二节

决策的类型和特点

一、决策的类型

二、决策的特点

一、基本战略姿态

二、核心能力在企业内外成长和扩张的战略

第十一章

企业资源计划

第一节

物料资源计划及制造资源计划

一、1960年代开环的物料需求计划(MRP)

二、1970年代闭环的物料需求计划MRP

三、1980年代制造资源计划(MPR11)第二节

企业资源计划概念及其管理思想

一、1990年代企业资源计划(ERP)

二、ERP的管理思想

第三节

企业资源计划的构成

一、财务管理模块

二、生产控制管理模块

三、物流管理

第四节

企业资源计划的实施的过程

一、项目的前期工作(软件安装之前的阶段)

二、实施准备阶段(包括数据和各种参数的准备和设置)

三、模拟运行及用户化

四、切换运行

五、新系统运行

第五节

业务流程再造与企业资源计划

一、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

二、ERP实施中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

三、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

第十二章 计划的实施 第一节

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二、目标的性质

三、目标管理的过程 第二节

滚动计划法

一、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

二、滚动计划法的评价 第三节

网络计划技术

一、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步骤

二、网络图

三、网络计划技术的评价

第十三章 组织设计

第一节

组织设计的概述

一、问题的提出

二、组织设计的原则

第二节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营环境对企业组织设计的影响

二、委员会的局限性

三、提高委员会的工作效率

第十六章

领导和领导者

第一节

领导的性质和作用

一、领导的含义

二、领导的作用

第二节

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

一、领导者素质及条件

二、经济全球化对企业领导指出的新要求

三、领导集体的构成

第三节

领导方式及其理论

一、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

二、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

三、管理方格论——布莱克、穆顿提出

四、权变理论 第四节

领导艺术

一、做领导的本职工作

二、善于同下属交谈,倾听下属的意见

三、争取众人的信任和合作

第十七章

激励

第一节

激励的性质

一、激励与行为

二、内因与外因 第二节

激励理论

一、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

二、期望理论——弗鲁姆

三、公平理论——亚当斯

四、强化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五、激励模式 第三节

激励实务

一、委任恰当工作,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

二、正确评价工作,合理给予报酬,形成良性循环

三、掌握批评武器化消极为积极

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增强进去精神

第十八章 沟通

第一节

组织中的沟通

一、沟通的重要性

二、沟通过程

三、沟通的类别

四、非正式沟通及其管理

五、企业中的沟通网络

第二节

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

一、目标创新

二、技术创新

三、制度创新——需要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企业各成员间的正式关系的调整和变革。

四、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目的在于更合理地组织管理人员的努力,提高管理劳动的效率

五、环境创新

第三节 创新的过程和组织

一、创新的过程

二、新活动的组织

第二十二章

企业技术创新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

一、创新与技术创造

二、技术创新的内涵

三、技术创新的贡献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源泉——德鲁克理论

一、意外的成功和失败

二、企业内外的不协调

三、过程改进的需要

四、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五、人口结构的变化

六、观念的改变

七、新知识的产生

第三节

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

一、创新基础的选择

二、创新对象的选择

三、创新水平的选择

四、创新方式的选择

第二十三章 企业组织创新 第一节

企业制度创新

一、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结构特征极其原因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创新 第二节 企业层级机构创新

一、工业社会的企业层级结构及其特征

二、知识经济与企业层级结构的改造 第三节 企业文化创新

一、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功能与特点

上一篇:法条法规检察院题目下一篇:幽默教学初中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