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写景作文范文(共12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写景作文范文 篇1
校园里有很多美景,但我最喜欢的是校园里的一棵老榆树,在我眼里它就是最美的。
一进校门,正前方就是我校的国旗台,国旗杆上随风飘扬着五星红旗。再往右看就是一棵老榆树。
在校园里这是最高大最老的一颗树了。春天,老树抽出来嫩芽。没几天,这嫩芽就变成了嫩叶。这嫩枝和着春风的旋律在翩翩起舞呢!夏天,同学们都喜欢在老树底下乘凉,嬉戏!有的同学还在老树的根部捉蚯蚓呢!秋天,老树的叶子渐渐变黄了,一片片叶子落在树下,远看就像是一块金黄的地毯。冬天,雪花姑娘给老树带来了新年的礼物――一顶雪白的帽子。
转眼间,老树已经不知不觉陪伴了我们四年啦!真舍不得离开老树,离开我们美丽的校园啊!
小学四年级下册写景作文范文 篇2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课文《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笔者认为,全篇一气呵成,行文流畅。该文层次清楚,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步步递进地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顺序如下:
先记长廊的景色,抓住长廊“长”的特点总体介绍,然后写廊内横槛上五彩的画,最后写廊外的宜人风景。
再描万寿山上的景色,写到了佛香阁和排云殿。
结尾昆明湖,重点介绍堤岸、小岛、十七孔桥。
总之,课文由总述颐和园的美丽拉开序幕,结尾和开头呼应,流露出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这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词汇、练习表达的好文章,也是学生学写游记的一篇非常好的范文。
二、传统教法:找景点、游画面、用动词,讲体会。
在传统授课模式里,设计的教学步骤大致如下:
第一步,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提到的景点,用括号标出来。
第二步,教师借助音乐画面,让学生在颐和园的画面中游览这些景点,增加感性认识。
第三步,学生在感受了颐和园景点的美后,让学生找作者游览颐和园顺序的句子,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发现这些句子的特点:他们是过渡句、景点与景点间用了连接动词。
第四步,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练习具体游览长廊,抓住词句学习长廊这一段,体会长廊的美。
三、问题反思:时间不足,学用不一,缺乏共鸣。
依据以往传统教学的相关经验,教师遇到的问题大致如下:
首先是时间不够。学生找出的景点比较分散,不够集中。较多景点的出现,学生不易把握。由此颐和园的整个面貌在学生头脑中并没有形成感性认识,整个游览的顺序只流于学生对文字较浅的理解。
其次是移步换景这种写作手法也并不能深入到学生实际的运用中。授完课,有老师反映孩子并未真正理解移步换景的概念。虽然老师在授课时,文字表达上清晰明确地指出了移步换景就是边走边游,真正要学生实际运用时,学生还是难操作。
最后是整个课下来,这有着悠久历史的颐和园并未带给学生有情有味的美,教学目标也未落实。课堂缺少生气,教师也没有在课堂上教授出贴近学生心灵的语文味。
四、教改浅探:品读导入,认知把握,学以致用,善于想象。
依据新课程教改的主旨精神,通过教改课题的行动研究,本文得出以下问题解决方案。相关教学深受学生欢迎,达到了教改的预期目的。
教改步骤一:导入“美得有味”的品读基调。
颐和园历史悠久,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在授课《颐和园》时,如何将颐和园放入历史背景中,能让学生从颐和园的历史遗韵中生发出对美的整体的感知,是教改与传统教学的分水岭。
教改方案重点强化了课堂教学中的语文味,特别在设计导入时对颐和两字进行了释义。学生从“颐养天年、和平、和谐”中了解到了改名颐和园的历史意义及其美好期望。
重点阐明颐和园的前世今生后,鼓励学生带着美好理解去有情有味地读课题。笔者发现,相比传统教学认知,教改后的导入可以在更宽广的意境中为整堂课奠定一种品读的基调,突出了“美得有味”。
教改步骤二:把找景点标出来的忙乱改为游览顺序的认知把握。
教改后把传统教学初读课文要完成的找景点,标出来改成: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颐和园的。这不仅对应了课后思考题的要义,还使得原先分散无序的景点有了清晰的先后顺序。
具体提问时,教师要对学生提到的景点有的放矢加以引导:课文里哪句话告诉你的?从而直接引出了表达游览顺序的这些关键句。从这一句的提示中找到其他带景点的关键句。
当学生正确地给出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等游览顺序时:教师应该以简笔画的方式在黑板上板书,有字有图。要让颐和园的景点非常直观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当抽象的游览文字转化成具体形象的颐和园景观图时,游览的顺序也立刻变得柳暗花明,清晰明朗了。
教改步骤三:用上合适的动词走颐和园,实现学以致用。
传统教案也有让学生从关键句中找句子特点的做法。有些学生能说出是过渡句、景与景之间的连接用了动词。但是,学生对写游记时的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仍然茫然无知。学生的相关理解也如空中楼阁。
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会运用这种写作手法?这是本文教改的重中之重。笔者先给出一个便于操作的填补方式:隐去句子中的连接动词,让学生用合适的动词也来走一走颐和园。借助这种方式加上黑板上的简图提示,学生从文字与画面中迅速得出清晰的游览思路,
指着黑板游览简图。学生由此理解并学会了边走边游的方法,学习的内容变得简单了。有了这样的铺垫,教师就可以隐去所有文字,在一张空白幻灯片上,让学生通过简图,用说话的方式顺利地游览颐和园的景点。同时,还用上了过渡句、连接动词。这样设计使得课堂教学不只流于知识性层面上的阐释和传授,使得学生学以致用,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教改步骤四:唯美画面配置浓郁音乐,有意想象美不胜收。
在学生清晰了游览线路,并知道了颐和园的整体方位后,新教案保留了原设计中的图片欣赏,将音乐改成了《庭院深深》的背景音乐。通过对文字进行了完整及抒情化的修改,图片及解说内容均按照游览的顺序得以逐一呈现。学生在浓郁的音乐和唯美的画面中感受颐和园的美。为后续的长廊教学做好了情感铺垫。
走进长廊的教学要找美的句子,抓住句词进行品读鉴赏。在品读廊内横檻上的画面这一句时,设计的小练笔及播放图片等环节应予以适当调整。为了排除廊内的画产生的无意想象,笔者特地向学生介绍乾隆皇帝下江南留恋江南景致让画工在长廊作画的一个历史典故。该故事引出了两千幅画,都来自各地锦绣风光、花鸟山水,或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学生可以由此写出了符合颐和园特色的人物、花草、风景画。
之后,再推进图片的欣赏,让学生豁然开朗,帮助他们依据的合理想象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五、教改体验:目标设定明了,学习事半功倍。
通过教改实验和行动研究,笔者体会到不仅游览颐和园的教学要强调写作顺序,由此以点带面,就是教其中的一个景点———长廊,也要它的顺序,从长廊外写到长廊内,由此纲举目张。
从整堂课的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的绩效评估来看,随着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的知识掌握更深入。基于传统教学的问题提出和教改步骤的行动研究,教改推进使得整个课堂的版块和教学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
对问题再次反思时,相关教学目标尤其凸显,在授课中,师生顺利完成了(1)熟读课文,掌握字词,学写“廊”字。(2)通过找过渡句及句子中的动词,体会句子的作用,从而知道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并能学以致用。(3)学习第二自然段,抓住词句品读颐和园长廊的美等相关任务。
参考文献
小学四年级下册写景作文范文 篇3
【关键词】写景作文 专题小练笔 小学四年级学生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四年级的学生在写景作文方面存在着描写顺序混乱、内容不具体的两大通病。一方面,这与四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观察事物漫不经心有关,另一方面则与他们缺乏有效的作文训练有关。因此,我们设计了“扩写比喻句”“多角度观察”“从整体到部分”“词语积累与运用”四个专题小练笔,在单元习作教学时进行综合训练,采用“读——说——写——评”的小练笔教学模式,由点到面,从简到难,试图提高四年级学生写景作文的水平和层次,收到了一定成效。
一、专项训练一:扩写比喻句
我们以教材为蓝本,挖掘写景小练笔的训练点,让学生从课文当中进行模仿,学习将事物的特点描写得更加具体生动。比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中使用了“按时间顺序叙述”“从远到近地观察”和“比喻”等手法。教师首先让学生齐声朗读“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个句子,然后出示三个被删减过的句子,引导学生逐一与原句进行对比,总结出从颜色、形状、数量、动作等各个角度去观察、描写事物,可将比喻句写具体写生动。接着,教师出示荷叶图片和对应的比喻句式“荷叶像圆盘”,让学生运用法宝集思广益,得出了一个具体的比喻句:“池塘里一个个碧绿的荷叶像浮在水面上的、大大的圆盘。”在学生初步掌握“扩写比喻句”法宝的基础上,教师趁热打铁,出示有关花的图片和“花儿像……”句式,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写一写花的比喻句,要求把比喻句写具体生动。
二、专项训练二:多角度观察
学生在写景作文上出现困难很多时候还与学生的观察角度过于局限、视野不够开阔有关,因此,第二个专题小练笔着眼点就放在让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去观察身边的植物,并填写“温馨提示卡”,要求学生记录植物的名称、生长地点、树干和叶子、花的颜色和形状等。课堂上,教师仍然是以教材为学生模仿的蓝本,以《鸟的天堂》为例,让学生总结出巴金先生重点刻画了榕树的枝干、根和树叶等多个部分,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记录卡,通过下面的句式“我可喜欢______啦!你看,__________ ”进行练写,再进行点评修改。课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校园、公园或家里的植物,并用观察记录卡记录下来,大大丰富了写景的素材。
三、专项训练三:先整体后部分
描写顺序混乱也是四年级学生在写景作文上的通病。比如有学生在描写大榕树时这样写道:“……近近的(地)看榕树像一个巨大的蘑菇,从远处看榕树像一个非常小的绿房子。从低处看榕树像一个巨大(人)站在那里,从高处看榕树像在我的脚下!”虽然他绞尽脑汁地去形容榕树的样子,但一会从近处,一会从远处,一会又是低处,观察顺序混乱,榕树的样子在读者的脑中依旧模糊,令人摸不着头脑。
在专项训练中,教师选取了《鸟的天堂》中描写百鸟欢闹的场面,请学生先读读描写“鸟多”的句子,总结出作者运用的句式,比如“到处……,到处……”,“……的,……的,……的,……的,有的……,有的……,有的……”,让学生明白作者先写了鸟多的整体景象,再具体写其中的一只画眉鸟,这种写法叫做“先整体后部分”。然后展示“鲜花”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练习从整体到部分的仿写。
如李旌宇同学在“先整体后部分”小练笔中这样写道:“公园里的鲜花真多呀,到处都是花香,到处都是花的踪迹。黄的,白的,红的,紫的,有的全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有的似乎还没睡醒,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呀!”他的这段文字巧妙地运用了“整体描写”这个法宝对公园里的鲜花进行了整体描写,赢得了同学们的喝彩。
课后他按照老师的要求对公园里的一朵花儿进行了“部分描写”:“其中,紫盈盈的喇叭花是最可爱的,它像一只巴掌大的小喇叭。走近这些‘小喇叭’,你似乎能听到它们吹出来的优美乐曲声。” 于是,一段优美具体的文字、一幅美丽的画面便呈现在大家面前了。
四、专项训练四:词语积累与运用
词语积累少、词汇匮乏也是写景作文中的大问题,不少学生的语言不够丰富,读来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因此,这个专项训练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积累描写颜色、形状、大小等高级词汇。
教师以《火烧云》为例,让学生积累几类描写颜色的词语:ABB、半……半……、植物+它们的颜色……,通过“背诵擂台”等游戏环节促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再通过看图说话、写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加以运用。
五、总结
小学4-6年级的学生对抽象言语材料的记忆仍然以具体事物为基础。为了更好地体现本组小练笔的针对性和专题性,我们在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向单元习作指导课看齐。专题小练笔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写景手法,提高了学生的写景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写景作文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写作信心。实践证明,运用专题小练笔提高四年级学生写景作文的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唐懋龙.教好“教材里的作文”:小学作文常规课教学的探索[J].小学语文教师,2010(11).
[2]胡正宏.如何拓展写景作文的思路[J].语文天地,2006(08).
小学四年级下册写景作文范文 篇4
后坝小学:潘胜莲
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为了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一、认清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从思想上重视课程改革目标的能动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具体做法: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实施科学新课程标准,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科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时培训材料,明确目标和任务,理清新课程的结构、理念。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把科学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真正做到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严格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
实验是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现实能够转变了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习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着科学规律有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形成。
通过努力,本学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今后我将继续努力。
小学四年级下册写景作文范文 篇5
教案
第六单元中国功夫
(总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中国功夫》
教学目标:
1、通过申奥短片的播放,使学生了解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及在全世界的影响,它代表华夏子孙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
2、通过歌曲的学唱,懂得中华武术魂,懂得做人也是“外练:强身健体,内练:一身正气”。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3、了解旋律的压缩在音乐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北京申办XX奥运会的纪录片,定格在成龙表演功夫一幕。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运动项目吗?
生:武术。
师:这是北京申办XX奥运会的宣传片。为什么短短的几分钟内要用这么大的篇幅来表现武术呢?
生:因为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项目,又是诞生于中国……
师:对了,谁知道中国的武术都分什么门派,有什么招式,有什么武器啊?
学生回答略。
师:其实武术不但有同学们说的那些,它还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一种中华武术魂。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中华武术的歌曲好吗?
生:好!
二、歌曲新授
教师播放录音,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歌词。
很多学生跟着录音唱起来。
师:刚才在播放录音的时候,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会唱这首歌曲。那么老师提问一个问题:这首歌曲分几段呢?
生:4段。
师:有哪一段与众不同呢?
生:第3段!
师:为什么呢?
生:第3段是说的,不是唱的!
师:哦,第3段不是“唱”歌而是“说”歌,这就是一种新的演唱形式──说唱,我们一起来把第3段读一遍好吗?
生:好!
教师与学生一起按节奏朗读第三段歌词,中间不停顿。
师:刚才大家读的时候啊,老师觉得少了一点气势,我们先来看看这段歌词都说了些什么好吗?
师:大家看其中提到棍、刀、剑,这都说的什么啊?
生:武术中的器械。
师:歌词中提到的“内练一口气”“豪气冲云天”呢?
生:练武之人的豪气、正气。
师:好,我们就再来朗读一次,要读出其中的气势哦!
教师带领学生再次朗读歌词。
师:老师看到在歌曲中有两处歌词是一样的,同学们发现了吗?
生:是第1段和第2段。
师:有什么不同呢?
生:速度不同,节奏也不一样。
师:对,第1段速度较慢,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呢?应该怎么演唱呢?
生:表现了英雄吸纳天地之气的气势。应该唱得有气势,要深吸气,气沉丹田。
师:第2段速度较快,应该怎么演唱呢?
生:表现英雄舞刀弄枪的飒爽英姿。应该唱得有力量,有活力。
教师介绍歌曲节奏的变化与旋律的压缩使音乐的情绪发生变化。
学生视唱两段不同的曲谱,打节奏。唱曲谱后再唱歌词。
师:最后一段中,“东方一条龙”指的是我们的伟大祖国;“儿女似英雄”说的是我们炎黄子孙都是英雄;“天高地远八面风”,说的是我们祖国幅员辽阔;“中华有神功”,说的便是我们祖国的武术了。大家再来完整地把歌曲演唱一次好吗?
生:好。
学生演唱全曲。
三、欣赏民乐《武术》
四、课堂小结:
随笔:初步学会歌曲《中国功夫》,讨论中国武术,激发学生身为中华民族子孙的自豪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少林少林》
2、欣赏《男儿当自强》
教学目标:更好的感受中华武术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上节课学唱的歌曲
三、欣赏《少林少林》
谈谈你所知道的少林寺的故事。
四、感受与表现
师:刚才大家讲的、唱的都有些热血沸腾了,我想大家也想来表演一下吧?
生:是的。
师:老师这有一部《中国功夫》的音乐电视,同学们可以自己选择几个喜欢的动作模仿。
师:哪个小组设计好了动作到前面来给大家表演一下?
学生表演,找出好的一组全班模仿,并完整表演。
师:老师看到大家表演得都很好。但是刚才老师发现有些同学的动作和大家不一样,不知道你们从哪里学来的啊?
生:电视、电影。
师:什么电影呢?
生:《黄飞鸿》!
师:谁知道有关黄飞鸿的事呢?
学生简单向大家简单介绍黄飞鸿的故事。
老师补充,并播放有关黄飞鸿的影音资料。
师:正值外寇侵华,国难深重之时,黄飞鸿奋起抵抗,号召中华儿女当自强!
教师播放《男儿当自强》音乐。
师:听过音乐以后,有哪一句是你最不能忘的呢?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师生交流。
四、小结
师:同学们,中国的武术博大精深,但是只靠武术兴国可以吗?还要靠科技兴国,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强大、美好而奋斗!
小学四年级下册写景作文范文 篇6
一、词语盘点
(1)、读读写写记记:战役、封锁、暂时、硝烟、情谊、噩耗、刚强、大嫂、篮子、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胸膛、搀扶、祭奠、乱哄哄、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势不可当、跌跌撞撞、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祭奠、抽噎、红锈、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青稞面、宿营地、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
(2)词语积累:
AABB式:重重叠叠、干干净净、郁郁葱葱、高高兴兴、跌跌撞撞、平平安安、读读写写、严严实实、星星点点、浩浩荡荡
ABB式:红艳艳、蓝盈盈、绿油油、黑乎乎、白茫茫
无。无。式:无边无涯、无影无踪、无缘无故、无穷无尽
含有“不”的成语:势不可当、势不两立、赞不绝口、手不释卷
一.。不。式:一声不吭、一言不发、一字不漏、一钱不值、一毛不拔
含有“雪”字的成语:雪中送炭、程门立雪、冰雪聪明
二、近义词
担心(担忧)休养(疗养)刚强(坚强)忘怀(忘记)焦急(焦虑)崎岖(坎坷)情谊(友谊)看守(看管)温暖(温和)封锁(封闭)特别(格外)收拾(整理)增强(增加)爱惜(疼惜)信心(信念)分配(安排)照料(照顾)安顿(安排)弥漫(充满)严厉(严峻)咆哮(怒吼)惊慌(惊惶)拥戴(拥护)艰巨(艰难)放肆(放纵)逼近(迫近)祭奠(祭祀)发抖(颤抖)干净(洁净)梦想(梦幻)爽快(直爽)请求(恳求)
三、反义词
干净(肮脏)污染(净化)奖励(惩罚)放弃(坚持)严厉(慈祥)饱满(干瘪)增强(减弱)低沉(响亮)困难(容易)热烈(冷淡)幸福(痛苦)惊慌(镇静)衰弱(强壮)崎岖(平坦)温暖(寒冷)坚定(动摇)沙哑(清脆)放肆(约束)脆弱(坚强)粗糙(细腻)雪中送炭(雪上加霜)刚强(脆弱、软弱)
四、词语搭配:
洗补衣服解开绳索钻进屋里混进敌占区皱着眉头搂到身边收敛笑容拧成疙瘩坚持走路服从分配增强信心安定情绪舒展皱纹露出笑容长满红锈
狠狠地说喜出望外地跑悄悄地跟着目不转睛地看着严厉地说轻轻地摇摇头 焦急地等待沙哑地喊话放肆地舔着痛苦地呻吟迫不及待地冲爽快地答应 热烈地鼓掌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
慈母般的温暖唯一的亲人刚强的孩子粗糙的手贴身的衣兜崎岖的山路 热气腾腾的热汤无边无涯的草地白茫茫的世界灿烂的光芒受惊的野马
五、词语意思
噩耗:指亲人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支吾:说话含混躲闪;用含混的话语搪塞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狂奔:迅猛地奔跑。狞笑:凶恶地笑。拥戴:拥护推戴。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祭奠: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势不可挡:来势迅猛,不可阻挡。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颠簸:上下震荡。
募捐:广泛征集捐款或物品。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一声不吭:吭,出声,说话。“一声不吭”是指一直沉默不语。
六、重点句子分析:
第14课《再见了,亲人》
①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一个反问句和一个重复否定句,更充分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永不忘怀的深情厚谊。
②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雪中送炭”是指下雪时送炭给别人取暖,比喻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这里是说在志愿军战士“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的危急关头,朝鲜老妈妈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战士送来打糕,给予战士们及时的支持和帮助,使这次战役取得了胜利。这里的“雪中”是指志愿军战士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一句感叹句直抒胸臆,表达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热爱和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感激之情。
③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这是当妈妈牺牲的消息传来时,小金花爱与恨、悲痛与复仇的怒火交织在一起时的表情,她把失去亲人的痛苦转化成对敌人的满腔仇恨。这样一个刚强的孩子,妈妈牺牲时没有哭,与志愿军分别时却哭了。这种对敌人的“恨”与对志愿军的“爱”产生了强烈的对比,表现了朝鲜的孩子们与志愿军叔叔的亲密感情。
④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高的代价”是指朝鲜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付出了血的代价——被敌人的炮弹炸断了腿。这句用反问的语气肯定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之间深情厚意。运用反问句,无论在情感的抒发和语意加重上,反问的表达效果比陈述句更好。
⑤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再见了”,说明志愿军战士的依依不舍;呼唤“亲人”,表现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大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呼唤“亲爱的土地”,强调“深深的留恋”。这里的呼唤简短而亲切,真挚而感人,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难舍难离的感情。
⑥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这段话抒发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他们对曾经洒过鲜血的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进一步说明了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⑦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这是志愿军战士心中的呼唤,也同样是朝鲜人民的心声,它告诉人们: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中朝两国人民结下了亲如家长,牢不可破的深厚情谊。
16课《桥》
①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这里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人们在山洪暴发时“惊慌”“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存希望的“靠山”。
②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中、在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的危急情景,也为下文写木桥的轰塌埋下了伏笔。
《桥》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
出的特点:(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七、课文简说
1、《再见了,亲人》为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3、《桥》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先人后己、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雄献身的老共产党员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课文按“突遇山洪—》指挥撤离—》桥塌殉职—》祭奠英灵”的顺序发展。
4、《梦想的力量》课文通过记叙一位年仅6使梦想成真的经过。本文是按事情发展、时间顺序描写的。
瑞恩梦想的实现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得到大家的帮助筹集2000块钱,三是聚集更多人力量筹集买钻井机的钱。
瑞恩梦想的实现按时间顺序记叙体现在每个步骤时都有相应的时间词语:如1998年的一天,4月下旬的一个早上、9月、2000年7月、2001年3月等词语。
八、背诵默写:
1、日积月累:
关于磨砺意志、艰苦奋斗、尽职尽责、不怕困难的成语
精卫填海: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指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愚公移山:传说古代一位老人名叫北山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路,他下决心要把山铲平,另一个老人河曲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回答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可不会再增高了,铲去一点就少一点儿,终有一天可以铲平的。”借指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
含辛茹苦:茹,吃。经受艰辛困苦。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
百折不挠: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
千里迢迢:形容路途很遥远。
肝胆相照:指以真心相见。
风雨无阻:刮风下雨也阻挡不住,照常进行。
坚贞不屈:贞:有节操。形容有节操,坚定不变,绝不向来势力屈服。
赤胆忠心:形容十分忠诚。
全心全意:用全部精力。
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扶危济困:扶助处境危急的人,救济生活困难的人。也说扶危济急、扶危救困。
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冲锋陷阵:
1、向敌人冲锋,深入敌人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2、指做事不畏艰难险阻,冲在前面。程门立雪:宋代杨时在下雪天拜谒著名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门外站立等待。程颐醒来,门前积雪已经一尺深了。后来用程门立雪形容尊师重道,恭敬受教。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尊师重教、立学求道
九、文学常识
1、《再见了,亲人!》的作者是魏巍,著名散文家、小说家,创作的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主要作品《魏巍诗选》《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抗美援朝是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统称,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活动。每年的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2、《金色的鱼钩》的写作背景是在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曾经越过人迹罕至的松潘草地,故事就发生在这个草地之上。老班长瞒着病号们吃鱼骨头、自己挨饿还用笑容来鼓励病号振作精神以及他在奄奄一息之际还劝病号们珍惜食物,不要放弃的画面让我们印象深刻。
3、《桥》的作者是谈歌,曾获《人民文学》《十月》《当代》等期刊文学奖。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家园笔记》;中篇小说集《大厂》;短篇小说集《人间笔记》《绝唱》等。
4、《梦想的力量》中“梦想”是指人最深切、最美好的渴望。“力量”在这里是“作用;效力”的意思。6岁的小瑞恩要为遥远的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听起来,这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梦想却变成了现实,而且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关心和帮助别人。这就是梦想的力量,爱的力量!小瑞恩被人们称为“加拿大的灵魂”。2001年在加拿大国际发展协会的帮助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2002年9月30日接受国家荣誉勋章,10月被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
十、句型练习
1、老班长在吃鱼骨头。(扩句,加上人物的动作、神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揣起搪瓷碗觉得很重。(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一动不动,身上落满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渐渐升上来,漫到人们的腰。(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四年级写景作文 篇7
春姑娘来了,这块地毯悄悄地变成翠绿的了。小草偷偷地从地下探出它的小脑袋,打量着我们的校园。顿时,草坪上一片新绿。它们尽情地长啊长,与自己的兄弟们比谁长得快。那榆叶梅展开它那金黄色的小花,犹如天上的星星。
夏天,这块地毯变成深绿的了。月季花展开了它好不容易才结出来的花骨朵儿,给这块地毯点缀上了一块块夺目的色块,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池塘里的睡莲也露出了它美丽的真面目,躺在浮萍一般的莲叶上尽情绽放。这时,青蛙们开起了歌咏会,这个唱一首,那个唱一段,都想当赢家。
秋风阵阵,黄色染透了这块地毯。它表面上是枯萎了,但是它在地下的根却只是睡了,只等到第二年春风吹过,它又会苏醒过来。
冬雪降临,它又成了一块银色的地毯。当调皮的孩子从它身上嘻闹着跑过时,会留下一串深深的足迹。草坪边的松柏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座晶莹剔透的宝塔,近看又像两个战士,在警惕地保卫着我们的学校。
小学四年级记事写景作文 篇8
我的爸爸今年40岁,中等身材,挺帅的。可是,爸爸的普通话一般。我说:“爸爸,真希望您能说一口正确的,流利的普通话。”于是,爸爸,开始自学普通话,还经常请我们当考官。”谁知,第一次考试就来了个阴沟翻船。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中午,窗外下着小雨,我在房间里听广播,妈妈在织毛衣,爸爸则读普通话,忽然爸爸叫起来:“婉心,过来,老爸让你做考官。”考什么呀?”吵的人家的不得安宁。”“普通话嘛!”
爸爸开始句就让我哈哈大笑这是个幽默的爸爸。
小学四年级写景作文400字 篇9
春天,百花盛开,河中的鱼儿自由自在的游着。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了,柳树换上绿的新衣,鲜花展开多彩的舞裙,美丽极了。远处,绵延起伏的山岭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粉红的桃花、金黄色的迎春花……它们争先恐后的开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叽叽喳喳,好像在说:“春天真美丽呀!”
夏天,它是个热心的孩子。它帮田里烤熟庄稼,它帮盐场烘干盐巴,它让小花伞、冰镇汽水把活找。
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金蝴蝶飞向我们,走进果园里,果实累累。苹果笑红了脸,石榴笑得咧开了嘴,红彤彤的枣、水灵灵的葡萄,传来阵阵清香。田野里,丰收的粮食堆得像一座座小山,田里田边,房前屋后,到处都听得到丰收的笑声。
冬天,大雪纷飞,晶莹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树变白了,房屋变白了,整片大地穿上了一件雪白的大衣。这时,小朋友们在雪上滑冰打雪仗……十分高兴。
校园写景小学四年级话题作文 篇10
通过水泥路往里走,最前方是主席台,主席台左方是升旗台,升旗台中央挺立着一根高高的旗杆,旗杆顶上飘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每周星期一,全校师生都在操场举行升旗仪式,伴着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学们唱着国歌,从心里生出一种对祖国的热爱。
操场的两边是教学楼,与主席台后的主楼连成一体,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班的教室在一楼,教室的前面是一台多媒体,上课时老师通过它教会了我们很多知识。后边的墙上是黑板报,每期的黑板报都是我们自己办的,月月都有新花样。我们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朗朗的读书声常常在操场边就能听见。
下了课后,最吸引同学们的地方就是乒乓球台了。记得有一次我和沈华傲打比赛,一开始我连输4球,轮到我发球了,我鼓足劲发了个猛球,正落在她反手边的台上,她还没反应过来,我就赢了一球。接着我又往她正手边发了一球,“小沈”回了我一个高球,我抓住这个机会猛抽一下,又赢了一球。之后的比赛我俩越打越激烈,虽然最后我还是输了,但我还是非常高兴,因为这活力四射、小巧玲珑的乒乓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小学四年级写景作文450字 篇11
白色,它和所有颜色都不同,它浑身那另类的气息引得没有厚实的羽毛的大雁争相南飞,它代表着冬天来到人间,所到之处,一派荒芜,一切生机皆为无。冬天夹杂着无数白色的雪片来到,给了孩子们天然的玩具,一时,孩子们呼出的热气和飞舞的冰冷雪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数欢笑震碎了冬天的荒凉景象,给萧瑟的冬天带来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其实,冬天只是表面上的生物消失了,而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有些动物,植物仍然保持着生机,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它们吧!
我们来到冬天的内蒙古,雪地上,一片荒凉景象,全然没有了夏天的豪放,牛马们都被关进了牛马圈,旷野之上,几个蒙古包迎着风雪巍然矗立,几片雪乘着风飞进了我的口中,冷飕飕,甜丝丝的,我想:“这就是冬天的味道吧。”是什么动物在雪中打了洞?噢!是犬鼠!不远处,一棵枯树上,松鼠的大尾巴轻轻一闪,树干内,几只天牛还在里面爬来爬去……
原来冬天这么有趣啊!
小学四年级写景作文训练与评析 篇12
背景:我们的学生都懂得要仔细观察的道理,但不知道仔细观察的方法。面对眼前的美景言之无物,言而无语。在教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时我特别贯穿作文的教学,告诉学生们哪里的景物是作者看到的,哪里是作者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触摸到的。在看到的景物当中哪里是写景物的形状,哪里是写景物的颜色、大小、数量、静态和动态等等。通过这样的提示学生初步懂得了写景的一些方法,为写作文打下了基础。并且在作文课前布置学生去课内外按照写花、写草、写树、写水、写山等的类别去搜集词语,搜集好后我把全班同学的搜集整理成册,印发给他们,要他们理解背诵,为他们写作文准备了词语库,并且这个词语库是要求装到他们的脑子里的。教学实录: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练习景物描写,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欣赏一小会音乐,让我们的心灵变得宁静和柔情。你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你心中的美景。
(点击音乐,学生闭眼欣赏,放松心情并想象美景)二·品析范文找到方法。
出示小黑板(小黑板上将范文中的重点句子归为了五类)
师:音乐能让人放松,能让人充满遐想,还能让人变得聪明。现在请你带着聪明的头脑看这些句子,这些句子来自同一篇文章,著名作家
朱自清先生的《春》(该文是写景文章的典范)。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把它们分为五类?这些句子的区别在哪?
(学生自由朗读,交流、汇报)
生:这些句子分别是作者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触摸到的景物。
师板书:看听闻尝触摸
师:哦!原来大作家之所以能够将景物写具体,写细致,是因为他们在面对大自然的景物时,能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舌头去尝,用身体去触摸。
当然,在这五种感官之中,“看”的内容是最丰富的,大家再来看第一类句子,这些句子给了我们一个提示,我们可以从景物的哪些方面来“看”景物呢?
(学生思考 交流)
生1:“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这是从数量上写景。
生2:“花儿开放了,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是从颜色上写景。
生3:“雨密密的斜织着,像花针、像细丝”这是从形状上来写景。生4:他们说的都是静态的景物,而“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是动态的景物。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可以从景物的形状、数量、颜色、状态(静态、动态)等方面来“看”景物。
板书:形状、数量、颜色、状态(静态、动态)、、、、、、师:所以我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些句子,你认为写得最生动、传神的是哪几个?为什么?
生1:花儿开放了,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生2:春风儿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我。
生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对于为什么生动、传神,四年级学生只能说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而在此老师要引导说出联想的方法)
师:看到五颜六色的花,作者联想到了火、霞、雪;温暖的春风触摸到身上,作者联想到了母亲的手、、、、、、联想可以使读者不熟悉的东西变得熟悉,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是联想才让作者去对景物进行比喻和拟人。
板书:联想(比喻 拟人)
师:同学们,假如我们也学着去用五官感触景物,再加上适当的联想,那你们说写出这样的句子不是小菜一碟儿吗?是不是?
(学生大声回答是)
师:好!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大作家。
三·习作训练
出示挂图板书 荷塘美景
1·确定写作对象
师:首先请你们用眼睛去看,把你们看到的景物名称按一定的顺序告诉我。
(配乐看画60秒)
学生回答,老师强调顺序(可由近—远,可由远---近)
师选择一种顺序板书:荷叶 荷花 莲蓬 亭子 柳树
师:现在请用你们的耳朵听听,在这样一个傍晚的荷塘边,你会听到什么?
多名学生回答:蛙声 鸟叫声 流水声 树叶被风儿吹动的声音,师板书
师:再用你们的鼻子闻闻,你会闻到什么?
生:花香
师:这里有可尝的东西吗?
生:莲子
师:用身体触摸的东西呢?
生:风儿叶
(师分类板书)
2·确定写作顺序及写作重点
师:好,这些都是待会儿我们要写进文章的。我吃过晚饭来到荷塘边散步,我是先看到这些景物呢?还是先感受到风?或是先闻到香味,亦或是先听到声音?
(学生讨论交流,师标好序号)
师:我们的标题是荷塘美景,那我们重点应该写哪些景物呢?
生:荷叶 荷花
3·口头作文与评析
师:好!确定了写作的顺序与重点,我们现在开始习作。老师为你们写好了一个简短的开头:这天傍晚,吃过晚饭,我走出家门去散步、、、、、、(小黑板出示)现在在你的脑海里想一想,你会用怎样的语言来描绘这夏季傍晚时候的风、蛙声、花香呢?(我们前面确定的写作顺序是先写这些东西)
学生思考,组织语言,同桌交流
指名口头作文
学生中好的作品1:这天傍晚,吃过晚饭,我来到荷塘边散步。一阵阵微风吹来,温柔地抚摸着我的脸庞,荷塘里散发出阵阵清香钻进我的鼻孔,让我感到心旷神怡。不时从远处传来时断时续的蛙声,好像《夏夜曲》呢!
作品2:吃过晚饭,太阳像害羞的小姑娘,红着脸回家了,我闲着没事做,来到荷塘边散步。一出家门,一股风儿扑进了我的怀抱,那感觉就像母亲粗糙的手抚摸着我,虽然不像小朋友的手那么细腻,但暖洋洋的让人回味无穷。接着,我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我知道那是荷花的清香,我快速地跑到荷塘边,小鸟叽叽喳喳地唱着一曲婉转动听的乐曲,不远处,几只青蛙身穿绿色礼服,一只青蛙“走”到前面,开始指挥乐团奏乐,小鸟和青蛙组成了民乐队,一起为荷塘美景做赞歌)
学生评价(师从旁指导词语是否用得准确、生动,是否产生了适当的联想)
学生思考、交流如何描写荷叶、荷花
作品1:荷塘里的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又像一把嫩绿的小伞。荷花从荷叶之间冒出来,有的白里透红像一位羞答答的小姑娘红着脸望着大家,有的婷婷玉立,像一位高雅的小姐。微风一吹,荷花翩翩起舞,就在那一刻像举行了一场歌舞会,青蛙哇哇地叫着,仿佛在说:我也要参加!
作品2:那荷叶碧绿碧绿的,把水遮得严严实实的,密密层层的,不留一点儿缝隙。荷花是粉红色的,像一位美丽的少女,落下凡间,穿着粉红的裙子,翩翩起舞着,漂亮极了。荷花的中心里面有莲蓬,莲蓬里面有莲子,圆圆的,只要拨下了那层皮,就可以吃了。
学生评价:有无从颜色、形状、数量、状态等上描绘,有无适当联想。
对于练习写莲蓬、亭子、柳树方法同上
(学生口头作文与评价是这堂课的主体部分,从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的作文很精彩,学生的评价更精彩,学生们在这些环节中得到提高、、、、、、)
指导学生用一句话结束文章,表达对景物的赞美之情。
四·下笔成文,配乐朗诵
板书设计:
看:荷叶 荷花 莲蓬亭子 柳树(由近到远)
(形状 颜色 数量 大小 状态:静态 动态、、、、、、)
听:蛙声 水声 鸟叫声 风吹叶动声
闻:花香
尝:莲子
触摸:风儿 叶
评析:这堂课至少基本解决了孩子们面对景物言之无物、言而无语的问题,使孩子们能发现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使接触写作才一年的小学生开始写起了长篇大论,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还能运用联想将景物写得生动、传神。通过学生评析这一环节,让学生养成反思自己作文的习惯,在反思中获得进步,这也是这堂课不小的收获。当然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对于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们还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努力、、、、、、宁乡县百灵鸟小学:蔡亮妮
【小学四年级下册写景作文范文】推荐阅读: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写景作文09-02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08-20
他人的作文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06-15
小学三年级写景范文家乡08-11
小学四年级上册八单元作文范文06-05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关爱生命08-03
小学四年级下册教案07-13
小学四年级下册汉语教案05-29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试题05-22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