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24-06-02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通用13篇)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本年级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将继续承担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的教学任务。经过上学期的管理,本年级的学生已基本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流程,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

2、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四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已有一定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欠狭窄,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有形成,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有待继续加强。

3、学生的学习态度。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计算机的知识还是很有兴趣的,所以能够自觉主动的去探索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把知识点讲授后,学生通过上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以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4、班中优生情况。

年级中有一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很扎实,对于windows的基本操作比较熟练,所以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也比较快,这部分学生可以起到“小老师”的作用,在上机操作中可以帮助指导其他的同学,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5、班中待优生情况。

年级中有一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比较差,主要是由于上课爱讲话,不认真听课所致,这部分学生同时也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要耐心引导,以达到改掉不良习惯的目的。

二、本学科教材分析

本学期采用的是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四年级下册,主要是“windows”的学习。这部分内容实用性非常强。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windows”,能够利用所掌握的工具自主创作。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3、质量目标: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认真学习其他学科以及本学科其他优秀老师的经验,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后进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

四、本学期教学措施。

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首先认真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

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

其次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探讨学习,总结得失,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第一周 第1课建立班级课程表

第二周 第2课编辑班级课程表

第三周 第3课美化班级课程表

第四周 第4课完善班级课程表

第五周 第1单元单元小结

第六周 第5课春季郊游邀交友

第七周 第6课聊聊春游定方案

第八周 第7课精彩瞬间群共享

第九周 第8课分享见闻用邮件

第十周 第2单元单元小结

第十一周第9课小小蜗牛跑得快

第十二周第10课小猫拜访好朋友

第十三周第11课小狗参观猫咪屋

第十四周第12课鱼儿水中自在游

第十五周第13课海龟鱼儿水中戏

第十六周第14课小小鼹鼠钻地道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第三单元单元小结

信息课期末考试

期末工作总结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

本节课是六年级下册过去式单元的复习课, 由于本单元在前一段时间已经学过, 所以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导入复习、练熟词句、交际运用、巩固提高四个阶段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过去式的句型, 并能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教学目标

1. 基本目标

(1) 词汇:能较好的掌握本单元过去式的动词词组:took the pictures, climbed mountains...

(2) 句型:能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所学句型:What did you do?Where did you go?How did you go?并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2. 能力及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过去所做的事情, 并借此增进学生之间的友好感情。

3.本课时为单元复习课

教学准备:录音机、录音磁带、词卡、幻灯片演示。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StepⅠ:导入复习

1.Let’s chant. (五年级下册P2)

T:I often do housework on the weekend.And I usually take pictures too.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Can you ask him/her?Ask and answer one by one. (通过chant, 引出一般现在时态句子并对话练习)

2.T:Look at the phrases.Can you read them? (练习一般时态词组take the picture...)

3.T:You know, I often take the pictures on the weekend.Look!Last weekend, I tookthe picture.Is it beautiful? (拿出卡片, 领读take the pictures, took the pictures) Can you spell take?And took? (板书take, took) I often clean the windows.Last weekend, Icleaned the windows. (引导学生把所列词组用一般现在时态和过去时态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

通过一般现在时态句型的对话练习导入到过去时态知识的复习。教师运用句型Ioften take the pictures on the weekend.和Last weekend, I took the picture.的鲜明对比再次让学生一目了然的理解了过去时态的意义, 通俗易懂, 为后进生的知识掌握和大部分学生的能力提高做了有效的铺垫。

StepⅡ:练熟词句

1.T:Next, Let’s play a game.I say the verbs.You say the past tense. (通过教师说动词, 学生说动词过去式来巩固单词的过去式。)

2.T:Take out your paper.Finish the Exercises 1.Let’s check. (落实书面练习)

3.T:Let’s chant. (六年级下册P41.) Can you read them? (引出本课重点句Where did you go?What did you do?How did you go?) “

4.T:Please read and write them twice!Who’d like to write on the blackboard.a

(借学生活动板书重点句) 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good.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师生互动和书面练习的方式, 进一步巩固重点词句以达到熟练掌握, 并为下一阶段的交际运用作好了充分准备。

StepⅢ交际运用

1.T:Look!I took another picture on my holiday.Would you like to ask me some questions? (展示教师出去游玩的照片, 引导学生用Where?What?How?提问。)

2.T:Did you have a holiday?Please make a dialogue in pairs. (运用重点句, 做对话练习)

3.T:Just now, We reviewed and practiced the words and sentences.Next, let’s do the Exercises 2 and Exercises 3.

设计意图

教师运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启发学生主动向老师发问提问, 进而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自由对话练习。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思考的欲望, 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StepⅣ巩固提高

1.Exercises 2:Listen to the tape, write“T”or“F”。

(听录音, 判断正误) Check!

2.Exercises 3:Listen to the passage, and choose the answers.

(阅读对话, 选择正确答案) Check!

3. (板书简笔画) Look at the pictures.It’s you.Can you talk about your holiday.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write yourholiday on the paper. (看图说话, 并书面表达。) Check!

4.How many stars did you get? (课堂评价总结)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Exercises 2 and Exercises 3对学生进行了听音判断和阅读选择的训练, 培养了学生的听音判断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通过看图进行书面表达, 培养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并运用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式,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StepⅥ家庭作业

1.Finish the activity book of unit 4.

2.Please write a letter about your last holiday to your friends.

设计意图

通过家庭作业的方式, 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 把课堂语言能力的提高延伸到生活中去, 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

板书设计Revision Unit 4 My holiday

Where did you go?

What did you do?

How did you go?

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四注重” 篇3

关键词:兴趣;效率;自主探究;创新

一、注重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好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

如,在Word软件中进行《插入图片》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过程:我首先利用广播让学生欣赏一些以前学生制作的图文并茂的作品,有精美的贺卡、诗配画。学生看后,便小声地讨论起来:“真漂亮!”“怎么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贺卡呢?”……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在Word中制作出来的。”并激励学生:“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发挥自由的想象,你们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操作起来。这样导入,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情景,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激情,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

二、注重学习竞赛,提高学习效率

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好胜心,都有较强的荣誉感。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成绩优秀的可以得到小红旗,他们的兴奋劲一下子就被提起来了。针对这一特点,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赛”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定时地进行竞赛,既活跃了学习气氛,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达到了“练”的目的。

我在计算机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竞赛:在键盘操作练习时,进行键盘录入比赛;在画图教学时,评选最佳小画家等。同时,还可以利用小软件,比如,在教指法的时候,可以采用“趣味指法”这类软件来让学生进行指法练习,他们看到屏幕不断跳出的英文字母,就会快速地在键盘上寻找,努力使自己的输入准确率和速度提高。如果打错字母或速度跟不上,电脑会鼓励他们“努力”“加油”等话语;如果正确率高,成绩突出,电脑又会夸奖他们“你真行”“好棒啊”等等话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节课很快过去了,可同学们还是意犹未尽,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这样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指法练习变成了生动的输入字母比赛和速度比赛了,通过这种方法的练习,也就百练不厌了,很快就掌握指法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自主探究,获得知识技能

新的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教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如,《插入艺术字》的设计,有这样一个环节我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展示几组艺术字以后,我让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插入剪贴画的方法,摸索插入艺术字的方法。老师先不讲授,而是提示他们根据以前的操作经验来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发现,这些发现可以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这样得来的新知識比教授硬性讲授要牢固,而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摸索到了软件操作的规律,比如,注意看计算机提示以及工具栏的用法等。同样,在操作练习结束后,我让学生讨论艺术字可以用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讨论出来的结果让人满意,如,编报纸、办板报、做贺卡、写标语等,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思维,获得知识技能。

四、注重鼓励创新,发展学生个性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信息技术就是要鼓励学生创新,要做到与众不同,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

信息技术中留给学生创造的空间有许许多多,如,在教学《设计书签》时。在前几节课的基础上,学生对Word的操作有一定基础,这节课是对前面知识的一个整合。刚开始,我画一个图形的轮廓,学生依据书签的基本要素在图形上画出他想要表达的效果,结果学生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效果……接着,启发学生除了这个形状外,想想还可以怎样?是什么风格呢?这样就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操作,教师辅导操作,学生独立操作,学生互评作品,最后修改、定型,一步一步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每一位学生都创作出独特风格的书签,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上杭县南阳中心小学)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4

小小博客天地大

单元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对前面学习的延伸和拓展,体现应用信息技术工具与他人交流、表达自我的特点,从信息需求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尝试并体验通过博客创建个人空间的方法与乐趣。

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创建博客、发布日志、发表评论等。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知识迁移完成注册博客用户的操作,掌握设立博客栏目和初步美化博客的方法,体验拥有网上个人空间的成就感;

掌握在博客空间发表文章的方法,能够通过管理日志修改日志,并尝试发表图文并茂的文章;

能够通过博客与他人进行网上交流,掌握发表评论和管理评论的方法,体验网上交流的乐趣。

教学要求: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5

二、基本情况 1、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比较高,在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性的操作技能,但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高有低,掌握水平参差不齐,这对统一教学不利,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设计与各种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另外由于教学设备不足,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可能会影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2、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共有18课,分别是:实用的资源与工具、网络交流、电子邮箱的申请和使用、word的基本操作、发送电子贺卡、文字的美化、文字的编辑等等,教材特点: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不强求掌握知识与操作技能;

以活动为重心,通过活动,体验、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活动过程是学生尝试、实践的动手过程;

动手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自主探究;

3、个人教研 1、以学科整合为平台,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究其他学科学习;

2、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

三、教学教研目标 1、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印刷技术的发展;

了解汉字的编码及输入法;

(2)、认识几种输入输出设备;

(3)、了解常用的字处理软件及字处理软件的发展过程;

(4)、通过浏览字处理软件的电子作品,感受字处理软件的制作魅力。

(5)、掌握打开Word文档的方法,并且会统计文档字数。会在Word软件中改变显示比例。

(6)、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

了解Word窗口的组成;

学会显示和隐藏工具栏;

学会在Word中输入文字。

(7)、掌握在Word中修饰文字,美化文档的方法。

(8)、掌握在Word中插入表格、绘制表格的方法。

(9)、掌握在Word中插入图片,调整图片的方法,能编辑图文并茂的文档。

(10)、学习设置页面的方法,能自主完成或是在同学的帮助下制作精美的电子文档,版面设计合理、美观。

(11)、在计算机操作中注意正确方法的指导,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12)、拓宽知识面,拓展视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2、个人教研目标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认真学习其他学科以及本学科其他优秀老师的经验,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学困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

教学重难点 3、教学重难点 电子邮箱的申请和使用、word的基本操作、发送电子贺卡、文字的美化、文字的编辑 四、方法措施 1、教学工作措施(1)认真备课:力争集体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领会大纲精神,钻研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2)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

(4)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双基考核,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5)认真组织辅导: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2、个人教研学习措施 (1)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尽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

(2)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3)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6

一、教学内容

本年级主要学习内容:探索桌面的种种变化,掌握一些常用的桌面操作;学习使用“网上搜索”的方法,搜索所需信息并下载保存,寻找破坏草的秘密,并且了解更多的关于外来入侵生物的知识;在班级课外阅读状况调查活动中,学会利用WORD的表格功能制作调查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在综合活动中,学会搜集信息和运用信息处理工具,制作及美化简单的文档。

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单元:“桌面”变变变——操作系统初步 第二单元:“破坏草”之谜——因特网初步

第三单元:班级课外阅读状况调查——Word提高

第四单元:综合活动——梅花鹿朋朋的体重。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很浓,主要原因在于对计算机的好奇以及计算机的游戏、娱乐功能,这点很重要,只要能充分抓住并利用好这一特点,将游戏、娱乐适当蕴含于课堂,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已经熟练掌握了鼠标和画图,对WORD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简单的文字处理和排版进行了学习,有了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但在文字输入的速度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云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教材以活动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材内容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活动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桌面的种种变化,掌握一些常用的桌面操作,进一步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习使用“网上搜索”的方法,搜索所需信息并下载保存,体验搜索引擎的强大功能,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

3、在班级课外阅读状况调查活动中,学会利用WORD的表格功能制作调查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培养学生合理高效管理文件的习惯。

4、在综合活动中,学会搜集信息和运用信息处理工具,制作及美化简单的文档

5、真诚的交流评价,增强学生合作共享的意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IE浏览器上网查找资料包括音乐、图片,了解文件的基本操作,学会利用WORD制作以及美化简单的文档。

六、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跳出学科本位,从教育的高处来看信息技术的教学,把教学变为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活动。

1、演示法:通过“视频”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在班级组织形式下的教学,对于基本操作的教学显然不能用“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只能采用广播方式,把操作步骤、过程展示给学生,学生依此为模仿的对象,进行初步操作的模仿,从而达到基本操作的入门。

2、“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设计、任务布置、学生自主探求任务并完成、评估。

3、活动教学法: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来设计主题,以主题为线,以活动为形式,贴近学生生活,把学生日常接触的生活场境、平常喜欢进行的活动同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一个交融点,以学生为本,关注人文,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角度在课堂上培养信息素养。

七、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3月1~4日

为桌面设置美丽的背景

3月7~11日

给屏幕设置安全“屏障”

3月14~18日

设置个性“桌面”4

3月21~25日

查阅日期和时间5

3月28~4月1日

探索破坏草的秘密 6

4月4~8日

可怕的外来入侵生物7

4月11~15日

外来入侵生物控制8

4月18~22日

外来生物入侵研讨会9

4月25~29日

第9课 设计制作调查表

10

5月2日~6日 第10课 调整调查表11

5月9日~13日 第11课 统计调查结果12

5月16日~20日 第12课 制作调查报告13

5月23日~27日 第13课 报告交流会14

5月30日~6月3日 第14课 梅花鹿朋朋的饮食报告15

6月6日~10日 第15课 梅花鹿的新食谱16

6月13日~17日 第16课 谁给梅花鹿的午餐买单17~18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7

一、问卷调查引发的思考

问卷调查是收集客观数据的有效方式。基于此,为了调查教师备课的实际情况,笔者对各个年级的语文老师进行了不记名的问卷调查,经统计结果如下:自主独立设计6%,多数独立,少数摘抄15%,基本摘抄65%,其他的4%。从问卷调查的数据确实让人担忧的局面:语文教师虽然是课前备了课,但形同虚设。他们只是为了完成任务,随意地生搬硬套别人的教案,很少经过个人的思考,也甚少考虑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课堂中更多注重灌输学生各种知识,很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生长期处在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课堂的气氛沉闷,效果低下。个别教师偶尔上公开课才认真备备课,备课的形式也相对传统,缺乏创新意识。

二、导学案的课堂运用

导学案从字面理解为:“导”是引导,“学”是以学习为目的行动,“案”是设计的方案。它的设计作为一种新型的备课模式,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讨、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成为教师备课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备课方式,由原来的教案变为导学案。但如何正确使用导学案?笔者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万年牢》为例,尝试从“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教学环节中,探究导学案在自学课型中的运用,充分发挥其功能,切实提高自学课堂的效果。

1. 课前——明确学习目标,理清教学思路,突显“导”的功能。

导学案设计最大的功能是“导”,它是为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准备的,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方案。因此,在授课前,笔者充分预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上,进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新知识有个初步的感受和理解,引发自主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此外,笔者在备课时正确把握导学案的特性,除了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还要预设学生的生成,做好充分的应对策略。

首先,要将“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有效的统一,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巧妙地将隐形目标和显性的目标正确呈现,引导学生挖掘知识与技能习得过程中的方法与情感因素,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并最终实现创造性学习。如在《万年牢》的目标制定,笔者是这样制定的:(1)认识8个生字。(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能力。(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这样笔者将“导学”、“导思”、“导练”、“导评”、“导测”于一体的全程性学习活动方案,在教学中充分充当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积极地加以指导和引导,塑造学生的全部天性,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充分显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2. 课中——精炼价值问题,鼓励自主交流,达到“学”的目的。

《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就是说,善于提问的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的理解层次不断深入,逐步实现由知识向技能再到社会能力的转化。因此,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要灵活地将学习目标穿插在各个问题当中,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基于此,笔者分析《万年牢》的教学目标,精炼课堂的问题,使问题的设计层次化,不断提高问题的价值,让学生在探究中有所得。笔者设计的问题主要包括:“个人问题”、“同伴问题”、“群学问题”、“班级问题”,这样的问题设计逐步深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知识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学生学习任何东西都要经过自己的内化。课堂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笔者还积极引导学生先对个人问题进行自主探究,让他们在充分的时间独立、自由地思考,在体验和创新过程中培养自学的能力。继而笔者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鼓励学生充分将自己的见解在小组内、班内交流,提高探究效率。这样通过同学思维的碰撞,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3. 课后——注重疑难反馈,巧用评价机制,把握“案”的有效。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导学案设计问题答案是唯一,学生一般能在书本找到答案,往往把问题设计填空式、判断式、选择性的方式,缺乏开放性。久而久之,学生思维定式,不敢质疑,缺乏创新精神。基于此,笔者常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不懂就问,希望能够在同伴的交流进行思维碰撞,发散思维,如:笔者在教学中,会这样引导学生:学习了文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或者你对文章某些句子还有个人的观点?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并反馈个人的学习收获。虽教师是按“案”来上课,但从“案”走出来,注重学生生成,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教学的技巧固然能提高课堂的实效,但教学评价的实施也不可缺少的。美国心理学家詹娒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教师善于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每位学生得到发展。对导学案的原则的评价应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评价。课前,进行学情的调查,了解课前学生预习的情况;课中,主要是通过即时性,鼓励性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进行自学、合作探究;课后,通过批阅导学案中学生反馈的问题,进一步评价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况,使导学案做到真正的有效。

三、使用导学案的效果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过对备课形式的调整,在教学中使用了导学案,课堂效果明显。笔者积极营造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兴趣浓郁,学习热情高涨,课前明确学习任务,课中能自觉地参与课堂的各种活动,能将自己的看法在小组内合作交流,自学能力和团结协助精神得到明显地提高,轻易完成教学目标,减轻教师教学的负担,提高工作的效率。

总之,导学案是一种有效提高课堂效果的途径,此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现状,激发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动机。教师巧妙地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合理调控了课堂教学中“教”与“学”,降低学习的难度,从而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8

《纪昌学射》一文是人教版四下第29课的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工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

设计意图:

《纪昌学射》这则寓言篇幅短小、内容浅显,但人物个性鲜明,寓意深刻。文章中描写纪昌练眼力的句子描写生动,突出表现了纪昌的品质。这部分内容既是故事情节的重点,也是语言表达上的重点,应该说是人文精神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因此,设计中,我引导孩子紧抓练眼力语句,在读读议议、品词品句中感悟纪昌品质,以此达到提升语言和人文的双重目的。感悟纪昌勤学苦练、认真刻苦、坚持不懈的品质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但“只有练好眼力,才会射出百发百中的箭。”这一层寓意学生是较难感悟到的。于是,教学中我安排从飞卫的话入手,质疑讨论感悟寓意。但寓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对学习结果的重要的作用。于是,我便安排了这样的练笔:“因为纪昌(),所以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借此让学生感悟以上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联系生活理解“注视”,结合语境理解“相当到家”。

2.在读读议议、品句析词中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过程:

(一)积累词语,揭题导入

1.出示词语:百发百中 百步穿杨 箭不虚发

2.这些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这节课我们也来认识一位射箭能手。板书:纪昌

(提醒昌的写法),齊读,——补充课题。

3.《纪昌学射》是一则寓言,我们不仅要读懂故事讲了什么,还要想想故事蕴含着的寓意。

(二)初读寓言,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读懂。

2.检查反馈。

(1)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

①指名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谁能把2句话连成1句话来说。

②指名学生读剩下的4段,随机正音,练读不通顺的句子。

(2)谁能来说说纪昌学射的过程?

①出示提示,指导练说。

纪昌向射箭高手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后练。练好眼力,飞卫才教他开弓射箭。后来,纪昌成了。

(三)读读议议,感受纪昌

1.纪昌是如何练眼力的呢?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画出纪昌练眼力的句子,并想想从中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纪昌?

2.交流,出示句子: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1)读读这两句话,句子中的哪些词让我们感受到了纪昌的勤学苦练,请你把它圈出来。

(2)理解感悟“注视、聚精会神地盯”。

①联系生活理解“注视”:平时你都注视过什么?

②比较纪昌的注视与我们刚才所说的有何不同:现在纪昌注视的是什么?

③创设情境,在朗读中体会时间的长。

④再读第二句,这聚精会神地盯又该怎样呢?

3.有句话叫做“功夫不负有心人”,纪昌的苦练收到了怎样的成效呢?

出示语段: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1)男同学读纪昌如何练习,女同学读练习的效果。

(2)第一次练习得相当到家,怎么个相当到家?

(3)第二次练习,如果也用上相当到家,该怎么说?

(四)反观飞卫,感悟寓意

1.纪昌之所以能这么刻苦地练习眼力并取得成效,那是因为有老师的指导。请找出老师指导他的句子。

2.出示句子:

“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工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

(1)谁学着老师的样子来指导指导纪昌。

(2)纪昌想学的是射箭,老师为什么要让他下工夫练眼力呢?

(3)指导朗读。

(4)学习射箭是这样,那要学习书法,或是学习其他本领,你又觉得该怎样呢?

3.纪昌按照老师强调的重点去学习射箭,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呢?

出示练笔:因为纪昌(),所以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五)布置作业,拓展积累

1.把《纪昌学射》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并与家长聊一聊从中得到的启示。

2.推荐阅读书目:《古文观止》《伊索寓言》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9

本课主要活动是制作有关蜜蜂的演示文稿。蜜蜂是一种常见的动物,但对于蜜蜂的生活人们可能了解的还不是很多,题目“神秘的蜜蜂王国”就很吸引人,就有探索的兴趣。通过制作有关蜜蜂的幻灯片,向人们展示蜜蜂的生活、行为、与人类的关系等,揭开蜜蜂王国神秘的面纱。

1.设计演示文稿

教材中“设计”了本课活动的内容和制作的顺序,主要介绍了使用“摘要幻灯片”制作目录页。通过“设计”,学生就可以了解编者对于此活动的意图,做到心中有数。在制作过程中就会更有针对性,目的性。

2.制作幻灯片

本课幻灯片制作顺序与前一课相似,不同的是本课采用“摘要幻灯片”生成目录页,不用自己建立目录页。对于目录项比较多的幻灯片比较适用。本课整个幻灯片基本上采用倒叙的方法制作,先将目录的分项制作完成,再制作目录页。本课内容比较多,有文字和图片多种形式,一项内容可以在多张幻灯片中呈现。搜集整理信息资料就显得比较重要,学生要对信息进行加工,言简意赅,能说明问题即可。

3.放映幻灯片

放映幻灯片,既可以在整个演示文稿制作完成后反映,也可以在制作过程中放映。对于链接、动作设置等都要放映检查,以确保正确。放映更能显示出信息的表达效果,对效果不满意,还可以继续编辑。

4.关于交流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篇10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班学生共41人,因学校教室具备多媒体,所以采用先讲再示范再让学生操作的方法进行教学。三年级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开始间接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电脑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文字输入我早在三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初步简单地教授过,所以本学期在内容安排可以适当加快,加强学生的打字速度练习,增加学生的网络操作。

本册教材有三个单元,分别是因特网上长见识、巧手装饰我的家、中文输入一点通。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多项活动,每节课完成一个活动。在完成这些实践活动后,学生就会逐渐掌握软件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教材每颗都设计了几个栏目,分别是学一学、做一做、知识库、评一评、阅览室,另外教材中的“看一看”、“想一想”、“提个醒”等内容,可以让同学们充分动手(写、画、算、量)、动脑(思考、分析)、动嘴(讨论)、动眼(观察)。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求

1.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学习汉字输入,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最少精通一种汉字输入法,特别是要正确的汉字的标点符号及其他一些常用符号。

3.学会上网浏览网页,从网上检索有用的资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4.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5.能够在他人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6.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计算机的用处,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养成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3.学会汉字输入,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

4.要正确的汉字的标点符号及其他一些常用符号。

5、学会上网浏览网页,从网上检索有用的资源。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组织教学,认真对学生进行辅导。

2.实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3.由于学校存在人多机少的情况,所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一节课的任务。

4.对课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解决一些突发事件,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学习。

5.尽可能地多安排上机时间,让学生更多地熟悉软件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课时安排

(一)因特网上长见识(5课时)

1.认识网络新朋友2.设置浏览器主页

3.网上信息我查找4.喜爱网址常收藏

5.单元小结

(二)巧手装饰我的家(6课时)1.色彩扮美新房间2.小小家具设计师

3.巧手绘出机器猫4.动手布置小书房

5.走出房间天地大6.单元小结

(三)中文输入一点通(4课时)

1.汉字输入很容易2.汉字输入更快捷

3.标点符号不能少4.单元小结

(五)复习(1课时)

王江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识字教学;变革研究

由于我国农村小学数量庞大,且由于发展落后,使之与城市小学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而另一方面,随着汉字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我国小学生如何快速准确地认字识字,并且理解汉字的意思,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所以,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变革已经势在必行。

一、信息技术对识字教学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对社会上各个行业影响的不断加深,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也逐渐趋于落后,尤其是在教育资源极度缺乏的农村小学。所以,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对于识字教学的影响,可以从中发现小学识字教学在最新的环境下所产生的特点,从而根据其特点制订出相应的教学变革方法。

1.对于学生识字方法的影响

从其中的一个方面来讲,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生学习汉字提供了多种方法,比如多媒体,它可以通过图像以及声音的展示,让小学生自己理解汉字之间的区别以及联系。总的来说,信息技术让小学生对理解和认识汉字的方法变得多种多样而且速度更快。除此之外,信息技术还能为小学生展示除语言之外的其他更多的信息,而这些信息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因此,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2.对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

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的教学方法全部都集中于利用何种方法教育学生记住、识别并理解汉字;而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开始转向于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汉字教学中,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自己动脑发现汉字的规律,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除此之外,信息技术还为教师提供了检索资料以及互相学习的平台,让教师可以比之前拥有更多的时间寻找和学习更好的教学方法。

3.对于教师教学过程的影响

由于将信息技术的方法带入实际教学中,它与教学的每一步都紧密相连,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向多种多样的方向发展,由以往的老师授课学生听讲,转变为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频繁互动或者由学生发现问题等。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但新鲜有趣,而且能轻易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条件下识字教学变革的方法策略

1.教师方面的变革

将信息技术引入农村小学识字教学中,首先要先学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因为农村教育设施的落后,让语文教师理解和掌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将这些知识学会并理解之后,才能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知识,从而达到加快小学生学习汉字效率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不断地巩固学习汉字知识,因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识字教学对汉字的基础知识要求相对较高,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形声字、形近字等,需要教师理解它们之间的特点和区别,然后利用这些特点和区别设计相应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立足于信息技术之上的,首先要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识字教学的速率,然后在此基础上就能将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强化。

2.学生方面的变革

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讲授处于主要地位,而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就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对教师的讲授进行帮助。根据信息技术的多种表现方式,可以将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利用动画、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引人入胜,并且和周围的生活环境相似度极高的逼真环境来进行学习。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利用除了眼睛之外的其他感官来感受学到的知识,理解所学到知识的实际意义,并且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运用。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的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完成从“学到”知识,到“学会”知识的转变。

3.教学内容的变革

除了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直接参与教学的人群方面进行考虑,最后一点,还要考虑教学的内容和过程。引入信息技术进行小学生识字教学,如果只是改变了教学方式,并不一定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改革的过程中还必须结合汉字的输入来改变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汉字输入法来进行教学,无论是拼音还是笔画,都有它们各自的优势。利用拼音输入就可以学会汉字的读音;利用笔画输入就可以了解汉字的组成。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象形字、形声字、形近字等的对比,来让学生自动自觉地发现汉字之间的特点和联系,从而学到识别汉字的方法。

总的来说,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在农村小学中建立健全的信息技术教学体制,为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提供良好的辅助,从而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汉字,为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英.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2]吴华英.浅谈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化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4).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2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也就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根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第一学段 (一二年级) 识字教学“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 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重在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识字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可见一斑。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左手语文书, 右手粉笔头的职业形象深入人心, 小黑板进教室的辅助教学模式也是课堂的常态,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师职业形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师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 使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与自己的教学基本功相得益彰, 教师的教学思路与信息技术优化整合让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充满活力。以下就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展现信息技术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的助推作用。

1 信息技术将多种识字方法相结合, 为学生揭示汉字奥秘, 积累识字经验

在传统识字教学中, 教师主要通过大量复现生字词, 读记字音字形来让孩子学习生字词, 而类似于随文识字、看图识字、归类识字等这些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包含深层文化的方式则因为操作困难往往被教师舍弃,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进一步融合, 这种教学上的困境已经完全被打破。信息技术在识字教学上的运用使学生从死记硬背的禁锢中解脱出来, 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汉字本身偏旁部首的归类, 利用多媒体呈现出大量相同偏旁的字, 从而由一个字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习得多个字, 另外利用多媒体, 呈现象形、会意、形声等造字法的渗透, 将汉字的演变过程展现给学生看, 在增加学生对于汉字文化的了解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对于汉字的兴趣。下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三》为例。

《识字三》是以对对子的形式识字, 对子的内容如“云对雾, 雪对霜。和风对细雨, 朝霞对夕阳”等都是与大自然有关的事物或者自然现象, 这些事物常见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但是如果教师要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讲解什么是雾, 什么是霜, 则会非常困难, 学生也会觉得艰涩难懂。《新华字典》中对“朝霞”做出的界定为:“日出或日落时天空云层因受日光斜射而呈现的光彩。”对于没有看过朝霞的孩子来说教师的这一番解释一定会显得十分生硬而苍白无力。但是如果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 只要一副“朝霞”的图片, 孩子就立刻能够明白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叫做朝霞, 多媒体的这种直观图片呈现使得识字教学事半功倍。另外教师还可利用动态课件演示“雨”字从象形字演变为楷体字的过程, 让学生感知汉字的魅力, 再进一步展示楷体的雨字演变成雨字头的过程, 最后雨字头跟“务”、“相”“叚”上下结合组成“雾”“霜”“霞”三个字。让学生从中领悟到雨字单独成字和作为偏旁的不同之处, 在观察学习的同时感受到汉字的奇妙。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教师的描述和多媒体的演示, 学生自然而然习得到了从汉字结构、偏旁、造字法等方面去归类识字的体验, 也积累了主动识字的经验。由此可见, 信息技术让探究式的识字课堂熠熠生辉。

2 信息技术给教师带来识字教学新思路, 创新识字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不仅能够辅助教师更好地运用现有的识字教学方法, 还能帮助教师创造新的方法。下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影子》这篇课文为例。

《影子》是一首语言简洁, 生动形象, 读来亲切上口的儿歌。儿歌有两节, 共两句话, 它描绘了人和影子“形影不离”的特点。教师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尝试了借助多媒体用“空位记忆法”来教学本课的十一个生字, 不仅落实了识字目标, 也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师先用课件出示整篇课文:

影子在前,

影子在后,

影子常常跟着我,

就像一条小黑狗。

影子在左,

影子在右,

影子常常陪着我,

它是我的好朋友。

在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儿歌之后, 教师如魔术师般奇妙地隐藏了课文中生字, 课件出示:

□子在□,

□子在□,

□子□□□□我,

就像一条小□□。

□子在左,

□子在右,

□子□□陪□我,

□是我的好□□。

学生兴致勃勃地口头填空, 用多种方式补充读儿歌, 不知不觉就记住了空位对应的生字读音。当教师又施魔法似的变出了本课的生字, 将其他的汉字隐身, 呈现在学生眼前的便是要识记的十一个生字:

影□□前,

□□□后,

□□常□跟着□,

□□□□□黑狗。

□□□□,

□□□□,

□□常□□□□,

□□□□□朋友。

学生边读儿歌边强化生字的字音和字形, 以学习小组合作玩生字魔方的反馈结果来看, 这堂课的识字教学用时约20分钟, 识记11个生字, 92%的学生能全部读准字音。由此可见, 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识字教学思路, 让识字教学研究迈向新的台阶。

3 信息技术变枯燥的识字课堂为识字乐园, 让师生互动更和谐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的传统套路是:首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然后让孩子借助拼音读准生词字音, 再去掉拼音认读生词, 接着只出示生字, 让孩子们说出各种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 例如“加一加”“减一减”“熟字换偏旁”“编谜语”等等, 最后用开火车的活动重复练习认读生字, 轮读课文等方法巩固及反馈识字情况。这种识字教学套路的长期使用, 往往容易使教师形成教学思维定式, 很难推陈出新, 每节课尽管生字不同, 但是教法相同。长此以往, 学生在教师的这种识字模式中很容易缺乏新鲜感, 从而对识字产生抵触抗拒情绪, 加之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 容易分散和转移。如何激发低年级孩子的学习兴趣, 让识字教学不枯燥乏味呢?多媒体的使用便于教师创设识字情境, 形象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穿插有趣的识字游戏,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识字课堂变成学生识字的乐园, 寓教于乐, 精彩纷呈。下面就以几个多媒体呈现的识字游戏为例。

“送青蛙回家”这个识字游戏生动有趣的画面烘托了小青蛙迫不及待地跳过一张张荷叶回家的情景, 且声色并茂, 当学生读准了荷叶上的生词, 教师就会点击鼠标, 随之青蛙“呱、呱、呱”地跳上离它最近的荷叶, 像这样一步步回到青蛙妈妈身边。这个识字游戏集画面、声音于一体, 动态与静态画面相结合, 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而且游戏的情节能感染一年级学生关爱小动物的热情, 学生快乐识字, 课堂其乐融融。声色并茂的“闪字”游戏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伴随着不同的声响, 生字闪现三次后消失, 学生便争先恐后地认读生字。这个游戏用在复习识字的环节能快捷巩固识字, 提高课堂效率。识字游戏“小猫钓鱼”, 把学生准确认读小鱼上的生字与“小鱼上钩”联系起来,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类似“摘红旗”这样的游戏用在识字教学的课堂练习环节, 它能激发学生积极踊跃地去闯关, 挑战学习任务, 最后通关夺取红旗。一个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再强, 总不如让学生边看、边听、边想的效果好, 多媒体呈现的识字游戏能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刺激, 也能使识字教学中原本单调的内容变丰富, 机械重复的形式变活泼, 从而极大的提高教学质量, 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教无定法, 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相互融合, 同样的课型, 呈现不一样的教学内容, 同样的追求卓越的教学理念, 打造不一样的更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手牵手, 让学生识字更有趣, 让教师教课更高效, 让师生互动更和谐。有了信息技术的融合, 识字教学将不断开拓创新, 让信息技术彰显魅力, 助推识字教学扬帆远航。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助推作用也愈发明显。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促进识字教学工作, 提高学习效率, 增进学习结果和提升学生学习体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好帮手。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将变得更加高效而富有成效。信息技术使多种识字方法相结合, 为学生揭示汉字的奥秘, 帮助学生积累识字的经验, 激发教师的教学新思维, 创新识字教学新方法, 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有趣的识字乐园, 让师生互动更和谐。

关键词:信息技术,识字教学,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史可卿.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多媒体课堂教学应用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9.

[3]刘庆欢, 吴丽芬.信息技术与小学识字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 (10) .

[4]刘倩.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率[D].苏州:苏州大学, 2010.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篇13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介绍演示文稿的播放实现,包括普通播放和控制播放,主要是讲演者放映方式和控制播放方式,讲演者放映是学生较熟悉的,控制播放对学生来说较陌生。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使学生掌握PowerPoint的启动与退出。

2.使学生掌握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制作幻灯片演示文稿的方法。3.使学生掌握播放幻灯片的方法。技能方面: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情感方面:

1.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2.播放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和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幻灯片的制作和播放。教学难点 幻灯片的制作。教学方法 1.自学法。2.演示法。3.观察法。4.实践法。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师准备演示的幻灯片样例。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课题

教师播放一个幻灯片演示文稿,由此导入课题。

二、新课

1.启动PowerPoint 教师要求学生启动PowerPoint。2.快速制作一份演示文稿

教师介绍:一份演示文稿是由若干张幻灯片组成的。教师介绍创建演示文稿的三种方法:(1)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制作演示文稿。(2)利用模板创建演示文稿。

(3)利用空演示文稿创建具有个人风格的演示文稿。

教师介绍窗口的组成:左边显示演示文稿大纲,右边显示演示文稿。教师演示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创建标题为“我们的班级体”的演示文稿操作步骤:(1)启动PowerPoint后,屏幕出现对话窗口,在该窗口中选择内容提示向导。(2)选择演示文稿类型,如“激发团队精神”。(3)选择输出类型:屏幕演示文稿。(4)输入标题和页脚内容。(5)完成。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学生启动PowerPoint。学生听教师介绍。

学生听教师介绍,了解创建演示文稿的三种方法。学生听教师介绍。学生观看教师的演示,学习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创建演示文稿的操作方法。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学生应掌握启动PowerPoint的方法。学生了解什么是演示文稿。学生了解创建演示文稿的三种方法。学生了解窗口的组成。

学生可以掌握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创建演示文稿的基本方法。续表 :

教师安排任务: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制作贺卡演示文稿(教师提示:贺卡属于出版物类型的演示文稿),并以“贺卡”为名,保存贺卡演示文稿。3.播放演示文稿

教师介绍屏幕左下脚的视图方式转换按钮:普通视图按钮、大纲视图按钮、幻灯片视图按钮、幻灯片浏览视图按钮、幻灯片放映按钮。

教师演示利用幻灯片放映按钮,在屏幕上放映演示文稿。教师让学生演示自己制作的“贺卡”演示文稿。教师要求学生:

(1)谈谈自己使用内容提示向导制作演示文稿的体会。(2)小结利用内容揭示向导制作演示文稿的优缺点。

三、课堂练习

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制作贺卡演示文稿。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小结,强调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制作演示文稿,方便快捷,但类型有限,并且模式固定,要想制作有新意的演示文稿,应选择其他的创建方法。学生上机操作,完成制作贺卡的任务。学生将贺卡演示文稿保存在学生目录下。学生听教师介绍。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操作。放映自己制作的贺卡演示文稿。

学生谈自己使用内容提示向导制作演示文稿的体会,小结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制作演示文稿的优缺点。

学生上机实践,制作演示文稿。学生与教师共同进行小结。

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可以快速制作出演示文稿,操作简单,学生可以完成制作贺卡的任务。学生了解视图方式转换按钮。

学生可以掌握幻灯片放映按钮的使用,掌握播放演示文稿的基本方法。学生了解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制作演示文稿的优缺点。学生可以顺利地完成课常练习。

使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了解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制作演示文稿的优缺点。

五、板书

第二课 认识PowerPoint 创建演示文稿 三种方法:

1.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制作演示文稿 2.利用模板创建演示文稿

3.利用空演示文稿创建具有个人风格的演示文稿 教学反思

1.学生作品展示时,从作品要求来评价,主要围绕主题来评价:主题鲜明,内容为主题服务,形式为内容服务;技术无误;色彩等艺术表现好。

2.作品不在乎是否完美,只要有一点优点就强调该点即可,多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及作品,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参照作品或参照学习对象。经常请学生出来点评对课堂气氛和效果更好。3.演示播放不是太难,在实际教学中花费时间较少,有通用的一种即可。学生有需要时可以自学

第三课 《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

(2)通过与word对比学习掌握在powerpoint软件中插入图片的方法。

(3)灵活运用图片工具栏,对图片进行设置。

(4)培养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对图片进行灵活设置。

“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对比学习,以旧知带出新知。

设计创新,通过多种手段表达自己思想。

教学准备

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大量图片素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龟兔赛跑”的flash动画(2分钟左右)

生:观看动画

2、师:赛跑的结局众所周知,可是兔子是怎样输给乌龟的呢?又或许兔子是你们心中的英雄呢?世事难料,现在我们就来现场推论龟兔赛跑,请分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大胆想象,合理推理,说说你们心中的龟兔是如何赛跑,又有怎样的结局呢?

生:小组讨论(5分钟左右)

由小组代表发言交流,说说他们的讨论结果

生:……

3、师:同学们有很多的想法,老师这里也有几种,不妨一起来看看!

观看龟兔赛跑的现场推论(3分钟左右)

4、谈话:哇,原来龟兔赛跑还能发生那么多的状况,同学们想不想将故事做到幻灯片中呢?那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幻灯片中故事的开头吧!

展示用POWERPOINT制作的范例“龟兔赛跑”的开头。

5、请同学们思考以下5个问题,并将问题带入到幻灯片制作中:

你能快速启动powerpoint吗?

你能够快速、熟练的插入适当的图片?

你会调出图片、绘图等工具栏吗?

你能对图片做透明色设置吗?

你能根据需要灵活处理图片,如:调整图片大小、位置调整、图片的复制与删除、叠放次序、旋转等?

6、任务:以同桌为单位,共同完成龟兔赛跑后面场景的制作(可以是龟兔赛跑的经过,也可以是出乎意料的赛跑结局……)需要的素材放在网上邻居-Teacher-素材文件夹中,根据自己喜欢及需要进行选择。

大胆想象,场景图文并茂,通过文本框或自选图形表现龟兔等的对话,以展示故事情节。同桌间相互协作!

8、学生展示作品,并将故事声情并茂的表演出来。(6分钟)

9、思考题并小结(2分钟)

10、学生进行(2分钟)

第四课 插入“艺术字”和“文本框”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艺术字与文本框的基本操作。过程与方法:导入——演示——练习——反思——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美感与探索成就感。【教学重难点】插入艺术字、绘制和编辑文本框。【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的任务是制作一张贺卡。(在屏幕上显示贺卡,学生观察贺卡并指出贺卡中各组成部分。)我们将选用绘图工具栏提供的有关工具绘制几何图形—菱形;为了使文字和图片更容易定位,我们将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和插入图片。

二、设置贺卡大小和边框(插入文本框学习)

① 插入文本框。在页面上插入文本框,单击鼠标切换文本框的未选中状态、选中状态及输入状态。在选中状态,能设置文本框格式,移动、复制或删除文本框。在输入状态,能输入、编辑文字和插入、调整图片。② 设置文本框大小和边框。双击文本框边框打开“设置文本框格式”对话框(打开“设置文本框格式”对话框的另一个方法是在选中状态右击鼠标,在快捷菜单中单击“设置文本框格式”选项),对文本框的大小和边框进行设置。将高度和宽度设置成10㎝和5㎝,选中“锁定纵横比”选项。边框线条“颜色”设置成“绿色”,“线型”设置成“4.5磅双线”。

三、插入艺术字 步骤:

1、确定位置

2、“插入”——“图片”——“艺术字”

3、选择一种艺术字式样

4、“确定”后在对话框中输入“文字”

5、选择文字的字体、字号后“确定”

6、翻转和旋转。“翻转”对特殊角有用,任意角可以用“旋转”。本例用“水平翻转”和“旋转”工具都能把选中的艺术字逆时针旋转90度。为了熟练使用“旋转”工具,本例使用“旋转”工具。

7、图形组合。把旋转后的艺术字移近文本框之中。选中二个对象“组合”成一个对象。

五、学生模仿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参照范例制作贺卡文本框和菱形图案,巡回辅导。

六、小结。

结合板书回顾本节课所讲文本框的创建,艺术字的旋转、填色等操作。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带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演示。

第五课 设置幻灯片背景 教案 【教学目标与要】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模板、配色方案、背景对话框美化幻灯片。(2)掌握设置彩色渐变背景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三种设置背景的放大,能根据需要作出相应的选择。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背景的设置方法,感受信息技术的特殊美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美、欣赏美、创作美,提高审美能力。4.行为与创新。

运用所学的技能,制作富有个性的幻灯片。【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使用模板、配色方案、背景对话框美化幻灯片。【教学难点】掌握设置彩色渐变背景的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和学生用演示文稿,多媒体网络机房。【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任务。游戏活动:

师:这节课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你们知道“花城”“春城”“雾都”分别是哪座城市吗?(教师出示卡片“花城”“春城”“雾都”)教师打开“世界名城”演示文稿,简单介绍内容。

师:看了这张幻灯片你来说说看,他做的怎么样?(不好看,无背景)同学说的非常好,想要让幻灯片做的好,不仅内容要正确还要美观好看,比如说,我们可以给幻灯片加上背景效果。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如何设置幻灯片背景。2.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1)使用设计模板设置幻灯片背景。

师:PowerPoint中已经有一些现成的设计模板提供给我们直接使用。

教师演示:单击“格式”菜单——点击“幻灯片设计”命令——将鼠标指向“Crayons”模板——单击相应模板右侧的应用按钮——选择“应用于选定幻灯片”。(教师强调不能直接点击模板,而要先点击模板右侧的应用按钮)

师:我们发现,这样修改以后第一页幻灯片有了背景,而其他几页并没有被改变。同学们有没有看清楚我的操作?那就请你参考“学件”演示文稿,用“设计模板”给世界名城的第一页幻灯片制作一个背景,要求是操作步骤正确。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教师在巡视中发现问题,给予及时订正。

师:在制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同学一时疏忽直接点击模板,所有的幻灯片都有背景了,怎么办?我们可以找到“默认设计模板”,点击它,把已经设置的模板取消掉,然后重新制作。有问题的同学等下一起修改。

现在,我们已经学会了用“设计模板”来设置幻灯片背景了。(2)用配色方案设置幻灯片背景色。

师:可是利用设计模版装饰幻灯片虽然快捷,但不一定完全适合我们的要求,除了设计模板以外,PowerPoint中还有我们提供了不同的配色方案。

教师演示:单击“配色方案”选项——单击相应配色方案右侧的应用按钮——选择“应用于选定幻灯片”。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我点击右侧应用按钮之后,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有2个命令“应用于所有幻灯片”和“应用于选定幻灯片”,他们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现在大家明白了吧,直接点击模板就等于是让我们选择的效果应用于所有的幻灯片,而如果我们只要当前这页幻灯片变成我们需要的效果,则必须点击右侧的应用按钮,选择“应用于所选幻灯片”。

下面请同学们继续参考学件,用第二种方法“配色方案”给第二页幻灯片设置一个背景效果,现在的要求提高了,不仅要操作步骤正确,既然谈到颜色,那么我们选择的背景颜色也应该和文字搭配起来美观好看。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教师在巡视中发现问题,给予及时订正。

教师展示学生2个作品,请学生按要求进行评价。(3)用背景对话框设置背景。

师:刚才我们又学会了第二种方法,用配色方案设置背景色,有的同学还不满意,他想要设置个性十足的背景,怎么办?光是运用设计模板、使用给定的配色方案还不够,所以我们还要借助“用背景对话框设置背景”来实现。

同学们前面做的都很好,所以我要给大家增加一点难度。请大家自学学件上的方法三,完成背景设置。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教师在巡视中发现问题,给予及时订正。

教师展示学生2个作品,请学生按要求进行评价。3.巩固练习,展示作品。

师: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在“背景”对话框里还有一些其他的标签,他们分别是纹理、图案、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纹理、和图案的设置都很简单,如何使用图片作为背景呢?在我们的学件后面有个自主练习,请大家学习里面的操作步骤,并且结合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完成整张演示文稿的背景设计。我的要求又要提高了,请大家在制作的过程中还要做到整体版面布局的合理。为了节省时间,我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图片供同学们选择,下面开始操作吧!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教师在巡视中发现问题,给予及时订正。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按要求进行评价,满分5颗星,进行打分。4.小结任务,结束新课。

学生回答:今天我学会了用设计模板、配色方案和背景对话框设计幻灯片背景,通过这三种方法,我做出了漂亮的演示文稿。

师:其实除了今天我们说的3种方法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我们下节课来交流。

第六课 在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图形” 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设置自选图形的颜色和线条;组合自选图形。

2、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使学生领会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能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教具准备:

1、多媒体机房。

2、相关图片、课件。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2.难点:设置自选图形的颜色和线条;组合自选图形。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任务

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两个演示文稿,请你们来做个裁判,评一评,哪个演示文稿更漂亮,为什么?(1)课件演示。(2)观察讨论。(3)教师归纳。

师:一个演示文稿只有文字,另一个演示文稿既有文字,又有图片,这使得演示文稿图文并茂、赏心悦目。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4)板书: 在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图形。

二、任务驱动 自主探究 任务一:插入剪贴画

(1)打开“我的爱好”演示稿。

(2)插入一张“标题和文本”的幻灯片,插入文本。

(3)出示任务:小问号在这张幻灯片上插入了一张与主题相符的图片,你知道他是怎么操作的吗?(4)小组合作。①看书自学。②尝试操作。③反馈质疑。(5)汇报交流。(6)巩固深化。

在“我喜爱的动物”演示文稿中插入剪贴画图片。任务二:插入图片文件

师:同学们刚才在插入剪贴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张图片?

(1)出示任务:插入一张新幻灯片输入古诗“西湖”,并配图片文件 “Water lilies”配合。(2)尝试操作。(3)交流总结。(4)巩固深化。

在“我喜爱的动物”的演示文稿中添加图片。(5)评价欣赏。任务三:插入自选图形

师:有时还需要自选图形的点缀,怎么插入呢?

(1)出示任务:在“我喜欢的一门课”中插入“太阳型”的自选图形,并及调整到合适的大小。(2)自主探究。(3)尝试操作。(4)交流质疑。(5)巩固深化。

在“我喜爱的动物”的演示文稿中添加自选图形。

设置自选图形的颜色和线条:双击自选图形设置颜色、线条。组合自选图形:选中自选图形的同时按住ctrl键,右击选组合。

三、自主练习、实践内化

完成第二单元中的内容,并将其美化。

四、交流成果、总结任务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怎样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和自选图形,大家掌握得较好,在演示文稿中,用什么图片,都要根据演示文稿的具体情况而定,要恰当、合适才是最好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每点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形,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将来也可以利用图形创造自己美好的世界!

第七、八、十一课 设置幻灯片中的动画效果、背景音乐和幻灯片切换效果 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本课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第二册第二单元的重要部分,是通过使用预设动画、自定义动画为幻灯片中的各个对象设置动画效果,通过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使幻灯片之间的切换像切换电影镜头一样,过渡自然。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是围绕制作多媒体作品展开的,前面已经学习了创建幻灯片和美化幻灯片,本节课是对前面两节知识的延伸,是在静态幻灯片的基础上添加动画效果。同时它也是为后面学习超级链接和给幻灯片添加多媒体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重点:使用预设动画和自定义动画、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确定的依据是因为“预设动画”功能可以方便、快捷地给幻灯片加上“动人”的效果,而自定义动画可以让用户在设置动画时有更多的选择,使动画效果更丰富、有个性;而切换效果的添加可以使幻灯片切换自然。它们是让幻灯片动起来的三个主要元素,所以我将它们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本节课的难点:自定义动画灵活、合理的运用。确定的依据是自定义动画涉及的对象一般比较多,设置也比较复杂,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幻灯片的整体规划和合理运用的能力有限,往往会给幻灯片的各个对象设置很丰富的效果,结果造成整体效果杂乱无章,使人眼花瞭乱。所以我将它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生分析

知识和能力方面: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熟悉了PowerPoint编辑环境,掌握了创建幻灯片、播放幻灯片和美化幻灯片的操作,这节课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上手。但是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中我适当地采取分层教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将放手让他们自学,而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让他们在同学和老师的引导、示范讲解下完成任务。

生理和心理方面: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制作动画效果的兴趣比较浓厚,但是青少年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我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使用预设动画给幻灯片中的文本或图片设置动画;使用自定义动画设置动画对象的动态效果和动画顺序;设置幻灯片放映时的切换效果;了解插入声音等多媒体的功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根据“学着做”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分组协作设置有个性的动画效果,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鼓励学生大胆演示、展示作品,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通过对幻灯片动画效果的合理、灵活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信息素养。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根据“学着做”自主学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我给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作为导线,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将学生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共同探讨,让学生在探究与实践中解决问题。对于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自定义动画灵活、合理的运用,我通过展示优秀作品,让学生评析它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使学生在评价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在教学中我采取适当的分层教学,并及时给予扬长性的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五、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任务驱动,层层深入

3、课堂练习,巩固创新

4、归纳总结,梳理知识

5、知识的迁移

六、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打开上节课美化好的《我喜爱的动物》幻灯片,我再通过大屏幕投影设置了动画效果的《我喜爱的动物》幻灯片。问学生,这张幻灯片与你们的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设计的目的】通过对比,产生强烈的反差,利用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能顺利实现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任务驱动,层层深入

揭示任务一:使用预设动画设置动画效果 首先让学生根据“学着做”自主学习。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决: A、与同学交流 B、向老师求助

【设计的目的】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又使那些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别人帮助下也能完成任务。

在学生完成了上述操作后,我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格式”工具中的“动画效果”工具栏,让学生了解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问:你能使用格式工具栏上“动画效果”中的按钮为幻灯片设置动画效果、调整动画对象的顺序吗?试一试。

【设计的目的】培养学生能利用多种方法来处理信息,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教师:预设动画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也有局限性,如不能控制它的播放时间和间隔时间,也不能自由地为它选择背景音乐。那有什么办法能实现吗? 揭示任务二:使用自定义动画设置动画效果并插入声音。

这个环节我首先通过示范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然后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了基本操作方法。提问:①刚才对幻灯片所设置的预设动画,在自定义动画设置中还有效吗?如何可以看出呢?

②你能通过自定义对话框改变动画的播放顺序和播放效果吗,你能为幻灯片添加声音吗? 【设计的目的】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也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意识。

任务三: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要求学生根据“学着做”自主学习。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对话框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鼓励学生能有所创新地完成任务。让顺利完成任务的同学示范讲解,和全班同学一起交流。

【设计的目的】让学生在自学后有一个交流,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同时让没有完任务的同学掌握方法。

3、课堂练习,巩固创新

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组选“春”、“夏”、“秋”、“冬”四张幻灯片中的一个,设置感兴趣的动画效果和切换效果。

小组内互相交流、评价,展示优秀作品,让作者说出设计的意图。通过全班共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画效果的灵活、合理的运用。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能有所创新地完成任务。

【设计的目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意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4、归纳总结,梳理知识

问: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

教师与学生一起简短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将前面所学的零散知识汇总,使学生所掌握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提醒学生要灵活、合理运用动画效果。

5、知识的迁移

今天我们学习了让幻灯片“动”起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一篇你最喜欢的课文,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制作一系列的幻灯片,并设置动画效果。

第九课 奇特的演示效果 教案

学生自行学习。

一、要求:

1、师布置教学目标:画笔的使用;会议记录;文件压缩。

2、制作猜谜或脑筋急转弯题。

3、分小组进行制作练习或个人进行制作练习。

4、时间:1节课。

5、下课铃响必须完成。

二、在制作中遇到问题要及时汇报。

三、制作完成后保存。

第十课 进行动作设置 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在已经学习了预设动画和自定义动画设置的基础上,学习动作按钮和动作设置。动作大都设置在动作按钮上,也可以设置在其它任何对象上,包括文字、文本框、图片、自选图形、艺术字等等,要让学生清楚从不同角度和方式编辑幻灯片时要选择相应的视图,以方便编辑。本课建议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行,教材上的内容可以作为学生巩固练习用。重点是通过动作按钮设置动作 难点是通过任意对象设置动作

二、学生分析

对如何让幻灯片动起来,学生接受得很快,因此这部分的内容,以动作按钮的设置为重点,在任意对象上动作设置略讲。因此教学中,注重给予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天地,用研究、探索的自学方式学习,通过交流获得结论,让每位学生都有个性化的体验的空间。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在按钮上的设置动作和在任意对象上设置动作、学会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下编辑幻灯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在合作交流中学习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教学准备

硬件资源的:可以上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机 软件资源:Powerpoint,Word 素材资源:教师准备创设学习情境用的作品,多媒体课件、图片)自制的以“卡通世界”为主题幻灯片。学生前几节课的作品。

五、教学过程

教学模式:复习导入、情境创设,任务驱动,自学探究、评价交流,反馈小结。

(一)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教师展示上节课其中一组学生的作品,对操作进行鼓励性评价,尽量由学生提出,能否不用依次打开一组每个同学的文件,在一张幻灯片里就可以进入相应的同学的幻灯片呢,如何解决这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分头进行尝试。由此引导学生进行动作设置的探索和学习。在引领阶段,为使学生尽快入境并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制作比如“我的班级”、“我们的校园”、“我的家乡”、“北京2008”等,学生可以通过作品进行分析,初步了解利用按钮进行链接设置的方法,由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观察欣赏,作简单评价并提出任务:

师:这个作品是如何让栏目和内容链接起来的?你们小组试一试。本作品中使用了你以前没有学过的设置方法,请你用探索和研究的学习方法来自学完成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利用前面所学过的知识,自已对作品进行剖析,试着探索利用按钮进行链接设置的方法是今后学习动画制作的技巧。

(二)自学探究、协作学习

学生自由选择采用多种学习方法自学,边学边做。学习方式有自己摸索、讨论、与同学合作学习、与教师探讨、查找资料、通过课件等。通过网络演示作品或制作以及修改过程,交流学习体会。教师要抓住时机,针对学生情况反馈,简单任务直接演示;复杂问题分步解决,逐步揭示新授部分内容。比如:你觉得这件作品完成得怎样?哪个地方设计得还不够?你能帮他修改修改吗?

在学生间围绕这几个问题开展讨论,学生可以随意选择问题来回答,还可以边演示边回答。① 你使用了哪种设置方法?②你知道怎样进入按钮设置吗?有几种方法?能演示吗?③ 你能演示你的作品的制作过程吗? 操作实践,反复领会,个性创造。根据刚才探索学习和交流学习的结果,再次上机,设置“我爱看的卡通片……”中的几个栏目与内容的按钮链接,通过实践反复领会,突破重难点。

(三)汇报成果,评价交流:

学生边演示边讲解自己的作品。1.先把你们小组作品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下,展示作品中的幻灯片顺序,数量。

2、说说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栏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在每个同学的幻灯片中链接到其它几个同学的作品?

3、说说你为什么把栏目内容设计成这样的动画效果?(创意)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对动作按钮可以进行美化、在动作按钮上编辑文本,为动作按钮设置填充效果等,以使学生作品为漂亮。这个环节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想像和信息技术的动手能力,尽量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六、评价建议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量规表进行多元化评价。量规表评价有多种要求与原则,例如从简到繁从部分到全部,从成果到过程等。在评价中,可以促使学生能够相对比较公正地分析自己。

2.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收集的信息与完成工作进行保存。所以利用档案袋评价来进行自我评价或协作组评价,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收集信息技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十二、十三课 利用幻灯片母版制作演示文稿和页面设置与打印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使学生掌握PowerPoint的母版制作。

2.使学生掌握利用幻灯片母版制作电子相册的方法。3.使学生掌握页面设置与打印幻灯片的方法。技能方面:

培养学生自学、美德能力。情感方面:

1.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2.播放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和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幻灯片的母版制作和打印。教学难点

幻灯片的母版制作。教学方法 1.演示法。2.观察法。3.自学法。4.实践法。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师准备演示的幻灯片样例。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课题

教师播放一个幻灯片《承诺》演示文稿,由此导入课题。

二、新课

1.制作一份幻灯片母版演示文稿。

教师介绍:母版演示文稿是有三种类型:幻灯片母版;备注母版;讲义母版。教师介绍创建幻灯片母版演示文稿的方法:

(1)依次执行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开始创建。(2)在幻灯片母版中进行图文修饰。(3)单击关闭母版视图。

教师演示利用幻灯片母版创建标题为“承诺”的演示文稿操作步骤。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并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应掌握幻灯片母版的方法。教师安排任务:利用幻灯片母版,制作《孝敬父母好美德》贺卡演示文稿。2.幻灯片贺卡的页面设置及打印。

教师介绍当制作好的幻灯片贺卡需要打印的时候,首先要进行页面设置,执行文件——页面设置:(宽度、高度、幻灯片方向)。

对设置好的幻灯片打印:执行文件——打印:(再次进行设置后确定)。教师要求学生:

(1)小结幻灯片母版制作演示文稿的优缺点。

三、课堂练习

利用幻灯片母版,制作“心意”贺卡演示文稿。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小结,强调利用幻灯片母版制作演示文稿,方便快捷,但类型有限,并且模式固定,有个性特点,要想制作有新意的演示文稿,要继续努力!教学反思

作品不在乎是否完美,只要有一点优点就强调该点即可,多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及作品,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参照作品或参照学习对象。经常请学生出来点评对课堂气氛和效果更好。

第十五、十六课设置超链接和动作按钮、设置放映方式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超级链接的概念。

2.熟练掌握在演示文稿中设置超级链接,掌握设置动作按钮的方法。

3.知道设置超级链接的对象和目标可以是多种媒体;新建“自定义放映”方案和设置放映方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教师演示的简单例子,掌握制作超级链接的基本技巧,并最终运用到复杂的实践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中华小吃》这个演示文稿,知道合理膳食才是健康之道。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演示文稿中超级链接的设置方法,掌握设置动作按钮的方法。难点是设置超级链接时,怎样设置到不同的目标。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计算机房,《中华小吃》PPT课件及其半成品。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中华小吃》,你喜欢哪种? 点击图片,转到该小吃的介绍。

问:这个演示文稿与我们之前制作的演示文稿在播放顺序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引入课题:《设置超级链接和动作按钮》 二.新授

(一)什么是超级链接?

看了《中华小吃》这个演示文稿后,你觉得什么是超级链接?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超链接在本质上属于一个网页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允许我们同其他网页或站点之间进行连接的元素。各个网页链接在一起后,才能真正构成一个网站。所谓的超链接是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这个目标可以是另一个网页,也可以是相同网页上的不同位置,还可以是一个图片,一个电子邮件地址,一个文件,甚至是一个应用程序。而在一个网页中用来超链接的对象,可以是一段文本或者是一个图片。当浏览者单击已经链接的文字或图片后,链接目标将显示在浏览器上,并且根据目标的类型来打开或运行。[摘自:百度百科] 教师作进一步讲解。

(二)超级链接的制作。

1.先看教师演示一个简单的文字链接的例子。2.学生动手制作《中华小吃》的链接。

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出现预测的问题,教师同样要在PPT上出示,以免今后遇到。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需要多加关注,降低要求,耐心指导。

(三)小结

(四)实践运用

从D盘文件夹中插入图片制作《吐鲁番特色小吃》,在目录页制作超级链接。这里将会遇到一个问题:例如吐鲁番特色小吃的种类,介绍有三种三页,该链接到哪一页?(可能有个别的学生逻辑能力比较差,页数多了之后就搞不清楚了)引入:动作按钮。使用动作按钮简化制作过程。动作按钮设置方法:教师演示一个动作按钮链接的例子。学生动手制作动作按钮的链接。

(五)新建“自定义放映”方案和设置放映方式。学生动手制作自定义放映方案和设置放映方式的操作。三.总结

设置对象:文字、图片。

设置的方法:插入超链接、动作按钮。

链接目标:同一演示文稿内的不同幻灯片;其他文档(word等);网站; E-mail;程序;多媒体文件(音乐、电影等)。四.教案说明

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本课教学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与自身的努力,获得知识和能力。超级链接单独讲是很枯燥无味的,只是个命令的使用而已,但每年的学业考试都会有题目出现。本课的重点是演示文稿中超级链接的设置方法。难点是设置超级链接时,怎样设置到不同的目标。

上一篇:《军规》读后感下一篇:关于全县有线电视入户情况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