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分析题背诵方法(共15篇)
考研政治分析题背诵方法 篇1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考研政治分析题背诵方法
首先,都现在了就不要患得患失了,每天努力对得起这些日子的辛苦
说的装X点,就是不要用艰苦的现实去否定我们考研的崇高理想,同样也不要用可以预见的考试中的种种困难去否定我们每天的努力
但是也不是拼了命的“死学傻学”,劳逸结合么
本人每天也保持现代战争1个小时左右,动漫1个小时左右 上网2个小时或更多,穿插在吃饭休息的时间中
可能有人说LZ你看的很开啊,都复习好了? 没有,本人11月份才开始复习政治,而且是理科生 除了历史一门有不错的修为,地理,政治都一塌糊涂 所以我已经看开了,已经含笑九泉了。。。
跑远了,回来
其次呢,是关于分析题如何码字的问题,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首先任老爷子虽然他照本儿念书的讲课方式我不是很认同 但是他说的这16字箴言算是对考研分析题答题的一种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了 饿。。。又跑题了,唉,我为什么要说个“又”
16字是“有话有分,没话没分,话多分多,话少分少” 这码字儿也是辛苦活儿,码的多了,老师自然会相对照顾一些的 试想写的少的话,老师判的时候你的答题要点一目了然 缺少了哪些重点老师很容易看出来,听说判每道题老师用时不超过5秒,基本上是扫的,那么如果字多的话,就更好的“掩盖”了这些不足了
所以为了这个,多码点儿字吧
码字儿的标准相信大家都懂的“铺满答题卡相应位置即可”
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码字儿啊
首先本人最早听得XDF冲刺课程和强化课,杨老师的方法值得一试 对于马哲部分就是要 “基本原理要说清” 1.这个原理是OOXX 2.这个原理的内容是OOXX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这个原理要求我们OOXX
“正反论证”
1.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就OOXX好 2.错误看待这个问题就OOXX不好
“联系材料” 1.我们可以看出OOXX 2.我们应该OOXX
这个,模板一出,还愁字儿不够么
而且马哲是最活的一门,是最需要理解性记忆的
我更相信大家对一些哲理的“码字儿”能力比后边几科要强
毛中特部分,这里剽窃杨老师的讲义的 “基本概念要说清” 同马哲部分
“一分为二看问题” 还是一样的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字里行间凑国情”,对,是“国情”了
想好是什么阶段的国情,是要革命还是建设,还是发展
然后把那个阶段的国情“按照大家背诵的那样”“教条的”背写下来吧
“结尾语言要定性”
中国人民选择了“党马社改”,要实现中国人民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绝对是万金油,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歌颂党
看得出来,这两部分表面上不一样,但是大体上是一个模板 所以,其他门儿课程其实都可以“教条”并且“灵活”的套用它
最根本的的一点就是,不要忘记就算不是考时政,字里行间也要写出相关内容
因为考研,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把“党中央的新思想新精神”融入到题目中
像涛哥在71,辛亥100,以及17届6中上的重要讲话,重要思想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一定要牢牢的把握的,题目一定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命中这些重要思想重要精神的今儿先说到这,以后不定期更新这帖子,希望大家能指出这贴的一些不足我会改正它
也希望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最后,点下题
“尽吾力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尽吾力”是绝对绝对的大前提,我老用这句话教唆自己,哦,不是,是激励自己
近代史
还是结合毛中特的思想,因为这门课程是结合史实去得政治结论 所以,万金油还是“中国人民选择了党马社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能体现新思想新精神的热点问题就两个 辛亥革命和党,还有就是延安整风和思想建设党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这两个都是重点,主要把握他们
思修
个人觉的这玩意就跟高考语文写的议论文一样
“点正反深连总”即观点,正反论证,深入分析,联系实际,总结 由于思修可写的要点不像中特尤其是经济建设那么多 所以这门我复习方法是把握关键词,适当引申 就用上边的写作文的方法
时政
没什么可说的,再次强调把握新思想新精神
然后给大家说一个我背诵知识点的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法 如果觉得背诵这些东西很烦躁,踏实不下来 那么我推荐这个好方法,保证压缩你背诵的文字量
这个方法的前提,因为考试阅卷老师基本上是‘扫’ 老师不会过于精确的扣字,所以这个方法才有可能 其次,这个方法对于码字儿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最后,着重讲,剽窃XDF唐静老师的方法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就像做英语翻译一样,‘抓主干,层层修饰’
什么意思,冲刺翻译时候唐老师讲,主干要绝对正确,什么是主干,就是主谓宾,主系表,这些一个都不能少 如果不知道什么意思要想方设法的蒙出来
相对来说,修饰成分显得不那么重要,有些时候这些不翻译出来老师也不会扣分的
但是相反,修饰都翻译对了,你主干没有把握到,那这一个给分点就是0分
所以政治我沿用了这一方法 “抓主干”,即重点进攻句子关键词 把主谓宾主系表一字不差的给背下来
比如“掌握了精髓,突出了主题,抓住了灵魂,打牢了基础” “层层修饰”,上面掌握之后就不去管那一大串状语了 老师判卷主要是看你要点,状语这些东西就是修饰
到了考试的时候自己去编,只要不是用HARDLY BARELY SCARCELY 这些表否定的状语,合情合理就可以
驾驭语言的能力,或者说论述语言的精彩程度 对于分析题也就1分左右,所以我们不用过分在意这些
如果大家觉得很难静下心来背诵要点,又怕考场上不会码字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那么我这个方法你一定会喜欢 最后导致的是患得患失的臭毛病又犯了
20题基本拿下,看了肖老爷子的又觉得不够 看了TWB的更觉得不够了
再一看劲草的时政,连落榜的心都有了 总怕背了这么多,万一没押中就觉得很不爽
其实也没什么,但是在大二的时候心里有个疙瘩无法释怀 于是这两天政治总是在纠结肖,TWB,劲草和20题。。。。
这两天的心得就是希望大家以我为戒,不要像我一样 没有过心理这关导致复习效率奇差无比。。。哎
后来又一想,我们学校大概是政治45就拿下
大概以我做模拟题的选择题的情况来看是不会有问题的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考研政治分析题背诵方法 篇2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政治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教师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 可以把富有哲理的寓言、耳熟能详的诗歌、精辟的歇后语、美妙动听的音乐、幽默且发人深省的漫画及国内外重大问题和学生关注的时事热点等融入教学过程之中, 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此外, 教师在问题设置时还应注意问题的开放性。 只有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才能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 多方面地思考和分析问题。 通过课堂讨论, 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也可以使学生对该问题认识和理解得更全面更深刻。
二、夯实书本基础知识, 抓住重点
要熟练掌握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 对课本中的知识做到细、熟、通。 基础知识始终是做题的依据, 政治主观题的特点是材料的时代性强, 选材多是国内外发生的最新事件, 但是答案始终来源于教材, 因此熟练地掌握教材显得尤为重要。 怎样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教材呢? 这里有两个要求, 第一, 具体知识的记忆全面准确, 不能丢三落四, 缺字少字。 第二, 教材体系要清楚, 每一部分包括哪些知识要了然于胸。 另外, 不论任何考试题, 都有一个落脚点。 那就是课本。 答好难题或容易题都要有书本知识打底。 历年高考文综政治部分在考查能力的同时都很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核, 强调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学生对书本中的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 特别是其中的重点必须牢牢把握。 只有记住、记准、记死, 才能灵活运用。 保证涉及相关知识时脑海中立即闪现相关理论, 并能落实到卷面, 达到准确率高, 得分全。
三、掌握主观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在高中政治试题中, 主观题占据很大的分值, 材料内容蕴含国内外经济生活与社会政治重点与热点问题, 有着较强的鲜活性、较高的综合性, 是多数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 容易出现思路混淆, 甚至无从下手的情况。 事实上, 主观题虽然综合性要求高, 但具有规范的答题思路, 用心探寻答题要领与答题技巧, 就不会再谈主观题色变、望主观题兴叹了。 首先, 认真读题。 先读设问, 弄清材料限制的知识范围, 确定答题方向, 而后读材料, 以免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其次, 弄清题目类型, 在头脑中快速思考相应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高效答题。 另外, 若要提高主观题的得分率, 则既要思路清晰, 科学、准确、完整地表述, 又要注意答题层次分明、卷面整洁清晰、规范美观, 兼具“内在美”与 “外在美”。
四、把握知识范围, 界线明确
前面分析的两种情况无论是态度原因还是基础原因, 其结果都是由于把知识用错了地方, 导致的结果是使答案不能够得分。 但是, 如果不能有效地把握知识的范围, 界线准确地运用理论, 其导致的后果就是很严重的, 这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把知识的范围扩大了。 例如在一次考试中有一道政治主观题:“运用唯物辩证法根本观点的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不少学生是从整个辩证法的内容即以下四个方面回答的: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及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真正有效的知识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其他三个知识点是无效的。 结果是既影响了对有效得分点的充分论述, 又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考试时间, 代价很大。
五、关注时政热点, 清晰组织答案
从多年的政治高考题来看, 试题多以现实生活的重大时政热点为背景。 关注社会现实, 不回避热点。 即使在平时考试或基础年级考试中。 时政热点仍然是出题的侧重点, 必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理论联系实际。 组织出的答案, 是学生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结果, 也是判定学生试卷得分的唯一依据。因此,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做到规范作答: (1) 按试题题型的基本模式组织答案, 做到观点与分析有机结合, 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避免只有理论, 不结合材料, 更不能只有材料而没有理论。 (2) 观点要表达准确, 分析要全面到位, 做到逻辑合理、思维严密、层次清晰;角度要分析得全面准确, 既不能要点太少, 又不能漫天撒网。 (3) 答案应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4) 书写要工。
六、注重字迹和卷面
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屡次告诫学生需要在答题时保持卷面整洁和字迹美观, 这是众多阅卷教师反复交流后得出的认识。 尤其是在高考中, 阅卷者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众多试卷的批阅工作。 因此, 阅卷者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阅读学生的答案, 更没有足够的耐心辨别学生的字迹。 由此可以判定, 如何给阅卷者留下良好的印象, 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自己的正确答案展现在阅卷者的眼前是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的首要技巧, 也是适合所有学生的技巧。 这就需要学生在完成政治主观题时字体端正, 尽量以漂亮工整的字迹展现给阅卷者。 此时, 阅卷者的心情才不至于烦躁, 才能够更认真地阅读学生给出的答案, 进而提高学生的得分率。
七、认真检查
学生需要在答题结束后认真检查。 此时, 学生需要再一次关注问题的方向和主体, 要避免在审题方面出现错误。 此外, 学生需要再一次阅读所给材料, 应该通过有效的检查发现自己的答案是否存在漏洞, 进而补充与完善自己的答案。在检查过程中, 学生可以从主观题给出的分数进行检查, 通过题目的分值推测得分点, 以此更好地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完整。
谈政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篇3
高考政治主观题在高考试卷当中所占的分值较大,对考生的知识、能力要求也比较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我们不难发现政治主观题的一些基本特点:背景材料紧扣时政热点,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强化“双基”即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突出基本能力的考核,以能力立意为主;题目设计灵活,角度多维;在命题设问上,往往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方面展开,逐层深入。尽管高考政治主观题阅读量大、信息量丰富、材料鲜活、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二、政治主观题失分的原因
从上表统计的情况来看,武汉市考生近三年高考文综政治题选择题得分较好,得分率约为70%,但主观题得分情况很差,得分率仅为16%左右。从近几年高考阅卷情况来分析,考生主观题得分偏低的原因除了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不全面以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解答主观题的方法、技巧不当。如试题类型不清、定位不准;设问要求不明、破题不易;答题方法不当、思路不清;答题规范不熟,得分不高。为此,就政治主观题给同学们提供一些针对性的解题策略。
三、政治主观题解题步骤与方法
解答政治主观题应在“审”“联”“答”三个字上下功夫、做文章。
1.“审”即审题,包括审材料与审设问,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是紧密联系的
首先说审材料。高考政治主观题经常结合背景材料,以文字、图表等形式呈现,审读材料是解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审材料的目的在于通过获取和解读有价值的信息明确材料的意思,抓住材料的中心和主题。在审读文字材料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分层法,理清材料包含哪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含义是什么,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整合,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内容;二是主干法即提取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把握题意;三是倒读法,就是先审设问,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研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在审读图表题时,我们要注意审读图表标题,明确主旨;审读图表内容,注意纵横比较;审读图表进行“附注”,图表附注往往是对图表进行补充性说明,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
再说审设问。试题的设问为我们指出了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对设问不清楚,我们的回答就会不到位或答非所问。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审清题目的设问。在审设问时,要注意如下几点:一要注意设问范围的限定,也就是要明确知识范围;二要注意设问主体的限定;三要注意设问角度的限定,一般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种类型;四要注意题设中的一些关键词,如影响、依据、意义、启示等。
2.“联”即联想,是答题的思维过程,也是回答政治主观题最难、最关键的环节
在明了题意和设问之后,我们要调动运用知识,展开联想,紧扣题目的材料意思并结合设问要求,回忆所掌握的概念、观点、原理以及时政术语。怎么“联”?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根据试题材料去“联”。如2009年福建文综第42题,共有两则材料,材料一说的是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材料二说的是全国各地检察机关依法打击各种危害抗震救灾的刑事犯罪。问题:“《防震减灾法》的修订和实施如何体现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对这一问题如何联想?首先回忆教材关于实施依法治国的要求共有四个方面,立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完善法律,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严格执法与公正司法,增强群众法制观念。是不是这四点都要回答,只能根据材料来定,材料只涉及到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只需要回答这两点即可。还有一种方法是根据设问的要求来联,就是根据设问要求回答的考点进行联想,由点到面,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漏联、乱联现象,但这种方法也要结合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对知识点进行筛选与整合。
3.“答”即答题,就是在审题与联想的基础上组织语言并通过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如果说“审”和“联”是一个思维过程,那么“答”就应该是这个过程的结果,千万不要忽视这一个环节,书写的好与坏影响得分的高与低,这对书面语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首先,答题要做到科学性,要求正确运用政治术语作答,尽量使用教材上的概念、原理回答,一定要做到科学、严谨、准确。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的“根本”就不能写成“基本”,否则就是错误的表述。
其次,答题要做到完整性,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观点与材料结合,既不要脱离材料空发议论,也不要只抄材料没有原理,不要出现事理“两张皮”。基本要领是:教材知识(观点、原理)+某个具体材料→答案要点或某个具体材料+教材知识→答案要点。
再次,答题要注意美观性,要求书写整洁、字迹工整,答题层次清晰、条理化。
回答主观题的流程:
例.2009年高考文综(湖北卷)
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灾面积达1.57亿亩。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拨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了显著成果。
材料二
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域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材料三
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漫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严重缺位,只能靠天吃饭。
(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6分)
(2)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分)
(3)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12)
(4)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8分)
[解题思路]( 第1问分析)
(1)审题。本题有三则材料,围绕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部分地区遭遇特大旱灾这个中心展开。材料一讲受灾情况及取得的成绩;材料二说的是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并按《条例》的规定抗旱;材料三分析了造成干旱的原因。本题的第1问是“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通过审设问我们明确了知识范围为“经济常识”,行为主体是政府,设问角度是“如何”即怎么样,题眼是“经济手段”。
(2)联想。根据问题联想:经济手段包括三个方面:经济计划、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经济杠杆(包括税收、利率、信贷、价格等)。根据材料联想:材料一中“紧急调拨资金、物质”、材料三中“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严重缺位”,说明要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财政政策);材料三中“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加剧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断流”,说明抗旱技术手段落后,说明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科技手段、产业政策);材料三中提到一些地方发展高耗水型产业,说明要调整产业政策,合理配置水资源,节约用水(价格杠杆)。
(3)答题。依据前面的分析,按照一定逻辑顺序,结合材料中的信息,有条理地组织语言即可。
[参考答案要点]
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建设农田水利基础实施;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改革灌溉方式;运用价格杠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使人们节约用水。
考研政治做题方法 篇4
一、做题前的准备:
都要在做题前认真的看一遍手头的参考书或者复习大纲,看书时对于自己不明白的部分要做好记号,以备以后对于自己的薄弱部分反复查看,查漏补缺。
二、习题集的准备: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习题,并且认真做完。做习题也要认真搞懂每一道题的知识点,并且针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学习。
三、做题的具体方法:
第一遍:先看书后做题。看完一个章节的书就做相对应的习题,不需要直接在习题集上书写答案,以保证习题集的重复使用,保持习题集版面干净(只在做错的题号前做好标记)。对于做错的题要对照辅导教材找明原因并分析。
第二遍:再看一遍书,这次做题只做前次做过标记的题目。如果还有错误,再在题号前做个标记,思考一下这些再次错误的原因,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第三遍第四遍以此类推,这样有针对性的.做题能够大幅提高复习效率,有针对性的复习,减少自己的错误。直到能够完全消化理解所有的内容。
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方法 篇5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方法论: 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丶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四、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①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 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 ①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六、真理的客观性和相对性原理:
原理内容:真理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
方法论: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答题模板大全
从各个角度来看待经济生活
①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③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
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⑤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①要发展壮大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②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吸纳就业人员,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①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②要积极参加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③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
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国民经济水平。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经济生活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制度与体制保障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政治学科做题方法总结 篇6
1、选择题做题存在的问题
(1)审题不清,没有抓住关键词(2)干支关系未理清(3)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2、非选择题存在问题:
(1)审题不清,没有抓住关键词(2)思路不清,没有层次
(3)写出理论后缺少对材料的分析(4)答题不完整,不规范
3、选择题做题方法: 解题思路:“三审” 审题干——领会题意 审题肢——缩小范围
审题干与题肢的内在联系——确定选项 具体解题方法记忆(“九排除”):
(1)表述有错者不选(2)干支不符者不选(3)干支双重者不选(4)因果相悖者不选(5)正误相混者不选(6)间接联系者不选(7)范围不符者不选(8)反向选择者不正选(9)第一选择不轻动
4、非选择题做题方法
(1)审清设问,明确要求、知识范围。(2)审读材料,划分层次,找关键词句。(3)回归教材,分析判断,选定理论。(4)理论与材料结合并联系时政。答题一般格式: A理论(书本知识)
考研政治分析题背诵方法 篇7
一、价值与价格的计算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 变化时价格的计算。
理清关系。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基础,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来说, 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越大, 价格越高, 反之, 则越低。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与其成正比, 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无关, 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决定着生产者单位时间生产产品的数量和价值总量, 决定着生产者能否获利及获利的多少。 (注:价值总量=商品的价值量×产品的数量)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单位时间生产产品的价值总量无关。
2.币值变化时价格的计算。
理清关系。币值变化与价格的变化成反比。即:货币升值, 商品价格降低;货币贬值, 商品价格升高。
记住计算公式。要记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公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要记住货币 (纸币) 贬值率的计算公式:货币需要量与纸币发行量不同, 货币 (纸币) 贬值率=1-货币需要量÷纸币发行量;价格变化时, 货币 (纸币) 贬值率=1-原价÷现价;还要记住货币 (纸币) 贬值时价格的计算公式:货币升值x, 现价=原价÷ (1+x) ;货币贬值x, 现价=原价÷ (1-x) 。
3.通货膨胀发生时价格的计算。
理清关系。通货膨胀率与价格的变化成正比即通货膨胀率高, 商品价格升高;通货膨胀率低, 商品价格下降。记住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货币需要量与纸币发行量不同, 通货膨胀率=纸币发行量÷货币需要量-1;价格变化时, 通货膨胀率=现价÷原价-1;通货膨胀发生时价格的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率x, 现价=原价× (1+x) 。
三、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与其互补品、替代品需求的变化换算
理清关系。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的影响 (呈反方向) :价格上升抑制消费, 减少需求和购买;价格下降刺激消费, 增加需求和购买;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较小, 对高档耐用奢侈品的需求影响较大;商品价格变化与其互补品需求的变化呈反方向, 与其替代品需求的变化呈同方向。换算时注意题设条件和变化的方向。
四、恩格尔系数的计算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消费总支出。计算时注意:在所有支出中找出食品支出的量;在家庭所有支出中分出消费支出的量 (不能包括投资部分)
五、利润、经济效益和银行利润、利息
1.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2.企业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3.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费用
4.利息的计算公式: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期
(如无特殊说明应扣除20%的利息税)
例:如果你以7.7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 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 存期为三年, 利率为4%, 利息税率20%, 存款到期应得本息为 (C)
A.7 392元B.79 464元
C.84 392元D.86 240元
解析:7.70×10 000×4%×3× (1-20%) +7.70×1 0 000=84 392元。如果算错, 可能是因为没看到它存款的期限是3年。
六、股票价格的计算
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有: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大众投资心理、银行存款利率;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存款利率;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成正比, 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例:某人持有每股面值100元的股票1 000股, 预期股息率为3%, 当其他条件不变, 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从2.5%降为2%时他的股票会 (B)
A.升值35 000元B.升值30 000元
C.贬值25 000元D.贬值20 000
解析:100×1 000× (3%÷2%-3%÷
中学政治“计算题”常见问题分析 篇8
【关键词】中学政治计算题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72(2014)06-035-01
随着高考改革的收入,政治计算题也在不断变换考试内容和设问方式,考生每年在计算题(主要是经济学计算题)上丢分的也大有人在,丢分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不记得计算公式、有的不懂得数量代换关系、有的不理解经济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等等。主要表现在:不懂得数量代换关系、计算逻辑混淆、不能正确计算。
【问题描述】近几年各套高考试题中所出现的经济计算题,绝大部分题目是在考查经济概念之间逻辑关系和代换关系的,大部分考生觉得这类经济计算题较难。特别是在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计算、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计算、汇率变化与价值量(币值)关系的计算、商品价格与货币升值贬值关系的计算等试题中更容易出错。
【典例精析】1.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计算
典例1:(全国Ⅰ卷)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A.5元6元B.10元12元C. 20元24元D.8元16元
【答案精析】答案A.解题方法:(1)计算出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后,甲产品的价值。据题意,2009年甲产品每件产品的价值是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为原来的(1+100%)=2.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则在币值稳定的情况下,甲产品的单位价值量为10÷2=5元。 (2)计算出在通货膨胀率为20%的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通货膨胀率为20%,意味着物价上涨20%。物价上涨率=(现在商品价格-原来商品价格)÷原来商品价格。设通货膨胀后商品的价格为X,根据公式,20%=(X-5)÷5,X=6元。
2.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计算
典例2: (四川文综)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A.100亿元和110亿元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10亿元和121亿元D.121亿元和121亿元
【答案精析】答案C. 与2007年相比,2008年生产M商品的劳动者的数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都增加了10%,故2008年M商品的产品数量=10亿件×(1+10%)×(1+10%)=12.1亿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1)因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2008年M商品的价值量=10元÷(1+10%),故M商品的价值总额应为:M商品的价值量×M商品的产品数量=10元÷(1+10%)×12.1亿元=110亿元;(2)其他条件不变,所以2008年M商品的价格仍为10元,故M商品的价格总额= M商品的价格×M商品的产品数量=10元×12.1亿元=121亿元。
3.汇率变化与价值量(币值)关系的计算
典例3:(全国新课标卷)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
A.80,84B.84,80C.84,64D.84,100
【答案解析】答案C. 本题考查考生对汇率、价值量的理解。在本题中,以前10元人民币的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按照人民币本币与外币间的汇率为l:8,再加上N国的关税为5%,计算公式是:10×8×(1+5%)=84 N国货币单位;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故中国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现在是10元÷(1+25%)=8元人民币,人民币本币与外币间的汇率仍为l:8,故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是64.
4.商品价格与货币升值贬值关系的计算
典例4:(全国Ⅰ卷)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
A.12元B.12.5元 C.18元 D.18.75元
【答案精析】答案B.在此题中,2007年该商品用货币表示,可以简单地表示为1M=15元。假定单位时间内生产该商品1件,那么当2008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后,该商品用货币表示为1×(1+50%)M=15元,通过计算可得出此时M商品用货币表示为10元,即M=10元。
5.互补品与替代品关系的计算
典例5:(海南卷)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为()
A.增加50单位B.减少50单位 C.增加10单位D.减少10单位
考研政治分析题背诵方法 篇9
主观题在考研政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答好主观题就等于胜利了一半,今天文都网校考研带领大家重新思考一下主观题的答题思路。以下是:2018考研政治复习—主观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
一、考研政治主观题基本要求
在理论部分,要求准确选择与解题有关的基础知识。这是解题的主导部分,是命题的出发点、立足点和依据。要准确、简洁地回答出有关理论知识内容。这一部分答好了,就能为下一步解题做好铺垫,使后面的分析论述有理有据。
二、答题的基本步骤
1、先回答基本原理;
2、其次回答方法(手段)要求;
3、把方法细化成几个方面,与材料层次对接,用材料替代原理,一一对应。
三、答题技巧四步骤
第一步:开门见山,明确考点
考研政治主观题的第一步就是审题,细读题目和材料,找出隐藏在材料背后的考点所在。
有时候,一个材料包含很多考点,甚至多是跨章节、跨学科的。这就需要考虑周全,建议先在心里在或草稿纸上罗列一下,把思维打开,不要局限于材料本身,也不要局限
http:///kaoyan/ 大多数题目是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写出原理后要解释每一个概念并写出原理的基本内容。如果自己写出的相关概念太多,则视试卷留出的空白捡重要的写,解释概念和原理一般不要超过本题答题空间的二分之一。
第二步:联系题目,阐释考点
考点不能光列出来就完了,还要适当地展开一下,进行分析,这一步是非常必要的,有对应的分值。如果本题是论述题,则根据本题联系实际中的一些现象,给出评价;如果本题是材料题,则材料就是实际,指出材料中的一些问题,也就是将材料用你学过的关于政治的术语再复述一遍。这部分可以不必过长,两三句即可,但一定要有。
第三步:段落清晰,整洁有序
不同的考点,以及总结部分,最好都分段,并在开头加上“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综上所述”等标志性话语,使段落之间的逻辑结构清晰明了,切忌一段到底,长篇大论。段首缩进两个字,每行文字尽量左右对齐。整道题答完最好占据答题空白处的80%,既不要太少,也不宜太满。
第四步:高度概括,做出总结
把考点全部答完,最后最好加上一两句总结性话语,独立成段,简单干练地对上述答题内容进行总结,哪怕是把说过的话再说一遍。
这一部分最好要有,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算善始善终,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
北京联合大学 49800读MBA金融专硕
考研政治分析题背诵方法 篇10
一、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民主选举
(1)选举方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选举人角度);等额选举、差额选举(被选举人角度)
角 度 | 直接选举 | 间接选举 | 等额选举 | 差额选举 |
优 点 | 每个选民都有机会选举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 成本较低,便于组织;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 | 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 为选民提供选择余地,候选人间形成竞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
缺 点 | 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 | |||
范 围 | 县和县以下人大代表;村、居委会选举 | 县以上人大代表;乡以及乡以上政府领导人选 | 只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 | 范围较广,但人大代表必须是差额选举 |
(2)选举制度: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①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②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2.民主决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1)决策方式:直接决策和间接决策(了解)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途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民自下而上向决策机关提意见、建议)
②专家咨询制度(必须是决策机关召开论证会、座谈会等把专家组织起来,咨询专家;若没人邀请和组织专家,专家主动提意见,属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决策或草案形成后,决策机关自上而下公示,公民针对公示提意见和建议)
社会听证制度(决策机关召开听证会,公民在听证会上提意见和建议)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一般是在决策成文前了解民意;
注意: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一般是公布一个决策草稿,然后有针对性地征求意见;专家咨询制度征求的是专家的意见;社会听证制度征求的是各方面代表的意见。
(3)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有利于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核心句)
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3.民主管理: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
(1)机构:村委会和居委会(二者都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权组织)
(2)基础: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3)公民直接参与基层民主管理的意义
①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核心句)
②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③有利于提高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实际本领,调动积极性,提高了参政治生活的能力。
4.民主监督: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1)民主监督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其它新形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2)公民负责地行使监督权的意义:
①有利于被监督者改进工作;
②有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如何负责地行使监督权:
①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行使监督权;
背诵方法谈 篇11
背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使学生能有效地进行背诵,
教师传授一些背诵方法是必需的。在教学中,我会根据不同的文章,采取不同的形式、方法,让学生乐于背诵,使背诵具有实效性。
一、结合插图,进行背诵
教材中很多篇文章都配有插图。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大多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有效地利用插图,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记忆。例如,一年级下册的《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教学时,我让学生先观察图,接着学习课文,然后再看图,结合课文对插图进行想象补充。通过这样的学习,在背诵小兔子与小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时,再出示课文中的几幅插图,学生很容易就背下来了。
二、调动多种感官,帮助记忆
心理学研究表明,识记活动如果有多种感觉器官同时参与,效果要优于单一器官的运用。所以,背诵时朗读要比默读的效果好。在诵读过程中,要做到眼、口、心、脑一致。眼要看清,口要读准,用心想这句话的意思,用脑去记忆。如果加上手写,就有视觉、听觉、运动觉多种感觉通道在大脑皮层留下较多的同一意义痕迹,从而有利于加深记忆的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动作也是理解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他们可以边诵读边做动作。例如,在背《荷叶圆圆》这篇课文时,抓住躺、立、蹲这几个动作,让学生边表演边背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不仅背得快,记得牢,而且对这种学习方式很感兴趣。
三、利用“支撑点”,帮助学生记忆
“儿童在背诵的过程中,最初记忆形态表现为原始的、直接的‘自然记忆’;以后随着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发展,转变为利用某些‘媒介’的‘文化性记忆’。这种‘媒介’即是记忆的‘支撑点’。”支撑点可以是每一段话中的中心句,也可以是句段中的重点词等。先记住这些“支撑点”,然后再扩展成一个句子或一段话,记忆的效果会更佳。例如,教学《秋天的图画》一课,板书“挂起,露出,翻起,举起“这几个词语,学生根据这些词语来背诵,速度很快,又不容易遗忘。
四、以唱促背
罗马尼亚大音乐家涅斯库说:“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用这种特殊的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和背诵文学作品,能起到不可估量的效果。正如卢梭所说:“音乐包含了比词语大一百倍的力量。”当语言无法表达时,我们可借助音乐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背诵氛围。在背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了王菲的《明月几时有》这首歌曲,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词的婉约,从唱中记忆歌词。结果是学生歌唱熟了,诗也背会了,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五、画中背诵
人获取信息的来源主要是视觉和听觉。教学中可将课文中固定的、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形象画面,呈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从具体生动的情景中感悟作品,避免从文字到文字的枯燥的说教。在执教《绝句》一诗时,我让学生将诗中的景色在本上画出来,在画的过程中学生逐字逐句地理解诗的意思,这样一来就避免了我的枯燥的分析。画后我又让学生看着图画把古诗背出来,有了自己的理解,再结合自己的画,学生很快就背出来了。学生在这样形象生动的视听中,很快就能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并能牢固地记住这些画面。这样,学生就能依照这些画面顺利地把全文背诵下来,这种情景加文字的背诵,可以说是背诵教学的最佳渠道。
六、理解记忆
凡是要背的篇、段都具有层次清楚、语言优美、感情丰富的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到一些规律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背诵效果。例如,《火烧云》描写天空中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时,出现了三个结构相同的段落,都是按出现了什么—像什么样子—怎样变化的顺序讲的。理清了作者的思路,边读边想,如果背不下来时,沿着这个思路想一想,就会记起来了。
七、串词连线背诵
每篇课文都有重点词语,可抓住每句话的重点词,然后根据重点词的提示来背诵。如《花钟》一课,在背诵第一自然段时,我抓住了这些词语:凌晨四点、吹、五点左右、绽开、七点、醒、中午、开花、下午、欣然怒放、傍晚、苏醒、七点左右、舒展、八点、开花、九点、含笑一现,将这些词串珠成链,学生背起来就容易多了。
背诵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继续探索、总结。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分析思路 篇12
知识板块不同,不同类型主观题的解题思路有所差别。其中,经济生活主观题是最复杂、难度最大的题型之一。下面就经济生活主观题的分析思路谈几点看法。
在考场上很多考生都喜欢从材料到问题一遍读下来。事实上,先读清楚题目,再读材料,更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更准确地抓住材料中心思想。
1.读题目
经济生活主观题的设问一般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1)“是什么”经常被放在经济生活主观题的第一个问题,主要以“材料(图表)反映(体现、说明)了什么”的形式出现。具体说来,如果问“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答案一般只要概括出材料体现的表面经济现象即可;如果问“材料体现(说明、表明)了什么”,答案不仅要概括材料反映的表面经济现象,而且要包括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或者该现象可能引起的后果或带来的启示。当然,在审题时还要注意分清“(多个)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现象(道理)”“(多个)材料共同体现了什么现象(道理)”这类问题。
(2)“为什么”一般出现在第一问“材料体现什么现象”之后,要求阐明出现该事件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和危害性。其中,依据是指理论依据;重要性是指作用、意义、目标、目的等;必要性是指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可能性是指存在哪些主客观条件,使做这件事成为可能;危害性是指做和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怎样的消极后果。回答这类题目要从三个方面考虑答案,首先是该现象涉及到的课本知识即理论依据,然后是结合材料找出具体情况, 最后要结合材料中隐含的时代背景分析现实情况。
(3)“怎么办”是经济生活主观题的落脚点,也是考查考生知识理论和创新能力的重点部分。解题思路是:首先通过阅读题干明白让谁(国家、企业、消费者、劳动者等)做什么,再读材料寻找答案。问题的答案就隐藏在材料之中。这一部分涉及的材料主要分为两种:材料提到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材料涉及到某个主体在这个问题中的具体做法。对前者,采用符合理论和客观实际的方法把这些原因一一解决,就是答案。后者要求考生首先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判断正误,再转换成符合理论要求的做法。
在组织答案过程中考生要注意将经济理论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做到在课本理论的指导之下,具体分析材料的要求,即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切忌语言表述口语化,语言组织不合逻辑。
2.读材料
经济生活主观题材料一般有两类形式,即文字材料和图表。其解题思路大体可按照以上顺序。这里重点谈图表题。解答图表题应注意“三看”、“两比较”、“一结合”。
所谓“三看”,一看图表标题,抓住中心词,这往往是主要问题,即需要分析的客观对象;二看图表内容,即图表提供的相关数据,这是提炼有效信息,组织答案的主要来源;三看图表注释,图表注释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而深刻的表述,对我们理解图表和组织答案有重要影响。图表注释一般分为解释性和补充性两种。解释性注释是对图表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可以帮助理解图表内容;补充性注释是对图表不能完全表达的信息的补充,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所谓“两比较”,即“横向比较”(通常比差距)、“纵向比较”(通常比变化)。另外,在多个表格时,还要区分不同表格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比较过程中,应该注意数据变化的关键时间点所隐含的现实背景,得出变化原因,找到解决办法的重要信息。有年份标注的题目要注意特殊年份的时代意义,如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开始,等等。
所谓“一结合”,是指将材料和图表相结合。通过对图表和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整体上把握题目主旨。
按照“三看”、“两比较”、“一综合”可以准确抓住图表的有效信息,再分析设问组织答案,基本上也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
这两年材料题的命题思想有所变化。过去,材料题要求回答时一要立足于材料,二要联系教材,而现在则要求更多地立足于材料,这就要求考生在做材料题时必须认真细致地阅读所给材料。如果出现材料和教材不一致的情况,要以材料为准。
下面以2006年广东高考题为例说明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分析思路。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材料1: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情况
注:改革开放以前(1978年以前)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用GDP的增长率度量)为6.5%;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以后)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9.4%。在这里,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大体反映了相应时期内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或正常水平。
材料2:
注:在这里,标准差反映了1978—2005年间的增长速度相对于年均增长速度的波动幅度;标准差越大,表明1978—2005年间的增长速度围绕着年均增长速度而上下波动的幅度越大。
材料3:改革开放以来,投资率(即投资占GDP的比率)平均为37.6%,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投资率一般不超过20%;1978—2005年间我国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5%。
(1)材料1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什么特征?(7分)
(2)从经济增长的波动和长期趋势两个方面看,材料2、材料3和材料1具有什么联系?(7分)
(3) 2005年,我国的投资率超过了44%,专家指出,这是一个很难继续提高的比率。请问:在投资率不可能再继续提高的情形下,如何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4分)
解析:第一问设问“是什么”,圈定了范围“改革开放以来”。这就要与“改革开放前”作比较。我们应注意材料一,标题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情况”,从图表中可以把握两个关键词,“速度”、“稳定性”。材料一的注释补充说明了,年均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长期趋势的关系。第二问要求比较材料二、三与材料一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材料之间属于因果联系的居多。也就是在问“为什么”材料一中经济会有增长和波动情况。材料二、三揭示了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原因,即“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和波动情况。材料二中的注释解释了“标准差”,从中可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波动情况。第三问落脚点在“怎么做”。这考查考生对当前经济状况的宏观认识。做答时要注意弄清,要回答的是“如何提高社会生产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拉动经济增长、扩大消费等。
答案:(1)从材料1可以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避免了大起大落,波动幅度大大降低,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但是,改革趋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速度比改革开放以前更高,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2)利用材料2可以看出,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不断波动,因此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发生波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的波动幅度明显大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的波动幅度,说明前者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要大于后者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利用材料3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期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本的高积累、高投入。(3)在积累率不可能再提高的情形下,要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就必须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大力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高考题目的难度主要表现在综合性很强,题目变化其实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材料怎样更新,考查的知识点都不会脱离课本。所以考生不但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要掌握分析材料的方法,这样可以在考场上做到“稳、准、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经济生活主观题是高中政治最复杂、难度最大的题型之一。因此, 解答好经济生活主观题对提高政治考试成绩至关重要。只要考生坚持把握好经济生活主观题的特点和规律, 先读清楚题目, 再读材料, 特别是在解答图表题注意“三看”、“两比较”、“一结合”, 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更准确地抓住材料中心思想, 取得成功。
考研英语阅读 重视做题方法 篇13
复习备考 考研英语与四六级的区别
循序渐进,考研英语写作备考“三步走策略”
考研公共课 用小词汇成就英语大梦想
考研英语 解决阅读理解的十大题型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对于考研英语的重要性,小编就不再多做赘述。针对很多考生普遍反映的阅读理解复习难的问题,小编特别在此对做题方法进行分享,希望能够解决部分考生的困境。在阅读过程中,为方便起见,可在文章中划出关键词句,这样有助于文章的回查,以此作为答题依据。回答全部问题后,如果时间允许,可再快读一遍全文,以确定各题答案是否符合文章的精神。 考研 教育网
缺少的是方法
考研英语的阅读理解现在已然变成“用英语包装了的考研命题组命题思维逻辑的考核”。大家要知道阅读理解载考研英语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在这样一个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英语阅读成为考研成败的关键的`今天,我们缺少的不是基础,不是书山题海,而是方法和技巧。考研英语是个规律性很强的科目,做阅读的最高境界是几乎不看文章,直接看题目就能搞定,这话听起来有点儿夸张,不过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考研英语的规律性之强,因此大家在做题之前,一定要先掌握住做出题的规律,从而寻找相应的做题方法。
做阅读要有步骤
阅读理解部分可遵循下列步骤:先用“略读”法浏览全文,以了解中心思想及大意;用“查读”法获取某些特定的信息;用“细读”法掌握确切内容或深入理解文意。一定时要先看题目,再看文章,但是,这并不是要求你把一整篇的题目都看完,然后再看整个文章。而是看一道题后再看一下文章。一般来讲,文章的段落号和题目的题号是对应的。而且,还要确信一点,几乎百分之九十的题目,都能从文章中找到对应的那句话,所以,先看题,看看通过套路是否直接选出答案,如果不能,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包括:人名,地名,年代,专有名词等等,通过这些关键词去找对应的那句话,就ok了。这是笼统地说,具体上先说不看文章但看选项就能选出答案的技巧,考研与四六级的思路性质上不同,应从scan(扫描)转到closereading(精读)。六级 5530个词汇,要求35分钟读完阅读理解,而考研5500词汇,却要求75分钟读完阅读量相当的文章。
考研英语多项对应题解题方法 篇14
【解题步骤】
1. 分析题干和选项,划出特征词
2. 浏览文章,在文中标记特征词
3. 回文定位,匹配选项和原文信息
在回文定位时,按照原文信息出现的先后来判断,并非一定按照出题顺序来解题,针对性更强,避免将过多的时间浪费在阅读无关信息上。原文信息与选项进行匹配时,可以利用同义表达、信息归纳等方式来进行选择。正确选项通常是原文信息的同义替换--替换的内容可以是同源词,近义词或同义词--或者是对原文中零散信息点的归纳或者总结。
【例题】
Their Olaf Street Study, a square of brick-strewn waste ground, is one of the few works here to embrace the commonplaceness that characterizes most of our experience of the landscape most of the time.
答案:Olaf Street Studydepicts the ordinary side of the British land art.
【解题步骤应用】
1. 分析题干和选项,划出特征词Olaf Street Study, depicts, the ordinary side
2. 浏览文章,在文中标记特征词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可以迅速回文定位到第四段第四句话“Their Olaf Street Study…”,这句话的主干部分所表达的含义是《奥拉夫街研究》是为数不多能够体现世俗的作品,这一世俗大多时候都能够反应我们对自然景观的体验。
3. 回文定位,匹配选项和原文信息
背诵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篇15
背诵是培养记忆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同时能加深理解, 帮助运用。通过熟读、背诵, 学生可以逐步积累字、词、句、段、篇的知识, 储存丰富的语言材料。背诵时, 诗文的风采格调、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 都会在背诵者的赞同、触悟下, 不知不觉的化为己有, 在潜移默化中进入艺术境界, 受到感染和陶冶。
著名学者程千帆说:“背诵名篇非常重要。这种方法看似笨拙, 实则巧妙。”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何尝不是以背诵起步而走向辉煌的?巴金十二三岁能将《古文观止》倒背如流, 吴晗十三岁以前背完了十三经, 梁启超在三十岁以前把《史记》都背了下来。杜甫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能把万卷书读到“破”的程度, 显然是把经史子集熟记于心了。这从杜甫诗歌中大量灵活使用典故的情况可以得到印证。中国作家协会的李国文在撰写《莎士比亚传》检阅资料时发现, 这位大文豪的童年, 也是在背诵中开始他的文化积累的。
因此,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应该重视学生的背诵, 并且应当在大力提倡背诵的同时对学生导之以法。背诵的方法有哪些呢?
背诵的方法很多, 因人而异, 因材料而异。衡量标准是, 采用某种方法, 背诵某种材料能得到“背得准确、迅速, 记得牢靠”, 那么就是适宜的最佳方法。经常采用的方法有:
(一) 形象法。
想着作品里的具体形象和情景, 好象投身其中, 情景交融的背诵。背诵诗词常用此法。学习古代诗词及状物绘景的散文时, 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诗篇里拓展无限的联想、想像, 让诗文中的景、物、人在脑海里浮现、加工, 展现成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图景。如:在学习张志和的《渔歌子》时, 根据诗情, 指导学生想像出画意:西塞山前一群群白鹭自由飞翔, 桃花盛开, 溪水潺潺, 肥大的鳜鱼在水中追逐, 一位渔翁戴着青斗笠披着绿蓑衣, 在斜风细雨中悠闲垂钓。
(二) 思路法。沿着作者的思路, 找到作品的线索, 按照内容的线索去背诵。如:学习《醉翁亭》时, 指导学生理清作者思路。
1. 亭的环境:环滁→琅琊→酿泉→醉翁亭。
亭名由来:做亭者→命名者→命名之意。
2. 风景画:朝暮之景→四时之景→总括点出“乐”字。
3. 人物画: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4. 结束画:太守归→禽鸟乐→点明全篇主旨。
先让学生记住作者思路, 再按顺序对应扩展。
(三) 关键词句法。
背诵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背诵过的内容隔了一段时间, 由于一个词或一句话想不起来而导致后面的内容记不周全, 而这一个词、一句话往往是文中的关键词、句。如果记诵时抓住这些关键词句, 就能有效地克服遗忘。如:学习《陋室铭》时, 就要找出统领全文的词语“德馨”, 全文紧紧扣住“德馨”两字, 从室外到室内:陋室外环境清幽“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室中有高洁之士“谈笑有鸿儒”, 更有“调素情, 阅金经”等尘嚣以外的生活乐趣, 表现了作者高洁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突出了陋室不陋的主旨。通过抓关键词“德馨”背诵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四) 减字法。
熟读一小段内容, 把每个分句的第一个字写在纸上。然后只看纸上的这些字, 把这些小段的内容背出来。一旦能背出来, 就把纸上的字涂掉几个, 减少一半, 继续看着留下的字背, 直至连贯、顺畅的背出。
(五) 滚雪球法。
即把一大段内容划分成若干小段, 每小段有一个完整的意思, 主次推进背出, 以后者带前者, 如同滚雪球一样。
(六) 分段背诵法。
把课文分成若干段, 一段一段逐段背诵, 最后进行连结, 达到全篇背诵。一般对篇幅较长的课文采取此法。分段时必须注意内容具有完整的意义, 便于理解。如果分段把意义割裂了, 妨碍了对内容的理解和联想, 破坏了课文的逻辑结构, 构成段与段之间衔接的困难, 那么背诵的效果就不太好。分段背诵不宜分得太小太多, 要注意保持意义的完整, 便于相互衔接。当然还要根据个人的背诵能力和课文的难易来确定。背诵能力强的, 分段时每段的内容可以多一点, 而背诵能力弱的则可以少一点。较难的课文, 每段的内容可以少一点, 一次少背几句。较易的则可以多一点。
(七) 提示背诵法。
背诵时为了避免次序颠倒, 互相搅杂, 遗漏内容, 可以采用提示背诵法。先把内容分成几个方面, 再往下排列大段、小段、要点, 然后分别加上小标题, 或者用各段的第一句话, 乃至起头的一两个字作为提示。这样就可以由少到多, 逐步扩展。
(八) 抄写背诵法。
一边抄课文一边背诵。抄写课文能帮助记忆, 因为抄写时手脑和谐地工作, 再加上口头背诵, 记忆的效果就比较好。俗话说:“看一遍不如读一遍, 读一遍不如写一遍。”抄写课文时还可以熟悉文中的生僻字, 这是只读不写难于达到的。
(九) 互译背诵法。
这是重现与反复记忆相结合的记忆方法。先指导学生读通原文, 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对译成现代文, 对照译文再还原成古文, 如此反复几次, 便能朗朗成诵了。如:《捕蛇者说》中难句“以 (用来) 俟 (等待) 夫 (那些) 观人风者 (考察民情风俗的官吏) 得 (得到) 焉 (代这篇说) ”。此方法适合背诵文言文, 有助于学生打下扎实地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十) 特征记忆法。
【考研政治分析题背诵方法】推荐阅读: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试题答案—分析题10-02
2022年考研政治分析题预测及答案12-02
2015考研政治复习材料性分析题解答步骤 中公考研06-03
考研政治核心要点背诵05-12
2022年考研政治核心考点背诵大总结11-05
专家分析考研政治易考点 教你取高分的方法10-04
考研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12-03
考研政治马原计算题11-24
考研政治学习方法11-20
2022年考研政治选择题必考500题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