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钢管生产工艺流程

2024-07-17

无缝钢管生产工艺流程(共8篇)

无缝钢管生产工艺流程 篇1

钢管生产工序流程

一、钢坯1、2、钢坯入厂时有钢厂提供的《产品质量保证书》。检验

(1)火花检验

a、工具:手提砂轮机

b、目的:根据火花的形状、颜色、长短确定是否是轴承钢。需要经验丰富的工人操作会好点,而且需要对照标准光谱图,此法感觉不太准确。(2)低倍检查:

a、方法:用1:1的盐酸溶液酸蚀后,用肉眼观看及对照图谱检验。

b、目的:确保钢材的组织符合国标规定的等级,同时不允许有缩孔、裂缝、过烧、白点、有害杂质等缺陷存在。

实际中,由于长时间使用同一厂家提供的钢材,有信誉保证,这些检查都没有进行。

二、钢坯酸洗

1、目的:除去钢坯表面氧化皮,锈蚀,油污等,便于发现钢坯表面缺陷。

2、方法:在浓度为4%~25%的硫酸缸中酸蚀。

3、检验方法:用肉眼直接观看。

与一中低倍检查方法类似,考虑到接下来加热还会氧化,没有进行,不知道好不好。

三、钢坯断料

1、检验:经过酸蚀后的钢坯表面缺陷易表现出来,对有缺陷的部位用度笔标记。

2、修磨:对钢坯表面用度笔做标记部位的缺陷,用风动砂轮机进行修磨,使其达到符合使用要求。

3、断料:经检验、修磨后的钢坯,根据工艺要求,在断料机上切成一定尺寸的短料。

实际中,没有进行1、2两步,而是直接进行第3步,是否好有待考证。第3步通过两步进行:切割和打断。

四、穿孔

1、目的:将实心的钢坯轧制成空心的毛管。

2、方法:在穿孔机上轧制。

此步实际包括四步:

1、加热。

2、穿孔。

3、打头。

4、(喷水)冷却。加热温度为1100℃左右。穿孔时用多大的冲头来达到所需尺寸?怎样计算?

打头:为接下来的冷拔做准备。(喷水)冷却:对于尺寸大的钢管喷水冷却,小的不用。

在加热中,两台加热炉不一样,有一个没有推杆,劳动强度大,建议更新。推杆温度可以通过感知其中排除的水的温度来确定,可以节约,可以加热水,废热利用,具体有待考证。

五、毛管检查:

1、目的:经过热穿后的毛管,需要进一步的检查,确保钢管下道各工序的加工质量。

2、检验:内外表面质量、尺寸、离层等。

3、检验方法:

a、用肉眼观看表面质量。

b、用游标卡尺测量外径,用长臂壁厚千分尺测壁厚。c、用金相法检验离层。

对于检验不合格的,用砂轮机将其切掉,不过工人切掉的有点多,说是这样合格率高。所以找到一个良好的切割点可以节约材料。离层现在没有检查。什么是离层?

六、钢管球化处理

1、目的:使其原始组织变为塑形很好的球状珠光体,从而使其硬度降低,塑形提高,为冷拔提供方便。

2、检验:

a、用硬度计测试硬度。b、用金相显微镜检测组织。

硬度、金相检验具体操作中可能有缺少项,需正确对待。球化中用煤气作保护气,隔绝空气,实际操作中,特别是晚班,有时会因为疏忽而使煤气通入不足,造成钢管氧化皮严重,同时炉内温度也达不到,需加以重视。球化中炉内温度的确定需要学习。

七、钢管爆水 目的:经过球化的钢管,出炉后在冷水槽中爆水,使其表面氧化皮松动,利于出去氧化皮。

冷水槽中水的温度多少合适,不知道。另外,在其中的时间又怎样来确定?

爆水后氧化皮厚度在15~16um合格(听来的),可通过此来判断球化过程中的氧化。

八、钢管剥皮

目的:除去表面氧化皮,减少酸洗时间,确保质量。

九、钢管钻孔

目的:经过球化的钢管,剥皮后,在头部钻一个空,以利于酸洗中,酸液能够进入钢管内部。

十、钢管酸洗

1、目的:除去表面氧化皮。

2、检验:用肉眼观看。

十一、钢管磷化

1、目的经过酸洗后的钢管,表面必须进行磷化,经过磷化的钢管皂化剂易涂上。

2、检验:用肉眼观看。

十二、钢管皂化

1、目的:经过磷化后的钢管,表面易涂上皂化剂,皂化剂涂在钢管表面后很光滑,利于钢管冷拔。

2、检验:用肉眼观看。十、十一、十二三项需考虑浓度、温度、时间的影响。而且,溶液中具体各成分的含量测量方法要准确。

酸洗:用4%~25%的H2SO4溶液 大概50min 磷化:用磷化汞 皂化:脂肪酸

十三、钢管冷拔

1、目的:经过球化、酸洗、磷化、皂化等工序后,钢管具备了冷拔的条件,毛管经过冷拔变成所需规格的钢管。

2、方法:在冷拔机上采用有芯拔制和无芯拔制两种方法,使其钢管的外径和壁厚达到用户所需的尺寸。

3、检验:

a、用外径千分尺测外径。b、用壁厚千分尺测壁厚。

采用何种尺寸毛管拔制为多大的钢管?怎么确定,方法是什么? 冷拔时如果将打的头拔掉,需重新加热打头再拉拔。

十四、钢管去应力退火

1、目的:

a、恢复因冷拔造成钢管内部组织变形。b、消除应力和降低硬度。

2、检验:

a、用硬度计测试硬度。b、用金相显微镜检测金相组织。

十五、钢管打头

1、目的:有部分钢管经过冷拔后,在进行第二次冷拔时头部不能进入冷拔机的外模,需将钢管的头部外径变小。

2、方法:在打头机上和空气锤上加工。

十六、钢管成品矫直

1、目的:经过去应力退火的钢管,表面有一层氧化皮,且弯曲,经过矫直后,钢管表面的氧化皮脱落,弯曲钢管变成一只直线管。

2、方法:在矫直机上完成。

3、检验:用肉眼观察。

十七、钢管的切头切尾

1、目的:除去钢管头、尾不能使用的废料,使其两端平直。

2、方法:砂轮机切割。

3、用肉眼观察。

十八、钢管成品检查

1、目的:毛管经过一系列工序后变成成品管,其尺寸、表面质量是否合格须作最后的检查。

2、方法:千分尺和肉眼。

3、检验:

a、用肉眼检测钢管的内外表面及两端。b、用外径千分尺检测外径。c、用壁厚千分尺检测壁厚。

十九、成品管入库

经过检验合格后的成品管,进行打包、过磅、贴上标签,标签上有钢管规格、重量、材质、日期等。

二十、钢管质量保证书

成品管出厂时填写本公司的质量保证书。说明:

1、2、以上仅说明钢管生产的工艺流程,没有说明各工序的工艺。在钢管生产过程中,一种规格的钢管由毛管变成成品管至少要经过三至四次酸洗、冷拔、去应力退火才能完成。因此,酸洗、冷拔、去应力退火三道工序往复循环进行。

无缝钢管生产工艺流程 篇2

1 原生产工艺

1.1 原工艺流程

公司Φ100、Φ114、Φ140三条生产线原工艺流程包括热轧和冷拔两大工序:热轧工序主要内容为将管坯加热后穿孔, 生产出毛管;冷拔工序是将毛管经酸洗、磷化、皂化后, 进行拉拔、退火、矫直、切割、探伤、入库。

1.2 工艺能耗

根据该年度拟改造的三套机组的实际年产量28.5万t计算, Φ100、Φ114、Φ140三套机组2008年实测共消耗块煤51015t、电3847.5万k Wh、酸5 7 0 0 t、石灰5 6 4 3 t、废水排放60960m3;未改造的其它3条冷拔生产线2008年实测共耗块煤7320t、电560万k Wh、酸840t、石灰840t、废水排放8550m3。

1.3 存在问题

(1) 能耗高。生产过程中需两次加热, 煤耗量较大;煤耗量为179kg/t, 其中退火工序耗煤量为53kg/t, 占煤耗总量的29.6%。

(2) 环境治污成本高。酸洗工序产生大量废水, 需进行废水处理。耗酸量为20kg/t, 酸洗后排放出的废液203.2m3/d, 进入污水处理场每天消耗石灰为19.8t。

(3) 金属消耗量大, 成材率低, 生产成本高。生产过程中需打头, 最后切除, 成材率低;打头部分约300mm左右, 占整根毛管的3.57%, 切割后这部分当成废料卖出, 每吨折价损耗1800元。

(4) 生产周期长, 交货周期和资金周转周期长。由于工序离散、工序作业时间长和生产效率较低的原因, 造成生产周期长。从投料到出产品生产周期时间为30小时。

2 改造后工艺方案

利用现有的穿孔机组进行改造, 配套国内先进的Accu轧管机组和三辊定径机及链式冷床, 并对原有加热炉的换热装置进行改造, 将原冷拔管改为热轧管出成品。改造后的生产工艺为加热、穿孔、轧制、定径、精整, 省去了原冷拔生产工艺中的酸洗、磷化、皂化、冷拔、退火等工序。技改后工艺流程是, 将管坯加热后穿孔后直接进入轧管机进行二次延伸, 接着进入定减径机进行定径、减径, 冷却后矫直, 切割头尾, 探伤后入库。

3 改造效果

3.1 优点

(1) 利用热轧工艺, 直接减省了原生产工艺中的退火工序, 降低了原煤消耗。

(2) 降低了单位产品电力消耗。

(3) 提高了成材率。原工艺中需对毛管打头, 最后切除, 技改后的热轧工艺无需打头, 半成品只对头、尾部进行少许切割。

(4) 生产流转时间较原工艺缩短近一半, 提高了应对市场的能力。

3.2 节能量

3.2.1 节煤量

3.2.1. 1 改造前用煤量

改造前采用冷拔生产工艺, 管坯加工成成品管平均需要两个冷拔道次, 冷加工后的钢管产生加工硬化, 必须进行退火或正火处理, 拟改造的三套机组2008年共耗煤实测为51015t, 根据国内同行业生产同种规格钢管厂家近年来实际生产状况, 结合该公司实际生产工艺现状, 平均每生产1吨成品管加热工序加热炉加热需消耗块煤131kg、退火工序需消耗块煤48kg, 合计消耗179kg块煤。

3.2.1. 2 改造后用煤量

改造后由于采用热轧生产工艺, 实现了一火成材, 与原冷拔生产工艺相比, 省去退火工序, 吨产品块煤消耗可降低48kg, 同时, 对机组加热炉进行改进, 吨产品块煤消耗可节约6kg, 合计每吨产品可节约块煤消耗53kg, 吨产品块煤消耗可降至126kg, 按拟改造机组2008年实际年产量28.5万t计算。

3.2.1. 3 节煤量计算

3.2.2 节电量

利用热轧工艺, 减少冷成型和化学处理工序, 相应降低了单位产品电力消耗, 但由于热轧生产工艺中增加了轧制和定径工序, 需新增部分电耗。改造前拟改造的三套机组2008年共耗电实测为3847.5万k Wh, 吨产品用电量为135k Wh/t, 改造后的工艺用电量为130k Wh/t, 节约5k Wh/t, 按2008年实际年产量28.5万t计算。

改造后工艺耗电量:1 3 0×285000=3705万k Wh

节电量为:3847.5-3705=142.5万k Wh

折标煤:142.5万×3.5≈498.8t

3.2.3 节水量

项目原生产工艺中的酸洗工序需要用水6 0 9 6 0 m3进行酸洗, 因热轧工艺无需进行钢管的酸洗、磷化、皂化等工序, 该几项工艺中耗水为0, 因此项目无污染废水排放, 年可节水60960m3。

3.2.4 总节能量

改造后年节能量为节电量、节煤量和节水量折标煤量之和, 即:13594.5+498.8+15.7=14108.9tce, 吨产品降低消耗为14108.9tce/285000t=45.36kgce。

3.2.5 减排效果

本次技术改造后, 因热轧工艺无需进行钢管的酸洗、磷化、皂化等工序, 无污染废水排放, 无需进行废水处理, 年可节约用酸570 0t、节约石灰5643t、减少废水排放60960m3、减少CODcr的排放量为6.10t/a, 减少烟尘排放量1.5t/a, 减少SO2排放54t/a, 因此项目的实施有着较大的社会效益。

4 结语

常温涂塑钢管制造工艺研究 篇3

[关键词]涂塑钢管;制造工艺;常温;大口径

钢管在传输介质时或置于大气、土壤等自然环境中,管壁都会经受不同程度的腐蚀,直接影响了管道的使用寿命。食品、饮用水管道、石油化工管道等诸多介质都不允许管壁腐蚀而影响传输介质受到污染,钢管壁防腐防护成为关键技术问题。涂塑钢管就应运而生,目前国内钢塑管是从衬塑走向了涂塑,涂塑材料大都采用塑料粉体材料,其中性能较好的是聚乙烯(PE)和环氧(EP)。但它们的施工要求高,工艺难度大,品质控制不易,设备投资大,严重影响涂塑钢管的推广与应用,而且国内目前只能生产口径小于?250mm的涂塑钢管。在常规生产工艺中喷砂过程产生极大污染且对人体造成伤害,而加热过程能耗极大,造成大口径涂塑钢管无法生产。为有效解决大口径涂塑钢管生产难的问题,制作工艺专家组首先从涂层材料上着手,研制并应用了弹性体带锈防锈涂料,再引入防腐及卫生性能较好的防护涂料。采用了常温直接喷涂的方法,解决了大口径钢管涂塑生产难的问题。

一、常温涂塑(弹性体)钢管的制备

将常温涂塑(弹性体)钢管是如何突破原有技术难点及制造工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由于外管的喷涂工艺比较常规,本文就重点介绍管内处理及喷涂的工艺。

1. 技术难点的突破

常规制造涂塑钢管的方法,首先需要对钢管进行喷砂除锈处理,其污染较大且工艺复杂。常温涂塑(弹性体)钢管采用了金属防腐中最前沿技术,带锈防锈涂料作底涂。带锈防锈涂料需要满足特殊性能:带锈防锈、附着力强、无毒、可喷涂、防腐性能好等。

另外,常规的涂塑钢管是通过对钢管高温烧成,静电粉未喷涂来实现涂料对钢管内壁的良好附着。因此,选择内喷涂材料的时,须考虑到:附着力强、无毒、耐磨、耐冲击、耐各种化学腐蚀、常温可喷涂等。

2. 涂塑钢管的制备工艺

(1)钢管表面的预处理

对于新旧钢管,一般不需要专门的除锈工艺。最好选用新出厂的钢管,无需镀锌,管内有少量的锈斑也可满足要求,只要将疏松浮锈清除,清涂油污即可。即達到手工除锈St2或电动除锈Sa1级要求即可。如钢管表面有油污,可用丙酮清洁表面。

(2) 涂料的喷涂

喷涂设备包括:空压机、无气喷涂机、管内牵引机构等。动力装置为空压机,采用无气喷涂机及管内牵引机构将带锈防锈底涂喷涂于钢管内壁,厚度约30微米。待底涂固化好后,再用喷涂两遍聚氨酯面涂,每道80微米。整个涂膜总厚度约200微米。整个喷涂设备造价在几万元即可满足喷涂施工要求。

(3)检测处理

抽检涂塑钢管的涂层质量,涂层表面应均匀,涂层的最小厚度要达到150微米,平均厚度应在180微米以上。

3. 不同涂塑钢管制造工艺对比

与聚乙烯和环氧涂塑钢管工艺对比,由于我们采用聚氨酯涂料作底涂,降低了钢管表面处理的要求,无需喷砂除锈清除浮锈油脂即可作业;另外,无需对钢管进行加热处理,在常温下即可喷涂。做到了施工方便,减少污染,节耗能源,可现场施工,造价较低,并且性能优异,完全满足工程需要。

4. 不同涂塑钢管性能对比

聚氨酯涂层不仅性能优异,而且体系全部采用了弹性体涂料,具有涂层薄、防腐能力强、阻力系数小、带锈防锈和无毒保洁的特殊功效,能有效抑制青苔和红虫的滋生。

5. 工程应用实践

大口径涂塑(弹性体)钢管近期在深圳水务集团盐田港海边外管工程、合肥自来水公司大口径过河管道工程、杨州钢管总厂等工程中应用,效果非常理想,完全达到《给水涂塑复合钢管》国家标准CJ/T120-2000的要求。

二、结论

1. 常温涂塑(弹性体)钢管与用聚乙烯和环氧涂塑的工艺相比,主要工艺特点是:无需喷砂除锈,清除浮锈即可施工;无需对钢管进行加热处理,常温即可喷涂施工;施工机具简单,可现场施工。

2. 常温涂塑钢管解决了国内大口径涂塑钢管生产成本极高的情况,填补了国内?250mm以上直径涂塑钢管的空白。

3. 经大量的试验研究证明,常温涂塑钢管应用于自来水工程,常能有效的抑制青苔和红虫的滋生。可减少藻类及红虫在管网的大量滋生,有利于保障居民二次供水的质量。

4. 常温涂塑钢管的涂层薄,阻力系数小在0.0082以下,过水流量可大于普通涂塑钢管,也有利于节省能耗。

5. 常温涂塑钢管的防腐防护能力极强,可用于酸、碱、盐、海水、石油化工等复杂环境,涂层可耐180℃高温且高温下体积变形极小,耐磨性也极强。因此,也可用于输送含固量较高的流体物质。

6.常温涂塑钢管属于弹性体涂层,比其他涂层更具有弹性,可适应不同情况下的应力变形。小口径涂塑钢管可直接打弯,及在卡箍连接下涂层不受影响。常规涂塑钢管,在卡箍连接方式中经常会脱落,现场又无法修补。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CJ/T 120—2000 给水涂塑复合钢管.

[2] 刘万菊. 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0.

[3] 高勇等. UG NX 中文版数控加工基础教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4.

[4] 郑焕文. 机械制造工艺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落地门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工艺 篇4

本施工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高度不大于60m的落地门式钢管脚手架的施工和使用。材料性能要求

(1)门式钢管脚手架:门式钢管脚手架及其配件的规格、性能及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门式钢管脚手架》(JGJ76)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产品标志。

周转使用的门式钢管脚手架及配件应按《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附录A的规定进行质量类别判定、维修及使用。

连接外径48mm钢管的扣件的性能、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

(GB15831)的规定,连接外径42mm与48mm钢管的扣件应有明显标记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2)脚手板:

(3)连墙件:

(4)安全网:主要机具与设备作业条件工艺流程

(1)门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应自一端延伸向另一端,有下而上按部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以减少误差。

(2)门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顺序:

铺放垫木(板)→安放底座→自一端起立门架并随即安装交叉支撑→安装水平架(或脚手板)→安装梯子→(需要时,装设作加强用的大横杆)→安装连墙杆→照上述步骤,逐层向上安装→装加强整体刚度的长剪刀撑→安装顶部栏杆。施工要点

1.地基与基础。

(1)搭设脚手架的场地必须平整坚实,并作好排水,回填土地面必须分层回填逐层夯实。

(2)落地式脚手架的基础根据土质及搭设高度可按表6-9的要求处理,当土质与表6-9不符合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经计算确定。

表6-9 地基基础构造

(3)当脚手架搭设在结构楼面、挑台上时,立杆底座下应铺设垫板或垫块,并对楼面或挑台等结构进行强度验算。

2.门架

(1)门架跨距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的规定,并与交叉支撑规格配合。

(2)门架立杆离墙面净距不宜大于150mm;大于150mm时应采取内挑架板或其他防护的安全措施。

3..配件

(1)门架的内外两侧均应设置交叉支撑,并应与门架立杆上的锁销锁牢。

(2)上、下榀门架的组装必须设置连接棒及锁臂,连接棒直径应小于立杆内径的1~2mm。

(3)在脚手架的操作层上应连续满铺与门架配套的挂扣式脚手板,并扣紧挡板,防止脚手板脱落和松动。

(4)水平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脚手架的顶层门架上部、连墙件设置层、防护棚设置处必须设置。

2)当脚手架搭设高度H≤45m时,沿脚手架高度,水平架应至少两步一设;当脚手架搭设高度H>45m时,水平架应每步一设;不论脚手架多高,均应在脚手架的转角处、端部及间断处的一个跨距范围内每步一设。

3)水平架在其设置层面内应连续设置。

4)当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除脚手架内侧交叉支撑时,应在拆除交叉支撑的门架上方及下方设置水平架。

5)水平架可由挂扣式脚手板或门架两侧设置的水平加固杆代替。

(5)底步门架的立杆下端应设置固定底座或可调底座。

4.加固件

(1)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脚手架高度超过20m时,应在脚手架外侧连续设置。

2)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为45°~60°,剪刀撑宽度宜为4~8m。

3)剪刀撑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紧。

4)剪刀撑斜杆若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不宜小于600mm,搭接处应采用两个扣件扣紧。

(2)水平加固杆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当脚手架高度超过20m时,应在脚手架外侧每隔4步设置一道,并宜在有连墙件的水平层设置

2)设置纵向水平加固杆应连续,并形成水平闭合圈

3)在脚手架的底部门架下端应加封口杆,门架的内、外两侧应设通长扫地杆

4)水平加固杆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牢。

5.转角处门架连接

(1)在建筑物转角处的脚手架内、外两侧应按步设置水平连接杆,将转角处的两门架连成一体(见图6-11)。

(2)水平连接杆应采用钢管,其规格应与水平加固杆相同。

(3)水平连接杆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及水平加固杆扣紧。

6.连墙件

(1)脚手架必须采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的设置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尚应满足表6-10的要求。

(2)在脚手架的转角处、不闭合(一字形、槽形)脚手架的两端应增设连墙件,其竖向间距不应大于4.0m。

(3)在脚手架外侧因设置防护棚或安全网而承受偏心荷载的部位,应增设连墙件,其水平间距不应大于4.0m。

(4)连墙件应能承受拉力与压力,其承载力标准值不应小于10kN;连墙件与门架、建筑物的连接也应具有相应的连接强度。

7.通道洞口

(1)通道洞口高度不宜大于2个门架,宽度不宜大于1个门架跨距。

(2)通道洞口应按以下要求采取加固措施:当洞口宽度为一个跨距时,应在脚手架洞口上方的内外侧设置水平加固杆,在洞口两个上角加斜撑杆见图(6-12);当洞口宽度为两个及两个以上跨距时,应在洞口上方设置经专门设计和制作的托架,并加强洞口两侧的门架立杆。

8.斜梯

(1)作业人员上下脚手架的斜梯应采用挂扣式钢梯,并宜采用“之”字形式,一个梯段宜跨越两步或三步。

(2)钢梯规格应与门架规格配套,并应与门架挂扣牢固。

(3)钢梯应设栏杆扶手。

9.拆除

(1)脚手架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并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

(2)拆除脚手架前,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

(3)拆除脚手架时,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

(4)脚手架的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及下列安全作业的要求进行:

1)脚手架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

2)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最后拆除连墙件。

3)在拆除过程中,脚手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两步,当必须超过两步时,应加设临时拉结。

4)连墙杆、通长水平杆和剪刀撑等必须在脚手架拆卸到相关的门架时方可拆除。

5)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6)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锤子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棒应放入袋内,锁臂应先传递至地面并放室内堆存。

7)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卡钩上的锁片旋转至开启位置,然后开始拆

除,不得硬拉,严禁敲击。

8)拆下的门架、钢管与配件,应成捆用机械吊运或由井架传送至地面,防止碰撞,严禁抛掷。

10.安全管理

(1)搭拆脚手架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凡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不得上脚手架操作。

(2)搭拆脚手架时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3)操作层上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件,严禁在脚手架上拉缆风绳或固定、架设混凝土输送泵、泵管及起重设备等。

(4)6级及6级以上大风和雨、雪、雾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拆除及施工作业。

(5)施工期间不得拆除下列杆件:

1)交叉支撑、水平架。

2)连墙件。

3)加固杆件:如剪刀撑、水平加固杆、扫地杆、封口杆等。

4)栏杆。

(6)作业需要时,临时拆除交叉支撑或连墙件应经主管部门批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交叉支撑只能在门架一侧局部拆除,临时拆除后,在拆除交叉支撑的门架上、下层面应满铺水平架或脚手板。作业完成后,应立即恢复拆除的交叉支撑;拆除时间较长时,还应加设扶手或安全网。

2)只能拆除个别连墙件,在拆除前、后应采取安全措施,并应在作业完成后立即恢复;不得在竖向或水平方向同时拆除两个及两个以上连墙件。

3)在脚手架基础或邻近严禁进行挖掘作业。

4)临街搭设的脚手架外侧应有防护措施,以防坠物伤人。

5)脚手架与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工地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有关规定执行。

6)沿脚手架外侧严禁任意攀登。

7)对脚手架应设专人负责进行经常检查和保修工作。对高层脚手架应定期作门架立杆基础沉降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

8)拆下的门架及配件应清除杆件及螺纹上的沾污物,并按《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2000)附录A的规定分类检验和维修,按品种、规格分类整理存放,妥善保管。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

(1)脚手架搭设完毕或分段搭设完毕,应对脚手架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2)高度在20m及以下的脚手架,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人员进行检查、验收。高度大于20m的脚手架应由上一级技术负责人随工程进行分阶段组织单位工程负责人及有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检查、验收。

(3)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

1)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2)脚手架构配件的出厂合格证或质量分类合格标志。

3)脚手架工程的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

4)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及处理记录。

5)脚手架工程的施工验收报告。

(4)脚手架工程的验收,除查验有关文件外,还应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应着重以下各项,并记入施工验收报告。

1)构配件和加固件是否齐全,质量是否合格,连接和挂扣是否紧固可靠。

2)安全网的张挂及扶手的设置是否齐全。

3)基础是否平整坚实、支垫是否符合规定。

4)连墙件的数量、位置和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5)垂直度及水平度是否合格。

(5)脚手架搭设的垂直度与水平度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6-11的要求。

无缝钢管生产工艺流程 篇5

13.1.1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与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本施工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采用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与施工工艺标准 2 编制依据

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及要求 3.1.1应当有完整的施工方案 3.1.2施工前应当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1.3 在组架前,由工长向带班人及架子工进行书面交底,挂牌施工,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组架好后由工长和技术质量安全部检查水平、垂直度及组合的脚手架是否牢固稳定,标高是否符合施工设计,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2 材料准备及要求

3.2.1 钢管: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1992)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1993)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1988)中Q235―A级钢的规定。钢管上严禁打孔。

3.2.2扣件:钢管脚手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1995)的规定;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的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3 主要施工机具:

1) 垂直运输设备:塔吊、人货电梯、施工井架。

2)搭设工具:活扳手、力矩扳手。

3)检测工具:钢直尺、游标卡尺、水平尺、角尺、卷尺。 4 施工工艺 4.1 工艺流程:

定位放线→铺垫地板、钢支座→设纵向扫地杆→按放线位置架设立杆与扫地杆连接→架设水平杆→架设小横杆→挂密目网→铺脚手板→逐步向上连接→架设剪立撑→与建筑物连接→挂安全网 4.2施工工艺

4.2.1 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长度不应小于3跨; 2) 纵向水平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如下图4.2.1-1

(2)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 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如下图4.2.1-2

图4.2.1-1 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 1--- 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

图4.2.1-2 铺竹笆脚手架时纵向水平杆的构造

1--- 立杆; 2---纵向水平杆; 3---横向水平杆; 4---竹笆脚手板;5----其他脚手板;

4.2.2 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不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2) 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0mm。 3) 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亦不应小于180mm。

4.2.3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4.2.4 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铺实。

2) 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脚手板的铺设应采用对接平铺或搭接铺设。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图4.2.4a);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图4.2.4b)。

图4.2.4 脚手板对接、搭接构造 (a)脚手板对接;(b)脚手板搭接

3) 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4) 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的两端均应固定于支承杆件上。

4.2.5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4.2.6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4.2.7 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图4.2.7)。

图4.2.7 纵、横向扫地杆构造 1--- 横向扫地杆;2--- 纵向扫地杆

4.2.8单、双排脚手架底层步距均不应大于2m。

4.2.9 单排、双排与满堂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4.2.10脚手架立杆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立杆采用对接接长时,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2) 当立杆采用搭接接长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和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脚手架立杆顶端栏杆宜高出女儿墙上端1m,宜高出檐口上端1.5m。 4.3 连墙件

4.3.1连墙件设置的位置、数量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确定。

4.3.2脚手架连墙件数量的设置除应满足本规范的计算要求外,还应符合表4.3.2的规定。

表4.3.2连墙件布置最大间距

注:h――步距;la――纵距。

4.3.3 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2) 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3) 应优先采用菱形布置,或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4.3.4 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

4.3.5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应向脚手架一端下斜连接。

4.3.6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

4.3.7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应采取防倾覆措施。当搭设抛撑时,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脚手架上,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4.3.8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 4.4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4.4.1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单排脚手架应设剪撑。 4.4.2 单、双排脚手架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表6.6.2的规定确定。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

表4.4.2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2)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4.4.3高度在24m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图4.4.3)。

图4.4.3 剪刀撑布置

4.4.4 双排脚手架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斜撑的固定应符合本规范第6.5.2条第2款的规定;

2) 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 4.4.5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 4.5 脚手架计算

4.5.1单、双排脚手架计算

4.5.2 纵向、横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σ=M/W≤f (4.4.6.2-1) 式中

σ――弯曲正应力;

M――弯矩设计值(N?mm),应按本工艺第4.4.7条的规定计算; W――截面模量(mm3),应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_130-2011)附录B表B.0.1采用;

f――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取值如下表:

表4.5.2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N/mm?)

4.5.3纵向、横向水平杆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M=1.2MGk+1.4ΣMQk (4.4.7-1)

式中: MGk――脚手板自重产生的弯矩标准值(kN?m); MQk――施工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kN?m)。 4.5.4 纵向、横向水平杆的挠度应符合下式规定: v≤[v](5.2.3)

式中: v――挠度(mm);

[v]――容许挠度,应按本规范表4.4.8采用。

表4.5.4 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

注:l为受弯构件的跨度。对悬挑杆件为其悬伸长度的2倍。

4.5.5 计算纵向、横向水平杆的内力与挠度时,纵向水平杆宜按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跨度取纵距la;横向水平杆宜按简支梁计算,计算跨度l0可按图4.4.9采用

图4.5.6 横向水平杆计算跨度

1--横向水平杆;2--纵向水平杆;3--立杆

4.5.6 纵向或横向水平与立杆连接时,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规定: R≤Rc(5.2.5)

式中: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4.4.10采用。

表4.5.6 扣件、底座、可调托撑的承载力设计值(KN)

注:l为受弯构件的跨度,对悬挑杆件为其悬伸长度的2倍。

4.5.7 立杆的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不组合风荷载时: N/φAQf(4.4.11-1) 组合风荷载时: N/φA+Mw/WQf (4.4.11-2) 式中

N――计算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本工艺式(5.2.7-1)、式(5.2.7-2)计算; φ――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长细比λ由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_130-2011)附录A表A.0.6取值; λ――长细比, λ=l0/I ;

l0――计算长度(mm),应按本规范式第5.2.8条的规定计算;

i――截面回转半径(mm),可按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_130-2011)附录B表B.0.1采用;

A――立杆截面面积(mm2),可按规范附录B表B.0.1采用;

Mw――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N?mm),可按本规范式(5.2.9)计算; 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应按规范表4.4.6.2用 。 4.5.8 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不组合风荷载时

N=1.2(NG1k+NG2k)+1.4ΣNQk (4.4.12-1) 组合风荷载时

N=1.2(NG1k+NG2k)+0.85?1.4ΣNQk (4.4.12-2) 式中

NG1k――脚手架结构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G2k――构配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ΣNQk――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内、外立杆各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4.5.9 立杆计算长度l0应按下式计算: l0=kμh(4.5.9) 式中:

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其值取1.155,当验算立杆允许长细比时,取k=1; μ――考虑单、双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应按表5.2.8采用; h――步距。

表4.5.9 单、双排脚手架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μ

4.5.10 由风荷载产生的立杆段弯矩设计值Mw,可按下式计算: Mw=0.9?1.4Mwk=0.9?1.4ωklah2/10(5.2.9) 式中

Mwk――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N?mm);

w――风荷载标准值(kN/m2); la――立杆纵距(m)。

4.5.11单、双排脚手架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脚手架搭设尺寸采用相同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连墙件间距时,应计算底层立杆段;

2)当脚手架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连墙件间距有变化时,除计算。 4.5.12底层立杆段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或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连墙件间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

4.5.13 单、双排脚手架的可搭设高度[H]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应取较小值: 不组合风荷载时:

(4.5.13-1)

组合风荷载时:

( (4.5.13-2) 式中:

[H]――脚手架允许搭设高度(m);

gk――立杆承受的每米结构自重标准值(kN/m),可按本规范附录A表A.0.1采用。 4.6.1连墙件杆件的强度及稳定应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 强度:

(4.6.1-1) 稳定:

(4.6.1-2) (4.6.1-3)

式中:

σ――连墙件应力值(N/mm2);

Ac――连墙件的净截面面积(mm2) A――连墙件的毛截面面积(mm2) Nl――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N);

Nlw――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应按本规范第5.2.13条 的规定计算;

N0――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单排架取2Kn, 双排架取3kN)

φ――连墙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连墙件长细比按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_130-2011)附录A表A.1.6取值。

f――连墙件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m2),应按本规范表5.0.6采用。 4.6.2 由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Nlw=1.4×wk×AW (4.6.2-1)

式中:Aw――单个连墙件所覆盖的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 4.6.3 连墙件与脚手架、连墙件与建筑结构连接的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 Ni≤NV (4.6.3-1) 式中:

Nw连墙件与脚手架、连墙件与建筑结构连接的受拉(压)承载力设计值,应根据相应规范规定计算。

4.6.4当采用钢管扣件做连墙件时,扣件抗滑承载力的验算,应满足下式要求: NL≤RC(5.2.15) 式中:

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一个直角扣件应取8.0kN。

4.7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计算

4.7.1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k=Nk/A≤fg (4.7.1) 式中:

pk――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标准值(kPa); Nk――上部结构传至立杆基础顶面的轴向力标准值(kN); A――基础底面面积(m2);

fg――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应按本规范公式5.5.2条规定采用。 4.7.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为天然地基时,应按地质勘探报告选用;当为回填土地基时,应对地质勘探报告提供的回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折减系数0.4; 2) 由载荷试验或工程经验确定。

4.7.3 对搭设在楼面等建筑结构上的脚手架,应对支撑架体的建筑结构进行承载力验算,当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时应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

5 质量标准 5.1 主控项目

5.1.1立杆上的上碗扣应能上下串动和灵活转动,不得有卡滞现象; 5.1.2 立杆与立杆连接的连接孔处应能插入Φ10mm连接销; 5.1.3 在碗扣节点上同时安装1―4个横杆,上碗扣均应能锁紧; 5.2 一般项目

5.2.1钢管应该横平竖直; 5.2.2 钢管不得过于锈蚀。 6 成品保护

6.1 保证架体几何不变形的斜杠等设置是否完善。 6.2 立杆上碗扣是否可靠锁紧;

7 安全环保措施 7.1 安全措施

7.1.1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料。

7.1.2混凝土输送管、布料杆及塔架拉结缆风绳等不13.1.1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与施工工艺标准得固定在脚手架上。 7.1.3大模板不得直接堆放在脚手架上。

7.1.4遇6级及以上大风、雨雪、大雾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作业。 7.1.5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擅自拆除架体结构杆件,如需拆除必须报请技术主管部门同意,确定补救措施后方可实施。

无缝钢管生产工艺流程 篇6

配件要求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依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注册安全工程师申请变更注册,申请人应提交的材料不包括__。

A.注册申请表

B.申请人执业证

C.申请人与原聘用单位合同到期或者解聘证明(复印件)D.注册有效期内达到继续教育要求的证明文件

2、对煤矿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24 B.36 C.48 D.72

3、电缆应带有供保护接地用的足够截面的导体,严禁采用铝包电缆,必须选用经检验合格并取得煤矿矿用安全标志的阻燃电缆。电缆的主芯线截面应满足供电线路负荷的要求,电缆接地芯线的截面应不小于主芯线截面的__。

A.1/2 B.1/3 C.1/4 D.3/4

4、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__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A.1 B.2 C.3 D.4

5、某些行为从表面上看已经具备犯罪构成的要件,但并不危害社会,__。

A.不可以罚款

B.可以罚款

C.负刑事责任

D.不负刑事责任

6、__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

A.系统原理

B.系统原则

C.人本原理

D.预防原理

7、内审员培训是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关键。应该根据专业的需要,通过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开展编写体系文件、初始评审、__等工作的能力。

A.进行审核

B.体系策划

C.实践

D.制度制定

8、基于头脑风暴原理发展起来的安全评价方法是__。

A.安全检查表法

B.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C.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9、__不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够深入提示事故的潜在原因。

A.定性分析

B.故障树

C.定量分析

D.预先分析方法

10、在对火灾进行事故树分析时,如果分析结果的最小割集数较多,表明__。

A.系统的安全性较好

B.发生火灾的最小割集数一定大于最小径集数

C.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较高

D.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较小

11、__是确立和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

A.执法必严

B.有法可依

C.有法必依

D.违法必究

12、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管理一般包括:识别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过程、评估培训效果和归档保存培训记录等环节。下列关于安全生产培训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__。

A.识别培训需求就是分析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

B.制定培训计划就是制定培训大纲

C.培训效果的评估方法之一是跟踪员工现场应用能力

D.培训记录应上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归档保存

13、某建筑公司到定点经营单位购买具有“三证”和“一标志”的安全防护用品。这些物品须经__验收,并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后,方可使用。

A.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B.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C.产品生产厂家质检部门

D.有检验资质的中介机构

14、信息网络建成之后,__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针对一、二级危险源的情况和监察信息进行了解,有重点地进行现场监察。

A.省级

B.县级

C.市级 D.国家级

15、在某种合同要求的情况下,由与用人单位(受审核方)有某种利益关系的相关方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实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是()。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内部审核

D.外部审核

16、某种毒物的最高容许浓度

A.Ⅰ

B.Ⅱ

C.Ⅲ

D.Ⅳ

17、对于重大危险源,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综合性的__,确保重大危险源与居民区和其他工作场所、机场、水库等公共设施安全隔离。

A.应急措施方案

B.风险评估制度

C.土地使用政策

D.监督管理方案

18、船员航海知识浅薄,技术素质低劣以及诲上经验不足,均是导致海损事故发生的因素。对多起海事原因的分析表明,约有__以上的海事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说明船员条件是水运安全的直接重要因素。

A.1/3 B.2/3 C.1/4 D.3/4

19、职业安全健康__的目的是制定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计划,确保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实现。

A.目标

B.管理方案

C.运行控制

D.应急预案

20、按燃料性质,火灾又可分为A类、B类、C类和D类火灾,其中D类火灾为__。

A.固体物质火灾

B.金属

C.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D.气体火灾

21、__不属于事件树分析步骤。

A.判定安全功能

B.发展事件树和简化事件树

C.职工技能培训

D.确定初始事件

22、压药与造粒工房要做到定机定员,药物升温不得超过__,机械造粒时应有防爆墙隔离和连锁装置等。A.10℃

B.20℃

C.30℃

D.40℃

23、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__是企业取得市场主体资质法定凭证,是企业作为法人以自己的资产、行为和名义独立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的标志。

A.采矿许可证

B.安全生产许可证

C.煤炭生产许可证

D.营业执照

24、()的目的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最高管理者依据确定的时间间隔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A.初始评审

B.内部审核

C.管理评审

D.外部审核

25、道路__半径太小时,易造成驾驶员视野变小,视距变短,从而影响驾驶员的观察和判断,易发生事故。

A.交叉曲线

B.平行曲线

C.平曲线

D.竖曲线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火灾逃生时的正确做法是__。

A.进入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位置,一旦火灾发生,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报警;延缓报警是很危险的

B.低楼层发生火灾后,上层的人应往下跑,以便及时得到救援

C.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

D.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E.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逃生失败

2、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特点包括__。

A.加强执法监督,由国家对煤矿安全实行监察

B.实行政企分开,按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改革现行煤矿安全监察体制

C.把安全管理和安全监察分开,实行垂直管理

D.加强“预防为主”的监察原则

E.强化有效安全管理

3、劳动防护用品以预防伤亡事故为目的分类的有__。

A.防坠落用品

B.防噪声用品

C.防冲击用品 D.防水用品

E.防放射性用品

4、下列站房,属于机械生产动力站房的是__。

A.污水处理站、通讯总站

B.计算中心、消防泵站

C.制氧站、煤气站

D.消防泵站、通讯总站

E.变配电站、锅炉房、空压站

5、目前,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方面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其中,法律层次的包括__。

A.《安全生产法》

B.《劳动法》

C.《产品质量法》

D.《商品检验法》

E.《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6、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__而引起的疾病。

A.粉尘

B.有毒物质

C.放射性物质

D.有害物质

E.传染源

7、下列选项不适用于《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有__事故。

A.甲醇泄漏

B.环境污染

C.国防科研生产

D.核设施

E.煤气泄漏

8、起重机进行起重作业过程中,不得进行的操作是__。

A.歪拉斜吊

B.汽车起重机带载行驶

C.物件上站人起吊

D.吊载移动时,打铃警示

E.起重物下有人

9、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的事项有__。

A.婚姻家庭关系

B.保障劳动安全

C.防止职业危害

D.应急预案和处置

E.依法办理工伤保险

10、矿山设计的__具体项目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

A.供电系统

B.通风系统 C.运输系统

D.保障系统

E.排水系统

11、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__,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A.制定职业技能标准

B.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C.综合管理

D.分类管理

E.实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2、超限运输车辆是指在公路上行驶的,有下列__等情形之一的运输车辆。

A.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4m以上

B.车货总长16m以上

C.车货总宽度2.5m以上

D.单车车货总质量30000kg以上

E.集装箱半挂列车车货总质量46000kg以上

13、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告知从业人员的事项包括__。

A.生产经营计划

B.作业场所危险因素

C.环境保护政策

D.事故应急措施

E.安全防范措施

14、以下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所应当具备的条件的是__。

A.有依法取得的采矿许可证

B.矿井生产系统符合国家规定的煤矿安全规程

C.矿长经依法培训合格,取得矿长资格证书

D.特种作业人员经依法培训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E.煤矿年生产能力不能低于3万t

15、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分为__等危险、有害因素。

A.物理性

B.化学性

C.生物性

D.行为性

E.地质性

16、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__。

A.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B.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C.进行危险分析

D.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E.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了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17、策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__等。

A.本地区以往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

B.周边重大危险可能带来的影响 C.功能区布置及相互影响情况

D.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E.安全检查人员的组成18、《关于报告船舶重大事故隐患的通知》将船舶重人事故隐患分为__。

A.严重违章

B.操作人员过失

C.恶劣天气

D.机电设备故障

E.其他因素

19、地方各级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防范特大事故的职责有__。

A.应依照有关规定采取行政措施对本地区实施安全监督管理

B.发生特大安全事故后迅速妥善处理

C.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必须确保学生的安全

D.制定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E.拒绝冒险作业

20、《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工伤职工有下列__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A.下岗人员

B.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C.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D.拒绝治疗的

E.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21、《刑法》的任务__。

A.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做斗争

B.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C.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D.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E.保护公民的一切自由

22、具有燃烧爆炸性质的危险物质可分为7大类,下面正确的有__。

A.化学性物质

B.气体燃烧性物质

C.固体燃烧性物质

D.自燃物质

E.氧化性物质

2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病人依法享有__的权利。

A.工伤社会保险

B.提出赔偿要求

C.提出变动工作

D.提起诉讼

E.提出仲裁

2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调查组除要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外,还应__。

A.认定事故的性质

B.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C.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D.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E.执行事故责任追究

25、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是,应急救援行动必须做到__。

A.预见

B.迅速

C.准确

D.有效

无缝钢管冷拔生产专利技术综述 篇7

无缝钢管是常见的冶金金属制品, 冷拔无缝钢管是采用液压高精度冷拔机在拉拔力的作用下通过一定形状、尺寸的模具, 使经过预处理后的热轧钢管发生加工硬化, 从而产生塑性变成而形成的, 其可以得到其他生产方法难以得到的小直径薄壁管材。冷拔后的无缝管材可以满足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石油、汽车、航空以及化工工业等部门提出的越来越高的技术性要求, 因此, 冷拔无缝钢管也是生产精密薄壁管材的重要方式之一。

2 无缝钢管冷拔技术专利总体分析

热轧无缝钢管生产方式的发明和工艺的逐步完善, 促进了冷拔无缝钢管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出现用链式拔机生产炉焊管至今, 用冷拔的方法生产无缝钢管已有一两百年的历史。

本文对无缝钢管冷拔加工技术领域进行了定量的分析, 包括对国内外专利申请量、专利申请人区域分布等方面的分析, 大体概括了国内外在无缝钢管冷拔加工技术领域的发展, 以便通过国外在该技术领域的发展情况, 进一步改善我国在该技术领域中的生产。

本文主要在CNABS、VEN数据库中针对分类号B21C1/22、B21C1/24、B21C1/26、B21C1/16下的关于无缝钢管冷拔方向的专利进行了检索, 结合分类号和相应关键词, 基于所得数据对该技术领域进行总体统计。

2.1 中国专利申请分析

图1显示了历年无缝钢管冷拔加工技术领域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从图1中可以看出, 无缝钢管冷拔加工技术领域的中国专利申请大体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缓慢发展期 (1985-2000年) 、快速发展期 (2001-2010年) 和迅猛发展期 (2011-2014年) 。第1阶段 (1985-2000年) 处于技术萌芽阶段, 专利申请件数相对较少, 相关技术发展缓慢;第2阶段 (2001-2010年) 专利处于技术成长期, 产业技术有所突破, 专利的申请量开始上升;到了第3阶段 (2011-2014年) , 专利申请发展迅速, 这一期间专利申请量达到172件, 占专利申请总量的61%, 表明在这期间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迅速, 且这一期间还可能存在某些专利申请尚未公开, 实际数量会更多。由此可见, 我国在无缝钢管冷拔加工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在不断成熟和成长。

2.2 全球专利申请分析

图2显示的是无缝钢管冷拔加工技术领域主要国家的专利申请量, 从图2中可以看出, 阿根廷在该领域的申请量排在了第一位, 远远多于其他国家, 其中阿根廷的特纳瑞斯是无缝钢管的巨头企业, 可见阿根廷在该领域的发展较为迅速, 对该产业的重视程度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专利申请量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国, 其中天津钢管、包钢、衡阳华菱钢管和宝钢等是主要生产企业, 由此可见, 中国无缝钢管生产虽然与别国还存在一定差距, 但在全球也占有一席之地;专利申请量排在后面的国家依次是俄罗斯、法国、美国和日本;由此可知, 后续如遇到冷拔无缝钢管方面的专利, 可以优先考虑上述几个国家的文献。

2.3 无缝钢管冷拔生产技术及发展趋势

在当前能源密集型的世界, 作为石油天然气行业的重要支撑, 全球无缝钢管生产和需求一直保持增长。比较常见和常用的冷拔方法主要包括长顶头拔制法[1]、短顶头拔制法、无芯棒拔制法[2]以及扩拔法[3]等, 而冷拔机按照床身结构方式, 大致可分为三座分离式、框架式两种, 按照传动方式, 可分为链式、液压传动式、齿条式、丝杆式等各种类型的拔机。

不同的拔制方法和和拔机具有其相应的特点, 而在提高管材的生产率以及质量方面, 除了合理的编排钢管的拔制工艺外, 充分利用金属的塑性, 在拔机能力、管材强度和润滑条件等方面做技术性的改进也是很有必要。例如, 拔机向快速、多线和自动化、智能化方面发展的趋势增大;采用喷丸法代替酸洗法清理钢管表面的氧化皮, 不仅可降低金属的消耗, 又有利于保护环境, 保证了钢管产品的质量;润滑工艺中, 一般碳钢钢管可采用氧化膜润滑层润滑, 不锈钢钢管的草酸盐涂层润滑, 其润滑效果好等;再者, 保护气体和真空热处理也是高表面质量要求管材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此外, 无损检验和追踪器[4使冷拔无缝钢管精度、质量得到提高, 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带涂层超硬顶头以及使用该带涂层超硬顶头的冷拔方法.CN101909775A[P].2010, 12 (08) .

[2]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00Cr22Ni5Mo3N高氮钢无缝钢管的制管工艺方法.CN1676272A[P].2005, 10 (05) .

[3]天津润德中天钢管有限公司.惰性气体用冷拔气瓶管得制造方法.CN101890442A[P].2010, 11 (24) .

钢管生产线自动控制传输系统研究 篇8

关键词:传输系统;自动控制;钢管企业;钢管生产线;抗干扰措施

中图分类号:TP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3-0058-02

一、钢管传输系统分析与要求

(一)生产线工艺流程概述

所有装置的电气规划,从开展规划的过程中一定特别清楚、掌握设备的工艺标准。本文主要从直缝埋弧焊管生产的传输装置进行研究的。因此,不但应有效达到直缝钢管生产线的不同功能标准,同时应当从这个前提下控制费用、维持系统科学运转,另外还应关注公司产品的研制方针,高效实用、安全性高。

首先,进行钢板等原材料的挑选。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对原料进行筛选或者抽检,对符合条件的钢板进行标记,或者将合格批次的钢板进行整体标记。

其次,使用厂内运输工具或者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将原材料运入生产场地的库房。

最后,利用磁力吊车或者其他相应手段按照实际生产关系进行定量的原料投放。

从制造起步阶段,借助半门式真空吊把钢板连续传送至钢板载入设备的传输辊中,对钢管进行排序。从接下来的工位中,利用超声波对钢板进行检测。通过手工焊接的方式把引熄弧板固定于钢板的四个角中。引熄弧板从钢管预焊机、内焊、外悍的开始还有结束过程内进行采纳。引熄弧板经由铣边机、预弯机还有成型机,推动引熄弧板自身的几何形状同钢管的几何形状保持一致。通过这种方式,起弧还有息弧的几何形状还有冶金状态可以彼此相符,所以,从钢管的顶端可以产生科学的焊接方法,通过此种方式可以产生低缺陷及高水平的焊缝。

(二)传输系统操作台设置

首先,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对不同分区进行参赛范围设定。并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操作台面的设置与建立。利用不同的电气化原件对分区内的工作原件进行电流断、开的控制。并利用无线系统或者有线链接装置对各个分区的操作台进行总控链接。要求总控链接可以独立对不同分区的操作台进行操作,并保障分区操作太的操作需要在总台的授权下进行工作。

其次,建立不同位点的工位操作台,工位操作台需要受控于分区控制台,并且根据分区控制台的命令对不同位点的工位传输设备进行指令的下达。各个部分的传输设备根据命令进行相应的操作。并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反馈以及在发现异常的情况下优先停机,及时报警。

第三,主操作台设置1个触摸屏,用于本区域所有变频器参数设定和所有传感器故障检测。此外,在生产数据出现异常,比如:钢管的温度异常,钢管物流的堵塞,钢管质量严重异常等问题出现的情况下,主动在主操作台备案记录供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查询。在数据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比如:钢管温度过高,定型异常等。主操作台需要预先停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报警,供工作人员及时排除隐患。

二、传输系统控制方案

自动控制系统为集散式控制系统,在设计方面能够细化成四个大区。所有的大区通过主站还有不同分站营造,电气、机械配置还有软硬件规划大体一致,接下来通过第一大区进行分析,阐释系统营造的

途径。

主站通过西门子S7-300的CP317-2DP和SIMATIC精简面板营造,主要工作为全天候咨询、通讯交流、参数安排、故障记录。主站利用DP线同不同从站建立紧密联系。按照实际作用大小从站通过一类分站ET200S IM151-7、二类分站CP315-2DP还有各自辅助电路组建,从站按照检测单元还有操作元件对信号产生反应,借助PLC程序运算之后,借助执行机构产生一定的反应。一二类分站通过DP线建立关系,各自的分站在检测元件、操作元件、执行元件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检测元件涵盖了电感式传感器、光电开关、接点元件还有旋转编码器,主要工作为对钢管还有钢铁遮光片产生反应;操作元件关键为不同的操作键;执行元件利用DP线同所有分站建立关系,涵盖了MM440和6SE70变频器,利用变频器调整执行电机的电流还有电压、加减速时间等,实现管理各个速度及功率的

计划。

SIMATIC精简面板的触摸屏关键工作在于全天候咨询电气系统工作情况,关键为监督检测元件保持于运行状态亦或保持于故障状态,检测元件涵盖了电感式传感器、光电开关、接点元件还有旋转编码器及全部的操作元件(按钮、转换开关),给实际调试还有问题解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抗干扰措施

抗干扰措施可归纳为抑制、隔离、消除几个

方面。

(一)抑制干扰就是对干扰源进行限制

选用符合IEC61800-3标准的设备,符合该标准的设备可确保没有过量的电磁辐射传播到邻近的低压网络;选用滤波器,对非线性负载电流波形滤除基波,将剩余部分进行反相,通过控制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逆变,再输入电源;选用抗干扰净化电力稳压器,利用能量分配稳压技术,对噪声、尖峰电压吸收抑制;采用浪涌保护器或电阻、电容、电感等组成的滤波电路。合理处理电源,抑制电网引入的干扰。安装隔离变压器,减少设备与地之间的干扰,选择具有内置滤波器的变频器,吸收尖峰电压,还可防止设备本身的干扰传导给电源。

(二)隔离干扰即为在干扰源开展屏蔽,降低干扰源造成的消极作用

用金属箱、板进行隔离,比如把变频器设置与金属箱内,同时和控制柜独立安装;还有能够被影响的电路板,比如信号转换卡设置与屏蔽箱内,同时借助屏蔽电缆、屏蔽线,来降低祸合;保持控制柜同动力装置保持足够的距离。借助科学的路线规划,将动力电缆同控制电缆独立设置,彼此保持300mm的距离,从交叉点进行相应的处理;脉冲线及电平线保持独立;输入线同输出线保持独立;交流输出线及直流输出线具备独立电缆,输出线同干扰源保持足够距离;把PLC的I/O 线同干扰源保持足够距离;从公共线槽中依次绑好交流线及直流线。在全部的DP通讯线通过固定线槽进行规划。实际研究显示,分开走线在系统的安全角度来讲非常关键,不然装置可能出现故障。动力线、控制线还有PLC的电源线还有I/O线独立规划,隔离变压器还有PLC和I/0彼此借助双绞线建立联系。全部的变频器到电动机之间电缆采纳特殊的变频器屏蔽电缆,全部变频器安装滤波器、电抗器,控制电缆普遍采纳双绞线,输入信号线普遍采纳金属屏蔽线。PLC借助继电器进行隔离,首先能够避免开关从通、断过程中出现抖动的影响,另外能够杜绝内部电路信号及底线同外部建立联系,发挥突出的隔离

功能。

(三)消除干扰就是不让干扰起作用

消除干扰的最佳方法是接地,大地是个大电容,把干扰引入大地,就可以避免大部分干扰。接地其实即为等电位,导体两侧等电位则不具备电位差,则无法通过电位差出现电流、磁场,同时无法出现耦合情况。将屏蔽层接地,假如出现漏电情况,能够把电顺利导入地下,保护使用者。优秀的接地为提高系统安全性的关键基础,能够杜绝触电情况出现。

参考文献

[1] 潘峰、刘红兵.西门子 PLC 控制技术实践[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 陈伯时,陈敏逊.交流调速系统[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 ecula G.Lee P. Safe kernel extensions without run-time checking[A].In: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Symposium on Operating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Usenix, 1996.

[4] ambert P.Modeling of non-linear growth curves on series of correlated count data measured at unequally spaced times a full likelihood based approach.Biometrics.1996.

(责任编辑:赵秀娟)

上一篇:学行为规范 做文明学生下一篇:实习生返校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