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管理模式

2024-10-12

无缝管理模式(共12篇)

无缝管理模式 篇1

精益煤矿“无缝”管理模式的构建是以煤矿正在实施的各项管理活动为基础, 提炼其科学内涵, 把各项活动加以整合创新, 运用精益化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 把“以人为本”与“企业文化建构”有机结合起来, “精益化管理”与效益、成本、安全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使企业各部门或各作业场地的管理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设计出精益思想的“无缝”管理模式, 以此实施煤矿企业各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 构建现代化矿井精益管理模式。

1 管理流程无缝化

1.1“无缝化”管理模式的定位

管理流程的“无缝化”是对现有流程的改进, 使煤矿各职能部门统筹协作统一, 组织界面与生产环节相协调。针对我国煤矿目前的管理现状, 如果要构建“无缝化”管理流程, 要对“无缝化”管理模式进行科学定位。煤矿“无缝化”管理模式是对煤炭管理系统中的流动要素、生产要素、机制要素等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连接, 管理系统各要素之间、部门之间成为无缝连接的载体的过程。

精益思想的“无缝对接”是其终极目标。既是建立于高效、可激励和约束的管理控制体系, 又是建立于以执行力和自主管理为基础之上的管理模式。通过组织界面的无缝化、生产流程的无缝化和职能部门沟通的无缝化, 最终构建煤矿无缝管理模式并形成特色。

1.2“无缝”管理流程的总体设计

这一设计描述了煤矿的业务模式, 构建了煤矿生产价值链基本模型并在价值链的基础上描述了煤矿管理组织的结构愿景, 同时对煤矿管理中的业务流程进行改进, 以实现各职能部门的协调一致, 达到“无缝对接”的管理目标。

A.煤矿一级流程框架。由于煤矿行业的特殊性, 在其生产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增值模型。煤炭行业在以煤炭为主业的基础上开展多元化经营, 提高产品附加值, 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现代煤矿在生产中的重要举措, 可借助最佳实践与流程管理理论。

B.煤矿二级流程框架。“无缝化”管理流程框架的设计是在精益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 而针对特定煤矿二级流程的细化管理, 则是依托煤矿的业务模式与职能内容而实行的。实现职能部门之间与工作界面之间的“无缝对接”, 首先要统一认识, 加强各部门与员工间的认识和了解。以流程为导向而非任务为导向, 明确责任, 防止职能部门之间的交叉领导, 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做到政令畅通, 减少管理层级, 组织机构扁平化, 加快信息传递。

2 运作机制无缝化

2.1 以“内部市场化”为手段, 促进运作机制无缝化

煤矿企业在管理运作过程中涉及众多利益相关方, 受到的制约因素也多于其他企业。精益化管理思想在煤矿企业嫁接的成功与否则取决于煤矿企业管理运作模式和各职能管理部门的执行情况。煤矿要以管理流程为主线, 建立职能部门间的“无缝对接”机制, 实现企业管理运作机制的无缝化。

树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现代煤矿企业管理理念, 不但要在企业外部以市场为主导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还应在企业内部运用市场化机制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 降低管理成本。为使精细化管理的运作落到实处, 将精细化管理与职工收入分配紧密结合。运用市场化运作机制, 以市场现行价格为依据, 制定内部核算价格, 让煤矿企业全体职工直接感受到市场的冲击和压力, 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煤矿企业要根据市场化考核体系对职工精细化管理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保证精细化的落实。既对工作结果进行考核, 同时通过精细化管理对工作过程进行精细控制, 只有无缝对接, 才能保障管理机制的有效运作。

2.2 结合组织管理体系, 实施业务流程“无缝化”运作

构建“无缝化”管理运作机制, 以内部市场化为手段, 保障安全生产, 实现生产任务, 控制成本费用, 在人员、材料、设备等生产要素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协调统一, 从员工培训、资产运作、设备管理到采购管理及成本管理等方面建立严格的市场化机制。通过源头控制、安全体系、内部市场化以及对员工的培训激励等优化组织运作模式, 实现流程顺畅、组织高效的管理目标。

流程顺畅是指运用流程管理的方法, 按流程增值性的要求, 理清业务关系, 整合业务职能, 清晰业务边界, 抓住业务流程的关键控制点, 实现高效管理的目的。组织高效是组织设置要服从流程无缝化设计的要求, 体现组织设置以效益为中心, 采用组织扁平化与合理专业化等模式, 合理组织设置, 增强职能部门的协同性, 提高组织效率。通过运作管理与业务流程的无缝化结合, 对人员岗位分析后进行初步的定编定岗, 完善以岗位绩效管理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体系,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3 制度层面的无缝化

规范组织制度, 实行科学化、人本化、规范化管理, 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 规范员工工作行为, 是煤矿精益管理高效稳定运行的有效保障。要树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现代煤矿企业管理理念, 不但要在企业外部以市场为主导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还要在企业内部运用市场化机制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 降低管理成本。

“无缝化”组织制度的构建主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来实现, 而制度规范化与否, 组织运作是否有效顺畅则取决于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机制是否得当。因此, 无缝沟通是组织制度“无缝化”建设的关键。在企业内部, 由于整个组织运行系统分阶段进行, 而各阶段组织运作的效果则是由精益改进团队按精益管理系统内容界定细化项目、内容、要求, 划清部门职责和任务, 明确时间进度来分步实施的。规范组织制度, 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职能人员以及矿属员工进行考核、奖惩, 积极推进内部市场化建设, 建立精细化管理的激励机制。

4 煤矿无缝化管理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4.1 建立煤矿企业精益管理框架

A.精益管理系统提出并融入了精益管理原则。分述生产、安全、成本、质量、信息、设备等几方面的精益管理模式, 提出企业战略、文化、基础管理、执行力等四个方面的配套措施, 并把各个方面有机整合于“精益管理系统”之中。同时, “精益管理系统”是一个紧密的整体, 它的各子系统虽有主要、次要、实施顺序之分, 但各子系统之间是相互协调、互为条件、缺一不可的。

B.精益管理系统是基于管理层面的系统性研究。它关注企业各层面的运作方式, 把煤矿不同单位的生产运作统一到一个大的系统运转之中, 从而将每个员工的具体工作成果贡献于企业的整体目标上。这样, 企业在精益文化的基础上组建精英团队, 依托煤矿自身的经营特质和精益管理模式达到有效管理、增产提效、安全生产, 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2 创建煤矿特有的精益改进机制

通过“精益管理系统”的实施和结合煤矿实际操作层面的改进, 建立一整套严密且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形成煤矿特有的精益改进机制。一是实施方式的创新;二是检查工作的创新;三是业绩测评的创新;四是员工激励的创新。

摘要:精益煤矿“无缝”管理模式的构建是运用精益化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 设计出精益思想的无缝管理模式, 实施煤矿企业各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 以此构建现代化矿井精益管理模式。主要研究管理流程无缝化、运作机制无缝化、制度层面无缝化和煤矿无缝化管理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等问题。

关键词:精益煤矿,无缝管理,管理模式,精益管理,创建探讨

参考文献

[1]赵鹏飞, 安景文.煤炭企业全面岗位精益化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2]宋录生.煤炭企业信息化精细管理模式[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8.

[3]涂兴子.煤矿精细管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6.

无缝管理模式 篇2

学校安全工作之重,重于泰山。做好安全工作,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一件“积德行善”的大好事。为此,我们进行学校安全工作流程化管理的实践探索,按照“一岗双 责”的原则,全员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实行严密的流程化管理,落实学校各项安全制度和各岗位安全职责,构筑了无缝衔接的学校安全工作网络。

一、营造安全教育大环境,增强安全意识 1.安全教育时时讲

安全重在预防。在“关爱生命,无险防险,升级防范,常备不懈”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在全市中小学和幼儿 园推行“1530”安全教育法,即“每天放学前一分钟、周 末放学前五分钟、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对学生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各学校和幼儿园结合自身特点、季节特点和安全事故发生规律,制定安全教育流程,把预防工作放在首位,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并把讲授内容记录在班级的“1530”安全教育记录簿中。

2.安全教育人人讲

为了让干部教师“会讲”我们把安全培训列入全年干训、师训和校本培训计划,在校长、骨干教师、班主任、新教师的培训中,都专门设置了安全教育方面的内容。我们还给全市所有班主任下发了《市民防灾应急手册》,普及安全常识。我们规定:市、县(区)两级安全教育干部每学期为基层授课不少于两次;学校校长每学期给全体教职工做一次校园安全形势报告,分管校长给全体教职工做一次安全讲座,学校安全教育干部开展班主 任安全培训不少于两次;每年定期对安全教育干部进行业务培训,促进安保人员专业化。

3.安全教育结合主题讲

学校利用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月、“防灾减灾日”、“消防日”,以及国旗下讲话、主题团队会、社会实践等各种契机,通过举办法制报告会、防震示范校评比、开办消防知识讲座、组织收听收看应急管理知识讲座、发放安全教育相关书籍和光盘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形象直 观地对学生进行防汛、防雷、防溺水、防火、防震、防盗、防触电、防煤气中毒和交通安全等知识教育,使安全教育更加生动、丰富、全面。

2009年初,针对师生心理问题日益成为安全隐患的 现状,我们确立了“加强学生心理监护机制建设,促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的研究”的课题,全市11个区县的89所学 校、827名教师参加研究。目前,各校普遍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

4.安全教育进课堂

我们要求学校让安全教育进入课堂,做到五个“落实”列入教学计划,每两周一课时,做到课程落实;统一免费给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放安全教育教材,做到教材落实;开展安全教育课题研究、优质课评选,做到教学科研手段落实;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做到课堂渗透的落实;抓好安全课程开设情况检查,组织师生安全知识考核,做到效果落实。安全教育课开设情况已列入规范化学校达标验收的必查内容之一。

5.安全教育主动讲

我们每年召开新闻媒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见面会,积极参与广播电台“政务热线”、“12345”市民热线答复,进行校园安全工作情况通报、安全预警;在教育电视台开辟“中小学安全教育”专栏,组织“安全伴我行”演讲比赛,对学生、家长和社会大众开展安全教育宣 传活动,普及安全知识;落实校园“三有一开展”工作:

学校有固定的安全教育宣传栏,关键部位有警示语,有疏散逃生示意图,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这些行动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有效增强了各界人士的安全预防意识。

6.安全预案常演练

我们加强安全预案的应急演练,积极开展安全避险和自救演练,学校和幼儿园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安全演练,在演练中做到有专业指导、有演练预案、有过程检查、有事后总结、有信息反馈。演练覆盖全体师生,保证演练质量和水平。

推行流程化管理,让人人都成为安全负责人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提出了“零事故”的工作目标和“零责任”的工作要求。“零事故”是指通过严密的工作,尽量减少直至不发生安全事故;“零责任”指通过教职工的尽职尽责,实现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零责任”

1.狠抓安全制度建设,全面推行“痕迹化管理”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们在安全管理方面全面推行

“瘾迹化管理”,制定了学校安全档案管理制度,要求学校对开展的工作留有文书和电子档案。如电子机械工程学校关于饮食安全的工作制度就有25条。这些“有迹可循”的制度不仅告诉师生们应该干什么,还告诉大家怎么办。2.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制度

在已往的工作中,因为责任不明确,所以安全工作说了眼没说一样。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全面落实学校教职工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制度,学校所有教职工根据工作特点,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这样一来,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

3.严格管理流程,实现全过程负责

我们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学校幼儿园实施安全工作流程化管理的意见》,推出了科学、规范、严密的流程化管理措施。它要求学校职能部门、教师及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按照每天工作的时间顺序和流程要求,完成工作所涉及的安全检查和安全防范工作,及时消除隐患,保障学校安全。如第十一中学落实流程化管理,学校安全工作有总的流程,具体工作有具体的流程,每天工作有每天的流程,做到学生在校的每一个时刻和每一个环节的安全工作都有检查发现、信息反馈、整改落实、事后监督和总结验收,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调动责任相关人的积极性,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为调动教职工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中小学普遍建立了流程化管理的奖惩激励机制,每年年底对安全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教职工的职称评聘、评优评先挂钩。如市中区胜利大街小学在管理 中实施“四负责”原则:谁的学生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留学生谁负责。过去出了事,教职工都是往外推,现在谁都不敢掉以轻心,主动承担起了安全责任。

为了督促学校把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市教育局每年根据季节特点定期开展消防、防汛、食品安全、建筑施、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技防”设施、安全档案等专项检查。另外,市、县(区)教育局安全科室开展学校安全工作经常性督导检查,每周督察所属学校、幼儿园不少于两所,并撰写工作简报,对存在的问题加大复查督办的力度。

三、借助公安等专业力量,建立校园安全“防护网” 1.建立“三防”校园安防体系

做好校园安全工作,不仅要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和严密的工作流程,还需要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如何建设安保体系呢?首先需要出台相关的标准。市教育局和市公安局一道,建立起了相关的安保标准。

(1)“人防”发展专业安保力量 在“人防”建设方面,学校建立了由校长负责、家长委员会代表参加的校内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并设立保卫机构,根据学校规模和实际需求,配备专职安全保卫人员。保安工资由市、县(区)财政支付。我们规定:规模在500人以内的学校,至少配备两名安全保卫人员;规模在500人至1000人的学校,至少配备三名安全保卫人员;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学校,按照不低于新增加学生数的2%。增配安全保卫人员。

我们还与市公安局一起,加强了学校保安的上岗培训,对涉及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岗位技能等进行专业培训,做到保安全员持证上岗;学校对保安进行日常培训,提高保安的实战能力。现在,学校和幼儿园普遍设立了校园警务室、治安岗亭,专职保安人员和法制副校长也全部配备到位。

(2)“物防”配置专业安全设施

在“物防”建设方面,全市各学校和幼儿园普遍配 齐校园安保器械,购置了钢叉、电警棍、橡胶警棍、木棍等器材,部分学校还购买了防割手套、防割服、对讲机、催泪瓦斯、勾脚叉,安装了巡更机等设备,特殊教育中心还为残疾学生专门配备了宿舍紧急叫醒、呼叫系统和消防专用防盗网。

(3)“技防”引进最新的安防技术

在“技防”建设方面,我们与市公安局联合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报警监控联网系统建设标准》,实施“技防设施建设达标工程”,各学校和幼儿园普遍安装了校园监控摄像头、红外线报警器、一键报警、周界 报警装置,对重点部位、重点房舍进行重点监控,并逐步实现与当地公安机关的视频监控联网。一旦出现险情,派出所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快速出警。

2.建立有效的财政投入和综合治理机制

为支持学校建立安全体系,市、县(区)加大了财政 投入力度。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作为直属学校的安全 专项资金,拿出近400万元为全市70万名中小学生投保校方责任险,以提高学校防范风险和有效化解风险的能力。

我们还形成了市综治部门牵头,教育、公安、司法、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文化、卫生、工商行政管理、新闻出版、气象、地震、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上下联动机制,形成了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学校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大格局,确保校园安全。3.整合家庭和社会资源,形成学生安全工作合力学校主动联系家长、社会,形成学生安全工作合力

无缝管理模式 篇3

【关键词】无缝护理;留观患者;身心恢复;SAS;SDS

无缝护理模式是临床上极富人性化的一类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具有全面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可在极大程度上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对院方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1]。在此次调查中,我科以无缝护理模式对急诊留观患者进行护理,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00例急诊留观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为35~69岁,平均年龄为(50.1±3.5)岁;对照组患者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为37~65岁,平均年龄为(49.2±2.7)岁。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先进行相应的治疗处理。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以无缝隙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情况如下:①无缝隙小组成立。我科设立专业的无缝隙护理小组。在对患者进行急救过程中,由小组带领人对组内各成员的工作任务进行划分,每位成员按规定要求完成自身所安排到的任务。在日常工作中,我科对无缝隙小组成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急救知识、专业急救技巧、日常临床护理、护患沟通技巧等,使得护理小组具有专业性及规模性。②全天候值班模式。对于部分严重急症患者,需安排医护人员进行全天候的观察服务。我科对无缝隙小组的排班模式进行调整,包括白班9:30~18:00、晚班18:00~2:00、夜班2:00~9:30。被安排到的值班人员,需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遵守正常的工作制度,对于较忙的阶段,我科适当增加辅助人手,给予值班人员一定的帮助。同时,我科还对无缝隙护理小组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考核,保障以最佳护理状态对患者进行护理。③护理要求无缝隙化。对于不同疾病的患者,应以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我科将无缝隙护理人员进行分类,安排专业人员到每个科室进行护理,使得护理模式具有针对性[2]。每位护理人员安排相关的培训,使得在护理工程中的培训具有专业性。

1.3 诊断标准 以SAS、SDS评分作为患者的诊断标准,具体划分情况如下:①显效:SAS、SDS评分均小于50分;②有效:SAS、SDS评分均小于60分;③无效:SAS、SDS评分均在60分以上。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身体恢复情况比较 进行相应的治疗与护理后,两组患者身体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留观时间为(2.5±0.5)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留观时间为(5.0±1.3)d;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理状态比较 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无缝护理模式是临床上以全面性、合理性为一体的优质护理模式。该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在院生活、疾病治疗、治疗后护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涉及,可有效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使得患者的满意程度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无缝隙护理模式还可使得患者的恢复进程加快,缓解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压力,使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增高[3-4]。本研究证实,无缝护理模式可促进急诊留观患者的恢复,对患者心理状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总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急诊留观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该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徐琼英.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14-15.

[2]裴华.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急诊内科患者身心恢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9):90-91.

[3]王辉,吴爵.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919-1921.

无缝管理糖尿病,医院社区一体化 篇4

大医院有医疗设备先进、医师临床经验丰富与诊治技术高超的优势, 应该治疗疑难重症或社区无条件诊治的病人, 同时又肩负着培养社区医生的责任, 教会他们能看慢性病的技能。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有接近居民、服务方便、成本低廉的优势, 在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方面应该做好“守门人”。因此慢性病的管理扎根社区, 管理好病人已成为社区医师的重要职责。社区医师对无法解决的诊治难题及危重病人, 应及时向大医院转诊, 在经过大医院专家的诊治后, 尤其是制定有效的诊疗方案再回到社区, 继续得到社区医生处治与管理。这种“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是防治糖尿病较为有效、经济、方便的模式, 特点是三级医院与基层医院的无缝衔接, 有利于提高基层的慢病防治效能, 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

2007年3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与上海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在国内创建了糖尿病一体化的无缝化管理模式。曹杨社区派出医生、护士骨干到市六医院的糖尿病诊治中心接受糖尿病防治技能专门训练3个月, 回到社区为1000余例糖尿病病人建立了档案, 进行了规范管理, 仅一年, 病人的血糖标率从8.9%提升到31.7%;慢性并发症检查率从9.9%上升到42.6%;糖尿病知晓率从60%提升到90%, 社区医师生的水平提高了, 再加上有三级医院的专家做“靠山”, 百姓也就相信社区医生了。

无缝管理模式 篇5

为进一步加强校企无缝对接,创新软件人才培养模式,5月8日上午,我系在综合楼五楼会议室召开校企合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院领导苏文锦书记,福建电子信息教育中心杨国德科长、17家大中型企业的企事业嘉宾、系部的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专业骨干教师出席了此次会议。大会由我系副主任刘建萍主持。

院领导苏文锦书记代表学院首先致辞。他对各位企事业单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苏书记指出:校企合作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和必要途径,此次大会旨在为校企双方搭建一个互利互惠的合作平台。近年来,我院在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训基地和专业建设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希望今后双方继续加强合作,实现双赢。

随后,系主任李宏达做了主题发言,他介绍了我系在往年校企合作中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同时针对学生顶岗实习、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组织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建议,希望我系以深化校企合作为契机,缩短理论与实际间的距离,优化资源配置和学校的专业设置,把产学结合的道路越走越宽。

福建电子信息教育中心杨国德科长对本次校企合作委员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同时带领大家进一步学习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软件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意见》,分析了当前我省软件产业人才紧缺的现状,提出了要依托高校和企业,进一步加强软件产业人才培养,实现软件人才培养与市场要求的“零距离”的愿望。

随后,企事业嘉宾和专业骨干教师分成五个专业组方向开展讨论,会议结束后,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软件工程系校企合作委员会第三次大会顺利落下帷幕。

以活动促交流 密切校企合作——软件工程系第二届“神州数码杯”篮球赛开赛

2010年3月9日下午,由神州数码有限公司冠名赞助,软件工程系主办的第二届“神州数码杯”篮球赛在龙腰篮校区球场上火热开赛,虽然气温较低,但同学们热情的气氛沸腾了整个赛场,感染着活动现场每个人。

此次比赛全系共有16个班级参赛,采用淘汰赛和交叉赛相结合产生前三名。首轮比赛由神州数码班与数据库0811班拉开序幕, 随着裁判员一声清脆的哨声响起,参赛队员都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奋力拼博。场上的比赛精彩激烈,选手们生龙活虎,拼抢积极,场外同学们一边观看着比赛,一边不时的为本班队员打气。喝彩,呐喊声此起彼伏,场内、场外融为一体。

此次软件系“神州数码杯”篮球赛,本着密切校企合作,以活动促进交流,让企业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交往,同时通过活动来活跃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普及和推动系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

加强闽台校校企合作,我系教师赴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交流

无缝对接国际潮流 篇6

链动中韩时尚产业

2015 中韩纺织服装时尚产业论坛暨中韩设计师新品发布会于 10 月16 日在柯桥富丽华大酒店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柯桥区政府、韩国国际交流振兴院、韩国京畿纺织产业协会相关领导等300 余人出席了此次论坛。

本次论坛就中韩两国纺织服装时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契机、中韩两国优秀企业代表分享跨国产业合作的经验、中韩两国纺织服装企业如何开拓多元化合作的新路径三个议题邀请中韩两国嘉宾现场展开讨论。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指出,中韩两国纺织服装产业互补性强,今后两国需要在技术、设计、投资、市场等方面深化合作关系。

纺织产业集群作为纺织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已经成为纺织工业社会化生产方式的重要组织形式。柯桥区副区长周树森表示,时尚要从面料开始,政府将按照国际化、时尚化、智慧型、复合型的要求,把柯桥打造为国际时尚之都。中韩之间的合作不再是单纯的企业行为,集群地之间的交流合作也开始增多。日后,这种合作还将良性持续下去。

面料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召开

展会期间,由香港贸易发展局、柯桥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时尚 品牌 创新——纺织面料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柯桥中国轻纺城国际会展中心二楼2 号会议室举行。柯桥区副区长王志强、香港贸发局浙江代表王斌等领导及嘉宾出席了研讨会。

王志强表示,近年来,柯桥纺织在调结构、促转型的发展中稳步前行。但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需要纺织行业企业进一步探索加快发展的新途径、新办法。

此次研讨会为柯桥与香港乃至世界的交流搭建了新的平台,打开了深化合作的新篇章。香港是亚洲区内重要的纺织生产中心及全球服装采购枢纽,王斌表示香港纺织业正朝着高层次方向发展,欢迎柯桥企业赴港参观交流,希望多多合作。

会上,荷兰LA 色彩工作室中国代言人深蓝发表“2016 织物色彩与趋势”演讲,解读了“沙与影、威尼斯黄昏、贝拉的阳光、触摸部落、东方之路、奢侈与意趣”2016 年6 大织物流行趋势及48 种色彩。诺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罗芬仪结合案例讲解了如何利用品牌授权帮助企业拓展业务。香港贸发局贸易推广副主任阮媛以“如何利用香港贸发局全方位服务平台‘走出去’”为题进行了精彩演讲。

时尚趋势论坛引导企业寻商机

“互联时尚 趋势未来——2015 纺织新时尚趋势论坛”于 10月16日在中国轻纺城国际会展中心二楼举办。论坛邀请到“中国轻纺城杯”2015 中国国际时装创意设计大赛评委为企业带来国际时尚前沿的面料讯息,以及纺织服装业内的多位专家剖析行业发展趋势,30 位入围决赛的设计师也应邀到场与企业交流。

当前,不仅服装行业的电商进行得如火如荼,面料企业也正越来越多地与互联网相结合,企业都在思考如何在快时尚的环境下、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探寻商机争取市场。论坛首先从“面料”展开,作为“中国轻纺城杯”2015 中国国际时装创意设计大赛评委,中法艾蒙时尚学院校长Heiko 结合20多年来在法国巴黎、日本东京等世界时尚学府的任教经验,将近期国际四大时装周透露出来的最新面料讯息做了具体分析,并预测2016 国际时装流行趋势。而商品和供应链顾问洪阳则根据自己20 年服装行业从业经验,为在场企业与设计师带来面料二次开发的创意演讲。他表示,面料在原始的绣花、钉珠、手绘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发泡、针毛、覆膜、复合来激发其新的表现效果,从而能够为服装整体添加创意亮点。

2015 新时尚产业经贸沙龙召开

10 月17 日下午,2015 新时尚产业经贸沙龙在中国轻纺城国际会展中心二楼3 号会议室召开,为展会增添光彩。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办公室副主任苏葆燕、绍兴市柯桥区副区长周树森、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沈永芳等领导及产业链相关人士共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沙龙。柯桥轻纺企业与深圳品牌服装企业、设计师就共同打造新时尚产业商务交流平台展开了探讨。

本次新时尚产业经贸沙龙围绕“2016 年秋冬流行趋势发布”这一主题,邀请法国顶级时尚机构—娜丽罗荻流行趋势工作室主讲嘉宾进行了专题演讲。法国嘉宾从服装话题以及家纺与生活话题来讲述时尚流行趋势的演变,发布新季时尚流行趋势,借此来引导时尚产业发展,引领时尚产业与品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据悉,法国娜丽罗荻流行趋势工作室1985 年由娜丽罗荻女士在法国巴黎创立,是法国四大顶级潮流趋势预测机构之一,国际化预测资讯遍布全球21个国家。

这一潮流趋势的发布,预示着柯桥与国际化时尚潮流的无缝对接,受到柯桥面辅料企业与深圳品牌以及独立设计师广泛关注。

无缝管理模式 篇7

1 高职院校无缝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

1999年6月13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2006年11月16日,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提供了指导方向: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 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 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 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 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 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 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2008年4月9日印发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 (教高[2008]5号) 进一步强调了“实践教学”的要求。在该意见的理论指导下, 以及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国内一些高职全校开始积极探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2 高职院校无缝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国外发展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1 德国的“双元制”

德国实行的“双元制”模式是享誉世界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 是目前世界比较成功的职教办学模式之一, 被誉为德国二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所谓“双元制”, 是以企业为“一元”、职业学校为另“一元”, 学校和企业分工协作, 共同完成培养人才全过程的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青少年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 又在职业学校里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 这是一种企业与学校相互协调配合 (企业为主) , 实践与理论密切联系 (实践为主) 的职业教育制度, 目的是培训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专业技术工人或技术农民。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企业承担了其中大部分的经费和主要责任。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要双倍甚至更多于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时间。企业是实施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场所, 学生们在企业里的身份是学徒。根据职业不同, 培训时间两年至三年半不等, 培训生毕业后可以自由选择工作。

“双元制”职业教育也可以说是纯粹意义上学徒教育和职业生涯之间的一个重要的联系环节, 它避免了毫无经验走上就业岗位所产生的问题, 对年青人和企业来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 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

所谓合作教育, 是指在培训合格劳动者这个目标下, 开展学校与工商企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 把学生的理论学习、实际操作或训练有机地联系起来, 使其在接受学校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 还到企事业部门进行相应的生产实践。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寻找适当的企业雇主, 确定合作计划, 企业则根据企业的需要和可能提供相应的生产实践和培训的场所和条件。校企双方根据所签合同, 确定学生的劳动任务、职责、实践和报酬等。

1862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个职业教育法案《摩雷尔法案》之后, 以法律形式来推动、发展、巩固职业教育的贯彻实施, 使产学合作双方有法可依, 强化了政府与社会各界对产学合作教育的支持度, 如财政拨款、各界资助以及设立产学合作教育基金等。到90年代, 在政府的法律与资金的支持下, 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高校和企业大幅度上升, 这也成了美国发展高职教育的一大宝贵经验。

2.3 英国的“工读交替制”

英国为培养企业适用的工程技术人才, 许多学校实行了“工读交替制”这种的办学形式灵活多样的职业合作教育体系。这就是常说的“三明治” (或“夹心饼干”式) 教学计划。这种人才培养方法一般持续4至5年分为三个阶段:学生中学毕业后, 先在企业工作实践一年, 接着在学校里学习完二年或三年的课程, 然后再到企业工作时间一年, 即所谓的1+2+1和1+3+1教育计划。此外英国还实行第一、二、四年在学校学习三年理论, 第三年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培养方式。

此外, 法国、加拿大、荷兰、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都发展了适合于自身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模式。但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的培养。这对中国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3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发展现状

无缝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来源主要是国内顶岗实习教学模式。最早是在2006年5月, 河北师范大学在全国率先实施“顶岗实习”工程。这种由河北省师范院校开创的新教育实习模式, 旨在破解农村教育“人才荒”, 实现师范院校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统一。河北师范大学以强化师范生从教技能为主题, 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材为核心, 以服务农村基础教育,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责任, 自2006年5月起启动顶岗实习支教工程, 专业涉及全校20个学院中16个学院的19个师范类专业, 地域覆盖全省11个地市54个县市区的410余所农村中学。在河北师大“顶岗实习”试点取得成功之后, 从当年下半年起在全河北省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中全面实施“顶岗实习”, 9万多名师范类专业在校学生将下乡支教, 为农村教育“输血”。后来发展到全国的高等院校, 并且从师范类如火如荼的扩展到了各类高等职业教育。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实施的‘`2+1”人才培养模式,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工学交替”产学合作模式, 昆明冶金高等专业学校实施的“双向生”人才培养模式, 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院校实施的实训———科研———就业模式,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模式等。

4 高职院校无缝就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无缝就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在理论学习指导的过程引入实践环节,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 切身体验到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与职业素养, 为将来真正进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有效缩短与社会的磨合期。

按照这种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学校的学生在校三年时间被划分为“1.5+1+0.5”。一般来说, 第一个1.5指第一年在校内学习和实践, 在学校完成相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以及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等学习内容。除课内教学外, 学校自建实验室为满足基本理论课程课内实验需求, 其设定任务一般可能为案例或虚拟情境, 校企联办实验室在运转时则是利用实际交易和现实情境, 不仅仅为让学生理论上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具备实战能力。

当校内第1.5年结束, 过渡到学生至校外协作单位提供的实验基地顶岗学习1年, 学院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校内指导老师, 单位配备一名校外指导老师, 通过有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工作状况以及需求, 并相应提供能满足学生能力提升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样, 此环节也应纳入学校督导体系。

通过这两个阶段之后, 学生应已基本具备掌握相关从业基本理论知识和从简单到复杂的基本从业能力, 但此时, 通过实战演练, 学生也应对自身的普遍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对于需要补充的知识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此时, 进入0.5阶段, 此阶段为补足知识, 进一步提高就业能力服务, 因此, 此环节的安排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形式, 应广泛开展研讨性质的学习, 按专业或者跨专业进行, 学生就前一环节中取得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汇报, 这一环节应以发挥学生能动性为主, 教师主要表现为组织、协助的作用, 可以通过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形式反映出来。

在整个过程中, 高职院校应致力于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 当然, 随着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提高, 社会对学生进而对学校的评价也会进一步提升。S

摘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文章从高职院校无缝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分析出发, 分别探讨了国内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最后提出了相关模式设计。

关键词:无缝就业,高职院校,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静霞, 余菲, 赵杰.基于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的弹性化顶岗实习的实践探索[J].职教通讯, 2011, 6.

[2]吴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职场就业的“无缝对接”模式研究职业教育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4.

无缝管理模式 篇8

我院抓住市领导提出的“建设新型的数字化人民医院为民办实事,投资22亿将原市第一、五人民医院和儿童医院整合为无锡市人民医院,同时专为该院的信息化系统投资1亿”的良好机遇,医院领导迅速组织力量,制定了科学的搬迁和信息系统建设计划,遴选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建设公司提出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经专家的充分论证后,于2008年1月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和高质量地建成了我院的信息化系统。系统将3家老系统升级改造,与新院软硬件集成、并增加新运营的必备系统,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和特色鲜明的数字医院的信息化系统。

目前我院已形成了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急救为一体本地区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医院,全员共有职工1929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85%:硕士研究生69名、博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0名、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8名;其总建筑面积为25.62万m2,由布局合理的A、B、C、D、E、F和J区组成,实际展开床位1700张,设有58个临床科室和15个医技科室;现有7个省级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血液科、内分泌科等);6个市级重点专科(肝胆外科、消化内科、影像科等);年门急诊量达100余万人次,年出院病人3万人次。我院是国家卫生部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江苏省和南京市腹腔镜手术培训中心、南京医科大学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心和苏州大学生命科学院无锡一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还是无锡市临床医学实验研究所、放射免疫检测中心、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影像质量控制中心和医学情报中心,现为我市唯一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认定的医院。近年来,医院开展了胰岛细胞-肾联合移植、异基因骨髓移植、智能型起博器AT500的植入等多项新业务、新技术填补了华东地区空白,获国家医药卫生成果二等奖一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三等奖12项,四等奖5项,获奖的数量和层次均居全市各家医院之首。

2 医院管理与信息流程无缝对接,确保信息化系统顺畅运行

目前,我院已经建立了有线加无线、空中到地面的立体网络,在结构合理、功能强大的网络基础平台、系统应用平台和数据汇总平台的基础上,全方位融合了数字化医疗设备、计算机网络和各类应用系统,搭建起数字化医院构架。系统功能完善,涵括了80多个子系统,覆盖了医院的所有运营环节与过程,实现了医疗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达到了系统设计要求和目标。

为了确保信息化系统顺畅运行,院领导把医疗管理与信息化流程的无缝对接当作系统运行成败的关键来抓:首先与实施企业密切协作,应用了适合医疗环境的SOA面向服务架构的中间件技术,建立了全院的数据总线,形成了数码化流程体系;其次是引进和吸收了逸夫医院管理模式,成立了医疗执行委员会。委员会一方面会实时与信息科工程技术人员沟通,将全院人员职责、各部门、各科室所有的工作条例、制度与信息系统流程实时整合交互,分解落实到临床医疗的所有环节与过程;另一方面各级责任到每个环节的具体人,做到每月将处理日常医疗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等情况向医疗执行委员会报告,并实时与信息科沟通调整,经过一年多来的反复调试磨合,目前已实现了两者的无缝对接,取得了显著成效。

⑴高速网络平台由覆盖全院的万兆主干网为基础,2台小型机、42台服务器、2台大容量磁带机、5台光纤存储交换机、4台核心交换机以及95台边缘交换机构成主干万兆、千兆服务到桌面;无线网络的触角延伸到各个医疗区域。为保障网络安全可靠的运行,应对突发事件给网络带来毁灭性灾难,采用了“分类存储、一体备份、重点容灾”的数据资源集中管理方案。目前,我院共有在网运行计算机终端2200多台,满足了医、药、护、技各类人员的应用需求;350多台各类激光打印机和150多台条码打印机组成的方阵,保障着各类信息快速输出的需要;450多台无线手持终端与170多个条码枪及490多台读卡机,极大的延伸和拓展了信息系统的应用区域与空间,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⑵临床信息管理系统有门诊自动分诊导医系统和一卡通管理系统、门急诊管理系统和住院管理系统,其与临床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合理用药和护士工作站、药品自动分包机系统、静脉配置中心和条码综合管理系统等有机结合,对入、出院及门诊就诊病人的全程服务方便、快捷、准确、实用,住院病人除持有病历卡之外,还有一个带有条形码的腕带,病人在该院的所有医疗信息都存储在里面,医生手执一部PDA,只要对准病人腕带上的条形码,PDA就会自动与医院的后台信息系统无线连接,屏幕上显示病人医嘱执行情况和生命体征各种情况,只有信息匹配了,医生才会进行下一步工作,从而将办公室里的电脑“搬”到了手掌上;护士手持PDA,实时与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进行协同操作,当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前,通过高效准确的条码管理可以使药物实现单剂量独立包装及自动分包配送,护士使用无线移动终端经过病人腕带条码与药物条码的双重核对,保证了病人在方便快捷的流程下接受最安全的药物治疗及临床服务。我院有一台可在药包上打印二维条码的自动分包机,新生儿防盗系统为每个新生儿佩戴腕带,除了移动病历的功能外,又加上了定位监测功能。一旦婴儿离开了规定活动范围,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全院电子病历系统解决了日常医疗文书、电子处方、护理文书的记录,把病历的规范与要求以软件的形式加以再现,帮助临床医护工作者快速、规范、准确的完成病历书写,实现了临床医疗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互通,为提升医疗质量,规范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物资管理包括药品库房、中心药房、总务库房、设备库房等能自动生成收物凭证、发物凭证,并提供多种打印方法,能对仓库账目进行多种查询、统计,方法多样、方便灵活,结果准确;院长辅助决策系统能对医院的综合情况进行各类动态统计分析和准确查询。

⑶医学影像系统将原3家医院具有国内外数十个厂家生产的、有多种类型和多种技术接口的医疗设备,全部转化为DICOM3.0国际通用标准,并与HIS系统融合,实现了全数字化的图像采集、存储、处理与传输,极大方便了病人,有效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能和社会、技术、经济效益。

⑷其它辅诊系统的新一代预制条码模式下的LIS具有良好的校验纠错能力,自动标本生产线与生化分析仪等检验设备无缝连接,获取检验数据,实现了产用一体:临床检验中心的试管容器外均贴有条码,通过扫描仪,检验操作程序自动从每天上万份标本中迅速找到,只要把标本放到检验自动化流水线中,它就会自动离心、开盖、分注,并自动运送到各个分析仪器上,分析结束后将结果自动传至检验信息系统中,在门诊大厅里,有检验结果自动查询的终端设备,病人在化验10几分钟之后,只要将一卡通在这里一扫,就可以自动打印出自己的化验报告。由于被化验患者的信息都源自同一个条形码,且报告由病人自取,避免了可能产生的差错;临床手术麻醉与重症监护系统的应用,承担着繁重的术中患者体征、麻醉用药、术后复苏监护、麻醉总结等一系列工作,实现了麻醉监护设备的数据自动采集、自动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过程,使手术麻醉和重症监护过程规范化、数字化管理成为现实。

⑸移动医疗系统的无线查房、移动护理、条形码病人腕带、无线语音、视频监控、移动输液、婴儿防盗、床边点餐等快速、方便、准确,部份地替代了病人就医的中间环节,数倍地提高了医护工作效率与质量;条形码病人腕带的实行省去了“三查七对”等制度,数10倍的减少了医疗差错,数倍的提升了效率与效益,新院成立以来无医疗事故;无线网络下的心电系统,为每个病区配置了一个心电采集盒和一台笔记本,通过临床医生心电采集后,无线发送到心电图室,由心电医生对传输过来的心电图进行分析与诊断,并把原始采集波形保存到服务器,由医生通过工作站调阅和查询病人的心电波形与诊断结果。该院现有40个病区,心电图室7人(3人以体检为主,4人负责门急诊和住院),节省了5个心电人员的工作量,医院规模虽然在扩大,但再也不用采购心电图机了。心电信息系统检查、诊断查询、浏览的数字化管理,病人不再到处找心电图室,医护人员也不再推着心电图机到处跑,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还解决了热敏纸易退色和保存时间短的缺陷,仅此一项每年节约90多万元。

3 建设实践的启迪

⑴赢得领导重视,整合与合理配置资源,集中优势解决难点问题,抓住机遇,争取政府投资。

⑵遴选知名企业的成熟产品,集约整合,优势互补,是建造一流数字医院的信息化系统的基本条件。

⑶瞄准行业领先技术,结合医院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协调处理好信息技术人员与医院管理人员、信息技术人员与临床技术人员、医院信息科与实施企业、企业与企业间的复杂关系,密切配合,是建造好数字医院信息大厦的重要保障。

⑷信息技术人员正确理解院领导的管理思路,当好院领导的参谋助手,充分发挥和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把院领导确立的管理运行机制融入到信息系统中,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划的流程,使医院管理运行机制与信息系统流程无缝对接,是系统运行成败的关键。

⑸全面提高全院人员电子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水平,把理论学习和操作熟练程度与晋职晋级和奖惩挂钩,准确无误地熟练掌握信息化工程的所有环节、所有过程的操作规范,是信息化系统顺畅运行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王艳冬.医院集约化管理运行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8(24):41-43.

[2]陈敏亚,沈志强.基于EDA+WLAN技术的移动护理信息系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8(23):71-73..

[3]吉建伟,刘喻,桂栋梁,等.LIS管理系统在自动化实验室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08,3(11):19-21.

[4]郑孔林,刘喻,张均.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与HIS系统的连接[J].中国数字医学,2008,3(11):22-24.

[5]刘喻.无锡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数字医学,2008,3(11):27-30.

[6]陈卫平,夏勇,李刚.心电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数字医学,2008,3(11):40-42.

[7]易利华,赵阳.医院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展望[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149-151.

无缝管理模式 篇9

1. OA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登录的账号应一致。

我们看到许多单位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都有各自登录界面, 有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 因为用户的权限是不一样的。笔者认为应该统一。虽然接口双方的系统都有各自的数据库用户权限表, 但档案管理系统作为OA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子系统, 权限表必须与其实时保持一致, 可以采用档案系统里的权限表同步复制的方式拷贝办公自动化里的权限表, 这样就可以完成账号机制的一致性。由于档案系统相对独立, 可以在档案系统设置用户具体的权限, 从而达到账号变更同步、一次性进入的要求。OA系统的账号变化以后, 相应的档案系统的账号也要变化, 从而保证从OA系统赋权以后, 无需在档案系统里再重复登录。安徽大学将档案管理系统登录界面嵌入在OA系统中, 只输入一次口令, 无需再重复登录, 从入口把关做好衔接。

2. 电子文件的网上收集应通过一个接口顺利地导入到档案管理系统中。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 从现行文件到档案是一个连续统一、前后街接的过程, 电子公文的质量将直接决定后一阶段档案的质量, 这就要求使两个相互独立的, 但又在不少具体环节上互相关联的两个系统, 从组织制度和具体工作程序真正交融在一起, 实现二者平滑结合。当前国内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基本上为各自单独开发, 没有统一的标准, 这两个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所以, 一个可以快捷、准确地将现有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相关数据转入到档案管理系统中的接口是必要的。通过这样一个接口, 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准确地将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到档案管理系统中。

OA系统里流转完毕后的数据必定存在于一个表中, 档案管理系统文件也有一个表, 因此, 确定好两个系统表之间的对应关系, 即对应好字段关系, 例如年度、文号、题名、责任者、正文内容、保管期限、案卷号、部门、附件等, 便可以将OA系统里的相关数据以事件驱动或实时拷贝的方式转入到档案系统。接口系统需要达到这样的目标: (1) OA系统流转完毕后的公文数据要能够完整地转入到档案管理系统中, 对号入座导放到不同的档案类型及其相应数据项位置上, 实现文档一体化系统的“一次输入、多次使用”的功能。如所有党办形成的文件及其有关数据项都置于党群类档案及其相应的位置上, 而人事处形成的文件及其有关部门数据项则在行政类档案及其相应的位置上。 (2) 相应的正文完整地转入到档案管理系统中。所有OA系统中的应归档文件的每一条具有上述数据内容的记录, 都应按上述的排列次序由OA系统自动生成TXT格式归档数据文件。然后通过档案管理系统软件提供的系统维护的文本转入功能。 (3) 确保接口过程中以及接口完毕后访问档案系统的安全性。

3. 在电子文件的整理归档中要保证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两者的无缝链接。

随着《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和《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 如何实现对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的“无缝链接”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将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归档密切结合起来, 才能实现无缝链接, 使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以各自不同特点共同发挥作用。东南大学提出纸质档案管理跟着电子档案管理模式走的新思路, 并做到: (1) 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共用一个档号。同一种文件归档, 不论有多少种载体类型, 档号只有一个; (2) 计算机按照文件字号来排列, 次序井然, 系统中自动生成档号; (3) 归档的电子文件自动生成归档章, 归档章内容也自动生成并打出。发文是打印在归档的那一份上, 收文是打印在收文处理单上。

4. 逻辑归档转化为物理归档时间上的无缝链接。

一般来说, 办公自动化为提高效率, 不适合长期存放已经办理完毕的电子文件, 而且从利于确保归档电子公文的真实、完整、有效, 以减少停留在OA系统上的安全方面的风险来讲, 应规定文件在办理完毕后实时归档。办公自动化系统中设置的归档环节, 大多是逻辑概念上的归档, 将电子公文进行标记, 与未归档文件同存于一个服务器上。在归档时间上不能做到衔接, 给电子公文的归档管理带来很多实际的问题。我校由于OA服务器与档案馆服务器不在一个网段上, 档案员实时归档操作时经常造成电脑死机, 甚至引起OA系统服务器的速度缓慢, 因此只好采取由OA系统设计公司的人员定期集中归档的方法。为保证电子文件的基本信息完整、准确、及时地转换到档案管理系统, 应采取实时归档的方式, 文书人员任何时候都可以实施在线归档。

5. 网上提供利用的无缝链接。

电子文件的网上归档和利用, 全文和目录级的“文档一体化”管理, 这些都需要在OA系统中通过档案管理系统来实现。OA系统产生的电子文件被档案管理系统直接接收, 档案管理系统对接收了的电子文件完成了归档业务的规范、标准化整理后, 可以通过OA系统提供网上利用。不管是在OA系统的平台上还是在档案管理系统的平台上, 都可以实现电子文件的相互传递和共享。一套灵活的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规范与整理上进行统一要求, 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重中之重在于全套档案管理方式与规范尽量与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相结合或接近。只有档案管理系统建成之后, 结合系统逐步进行各种档案数据格式的统一、档案分类整理的统一、档案移交的统一, 才能做到档案信息化的网络应用。

6. 档案人员全程跟踪的无缝链接。

对电子文件从酝酿、产生到永久保存或销毁的整个生命周期必须进行全程管理, 由系统监控和自动跟踪记录针对文件的一切操作。必要时赋予档案人员全程跟踪的权限, 档案管理员在自己的系统或平台上监控电子文件的形成、运转、归档状况, 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查漏补缺, 方便文件即时归档。以证实电子文件在管理系统中的运转状况, 确保电子文件的行政有效性和法律证据性, 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及时、准确、到位。

无缝管理模式 篇10

1 建设面向工程实用化的创新实验室平台

基于高校在人才、研究、高档测试分析仪器方面的优势,企业具有产品开发、在线测试和产品销售方面的优势,本着产学研结合优势互补原则,杭州紫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出资并提供专用仪器设备,在中国计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立了微波与射频技术产品的研发本硕创新实验室,学校提供实验室和相关配套设施。杭州紫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计量学院微波工程研究所的科技研发方向相同,而且双方在地理位置上很近,随着杭州紫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移动通信(3G,4G等)新产品开发力度的加大,企业急需高层次的人才,不仅仅包括研发人员,还包括测试工程师,每年我校都有相当数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加入该企业。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应用型人才,使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满足未来岗位的需要,非常有必要对我校现行的微波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2 利用创新实验室平台开展微波技术课程实验教学

以前在微波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中,学生都是照实验指导书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通常都是先演示性实验,然后验证性实验,师生、生生之间互动较差,这类实验不能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更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这门课程的实验内容进行了彻底改革。微波技术实验课程单独开设,共48学时(共3周)。实验课程按照认识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先“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先让学生看到实物,然后在后续的实验中逐步加深理论知识学习。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2.1 让学生利用校企联合,开展微波器件仿真

安排1周的时间,让学生利用校企联合研发微波与射频技术产品创新实验室Ansoft-HFSS软件,开展微波器件仿真设计。

在此之前,安排1~2天的时间,把学生带到公司,由公司技术主管进行现场讲授,让学生直接体会到课本知识如何用到企业产品研发中。在企业,学生不仅能看到各种微波器件,如滤波器、功分器、耦合器、合路器、双工器、天线、互调分析/测试仪等,而且还可以看到公司研发人员如何进行微波器件的研发设计。通过亲眼所见和亲身体会,学生受到的触动很大,把现场了解的微波技术应用问题带回学校,带入实验室,强化对基本理论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效果提升明显。

2.2 学生参与企业的研究项目小课题

每年企业结合实际技术需求提出并设立研究项目小课题和测试项目课题,并且针对不同的实验项目,企业为每个课题提供2万~6万的科研经费,开发期限2~6周。学生自主联系搭档,自由组合组建团队,挑选课题,并进行申报研究。企业提出的科研项目均与实际技术难题和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如高性能微带带通滤波器研究、互调分析、测试仪的测试分析报告等。要求申报者完成结构设计、器件制作及调试、说明文档编写,满足标准的测试误差和重复性要求。课程组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这类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指导和实施工作,教师在指导创新性实验过程中,只负责项目研究过程中的理论及技术指导。实验的设计、实施、管理等均由学生自己完成。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实验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比照不同方案的实验结果。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并对各种方案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学生通过参与企业技术研发的相关项目,可以更好地把课内外的科技知识相结合,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实验课程教学方式已不再是传统的单纯模仿实验教学,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得到初步的科研训练,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成为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通过企业项目进学校、学生创意进企业的“无缝对接”,为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搭建新平台。通过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参加实际产品开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创新性实验项目可与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相结合,选取部分成绩优秀,有志于考研或从事科研工作的二、三年级学生,让他们提前进入毕业论文的准备阶段和摸索阶段。

2.3 实验课程成绩的评定方式

对提交实验研究总结报告的学生,课程组任课教师在课程结束一周时间内安排学生到实验室接受教师的现场提问。对于能条理清晰交流微波器件设计研究心得的学生,他的本课程期末成绩评定为优秀;对能够回答教师提问,但是部分概念还不够清晰的学生,其成绩评定为良好。如果是研究小组(2~3人一组),教师安排这些研究小组进行讲解并接受提问,最后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给出小组成绩。这种成绩评价方式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对本课程测评满意度达到99.98%以上。

以实施此类校企“无缝对接”实践教学项目为契机,把它作为一次教学观念的改革,从整个实验课程的结构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最终推动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通过上述实验课程教学探索,也为新型实验室的建设和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3 结束语

本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开发创造力”的实验教学思想,利用与企业构建的面向工程实用化的创新实验室平台,开展校企“无缝对接”的实验项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实验教学体系,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微波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枯燥、繁杂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了预期教学目的。虽然我们对实验课程开展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摘要:利用与相关企业构建的面向工程实用化创新实验室平台,改革微波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实验题目均来自于企业提出、实际技术难题和市场需求紧密联系的科研项目。这种校企“无缝对接”实践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上述实验课程教学探索为新型实验室建设和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关键词:实验教学,微波技术,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宋象军,汪春华,胡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评审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97-99.

[2]苏艳,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信息,2010,21:170.

[3]黎冬媛,周文辉.面向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1,12:110-112.

[4]林洪文.综合设计性实验与大学生实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高教研究,2005,74(1):56-57.

顺利过渡,无缝对接 篇11

一、幼儿园与小学存在的差异

1.学习环境的差异

幼儿园与小学从环境到作息时间都有很大变化。如幼儿园环境布置充满童趣,使人感觉很温馨,桌子和椅子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弹性空间很大,而且幼儿可以迟到、早退,行为比较自由;反观小学教室的布置相对严肃,桌椅摆放整齐,游戏区域少,学生的行为讲究规范和秩序。

2.学习方式的差异

在幼儿园,教师以维护幼儿的快乐和兴趣为主,没有硬性的学习要求。但对小学生来说,拼音、汉字、数学符号等大量不熟悉的知识,往往需要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学习,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3.人际关系的差异

从幼儿园到小学,幼儿从熟悉的环境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而且随着课程的变化,学生之间容易出现竞争或小团体主义等现象,人际关系融入了更多的社会性因素。各种落差造成有的学生不适应,严重者将产生心理问题。

二、有效解决问题,做好衔接工作

1.熟悉环境,增进了解

当幼儿就读大班后,教师可以抽空带领幼儿到周边的小学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学校的氛围,并参与一年级小学生的一些学习活动,与小学生、教师互动和交流,请一些教师来介绍小学的生活、学习、同学、教师等各方面与幼儿园的区别,让幼儿做好心理准备。平日里,教师和家长可以多给幼儿说一些小学里的有趣事情,设置一些情境游戏,有意识地带领幼儿进入新环境,主动与人打招呼,热情有礼地与人交往,从而消除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孩子乐于助人、礼貌待人,很快便会与新朋友打成一片,而不至于感觉自己被排除在外,无法融入环境。

2.调整作息制度,增强时间观念

小学作息时间安排紧凑,学习任务较重,所以教师和家长应有计划地调整学生的作息时间,适当地延长活动时间,保证学生能够适应小学的作息节奏。如家长可以让孩子计划好几点起床、几点上学、几点睡觉。为了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时间表,并规定好每一项完成的时间,强化孩子的时间观念,锻炼他们的独立性。

3.抓好三大训练,实现顺利衔接

(1)专注力训练

一节课中,至少要保证25分钟学生能认真听讲、思考。因此,教师应加强幼儿专注力的训练。如教师可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绘本读物,通过阅读活动来提高幼儿的专注力;通过听读、复述来训练幼儿专注地倾听;让幼儿多进行装拆积木、下跳棋、折纸、画画、捏泥等安静的游戏。

(2)表达能力训练

当发生矛盾时,学生要学会与同学沟通;当身体不适时,学生要准确地表达出来;回家后,学生还要传达班里的一些通知等,这都需要学生有较好的表述能力。教师可以多开展一些朗读、小品表演、词语接龙游戏、传话游戏等活动,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3)自理能力训练

入学后,学生要能独立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和劳动等任务。作为教师,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如让他们摆桌凳、整理教室等;作为家长,可以让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学具,整理书包,让孩子做一些扫地、擦桌子、择菜、提物等简单的家务事。

幼小衔接工作直接影响孩子入学后的适应情况和今后的健康成长,所以幼儿园、小学及家长都要引起重视,理解幼小衔接的真实意义。幼儿园更应积极争取小学的指导和家长的配合,有效帮助幼儿顺利过渡、无缝对接,愉快地迎接小学生活。

无缝管理模式 篇12

在当前国家对食品质量安全越来越严格的管控形势下, 随着生产者安全生产意识的不断提高, 产品抽检合格率相应提高, 企业自身的投诉率呈下降趋势;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 公共投诉平台上投诉率随之增高。月饼作为中国中秋佳节的传统食品和馈赠礼品, 其质量安全的控制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月饼生产企业的诚信、品牌创建和维护以及市场占有率。为此, 本文就月饼质量安全控制管理采取源头无缝化管理和生产精细化管理进行探索, 以求月饼生产质量得到有效管控。

1 源头无缝化管理

1.1 原料供应商审察

采购原料前, 对供应商进行生产资质、生产规模、质量认证等方面的资格审查, 并组织相关人员对原料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比如蛋黄月饼中的咸蛋黄, 应对供应商的鸭子饲养基地环境、饲料喂养安全性、蛋品挑选验收、腌制工艺、各种原始物料安全性等各环节进行考察,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企业相关合格评定要求的, 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中。

1.2 原料现场监制

供应商一旦被列入合格名录, 应向其发出现场监制函, 联系监制事宜, 并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前去现场监制。从供方原料采购、贮存、投入、生产、包装、产品存放等各环节进行管控, 严格按照产品质量要求进行加工。同时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是否规范进行现场审核, 并要求提供添加剂使用记录及每个关键环节控制的记录。

1.3 原料索证无缝化

索证已成为对供方原物料使用安全性评价的基础资料, 对索证管理要求做到无缝化。索证应包括供方的生产安全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同时应有官方检测报告和批出厂检验报告。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索取供方原始供应商的相关证件和检测报告。从供方源头开始到供方生产结束所要的资料分档保存。

1.4 标识无缝化管理

原料在监制过程中的标识采取无缝化管理, 要求供应商从原料投料到产出整个过程统一标识, 产品包装上做好专供标识。比如通过验收合格的鸭蛋有“专供”身份标识, 所有监制的专用原料都应有此标识, 以示区别。运输过程中要求有封条号, 并在运输单上进行摘录。标识一直追溯到公司, 保证整个过程的唯一性和安全性。

1.5 原料验收双层把关

根据验收标准对原料进行验收, 并进行首批封样, 保存于样品室中。第二批同一原料与首批封样进行比较验收, 拒收不同于首批封样的原料。同时, 对每一种原料取样报送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安全检测中心进行安全检测, 尽可能做到批批送检。双管齐下最大限度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2 生产精细化管理

2.1 重抓关键控制点

月饼从原料到成品, 共设4个关键控制点, 分别是原料验收控制、烘焙工序控制、金属探测控制、食品添加剂控制。从化学、物理、微生物方法处理三方面进行危害分析和评估, 对关键控制管理事以具化。如为有效管理因月饼饼皮制作工艺需要添加的酸度调节剂 (俗称碱水) , 专门制定食品添加剂管理、作业文件和记录, 实行专区存放、专人保管、专人配制、专人使用、专人监管等管理手段。

2.2 采用先进稳定设备

采用先进的、性能稳定的月饼包馅机、成型机、排盘机等设备, 减少因人工作业而产生的产品不稳定因素, 进而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采用隧道炉二段焙烤技术—初烤、暂冷却、二烤, 以提高烘烤的灭菌效果, 同时增加了产品的烘烤效果的调节域, 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性。烘烤后月饼进入洁净区冷却, 在冷却过程中空气的洁净度是保证月饼产后不发霉的关键过程, 在洁净区配置一定数量的动态食品净化, 利用三极双向的等离子体静电场工作原理, 实现生产作业过程中动态杀菌, 对月饼品质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2.3 人员定岗定责奖罚分明

先进的设施需要人去操作, 先进的制度也要人去实施,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最终将落实到人身上。月饼在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共细化到十多个工序, 每个工序都应有主要责任人, 定岗定职, 做成KTKT板在生产车间入口处展贴。同时制订考核制度和奖罚制度, 如发现次品月饼, 给发现的员工奖励每只10-50元不等。同时对产生岗位责任人进行适当处罚, 以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2.4 实现远路径产品追溯

为更好的规避食品安全风险, 应细化产品追溯代码。应将月饼的加工设备、生产日期、原料批次码都编入追溯码中, 外盒打印代码从时间上能精确到以分计算。这样既能够从消费者手上的一只月饼代码追溯到具体由哪家供应商的哪批原料生产加工而来, 又可以从原料追溯到加工成哪一批次月饼, 这些月饼又发往哪个经销商, 以实现远路径产品追溯。

2.5 改进内外包装工艺

内包装和外包装的密封性和完好性是决定月饼产后安全的关键, 比如改进外包装工序, 引进热塑膜包装机, 对盒装月饼进行整盒外塑膜包装, 并将包装盒由外扣改成内扣, 使包装更精致而不易散开, 可以有效避免不安全因素进入产品, 也可以减少恶意投诉的发生。并要求产品从出厂、运输、销售整个过程真正做到内外双层密封。

3 有效性评价

通过对月饼生产采取源头无缝化和生产精细化管理,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得到明显提高, 顾客投诉率大大减少。随着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加大, 要求食品企业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理念和手段上不断寻求改进, 走自主创新、无缝化和生产精细化的管理之路。

摘要:无缝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在推行无缝化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 要注重规范化和实效性的统一。文章阐述源头无缝化管理和生产精细化管理, 以在月饼质量安全问题上起到有效管控。

关键词:无缝化管理,精细化管理,质量管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罗珊.急诊ICU患者交接班的无缝化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34) :167-168.

上一篇:整体感知下一篇:大专学生的英语早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