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行为规范 做文明学生

2024-07-17

学行为规范 做文明学生(精选13篇)

学行为规范 做文明学生 篇1

学行为规范,做文明学生

------四年1班主题班队会教案

活动目的:

围绕《规范》,通过抢答、演讲、表演等形式,使学生懂得从小要守规则、讲文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小学生。

活动准备:

准备以遵守《规范》为内容的问答题;

印发《规范》,组织学生学习;

指导学生根据《规范》的有关内容,写出演讲稿;

排练与遵守《规范》相关的节目。

活动过程:

一、揭示主题:

班主任讲话: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做什么事都得讲个规则。国家教育部今年秋天颁布了新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我们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教育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我们班将开展“学行为规范,做文明学生”的活动,下面请班长上台为我们主持活动。

二、展示主题:

1、小品《大姐姐》:

情节:几个小朋友正在开心地玩耍,有个小妹妹摔倒了,一位姐姐走过来,将小妹妹扶起来,拍去小妹妹身上的尘土,安慰小妹妹别哭。小妹妹笑了。

主持人:爱护小弟弟小妹妹、帮助弱小是一种美德,也是《规范》对我们的要求。希望同学们都能向这个大姐姐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还要求我们,自己的事自己做,可是有的小朋友却做不到这一点。你们瞧,这儿就有这么一位——

2、小品《明明的早上》:

情节:明明早上起床,衣服妈妈给他穿,牙膏妈妈给他挤,吃饭妈妈喂,上学路上还要妈妈给他背书包。

主持人:明明真是个懒孩子,我们可不愿意像他一样。下面请听听同学的演讲《我是妈妈的小帮手》。

3、演讲《我是妈妈的小帮手》。

主持人:爱劳动,孝敬父母的同学值得我们学习,有错就改的同学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下面请听同学的演讲《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4、演讲《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主持人: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自觉地遵守《规范》。下面我们将要进行知识抢答比赛,比一比,哪些同学对《规范》最熟悉。请班主任宣读比赛规则。

5、知识竞赛:

主持人:大家的回答非常精彩。我相信同学们的表现会更加精彩!下面请欣赏朗诵《种下一个好习惯》。

6、朗诵《种下一个好习惯》。

世界汽车大王卡耐基曾说:“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个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个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一生幸福,那么,快快种下一个好习惯吧!

我做完作业就帮家长做事——

这是爱劳动的好习惯。

我一有空闲就看课外书——

这是爱读书的好习惯。

我每天早晨都到室外进行体育锻炼——

这是爱运动的好习惯。

妈妈给我的零花钱我都攒起来——

这是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课堂上我能严格要求自己——

这是遵守纪录的好习惯。

习惯和我们朝夕相处,良好的习惯帮我们打开成功的大门。中华民族是礼仪之帮,传统美德应该发扬。

让我们从点滴做起,学规范,用规范,争做文明好少年!

三、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学行为规范 做文明学生 篇2

网络文明是人们对网民网络行为的基本看法, 是对网民在网络过程中是否履行一定的社会义务和是否表现为应当的行为的道德价值认识和评价。网络文明环境是一种文化环境, 也是一种网络文明, 网络文明的内容包含有积极健康网络生活方式、网络价值观和网络人格等。校园网络文明环境是指以师生为主体, 以网络系统为基础, 使先进文化内容丰富多彩, 不良信息有效控制, 安全、法治、有序, 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一种育人新环境。

二、高职学生的网络行为特征

1. 学生上网的目的性缺乏, 网络使用不成熟。

学生网络行为与学生自身的心理、生活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其网络行为通常会在高兴、烦闷时, 在兴趣相近的群体中, 且不受时间的限制而发生。在网络上, 学生忽视网络的学习功能, 不是通过网络来学习、查资料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 而是关心网络的娱乐功能。由于高职学生入学时习惯及自觉性较差, 学生的上网行为具有明显的随意性, 在网络使用上具有不成熟性, 有的学生还登录非法和不良站点。他们由于缺乏学习上的压力, 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多, 常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网络游戏中。更有学生故意旷课, 到网吧或在宿舍不分昼夜地沉迷于网络游戏、电影、网络交友, 将网络世界视为现实生活, 缺乏健康的人际交流, 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2. 学生缺乏科学引导, 沉溺网络虚拟化。

许多学生从初中进入高职校后, 不能适应需自我掌控的高职校生活, 加上缺少父母和老师的监管, 上网便利, 使他们迷恋网络上的虚拟社交, 把时间浪费在虚拟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网络游戏中。这些学生多集中在宿舍、网吧和电子阅览室上网。现在许多学校无线网络的覆盖, 也给学生使用多种上网终端随时随地上网提供了便利, 但他们在上网时缺乏理性的目标和科学的引导, 学生在上网时, 多是玩游戏、聊天、发微博、

浅论对标管理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应用

陈景贤

(宿迁学院二系, 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 尝试将对标管理引入到高校党建工作中, 探索对标管理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应用的方式和方法, 明确了高校党建工作要采取“着眼于高校内部对标”和“着眼于高校之间对标”的两种方式, 形成了“寻求标杆、对照标杆、全面达标、持续对标”的四步实施方法, 并探求高校党建工作对标管理的组织形式, 从而阐述了对标管理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校;党建;对标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

对标管理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 国际管理学界把对标管理称为21世纪三大管理工具之一。对标管理学说认为, 大多数组织的流程都有相通之处, 因此可以寻找在某看小说等, 很少在网络上开展学习与研究, 往往使得他们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中难以自拔。

三、高职学生不文明上网的具体表现

1. 缺乏责任感, 违反网络道德。

现在的高职学生中多为独生子女, 适应学校集体生活的能力较差, 网络世界中人与人的交往比现实社会的交往范围更广, 大家进入网络后, 容易摒弃任何道德和法律的规范, 丧失起码的义务和责任感, 出现人际关系的扭曲和精神上的虚幻。由于在网络环境中学生可以匿名, 使得他们的责任感弱化。他们自认为匿名后的言行不会受到追究, 因而出现不负责任的言行。他们有时出于显露自己能力、报复、泄愤等动机, 借助公开、便捷的因特网, 将未经思考、子虚乌有的信息发布到网上, 对他人进行诽谤, 甚至利用掌握的计算机技术, 侵犯他人电脑, 实施犯罪。这些行为, 伤害了自身也侵害集体、他人的利益, 违反了网络文明道德和法律规范。

2. 禁不住诱惑, 沉迷虚拟空间。

网络本身没有好坏和善恶之分, 如果使用的对象不具备一定的辨别力和判断力, 则会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 就必然有好坏和善恶。学生思想单纯, 在接触网络后, 很容易随意将自己的情况透露给网友, 而对网友的谎言却信以为真, 最终上当受骗。也有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社会中, 会在网络上追求自己在现实世界上得不到的东西, 偏离主流社会, 进而出现许多行为问题。有学生由于缺乏合理的引导和科学的休闲观教育, 禁不住虚拟网络的诱惑, 常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网络论坛。

四、规范学生上网行为, 构建网络文明

班级是学生管理的主要平台, 担负着规范学生上网行为, 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网络文明教育的任务。学生网络文明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班级要做好这项的工作,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1. 增强学生网络自律意识。

网络道德是在网络虚拟空间里起作用, 网络环境的松弛对学生的道德自律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学生正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 由于缺乏控制力和判断力, 容易在网络虚拟社会中迷失自我, 往往会被网络不文明环境的影响。网络的“虚拟”性并不意味着“虚无”性, 网络使用还是要贯彻“诚信”原则, 互联网上的行为必须符合《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破坏互联网必会受到严惩。我们必须教育学生使用网络在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 应尽量避免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按照网络道德规范的普遍要求来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其实, 网络虚拟

文章编号:1674-9324 (2013) 35-0000-00

些活动、功能、流程等环节上表现优异的组织, 以其绩效及实践措施为标杆, 并将自己的绩效与这些标杆组织进行对比, 对自身进行持续改进, 从而缩小自身与相类似组织之间社会和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基本道德规范是相通的, 我们可通过在学生中积极倡导家庭美德、社会公德, 帮助学生调适虚拟世界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教育他们对现实社会道德的正确理解。通过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提高其网络自律意识。

2. 培养班级网络应用骨干。

班级可针对性选拔和培养网络应用骨干, 通过他们来带动班级其他学生在学校电子阅览室和宿舍的科学上网, 促进文明上网, 也能为其他学生在上网操作中遇到的技术上和知识上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 让他们把上网的时间主要用在丰富自我精神世界、拓宽求知途径和获取新知识上。

3. 发挥校园网络资源作用。

学校建立的网站通常融思想性、服务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 正确引导学生养成健康向上、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给他们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通过加强宣传学校校园网, 引导学生访问数字图书馆、网络课程, 扩大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丰富业余生活和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学生通过浏览校园网站上符合他们自身发展的要求、具有鲜明校园文化特色的网页, 可随时获取网络上内容丰富的资料, 接受直观的思想道德和专业文化教育。

总之, 随着学校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如果因为网络存在某些负面影响而禁止学生上网是不现实的, 禁止不是办法, 科学引导才是良策。网络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开辟了新的空间, 要实现学生在网络虚拟空间中, 和谐的人际交往、有序的信息交流, 除必要法律的规范外, 也离不开网络文明道德的约束。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认识学生的网络行为特征, 应用恰当的办法规范学生上网行为, 帮助学生理性认识和利用网络, 树立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引导他们健康、文明上网, 让网络真正成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娱乐的好帮手。

摘要:网络能给高职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获取大量有用信息, 面对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 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 让他们接触网络、利用网络, 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是, 高职校学生的网络行为能否得到合理、科学的引导, 直接影响他们成长, 也关系到班级管理。因此, 充分认识学生的网络行为特征, 应用恰当的办法, 帮助学生理性地认识和利用网络, 对于构建网络文明道德, 树立科学、文明的上网风气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网络,高职学生,文明

参考文献

[1]温莉.关于学生上网现象的思考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19) :180.

[2]宋瑞超.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 2012, (17) :159-160.

[3]马景丽, 郭丽光.护理专业高职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J].科技资讯, 2012, (32) :175, 177.

学行为规范 做文明学生 篇3

一、创建“教”“学”“做”合一的行为导向生物教学模式

(一)课题分析

笔者的赛课课题为人教版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上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该课题是非常有趣的学生实践课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何让学生直观地在课堂中观察酵母菌使食品发生的变化,从而探究其中的原因,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学会利用真菌和细菌制作发酵食品的技能,又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很多教师均将酵母菌发酵实验和发酵食品的制作处理为教师演示实验或学生课后实验。通过多次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演示实验,能让学生很快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却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课后实验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进行适时指导和及时纠正,普及效果欠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锐减。而在初中,对于实验课和实践课程,教师们常常遇到课时紧缺的问题,导致学生很少有机会动手操作或者参加实践活动。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可以促使学生自己动手探索,高效地利用生物课堂时间。

(二)模式构建

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笔者将“教”“学”“做”结合起来,创建以活动为导向、学生积极参与的行为导向教学生物模式,该模式具体操作如下:一是教師以学案的形式帮助学生整理新课程中不易理解的新知识,并利用课堂前5-10分钟讲授、交流。二是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并制定实验计划或活动方案。三是学生具体操作,开展实验或参与实践活动。四是学生根据成果,自主评估计划,从而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在本节课中,笔者将教材中的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既能通过实验观察酵母菌的发酵变化过程,又能通过探究外界因素了解酵母菌发酵的条件,从而更好地理解发酵原理。笔者通过视频播放甜酒的制作过程,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由于甜酒的制作过程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笔者将这一环节改为小组合作制作酸奶。通过这几个环节的处理,课堂热闹起来了,而学生也积极主动地动手实验。

二、具体实施“教”“学”“做”合一的行为导向生物教学模式

(一)巧用课本演示实验,讲授课本新知识

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课中,笔者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知识进行整体编排,设计该节课的学案。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和笔者的讲授,学生能够结合学案基本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接着,笔者通过课前准备的演示实验“酵母的发酵现象”,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通过提问式教学,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酵母菌的发酵过程。例如,引导学生观察瓶子上的气球产生的变化,让学生通过观察瓶子内产生气泡、气球胀大等现象,认识到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气体。再进一步向学生提问:“气球中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绝大部分回答是二氧化碳气体,此时,笔者紧跟学生步伐,鼓励学生亲自对其进行验证,通过验证方法的筛选,最终选择科学的澄清石灰水验证法进行验证,学生很快得出瓶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最后,利用扇闻法,让学生闻取瓶中散发的酒味,从而确定反应过程中还产生了酒精。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简易的动手操作,逐步总结出酵母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和其中的物质变化。通过课本演示实验的利用和处理,让学生发现问题,快速地获取新知识,对新知识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

(二)变演示实验为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演示实验只是老师做、学生看,虽能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概念,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但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笔者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与创新机会。如在讲授酵母菌的发酵时,由于酵母菌发酵现象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观察到,所以课本将其列为演示实验,但在本节课中,演示实验的处理会造成学生理解的局限性,所以,笔者通过多次实验的尝试,对实验材料的用量进行改进,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现象,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直接观察到酵母菌的发酵现象,接着,便对学生提问:“在本次实验中,什么因素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呢?”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设计实验方案,在课堂中自己动手操作,从而让学生从实验中得出影响酵母菌发酵的外界因素。最后,让学生上台展示不同条件下酵母菌发酵的现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

(三)变学生课后实验为学生课堂实验,让学生在做中学

让学生动手实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探索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动手做实验。例如,本节课需要安排米酒制作的实验,让学生体会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发酵食品的乐趣,但是课堂时间有限,所以笔者用酸奶的制作实验代替米酒的制作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体验,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内化新知识,运用新技能,将新知识转变为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运用“教”“学”“做”合一的行为导向生物教学模式的成果

“教”“学”“做”结合的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将本节课的难点一一分解。新概念、新知识,由教师用较短的时间讲授;学生不能直观理解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来获取。整节课学生充分遵循认知规律,轻松快乐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不仅收获了知识,更觉得生物课程生动有趣。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小组高效完成实验,并大胆展示小组实验成果,小组活动热烈,学生参与率高,学习成效显著。

所以,笔者认为,初中生物教师在处理知识容量较大的实验课程时,利用“教”“学”“做”行为导向生物教学模式,既能保证新知识的讲授,又能避免教师的满堂灌,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做”起来,又能保证初中生物课堂的高效性。

学行为规范 做文明学生 篇4

《守则》和《规范》对我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生,我们要把《守则》和《规范》的要求“牢记于心,实践于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要提高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的能力,提高道德选择与行为评价的能力,培养有合作意识、创新意识,逐渐把《规范》和《守则》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养成遵规守纪、诚实守信、关爱他人、勤劳节俭、安全自护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全面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学行为规范 做文明学生 篇5

做合格文明小学生

新的一天里,我们迎着初生的太阳向自己的目标前进,今天的奋斗是为了明天的成功,合格的人才来自合格的学生,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与此通理,在学校要成为合格的学生,最基本的就应该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校规校纪,这对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可是如今,在校内时不时能看到乱丢乱扔、满口脏话、疯赶打闹、在校外买食品或者带危险品的现象,这在美丽的校园是极不和谐的音符,我们应当把日常行为规范时刻放在心中,把它作为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要有自觉遵守准则的意识。

同学们,良好行为规范,需要我们平时做什么?良好行为规范是上学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平时与别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行礼问好,是看到地上有纸屑垃圾自觉将其放入垃圾箱,是上下楼梯主动谦让靠右走,是爱惜学校一草一木,是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在学校我们的行为代表班级的形象,将来我们也会踏入社会,我们的行为也将影响社会的风气。良好的行为是黎明前的曙光,抓住了就有光明灿烂的前途,良好的行为是大海中的舵手,把握就能到达胜利的彼岸,良好的行为是迷途中的星辰,遵循了就能走出困惑的岁月。

希望同学们在本周要继续做好五件事情:

1、认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不乱丢垃圾,保持校园洁净。

3、上下楼梯慢步、轻声、靠右行。

4、不骂人、不打架,特别要注意不疯赶打闹。

5、不踩踏花坛、不踩草坪、不损害花草树木。

我们不仅要将良好的行为规范记在心里,更要付诸于行动,做到言行一致。长时间实践良好的行为,会让我们主讲养成良好的习惯,收获美好的思想品德,净化我们的心灵,最终走向成功的人生,让我们从身边的细节做起,做一个有良好行为习惯和美丽品德的人,让黄集小学因为我们而骄傲和自豪。

学行为规范 做文明学生 篇6

一、活动主题: “守纪律 讲文明”

二、活动目的:通过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让全体同学在愉快中自觉加强规范意识, 学到用规范的知识, 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切实履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 增强彼此间的友谊, 提高团结合作精神.三、活动方法:情景小品,图片大家谈,讨论,合唱,宣读倡议书等.四、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

二、小品大比拼

(一)《奇遇》陈浩良(饰破坏公物者)。

(二)一群顽皮的女生在没有老师的自习课上闹开了花,有说话的,吃东西的,抄作业的等等,老师回来了就摆出一副专心认真的样子,甚至得到了表扬。

三、图片大家谈:此时投影机打出几幅漫画, 几位同学就漫画内容发表看法 第一张:清洗护拦的同学 第二张:被推倒的自行车

四、校园不文明现象小调查

(在坐的同学们踊跃发言,揭露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不文明行为)

五、文明用语大接龙

刘: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比赛中,男女双方队员依次迅速到台上来,每人只能写下一句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用语,限时三分钟内,多者既获胜。

六、双方代表总结发言

七、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全班起立,共同宣读倡议)倡议书

让我们明确目标, 养成时刻学习, 不断探索的珍贵品质 让我们以正确的姿态踏入社会

让我们以最佳的精神面貌面对生活和挑战

让我们的社会少一点矛盾和冷漠, 多一点融洽和热情 让我们养成做未来社会主人的责任感 让行为规范永驻我心,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八、主持人:让我们做.“学规范, 用规范”的英雄,大家齐唱《真心英雄》 班会 反馈

学行为规范 做文明学生 篇7

一、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优化应该遵循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行为习惯培养, 必须按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身心成长的规律, 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和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要从实际出发, 努力做到目标准、内容实、措施细、效果佳, 讲求严谨、及时、适时、合理和巧妙, 避免形式主义。

2. 具体化原则。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本着“小、细、实”的要求,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各种行为习惯具体化, 让学生看得见, 摸得着, 易于理解、掌握和践行。要以教育部颁布的《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 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来进行。

3. 主体性原则。

在行为习惯养成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其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提高, 感受到形成良好习惯的效果, 体验到矫正不良习惯的益处, 从而使其良好的习惯得到巩固和发展。

4. 因材施教原则。

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要承认学生之间基础条件、个性特征、环境影响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共性要求和训练的同时, 做到因材施教, 保护好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 力求做到“行为上严, 思维上宽”, 突出个性教育, 使不同特征的学生均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 序列化原则。

遵循青少年的发育规律和认知、心理特点, 研究制定出相应学段的行为规范和要求。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学段和年级的层次性, 保持教育的连续性, 由浅入深、由近及远, 循序渐进。

6. 养成性原则。

行为习惯培养是一个逐步生成、提高的过程, 既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又要注重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 使学生在长期的引导、强化、矫正中形成外在行为。

7. 持久性原则。

行为习惯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通过反复的训练, 至习而惯之, 不能一阵风, 时紧时松, 更不能半途而废, 要坚持长期, 贯穿在各个环节之中。

8. 知行统一原则。

既要重视课堂教育, 又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 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 并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必要的行为训练, 引导广大学生在行为实践中逐渐加深思想认识,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9. 实效性原则。

在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 学校要有效地控制各个环节, 切忌流于形式、纸上谈兵。注重实效性要做到五个坚持:坚持实践教育、坚持形象化教育、坚持开放式教育、坚持传统教育、坚持自我教育。

二、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优化途径

1. 优化学校教育主阵地。

各校要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 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 树立教职员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 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要充分利用学科教育教学资源, 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 教给学生正确的生活行为习惯, 包括饮食、起居、仪表、安全等;学习习惯, 包括读写姿势、预习复习、课堂听讲等;社会行为习惯, 包括礼貌与人交往、孝敬父母、关心集体等。同时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广大团员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带领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 学校要开展课题专项研究, 成立课题组, 编写课题研究方案, 探求适应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旨在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力求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在实践上有所突破, 做到“一、二、三、四、五”的基础规范要求。一是规范一个仪式:升旗仪式;二是唱好两首歌:国歌和队歌;三是发挥三个阵地作用:学生行为规范一日常规评比栏、学生会 (团队) 室、广播站;四是定期开展四个会:班主任会、团队学生干部会、主题班队会、大型集会;五是强化班级五个细节管理:标志佩戴整齐、言行举止文明、室内摆放有序、张贴悬挂规范、班级文化有特色。

2. 优化家庭教育。

要办好家长学校, 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 普及家庭教育知识, 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 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要完善教师家访制度, 定期召开家长会, 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 了解各种家庭背景下的学生不同的行为习惯基础, 增强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优化社会教育。

要加强与校外教育机构的联系, 拓宽教育的途径, 主动争取社区、工青妇组织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现代信息网络, 调动一切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因素, 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结合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 在社会大课堂中培养、矫正、检验和提升学生的行为习惯, 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公民意识, 自觉遵守社会公共规范, 成为讲文明、有礼貌的社会公民。

总而言之,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它需要学生的长期努力, 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 需要家庭、社会的永久支持与合作。叶圣陶先生曾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 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 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 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 好像出于本性, 一辈子用不尽。”可见,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可以使人受益一生, 而它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摘要:优化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 也是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德育工作的需要。本文从分析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优化应遵循的原则入手, 探讨了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优化的具体途径, 以期能促进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实现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原则,优化,途径

参考文献

[1]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开明出版社, 1989.

[2]叶圣陶教育文集.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0.

[3]叶圣陶语录汇编.苏州教育出版社, 2002.

[4]朱复融.儿童行为习惯训导法则.重庆出版社, 2005, 8, 1.

学行为规范 做文明学生 篇8

三年级1班讲话人 张煜暄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内容是“守规范、懂礼仪、做文明小学生”。我叫张煜暄,是第11周的三年级1班礼仪之星。礼仪特色是我们实验二小一道靓丽的风景,使我们敬爱的郭校长经常挂在嘴边,记在心里的一件事,郭校长告诉我们,礼仪能教育我们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学习,怎么生活。我们知道,人字,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做,世界上没有人不能做不到的。我每天一起床,会向爸爸妈妈问好:爸爸妈妈您早!在学校门口,我遇见同学的爸爸妈妈,我就会主动说:“叔叔、阿姨您好!”进入学校大门时,我会向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再见!”还会向值班的老师说声:“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您好!”下课了,在楼道里遇见同学,我都会说:“你好!”遇见校长我会更激动,会亲切的说:“校长好!”如果老师来教室上课,我会带领全班同学一齐说:“老师好!老师再见!”放学了,我也没有忘记礼仪,在学校门口,看见爸爸妈妈,我会先向她们说声:“爸爸妈妈您辛苦了!老师再见!”

同学们,你看我做的对吗?来,我们大家一齐跟着我说:“校长好!”“老师您好!”“爸爸妈妈您辛苦了!”

我之所以选为礼仪之星,还因为我不说粗鲁和脏话,不乱扔纸屑,能随手捡起来地上的垃圾,不在学校门口接受广告和买零食,;专心听课,干净正确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坚持说普通话,回家经常帮助家长做一些家务;对了,还有上下学我不乘坐超载车。

同学们,我们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听郭校长的话,要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把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常挂嘴上,从小养成好习惯,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学行为规范 做文明学生 篇9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提高学生的心理免疫能力,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等院校都已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依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学现状差强人意。所以, 加强对心理健康课进行教学改革, 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一) 教学目标模糊不清, 教材缺乏实用性。

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应该从知识、技能、素质三个方面分别界定, 将知识传授和实践练习紧密结合, 真正通过教学实现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然而在实际中, 许多学校心理健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却模糊不清, 致使“教”、“学”、“做”三个环节相互脱离。

(二) 课时安排较少, 场地缺乏灵活性。

作为一门非专业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往往课时设置较少, 学分比值不高。这使很多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了一种错误认识, 觉得心理课可上可不上, 对其缺乏应有的重视。另外, 由于高校班级众多, 很多学校都采取了“大班授课”的形式, 教学设施落后, 空间缺乏灵活性, 极大地限制了心理辅导活动和拓展训练的有效开展。

(三) 授课形式单一, 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 大多数院校的心理健康课仍然是采取“以讲为主”的授课形式, 教学手段局限于“一支笔, 一张嘴, 一本书”, 非常单调, 这种满堂灌式的教育很难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体验课程, 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就要求老师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 注重挖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与操作, 积极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 实时加以有效的引导。

(四) 师资队伍薄弱, 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开设一门公共课需要大量的专业教师, 然而大多数高校都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由于心理老师严重短缺, 许多高校只能请缺乏专业基础的兼职老师代课, 授课质量难以保障。再加上, 部分院校对心理学老师重视程度不强, 间接导致很多相关教师放松了对自身的专业要求, 对教学缺乏热情和钻研精神。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在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

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教学生学”。在他看来, 教育不是要直接教给学生解决问题办法, 而是要引导学生如何自己去学。为此, 他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 认为“‘教学做’不是三件事, 而是一件事”, 并把“做”看做是三者中最核心的环节。这一教育理念不但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还被应用到了许多课程的教学改革当中, 形成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主导, 以“做”为中心, 鼓励学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 一边进行实战演练, 通过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体验性,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师生互动, 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技能。另外, 在一体化教学思想的引导下, 老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不再是课堂上的中心, 而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答疑解惑。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其育人目的与陶行知先生的这种理念非常契合。因此, 非常有必要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引入到心理健康课的课程改革当中, 大力倡导师生互动, 强化学生们的行为训练和体验与感受, 使其心理素质在锻炼中得到提高。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途径

(一) 注重教材建设, 开发实训指导教材。

作为一门实训性较强的素质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课的开展必须要加强教材的一体化建设, 突出教材的指导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为了体现这一特色, 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 除了进行理论讲解之外, 还应该增强内容的易读性、生动性和灵活性。比如, 可以采用“心理导读”、“案例解析”、“情景想象”、“心灵鸡汤”、“拓展训练”等丰富多彩的版块, 为学生的“学”与“做”提供训练材料。另外, 还要开发与学生教材相对应的“实训指导教程”或“实践指导手册”, 作为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辅导用书, 供老师和学生们参考。

(二) 增强师资力量, 加大“双师型”教师比例。

以往高校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大多是采取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分离的政策。但是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 心理健康课的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也在不断融合。实现教学的“一体化”要求学生要一边学、一边做, 这就需要广大授课教师既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 又要有实际操作的技能。为此, 高校应该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进修或者学习, 掌握专业技术和专业本领。另外, 还要积极鼓励广大老师通过职业资格鉴定成为具有实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并同社会服务机构联合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以便积累专业经验。

(三) 改善教学手段,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老师一堂课里“从头讲到尾”, 这种单调而乏味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要想通过教学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教师就必须要尝试采用更加丰富、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让学生们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譬如,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运用“小组式”、“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 增强学习的效果。在教学手段上, 可以充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和具有专业特色的仪器设备来开展实训课程。

(四) 完善教学场地, 开辟实训实习基地。

为了使学生们在老师“教”的同时边“学”边“做”, 就需要教学场地能够满足“理论课”与“实训课”的双重要求。所以, 高校对现有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空间加以调整和改善, 在教室安装音响设备, 并能灵活摆放桌椅板凳, 以便开展“行为训练”、“情景体验”、“团体互动”等教学活动;同时, 还要成立“心理健康课程实训中心”和“户外心理拓展训练基地”, 使教学场地满足一体化的要求。

(五) 改变考核方法, 综合考查学习效果。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需要建立一套具体完善的评价指标。基于心理健康课的特殊性, 教师对学生们的考核要坚持以平时考核为主, 期末考核为辅的原则。平时考核主要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实践活动以及每次的作品展现进行, 教师可以对每项考核内容, 以等级评定的方式进行有、无, 或者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的评价;期末考核时, 则主要考核学生对心理知识、心理技能的整体运用。最终, 综合二者成绩, 考查学习效果。

总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 不是学习知识, 而是提高心理素质, 增强学生们的危机免疫能力。为此, 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把“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运用到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过程当中。

参考文献

[1] .刘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6

[2] .冯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的实践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 2010, 7

[3] .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4] .陈晓燕.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8

[5] .倪坚.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职教论坛, 2010, 29

创安全文明校园做文明行为典范 篇10

在课间、活动时发出的追逐声和喧哗声而产生的噪音不但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还严重影响了师生们的身心健康。为了创造一个让我们能够沉下心来学习的氛围。学校将开展“轻声慢步,静我校园”的活动。只有让校园静下来,营造一种安静的学习氛围,我们才能潜心学习。为了净化校园环境,浓厚学习风气,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素养,使全体同学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争做文明的人,现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力争养成以下及各良好习惯:

1.养成刻苦学习的习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汲取知识,充实自我。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随便说话、做小动作,集中精力,认真按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各班营造浓浓的、安静的学习氛围,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2.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到校后同学们要自觉进入教室静静地读书学习,听从班队干部的协助指挥。每天的作业要及时完成,不能拖拉,做到今日事今日完毕。

3.养成举止文明的习惯——言行得当,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见到老师主动敬礼问好,不说脏话、谎话,不打架吵闹,在校园里参与一切活动不高声喧哗、追逐打闹,做到轻声慢步,轻声细语守秩序。

4.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要保持个人清洁卫生,仪表整洁,勤洗澡勤洗手;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免疫能力;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举止文明有修养。

5.养成遵守规范的习惯——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走。上学、放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在街道、路途打闹;不在公交车上高声喧哗影响驾驶员工作;不私自进入建筑工地玩耍;不在围墙上乱涂画,不破坏公物;夏季来临更不能结伙下河玩水、游泳。按时回家,遵纪守法。

6.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树立勤俭节约的美德,要做到爱惜粮食,不随便剩饭、倒饭菜;节约用水,每次洗手后,要随手拧紧水龙头;离开教室时,随手关掉教室的所有电器;纸张不能随便撕扯丢弃,避免浪费。

同学们,言行举止有礼貌,能使人与人之间少一份苦恼,多一份快乐;少一份冷漠,多一份温情;少一份庸俗,多一份高尚。播下一个行

为,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播下一个品格,便收获一份成功。让我们在春光明媚的季节里,撒下文明之种,栽下礼

仪之花,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做一个文雅、和气、谦逊、有素养的人。我们携手创建一个安全文明的校园,争做文明的典范,让

校园因我们更青春,让春天因我们更温暖,让宁陕小学因我们而自豪吧!

宁陕小学全体五年级学生

学规范争做文明少年主题队会 篇11

——“学规范 争做文明少年”主题班会

一年级三班

活动目的: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遵守班级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牢固树立规范意识,增强自觉性。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做保护环境、讲究仪表、诚实守信、孝敬父母,讲文明守规范的好学生。

活动准备:

1、搜集整理有关《规范》的知识、文明礼仪的照片、案例等资料。

2、指导学生编排有关的诗朗诵、三句半等。

活动过程:

一、揭示主题

亲爱的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做什么事情都得讲个规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对我们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了规范的要求。它教育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自我们入学以来,我们每天都在进行文明礼仪的学习,今年我们学校还准备开展“争当文明小卫士”活动。为了让同学们都成为文明礼仪的使者,让我们的校园成为一个文明的、和谐的、爱心永驻的校园,今天我们举行一次主题班会:

下面我宣布桓台一小一年级三班《文明伴我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展开主题

(一)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同学们,《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要求,你做到了哪些?请你跟同学们说一说。

(二)诗歌朗诵《种下一种好习惯》

世界钢铁大王卡耐基,曾说:“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个习惯;种下一种习

惯,收获一个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一生幸福,那么,快快种下一个好习惯吧!

请欣赏:诗歌朗诵:《种下一个好习惯》。

1:我做完作业就帮家长做事——

(合):这是爱劳动的好习惯。

2:我一有空闲就看课外书——

(合):这是爱读书的好习惯。

3:我每天早晨都到室外进行体育锻炼——

(合):这是爱运动的好习惯。

4:妈妈给我的零花钱我都攒起来——

(合):这是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5:课堂上我能严格要求自己——

(合):这是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合)习惯和我们朝夕相处,良好的习惯帮我们打开成功的大门。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传统美德应该发扬。

让我们从点滴做起,学规范,用规范,争做文明好----少----年----!

(三)案例分析

刚才同学们说得真带劲,不过念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请同学们看,这些行为对吗?如果你认为不对,应该怎么做呢?(屏幕出示图片)

(四)《文明日报》小记者采访

小记者出场: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文明日报》的小记者,刚才同学们

朗诵得真好,下面我想考考大家。

小记者:当你想问同学借铅笔用时,你该怎么说,怎样做呢?

同学回答:()

小记者评价:这位同学说话真有礼貌,我有铅笔也愿意借给你。

小记者:如果课间休息时,你不小心碰掉了同学的铅笔盒,你该怎么办?

同学回答:()

小记者:我要是那位同学,听了你的话一定会原谅你的。

小记者:来到书店,你想买本《喜洋洋和灰太狼》的书,应该怎样跟营业

员阿姨说呢?

同学回答:()

小记者评价:嗯,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同学。

小记者:大家在课堂上是怎样做呢?

同学回答:()

小记者:同学们的礼仪知识回答得真好,再见!

(五)文明礼仪——我国优良的传统

中华民族素称礼仪之邦,文明古国。如:孔融让梨、黄香温席、无数可歌

可泣的事迹、无数铮铮铁骨的人物,都源于强烈的文明意识。(齐背《三字经》)

(六)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

1、升旗仪式礼仪

升国旗要立正站好,少先队员行队礼。可是现在我们升旗的时候,有的同

学在队伍中不能和别的同学对齐,很多同学的眼睛不注视国旗,而是东看西看,不严肃。以后我们要改正。

2、与同学交往礼仪

同学们,你可能还记得现在我们班里有的同学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有的同

学想和别的小朋友玩,可是总是打打人家的头,戳戳人家的背,甚至打人家,交往方式不对。

3、学习礼仪

同学们都知道课上应该怎么做,可是现在课堂上还有一部分同学东张西望,精力不集中,这样怎么能把知识学到手呢?

4、常规

我们要求每天带好校牌、红领巾,请你想一想你是不是每天都做好了?见到垃圾你随手捡起来了吗?

通过今天的班会,相信大家一定改正这些不足,做得更好。

(七)结束(歌曲:熊猫咪咪)

学行为规范 做文明学生 篇12

活动目的:

1、通过同学们的活动参与,明确“守则规范在我们生活、学习中的重要性。

2、使同学们对“守则规范”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守则规范。

3、引导、教育同学们做文明守纪的学生。

活动准备:

1、准备节目:小品、相声和歌曲等。

2、主持人陆子辰、吴嘉准备串联词。

3、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歌谣的背诵。

活动过程:

1、主持人齐声背《守则规范歌谣》:

我是文明小学生,文明习惯早养成。

您好谢谢对不起,礼貌用语要牢记。

交流请用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

准时上学不迟到,红领巾要佩带好。

升旗仪式穿校服,脱帽肃立行队礼。

上课专心勤动脑,作业认真按时交。

集合活动要守纪,排队做到快静齐。

楼梯走廊靠右走,来往过道不乱吼。

课间休息不打闹,文明游戏气氛好。

进办公室先报告,遵守制度很重要。

学校公物要爱护,水电节约每一度。

不踩草坪不摘花,不吃零食习惯佳。

果皮纸屑不乱抛,不让垃圾随处跑。

放学不忘关门窗,教室整洁精神爽。

养成行为好习惯,争做规范小标兵。

2、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陆子辰: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文明礼貌既是个人素养的表现,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表现。

合唱:《咱们从小有礼貌》

吴嘉: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于是行为规范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必不可少

陆子辰:确实如此,在守则规范的约束下,我们变得懂事了,变得彬彬有礼了。

吴嘉:然而仍有同学无法改掉曾经遗留下来的陋习。请看小品《行为规范的启示》再听听我们同学对于行为规范有何看法!

3、表演小品。

(学生表演小品:小明乱丢东西、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等,下课了,小明和小强在教室里追逐打闹)

陆子辰:小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不对?

请大家发表看法。

吴嘉:小明听了大家的意见,他很后悔,他能改过来吗?我们继续看小品。咦,快上课了,小明在忙什么?

(接着演小品:小明把地面上的垃圾都拾起来,放在垃圾筒里,然后准备好课本、本子等认真读书)

陆子辰:刚才的小品中,同学们有什么看法?

同学们在笑声中演绎出了他们对行为规范独到的见解,我们也从中领悟到了一些东西。谁能说一说,小品给了你什么启示?

学生:省略。

陆子辰:其实行为规范不仅仅是我们外在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内在的一种修养与气质,一种对于美的追求。

吴嘉:那么到底美从何来呢?想必同学们对美都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其实美的涵义很广,我们本身也是一种美,一种朝气与活力的美,一种生机盎然的美,一种舞动青春的美。

4、表演相声。

下面由XX和XX为我们表演相声《绿色语言》,大家鼓掌欢迎。

甲:大家好,我是二(1)班的领巾管理员。

乙:我是二(1)班的文明礼仪推广员。

请问你最喜欢什么颜色?

甲:我呀,最喜欢绿色。

乙:为什么呢?

甲:因为绿色不仅养眼,而且是环保、卫生、安全的标志。比如说,绿色食品无污染,我爱吃;绿色电视不晃眼,我爱看;绿色空调带制氧,我爱用……

甲:还有,绿色语言真好听,我爱听……

乙:什么?语言……还带绿色,没听说过。

甲:告诉你吧,现在有人把文明礼貌用语形象地称为“绿色语言”。

乙:这倒真形象,它体现着语言的纯洁、无污染。告诉你,我对他还颇有研究呢。

甲:是吗?那就请介绍一下你的研究成果吧。

乙:嗯,我们小学生常用礼貌用语分为五种:由问候语、迎送语、致谢语、道歉语、应答语。具体说有“情、谢谢、您好、再见、对不起、没关系”……

甲:就这些呀。太通俗啦。你能不能教我点高雅的?

乙:好!比如,两人初次见面说什么?

甲:哦,请您多多关照!

乙:嗨!那不成日本人啦!我们中国人都习惯这样:久仰——久仰!

甲:如果说好久没见——

乙:哦!那就说,久违了!久——违了!

甲:如果说,求人帮忙——

乙:哦,那就说,劳驾……

甲:如果说,求人原谅——

乙:请您多多包涵!

甲:要是托人办事呢?

乙:那就得说,拜托,拜托!

甲:好家伙,这名堂可真不少呀。

乙:还有呢!比如,看望别人说“拜访”,客人来到说“光临”,等候客人说“恭候”,中途先走说“失陪”,麻烦别人说“打扰”,求人给方便说“借光”,赞人见解说“高见”,老人年龄说“高寿”……

甲:好,这些语言里透着文雅和礼节。

乙:是呀!美丽的语言人人爱,肮脏的话儿讨人嫌!特别是在校园里,我们同学之间的绿色语言就更重要了,你说是不是?

甲:那当然!作同学,是缘分,和睦处,友情浓。对师长,有礼貌,朋友间,真诚待……

同学之间要友好,沟通合作互关怀。说声“对不起”,作用了不起,说声“谢谢了”,大伙心里乐。

甲乙(合):绿色语言我会讲,大家夸我好素养!

陆子辰:我们平时的生活大都在学校里,行为规范对于我们而言,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养成和保持。希望我们大家都能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吴嘉:说规范,谈规范,行为规范你知道多少呢?我们已经学过了文明礼仪歌谣,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赛一赛,谁记得最好。

5、《文明礼仪歌谣》背诵

上学、上课、课间……

陆子辰:歌谣比赛结束了,同学们刚才的表现都很出色!

吴嘉:其实还有许许多多的行为规范在约束着我们,我们应将这些牢记在心。

陆子辰:我们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崭新的教室、美丽的校园、和蔼的老师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合格、优秀的学生呢?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齐读《守则规范歌谣》

生读:(齐读后面墙壁上的歌谣)

吴嘉:我们只有行为规范了,才能做堂堂正正的人,才能在学习生活中以正确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使自己尽快地长大。大家说对吗?

生:对。

陆子辰:我们从小学规范,讲文明。我们的学校将会变得更美好。

吴嘉:让我们的歌声和微笑成为校园中最美丽的风景吧。

6、《歌声与微笑》

陆子辰:在优美的歌声中,我们的班会接近尾声。下面请班主任童老师给我们讲几句话。

7、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你们是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们的一些行为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国家的未来,希望你们能严格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

8、班会结束。

学行为规范 做文明学生 篇13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领导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三国时期的刘备曾经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教导过他的儿子。道德是衡量人思想境界的试金石,唯有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

同学们,我们如果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于律己,那么每做一件小小的善事,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大大的升华。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不仅要完善自己的道德观念,更要有勇气将自己的道德认识转化为积极的道德实践。

让我们见到师长有礼貌的打招呼;让我们管住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让我们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让我们管住自己的脚,不践踏花草;让我们给工作了一天的爸爸妈妈捧上一杯茶,为学习困难的同学解答一个疑难问题„„

同学们,其实这都是司空见惯的小事,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只有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我们就会成为有道德的好少年。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培养高尚的道德修为,奠定人生成长的基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拒绝不文明的行为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家长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遵章守纪、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是一个人崇高品质的体现和美好心灵的写照,它能体现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显示一个城市的文明素质。“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广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此,我们希望广大学生谦恭礼让,改正陋习,拒绝不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小公民”,树立良好的“小公众”形象!也希望家长朋友们以身作则,遵章守纪,做学生的榜样,给学生以力量,为我们的孩子营造舒适、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出行环境。

上一篇:伤残鉴定部门下一篇:无缝钢管生产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