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区主题活动(共12篇)
小班音乐区主题活动 篇1
浅谈小班音乐区多样化材料投放的实践
人乐幼儿园
黄清清
一、背景介绍
《纲要》指出--3岁儿童喜欢学唱歌,尤其对情绪热烈的歌曲产生很大兴趣,会反复地跟唱。他们会试着用1—2种打击乐器打击出不同节奏,虽然节奏并不准确合拍,但是表明他们已开始学着控制自己的动作。教师是儿童音乐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儿童感受节奏、走近音乐。在区角游戏中,我们给孩子创设了音乐区,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并从中获得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本学期我们班确立了“主题背景下小班情境性个别化学习活动音乐区操作材料有效投放的实践研究”。所以,如何提高音乐区材料的有效性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希望通过情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研究促进音乐区活动的开展,激发幼儿艺术表现的潜能。
二、创设音乐区的多维思考
首先,从内容的选择上来说,根据主题“好听的声音”和幼儿当前的年龄特点提供了“乐器城堡”“敲敲摇摇”“彩琴叮叮”等材料。
其次,从情境的选择上来说,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木偶剧场”“节奏宝贝”“骰子滚滚”等形象生动的情境,吸引孩子在音乐区进行操作,在游戏中感受节奏和韵律。
第三,从呈现方式上来说,由于音乐区会产生声响容易影响周边的区角活动,所以我们充分利用走廊的空间资源。如:墙面上的“乐器城堡”、立体衣橱改建的“木偶剧场”、移动小桌制成的“彩琴叮叮”等。
最后,从资源的利用上来说,音乐区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材料。有真实的打击乐器,也有与之相配的课操作小图片、还有便于幼儿操作的绒布墙、可移动并方便验证的纸质卡通节奏条等。
三、我班幼儿经验分析
对小班幼儿我注重从培养倾听习惯与积累音乐经验入手,逐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首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我注重创设适宜的欣赏环境,使幼儿在自然的情境中乐于倾听,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其次,注意选用短小而有趣的歌曲 引导幼儿尝试演唱。第三,选择配乐儿歌、律动,打击乐等培养幼儿表现音乐的兴趣。
因此我班幼儿喜爱唱唱跳跳,他们能感受音乐的情绪、尤其对于节奏鲜明、欢快的乐曲甚为喜爱。我班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因此,在音乐活动中,要结合歌曲、乐曲的目标设计相应的音乐环境,通过气氛渲染,使幼儿产生情感共鸣,那么幼儿就能在音乐游戏性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内容、情绪变化来进行表演。通过集体教学、音乐游戏等活动,孩子对二拍子的基本节奏有了初步的了解,相对四分音符而言幼儿对于八分音符的表现还存在一些欠缺,表现为能理解却难以准确表达,所以旨在通过音乐区的活动,在游戏中加强个别指导。[阶段目标]
1、主动、尝试、操作、表现,在游戏的情景中,获得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
2、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体验音乐表演活动的乐趣。[观察要点] 节奏宝贝:
1、观察幼儿能否根据老师图片的提示排列出各种节奏。
2、观察幼儿对于已经熟悉的节奏是否能有初步的迁移运用。[活动材料] 音乐区大背景:
以彩色五线谱为大背景,利用两个活动衣架作为左右帷幕。配合简洁明了的入区标志和可爱逼真的小话筒,把孩子引入了音乐王国。
一、骰子滚滚
提供材料:一个六面贴了图画暗示(幼儿曾经学过的歌曲和儿歌)的 2 骰子。玩法:
1、幼儿将骰子抛起,待其落地的时候,观察骰子向上的一面是什么画面。
2、幼儿根据骰子向上的那一面所显示的画面表演相应的儿歌或者歌曲。
3、可以一人骰,一人表演,也可以一人骰,几人表演。
4、根据表演的情况让孩子用大苹果贴在歌曲牌上,让老师在讲评时候,了解该区玩的情况
注:孩子在游戏后把苹果贴纸送给唱得好的歌曲,是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小班孩子尝试进行评价。
二、木偶剧场 提供材料:
将KT板支起,中上部挖空,用纱缦围成一个舞台状。玩法:
1、各种布袋木偶或者指偶,由幼儿躲在KT板后进行操控表演,仅有木偶部分露出舞台,充满情趣。
2、有的幼儿可以操作表演木偶,有的幼儿可以选择做观众,观看木偶戏或者木偶表演。
注:操作木偶本身就是一件充满趣味的事情,利用孩子们喜欢的木偶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音乐表演,就不会显得枯燥和单调。
三、彩琴叮叮
提供材料:铝片琴一架,标有彩点暗示的曲谱一套(一套是只含五音以内的《小夜曲》,一套是含六音的《小星星》以备孩子在今后活动中难度的提升。)玩法:
1、通过观察,了解曲谱《小夜曲》下方彩点的含义。
2、敲击与曲谱标明的彩点相应颜色的琴键。
3、按照彩点暗示连贯地敲击,形成流畅的歌曲旋律。
注:不论是五线谱或者是阿拉伯数字的简谱都是不适合小班幼儿的,于是用不同颜色来区分不同音符这样的游戏就能使孩子很快成为一个“小小演奏家”。
四、乐器城堡
提供材料:双响筒、三角铁、铃鼓、手串铃、响板、沙球等八种打击乐器、八种打击乐器的可操作图标、悬挂打击乐器的多形状绒布底板 玩法:
1、根据绒布底板的形状,选择相应形状的打击乐器进行取或放。
2、绒布底板上自由择取自己喜欢的一种小乐器为《小星星》或者其它学过的歌曲进行边唱边伴奏(打节奏)。
3、可以一名幼儿自己操作自己伴奏,也可以幼儿各自操作后大家一起来伴奏。(如:三个孩子选择了三个不同的乐器图标贴在曲谱上,三人可以一起合唱并用各自选择的小乐器进行伴奏)
注:绒布底板是根据各种乐器的不同形状进行裁制的,在幼儿游戏完毕后有暗示孩子什么乐器回到哪个家的作用,在游戏的形式中让幼儿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五、节奏宝贝
提供材料:用绒布屋顶和围栏打造的一座节奏小屋。小屋有由易到难的八层(绒布展示条)屋顶有节奏谱的各种图标。(小猫咪、大猫咪)四条大的可操作的节奏条,雌雄扣 玩法:
1、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种节奏谱的卡片,在绒布条上进行摆放(每小节放两个图标)。
2、根据自己摆放的节奏图谱,学学有节奏的猫叫声,在游戏的情景中完成节奏的感知和表现。
3、幼儿可以自己选择不同难度的节奏条,在操作中学习,活动后期还可以用小图标创造节奏条,也可以修改同伴的节奏条,变化出新的节奏条。
注:可以移动和自由操作的小猫以及可以自由组合的节奏条对于幼儿来说不仅是游戏更是挑战。
六、美美唱片
提供材料:录音机、老师自己录制的能和孩子互动的有韵律的童谣、儿歌等。玩法:
1、在录音机的开和关钮上贴好绿色和红色的标记,让孩子可以自己控制录音机。
2、根据录音机里的提示语,和其中的童谣、儿歌进行互动表演。
注:在墙面上挂了数本可以替换的卡片书,幼儿可以自由取阅,根据录音机里的音乐配合画面进行音乐和童谣的欣赏,还可模仿图片中的动物进行表演,提高了游戏性和表演性。
七、敲敲摇摇
提供材料:塑料、金属、纸质等各种材质的废旧材料制作的可摇可击打的简单小乐器 玩法:
1、运用不同方法体验不同自制小乐器产生的声音,培养幼儿对节奏乐兴趣。
2、选择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感知声音的强和弱。
注:在KT板上按照乐器的形状抠出各种形状,以便幼儿在取用打击乐器的时候可以“对形入座”,既有游戏性又整合了对形状匹配的认识。
活动反思 亮点:
幼儿的音乐能力、音乐兴趣、音乐潜能存在差异性,体验性学习尽可能地让学生亲历活动过程,让每个个体获得不同的体验,并为幼儿提供表达个人情感的可能性,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充分发展。音乐区域化游戏活动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性质的活动有利于教师了解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个性特长、知识能力水平、特别是发展的潜能,用游戏的方式,创设游戏的情景让所有的孩子都在音乐区的活动中体验到表达表现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一、结合主题活动创设音乐区角材料
在主题活动《好听的声音》的开展中,把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和节奏整合,放到了音乐区中,让孩子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而有东西可操作,有东西可玩,让孩子自由选择操作,发挥孩子的自由想象。如:装了相同东西的不同罐子,和装了不同东西的相同的罐子,摇一摇,声音是怎样的呢?塑料碗、铁碗,陶瓷碗,敲击的声音哪个更好听呢?怎样才能敲出好听的节奏呢?这些问题会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好奇与兴趣,在游戏中感受各种声音和节奏。
二、适时、适宜、适度地投放材料
有层次性的材料能给幼儿带来更多的挑战。在“节奏宝贝”中,我结合本班幼儿不同层次的发展水平,打造了八层(8个不同难度的)节奏小屋提供便于小班幼儿动手操作并赋予挑战性的操作材料。如在游戏中,考虑到幼儿的差异性,在节奏小屋和节奏卡片上分别注明了楼层的数字,让幼儿清楚地看到那一层是最难的,那一层是最简单的,从而激励自己“今天想要挑战到第几层”的想法。有了图片形式和数字说明,能力弱的幼儿可以选择从简单的节奏条开始尝试,能力强的幼儿可以重点攻克有点难度的节奏条,孩子们也可以记住昨天自己已经完成 6 到了第几层次,今天想完成到第几层次,这样的操作方式,让孩子不断感受到新的挑战和成功的喜悦。同一套材料,幼儿既能有所选择地使用,又能不受相互操作的影响,从而更好的进行节奏的探索活动。
三、游戏性的材料投放培养幼儿的表达表现能力
音乐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培养会有一定的枯燥与乏味,怎样让孩子在音乐区既能象做游戏一样高兴地活动又能学到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和发展其审美情趣是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于是我针对小班幼儿好游戏、好动、好玩、好奇、好模仿,情绪变化快,注意力易转移,兴趣短暂的特点在音乐区中投放游戏性的操作材料,创设游戏化的环境和采用游戏化的组织方式让幼儿在音乐区中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幼儿从情感上喜欢音乐,愿意尝试节奏表演和音乐表演活动。如:“骰子滚滚”游戏中,孩子们对于每一次骰子滚出的面上提示的歌曲都充满了期待,孩子在游戏中不断表演着骰子上的歌曲,充满兴趣,乐此不疲。又如:“敲敲摇摇”游戏中,投放的各种材质的废旧材料制作的小乐器,有的是相同材料装不同的东西,可以摇出不同的声音,有的是不同的材质装相同的东西也可以摇不不同的声音,用这些变化多样的声音来表现各种孩子熟悉的节奏当然是充满了趣味性。让孩子完成小曲子的演奏,看似一件很难得事情,但是我选择了适合幼儿的简单曲调并利用了铝片琴琴键不同色彩的特点,在乐谱上用彩色的小圆点提示孩子每一次应该敲击的琴键。孩子在游戏中成为了小小演奏家。后续思考和调整:
1、在“美美唱片”游戏中,教师也可创设一些舞台情景,录制一些激发孩子一起来表演的语言指导,来激励孩子更好的表演。
2、“敲敲摇摇”的游戏中瓶瓶罐罐除了摆放以外,还可以采用悬挂的形式,让孩子感受更多声音的不同。
3、在内容上节奏、演唱、表演、乐器等板块比较丰富,但在音乐欣赏方面显得薄弱,仅仅局限于儿歌欣赏,以后可以选择适合小班幼儿欣赏的乐曲投放到“美美唱片”中进行整合开展。2012、5、12
小班音乐区主题活动 篇2
(一) 探究的目的性不强, 探究兴趣易转移
小班幼儿很多时候没有把材料视为工具, 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进行什么样的活动, 只是出于好奇心和好动的本能进行模仿性质的游戏活动, 或者只被操作材料本身所吸引, 导致幼儿的兴趣点只集中在对工具和材料的摆弄上, 并且极易受其他刺激的干扰, 在遇到困难时容易放弃或模仿同伴的操作, 而无意于深入探究。因此, 他们的探究兴趣通常是不稳定的, 容易转移的。
(二) 探究的视角较窄, 自我中心倾向较强
小班幼儿具有单视角叠加累积的认知特点。与中大班幼儿相比, 小班幼儿的探究视角窄, 探究内容较局限, 一般来说, 小班幼儿对自己日常喜欢、熟悉、可反复操作的事物更容易表现出关注与探究的兴趣, 如问小班幼儿会选择探究什么样的车, 会喂养哪种小动物时, 他们一般都集中倾向于选择玩具车, 选择故事、儿歌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小白兔, 可见小班幼儿对探究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倾向, 有着浓厚的主观情感色彩。
(三) 探究的过程直接, 多种感官共同参与
小班幼儿认识事物大多依赖直接经验, 通过摸、看、闻、尝、听、抓、举等感知活动来进行探究。幼儿要依靠观察实物来发现问题, 根据已有经验、运用转导推理或初步逻辑推理, 假设可能的情况, 可能的结果和将要发生的事情, 探索过程依赖于直接经验, 看到事实结果就是得出结论的过程。大多数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 这时动作被内化为具体形象思维, 使幼儿直接作用于环境而获得的经验是思维发展的关键。
二、小班幼儿科学区活动环境的创设
根据美国著名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创始人布朗芬·布伦纳和克劳特 (Bronfenbrenner.U.&Croutou.A.C.) 对环境的定义, 环境可以分为物理环境与社会心理环境。具体而言, 影响科学区中小班幼儿探究兴趣的物理环境是指活动材料的投放和活动区的布置等方面。社会心理环境主要是活动区的心理氛围等, 这些环境全方位地影响着小班幼儿的探究兴趣。
(一) 物质环境的创设
1.材料的选择
科学区材料选择要考虑科学性和操作性。小班幼儿往往只关注事物的表面特征和非常明显的现象。因此, 为小班幼儿提供的材料应简单、直观、有趣, 以引发幼儿饶有兴趣地探索事物间的简单关系, 尽可能地给幼儿提供动手操作、反复尝试的机会。另外, 科学区材料可以将暗示性蕴涵于材料中, 这样无需教师手把手地教, 而是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分析, 找出规律, 按规律再进行模仿或创造, 包括可以自我纠错的材料。如, 在“闻一闻”的游戏中, 教师提供了四个透明的瓶子, 分别注入酱油、醋、麻油、黄酒, 并提供这些物品的图片, 在四个瓶底也贴有这些物品的图片, 让幼儿通过闻味道找到相应的物品图片。
2.材料的呈现
(1) 材料提供要具有丰富性。在科学区活动中提供数量充足、种类充足的材料。一方面可以给幼儿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 有效减少幼儿“无所事事”及相互间争执等现象。另一方面可以及时满足想模仿他人活动或想与别人共同活动的幼儿的愿望, 使自身的探索活动不断深入并能较持久地维持对该活动的兴趣。
(2) 材料提供要体现层次性。如, 在“有趣的泡泡”活动中, 教师投放了三个层次的材料:第一层次的材料有现成的泡泡水、清水、洗涤剂, 可以满足第一层次幼儿的发展水平, 通过搅拌让幼儿感受到不同密度的液体的阻力是不同的, 区分清水和洗涤;第二层次的材料有各种粗细长短质地不同的工具, 可以满足达到第二层次幼儿的发展水平, 用不同的工具吹泡泡, 比较泡泡的不同。可见, 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水平, 一种材料多种玩法, 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需求。如果只是投放了同一层次的材料, 只考虑大多数幼儿的发展水平, 就会阻碍一部分能力较强或较弱幼儿的发展。
(3) 材料呈现要体现情境性。根据小班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 材料的呈现要直观且具有趣味性。如“玩天平”游戏中, 我们在活动区张贴了动物玩跷跷板的图片, 以幼儿熟悉的跷跷板引申至天平, 帮助幼儿体会、感知轻重。又如, 在“奶牛吃嫩草”游戏中, 教师提供了滴管、食用色素和奶牛餐巾纸, 让幼儿进行滴管滴色, 观察颜色相互碰撞后的变化, 其实就是颜色对对碰的游戏, 但是提供了滴管、奶牛纸巾这些与小班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材料后, 他们会非常感兴趣。
(二) 心理环境的营造
和谐平等的师幼关系、互助式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快乐探究的基础, 幼儿只有在和谐、互动的探究氛围中, 才会觉得有安全感, 感受到被尊重、被关心, 因而也才可能真正大胆尝试、探索、发现和创造。因此, 营造和谐、互动的科学探究氛围相当重要。要做到这点, 教师需注意:
1.呵护好奇心
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里, 教师应注意给小班幼儿充分的自由活动与探索空间, 不过分干预和限制他们的探究行为, 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 始终把幼儿放在探究活动的主体地位, 做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同时, 应注意自己的语气是否亲切、语速是否适中。尤其是小班幼儿, 他们的向师性强, 教师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手势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探究情绪。因此, 小班幼儿更需要宽松和谐的环境, 他们觉得有安全感, 感受到被尊重、被关心, 才可能真正大胆尝试、探索、发现和创造。
2.增强自信心
探究活动不仅是师幼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 更有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在科学探索活动中, 教师要注意捕捉幼儿的点滴成功, 及时给予鼓励, 使其获得成功的愉快体验与满足感。这样, 不仅能调动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位幼儿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而且还能帮助幼儿树立自信, 激起他们积极尝试、大胆探究的欲望。
3.鼓励持久性
小班幼儿受生活经验及年龄特点的局限, 探究中的兴趣点往往只集中在对工具和材料的摆弄上, 并且极易受其他刺激的干扰, 在遇到困难时容易放弃或模仿同伴的操作, 而无意于深入探究。因此, 他们的探究兴趣通常是不稳定的, 容易转移。所以, 提供的材料需要引起幼儿兴趣, 并且需要给予幼儿一定的任务意识。如, 幼儿在探索物体的沉浮时对沉浮的现象非常感兴趣, 教师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 如瓶子、弹珠、木头、泡沫、回形针、海绵、棉花球、磁铁、纸片、毛巾等, 教师还设计了记录表, 将所有提供的物品拍照呈现在表格上, 提供给幼儿进行尝试性记录。记录表在整个活动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它有目的地引导小班幼儿围绕着目标去探索, 不仅使操作更具目的性, 避免了幼儿受到较多活动材料的干扰, 出现随意性, 同时也起到提示幼儿的作用, 让他们的操作更具有条理性。
三、小班幼儿科学区活动的介入与指导
适时介入是指教师对干预时机的一种把握。过早地干预会影响幼儿自主性的发挥, 太迟的干预会抑制幼儿的探究兴趣。因此, 教师适时地介入至关重要。
(一) 介入的时机
1.当幼儿认知出现瓶颈时
认知“瓶颈”是指幼儿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遇到会使其行为受到阻碍并产生停顿的某个问题, 即所谓的认知失衡时刻。这些“瓶颈”的解决可能意味着创造性智慧的产生, 教师要注意到这些“瓶颈”, 并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 使这些“瓶颈”成为幼儿注意的焦点, 从而使幼儿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如, 幼儿园在走廊拐角处装有一面反光镜, 为的是让来来往往的人在走路的时候看到对面的情况。小班幼儿对这面镜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会问:“为什么这面镜子看上去和平时的镜子不一样?”“为什么镜子能够照到自己?”当幼儿在产生问题后需要深层次去了解问题、探索问题时发生了困难。于是, 我们尝试在科学区中提供了相关的镜子, 有的是凸透镜、有的是凹面镜等。幼儿在教师提供的材料支持下受到启发, 他们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寻找到相应的办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培养了幼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意识。
2.当积极尝试仍无结果时
小班幼儿的探索兴趣常常会因为身边事物而发生转变, 从而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但当他们遇到困难或是无法解决问题时, 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只有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 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教师如果不耐心等待, 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 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如, 在科学区中我们投放了玩色板, 试图通过幼儿的自主性探索, 了解不同色板镶嵌后变幻出的颜色是不同的。一段时间后, 我们发现他们没办法找到适合的方式进行游戏, 于是我们尝试提供了图符来提示幼儿, 但还是没法解决。之后, 教师进行了适时的介入, 通过讲评和材料层次性的丰富来拓宽幼儿的探索途径, 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 指导的策略
1.以游戏语言将真实世界同化到小班幼儿认知结构中
在生活中, 我们常用拟人的语言提问, 激发幼儿的兴趣, 例如, 春天树光秃秃的, 我们要想让孩子们看到植物明显的变化, 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让小班孩子对光秃秃的树枝感兴趣, 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何激发幼儿的探索热情和愿望, 我们进行了深深的思考, 孩子们喜欢亲切的称呼, 于是我说:“这是柳树妈妈”“这是石榴哥哥”“这是冬青姐姐”“看一看, 摸一摸, 他们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的”孩子们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了, 尤其当柳树妈妈、冬青姐姐都长出了绿叶子, 石榴哥哥还沉睡不起, 孩子们每天都去喊“快醒醒八大懒虫”当时石榴树钻出小红芽时, 他们高兴得喊“大懒虫醒了醒了”。
2.以游戏语言提出任务性问题激发小班幼儿的探究欲望
小班幼儿关注的范围比较有限, 眼前好玩的东西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 但不能深入。在玩沙活动开始时, 总是这个邀请老师去吃“馒头”, 那个邀请老师去吃“小豆粥”, 小班幼儿把生活经验同化进了探究活动之中, 更有幼儿会将幻想性的情节同化到探究行为中。有幼儿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 我堆的大恐龙的身子总往下跑!”我说:“它是怎么跑的?”龙龙说:“我倒上去就下来, 倒上去就下来。”我对大家说:“怎么才能让沙子呆住呢?”浩浩说:“是沙子太干了。”泽泽说:“我看见电视上做沙雕, 用水枪泚水。”龙龙立刻被点醒了, 说:“咱们加点水进去吧。”小班幼儿在提水的过程中, 感到小桶的水倒进沙子里, 嗖一下子就没了, 大桶倒到沙子里扑哧扑哧发出沙子吃水的声音, 他们纷纷换成大桶来给沙注水, 当他们用湿湿的沙堆砌成了恐龙、乌龟时, 都流露出难以抑制的喜悦。问题的提升使他们感受了不同容积的工具不同的作用, 学会了用行动来说话, 对沙的特性有了初步的认识。
科学教育的核心是幼儿亲历、尝试、探究、发现、感受的过程。发展小班幼儿探究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不仅要求老师关注知识本身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让小班幼儿知道实践出真知, 只有自己动手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才会获取对科学知识、科学现象的初步了解, 小班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才会得到很好的保护。
通过“科学区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探究兴趣”的实践研究, 使我们教师观念上、工作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改进, 从中我们懂得了不仅要给幼儿科学知识, 更应该给幼儿追求真理的勇气, 注重探索过程, 形成尊重科学的态度。在小班幼儿与科学初步接触的过程中, 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并获得了有关科学的经验, 对周围环境的热爱也从此开始了, 此项研究让教师与幼儿一起获得了成长。
摘要:科学区活动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一种, 是指教师依据简单的科学原理投放各种可以感知和操作的材料, 幼儿通过观察、探索、操作等各种方式与材料进行相互作用, 从中萌发科学探索兴趣, 获得粗浅的科学经验, 从而提升科学素养的一种低结构、开放性的教育活动。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探讨科学区创设和活动指导的研究尚不多见, 可见小班幼儿科学区的创设与研究难度比较大, 但是小班的科学区活动对于幼儿科学素养的启蒙又非常重要。因此, 以“科学区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探究兴趣”为主题, 试图在结合研究者自身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中梳理出相关具体策略。
关键词:科学区,小班,探究兴趣
参考文献
[1]董旭花.幼儿园科学区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1-02.
小班主题区角游戏:春天真美丽 篇3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自然界点点滴滴的变化都成了孩子们关注的焦点,他们渴望走出教室。走进春天,真切感知春天。因此,我们每天利用散步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在园内寻找春天的秘密,每周带孩子们到附近的公园去感知、触摸春天。在此基础上,我们和孩子、家长一起收集了纸盒、旧衣服、纽扣、种子等多种材料以及蝌蚪、蜗牛等小动物逐步充实到区角中,鼓励幼儿利用绘画、讲述、操作、记录等多种方式自主表达对春天的感知与体验。
区角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神奇,能关注身边的美丽春天,喜欢亲近大自然。
2.能自主选择游戏区角和游戏伙伴,主动进行操作、探索和交往活动,并积极尝试用多种方式表现春天的特征。
3.乐意参加游戏活动,能大胆表达对春天的理解、喜爱。
区角设置说明
《春天真美丽》主题区角游戏经历了从室内向室外的延伸过程。开始的一周多时间,孩子们在活动室内开展了以下区角游戏:手工区(做风筝,折郁金香,用油泥捏小鸡、毛毛虫、小蜗牛等)、建构区(用纸盒、树枝建构小山、树林)、益智区(看标记,用手工区制作的小花、小动物布置花坛或给小花、小动物排队)、自然角(观察蚕豆、洋葱、芋头等植物的生长过程。观察蝌蚪、蜗牛等小动物的生长变化,做好观察记录)、娃娃家(和小娃娃一起感受春天的变化)。之后,在园中散步的时候,孩子们发现沙池里的沙子松散、可塑,适合堆建小山和植树,游戏起来也更直观形象。于是,我们就将区角游戏延伸到了户外,在沙池中布置了建构区、手工区、益智区、娃娃家。这样就将玩沙游戏和区角游戏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室外游戏区域投放的材料都是不怕雨水的,如塑料丝带搓成的柳条,布制的桃花,替代花坛的塑料沙盘,插接房子、亭子、小花的塑料积木等。
区角设置内容
区角游戏一:郁金香开了(益智区)
游戏目标
1.尝试按颜色标记、点卡数量、排序标记等插花。
2.感知春天五颜六色花儿开放的美丽。
材料投放
1.各班的美工作品——郁金香(用筷子做花茎)。
2.分层投放色卡标记、点卡标记、排序标记。
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自由插花。
2.提醒幼儿按标记插花。
3.自己设计花坛的造型。
区角游戏二:小树林美了(手工区)
游戏目标
1.结合观察到的春天,尝试用折叠、搓揉、粘贴、扣纽扣等方法装扮“春天的树”,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2.知道春天是植树的季节,尝试用铲、挖等方法两人合作栽小树。
材料投放
1.成品材料:红色、粉色边角布料剪成的小花。
2.半成品材料:彩色皱纹纸纸条、扭扭棒、园艺工人修剪大树时废弃的小树枝。
3.辅助材料、工具:浆糊、剪刀、玩具锹等。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装扮小树。
2.鼓励幼儿尝试合作栽小树。
区角游戏三:小山坡绿了(建构区)
游戏目标
1.通过挖沙、运沙、堆沙、拍沙等动作,感知沙子松散、可塑等特点,促进手眼动作的协调发展。
2.通过与同伴以及大班幼儿合作堆建小山,初步体验合作的快乐。
3.积极尝试利用操作材料装饰小山。
材料投放
1.成品材料:塑料小树、亭子、小桥等。
2.半成品材料:彩色插塑、小球等。
3.玩沙工具:铲子、小桶等。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工具挖沙、运沙、堆沙、拍沙。
2.鼓励幼儿在遇到困难时积极寻求帮助。
区角游戏四:小娃娃春游(娃娃家)
游戏目标
1.迁移生活经验,通过带娃娃去春游创造性地发展游戏内容。
2.尝试自己准备带娃娃去春游需要的物品。
3.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交往。
材料投放
布娃娃、小推车、娃娃家玩具等。
指导要点
1.提醒幼儿做好春游前的准备。
2.观察幼儿在带娃娃春游时的表现。适时给予指导。
区角游戏规则
1.学会看标记进行操作。
2.小心使用铲子,不扬沙,不争抢工具。
小班区角活动反思 篇4
正在我观察我们班级很多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的时.我看到我们班级中的“小不点”陈德祥在抓耳挠腮的,一幅很痛苦的表情。看来他肯定在他玩的地方碰到了很到的困难,我近距离一看,原来他在我们班级“橡皮筋变变变”的区脚玩,可是我们这个角的层次递进了,不是以前随你在版上表现了,而是在你表现之前,自己先设计好图案,再根据自己的设计付诸与板上面,我走近一看,陈德祥的设计很漂亮,是一幢房子,旁边还有小树什么的,可是他为什么表现的却很不好似的,我过去一看,原来他只是为了让房子好看,没有把橡皮筋的长度算在其中,房子的屋顶没有办法在垫板上显现出来.看着他很着急的样子我想启发他自己来克服一下我试着请他自己想想为什么不能表现啊?可能是他太急了想了半天也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想这个时候应该发挥我的指导作用了我请他先在设计图上画的线和橡皮筋的长度做个比较因为我先让他认识到我们的设计图和底板是一摸一样的你怎么设计的就应该怎么用橡皮筋表示一说他就明白了点着头对我说原来是自己的设计出问题了.
分析:
我们班级的幼儿在玩这个小小设计师的时候时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很多幼儿觉得设计图和底板是不一样的可能这跟老师解释的不清楚很有关系的而且幼儿的形象思维还不是很发达在很多方面还不是很能表达的清楚.
小班数学区活动教案:摆扣子 篇5
1、喜欢参加游戏活动,愿意动手进行操作。
2、能根据不同的数字进行摆放钮扣。
3、学习一一对应。
材料设计:
1、衣服,钮扣2、1~4的数字卡片
玩法提示:
第一层次:幼儿自由探索玩扣子,培养对数字的感兴趣并认识不同的数字。
第二层次:学习一一对应。利用教师提出的材料进行摆放,初步学习一一对应。
第三层次:根据自己的意愿在衣服上摆放钮扣,并根据钮扣的数量寻找相应的数字。
指导要点:
1、活动初期到在数字的后面画上圆点,帮助幼儿理解认识数字。
小班语言区活动教案:苹果树 篇6
1、了解苹果树从种子到结苹果的生长过程,并能用比较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认读一些汉字,产生对文字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材料设计:
1、字卡:种子、发芽、小树苗、大树、结苹果及相应的图片
2、字卡及相应的图片反面按顺序标有相应的数字
玩法提示:
1、将图片按照种子——发芽----小树苗——大树——结苹果的顺序排列好,然后匹配相应的字卡,并进行认读。
2、认字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先排字卡,然后配上相应的图片。
指导要点:
1、提醒幼儿按照苹果树的生长过程来排列图片,对汉字不够熟悉的孩子可以看图片和汉字后面的数字进行校对、验证。
小班音乐区主题活动 篇7
1. 用游戏的形式, 引起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师应以游戏贯穿歌唱教学活动中, 来增强幼儿的积极性。如:歌曲《洗澡歌》描写了洗澡步骤, 教师可先问“洗澡有什么用?”“洗澡需要洗哪些部位?”等问题让幼儿回答, 再引导幼儿一起玩“找身体”的游戏, 让幼儿了解洗澡的步骤。通过玩游戏的形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让幼儿愿意唱、开心唱。
2. 用游戏的形式, 使幼儿掌握音乐歌唱活动中的基本组成部分
游戏化体现在它的一切活动形式、方法都比较自由、灵活、丰富多彩, 具有游戏和类似游戏的特征。
(1) 利用玩具游戏学唱歌曲。利用玩具游戏教学形式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 自觉自愿地参与活动, 在唱唱、玩玩之中去感知音乐。如, 在《丢手绢》歌曲中通过创设场景, 让幼儿每人拿一个手绢, 边操作边学唱歌;在《小螺号》歌曲中让幼儿自己制作一个小螺号, 然后拿出来边做吹号的动作, 边演唱歌曲。由此, 使幼儿在身临其境中理解和熟悉歌曲内容, 体验快乐的感觉。
(2) 利用游戏感受歌曲中的旋律。如, 在《开火车》歌曲中, 教师可根据内容把教室装扮成火车站的模样, 让幼儿在《开火车》的优美旋律中, 背着包乘火车去朋友家做客, 在感受旋律的基础上, 模仿火车司机开车, 找到歌曲中蕴含的节奏, 然后在游戏中学习歌曲。
(3) 利用游戏学唱休止符。在歌曲教学中, 有时会遇到一些教学难点, 如何有效地利用情境来突破难点, 让幼儿易于接受?如, 让幼儿理解并唱准休止符时,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击鼓”的游戏:教师随着音乐拍手唱歌, 唱到休止符时就击一下鼓, 幼儿就停顿一下。看谁反应最快, 轮到休止符时就不出声。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 幼儿既认识、唱准了休止符, 又感受到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解决了教学难点。
(4) 利用游戏学习节奏练习。儿童不具备像成年人那样把枯燥的定义、符号融会到音乐中去的能力, 因此, 在教学中不能单纯讲解什么是声音、节奏等, 而是要把节奏和音乐、舞蹈、语言等联系起来, 运用奥尔夫教学理念, 让幼儿主动挖掘语言方面的音韵美, 进一步来学习、掌握节奏。如, 音乐游戏《小青蛙回家》, 可引导幼儿根据青蛙的特点, 用肢体动作来表示, 以和教师对唱的形式进行。如老师唱:“跳跳”, 幼儿唱:“呱呱”;老师再唱:“跳跳跳”, 幼儿唱:“呱呱呱”。以此类推, 幼儿掌握了规律, 就能在游戏中进行节奏练习、问答练习, 快速地学唱歌曲。
(5) 利用游戏愉快地进行音乐游戏活动。音乐游戏要选一些富有诗意的歌曲, 要尊重幼儿的个性, 歌词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有利于幼儿的想象力, 启发幼儿新的思考、新的观察、新的展望。如:《在农场》的音乐游戏中, 教师让幼儿先听音乐, 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 从而创造、模仿小动物走、爬、飞、跳等动作, 并且把小动物的叫声也模仿出来。
3. 用游戏的形式, 使幼儿以最自然的方式熟练准确地进行歌唱学习
(1) 用游戏学习唱歌的呼吸技能。呼吸是唱歌的基本技能, 就像盖房子要打好地基一样, 唱歌时歌声的强弱、快慢、高低及声音的连贯、跳动等变化都要靠呼吸来调节、支持。为了直观、形象地讲解唱歌的呼吸技巧, 教师可用“气球演示法”, 教师将充满气的气球往外排气, 让幼儿比较无控制的排气与有控制的排气所需时间的区别, 明白控制气息的重要性, 进而让幼儿学习控制自己“肚子气球”里的气, 从练习说话时控制, 再到演唱时控制, 渐渐地幼儿就能学会呼吸技能, 使得自己流畅地歌唱。
(2) 用游戏学习唱歌的发声方法。发声的方法对于幼儿来讲很难, 我们不可能给他们讲唱歌发声共鸣部位, 但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那些能够获得口腔、咽腔、头啌共鸣的发声练习曲或歌曲, 如:模仿动物叫声的练声曲, 模仿各种汽车的曲子, 模仿各种自然现象的曲子, 都可以起到帮助幼儿练习发声方法的作用。
小班音乐区主题活动 篇8
关键词:小班 创意 益智区 材料投放 适时指导
【分类号】G610
课题编号:黑龙江省十二五重点课题《“乐学、趣玩”背景下开展益智区创意活动,提高幼儿幸福感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JB1213029
自我园《“乐学、趣玩”背景下开展益智区创意活动,提高幼儿幸福感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JB1213029)课题开展以来,班级教师在小班益智区如何开展创意活动,提升幼儿幸福感措施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积累了一些小经验。
一、巧妙布局创设区角
小班幼儿年龄小,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去探索,去挖掘。0-6岁的孩子都会经历一个敏感期叫做:空间敏感期。在这期间他们对空间感知能力逐渐加强,喜欢体验更多的空间快感,并且孩子对这个世界本身就充满着许多好奇,他们想有所体验。最明显一个特点就是钻犄角旮旯。教师可以抓住幼儿的这个特点,充分利用教室、走廊每一个角落,有封闭的、半封闭的和开放活动空间,将室内有限空间,来进行无限创意。
小班幼儿都是刚步入幼儿园生活的孩子,她们又有很强的亲子依恋。他们从一个熟悉、安全的家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大家庭,不免有恐惧、胆怯的心理。为了能让幼儿消除这种心理,在娃娃家的材料投放中,我们将室内的一个角铺上地垫,用桌椅、柜子和小床、小凳子创设出了幼儿最感兴趣的娃娃家。当然类似的各种小调羹、小碗之类的家具是比不可少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使幼儿满足了对家庭的依恋,找到了家的感觉,情感上也得到很好的满足。
二、材料运用,幼儿做主。
每次区角活动老师们都是忙了这边顾不了那边,孩子们却对自己布置的材料不感兴趣,比如:让孩子们用饮料瓶做五彩瓶,他们却摆弄瓶子玩;你想让他们用筷子夹花生,孩子们却用手拿...开展一次区角活动,老师们都要忙大半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哪些可以再用,哪些不可用,孩子们想出了许多:如废旧纸箱可以做成小房子、小车子;瓶盖印画、摆图形;废旧纸杯用来摆城墙、楼房,做吊饰;废旧纸板可以做脸谱、拼图形...孩子们在随心所欲的玩乐中得到了自由的体验和创造的乐趣,也增加了想象力、合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更新材料玩法及投放新材料。
当材料经过幼儿一段时间的反复操作后,我们发现一些损坏的材料应该及时的进行更换,另外,孩子经常操作这一材料,时间一长,就都掌握了材料的用法,对材料失去了新鲜感,这就需要为幼儿投放新的材料,适当加强材料的难度,以调动幼儿操作的积极性,引发幼儿新的探索、新的活动。例如:在益智区里,我为幼儿投放了发展触觉能力的“神秘袋”、“摸箱”、“给小猫围围巾”、“给小鱼穿衣服”;发展嗅觉能力的“嗅觉瓶”,发展听觉能力的“发声筒”“会唱歌的瓶子”;提高分类配色能力的“插彩旗”“分扣子”“分水果”等。每个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摆弄玩耍。这样又进一步引起了幼儿探索的兴趣。
还要注意的是材料的投放应尽量多些半成品。因为半成品的材料更能激发幼儿的思维发展.对于游戏的进展来说也是有意义的。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当没有顾客光临的时候.如医生、营业员等角色就显得无事可做。在游戏里,我们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供幼儿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做一些顾客需要的材料,丰富游戏的情节。
四、利用家长资源,丰富区角材料。
区角材料丰富性,今年我们坚持环保,变“废”为宝的原则,收集许多废旧材料,教师首先以身作则,带来许多瓶瓶罐罐,再发动幼儿和家长带一些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收集,我们收集了许多纸盒,正好用作分类盒,把材料放进去,整齐又美观。最后,区角动态化,无限地变化和创意,不断地挑战,是长久吸引幼儿的关键,今年区角创设我们都采用了活动区角,为每个区角预留了发展和调整的空间。可以随着主题和幼儿的兴趣点不断变化,让区角成为发展幼儿各类智能的自主学习方式,成为集体教育的有效补充。
我们还设有“变废为宝”专栏,定期组织幼儿展评自己的作品,可以是自己做的,也可以是请家长帮忙做的,看看谁的作品最有创意,请全班小朋友做裁判。
五、把握时机,适时指导。
小班幼儿年龄小,在区域活动时,如果能得到老师适时指导就能将活动顺利开展下去。
1.当幼儿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即将放弃活动时,教师应参与其中引导幼儿找到解决的方法。例如:甜甜因为“娃娃家”人数已满不能进入而苦恼,又不想去其他游戏区玩的时候,教师可引导他:“你想一想怎样才能进去?”当他想出“当一名客人”的时候,孩子终于以“小姐姐”的身份成功地进入了“娃娃家”。
2.当幼儿之间发生冲突,教师应引导幼儿解决冲突。活动中同伴间常常因为意见不一致而发生冲突,这是因为幼儿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一般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不理解他人,教师应引导幼儿协商解决冲突的办法,促进幼儿间的交往。
3.当幼儿无目的摆弄活动材料时,需要教师即使引导,促使幼儿的无意行为变为有意行为,对幼儿来说,区域活动并非完全是自发活动,同样需要学习,教师应适时指导激发幼儿运用材料丰富活动的内容和情节,使幼儿对材料的无意义摆弄转变为有意义的行为。记得有一次,当老师看到“娃娃家”的孩子无所事事,老师马上以“客人”的身份进入“娃娃家”,原来孩子们觉得每天都是做饭、抱娃娃、收拾房间,太无聊了,于是老师马上说:今天小舞台有一场非常精彩的表演。孩子们就忙着抱好娃娃去车站坐车到剧院看表演了,看完表演后,又到超市里买食品,参观建筑角的建筑,游戏的内容又丰富了起来。
总之,在区域活动的创设时,更多应该考虑现阶段幼儿的需要,并不断调整区域活动内容,加上老师引导者角色更能使我们小班的小朋友更醉心于他们喜欢的活动,同时也使幼儿建立了自信,有机会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逐步形成了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使其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淑贤,姚伟.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小班音乐区主题活动 篇9
1、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2、能根据歌词内容灵活有节奏地做出相应动作。
3、引导幼儿大胆地参与活动,体验与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学做解放军》、《好朋友》、《头发、肩膀、膝盖脚》。
二、练声:《小鸟醒来了》、《大猫和小猫》、《小树叶》。
三、学唱歌曲《手指歌》。
1、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群小客人,等你们坐好了,刘老师就把它们请出来。
2、逐一出示手指兄妹。
(以手指口吻问好)小朋友好!我们是一群手指兄妹,我是拇指哥哥、我是小指弟弟、我是食指、我是中指、我们是姐姐,我是无名指妹妹。我们想和你们一起游戏,你们愿意吗?
那小朋友伸出你的手指跟我一起游戏好吗?
3、带领幼儿一起游戏两遍。第二遍老师可以走到幼儿面前和幼儿互动游戏。
4、引出歌曲名称。
这个游戏好玩吗?我们把它唱到歌里去好吗?歌曲的名称就叫《手指歌》。带领幼儿说一遍。现在听老师把这首歌唱一遍。
5、老师示范演唱歌曲。
好玩吗?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
6、带幼儿学唱歌曲。
7、老师弹琴,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8、老师和幼儿一起边唱边做动作。
9、引导幼儿大胆寻找伙伴或老师一起游戏。
——等下小朋友可以下去找自己喜欢的朋友一起表演好吗?
——引导幼儿和同伴一起表演。
小班音乐主题计划 篇10
“
小班幼儿节奏感培养游戏化初探
节奏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音乐情绪、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小班时期是培养幼儿节奏的最佳阶段,同时也是培养音乐素质的基础时期,而游戏化的方法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一切从兴趣出发。本学期,我开展了有关“小班幼儿节奏感培养游戏化初探”的课题研究,旨在通过研究用游戏化的方法对小班幼儿进行节奏感培养的同时,探索其内容、目的和组织手段。现将我在第一、第二个阶段中的一些做法和实施过程做个简单的小结。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了解本班幼儿在音乐节奏感方面的表现情况,确定教研课题。
2、查阅相关的幼儿音乐教育资料,如“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丛书”、“许卓娅音乐教育活动设计”、“幼儿的音乐素质与能力训练”等,拟写计划。
3、培养并建立初步的音乐活动常规。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激发幼儿对节奏的兴趣
(1)提供多种乐器,让幼儿在自由敲打中获得满足以激发幼儿玩乐器的兴趣与欲望。(2)幼儿提供两种乐器(如碰铃、圆舞板)让他们在敲敲打打中听听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中进一步感知乐器的不同音色,初步掌握其乐器的演奏方法。(3)提供音色差别较大的两种乐器,在幼儿的敲打过程 中用动作帮
助他们了解乐器的音色与情感所表达的关系。如敲大鼓时引导他们模仿“老虎、狮子”等有力的动作。敲三角铁、碰铃时做鱼游、小兔跳等灵巧的动作。由于在这些自由敲打的游戏活动中没有节奏的要求,对于尚不能较好地掌握有规律打拍的小班幼儿来说同样会使他们的获得成功和满足感。
2、在听听玩玩中激活幼儿的节奏动感(1)引导幼儿感知节奏。
首先,音乐来源于自然生活。我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学习感知生活中的节奏,如引导幼儿倾听观察自然界、动物、生活中的节奏响声,之后进行模仿、感知,并拍出节奏类型来。从中让幼儿发现音有高低、长短、强弱之分,使他们积累丰富的听觉经验。其次,我还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一系列听力游戏,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的动感。如:用筷子敲击铝锅、玻璃杯、碗碟等生活中常见的用具、器皿,从中辨别声音的高低。有时,我还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即老师用打击乐器敲击简单的节奏,幼儿用拍手、拍肩、跺脚等动作将其表现出来,反之,幼儿敲节奏、老师将其再现出来。
2、体验、感受稳定单一的节拍
这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基础。我经常让幼儿以自身的身体律动来感受稳定的节拍。如唱歌、乐曲时,让幼儿随着节拍,一拍一拍地摇动身体、头,感受有规律的无变化的拍子。在这个练习中,我还让幼儿随着乐曲做拍手、拍肩、拍腿、跺跺脚等律动,这样就能帮助幼儿较好地体验、感受稳定的节拍,为今后掌握有变化的节奏打下基础。
二、存在不足:
1、节奏训练的时间较为局限,不利于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2、幼儿节奏的听觉、记忆能力等还比较差,有待于发展和提高。
三、改进措施及下阶段做法
1、在各种活动中贯穿节奏练习。
(1)每次在教新歌前,可让幼儿跟着音乐拍节奏,听一听曲子里都有哪些节奏类型,待
幼儿能准确拍出后,再让幼儿按照歌曲的节奏、速度等来学歌词。还可边读歌词边拍节奏。
(2)结合语言节奏进行练习。
(3)在区域活动中开设节奏创编区,也可利用餐前的时间进行练习节奏,在各种游戏中也可用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来进行练习。
2、注重发展幼儿的节奏听觉、记忆能力。
在今后的活动中教师可启发引导幼儿把自己听到的各种节奏告诉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们,这样在无形中就能发展幼儿对节奏的记忆力。长期坚持,幼儿就能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加以注意,发展对节奏的听觉和记忆能力。
《小班音乐主题计划》
小班音乐区主题活动 篇11
【关键词】小班;儿童心理;民族音乐活动;游戏化策略;寓教于乐
幼儿作为学习能力还不完全的学龄前群体,幼儿园在进行社会化教育引导时,必须遵循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研究他们的独特的心理和对新事物的学习接受能力,尽可能地保护每个儿童的个性发展,用更适合他们身心教育的游戏形式,帮助小班幼儿通过一种更富趣味性的方式来感知和学习对他们来说还较为复杂的民族音乐,必定会获得相较于普通的口述讲学更为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班幼儿民族音乐活动的游戏化策略
民族音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展现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体现中华儿女优秀品德和无穷创造力、想象力的音乐,我国民族音乐大多旋律婉转,节奏感强,容易学习模仿,这对于小班幼儿的乐感培养和民族文化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1】。小班幼儿的好奇心重,乐于模仿,但是学习的集中能力还不够强,因此采用小班幼儿所熟悉和富有趣味的游戏可以很快达到吸引幼儿模仿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在机械记忆之上增添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培养小班幼儿初步树立起民族荣誉感的意识。
(一)采用亲身接触的方式帮助儿童初步了解民族乐器
亲身接触是可以帮助小班幼儿最直观地了解民族音乐的发声媒介,逐渐累积对民族乐器不同音色的了解可以为日后开设小班幼儿民族音乐活动奠定基础。例如,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来介绍给小班幼儿极具陕北特色的腰鼓,同时还可以交给小班幼儿简单的打腰鼓的方法和陕北秧歌的步法,通过轮流敲击腰鼓,是小班幼儿充分利用自己的的双手感知腰鼓的结构,并调动起感官模仿腰鼓的声音,将打腰鼓、扭秧歌作为游戏的惩罚环节,并为小朋友们播放旋律较为简单的陕北民歌,从而使每个小朋友都能全方位的融入到陕北民族音乐的学习当中来,而且还能了解到极具陕北风情的腰鼓和秧歌。
(二)采用节目表演的形式为小班幼儿学习民族音乐创造氛围
小班幼儿的想象力和模仿力都比较强,设置游戏情景化的节目表演可以将小朋友迅速带入到轻松的民族音乐的学习氛围中来,同时还可以寓教于乐,将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传统融入到表演中来,是小朋友们模仿民族音乐中表现的行为,感受真善美,并通过这样的模仿将真善美潜移默化地影响小班幼儿自身性格的培养。幼儿园可以让正处于字音矫正关键时期的小班幼儿通过朗诵儿童民谣的方式,来掌握歌曲表达的核心内容,并为朗诵搭配情境相关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配乐,例如儿童民谣《劳动最光荣》,用最淡淡的生活情境为儿童讲述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和小喜鹊,小蜜蜂一样通过辛勤的劳动得来的。
二、小班幼儿民族音乐学习活动游戏化的优点
小班幼儿多处于三到四岁的年龄阶段,他们的身心发展迅速,学习模仿能力在社会的积极引导下可以进步得特别快,与学前班的幼儿相比,他们所接触到的知识比较简单,形式更为多样了,所处的环境更为轻松,将做游戏作为学习的主要手段,将学习客体形象,趣味化。对于小班幼儿进行游戏教学的优点如下:
(一)保证了小班幼儿在学习生活中快乐成长
小班幼儿虽然已经开始进行社会化的培训引导,但是在心智上仍不成熟,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的成长环境,保留一份快乐的童年记忆的意义远大于知识教学的意义,这种轻松的游戏可以帮助每个小朋友都能够快速地融入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为其社会化的生活体验和人际交流的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也可以寓教于乐,在培养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还可以自然而然地受到中国优良传统的熏陶。
(二)培养了小班幼儿对民族音乐的浓厚兴趣
为兴趣而学习是每一个人学习的最佳状态,小班幼儿的好奇心强,容易在学习中被有趣的事物吸引注意力,并进行主动模仿,为了培养小班幼儿对于民族音乐的浓厚兴趣,幼儿教师需要将儿童民谣和旋律简单,能够朗朗上口的民族音乐通过亲身接触,节目表演的方式来帮助小班幼儿学习民族音乐,感受祖国文化的无穷魅力。游戏也可以帮助儿童迅速地转变角色,感受从未体验过的生活方式,将渔夫,牧童,甚至是小蜜蜂等动物角色带入到民族音乐的学习中来,感受少数民族的独特音律,提高小学幼儿的民族音乐感受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民族音乐的学习中来。
结束语
民族音乐是我民间文化的精粹,它包含了我国有趣的民间故事,包含了内涵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对于幸福和谐生活的不懈追求,具有很高的音乐鉴赏价值,民族文化历史研究价值。对于初出家门的幼儿来说,民族音乐可以给予幼儿美的感受,使用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比起口述教学而言更为轻松,同时还可以通过行为模仿和感官体验培养小班幼儿初步建立起热爱国家,团结民族的优秀精神框架。
【参考文献】
[1]朱春娟.小班幼儿民族音乐活动的游戏化策略探微[J].科教导刊,2014.(15)
[2]潘静叶.民间童话与音乐结合创趣味民族音乐欣赏课堂——浅谈音话结合在幼儿民族音乐欣赏评价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9)
[3]陈宣伊.多元化学习让孩子爱上民族音乐[J].教师,2011.(36)
小班音乐区主题活动 篇12
如何从小班幼儿的兴趣出发, 将这些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有效创设小班的科学区中呢?
一、筛选出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资源
首先, 3~4岁的小班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 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很强, 在游戏活动中其思维离不开具体的材料和周围具体环境的刺激。因此在环境创设时既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又要兼顾个体差异, 材料要丰富有趣具有整合性, 做到有目的, 有计划, 有层次。针对小班幼儿具有好奇心强、生活经验少、注意力短、模仿性强、活泼好动、情绪化、自制力弱、感知事物以及具体形象为主等的年龄特点, 科学区可放置一些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的操作性强的材料, 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操作和探究兴趣。于是, 我们将可利用资源汇总并筛选, 与年级组老师及时开展研讨活动, 并结合每两周开展的科技大空间的专业活动室内容, 将可利用的活动内容细化成具体的活动内容计划。如:由于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少, 刚刚离开家庭。所以我们组织了家长和孩子一起参观青少年活动中心、白塘植物园等地方, 帮助幼儿了解身边的环境、变化和现象, 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活动, 丰富孩子的视野, 并将照片展示在科学区“小小智慧树”板块供孩子观看、回忆、交流;小班的孩子大都比较喜欢吃蛋糕, 我们与邻里中心DIY蛋糕店联系, 将制作材料和卡通夸张的步骤图展示在科学区, 组织幼儿手工制作蛋糕等活动, 从独墅湖图书馆借来关于酵母菌的绘本书籍帮助幼儿多方位感知酵母菌在生活中的利用;从生态屋等相关单位借用内光学显微镜出一周供幼儿园小朋友观察微观世界;由西交大酒店门口的喷泉想到制作出喷泉模型供幼儿操作、感知。
二、衍生出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自制玩具
在利用先关教育资源开展活动后, 结合孩子的兴趣我们自制了大量的科学玩具, 它们都具有趣味性强、多感官刺激的特点。例如:参观过园区八大信心产业巡展后, 孩子们对新材料产业———光学玻璃的利用充满了兴趣。虽然他们还不懂得什么是反射镜、什么是三棱镜、什么是凹凸镜, 但对于这一材料的使用却充满兴趣, 他们知道爸爸汽车上有镜子可以反射出物体、知道奶奶用放大镜可以把报纸上的小字变大……于是我们在科学区投放了光盘、勺子、装满水的透明瓶子, 孩子们利用这些身边的物品自己动手照一照、看一看, 发现了光的反射、折射现象。有家长是计算机方面的专家, 提供了许多光盘, 我们制作了万能光盘, 也变成了幼儿最钟爱的玩具之一, 他们对光盘产生的光斑感到十分神奇, 总喜欢在晴朗的天气中拿到室外玩, 一开始, 他们不知道光斑从哪里来, 但是经过自己不断操作和发现及教师及时的引导, 孩子们都能自己利用光线产生光斑, 特别是在光盘上装饰花纹后, 太阳光一照, 会出现花朵、螃蟹、小伞等有趣的图案, 大大地激发了幼儿操作的兴趣, 同时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了光盘能反光的道理;另外利用收集的材料制作了针筒电梯、彩色眼镜、降落伞、会唱歌的瓶子、小车下山坡、小乌龟爬爬爬等一系列的自制玩具。这些操作性强的玩具大大的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同时, 又能刺激幼儿的听觉、触摸觉、视觉等多种感知觉, 一到区域游戏时间, 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到科学区去自由的玩耍、交流、发现。孩子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 轻松的获得科学知识, 积累经验,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吸附在主题教育活动上的小版块
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 常常对集体性的主题教育活动表现出意犹未尽的兴趣, 特别是在进行完家园互动后表现得更为明显。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到幼儿的兴趣所在, 并从幼儿的兴趣出发, 正确引导幼儿认识周围世界。例如:在《小小蛋儿把门开》的主题活动中, 孩子们认识了各种卵生动物, 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继续了解相关内容, 不久, 有的小朋友带来了卵生动物图书, 有的小朋友带来了图片, 生物研究所的家长带来了恐龙的模型和各种蛋的模型, 我们将这些幼儿收集来的材料放在科学区, 通过观察, 幼儿对卵生动物的种类及一些生活习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蛋宝宝站起来”活动后, 孩子们对各种各样的帮助蛋站立的材料和方法产生了好奇。于是我们在科学区投放了棉花、瓶盖、报纸、毛线、毛巾等多种物品, 让孩子继续探索、尝试。在《亲亲热热一家人》主题活动中, 孩子们对为什么自己长得像爸爸妈妈的原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联系生物研究所的人员, 提供了一些非转基因物体的图片和模型, 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基因, 懂得牛妈妈生小牛、鸭妈妈生小鸭的道理。并简单感知基因也可以在人类的研究下改变。并创设了“猜猜我是谁”的小版块, 提供一些各种“宝宝”的照片和各种“妈妈”的照片, 利用磁性原理, 请孩子进行一一匹配, 既动手又动脑还可以相互说说这是谁的妈妈, 那是谁的宝宝, 发展孩子完整表达的能力。
总之, 只有整合、分析孩子身边的一切可利用的科学启蒙教育资源 (物质的、环境的、人力的) , 遵循小班的幼儿好奇、好动、好问的特点, 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科学氛围。使孩子愿意主动进入科学区, 乐意自己动手玩一玩, 学一学, 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么孩子也就能逐步学会运用一些方法获得知识, 解决身边的问题, 促进幼儿在科学启蒙教育环境中自由游戏, 不断探究出新秘密、新发现。
摘要: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随着社会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 幼儿所接受的信息量也飞速增长。幼儿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探究性、求知性都大大被激发。而我园坐落在苏州市“高等教育发达、人才优势突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创新基地——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这里聚集了众多的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代表当今科技领先水平的研发机构和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 拥有相应的设施、环境等方面的科学教育资源。这些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使我园开展科学启蒙教育具有了独特的优势。那么如何结合这些优势, 拓展幼儿的科学知识视野, 创设良好的探究环境, 提供丰富、多样、有趣的操作材料, 使幼儿自主操作、自由发现、快乐体验、自信表达。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们做了一些粗浅的研究。
【小班音乐区主题活动】推荐阅读:
小班音乐活动展示07-30
小班音乐活动春天11-03
小班亲子音乐活动教案05-23
小班音乐活动洗刷刷08-18
小班音乐活动:大吊车08-22
小班幼儿的音乐活动10-19
小班音乐活动捉小鱼教案08-27
懒惰虫小班音乐活动教案07-07
小班音乐活动手指歌教案07-11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猫钓鱼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