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2024-05-19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共10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1

13、夜莺的歌声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教具准备:

背景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1、介绍时代背景。

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苏联从此开始了炮火连天的生活。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那个时候的故事。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感知内容。

1、朗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借助工具书,并标出自然段。(2)思考: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2、出示生字词,检查预习。

3、开火车的形式朗读课文,要求大家认真听、仔细看,从课文的自然段之间你有什么特别发现?

4、领悟方法:课文读完了,文章最后的泡泡中有个问题„„这个关系是什么呢?自由读读开头的三个自然段和结尾的两个自然段。(首尾呼应)

5、刚才给大家的任务还记得吗?看看谁的眼睛最亮。(意义段空行,表示独立讲了一个意思。)

6、请快速地浏览第一部分,用自己最简洁又最明白的语言表达这部分内容。

7、检查交流,根据回答板书词语(诱敌带路)。继续检查第二部分的朗读与内容,根据回答继续板书。(林中传信)你发现老师对以上两部分内容的概括„„(都用四个字)。

三、四部分学老师试试。(密林歼敌、村口再等)

8、认识小标题,整理内容。

师:这四个词语表示了我们对文章四个部分的理解,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小标题”。

下面,看谁能根据这四个小标题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开头和结尾

1、读开头三段和结尾两段,读泡泡里的问题,思考下面问题:

课文开头为什么要写“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烧焦的树木”?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2、交流明确:首尾照应,突出中心的写法。附:课堂检测

想一想,填一填

其—期—期中 廷—挺—挺好 方—放—放学 曷—喝—喝水 仓—苍—苍老 填一填,读一读

一(股)劲头 一(种)蘑菇 一(块)木头 一(声)鸟叫 一(个)士兵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切入主题。

1、“夜莺”指的是谁?(小男孩)他在文中的任务是什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体会机智、勇敢

要求: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小夜莺的句子,说说从那一个词语或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交流:

(一)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1)为什么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这说明什么?

(二)“怎么会不认识!”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我和叔叔常到磨坊那儿的堤坝上去钓鱼。那儿的狗鱼可凶呢,能吃小鹅!”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 “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读上述句子,你又什么发现?从这些语言中体会到什么?同桌交流和讨论一下。

(三)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从快活一词体会到什么?

(四)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记了。

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为何要做出天真贪玩的样子?结合第二部分谈一谈你对小男孩这种行为的解释。

(五)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孩子听不懂军官的话么?为什么?

文中三四部分有没有对孩子的描写?找出来体会一下。

(六)孩子突然转了个身,钻进树林深处,不见了。

小结,指导朗读。

通过这些语句,我们知道了这是一个勇敢机智镇定的小男孩,所以读小男孩的语言时,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童声稚气、天真活泼。)

三、体会其他人物的性格,了解间接描写

找出描写军官和游击队的句子,静心读读,交流体会: 军官:“蠢东西!”军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

“好啦,好啦,带我们去吧。要是你带路带得对,我就把这个小东西送给你。”军官说着,指了指他的打火机,“要是你把我们带到别处去,我就把你的脑袋拧下来。听懂了吗?

枪声打破了林中的寂静。中尉还没来得及抓起手枪,就滚到了路边去了。被冲锋枪打伤的德国兵一个跟一个地倒下了。德国兵的呻吟声、叫喊声,游击队员的喊杀声,一时充满了树林。

如果你是那位德国军官,从你一碰到这个孩子起,你会想什么?借用课文中的语言,说一说:

我一走进沉寂的村庄,听到宛转的夜莺声,我想()。我看到这个男孩(),听到他(),我觉得()。在路上,男孩(),我想尽管山林越来越密,也()。

与小男孩比起来,德国军官总是想从小男孩嘴巴里探听到什么,他的话语中有诱骗,有恐吓,也有企盼。那么我们又应该怎样处理他的语言?(狡诈、阴冷而又带有期冀)

分角色感情朗读夜莺与军官的对话。

游击队员:树林深处,有几个游击队员埋伏在那里,树旁架着冲锋枪。他们从云杉树枝缝里向外望,能够看见那曲 折的小路。他们不时说几句简单的话,小心地拨开树枝,聚精会神地望着远方。

那个最先听到夜莺叫的凝神地站着,好像钉在那里似的。他注意数着一声一声的鸟叫:“一,二,三,四……”一边数一边用手打着拍子。夜莺的叫声停止了。“32个鬼子……”那个人说。接着传来两声杜鹃叫。“两挺机关枪。”他又补充说。从这两句你体会到什么?

小结:第二、三部分里关于“小夜莺”的直接描写不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与此相关的人物来进行分析理解。这种描写方法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间接描写。

同学们,学到这儿,请你说说:这是一个()的男孩。这是一个()的军官。你们想过没有,是什么力量使他这么机智勇敢呢?(对祖国的热爱)

小结: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了人物的不同性格,这是通过对人物的()、()、()描写来表现出的。这就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

第三课时

一、围绕中心,学习表达。

1、浏览课文,找一找有几处环境描写?

2、写歌声的地方有几处?

默读课文,找一找,一会儿进行交流。

(一)夜莺的歌声四次出现: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就又响起来,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但是那歌声的意思游击队早已知道。

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的歌声。这歌声,即使是听惯夜莺叫的人也分不出跟真的叫声有什么两样。

1、师生共同学习夜莺的第一次歌声,思考夜莺的第一次歌声有什么目的?(板书:诱敌深入)

2、学习夜莺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歌声,思考:夜莺的歌声有什么目的?

3、学生分组学习。汇报交流:

板书:麻痹敌人 传送信息 再次诱敌

4、小夜莺包含几层意思?

一是:孩子用夜莺的歌声向游击队报告情况,帮助游击队歼灭了德国兵,是和敌人做斗争的手段;

二是:孩子被游击队员亲切地称为“小夜莺”,夜莺的歌声是动听的,美好的,是游击队员对小孩的赞美。

5、小夜莺面对凶残的法西斯,难道他不害怕吗?那为什么他能如此沉着、机智、勇敢呢?请在以下的词语任选5个写一段话回答这个问题。

热爱、憎恨、临危不惧、祖国、敌人、卫国战争、保卫家园、镇定自如、毫不惧色、随机应变、果断、聪明

(二)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文章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

(文章从开头到结尾都贯穿着“歌声”,它是文章的线索。机智勇敢的小男孩用歌声把敌人吸引到河边,用歌声麻痹敌人,把敌人带进树林,用歌声把情报传递给游击队。协助游击队歼灭敌人后,歌声又在河岸边响起。这歌声,歌唱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也歌唱了小男孩的爱国主义精神。)

2、师总结: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正是有了有千千万万像小夜莺一样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孩子,正是他们团结抗敌,1945年德国侵略者无条件投降。夜莺的歌声,是战斗响起的号声;夜莺的歌声,是传递情报,打击敌人的枪炮声;夜莺的歌声,是胜利的歌声;夜莺的歌声,是一曲爱国抗敌的颂歌!

(三)、场景描写

1、场景是指某一时间和地点,由一定的人物和人物活动所组成的生活画面。常常调动人的各种感官,从视觉、嗅觉、听觉到联想想象,加上各种描写,如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给人一种很直观的画面感。

2、找出文中的场景描写进行分析理解。

3、对照画面读场面描写片段,找片段中的场面,巩固认识。

二、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积累课文两个场景描写,并写写校园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如比赛开始前,期末考试前的校园等等。

2、阅读课外书《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附:课堂检测

资料平台: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并没有赢得持久的和平,而是又酝酿着新的战争。20世纪30年代前后,德国、意大利、日本三国相继建立法西斯政权,如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夺取了政权。他们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进行侵略扩张。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继而对我国发动全面进攻。意大利和德国也先后侵略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法西斯把世界笼罩在战争的烟云之中。

1939年9月,德国再次发动侵略战争,迫使英国、法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了。1941年,德国侵略苏联,日本军队偷袭美国军港,对美军发动进攻。面对法西斯的不断侵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组成同盟,决定彻底打败法西斯。1945年5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在亚洲,经过中国人民的艰苦抗战,日本法西斯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在投降书上签字。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

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苏联卫国战争

苏联人民为反对法西斯德国及其欧洲和亚洲的盟国而进行的正义战争。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1941年10月,德军大举进犯莫斯科。12月苏军发动反攻,次年1月取得莫斯科会战的胜利。同年夏,德军又集中主力进攻斯大林格勒。11月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展开反攻,1943年2月2日全歼德军主力。不久苏军又取得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并收复大片失地。1944年,苏军发起总反攻,全部收复沦陷的土地,并把军事行动转入敌人领土上进行。1945年5月,苏军攻克柏林,迫使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杜鹃

也叫杜宇、布谷或子规。是一种鸟,身体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点,腹部有黑色横纹。初夏时常昼夜不停地叫,吃毛虫,是益鸟。

夜莺

一种叫声清脆宛转的鸟,体态玲珑,多鸣于月夜,故名。

苏联卫国战争女英雄卓娅的故事

在苏联的伟大的反法西斯卫国战争中,涌现出很多卫国英雄,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有一位就是她,她的名字叫卓娅。

卓娅生于1923年9月13日,从她生下那天起,就生活在列宁、斯大林所领导的社会主义苏联的阳光下,她健康而又幸福地成长起来了。在列宁的伟大思想哺育下,她从小就懂得一个人应该怎样活着才有意义,应该爱什么恨什么。她16岁的那一年,就光荣地被批准加入苏联共青团。1941年卓娅从10年制学校毕业了。就在举行毕业晚会的第二天,德国法西斯突然侵入苏联。

卓娅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立即投入战斗。她被派到敌人后方进行游击活动。1941年11月,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她不幸被俘了。敌人开始审讯她。敌人问她叫什么名字,她说叫“丹娘”。“丹娘”是十月革命时期著名的女英雄的名字,敌人当然知道。敌人问她游击队在哪里?有多少人……问来问去,所得到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我不告诉你”,“我不说”。敌人本以为这个女孩子是容易对付的。谁知道却格外坚强。敌人被激怒了,四个敌人轮流用鞭子抽打她。卓娅心里想,在敌人面前决不能示弱,不论敌人怎么打,决不吭一声。敌人的鞭子在空中挥舞,像雨点似的落在卓娅的身上、头上、脸上、手上鲜血直流,但她没叫一声痛,昂着头,怒视着敌人。

敌人对卓娅毫无办法,决定将她绞死。当敌人把她带到绞刑架前,将绞索套到她的脖子上的时候,她高声呼喊说:“你们现在绞死我,可我不是一个人。我们是两万万人,会有人替我报仇的。胜利必将是属于我们的!”

卓娅被绞死了,她只活了18岁,但是,她的名字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苏联政府追认卓娅为“苏联英雄”。

教后记:

《夜莺的歌声》是人教版第八册的一篇文章,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小男孩把德国官兵引入游击队的伏击圈,使德国法西斯强盗被歼灭的故事。一个机智、活泼、乖巧的小男孩形象跃然纸上。文章以夜莺的歌声为主线,构思巧妙,段落分明,语言含蓄、幽默,掩卷沉思,那悦耳的歌声仍不绝于耳。课文的重点一是要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品质,受到热爱祖国,仇恨法西斯的教育。二是学习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很勇敢,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2

战斗刚刚开始,一小队德国兵进了村庄。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士兵们和军官看见河岸上有个穿绿衣服的`孩子,他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军官把他叫了过去。孩子学了几声杜鹃叫。军官问小孩村子里有没有人了。孩子说:“人哪,战争一开始就没有人了。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军官让小孩带路,如果他带的对,就把打火机给他。如果带的不对,就把他的脑袋拧下来。

走在树林里,孩子一会学夜莺叫,一会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他身边的军官全忘了。

孩子用鸟叫声与树林深处的游击队员传递情报。当德国兵走到林中空地时,枪声打破了林中的寂静。呻吟声、叫喊声、断断续续的口令声充满了树林。德国兵一个一个的倒下了。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进行单位换算,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改写。

过程与方法:经历单位换算的过程,体验迁移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相互改写的方法。【教学难点】

能综合运用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位的规律等知识进行单位换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cm=1dm=1分=(1)m=()m(填小数)(100)(1)m=()m

(填小数)(10)(1)元=()元

(填小数)(100)0.05×1000= 2.37÷100=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校要举行体操比赛,需要将同学们根据身高排成一队,你能帮他们排排队吗?

出示48页情景图,学生说说比较中有什么问题?(单位不统一,难比较)你准备怎么解决呢?

教师: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小数与单位换算”(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并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2)用学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1)出示例1,引导自学

自学课本48页例1,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80cm=()m中,哪个是高级单位的名数?哪个是低级单位的名数?

②问题是要把()的名数改写成()的名数。③80cm=()m。

学生自学后,小组交流,全班汇报。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2)质疑一: 为什么80cm=

80m=0.80m?谈谈你的理解。100(3)质疑二: 1m=100cm 80cm=(80÷100)m? 根据是什么?

你能算出80cm=(80÷100)m=?m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低级单位的数-----(聚(除以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4)优化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用你喜欢的方法尝试填空: 24dm=()m

1450g=()kg(5)思考后讨论: 1m45cm=()m(6)6km350m=()km

8t40kg=()t

4、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1)出示例2,引导自学

自学课本49页例2,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0.95m=()cm中,哪个是高级单位的名数?哪个是低级单位的名数?

②问题是要把()的名数改写成()的名数。③0.95m=()cm。

学生自学后,小组交流,全班汇报。两种方法你喜欢哪种?谈一谈你的理解。

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鼓励学生质疑。(预设质疑0.95分成0.9和0.05的方法)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高级单位的数-----(化(乘进率))-——低级单位的数

(2)优化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用你喜欢的方法尝试填空:

0.3 kg =()g m

0.86㎡=()dm2(3)思考后讨论: 1.32m=()cm 2.63km=()m

3.7t=()kg

三、课堂练习

1、完成课前引入题。2、13cm=()dm

5350m=()km 2.56t=()kg 2.95元=()元()角()分

3、练习十二第5题。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五、课堂检测

1、练习十二第3题。

2、练习十二第4题.六、自我评价,总结全课

七、布置作业: 练习十二第6、7、8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4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课前预习: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

2 文中的“小夜鹰”指的是(             )。

预习检查:

1朗读检查(抽查个别同学)

2给下列带点字注音标调:

(   )             (   )       (    )       (    )

烧毁             木  屑                 蘑  菇         呻  吟

3听写词语:

4理解词语:

轻蔑  --

婉转--

凝神 --

兴致勃勃--

合作学习:

课文一空行分为三部分

1在课文第一部分找一找描写小孩语言的句子,体会它包含着的另外一层意思。

2找出描写小孩行为动作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小孩的品格。

3小夜莺是怎样向游击队员传递信息的?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迁移训练:

照样子写句子

1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侯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的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侯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有时侯......有时侯.......有时侯.......

2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仿写句子)

巩固反馈:

11、我能看拼音写汉字。

chén jì      kǒu   shào          níng shén          shāo huǐ

(       )       (           )          (           )         (          )

qīng miè       xí guàn           guǐ    zi           fáng   zhǐ

(        )       (        )          (          )          (           )

bù huāng bù máng              jù jīng huì shén

(                       )             (                     )

12、我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小路    (    )的眼睛    (    )地回答

(    )的树林    (    )的上衣    (    )地微笑

(    )的花园    (    )的歌声    (    )地站着

课后反思:

同学们可以写学到了什么,有哪些不懂得地方,还想知道写什么,你认为老师在上课的过程还有哪些需要注意或改进的地方等(教师利用此处写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5

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南站和往常一样,许多乘客在候车室等候列车。这时,日本侵略军向车站投下了无数颗炸弹,顿时,火车站变成了废虚,天桥断裂了,铁轨扭曲了,残破的房屋,满地的砖瓦碎片,一片狼籍。这时,传来一个小男孩的哭喊声,他的父母和亲人都在轰隆的一声中,被炸弹夺去了生命。现在他已成了孤儿,今后的命运和生活不可想象。也许在那战乱年代,不会有人理他,他将流浪街头,甚至濒临死亡,再没有机会为死去的父母报仇雪恨。也许他会遇到好心人,把他抱回家,养育他长大。无论他的生活怎样,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整个中国人民都是无辜的受害者。

日本侵略者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杀害我同胞3500多万人。日本侵略者的罪行罄竹难书,罪恶滔天,像这样的画面不计其数。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侵华日军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和在大屠杀中奋起抗争的我们民族的脊梁。

一位女作家说得好:忘记大屠杀,就是第二次大屠杀。

列宁告诫我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判。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6

1.单元概览

单元教学总览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壮丽的祖国河山”为主题,编排了《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课文。《海上日

出》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描绘了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游览的顺序,介绍了双龙洞的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并抓住个人感受着力描写了孔隙狭小的特点。“交流平台”是结合对精读课文的分析,梳理总结学到的写作方法。“初试身手”是让学生按一定顺序说一说参观路线,写一写景

物。“习作例文”为学生提供了两篇范例。“习作”是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1.单元重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习作要求是“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

物”。本单元教学旨在通过学写游记,培养学生描写景物的能力,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学会观察自然。“习作例文”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写作范例。《颐和园》是按照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昆明湖的路线来写的。《七月的天山》采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由远及近,依次描写了“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时看到的美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旁批提示好好体悟游记的写法。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素养,平时大家接触比较多的还是记叙文,本单元的两篇文章是游

记,学生对此了解不多,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敢于表达、乐于

表达。

教法建议

课时安排

1.“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应贯穿在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

分类

内容

课时

课文

16.海上日出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习作例文与习作

合计

本单元的教学对内容理解和语言积累不必作过多要求,要着眼于为习作做准备。

2.各部分的教学要体现整体性。“交流平台”梳理写作方法,“初试身手”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它们为学生完成习作提供了支撑。

3.灵活处理本单元各板块之间的关系。对“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五个部分应当做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7

学习目标

①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③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通过上网、翻阅书籍、请教大人等方式收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历史背景、有关故事)

②没见过“夜莺”的同学,通过查字典,了解一下夜莺这种鸟。

③预习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④回顾自己熟悉的小英雄的故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说一说。

②教师过渡: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板书课题)

★学情调查

①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②对于前苏联的卫国战争,你了解多少?

★初读课文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③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④交流读后印象。

★精读课文

①过渡:是呀!读罢课文,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夜莺形象便清晰地跃入我们的脑海。那么,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捕捉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呢?下面,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下这些地方。

②学生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

③研读重点句子。

a.要求:读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夜莺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德国官兵看见他这样说、这样做会怎么想。

b.形式:先自读自想,再与同桌交流。

第二课时

★交流讨论

①交流、讨论内容。

下列句子应组织全班学生讨论。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种新的劲头唱起来。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的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原来那河岸边削什么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去,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

②交流讨论方法。

逐句讨论交流。讨论某一句时,先由一名学生谈自己的理解,重点是自己想象到的内容,其他同学听后补充。最后指导朗读,通过读来反映自己的理解。指

导朗读时,除上述1、6句外,不要只孤立地读一个句子,可将前后对话连起来读,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

★朗读升华

①过渡:刚才,我们一起讨论了几个句子,通过讨论,你有什么新的感受。②是呀,越读我们越感到小夜莺真是机智、勇敢。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受分成小组,分角色读读全文。

③组织全班性的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对话片断。

★安排作业

①练写生字,读写、读记“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 篇8

我家养着一条黄狗。

它全身长着黄毛,乌黑的眼睛锐利、明亮,尾巴蓬松跷起。

我家的黄狗很懂事、很机警。它白天总爱蜷着身子睡在家门口。每当我从外面回来,它总是摇着尾巴来迎接我,在说:“小主人,欢迎你。”

有一天,我背着小弟弟去玩,傍晚回家,弟弟的一只小凉鞋丢失了。妈妈骂我不中用,我连忙到处去找,找来找去找不着,只好空着手回家。当我束手无策、垂头丧气的时候,黄狗缓缓从门外进来了、嘴里叼着那只小凉鞋。它走近我,把凉鞋放在我面前,又摇身子又摇尾巴,伸出舌头舔我的手,好像说:“小主人,不用愁,我给你我回来了。”我真高兴啊!抱上黄狗亲了亲,几乎哭出声来。

黄狗不但懂事,还很勇敢。有一次,我去河边山上打柴,途中要过河,我座渡船过了河,正要向山上走去,猛地听见河水哗哗响。我转身一看,原来是我的黄狗游过来。它把头伸出水面,喘着粗气,不时发出汪汪地叫声,破浪而来。不一会儿,它上岸了,像个落汤鸡。它把身子抖动几下,甩去身上的水滴,地向我跑来,我又惊又喜,赞叹它说:“你真勇敢啊!简直成了游泳能手了!”

我喜爱我家的黄狗,它是我的好伙伴。

点评:

本文的小作者在开头交代了外形特点之后,就抓住了狗的活动进行描写。“弟弟的一只小凉鞋丢失了……将凉鞋放在我的面前。”把狗的乖巧、懂事写得栩栩如生。写小狗的过河,“把头伸出水面,喘着粗气,不时发出汪汪地叫声,破浪而来”,突出了狗的勇敢。语言朴实,叙事清楚。文中的两个过渡句子的妙用——“我家的黄狗很懂事、很机警。”“黄狗不但懂事,还很勇敢。”使文章的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小鸭子》

我到乡下外婆家过暑假,看见外婆家养了一群小鸭子,它们真惹人喜爱。

小鸭子浑身上下都长着浅黄色的羽毛。圆圆的头上长着一对又圆又大的眼睛。它们那桔黄色的嘴巴扁扁的,嘴上还长着两个小孔,这就是它们的小鼻子。小鸭子背上长春一对翅膀。尾巴向上微微跷起,就像小木船的船尾。它们的脚掌是红色的,上面还有纹路儿,脚趾之间还有一层蹼。

它们走路时,总是挺着胸,拍着翅膀,一摇一摆地走着;嘴里还不停地嘎嘎地叫着,在夸耀自己。虽然自己双脚上满是泥浆,却也满不在乎,你看它还洋洋得意呢。游泳的时候,它们一刻不停地拨动着有蹼的双脚。这双有蹼的脚就好像木船上的浆,使它们能在水里自由

自在地划动。小鸭子还常常撅起尾巴,把头钻入水中,敏捷地用嘴捕捉小鱼和小虾,并迅速地把小鱼和小虾吞进肚里,让自己美餐一顿。小鸭子最喜欢吃蚯蚓了,有几次,我捉了许多蚯蚓丢给小鸭子吃。小鸭子看见了,连忙一摇一摆地走过来,用它们那又扁又大的嘴,狼吞虎咽地吃。不一会儿,就把许多蚯蚓吃得精光。

小鸭常常结伴而行,一起下河戏水,一起觅食,不像公鸡那样好斗。它们从不争吵,友好相处,就像好朋友一样。

暑假快结束了,我要回家去了,望着这群可爱的小鸭子,真有点依依不舍。

点评:

小作者对小鸭子的形象特征描写得十分逼真有趣——小鸭子“总是挺着胸,拍着翅膀,一摇一摆地走着”,“还常常巴,把头钻入水中,敏捷地用嘴捕捉小鱼和小虾”等。通过形、声、色等描写,把小鸭子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生动现出来了。个性鲜明,写出感情,文章就与众不同了。

《大白鹅》

我家有只可爱的大白鹅,大白鹅的羽毛洁白如雪。它有长长的脖子,扁扁的嘴巴,圆溜溜的金黄冠子,脚趾间脚蹼连着,很像划船的桨片。

大白鹅睡觉的时候,总是把头一偏,藏到翅膀底下,两腿收到肚皮下面的绒毛里,伏在地上。远远地看去像一堆白色的绒团。

有一次,我端着一盘食料、一盘水准备给大白鹅吃午饭。这时,大白鹅正在远处玩耍,我放开喉咙“鹅鹅鹅”地一喊,它听见我的喊声,就摇摇摆摆地向我走来。见它走起路来一颤一跛的样子,我随口唱起自己编的儿歌:“大白鹅,鹅鹅叫,走起路来逗人笑。摇摇摇,摇摇摇,快来喝水吃食料。我把食料放下来给它吃,心里却想着另外一个问题。咦,大白鹅有没有耳朵?我急于寻找答案,就趁大白鹅吃食的时候,抓住它的头,细细地找起来。哈哈,我终于在大白鹅的头边的绒毛里找到了它的耳朵,真没想到,鹅还有跟鸡一样的小耳朵呢!

还有一次,我看见大白鹅带着院子里一群鹅向池塘边跑去,我就到池塘边看。原来它们在做下水前的准备工作:把尾巴分沁出来的油脂,用嘴呷了涂在身上,防止羽毛被水浸湿。我正看得入神,只听见“扑嗵扑嗵”几声,一只只鹅跳下了水。它们在池塘里自由自在地游着。因为池塘水清澈见底,我看见它们的脚掌在水里有节奏地前后划着。突然,大白鹅游了几步,猛地把头一扎,水面只留下一个毛茸茸的大尾巴。我吓了一跳,真想去把大白鹅拉上来。不一会儿,大白鹅把头往上一冒,吞下了什么东西。原来大白鹅在捕食呢!过了一会儿,大白鹅神气地游到岸边,抖了抖身上的水,大摇大摆地领着鹅群回家了……

啊!我爱我家的大白鹅!

《小花猫》

我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

小花猫长得真让人喜欢。圆圆的小脑袋上,一对黄色的耳朵竖在上面,时时刻刻地倾听周围的动静。脸上嵌着两只发光的眼睛,真像两颗小宝石。一张小嘴是那么小巧玲珑,嘴边的胡须一颤一颤,显得既聪明又可爱。小花猫的毛是黄色的,上面还有一圈圈黑色的斑纹。它那条长长的尾巴上,一圈黑,一圈黄,我给它起了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黄黄”。

黄黄吃东西的时候,它总是先闻一闻,看一看,然后就张开嘴吃了起来。每当我把鱼放到手心上,小花猫就跑过来很快地吃掉了。

黄黄还最喜欢趴在我的棉鞋上睡觉呢。一天晚上,小花猫睡到半夜三更,突然尖声叫了起来,大概在喊妈妈了。我从梦中惊醒,赶紧把它抱进窝,它又爬出来了。我给它吃了一点东西,它就乖乖地睡着了。原来它饿了呀!小花猫还好围着线团玩,把线团弄得乱七八糟,气得我打了它一下,它“喵”地叫了一声,又跑去玩去了。

黄黄捉老鼠可有趣了,一天晚上,一阵“嚓嚓”的声音把我从睡梦中吵醒。我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一只老鼠在啃桌腿儿。这时,我的黄黄蹿了出来,在距离老鼠一尺左右的地方停了下来,猫着腰,弓着背,瞪大眼睛盯着老鼠。突然,黄黄猛地一蹿,一下子就把老鼠压在了爪子底下。过了一会儿,它松开爪子,老鼠刚想跑,就被它叼起来往上一摔。这样反复了几次,老鼠就被摔得半死不活。黄黄叼起老鼠,像打了胜仗的将军,神气十足地走了。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9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二是通过同题阅读,使学生体会到,同样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2.以4篇课文为研究材料,寻找描写动物的一般方法和规律。3.通过词语、句子的积累,增加语言储存,为语文学习奠定基础。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5.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信息分类整理概括的能力。

6.培养学生描写动物的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喜爱的动物。7.学会比较分析,提高学生发现语言特点的能力。8.通过阅读4篇课文,理解课文所描述动物形象的特点。9.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三、教学措施

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二是通过同题阅读,使学生 体会到,同样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 言积累。

四、课时安排: 13.白鹅 2课时 14.白公鹅 1课时 15.猫 2课时 16.母鸡 1课时

语文园地四 4课时 白鹅

学习目标

1、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侯、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4、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

从文中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实物投影仪。

课前准备

1、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2、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新词。

3、生字词卡片及白鹅的挂图(或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38)

教学目标:

1、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侯、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激趣导入,营造学习氛围,引入课文学习

2.板书课题,说写“鹅”字。

3.齐读课题,提出阅读思考。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3.检查读书情况。根据学生情况,教师适时点拨指导识字,学词,读句,并渗透学法指导,以达到读通课文的目的。

三、再读课文,披文入情。

1.学生默读课文,师生交流读书体会。

2.引出“高傲”并板书。

3.明确“高傲”表现在那些方面。读书交流。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读中感悟。

四、内化感受,运用语言。

五、简介作者,课外延伸。

第二课时(39)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2、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导入新课。

2.简述课文从几个方面写白鹅的高傲。

3.过渡,体会鹅吃相“高傲”的部分。

二、品读“吃相”,体会“高傲”、“有趣”。

1.指名读课文五至七自然段,初步感受鹅的吃饭方式。

2.理解“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体会鹅吃饭方式的刻板、不会变通,引人发笑。

3.指导感情读书,读出情趣。

三、品读“侍候”,再悟“高傲”、“有趣”。

1.理解“侍候”,引出“白鹅吃饭为什么要人侍候?”

2.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内容。

3.指导读书,体会白鹅的“高傲”、“有趣”。

4.指导情感朗读,读出情趣。

四、发现作者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1.作者写鹅为什么还要写其他小动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组交流。

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

4.这只白鹅的确高傲,作者为什么还不厌其烦地侍候它?

5.指导说话,再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五、积累语言,背诵喜爱的内容。

1.自由摘录喜欢的词、句。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多读读,鼓励背诵。

六、迁移运用,布置作业。

1.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善于观察,发现它们有趣的特征,可以仿照这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2.课外观察一种小动物,动笔写一写。

板书设计:

白鹅

高傲

有趣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白鹅》过程中,我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在学生读出来自己的感悟时,我及时把握时机,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个性化朗读。并且我也进行了示范朗读,给予学生恰当的朗读指导。正因为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阅读体验,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

14*白公鹅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作些比较,学习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4.读记好词好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作者的具体描写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与文字幻灯。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课文插图(或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40)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或多媒体可见)

2.观察、说话: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3.导入新课:叶?诺索夫是怎样描写这只白公鹅的?两位作家的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同桌或4人小组互教互查生字词的读音,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确。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注意正音,要求读准,读通顺。

三、对比阅读,领悟方法

1.设计表格(或课件),引导对比阅读。

A、先出示(点击)旧课内容,再读新课,划出重点词句,进行对比阅读和交流。

白鹅 白公鹅

①姿态 ②叫声 ③步态 ④吃相 ⑤玩相

B、从表中你发现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抓片段,进行对比阅读。同样是写“步态”,两段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同:傲慢、派头;异:一个从容不迫、大模大样;另一个慢条斯理,仔细掂量。一个通过对比,一个具体写如何“落步”、过泥泞路、狗在身后追赶的步态。)

3.抓重点段,进行对比阅读。

A、丰子恺怎样写鹅的吃相?(食料简单、吃法有板有眼,需要等候)

B、叶?诺索夫怎样写鹅的“玩相”?(戏水、抢占地盘、主宰一切)

C、讨论:两位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部分写的这么详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四、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读一读。

2.两位作者对白鹅有什么样的感情?

五、作业

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板书设计: 14.白公鹅

抓特点

写具体

步态 慢条斯理(落步 走泥泞路 狗追赶)活动 自由自在(拍翅 河面 岸边)

主宰一切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最大的感受是难以调动课堂气氛,学生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原因可能有多方面:一是课文的难度高;二是学生预习不充分;三是我自身的原因如教学语言、表情不够丰富,并且我太着急了,在一两个学生的回答达不到要求时,我会自己说出答案,这也可能与学生发言不积极,我问不下去有关。课后评课老师们提出建议,对于某些不难的问题,可以对学生多引导;对于某些较难的问题老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但仍要引导学生去体会。

15、猫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可爱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2.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背诵第二段。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难点:

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4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可爱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2.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谈话:同学们知道著名的作家老舍吗?他是人民的艺术家。他的作品用词准确,语句优美,常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要来学一篇他写的散文。

2.揭题:猫(读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多音字,读通课文。

思考:①老舍先生从哪两方面来写猫的?②给课文分段。

2.指名读,交流。

① 课文从“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两个方面写猫的。(板书)

② 分段:第一段:1、2、3节,第二段:第4节

三、落实训练目标

(一)运用“摘句归纳法”概括第一段段意。

1.分节朗读,划出表示这一段主要意思的句子。(第一句)

师述:这句话在第一段中是总起句。

2.理解“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一句。

出示比较:

猫的性格古怪。

猫的性格有些古怪。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古怪”是什么意思?

古怪——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让人觉得诧异,感到生疏罕见。本课指猫的性格特别、难捉摸。

读出句子语气。

3.第一段抓住描的哪些特点来描写猫的古怪呢?自读第一段。

完成书上题1/(2)

交流出示板书:

老实 贪玩 尽职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高兴时温柔可亲

不高兴时一声不吭

猫胆小

勇猛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4.运用摘句法归纳段意。

(1)复习四年级学过的摘句法归纳段意的方法。

(2)说说段意: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完成填空1/3)

5.朗读第一段。

(二)强化训练目标

1.自读课文第二段,想一想第二段句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总分总)

2.用“摘句归纳法”概括段意: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改板书)

3.齐读第二段。

四、总结并朗读全文

1、哪些段落可用“摘句法”归纳段意?如何运用“摘句法”归纳段意?

(有总起句、中心句、总结句的段落,先摘句,后整理句子归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家默词语。

第二课时(42)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背诵第二段。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并且运用“摘句归纳法”概括了课文每段的段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同时出示第一节课的板书。

二、品词句,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一)品词品句细细体会猫的古怪性格(第一段),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自学第一节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猫的性格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你能从哪些语句中读出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古怪性格呢?

自由朗读第一节,并用“——”划出有关语句。

2.朗读交流。

注意读出词语和句子语气:

①的确成天无忧无虑多么闭息凝视非„„不可

(用“词素合成法”理解“闭息凝视”)

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比较

任凭谁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3.引读: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老实在——

它贪玩在——

它尽职在——

4.小节:“老实,贪玩,尽职”集于猫的一身,的确写出了猫的性格古怪。

5.齐读第一节,体会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

[2]小组学第二节

1.过渡:猫的性格古怪表现出的第二点是它——(师指板书)

生齐读: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吭

2.小组学习第二节,提要求:

①猫的温柔可亲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你用朗读表示出来。

②哪些语句表现了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请你在朗读中用语气表示出来。

3.交流朗读。

①猫的温柔可亲:

a.用身子蹭你的腿,要求抓痒。

b.跳上桌来在稿子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c.丰富多腔地叫唤

d.给自己解闷。

②喜爱之情:

出示: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求给抓痒。

理解“蹭”:

①“蹭”是什么意思?(磨、擦)

②请大家读句子,说说你从这个“蹭”字中读出什么味来了。生读文。

③刚才大家都读得很认真,这个句子的意思大家都读懂了吗?下面我们来表演一下好吗?老师来演大作家老舍先生,谁来演猫呢?生表演。

④你们觉得刚才那位同学演得怎样?谁愿意再来演一次。

⑤你们看,这只“猫”的动作是多么的温柔可亲啊,分明像一个孩子在向大人——(生:撒娇)

⑥师小结:是啊,当猫的身体接触到作者的腿时,作者所感觉到的不是猫碰了他,而是猫像一个温柔可亲的小孩在亲昵地蹭着他。由此可见,作者对猫是多么喜 爱啊!谁能把作者的这份喜爱之情读出来呢?

⑦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句子。

出示: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把猫脏的脚印比喻成“小梅花”。让淘气的猫在写作的干净的稿纸上任意踩踏,非但不冒火,反而赞赏它是“踩印了几朵小梅花”,表达出老舍的爱猫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小结这-节:

作者抓住了猫的性格中又一对矛盾高兴与不高兴的表现来写,写得细致、逼真,说明作者和猫的关系亲近,作者非常喜欢猫。

5.齐读第二节,把老舍爱猫的语气读出来。

[3]集体学第三节

1.师:老舍不仅喜爱猫的“老实、贪玩、尽职”,而且喜爱猫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现,还喜爱猫既胆小又勇敢的性格。

2.朗读第三节,读出老舍对猫既疼爱又赞赏的感情。

(二)品词品句体会“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第二段),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你认为这段文章哪些词句体现了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反复自由地朗读。

2.交流:

①词语:

更——特别得喜爱,“更”在这里有递进作用。(读好词句)

淘气——顽皮。把小猫当作了孩子。(读好词句)

绝不会——嬉闹的猫把家里搞得枝折花落,老舍并不生气,反倒觉得它们生气勃勃,天真可爱。(读好词句)

②句子:一根鸡毛„„枝折花落。

板书:屋里——耍个没完没了——摔、跌、撞

院子里——花草遭殃

请你用词素合成法理解“枝折花落”。

3.根据板书,背诵第二段,深入体会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完成课后练习

1.老舍笔下的猫你喜爱吗?为什么?

老舍笔下的猫不像猫,倒像——(小孩子)。老舍把猫当作小孩子来写,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它的淘气、可爱,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2.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的喜爱之情也表达出来。

3.造句。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课外寻找有关老舍的资料,如老舍原名什么?为什么取名叫“老舍”?写过哪些作品。阅读有关老舍的作品。

板书:

老实 贪玩 尽职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高兴时温柔可亲

不高兴时一声不吭

猫胆小

勇猛

屋里——耍个没完没了→摔、跌、撞

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院子里——花草遭殃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注意了让学生有效的大面积参与,学生的潜能得到一定的发掘,课堂因此而充满了生命活力。但是有些学生读还只能停留通顺上面,对文章的悟及积累还有所不够。教学本课感觉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的。

16*母鸡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邻居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43)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自读自悟

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

(3)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致怎样的母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三、汇报交流

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全班交流。同组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分辨褒贬,积累词语

思考讨论:

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板书设计:

没结没完

一向讨厌

如怨如诉

发了狂 母鸡

负责

母亲

不敢再讨厌

慈爱

(伟大)

勇敢 辛苦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还抓住重点句来理解作者对母鸡的感情:讨厌到不敢讨厌,再切入课文抓住重点句学习,理解作者讨厌母鸡是因为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而后,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不再讨厌母鸡,让学生从文中找句子理解。最后解决为什么用“不敢”,让学生体会到。因为母鸡的辛苦、勇敢、慈爱、负责,所以作者敬佩母鸡。

当然,在教学中还发现了很多不足,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是自己因为觉得这也好,那也好,而舍不得丢掉一些,反而使课堂容量过大,课最后来不及上。还有自己上课节奏比较慢,学生反馈有重复的比较多。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学生要善于发表不同意见,相同意见就不必多讲了。

语文园地四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2.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

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观察、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脾气、怎样进食、嬉戏、休息),或收集照片,描画动物。

3.查找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44)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祥、尽职的母鸡„„在喜爱他们的作者笔下,一只只小动物栩栩如生.同学们,你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吗?在于动物的相处中,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今天,我们通过交流,共同分享这些乐趣,好吗?

二、全班交流

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

三、分组交流 :分组: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

出示要求:

a)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

b)表达真情实感;

c)认真听,进行评议。

分组交流。

四、全班汇报

汇报提示: 形式: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表演,进行发言。

内容: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

评价提示:

可采用问答、发表看法、评选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互动。

五、拓展延伸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把自己的“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等材料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第二、三课时(45/46)

作文

教学目标

1.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

2.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

展示各组完成的手抄报,激发兴趣。

1.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2、精彩回放

回忆自己和动物相处中发生的事。注意哪些情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3、与同桌交流印象最深的一幕。

二、习作与评议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出示学生习作片段,引导评议,进行修改。四人小组轮流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教师巡视,及时点拨。

每组推选一个精彩片断,交流赏析。

三、修改习作,誊写习作。

l、展示优秀习作

2、优秀习作贴在“学习园地”展示,其他同学参观评议。

第四课时(47)

l 我的发现 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

2想一想:小林和小东有什么发现,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为什么?

小林说的“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指的是什么?

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1)自主发现;

(2)组内交流。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

联系自己的习作,有运用这种方法吗?

l 日积月累 自读成语,要求读的正确。

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自选一个成语,讲讲成语的故事或意思。

游戏:成语接龙 竞赛。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动物的名称。看看谁是胜者。

九()一毛

对()弹琴

如()得水

()死狐悲

杯弓()影

()毛蒜皮

()立鸡群

指()为马

为()作伥

车水()龙

万()更新

门可罗()

()()点水

顺手牵()

哀()遍野

抱头()窜

课外延伸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10

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使用者: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2.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

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重点:恰当使用语言描写一种动物。

难点:突出动物的特点并具体描述。

教学过程:

一、学习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的正确。、自选一个成语,讲讲成语的故事或意思。

3、竞赛。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动物的名称。看看谁是胜者。九()一毛对()弹琴如()得水()死狐悲杯弓()影()毛蒜皮()立鸡群指()为马为()作伥车水()龙万()更新门可罗()

()()点水顺手牵()哀()遍野抱头()窜

4、积累带有十二生肖的成语。写出带有动物的成语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日()雨()小心()()()崖()壁大刀()()完好无()大发()()与日()()()()不分

二、口语交际。

(一)、全班交流: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

(二)、分组交流(分组: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出示要求:

a)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

b)表达真情实感;

c)认真听,进行评议。

(三)、全班汇报

汇报提示:形式: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表演,进行发言。内容: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评价提示:

可采用问答、发表看法、评选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互动。

上一篇:谈建筑工程结算技巧下一篇:商颂·长发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