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描写妈妈的作文(通用12篇)
小学生描写妈妈的作文 篇1
刚拿到这个题目,我就哈哈大笑起来,妈妈有什么好写的,天天跟我在一起,闭上眼睛都能想出她的模样!可我也想让大家了解我的妈妈。好吧,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吧!
我的妈妈有一张圆圆的脸,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小而有神的眼睛,小巧的鼻子下有一张唠叨不停的嘴。爸爸说:”你妈可以当辩论家!“
去年书法考级我被老师评为”最有爱心的书法小明星“,妈妈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坏了,我知道这全是沾了妈妈的光,因为两年来妈妈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都会送我和我的一个小伙伴一起去写字。她希望我们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她说:”只要你们字写好了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妈妈有搞笑的一面。记得有一次要烧开水,妈妈竟然顺手把拿着的牛奶杯当水壶了,幸好我看见了提醒她:”老妈,看你手里的是啥呀?能烧水吗?“老妈这才回过神来,拍着脑门说:”瞧我这事做的,真是老了不中用喽!“妈妈也有凶的一面。妈妈常说:”严格要求自己,细节决定一切!"记得有一次数学考试,我竟然漏了十几道计算题,妈妈就像动画片里的图图妈,大发雷霆、怒火朝天,眼里、头上全是火,说我眼睛长脑门上去了,吓得我的小心脏怦怦乱跳!结果就是免受皮肉之苦,天天计算题做的我是敢怒不敢言!
这就是我可爱的妈妈,你们喜欢她吗?喜欢的话请给我留言哦!
小学生描写妈妈的作文 篇2
一、留心观察,积累素材
小学生的生活可谓多姿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繁荣的市场经济,奇异的家乡变化等,这些都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助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随时记录下来,因为作文教学不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启学生的写作源泉。
二、巧借教材,感悟写法
如何用好这些生活的积累?怎样进行细节描写?教材就是很好的借鉴。
(1)认真观察,选择经典细节
如《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中,严监生临死的经典动作描写: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这是作者对严监生咽气前的一段描写。此时,严监生已气息奄奄,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并不重要的两茎灯草。如果严监生这时还能说话,他可能会说:不要点灯草,要点最多只能点一茎灯草,费财啊!在这个经典的细节描写中,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跃然纸上。
(2)准确用词,表现人物特点
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段细节描写:“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这段描写形象地体现了伯父和爸爸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扶、蹲、跪、夹、洗这一系列细小动作的描写充分说明了伯父的细致、热心。“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段细节描写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有灵魂,而且把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凸显出来,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活。
三、及时交流,学会修改
俗话说得好:“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学生各自的观察,是按照各人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进行的。这样获得的观察素材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但不乏粗疏或片面。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定期进行交流,相互补充。每一次专门的细节描写练习或作文之后,教师都应该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这种交流。
一方面,将学生中的得意之作在班上朗读、传阅、张贴,以起到榜样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指导修改该用而不用细节描写的地方或者修改不成功的细节描写。
如在学习了《金钱的魔力》后,学生已深刻领会了托德“笑”中的含义,我让学生在此基础上仔细观察生活中人物各种各样的“笑”,并让他们练习进行细节描写。课堂上,我选择了几个写得比较有特点的典型片段让学生主动交流,并且帮助同学运用所学到的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修改润色,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更活跃了。
学生(描写微笑):
我拨开重重的眼皮,映入眼帘的是妈妈一脸放心的微笑,“烧退了”这句话犹如轻松的音符,一直追随着她。(原文)
我拨开重重的眼皮,映入眼帘的是妈妈一脸雨过天晴的微笑,像那朝晖照亮黎明般热烈,像彩虹悬挂晴空般轻盈。“烧退了”这句话犹如轻松的音符,一直追随着她。(改文)
第二句的描写显然精彩多了,用一连串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妈妈慈爱的笑容,以及这笑容带给“我”的温暖。
在学生书面训练“细节描写”的基础上,引导阅读欣赏有关著作中描写“笑”的文章片段,如马克·吐温《金钱的魔力》中多处描写托德的“笑”的精彩语段,曹雪芹《红楼梦》中有关刘姥姥逗笑的精彩片段,范进中举时的“狂笑”片段。通过这些阅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从中感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细节描写让学生的作文更出彩 篇3
但是在我们学生的作文中,有许多作文的内容不丰富,缺少的不是把某件事写完整的能力,而是缺少细节捕捉描写的能力。这些缺失细节描写的文章读来生涩呆板、平淡无味,自然也就无精彩可言了。
如何指导学生学会细节描写是目前作文教学中一大困惑。如果我们善于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有助于文章中心内容的细节,学生就不会对作文缺乏自信,也不会对作文感到难了,更能让学生的文章出彩。以下四点是笔者在作文细节描写方面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活用课程资源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它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教材中的许多选文都文质兼美,贴近生活,富有文化内涵,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从选材立意到文章风格,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如果能活用课程资源,领悟经典细节描写的方法,创设读写结合的机会,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七上语文魏巍的《我的老师》中写蔡老师举起教鞭好像要打人,但“轻轻地敲在石板上”,而且随着大伙的笑声,“她也笑了”。这些对举动、神情的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蔡老师对学生的宽容和爱。面对学生的淘气,她似乎发怒了,但是“轻轻地敲”表明她的怒是假,爱是真,于是师生都发出了会心的笑。两个“笑”字,把师生的感情融化在一起了。作者把自己对蔡老师的浓浓深情蕴含在叙述事情过程的字里行间,通过传神的细节描写,将最动人的一瞬间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物形象丰满,情感细腻深刻。再看杨绛的《老王》中的一段神态描写:“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他简直就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老王这个人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作者从神态的细节描写入手来突出老王这个人物的性格,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好的细节描写,就好像一座座精美的灵魂,有了它就能使人物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起来。
鲁迅曾经说过:“如要创作,第一要须观察”,这就明确地指出学会观察对写作的决定性作用。文本中的细节描写,为我们学生学写细节描写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只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模仿,就能演绎出自己作文的精彩。学生也曾仿写出这样的片段:“爷爷老了,那苍白的头发稀稀疏疏的,那张苍老的脸上一条条的皱纹平“地”而起,如果有一只蚊子落在上面,只要爷爷皱一下眉毛,那皱纹就把它夹死了,粗而密的眉毛下面有一双慈祥的眼睛,但已失去了往日的光芒,爷爷真的老了。”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典型的、生动的细节,人物才能刻画得真切、自然。
二、精选恰当词语
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好的细节,往往可以“窥一斑而略知全豹,以一目而尽传精神”。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精心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力求一字传神。如琦君的《春酒》中有一句“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着一大包回家。”“蜜蜂”这个词用得妙不可言,既写出了小孩子肚子吃得圆鼓鼓的心满意足、憨态可掬的模样,而且蜜蜂又让人联想到采蜜,采蜜又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春酒之香甜。同时蜜蜂每天飞到东飞到西勤劳地采蜜,而“我”则是走东家串西家地去喝春酒,这种忙碌和欢喜正体现了小孩子特有的天真幼稚!体现了独特的细节之美。又如课外语段《鸟的天堂》中:“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堆”“照耀”“颤动”寥寥几个词语生动地突出榕树的叶子绿、密、充满生命力的特点。
在细节描写中,启发学生选择恰当的词语,用精炼的语言,反映出丰富的内容。文学大师福楼拜曾教导他的学生莫泊桑时这样说:“无论你描写什么事物,要说明它,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动词;要区别它的性质,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形容词。你必须不断地推敲,直到找准这个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为止。你不能满足于差不多,不能逃避困难,用似是而非的语句去敷衍。”可见,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是每个作者应该担当的责任。有学生这样写“菲特台风”时的片段 ----雨一直在下着,地上的水已经涨到了一米多高了,我从楼上的窗户凝望着下面的水,心里想着:“为什么这雨老是下着呢?要这样下去又该怎么办呀?”那时候,家里断水又断电,没有灯,没有电视,又没有电脑;更要命的是,家里的粮食都已经快没有了,难道我们要活活地被困死在这栋小楼里面吗?“菲特台风”带来百年难得一遇的特大洪水侵占整个姚城,这段话中的“凝望”一词真切地写出了那时全余姚人的心绪:迷茫、无奈、无助、害怕……从神态的细节描写中可以感知人物的精神状态,这也是细节描写的魅力。
三、积累生活细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像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我们的文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学生只有在生活中熟悉各种人物,留心各类事物,学会观察、捕捉、积累,才可能在写作时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文章才丰满、真切,刻画人物和书写情怀,才会生动、传神。学生作文如日常生活中做饭,如果不能自己拥有一块水田,尽情去耕耘、播种、管理、收获,哪来的“米”做出香喷喷的饭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随时记录生活中的细节,日积月累,才能提炼出典型的细节,写作时就有素材可写。endprint
细节描写犹如文章中的花朵,想使花朵漂亮,就要进行细节描写。我们要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如果用好我们的眼睛,再细心地去感受生活,我们生活的花朵同样会鲜艳灿烂。学生有习作如下:每次发完试卷,同学们总有不同的表现:优秀的学生脸上神采飞扬,嘴里哼着小调,两只手晃来晃去,好像乐队的指挥员,眼睛盯着试卷上满意的分数,眉梢都往上翘了;而考得差的同学,脸上像是被一场暴风雨打了,变得很僵硬很僵硬的,全身的骨头好像被一根根挑掉了一样,软软地趴在桌子上,看不到他的脸,唯有隐隐约约的抽泣声。只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加以夸张演绎,文笔之花就会越开越灿烂。
四、提升写作能力
学是对信息的吸收,写是对信息的输出,二者可以使语文知识进入周转流通状态,形成语文学习一个完整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细节描写,并让他们的细节描写具体、生动起来,还得在感悟写法的基础上多多进行实践操练,提升写作能力。
本人课堂上曾做过这样尝试:
出示例句:1.有个硬币落在地上。
2.有个硬币,从桌上滚下来,落在地上丁丁当当地跳着。
问题:1.你认为哪一个句子好?为什么?
2.你说说第2句比第1句增补了哪些内容?
运用这样直观的例子进行比较,学生容易发现细节描写的魅力,并且也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教会了学生这些,再让学生把下面一个概括性的句子修改成具体形象的描写句:
“我看见一个小男孩,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首先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小”到什么程度?怎么个“瘦法”?穿得有多“差”?其次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发挥想象。最后学生进行局部描写。
曾有学生这样写:“我看见一个小男孩,大约七八岁,瘦瘦黑黑的脸,瘦弱的身上穿着破旧的衣裤,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可见学生颇受启发,效果不错。
“一沙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其实,大大的生活,是由无数小小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是美的源泉,情的聚焦。生活中的细节之美,看在眼里,它便是风景;握在掌心,它便是花朵;拥进怀中,它便是温暖;写在笔端,它当然是精彩。总之,灵活、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某些特定的人或物,会起到画龙点睛的良好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捕捉细节、运用细节,让学生的文章散发出熠熠光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黄士力.架起文本和写作的桥梁[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
描写妈妈的小学生作文 篇4
上周五,我和妈妈冒着鹅毛大雪拎着沉甸甸的物品往家走,我多想赶紧进屋喝一杯热水,舒舒服服地躺在大床上啊!总算到了家门口,妈妈把所有的东西都交给了我,她翻找钥匙准备开门,可是意外发生了,钥匙不见了,凭着我对她的了解这一次肯定是落在家里了,看着她焦急的样子,我本想像她批评我那样批评她几句,但不知为什么,我没有开口。
妈妈把我安排在会所里,嘱咐了我几句,就去姥姥家取备用钥匙。看着在风雪中行走的她,我是既生气又心疼啊……
描写我的妈妈小学生作文 篇5
我有一个很爱我很负责的妈妈。她有着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头发,瓜子脸上有一对乌黑严肃的眼睛!妈妈的个头高挑,喜欢穿高跟鞋。
其实,有的`时候我并不觉得妈妈爱我,她有时候会对我很凶。
二年级之前,妈妈因为工作原因把我放在了奶奶家,结果我的成绩一塌糊涂。三年级开始,妈妈说为了我的成绩她不工作了,把我接回了身边。从此,我的“噩梦”开始了。
“琪琪,你写字坐歪了!”“琪琪,你这题目又做错了!刚刚不是才教过你!”“陈凯琪,你去给我面壁思过!”
这是妈妈在不停地训斥我。当学习上我稍微松劲,妈妈还会打我。我感觉很委屈!甚至有时候觉得妈妈并不爱我。
但有时候我也会感觉妈妈对我很好。有一次我忘记带水去学校,正当我口渴又不知道怎么办时,妈妈就送水壶来学校了。真是雪中送炭啊!
还有一回晚上我感冒发烧了,外面下好大的雨,妈妈背起我就往医院跑,还在我的床边守了一夜。
我心里疑惑着,妈妈究竟爱不爱我呢?当我这学期成绩大大的提高之后,当我生病妈妈焦急时,我终于明白了,妈妈所有对我的严厉,都是为我好。希望我成绩好,希望我改掉所有的坏毛病。
描写妈妈的小学生作文多篇 篇6
当我做错事情的时候,她总会对我慢慢解释……看着她那一张疲倦的脸,我不禁有些伤感……
当我的学习不好时,是妈妈为我当家庭教师为我补习;当我生病发烧的时候,你更是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一直守侯在我的身旁看着我的病情,摸我的额头是否好些,我好荣幸我有这么一个好妈妈。记得在我五岁的时候,你开摩托车送我去上幼儿园。走到半路的时候你被人抢劫,那时你看到我的脸在流血就哭着求过路的好心人借电话给你打给爸爸(因为那时你已被抢得一无所有),还没等爸爸到来你就抱着我往医院跑。连挂号都来不及就跑到医务室求医生说“快!快!帮我儿子缝针。”然后我就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当我从手术室醒来第一个看到的就是泪流满脸的你,这时我的心比我的脸还痛。
每一年,你都会为我开生日会,每次总会对我说:“我们家的小宝长大了!”是的,我已经长大了,我现在是四年级的小男子汉了!
感谢您为我付出的点点滴滴,每时每刻都为我着想。妈妈,此时我不知用什么词语来表达对你的`爱,我只能用最简单的两个字说声“谢谢!”
★ 叙事散文:我们有多幸福
★ 有妈妈同行,真好-初中作文800字
★ 人生路上幸福多初中作文
★ 为什么孩子像爸爸多
★ 多坚持一分钟作文800字作文范文
小学生描写妈妈的作文 篇7
以前, 笔者以为初中生记叙类作文只要结构完整, 叙事清楚, 中心明确, 就达到了初中作文的要求。事实并非如此, 每次评阅作文, 发现大多数学生作文都是泛泛而谈。虽然有的作文题材较好, 立意也不错, 但写人记事过于笼统, 以致人物脸谱化, 缺乏个性; 事情简单化, 缺乏感染力;给人干瘪、单薄、空泛、枯燥的印象, 读来味同嚼蜡。为此, 笔者曾一度很困惑。后来,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笔者逐渐发现, 缺乏具体生动、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正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位作家曾说过:“细节描写是荷叶上的露珠, 能使整个荷塘闪烁出珍珠般的光彩。”几次中考评卷和平时的作文训练, 让笔者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小小细节, 魅力无穷。一处生动的细节描写, 有时胜过千言万语。合理恰当的、精彩细腻的细节描写, 会使学生作文变得血肉丰满, 富有感染力,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而打动读者的心灵。因此, 笔者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 特别注重学生细节描写的指导和训练。
下面就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 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
一、从阅读欣赏中领略细节描写的魅力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经典的作品使用细节描写, 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的精彩细节, 分析其在丰富作品内容和深化作品主题上起到的作用, 加深学生对细节描写的认识, 进而对细节描写产生浓厚的兴趣。
古诗词语言精练, 细节描写极为典型, 耐人寻味, 对学生领略细节描写的神韵有极大的帮助。例如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压”字, 把敌军人马众多, 来势凶猛, 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 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情景,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教材中的现代文名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 文质皆美, 有很多是细节描写的典范之作。笔者有意识地把对细节描写的认识理解, 巧妙渗透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之中, 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比如琦君的《春酒》中有描写“我”不请自到去吃春酒的情形, 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不说“肚子吃得很饱很饱”而是“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学生思考琢磨交流后, 笔者继续追问:为什么不说“肚子吃得鼓鼓地跟小猪似的”或者“肚子吃得圆圆的跟冬瓜似的”?通过分析与探讨, 学生很快认识到了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通过对阅读教学中经典作品的赏析、感悟, 学生对于细节描写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从而激发学生运用细节描写的兴趣。作家李准曾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 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 就应该学会细节描写。
二、从实践积累中理解细节描写的特点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是哪一类作文, 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之后, 尽管进行了反复提示、启发和引导, 有些学生还是不知如何下笔, 常有“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之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 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所以, 为了让学生有东西可写, 首先要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和积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观察是写作的途径。观察首先要从人、事、物的主要特点特征着手, 在对比中, 找出该人、事、物区别于其他人、事、物的不同特点, 及时记录下这些新发现、新变化, 并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感悟体验。细心的观察, 勤快的记录, 合理的想象, 再加以及时分类整理, 就能把观察到的内容转化为作文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观察记录的内容整理成一个个的系列, 如“生活中的美”“亲情与友情”“校园生活系列”等等。只要坚持观察积累, 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就不是一件难事。
积累的具体做法是:首先, 要求学生每人准备好一本摘录本, 摘录课内外有关细节描写的精彩片段, 并经常翻阅, 经常诵读。其次, 要求学生每人要有一本细节描写的作文本, 经常进行细节描写片断训练, 每周至少完成一次这方面的作业。写小片断由学生自己确定中心, 自己选材, 自由灵活。经过一段时间的片段训练, 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作文素材。同时, 笔者建议每个学生为自己的作文本取一个雅致的名字, 便于保存和交流。学生取名的积极性非常高, 发现有“一地花影”“细语凝香”“云淡风轻”“那时花开”“雾雨落红”等富有诗意的名字, 让人赏心悦目。
在细致观察和丰富积累的基础上, 学生随笔中出现了许多细节描写的精彩片段。如105班黄宝玲同学的随笔《班里来了“不速之客”》:
“自习课上, 一只浑身乌黑的蜥蜴趴在墙壁上, 一动不动, 仿佛在闭目养神。随着下课铃声的到来, 它仿佛苏醒了, 开始活动了。小峰发现了它, 便小心翼翼地拿来扫把, 狠狠地压住了它。虽然已经见不着蜥蜴的身躯, 但仍见它的尾巴在急速地划动着。黑色的尾巴在洁白的墙壁上格外显眼!小峰拿着扫把慢慢地把蜥蜴沿着墙壁拖到门旁, 开了门, 如同打高尔夫球一样把扫把一甩, 蜥蜴便飞上两米高空。只见它四肢急速划动着, 如同溺水儿童。‘啪’一声落地, 它急速后转, 仅用两只后腿狂奔, 前肢刨动着, 向人群中奔来——奔向女生。女生立即大声尖叫, 场面十分混乱!”
细节源于生活, 深入观察生活是写好细节的前提。因此, 笔者告诉学生, 只有留心生活, 深入生活, 探究生活, 才能使细节描写真正细致入微, 富于真实感, 更具感染力。通过阅读欣赏、观察积累、片断练习, 学生加深了对细节描写的认识和理解, 掌握了细节描写的一些最基本的特点, 如细节描写必须细致入微, 细节描写要真实可信, 细节描写要为主题服务等等。
三、从分类训练中品味细节描写的好处
如果仅仅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勤作积累, 而没有进一步的深入指导, 恐怕学生在文章布局、选材立意、详略安排、表达方式等方面会无所适从。所以在进行上述训练的同时, 笔者又从景物、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几个方面指导学生提炼细节, 分类训练, 并要求学生把它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一) 景物描写要注重观察
一花一草皆生命, 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篇感人的文章往往离不开生动的景物描写, 但景物描写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 其目的应该是渲染一种特定的气氛, 烘托人物的心情, 推动情节的发展, 突出文章的主旨等。人们的活动往往与环境息息相关, 笔者常常引导学生从观察周围的环境和景物入手, 学会对景物的细致描写, 以充实文章的内容, 丰富文章的内涵。
2012年春节过后, 开学第一周的作文课, 笔者就特意选取了一个学生既熟悉又感兴趣的话题来写——“春到校园”。笔者告诉他们要把手中的笔变成一架高速摄像机, 力争以每秒10000帧的速度去记录生活, 要清晰地记录下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才能把景物刻画得生动传神, 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于是第一节课, 笔者带领全班学生走进学校的绿化带, 指导他们仔细观察, 随时做好笔记, 然后回到教室讨论交流, 第二节课布置当堂作文。结果大部分学生都顺利完成了任务, 并且学生作文中还出现了不少精彩传神的细节描写。如105班祝蕊同学的《校园的桃花开了》: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在这姹紫嫣红的季节, 学校去年所种的桃花如今默默绽放了。你瞧, 生物园里那一株株桃树亭亭玉立, 如一个个羞涩的姑娘半掩着脸, 眼露笑意, 尽显娇柔美态。粉红的瓣, 橙黄的蕊, 朵朵流香欲滴, 引来无数蜂儿上下翻飞, 竞相采蜜。”
作者抓住树态、花瓣、花蕊、花香、蜜蜂等几个细节进行具体刻画, 突出桃花盛开所带来的勃勃生机。
写现实生活中熟悉的景物, 学生易写也乐写。同时又要明确告诉学生, 写景要有目的, 不能为写景而写景, 写景是为了抒情, 要透过细致的景物描写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
(二) 肖像描写要表现个性
果戈理说:“成功的肖像描写, 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进行外貌描写, 要细致观察, 捕捉人物与众不同的特征, 选择能表现人物个性的细节进行描写, 力求写得准确传神, 使读者如见其人。
这方面的训练, 笔者主要指导学生先从身边熟悉的人写起。因为熟悉的人往往是自己最了解的、认识最深刻的, 写作时就容易准确把握写作对象的特征, 生动形象地表现其个性特点, 从而具有感染力。如104班刘梦雪同学的《我越来越坚强》:
“后山的通道上有一个斜坡, 走起路来有些吃力, 何况还拖着七个沉甸甸的大水桶 ? 只见他黝黑的脸颊上挂满了豆大的汗珠, 不断沿着脸颊滚下来, 沾湿他那白色而有些发黄的衬衫。他的肩膀显得僵硬, 走路时像机器人一样笨拙。他的腰上系着一条麻绳, 绳子另一端系在手拉车的柄上。他的眼神是那么的锐利, 像宝剑似的。他的眼睛一直专注地望着前方。”
作者抓住“黝黑的脸颊”“豆大的汗珠”“发黄的衬衫”“僵硬的肩膀”“腰上的麻绳”等细节, 从容貌、衣着、眼神等方面将一个勤劳、坚毅的送水老人刻画得很传神, 很感人。正是“他”的坚毅感染了“我”, 让“我”的学习态度发生了的转变。
叶圣陶先生说:“描写人物, 假若只就人的共同之点来写, 则只能保存人的类型, 不能表现出某一个人。要表现出某一个人, 必须抓住他给予我们特殊的印象。”只有抓住写作对象与众不同之处, 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才能避免“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弊端。
(三) 神态描写要体现变化
肖像描写是人物静态的描写, 神态描写则是人物脸部的动态描写。一般的人物, 往往喜怒形于色。脸就是一张晴雨表, 随时能把人物的个性特点、心理变化充分展现在读者面前, 从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笔者在让学生观察熟悉人物肖像同时, 更强调关注人物在事件中的神态变化。动态的脸部特征能更真切更直观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如105班郑慧敏同学的作文《我们的“忙”老师》:
“手机响了, 马老师看了一眼屏幕, 下意识地摁掉了……手机再次响起, 马老师眉头稍稍皱了一下, 轻轻一摁, 挂掉了……手机又响了, 我说:‘马老师, 你先接电话吧。’马老师似乎很不好意思, 和我说道:‘不好意思了。’马老师一声‘喂’之后, 好久没有出一声, 只见他的眉头越皱越紧, 两条浓密的眉毛像两片乌云, 直压向镜片后有些浑浊的眼睛, 连鼻梁上的肌肉也似乎紧缩成一团。最后一声‘嗯, 别急!别急!我马上来!马上来!’……”
学生通过“眉头稍稍皱了一下”、“他的眉头越皱越紧, 两条浓密的眉毛像两片乌云, 直压向镜片后有些浑浊的眼睛, 连鼻梁上的肌肉也痛苦得紧缩成一团”等动态的脸部描写, 结合语言描写, 把正在找学生谈心的马老师接到家人打来的紧急电话时那种反应, 刻画得细致入微, 马老师敬业爱家的形象跃然纸上,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和训练, 学生习作中的人物, 脸部不再僵硬, 表情不再死板, 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富有表情的脸, 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
(四) 动作描写要展示心理
老舍先生说:“只有描写动作, 人物才能立起来。”莱辛说: “主要的东西是让人行动起来, 通过动作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 都是人物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的外化。写作中, 人物的行动一细化, 人物就生动地活跃在读者面前。为了提高学生动作描写的水平, 笔者要求学生每天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动作描写片段。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进步明显, 作文中出现了不少动作描写的精彩片段, 如:
“‘别急, 你一定赶时间吧。’正当我正要站起来准备下车时, 一只枯瘦似树枝的手一把按住我, 只见一旁的老人微笑着对我说。我羞愧地点了点头, 不敢望她的脸, 低下头去。老人从那件脏兮兮的外衣里抖抖索索地掏出两张皱巴巴的一元钱, 不舍似地抚摸了几下, 然后双手递给售票员。售票员张了张嘴, 却什么也没说, 有些尴尬地接过钱。”
(104班凌岚《老人的笑容在我心中久藏》)
作者以“一把按住”“抖抖索索地掏出”“不舍似地抚摸”“双手递给”等几个动作细节, 把一个虽然贫穷却热心善良的老人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又如:
“飞呀飞呀……一只虫子在空中惬意地飞舞着, 所过之处, 皆是女生的尖叫, 尖叫声此起彼伏, 汇成一首‘尖叫交响乐’。小辉忍不住抄起科学书, 搜捕着虫子。每次虫子的掠过, 都会引起大家一阵阵骚动。小辉左一挥, 右一击。‘啪!’打中了!小虫子急速‘坠机’, 着地。一只小生命就这样瞬间‘陨落’在地, 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它使出全身仅有的劲不停地扇动翅膀, 拼命挣扎着, 不放弃一丝生的希望。突然, 一只坚韧有力的脚狠狠地踏上去, 还故意地摩擦几下, 这个小生命, 就此完结了。”
(105班沈寒玥《小虫子的宿命》)
作者抓住人物几个典型的动作, 运用“尖叫”“忍不住抄起”“搜捕”“左一挥, 右一击”“狠狠地踏”“故意地摩擦”等动词进行生动地描写, 表现了大家对影响他们学习的小虫子无比厌恶的心情。又用“惬意地飞舞”“下坠”“使出全身仅有的劲不停地扇动”“拼命挣扎”等表现了虫子对生命的渴求, 表现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弱者的同情。立意深刻, 又带有几分诙谐、几分情趣。
人物的一举一动, 一般都是他们内心活动的真实反映, 唯有细致刻画, 他们的性格特征才更加鲜明突出。
(五) 心理描写要揭示性格
人的深层意识潜伏于人的心灵深处, 轻易不会显露出来, 因此便有了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慨叹。心理描写恰恰是深入人物的灵魂深处, 将各色人物的不同灵魂通过内心独白展现在读者面前。在众多写作手法中, 最能揭示人物精神世界、展现人物性格的莫过于心理描写。
对于心理描写, 笔者主要是通过设计情境来进行指导, 设计一些具体的生活情境来开展训练, 如:“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 你被同学误会的时候或你犯了错误, 班主任找你谈话的时候……你会怎么想?”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然后再进行写作。或者向学生出示一段开头, 让学生续写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心理活动, 如“数学课上, 老师正在发批好的试卷。看着老师时而惊喜时而暗淡的表情, 我紧张得要命, 觉得自己的心在‘扑扑’直跳, 担心自己这次又考砸了。拿到试卷, 我偷偷一看, ‘58’分, 我仿佛遇到了一个霹雳, 瞬间耳朵轰响。”
一个学生这样续写道:
“……暴风雨中, 我孤独地留在了教室。望着那张打满红色叉叉, 写着刺眼分数的试卷, 我的心像被针尖狠狠地扎了一下, 感到一阵刺痛。我不禁留下了伤心、委屈的泪水, 我不断问自己‘为什么? 为什么我明明已经尽力了, 却仍然得到这样的结果’。我的情绪从没有过这样的低落, 我的内心深处也下起了雨, 正像窗外那倾泻而下的大雨和让人心悸的雷鸣电闪。”
文中作者由孤独到悲伤, 由悲伤到迷惘的心理轨迹清晰可见, 特别是“我的心像被针尖狠狠地扎了一下, 感到一阵刺痛”, 让人深切地体会到一个努力奋斗却屡遭挫折的失败者内心的痛楚与失落。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刻画出人物微妙的情感变化和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这样才能再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才会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四、从深化训练中提高细节描写的能力
分类训练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理清思路, 明白从哪些方面着手细节描写, 而细节描写要收到良好的效果, 还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技巧。因此, 在分类训练的同时, 加强学生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指导, 以有效提高细节描写的能力。笔者主要是从准确用词、分解细化、妙用修辞等方面进行指导训练。
(一) 准确用词, 让细节描写真实生动
描写人物的动作或神态, 只有选择恰当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主要是通过填词训练, 培养学生学会辨析、准确用词的习惯。教师在训练中可以投影一段文字, 让学生选择恰当的词语来填空。如:
这种训练形式, 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 认真思考。练习中, 有一位学生巧妙运用了下列词语:清脆、柔和、缝隙、零零散散、抚、啜、清新、丝绸、垂落、滑落、抚弄、清澈、穿过。这些词语选用贴切, 诗意地描写出了山林的柔美和作者细腻的感受。
笔者总是提醒学生, 选择词语时, 要细心斟酌、认真推敲, 要根据上下文选定, 根据主题确定, 根据音韵节奏敲定。
(二) 分解细化, 让细节描写细腻感人
当情节快速向前推进时, 如果不懂得在能打动人的关键处放慢节奏, 放大瞬间, 分解画面, 以精雕细琢来丰富文章的意蕴, 那么无论是写什么题材的文章, 都只能给人平淡无奇、索然无味的感觉。例如105班徐?同学在《感受成功》中这样描写在小学时的一次演讲经历:
“到了演讲那天, 我紧张地走上讲台。在讲台上, 我望着全校的老师和同学, 感到很害怕, 我小声地说了一句:‘亲爱的同学们, 老师们, 大家好!’同学们立即大笑起来。我无比羞愧, 想哭。后来我见老师向我做了一个手势, 表示支持我, 我才慢慢平静下来, 继续我的演讲。”
从走上讲台到看见老师的鼓励确实是一个非常短暂的过程, 一般学生只会用三言两语就概括完这一过程。像这种没有细节描写的笼统概述, 无法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无法打动读者。笔者指导这名学生将这一瞬间分解、细化, 分别从动作、语言、神态、心理、侧面描写等方面, 采用特写镜头和慢动作推进的方法进行修改。根据教师的指导, 修改如下:
“到了演讲那天, 我哆哆嗦嗦地登上讲台, 每走一步, 感觉双腿像灌了铅似的有千斤重。我站在讲台上, 台下的听众黑压压地一片, 我感觉他们的目光像一支支利箭一样射向我, 我两腿发软, 眼冒金星, 脑子一片空白, 原先倒背如流的语句, 不知去向哪里了! 我低下头盯着稿纸, 用颤抖的手握着话筒, 慢慢地放到嘴边, 刚说了一句:‘亲……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同学们便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我知道我的声音发颤而且结结巴巴, 我的脸热得发烫, 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似的, 发不出一点儿声, 又像被火烧似的, 感觉又肿又痛。我的泪水开始在眼眶里打转。模糊中看见老师站在不远处, 嘴里说着什么似的, 我已经听不清楚了。只见她向我高高地竖起大拇指, 我才明白老师的意思, 慢慢地平静下来, 我清了清嗓子, 继续我的演讲。”
在指导、分解、细化这一环节时, 笔者不断鼓励学生:细节描写并不难,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 用心体验, 生动再现, 生活中一个不经意的动作, 一个常被人忽略的细节, 一个平常的镜头, 也会震撼心灵, 打动读者。
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捕捉并放大生活中精彩的瞬间, 然后从不同角度, 运用多种方法, 调动多种感官进行立体化地描写, 从而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 妙用修辞, 让细节描写隽永深刻
成功的细节描写不仅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 源于真情实感, 适当的联想与想象、巧妙的修辞方法, 也有助于我们把自己的观察和感悟更加真实地传达出来。如朱自清的《春》中对春雨的描写: “像牛毛, 像花针, 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运用比喻和排比修辞, 细腻地描绘出春雨细密、轻盈、滋润的特点, 使人不由得发出“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的感叹。妙用修辞的写作技巧, 笔者首先指导学生从仿写开始, 要求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进行训练。如下面一段关于“雨”的细节描写:
“春雨淅淅沥沥, 飘洒在草地上, 小草不知不觉伸直了腰;春雨‘沙沙沙沙’, 飘洒在树叶上, 像少女轻抚琴弦;春雨缠缠绵绵, 飘洒在天空中, 如千万条银丝斜织着。”
(108班帅思越《雨韵》)
这段文字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描写出了春雨富有生机、美妙细亮的特点, 意境优美, 别有一番韵味。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也可以慢慢找寻适合自己的、富有个性化的写作手法,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加以巧妙运用。例如在细致描写某一事物的特点之后, 可以发挥联想和想象, 运用比喻或拟人再进行传神地描摹。如:
“我蹲在大树底下嚎啕大哭, 焦急地等待着奶奶的到来。幼儿园里回荡着我凄凉的哭声, 我害怕极了。雨的脚步从未停止过, 我抬头仰望, 透过模糊的雨幕, 我看见盘旋交错的树枝, 像一群电影中的异形, 高举着攫取的手臂。天空漆黑一片, 让人感到黑暗快要吞没整个世界。冷飕飕的风不断袭来, 树叶被刮得发出一阵阵怪异的声音。”
(104班王思《期待》)
作者抓住“交错的树枝”这一雨中细节, 生动的比喻成“一群电影中的异形, 高举着攫取的手臂”, 情景交融, 形象地表现了“我”孤独中无比恐惧的心理和想见到奶奶的强烈愿望。学生发现了让细节描写更加隽永的窍门, 创作便有了个人特色。
在细节描写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 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达效果, 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 从而给读者留下隽永深刻的印象。除了上述可行性方法外, 还可以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加以引导, 让学生多角度进行感受体悟。
在教学中, 笔者还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经常挑出一些优秀和进步大的作文印发给全体学生, 让学生相互评改、相互借鉴。如本学期就先后印了五次学生优秀作文——“爱, 如此简单”“心中的阳光”“我读懂了 ______”“十四岁, 我多了一份 _____”“我终于战胜了 ______”, 进行班级展示和交流。这样, 既让学生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
笔者还积极引导、鼓励学生给《新四中》校报、《今日临安》投稿, 并组织他们积极参加各类征文比赛, 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所任教的班级有多人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或在作文竞赛中获奖。帅思越同学的《考试之后》和《小草也有春天》两篇随笔发表在《今日临安》“校园生活”上, 徐?同学的《山在, 水在, 情还在》荣获杭州市第七届“感动我们的故事”征文二等奖, 沈寒玥同学的《记忆中的泪》获得了三等奖, 帅思越同学的《温暖的年俗》获杭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文学艺术采风活动征文二等奖, 徐喆同学的《生如流岚》获临安市第九届中小学生“品味书香·诵读经典”读书征文比赛一等奖。这些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让他们享受到了写作成功的乐趣
五、结语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平时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长期的作文训练。细节描写训练, 既能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记录、深入思考的习惯, 又能培养学生踏实勤奋、刻苦钻研的学风, 对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能力有一定帮助。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情”的艺术境界, 让文章光彩四射、熠熠生辉。
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尝试通过分类训练的方法, 以有效提高学生运用细节描写的能力, 做法尚不成熟和完善, 希望能以此抛砖引玉, 引发更多同仁的关注与思考。希望有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到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探讨中来, 拓展初中作文教学的空间, 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使我们的初中作文教学更有序、更有效, 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施辉.搜间传神, 推微知著——慢慢走, 欣赏《金岳霖先生》的细节美[J].新语文学习·高中, 2011 (12) .
[2]韩冬.古典诗词的细节之美[J].考试·高考语文版, 2010 (11-12) .
[3]胡晓虹.多媒体:让作文教学更精彩[J].中国民族教育, 2006 (21) .
[4]罗小军.肖像描写创新四法[N].湖南在线—家庭导报, 2005-01-31.
[5]寻乃春.化腐朽为神奇的动作描写[J].中学生优秀作文 (教学) , 2010 (08) .
做一个高三学生的“懒”妈妈 篇8
各位看官见笑了,这就是我,一个有些幽默、有些“懒”的高三妈妈。前者是我和我女儿对自己的形容,后者是我自己对自己的承认。
这“懒”嘛,是我偷偷回首已过大半的高三偶然发现的。不久前有人询问我,或者是跟我探讨“如何做好高三学生的好妈妈”这个问题,我竟脱口而出地回答道,“做什么好妈妈哟,我就是想力争做一个高三学生的‘懒妈妈’”!
什么?您问我做个“懒妈妈”还不够,还非得“力争”不可么?别觉得我是不知所谓了,我有我的理由。虽然我知道,在数不胜数的高三妈妈的历史记录上,只有人们歌颂的辛勤母亲、伟大的妈妈、无私的妈妈、不辞劳苦的妈妈。哪有对做一名高三“懒妈妈”还如此歌功颂德的道理。
别急,且听我说。
既为孩子的妈妈又为妈妈的女儿,我对于“妈妈”这个角色可谓感慨良多。还没当妈妈的时候,我也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殊不知当妈妈有当妈妈的难处,更不知当好妈妈的难度。
这话一说,想必您对我的话有了一定的赞同了吧。
那我接着说,我们六十年代后期的这一代人,虽不能媲美当代儿童、少年的精彩生活,也算是衣食无忧,称得上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对于妈妈的辛勤付出当然不容置疑。我妈妈年轻的时候确实要比现在的我辛苦,身兼着职业女性和家庭主妇的双重职责。每天一大早起来就要为我们准备早点,下班以后要上市场买菜、买肉,吃完饭还要洗碗、洗衣、做清洁,有点时间下来也要为我们姐弟俩做新衣服,如今看来我的妈妈简直成了女超人。当时我妈妈不知有没有产生过停下来休息的念头,在我的记忆中不曾有过她的埋怨和唠叨。有那样出色的母亲就有同样出色的女儿吗?很惭愧——我远不如我的母亲出色。既不会炒几道有水准的菜肴,更没有继承母亲的巧手缝制衣服的才干,幸亏她还不是一个包揽母亲,否则我会成了什么都不会的大笨蛋。
但正是这样,我认为这略微显“懒”的我,却让我的女儿在高三里能够以平常心态去面对最后的备战时刻。因为,我发现由于我的“懒”,让女儿对即将高考的这份紧张感化解了不少,因为她每天有各种的事情要她自己去应对,例如,除了必然的高考复习外,早餐她要自己做,房间要自己整理,除了冬天的衣服全要自己洗一细细想想,这样的小事需要她自己做的还真不少。
这样放纵于自己的“懒”,锻炼女儿的“勤”,是有道理的。我不想我的女儿只会读死书,不会独立生活;更不想在高三紧张的复习阶段,让大脑长时间处于紧绷状,希望她能借做这些“小事”来放松,来偷闲。
尤其正因为是高三,毕业后,孩子就面临独立生活,我可不想孩子没有独立能力。您瞧!现在不是有不少报道提及,中学生不会系鞋带,大学生让母亲陪读,博士生连鸡蛋也不会煮。究其原因不就是这些孩子都有过分“勤劳”的母亲所致吗?
如果做父母的事事都“亲力亲为”,势必造成“落后”的懒惰儿女。
听完这话,您是不是不由自主地叹息起来呢。
经过反复思考,总结经验,您也可以一切从“懒”开始,继而发动全家以“懒”对付儿女的“惰”。我们由事必躬亲向教育引导过渡,又由教育引导发展到让他自食其力,过程并不一帆风顺,然而收效却出乎意料的好。但有一点也事关重要。这长久以来的习慣,要是突然给打破了,想必会给您和您的孩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您可以这样做,一方面来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也为孩子到大学独立生活做准备。比如:
平时,做到多问少安排,让孩子多思考
如,放课后孩子回到家,您可以问他(她)晚饭想吃什么,怎么做?这样的好处在于,让孩子思考学习以外的事情,能够让大脑不长期沉溺于学习状态中,同时亦不至于让孩子觉得他(她)的世界除了书本还是书本,以免过于紧张(尤其是高考前这段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周末,适时地让一切生活、学习等都由孩子自己打理
父母可以周末抽半天或天的时间,放心到外面走走,让孩子自己考虑生活问题,例如,没有父母在,早中晚吃什么,时间怎么安排等。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没有了父母、长辈的悉心照料,许多事情都需要他们独自处理,儿女真正的独立生活实践从现在开始。其次,这样的安排能给孩子更多的私人空间,同时可以充分地缓缓大脑!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懒”自有它的深刻意义。“懒妈妈”能培养儿女的独立自主、独立成长的能力,事事包揽的劳模母亲只能打造“懒”宝贝。当然,“懒”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撒手不管,坐视不理,而是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孩子处理自己的事情,培养其责任心和动手的热情,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防碍其自我摸索应对困难的创新思维。
高三孩子的妈妈们,如果有兴趣,也“尝尝”我这道良方吧,虽不敢说能够“一针见血、包治百病”,但也算能够减轻您的负担,增添孩子的能力。
在离高考不多的时间里,也力争做一个促进高三学生亲力亲为、笑傲高考的“懒”家长吧!
描写好妈妈的学生作文 篇9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是个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少不了
我的妈妈长着短短的头发,很是乌黑,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柳叶眉,小巧的鼻子,樱桃小嘴。长得是不是很美呢?
但是,这么多年来,残忍的岁月,已将妈妈美丽的容貌磨去啦.妈妈虽然不再那么年轻,那么漂亮,但却更加爱我们。
我记得上次学校排练校性的舞蹈名字叫做《红红的中国结》我们一共有24名同学,里面有8个跪着跳舞的其中就有我,老师要求的太严。我一回家就抱怨。这也不赖我们,谁上这太疼了呢?还有五年级时的运动会那是镇上组置的。我们一天就要围着操场跑20圈左右。那时,妈妈总是微笑着听我吐苦水.然后对我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条路是你自己选的要坚持下来。
还有,我每天都要做一件事,那就是看书,无非就是看两个小时罢了,但也很难熬这是妈妈就经常对我说:你不要当个皮球,别人踢一踢你动一动,要自觉一点。要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嘻嘻,妈妈虽然对我教育严厉,但我知道她也是为我好。
这就是我的妈妈,我美丽的妈妈,我严肃的妈妈。我善良的妈妈,你呢?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妈妈,也写一下你的妈妈吧!
小学生描写母亲的作文:我的妈妈 篇10
我为什么说我的妈妈能说会道呢?其实是这样子的,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争论一件事,她那小嘴巴“巴扎巴扎”地说着,无论我怎么说,我都争不过她。她的嘴巴可真像小鸟一样啊,“叽叽喳喳”地叫呀!直到把我说得心烦意乱,她还在说,而且理由十分充足。最后,我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说服她,只能认输。
说一说她走路的样子。还记得那一次,她送我去学舞蹈,在那里她看到我们舞蹈班有些同学弓腰驼背的,因此,妈妈在她们面前总是抬头挺胸的,看上去特别精神,尤其是她穿高跟鞋的时候。
为什么说妈妈漂亮呢?因为,妈妈经常穿着漂亮的裙子,很像小鸟身上那美丽的羽毛;头发总是梳的格外整齐,像鸟儿光滑的羽毛。虽然妈妈的头发只有一个颜色——黑色,但我依旧觉得很漂亮,滑溜溜的,可好看了。
这就是我的“小鸟”妈妈。我非常非常的爱我的“小鸟”妈妈。
点评:妈妈是天底下最美丽的人,我们必须爱她!
初中作文的语言描写 篇11
一.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年龄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例如:小表妹天真又活泼,有时候她会突然冒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话来。一次,她一本正经地对外公说:“外公,我们全家只有你最开心,你有好多名字:阿爸、外公、老头子、沈常根、老伯伯、爷爷……谁的名字也没你多。”在这里对小表妹的语言描写就非常符合他的身份和年龄,准确表达出小表妹的天真无邪和活泼开朗的性格特点。反之,如果不注意人物的身份和年龄就很容易形成闹剧,如:八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下班就回家,不准喝酒打牌……”八岁的小孩会这样说吗?应该是谁说比较合适?这显然应该是爸爸的长辈或者妈妈讲的话才行,八岁的小孩对爸爸这样说话,显然是不得体的。再比如:不识字的农民李大伯说:“今天的菜真咸,氯化钠放得太多了。”这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吗?作为李大伯,该怎么说?一个不识字的农民,怎么说出食言的化学名称呢?就算他是知道的,可是生活中的语言也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可见人物的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年龄,否则就很容出现表达错误、不得体的现象。
二.人物语言要符合场合、情境
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句话,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比如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当在课堂上不见课本时,他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包,心里默念道:“语文书,语文书呢,在哪呢?”显出了他的小心翼翼,不敢高声喧哗。下课时不见课本,他着急地翻着抽屉,大声喊道:“语文书哪里去了?谁见过我的语文书呀?书!书!”显出他的无所顾忌,急切的心情。在家里不见课本:“老妈!快来呀!我的语文书飞了!快,帮我找找!”显出了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和撒娇心态。同一件事情,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说话,内容、语气和表达方式都是不同的,中学生要仔细体会,注意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三.人物语言描写要注重人物动作与神态
人物语言描写时,一定要注意人物的表情与动作,并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如下一段描写:玻璃窗被砸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说:“谁弄坏的?”董小天说:“没看见。”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李星说:“没看见。”这段话只是简单叙述了事件的内容,看不出人物的任何神态和反映,人物形象呆板、干瘪,试着将其改为:玻璃窗被砸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瞪着眼:“谁弄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道:“鬼才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们一定要看好玻璃窗?”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个鬼脸:“哈……,开了口,好凉快哟!”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她大声说道:“是董小天,他和张小勇在玩,拿扫把大闹天宫,张小勇推了董小天一把,董小天一火,抡起扫把朝他死劲地打去,结果张小勇一躲闪,董小天就打到了玻璃,碎了。”董小天一跺脚:“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高芳芳理直气壮:“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耍嘴。”老师望了望四周,说:“还有谁看见了?”“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下口水,神情恍惚。这样改正后,人物形象就十分鲜明了,懂小天的蛮不讲理,死不认账;张小勇的搅浑水,说东扯西;高芳芳的正直、勇敢,不怕得罪人,敢讲敢说;李星的胆小怕事,明哲保身等都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表现出来。
总之,人物的语言描写丰富多彩,好的语言描写能够传神地表现出作者的喜怒哀乐、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在语文作文中,学生在进行人物描写时一定要注意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场合、年龄、职业、心情、性格等,同时借用动作、神态和标点符号等辅助表达,准确描绘出人物的形象。
作文的“色”“声”“味”描写 篇12
一、作文中的“色”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倘若一篇作文中没有一处色彩描写,那么作文的表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加上适当的色彩描写,一定会锦上添花。例如,《可爱的草塘》这篇课文对草塘的描写:“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作者既向读者展示了草塘景色的层次美、静态美、动态美,还向读者展示了草塘的色彩美。“翠绿翠绿的、鲜绿色、翠绿色、墨绿色”,作者次第写出了草塘“色”的变幻,向读者勾勒出一幅草塘美景图。假设没有“色”的描写,那么这篇文章的表达效果就会逊色许多。
二、作文中的“声”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在家里有锅碗瓢盆的交响曲,在学校里有琅琅的读书声,快乐的欢笑声,悦耳的琴声和歌声,上下学的路上,汽车的鸣笛声,各种叫卖声……声音无处不在。如果我们的作文缺少了“声”的描写,就好像一部无声电影,令读者兴味索然。如果恰当地用好拟声词,表达效果就会截然不同,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文章更加生动。譬如:春天来了,他常常到小河边玩。青蛙“呱呱”地叫着,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木,甲虫“嗡嗡”地飞着。三个拟声词,让无形之声变得真实可触,读者也会被这美妙的大自然的交响乐所陶醉、所迷恋。
三、作文中的“味”
在我们的生活中,“味”无处不在。例如,一个学生的习作《烤洋芋》:“爸爸把烤熟的洋芋掰成两半,分给我和妹妹。我摸了摸,热乎乎的,闻了闻,一股浓郁的香味钻进了我的鼻孔里,那冒着热气的黄亮的瓤,就像金瓜的瓤似的。我一边吃一边细细品尝其中的美味,真是又香又甜,又沙又面。”小作者对洋芋烤熟之后浓墨重彩的描写,简直令读者馋涎欲滴,多么想亲自品尝一下烤洋芋的美味啊!再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作者先写了荷花开放之后的“味”(清香),又联想到了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恰当准确,为文章营造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
【小学生描写妈妈的作文】推荐阅读:
描写我的妈妈学生作文400字10-22
接妈妈的小学生作文06-11
粗心的妈妈小学生作文07-12
默默付出的妈妈小学生作文08-18
我的妈妈小学作文09-27
小学生作文妈妈的爱300字07-13
小学作文——给妈妈的礼物作文06-13
妈妈出差的日子小学作文10-15
爱关心我的妈妈小学生作文05-29
小学生作文:谢谢您我的妈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