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心路分析

2024-05-11

汪精卫心路分析(精选11篇)

汪精卫心路分析 篇1

汪精卫1939年离重庆到河内发表“艳电”,正式接受日本首相近卫文磨的诱降。其时中日已在战争状态,汪精卫公然投敌,确实犯了叛国罪。汪精卫之举,不是一时冲动,动机相当复杂,不出三项:一来判断中日在欧美作壁上观的状况下,不可能打赢日本;二来关心日占区人民的疾苦,认为沦陷区的人民,需要一个与日本“协调沟通”的中国人政府;三则与蒋介石长期不和,论革命资格,汪优于蒋,党国大权却屈从于蒋之下,心有不甘。

汪精卫投日,动机可以三种都有。60年来的论者多至为情绪化,少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汪氏其人的性格。如果汪精卫只顾贪生怕死,卖国求荣,则少年时行刺摄政王的壮举难以解释。汪精卫的人格心理学,层次丰富,其人悲壮之余,有自毁的倾向,少年时向往做烈士,“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明显是受了戊戌六君子尤其谭嗣同的精神感召。汪氏一生不烟不酒,不近女色,没有包二奶,也没有贪污,对道德的自我要求,比后世许多奢谈“爱国”的官员都高尚。汪精卫离开重庆之前,给蒋中正留书,说:“愿兄为其易,弟为其难。”意指不惜独力扛上“汉奸”罪名,执意要闯虎穴。这一点与汪氏少年时自称甘当釜下柴薪,燃烧牺牲,造就革命胜利的焰光,应该说是一脉相承。了解汪精卫的自毁性格,就不难解释为何其人前后半生的巨变,其实汪氏没有变,只是自我牺牲的决心,换了一种形式。

汪精卫没有想到投日之后,两年左右,日本就偷袭珍珠港,激发美国对日宣战。其时近卫下台,日本军国主义由东条英机的激进派上台,走向疯狂,这一切皆不在汪氏当初意料之内,如果汪精卫对战局的发展未卜先知,知道美国后来凭两颗原子弹战胜日本,还会不会投奔日方,到南京组府?此一假设,据金雄白回忆,汪氏在知悉日本轰炸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曾以头撞墙,嚎啕痛哭。他知道押错了宝,也知道日本必然战败,叛国和汉奸的污名,势垂千古。

汪精卫的南京政府,质素参差,后人以“汪政府”视如整体。日本人早在上海培养了特务鹰犬如丁默村、李士群之辈。汪精卫到了南京,日本人顺势塞给他这个流氓和投机政客的班子,汪氏并无选择。追随汪精卫的陈公博,本来觉得投日太犯险,为了友情,也黯然舍身追随。汪陈的品格,应该高于汪政权许多杂牌军,但身不由己,受日本的摆布,悔之已晚汪精卫的悲剧,是他知道即使日本战胜,自己最多是“满洲国”的溥仪,只是日本军政府名下维持一会的傀儡,如果纯粹热衷权力,不如留在重庆当好国民政府的副总裁,即使没有军权,至少可以号令半壁江山的政府文官。汪精卫在百姓惨遭煎熬时,至少敢表态,还懂得流泪,如果他是干练成精的政客,应该自始至终保持一张毫无表情的木面孔,深谙“枪打出头乌”的韬晦之道;或对蒋介石表面拥护,口是心非,私下则密谋兵变,暗杀老蒋之后,自己来坐江山。

汪精卫没有这样做,反倒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也从不收藏内心的本色。这样的性格,在中国官场,不是从政的材料。汪精卫天生浪漫,是一位诗人,中年之后,诗风由刚烈转为阴柔:“叹护林心事,付与东流,一往凄清,无限留连意”,七分李后主的颓唐,三分徐志摩的多愁善感;至于绝笔之作的一首登高词:“城楼百尺倚空苍,雁背正低翔,满地萧萧落叶,黄花留住斜阳,阑干拍遍,心头块垒,眼底风光,为问青山绿水,能禁几度兴亡。”其诗风与自称拥有“弱者的道德”——“忍耐、躲避、讲和气”的瞿秋白,不无相似之处:“廿载浮沉万事空,年华似水水流东,枉抛心力作英雄。湖海栖迟芳草梦,江城辜负落花风,黄昏已近夕阳红。”

汪瞿从属不同的政党,文人从政,一样被指“晚节不保”,两人的诗词风格,却又在某种程度上惊人地相似,同样是以英雄浪漫主义追求始,以幻灭的悲剧终。这是心理学的新课题,有机会有待深入论证,这一切,则是后话了

汪精卫心路分析 篇2

110年前, 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和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声势浩大的变革运动, 康有为作为其中的佼佼者, 更是起到了领袖群伦的作用。对于康有为这位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人物, 史学界有着各种不同的评价。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 毛泽东将其称誉为“先进的中国人”, 他说:“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 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1]1357当斗转星移, 人们开始重新评价改良和渐进改革的意义时, 也对康有为领导的变法活动给予积极评价, 也将他本人认定为爱国的改革先驱。而康有为自己, 在逃亡海外后却很快变成顽固的保皇派, 甚至成为共和革命的敌人, 除了几个后生晚辈把他奉为“圣人”并为之摇旗呐喊外, 在新旧两派里都没有他真正的支持者。谭嗣同“冲决网罗”的坚定性和否定皇权专制的彻底性早超过了康有为, 连他自己最得意弟子梁启超后来也一度接近孙中山, 差点弃之而去!

翻开历史, 让我们重温一下康有为从激进到保守的心理路程。

1. 康有为早期的激进改革之路。

康有为与维新派人士在全国各地组织学会, 建立学堂, 创办报刊, 广泛宣传维新变法主张[2]78。此外, 康有为社会活动带来的震撼主要来自他们所宣扬的西方先进思想。康有为的四次上书在社会上流传甚广, 加上他的《日本书目志》以及梁启超的《变法通议》等著作, 《时务报》、《知新报》等与严复等人创办的《国闻报》南北呼应, 维新思潮形成席卷沿海及内地之势。

2. 康有为逐步走向保守的过程。

流亡海外的康有为16年间周游列国, 寻找救国救民的方案。然而, 迷信皇帝的康有为在海外组织保皇会, 康有为的思想裹步不前, 逆历史潮流而动, 死抱着君主立宪不变。戊戌变法后, 康有为的思想逐渐落伍, 乃至倒行逆施, 举止失措, 其悲剧原因也在于此, 即不顾封建势力的强大和客观情况的变化, 一味地坚持原有的主张。人们也许奇怪, 为什么康氏在维新中会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说到底就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他头脑中根深蒂固, 其中年时期的维新事业被深陷传统思想文化窠臼的老年康有为所亲手葬送:先是抱着光绪这位有名无实的帝王不放, 而后又一再想“复辟”, 其思想之落伍可见一斑。

二、康有为儿时成长经历决定其从激进走向保守的必然性

1. 儒家文化氛围和封建政治背景, 成为康有为从激进走向保守的根基。

从康有为自传可以看出其家庭背景。高祖康辉, 曾诰封荣禄大夫, 官拜广西布政使;曾祖康式鹏, 讲学于乡里, 是当地名儒;祖父康赞修, 担任过连州教谕, 十分推崇程朱理学, 在广东文人中颇有声望;叔祖康国器, 因镇压太平天国有功, 受命广西巡抚。至父亲康达初时, 家运开始衰败, 仅官至江西补用知县。“祖赞修, 又名以乾, 号述之。道光举人, 升用教授连州训导。祖妣陈。诰封太夫人。父达初, 字植谋, 号少农。提举衔, 江西不用知县。母劳氏。诰封宜人。”[5]2

2. 康有为自幼接受的封建教育为其从激进走向保守的形成提供了系统训练。

康有为出生于理学世家, 5岁能诵唐诗数首, 6岁拜师简凤仪, 系统学习《大学》、《中庸》、《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这在康有为的《我史》中有详细记述。自幼受家庭影响, 以及儒家经典在幼小心灵中根深蒂固, 康有为少年老成, 不苟言笑, 乡里亲友送他一个雅号“圣人为”[3]9。康有为在7-15岁的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阶段,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 对儒家文化和儒家的伦理道德, 形成了抽象和系统的体系。在朱次琦的礼山草堂打下儒学的深厚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康有为经过系统的训练, 他以封建士大夫的方式认识世界的基本图式已经形成, 而且根深蒂固。

3. 康有为所处的小社会背景为其从激进走向保守提供了成熟土壤。

康有为儿时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新的思想很难进入这样的乡土社会。康有为虽然提出了很多有利于发展现代经济的改革建议, 但现实中却始终不能摆脱传统小农思想的心理———重农抑商, 只知道一味把自己的政治命运和皇帝、官僚们连在一起, 对商人怀着根深蒂固的轻蔑。他热衷于利用新兴社会阶层的经济力量, 却全然不顾他们的权益。看似精通日本明治维新的康有为只注意其体制变革, 而忽略了其社会因素和观念因素, 他似乎没有弄明白, 在日本变政成功的背后, 正是企业精神的兴旺, 企业地位的提高, 及工商阶层对改革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康有为受小农意识支配, 面对势力渐强的中国新兴商业资产阶级却不主动争取。无论在戊戌变法还是在后来的保皇活动中, 他始终没有真正认识到商业资产阶级的价值所在, 仅仅把他们作为自己达到目标的工具而已。

4. 康有为儿时形成的信仰为从激进到保守的必然性。

正因为康有为建立的儒家信仰经历了感知—概念—感情—抽象的过程, 其儒家信仰是非常牢固的, 所以, 其急功近利和自我主义对他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影响特别大, 要想突破是很艰难的, 必然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所以能终于突破整套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圈子……更重要的则仍然是当时客观时代、局势对他的刺激。”[4]83这种压力和刺激并不能最终否定自我, 没有发挥顺化功能, 建立一个新的基本图式, 在今后的改革活动中, 没有根本脱离传统思想的根本。“康氏九十年代在士大夫知识分子中竭力宣传而弄得满城风雨的‘孔子托古改制’的学术理论, 其实质也是如此, 这种学术活动是为了在理论上论证变法运动合乎‘圣人之道’, 从而用这个‘圣人之道’的旗号在实践上来煽动、争取士大夫……”“康有为穿着中国封建圣人的古老服装, 借用着孔子改制的魔杖, 在公羊今文学的神秘帷幕的掩盖下,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扮演了新的一幕。”[6]82用“圣人之道”、“中国封建圣人”把西方的东西裹起来, 以我为主的文化使康有为的同化功能强化。

三、传统文化影响了康有为政治上从激进走向保守必然性

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 特别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 对康有为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由孔子创立的这一套文化思想, 在长久的中国社会中, 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在广大人们的观念、行为、习俗、信仰、思维方式、情感状态之中, 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处理各种事务、关系和生活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方针, 亦即构成了这个民族的某种共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值得重视的是, 它由思想理论已积淀和转化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 这已经是一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存在。它经历了阶级、时代的种种变异, 却保有某种形式结构的稳定性。”[9]28在康有为后来的实践活动中, 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又影响康有为的基本心理图式的改变。其中传统文化模式和思维方式对康有为的基本心理图式起关键性的作用。而康有为接触西方文明很晚, “康有为在香港初步接触到了西方文明, 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 极大地开拓了眼界, 开始认同英国人是治国有法度的, 并不能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之后, 他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 并阅读《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书籍, 这些书籍在叙述世界地理志的同时, 也大量介绍了各国历史政治、风土人情。这一年, 康有为购地球图, 渐收西学之书, 为讲西学之基也, 开始了从中学转为西学的重要转变。”[5]

从康有为的个案分析看, 最为关键的是中国晚清一代知识分子基本上从小受过严格的儒家教育, 在他们的基本图式里儒家文化的“内向性”导致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反应迟钝, 即使有所反映, 也是在一种以我为主的文化主导下进行, 对外来文化的东西断章取义, 一旦失败, 便在外来文化和政治上反思, 反思的结果是放弃甚至是认为外来文化和政治不好,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中国晚清一代知识分子逃不过一个共性———有一个固执的儒家信仰, 这是他们从激进走向保守的文化根源。正如李泽厚在《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所说:“康的思想也是数千年来传统思想体系终于在最后一代士大夫知识分子身上分崩瓦解和向资产阶级思想方向蜕化的表现, 作为一面镜子, 它清晰地照出了晚清这一整代人新旧并陈青黄不接的思想面貌和阶级性格。”[4]

摘要:文章分析康有为在政治上从激进走向保守的必然性。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 特别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 对康有为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同时从康有为个案分析可以看出晚清知识分子的心理路程。

关键词:康有为,认知心理发展机制理论,儒家文化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人民出版社, 1967.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岳麓书社, 1985.

[3]康有为.我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4]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精卫填海》教学案例分析 篇3

关键词:分析 生成 朗读 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c)-0115-01

《精卫填海》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浅显却不失深邃,平直却不失真切,言简却不失意赅。在这一课的阅读中,师生主要应学习精卫志存高远、矢志不渝的精神。

1 学生状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习惯课前预习生字,能够通过查字典、问家长或其他方式自学生字。鉴于这个基础,生字不作细致学习也能很快掌握;教学的重难点在于指导阅读、有感情朗读和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等方面。故,本课所预设的目标为:

(1)有感情地读课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2)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表演精卫和大海对话的情景。

(3)对精卫填海说说自己的看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下面我以《精卫填海》的教学为案例,谈谈戴着“儿童视角”的“望童镜”上课,所看到的唯美的风景!

2 耐着性子等生成

预设的课堂也许是有秩序的课堂,但因此可能会缺乏灵气;生成的课堂也许是“乱糟糟”的课堂,但可能会因此而精彩。所以,课堂就应该使“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使课堂实行“动态的流动”,精彩往往源于生成。以下是我在《精卫填海》中的一个片段。

为了让学生归纳并引出本课的主题——勇敢,我这样与学生对话:

师:“你们喜欢精卫吗?”

生:“喜欢!”

师:“喜欢一个人要说出理由,比如她漂亮,比如她善良,你们为什么喜欢精卫呢?”

生:“我觉得她很勇敢!”

生:“我觉得她不怕困难!”

生:“我不喜欢精卫,她太傻!”

突然间这种出人意料的、反其道而行之的思维,打乱了正常的课堂步骤。

下面马上也有学生跟着讲:“精卫太‘拧’了!”我知道他们说的“拧”字是丰县本地的方言,应该解释为“固执”,于是我愣住了,三年级的孩子竟然与课文主要的感情基调“唱反调”,当我准备用说教式的那套来否定他的观点时,忽然发现,学生已经开始讨论起来,而有的学生眼中充满了疑惑的目光。

与其强行把孩子的观点“掰”过来,不如索性让他们畅所欲言,也听个所以然。于是,我问道:“王树,你为什么认为精卫很傻?有理由吗?”王树一脸自信地站起来:“精卫就是认死理嘛!他怎么可能填得平大海?”我马上反问一句“你怎么知道不能?”“如果她算算时间,她一辈子也填不上,这和我读过的螳臂当车、飞蛾扑火故事差不多,所以我认为她自不量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整个教室即将沸腾!

一场小小的讨论会激烈的展开了。

“精卫可以找来很多别的鸟帮忙啊!这样速度不就快了吗?”

“精卫也太孩子气了,太不同情理了,她被淹死是大海的错吗?”

“精卫应该想更好的办法,她自己填不平大海,还要子子孙孙来填,多浪费时间呀!”

回味着课堂上年龄不到10岁的孩子们的精彩而有独到见解的发言,我感到由衷的庆幸。如果我在课堂上否定了“不喜欢精卫”的发言,如果我认真地告诉学生“精卫填海”只是一个神话故事,并不是真实发生的。也许,这一堂语文课只是一节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课;也许,学生就打不开这发散性的思维,脑运动仅局限于我所引导的那片狭小的空间。这一“节外的小枝”开出了绚丽的花朵,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也使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生命活动的乐园。我为我耐着性子等了几秒钟而高兴,我禁不住欣喜而感言:耐着性子等生成,心潮澎湃看惊喜!

3 略施小计促朗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运用朗读能帮助读者以声解义,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并对提高讀者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富有感情的朗读中,孩子们会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教师无须多做讲解,只要略施小计点燃孩子们朗读的激情,他们便会从文章的词句、人物的形象中得到情感的升华、思想的洗涤。例:

师:大海和精卫分别说了些什么呢?请大家用“—— ”画出大海说的话。用“﹏﹏ ”画出精卫说的话。

(片刻后)师:谁愿意上来试试?

生:大海说……警卫说……

师:刚才大家把大海、精卫的语气读得很精彩,我想如果我们再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情和想像,肯定更能够表现出大海和精卫,你们愿意试一试吗?

扇动你的翅膀,把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小鸟,飞到大海上去吧!(此时全班孩子已被动作完全带动起来了)

师:让我们带着对精卫的敬佩,共同读读这小精灵伟大的抱负吧!(可以想象,全体同学角色转化后再有感情的齐读是何等的震撼人心!)

情感并不是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说有就有,说无就无。情感需要激励,需要相互感染。所以,在感情朗读课文时,适当地宣染一下气氛是很必要的。

4 留出空白促表达

这里所说的阅读空白,是指课文中没有交代的人或事等。抓住阅读空白,不是什么空白都可以拿来抓的,而是抓一些有价值的空白,既能够激励学生想象说话,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最好。低年级学生具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利用阅读空白,可以使学生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想象说话。这样的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如本案例中,在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时,文本中的对话非常直白和简单,这时,我在抓住时机空白,“没事找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生1:(饰大海)小鸟啊,你为什么总是往我这里扔石头和树枝啊?

生2:(饰精卫)我要填平你!

生1:我跟你有什么样的仇?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2:因为你淹死了我,为了不让你再夺去别人的生命,所以我要填平你!

生1:是你找死,不是我有意淹死你的!

生2:不要说那么多了,我已下定决心,我填不平你,还有我的子子孙孙,只要我努力,一定会填平你的!

从孩子们的表达不难看出,在课文的基础上,老师把握住有表达价值的“空白”,让学生自由发挥,创设情境,体验角色。更为重要的是,在其过程中培养了他们想说、敢说、乐说、善说的心理素质和语言的适应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今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句话,我们也就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告诉了孩子们:语文课是很快乐的,语文很可爱!

参考文献

[1]精卫填海[Z].课例天地.

精卫填海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讲说神话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

2、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敢于挑战书本和传统思维,培养自主合作意识。

3、熟读课文,培养语感,多角度理解课文的内涵。

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神话内涵,感受神话魅力及精卫形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

讲说神话,进行神话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夸父逐日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投影一组我国古代的神话图片,让学生说说是哪些神话故事。)

二、整体感悟(品读神话)

1、朗读点拨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到读书,令我想起了鲁迅笔下三味书屋的私塾老先生,每每读到激昂之处,便把头拗过去,拗过去。此刻,让我们也自由地、如痴如醉地朗读这则神话,好吗?

(1)生自由朗读,勾画生字,师生共同解决。(2)展示朗读,激发兴趣。

学生当众朗读,师生一起评点(可以从字音、语气、语调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3)集体朗读。

2、参照注释,疏通文意。(勾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其状如乌(乌鸦)其鸣自詨(呼叫)是炎帝之少女(这,指精卫鸟)... 溺而不反(淹没)故为精卫(所以)以堙于东海(填塞)...

三、问题探讨

1、精卫鸟生活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2、精卫鸟是什么样的?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3、精卫鸟填海的原因?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4、精卫填海表达了她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了表达对夺去她生命的东海的愤怒。

5、精卫是怎样填海的?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6、精卫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不畏艰险、坚持不懈、顽强不息。

7、你从这个神话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个人力量虽然微弱,但只要斗志顽强,就能取胜。

8、谈谈对本文主题思想的认识

本文通过精卫填海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力的抗争,同时也歌颂了他们不畏艰险,坚持不懈的精神。

四、拓展训练激活思维

刑天舞干戚

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干,盾牌;戚,大斧。)以舞。

——《山海经•海外西经》

1、谁来翻译一下这个精彩神话故事给大家听听?

刑天与天帝(黄帝)争夺神位宝座。二者相斗, 帝终断刑天首级,并把他葬于常羊之山。但刑天魂魄不灭,竟以乳为目,脐为口,手执干戈漫舞。

2、我国古代神话常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想象、夸张

五、讲说神话

师:老师能感受到你们丰富的情感,积累的厚实,我想你们一定可以打开记忆的电脑,给大伙儿讲讲你贮存的神话。如:

生1:我讲述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天地中没有人行走。女娲自告奋勇来到人间,挖黄土做人。开始用手捏,觉得太慢了,于是便折断树枝蘸了泥浆就那么一甩,一串串人应运而生。那些用黄土捏成的人,便成了富人;用泥浆甩成的人,便成了穷人)生2:我想和大伙儿一起分享大禹治水的故事;传说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尧帝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集治水能手平息水患。鲧历尽艰辛,九年不得成功,被放逐羽山而死。舜继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之经验,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改“围堵障”为“疏顺导滞”法,平息水患,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治理黄河水患的英雄 ……

六、布置作业

编写神话

⒈师:夸父逐日的坚持不懈,精卫填海的矢志不移,愚公移山的锲而不舍,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众多神话形象征服自然的神力。时间车轮的飞驰速度绝不亚于夸父逐日的大步伐,一转眼人类已跨入二十一世纪,人们一边在宋祖英“越来越好”的歌声中载歌载舞,一边又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愁眉不展。你知道有那些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生1:温室效应; 生2:白色垃圾; 生3:水源污染;

生4:沙尘暴的袭击。„„

⒉师:人类心中永恒而伟大的神啊,你怎么就忍心让女娲辛辛苦苦造出人类生活在灾难之中呢?请同学展开想象的翅膀,呼唤心中的神来解救灾难丛生的人类吧。

板书设计:

精卫鸟

敢于搏斗

(想象

夸张)

精卫填海作文 篇5

“国旗下讲话”,广播里的声音刚落,一位穿着红色连衣裙的低年级学生代表迈着急促而稳重的步伐,走到国旗下面。六年级的学生表现出一副不屑的焦躁,我也不例外。“精卫填海,何等的坚毅;愚公移山,何等的执著;后羿射日,何等的勇敢;大禹治水,又是何等的睿智!中华民族的这些远古神话比古希腊神话更充满着创业的悲壮和人间的真情,蕴含着人定胜天的哲理。”清脆悦耳,短促有力的声音萦绕耳边。“精卫填海”好熟悉而又大不相同的感觉涌入脑海。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天下为公的理想,有舍身取义的凛然正气,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高风亮节;中国人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处世哲学;中国人有乘风破浪的豪情,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中国人更有重整江山再造日月的雄心!这些理解在我看来就是“精卫”的执着与虔诚、智慧与果敢;对我来说,如果要给华夏文明选一个图腾,我想“精卫”实至名归。

一代又一代大浪淘不尽的风流人物,黄河冲不跨的丰功伟绩名列史册。不必惊讶屈原那“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贞与坚韧,不必钦佩陆游那“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胸怀与悲壮,不必感叹李白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放与洒脱;这些人仿佛就是精卫留下的影子,播种在人间的血脉,而这些最能表现中国人灵魂的典型,就是精卫最真切的缩影。

记得鲁迅先生说过,“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是的,中国人的脊梁虽然表现得那样平凡,那样的朴实,但却不缺乏精神的充实,思想的崇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举世瞩目;奥运赛场上嘹亮的国歌一次次响起,又令世人刮目相看……这些都说明了中国人的骨子里就流淌着奋发图强、激流勇进的血液。它折射出的正是中国脊梁的光彩,而这种“脊梁”精神正是精卫的.坚持与永恒。那个满嘴叼着石子的小鸟,有个动听的名字叫“精卫”;伫立在国旗下的我们,也有一个动听的名字叫“龙的传人”!

精卫填海 篇6

注释

1 发鸠:古代传说中的

2山名。 (2) 柘木:柘树,桑树的一种,叶子可以喂蚕。 (3) 文首:头上有花纹。

汪精卫夫人的权力梦 篇7

陈璧君与汪精卫的婚礼曾令世人瞩目。广东都督胡汉民亲自主持婚礼,李晓生担任介绍人,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做女傧相。除了亲朋好友,大批同盟会的朋友们也济济一堂。

那是1912年5月,他们齐聚广州,本是为了公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罹难一周年,却又同时见证了这两位同盟会义士的结合。《民立报》上很快发表消息祝贺汪陈成婚,雷鸣甚至以“模范”来描述汪陈的婚姻:“以共同事业而结为终身伴侣,在世界各国革命史上原非鲜见,不过像先生伉俪间那样情爱弥笃,在私生活上树立一种模范者,却也并不多见。”

然而举世的见证,恢弘的仪式,却并没有成为这段婚姻最牢固的保障,相反,在革命的始作下,陈璧君的爱情成了权力与欲望中不堪的祭品。

为爱情而革命

1907年,陈璧君在马来亚槟城华侨俱乐部小兰亭第一次见到比自己大8岁的汪精卫。为了懵懂的爱情,16岁的陈璧君做出了一个冲动的决定,她秘密成为同盟会最年轻的成员,与父亲反目,背井离乡,不惜以生命为代价铤而走险,只为能成为汪精卫的妻子。

面对陈璧君的主动示爱,汪精卫并没有答应,他以“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理由搪塞。陈璧君却并未因此死心。

1909年,汪精卫抱着必死的决心策划暗杀的行动,为掩人耳目,他与陈璧君假扮夫妻,二人关系由此发生微妙的变化。次年元旦,守真照相馆在北京琉璃厂马神庙胡同开张,汪精卫“夫妇”与黄复生、罗世勋等人以照相馆为掩护,筹备炸药。

行动之前,汪精卫劝说陈璧君认真考虑后果,陈璧君却说,“我不是为刺杀摄政王来的,而是因为爱你才来的。当然,这件事我们一起干。不过,万一我们两人都能活下来,我愿意把一切都献给你,做你的妻子。希望你能够答应我。”生离死别之际,汪精卫已没有继续拒绝的勇气。或者,他也未曾想过,两人还能生还并且重聚。

然而,暗杀计划却频繁出现漏洞,最终汪精卫和黄复生分别被捕。所幸,对于这两个叛逆者,清廷最终态度缓和,没有判处死刑,改为终身监禁。

不久,陈璧君就买通狱卒,给汪精卫送了一篮鸡蛋,鸡蛋里藏着她的书信。“我们两人虽被牢狱的高墙阻挡无法见面,但我感到我们的真心却能穿过厚厚的高墙。我将遵从你的忠告立即离开北京,不过在此之前有一件事想和你商谈。你我两人已不可能举行形式上的结婚仪式,但你我两人从现在起,在心中宣誓结为夫妇,你看好吗?”不出意料,她收到了汪精卫的血书一“诺”。

武昌起义后,清廷意外开放党禁,汪陈终于重逢。次年5月,两人在众人的见证下终于走向婚姻的殿堂。婚后的两人一度情意渐笃,并结伴前往法国留学,至此过上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田园诗人生活。

从幕后走向前台

1917年,汪精卫禁不住孙中山的再三邀请,启程回国。

1925年3月11日,何香凝一大早前去探望孙中山,却发现他的眼睛开始散光。何香凝匆忙去见汪精卫,希望他把孙中山的遗嘱拿出来给孙中山签字。汪精卫尚未表态,一旁的陈璧君早已暴怒:“还说签?就是因为汪先生写了遗嘱,人人都骂汪先生,现在又叫汪先生叫他签遗嘱,将来不是别人更骂汪先生吗?”

此时的陈璧君,早已不是几年前那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她已从幕后走向前台。

一年前,她与弟弟陈耀祖以筹备执信学校的名义向海外华侨募捐,在大半年的时间里,横跨太平洋,直达美洲,每日亲临台前演讲,为黄埔军校筹得三十多万元款项,解决了国民党的财政危机。回国后,陈璧君威信大增,没过多久,就在国民党一大匕被选举为中央监察委员,与担任中央执行委员的汪精卫一起,成为国民党内又一对权力夫妇。

1935年11月1日,汪精卫险些等来了他理想中的死亡。

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开幕式后,中央委员照例要合影,蒋介石却迟迟未至。此时,记者中突然冲出一名男子,高呼打倒卖国贼,向汪精卫连开三枪。

死亡终究没有来临。汪精卫被抢救成功,但是嵌在背部的子弹始终无人敢取出来,这成为多年后夺命的隐患。

陈璧君认定,蒋介石不参加摄影,事出蹊跷,径直冲进蒋介石的办公室,怒斥:“你不要汪先生干,汪先生就不干,为什么要派人下此毒手?”蒋介石一向对陈璧君的骄横退避三舍,这次虽然同样深感迷惑,也只有赔笑道歉。

与此同时,陈璧君与汪精卫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对调。从前,她只是汪精卫的拍档,填补着汪精卫的性恪缺陷。然而,渐渐的,陈璧君从被动变成主导者,从幕后走向前台。

人们开始这样记录这位“第一夫人”:“她对居所开始讲究富丽堂皇,穿戴追求奇异超群,口胃刁钻,花样百出,光是随身厨师便有六名之多,有时想吃什么东西了,张口说出,必须马上做得。就连宋美龄她也不放在眼里,总以为自己应该高她一筹。有时宋美龄在抛头露面的场合中有上佳表现,她免不了要打着鼻哼,讥讽地说道:她是什么东西……

随汪投敌,总揽全局

1938年,面对抗战的溃败,国民政府的两位领袖,再次选择了截然相反的论调。同年11月16日,汪精卫在吃饭时突然向蒋介石叫板,两人联袂辞职,令蒋大怒。

一个月后,汪精卫与陈璧君飞离重庆。几天后,陈璧君在上海听人解释即将签订的《日华新关系调整要纲》,对于这份“卖身契”,她代汪精卫做了回答:“我一面说,汪先生一面流泪,他听完之后,对我说日本如能征服中国,就来征服好了。他们征服中国不了,要我签一个字在他们的计划上面。这种文件说不上什么卖国契。中国不是我卖得了的。我若签字,就不过是我的卖身契罢。”

这份卖身契并没有改变汪精卫的生活,他不过变得更加阴郁,更加不自由。这份卖身契真正改变的却是陈壁君的生活。她的家族成员很快占据了各种重要的岗位,从广东省主席到建设部、组织部、宣传部部长,从财政厅长到警备处长,她更亲临广东,以“广东政治指导员”的名义控制时局,她终于从独当一面的“汪夫人”变成了总揽全局的“陈指导员”。

与此同时,陈璧君更加严密地监控着远在上海的汪精卫,她将侄子和五弟任命为汪精卫的机要秘书,追踪他的动向。当彼此间的信任已经荡然无存,爱情其实已然名存实亡,就像陈璧君手中昙花一现的权力,看似牢不可破,实则不堪一击。

1944年,汪精卫枪伤复发,抢救无效去世。一年后,抗战胜利,陈璧君被蒋介石诱捕,开始了后半生的铁窗生涯。

十余年的监禁,更像是一场守灵

留给陈璧君的判决书是无期徒刑,她却毅然拒绝道:“本人有受死的勇气,而无坐牢的耐性,所以希望法庭改判死刑!”然而,此时她早已不是“汪夫人”或者“陈指导员”,没有人在乎她的感受。

拘役中的陈璧君还大声训斥所有提审的官员或者狱卒,“陈璧君这个名字是你叫的吗?当年国父孙先生不曾这样叫我!你们委员长也不敢这样叫我,你们是国民党雇佣的人,也配这样叫我?”陈璧君重又变回久违的“汪夫人”,尽管“汪先生”已经只能逗留在记忆中,早已变得面目全非。所幸,记忆永远是最可靠的。也唯有此刻,或许她才能体会到久违的安全感。

作文 精卫填海 篇8

从前,炎帝的女儿叫女娃,她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每天炎帝就告别女娃驾着太阳车出发了。女娃在宫殿里感到非常孤独,就打开宫门,走出宫殿,向大海走去。啊!大海那么辽阔,那么雄伟。突然女娃听到一阵歌声,看见有一座山从远方飘过来,上面百花盛开,绿树成阴,百鸟争鸣,女娃赶紧登上小船向仙山划去,快到的时候,海面掀来一阵巨浪,把女娃掀进了海底,女娃死了。

她的灵魂变成一只叫精卫的小鸟,她每天早出晚归不停得街来石子、树枝、果子……要填平大海,这吞食她身体的大海死神。从此以后,她和一只小鸟结了婚,生下了小鸟,不停得要填平大海。她深信,大海一定会被填平。

精卫填海作文 篇9

女娃很喜欢去海边玩耍。她喜欢独自一人在海边捡贝壳,看那深蓝,一望无际的大海。一天,女娃在海边捡贝壳,突然,大海掀起了一阵巨浪把女娃卷进海中给淹死了。可爱的女娃死后,一个善良的女神把女娃变成了一只鸟。这只鸟长的非常漂亮,一身雪白的羽毛。大家给她取名叫精卫,因 为她总是叫站“精卫,精卫……”

精卫很仇恨大海,发誓要把大海给填平。精卫一次次的衔来树枝和小石头想填平大海。

大海嘲笑精卫说:“你在我眼里就是一粒再小不过的沙子,想填平我,早着呢!”精卫反驳道:“我总有一天会填平的!”

精卫成年累月的填海,终于感动了天帝,天帝让水神来把水吸走了。

“刘一贴“巧惩汉奸汪精卫 篇10

“刘一贴”本名张清华,江苏吴县人,已年过花甲,因他的儿子张新春是新四军游击队员,老伴胡金秀、儿媳罗桂英和孙子张诚原在两年前被日伪苏州地区清乡委员会抓去,活活折磨至死。那天,张清华外出行医,才侥幸躲过此劫。不久,儿子张新春在与伪军交战中也牺牲了。从此,老人无依无靠,怀着失去4个亲人的悲愤和孤苦伶仃的痛苦,流浪来到无锡,住在无锡西南充山半岛上的花神庙内,靠用祖传秘方医治无名肿毒为生。因他改姓为刘,病人认为他的膏药有神效,故老百姓称他为“刘一贴”。

2月14日下午4点左右,张清华外出行医回到花神庙时,见庙门口的地坪上停着一辆小轿车和三辆军用吉普,又见4个保安部队士兵把守庙门,大吃一惊。他正要转身往回走,被一个士兵叫住了:“你就是‘刘一贴’医生吗?中央陈秘书长和无锡市屈市长特地看望你来了。”那士兵边说边向他走过来。

“陈秘书长和屈市长看望我?”张清华一惊,忙答,“老朽便是‘刘一贴’。”

他说到这里,看见陈春圃和屈瑞庭由4个士兵护卫着从庙里走出来。陈春圃将汪粗卫的病情告诉张清华,然后说:“我与屈市长慕名而来,请刘医生随我的轿车赴南京一趟,把汪委员长的病痛治好,必有重谢。”

张清华听说为汪精卫治病,立即想起4个亲人的死和近两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不禁怒火中烧,他极力抑制自己的感情,强装着笑脸说:“重谢不敢当。老朽是医生,为人治病是我的职责。好,我随陈秘书长去南京一趟,给汪委员长诊治诊治,先使用一贴膏药试试看。”

第二天上午10点,张清华随陈春圃来到汪精卫的官邸。他在汪精卫脊椎骨剧痛处按摩了半个小时,并给他贴了一贴膏药。

神医张清华果有神术。汪精卫贴上膏药之后疼痛大大减轻,两条腿也基本恢复了知觉,第二天早饭后竟然能够扶着拐杖在卧室里走动了。汪精卫和陈璧君都高兴不已,吩咐罗广霖拜张清华为师,把这门绝技学到手。上午9点,罗广霖随陈春圃驱车来到中央党部接待处,正式向老人提出拜师的要求,如果他愿意,中央医院将聘请他为中医顾问,每月薪金五百元中储券。张清华说:“罗院长在医学上博学多识,拜我为师实在不敢当;中央医院是医学人才荟萃之地,聘我当顾问同样不敢当!但我可以把我的一技之长贡献出来,等把汪委员长的病痛治好之后,我把膏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说给罗院长听。”

“好,好,到时我当重金酬谢!”罗广霖欣喜地说。

上午10点,张清华又与汪精卫见面了,他为汪精卫揭去昨天贴的膏药,换了一贴膏药。他说:“贴上这第二贴膏药,保证汪委员长脊椎骨的疼痛永远消除,也保证汪委员长两腿的知觉完全恢复。”

“太好了!”汪精卫高兴地说。然而,8小时之后,汪精卫贴膏药处火烧火燎地发烫,紧接着他四肢抽筋,浑身好象有无数条鞭子在抽打,痛得他满头大汗在床上打滚。

守在他身边的陈璧君等人正焦急不安,陈春圃来了。

“快,春圃!快去接待处把刘老医生接来。”陈璧君对侄儿说。大约过了30分钟,陈春圃回来了。他气急败坏地说:“接待处的工作人员说‘刘一贴’已在6小时前走了,我们上当了!”

第二天下午,有人寄给汪精卫一封信。陈璧君拆开一看,信笺上写着6句打油诗:“平生药一贴,宜人不宜狗,贴在狗皮上,致狗命一条。苍天终有眼,助我仇报了。”下面落款是:“一清乡受害老人。”

陈璧君的肺都气炸了,马上打电话给屈瑞庭,命令他把“刘一贴”抓到手。可是,屈瑞庭带领一连保安部队,埋伏在花神庙四周,结果守了4天4夜,也不见“刘一贴”的踪影。

罗广霖在2月24日的日记中写道:“经化验,‘刘一贴’的第二贴膏药有蝎子毒和蜈蚣毒……”

大学生“村官”的心路历程 篇11

陈丽娟:你好!

主持人:你的“村官”生涯马上满三年了, 我们经常感慨时间过得太快, 你觉得在农村的日子过得快还是漫长?

陈丽娟:应该说最近这一段时间回头一看觉得三年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一个是感觉自己又老了, 另外感觉就是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过得真的很快。

主持人:不会感觉到农村里面工作时间特别漫长?

陈丽娟:这样的感觉一开始会有, 那时候过一天就画一个圈, 等到融入工作以后就没有时间画这个圈了, 然后一下子就发现三年过完了。

主持人:到今年7月份, 北京首批村官将结束三年任期, 你最近都在忙些什么?

陈丽娟:准备把手头的工作忙完, 然后就是准备公务员考试之类的。

主持人:那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样的规划?

陈丽娟:我一直觉得人生是无法规划的, 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一些机遇是无法预料到的。如果说真的是规划的话, 就是无论自己下一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都要继续踏踏实实把它做好, 这可能也算一个规划吧。

主持人:是否打算继续留在农村工作呢?

陈丽娟: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因为现在选择的机会很多, 比如公务员或者留在村里工作也有这种可能性, 包括自己创业都有可能。如果有合适的条件和机会, 留在农村工作我也觉得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毕竟已经做了三年, 如果接着做也会很得心应手。

主持人:我们看到今年报考村官的场面非常火暴, 一部分大学生可能由于就业压力选择到农村当村官。在他们对农村并不是特别了解的情况下, 去农村工作是否合适?

陈丽娟:首先我觉得无论是就业压力的现实迫使你去报村官, 或者你是真正想为农村做一些事情报村官, 我觉得动机未必能决定着你将来能做出什么样的事情。但是无论你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一旦你选择了做村官, 只要在村官这个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做, 就能做出好的成绩。

陈丽娟:当然, 如果让我现在说我对农村完全了解了吗?我也不能这么说。只是说如果你选择了做村官, 你就要对农村有基本的了解, 不能说你到了村里以后才发现这里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现在社会资讯那么发达了, 你完全可以从周围的朋友以及从网上了解一些情况, 这样你工作的话就不会有太大的落差。落差虽然肯定会有, 但是至少可以减少落差, 加快你适应的速度。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要尽可能地去了解, 对你自己和对农村都有一定的帮助。

主持人:其实很多大学生并不能够认识到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 你是怎样认识的?

陈丽娟:作为我的理解,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 就是因为你在农村有很多机会可以得到锻炼。到基层后我们经常说“上面一条线、下面千头针”, 无论是国务院还是各省、基层政府布置任务后, 落实到村里就有可能是你去做。上面政策制定得很好, 最终是要由你来落实, 落实的时候没有人规定你要通过什么方式去落实, 你要自己想办法, 所以说你有很大的空间在里面, 对一个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所以从这方面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广阔的天地, 确实也大有可为。

主持人:三年前你刚走出校门的时候, 农村的工作经验并不是很充分, 那你去了农村以后是有人带还是全都靠自己?

陈丽娟:有人带。完全靠自己的话, 可能自己也能摸索出来, 但是会比较困难, 或者说时间会比较长一些。因为现在北京市, 包括各级政府、乡镇、村里面的领导对大学生村官都是非常重视和照顾的。像我们到了村里以后, 乡镇配备专职的副镇长或者副主任这样级别的领导给我们做指导员, 告诉你这个村子里面的一些经济或者农业方面的基本情况, 带你教你作决策, 他们也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会有很多人来帮助你, 包括你的同事 (当然我所说的同事并不一定只是和你一起去的大学生村官) 。

主持人:作为一个女生, 在新的环境中会感到孤独吗?

陈丽娟:肯定会有, 因为我是北大毕业的, 北大周边的生活环境和人文气息很浓, 我很适应和很喜欢那种环境。虽然北京周围农村经济条件也很发达, 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 和外界完全失去联系, 但是觉得周围交谈的人会少一些, 在交谈的时候存在一些障碍, 这时候就会有一些孤独。但是人总是要适应孤独的, 你要适应这个。多和现在身边的同事多交流一些, 就会慢慢适应, 就会学会如何调整自己, 孤独感也会慢慢消融掉。

主持人:那你是如何调整自己让自己更容易融入农村这个环境?

陈丽娟:首先是对自己心态的调整。要知道, 自己现在工作的地方不是大学, 不是高校, 我现在工作在农村, 农村有它的特殊性, 你首先要了解你的工作环境, 其次要了解你的工作对象。这样的话我想慢慢就能和大家有一个很好的交流, 这样, 你的生活、你的工作, 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主持人:大家很想知道你在农村里现在主要做哪些工作呢?

陈丽娟:可能不能以我现在的工作来说, 应该说我曾经做过很多的工作。基本的像村里面一些公文的起草、档案整理、给村民做一些培训, 包括法制宣传, 甚至村里面的一些经济发展方面都会做些相关的工作, 包括新农村工作中的一些选举工作等等。现在让我回忆的话就都是一些罗列出来的东西, 但是你工作中, 往往遇到的都是这样一些事情。

主持人:那在农村工作这几年, 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都有哪些呢?

陈丽娟:我想第一件可能就是通过互联网把村里面的一个闲置的厂房给租出去的事情。再一个就是自己刚去时开展的一项工作。我们刚去的时候发现, 村里面有三四千口人, 人比较多, 但户籍管理还是完全纸质化的管理。比如上面来一个通知要村子里面60岁以上的老人的人数, 当时还要把户口本搬出来一页页数, 就觉得非常麻烦。后来我就和我的同事说把这些信息输入到电脑里面用一个Excel表格排列出来, 当时就觉得很好, 就和村里面领导说这个可以这样, 可以提高效率。

陈丽娟:当时领导可能也不太明白我们说什么, 但是他们还是很支持的。我们就把户口本都搬到办公室里面, 开始输入, 还要保证每个信息都是正确的, 这个工作我们做了大概一两个月。正好赶到换届的人大代表选举, 我们一调, 一两分钟就出来了, 所有人就发现这个怎么这么快, 才知道大学生村官还可以做这么多事情, 然后就慢慢交代事情给我们做。这个印象让我很深刻。

主持人:你在大学的时候学的是法律, 那你学的东西在农村能用得上吗?

陈丽娟:觉得大学教育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 更多的传授的是一种思考的能力或者说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提高。我学的是法律, 首先它培养了我的法律精神和意识, 做很多事情的时候我会考虑到它的公平、程序性以及要求做到公开透明等一些相关方面。说得直接一点的话, 像我学法律, 在村里面给村民做一些法制培训, 或者村民有一些法律问题的时候可以和他进行交流、沟通, 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主持人:那在农村工作都有哪些难处呢?

陈丽娟:我觉得对于大学生来说第一个难处可能就是沟通上的难处。你的工作对象是村民, 他和你受教育的水平或者说他和你的成长轨迹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是自己的同学, 有时候沟通起来也有很大的困难, 因为人与人之间成长背景不一样会造成沟通上有一定的障碍。所以对大学生村官而言, 到农村, 首先在沟通上可能有一定的障碍。这时候你不能急躁, 因为你首先要了解你的工作对象, 并不是说别人和你想的不一样他的想法一定劣于你, 只是大家的出发点不一样, 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所以沟通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你也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 你要站在他的角度上想如何做, 这样才能觉得沟通起来不是很困难。

主持人:那除此之外, 比如其他的我们要对某件事付诸行动的时候会不会有些困难呢?

陈丽娟:一开始会觉得有些困难。到农村以后有很多可以创新的机会, 这时候也就意味着你可能要承担失败之后的打击。并不是说你失败后别人会追究什么样的责任, 而是失败之后心里面就会很难受。因为它并不是一个模拟, 失败了无所谓。你工作中处理事情如果失败的话, 别人给你收拾这个烂摊子是很麻烦的。

陈丽娟: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就会觉得心里面特别忐忑, 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这时候我们一般采取的方法就是, 交给我这项工作后我就会有一个初步的想法, 我会把这个想法和我的指导员、村主任或者和我的同事沟通一下, 会让他们帮我看看整个过程有没有什么遗漏, 或者会遇到什么情况。他们就会告诉我哪里应该注意什么。这样第一次成功后, 对自己也会很有自信, 慢慢也会越来越有经验, 会看到自己工作程序中哪些地方该注意什么了。

主持人:村里面的领导很支持你们, 他们对你们的帮助大吗?

陈丽娟:很大的, 刚才我说到的一些我很难忘的事情, 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肯定也做不到。你再有想法、再有行动力, 如果没有人支持你这个想法和做法的话也是一纸空文。我觉得很多人有这样的顾虑, 觉得村干部不好打交道或者不好说话之类的, 但是我觉得至少在我接触的范围内我觉得大家对大学生村官都很包容。其实很多村领导对我们都像看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他对你犯的错

彩B隰2009.7

误都会很包容, 而且会给你指出来。

主持人:农村的工作很辛苦、很复杂, 干好一件事情很不容易, 那你自己如何看待政绩, 如何理解"幸福"这样一个概念的呢?

陈丽娟:如果谈政绩的话我个人没有什么政绩, 因为政绩这个词我觉得太大了, 对于大多数村官来说就是自己的工作成果。对我来说, 工作成果可能不仅仅是我眼前能做出来的事情。我觉得如果通过我的工作给村子里带来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显现出来, 这也是工作成果的一种展现方式。

陈丽娟:很多大学生村官做的可能也是这样的工作, 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积累。他到农村去给农村带来小小的变化, 但是这些小小的变化慢慢积累起来以后, 可能就会对农村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这可能就算是政绩了吧。如果说幸福的话, 我觉得幸福可能就是看到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 无论是大还是小, 看到自己的工作被别人肯定, 我觉得就是一种幸福。

主持人:大学生进入农村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提高村民收入方面, 你到了农村后都想了哪些法子?

陈丽娟:对村子有一定的了解后, 最大的问题就是就业的问题, 通过报纸和网络给他们找一些机会看能不能就业。另外就是想把厂子租出去, 村集体有钱村民的收入也会得到一些增长;再就是争取机会给村民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 也是提高他们收入的一种方式。

主持人:你说过最需要法律援助的不是大城市, 而是不发达地区, 经过三年的工作你对此有何体会?

陈丽娟:我对这个看法还是比较认可的。大城市的法律人才比较多, 它的供需能达到一定的平衡。但是在农村, 有的时候村民并没有意识到一些事情是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的, 他没有这种意识, 但是并不代表他没有这个需求。这块不会有很多的像律师费用的产生, 所以对一些律师而言可能没有很多的经济收入, 就不太会去关注它。但是, 往往这样一些小的地方, 会对一个村子或者是一个家庭的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大学生村官到了村子里以后做的更多的工作可能就是普法, 普法的形式也很灵活, 并不一定是拿着法条给他念。因为在村子里面工作信息的沟通还是比较灵的, 没准哪天上班听到谁家有什么事了, 你就可以通过这个机会跟他聊聊天。比如宅基地起纠纷了, 亲人之间发生的一些纠纷, 你可以和他慢慢沟通。

陈丽娟:到了农村之后你就会发现, 我们做的更多的是调解工作。因为这些都是亲人或者邻里之间的纠纷, 你用调解的方式可能会更好地达到社会效应、法律效应的统一, 而并不是拿着法律条文死揪着谁应该赔谁多少钱, 而是从将来长期的相处角度来考虑。其实, 在北京可能不仅仅是学法律的村官做到了这些, 一些其他专业的村官在农村根据自己工作的需要也慢慢学起了法律。

主持人:那你平时有没有去别的村子进行调研, 或者借鉴他们比较好的地方?

陈丽娟:不能说调研吧。比如有我们的同学在那个村, 我就会去看一看。像我做人大代表提出的第一个议案就是关于新农村设长效管护机制的问题, 这就是去别的村和其他村官交流的时候看到的一个问题, 最后形成一个建议在人代会的时候提出来。

主持人:说到人大代表, 我们知道你是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唯一的大学生村官, 你是怎样看待自己这样一个特殊的荣誉的呢?

陈丽娟:我觉得很多人把它看成一种荣誉, 我更多的是把它看成一种职责。人大代表是需要履职的, 人大代表人民选, 我当代表为人民。它是一种责任。作为人大代表里的大学生村官, 一方面这样的群体需要一个代表, 需要一个发言人, 再一个可能就是说因为我们工作在农村, 可能从我们的角度来反映农村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其他代表反映农村的问题有一些不同的点, 是对这个结构的一种弥补吧。

主持人:为了更好履行自己人大代表的这样一个职责, 你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呢?

陈丽娟:首先, 代表履职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要深入、要调研。自从当了代表以后首先要学习如何当代表, 找了一些人民代表履职的书和规定之类的资料, 看了一下大概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样做, 什么样的事情还不能做。知道这样的事情以后就慢慢搜集一些调研资料以及大家的心声或者呼声, 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形成建议、议案, 到会上或者在闭会期间通过提建议的渠道把意见反映上去。就是这么一个履职的程序。

主持人:在农村工作了三年了, 应该说和现在的村庄以及咱们的村民建立了不错的关系。你是怎样看待自己现在所在的村以及村民的呢?

陈丽娟:很喜欢那里, 也很喜欢那里的村民。三年了, 和很多村民都有很深厚的感情, 现在一说起来有可能会离开那儿就觉得特别舍不得。但是毕竟还不是很远, 我也想着以后会经常回来看看, 有时候还会开玩笑说你结婚一定要叫我, 或者你们家生孩子了一定要叫我。虽然是说笑, 但是真的不会断了这份联系和这份感情, 因为毕竟是自己工作的第一个地方。而且这种工作我觉得跟在一般的机关和单位不一样, 人和人之间的感情特别深。不会觉得纯粹是工作关系, 有时候甚至像亲情或者友情的感觉。

主持人:有没有村民给你带来特别感动的事情?

陈丽娟:还是挺多的, 有时候工作下班晚了, 下班路上碰到大爷大妈就会说, 怎么这么晚;有时候冬天天黑得早, 大爷大妈就说以后别这么晚走了, 要不先到家里吃点饭吧, 心里都特别温暖。

主持人:那咱们村官业余生活都是怎样的呢?

陈丽娟:业余生活还是很丰富的。据我了解, 我们这个房山区的村官居住方式有很多种, 有的还像集体宿舍一样住, 有的是分散居住在各自所在的村。但是联系还是挺多的, 有时候我们大家晚上一起出去吃饭, 也会聊一些平常工作的心得或者遇到的事情, 平时也会看看书、上上网, 业余生活还是蛮丰富的。

主持人: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方式还是挺欠缺的, 那在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方面你都做了哪些尝试?

陈丽娟:尝试还是挺多的, 比如做《村民月报》, 通过《村民月报》的形式宣传健康、法律的相关知识。再有就是走村串户的时候, 会和大家讲一些文化或者法律的知识, 过年过节的时候组织一些活动比如送春联或者其他文娱活动, 丰富一下大家的生活。

主持人:你曾经说, 当下政策更多都是为解决“离开”而制定的政策, 并没有为留下的“大学生村官”提供保障性政策。你怎样看待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 有什么具体建议?

陈丽娟:这句话是今年一月份人代会提的一个建议里说的一句话。一月份之后, 北京市陆续出台了很多政策, 比如转向事业编, 就是你可以以村支部书记副书记的形式留在农村, 还有续签, 还有针对村官的公务员考试, 还有一些区县事业单位的招考。应该说现在有8种形式可以让你继续留在基层工作,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保障性政策这么一个长效机制的问题。但是因为我们毕竟是第一批大学生村官, 很多政策和制度还需要完善。所以我觉得可能随着第一批村官离开之后, 第二批、第三批村官慢慢到了以后, 他们离开农村的时候政策可能会比现在更完善、更好一些。

陈丽娟:至于这个长效机制更多的是让大学生村官有一个良性的流动, 并不只是在村和村之间的流动, 也可能是村到乡镇政府到市级政府到国家级政府这样一个流动。并不仅仅是一个横向, 而是一个纵向的工作, 让大家知道我到基层工作这一辈子不仅是限于基层的工作。如果你在基层工作表现很优秀, 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领域, 我想这是对那些有志于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最大的吸引之处。

主持人:大学生村官还是比较关注福利待遇的, 你觉得现在的村官的福利待遇合适吗?

陈丽娟:我觉得首先是一个钱多少够花的问题。目前我觉得还算可以, 本科生第一年是两千, 第二年是二千五, 第三年是三千, 去掉“五险一金”, 第一年是一千五六那样, 具体的我也说不清。但是像我了解的情况, 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挣的钱只要不是很挥霍的话还是能有一定积蓄的, 因为住的地方单位会提供集体住宿, 吃的话也可以在单位食堂, 费用也不是很多。如果你平常生活不是那么浪费的话, 还是会有积蓄的。

主持人:网友提到“村官镇用”的现象, 你是怎样看待的呢?

陈丽娟:我觉得不能单纯说这是一个坏的现象, 就我了解的情况有这个规定:大学生村官在村里面任职的时间, 一年不能少于任职的2/3, 就是说每年必须在村里面工作一定时间之后才能到镇里去工作。因为乡镇政府遇到一些阶段性工作的时候确实很需要人手, 这时候把村官抽上去到科室里面工作, 我觉得也是对这个大学生村官的提高。因为到村里面工作了解的只是一个村的情况, 到乡镇工作了解的是整个乡镇的情况。我去过一些业务科室, 比如我去招商、城建这样一些科室的话, 会明白一个项目该走什么样的程序, 该怎么样去包装它, 该做哪些前期的工作。之后, 我就知道村里面哪些地方可以发展一下, 弄一个项目该怎么申请、申报, 有一个开辟自己工作的新的途径和角度, 这对大学生村官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

陈丽娟:但是还是一个时间控制的问题, 如果你到村里面报的是做村官的工作三年, 但是你一天村子里也没去过, 而在乡镇政府工作了两年, 这样就不是很好。你还没了解基层的情况, 一直在上面悬着没有下来, 这可能就不是很好的现象了。主要是这个时间点把握好、度把握好, 对大学生村官也是有一定的帮助和助力的。

主持人:作为大学生村官的先行者, 你对下一批即将去农村任职的大学生有什么想说的, 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陈丽娟:我的建议就是, 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和动力, 来到这里就不能浪费自己的青春, 就要踏踏实实地工作, 利用好自己的每一天, 为你自己、为农村或者是为基层百姓多做一些事情, 多做一些努力。

主持人:好的, 非常感谢丽娟, 分享了那么多关于她的村官的故事, 在这里我们也祝愿她前程似锦。

上一篇:家的依恋-心情随笔下一篇:课程二_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