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心路历程,不要放弃

2024-08-09

考研的心路历程,不要放弃(通用12篇)

考研的心路历程,不要放弃 篇1

我始终这样相信,任何事情只要你尽力而为但是到了终结的时候心中总会带有一丝留恋,一丝不舍,看着自己走过的脚印总会惊讶,这条路是原本是无法想象的,但是自己还是走过来了。惊讶之后,胸中充裕着满足,淡淡一笑,自信的力量也便占据了整个思想。曾经那条风雨交加的考研路,成长了每一个人的心,也因此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

迫于无奈和客观实际,放弃了浙大,选择了同济,我心里清楚,即便是选择了浙大,我也仅仅是无名小辈,和以往一样的不受重视,何不选择同济,在上海奋斗,实现自己的价值,每条路都是自己选择的,我也只是希望自己能按照自己的目标去奋斗努力,实现华丽的人生逆转,我也清楚,这条路必然布满荆棘,所有经历过考研的同学也许都有这样的感受,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双脚把路磨平。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就是刚刚经历过这种痛并快乐的日子的人,刚刚真正迈入人生重要的旅程。那些考研努力的日子也随之成为我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考研所获得的不仅仅是最后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它磨砺了我们的心智。回首来路,一切似乎波澜不惊,曾经也曾想过放弃,也曾认为自己不能,也曾否定过自己,但是最后还是多了几分坚忍和自信。

当我整理身边那些考研的书籍,仿佛看到了昨日奋斗的轨迹,每本书里都写满了勤奋和信念。我想考研的口诀不仅仅是勤奋,更重要的是信念。没有信念最终会在这条路上迷失自我,而不用勤奋来守护自己的信念,那所谓的信念就是断线的风筝,勤奋是我们的手中线,用勤奋的线来放飞自己的信念,才能让它飞的更高更远。

回想考研那段日子,给自己订制了学习计划,严密的周详计划,从小事情到大事情,每件事情无论大小总是感觉很重要,就像是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的心境,但是我们每一次完成计划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考研的路上没有成就感是可怕的,我们需要一种成就感来肯定和鼓励自己,而当我完成不了计划时就会从主客观两方面去找原因,是因为自己浪费了时间而无法达到目标,还是因为这一些内容自己学起来有点困难,如果是后者我就会为自己又找到了一个薄弱环节而有成就感。

不是每天的心情都是晴天,每个考研的人应该都会有自己的一种发泄方式,来释放久未诉说的压力,在长期压抑的苦涩复习中,心里也会缺少了原本的彩色,选择自己的抒发方式来让自己归于平静,偶尔的**也不会阻挡继续前进,就这样哼着自己的歌,留下每一处奋斗的足迹,当我知晓初试成绩的时候,我哭了,痛痛快快地把压抑了一年的苦闷和委屈发泄了出来,原本坚强的我原来是这么的脆弱,不堪一击,我只是希望能投所改变,并不奢求华丽的人生逆转,我一直是个失败的人,中考失败,高考失败,我真的好害怕考研再次失败,我需要的仅仅是一点点改变,就一点点。

之所以不停的奋斗,无非是这个原因:人生有谁不向往富有,有谁不憧憬未来,有谁肯让理想之舟中途搁浅,又有谁情愿让爱情之花在荒丘凋谢,在人生的旅途中,时而会有一些枯叶凋零,乘风远航的生活也会有桅杆折断的一瞬。生活的脚步不管是沉重,还是轻盈,我们从中不仅能品尝失败的痛苦与迷惘,同时,也享受着收获与快乐。只要我们总结跌倒的原因,把孕育的勇气树起,告别迷惘的昨天,拥抱美好的今天,微笑面对明天,不管是从辉煌成功中走出,还是在失败中奋起,漫漫远方路,才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我们走过漫漫的一生,有时候会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如此平淡,所有的日出日落、寒来暑往没有什么区别,一切的欢笑、泪水竟然相同,没辉煌之处,浑然不知地穿梭在每一个

平凡的日子中。面对人生涌起的不过是淡而又淡的感觉,我们顿觉自己很平凡,平凡得像一束远方的微光、一叶小草、一滴晨露。为此我们惆怅,我们感叹。其实,我们不必为平凡悲叹,因为平凡,也是一种美丽!平凡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鹤岗开拓;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深邃,只要你肯积累。平凡是一场惊险搏击之后的小憩,是一次辉煌追求之后的沉思。平凡是告别了无知的炫耀的狂妄之后的深沉。平凡不是人生之光的暗淡,不是生命之火的熄灭,不是超然物外的冷漠。白云为每一个平凡变幻多姿,为每一个平凡留下的清爽,太阳为每一个平凡照出一个明亮的天地。正是无数个平凡的日子组成了我们多彩的一生,正是无数个日子组成了这个灿烂的世界。让追求人生舞台上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的同时,学会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享受那一份宁静的美丽,享受人生的另一番情趣,平淡而不平庸,平凡而不卑微,这才是我们所应追求的境界。

伴着信念走过那些挑灯夜读不知疲倦的日子,我只是一个挑战者,内心压抑的种种都要幻化为无限动力,成功把握在你的手心,如果想成功,就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这就是考研,一定会有欣喜,也会有无奈,虽然在生活中,我们在哀叹生命不幸,在等待希望的瞬间,但是时间像一只顽皮的小精灵窃笑着与我们擦肩而去。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童年的无忧无虑早已如梦般散去,少年的浪漫往事,也伴随着日历飘逸在岁月的风中,时光飞逝,往事烟云如歌,也只能存在记忆的光盘中,而未来的时光又如一条无声的河流,在浩浩荡荡地、义无反顾地向身后延伸。岁月如梭,然而生命依然如苍穹的云朵那般轻盈,又像春天的原野般美丽而恬静,人生可以活的安逸,但是不要太安逸。

细细想来,人生有许多困难和失败,只能算是岁月之歌中的一串不协调的颤音。通过勤奋和拼搏,仍然能奏出生命乐章的动听之音,同样会赢得热烈的喝彩!贫困、疾病,以至生命中更多劫难的的降临,都是命运逼近你去创造和珍惜重新开始的机会,让你有朝一日苦尽甘来。虽然曾经因为劫难,遭受到打击与嘲讽,但在一个美丽的春天你最终还是会奏响生命的乐章,也就像考研一样,苦尽甘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生的一个篇章就这样结束了,回顾这段路程,总是有些许的不舍与留恋,或苦或甜,怀着同样的信仰我们坚持到最后一刻。考研就像人生一个小小的预言,告诉我们那些理想主义的岁月早就成了往事,注定要我们在现实的羁绊中带着脚镣跳舞。沉着应对,调整心态,人生所有的考试会在一瞬间都变的不再可怕,因为是考试总会有答案,困难也总会有解决的方法。不去想未来能怎样,这个过程已让我们每个过来人都留住了满满的精神能量,等待下一次的绽放。

PS:从小到大,我始终把这三句话当作我的座右铭:

1.艰危非铁有心能克,意志似钢无事不成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想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就要忍受别人无法忍受的孤独

从凌晨五点一直写到现在,现在我把这篇文章送给那些正在或即将为目标奋斗的人: 我都可以,你,一定也可以····

Fighting,go on fighting。。

You do,you can

By Rudy

考研的心路历程,不要放弃 篇2

个体生命与社会生活的深深契合, 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生命意识和人格关照。个人所创造的价值往往主要以赢得的社会意义来衡量。而在荆轲所处的战国时代, 是一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体系日趋完备的时代, 其中, 士文化是一个突出的亮点。各国养士成风, 也已形成“士为知己者死”的传统观念。《孟子·告子上》中讲到, “生, 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 两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杀身成人, 舍生取仁”是当时仁人志士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价值认同。那时人们所倡导的“义”是指一种与“利”相对的一种价值观, 正如孔子所言,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在《史记》中, 司马迁对荆轲的义举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赞扬, “荆轲刺秦王, 命丧而事败, 虽败犹荣, 虽死犹生。”在那个时代, 标榜舍生取义的人生向度是主流价值取向。然而, 在面对放弃生存的挑战时, 揭去“义”的表皮, 我们却也能隐约地觉察到人性的某种存在。

下文就将结合《荆轲刺秦王》的文本, 对荆轲的心路历程进行有效地梳理, 更为客观地分析荆轲徘徊于“情”与“理”之间的内心冲突, 从而更为真实地展现一个英雄诞生的过程。

公元前二二八年, 秦将王翦大举攻赵, 活捉赵王迁。王翦乘胜引兵北上, 屯于易水之南, 准备攻燕。燕国君臣上下为此惶惶不可终日。面对太子丹的请求, 荆轲的回答诚恳而坚决, “微太子言, 臣愿得而谒之”, 在“士为知己者死”的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下, 为报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 “愿得而谒之”可以说是当时场景下荆轲的本能反应。如果说此时的荆轲还未体察到刺杀这项任务背后的代价, 但当目睹樊於期自刎于眼前, 太子浮尸而哭时, 我想他的内心是有着震动和怀疑的, 起码他会发觉刺杀秦王并没有口头上答应太子丹的请求那么简单。然而, 言而有信是一个侠客最基本的人生信条, 他不会反悔也不能反悔。

当一切准备妥当, 该踏上征途时, 荆轲为何迟迟不动身却要等自己的一位友人呢?太子丹怀疑荆轲临阵却步想要反悔, 而在我看来, 荆轲是在为能够凯旋做最后一次的争取, 不管他等的人具体是谁, 在他等待的背后是对行动成功的渴求、是对生的渴望。虽然, 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那份坚守, 固然放弃生命也在所不惜, 但出于对生存的留恋, 他还是希望抓住最后一棵救命稻草。

荆轲内心的波动, 身份尊贵的太子丹是难以感同身受的, 他只能站在谋划者的角度尽可能地督促其尽早完成任务。虽然荆轲将太子丹视为知己、为其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然而地位等级的差距势必造成彼此信任程度的不对等。并且这种信任的不对等, 荆轲在等待其友人时还未清醒地意识到。当时的他, 心无旁骛仍然只忠于他的内心。

在太子丹“日以尽矣, 荆卿岂无意哉”的一再逼问下, 荆轲才恍然意识到, 自己一直以来奉为知己的人实际上对自己还是不够信任的, 内心肯定是不无失落和怅惘的。此外,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怀疑的背后是对荆轲人格操守的贬损。因此, 荆轲的怒以及仓促辞绝更多的是对自身人格的维护与辩解。他用他的行动告知众人因为心有所守, 他绝不会当一个临阵脱逃的可怜虫。

易水之上, 荆轲引吭高歌, 使得在场的兵士皆为之动容。在这里与其说荆轲唱的是视死如归的壮美之歌不如说荆轲唱的是一曲生命挽歌。人之为人, 人格操守固然重要, 但对“生”的渴求并不会随着人格的提升与完善而日渐消解。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一直以来人们倾向于标榜为信仰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却往往忽视了生命于个人的可贵之处。当荆轲含泪唱出“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 这不仅仅唱出了“终已不顾”的决心, 更唱出了荆轲内心深处对“生”的留恋与不舍。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但有时男儿的眼泪并不是软弱的表征, 而是绝决无畏背后对生命本能的眷恋与不舍。在反复细读《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中, 每当读及易水送别, 一部影视剧的某个片段却时常显现在脑海中。在一部名为《悬崖》的红色题材的热播剧中, 男主人公周乙是一名潜伏在哈尔滨的共产党特工, 为救出落入敌手的战友的女儿, 他放弃了与妻儿到苏联团聚的机会, 以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为掩护使得战友及其女儿脱离险境。剧中在周乙被执行枪决前, 周乙与其名义上的女儿见了最后一面。在这一幕中, 周乙, 一个一向沉着冷静的共党卧底, 却与女儿相拥而泣、泪流满面。剧中的周乙同样在“情”与“理”之间做出了坚定的选择, 那就是他愿意为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放弃自己的生命, 尽管他是那么地敬畏生命、那么地渴望与妻儿团聚。人的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 任何人面临生死抉择时都不会轻易地选择死亡。无论是荆轲还是周乙, 他们最后所作出的选择, 既是环境所迫, 又是主动选择;既是心甘情愿, 又是出于无奈。这种矛盾的对立方面, 集中反映于英雄的内心世界。而这种在矛盾的对立双方挣扎可以说是每个英雄人物诞生的必然炼狱过程。

在秦宫, 行刺暴露之际, 荆轲箕踞骂秦王, “事所以不成者, 乃欲以生劫之, 必得契约以报太子也。”在某种程度上, 也是对自己思想矛盾的自我剖析。首先, 荆轲传达出了以死明志的意愿。不仅对秦王表现出对自己主上忠心不二, 也对燕丹表现出自己“言必信, 行必果, 诺必成”的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 从这个方面来讲可谓是一石二鸟。再者, 这句话可以说是荆轲对自己灵魂的深深告慰。他在潜意识当中再一次强调, 生命对我而言固然宝贵, 但为了信守承诺“必得契约以报太子”放弃自己的生命是值得的。在这样的自我告慰下, 荆轲即对自我的人性本身有了一个交代, 同时也实现了当时仁人志士所追求的人格提升与完善, 纵然死得沉重, 却也走得轻松。

综合以上的分析,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 荆轲选择慷慨赴死, 并非是其乐死恶生, 而是因为心有所守。这种在“情”与“理” (即“生”与“义”) 之间的矛盾和挣扎在每个人的心中只有轻重程度的不同, 没有“有无”的差别。英雄在成为英雄之前, 首先是希望好好生活的普通人, 英雄的大义凛然不是与生俱来、性格所致, 只是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了与常人不同的抉择而已。

对于《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 荆轲的形象分析是课文教学的重点, 希望通过对荆轲这个英雄形象的分析, 让学生领悟和感受到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 然而由于荆轲所处的年代距今太过久远, 如果只是空洞地说教, 就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以致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荆轲的形象, 无形中拉近了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让学生体认到英雄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 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关键是你坚守了什么舍弃了什么。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其人虽已没, 千载有余情——荆轲刺秦王课堂实录》, 《教学大参考》。

[2]贺根民:《荆轲形象的文学移位与道德人格的嬗变》, 《井冈山大学学报》, 2011, 32 (1) 。

[3]赵卫东:《荆轲形象悲剧意蕴的消解及史学价值的还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3, 21 (3) 。

我的心路历程 篇3

在人生道路上我时刻都铭记着责任。在家里,我分担着养家的重任,也是妹妹的保护神;在学校里,我是班长;在工厂的班组里,作为班长,我带领班组争第一;在公司里,我又总是自我加压,不仅要率领我的团队做到中国业内最好,还要晋级到国际前列。

我曾经为一身的责任而自豪,这说明我有价值;我也曾经为一身的责任而感到疲惫,好像我活着全是为别人,没有自我,没有放松,总是像一个上紧了发条的陀螺无休止地高速旋转。但不管怎样,上为父母,下为儿女,在外为朋友,在家为亲人,于公为组织,于私为事业,我都是尽职尽责,恪尽职守,全心全意地为这些神圣的责任而辛苦着、忙碌着。责任感驱使我一直保持着这样一种心态-履行责任和为别人创造快乐就是我的幸福。就这样“痛并快乐着”走过了33年的工作之旅,我也走进了知天命的年纪。

责任感与争强好胜的性格使我遍尝酸甜苦辣,同时也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从一个普通高中生逐渐成长为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大公司的总裁。这一路走来,我心中有无限感慨。

我是一个爱做梦的人,从小到大总有美好的梦伴随着我。小时候,常常做梦吃到大白馒头;长大后,又常常做梦有个好知己、好爱人、好工作、好事业,正因为有这样一些“得寸进尺”的梦,我才得以激励自己努力奋斗、梦不成真不罢休。今天,当我带领着三万青啤人朝着国际化大公司的梦想迈进的时候,我更加坚信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为了一步步实现梦想,这些年来,我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努力打造一个有创新力、信用力、文化力和修复力的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是靠制度和团队来支撑的,而我将在系统中逐渐弱化我个人的作用。我最欣慰的时候将是当我利用我个人手中的权力无法完成一项重大决策的时候,因为那证明了青啤公司的制度体系已完备健全,管理系统已真正开始发力。当我离开青啤公司的时候,公司不会因我而受到任何的损伤,因为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青啤公司能够产生出比我优秀的领头人。我相信,不但青碑公司这样,我们中国的企业都应该向这样一个方向发展。

如果青啤公司未来能成为一个从优秀向卓越不断迈进的、基业长青的公司,能从一座10层的大厦发展到100层,那么我希望我就是为这个大厦建立管理基础和伟大目标的人。

回望人生,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啤酒。青啤是我为之工作和奋斗了三十多年的地方。在公司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中,太多的感受和积累一直在激发我把它们整理记录下来。最近两年,我开始酝酿并筹划这本书,我想将千头万绪都写进书里。这本书也是我梳理和总结当青啤总裁这些年来的经验和体会,记录了赢的时候我们畅饮的快乐,失败彷徨的时候我们难过的泪水,以及变革中我们对自己血淋淋的剖析。

我是基于“赢”的理念来写这本书的,这个“赢”是指大家的“赢”,中国的“赢”。我不只是要告诉大家一个已走过百年的青啤,更要告诉大家下一个百年的新青啤,未来的青啤。青啤的赢只是打造了一个绚丽的盆景,但中国的赢会创造一个繁荣发展的大花园,这就是共赢之梦。但愿青啤的成长之路和我的心路历程会给朋友们带来收获,让更多的企业走过百年,让更多的企业去赢,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强盛。

我写这本书不是为了写我自己,也不是为了赶时尚、追潮流,而是想将青啤发展中阶段性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来,贡献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这本书能成为青啤的宝贵财富,也能为中国的企业作出一些贡献。同时我也想通过这本书,系统地盘点一下自己,近距离地和朋友们谈谈我自己、谈谈我为之奋斗一生的青岛啤酒。这些朋友一定都是胸怀大志、有理想、有梦想、有抱负的人,也一定都是充满激情面对人生的人,我们会有心灵的默契、思想的传导、情感的交流。我想把我的青啤事业、我的喜怒哀乐、我的心路历程浓缩在《一杯沧海》中,奉献给所有我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们。

令人敬重的老班长

“一个书卷韬晦,一个武功初立

一个慢条斯理,一个热血沸腾

一个柔情似水,一个刚坚如山

二者之间微妙的、对立的,又恰好能融合互补的风格与气质,在事业的平台上彼此吸引与欣赏。”

我站在他的面前,举着一张生日贺卡,饱含感情地朗诵。

他站在我的对面,满怀深情看着我,好像看着他的兄弟。

“说实话,在我的影子里你一定很冷,阳光几乎被我挡住。但你一直满足于让我发光,把所有的荣耀都给了我,你是我背后最坚强的支柱、不图名利,只用笑容掩去一切痛苦,我能像只鹰,全因为你是我翅膀下的风,没有你,我什么都不是。

从你身上我懂得了立业靠能、成业靠德,而德的内涵就是境界和胸怀。

真心诚意祝你健康!生日快乐!”

听到最后深切的祝福,他的眼泪从眼眶中滴落。

他就是我的老领导、老班长,青岛啤酒董事长——李桂荣。

这是在他68岁生日的时候,我专门为他作的一首诗。

后来,他告诉我,当天他将贺卡拿回家,念给家里人听,家里人也一起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多年以来,当外界问到谁是青啤主帅?大部分人都回答是“彭大将军”彭作义和称为“青啤少帅”的金志国,但是做为董事长,他站在我们这两个先后备受关注的啤酒业风云人物的背后,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很少接受采访。有媒体说,这或许是青啤成功的原因之一。

考研的心路历程,不要放弃 篇4

2017考研:二战考研心路历程与建议

考研也已经过去,17年的又快到了,我作为一个2战的同学,也有些自己的想法,经常看到考研群里面的同学很迷茫,遂在这里稍微把我的一些认识讲讲给大家听。

一、选择学校

这个应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我人士同学曾告诉我:好的选择是成功的一半,我相信其中也很有道理。首先很多同学选择学校都比较有点“好高骛远”,可能真正到了11月份报名的时候感觉复习的不是很好又打算换学校,这种同学一般都会考不上,关于选择学校,我认为优先要考虑的几点是:自己能考上的把握有多大、自己对这所学校这个城市是否还满意、这所学校是否会对一般学校的会有偏见。我举几个我身边的例子,我有个朋友考南京大学的土木相关研究生,虽然初试分数还可以,但是最终复试被刷了,他自己也只能感叹自己当初的选择,还有一个就是有一位今年考华科的计算机的,由于他是成电这样的985毕业的,虽然初试340多,但还是拿到一等奖学金,而另外一位考了390+的3本学生只拿到3等还是几等奖学金,其中的歧视可能只能经历了才知道,所以说要想考这样的学校,应该对这些学校的这样的信息有所了解,不然的话可能会有上面的杯具。而对于自己能不能上的把握,同学们可能还需要斟酌,毕竟都是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也挺清晰的。

五、数学老大难

这个是大家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科而且也是所花时间最多的一科,大概占总的时间的3/5都不为过,很多同学也因为这一科而与其他同学有些差距,数学需要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多我身边的同学都是高考这一门还不错就考的不错,但我想讲的是通过努力还是可以把数学考好,就拿我来讲,我高考数学不及格只有80多分,但是我这次还是考了120多,要相信自己。一般暑假前都是把高数、线代、概率论的教材看一遍,把题目顺带做一下,如果认为还是有些问题不要紧,可以再多看一遍,这个时候一般的同学离考试的那种题目肯定还是会有差距,就需要整体全面的去做题来提高自己,暑假的时候就是红宝书了,(这个红宝书有2种,一本李永乐一本陈文灯,一般基础不好的用李永乐的,认为自己还可以的可以考虑陈文灯的,不过我认为高数部分陈的好些李的就有些没有梳理的那么清晰,而李的线代跟概率论要好些,所以我推荐高数部分随便用哪一本,线代最好用李永乐的那薄薄的那本,概率就随着全书那个)一般暑假之前就应该把全书仔细的做一遍,不然的话我认为你以后的时间分配可能就会有些许问题,而通过做全书你会发现,原来不理解的知识点这个时候豁然开朗,可能这个就是理工类的魅力,需要通过做题把知识记住和理解。如果你认为自己还是会有问题就可以把

全书再过一遍,我也觉得再来一遍会比较好,比如线代这一门是连贯性很强的一门,等你学的差不多时候你会发现哦,原来是这样,而高数里面的多元函数积分以及曲线曲面积分会有新的认识,再复习到后面对于数学你就会有自己的看法,就如同有位科学家说过学习就是先把书变厚再变薄,这个时候就不会像开始时那样感觉内容太多,复习了高数忘了线代一样。

在这里我推荐的几本复习资料是:7-8月份全书、9-10月份全书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七、其他的一些

考研的心路历程,不要放弃 篇5

刚刚将租了一年的房子退掉了,回头看看呆了一年零一个月的小屋,感觉有点欣慰和不舍。

曾经这样告诉自己,我见证着你的一年四季,希望你能见证我的付出与努力!每次10点30下自习,骑在THU的校园里,我总是这样告诉自己。

有缘人看下去,希望能有帮助和启发。

之所以开头用心态篇来开启,个人觉得在考研这条路上,最关键的是处理好自己的心态。其实这一年磨练的也是心态的问题。

当看到自己的同学保研的保研,工作的工作。我希望决定考研的你能够静下心来,坚持自己,考研――是一条勇者和强者才应该经历的过程。既然决定考研,那么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看你,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我所遇到的同学当中不乏失败与成功的例子。总结失败,往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总结成功,必然数百天如一日,坚持复习,挑战自我。

所以,决定考研的你首先要坚定地告诉自己,持之以恒,踏实复试,不论成败,问心无愧!

春,决定――辞职考研,势在必行

202月,我从一家老牌国企辞职。个中缘由复杂心酸。辞职之前我已经想好了自己的去处,辞职去北京租房考研。选择北京是因为本科就是在北京一所985上的学,人脉关系全在北京。

其实一开始决定考THU的时候,自己的心里也特别害怕,担心要是考不上怎么办。我相信这也是大多是研友在准备时经常担心,日夜思考的一个问题。回想起来,我父亲曾经这么对我说过:你还没有尝试,还没有奋斗,就想到了不成功的结果!只要你努力了,就是一种成功。在那段最艰苦的后期复习当中,我就是这么安慰自己的,我告诉自己:如果万一不能上线,我也可以调剂,至少有学上……

决定考研的初期是比较难熬的,这跟在学校复习不一样,在学校的同学们可以三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制定一套复习计划,互相帮助,但一定注意不要因为别人的方法打乱自己的复习节奏,这是我在校期间准备考研的惨痛教训:我们五个人一起复习,都是本校不同专业,复习的时候各有各的方法,由于我自己复习得不算系统,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请教同学的时候就会问他们是怎么复习的,这就导致了对自己复习方法和思路的一种质疑,大大降低了复习的效率。所以奉劝诸位,有一套自己认可的方法就行了,别的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这种方法可以是别人的,但你不需要所有的方法都采用,关键是看效果,有复习效果的就是好方法!不浪费时间的就是好方法!

夏,起步――选择环境,选择目标

3月份的时候我租到了现在这个房子,近一个月,(眼泪哗哗的,好不容易工作了一年,这一年房租也就差不多了)。房子还算好,虽然陈旧,但也安静。安静对于一个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其实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客观条件。可能初期自己还不觉得,到了后期,越发接近考试的时候,会对任何声音敏感,导致失眠。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我在自习室的时候常备一个隔音耳塞。这样可以专心做题,不受干扰。

THU的学习氛围在我看来是全国数一数二的,每天都有无数的学霸在这里没日没夜地学习、看书,所以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很容易受到感化。我这么说的意思就是大环境确实能起到一个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考研的过程当中,要选择一个好的复习教室,教室里的人你可以不认识,但只要知道他在奋斗,在努力,你需要向他学习,暗暗竞争,这也是一种好的方法。就拿我自己来说,在THU的5教复试的时候,有一两个和我一样也是考研的,每天我们都能见到对方,也没有招呼,我就暗暗拿他比,看他复习用的书,做什么题,什么时间到自习室,星期六星期天复习不复习,等等等等。最后初试过了准备复试的时候我又遇到了他们,大家都会心一笑,我想这是一种最好的方法,他们也许也这么用了。

一个人准备的困难在于,你不知道自己进行到哪一步了。总是担心别人会是不是比你准备得充分啊,做题是不是比你多啊,各种各种,所以我在这种担心中不断追求极限,拿数学来说,我总是觉得自己联系得不够,就一直买题做啊做,做到最后市面上的模拟题全做完了,我才觉得舒服了一些。当然像我这么极端也是不必的,应该找一个实力差不多的相互参照,看看别的在做什么。

秋,经过――苦中找乐,坚持到底

准备的时间久了,总会有心里上的波动与不平衡,总会觉得自己吃了多少多少苦,受了多少多少累,这个时候,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苦中找找乐趣,我喜欢在晚上看一集《生活大爆炸》,既放松了心情,又学习了英语和口语。这不失为一举两个的好方法。如果觉得自己某一阶段是在累了,效率提不上来,这时候给自己放松,什么都不想,找同学聊一聊,出去逛一逛,过了这个时间再复习,要知道,与其在教室里没有效率地混三天,倒不如开心地休息一天,然后重整旗鼓,好好复习两天。所以,当自己觉得自己苦的时候,学会减压,学会放松,只有这样才能走到最后。

冬,尾声――考前心态,平静对待

这是我最想说,也是我感触最深的一段心路历程。201月5日,是我考试的日子,为了这一天我准备了一年,我从还有150天的时候开始倒计时,每天坚持复习,早8晚10.最后,到了1月4号的晚上,我失眠了……我说的这种失眠,是真的一夜没有睡着的那种失眠,有点兴奋,有点担心,我当时就告诉自己,睡不着没事的,第二天绝对不会困的。事实也是如此,第二天确实也不困,发挥得虽然一般,但没有影响到我第二天的考试。最后政治58,英语55.分数不高,但还是蛮欣慰的了。第二天上午,我又干了件糗事,身份证丢了……还好已经考过两门,老师们还挺好,让我先进去考数学,我静下心来好好考,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数学119,物理124.我心满意足了。所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最重要,要有一颗强大的心,经得起风浪。

整个考研大抵也就是上面这样一个心理过程,后续我想再写一写关于各个公共课的复习思路。觉得自己有一些方法和经验还是应该拿出来,好的大家学一学;不对的呢,大家看了之后也能很好地避开,少走弯路,这也算是我一个过来人能为大家做的一点贡献了。

考研调剂没结束 不要轻言放弃 篇6

王小然是北京体育大学级体育传媒专业的学生,在大三这年,他和许多同学一样,选择了考研。

小然报考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学专业,满怀信心地参加了考试,但成绩出来后不是很理想,总分360分,只高出北大自划线6分。政治差1分没有达到北大单科线。当知道这个结果后,小然很是沮丧,本打算就此放弃,转向找工作,可是看着周围的同学都在忙着调剂,他的心里也痒痒了。

国家线出来后,小然刚好有资格参加B区的调剂。当小然开始着手调剂时,舍友跟他说了一个好消息,北京体育大学的分数线出来了,总分是319。而且政治、外语单科成绩只需40分。只要有调剂名额,小然是有调剂资格留在本校的,这个消息让小然振奋不已,有了一种失而复得的欣喜。

于是小然开始三天两头往北京体育大学研招办跑,打听调剂的事。但是令小然失望的是,研招办的负责人告诉他学校已经连续五年没有接受过校外调剂生了,而今年也不例外。小然又等了一段时间,学校发布信息称,只有专业硕士有可调剂名额,但前提是第一志愿必须是报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才可以申请。

眼看着身边同学复试都有了结果,小然不得不再次考虑调剂到B区,于是他开始查看边远地区可招调剂生的.高校官网,对这个学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地域有一个初步的定位,然后在心里排好了准备调剂大学的先后顺序,一一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逐次进行调剂申请。有两次他也遭到B区学校的拒绝,小然想到了放弃。

学校老师得知小然的顾虑后便找他谈了一次话。老师的意见是:即使是边远地区,也有一些大学是不错的,比如兰州大学、云南大学,所以希望小然能慎重考虑。小然听后觉得是应该慎重考虑一下,于是他决定申请云南大学的新闻专业。经深入了解,云南大学新闻方向的研究生师资力量还是不错的。

现在的小然已通过了复试,他说“调剂是件大事情,真的一点都不亚于复习考研的难度。在这将近一个月的调剂中,我学会无论面对怎样的反馈,只要调剂系统还没有关闭,都不要对自己今年的研究生结果说NO。想清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然后记得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不要放弃!”

我的心路历程 篇7

在生命好处的问题上,荣格和海德格尔有不一样的看法。荣格认为,对于正常人来说,有什么必要追寻生命的价值或存在的好处呢?这样的问题只是对于精神分裂了的、异化了的人来说才会发生。而海德格尔却认为应当追问存在本身的好处,“人就是一种领会着存在的在者”。

从很年轻时起,虚无主义对我就一向有很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大到令我胆战心惊的程度,使我不敢轻易地想这些问题。我不敢长时刻地看星空。看着看着,我就会想到,在这众多的星星中,地球就是其中的一个;而人在地球上走来走去,就像小蚂蚁在爬来爬去。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在其中显得毫无价值。人们孜孜以求的一切实际上都是毫无好处的,或者说得更精确些:最终会变得毫无好处——吃饭对于饿的人有好处,睡觉对于困的人有好处,但对于死人来说,它们全无好处。每个人最终都会死,死就是无好处,生因此也无好处。人为什么要在世上匆匆忙忙地奔来跑去呢?有时我会很出世地想(好像在天上俯瞰大地):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奔忙些什么呢?我仿佛看到,在这小小的地球之上,人海汹汹,日月匆匆,不知人们都在追求些什么。

有一段时刻,我的情绪有周期性的起落,差不多每个月都会出现一次“生存好处”的危机。在情绪低落时,就会有万念俱灰的感觉。人怎能永远兴致勃勃呢?一个永远兴致勃勃的人必须是个傻瓜,正因他从没想过他为之忙禄的一切都毫无好处。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说过:“我只觉得人生一世,荣辱得失都清淡如水,背时遭劫亦无甚大碍,所谓人生短促,但是是一时幻觉。”

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以主角菲利浦的口吻说:“人生没有好处,人活着也没什么目的。一个人生出来还是没有出生,活着还是死去,都无关宏旨。生命似轻尘,死去亦徒然。”“万事万物犹如过眼烟云,都会逝去,它们留下了什么踪迹呢?世间一切,包括人类本身,就像河中的水滴,它们紧密相联,组成了无名的水流,涌向大海。”他还这样写道:“我早已发现,当我最严肃的时候,人们却总要发笑。事实上,当我隔了一段时刻重读我自己当初用我全部感情所写下的那些段落时,我自己竟也想笑我自己。这必须是正因真诚的感情本身就有着某种荒谬的东西,但是为什么这样,我也想不出道理来,莫非是正因人本来就只但是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行星上的短暂生命,因此对于永恒的头脑来说,一个人一生的痛苦和奋斗只但是是个笑话而已。”

这些文字总是能打动我的心:“一个无足轻重的行星上的短暂生命”,“一个笑话”。如果人没有注意到这个残酷的事实,他活得肯定不够清醒,不够明白。人生在“永恒的头脑”看来,就是一场“当局者迷”的荒诞剧。然而,“旁观者清”啊。人们在台上很投入地扮演着悲欢离合的主角,悲壮激烈,他们不愿坚信,在“永恒的头脑”看来,那但是是一个笑话而已,他们绝不愿坚信。这就是人的愚蠢之处。每个不愿正视这件事的人都是在自欺欺人。

人活一世,都想留痕迹。有人说,人最大的目标是青史留名;有人说,即使不能流芳千古,能够遗臭万年也是好的。说这话的人没有想到:在地球热寂之后,什么痕迹都不会留下。记得在我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时,曾在日记中写道:我已经留下了第一个痕迹。当时的我没有想到,这个痕迹就像沙滩上的脚印,很快就会被海浪抚平。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在宇宙中留痕迹,这是毋庸置疑的。亿万年后,没有人会记得马克思是什么人,别人就更不必说了。正如哲人所说:“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在我看来是不难解答的。人生的目的但是是死亡而已,正因在这世界里生存的一切都是像尘土一样地被时刻的气息渐渐吹走……就像在沙漠中脚迹一下子就会被吹没了那样,时刻也会抹掉我们存在的痕迹,仿佛我们的脚就从来没有踏过大地似的。”

既然如此,人活着岂不和死没什么区别?是这样的。这就是我对生活最终的看法。当你把这个痛苦的事实当作不得不理解的事实理解下来之后,你就会真正地冷静下来,内心会真正地平静下来。你会用一种俯视的、游戏的态度来看人生。

在想透了生活的无好处之后,就要“死马当活马医”了。尽管我们知道生活最终没有任何好处,尽管我们知道人死之后最终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我们还是能够在我们生存于世的这几十年间享受生存的快乐。尽管生命本身是没有好处的,但有些事对生命是有好处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对生命有反面的好处;而肉体与精神的快乐对生命有正面的好处。这就是我心目中舒适与幸福在人的生命中的位置。

有一段时刻我开始读“禅”,心中有极大的共鸣。禅揭示了生活的无目的,无好处;它提到要追求活生生的生命,生命的感觉。其实,生命的好处仅在于它自身,与其他一切事和人都毫不相关。参禅时,我想到,过去我常常受到世间虚名浮利的诱惑,其实是没有参透。

然而,我又不愿意在参透之后使生命的感觉变得麻木。而是循着快乐原则,让生命感到舒适(没有病痛,基本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和充实(精神和肉体的enjoyment)。它包括对好的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的享用。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个艺术品,让自己的生命活在快乐之中,其他的一切都不必追求和计较。完美的生活应当成为生存的目的,它才是最值得追求的。

福柯说:“令我震惊的一个事实是,在我们的社会中,艺术已经变成仅仅与对象而不是同个人或生活有关的东西了。艺术成了一门专业,他们由艺术家这样的专家做出来。但是,难道每个人的生活不能成为艺术作品吗?为什么一盏灯或一座房子能够成为艺术品,我们的生活却不能成为艺术品呢?”毛姆也曾说过:“我认为,要把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看成不是令人厌恶的,唯一使我们能做到这一点的就是美,而美是人们从一片混沌中创造出来的。例如,人们创作的绘画,谱写的乐章,写出的作品以及他们所过的生活本身。在所有这一切中,最富有灵感的是完美的生活,这是艺术杰作。”

生命本身虽无好处,但有些事对生命有好处。

生命是多么短暂。我想让自由和美丽把它充满。

学生领袖的心路历程 篇8

梁嘉惠

各位领导、老师、在座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广东实验中学初中部学生会主席,来自初三(12)班的梁嘉惠。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我作为学生领袖在省实成长的心路历程。

记得还没有入学的时候,我便早已对省实的素质教育有所耳闻。真正进入省实后,更是为省实开放、自主的氛围所惊叹。那时我才知道,原来中学的学生组织也能拥有自己的会议室、拥有统一的服装、更能亲手组织活动并为之负责。

我为这样广阔的平台所吸引,加入了大队部,成为了志愿者工作部的一名干事。为大队部的活动布场、面试并筛选校内志愿者、周末时到大塘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进行志愿活动……各种简单却繁琐的工作接踵而来,可我依旧羡慕那些能够策划活动、上台主持、管理人员的同学们,渴望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因此,我又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省实的学生会,努力工作、积累经验,在一次次更大型的活动中挑战自己,逐渐适应了更紧凑的生活节奏,最终成为了第十九届省实初中部学生会的主席。

与其说是自己的性格和经历令我能够站在今天的位置上,成为一名出色的学生领袖,倒不如说,是省实的环境和氛围造就了此时此刻的我。

正是在省实,我第一次为一个活动在学生会会议室呆到晚上八九点,第一次给家长和老师们做工作报告,更是第一次为学生会成员的管理和调度伤脑筋。

相信不仅是我,在座的许多学生领袖们也有相似的经历和体会。

以2014学年下学期为例,学生会初中部共举办方言大赛、一站到底、名著续写大赛、“超级辩辩辩”校际辩论赛四项大型活动,并实行“欢欢喜喜闹元宵”、反馈制度、部门展示等利于提高凝聚力的活动和措施。而校团委初中部则负责了慈善庙会、“超级演说家”演讲比赛、“抹ma咪呀”志愿活动、书法大赛、南湖小学志愿联谊等活动。在最近的教师节期间,学生会和团委也相继推出了“写给老师的三行情书”和“摄像机前喊出爱”的活动。

经过这么多的历练,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学生干部们都受益匪浅。身处其中的我,也对学生会工作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记得今年6月,团委学生副书记肖沁沅同学曾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七次少代会,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学生会、团委工作的影响范围不仅仅是在校内,我们所做的一切更应是与国家、与社会接轨的。

当同学们因希望得到锻炼而加入学生会、加入团委时,学生组织给他们带去的不应仅仅是在学校抛头露面、与学长沟通合作的机会,我们还应提供广阔的视野、多维的思考方式,更应带领他们为同学服务、为社会奉献,主动承担起青少年应承担的那份社会责任,引领学生的思潮。

我的心路历程作文 篇9

刚参加毕业的时候,我最怕的一件事就是当班主任,因为我总是在担心:我拿什么献给学生?感谢领导,前三年让我平平安安的读过。第四年,领导终于注意到我,让我接替一个老师担任初二的班主任。两年下来,虽然我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级,但我已心力交瘁,所有的感觉汇成一个字——累。所以我在一篇反思的文章中写到:

说实话,我很怕当班主任。不单是因为累,大概是性格的原因,我有理想主义者的倾向,当理想无法实现的时候,还常常带有壮志难酬的失落感。数年前,我曾为一届学生倾注了很多心血。我们全班同学为班级命名,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社会、家长、学校的不理解,我备觉艰辛,心力交瘁。当时曾暗暗对自己说:从今以后,千万不要主动要求当班主任。

,我却主动提出要当班主任。因为我终于明白:教育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与其在担心我有什么可以教给学生,不如问问自己:我可以和学生一起学到什么?担任班主任,我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体验新课程,更真切地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一、与学生一起伴随名人成长

新课程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探究

新课程,班主任,初一(4)班。学校正在建校舍,学生在闷热的简易房中煎烤。新课程恰如望梅止渴。竟使本来原定50人的一个班,猛涨到60多人。我想:这可怎么实施新课程?但身在其位,当尽其职。我挽起裤腿,从这里下去。有点惶恐,会从哪里上来?不想也罢,做吧!

我首先做了一番鼓动,把班级命名为“行知班”。含义有二:1、生活即教育,实践出真知正是这次课改的重心所在。2、纪念陶行知他老人家。呼吁同学们到书上、网上查查行知的含义和陶老的教育主张。

以走进新课程,走进行知班为主题,我作了一份表格进行了三个专题的调查:

1、亮出自我 融进集体

2、确定目标 放飞梦想

3、出谋划策 共铸行知

以陶行知老人家的教育思想为教育契机,我着手组建行知小记者团并设计班刊《行知同期声》,同时将学生们查出的陶行知格言加以张贴,供大家讨论学习。可以说,几个月来,大教育家陶行知一直伴随着我们。这学期,当学校召开班级座谈会时,很多同学不仅对陶行知的名言铭记在心,而且还能结合实际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与学生一起伴随名著成长

提倡教师读书并带动学生阅读,还有一个重要的社会意义,这就是为新世纪培育“读书人口”。

我认为,没有学习化的社会就没有现代化的社会。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深刻又富于诗意地指出,一个不读书的社会就是一个牢狱,一个不读书的人就如生活在这种牢狱之中。“如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不想求知,那就是最可怕的不幸,——也是家庭的不幸,学校的不幸,社会的不幸!一个人不想求知,他就好比用一道无形的铁栅栏把自己跟广阔的天地隔离开来,然而谁知后来这道无形的铁栅栏也许会变成真正的牢狱呢!”(《给教师的建议》P.355)

纵观全世界,凡喜欢读书的民族,往往都是十分优秀的民族。在犹太民族,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让孩子去吻,让孩子在心灵上知道书本是甜蜜的。在那种书香社会里,我们知道,他至少诞生了像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这样一些人类的天才。俄罗斯每20人拥有一套《普希金全集》;韩国以书柜代替酒柜,着力建设书香社会;美国的大学入学人数在中国的十五期间可以达到占总人口数的80%的比例我们呢

知识经济时代强调终身学习。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活到老,学到老。当读书的习惯却是在幼年、青少年时期培养的。幼年、青少年时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这个人的终身学习才有可能。如果在中小学时期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甚至不知名著为何物,只局限于看那些卡通、漫画、言情或武打小说,那么这个人的精神世界必定不会高雅,他就可能到那种毫无人性的地方去寻找刺激性的享受。我想,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用自己的良知去思考,为了培养完整的人,培养终身可持续发展的人,为了我们民族的兴盛不衰,我们应该组织学生读书、读经典名著。

开学初,我们班购买了图书柜,建立了图书角。我将家中文学名著、人生修养方面的书籍捐了出来,学生们也纷纷捐书,现在班级已经拥有图书数百本,俨然是一个小型图书馆。同时班委对同学们所捐书籍进行审查,对捐出经典名著的同学给予通报表扬。经班委商量,中午时间为读书时间,下午第三节课后为反思时间。中午时间,教室更名为行知雅室,时间一到,图书管理员挂出牌子,教室为阅览室,不能高声喧哗,以创造一个愉悦、安静的学习氛围。同时,我们还成立了行知班小记者团,创立班刊《行知同期声》,贴出我的教学反思《班主任手记》,同时也向同学们推荐一些名篇佳作。在全体同学的努力下,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名著的魅力,更加真实地品尝到读书的乐趣。

三、与学生一起伴随实践、反思成长

在担任班主任的第一天起,我就在教育在线和K12论坛上发表了班主任工作日志,一般是一天一篇,题为《挽起裤腿,从这里下去》,对自己的班主任实践进行反思。现在分主题摘录一些反思性的帖子:

1、有关习惯教育的实践反思

习惯教育之我见

在收上来的调查表中,我很欣喜地看到很多同学说自己喜欢读书,但同时也很遗憾地看到很多同学看的是作文选、卡通之类的书。我们的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社会。今天的学生,明天的公民。很难想象不读名著、不读科普著作的孩子会编织起一个富有文化气息、充满人

文关怀的社会来,我们民族素质的提高也无从谈起。也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读名著、科普读物等有益书籍的人会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另外一个只有遗憾,那就是很多孩子都写到很少干家务活。劳动创造财富,也惟有劳动才有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社会。我常常想起我的童年生活,我总是感到在劳动中、在帮助家里干家务中思想特别的纯净,灵感不时地迸发。劳动过后,常常脸色红润,身心舒泰,备觉充实,也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而不容易陷入悲观厌世的泥潭中。

2、有关思想教育的实践反思

让自己体验崇高

在孩子们面前,我常常感到惭愧。同样是作一件好事,我可能要左思右想,这里考虑自己能否完成,那里又考虑别人的看法。于是,做好事的行动常常就在彷徨中沉寂。孩子,特别较少受到人情世故侵蚀的孩子,往往特别的真。不过,到现在我还在内疚,这些孩子付出了真心,得到了什么呢?直到今天,我才明白,我错了。我不能也不应该怀疑孩子的所得,他们得到了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他们在我们集体中体验也体现了什么是崇高。

第一天,我们班级领来了新书。可是今年的人太多了,每个班级都有一部分同学拿不到书。不分给哪个孩子,对我是一件为难的事。我只是觉得:我不能也没有权利作出决定。

我感到这是一个让孩子在集体中体现和体验奉献的好机会。我拿出领到的八份书,让十八位同学自己作出决定是否要让给别人。十八位同学有十六位愿意让给别人,我相信另两位同学是没有听清我的意思,从他们的表情看,他们也愿意让给别人。接下来,采用哪一种方式就变得不再重要了。

下课后,已经很迟了。经过一天的军训,同学们早已疲惫不堪。我望着又脏又乱的教室,想着要不要再给自己一个挑战。最好,我下定决心。考虑到体力的原因,我让所有的女同学先回去,男同学也不勉强,让他们自己决定谁愿意留下来打扫教室。望着,陆续离开的人群,我有点失望。但转眼一想,孩子毕竟是孩子,一天站下来也难为他们了。看来只能留到星期一再来打扫吧!就在我也打算离开的`时候,我看到三位同学(吴毅、刘荣骁、金孟浪)跑到跟前,他们默默地动手打扫了。我一边帮着他们整理教室,一边问了他们的姓名,看着他们有条不紊、不怕脏不怕累地干着,心里萌发了一种由衷的感动。

3、有关学生学科学习的反思

走进语文课堂

今天语文课,我走过班级时,听到里面正在热烈地讨论着。我想起了前两天的音乐课。那天,我也是路过门口,突然听到了陈深那充满激情的演讲,禁不住在窗户边鼓起掌来。我很欣赏陈深那风趣幽默而又透着哲理性的谈话风格。他说自己想成为主持人、演员、播音员之类的人。我看着他那有形有款的手势,心里想:也许再过几年,他会出现在电视上,给我们一个惊喜。不过,我也有点担心,不知他是否能够静下心来投入学习。接下来是林潇潇和王扬扬

两位同学上台。我了解到林潇潇数学不错,王扬扬可称得上是我们班的小书法家了。没想到两人的歌声也是那么得动听,看来是我对同学们了解得太少了,当然她们也博得大家热烈的掌声。

今天语文课,不知又是什么样子?好奇心使我从后门走到陈庆旁边坐下。黄老师正在教一篇我很喜欢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我看过英文的原文,觉得这篇文章很耐读。我进去的时候,正看到吴毅同学在慷慨陈词。吴毅的发言逻辑清楚,用词较为准确,更可贵的是他能在倾听他人的基础上在得体礼貌地提出不同的看法。然后就更热烈了,刘荣骁、金孟浪、林潇潇、林庆翔和还有很多我暂时叫不出名字的同学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直到下课了,还有很多同学缠着黄老师要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乐于探究的精神直让黄老师高兴地说:(4)班的同学太可爱了!我不禁在想:是什么让他们可爱?也许正是那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好胜心。

4、有关班级管理的实践反思

值日班长

我们班级开始实行值日班长制度。那天值日班长是黄朝晓,他性格内向。我有点担心,他是否敢于管理。所以在做眼保健操的时候,我轻轻地从后门进去,想看个究竟。可让我高兴的是,黄朝晓同学早已在班级巡视,并不时提示一下那些不够自觉的同学。那副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放心了,我又悄悄地从后门走出。心里想:是否可以多给值日班长一些权利。这几天来,值日班长韩秀,还有前陈宗鹏、王志伟、周燕等。在值日班长这个岗位上他们是那么的敬业,这份敬业、这份责任心不就是我们所想要弘扬和培养的吗?

只是我看到还有一些同学没有充分的理解,于是他们对值日班长的管理还有点陌生。其实,值日,让每一位同学都有管理班级的机会,你是管理者,但同时你也是被管理者。配合他人意味着帮助自己。这份回报往往来得很快,很可能今天他值日,明天就是你值日啊!所以我想:每一位同学对值日班长是否多一份支持,多一份理解呢?!

5、有关班集体的思考

我理想中的班级

-----与行知班的同学们共勉

我理想中的班级,每一个同学都在快乐地追求着自己学习、生活的目标。他们的目标是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learning to be。他们是一群懂得如何高效学习的人,而不仅仅是装了很多知识的容器;他们是一群懂得如何做事的人,而不是象牙塔中只会夸夸其谈的清谈家;他们是一群懂得如何协调相处的人,他们懂得如何在尊重和关心他人的前提下进行竞争,而不是为了竞争而闭关自守,孤军奋战。他们是一群高尚而富有情操的人,他们在学习以外有很多有益身心的爱好。他们懂得如何做人,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做一个有创造性的个体,而不是那些读书以后狠读书的人,也不是那些沉溺于低级趣味而不能自拔的人。他们爱读书,他们爱写作,他们爱艺术,他们爱运动.总之,他们中的每个人,在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前提下,也许会写一笔好字,也许是会弹一手好琴,也许是

棋中圣手,也许是丹青妙手,也许是文章高手,也许是运动健将

就学习来说,学习的内容包括了生活周遭环境以及整个大自然所有看得到、感受的到的东西,他们有考试,但并非仅仅完成纸上的题目.他们会去完成一项人生作业,每一阶段、每一人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作业,老师所做的指示是给他们一个方向,真正要出题目、执行、评估的人都是他们自己。

我理想中的班级,教室也许简陋,但不失干净整洁;教室也许窄小,但一切井然有序。这里有争论,但不争吵;这里有笑声,但不喧哗;这里有批评,但不责骂。在这里,每一位同学的困难都能得到热情的帮助;每一位同学的成功都能得到真诚的祝福。在这里,大家慷慨陈词,即便是再沉默的同学也能得到鼓励,从容说出心中的想法;即便是再雄辩的同学也懂得学会倾听,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课间,这里安详文明。最好有古典音乐轻轻从耳边飘过,同学们或自在漫步于校园之中,或轻轻交谈于教室之内。课后,这里的故事还在继续。同学们或投身锻炼于操场之上,或探究实验于自然之中

当然,理想中的班级不能也不可能就一种版本---班主任版本。我期望,我们行知班每一位同学都说出写出自己的版本。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实践着、探索着,用自己的“知”指引着、收获着,然后汇成一股澎湃的力量,向未来流去。

5、有关新课程评价的实践反思

新课程的评价

说到实施新课程,就不能不谈到有关新课程的评价。我们的学生和家长很关心这样一个问题:在新课程中,怎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其实,这个问题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实施新课程的学校都很关心。

这几天,我一直在看一个电视节目:新课程进行时。昨天,它播完了最后一集。看完之后,我沉思了很久。新课程第一批初中毕业生在也就是明年诞生,尽管国家教委的有关负责人说届时将提出一个中考招生方案。但我在深深地担忧,不是担忧这个方案不完善。而是在为我们学校担忧,在为我们班级担忧,在为我们学生担忧。我清楚地记得电视中那些领导和专家提到要将成长记录袋、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作为中考招生的条件之一。

可惜,我们还在等待,还在犹豫,还在怀疑。

当然,我们无法准确地说出三年后迎接我们学生的中考将是什么样子的。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等到一年、两年以后再去准备肯定是来不及的。我迫切的希望我们的学校从现在做起,我自己从现在做起,同学们从现在做起。

成长从这里延伸

我的心路历程作文 篇10

暑假,60天,那漫长的岁月里,有了不堪入目的成绩的激励,变得分外充实:早上不再是乏味的,分指引我去8上数学书里嬉戏;下午不再是无聊的,经典名著陪伴我去语文神殿翱翔;晚上不再是困乏的,一个个单词鼓励我去外文的世界腾飞。告别电视,告别电脑游戏,告别所谓不良的一切,暑假过去,开学没原来那么可怕了,努力了,经历了……可以了,新的挑战,我来了!

★ 入党心路历程

★ 回顾入党心路历程

★ 在职备考GRE心路历程

★ 入党心路历程心得体会总结收获

★ 数学专业二战考研的心路历程

★ 我的随笔

★ 〖司考经验〗基层在职人员考司考的心路历程

★ 我的周末-周末随笔

★ 随笔 我失业了。。。

高中三年的心路历程 篇11

时光过得很快,高二一年比高一更快速地从我的指尖流逝了。我感觉到了一丝的慌张。又是一年暑假,我开始认真审视自己在文科班过得这一年。一年里,我上课不是在手机上网就是在玩游戏聊天睡觉,周末就是打球上网,与老师的关系也不甚融洽。出于对政治老师的厌烦,我干脆不听政治课,考试一片空白。满分150的试卷,我还考不到60分,可想而知那时的我成绩有多糟糕。年段区区两个文科班,我的成绩只能排在年段100名开外。当初自命不凡的我在老师的眼里根本就是一个差生。我感受到了一丝丝的心理落差。值得庆幸的是我处在一个负责任的学校里,在语数英这几个科目上,我不得不努力,所以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的地步。虽说如此,也是大厦将倾了。我知道我不努力只有沦为他人的笑柄,更对不起当初高一时一直看好我读文科的老师。更加对不起自己的父母。由于我是男生,又是在一所以理科见长的省重点中学,文科完全不受重视,父母让我读文科已经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只是我只顾自己感觉,没有体谅到这一点。

暑假里,学校开了一次高三动员大会,班主任也请来了去年考上厦大的一个学姐来给我们作报告。我在心底默默地想,我还有机会,但我真的输不起了。记得那年的夏天,我第一次主动自觉地看起了书本,第一次为自己因为看了一场奥运会比赛而浪费了读书的时间而感到一点后悔。或许高三的状态,就这样被我一点一点地找回来了。

2008年的9月,高三正式开始了。大家此时拼搏的目标都很明确,那就是明年的高考了。我开始主动地学习,希望自己能把高二时遗落的全都补回来。我也和大家一样,把北京大学列为了自己奋斗的目标。可是我只能把这个目标默默放在心底,一个年段倒数的人想要上北大,那只不过是嫌自己被人看的不够K。我不再像以前那么自命不凡了,我发现有很多东西我只是一知半解,一些知识干脆就是一窍不通。前文说过了,我的高二生活被我乐呵呵地挥霍一空,我只能重头开始恶补我失去的一切。

我开始学会尊重每一个老师,包括我原来一直很不屑的政治老师。我开始认真听课,始终保持着精神地高度集中。说实话我的政治老师讲课并不是那么引人入胜,但我相信高三的课堂一定是精华,我必须在课堂保持高效率。当那些好学生们在他们认为无关痛痒的课上做作业背课本时,我只是认真地倾听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记录下每一个重点。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晚自习,其实就是补差班,给差生开小灶的。我抓住了这个机会,我并不单纯地把晚自习当做是补差,而是一个很好的与老师交流的机会。我把许多疑问与老师沟通,得到了最好的解答。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一定要在课堂上保持高效率,高三的课堂45分钟可以抵得上自己晚上苦读几个小时,与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也十分重要。我相信大家都有着优秀的学习习惯,在这一点上一定比我做的更好。

很快又来到了2009年。高三的第一个学期结束了。我已经进步到了年段的中游水平,即60左右。班主任开始对我这个混日子的差生另眼相待了,可我自己知道自己的实力,年段的中游只能保我上本一的末流大学,更不要提什么梦想中的北大了。但是在大考小考的不断进步中,我找回了自己的自信心,但是我从不乐观,因为我根本没有资本乐观,要考个全班前20对我来说依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寒假开始之前,我们参加了第一次省质检。我认真地准备,由于我一个学期以来的自我充实,我感觉我高二留下的空白已经被我渐渐地填平,这是我上高中以来第一次考试之前感觉胸有成竹。最后的结果出来了,我考了全班20名,年段39名。班主任特意找到了我,表扬了我高三的状态。但是我的头脑依旧是清醒的。学校也开始在大考后举行年段规模的表彰大会,通常文科年段前20的同学会被点名表扬,然后有奖状之类的东西。当然这次没有我的份。我想起了新东方总裁俞敏洪的成功秘诀(我知道提这个很俗气,他也不是我最欣赏的人):向优秀的榜样学习。这些同学都是最精英的优秀分子,我必须向这些优秀的榜样学习,个人智慧永远都是渺小的。

接下来,就完全进入了高考倒计时的时代。

高三下,高三生们集体进入了鬼畜状态。我关掉了手机上网包年业务,开始真正地全心投入到这一场恶战中来。开学初的第一次市质检,我考了全班15名,年段30名。第二次市质检 全班第十名。第二次省质检,全班第8名……

是的,在我不断的进步中,高考也越来越近了。第二次省质检我考出了好成绩,彻底让班主任对我刮目相看了。但是,不断的进步也给我带来了压力,下次还能不能考得更好?这样的问题总是在考前出现。我只能尽量不去想他们,因为人在高三,确实要承受不少的压力。有许多同学在红榜上屹立不倒,也有很多上下颠簸昙花一现。我承认高考,尤其是文科高考,投机性是非常强的,也就是运气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例。可无论如何,终归是要拿实力说话。我承认我不是那种天生特别聪明的人,每一点的进步都要靠自己的汗水来换回。晚上,我在学校晚自习,周末,我参加了两个补习班。我开始享受这样的生活,因为我读的是我自己喜欢的东西,念得是我爱的文科,我从不为自己选择文科而后悔,高三在文科的享受中快速度过。大家也渐渐地把我视作高考的种子选手,我依旧是按部就班地学习,学习。

直到最后高考波澜不惊地度过了。很遗憾,尽管我上高三以来不断地进步,一直进步到高考,但是我那年段第8的成绩还是没能让我搭上理想的北大末班车。不过我已经非常幸运了,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文科,庆幸自己真的在最后一年的努力中证明了自己,庆幸自己最后依然考到了一所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好大学。

2007-2009,两年的文科路很快就走完了,有遗憾也有收获,人的成长总要付出代价的呵。我依旧填报了心爱的文科专业,希望能在北京的那个角落里,做完没有做完的少年文科梦。

一位注税考生的心路历程 篇12

6月,每年一次的注册税务师考试时间又要到了,看到学弟、学妹们忙着买书、听辅导做练习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刚刚经历的四年艰难的注税考证路。

我不是一个天资聪慧的人,但我依然相信“七分靠打拼”,深信“勤能补拙”。因此,从财政学校毕业后,我就勤奋工作刻苦学习,参加了被称为“魔鬼考试”的税收专业专科段自学考试,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拼搏。两年的执着最终换来鲜艳的红色证书,兴奋之余,也鼓舞了我的“试”气。当年我又豪情万丈、信心百倍地踏上了本科段自考的征途,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拼搏。尽管期间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我从未气馁过、退缩过,4年半后终于又取得梦寐以求的本科证书。

在自我充电的同时,我没有忘记本职工作的.需要,连续参加市局或省局组织的业务竞赛。久经考场的经历,膨胀了我的自信,因此,朋友的一句“考证”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我和朋友4人毫不犹豫地并且是雄心勃勃地踏上了注税考证的征途。

“试”情的发展似乎也和当初的预料一样。206月,我们抱着“能来考就不容易”的乐观心态,雄赳赳气昂昂地迈进了注税考场。尽管没有任何经验,没有精心准备,还是侥幸通过了税法一和税务代理两门考试。这意外之喜,又一次膨胀了我的自信,使我有些飘飘然,认为注税考试难度不过如此,于是信心大增,踌躇满志:两年之内,拿下注税!

适逢市国税局创建学习型机关,增加教育资金投入,加大培训力度,鼓励报考“两师”(税务师和会计师),全系统学习风气渐浓,报考人数日增,由年的5人剧增到20的150多人。我在高兴之余,自认为已是一名注税“老考生”,已经历过一回沙场较量,大可不必秉烛苦读,熬尽通宵。

骄傲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考完第一科就尝到了自负的苦果,两年拿下的誓言成了狂语:税法二112分、相关法律98分,而财务与会计却以3分之差将我挡在了注税门外!那一刻,我追悔莫及:假如我再努力一点、再拿出点儿时间、再……

残酷的现实让我发热的头脑清醒下来,痛定思痛,我开始集中精力,紧跟市局组织的培训进度,开始伏案苦读,背水一战,并向关心我的领导和同志们郑重保证:我一定下定决心,“试”不过三。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可我哪里知道,更大的惨剧正悄悄地向我袭来。

6月19日早8时,在市国税局各位领导的目送下,我和系统内350多位考生一起带着领导的祝福和希望,乘坐市局特意为考生安排的城际快车,一路欢声笑语来到沈阳。我们刚进城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不期而至,仿佛预示着什么,自己却懵然不知!在考场门口,我才发现忘记了身份证件―――注税考试凭证入场,身份证和准考证,一个都不能少!当时,无论我怎样解释,我还是被无情地“请”出了考场。多少个冥思苦想之日,多少个孤灯高悬之夜,只因为自己一时的疏忽大意而都付诸东流。

当我心灰意冷,准备从此以后彻底放弃注税考试之时,我的领导、朋友和家人给了我莫大的关怀,让我暗下决心: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

又是近百个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顽强拼搏,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查分电话的那一端传来了我期待已久的声音:代理68,税法一91,财务与会计93分,合格。历经4年漫漫风雨路,倾注我无数心血和汗水浇灌的注税之花终于灿烂地绽放了。

10月31日,当我再赴省城终于拿到那本薄薄的蓝皮证书的时候,尽管它非常普通,但捧在我的手里却显得异常沉重,想到我为之付出的一切,泪水再一次模糊了我的视线。这时,我的眼前分明显现出常在我脑海里盘旋始终、挥之不去的4个大字:“天道酬勤。”

会计         

上一篇:乌鸦喝水课文下一篇: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小学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