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片《信仰》心得体会(精选12篇)
电视片《信仰》心得体会 篇1
电视片《信仰》心得体会
电视片《信仰》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贵的画面再现着历史,呈现着现实,启迪着未来。让久已不闻枪炮声,血腥味的我们,又回到那个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
烈士的鲜血让世人警醒。那还未曾远去的身影,可否让今天的我们汗颜?
也曾为一己私利放弃原则,也曾在你好我好大家好中浑浑噩噩。或者丧失了斗志,辗转在夜莺与玫瑰之间,把人民的请陈扔在了一边。或者放松了自检,骄纵了体格,无视方圆规则,愚蠢地自恋。
信仰被踩在脚下。我们可曾为自己是个共产党人而羞赧。可曾为那刘胡兰一句“怕死不是共产党”而震撼;为人民做些事就邀功请赏,而忘记了张思德屡立战功,却仍乐意从一个小兵做起,最终为救同志牺牲在窑洞里,无怨无悔。
当信仰被高高举起,人的头颅昂扬向上,我们的躯体挺拔健壮,我们敢于为了人民去付出鲜血与生命,人民把我们高高举起。
当信仰蒙上灰烬,人便如行尸走肉,无视人民的苦痛,把百姓的生死放在一边,人民便狠狠地把他抛弃。
谁乐意当没有信仰之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获得人民的信任,正是因为她信仰“为人民服务”的真理,且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去捍卫真理。被小米加步枪打败的张学良总结得好:前仆后继。没有对信仰绝对的忠诚,何谈前仆后继?《信仰》中讲得真切,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在世界各国的政党发展史上,中国人对信仰付出的代价之惨烈绝无仅有。中国人在追随信仰的道路上,创造的奇迹绝无仅有。
“绝无仅有”四个字如今看来简简单单,然而回望历史却不忍细述。选择信仰很难,坚守信仰更难!
今天让我们重拾信仰的话题,并不是我们缺乏信仰,只是我们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变成纸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楼阁之危。这且不是危言耸听,烈士的血迹未干,我们切不能忘记了肩头责任。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可依靠的强大后盾。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终身的信仰。共产党人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如果我们丢弃了信仰,那么未来将暗淡一片。如鱼儿离了水,是蛟龙也困在异域。请让我们记住,我们要坚守,要获取的是什么,是人民的安危,是百姓的福祉。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是强大的,她可以把不同的生命力量凝聚在一起,让共产主义的光辉洒播在每一个人身上,唤起我们奋进的斗志。
其实选择信仰不难,但为信仰坚守太难。战争年代的鲜血与生命是惨烈,但和平年代的坚守更加错综复杂,与战争年代非黑即白相比,我们面临的诱惑与选择更多,考验更苛刻。我想这也是《信仰》播出的一个原因吧。时刻督促自己,保持警惕,坚定信念,在当今更加需要。
马·普顿尔说过:人活着就要用生命去解释自己的信仰。共产党人一旦认定了自己的信仰,就要坚定地去践行。我想,只要我们付出了,人民和历史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吧。
感谢《信仰》的播出,愿她如一剂良药,把当今中国的微恙早日治愈。
最近收看了央视综合频道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看完影片,我感触颇多。是什么造就了我们的党?是什么支撑着我们的党走过了这风风雨雨的91年?为什么在各个时期会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共产党员?答案就是信仰。
人有了信仰,就是有了精神力量。如果信仰的偏差的,那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就是扭曲的,人也会为他扭曲的信仰做出疯狂地举动,从而危害自身、危害社会。我们的党从初期以马列主义为信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通过共产党人的努力,建立了我们的国家。也是这种信仰支撑着我们的革命、建设、改革,走过这90多年,直至今天。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富裕的社会里,共产党员们仍然在平凡的生活中做着平凡的事,但是有益于党的发展的事;是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事;是有益于人民的事。这是因为共产党员的信仰没有变,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党的事业就会永远持续下去。
电视片《信仰》心得体会 篇2
一、信仰与大众文化
《潜伏》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殊个性与身份, 但不同的价值理念, 导致每一个人的魅力又各具不同, 而代表共产党员形象的余则成, 因其共产主义信仰又表现的极具有感染力。“《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就《潜伏》作了一次网络调查, 问题是‘观众都在《潜伏》中看到了什么?’有2332名网友参与, 其调查结果是:有55.1%的人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53.5%的人看到了生存哲学, 27.1%的人看到了坚贞浪漫的爱情”。[2]通过这个调查, 《潜伏》的魅力展现在公众面前。
《潜伏》对英雄人物的成功刻画, 为大众文化的思想性进一步提供了佐证。我们如何以大众传媒方式, 充分展现人物形象?对于这样问题的回答, 与对大众文化不同的理解息息相关。电视剧、电影和电视娱乐节目等, 是大众文化展示的舞台, 有评论家指出大众文化就是与精英文化相区分的形式, 精英文化涵盖着深刻的思想性, 而大众文化是文化娱乐化, 不需要强烈的思想内容, 它是消费文化。在近年来的电影与电视剧中也能折射出这样的倾向, 如近年以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和陈凯歌的《无极》为代表的“中国式大片”, 追求音响与画面的华丽、绚烂, 但在思想内容上很苍白, 在叙事上也很混乱, 甚至“讲不出故事”, 只能给观众以感官上的刺激, 无法在心灵上给人以触动。当然, 有人会说一部电影成不成功标准是看票房, 从票房纪录来看这些商业目的性很强的片子, 表现还不错, 它们以非常有效的推广方式推介着自己。但对这样的问题需要从两方面来看。票房高有国内特殊的原因, 首先, 是国内观众对大牌导演的认可, 即品牌效应。这些“大牌”导演之所以“大牌”是因为他们曾经在国际电影界获得过较高的荣誉, 而这些导演未成名之前的作品, 在观众中的认可度表现却平平。其次, 这样的影片影响力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最后, 这样的作品会被观众批判。有人也会指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样具有影响的批判不是也广为流传吗, 为什么导演的作品还会受到市场的垂青?从传媒影响的时间与速度来看, 这样的批判是需要一定时间让消费者来消化的。
以往的革命影片与电视剧, 对英雄人物刻画高、大、全, 如《青春之歌》、《烈火中永生》、《雷锋》、《董存瑞》、《地道战》等, 但这样的影片创造出来的人物, 是一种理想人物, 过于美化, 其结果就是在现实中存在的可信度低, 甚至导致相反作用—反感。随着国内电影与电视剧的发展, 对英雄人物刻画趋于现实化, 将英雄首先当作人来看待, 看成是有感情、亲情、友情鲜活的人来描述, 这样的描述变成了对有缺点的英雄描述, 更给人亲切感, 可信度高, 使人们觉得英雄就在身边。如《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等。但当观众看了《潜伏》后, 立刻有了对英雄不同的理解, 因为《潜伏》中的英雄是赋予了信仰的英雄。这是与有思想的人物刻画方式不同, 当把信仰凸显出来时, 信仰本身具有的震撼力, 使观众的心灵受到洗礼。
二、信仰与境界
与《潜伏》有些类似的谍战片还有《色·戒》, 在观众与影评的评价中, 它们被给予了不同的地位。在《潜伏》中, 几个主要人物都有自己的追求, 但追求目标上各有不同。如, 为钱的谢若林、吴站长及其夫人, 为权的陆桥山, 为信仰的余则成、李涯。如果从人物刻画的全面性上来看, 有的人生活是有原则, 可以上升到理想与原则来看这个问题。冯站长看重钱也注重权力;谢若林如果说还有什么可以节制他的, 那么只能说是钱, 他可以做双面间谍, 为了钱他可以把情报卖给中统或者军统, 甚至是共产党;而李涯则醉心于追求权力, 后期作为国民党潜伏特务留天津解放区, 可以看出他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别特务, 也是具有信仰追求的, 影片对他对留守特务只为金钱的训斥, 以及对特务的选拔问题等的描述, 一定意义上也为他的对手余则成起到了陪衬作用。在众多的角色中, 观众会发现, 当一个人物具有信仰时, 是极具有感染力的。
《色·戒》同样是谍战题材, 而女主角爱国女大学生王佳芝作为潜伏者, 却没有受到广泛的好评, 在王佳芝身上体现的是爱与民族感之间的挣扎, 在这样的挣扎中王佳芝选择了情, 放走了汉奸易先生。与《潜伏》中的余则成相比较, 王佳芝由于缺少了信仰的支撑而少了一些光芒。当然, 在个人感情上的描述, 《色·戒》是具有真实可信的情形的, 但当感情与信仰相遇时, 如何选择, 这是《潜伏》的感染力所在。再如, 法国2008年的谍战影片《幕后女英雄》, 英国情报单位设法营救英国地质学家, 特别行动局负责掩护营救行动。路易丝为执行她的首个任务, 招募了几名年轻女子组成了一个行动小组, 其中珍妮原为妓女, 死刑犯;苏西是一个轻浮的舞女, 她与德国纳粹党卫军黑衫队的一名军官订了婚;卡莱是一名笃信天主教的布列塔尼女人, 也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化学专家。这几个被招募人员, 都没有经过特殊训练, 结果卡莱被捕之后立刻招供, 同行动组的皮埃尔在审讯室里试图勒死卡莱, 后卡莱协助德国人抓捕到路易丝, 她向路易丝要了毒药自杀。剧情后期, 硬汉皮埃尔在德国人把他的姐姐路易丝与他放在一起审讯并进行胁迫时, 皮埃尔妥协了, 但最后皮埃尔在亲情与信仰之间痛苦挣扎, 最后他选择了自杀。近些年西方的影视作品通过比较多的个人亲情与友情的描述来控诉战争的罪恶, 尤其是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 但通过《幕后女英雄》这个影视作品, 回看到当一种信仰被赋予鲜活的人物的时候, 这样的感染力还是比所谓的人性的渲染要丰富得多。
三、后现代之种种
对《色·戒》评价较高的人认为, 《色·戒》反映了真实的生活, 生活是多维度的, 爱情就是其中的一个维度, 《色·戒》的刻画是成功的, 观众反对只要是英雄人物只会坚定走上革命道路的方式。这样与后现代的评价方式、评价思路十分相似 (评价标准多元化) , 且学界认为这样的评价具有合理性。但多维度评价一部作品, 也是存在着对不同思想层次上的叙事。当为了爱情而放弃了信仰, 与为了信仰而放弃爱情时, 信仰的力量就会迸发出来。
为什么信仰具有这样的强大力量?其实对信仰没有一个同一的界定, 不过, 一般认为信仰包括两方面构成要素, 一是理论思想, 二是行动。“信仰”一词与宗教具有很大的关联性, 信徒坚定的信仰和对目标的虔诚态度, 具有极大的感染力。爱情、亲情和友情与信仰相比, 在理论深度与行动的规范性上就具有较大差异, 而这些差异恰恰是信仰吸引人的地方。
如果用后现代多中心视角来评价影视作品, 会发现近些年来的电视剧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如《金婚》、《双面胶》等对感情、文化差异的叙事是比较成功的。还有像香港的反映后宫争斗的古装戏《金枝欲孽》, 对人物全方面刻画也是受到了观众热烈追捧。这些影视作品之所以受到观众关注是因为其关注现实生活,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夜宴》的描写就显得苍白。但这些对生活描述深刻的影视作品, 仍然囿于思想底层的感情世界。《潜伏》作为革命时期谍战题材的作品, 正是以对信仰的深刻叙事赢得了广大观众。《潜伏》就是后现代的评介中的信仰维度充分展示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周安平.“潜伏”的信仰[J].中国报道, 2009, (5) .
电视片《信仰》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电视媒介 甘南藏区 宗教信仰 变迁
每个民族都按自己的文化模式来理解和组织自己的生活,根据自己独特的精神装置将混沌无序的世界变为具有意义的存在。在藏族社会发展历史上,宗教是藏区民众认知体系的重要装置,在藏族民众精神生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在甘南藏区,民间信仰崇拜内容十分丰富,图腾名称、图腾标志、图腾圣物、图腾圣地、图腾神话、图腾艺术、图腾建筑等随处可见,这些民间信仰的广泛存在,形成了“正在发生的一切是对已经发生的一切的补偿机制”(马克斯·霍克海默)。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媒介在甘南藏区迅速普及,重构了农牧民的认知结构,虽然传统宗教信仰仍保留着挥洒的空间,但在电视媒介的引导之下,甘南藏区宗教信仰的功利性明显强化,民间多元信仰成为不争的事实。
为了解电视媒介普及对于甘南藏区民间信仰的影响,2011年7月——2013年9月,笔者带领调查小分队先后3次进入甘南藏族自治州,选择合作市区(信息中心)、合作市美武乡上浪坎上村(牧区)、卓尼县木耳镇石灰窑村、多坝村(农区)、卓尼县木耳镇七车村(半农半牧区)和临潭县冶力关镇冶堡村(旅游区)5个村庄为田野点,开展了“甘南藏区大众媒介传播现状与社会发展”的专题调查活动。调查采用问卷、座谈、访谈、参与式观察等多种方式,并配合有影像记录。发放调查问卷总计240份,访谈49人,访谈录像257段,回收有效问卷216份,期望通过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力争准确反映大众传播背景下甘南藏区民间信仰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为甘南大众传播事业与藏区社会的良性互动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佛教在甘南藏区宗教信仰中主导地位的确立
在藏族文化传播中,宗教曾经是最重要的媒介,其不同的角色深深影响着藏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佛教进入甘南藏区之前,苯教已经是当地藏族各部落普遍信仰的宗教据《甘南州志》记载,“在藏传佛教传入青藏高原之前,存在着原始的土著宗教——苯教” 。苯教是一种泛灵论的宗教,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神灵鬼魂及其所代表的自然现象与万物,即以崇拜天、地、日、月、星辰、雷霆、雪、山川、陵谷、土石、草木、禽兽乃至一切万物等幽灵、巫鬼,祈福攘灾为事。公元前7世纪,吐蕃与唐王朝对河陇地区的反复争夺和吐蕃王朝的东向扩张,体苯教在甘南藏区逐渐兴盛。《甘南地方史志》对苯教的传播也有详细记载,如《玛曲县志》载:“苯教,是藏族固有的、根植于原始公社时期的宗教……约在南北朝时,党项泽卫氏后代中部分苯教学者赴西藏,于吐蕃止贡赞普时代,在年楚河上游建成著名的苯教寺院泽卫寺。”《卓尼县志》也有“从秦、汉以来就定居于卓尼境内的羌人部落,最早信奉原始苯教,……(现在)苯教徒多分布在境内古老的原始部落,如大峪沟、纳浪、卡车及北山部分地区”。
其后随着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藏区占据主导地位,苯教渐趋衰落。在绵长的发展历史上,藏民族几乎全民信仰佛教,人们努力按照佛教的教义去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规范。宗教对藏族的精神、文化、道德、风俗以及生活方式具有深刻影响,形成了藏族文化的“文化传统总取向”(general orientations of cultural traditions) 。河陇多民族、开放多元的文化和多样性的地理环境,为不同文化的输入、交融、输出提供了非常有利的传播环境。河湟地区既是藏族民众散居的重要地区,也是藏传佛教东向扩张的前沿阵地,遍布河陇的佛教寺院就是最好的说明。“凉州自张轨后,世信佛教。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旧式,村坞相属,多有塔寺”。魏晋之际的竺法护、后凉时的鸠摩罗什等高僧大德,都曾长期居住凉州,讲经宣法,翻译佛经。河西走廊成为佛经翻译和传播的中心,佛教经卷占敦煌遗书90%以上,即可反映当时敦煌及河西地区佛教的兴盛。同时,河湟地区还是藏传佛教的复兴之地,9世纪中叶朗达玛禁佛运动时期,许多吐蕃佛教徒来到安多地区传教,使安多地区成为弘法和藏传佛教复兴的重要基地。经过两千多年的信仰实践,佛教精神和传统已经深深地渗透到藏民族文化中,成为藏族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千多年以来,强烈的精神性充满了藏族文化并成为其特征,在这种精神中,佛教研究、深髓的哲学洞察力、静坐修炼以及简朴的迷信思想四者和平共存,宗教活动延伸到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各个角落,不仅仅在僧院当中,也在农夫、商人的房间,牧人的帐篷中进行。有一种难以描述的、独特的气氛笼罩着藏区,这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氛围,几乎不为藏民自己所察觉”。任何一种文化事项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多种因素的集会使得河陇成为佛教东传中的“二传手”,形成“家家供佛像,事事求喇嘛”的佛教文化景观。
二、电视媒介在甘南藏区的普及与电视传媒在甘南佛教寺院中的运用
电视片《信仰》心得体会 篇4
观看党员教育电视片《信仰》情况报告
市远程办:
收悉《关于组织学习观看党员教育电视片〈信仰〉的通知》后,区党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了全体机关干部和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参加的专题大会,广泛动员、深入宣传,与会人员充分认识到这次学习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区党委和社区党支部按通知要求,认真组织人员进行学习,保质保量的完成这次任务。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并汇报如下:
做好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设备调试,确保网络信号畅通,保证学习观看活动顺利开展。
具体组织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全区共设个集中学习点,管理区和社区各设一处。一方面,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生活会等组织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学习观看。另一方面,通过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电视、手机、网络等途径,将《信仰》播出时间进行预告,安排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进行个人自学。
据统计,全区共有人参加学习,其中党员人,积极分子人。所有参与人员都对这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这三集理论文献纪录片《信仰》生动、真实,富有极强的感染力。该片以党的90多年光辉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一部兼取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经典电视片,是一次以理想信念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化教育,这样的片子受看,这样的学习难得。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学习受益匪浅,心灵受到涤荡,思想更加纯洁,政治更加坚定。
结合学习活动,组织党员认真书写心得体会,进行讨论交流,全区共组织座谈会次,写有心得体会篇。围绕观看《信仰》受到哪些教育、向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学习什么、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交流学习体会和工作打算。座谈中,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自肺腑,字字珠玑。
组织委员***说:正如片中彭湃的孙女彭伊娜所说,国家和民族是“大我”,个人是“小我”。共产党员可以为了“大我”而忽略“小我”,甚至可以牺牲“小我”来保全“大我”。这话说到我的心坎上,我愿意为了**的事业奉献终生。
**社区党支部书记***说:通过观看《信仰》,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科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把理想和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
社区党员***说:感谢《信仰》的播出,愿她如一剂良药,把当今中国的微恙早日治愈。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活动中,管理区和社区党员领导干部做到了带头学习观看,带头撰写心得体会,带头参加讨论交流,确保学习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总之,通过组织学习观看党员《信仰》教育电视片,引导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有力推动**管理区发展更加科学、社会更加和谐。
**********管理区
电视片《信仰》心得体会 篇5
情况的报告
根据中共XX县县委组织部《关于做好党员教育电视片<信仰>学习收看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乡领导高度重视,将此次观看《信仰》纳入今年党员学习的重要内容,广泛宣传推介,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按照播出时间观看了党员教育电视片《信仰》。现将具体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为确保大家能够准时、认真收看,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采取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自行收看和乡机关党员干部集中学习观看两种方式,集中学习观看地点为乡政府二楼会议室。
一、收看情况
(一)组织党员自行收看。按照组织部要求,我乡结合全乡实际,向全体党员以及村“两委”下发通知,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自行学习收看党员教育电视片《信仰》。通知中详细说明了节目播出频道和时间安排,便于党员学习和收看。并按要求做好电教片播放记录。同时要求观看人员写出观后感或学习体会。
(二)组织集体学习观看。2012年6月24日晚21时-22时,组织收看了《信仰》第一集:只要主义真;6月25日20时-22时,组织收看了《信仰》第二集:壮志换新天和第三集:时代先锋行。《信仰》兼具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将展现历史、刻画人物、阐述理论融为一体,以人带史、以事论理,主题鲜明突出,故事真实感人,表现手法新颖,是一部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很强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
二、组织座谈交流。
6月26日,系列观看教育片后,我乡组织召开了一次交流座谈会。会上,大家积极发言,讨论主要围绕学习收看受到了哪些教育、向优秀党员学习什么、怎样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分别谈论自己观看《信仰》系列片的体会。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牢记党员宗旨、心系群众,更好地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为民服务作表率,改革创新、狠抓落实,为进一步推进本县又好又快和谐发展做贡献。
乡党委书记指出:全体党员干部要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观看《信仰》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与当前各项工作相结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
X乡长指出:这些不同岗位、不同地域上的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震撼人心,他们心系群众,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的这种态度、这种精神,对我们做好本职工作具有引领作用。
王书记:《信仰》这部系列片,增强了广大干部全心全意地
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帮助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今后要多组织类似的收看活动。
王主任:《信仰》这部系列片是我们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和树立正确的共产党员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动的教材,我们要通过收看这些优秀的影片,立足本职,争比快进,争创佳绩。
三、党员学习体会。
电视片《信仰》心得体会 篇6
视片《信仰》情况的报告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文件要求,我镇结合本地实际,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党员学习的重要内容,积极组织学习收看和座谈讨论。现将具体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组织党员自行收看。由于该片首播时间均为下班时间,所以我镇采用先个人按首播时间自行收看,再下载《信仰》教育电视片集中收看的方式多次组织收看。同时按照组织部要求,向全体党员以及村支两委下发通知,要求各支部自行学习收看党员教育电视片《信仰》。通知中详细说明了节目播出频道和时间安排,便于党员学习和收看,要求观看人员写出观后感或学习体会。
二、组织集体学习观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共三集,第一集:只要主义真;第二集:壮志换新天;第三集:时代先锋行。每集时长50分钟。《信仰》兼具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我镇将该片录制下来,作为我镇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经常性教育的生动教材,在镇干部会议或培训活动时播放。于2012年6月26日上午9:00组织本镇51个支部的党支部书记集体进行观看和学习,让大家学会树立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三、组织座谈交流。6月28日,在集体观看系列片后,镇党委认真组织了全体党员代表进行座谈讨论。讨论中大家积极发言,围绕学习收看受到了哪些教育、向优秀党员学习什么、怎样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分别谈论自己观看《信仰》系列片的体会。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牢记党员宗旨、心系群众,更好地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为民服务作表率,改革创新、狠抓落实,为进一步推进本镇又好又快和谐发展做贡献。
四、党员学习体会。这次学习结束后,镇党委共收到来自各村、各站所以及镇党员干部等众多党员干部的心得体会共计150余篇。通过这次意义深远的教育,广大党员同志一致认为,这次学习是一次对我们广大党员心灵的洗礼,对大家起到一个很好的教育作用。今后的道路还很长,但只要找准了方向,只要努力,树立正确的共产党员核心价值体系,我们都将会成功。结合我镇实际,我镇党员同志一致表示,身为共产党员,一定要将先进典型、先进事迹相结合,与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结合起来,结合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努力把学习《信仰》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具体行动,用心做好每一件大事、小事,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中共兴化市海南镇党委
信仰心得体会 篇7
翁巧玲
卫生局局党组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于4月19日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该片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信仰》反映了建国初期王大锹、张秉贵、王进喜等全国劳动模范,以及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沈浩、蒋筑英、郭明义、徐虎等模范人物,他们是在信仰旗帜的感召下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他们是党的骄傲,民众的楷模。历史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使我潸然泪下,通过《信仰》的观看,特别是众多英雄模范人物的演绎,认为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所需要一生坚守的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一个人有了自己的政治信仰,就有了为之追求的目标,就会为追求真理而奋斗,为人民谋利益而感到自豪。那么,信仰是什么呢?
看信仰心得体会 篇8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1>
近日,由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信仰》,成为我我们党员干部热议的话题。在收看了这部纪录片后纷纷感慨:“这是一部激人奋进的党史教育片,它带给人们的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动,真实可信”。
通过观看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在这样一个先进的、坚强的集体中,始终有无数马列主义的信仰者,为了追求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事业不辞劳苦甚至不惜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首先要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从他们身上找到前进的信心、榜样的力量,要充分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构成,充分了解其先进性合理性和伟大性,以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在认识上根本的认可和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才可能去积极的传播和践行,所以大量的社会主义书籍是必看的,各种先进模范的视频是要看的,因为这是改变一个人观念的大问题,是对所有新时代人们进行的精神领航。
我们已经远离硝烟烽火,对共产党人的考验依然剑悬头顶。是执政为民,还是执政为己?是贴近群众,还是酒色升平?是公私分明,还是占公为私?是为大多数人利益奋勇开拓,还是为小集团利益围墙筑垒?在国家人民需要的时刻,是挺身而出还是胆怯逃离?在理论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里,我听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新一轮的集结号:到“中国共产党100年,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10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心得体会 )我们经历了多少艰难险境,多少次历尽艰辛,绝地前行。为绝大多数人民谋利益,这是共产党人信仰的出发点,是共产党人由始至终对人民最庄严的承诺。或许前面还有湍流险滩,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将人民视为上帝,人民就会成为承载我们的大地,我们就是不可战胜的。“责任、人民、国家”,让我们记住这些神圣的字眼。它们会赋予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它们会让我们产生战胜畏怯的勇气和舍弃安逸的精神。它们将指引我们做该做的,能做的,和我们会做的,去为神圣使命而奋斗。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2>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张文芬10070502015)
6月24日至25日晚,为庆祝建党91周年,展示各个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和传奇故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全篇共分为三集。第一集:只要主义真;第二集:壮志换新天;第三集:时代先锋行。每集时长约50分钟,影片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信仰》兼具了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将展现历史、刻画人物、阐述理论融为一体,以人带史、以事论理,主题鲜明突出,故事真实感人,表现手法新颖,是一部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很强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该片着重“有情、有义、有力量”的表达,用人的故事讲党的道理,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虽然只有短短三集,却包含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镜头资料,是我们党克服重重困难走向胜利的缩影,是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历史的宝贵教科书。
90多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铁、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勇立时代潮头,植根中国大地,与人民心连心,为旗帜添风采,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于风云变幻中风光无限。
观看了这部纪录片之后,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共产党员的信仰,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三集里,分别阐释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面貌以及党员的理想信念。系统地观看下来,我发现不论是“只要主义真”的建党之初的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壮志换新天”的建国之初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抑或“时代先锋行”的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建设时期,不同时期党员的使命和职责不同,但是党员的信念始终不变,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论是奔向战场杀敌,还是跳入油田挖井,或者献血植树造林,行为不同,可信仰始终如一,正如片中彭湃的孙女彭伊娜所说:“他们更关注„大我‟而不是„小我‟,所以他们是为了实现一个„大我‟去寻找信仰,去践行信仰。”国家和民族是“大我”,个人是“小我”。共产党员可以为了“大我”而忽略“小我”,甚至可以牺牲“小我”来保全“大我”。生命对于人的意义不言而喻,可比生命更高的东西是什么呢?“时代先锋行”这集中有一段话给出了答案——“一位外国哲人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反复地思索,越会觉得它永远新鲜,并不断增长对它的赞叹和敬畏:一个是头上的星空,一个是心中的道德。”
我认为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科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活着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奋斗的激情。德才兼备,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知识渊博的合格接班人。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要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实际,认真查找不足之处,从现在做起,团结同学,坚持正义,少说空话废话,多干实事正事,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创先争优,努力学习,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添砖加瓦。第三篇
袁红波
中组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组织部门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观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按照上级的要求,我于2012年6月24日-26日分别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该片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每集时长50分钟,该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90多年光辉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一部兼取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
通过观看《信仰》,本人认为:信仰和信念是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和思想境界,是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信仰和信念涉及到我们执政党的指导思想、社会制度、发展方向、前进道路、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是每个共产党员政治立场、政治原则的根本问题。
看了《信仰》,使我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更加坚定科学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在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中增添工作新干劲、树立新形象,在工作中干出新的成就。
通过观看《信仰》,我看到了个人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让我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增强了工作的的信心和干劲。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勤奋学习。加强学习是坚定信仰和信念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学习,做到“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过学习,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从而督促自己,不断进步。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节拍,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体现价值,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强化理论学习,增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自觉性。作为共产党员,必须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它是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必要条件,也是理解、掌握和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所必须的思维方式。
二、培养自己的世界眼光。新世纪,谁有世界眼光,谁就能抓住时机,在经济和科技竞争中领先。作为执政党最基层的党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开阔的视野,学会敏锐观察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变化,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
三、爱岗敬业。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坚定信仰和信念,最根本的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于我来说,能否严格要求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能否自觉地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确立并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自己能否不断进步的关键。要锤炼忠诚坚定、攻坚克难的作风、埋头苦干的作风。特别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面临考验的关键时刻,既要有信仰信念,更要践行信仰信念;既要开拓创新,更要埋头苦干,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一鼓作气、一马当先的魄力,发扬勇当标兵、争当尖兵的锐气。在免疫规划工作中苦干、实干,干出样子、干出水平。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做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模范。
《信仰》心得体会范文 篇9
电视片《信仰》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贵的画面再现着历史,呈现着现实,启迪着未来。让久已不闻枪炮声,血腥味的我们,又回到那个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
烈士的鲜血让世人警醒。那还未曾远去的身影,可否让今天的我们汗颜? 《信仰》,它浓缩了党91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领导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信仰》,兼具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将展现历史、刻画人物、阐述理论融为一体,以人带史、以事论理,主题鲜明突出,故事真实感人,表现手法新颖,是一部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很强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揭开了中国革命现代历史的新篇章。
有了信仰,还要坚守,正是有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聆听着片中的入党誓词,再次心潮澎湃,历经各种时期,党的誓词也在不断修改,但毛泽东主席添加的“永不叛党”一句从未更改。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在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方志敏曾写过:死,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说道:中国一定有个可爱的光明的前途。正是由于像他这样对信仰的坚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现在已经出现。
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奇迹靠的是什么?就是信仰。湘江战役陈树湘断肠而死,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达了对信仰的忠诚,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刘胡兰的“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无不是对信仰的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从苏维埃到民族解放,从新中国到五星红旗,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为信仰而奋斗,就是为未来而奋斗。也曾为一己私利放弃原则,也曾在你好我好大家好中浑浑噩噩。或者丧失了斗志,辗转在夜莺与玫瑰之间,把人民的请陈扔在了一边。或者放松了自检,骄纵了体格,无视方圆规则,愚蠢地自恋。
信仰被踩在脚下。我们可曾为自己是个共产党人而羞赧。可曾为那刘胡兰一句“怕死不是共产党”而震撼;为人民做些事就邀功请赏,而忘记了张思德屡立战功,却仍乐意从一个小兵做起,最终为救同志牺牲在窑洞里,无怨无悔。当信仰被高高举起,人的头颅昂扬向上,我们的躯体挺拔健壮,我们敢于为了人民去付出鲜血与生命,人民把我们高高举起。当信仰蒙上灰烬,人便如行尸走肉,无视人民的苦痛,把百姓的生死放在一边,人民便狠狠地把他抛弃。
谁乐意当没有信仰之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获得人民的信任,正是因为她信仰“为人民服务”的真理,且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去捍卫真理。被小米加步枪打败的张学良总结得好:前仆后继。没有对信仰绝对的忠诚,何谈前仆后继?《信仰》中讲得真切,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在世界各国的政党发展史上,中国人对信仰付出的代价之惨烈绝无仅有。中国人在追随信仰的道路上,创造的奇迹绝无仅有。
“绝无仅有”四个字如今看来简简单单,然而回望历史却不忍细述。选择信仰很难,坚守信仰更难!
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随着物质高度丰富和生活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进入了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时期,一些人信仰迷失产生焦虑,面对崇高敬而远之,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主流意识和社会认同。有的人甚至于说自己什么都不信,是“没有信仰者”。其实,这种说法本身就陷入了一个“伪命题”悖论的怪圈,是矛盾的,不能自圆其说;正如“无政府主义”也是一种“主义”一样,“没有信仰”也是一种“信仰”。
]平时,在与人交流时谈到“信仰”,有个别年青人容易产生偏激的理解,认为“信仰”是革命时期的时髦词汇,共产主义理想是不切实际的遥远的事物,与当代社会和人生价值无现
实意义。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信仰离不开物质,一旦信仰脱离了物质什么作用也产生不了。这种认识是否正确呢?记录片《信仰》里的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华西村书记吴仁宝;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副研究员 蒋筑英;青岛港工人许振超;中科院院士吴孟超;养路工郭明义;水电维修工徐虎;山区邮递员王顺友;还有朱光亚、钱学森、邓稼先、孔繁森、李林森、郑培民、杨善洲……等,他们他们在崇高信仰的引领下,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已经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当然,离开生活实际空谈远大理想和信仰确实是不可取的。信仰不是虚无的,应该与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结合起来才会有实际的意义。信仰也不是空洞的,它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对社会、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追求的思考和判断,在人的思维、意识上与客观社会的物质因素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并不断发生变化。一个人树立起了正确的信仰,有了追求的目标,他在生活中才会感觉到实在而有意义,而不会把生命耗在盲目的“及时行乐”之中虚度年华。正确的信仰会引导人对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反之,则会使人逐渐变得生活无聊、意志消沉、精神颓废,在历史前进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庸碌无为。
今天让我们重拾信仰的话题,并不是我们缺乏信仰,只是我们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变成纸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楼阁之危。这且不是危言耸听,烈士的血迹未干,我们切不能忘记了肩头责任。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可依靠的强大后盾。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终身的信仰。共产党人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如果我们丢弃了信仰,那么未来将暗淡一片。如鱼儿离了水,是蛟龙也困在异域。请让我们记住,我们要坚守,要获取的是什么,是人民的安危,是百姓的福祉。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是强大的,她可以把不同的生命力量凝聚在一起,让共产主义的光辉洒播在每一个人身上,唤起我们奋进的斗志。
其实选择信仰不难,但为信仰坚守太难。战争年代的鲜血与生命是惨烈,但和平年代的坚守更加错综复杂,与战争年代非黑即白相比,我们面临的诱惑与选择更多,考验更苛刻。我想这也是《信仰》播出的一个原因吧。时刻督促自己,保持警惕,坚定信念,在当今更加需要。
马·普顿尔说过:人活着就要用生命去解释自己的信仰。共产党人一旦认定了自己的信仰,就要坚定地去践行。我想,只要我们付出了,人民和历史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吧。
教师信仰心得体会 篇10
一、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师,应该拥有对职业的敬畏之心。
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师,要时刻拥有一颗敬畏之心。心怀敬畏,既是一种人生态度,又是一种生活信念,心怀敬畏,方知行有所依,行有所止。教师是文明的传承者,一头挑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一头挑着学生和家庭的幸福,职业虽然清贫,但使命崇高;工作虽然平凡,但意义重大。如果没有源自内心的热爱和坚守,只简单地把教师看成谋生的饭碗,职业倦怠就会如影随形,敬畏之心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要心怀敬畏,视职业为事业,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用新时代教育理念引领自己的教育旅程,锻造自己的教育意志,见证自己的成长。
二、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师,应该拥有对事业的追求之心
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师,应该拥有对事业的追求之心,要追求高远境界。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要有崇高的人生境界、高远的治学境界。我们要能静下心来思考,埋下头去做事,孜孜以求,奋发有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既要以过硬的水平给予学生分数,改变学生和家庭的命运;又要以深刻的思想重建学生生命,助力学生感悟生活的真谛;更要以高尚人格影响学生一生,引领学生站在人类道德的高坡上。我们要矢志不渝、日益精进去做细学问、做深学问、做大学问,为学生成才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三、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师,应该拥有对学生的仁爱之心
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师,要拥有对学生的仁爱之心。爱是崇高伟大的,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作为教师,要把我们的爱体现在平凡的工作中,体现在学生点滴的进步中。爱是体贴入微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次安慰的抚摸等等,都会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来自家人般的浓浓亲情,真切感受到来自家庭般的暖暖爱意。爱是具体实在的。爱学生,不是一句空话。她应该落实在我们每一天的工作中,落实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多关注情感,多表扬鼓励,多积极暗示,多看亮点与进步,让学生有自我体验、自我痊愈的时空。
四、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师,应该拥有对浮华的淡泊之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师,要拥有对浮华的淡泊之心。要看淡名利。看淡名利是教师的为师立德之本。只有看淡名利,才能抵御外界的纷扰,才能坚守平凡的岗位,才能甘之如饴地潜心工作。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教有所进、事有所成、业有所立。要理性超脱。理性是一种智慧,超脱是一种能力。“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有对名利的理性超脱,我们才能真正去追求职业的幸福,实现人生的价值。
党员收看信仰心得体会 篇11
在观看了由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后,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共产党员的信仰,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这部影片兼具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将展现历史、刻画人物、阐述理论融为一体,以人带史、以事论理,主题鲜明突出,故事真实感人,表现手法新颖,是一部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很强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
在观看《信仰》中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要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作为一个社会人,是追求理想,还是追求名利,结果是不径相同的。追求理想是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的过程。追逐名利是消极腐败的过程,既使追到了也无法真正得到内心的满足,追不到则会失望痛苦。没有信仰,就不会有矢志不渝的追求,就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就不能真正被他人所需要,从而无法体现人生的最高价值。那么,我自己又如何坚定信仰呢?我想我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认清“大我”与“小我”的关系。国家和民族是大我,个人是小我。作为党员,我们身处不同的工作岗位,虽然分工不同,但都是为了党、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只有各司其责、各尽其职,国家才能兴旺发达、长治久安,而只有国家安定和平,我们个人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幸福。所以,为大我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为小我;而只顾小我,则会毁了大我、也毁了小我。
二、持续学习,不断巩固理想信念。作为人而言,惰性和自私自利的天性是根深蒂固的。如何克服?那只有不断地学习。古人讲“学而时习之”,在克服人性的学习上,必须反反复复地学习实践,印象才能深刻。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多看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对我自己的触动比较大,这种学习比较有效果。
学习党课信仰心得体会 篇12
有神论信仰者谦卑,相信宇宙中的一切是神所创造,对未来充满希望,相信因果循环,靠内心的善恶道德法庭约束自己,相信“头顶三尺有神明”,所以不敢胡作非为。 无神论信仰者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信科学,相信眼见为实,相信进化论,相信生死是必然的,人死了什么也不存在了,永远地“安息”了,所以把精力和时间主要花费在此生的荣辱胜败尊卑贵贱上,既然相信人既无前世,也无来世,所以敢想敢为,不怕天、不怕地,更不相信什么因果报应。
我们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拥有自己的信仰,我们的信仰就是可以带领我们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之崛起的共产主义。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这三位共产主义先锋将信仰之火从国外引燃到中国大地各处,他们传播着信仰的火种并开创了不同的历史伟绩,将黑暗的中国一步步推向光明。历史长河中种种事迹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被跟随的最大理由,是让我们为自己谋幸福,争自由,为中国创未来。我们的信仰何其单纯又何其伟大。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是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贵的画面再现着历史,呈现着现实,启迪着未来。让久已不闻枪炮声,血腥味的我们,又回到那个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
烈士的鲜血让世人警醒。那还未曾远去的身影,可否让今天的我们汗颜?
信仰被踩在脚下的当下,身边人以不屑的口吻提及共产党人的时候,我们可曾为自己是个共产党人而羞赧。当信仰被高高举起,人的头颅昂扬向上,我们的躯体挺拔健壮,我们敢于为了人民去付出鲜血与生命,人民把我们高高举起。当信仰蒙上灰烬,人便如行尸走肉,无视人民的苦痛,把百姓的生死放在一边,人民便狠狠地把他抛弃。
【电视片《信仰》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关于组织收看党员教育电视片信仰情况汇报09-01
2015电视台实习心得体会05-08
电视台实习的收获体会08-28
观看反腐倡廉电视剧心得体会07-05
六集电视政论片《雄关》心得体会以及感受10-22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观后感心得体会07-07
收看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心得体会10-27
电视剧最美逆行者观后感心得体会11-05
收看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心得07-27
关于2020电视政论片《雄关》观后感心得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