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生态果蔬开发项目计划书

2025-01-28

高山生态果蔬开发项目计划书

高山生态果蔬开发项目计划书 篇1

高 山 生 态 果 蔬 开 发 种 植 项 目 计 划 书

计划书目录

一、项目概要

二、项目优势与劣势分析

2.1 优势分析

2.2 劣势分析

三、发展规划

四、资金预算

五、市场营销策略

六、收益分析

高山生态果蔬开发种植项目

一、项目概要

利用山区生态环境优美,水土资源、野生果树资源丰富以及无污染等特点,种植市场有需求,适宜在当地生长的水果蔬菜,在本村金竹尖农田建立一个面积约为15亩的农业种植基地。种植项目包括西瓜8亩,板栗7亩。利用间种和轮作方法,在板栗地间种油菜,在西瓜地套种马铃薯,轮作小青菜,以增加经济效益。此外,从金竹尖山上200多亩的野生樱桃中划定位于低海拔处,分布集中的5亩,进行修枝,除草管理,作为试点开发的果林,与金竹尖农田的水果、蔬菜一同构成一个生态、立体的果蔬基地。

二、项目优势与劣势分析

2.1 优势分析:

(1)自然环境好,水土无污染,金竹尖土地资源充足(200多亩),可流转利用。

(2)山区野生资源丰富,如去年发现的野生樱桃,已被多家媒体报道,如进行妥善开发管理和宣传,不仅具有旅游观光吸引力,而且因其野生性质,容易生长,降低了成本和管理难度,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3)气候差异明显。本村位于四明山区,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常年平均气候较平原地区低3---4摄氏度,果蔬成熟时间较市场同类产品推迟约半个月,因此,可避开上市旺季,减少竞争,利于销售。

(4)市场需求大。由于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可和喜爱,在无污染环境中生长的瓜果蔬菜将受到大众的特殊青睐,因此高山蔬菜水果有着广阔的前景。

(5)政策支持。重视三农的“十一五”规划,政府主导城乡统筹的目标任务,为农村发展带来契机和动力。

(6)城市居民乡村旅游需求高,以农业种植基地为中心,以水产养殖基地

为辅助的农业观光旅游线一旦建立,将会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2 劣势分析:

(1)山区距离城市农贸市场、超市等大型商业中心较远,交通不便,阻碍了信息、物资的及时有效流通,对山区农产品的及时输出造成不利影响。

(2)农村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剩下的劳动力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技术化发展对于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

(3)种植基础薄弱,缺乏规范管理的经验。农业基础设施落后,设备老化。

三、发展规划

(一)平整土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对金竹尖15亩农田进行除草,平整;对金竹尖上山5亩樱桃进行划定,除草,修枝,在周围修筑阶梯,以便管理人员进出;修葺农田引水灌溉设施,建造一间管理用房。

(二)人员安排

雇佣6名村民负责日后作物种植和采收,本人负责信息发布、采购、销售等环节。

(三)发展种植

3.1 板栗和油菜的间种

选用1年-2年生优质实生板栗苗,种植7亩,并利用间种技术,在板栗地冬春两季闲置的光温土地资源发展油菜生产,以达到培肥地力、提高板栗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3.2 西瓜和蔬菜轮作

据专家研究,西瓜忌重茬,一般应实行7—10年以上的轮作,否则地力不足,病虫害严重,产量不高,甚至减产减收。轮作可合理利用自然条件,科学地用地养地和减轻病虫危害。因此,尝试采用地膜马铃薯套西瓜---小青菜轮作技术。轮作方式如下:

一月上旬在畦面一侧播种4行地膜马铃薯;4月下旬在畦面另一侧移栽1行地膜西瓜。5月中旬马铃薯陆续应市,7月初西瓜陆续上市。8月底至9月下旬整理土地,于9月底育苗小青菜,11月上旬移栽,12月中旬收获。

四、资金预算

1、土地流转费用:每年60元/亩,15亩共900元。

2、土地平整:共15亩,工费1500元。

3、道路修筑:樱桃林周围和农田周围修筑道路,预算成本6万元。

4、水渠修理:2万元。

5、管理用房一间:1万元

6、所种植的各类水果、蔬菜的种植成本(包括种子、人工、肥料等),由于采用间种和套种技术,以植代垦,资源共用,减少了化肥使用量和播种量,故生产成本预计比传统种植所需的费用要低,按一个年度计算如下: 油菜:500元/亩,7亩共3500元。

板栗:700元/亩,7亩共4900元。

马铃薯:1000元/亩,8亩共8000元。

西瓜:800元/亩,8亩共计6400元。

青菜:500元/亩,8亩共计4000元。

樱桃修枝:750元

第6项即种植成本总计27550元。

第一年总共投资需119950元。

五、项目市场营销策略

(一)为农产品申请专利,注册商标,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做好产品包装。

(二)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农民信箱、农业信息网等平台发布农产品卖出信息,拓展销售渠道。

(三)积极寻找与本市农贸市场、超市、连锁店等单位的购销合作,与他们签订购销合同。

(四)推出“采摘游”,“农家乐”等旅游项目,与本村初步建立的龙虾养殖基地、甲鱼养殖基地和冬鞭笋基地一起形成一条农业观光线路,让游客体验自己采摘、垂钓的乐趣。

六、收益分析

板栗前两年是生长期,不挂蓬,第三年开始挂蓬。因此第一年的毛收入预计如下:

油菜:亩产50kg菜油,按16元/kg,7亩共5600元。

马铃薯:亩产1250kg,按3元/kg计算,8亩共30000元。

西瓜:亩产1500kg,按3元/kg计算,8亩共36000元。

青菜:亩产250kg,按4元/kg计算,8亩共8000元。

樱桃:平均每亩6株樱桃树,5亩共30株。按每株生产15kg计算,总共可生产450kg,以20元/kg计算,共可收益9000元。

不计旅游带来的额外收入,第一年种植毛收入总计88600元。

按照这样计算,第二年毛收入也记作88600元,则前两年毛收入总共177200元。

第二年投入则没有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成本,也没有了板栗的树苗费,只计算马铃薯、西瓜等的种植成本及管理成本,约为25000元,因此前两年的投入总共144950元。

按照投资产出预算,两年即可收回成本,并可获利32250元。从第三年开始,如果产量稳定,板栗每年净产值1000元,若能带动旅游业,还能带来附加产值。

上一篇:实践感想 葛晓萍下一篇:最熟悉的人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