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并不如烟笔记

2024-10-27

往事并不如烟笔记(共9篇)

往事并不如烟笔记 篇1

烟生烟散,弥漫一片是何处能寻。花开花落,无人过问却尽显本色。水流水激,一去不回又绵绵不绝。人生如此,岁月如此。如烟般消逝难寻,如花般花谢一地,又如水般不肯回眸。往事如此?安能如此!往事可何曾如烟,何曾如花,又如水呢...虽说他如烟消散,如花凋谢,如水西流,却不似烟无迹难寻,不似花零落成泥,更不似水,一往不回。他并不如此啊。往事他也曾回来过,在岁月匆匆逝去的某刻,在人生碌碌的某刻。往事并不如烟,他有迹可寻,有影可探,他在一灯如豆,月满西楼时会悄然回访,勾起寂寥。而烟,一旦逝去,逍遥淡雅,又岂愿再次袅袅而起,受世俗倾盆的滚滚而下呢。往事却不同。一灯如豆,当白昼匆忙的身影淡定下来,当厚厚的书本悄然盖下,忙了一天的人就会蓦然地想起那些曾经春暖花开的,细数如珍的...多想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正坐在儿时的教室,然后轻轻地抚摸着自己不羁时而在桌面上刻下的行行小字,它们埋怨着岁月流淌的缓慢,埋怨着学习生活的无聊。而如今,豆蔻年华不再,老去的青春也如曾经完美的青瓷慢慢出现了条条裂痕。也正因为如此,往事才不如烟般飘散难寻,而是时常冲击心扉,引起阵阵悸动。

往事并不如烟笔记 篇2

19世纪60年代的中日两国,国家景象全然不同。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加入到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在工业革命的热潮中,国力快速膨胀,资本对外扩张的本性要求这个资源匮乏、市场狭小的岛国急需在外部市场中找到出路。日本政府把目光依次投向了: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世界。天皇睦仁的“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的政治野心被分解为具体的操作步骤紧锣密鼓地进行,在日本国上下一心进取图霸、扩充军备的同时,日谍穿梭往来于中、俄、英等国之间刺探、收集各种情报,日本外交家巧舌如簧积极表演着和平的希望,一切显得是那样的和谐友善。而中国方面,工业文明的世界早把封闭的晚清抛入了落后的队列之中,腐败的制度千疮百孔。此时的晚清政府并没有完全从鸦片战争被打开国门的耻辱中觉醒,安于现状、消极避祸的人文传统让统治者缺乏坚强的战争意志。当时中国的情形大致是:国力衰弱、吏治腐败、 人民困苦、军备的外强中干、帝后的争斗内耗、朝廷里外的派系林立、国策的变换不定、醉心调停的天真。这样的两个国家之间发生战争,结果自然不难预料。

战争的结果以中国的失败、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而告终,随之而来的《马关条约》中,清政府被迫放弃了对朝鲜的宗主权,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中华民族的苦难空前加重,主权完整进一步丧失,这又刺激了列强加快瓜分中国的步伐,中国的国门彻底被打碎。日本政府尝到了战争赔款带来的甜头,借助赔款,日本很快便跻身强国之列。此后,日本的历次侵华战争都难以抹去获得战争赔款的原始冲动。

关于战争失败的原因,也许我们可以说是明治政府的穷兵黩武,是晚清政府缺乏远见、战略失当、装备劣势,也可以说是日本的不宣而战、中方的士气暗泄,抑或日方舰队的优势、中方指挥的失误等。抚今追昔,避免历史重演应是纪念这场120年前失败的战争的题中之意。从这场对中华民族、东亚格局有重大影响的战争中, 我们不难获得一些启示。

一、头脑要清醒

清军入关以后,闭关自守成为了一种国策,延续了二百多年。 在一个有着重农抑商传统的农业国度,这种盲目排外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最终把清王朝孤立在世界潮流之外,当权贵阶层或是黎民百姓都沉溺在“天朝上国”思想中的时候,西方列强早已加快了文明的步伐。这时的清朝没有开放的心态、缺乏战略远见、忘却居安思危,不知防微杜渐、未能未雨绸缪,民族的觉醒似乎就是一种杞人忧天的思虑,海权意识的淡薄是普遍的情况,在对待争强图霸的日本时,主政者没有基本的防范之心,常把和平的愿景天真地寄托在俄、英等国的调停之上,更不用说拥有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意志。这些混沌的思想状态出现在战争的前前后后,使拒敌、御敌陷入了消极被动。而当我们观察当今日本政客表现的时候,不得不注意日本政坛普遍右倾化的事实,从他们公开参拜供奉战争罪犯的靖国神社、肆意修改教科书、否认战争罪行、美化侵略历史等行为来看,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地解读。

二、民族要独立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不再完整,民族饱受苦难,中国人民不仅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还要外忍帝国主义的压迫。在面对列强欺凌的时候,只要统治者的地位没有被推翻,当权者往往决策乞和、苟延残喘,寄望于列强的“主持公道”,醉心于外交调停。这种情形之下,出卖国家利益、牺牲人民权益就不足为奇了。而当我们近观推翻三座大山、赢得民族独立后的这些年,中国肃清了殖民统治的历史,英美军舰在长江里横行霸道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在防范外来战争破坏的同时, 依靠民族的自立走上了和平崛起的道路,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不断地扩大着国家和民族的影响力。

三、国力要强盛

国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朴素的道理是经过了多少的屈辱和磨难才认知的,因此积累强大的国力是国家和民族免受刀兵的保障。说到底,无论是英国借口鸦片的野蛮入侵,还是日本以“国运相赌”的中日甲午战争,抑或是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日俄战争,不都因为中国国力羸弱吗?所以,提升国力是根本,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实力、强大的国防实力、自觉的民族凝聚力、有效的文化软实力、必要的外交巧实力等都是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只有富强的国力才会为国家和民族带来和平的福祉。当我们拥有了必要的威慑能力、打赢战争的能力、防止战争爆发的能力时,战争才不会光临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四、领导要正确

在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中,制度落后以使帝后两党争斗不休、 战和不定,吏治腐败以致主帅空悬,官员临阵脱逃。决策时明争暗斗、内耗低效,执行中各自为政、调度不畅,既没有形成统一的战略共识,也没有预设必要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准备,当日本不宣而战之后,立刻陷入了被动局面。在战争爆发后,又缺乏强有力的领导组织反击侵略。战争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但如果排除不了开战的可能,作为领导层就应该励精图治、积极备战,动员一切战争机器和力量,减少战争带来的破坏,寻求赢得战争的策略和方法。

往事并不如烟 篇3

然而,他却在雪雾中失踪了。1999年,美国人埃里克西蒙森率领探险队来攀登珠峰。在距顶峰仅600米远的地方,他们发现了他冰冻了75年的遗体。

所有的人都在默默揣测:他究竟有没有登上峰顶?在这个一伸手就可以轻易摘到的美梦面前,他是微笑着化做冰雕的,还是忧伤地把一颗夙愿未了的心不情愿地交给了骤然降临的死神?

马洛里是永远的,马欧之谜是登山史上的最大疑团。5月底,就在本年度攀登季节的尾声,一支由美国人Conrad Anker率领的登山队开始攀登,他曾在1999年发现了马洛里的遗体。他们将重现1924年6月8日马洛里和欧文攀登的一幕他们拍摄的这部VOOM高清晰电影将在2008年上映。著名纪录片制作人安东尼·盖芬担任制片由美国登山家Conrad Anker扮演马洛里,英国著名攀登者Leo Houlding扮演欧文。Leo Houlding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攀岩者和登山者之一,同时还是单板滑雪、冲浪、高空特技跳伞低空跳伞等自然运动的狂热爱好者。登山队所用的这套老式装备价值约六万美元,是按照1924年的登山服和设备复原的包括镶嵌毛皮的帽子、粗壮厚底的钉靴、棉制夹克,氧气罐等,登山队还使用仿制的厚棉布帐篷与当年不同,登山队使用的氧气瓶要轻4.53公斤。Conrad Anker说:“只是那时登山靴太薄了,一旦停下脚步就会开始结冰,钉子的设计也不够牢靠。”

在最后的冲顶时刻,由于严寒和高空风实在超乎想像,他们不得不重新换上了现代登山服。“第二台阶”是一段长约30米的峭壁,是登顶珠峰的最后一道障碍。conrad Anker在不依靠攀登用的中国梯子的情况下徒手攀登了“第二台阶”,最终在6月14日成功登顶。由此说明马洛里和欧文当年也有徒手成功登顶的可能性。当他们宣称自由攀登第二台阶是珠峰攀登史上第一次时,有人开始提出质疑:1985年,西班牙人Oscar Cadiach无氧自由攀登了第二台阶。2001年 瑞士人Theo Fritsche自由攀登了第二台阶。这无疑将成为今年的一大热点话题。

专访Leo Houlding

户外探险杂志:很多大认为攀岩者和登山者都很疯狂,很多攀岩者和登山者又觉得Leo Holding有些疯狂……你怎么看呢?你对攀登的热情又在于什么呢?

Ceo Houlding:我觉得整个世界才是疯狂,尤其是西方强国的外交政策,我不觉得有什么疯狂的,我只是喜欢尝试挑战自己的极限和热爱岩壁和山峰的魅力。最主要的是,我喜爱所有和我一起共享攀登乐园的“猴子”们。

我在英格兰湖区国家公园长大,这里被认为是现代攀岩诞生地,我父亲喜爱在那儿徒步和攀登,10岁我开始了攀岩,我那时很讨厌团队体育,当我发现了这个让我深深着迷的活动时真是激动坏了,在阅读了一些攀登著作和认识了一些很棒的人(比如Johnny Dawes)后,我被这个世界级攀岩胜地的反规范的文化迷住了。这里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深深地吸引着我,

户外探险杂志:你是一个攀岩者还是登山者?

Leo Houlding;当然是攀岩者,不过我热爱山峰,我也玩滑雪、冲浪。高空特技跳伞,低空跳伞和其他很多运动,我喜欢自然和驾驭它所赋予的机会。

户外探险杂志:2002年在Patagonia的事故是一个转折点吗?是否改变了你?能和我们讲讲那些时刻以及后来所发生的事情吗?

Leo Houlding:Cerro Torre的一次20米坠落中我严重摔坏了右脚踝骨。我当时尝试着自由攀登一段非常难的岩壁,这本该是川的器械攀登,那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我付出了代价,停止了一年攀岩,我觉得现在要是遇到相同的情况,一定不会作出那样的决定了。

不过这次事故对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意识到生活中除了困难漫长的攀登还有其他重要的东西,随后我有计划地进行了一些谨慎的投资,现在已经有收益了,

我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那次错误的决定,我就不会是现在的我,也不会过着现在的生活,因此还真得感谢那个决定,我珍惜时光和同伴多于成就,理解到这一点我觉得一定程度上也因为那次事故。

户外探险杂志;传统、Solo,大岩壁、远征,速度攀登……哪一种最吸引你?

Leo Houlding;这取决于搭档,不过目前快速,自由。携带降落伞的阿尔卑斯式登山是我最喜欢的,这种登山用降落伞辅助下撤,结合了我所喜欢的所有方式。如果我非得从中选一种的话,我很可能会选择Deep Water Solo,这项活动让人兴奋、惊险好玩,事实上却并不艰难且风险很小。

户外探险杂志:你在攀登中追求的是什么呢?你更喜欢哪种风格?

Leo Houlding:在一天中以自由攀登的方式On-sight是我喜欢的风格,不过如果做不到的话,尽力而为就行,我所追求的是那些能够伴随我一生的美好记忆。还有那些启发性的经历可能是这样吧,

户外探险杂志:你和你的极限之间是什么关系?你怎样设法去提升它们?

Leo Houlding:我们相处得非常好,当了解自己的极限时,我觉得信心百倍;不过要超越极跟同时避免严重后果的时候,状况就交得异乎寻常的困难。

户外探险杂志;如果你要说服某人去登山的话,你会怎么说?

往事并不如烟作文 篇4

记不得我参加过多少次葬礼。我觉得我有些可耻,因为我对那些故去的亲人根本没有太多印象,记忆力更是没有给他们留下位置。唯有他——在我生命中烙下了永不磨灭的痕迹,时至今日,他去是一年有余,但那些往事会想起依然历历在目。

小的时候,因为爸妈工作关系,奶奶又忙着种地做饭,只有他——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对我嘘寒问暖。

夏秋交替季,是感冒多发时节。体质本不是很好的我也感冒了,每天咳嗽不断。他又是给我买药,又是给我倒水,忙得满头大汗,却顾不上歇息。“你以后啊,一定得考大学,做个有出息的.人,好好学习吧!”“恩肯定的!”当时那个不谙世事的年纪,根本不懂得这话更深的意思,可没想到,这句话却成了他的“遗言”。他最终没等我考上大学。

曾记得,我肆无忌惮的让他给我买高级文具、玩偶;曾记得,我无理取闹对他发脾气,他却含笑包容我;曾记得,天最冷的时候,他一个老人却每天接我放学;曾记得……我后悔了,当时我太不懂事,太不懂珍惜了。直到葬礼那天,我才真正意识到:我真的是去爷爷了。

都说往事如烟,可以我看,往事并不如烟。那事,那爱,像花一样,即使凋零也满地春色。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 篇5

作者在书中通过对往事的片段回忆,把自己看到的、记得的和想到的记录下来,一共写了六篇,涉及八个人。这些人,有的深邃如海,有的浅白如溪。前者如罗隆基、聂绀驽,后者如潘素、罗仪凤。他(她)们有才、有德、有能,个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书中描述了史良、储安平、张伯驹、聂绀弩、康同璧、罗隆基等的起落沉浮,由诸多片断入手,组成一个个悲壮的场景,仿佛是一幅壁画,浓彩重墨间呈现出历史的真、人生的幻梦……

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很羡慕她的家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她父亲章伯钧在国内受过高等教育,又留学德国,后来从政,喜好艺术,骨子里是一个“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朋友”的人,加上他的平和仁义、不树敌、知进退,不难看出他也是一个“鸿儒”。与这个有专车和警卫,有大厨和大四合院的鸿儒往来的亲戚朋友,绝大多数也是鸿儒之辈,有一定私交的比如张伯驹潘素夫妇、康同璧母女、储安平、罗隆基、翦伯赞、史良、言慧珠、马连良等。身处这种氛围中的章诒和自幼就耳濡目染着鸿儒们的风采,这是其他阶层的同龄人无法享受甚至想像的。还有就是章伯钧对子女的开放,不会因为章诒和是女孩子而放松对其的文化教育,章伯钧除了不让小章上桌外,并没有对她有太多的限制,并没有把她当成什么都不懂得小孩子。其中在介绍储安平的时候,章伯钧给章诒和讲储安平和《观察》,并鼓励章诒和阅读《观察》。还会给她讲一些民主党内部的事情。

二、贵族的精神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被一种精神感动着。但是一时间又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直到读到“最后的贵族”那一节时,我才突然发现其实一直感动着我就是洋溢在这些高级知识分子当中的那种高层次的文化气息,即“贵族精神”。

在文章中作者做了对贵族精神的描述是:一方面,他们身居于上层社会,必须手中有钱,以维持高贵的生活;另一方面,但凡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又都看不起钱,并不把物质的东西看得很重。

这种贵族精神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更加突显。首先,时代的磨难使知识分子们的生活态度更加超然,他们经历了失望、绝望,就在这时,这种贵族精神默默地支撑着他们坚强地活下去。而同时惨淡的时代和这种贵族精神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人物在生活的磨难中虽然不断地降低生活的物质标准,但贵族的风骨依然屹立不倒,鲜明的对照在我心中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三、往事和史实

作者说:“这本书是我对往事的片段的回忆,但它不是完整的回忆录。” “曾经,最珍贵的和最难得的个人活动,便是回忆。因为它是比日记或书信更加稳妥的保存社会真实的办法。”

那往事究竟可否视为历史的真实?

我想也许这些不会被视为正史,但不能否认它真实地反映了这段历史时期内一部分人真实的生活状态,是很有参考价值的珍贵史料。

一位研究民主党派史的教师在看过这本书之后很感慨地说:从史学家的专业角度来看,情节越具体,它的可信度越低。但往事是一个例外。往事给人的是一种历史的真实,回忆往事的主人公会比史学家更加了解历史人物的真实想法。(〈如何亲历历史〉许纪霖,〈文汇报〉)

往事并不如烟的散文 篇6

走进记忆的大门,往事就如同发黄且珍贵的老照片,嵌入你内心的相框中,令人久久无法忘怀。它不会随着岁月的辗转而消失,也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远离,它只会在你的记忆里,与你如影随行,与你倾心相见。

离开兰州回到家乡工作至今也有十个年头了。这些年来,我尽量不让自己对往昔的生活有些许的留恋与怀念,目的是想借此平衡一下自己从繁华都市回到偏僻小城的失落感。但自己偏偏是个不长记性的人,脑海里时常会不由自主地闪现出过去的人和事。在公园里闲逛时,看到工人们在花园里栽树、种花、除草,我就会想起自己以前在作业区里劳动的情景;走在大街上,听到从路边的小店里传来水木年华演唱的《一生有你》,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怀念自己在小院里的单身生活;看到水果摊前摆放的桑葚,我又会想到以前单位的花房里的那棵大桑树;望着在微风中摆动的一串串散发着清香的洋槐花,我就会特别想念山庄里的槐香园……

去年,在去兰州出差的空闲之余,我实现了自己多年来的一个心愿,那就是回原单位看看。当我一坐上公交车,心里就不禁泛起了嘀咕,离开这里已经十年了,单位上该变成什么样了呢?一路上,繁华的都市街景丝毫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当看到车子朝着单位所在的方向开去,我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好奇地瞪大了眼睛看着车窗外的景象。以前这里马路两旁都是一些简陋的民居和四合院,还有一些废弃的工厂仓库,现在全被拆迁后开发成了一个个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尤其是我们单位附近的那一大片贫民区,经过政府的拆迁改造后,一栋栋二三十层的高楼拔地而起,周围商铺林立,热闹非凡。这里的变化之大,着实让我惊叹。车子到达终点站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又走了一小段路,终于看见了一幢依山而建的桔红色的三层建筑,那是我以前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

十年的风雨洗礼,让这幢欧式建筑风格的小楼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但从楼的外观上看,已经脱落了不少当初粉刷的颜色,让小楼增添了不少沧桑感。在和原单位的同事们热情地见面寒暄后,他们明白了我的来意,于是,一位以前的室友欣然陪我一起去度假山庄里转一转。一路上,我们沿着上山的公路,边走边聊着这些年的生活经历和变化,当我问起山庄现在的经营情况时,她苦笑着说:“这几年来山上度假的人越来越少了,山庄上已经好长时间都没有挣到钱了。这不,再过几个月它就会变成兰州市的婚纱摄影基地了。”听到这一消息,我的心不禁“咯噔”一下,顿时感到很不好受。走到山庄的大门口,我不禁往里望着熟悉的一切,回想起以前这里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的情景,心里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百感交集。现在这里的一切我还是熟悉的,那么几年以后呢,这里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走在山庄的林荫道上,我看着周围熟悉的景色,不觉感到萧条破败的气息迎面而来。曾经宽敞、平坦的林荫道,路面上已出现了不少裂痕和坑洼处,看来是很久没有维护过了;过去游人如织的茶园里没有一个人,寂静得有些可怕。记得,以前在旅游旺季,山庄到处人声鼎沸,欢声笑语不断,且时常会出现游人们自己争抢桌椅的事,而看着眼前的情景,让我不禁黯然神伤。同事先走了,剩下我一个人又在山庄了转了转。沿着熟悉的小路,我来到醉仙谷、太公池和槐香园里看了看,想起了不少以前的人和事。当我走到餐厅旁边时,无意中瞥见了叠放在角落里的一堆堆桌椅,它们大多数已经消褪了颜色且破旧不堪,看来是放在这里已经很久了,上面还落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突然间,我感到自己的心上也像是落上了一层灰,沉甸甸的。

记忆中最怀念的,是我刚上班时住了半年的单位的小院子,因为这次的圆梦之旅时间有限,所以没有回去看看,未免有些遗憾。那座小院也是依山而建,周围人烟稀少,荒凉而沉寂,看上去和繁华的都市氛围极其格格不入。它大概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的,周围有大小十余间房屋,其中办公用房占了六间,剩下的几间房子是我们年轻人的宿舍及单位的库房。这个看似落后且陈旧的地方,有一个独特之处,那就是一进院门,登上十几层台阶之后,你迎面就可以见到院子正中央种着一棵粗壮的平头槐树,它的.枝条密密麻麻,向着四周恣意蔓延铺展。单位上的人用钢筋把它们搭建起来,像是给小院戴上了一顶帽子。尤其是到了夏天,外面是艳阳高照,酷暑难熬,可一走进小院里,你的头顶上仿佛是撑开了一把巨大的绿色遮阳伞,遮挡住了所有的阳光,让人感到清凉舒爽、怡然自得。

刚来上班的那段时间,我对这里的生活一点也不习惯,因为周围没有商店,平时要买些日用品,都需要走很远的一段路下山去买,这是让我最头疼的事。记得有一次,下班后我一个人去山下的超市买了些平时的必需品,等到往回走时,天已经慢慢变黑了。我一面提着刚买的东西,一面快步朝山上走去。这时路上没有一个人,只听见风吹得树叶发出的“沙沙”的响声,我的心里是越来越害怕起来,生怕从路旁的草丛里蹿出一条狗或是在角落里冒出一个人来。渐渐地,天完全黑了下来,周围的一切像是蒙上了一层黑色的丝绒布,看不清任何样子,我感到自己的腿像是灌了铅似的,越走越沉,提着东西的两只胳膊也越来越酸。此刻,我真想停下来歇一歇再走,可一看到周围黑漆漆的,心里就会不寒而栗,顾不上擦拭从额头上不断流下来的汗珠,也顾不上疼惜已经快要麻木的双臂,我咬紧牙关,气喘吁吁地一个劲地往前走。不知走了多久,我终于看到远处有几点亮光从树叶的缝隙里透了过来。它如同一股暖流,瞬间温暖了我,我知道快要到单位了。当时小院的铁门已经上了锁,我站在门外面,用尽所剩的力气敲打着,就像一个迷路的小孩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欣喜而急切,生怕再出现什么差错。“当当”的响声划破夜的静谧,很快,我就听见了狗吠声和一阵细碎的脚步声,看门的大爷来给我开门了!顿时,我悬着的心终于从嗓子眼落回了原处。现在回想起来,我已经忘了大爷当时嘱咐了些什么话,我只记得,看到他来为我开门的那一刻,我已是泪流满面。

“既来之,则安之。”在单位生活和工作一段时间后,我逐渐适应了这里的一切,并且爱上了这座小院。刚来上班的时候是春天,因此,在小院的屋前屋后到处都可寻觅到春的足迹。清晨,一声声清脆悦耳的鸟鸣声会准时把我们叫醒,那是屋后枣树上的鸟儿们在欢快地歌唱;打开屋子的后窗,一阵阵带有花香和青草气息的清风迎面扑来;走到屋外,抬眼望去,四周满目苍翠,山上的树蓊蓊郁郁连成一片,在蔚蓝色的天空下,越发显得灵秀动人,让人不觉心情舒畅、神清气爽。每个早晨,我们扛起工具上山干活;每个日落,我们又满载疲惫下班回家,一边在屋檐下做饭,一边听着收音机里播放的歌曲,时不时还抬起头来看看小黄狗在院子里嬉戏,这样简单而惬意的生活让所有的烦恼瞬间都会烟消云散。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只要一放假,妈妈就会带着弟弟来兰州看我。那时最幸福的事,就是每天能吃上妈妈做好的饭菜,能在夏夜里和弟弟一起数着天上的星星,能和他们相依相伴几十天,能在异乡体会到亲情的温暖与甜蜜。后来,单位新的办公楼建好了,我们便在秋天搬离了那座小院,以后再没有回去过。现在,每次读到李乐薇先生所写的《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我就会想起那座小院,觉得作家笔下的“小屋”和我的小院是何其的相似。它们都是在山中建造,都远离都市的喧嚣与世俗,最重要的是,它们是我们心中的一片“净土”,是我们生命中的最美的“桃花源”!

往事并不如烟 篇7

在新中国外交史上,中越关系极为特殊,从事对越工作的一代代外交官都为之付出了辛勤劳动。如果说几十年来的中越关系是大起大落的话,那么纵横捭阖于其中的中国外交官们所面对的则是大风大浪。

本文无意讲述两国关系的经纬和沿革,只旨在记录几位我接触过的中国驻越大使的点滴过往。

干练儒雅的王幼平大使

我是1973年被外交部选派到河内综合大学学习的,当时越战还未结束,但美国已停止轰炸北越。该阶段中国的对越工作,在我看来,一是支持南方抗战,二是支援北方建设,三是在国际上配合越方的各种外交努力。对中越两国而言,越南是前线,中国是大后方。

时任中国驻越大使王幼平是位老红军,年纪在60岁左右,已然满头银发,却干练儒雅。虽然当时的工作千头万绪,但他仍抽出时间接见我们这些留学生。印象最深的是他总强调自己是军人出身,做外交工作属半路出家。他说:“你们青年学生都是科班出身,以后将成为职业外交官,可以做得更多,也要做得更好。”几十年过去了,王大使的这番话却一直在我心里。

王大使很关心我们这些远离祖国的留学生,有一次我们在使馆活动,他看到天要下雨,就亲自安排司机送我们回校,第二天又把我们接回使馆吃饺子。

据当时使馆的人说,王大使对馆员的安全也十分上心。无论多晚,只要有人未返馆,他都会一直默默等候,直到所有人都安全回来。而且,王大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还一直私下同时资助多位在不同使馆共事过的家里困难的下属。这其中有些人是外交官,更多的是一些工勤人员,包括外地借调来的司机和厨师等。曾有同志给我看过王大使写给他的亲笔信,所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大使于1974年调离越南,出任我国首任驻马来西亚大使。回国时他没有选择坐飞机或火车,而是坐汽车沿着崎岖的山路颠簸回国。他这样做是为了方便向分布在越南各地的解放军烈士陵园敬献花圈,向长眠在异国他乡的1400多位烈士进行告别。

此举也影响了中国驻越的后辈外交官。在以后的岁月里,即便在中越关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每年清明节,我们的外交官都坚持分赴越南各地为解放军烈士陵园扫墓,献上一束鲜花,点上几支蜡烛,告慰烈士的英灵。

很多年以后,我有幸出任驻马来西亚第九任大使,在王大使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一些具体工作。当地的报刊也常常会借两国建交纪念日等特殊的日子,把历任大使的照片刊载出来。每逢此时,我都会认真思考怎么做才对得起前辈的教诲和期待。

有文人情怀的外交大家符浩大使

我留学期间见到的另一位大使是符浩同志,他也是共和国最早的外交官之一,新中国成立前曾在山东滨州一带带兵打仗。几十年后,当我们去那一带访问时,当地群众在谈到他和夫人焦玲时仍交口称赞。

符大使在外交部当过办公厅主任、副部长等重要职务。他风度翩翩,喜欢写诗作词,书法造诣很高,有着很浓的文人气质。在接见我们这些留学生时,他讲的更多的是文化,而非政治。他对越南文的长诗《金云翘传》特别感兴趣。该长诗被认为是越南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取材于中国清代的一部同名小说,讲的是才子佳人的故事。符大使以此为例,说明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密切。此事过去了几十年,当我代表部里去他家拜访时,符老仍有提及,在他的散文集中也有过专门论述。前些年,我请《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名人书斋”主编潘衍习先生专门到他家拍了一张照片,并作了简短专访。符老心情大好。当时他已90高龄,但仍坚持送我们下楼。他给我的印象是具有文人情怀的外交大家。

“轻伤不下火线”的陈志方大使

我在外交部亚洲司工作两年之后于1978年被派往驻越使馆研究室工作。此时的大使是陈志方。陈大使也是老红军,军医出身,据说在长征途中曾挽救过包括小平同志在内的多位革命老前辈的生命。陈大使治馆很严,坚持会议制度、读报制度、值班制度和每天收听新闻广播的制度。当时中越关系正处于山雨欲来之际,大批华人华侨蜂拥至使馆申请“临时归国证”,参与援建越南的中国专家陆续撤回,当地舆论环境不断恶化,使馆工作困难重重。但陈大使处变不惊,带领全馆上下齐心共同应对。

陈大使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但一直坚持工作,他的口号是“轻伤不下火线”,直到中央派专机和医疗小组将他接回。临走时他还坚持对工作进行了必要的交待。

雷厉风行的鲁明代办

陈大使突然病倒后,国内派了亚洲司负责人鲁明来馆任临时代办。此公亦是大有来头,西安事变时他曾是西安中学的学生领袖,后投奔延安,成为周恩来副主席的秘书。周恩来参加重庆谈判和南京国共谈判时,他都紧随左右。后由周恩来、邓颖超做媒,他同夫人在梅园新村30号结为连理。他还当过董必武的秘书,见证过诸多重要历史事件。

鲁代办系临危受命,连行李都来不及收拾就随接陈志方大使的专机飞赴河内“履新”。岂料这一“代”就是好几年,而且刚好赶上中越关系全面紧张的非常时期。

鲁明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他要求我们走出使馆,多进行观察和了解,努力掌握一手的情况。据说这得益于他战争年代的经验。延安时期,他曾率小分队深入敌占区,到石家庄一带了解各种信息,并在高粱地里向中央发送综合情报,供中央领导参阅,得到了毛主席的赞赏。据说这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参考消息》的前身。鲁代办要求大家写短文章,但必须实事求是。记得最短的电文只有一、二行字,应该是创造了外交部的短文“之最”。由于形势日趋紧张,我们的馆员从80多人锐减到34人,但鲁代办生性乐观,工作之余仍跟大家说说笑笑,打球、游泳、在院子里骑自行车,甚至同年轻人一起捅马蜂窝。鲁代办还非常擅长做别国使团的工作,即便在边境武装冲突期间也未中断过。各国驻越使团的车辆不断出入中国使馆,本身就很有意义:对外广交朋友,对内稳定军心。令人感动的是一些友好国家的外交官纷纷表示,一旦有事,他们使馆的大门将永远向中国使馆的同事敞开。在前后三年多的时间里,鲁明代办率领我们制定了各类应急预案,处理了一系列突发的和棘手的事件。在那种特殊的环境中,馆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整个使馆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鲁明代办经常讲的一句话是:“气可鼓而不可泄。”闲暇时,他还会跟我们讲他年轻时在中央领导身边工作的特殊经历。

后来,他从越南转赴科威特,出任特命全权大使。调离前他没有太多豪言壮语,但内心还是十分高兴的,他私下对我讲:“当大使是我最大的愿望。”

从容淡定,临危不惧,服从需要,正是这一代外交人的共同特质。

“越南通”张德维大使

我于1982年春离开越南,再返使馆已是九年之后的事情了。此时世界风云激荡,全球范围内的冷战行将结束。中越两党两国领导人在对外保密的情况下于1990年举行了著名的“成都会晤”。中方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出席。越方越共中央总书记阮文灵、部长会议主席杜梅、越共中央顾问范文同与会。我因当时在外交学院进修而未能亲历“成都会晤”,但参加了一年后对越共新任中央总书记杜梅和部长会议主席武文杰率领的高级代表团访华的接待工作。中越“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我在外交部工作的几十年间,参加过无数次外国元首访华的欢迎仪式,但这一次却非常特别。中越两国关系经历了十年之久的非正常状况,一举得到转圜。当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再次奏响两国国歌时,我非常激动,感慨万千:和平多么美好啊!但中越之间毕竟发生了那么多不愉快的事件,两国关系可谓百废待兴。

1991年12月底,我启程赴越担任使馆的研究室主任。在途经曼谷时,听到了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下台的消息。中越两国关系的改善与苏东剧变和越南决定从柬埔寨撤军密切相关,这是大气候。

此时驻越大使是张德维。张大使是我的老领导,我1976年入部时他是亚洲司印支处处长。张大使系归国华侨,年轻时在越南参加革命工作。后因两党两国关系发展的需要,周恩来总理向胡志明要了几名优秀的翻译人员,张德维是其中之一。他是真正的“越南通”,几乎经历过中越之间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举例而言,他曾陪同罗贵波大使一起列席过越南劳动党的政治局会议;胡志明主席病危时,他随同周总理派出的中国医疗小组一直工作到最后一刻。

张大使工作作风严谨,对情况了如指掌,再加上语言优势,出任驻越大使可谓得心应手。事实上,中越能有“成都会晤”,除中央及时决策外,张德维大使个人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张大使在越南有很多老朋友,我也陪同他去见过其中的一些人。印象较深的一次是去见越南前总理范文同。当时范文同已经双目失明,但思维仍很清晰,对两国关系及世界形势了解很深。他每天听读报,也收听“美国之音”,对美国要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充满担心,对苏联、东欧形势的突变深感惋惜,但对共产主义事业仍抱乐观态度。

还有一次是见胡志明主席的政治秘书武奇。武奇和张大使有很多共同的回忆,两人的谈话使我对两国老一代领导人之间的交往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武奇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他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独到、坦诚,包括中越之间文化差异的核心所在等。

此外,我还陪张大使在使馆宴请过来访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医学家吴阶平。吴老谈了很多有关周总理派他到河内为胡志明主席治病的情况,包括制定详细的方案等,我不禁为周总理的伟大人格所深深折服。这也应了很多越南朋友对我讲过的一句话,如果胡主席还活着,中越关系不致出那么多问题。

开拓进取性很强的张青大使

在张德维大使离任之后,我们又迎来了张青大使。张青也是越南问题专家,在我入部之前就当过主管越南的印支处副处长。两国关系紧张时,他是我在使馆研究室的顶头上司。边境武装冲突期间,研究室只有我们二人。回部机关后,他又担任过亚洲司主管东南亚工作的副司长,参与过中国与新加坡的建交谈判等。此次来越前,他是我国驻新加坡首任大使。

张青大使最大的特点是工作开拓进取性很强。当时,中越关系虽已改善,但很多事情仍需重拾势头,因此同各方建立新的联系就成为工作重心。记得在不长的时间内,张大使就分别拜会了几乎所有的越南领导人,其中包括已退居二线的阮文灵、范文同、武元甲、阮基石等。一些部长级官员也成为使馆宴请的常客。张大使还带我一起出席了一场由抗美战争年代在广西育才学校学习过的越南留学生举办的“感恩母校”聚会。聚会人数约有五、六百人,他们都已人过中年,成为越南各界的精英或负责人。当时台上台下同声高唱中国歌曲,还有老留学生登台发言,表达对中国老师和学校工作人员的深厚情谊。

只是在张青大使来后不久,我即被调到驻新加坡使馆工作。

回顾此次在越工作的近两年时间,一方面感到有大量工作需要开拓,同时也面临许多难以逾越的困难和障碍,最为集中、突出的是陆地边界、北部湾和南海问题。

到了新加坡,我发现当地的官员对张青大使印象颇好。王鼎昌总统曾私下对我说:“做人要有张青大使这样的朋友。”李光耀先生也问及我是否同意张青大使对越南问题的看法。

1993年之后,虽然我没有机会再常驻河内工作,但跟随国家领导人往访和出席各种会议的机会还是很多的。近20年来,中越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体是好的。陆地边界和北部湾问题已得到解决;经济合作逐步做大;南海问题虽时有干扰,但它决非两国关系的全部。

往事不如烟一年级作文 篇8

连日来,一直通过网络学习刘老师的“学校安全教育”课程,收获颇丰,在反思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让我想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与安全有关的两件事件。

记得小时候,一次在家里,我发现墙上悬挂着一根线 ,当时年龄小不知道是电线,感到好奇就上前用手去拉,在接触到电线的刹那间,一股剧烈的麻麻的感觉瞬间遍布全身,我吓坏了,赶紧把手抽出来。现在想一想就后怕,还好当时电线的电压比较低,没有发生较大的危险事件,否则后果难以设想。妈妈看到后,赶紧找人把电线收好,并教育我不要乱摸电线。现在想想,如果当时父母早点发现家里存在安全隐患,做好预防措施,就不会发生触电事件了。

这件事情让我想到,作为父母一定要经常检查维修自家各类设别设施,排除家里的安全隐患,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还有一次是读高中的时候,那时候因为多数学生学习紧张、离家远选择住校。学生有时会嫌弃学校伙食太差就约上几个同学到外面小饭店改善生活。学校知道不少学生经常在外面吃饭,但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们要注意食品安全。一次全校50多名学生发生了上吐下泻的食物中毒事件。我是其中的一位,也是最厉害的一个,在医院挂了2天盐水又休息了2天才缓过神了。后来学校对这50几名学生调查才发现他们都是因为吃了门口小饭店炒的没有熟透的一种豆类的菜引起的。这件事对学校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因为临近高考,中毒的几乎都是高三的学生,家长来学校闹事,警察介入了调查,一个礼拜的时间都没有好好上课。现在想想如果当时学校能有食品安全教育的知识,也许就可避免这场灾难。

这件事让我想到,学校应该加强学校安全知识教育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比如改善学校伙食,联合卫生部门向周边饭店普及食品安全和卫生知识等,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关心学生尤其是住校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意识到出门在外安全第一。

往事并不如烟笔记 篇9

刘烨:不要看刘烨经常捉弄可爱的诺一,逗比风格深入人心,但这位公认的微博段子手年轻的时候也是文艺小生一枚。前些日子他在微博上晒出一张年轻时的图片,写道:“知道等着看小诺的人挺多的,哥趁机发张自己美美哒皂片。”却是让不少网友惊叹帅气,调侃道:“还是喜欢原来的配方。”

唐国强:唇红齿白,眉目如画,这句话形容当年的唐国强一点不为过。如夸的帝王“专业户”唐国强,其实在32年前,他也曾是偶像专业户。1979年,他主演的电影《小花》风靡全国。英俊帅气的唐国强让人眼前一亮,肤色白皙,相貌精致的他,因为爱吃奶油,被陈冲送绰号“奶油小生”。

狄龙:在很多人印象中,狄龙是《还珠3》中威严的皇阿玛,其实,狄龙原来也曾是香港知名的古装美男。年轻时候的狄龙剑眉星目,玉树临风,是当时最红的古装小生。他是唯一既演过楚留香又演过李寻欢的演员,而他塑造的这两个角色都成为了经典。

朱时茂:猜很多人熟悉朱时茂,是因为他和陈佩斯在春晚上的小品。舞台上他是表演夸张的小品演员,但在80年代,朱时茂曾是一代男神的典型代表。1982年,《牧马人》全国公映,朱时茂因为出演片中男一号受到关注。影片中的他浓眉大眼,一身正气,让其成为当年的少女偶像。

尔冬升:1985年尔冬升转型做导演,而在之前,尔冬升是楚原导演的爱将,演了很多古龙片,而且亦正亦邪,人气颇高。在邵氏的老电影《英雄无泪》中,尔冬升扮演卓东来,一出场便以白表飘飘形象令人惊艳。

上一篇:集中教育整训剖析材料下一篇:李真庄小学校本课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