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斑点》的教案

2024-06-21

《墙上的斑点》的教案(精选9篇)

《墙上的斑点》的教案 篇1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2、体会作者在意识流动中所蕴涵的对生命、现实、文学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深沉思考。

3、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方法。

教学设想

1、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首先的难重点,尤其是其中流露出的思想内容;课文基本结构的理解和把握是又一个难点

2、对联想方法的把握和材料的选取是要深入研究的,可以让学生当堂练习

教学时数:1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简介伍尔夫生平和创作及意识流小说: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年出生在伦敦一个文学世家,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爵士是著名的批评家、传记家和出版家,家族成员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在这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受浓厚的文化氛围的熏陶,自然形成她高贵的气质。快乐过后,接踵而至的是一连串的打击,从1895年起她最亲近的人相继死亡,这使她经历了多次不同的程度精神崩溃。精神病症折磨了她一生。

1941年3月,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幕间》不满意,又因为“二战”战火已燃烧到英国,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留下一纸绝命书投河自尽。

意识流小说,“意识流”一词是小说家亨利・詹姆士的兄弟、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来的,指人的思想或感觉的持续流动。后来文学评论者借用该词形容现代小说中模仿这一过程的创作流派。代表作家除弗吉尼亚・伍尔夫外,还有詹姆斯・乔伊斯和多罗西・理查逊等。意识流小说是唯我论在文学上的体现,其哲学信条是除了自我存在之外,其他任何东西都是虚的。这一信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想像的途径,借助这一途径,我们可以进入别人的内心世界(哪怕是虚构的),以此摆脱以往那令人心虚的假设。

二、默读全文,学习其结构和选材特点、表达特点

1、明确结构:找出课文中主人公对于斑点的猜测共有几次并概括要点。(答案详见《词语手册》)

讲讲本文的结构特点:以斑点为中心的`纷繁的意识活动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围绕着花蕊的盛开的鲜花。整个叙述貌似散漫无羁,实则结构严谨。

2、本文的选材特点:由想像点出发,有关联的。

3、表达特点: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述或描写加上议论或抒情(许多真知灼见就突现在这样的实虚转换之间)

以第3段为例,作者把议论、抒情、叙述和描写结合在一起

四、探讨文章主题

在作者看来,墙上的斑点究竟是什么毫无意义,它与一切具体事物的联系也不重要。真正有意义或者说至关重要的是它所激起的人的意识活动与意识反应。这实际上是在证明,人的精神活动比枯燥的现实更丰富、更生动、更重要。

你认为作者通过对墙上斑点的猜想与思考想要表达什么?

1、表现的是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从而否定束缚生命的种种陈规陋习,追求生活的自由流畅。

2、个体生命与普遍生命是相融合的,往昔的生命体验依然存在于现时的记忆中,从而使个体生命通过转移和延续获得扩展与永恒。

3、更为激烈的是,在这篇小说中充满了对男性话语霸权的挑战。

4、她期待着把这一切陈腐的枷锁都送进垃圾箱,人们可以自由地呼吸,自由地思想。

5、反对战争。

总结:作者通过对墙上斑点的猜想与思考,把精神的触角伸向自然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对生活的偶然性与命运的必然性的问题、对生命在个体死亡之后永恒延续的问题、对自然与机械性现实的对立问题、对文学创新精神与陈旧规范相冲突的问题、对女性反抗男性观念的问题等,进行了意义重大的体验与感悟。

五、专题探讨:意识流小说和传统小说相比,有哪些不同?

1、对“内心真实”的流动的记录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

2、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手法。

3.时序的颠倒和溶合,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六、写作训练: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

意识流小说注重探索人的灵魂世界,往往通过人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来发掘人的内心深层的奥秘。人物的意识流动不受客观时空的限制,有很大跳跃性。

按照意识流小说的这一特点,自拟题目,练习写一篇描绘人的心理意识流动的短文。以教室里的事物、人作为关联点,用联想的方式写一段话,列出大致提纲:想到了什么事物、情景,用什么表达方式。(如锁、宣传语、电风扇、钟、前面同学的后脑勺等;所用的方法有联系的也有相似的。例:时针、分针、秒针是一台戏的三个主角,而周围的刻度是配角,而钟的底色黄色则是广袤无垠的时间,它们在上演着永不休止的相似的戏剧。)

MSN(中国大学网)

《墙上的斑点》的教案 篇2

1 对传统标准的嘲讽

“谁又能对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妄加非议呢?排在坎特伯雷大主教后面的是大法官, 而大法官后面又是约克大主教。每一个人都必须排在某人的后面, 这是惠特克的哲学。”

《惠特克年鉴》 (Whitaker’s Almanach) , 是由英国出版家约瑟夫•惠特克于1868年创刊, 被誉为英国最好的年鉴和一部微型百科全书。收录的内容包罗万象, 包括各行各业的大事记和历史年表。这无疑为伍尔夫追溯传统和标准的变化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伍尔夫对家长制所确立的社会秩序一直非常反感, 与她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她的兄弟们可以去学校接受教育, 她和姐妹们只能在家中, 从父亲的图书馆获得学识。传统标准和做法让她感觉极度不公正, 于是她在文学创作中以这种看似散漫的内省调侃抗议传统的尊卑等级制度。“确实带着些幻影的味道, 而不相信它们的人所得到的处罚只不过是一种非法的自由感时, ……我奇怪现在到底是什么代替了它们, 代替了那些真正的、标准的东西?……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 是它制定了标准, 订出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她对男尊女卑社会等级一直心怀鄙夷, 时不时对父权传统下确立的权威表示抗议。不过, 在这一问题上, 伍尔夫并不是悲观主义者, 而是体现了一种乐观的精神, 洞悉了社会发展变化本质。“据我猜想, 大战后它对于许多男人和女人已经带上幻影的味道, 并且我们希望很快它就会像……一样遭到讥笑, 被送进垃圾箱, 给我们大家留下一种令人陶醉的非法的自由感……”

伍尔夫用意识流自由联想这样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创作手法来实现思想的解脱, 从传统的奴役中挣脱, 在更广阔的思域中创作, 作精神上的遨游。她批评《惠克特年鉴》, 实际上是在批评父权传统, 她的方式是平缓的, 像聊天一样。于是她构筑起来的看似温柔无害实则犀利的精神世界能让读者会心一笑。

2 对精神愉悦的追求

伍尔夫笔下幽默的调侃可以随手拈来, 所以追求语言的愉悦是因为受到想要精神愉悦的驱动。“不过, 我们也不妨注视墙上的斑点, 来打断那些不愉快的思想。”“我希望能碰上一条使人愉快的思路, 同时这条思路也能间接地给我增添几分光彩, 这样的想法是最令人愉快的了。”

“我”一心想追求愉悦的思路, 道出了思维的本质。思维是轻盈灵动的, 在冥想的状态下, 我们总希望自己飘浮在一个愉悦的世界里, 没有恼人的人、事、物掺杂进来。“木头是一件值得加以思索的愉快的事物。”“我”由木头想到了产出木头的树, 这棵树确实“勾起了许许多多平静的、幸福的联想”。清除了思想障碍物的“我”终于进入了一个愉悦的境界, 在此间没有任何令她不悦的杂质存在。在这个空间, 自然界的事物像一朵美丽的花逐一绽放它那独一无二的花瓣。

“小昆虫在树皮的折皱上吃力地爬过去, 或者在树叶搭成的薄薄的绿色天篷上面晒太阳, 它们红宝石般的眼睛直盯着前方, 这时候它们的脚会感觉到多么寒冷啊……”伍尔夫对自然的描述, 凸显了女性细腻的触感。应该说任何文学作品、文学流派, 都离不开自然, 现代主义作家关注人的内心世界, 但是并不意味着和自然、现实脱节。在伍尔夫的笔下, 流露着对大自然和社会的密切关注, 自然以浮想联翩的方式逐一呈现, 别有风味。

3 对战争的态度

20世纪前半叶, 正是战争横行的时候, 对伍尔夫的精神和创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1913她的第一部小说《远航》完成, 虽然同年4月《远航》被出版社接受, 但该书的出版由于一战的爆发而耽搁。1940年她在Mecklenburgh的家被炸。而从社会宏观视角来看一战让英帝国损失了95万男性, 150万人受伤。战后的英帝国, 经济和军事实力已无法称霸。 (Matar, 2014)

在《墙上的斑点》这部小说的结尾, 已经沉醉入完美境界的“我”正在体验一种自由驰骋的惬意, 可是她脑海中的影象在外在现实声音的冲击下, 急速消散了。现实回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 在诅咒单调无聊的战争。一个男性在诅咒战争, 这是启发思考的组合。战争的发动者是男性, 可是男性也同样是受害者。伍尔夫曾说:“想奴役别人的人, 他自己就是奴隶。如果我们能从奴役中解脱, 我们也就能将男人从暴政中解放。” (伍尔夫, 2001) 挣脱了传统束缚的女性才能真正帮助到男性, 两性之间才能真正实现平等。否则女性也只能坐在那里思索, 听男性无聊无益的抱怨。

所以, 伍尔夫极端关注的传统标准、战争和女性话题以不可思议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在那个年代, 战争以难以估计的破坏力席卷了世界, 以不一般的速度推动了历史的进程。说来很有讽刺意味, 改变英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并不是伍尔夫所给出的很实用的建议“每个人每年都有五百英磅的收入, 有我们自己的房间” (Woolf, 1989) , 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如伍尔夫在《三枚金币》中所指出的那样 (王义国等译, 2001) , 正是由于英国女性在战争中的非凡贡献, 她们才有了投票权。战争的强行介入为女性社会地位带来了戏剧性的历史转变, 拉开了男性和女性新一轮历史对话的篇章。所谓的传统淡出了历史舞台, 《惠特克年鉴》中的数据不再让人惦记。目光转向当下, 新的标准正在形成当中。社会就这样迈着它稳健的步伐向前推进。可在伍尔夫看来, 要想阻止战争, 女性就应该作出相反的举动, 那就是对战争不闻不问, 而不是通过热情如火般投入社会劳动来支持战场上的男人, 毕竟这只是一部“荒谬的男性小说” (Woolf, 1989) 。

4 结语

生活总是由细节和事实构成, 这些细节和事实之丰富杂乱让人目不暇接, 也让人心生疲惫, 而在《墙上的斑点》中, 生命的常态被表现出来, 又与现实保持一段距离, 意境轻松升华, 生命的某些令人珍惜留恋的特征在瞬间定格, 被保留下来。有关我们人类命运和生活意义这一类问题是诗人想探讨解决的, 而伍尔夫笔下的“我”在思索这样的问题时, 就具备了一个诗人的气质和态度。 (王义国等译, 2001)

在小说中伍尔夫所揭示的是现实在思维空间的投射, 是一种悠闲的、俏皮的、戏谑的投射。她对传统标准的嘲讽, 对《惠特克年鉴》的态度, 对战争的态度, 对愉悦的精神世界的追求, 正是以这种方式, 能为当时和后来的读者认可和接受。墙上的斑点象征着父权历史, 它就像一堵白墙上留下的令人讨厌的印记, 难以消除。“我”想愉悦地沉醉在自己的思想中, 可是总被这个斑点打岔, 结果就是在这个斑点的激发下, “我”的思维活跃起来, 如花一般地徐徐绽放, 展开了一段丰富的精神旅程, 可这个斑点却是一只蜗牛, 事情的真相竟然如此简单, 凸显了现实的苍白和贫乏单调, 讽刺意味不言而喻。伍尔夫以她独有的细腻敏锐的感官在孤独之时为世人留下这样一段内心独白, 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叹人的思想活动原来可以如此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在本应朦胧的思想中, 一派澄明之境溢出清冷的光辉, 这就是伍尔夫留给人类精神的福祉。

参考文献

[1]Matar, Hisham.The Unsaid:The Silence of Virginia Woolf[J].The New Yorker, 2014 (10) .

[2]Woolf, Virginia.The complete shorter fi ction of Virginia Woolf[M].Susan Dick ed (2th) .A HARVEST BOOK·HARCOURT, INC, 1989.

[3]Wo o l f, Vi rg i n i a.A room of one’s own[M].A H A RV E S T BOOK·HARCOURT, INC, 1989.

[4]伍尔夫随笔全集[M].王义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5]http://www.enotes.com/topics/virginia-woolf/critical-essays/woolfvirginia#critical-essays-woolf-virginia-further-reading

墙上的斑点 篇3

我第一次注意到墙上的那个斑点,大概是在今年的一月中旬。如果想要知道具体的时间,那就要回想一下当时我看见的东西。我还能够回忆起,炉子里明亮的、黄色的火光不停地映在我的书上;有三枝菊花插在壁炉上圆形的玻璃瓶里。哦,那时应该是冬天吧,因为我回忆起那时我们喝过了茶,我正在吸烟,无意中抬起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墙上的那个斑点。香烟的烟雾在面前飘动,我看了一眼那烧得红通通的炭块,脑子里又一次幻想着一面鲜红色的旗子飘在城堡的塔楼上。在那阴暗的黑色峭壁的侧面,有不可计数的红衣骑士潮水般地涌了上去。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关于过去的幻想,因此在这种幻想由于那个斑点而中断的时候,我有点儿如释重负的感觉。也许这种幻想开始于我的童年时代。墙上的那块斑点是一小块圆形的痕迹,在雪白的墙壁的映衬下显得很暗,它就在壁炉上方,离壁炉大概有六七英寸。

在发现一件新鲜的东西后,我们的注意力就迅速地集中起来,就像争先恐后地抬着一根稻草的蚂蚁一样,过了一会儿就又把稻草丢到一边了……假如这个斑点所在的位置从前钉着一只钉子,那么肯定是为了挂一幅不大的肖像画,而不是一幅油画。就是那种贵妇人的肖像画,她的脸上涂着胭脂,嘴唇红得像鲜艳的石竹花,卷曲的头发上还洒着白粉。

当然这肯定是赝品,这是座老房子,当然要用老式风格的画像来装饰,所以这座房子从前的房客只能悬挂那种画。他们是那种很有意思的家庭。我总是在一些意外的情景下想起他们,没有人能再见到他们,也没有人会知道他们以后的情况,照他的说法,原来的房客为了换一套其他样式的家具,所以才搬到别的地方去了。当时他正在对我说,他认为,思想应该蕴含在艺术品之中,然后我们就立即分手了。这和坐火车的情况是一样的,当我们坐火车的时候,可以看见铁路旁边的乡村别墅里有个正要倒茶的老妇人,有人正挥动着网球拍击球的年轻男子,火车飞快地呼啸而过,把老妇人和年轻男子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这样我们就和他们分手了。

可是,墙上的斑点究竟是什么,我还是没有确切的答案。我在想,它看起来有些大,又有点圆,不像是钉子留下的痕迹。也许我可以站起来去看一看,不过就算是近距离地看,我多半也看不出来它究竟是什么。很多事情在已经发生之后,就没有人能说清楚它发生的缘由始末了。哦!上帝啊,万物真是奥秘无穷,而人的想法真是太不准确了!人类所知道的实在是有限!人类的生活和我们创造的文明相比多么不可预知,我们无法充分地掌握自己拥有的一些东西。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只须列举我们一生中丢失的物品中屈指可数的几件。先说一说三只装着订书用的工具的浅蓝色罐子吧,在那些丢失的物品之中,这绝对是失踪的最不可思议的几件。想想看,有哪只猫,哪只老鼠会去咬它们呢?然后要列举的是钢制榴冰鞋、金属裙撑、鸟笼、弹子球台、手摇风琴、安女王时期的煤箱,还有一些首饰,全都不翼而飞了。那些首饰中有白宝石绿宝石,都在芜普的根部旁边不见了。那是经过怎样的省吃俭用,耗费了多少心血才积攒下来的呀!现在有一些很笨重的家具在我的身边,还有几件衣服穿在我的身上,这可以说是奇迹了。能够和这种丢失的过程相比的,在生活中只能说就像一个人以一小时五十英里的速度被弹出地下铁道之后,从出口弹出时头发上连一根发针都不见了。就那样赤裸裸地冲上了天!然后跌落在盛开着水仙的青青原野上,头朝下,脚朝上,如同成批的棕色纸袋被投进邮局的输送管道的情形!那披头散发的样子,像赛马会上跑马奔跑时甩开了尾巴。是的,生活速度的飞快就可以通过这些地方来表达出来,还有那从不间断的磨损和修复也可以通过这些比方来表达。这些都发生得那么凑巧,那么不可预知。

2

我们的来生如何呢?那粗壮的绿色花茎渐渐地弯曲成弓形,像杯盏一样的花翻转朝下,人们看到了它闪耀的红色和紫色的光芒。人沒有出生在那里,而是出生在这里,在绿色的草丛中,在巨人的脚趾间摸索前进,既不会说话,也不会行动,视线无法汇集起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就算在五十年以后,人们也无法说清楚什么是树,什么是男人和女人,这些东西是否真的存在,除了被光明和黑暗填充的空间,再没有别的东西。一枝枝粗壮的茎挡在中间,也许还有一些色彩朦胧的斑斑点点在更高的地方。它们是蓝色或淡粉色的,形状像玫瑰花,在飞快逝去的光阴中会变得越来越清晰,也说不清楚……但是墙上的斑点不是一个很小的洞。也许这是某种黑色的圆东西留下的痕迹。例如,是一片玫瑰花瓣,那是夏天残留下来的。这是有可能的,因为我对清扫房间总是疏忽大意,看看,那壁炉上积了多少尘土,听说特洛伊城就是被这样的尘土从里到外掩埋了二重,它们无法掩埋的只是一些罐子的碎片,看来这种说法是不容质疑的。

玻璃窗上轻轻地拂动着外面的树枝……我想在没有任何外来干扰的情况下,安静地,周密细致地思考一下,一直在椅子上舒服地坐着,让思绪来去自如地奔跑,感觉不到任何敌意和困窘。我愿意抛开表象,抛开那些表面的个别的事物,完全深入到内部。我要平静一下,捕捉到那些转瞬即逝的想法中的第一个——哦,是莎士比亚,其实无论是谁都无所谓。他从容地坐在扶手椅上,眼睛注视着壁炉里的火。随后,从无限的空间中的某个高高的天堂里流泻下来一阵暴雨般的想法,连绵不绝地流入他的脑子,他用手支着自己的额头,而人们都站在敞开的大门外向屋子里望着。我们可以想像这个场景是发生在夏天的傍晚——但是,这种对过去发生的事的假设真是乏味无聊!我对此毫无兴趣。我真想产生令人兴奋的思路,而且是可以间接地让我增添光彩的思路,这种想法让人感到喜悦。这种想法,即使在那些固执地认为自己不喜欢别人的表扬的,看起来谦逊而低调的人们的头脑里,也会经常出现的。这种想法的优点在于,并不是直接地夸耀自己,具体说就是这样:“当我走进屋里的时候,他们正在谈论植物学。我告诉他们,我以前见过,在金斯威的一座老宅的地基上的土里开了一朵花。我说这朵花的种子很可能是在查理一世时代落在土里的。而那个时代人们都种哪些品种的花呢?”我问 (可是我想不起是怎么回答的了),或许有那种长着紫色花穗的,很高的花。沿着这样的思路继续思考。这时,我自己的形象也在头脑中被塑造起来,我在私下悄悄地欣赏和崇拜自己的形象。

nlc202309081851

假如我公开地崇拜自己,那么立刻就会受到自己的批评,我就会赶快伸手去拿一本书把自己遮挡起来。难以理解的是,人们对自己的形象具体本能的保护意识,不允许偶像崇拜或另外的某种形式让它变得荒诞,或者让它发生扭曲和变形,使人们产生怀疑。不过,也许这种情况也没什么不好理解的?这个问题简直太重要了。如果打碎了镜子,形象也就随之消失了,那么这个浪漫的形象周围的一片葱郁的、茂盛森林也就再也不会进人我们的视野,我们看见的只有那个人的躯壳。这个世界将变得单调乏味,而且空洞和突兀!我们无法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在公共汽车和地铁车厢里,我们面对面地坐着,实际上是在照镜子。因此我们的神情才会那么呆板和迟钝。这些想法的价值会被以后的小说家们逐渐深刻地体会到,因为这是无穷丰富的想法,而不是单纯的一个想法;它们跟踪着幻觉向幽深的地方探索,在他们的故事中,对客观现实的描述越来越受到排斥,因为现实的知识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这是希腊人的看法,可能也是莎士比亚的看法——不过这样的总结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3

我们来听听总结这个词的发音就足够了。它令人想到内阁大臣、社论,它所引起的联想是一系列的,这一系列东西人们从幼年起就认为是正确的、标准的、真实的,是每个人都要遵守的。如果违背了,就要受到惩罚,有被扔进地狱的可能。关于总结,还会让人联想到伦敦的星期日,发生在星期日的午餐,午后的散步,还会想到已经死去的人的音容笑貌、服饰装扮和生活习惯。比如大家在一个房间里坐着,一直到某一个时刻,尽管没有人喜欢这个习惯,做任何事都有要遵守的准则。在当时,铺桌布也有准则,就是一定要用花毯做的,上面还印着黄色的小方格,和你在照片里看见的皇宫走廊里铺的地毯一样。而其他样式的桌布就不能视作真正的桌布了。真是让人大吃一惊,真是太奇怪了!我们认识到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星期天的午餐、午后的散步、带花园的住宅和桌布并不是真实的,而是一些虚幻的影像,不相信它们存在的人受到的惩罚不过是一种不受约束的自由感。让我困惑不解的是,取代了它们的,取代了这些真实的、正确的东西的究竟是什么呢?可能是男人,前提是你是个女人。我们的生活准则是男性制定的,我们的生活受男性观念控制,男性制订出惠特克的等级顺序表。我猜测,男性的观念在大战后对很多男人和女人而言,都有些虚幻的意味,而且我们盼望着它会很快被嘲讽,被丢到垃圾箱里,就像幻觉、上帝、魔鬼、地狱、兰西尔版画、红木碗橱一样,留给我们一种让人心驰神往的不受约束的自由感——假如自由真的存在……墙上的那个斑点,在特定的光线下看起来好像是凸起来的,而且它并不完全是圆的。它好像在墙上投下一点很淡的阴影,这一点我不太肯定。我感到假如我沿着墙壁用手指摸索着,在某个地方会摸到一个凸起来的很小的古代坟墓,有些平滑的古代坟墓,就是在南方草原地区的那种古代坟墓,听说它们实际上是宿营地,而不是坟墓。和大部分英国人一样,我喜欢伤感的东西,所以我更希望那的确是坟墓,而且我觉得在散步后要回去的时候,联想到眼前的草地下面掩埋着尸首是合乎情理的……肯定在哪本书上记载过。而且有某一位考古学家发现并挖出这些尸首,还给它们命了名……我很想知道考古学家是怎样的人?很可能是一些从军队里退役的上校,指挥着一群年龄很大的工人来到这儿的顶上,仔细查看石块和泥土,并且给周围的牧师写了信。牧师在吃早餐的时候拆阅他们的信,感到自己很受重视。在鉴别那些箭铁的时候,要在乡村往返很多次,还要到本州的首府。对于牧师和他们的妻子来说,这种旅行是令人感到荣幸的差事,他们的妻子刚好想做些樱桃酱,或是打扫一下书房。如果那个关于坟墓或宿营地的重要问题一直找不到确切的答案,那么他们会更高兴。而上校却乐观地认为完全可以寻找到一些充分的证据。就这样,他后来倾向于认同这里原来是宿营地的说法。为了反驳那些不同的观点,他写好了一篇文章,预备送到当地会社的季度集会上当众宣读,没想到他偏偏在这时中风了,他最后一个神智清醒的想法是关于营地和箭链的,而不是关于妻子和儿女的,这个箭做已经被当地的博物馆收藏,放在博物馆的陈列柜里,和它放在一起的有一把伊丽莎白时期的铁钉、一只中国女杀人犯的脚、一些都铎王朝时期的土制烟斗、一件罗马帝国时期的陶器,还有纳尔逊用过的酒杯,谁知道这究竟可以说明什么事实。

不,不是的,没有证明什么,也没有发现什么。如果我就在这时站起来过去看一看,弄清楚墙上的斑点的确是——真不知怎么说好了——一只很大的旧铁钉的钉头,至今已经在墙里钉了两百年了,因为前前后后的很多女仆的细心擦拭,钉子的头露在油漆外面,现在在这个有着雪白的墙壁,温暖的炉火的房间里首次看到现代的生活,那么我这样做又会有什么收获呢?我能得到知识?或者可以获得进一步想象材料?我能够持续地想象,无论是坐着还是站起来。我能得到什么知识?我们的学者不过是巫婆和隐居者的后代,那些巫婆和隐居者,只会躲在山洞和密林里煎草药,审问老鼠,记录星座的言辞,还有什么?我们已经对他们失去了敬意,因为我们渐渐摆脱了迷信,我们逐渐形成了对美和健康的观念的尊崇……是的,在人们的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广阔而宁静的世界,在辽阔的原野上盛开着深蓝和鮮红的花朵,这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在这里没有专家,没有教授,也没有长着警察一样嘴脸的管家,在这里人们让自己的精神遨游世界,就像水里的鱼摆动着鳍拔开水面,轻快地游过荷花的绿茎,在装有很多白色的海鸟蛋的鸟巢上空自由飞翔……深深地沉人到世界的中心,透过幽暗的海水里一瞬间的反光和倒影向上张望。

这里是多么安宁,多么平静!如果没有什么等级顺序表,没有惠特克年鉴的话!

这墙上的斑点究竟是什么?我非要站起来看看不可!是一个钉子?

是一片玫瑰花瓣?还是一个木头上的裂痕?

4

自然又走到那条保守固执的老路上去了。她觉得想象只是在徒劳无功地浪费精力,可能和现实产生一些矛盾,毕竟没有人能随意批评惠特克的等级顺序表。大法官排在坎特伯雷大主教的后面,约克大主教又排在大法官的后面,无论是谁,都要排在某个人的后面,惠特克的法则就是这样。惠特克知道排列的顺序,这是最重要的,自然对你的劝告是,要学会从中寻找慰藉,而不是愤愤不平。如果你不能得到慰藉,如果你非要在这一个小时里无事生非,那你就看着墙上的斑点延伸想象吧。

nlc202309081851

我心里很清楚自然所坚持的老路是什么,她实际上是要促使我们有所行动,来中止那些让人或者愉快,或者痛苦的思考。我认为,我们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才有些轻视实干家,我们觉得他们不愿意动脑子。但是我们也可以停止那些令人痛苦的想象,仔细看看墙上的斑点。

是的,当我专心致志地观察这块斑点的时候,就感到像是在无边的海面上抓住了一块大板。对现实感到满意的偷快情绪在我心里油然而生,使那位大法官和两位大主教都坠人了虚幻的情境中,我感受到的是真实的事物,是具体的事物,这就如同午夜时分我们被一场噩梦惊醒,赶紧把灯打开,平静地在床上躺一会儿,看看衣柜,看看那些真实的物件,赞叹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外的现实世界,它可以告诉我们除了我们自己,还有别的东西像我们一样真实地存在的。这件事也是我们急于知道的。木头是有趣的,值得我们认真想想的东西。它来源于一棵树,树是经历了生长过程的,这个我们并不了解,我们愿意去想象的是,它们在草地上、森林里、小河边茂盛地长着,它们一直在生长,这样长了很久,完全没有察觉我们的存在。炎热的中午,在树下,母牛站在那儿甩着尾巴,河边被树木装饰得一片葱笼,绿得让我以为一只一头钻进水里的雌的红色松鸡,重新露出水面的时候,羽毛应该变成了绿色。那些鱼群在河水中逆流而上,如同被风吹得鼓鼓的旗帜,这是我愿意想象的。

还有那些水甲虫,它们在河床上积少成多地垒起许多圆形土堆,这也是我愿意想象的,关于那棵树本身:它的木质给人一种干燥而密实的感觉。它受到了雷电和大雨的袭击,树的汁液缓缓地、柔和地流淌出来,这也是我愿意想象的。在冬天的晚上,这棵树孤零零地站在旷野上,树叶紧紧地闭上了。在月亮洞穿一切的光辉下,没有显示出任何缺陷,就像一根無所依傍的桅杆亚立在整天都骚动不安的大地上。在六月份,小鸟那刺耳的啼叫声让人很不舒服。在干燥的、布满褶皱的树皮上,小虫子费力地爬着,它们也在绿叶搭起来的轻而薄的绿色帐篷顶上晒太阳,它们的眼睛像红宝石,注视着远方,它们的脚应该感到异常寒冷吧……这时节严寒覆盖了大地,树木的纤维被冻得断裂散开,在最后一场暴风雨的袭击下,树倒下了,树顶上的枝条又深深地插进了泥土里,很有力地,生命就是到了这个时刻也没有完结。在世界上,这棵树还有一百万个顽强坚韧的生命分布在各个角落。它们在卧室里,在船上,在人行道上,也有的变成了房间里的壁炉板,在这个房间里,喝过茶的男人和女人们就坐在那儿抽烟。关于这棵树,可以产生很多美好安宁的想象。我愿意一个接着一个地去想象,但是会有些障碍—我想到哪儿啦?我是由哪里想到这些的?是一条河?一棵树?草原地区?开满水仙花的原野?惠特克年鉴?我居然都忘记了。所有的一切都开始混乱了,它们都在滚动,下坠,离开,消失……这时有人弯下身子对我说:“我打算到外面去买报纸。”

“哦?”

“其实报纸也没什么好看的,没有一点新鲜的消息。都是战争,让这场可恶的战争滚开吧!……可是无论如何,我都感到让一只蜗牛在墙上爬是不合适的。”

天啊,墙上的那个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墙上的斑点》的教案 篇4

小鹭的博客

推荐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按教材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读读就是了。可是学生读了三遍,都说还是没有一点感觉--实在是读不懂,叫我给讲讲。

说实在的,我也不懂她的斑点。但既然学生这么要求,总不能随便敷衍吧。于是我硬着头皮又细细读了几遍,然后在今天的课堂上与学生一块瞎掰。

我首先请了几位同学述说阅读后的第一感觉。他们普遍认为这小说没有情节,没有故事,也没有塑造什么人物形象,简直是天马行空想到哪写到哪。他们甚至肯定地认为就这么写他们也会。我觉得学生基本上还是抓住了意识流小说的特点。说实在的,我的感受与学生也差不多。但是,如果真的只是这样的话,那我们谁都可以写意识流小说了,而且无法分辨这其中的优劣。所以直觉告诉我有必要带领学生要从看似“混乱”的思绪中找找规律,思考思考斑点在文中起的作用,看看作者到底联想到了些什么,琢磨琢磨这些联想有没有表达作者的什么思想。

于是,我首先叫学生注意第二自然段的首句:

“我们的思绪是多么容易一哄而上,簇拥着一件新鲜事物,像一群蚂蚁狂热地抬一根稻草一样,抬了一会儿,又把它扔在那里……”

这句比喻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然后,我叫学生去寻找“抬了一会儿,又把它扔在那里”总共有哪几次?学生通过阅读,较快找到了这么几次,我叫他们依次划出如下内容,并相机板书(部分):

回忆看到斑点的时间:炉子里的火--城堡的旗帜--红色骑士

像钉子的痕迹:油画--房主--铁道旁的别墅

不像钉子: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遗失的东西--生活的速度--来世

玫瑰花瓣:莎士比亚--人类本能--伦敦星期日--尊卑序列表

凸现的圆形:古冢--退役上校--牧师和老伴--学者

大海中的木板:树--树的生存

一只蜗牛

板书完毕,我以“斑点”为圆心,将上述内容的外框一画,出现了一朵花。学生很快意识到这小说的结构很特别:“斑点”是思绪的发源地,它就好像一朵花的花心,各种各样的思绪向外辐射延伸就好像是花瓣,延伸到一定程度又会收回,所以它在文中是一条线索,纷乱的思绪主要靠斑点像什么或者不像什么得以贯穿。

第二步,我主要引导学生思考琢磨文中“我”所联想的内容。由于时间的关系,又主要引导学生探讨了第三、四段“不像钉子: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遗失的.东西--生活的速度--来世”这一内容。因为这里更多的有哲学的思考,学生最费解。

我首先这样引导学生:你怎么理解“一旦一件事发生以后,就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了”,能举个例子谈谈你的理解吗?然后我引导他们注意琢磨“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人类是多么无知”等话语的内涵。其中我也引述了些什么诸如“不知道我们不知道”之类的话语以及一些事例,再加上原文谈的什么偶然性“鸟笼子……手风琴--全都丢失了”等内容,又与《红楼梦》的《好了歌》相联系,大多学生似乎有所悟。

墙上的斑点读后感 篇5

我们的思想总是容易被身边的事物所事物所左右的,主人公总是在寻找平静安逸的生活。在第一段有这样一句话“我透过香烟的烟雾望过去,眼光在火红的炭块上停留了一下,过去关于在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的幻觉又浮现在我的脑际,我想到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这个斑点打断了这个幻觉,可能在孩童时期产生的。”红色骑士代表战争和不平静的生活,这种无意识的幻觉可能是在早期产生的,根深蒂固的在思想里面,这又是指引作者想到一些新事物,使作者的思绪一拥而上。

生活中的一朵花,一棵草,是否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吗?可能生活的节奏太快,导致我们无暇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当我们的脚步放慢来,却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值得引人思考,会发现生命的意义。小时候,会蹲在草地上,寻找蚱蜢的踪迹,很喜欢看它们跳跃。曾经幻想自己变小了,去到蚱蜢国,坐在蚱蜢的背上玩耍。生活中确实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留意。伍尔夫的宗旨是:“生活是一圈明亮的光环,生活是与我们的意识相联系的,包围着我们的一个半透明的封套。把这种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言说的内在精神,无论它是多么反常和复杂,都要用文字表达出来。”有时候事物给你的一些奇怪的感觉,就是生活赋予你的感受。

幼儿园小班可爱的斑点狗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棉签在指定范围内点画圆点,表现斑点狗身上的花纹。

2、注意将棉签放回指定颜料盆里,保持手指和画面的干净。

3、对于棉签添画感兴趣。

活动准备:

画好狗的范画,棉签,黑颜料,抹布。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狗,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师:你怎么啦?小狗小狗:我把衣服弄丢了,现在这样回家去妈妈肯定不认识我了。

师:我来帮助你,你的.衣服什么样子的?

小狗:我的衣服上有圆圆的黑点点教师佯装找一找,可是没找着说:这样吧,我们来帮你做一件好吗?你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

小狗:我的衣服上有黑色的斑点

2、幼儿学习用棉签画圆点,表示斑点狗身上的花纹。

教师出示棉签,启发幼儿用棉签蘸上黑颜色在小狗的身上点黑色的斑点,教师先在小狗身上涂画两个黑斑点然后让幼儿添画黑斑点。最后出现一只可爱的斑点狗。

3、幼儿操作提醒幼儿在轮廓线内画黑斑点给小狗穿上一件漂亮的斑点衣服,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整洁。

《墙上的斑点》的教案 篇7

1、生命冲动式的意识流描写

亨利·柏格森认为, 从根本上说艺术创造是一种直觉运动, 艺术家借用直觉去“抓住”且再次反映出生命冲动。[3]从深层次上看, 人们活动的根源都是生命的冲动, 艺术创作当然也不例外。弗吉尼亚·伍尔芙受亨利·柏格森直觉主义的影响, 打破理性主义的束缚, 将感性主义赋予新的活力, 她的《墙上的斑点》正是对生命冲动的真实记录。从炭火遐想出红色的骑士, 将视线转移到墙上的斑点时, “自己”产生了无限的遐思, 从钉子的拔出留下的痕迹, 前任房客挂的一幅小肖像画, 到凸出的圆形物, 一座古冢, 考古学家, 到木板的裂痕, 树的生命, 最终发现原来是一只蜗牛。她的这个短篇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讲, 就是记录了作者由墙上的一个斑点, 引发的六次生命的冲动。

2、延绵的内心世界分析

亨利·柏格森认为, 哲学研究的是宇宙的实质、根本的实在, 这种本质、实在是一种没有终止的﹑流动不已的“绵延”、“生命之流”, 这种“绵延“、“生命之流”只有依赖直觉才能识别和掌握。那么, 什么是直觉呢?格森说:“所谓直觉, 是一种理智的融合, 这种融合使得人们处于事物中, 从而和对象中独一无二的、从而是很难形容的事物接近一致。”[4]不难发现, 亨利·柏格森的直觉说是形而上学的理论, 一度引起争议, 但在世界大战期间, 人们生活苦不堪言, 无法面对现实的种种困难, 他的直觉说便有了发展的肥沃土壤,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处可逃, 只好逃到延绵的意识中, 逃得越久越好。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小说《墙上的斑点》就是被亨利·柏格森的“直觉说”影响, 采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把主人公“我”的真实想法倾泻出来。《墙上的斑点》中作者的内心的世界是延绵的, 从发现生命中的偶然, 延续到探寻内心实在, 延绵到进入无学者的感性世界, 延绵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最后得到顿悟, 回到现实, 这些生命冲动的延绵, 是作者当时意识流动不息的真实写照, 也是适应当时人们心理需求的产物。

3、心里时间的感官印象

亨利·柏格森在其著作《时间与自由意志》中论述, 时间不单单是人们通常意义上所指的时间, 只是工人们生活参考的时间;还有一种是科学的时间, 是想象中的抽象时间。柏格森的观点是, 真正能够用来体现人的生命的时间是一种心理的时间。这种时间不是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体现的, 因此也不能以时间和空间相关联的方法来估计和衡量。在这种类型的时间里, 不同顺序的延绵集合在一起, 相互联通, 相互融合, 形成一种可以捋顺的时间。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中六次联想的既不符合生活中的时间, 也不符合科学的时间, 她把过去, 现在和未来交织在一起, 读者难以分清是对何时的联想。正是感性的, 无序的, 不符合逻辑的时间顺序, 这恰恰是主人公的心理时间。小说中“自己”的心理时间相互融合, 相互作用, 将感觉上很散乱的部分, 牢固地粘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整体, 这很好地体现了意识流小说中部分与整体上强大的关联性和连贯性。

4、结束语

尽管亨利·柏格森的“直觉说”是形而上学的理论, 但其对文学作品的影响是无可厚非的, 尤其是对意识流小说的创作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所认为的世界源于延绵不绝的生命冲动的理论, 正是意识流小说最重要的写作技巧的源泉。意识流小说运用内心世界分析, 感官印象的写作手法来记录作者写作时真正的延绵的生命冲动。以心理时间来记录延绵的生命的冲动, 可以使读者的思维更加活跃, 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更加突显意识的流动, 让主人公的意识如信马由缰, 更加真实的反应主人公内心的真实感受, 传递给读者最真切, 最鲜活的思想。

摘要:亨利.柏格森的直觉说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深远。本文以《墙上的斑点》为例从他的延绵的生命冲动, 以及心里时间的构建方面, 分析他的直觉说对意识流小说的影响。

关键词:生命冲动,延绵,心理时间

参考文献

[1]、高文艳从《墙上的斑点》谈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对于意识流小说的影响[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4 (3)

[2]、陈明明论精神分析理论对意识流文学的影响[J]文艺生活2011 (4)

[3]、秦凤美在同情浅述柏格森生命直觉主义美学思想[J]文学界.文学评论

《墙上的斑点》的教案 篇8

关键词:功能 小说文体 墙上的斑点

引言

著名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是由英国女性作家弗吉尼亚·沃尔夫所创作的,她的小说都具有现代主义特色,除此之外,沃尔夫还是在现代世界文学史上少数拥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墙上的斑点》超越了以往传统的写作模式,以其不拘一格、自由的构想能力把“两生”,即生活与生命的深层含义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这部意识流小说在文学史上升华到一个独一无二的高度,而且这部经典小说也具有打破墨守成规的审美标准。[1]本文笔者会用更为系统的方式为读者解读《墙上的斑点》的文本功能,与此同时也会探究如何对其进行文本阅读,如何从功能方面去看待其文体。用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来探究这部小说,是为了能够让更多读者透过弗吉尼亚的感受与视野来看待这个拥有独特个性的世界,让读者更好地去了解作者的风格,这部作品的文学内涵以及审美涵养,更能认识到对于功能文体学来说,现在的探究与讨论可以为以后的意识流派文学作品留下探究资料与个性创作,让后人可以通过查阅搜寻到更多的文献资料。通过这种方式方法的探究与讨论,读者可以换一个全新的世界角度去系统和科学地了解和掌握意识流派文学作品。

一、意识流小说与《墙上的斑点》

自19世纪初期以来诞生了大量意识流派的文学作品,大多以小说的形式出现。意识流就是说它是描绘一个人脑里的意识,可能是更为接近潜意识的一部分,而且这个意识是流动状态的,它并不是像一般作家写作时脑里的画面是静止的。[2]所以说以描绘流动意识为其中心表现形式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自成一派,被称为意识流。既然有大量的意识流派作品产生,就相对应有文学作者从现代主义作家中脱颖而出,而且有不少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文学作品,其中就有今天笔者要探讨与解读的这部著名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意识流作家的文学作品采用了风格迥异的表现形式,他们的创作超越了前人文学作品的写作局限,不再是传统的千篇一律的形式。他们把作品中主角与配角脑海里的意识流态,用细腻的文笔进行多角度地描绘,人物心情的瞬时变化并被放大和联系到其他事物上。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过渡描写,这种深层心理意识的联系描写可以找到主人公情感的源头,所以它能让成千上万的读者犹如“穿越”,可以非常自然地融入其中,就像扮演其中的角色,对人物的情绪、心理以及身体的变化感同身受,由此读者也加入了小说文本之中。[3]意识流小说的阅读前提是读者要有足够的文学素养作为支撑才能更好地理解,因为意识流派的文学作品是有形无边的小说形式,打破了平铺直叙的小说模式,在小说体裁的形式之下进行发散思维,通过隐晦和难以理解的用词加深内涵。意识流派文学作品的诞生备受非议,对于文学界与读者间的争议颇多。但不可否认的是,意识流派文学作品即意识流小说给文学界带来了一场前无古人的盛宴,可以称得上是文学书写的革命,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带来了创新文本的小说风潮。

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作为作家早期较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一部影响力比较大的作品,作家在小说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这部作品描绘了主人公的看似简单却又不平常的事:在主角平常生活的一天,偶尔往墙上一看,看见了一块“斑”,便从这块“斑”联想到以往的事与物、房子的形形色色房客、生命与生活的本源和真相以及其他一系列关于人类本质的事,最后却发现,原来那块“斑”只是一只蜗牛。其实蜗牛的出现在我们的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的一种情况。笔者发现弗吉尼亚的文学作品《墙上的斑点》与以往那些墨守成规的作品不同,它超越了传统小说的构想,由弗吉尼亚自行运用其独特手法,富有个性地创作了“斑”这个拥有千万种联想的含义,这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联想力才能描绘出心理及生理上變化的一点一滴。

二、《墙上的斑点》功能文学的分析

(一)对于小说中人称的分析

整篇小说中,作者弗吉尼亚都是使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这个故事。这样的人称是非常有技术性与创新性的,它摆脱了以往作者用第三人称的写法,若用第三人称,作者会不自觉地把主角的人生及其想法预先安排,小说里的人物的一举一动、心理变化以及情节都在作者的控制之下,没有那种自由肆意发挥的洒脱感。而弗吉尼亚首先把此惯例打破,任由其情节如生活中未预知一样,自然的过渡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融入书中的世界,跟随作者笔下的“我”去一起探索那块“斑”中饱含的故事,跟随“我”的潜意识去思考生活甚至人类与生命,跟随“我”的心理变化去感受对世界的领悟,与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物一起展开构想图,一起天马行空去想象透过那块“斑”所展开的一切。[4]这部文学作品在构思上对人称的运用非常熟练和自然,在文中,“我”这一人称紧紧靠在中心思想里,围绕着“我”展开的联想与想象,令这部小说将现代现实主义完美呈现。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经济面临着从以农业到工业为重心的转变,这一时期社会秩序混乱,人们的生活也因为社会的紊乱而深陷困难之境,从身体到心灵都陷入至此。小说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身处这一时代背景下,面对这种状况的无奈、陌生迷茫和惊慌失措的心理。

(二)对小说中符号的分析

语言是由形象式转变而来,具有任意性,它与语言符号具有一点联系。比如:上文与下文的衔接是靠语言符号,它们属于非常自然的结合,而且它们的结合有据可寻,可以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众所周知,语言具有象似性,根据它的结构能反应出人的想法与思维。而语言又与符号关系紧密,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它相同的性质。笔者在阅读弗吉尼亚的《墙上的斑点》时,发现在这部意识流小说里,符号的象似性似乎存在于各个方面,在字与字之间分布着。用另一句话来解释,就是象似性在人类意识里的流动,会在说出的语言中有所反馈,而符号象似性是表示符号对于客观世界的一个对照。[5]这部意识流小说里的标点符号不仅仅有断句的作用,如:常规的逗号在沃尔夫的笔下频繁出现,但每个逗号都代表作者的一个思考;零散的省略号犹如跳跃的雨滴,字里行间出现的省略号引人深思,能诱发人的想象力;而对于感叹号来说,无时无刻都在表现作者对于这一动荡时期的茫然。也许就是这些符号的诞生,才给小说赋予了新的结构与意义。

(三)对于小说中的时态的分析

对于时态而言,笔者在仔细探究中发现,这部意识流文学作品一共运用了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在整部小说中这三种时态并不是依照先后顺序出现,而是被打碎后重新排列组合,相互穿插构建了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与感悟。小说中会出现倒叙描写、顺叙描写和插叙描写,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将三种时态安排在不同的位置上,紧紧围绕着主人公“我”透过这个“斑”触发的联想与构想,将“我”天马行空的想象运用三种不同时态各自自由组合表现其出彩方面,使得小说中“我”所想象世界变得更为出其不意与错综复杂,也符合作者对主题的再次描绘。特别要探究的是,弗吉尼亚将小说里的“我”在看到“斑”之后联想到之前的房客,通过发散思维引申出一系列人类世界的永恒真理。作家在描写“我”看“斑”的时候是以过去时来陈述的,但是在描绘“我”看见“斑”之后的联想与之后的领悟中却是用现在时与将来时共同阐述的,最后呈现了一个多时态并存与错综离奇的世界给读者。[6]作家以倒叙、插叙和顺叙来表现是有一定独特性的,这一独特性可以使广大读者在阅读这本文学作品时,从开篇伊始阶段就可以融入“我”这个角色当中,在“我”的角度再次去体验这个世界,未知的前途与风险都带给读者更多的期待,就像没有彩排的人生,每一场内容的设置都是现场直播。这也是自然带入的过程,就在随意与不经意间使读者自然走进书中的世界里,与之产生强烈的时代共鸣。跟随“我”的意识与流动状态将触角延伸到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空间中。小说形式表现了作者对现时代变革的不安与茫然,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思考,令小说拥有与其他同时期作品不同的文本模式与独特内涵。

综上所述,笔者对《墙上的斑点》这部意识流小说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将“我”和“斑”二者的联系做了深度的剖析,以此明确“我”的内心变化过程,作者写作重心设置在“我”的心路历程的变化过程中。作者将“我”的心理活动与自然景物的变化相结合,让“我”的想法更加細腻地展现,使整个小说更加精美。通过对《墙上的斑点》这部典型的意识流小说的剖析,读者对这种文学形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在为大众阅读的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思想空间,以供读者根据意识的不同而拥有不同的理解。当然,在我们理解类似的意识流小说时,读者还可以站在科学的角度对作品的内涵进行阐释,在以后意识流小说的剖析中,这种方法还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温晶晶.意识流视角下小说《墙上的斑点》的解读[J].语文建设,2014(35).

[2]张德禄.功能文体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孙绍振.以无序的自由联想揭示思想的不自由——《墙上的斑点》解读[J].语文建设,2014(28).

[4]倪坤鹏.伍尔夫悲剧意识的成因及其对作品的影响[J].语文建设,2014(20).

[5]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单位墙上的标语 篇9

1、摒弃陋习,崇尚文明。

2、奉献就是人生,奋斗就是乐趣。

3、建文明卫生城市,创文明卫生单位,做文明卫生市民。

4、良言一句,三冬亦暖,恶语伤人,六月犹寒。

5、出言吐语勿忘有容乃大,行为举止切记恶小不为。

6、坚持以人为本,力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7、讲职业道德,爱本职工作,树机关形象!

8、路虽近,不行不到;事虽小,不为不成。

9、自身的形象是无言的诉说,衣冠整洁是您的自尊,社会文明需要您去装点。

10、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

11、一切伟大的`事业,或者说一切大事,都是由小事组成的。

12、一个人只有依托集体,才能实现价值。

13、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14、学会奉献自己,不会给你带来不利,而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15、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16、理念决定行为,态度决定一切。

17、吸烟是继战争、饥饿和瘟疫之后,对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18、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9、提高“人口”素质,保证出口质量,请勿出口成“脏”。

20、一滴水,只有溶入大海,才能永不消逝;一粒沙,只有投入大地,才能聚集力量。

21、投入才会深入,付出才会杰出,用心才会开心。

22、有眼光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有志气才有骨气,有实力才有魅力。

23、目标就是动力,事业就是生命。

24、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6、诚信为本,创新为魂。

27、自省权力,自省责任,自省人格,自省言行。

28、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29、决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成功。

30、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一同垮台。

31、文明你的语言,优雅你的举止。

32、学会为他人鼓掌,为同行鼓掌,为对手鼓掌。

33、关爱生命,保护环境。

34、我的形象全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

上一篇:共有房屋赠与合同下一篇:清污100字作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