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培育斑点叉尾?t鱼种试验

2024-06-10

网箱培育斑点叉尾?t鱼种试验(通用3篇)

网箱培育斑点叉尾?t鱼种试验 篇1

网箱培育斑点叉尾t鱼种试验

斑点叉尾t是淡水养殖主导品种之一,也是辽宁省大力开发推广的重要养殖品种.现将网箱培育斑点叉尾t鱼种方面的有关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作 者:张劲松 刘卓 李昕 李丽 赵兰英 崔晶晶  作者单位:张劲松,刘卓(葫芦岛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辽宁,葫芦岛,125000)

李昕,李丽,赵兰英,崔晶晶(葫芦岛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葫芦岛,125000)

刊 名:河北渔业 英文刊名:HEBEI FISHERIES 年,卷(期): “”(2) 分类号:S9 关键词: 

网箱培育斑点叉尾?t鱼种试验 篇2

1 培育池准备

1.1 池塘条件

培育池周遍无污染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交通便利,各池进排水分开,排灌方便。夏花培育池的面积2001~3335 m2,水深1.5~2.0 m,池底平坦,淤泥厚度不超过10 cm;鱼种培育池面积2 000~5 000m2,其他条件上同,均按0.5 kW左右/667 m2功率配备增氧设施。

1.2 清塘消毒

鱼苗放养前10 d,每667 m2用生石灰100~150kg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并曝晒5 d,杀灭乌鳢、泥鳅、鲤鱼、鲫鱼等野杂鱼及其他敌害生物。

1.3 水质培育

池塘消毒曝晒后注入60~70 cm新水(进水用60~80目筛绢布过滤),因斑点叉尾口裂较一般鱼苗大,前期以枝角类浮游动物、小型浮游动物和轮虫为主,故在在放苗前4~7 d按照20~300 kg/667m2施放经发酵的畜禽肥料作基肥,分散在池塘四周水面下,培育浮游生物,使鱼苗下塘后即有较为丰富的天然饵料。鱼苗下塘一周后,每7~10 d加水一次,每次10 cm,等水位达到1.0~1.2 m左右时,每10~15 d采取换水方式加注新水,保持水体透明度在25~30 cm。

2 夏花培育

2.1 苗种选择

从正规水产苗种场选购培育好的具有游动能力的上浮苗。采用尼龙袋加泡沫箱的方法装苗运输,每个尼龙袋中加水5 kg,装2万尾幼苗,若购苗地与放苗地池塘中水温相差过大时(超过5℃),不宜采用加冰等方法降低水温(降至20℃以下)装苗运输。

2.2 试水放苗

放苗前,将装苗的尼龙袋放入池塘内约2 h,待袋内外水温基本一致后,方可正式放养,放养密度为5万~8万尾/667 m2。放苗过程中,应防止阳光直射。

2.3 驯化投喂

放苗5~7 d后,当塘中浮游动物数量明显减少及鱼苗集群上浮活动时,应当补充人工饲料,选择蛋白质含量40%左右的虾蟹或幼鱼粉状开口料,按照“定时、定点、定量、定质”的原则开始驯食投饵,每天投喂2次,分别在7:00、18:00各投喂1次,下午投喂量占每天投喂量的70%左右,以30 min内吃完不剩为宜,培育过程中,投喂次数、投喂量可根据鱼苗生长、水质和天气情况酌情调节。

2.4 拉网分塘

经过25~30 d左右的培育,鱼苗达到5 cm以上,在能够集群上浮摄食后,选择晴好天气,停食1d后,用底层鱼专用捕捞网具进行捕捞,分塘培育,或出售。由于斑点叉尾胸、背鳍都有硬棘,操作时小心谨慎,避免鱼苗受伤。

3 鱼种培育

3.1 放养密度

每667 m2放养0.8万~1.0万尾,规格为5 cm以上,一次性放足。

3.2 架设食台

鱼种培育过程中改喂浮性膨化颗粒饲料,以便饲喂管理和观察,并在池塘边架设“围网”作为食场,“围网”的下缘入水深度约30 cm,但不触地,一是防止浮性饲料漂散,二是鱼苗可以自由进出摄食。当鱼群数量过大,出现集中抢食的现象时,及时拆除“围网”食场,改用投饵机在同一位置投饲,便于鱼群集中摄食。

3.3 饲养投喂

放养人工培育的斑点叉尾夏花鱼种,下塘后不需要专门进行驯化便能够迅速集群摄食。用粗蛋白含量30%以上的斑点叉尾专用颗粒饲料,按“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原则每天2次投喂,早晚各喂一次,分别在7:30、17:00,下午的投喂量大一些,约为全天总投喂量的60%~70%。投喂总量,以吃完不剩为宜。或者按最大吃食量的80%~90%投喂,以后每周调整一次投喂量,一般不宜过饱。同时,注意根据水温、天气及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水温高、水质好,多投喂;闷热、阴雨等异常天气少喂或停止投喂。

3.4 水质调控

大鱼种培育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同时,保持透明度在30 cm左右,使池水中浮游生物含量丰富,达到“肥、活、嫩、爽”状态,在培育中,随着鱼体的不断长大,池塘中单位鱼体重也在不断增长,根据水质水色的变化情况,一是适时加注新水,保持每10 d一次,每次注水10~15 cm,可增加水含氧量,保持优良水质,加速鱼体生长,使池塘平均水深逐步达到1.5~1.8 m,此后每7 d换水一次,每次5~10 cm,保持溶解氧在4 mg/L以上;二是要合理使用好增氧机,一般晴天中午开机3 h左右,遇阴雨、闷热天气随时增加开机时间。三是定期使用有益微生态制剂如EM菌、光合细菌及芽孢杆菌等改善水质。

3.5 病害防治

斑点叉尾鮰鱼种培育高过程中,遵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重点做好前期池塘消毒、鱼体消毒和车轮虫防治工作。由于斑点叉尾为无鳞鱼,进行病害防治时,不宜选用刺激性较强的消毒剂和杀虫剂,如强氯精、二氧化氯以及敌百虫,以防造成鱼体损伤,影响培育成活率,建议选用药效较为温和的药物进行预防和防治,渔药使用应符合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要求,严禁使用违禁药物,遵循休药期制度。

4 专用捕捞网具的应用

采煤塌陷区网箱培育青鱼鱼种试验 篇3

一、材料与方法

1. 环境条件

试验地点选择在南四湖中部东岸,靠近傅村养殖场的水域,该水域土质与底泥均为壤土,原为农田,后因采煤塌陷成为水体集聚区,与湖泊水域不相通,水质清爽、无污染,符合《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的要求,水体透明度常年大于30厘米,风浪平缓。网箱设置区底部平坦,平均水深3.5米,淤泥深度10厘米左右。

2. 网箱设置

采用全封闭单层网箱,长11米、宽5米、高2.3米,网衣用网目为2.5厘米的聚乙烯有结节网片缝制而成。选用直径12厘米的竹篙制作扦插杆,除网箱四角扦插竹篙外,在网箱长边的中间再分别扦插1支竹篙,网箱边角的纲绳固定于对应的竹篙上,在每支竹篙的外围再牵引1条拉线,分别固定于网箱外围的木桩上。网箱上口设置高出水面30厘米,使网箱上盖离开水面,以免影响箱内鱼的摄食。

3. 鱼种投放

试验使用的青鱼鱼种由微山县彦河渔业有限公司培育,规格0.2千克/尾左右,共投放150千克,约800尾,折合每平方米网箱2.7千克、15尾。鱼种于2013年2月27日投放,投放时用3%食盐溶液消毒5分钟。青鱼鱼种放养1个月后,在网箱内搭配放养规格为100克/尾的鲢鱼30尾、鳙鱼20尾,规格为50克/尾的团头鲂40尾。

4. 日常管理

①饵料投喂。采用螺蛳与颗粒饲料相结合投喂,于2013年3月初开始投喂螺蛳。螺蛳具体投喂方式:选择一个长60厘米、宽40厘米、深40厘米的塑料筐,塑料筐的缝隙为0.5厘米左右,把螺蛳装于塑料筐内,悬吊于网箱内水下1.5米处,供青鱼鱼种自主摄食,待螺蛳摄食完毕后塑料筐会自动浮起,及时清理筐内的残壳、脏污后进行消毒,然后再投放螺蛳饲喂青鱼。颗粒饲料具体投喂方式:养殖前期,选用蛋白含量为38%、粒径3毫米的颗粒饲料,3月中旬到4月上旬每天投喂1次,4月中旬到5月中旬每天投喂2次,螺蛳每5~7天投喂1次;养殖中期,即5月下旬到7月下旬,每天投喂蛋白含量为36%、粒径4~4.5毫米的颗粒饲料2~3次,同时每3~5天投喂螺蛳1次,投喂前对塑料筐进行清理消毒;养殖中后期,即8月上旬到9月下旬,每天投喂蛋白含量为34%、粒径5~5.5毫米的颗粒饲料3次,投喂螺蛳1次,及时清除塑料筐内的残饵、螺壳并消毒;养殖后期,即10~11月,每天投喂蛋白含量为34%~32%、粒径6毫米的颗粒饲料1~2次,螺蛳改为每2~5天投喂1次,11月底停食越冬,不再投喂。养殖期间颗粒饲料的投喂坚持“八成饱”原则,每次大部分鱼种不再摄食后即停止投喂。

②巡箱管理。每天及时捞出网箱内上浮的螺壳和网箱周边杂物,避免挂扯网箱。在网箱周边20米处设置一道用废旧网片制作的网围,避免树枝、杂草等漂浮物靠近网箱。汛期来临前对网箱进行加固,避免强风浪影响,增强网箱安全性。

③鱼病预防。在青鱼摄食旺盛的5~9月,每月用EM菌拌料投喂1次,每次连喂3天,具体拌料方法:先将EM菌与红糖水按1∶1的比例混合活化2小时,再将要投喂的饵料摊在塑料布上,按50千克饵料用1千克EM菌的比例,用小型手动喷雾器均匀喷布EM菌活化液,喷完后折起塑料布密封,4小时后即可投喂。另外,螺蛳也用EM菌活化液浸泡1小时后再投喂。在6~8月高温季节,添加黄芪多糖、维生素C、板蓝根和大蒜素等制成药饵饲喂鱼种。药饵制作方法:在100千克饵料中添加黄芪多糖200克、维生素C 100克、板蓝根300克、大蒜素50克,将药物均匀喷布在颗粒饲料上进行投喂。投喂药饵,能增强鱼种抗病力和免疫力,降低应激反应。在4月底、6月中旬、7月底、9月初分别对网箱水域泼洒1次聚维酮碘溶液,泼洒方法:先把聚维酮碘稀释成1000倍液,在投喂饵料时舀取适量药液泼洒于网箱内,使鱼种在高倍药液中短时间浸洗,以对鱼体进行消毒。在4月中旬、10月中旬分别泼洒1次苯扎溴铵溶液。通过采取上述鱼病预防措施,养殖期间鱼种没有发生病害。

二、试验结果

经过精心培育,2014年2月15日起箱出售鱼种,55米2的网箱共计产出鱼种1490千克,其中青鱼鱼种1350千克,其他鱼类140千克。青鱼鱼种平均规格为2.2千克/尾,规格小于1千克/尾的鱼种占7%,其中最大个体重3.2千克,最小个体重0.3千克。出售鱼种实现产值2.8万元,除去养殖成本2.0万元(鱼种4260元、颗粒饲料6840元、螺蛳4800元、网箱及附属设施折旧440元、EM菌及药物660元、人工费3000元),获得利润0.8万元,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

三、小结与讨论

在大水域利用网箱无公害培育大规格鱼种,只要管理措施得当,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此次试验采用螺蛳与颗粒饲料投喂青鱼鱼种,鱼种成活率达到87.5%,平均规格达到2.2千克/尾,为养成大规格青鱼奠定了基础。

在鱼种培育过程中,需要做好病害预防工作。此次试验采用EM菌、黄芪多糖、维生素C、板蓝根和大蒜素拌料投喂提高鱼体免疫力,泼洒消毒剂消毒鱼体等措施,符合无公害鱼种生产要求,在鱼种培育期间没有发生病害,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此次试验培育的青鱼鱼种最大个体重达3.2千克,而最小个体重仅0.3千克,存在两极分化现象,虽然小规格鱼种在网箱内只占极少数,但仍然影响整个网箱的培育效果。因此,投放的青鱼鱼种规格要一致,避免抢食能力有强有弱,培育期间注意及时分筛转箱,确保青鱼鱼种均衡生长。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微山县傅村渔技站 邮编:277600)

上一篇:关于生命的优秀作文400字下一篇:珙县统计局